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新材料 >

防疫志願者的事蹟(精選16篇)

防疫志願者的事蹟(精選16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對事蹟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事蹟可以起到引導良好風氣、推動工作、激勵後進的作用。那麼什麼樣的事蹟才是規範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防疫志願者的事蹟(精選1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防疫志願者的事蹟(精選16篇)

防疫志願者的事蹟1

在志願服務過程,戴着紅袖章,穿梭在社區的每個角落,負責走訪入户、宣傳排查、發放物資、為社區居民量體温登記等等這些工作,嚴格落實疫情防控的各項措施,在社區設卡檢查過往人員,為有需求的居民代買必需品,看到扎堆人員,積極勸導,疏散人羣,沒有特殊情況不要出門,出門一定要戴口罩,我所在的預防站點很簡易,到飯點時需要輪流在站點值班,有時中午輪到值班只能在站點簡單就餐就開始忙碌的預防工作,雖然累,但是非常值,能夠為自己的國家盡綿薄之力,吃點苦不算什麼。

首先我覺得志願者並不是一種光環,而是一種責任,要時刻走在前面,要發揮先鋒模範的作用,相比那些一線奮戰的英雄們,這些事情真的很微不足道,在我成長過程中,付出是無言又沉重。作為交通工程系的一名學生,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彰顯了新時代大學生的良好精神風貌和責任擔當,我想證明疫情當前大學生志願者們沒有退縮,而是勇敢衝在前面,我相信,只有我們團結一心,不畏艱難一定會戰勝這次疫情,我們的祖國會越來越強大。

防疫志願者的事蹟2

她是一名黨員志願者,她是一名基層黨員幹部,她是新臨社區黨總支書記,她的名字叫葛巍,是一名85年的基層黨員幹部。值農曆新春佳節,席捲而來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打破了喜慶祥和的節日氛圍。為了加強疫情的防控工作,保障轄區居民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從大年七年級開始,葛巍書記就一直帶領社區人員在一線積極開展防控疫情工作。取消休假,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一忙就是一整天,沒時間吃飯是經常的事,實在餓了就是簡單的方便麪一泡。因疫情緊張,她每天在所管的轄區裏不知道要走上幾個來回,對居民一遍一遍的宣傳,一天下來腳腫嗓啞的。因一直處在一線,怕回家不安全,就把她的兒子送到奶奶家,兒子也才10歲,經常打電話問媽媽什麼時候回來,一向堅強的葛書記,紅了眼眶。此時的她也想回家陪陪兒子,但是心中的信念告訴她,此時社區的居民很需要她。掛了電話,葛書記又投入到了防疫工作當中。

她不分晝夜堅守崗位,奔波在各小區的“戰場”上,接到上級有關部門給的武漢返新人員名單,她衝鋒陷陣,第一時間走進疑似人員的家中,事無鉅細的詢問情況,親自給他們量體温,講述在家隔離重要注意事項,每天必進入疑似人員家中,仔細掌握情況。有些居家隔離人員急需新鮮蔬菜和生活必需品時,主動幫助購買,解決他們的燃眉之急。在社區防疫工作站點上,她的.身影從未消失過,主動發放宣傳單,主動送出愛心口罩,主動排查所有疑似人員信息。

防疫志願者的事蹟3

少年強則國強,在當前的世界形勢下,中國正一步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心,這意味着着中國青年已經向着外面的世界更近了一步,這需要當代青年有着更大的擔當與志向,併為之不懈奮鬥,心之所向,無遠弗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同時需要廣泛的學習,擴充自己的眼界。疫情這段時間,正是大學生認真審視自己並提升自己的時候,而我很慶幸自己能夠有所收穫。

毛主席曾經説過,只有人們的社會實踐,才是人們對於外界認識的真理性的標準,真理的標準只能是社會的實踐。作為一個有擔當,有責任,心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當代大學生,我們更需要通過社會實踐來對自身進行完善,通過社會實踐來對外界進行認識。年初的時候,疫情發展得越來越嚴重,不僅前線醫護人員沒日沒夜地工作,全國各地也都有志願者在忙着當地疫情防控,其中不乏許多青年大學生,他們正是在這種社會實踐中,提升,完善自身。

在這次疫情期間,我主動參加了疫情防控的志願者活動。在這次活動中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希望能為國家社會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們一起挨家挨户的給社區及街道家庭普及疫情防控知識,告訴他們疫情期間減少出門注意防護自身。我們也在多個交通要道設置防控點,對來往的車輛我們都會進行勸阻,希望他們能夠減少出行。對於不聽勸告或者有重要事情的我們都會進行測量體温並登記。我們也參與了排查返鄉及流動人員的相關工作。在社區裏我們利用空閒時間用喇叭為大家宣傳防控知識。在大商場的志願者活動中,主要工作就是幫助商場監控客人的體温以確保環境的相對安全。在此期間,我覺得我也是為城市的安全着想,為國家的醫護人員貢獻自己微薄的一份力。儘管疫情期間到店的人數較多,但我也不辭辛勞,腳踏實地的做好監控與檢測工作,畢竟作為一名青年志願者,本就應該以回饋社會為目的地勞動。

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們更應該從自身做起,向周圍的親朋好友宣傳疫情防控措施,如居家隔離,減少外出,教給大家正確地戴口罩方式,科學地解答周圍人提出的各種疫情問題。從自身做起,不信謠,不傳謠,辯證地看待網絡上不同的聲音,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不隨便發表言論,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同時,我們更要遵學校對於防控疫情的規章制度,不提前返校,每日及時彙報自身的身體狀況,讓學校放心,父母放心。

防疫志願者的事蹟4

疫情發生後,新莊社區許多志願者自發地參與到管控卡口、宣傳防疫等各方面工作中,湧現出了無數感人事蹟。他們都懷着一顆火熱的心,把自己的力量,融入這場驚心動魄的防疫保衞中,不求任何回報。他們讓我們讀懂了什麼叫無私和無畏、什麼叫尊嚴和勇氣、什麼叫凝聚和挺立。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一羣青年志願者的故事。

“叮鈴叮鈴叮鈴”,新莊社區接到一通居民來電,“我要報名加入防疫志願者!”這是社區招募志願者年齡最小的一個,他叫樑天宇,出生於2001年的他還未滿20週歲,是常州鐵道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的一名學生,就讀於城市軌道交通機電技術專業。這個寒假,肺炎疫情牽動着每一個人的心,樑天宇也不例外。1月30日,他得知當前社區防疫人手緊缺,正在招募志願者共同抗擊疫情,第一時間就撥通了社區電話報名參加志願者。

樑天宇告訴我們做志願者後有許多感觸:做志願者的時間裏很充實也很有意義,我們給外來車輛做登記,給車內人員測體温並提醒他們戴口罩和做好防護措施,能夠幫助到他人從內心感到驕傲。

“您好,請露出額頭,為您測量體温。”“回家後儘量避免聚餐、勤手、正確佩戴口罩…”。天黑了,李雪峯依然堅持在卡口,一絲不苟的做好檢查工作。98年生的李雪峯,是揚州大學的一名生物技術專業大學生。這段時間他每天堅持在卡口做一名防疫志願者。“我作為一名大學生,在疫情面前一定要衝在前,我們新莊社區老人多,我年輕,我去給爺爺奶奶們測體温、消毒,他們的健康我們年輕人來保護。我必當完成任務,協助做好疫情防控!”

李雪峯説,中國只是生病了,口罩隔離的了病毒但是隔離不了愛,我相信眾志成城之下一定可以打贏這場防疫戰爭,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在疫情面前這羣年輕人沒有選擇“宅”在家裏,刷視頻、玩遊戲、看電視,享受難得的假期時光。而是請纓出戰,同社區工作者、黨員、志願者羣體一起,奔忙在防疫卡點。他們在祖國需要的時候,盡己所能,在防疫一線展現了新時代大學生的青春風采。

防疫志願者的事蹟5

一聲“到”,一生“到”這是許多退役軍人的生命。

今年春季,面對新一輪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考驗,為有效控制、堅決杜絕疫情的泛濫和蔓延,確保村民的生命安全,他積極響應上級黨委、政府號召,經過嚴密部署、精心安排,迅速成立了由黨員幹部、村民代表組成的志願服務隊,走向了抗疫的最前沿。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他奮戰在一線,攻克一道道難關,成為活躍在抗擊疫情最前沿的時代“兵支書”。他就是香河縣淑陽鎮計莊子村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王金柱。

“我是黨員,是一名退伍軍人,更是計莊子村的“當家人”,守護村民是我的職責所在,疫情當前,我應當衝在第一線,這是責任,也是義務。”王金柱説道。1990年12月,王金柱揣着報效祖國的夢想參軍入伍,4年的軍旅生活,練就了他堅定的意志,敢闖敢拼的性格。

此次疫情以來,王金柱以實際行動抓實抓細疫情防控各環節,堅決築牢疫情防控嚴密防線,在村街道路封堵、村卡口執勤情況、各類人員情況統計、居家觀察户情況、入户排查等工作中,王金柱時刻以一名軍人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特別是在進行全員核酸檢測期間,他每天凌晨四點起牀,做好檢測前的各項準備工作、接送衞生院的醫護人員,組織好村幹部、志願者各負其責,在他的帶領下計莊子村全員核酸檢測工作快速有序的進行,工作人員互相協調配合,對照全村花名冊,逐一核對,確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計莊子村歷次核酸檢測人數均保持在500人左右,沒有出現大幅增加減少的情況。

居家觀察户,一直是疫情防控的重點人羣。此次疫情中,全村共有兩户需要居家隔離,其中一户是從廊坊廣陽區返回村內的修路工人。在告知情況後,王金柱第一時間上門入户,做好居家隔離的相關工作。“居家觀察的居民會有生活上困難,也會有一些情緒,我們要第一時間幫他們解決這些問題,多安撫他們的情緒,多向他們講解當前疫情防控的總形勢,但是也要嚴格執行防疫的相關要求,不能有一點麻痺思想。”王金柱向督導工作的人員説道。在實際工作中,王金柱既嚴又慈,時刻以一位軍人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但同時也是居民們最親的村支書。

村街卡口,是疫情防控的一道關鍵防線。疫情封控期間,全村實行封閉式管理,只留有一個進出口。王金柱第一時間安排部署,全面加強卡口管控,堅決守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最前線。“我們嚴格按照全鎮疫情防控指揮辦的部署安排,村裏的值班人員全面執行24小時勤務,對進出的`車輛及人員實行嚴格管控,堅持逢車必檢、逢人必查,對進出人員嚴格查驗核酸證明、健康碼、行程碼等,對不符合通行條件的人員,堅決予以勸返,卡口要及時進行消殺。”王金柱向執勤人員囑咐道。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抗擊疫情期間,“兵支書”王金柱守初心,擔使命,面對危機,他就是戰“疫”的急先鋒、排頭兵,沒有華麗的語言,只有始終奮戰一線的堅守,以實際行動鍛造了一名退役軍人、共產黨員的硬核精神!

防疫志願者的事蹟6

“疫情就命令、抗疫就是戰鬥、黨員就是先鋒”!

縣委、縣政府號令:全體黨員下沉社區開展疫情聯防聯控,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走,到抗疫前線去!”縣供銷社黨組成員阮樹斌聞令即動,第一時間到土井社區報到,臨危受命,勇挑重擔,用責任和擔當為戰區居民的生命和健康築牢最後一道防線。

作為縣供銷社黨組成員,參與疫情防控人員的口罩、酒精、消毒液需要籌備,縣直單位居家黨員幹部下沉社區領取任務和民主街6個路口值守需要督辦,部門需要協調,住户需要排查,防區需要消毒,卡口需要值守這就是阮樹斌的戰鬥!餓了有方便麪,困了有帳篷,一天一天,風雨無阻。

“阮主任,這多路口要守,人員不夠怎麼辦?”“同志,請問你們誰負責?我們不能出門生活物資怎麼辦?”“我家老人的藥用完了怎麼辦?”“我家水管子破了需要修怎麼辦?”作為土井社區重點封閉管理的小區,三星家園是一個開放式小區,四通八達,進出口多,人員複雜,防控難度大。阮樹斌接到任務後,迅速組建黨員突擊隊和志願服務隊,制定防控措施,落實崗位責任,將“抗疫黨員突擊隊”的紅旗插在小區內。鮮紅的旗幟映入居民的眼簾,“快看,那不是供銷社的阮主任嗎?”“來了就好!來了就好!”有幾個認識阮樹斌的居民在自家陽台上高興的喊道。恐慌之際,焦急的`人們找到了組織,看到了希望,平復了心理。

“路口全部封堵,保留一個出口,禁止人員進出”“黨員負責消毒、排查,消毒要道邊到角,排查要不漏一户一人”“志願者負責宣傳、勸阻、代購,做好排查台賬”“幹部負責住户的包保和卡口值守”“建立三星家園微信羣,發佈信息、傾聽民聲,心理疏導、代購物資”針對防控措施和應急救助,阮樹斌都用心思考、用心做好。“我們要理解支持,積極配合”“我們不出去,呆在家裏不添亂”,小區居民看在眼裏,明在心裏。

“柔性服務、硬性防控”!截止目前,該小區共排查登記350户1048名人,全部落實一日兩查,一户多包,沒有發生一起傳染,沒有發生一起投訴,民主街6個卡口也沒有發生一起糾紛。

戰“疫”還在進行,“疫情不銷,戰鬥不止”!風風火火、急急忙忙的阮樹斌率領着一羣逆行者們依堅守在抗“疫”的前沿陣地,他們把崗位當戰場,視居民為親人,用黨性守護堡壘,用愛心温暖民心,發揚供銷人的“扁擔精神”,用實際行動彰顯了共產黨人的使命和擔當。

防疫志願者的事蹟7

20日,武漢市江夏區衞生健康局發佈公告,武漢市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協和江南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醫生彭銀華,在抗擊疫情一線不幸感染新冠肺炎。因病情惡化,經搶救無效,於2月20日21時50分在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去世。

“疫情不散,婚期延遲” 從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確診到隔離病區組建,作為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的一名呼吸內科醫生,彭銀華深知“有場硬仗要打”。

他推遲了原定正月初八的婚期,主動請纓上一線。彭銀華做的每一個決定都得到了未過門妻子的理解和支持。堅守在隔離病區抗擊疫情的日子裏,“白班加夜班”輪班倒,工作強度很大。雖然陸續有更多醫生加入進來共同抗擊疫情,壓力得到緩解,但隨着疫情的發展,彭銀華再次選擇堅守。大年三十,同事們心疼他,讓他回家休息,多陪陪未過門的妻子。他卻説:“讓更多有家人的同事多休息,我年輕,我先頂上!”和未婚妻簡短通話後,彭銀華再次義無反顧穿上隔離衣,全身心投入到更需要他的戰場。但是不幸還是發生了,正月七年級這一天,彭銀華倒下了。從1月25日(正月七年級)到2月20日(正月二十七),彭銀華在醫院裏被救治了整整27天。一位微博網友曾在2月2日給彭銀華拍照,照片裏,他躺在病牀上,一隻手擺出“勝利”的手勢,看着鏡頭,微微笑着。如今他辦公桌抽屜裏的結婚請柬還沒來得及發出去,推遲的婚禮也永遠無法舉行彭醫生,一路走好!

防疫志願者的事蹟8

作為一名馬拉松志願者,此刻的我感到無比光榮。早上六點十分志願者們就已經集合完畢,準備去往各自負責的場地,儘管睏意依然在臉上,但是最終被期待與好奇的心情所衝散。

我是27.1km的醫療志願者,我的主要工作是觀察運動員的身體情況,如果有需要治療的運動員,及時向醫療人員報備。從我身邊跑過的每一名運動員都大汗淋漓,精疲力盡,但是他們仍然不放棄,一直堅持了下去。看到腿抽筋的運動員,我急忙上去詢問,但是他們都説沒事,還能堅持;看到倒地的運動員,我又急忙去詢問,但他們依然告訴我沒事,只是累了想休息一下。讓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名沒有雙手的運動員,他跑過我身邊時,我為他豎起了大拇指。人生就像一場馬拉松,只要你堅持到最後,勝利就是屬於你的。

42公里的賽道上,處處洋溢着感動和希望、堅持和拼搏。馬拉松讓選手們盡情綻放光彩。我,一名普通的大學生志願者,已經深刻體會到了體育精神和一種不怕挫敗、堅持到底的勇氣。

當第一名運動員來到27.1km處時,我內心滿滿的驚訝與佩服。而伴隨他一起的是前後三輛車。隨後不到五分鐘的時間裏第二名運動員到達此處,而他像個孤獨的勇士,往前奔跑着。每個運動員到的時候我都揚起微笑,為他們豎起大拇指,與他們擊掌,傳遞給他們能量。看到他們回我的大拇指與微笑,我感到無比的'開心與自豪,彷彿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肯定。

通過這一天的忙碌,我看到了人性的善良,懂得了堅持的珍貴,今後我將會把這些感悟運用到實踐中,使自己努力成長。

防疫志願者的事蹟9

充足的物資供應是打贏這場病毒狙擊戰的有力保障,作為承擔物資保障工作的主力軍,供應鏈管理辦公室主任周復亮堅守後方、任勞任怨,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認真履職盡責,為醫院醫療防護物資與藥品的保供作出了突出貢獻。

在疫情初見端倪時,他1月19日就及時行動,請示院領導提前採購物資事宜,並運用一切資源積極調集專業防護物資、藥品,全力滿足國康集團及屬地公司要求。在春節前的20日,根據國康集團部署,醫院首批馳援武漢物資需緊急發送,而此時臨近假期跨省物流已非常吃緊,限重限件,讓千方百計調劑到的緊急物資無法順利寄出。為此,他積極與物流公司溝通,按照物流要求,組織科室員工和支部黨員逐一拆箱重包,將整箱原封裝的物資拆成10箱於21日分批分次寄送,最終成功將物資於節前送抵武漢。

大年三十,本已回到老家準備過年的他發現疫情日漸嚴重,毅然扔下了才團聚的父母、妻子和年幼的女兒,從老家驅車趕回上海組織物資搶購與調撥。在物資採購壓力最大的那幾天,他時常熬到半夜,通過各類網購平台深夜“搶單”,為確保及時領到預訂物資,他帶着支部黨員與相關科室團青志願者駕車趕往工廠倉庫現場提貨、搬運。就這樣,周復亮一干就是二十餘天!好不容易在節後盼到夫妻團聚,卻被告知從老家返滬的妻子需按最新規定居家隔離兩週。為了不影響工作,他毅然選擇了妻子隔離期間不回家,為避免接觸後被一起隔離,還搶在妻子抵滬前趕回家中打包行李,直接睡到醫院,繼續奮戰在物資保供戰線,為一線抗疫醫務工作者及屬地電力企業復工人員的防疫物資保障堅持奉獻着。

在供應鏈管理辦公室和前來支援的健康管理中心等各科室員工們的通力協作下,疫情以來,不僅紮實確保了院內防控物資的正常使用,更為武漢一線及屬地電力企業的疫情防控積極貢獻物資力量。截至2月19日,已先後緊急調撥口罩、手套、護目鏡等各類防護物資、藥品四批共計51440件馳援國網湖北、武漢電力;並向國網華東分部、國網上海、安徽、浙江電力、華能上海分公司、國電投上海電力股份等近40家所屬地、周邊電力企業及重要體檢客户分批發放口罩、手套、測温儀器、消毒液、消毒設備及相關藥品等各類防護物545048件。給電力保障一線員工以保護,給員工家屬以安心,獲得了相關單位的高度肯定。

周復亮不計得失,默默堅守,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了自己的青春力量,成為了戰“疫”中的幕後英雄。

防疫志願者的事蹟10

我是劉夢瑩,宣化科技職業學院學前教育專業大二的一名學生。在這第二個大學寒假期間,我參加了家鄉的防疫工作,每天早早地來到了家鄉的防疫站點,做好提前工作。與大家一同防疫,在村委的指導下,我們不斷進步,完成了各項工作,村民們都能積極地配合我們的工作,沒有為我們的工作造成一丁點兒的困擾和阻礙。

我積極的加入到防疫工作中,服從村領導的安排,做好個人防護,提醒村民佩戴口罩,對所有進出人員進行體温測量,信息登記,發現健康碼彈窗人員及時上報並協助鄉政府採取措施,配合醫護人員進行檢查。在全員核酸檢測時,為醫護人員掃碼登記,為家鄉的防疫工作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疫情形勢嚴峻,在這個特殊的假期裏,還有許許多多的同學自願放棄休息時間,為抗擊疫情貢獻自己的力量,每每想到還是有許多的人在一線就覺得自己做的實在是太少,但團員青年應該用實際行動譜寫出一曲曲的讚歌,把志願服務當做情懷,用實際行動助力疫情防控爭當逆行者,為鄉村送上温暖和關懷,堅決遏制疫情擴散,用責任與擔當築起抗疫防線,展現共青團員的時代風采。

累並快樂着,這是我最大的體會,作為志願者,我們需要給人積極陽光的一面,如果有任何問題,我們首先的就是上前為他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雖然這是一個很累的過程,但是這就是我們要克服魔力的雖累,但是幫助別人我們也收穫了快樂也能學到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和關愛,學到了奉獻精神。

我們只是一滴雨水,但是隻要發揮每個人小小的力量,我們就會聚成浩瀚的海洋,一個人的價值,一個團隊的價值,就體現在我們為他人做的每一件小事上,我們樂此不彼,志願者活動不僅僅是我們服務社會,回報社會的途徑,也使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意義非凡。

防疫志願者的事蹟11

有這樣一位院長,疫情發生以來,他帶領全院醫務人員奮戰在抗擊疫情的最前線,即使在不幸感染新冠肺炎之後,他依然在病房內從早到晚不停地處理各種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2月18日上午10時58分,一個在新冠病毒疫情一線不懈抗爭的白衣戰士停止了心跳,他就是武漢市武昌醫院院長、神經外科學科帶頭人劉智明。

走進劉智明生前的辦公室,他的工作證和圍巾還掛在牆上。許多同事直到現在依然不願相信他已經離去的事實。在這次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中,劉智明所在的武昌醫院是首批七家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點醫院之一。1月21日,劉智明去市裏開會接到任務,要接收499名新冠肺炎病人,人數僅次於金銀潭醫院。而武昌醫院只有三天的時間來完成院區改造和病人的轉運。

不眠不休的三天,劉智明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武昌醫院是綜合性醫院,短時間內按照傳染病醫院要求改建,難度極大。增加牀位、調配醫務人員、解決物資,每一件事都需要劉智明協調。

而此時的劉智明已經住進了本院的ICU。1月24日,他的CT結果顯示,肺部嚴重感染,隨後的核酸結果確診為陽性。在ICU裏,劉智明的身份變了,可救死扶傷的使命和擔當卻沒有放下。在病房裏他不停地接打電話、回覆微信,一會兒問病人收進來了沒有,一會兒問院內感染防控做到位了沒有。同事提醒他要好好休息,他卻説:“我是院長啊,我丟不下!”並讓大家不要過多關注自己的病情,等他康復出院,再與大家一起並肩作戰。

劉智明的妻子蔡利萍,是武漢市第三醫院光谷院區重症病區的護士長。丈夫感染後,她曾想過趕過去照顧病重的丈夫,然而,劉智明每次的回答都是“不要”。他心裏明白,妻子也在一線,把她留在崗位上,會給更多的人帶來生的希望。

2月14日,劉智明病情突然惡化,被轉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進行搶救,直到2月18日上午,搶救無效不幸離世。斯人已逝,在劉智明所帶領的武昌醫院收治的900多名新冠肺炎患者中,截至目前,已有400多名重症患者治癒出院。

防疫志願者的事蹟12

宗立傑,女,漢族,1956年4月出生。中專學歷,敦化衞校畢業。1975參加工作,1975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在敦化市雁鳴湖鎮大山嘴子村宗立傑衞生室工作。曾多次榮獲市級“優秀共產黨員”、“勞動模範”、“先進個人”等榮譽。

宗立傑同志在疫情防控工作期間的先進事蹟,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舍小家、為大家。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宗立傑同志不計個人得失,以大局為重,將自己的個人診所停業,積極響應村裏的號召,完全服從村裏的安排,報名成為志願者,投身防疫一線。在她的影響下,一家八口,有五人都參加了疫情防控志願服務工作,其中,有四人是黨員,這當中還有她的在長春上大學的大孫女。可以説,宗立傑的家庭是一個普通的家庭,他們當中雖然職業不同,地點不同,但是面對此次疫情,他們都做着同一件事情,投身到防控疫情的第一線,以實際行動踐行“戰疫”中的責任與擔當。

亮身份、做表率。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穿上志願者服裝,戴上口罩,佩戴黨徽,宗立傑同志第一時間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參與卡點登記排查、疫情防控宣傳。不畏嚴寒,不辭辛勞,這是宗立傑的真實寫照。她堅持在村口值守時與年輕同志同標準、同強度。早晨7點是她值守的時間,不過每次,宗立傑都會很早地來到卡點,一邊指揮引導車輛靠邊停下,一邊詳細詢問駕駛員基本信息,然後用額温槍對車上人員進行測温。站崗、攔車、測温、記錄,宗立傑同志絕不敢懈怠。在閒暇的時候,她還為志願者們測量血壓,關心志願者們。考慮她歲數大,怕她身體吃不消,家人、村幹部多次勸她回家休息時,她都不同意,她説:“黨員就要不一樣,黨員就要帶好頭,關鍵時刻衝在前,困難面前不退縮。”忙碌的身影,伴隨着鏗鏘的話語,她用實際行動踐行者共產黨員的錚錚誓言。

守初心、擔使命。"大家排好隊,保持一米距離。""請出示吉祥碼,來這裏登記"在雁鳴湖鎮開展的這五輪全員核酸檢測中,宗立傑更是起到了帶頭作用。指揮人員排隊、現場維護秩序、逐個測量體温到處都能看到她的身影。有的老人不會使用手機,她上前幫忙操作,使他們有序順利參檢。一上午下來,宗立傑的走路步數都能達到1萬多步,患有殘疾,腿腳不好的她,卻從未有一句怨言。時間往前推移,2019年末,身在海南的宗立傑心繫家鄉,在得知酒精、口罩等醫療物資緊缺時,宗立傑將自家診所僅存的10件酒精,捐贈給村裏,個人還捐出1000元錢。在她的帶領下,兩個兒子又分別捐出了400元。都説母親是兒子最好的領路人。宗立傑的一舉一動默默指引着她的孩子們。恰如這場疫情防控的“戰場”上,一家人同心協力,在各自陣地執着堅守、默默奉獻,只為早日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行動詮釋擔當,辛苦書寫奉獻。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宗立傑身先示範,帶領她的家人在疫情防疫一線上默默奉獻,彰顯了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與擔當。

防疫志願者的事蹟13

自2月2日接到通知後,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11名志願者便前往濱江新區長林社區配合當地同志開始了他們的防疫抗疫工作。他們中有年逾50的“老革命”、也有剛剛入職的“小同志”;有年富力強的“大丈夫”、也有敢打敢闖的“巾幗英雄”。

2月3日,第一輪入户調查和宣傳工作開始了。此時正值疫情高發期,家家門庭緊閉,叩門時要麼半天無聲、要麼大聲一句“搞麼子的!”面對羣眾的不理解,52歲的鐘濤不停地往返於門房和樓棟間,一遍遍地敲門、打電話,直到業主理解配合調查為止,一天下來衣衫已經不知道被汗水浸濕了幾次。陳瑞靜,一名年輕的“90後”,聽説一位同志因交通受阻無法參加時,便主動請纓承擔長林安置小區25户近100人的入户調查工作。該小區屬無人看管小區,人員混雜,沒有基礎數據,入户難度大。陳瑞靜沒有半點怨言,耐着性子挨家挨户敲門,逐一宣傳解釋。在她的努力下,長林安置小區是該社區中最早一批完成入户調查任務的小區。

隨着疫情的發展,第二輪疫情防控大走訪大排查工作於2月8日啟動。這一輪的走訪排查將居民的健康狀況納入調查範圍,要求更高,內容更細,任務更重。為更好地完成調查任務,退伍老兵燕曉軍同志自掏腰包購買紅外線測温計,冒着可能被感染的風險逐門逐户地為居民測量體温,他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深深地感動了每一位住户。年強的小夥熊鑫負責洪森新世界61户195人的摸排工作,是所有摸排任務量最重的,涉及到的外地返鄉人員也最多。為了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結果精準,他在完成入户任務後,還需要認真核對體温數據,反覆確認摸排結果,經常到夜深了才回家。

2月9日,根據防控工作需要,全縣對住宅小區、家屬區實行更加嚴厲的“211”管制措施,憑臨時通行證出入。元宵節當天,為了不影響電信和發改局家屬區42户住户正常出入,志願者陳鵬、王慧敏互相配合着,把剛剛到手的臨時通行證加班加點地送到每位住户手上,直到6點半才在家人的催促中回到家中歡度元宵。

這些只是自然資源和規劃和規劃局志願者們的工作瞬間,他們全身心地為濱江新區疫情防控工作奉獻自己心血。他們聚在一起,為了那共同的目標“疫情早點結束,春暖花開的日子早點到來!”

防疫志願者的事蹟14

李強,濱州市公安局濱城分局政工室副主任。

疫情就是命令。作為濱城公安分局的一名老同志,李強主動請纓到疫情防控的第一線。分局領導擔心防疫工作強度大,怕他身體吃不消。而李強堅定地表示:“疫情面前,沒有年齡大小,我也是一名戰士,必須衝在前線。”他被安排到市東派出所參與疫情排查隨訪工作。大年七年級早8點,李強第一個趕到市東派出所,落實“四包一”措施,主動配合辦事處、衞生防疫部門深入轄區住户,對涉疫區返濱人員進行走訪,發放告知書。一開始,考慮到他年齡偏大,所裏分配給他的工作任務相對較少。面對“照顧”,李強對市東派出所所長張濤説:“現在是爭分奪秒的時候,全局上下都盯靠在防控一線,我能多做一點是一點。”

連續8天每天開展隨訪工作11個小時上門為居家隔離對象測量體温,落實居家隔離措施5個小時跑了11個小區、22個居家隔離對象因勞累過度突發疾病,失去意識,2月4日抗“疫”鋼鐵戰士李強被省公安廳記一等功。

防疫志願者的事蹟15

80後女民警曹怡坤,2004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涉外警務專業,能説一口流利英語,現為江岸區公安分局永清派出所武漢天地社區涉外警務室民警。

1月29日,永清派出所組建“轉運突擊隊”,曹怡坤主動請纓。

2月1日下午,派出所接到轄區社區求助,一名確診女患者的丈夫需要隔離。曹怡坤和同事敲開其家門,開門的六旬男子沒戴口罩。有些緊張的曹怡坤稍作調整,便宣講有關政策、詢問還有哪些困難,很快取得對方的理解配合。

轉運車輛空間狹小密閉,民警轉運時風險高,能不能搞個“隔離倉”?曹怡坤找來塑料桌布和透明膠帶,將車輛前後分隔封閉得嚴嚴實實。從此,所裏有了一輛簡易送治專用車。

“曹警官,我們這有兩名密切接觸者,不肯去集中隔離點,還把社區幹部趕了出來,你快來看看吧。”2月4日下午4時許,曹怡坤接到轄區吉林社區求援電話,立刻和同事趕到該住户家門口。

社區工作人員説,這家男主人剛因新冠肺炎去世,女主人和兒子是密切接觸者。曹怡坤耐心勸説了半個多小時,母子倆最終同意隔離,隨民警和社區工作人員下樓。

疫情發生以來,曹怡坤依法送治又温情幫扶,是同事們眼中的“女漢子”,社區羣乾親切地稱她為“曹姐”,她先後配合社區勸説、轉運“四類人員”十餘名,在“拉網大排查”中成功勸説轉運確診、疑似病例4人。

防疫志願者的事蹟16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為你負重前行”。在疫情襲來最危險的第一線,是駐守鄉村的村醫,堅守崗位,勇敢逆行,用平凡之軀,守護你我的安危。就是這些平凡的村醫,為我們撐起了疫情防控的一道屏障,守護着我們的生命健康安全。三口塘鎮兩位年過七十的老村醫,原本應該退休在家頤享天年,但毅然選擇了成為一名抗“疫”戰士,在重病纏身的情況下,仍不顧自身安危,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他們的事蹟,感動了鄉親們。

鄭新選是三口塘鎮石湖塘村的村醫,今年73歲,身患肝病,體質很差。為了抗擊疫情,積極響應縣防冠指揮部的工作要求,每天堅持上門為湖北返鄉人員、密切接觸者測量體温。其中有一位密切接觸者極不配合,且體温反覆,每次測量體温鄭新選都不厭其煩地耐心解釋,反覆宣傳,風裏雨裏從未間斷,積極為該密切接觸者聯繫上級會診,並安排了4次轉診檢查,成功排除了患有新冠肺炎的可能。

莫朝雄是三口塘鎮豪山口村的村醫,今年71歲,身患高血壓、糖尿病,腿腳行動不便。接到疫情防控命令後,從未抱怨,堅持為武漢返鄉人員監測體温,宣傳居家隔離醫學觀察相關政策。一開始也受到了武漢返鄉人員的冷諷和口頭謾罵,但是通過不斷的解釋宣傳,最後得到了他們的認同及配合。因工作勞累,在2月9日發生低血糖反應導致昏迷不醒,及時送往縣人民醫院住院治療,在住院期間依然不忘安排其女兒莫金梅(本鎮另一個村的鄉村醫師)繼續給豪山口村的醫學觀察人員測量體温,自己身體略好就堅持要出院回來工作,希望通過自己的力量,在疫情防控關鍵時期,給村民帶去一份安心。

七旬抗“疫”戰士鄭新選、莫朝雄,就是我們身邊平凡英雄,是防控一線“最可愛的人”。我們之所以能健康、幸福、平安,正是有許許多多像鄭新選、莫朝雄一樣的人,在危難面前堅守崗位,無私奉獻,他們平凡而偉大。作為被這些平凡英雄默默守護的普通人,為鄉村醫生鄭新選、莫朝雄點讚的同時,也應該積極配合他們的工作,助力早日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cailiao/6n2q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