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新材料 >

見義勇為個人先進事蹟

見義勇為個人先進事蹟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事蹟吧,事蹟可以很好地體現和宣揚特定的時代精神。那麼擬定事蹟真的很難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見義勇為個人先進事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見義勇為個人先進事蹟

見義勇為個人先進事蹟1

張慶華,61歲;楊福民,55歲;賀明,52歲——均為大安市游泳協會會員。隨着這三位英雄大叔躍江救人的事蹟傳遍大安,他們數十年來在江邊數十次默默救人的壯舉也漸漸浮出水面。

回想起今年4月29日那天發生的驚險一幕,大安市民管先生至今仍心有餘悸。那天下午,管先生一家4口駕車來到嫩江灣濕地公園附近的一處親水平台遊玩。他的妻子帶着兒子在沙灘上玩,管先生則帶着6歲的女兒丹丹(化名)上了親水平台。丹丹跑在前面,順着親水平台的鐵梯子往下爬。突然管先生髮現女兒的身影在親水平台下的樓梯上消失了,緊接着就傳來了孩子在水中的哭喊聲。管先生急忙奔向前去,看見女兒在江水中掙扎。親水平台距離江面有10多米高,情急之下,管先生“撲通”跳入江中。他在水中掙扎着摸到女兒推了幾把,由於不會游泳,一會兒功夫兩眼一黑,腦中一片空白,就再也使不出力氣了,身體直在江水中打轉。

此時,張慶華和兩個“遊友”楊福民、賀明剛游完泳準備返回市區。當聽到親水平台邊上傳來呼救聲,仨人迅速跑了過去。這三位年過半百的仨老漢義無反顧、毫不遲疑地從十米高的親水平台躍入江中,迅速遊向落水者。張慶華直接奔小女孩遊了過去,楊福民、賀明倆人去救孩子的父親。當時被困江中的父女距離江邊已經10多米遠,水深達4米。對他們這三位游泳健將來説,這個距離不算什麼,但當時往岸邊遊是逆風,加上衣服浸了水一下變得特別沉重,他們還要騰出一隻手來救人,游到岸邊時幾乎已經筋疲力盡。

管先生清醒過來的時候,雙臂正被兩位老人架着遊向江邊,江面上已經有一位老人把他女兒抱上了岸邊。所幸因為施救及時,他和女兒都有驚無險,只是嗆了幾口水,管先生上岸時聽到女兒喊了一聲“爸爸”。劫後重生,一家人抱頭痛哭。而三位救人者卻悄悄離開了岸邊。

事情已經過了一個多月,我們才知道其中救人英雄楊福民身患腎囊腫,最大的直徑已達12公分,醫生一再告誡他不要劇烈運動,否則會有生命危險。然而事發之時,他卻全然忘記自己病重在身。救人後,他就感覺一直肚子疼,到底還是到醫院做了手術。

尊重和敬畏他人生命的博大情懷,是他們在一瞬間爆發出驚人的意志力和巨大的正義能量,用義舉托起了生命的希望。他們也因其在危急關頭的英雄抉擇,閃耀了最美的人性光輝,贏得了社會的普遍讚譽。

“英雄大叔”的“最美一躍”不是一天煉成的,他們關鍵時刻的抉擇源於日常行為與精神氣質。他們在危難時刻迸發出的舉動,不僅是人性的真實體現,更是一個人價值觀的忠實演繹。三位“英雄大叔”在江邊救人這不是第一次,在江邊參加游泳協會10多年的時間裏,曾多次入水救人。20xx年夏季,一羣學生在一條遊船上瘋玩打鬧,三個人不幸落入水中,由於三名學生年齡小,不會游泳,在水中苦苦掙扎,隨時都有生命危

險,楊福民、張慶華看到後急忙遊入江中,冒着被三個孩子拖拉到水底的危險,奮力施救,將他們及時救到岸邊

“救得最多的還是學生,尤其是半大孩子”,張慶華説:“有些孩子揹着家長到江邊游泳,有時遊着遊着就沒勁了,我們看見,就順手把他薅上來了”,説得輕描淡寫,而他救過的人,尤其是學生,至今他都不知姓甚名誰,而孩子怕家長責怪,根本就不和家長説,他們救人的壯舉也就一直被江水淹沒着。

20xx年夏天,一位張姓的游泳愛好者,在江中游泳時突然被快艇撞到頭部,楊福民奮力將他救起,到岸邊後繼續施救,又叫救護車送到醫院,穿着泳衣一直忙了一下午,渾身是血都渾然不知。

20xx年,一位游泳愛好者在橫渡嫩江時,因江水流急,出現了身體僵硬的危險情況,當時張慶華老人急忙躍入江中,在他的`幫助下,協助這名遊者安全地返回到岸邊。

同年深秋,他們還遇到一位喝酒喝多的女士,來到江邊欲跳水自殺。面對刺骨冰涼的江水,張慶華毅然跳下水去把她拉上了岸。這位女士還要跳,張慶華同岸邊的人耐心勸導,一直到她離開為止,而張老漢已經穿着濕衣服在刺骨的寒風中站了半天了。

還有一次是四月份,江水剛開,一位婦女因家庭不和要跳江自殺,張慶華把她救起後,正趕上喝得醉醺醺的丈夫趕來。他又勸導他們要好好過日子,最後丈夫給妻子跪下來,表示要痛改前非,張慶華才悄然離去。

常年在嫩江邊游泳的這三名老漢,他們現在已經記不清多少次下水救人了。

三位“英雄大叔”不僅是出手救人的“戰鬥員”,還是江邊的“安全宣傳員”,每次有遊人到江邊遊玩時,他們都主動上前,憑藉着自己多年在江邊游泳的經驗,告訴遊人哪裏江流急,哪裏江水深,哪裏安全度大,哪裏隱患在,尤其是帶孩子來玩的一家人,他們更是反覆提醒,並時刻準備在危險的時刻挺身而出。

三位“英雄大叔”多次救人,但從來不曾向被救者提出一點要求,有時候被救者,尤其是孩子甚至一句感激的話都沒有,他們也絲毫不以為然。“人家命都要沒了,咱要是不下去救,那以後都抹不開到江邊來了”,賀明老人樸素平實的話語道出了他們的英雄舉動背後的真實心聲,這是平凡的選擇,也出自於簡單的信念,更是他們人性的執着和道德的堅守。如今,救人已形成了他們的一種習慣,根植於他們的思想深處,也正是這樣一種習慣,在關鍵時刻鑄就了高尚選擇,託舉起一個個生命的希望。

見義勇為個人先進事蹟2

張西志,男,1968年3月生,國中肄業,潁州區潁西街道辦事處八里村(原雙新宅村)張小莊村民,自輟學後一直靠幹瓦工活謀生,自食其力,自力更生。配偶肖燕芝與他同在一個建築隊,家有一子,現讀國小。張西志生性憨厚老實,孝順長輩,妻子賢惠本分勤儉持家,兒子乖巧聽話,夫妻同在建築工地幹瓦工活,工作艱苦,掙錢不多,但一家三口生活平靜、和睦,倒也其樂融融。

20xx年3月6日凌晨2時許,冰冷的寒夜被急促的呼救聲打破寧靜,一場大火讓八里村張小莊沸騰了。張西志的鄰居張西金家因為電線老化引起短路突然起火,大火來勢洶洶。“着火了,快救火啊!”一聲聲呼天喊地的求救聲頓時響徹整個小村莊,周圍羣眾紛紛趕來救火。張西志聞訊後,迅速趕到現場。此時火勢越燒越猛,如不立即草去措施切斷火源,大火將很快蔓延,不僅張西金的三間房子會毀於一旦,甚至會殃及鄰居,其後果不堪設想。危難關頭,張西金一下子頭腦懵了,亂了陣腳,不知如何是好了,羣眾們七嘴八舌地討論如何施救。正在大家一籌莫展之時,正在許多人躊躇不前之時,正在許多人畏首畏尾不敢“衝鋒陷陣”之時,只見張西志甩掉鞋子、襪子,打着赤腳,三下五去二攀上了張西金家的房頂。

張西志貓着腰,用手摸着瓦片彳亍前行到火源處,他試圖揭開瓦片,控制火勢,防止火勢蔓延。張西志把瓦片揭開後,下面的羣眾開始接力將一桶一桶的水傳遞給張西志,讓他把水澆到火勢最旺的地方。此時正值凌晨,天寒地凍,瓦片上結凍,太滑,而且天又颳着大風,火苗亂舞,救火非常困難。水繼續在澆,火仍舊在燃燒,時間在一秒一秒地溜走,危險也在一步一步地迫近。房樑和竹木都被大火燒得很脆弱了,隨時都有坍塌的危險。對此,大家都有清醒的認識,張西志自己也知道其中的厲害。這個時候一般人都會為自己的安危考慮的,張西志的家人在房下膽戰心驚,多麼希望張西志趕緊從房頂下來啊。可張西志仍舊奮不顧身,繼續把一桶一桶的水澆向肆無忌憚的火苗,並鼓舞大家不要鬆懈。正在大家捏一把冷汗之時,房樑坍塌了,英勇的張西志從4米高的房頂摔落到地面,當即昏迷不省人事。張西志被緊急送往阜陽市人民醫院進行搶救,經檢查,其左尺骨鷹嘴粉碎性骨折。住院20余天,治療費花去兩萬四千多元。雖經全力救治,但張西志的左臂仍落下了三級殘疾,至今不能負重。

奮不顧身地救火,卻摔成三級殘疾並且花費一大筆治療費,當問及他是否為當初的舉動後悔過,張西志嘿嘿一笑,“那後悔啥!我就看不了誰家有難,誰有困難咱都要幫一把手。”語言樸實,但透露出來的無私的愛閃耀了璀璨的光芒。

張西志的義舉傳出後,得到了人民羣眾的好評和社會的充分肯定,阜陽日報、阜陽電視台新聞綜合頻道都曾報道過他的先進事蹟,潁西街道辦事處、八里村的領導幹部多次對其進行>慰問,幫助其辦理殘疾證,並積極奔走解決你所面臨的困難。20xx年4月20日潁州區綜治委授予張西志同志為“見義勇為先進個人”,以表彰其在和諧社會創建過程中,弘揚社會正氣,挺身而出保衞羣眾生命財產安全的義舉。20xx年3月27日阜陽市綜治委召開第二屆見義勇為表彰大會,張西志同志榜上有名,授予其“見義勇為先進分子”光榮稱號,獎勵其現金3000元,以表彰其在維護社會治安、匡扶社會正氣方面的突出貢獻。

張西志同在在家是位好兒子、好老公、好父親,在外是位熱心腸的好人。他一向積極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遵章守紀,恪守本分,尊老愛幼,扶危濟困,團結鄰里,助人為樂,廣受羣眾的稱讚。幾年前的一個秋天,在三裏橋附近,一位老大爺被車撞了,圍觀的羣眾很多,但大家都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想法,無人相助。張西志途徑此處時,撥打了120急救電話,使老大爺得到了及時救助。還有一次在阜陽十中西邊,一個騎摩托車的人撞了一個學生後逃逸,張西志欲上前幫忙。許多圍觀的羣眾講:“這年頭好人不好做,你還是不要旁他,不然他訛你怎麼辦。”張西志並沒有顧慮什麼,他仔細詢問孩子家長的電話,隨後撥了電話,學生的父母才得以及時趕來。這樣助人為樂的事情張西志做了很好,有多少,他自己也説不完。

張西志臨危不懼、挺身而出、奮不顧身,在羣眾危難時捨身相濟,用鮮血保衞人民羣眾的財產安全,譜寫了一曲新時代的正氣歌。在張西志身上,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扶

危濟困、助人為樂的傳統美德;體現了捨己救人、勇於獻身的高尚情操。他的行為,為我們幹部、黨員、一般羣眾都樹立了良好的榜樣。

見義勇為個人先進事蹟3

世界上最該讓人敬畏的是什麼?是生命!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以生命為賭注,不惜代價、不計成本的“見義勇為”是對見義勇為片面而盲目的解讀。雖然見義勇為的“英雄譜”上鐫刻的每個英雄名字都散發着一道道的道德光芒,但這背後卻常常隱藏着許多不為人知的悲劇:看到有人偷竊女同學的揹包,19歲的大學生秦佔豐衝上前抓小偷,結果被連扎3刀不幸身亡;11歲的國小生曹楊,因為見義勇為去救一個落水的同學,不幸溺水身亡;高三學生程乾,在學校門口因見義勇為被刺,刀捅中胸部死亡……那麼,“見義勇為”,到底為還是不為?如何為?

魯迅説過:“無謀之勇,非真勇也。”在我們的社會裏,應當在弘揚見義勇為精神的前提下,大力倡導“見義智為”。那麼,何為“智為”?筆者認為,所謂“智為”,應該是以生命為本,自衞自護,量力而為。20見義勇為800字高中作文年,四川達州市郊蓮花湖景區,有一女性不慎墜湖,28歲的吳波立即潛水救援,但由於對方太重,無法將其救起,他為求自保而最終選擇了放手……救人是為了讓更多的人活着,當施救者發現有人落水需要救援的時候,沒有半點遲疑,入水救人,這就是義的力量。在救人的同時力求“自保”,面對“也會把命搭進去”的險情,選擇“放手”,這樣的放手並不代表軟弱,而相反代表着他們堅強立於世,代表責任扛於肩。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匹夫之勇也。而救人之命不應逞匹夫之勇,應理智救人,不要因為救人而釀成更大的悲劇。

從為救集體的羊羣而遭凍傷截肢的草原英雄小姐妹、為撲救山火而犧牲的少年英雄賴寧淡出中國小課本,到《中國小生守則》擬刪除“見義勇為”,並不意味着“見義勇為”不應該成為未成年人學習的榜樣,它更多地告訴我們,見義勇為不再是一種標準、準則,它更應該作為一種價值觀存在:量力而行,見義智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cailiao/531po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