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新材料 >

孝老愛親模範事蹟(通用15篇)

孝老愛親模範事蹟(通用15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事蹟吧,事蹟屬於事務公文的一種,有弘揚正氣,表彰先進,推動工作的作用。我們該怎麼擬定事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孝老愛親模範事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孝老愛親模範事蹟(通用15篇)

孝老愛親模範事蹟1

説起蔡雲德,道東社區泰園巷的居民都知道,這是一個孝敬婆婆的好媳婦。

蔡雲德今年69歲了,自1963年結婚以來,蔡雲德一直和婆婆吳德珍住在一起,四十多年中,她盡心盡力照顧自己的婆婆。婆婆如今已經98歲了,身體經常生病,當婆婆病了時,蔡雲德一刻不離地在婆婆身邊伺候;婆婆鬧情緒,不管是誰的錯,蔡雲德總是耐着性子,變着花樣逗婆婆開心。

每天早晨,蔡雲德總是先給婆婆做好婆婆喜歡吃的早點,等婆婆吃好了再給丈夫和孩子們做早飯。逢年過節對蔡雲德來説是最忙活的日子了,婆婆家的親人都會到家裏來過節,房子頓時顯得異常擁擠,蔡雲德總是屋裏屋外、任勞任怨地忙活,沒有絲毫怨言,用她自己的話説:“人多人氣旺,這是咱家的福氣!”

婆婆身體好的時候,整天笑哈哈逢人就説:我有一個好“女兒”,這是我的福氣。

多年來,婆婆由於年齡原因,行動不便,需要人一刻不離的進行照顧。蔡雲德退休了,更加用愛心、耐心、細心的照顧老人,伺候着老人的起居生活。老人生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逢年過節聚在一起時,老人總在誇着蔡雲德。在蔡雲德的精心照顧下,現在老人身體還算可以,能夠拄着枴棍行走,蔡雲德無怨無悔的細心照顧着老人的起居生活。每天和老人坐在一起嘮家常,陪着老人看電視。尤其在老人生病的時候,蔡雲德照顧得更是無微不至,老人見人總是在念叨:“不知是哪輩子修來的福氣,我家有這麼好的一個兒媳婦。”尤其令人感動的是,在青海玉樹地震捐款活動中,這位九十六歲高齡的老人通過看電視,要兒媳蔡雲德到社區來為她捐款一百元,向青海地震災區奉獻自己的一片愛心。老人的愛心感動着社區的每一個人。

四十多年來,蔡雲德始終如一的悉心照顧着年邁的婆婆,以實際行動感動着家人,感動着我們周圍的每一個人,大家從心裏對她表示由衷的稱讚和敬佩。在她身上,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尊老愛老敬老的傳統美德,體現了當代女性無私奉獻的高尚品質。她的事蹟,也影響着道東社區的廣大居民,大家以她為榜樣,在社區形成了尊老愛老、構建和諧家庭的好風氣。道東社區居委會組織廣大居民學習了蔡雲德同志先進事蹟,並號召廣大居民向她學習,樹立榜樣。通過活動開展,在社區掀起了一個尊老、愛老、敬老的高潮,大力弘揚孝敬老人的高尚美德。

孝老愛親模範事蹟材料

某某某,,鎮村一個普普通通的農家婦女,在特殊家庭狀況下,用一雙辛勤的手和她那顆善良的心,支撐了一個常人難以維持的家庭,贍養了本不該由她贍養的一個個老人,受到了民眾的好評。

現年48歲的,小巧玲瓏,性格剛強,心直口快。自進了婆家門就與婆婆一起承擔起這個特殊家庭的特殊家務。她家當時的家庭狀況是:公公重病在身,常年卧牀不起;一個70多

歲的遠房奶奶,行走不便;一個雙目失明的遠房的光棍大伯哥;還有一個70多歲的姑母,自姑夫死後也一直在這個家中。這些老人,由於年老多病,性格怪異,她對每個老人都象照應自己的老人一樣。平時除了忙地裏的活,幾乎全部精力都用在了老人身上,哪個老人身體不好,哪個老人心裏不痛快,她都細心的去照顧,還時常將瞎子大伯領出來曬曬太陽,為奶奶和姑母洗臉、梳頭更是常事,這樣一個複雜的家庭,硬是讓她安排的井井有條。老人們整天讚不絕口,逢人便誇:我們娶了個好媳婦。特別是幾個老人重病時,她更是日夜守護、照顧地無微不至,直至老人臨終。大伯哥重病時,大小便不能自理,她硬是用紙墊網手一把把的從被裏向外抓,大伯哥實在覺得難為情,就用手勢阻止,但她卻説:“這怕什麼,人有病了,就不必去講究這麼多,你沒有更近的親人,我就算你的親人了,這事我不幹叫誰去幹”,大伯哥有感動的哭了,在場的人也都哭了。諸如此類,太多太多……平常家務不平常,結婚至今30年,照應老人30載,用她的辛勤、善良、孝心送走一個個老人,換來了一聲聲讚揚。

現在的,仍然照應着80多歲的姑姑和時常回家近80歲的三叔三嬸(台胞),她的臉上還是那樣時常帶着微笑,做着平常的家務。常言道:久病牀前無孝子,但在30年的漫長歲月中,硬是無怨無悔地實踐着她的賢孝美德,成為一方楷模。

孝老愛親模範事蹟材料

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是道德之本,是家庭美滿和睦、社會進步發展的基石。在武山縣樺林鄉孫堡村,有一位好兒媳、好妻子、好母親,十年如一日照顧着全家老小的衣食起居,無怨無悔,家庭團結和睦,遵紀守法,積極進取,樂於助人,深受鄰里和社會的好評。她叫高富珍,今年32歲,一名普通的孫堡村村民,用自己勤勞雙手描繪了一幅孝老愛親的動人畫卷。

孝敬父母

她照顧老人多年,毫無怨言,主動承擔起贍養老人的所有重擔,總是自覺自願,無怨無悔。現在的老人年事已高,由於長期的操勞身體落下了多種的疾病,在老人的屋子裏,老人的生活必需品一應俱全,老人的.衣服、被褥洗得乾乾淨淨,鄰里看見了無不誇讚,連老人也覺得自己的生活太幸福了。高富珍每天有空時就會陪在老人身邊,和老人拉家常、談瑣事,讓老人擺脱孤單和寂寞。

她對孝的理解是:“老人把兒女養大不容易,兒女為了老人的健康和幸福,應該付出最大的努力和代價”。儘管她為了生活,工作很忙很辛苦,但她對老人的關心照料從不掉以輕心,除了做好適合老人的可口飯菜和滋補食品外,還經常為婆婆梳洗。每當外出前她都會再三叮囑家人好好照顧婆婆。婆婆有病了,她和兒女們一道送婆婆上醫院就診,每次送婆婆上醫院,不知道情況的人還以為婆婆是她的母親。

關愛子女

高富珍非常注重對孩子的教育,兩個兒子年紀尚小,但她自小就培養他們吃苦耐勞、辛勤勞動的精神。她一個不僅要照顧年邁的婆婆和辛苦勞作的丈夫的衣食起居,還要時刻照看好尚且年幼的兩個小孩,沒有一刻能夠閒着。為了給兩個孩子營造一個良好家庭環境,培養孩子好性格好習慣,讓孩子感受到愛,身心健康地成長,她不管有多苦、有多累,從來不爭嘴吵架,每次帶給孩子的都是笑逐顏開,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高富珍讓全家人統一教育思想,不嬌縱、溺愛孩子,既教孩子學知識,又教他學做人,要創造一個温馨、和諧、寧靜的家庭育人環境,讓孩子能健康地成長。為了讓孩子從小孝敬老人、尊敬長輩,對人有禮貌,高富珍夫妻倆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地感染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給機會讓他孝敬長輩;發現他對人有不敬的行為及時教育、引導,使他學會辨明是非,改正缺點。為了培養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高富珍總會認真教孩子掃地、擦傢俱等家務事,儘量給機會讓他做力所能及的事。

夫妻和睦

儘管高富珍夫婦生活並不是非常富裕,但他們夫妻相互關愛、相互支持,一起承載起生活的重壓。他們一直以來相親、相敬、相愛,真誠相處,建立起一個和諧美滿的家庭。常言道:“順者為孝”,老人上了歲數,話多嘮叨是經常的,每當這個時候,她就對丈夫説,不要和老人計較小節,尊敬

老人是我們的傳統美德。雖然有些話我們不愛聽,但婆婆絕無惡意,我們要耐心聽,等聽完再作解釋,這樣就會化解誤會。她矢志不渝的用自己的大愛使得一家人舒心愉快地生活,以自己崇高的道德素養演繹着人間純真的孝德情懷。

家庭和諧

在高富珍家中,老人、夫妻、孩子一家人和睦相處,處處洋溢出幸福和美滿。高富珍是一位勇擔家庭責任的楷模,夫妻和睦、家庭和諧是該家庭的良好的家規與家風,全家人互相尊重,互敬互愛。晚輩對長輩尊敬、孝順,長輩對晚輩愛護,婆媳之間、妯娌之間關係十分親近,是一個名符其實的和睦家庭。

作為兒媳,他尊敬老人,關心老人,孝順老人,在忙碌的工作過程中仍然堅持抽空陪伴老人,是出了名的好兒媳;作為妻子,他關愛丈夫,與丈夫互相關心、互相扶持,夫妻感情融洽,從不為小事爭吵;作為目前,她以身作則,注重對孩子的教育。

羣眾頌揚

作為媳婦,她克盡孝道,對老人噓寒問暖,還經常陪伴老人談心,做他們精神上的支柱;作為母親,她慈愛但不溺愛,在照顧好兒子的同時,還擔負起教育孩子成材的重任;作為妻子,她是“賢內助”的最佳代言人,為了減輕丈夫的工作壓力,她一力承擔起家庭的所有事務,把家中的事情管理得井井有條,從不讓丈夫因家事分心而影響工作。在眾多的親戚朋友關係中,她做到以誠相待,對雙方父母,都孝敬

有加,對兄妹的子女,她們均視如己出。在任何地方,都能做到尊老愛幼,她始終銘記着“吃水不忘挖井人”,她關心老人,關心弱勢羣體,積極幫助困難户、貧困户和殘疾人。她不僅孝敬家中的老人,對鄉親更是和藹可親,關懷備至,她能夠善待鄉鄰,幫助他們排擾解難,鄰里關係親如弟兄,情同手足,得到了全村人的一致好評。

孝老愛親模範事蹟2

董昌友,男,1949年出生,中共黨員,鄂城區澤林鎮餘山下村村民。其父在三年自然災害期間,把毫無血緣關係的孤寡老人接到家中當自己的母親一樣照顧,父親去世後董昌友夫婦接過愛心和孝心的接力棒。為了方便照顧老人,他們將自己的母親送到三弟家贍養。

家裏條件拮据,他們寧願自己餓着肚子幹活也要讓老人吃上米飯;家裏無錢買藥治療老人腎炎,董昌友在醫生的指導下親自到白雉山採摘草藥,一採就是10年,老人在董家人的.悉心照料下,腎炎奇蹟般的痊癒了。老人怕拖累董昌友一家曾幾次想絕食自殺,董昌友夫妻那幾天輪流日夜守在她身邊,耐心開導老人。為了讓老人解開心結,董昌友夫婦專門用人力車拖着老人到城裏、西山公園等處遊玩。他們把老人當成自己的親奶奶,50多年來,接力悉心照料老人至103歲。

董家兩代人孝行善舉感動眾生,董昌友被評為鄂州市第二屆“孝老愛親模範”。

孝老愛親模範事蹟3

通過覃敏同志的模範事蹟,我很感動也獲益良多。在分場我們大家都親切的稱她為“覃姐”,作為她身邊一起工作的同事,她孝老愛親的點點滴滴在影響着我,讓我時常反思自己。她的一言一行,也為我們林場孝老愛親的氛圍發揮了重要作用,她是我學習的榜樣。

人的一生能有幾個14年?14年間幫丈夫翻身、擦身、按摩、護理大小便...她毫無怨言。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剛才她説有次因排氣不暢丈夫肚子脹得太嚴重,醫生説唯有神仙才能治好丈夫的時候,她卻依然堅信丈夫會好起來的,讓他繼續接受康復治療,最後在她的堅持下丈夫從死神裏逃脱出來了。我沒有辦法想象覃姐當時是怎麼熬過來的,但如果換做我,我真不清楚自己能否向她一樣做到?而她卻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撐起這個家,她的永不言棄創造了丈夫一個又一個奇蹟,用實際行動向我們詮釋了什麼叫“夫妻真愛”,什麼叫“人間大美”。

不僅如此,婆婆去世後,覃姐還把公公照顧得很好,煮他愛吃的早餐、每天換洗衣服、定期幫理髮剪指甲換牀單,把公公的個人衞生做得乾乾淨淨。不管是公公因丈夫高燒不退而精神崩潰還是家婆過世,在公公狀態不好時候,她都能不嫌煩的悉心照顧公公,在關心陪伴下公公也逐漸好轉。而公公對她們也是很關心,等着一起吃飯,給孫女交學費和零花錢。我感受到了晚輩對老一輩的孝敬,老一輩對晚輩的疼愛。她們在用行動演繹着“孝老愛親”的`深刻內涵。

在困難時期,覃姐對女兒的教育也毫不鬆懈,乖巧懂事的女兒和她一樣樂觀堅強。在爺爺狀態不好的時候,女兒週末放學回來第一件事就是陪爺爺。都説一個人以身作則踐行孝悌,樹立好榜樣,會潛移默化的影響身邊人和後代,我相信覃姐的女兒便是傳承了她孝老愛親的優良傳統。

不管是作為妻子、兒媳還是母親,覃姐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而同樣是為人妻為人媳為人母的我,我很慚愧,我遠遠不及覃姐。不管是在孝老愛親還是工作上,我覺得我都有很多要向她學習的地方,學習她對家庭堅持不懈的付出和包容,還有她對工作任勞任怨,她的工作煩瑣事情多,卻能做到細緻入微,我覺得這是因為她做事都能端正態度。

但我們也知道,其實她也只是一名普通的女性,卻用行動為我們譜寫了當代女性孝老愛親的典範。不管曾經我們做得如何,希望今天通過覃敏的分享都能有所收穫有所感悟。把我們中華民族孝老愛親的優良傳統發揚下去,締造一個和諧身心,和諧家庭,和諧單位,學習道德模範從自身做起。在此我對自己提幾點要求:1、要孝敬父母,要尊重父母以外的老輩子,尊重親朋好友,關愛晚輩。如:做到常回家看看,關注父母思想、關心父母身體,問寒問暖。2、夫妻間要和睦。做到夫妻之間相敬如賓,和睦相處,相互忠誠,互相謙讓。3、要愛護子女。如:做到教育好子女,關心子女,保護好子女等。

孝老愛親模範事蹟4

李鳳芝是宏偉區長征街道東方路社區一位普通的居民,今年62歲,她照顧癱瘓在牀的丈夫十年如一日,不怕累,不怕苦,任勞任怨,在公婆眼裏是好媳婦,在丈夫心中是好妻子,在兒女眼中是好母親,在街坊鄰居眼裏是模範典型。她用她的愛心演繹着人間真情,她的事蹟在東方路廣為傳頌。

兒女的好母親。李鳳芝年輕時候,自己是農村户口,在城裏打工維持生計。與丈夫成家之後,她一面做臨時工,一面照顧家裏。為了不影響丈夫的工作,她幾乎包攬了家裏的所有活計。孩子尚小時,她每天天不亮就起牀,早早把飯菜做好,然後送孩子們上學,再去上班。李鳳芝在單位乾的是力工,一天下來累得腰痠背痛,還要照顧家裏的老小,但她從來不叫苦,不喊累,一家人的生活越來越好,離不開她的默默付出和努力。

天氣預報她是必聽的,一是掌握天氣情況,二是根據預報張羅着一家人該穿什麼衣服,保障身體的冷暖。她每天的飯菜都能做得適中可口,孩子和丈夫都不願意在外邊吃飯,下班和放學都趕回家來吃她做的飯菜。那個年代,家裏很窮,靠丈夫微薄的工資和自己臨時工掙來的錢養家餬口,每週改善的伙食也是有限的,她把好吃的東西都留給丈夫和孩子吃,她吃大家剩下的飯菜。她每天管理孩子的生活,還負責督促孩子的學習。在她的嚴格要求下,孩子們都養成了獨立學習的好習慣,而且成績優秀。時間過得飛快,轉眼孩子都已長大併成家立業,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都是業務能手,這是讓李鳳芝最欣慰的事兒了。

丈夫的好妻子。李鳳芝的丈夫常懷慶原是遼化金興化工廠的一名工人,早在20xx年,常懷慶因突患腦溢血造成半身癱瘓,剛開始,常懷慶還能夠在妻子的攙扶下下牀活動,隨着時間的推移病情越來越重,一年後最終卧牀不起,每天只能躺在牀上,生活不能自理,需要有專人照料。從此,她開始了對丈夫長達10年的護理,10年來,她對患病的丈夫不離不棄,用自己的真情書寫人間真愛。

每天她為丈夫做可口的飯菜,丈夫想吃什麼,她就去買回家,變着花樣去做,從不厭煩。為防止癱瘓的丈夫肌肉萎縮,她每天堅持為他按摩二個多小時,為了讓丈夫不得褥瘡,李鳳芝經常為他擦洗身體,每3天為他洗一次澡,每天定時為其翻身,變換卧牀的姿勢和方位,直到常懷慶點頭舒服為止。在天氣好的時候總能看到她推着丈夫到院子裏曬太陽,扶着他做運動。在精神上,她一有時間就陪丈夫聊天安慰他。常懷慶是黨員,經常愛看書看報,她主動到社區找來報刊雜誌給他讀,到七一、兩會等重大節日期間,她都幫助丈夫瞭解國家大事,聽政府工作報告,雖然常懷慶不會説話,但是他看在眼裏,激動在心裏,他多次在人前落淚。得到這樣一位好妻子,他心裏充滿了感激。

多年來,夫妻倆形成了動作和眼神的暗號,常懷慶一個眼神,一個動作,李鳳芝就能明白他的的需求。比如,吃飯是拿筷子、喝水是拿礦泉水瓶、睡覺是拿枕頭等動作,夫妻倆配合得非常的默契,也解決了常懷慶不能言語的困難。最讓李鳳芝頭疼的是丈夫經常住院,每每這時是李鳳芝最着急的時候,因為人手少,加上自家住的.老樓,樓道狹窄,擔架不方便進入,她就揹着丈夫上下樓,再加上隨身攜帶的物品,每次她都要來回跑幾趟,累得氣喘吁吁;在醫院裏忙於照顧病人,讓她晝夜不能寐,每次下來,她都瘦下一大圈。街坊鄰里都替她擔心身體,她自己卻總是説:“只要老常沒事,我就心安了。”

看見李鳳芝這麼辛苦,東方路社區黨委及時出現,向她伸出援助之手。社區黨委經常走訪常懷慶,在節日裏為他帶去慰問品和慰問金,在平常的日子裏,為他做些力所能及的幫助,比如幫助李鳳芝打掃室內外衞生,幫助代買日用品和代辦生活瑣事,這樣省去了李鳳芝大部分時間來照顧丈夫,在常懷慶危難時,社區配備專職志願者隊伍,隨時準備幫助他們一家,這讓李鳳芝非常感動,她總是跟常懷慶説:“還是黨好,黨和政府經常幫助我們度過難關,讓我們心裏温暖啊!”雖然常懷慶不能説話,但是他的眼神和表情都告訴人們,他是深深地愛着黨的,每當黨有重大節日和重大會議時,他都不忘去觀看和收聽,這也是他心裏的一份牽掛。

兄妹的好嫂子。李鳳芝是婆婆家的中堅力量,是兄弟姐妹們心目中公認的好嫂子。公婆去世得早,她主動擔負起挑起家庭大梁的重擔,照顧年幼的小姑子和小叔子。因為他們雙方的兄弟姐妹都生活在農村,家裏都非常困難,李鳳芝看在眼裏,急在心上,在自己家也不富裕的情況下,付出許多精力和金錢來幫助弟弟妹妹。在公婆去世後,她視自己的小姑子和小叔子為親姊妹一樣,從生活上關心他們,精神上鼓勵他們,關心他們的冷暖安危,直到弟妹長大成人。如今,辛苦經營的家換來了姊妹們的真情,弟、妹將李鳳芝這位嫂子當成母親一樣看待,尊敬她,愛戴她。知道嫂子照顧卧病在牀的哥哥生活的不容易,他們經常給嫂子精神上的安慰和生活上的照顧,讓嫂子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也讓她的內心感到無比的温暖和欣慰。

鄰里的好幫手。她不但對自己的丈夫、孩子、兄弟姐妹照顧得無微不至,還把自己的餘熱都獻給了街坊鄰里。她常説:遠親不如近鄰。她把鄰里視為自己的姊妹。一次,鄰居張鳳蘭不在家,家裏晾曬在樓下的衣服和被子忘記收上來,這時大雨就要來臨,李鳳芝看在眼裏,急在心上,他安頓好丈夫,以最快的速度,跑下樓將被子及時抱到屋裏,免遭大雨淋濕。當鄰居急忙趕回來,看到自己的被子乾爽地放在李鳳芝家時,高興得不知説什麼好。

因為她常年在家照顧丈夫,鄰居的大事小情她能幫的就主動上前幫忙,從來不把自己當成花甲之年的老人,誰家有需要,只要她能伸上手,她就主動去幫忙,從不吝嗇自己的體力。她為鄰居看門護院,幫助鄰居的小夫妻照看放學回家的孩子,幫助年邁的老人梳頭、剪指甲等,她這樣發揮自己的餘熱,奉獻自己的愛心,感動着樓裏的居民,贏得了大家的讚許,大家在閒暇時也都伸出手來幫助李鳳芝一家,讓她深切地感受到了社會大家庭的温暖。

李鳳芝只是一名普通的家庭婦女,但她勤勞質樸、豁達樂觀、堅強不屈、無私奉獻,為家庭撐起了一片藍天,為鄰里樹立了典範。她用自己的誠心和愛心感動着社區的每一個人,也為自己創造着幸福的生活。

孝老愛親模範事蹟5

在我的老家流行着這樣的一句話“誰言寸草心,報的三春暉。”在人們心中孝道才是一個人最大的品德是人類文明素養的最好表現。我要講的就是這樣一個人們心中的好男人盧家村的盧萬章同志。

1986年一個和諧温馨的家庭中出現了狀況。父親得了急性肝病需要進行手術。面對這種狀況,身為兒子的盧萬章同志放棄了在外經商的機會,回到家中為父親治病。家中尚有妻子和尚未滿一歲的女兒,面對這樣的經濟狀況,他只能選擇忍受。夜晚在醫院照顧父親,白天則只能去撿樹枝、幹雜活兒,在醫院吃幹饃、喝涼水。生活的不如意,讓這個剛剛三十歲的小夥子。一月白頭,鬢角的白髮悄悄爬滿了頭。但在他的細心照顧和精心陪護下,父親的病在經過幾個月的住院後有了好轉,當大家都以為他感動了天地的時候,父親的病情卻又加重了。這時需要緊急輸血,作為大兒子的他,當即一捋袖子,給父親輸了自己的鮮血。本來就消瘦的他,此時只有眼暈頭痛的忍受。鄉親們實在是看不下去了,從家裏給他燉了一隻雞,讓他補補身體。可是,吃了一口後一轉眼她就把剩下的分給了妻子和父母吃,自己又去啃那早已經發乾的饅頭。經過了幾個月的折騰,父母都已康復,上天還是讓這個家庭渡過了這個難關,而好兒子、好父親、好男人的形象,也一在大家的心中紮根。

順風順水的生活並不是一直都在20xx年。父母的年齡都已漸漸讓她們不能獨立生活,必須有人照顧生活起居,加之父親在這個時候兒換上了半身不遂,只能躺在牀上由人照顧。所以這個男人在這個時候義無反顧地接起了這個重擔。這一躺就是八年,在這八年中,他每天都會堅持給父親進行康復按摩,期間每逢周邊有名醫來農村坐診,他都會騎着三輪車,帶着父親和母親去看病。無論嚴寒還是酷暑,他一直在堅持,因為他始終相信父親的病會好的。直到後來父親終因身體疾病去世,他還在自責,沒有將父親和母親照顧的更好,正是那句話“莫讓子欲養時,親不待。”經過了這件事後。母親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但同樣是九十歲的高齡,他的'母親,卻看起來比別的老太太顯得精神狀態很好。因為妻子長期在外照顧孫女。所以贍養老人的義務就只能由他一個人來完成。他每天都會給母親做好飯。並照顧母親完成每天的起牀就行,村裏只要有人湊進了老太太,她都會笑着對大家説,自己有一個好兒子。近幾年母親的腦子越來越記不住東西,就連最基礎的吃喝拉撒,有時都不記得。但是,特卻唯獨記得自己有一個把自己照顧的很好的兒子,同時他也贏得了全村人的一直誇獎、但他並不認為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有多麼的偉大,他常説的一句話就是:“人在做,天在看,各人憑良心。”也正是這句話,我們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品行和思想,這才是一個堂堂正正的男人應該做的事。

古語説“百善孝為先”,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是善心、愛心、良心的綜合體現,只就比樹木有根才能枝繁葉茂,如果我們不具備這樣的基礎品質,無論擁有多少才華和學識,一切都將是空中樓閣。

長輩在我身上寄託了太多的期望,總是給我們創造做好的條件,但不是寵溺,媽媽言傳身教。在人生的路上賦予了我們正能量和美好感情,那麼唯有對長輩的孝心方能不妄執個社會對我們的愛。盧萬章同志,生於1959年,父母生育兄弟姐妹四人,他排行第三,長大成人、成家立業,深知父母將兒女養育成人所付出的千辛萬苦。在兄弟姐妹中起了帶頭作用,不攀不比,盡心盡力盡責。讓父母豐衣足食多晚年。身體力行,發揚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弘揚了敬老精神,為禮貌家庭,和諧社會做出了用心貢獻。

孝老愛親模範事蹟6

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姑娘,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我們成年人難以想像的負荷,六年的風霜雨雪,六年的寒冬酷暑,壓彎了脊樑卻撐起了人性的光芒!王琴小妹妹,好樣的,向你學習。

支持孝老愛親的人們,願你們在克服困難中尋找並能體驗到生活的幸福與快樂。

特殊的家庭造就了特殊的環境,特殊的環境造就了特殊的性格,特殊的性格造就了特殊的責任與擔當,而這種特殊的責任與擔當正是中華民族孝老愛親傳統美德的彰顯與體現,向王利、王琴兩姐妹致敬。

或許王琴是想幫姐姐實現理想,或許是想改變他們的人生,或許她什麼都沒有想過,僅僅就是因為那是她的親人,血濃於水的親情啊,她用實際行動給了我們最好的詮釋,為全社會做出了表率。

8歲,一個本該在父母身邊繞膝歡笑的年紀,一個本該和同齡孩子嬉戲玩耍的年紀,您卻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生活的`重擔,揹着姐姐上學6年,和家人共克艱辛,共度難關,王琴,那是生活對你的磨鍊,我們相信,穿過荊棘,未來將無限美好。

百善孝為先。我深信:在“身邊好人”和道德模範們的影響和帶動下,孝老愛親、尊老愛幼這一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將被人們繼續發揚光大。祝願好人一生平安!

孝老愛親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華夏子女已經傳承了五千年,作為炎黃子孫,我們深感自豪。“中國好人”,您們是我們的榜樣,是我們學習的典範。

中國好人,你是我們的驕傲;鄰水好人,你是我們的自豪。為你們歡呼,為你們祝福。

王琴,你用稚嫩的肩膀背起姐姐上學6年,你用幼小的雙手托起了姐姐對生活的希望,“中國好人”是你當之無愧的稱號。

王琴,無論山路如何崎嶇,無論生活怎樣艱辛,小小年紀的你完成了大大的夢想,小小的你傳承了中華美德!你感動了每個人,你震撼了每個人,相信在你的感召下,會有越來越多的人繼續譜寫人性的讚歌。

看完姐妹倆的故事,心裏很多感慨。城市裏相仿年齡的姐妹也許還在為了零食玩具而吵鬧的時候,妹妹每天都揹着天生殘疾的姐姐走着山路去上學。。。所幸,身體殘疾的姐姐並沒有放棄對知識的渴求,而妹妹也在身邊守護着姐姐。姐妹情深,令人動容。

孝老愛親模範事蹟7

陳秀英,女,1937年出生,中共黨員,長港鎮濱港村漁業隊村民。丈夫中風,她不離不棄,十年如一日,精心照顧着大小便失禁癱瘓在牀的丈夫,60多歲還學着給丈夫理髮、刮鬍子。兩個女兒因病去世後,小兒子又檢查出患有白血病,面對接二連三的厄運,她勇於抗爭,獨自支撐着家庭。她在60多歲時當起了搬運工,攢錢給兒子看病,兒子在她的庇護和鼓勵下,經過6年的治療,身體漸漸康復。為了供養小女兒留下的外孫讀書,73歲的她還在起早貪黑,到七八里遠的`地方幫人撿棉花,每天賺二三十元,每次都是清晨踩着露珠出門,帶上幾個饅頭天黑才回家。面對生活的困難和家庭的不幸,陳秀英用堅強和樂觀詮釋着母愛的無私和偉大。她曾被評為“全國三八紅旗手”、“湖北省勞動模範”,今年9月,又被授予鄂州市第二屆“孝老愛親模範”榮譽稱號。

孝老愛親模範事蹟8

xx,女,漢族,1979年2月出生,現年33歲,是xx鄉街道村的一名普通的家庭婦女。她的家是一個四代同堂的家庭,上有年邁的祖母、婆婆,下有正在上學的兩個女兒,家庭主要經濟收入來源是種地,全家勤勞節儉。多年來,用自己的愛心操持着整個家庭,她通情達理、持家有道、尊敬長輩、團結鄰里,家庭和睦的事廣為鄰里所稱道,她用家庭婦女特有的勤勞、善良、純樸,用她全身心地愛讓這個家庭始終保持着一種祥和的氣氛。為老人提供了一個舒適安逸的生活環境,為孩子營造了一個寬鬆、和諧的生活氛圍。在鄰居眼中是一位隨和的好鄰里,在丈夫面前是一位體貼的好妻子,在婆婆眼中更是一位體貼孝順的好媳婦,在她的孩子面前是一位慈愛的好媽媽。

一、互敬、互助、互愛,家庭和睦

與丈夫結婚十幾年來,一直沒有與祖母、婆婆分家,與她們一起吃住,人們常説:婆婆和媳婦的關係不好處,就像鍋和勺,沒有不叮叮噹噹響的,但覺得,這個事是兩好才能擱一好,只要真心實意待婆婆,像親閨女一樣,就沒有處不好的婆婆,兒媳學會了婆婆勤儉持家、勤勞致富的`優良作風,“娶個兒媳,就是我多了個閨女”這是婆婆對人們説起兒媳時的自豪。祖母年邁,身體也不好,漸漸的脾氣也很暴躁,時常為難她,她也感到委屈,但是想到老人的心中也充滿了苦與痛,她就不那麼委屈了,反而更加的關心老人,陪老人説話,當她出去心中的不悦。説:“她給予我的也並非全是痛苦。我的勞動與付出,同樣得到了她的回報。”祖母也非常疼愛這個善良的孫媳婦。祖母經常生病,需要照顧,她認為祖母年紀大了不容易,人都有老的時候,照顧好老人使其安享晚年是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因此,她盡全力照顧好兩位老人。每天,她除了安排好丈夫和孩子的生活外,還要妥善安排好兩位老人的起居飲食。平時,兩位老人提出的要求她都盡力給予滿足。老人年事已高,經常生病,藥不離身,端屎端尿倒水送飯她從來毫無怨言。雖然生活拮据,逢年過節她總不忘給老人買點禮物,天冷了,她每天早早為老人生好爐子,讓老人從心裏覺得暖烘烘的。提起,老人感動得説:這孩子比親閨女還親。一次,婆婆不慎摔倒造成骨折需要伺候,她按時按餐給婆婆喂粥餵飯,替婆婆換衣梳洗,任勞任怨,並時常攙扶老人到室外曬太陽,在她的精心照料下,老人很快就康復了。

四代同堂的大家庭生活在一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習慣,每個人都有情緒不好的時候,因此,誤會和摩擦總是難免,最好的處理方法就是不計較。碰上不順心的事,不當場理論,等他們心平氣和後,再問明原因,和他們談心、解他們心中的疙瘩。在家庭生活中,對祖母和婆婆的照顧可謂體貼入微。街坊鄰居提起她們三代人的關係,總是讚不絕口,她總笑着説:“誰家沒有老人?誰沒有老的時候?我只不過是在儘自己的義務,為孩子做榜樣。”兒女們的善解人意讓婆婆也沒有了擔心,孩子們也在這樣和睦的氛圍中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女兒們在學習上也年年拿先進,不僅精心照顧祖母、婆婆,而且與左鄰右舍都友好相處,誰家有事,只要是力所能及,她都會盡量幫忙。

在身上我們看到了幾千年來深印在中華兒女心頭的“孝”字。她總説:“我最怕的就是服侍不好老人,怕老人沒有一個幸福的晚年。她們雖然不是我的親生祖母和媽媽,但尊老愛老的品德一刻也不能忘!”、“今天孝順父母的人,將來也會得到子女的孝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言傳身教下,她的孩子們也打小知道了要孝順父母的道理,特別孝順,整天圍着曾祖母和奶奶轉,媽媽給她們買了什麼好吃的她們都拿來給曾祖母和奶奶吃,樂得老人們總是笑的合不攏嘴。

二、重視教育,悉心培養孩子成才

為了培養孩子成才,她重視對孩子人生觀、價值觀的思想教育,教育孩子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做對社會有所作為、有所貢獻的人。由於丈夫平時忙,老人又無力幫助照看,孩子上學的接送、生活照料、家裏的活計全都是一個人承擔。孩子教育、管理又是一件非常艱辛的事情。不僅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更注重培養她們的獨立生活、學習的能力。經常鼓勵她們勤奮刻苦學習,同時,還要養成團結同學、禮貌待人的好習慣。經常主動與學校老師聯繫,瞭解孩子的成長狀況,孩子的學習成績始終在班裏名列前茅,連年被評為優秀生。

事蹟在xx鄉街道村裏傳為佳話,但是本人卻説,我做的這些都是我們作為兒女們的責任、作為父母的義務;村裏人提起都豎起大拇指説:“是當之無愧的敬老愛親的好模範!”

孝老愛親模範事蹟9

xx,男,漢族,1979年5月生,200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高中文憑,現任xx村村委委員。俗話説:“家和萬事興”。家庭是社會的基石,家庭穩定是社會穩定的基礎,家庭和諧是社會和諧的前提。家庭和諧,既是一種生活目標,更是一種生活境界。恩愛和睦、幸福美滿的家庭,是家人人生旅途的港灣,是事業成功的力量源泉。和諧社會不能沒有“孝”字,作為一個社會公民,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進程中,人與人之間的和諧是和諧社會的最重要特徵所在。若當今社會人人以孝當先,社會將變得更加和諧。

一個有責任感的男人,要切實履行好為人子、為人夫、為人父的職責義務,孝敬父母,讓他們安度晚年,呵護妻子,與之白頭到老,精心養育子女,言傳身教,促進他們健康成長;應當把生活的重心從自我擴展到家庭,多關心、體貼妻子,尊重老人,不斷增強家庭的凝聚力、吸引力,讓家人在其樂融融的家庭氛圍中享受天倫之樂。xx的父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他與母親相依為命三十年。他吃苦耐勞,任勞任怨,無私奉獻孝敬老人的事蹟在當地傳為佳話。他的孝心散發着火熱的光芒,感染了周圍的每一個人,讓家庭充滿了温馨與和睦。村民們每次提起他都是讚不絕口,説他是孝敬老人、關愛家庭、團結鄰里的好楷模。隨着時間的推移,老人對他更加信任,以他為主心骨,不管家裏的大事、小事、人情、客往,都願意讓他操持,一家人生活在其樂融融的環境中。

xx的'房子在滑坡險段的下方,每逢下大雨,便會有滑坡發生的可能,裹挾着泥沙的滑坡體時刻威脅着房屋的安全,但迫於經濟困難,他便在天晴時,一個人拿着鐵鍬剷除淤泥,疏通水道,確保房子安全,讓老人能安心的生活。下大雨的時候,即使是大半夜,他也要經常出去看看是不是有滑坡,因為他擔心自己睡的太死,讓老人受到傷害。

xx年5.12地震發生時,他正在家裏做飯,當感到房子出現劇烈晃動時,他第一時間飛奔進老人的卧室,背起老人就往屋外跑去,在跑到安全的地方,等到地震過去後,他回到房子檢查受損情況,在確認安全後,方才鬆了一口氣;儘管大震過去了,但小震卻不斷,他白天晚上都高度警惕,一旦發現有異常,便立刻轉移老人。在震後的一個多月裏,他時時刻刻都擔心老人的安全,人也更加消瘦了。隨着災後重建的開展,xx想盡一切辦法籌措資金,克服各種困難蓋起了新房,他讓老人住進了寬敞安全的房間,終於不用再擔心房子的安全了,他心頭的擔子一下輕了不少。

xx不但孝敬老人,還和睦鄰里,不管誰家有個大小事情,他都會主動去幫忙。誰家有了困難無論是經濟,還是家庭糾紛他都主動幫助化解,街坊鄰居誰提起他無不豎起大拇指稱讚。

xx婚後,為了肩負起日益繁重的家庭生活,他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每次他都是把好吃的讓給老人和孩子,即使自己生病也捨不得給自己改善,依然把可口的飯菜端給老人並一再囑咐孩子們不準動老人的飯。他做在先、吃在後,收拾完碗筷,顧不得休息,就又抄起農具投入到農忙之中。

30多年來,xx再忙也把照看老人的事放在心坎上、擺在第一位。一定要讓老人吃好、穿暖。有人説,千難萬難難不過給爹媽一個好臉色,如果你流露出你的蔑視和不耐煩,這種孝心就是不到位的,因為這會讓父母很不安心。但這樣的情況在xx家是看不到的,無論遇到什麼難心事,他從不在老人面前表現出來,他面對老人時永遠是一張笑臉。

有一次,老人因突發腦梗塞暈倒,他急忙找人、找車把老人送進醫院。看着病牀上痛苦呻吟的老人,xx二話沒説,拿出所有積蓄,東拼西湊了幾千元錢,及時為老人看病。住院期間,xx跑上跑下交錢拿藥,端屎端尿,噓寒問暖,把老人照顧得無微不至。半個多月過去了,經過xx的精心照料,老人的病情一天比一天好轉,也能自己走路了,全家人特別高興。

xx常説:“誰都有父母,誰都有老的那一天,我也有需要別人照顧的時候,我現在得做出榜樣來,好好孝敬老人,等我老了兒女才會孝敬我。”xx是這麼説也是這麼做的。他經常説:他覺得:孝敬老人,照顧妻子,讓全家人幸福,他自己才幸福快樂。

這位普通的農民,付出了人世間最寶貴的愛情、親情和真情,他愛老人、愛妻子。他用他那顆善良的心懷温暖着老人,誰能算得清他付出了多少心血、多少汗水,正是像他這樣一些勤勞、善良、純樸的人們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美德,正是他們無怨無悔的奉獻,使多少家庭充滿了温馨,充滿了幸福。

孝老愛親模範事蹟10

一、黃xx是我單位推薦的孝老愛親模範,主要事蹟摘要如下:

1、常懷感恩之心,關心父母衣食住行,在兄弟姊妹中起帶頭作用,不攀不比,盡心盡力,讓父母豐衣足食過晚年。

2、長達七八年的時間裏,家庭遭遇了一連串的不幸,母親身患重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妻子身患絕症長期救治幾乎失去生活信念,哥哥不幸去逝、弟弟家庭變故陷入困境,自己也患糖尿病,仍堅持崗位,他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獨自承擔起照顧、護理母親、妻子的全部責任,在救治過程中,不怕苦,不怕累,不嫌髒,不惜錢財,給重病中的親人以真切的親情和人道的關懷;多年來陪護妻子治療和養護,鼓勵妻子戰勝疾病痛苦,樹立生活信念,除此之個,還給予困難中的姊妹以力所能及的扶助。

黃xx出生於1962年,父母生育兄弟姐妹四人,他排行第三;那時農村家庭經濟普遍比較困難,他長大成人,成家立業,深知父母將兒女養育成人所付出的千辛萬苦,所經歷的千難萬險,對父母常懷感恩之心,他關心父母衣食住行,在兄弟姊妹中起帶頭作用,不攀不比,盡心盡力盡責,讓父母豐衣足食過晚年;他常説“百善孝為先”,身體力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弘揚孝親敬老精神,培養後代孝親養老的優秀品德,為文明家庭、和諧社會做出了積極貢獻。

自20xx年至今長達七八年的時間裏,他的家庭先後遭遇不幸際遇。先是年老的母親身患多種疾病,大小便失禁,後來惡化成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當時他在單位擔任執法隊長職務常有外勤,忙完本職工作總是匆忙回家照顧母親;但屋漏偏遭連夜雨,20xx年春,年僅46歲的妻子患卵巢癌並已進入晚期,不僅如此,哥哥不幸去逝,孀居的嫂子帶着尚未成家的侄兒經濟也有些困難,弟弟也因家庭變故陷入經濟困境,接着自已又患了較為嚴重的糖尿病,必需治療。

在這種情況下,組織和領導給予他及時的關懷和照顧,他被委派到非公有制單位“銀河數控”任黨支部書記。儘管如此,獨自撐持起這樣一個家庭,所面臨的困難是可想而知的。

母親癱瘓在牀,他體諒兄弟姊妹的難處,承擔起母親所有醫治費用的同時,堂堂男兒獨自擔負起照顧、護理母親的全部責任,大小便的清理、揉肩捶背、洗澡擦身的日常護理他都是親自動手,為了讓母親呼吸新鮮空氣,他買來輪椅推着母親外出曬太陽,怕母親生褥瘡,他買來氣墊牀並親自為母親做按摩;他愛母親,只要母親活着,他吃苦、受累也心甘情願;母親多次病危,他都及時送到醫院救治,<蓮>儘可能挽留她的生命;母親醫治無效逝世,他為母親辦理喪事,老人入土為安,他常懷念於心,追思母親恩德。

在孝敬自己父母的同時,也以“老吾老及人之老”之心關愛幫助有困難的老人。一天,他接到千里之外的一個求助電話,一位在外地工作的朋友,獨居家中、八十多歲的母親突發中風,急需送醫院救治,儘管這位朋友與他平日沒有往來,但他在安撫朋友的同時,以最快的速度趕到老人家中,將老人送到醫療條件較好的.醫院治療,並墊付門診費和押金,直到病人的親屬趕來才離開。由於救治及時,老人得已康復,目前生活完全自理。

妻子患的是卵巢癌,發現的時候已是晚期,嚴重的病情和即將面對的治療中的痛苦使妻子幾乎失去生活信念;一日夫妻百日恩,二十多年的夫妻更是情深義重的,“執子之手,與子皆老”,他用真情感動着妻子,多年來陪護妻子治病、養護,鼓勵妻子戰勝疾病痛苦,樹立生活信念。在醫生的建議下,他的妻子先後接受了近20個療程的化療和3次生物療程;每次化療之後,他都親自護理,面對因疾病折磨得煩燥不安脾氣古怪的妻子,他懷着心疼與愛憐任勞任怨、精心陪護。為了爭取妻子生命的延續,他先後帶妻子奔走於南京、廣州、重慶、長沙、益陽、湖北等地,求醫問藥,不辭艱辛。當打聽到一種叫“野生獼猴桃樹根”對癌症有緩解作用的時,親自開車數百里到茶林縣,請當地藥農帶領他到原始森林中尋找。在他的精心關懷和照顧下,妻子鼓起生命的風帆,頑強戰勝疾病痛苦,樂觀生活,常參與練氣功、打軍鼓等有益健康的活動,創造了晚期癌症病人生命延續的奇蹟。

黃xx尊老敬親的事蹟感動着他的親人、同事、鄰里,是當之無愧的尊老敬親道德模範。

孝老愛親模範事蹟11

我叫xx,家住xx鎮水泥預製廠,在xx一中工作,上有八十多歲的奶奶和五十多歲的父母,全家總共有八口人。多年以來,夫妻二人在孝敬父母,兄妹和睦,鄰里團結,遵紀守法等方面做了一點應該做的事情,下面就幾個方面作以下彙報:

一、孝敬父母

我和妻子潘柯是xx年初結婚,至今已有四年了,一直和父母同住一個院、同吃一鍋飯。我門是這樣想的:父母歲數都大了,他門一輩子經歷的苦難不可勝數,可想而知。隨着改革開放,給農村帶來了勃勃生機,我門的日子是越過越好、越來越紅火,但我門絕不能因為生活好了而忘記生我、養我的父母,是他門給了我生命,撫養我門成人,是他門帶我步入社會,教我怎樣作人,不能忘記父母的養育之恩是作人最起碼的標準,人人都要有一顆善良的尊重父母的心,我門的良知不但僅埋再心裏,更重要的是落實再行動上,精心贍養我門的父母與奶奶。奶奶從年青時身體就不好,有胃炎等疾病,每年都要住幾次院,爸爸工作忙,每當這個時候,都是我第一個帶奶奶去醫院,儘管我的工作也很忙,但每次都是堅持到奶奶病情穩定、痊癒後才離開病房。今年夏季的一個傍晚,天上的雨嘩嘩的下個不停,突然聽到我的妻子焦急地喊:"您快來呀,咱奶病了"我立即趕到奶奶的房間,看到奶奶吃力地低這頭,嘔吐不止。我沒有再多想,立馬撐起雨傘,找車把她送到了醫院,樓上樓下拿藥、輸水,一直忙到下半夜一點多鐘,直到奶奶病情穩定下來,這才喘了一口氣。常言道:"順者為孝",老人上了歲數,話多嘮叨是經常的,每當這個時候,我都和妻子、女兒講,不能和老人計較小節,尊敬老人是我門的傳統美德。雖然有些話年輕人不愛聽,但絕無惡意,我門要耐心聽,等聽完再作解釋,這樣就會化解某些誤會。所以結婚幾年來,一家人關係一直很融洽,從沒紅過臉、吵過架。好心就有好報,我門對父母、奶奶的精心照料,同時也換取了她們對我門兒孫的疼愛,每當工作都忙的時候,父母總是能給我門燒好開水、作好飯菜,奶奶還能照顧好小孩子,使我門安心工作。

二、兄弟團結、妯娌和睦

我們堂兄弟六個,雖然都已分家過日子,各自有各自的家庭,但我門是分家不分心,每當家庭有事或困難的時候,總能聚到一起共同商量解決困難的辦法,特別是對待老人的問題上,我門都是爭先恐後地孝敬她們。比如:每當奶奶住院交藥費的時候,我們兄弟六人都是爭這去交錢,爭着在醫院照奶奶。我們之間相互謙讓、相互體諒,從不為雞毛蒜皮的事計較,都本着以和為貴的態度對待對方,每年孝敬父母贍養費都是多給。您敬我一尺、我敬您一丈,人心換人心、四兩換半斤,兄弟之間、妯娌之間從不因一些鎖碎的小事而破壞家庭和睦。有些兄弟之間、妯娌之間鬧矛盾都是小事引起,他門之間的問題得不到解決,什麼也沒得到,到是受到了別人的指責,是揹着不忠不孝的罵名,最終走上法庭。我門要本這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的態度,本這吃虧是福的心態。這樣才能處理好他門兄弟之間、我門妯娌之間的關係。"這些年來,正是她門的高風亮節,大仁大義的作法,使我門這個大家庭和睦幸福,讓四鄰羨慕,並且的到大家的交口稱讚。

三、鄰里關係

我的家住再一個不太大的院子裏,周圍有零幾户人家,這些年來,我門家從未和鄰里產生矛盾,大家都本這和平共處相互尊重的'原則,一家有難、多家支援,把鄰里關係處理的很不錯,我門有一個鄰居是從外地搬來的,家境較為貧寒,他的兒子經人介紹毫不容易找了個對象,但家裏窮的連見面禮都拿不出來,最後還是我給了他二千錢才應付過去,後來結婚,照舊拿不出錢辦喜事,為成就這對青年的婚事,我再一次毫不猶豫的拿出二千元錢來,幫他門辦了婚事,使這對有情人終成眷屬,感動得他門的老母親逢人就講、見人就誇,講我是天底下最好的人。

四、遵紀守法

我們一家人在工作、生活等社會活動中,總是能模範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遵守村規民約,積極交納社會公益款,從未出現過任何違法亂紀的現象,我也多次被評為xx一中黨支部的優秀黨員。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名有為的青年,尊敬老人、愛護老人、關心老人,是我們年輕人應該保持的優良傳統,我也做了一些自己應該做的事,但比起好的家庭來還差得很遠,今後還要更加努力,爭取做得更好,努力發揚中華民族尊老愛老的美德。

孝老愛親模範事蹟12

唐金鳳

唐金鳳,女,遂寧市船山區新橋鎮人。一名出生在遂寧農家的普通80後女子,她在明知男友身患絕症、可能生命短暫之時,毅然拒絕男友的分手要求,主動求婚,攜手新郎一起步入婚姻的紅地毯,甘願廝守一生,演繹了一幕感人至深的人間真情。20xx年,船山區新橋鎮的唐金鳳與李應輝相識相戀。20xx年12月初,李應輝突然被查出身患肝癌,已到中期。在男友被查出病情半個月後,一場温馨而感人的婚禮在他們老家舉行,訴説着她的愛情誓言:她要與身患肝癌的愛人不離不棄,相伴一生!愛人至真至善至美的抉擇,給了李應輝重新面對生活、面對生命的勇氣。目前,李應輝的病情已基本穩定,二人婚後生活十分甜蜜,並計劃明年要一個孩子。唐金鳳最大的心願就是:“不管未來的路怎樣,我都願意和老公相守相依,一直走下去。”曾榮獲“大愛遂寧”感恩奉獻人物榮譽稱號。

馬俊平

馬俊平,女,四川航天技術研究院四川航天世都科技有限公司員工。在與命運的挑戰中高高地昂起頭,用愛心與孝心感動了眾人,用一個女人樸實無華的情懷,書寫了孝老愛親的人生履歷。為了祖國的航天事業,馬俊平的.丈夫李孟海常年工作在巴山深處。17年來,她用自己不到1。5米的身高、不足80斤體重的瘦弱身軀,挑起了照顧年邁多病的公婆與癱瘓在牀的大姑子的重擔。公公住院期間,她每天早上不到六點就起牀,到醫院陪公公做化療,陪他説話聊天。為了照顧好癱瘓的大姑子,鼓勵並支持她學習蜀繡,馬俊平每天堅持送她上課,推着輪椅陪她散步、聊天。在婆婆突發心臟病住院期間,她起早摸黑照顧她,主動學習按摩技術,每天給老人撫胸捶背,暖手按腳。因為馬俊平的辛勤付出,一家人其樂融融。曾榮獲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感動航天職工家屬”榮譽稱號。

孝老愛親模範事蹟13

吳伏連是一位普通的農村婦女,用自己的大愛踐行生活的意義,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上慈下孝”的生動內涵。

這是一個很普通的真實故事,故事的結局有些淒涼,有點沉重,不會像電影劇本里的那般峯迴路轉,有的也許只是我們對事實的惋惜,對生活的歎息。三年前的一天,不幸降臨到這個家庭,24歲的孫子突然感覺身體不適,去醫院檢查,患有尿毒症,需要高額的費用做透析,還需要換腎,而這時,孫子的父親早年患有糖尿病,母親有高血壓,而父母兩人都不能為自己的兒子捐腎,這讓做父母的只能為孩子乾着急,而這時,吳老太卻毫不猶豫的決定捐腎給孫子做手術,吳老太自己也不知道,這手術是什麼,會有什麼危險,但她更知道,孫子還很年輕,快要當爸爸了,還有大好的青春等着他,而自己過了大半輩子了。

配型的結果非常的樂觀,手術也很順利,手術過後沒多久,孫子和女友結婚了,隨後,孫子也當爸爸了,吳老太也做太奶奶了,這本該是讓全家人都萬分開心的事,可惜好景不長,20xx年的3月,為了趕車,孫子跑了一段路,就是跑了這幾步,使得縫合的地方裂開了,讓本該可以慢慢恢復起來的孫子病情突然惡化,誰都不會想到,手術完後才半年多的時間裏,孫子就這麼離開了人世。吳老太經歷了人世間最慘痛的白髮人送黑髮人的喪孫之痛。

即便如此,吳老太也從沒有抱怨,悲觀,依然樂觀、平淡的生活在這塊屬於的她的土地上,很平凡,很普通,每天陪着年邁體弱多病的老伴下地種菜,生火做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照顧着老伴的日常生活。或許我們的主人公在外人看來會是多麼的無助和悲傷,而當她在70歲高齡時,還能開心,愜意的'生活着,無論身邊發生了任何事還能坦率,誠然的去面對,不禁的讓我們對這位老太太產生了由衷的佩服與敬意。

吳老太的偉大在於她的無私,她的奉獻,她對生活的認知態度與人生追求,或許這樣的人在生活中還有很多,我們只是缺少一雙發現它的眼睛,又或許對於這些人,他們要的不是回報,這只是他們對人生的感悟。這裏,我們衷心祝福老太太身體健康,安享晚年。

孝老愛親模範事蹟14

xxx,女,43歲,縣鎮村6社人,家中有四口人,分別是丈夫,公公,兒子。

她出生於一個貧窮的農村家庭,1990年結婚到鎮村現在這個家庭,其公公,生於1932年5月,1970年雙面失明至今40餘年,婆婆因突發腦溢血於20xx年5月去世,兒子在中學讀書,為了全家人的生活,愛人農閒時外出打工,農忙時回家幫忙幹農活。

從嫁進這個家門,就擔起了照顧雙老的職責,特別是這個雙目失明的老父親,為了支撐起這個家庭,照顧好老人孩子,她每天都是天不亮就起牀挑水煮飯,白天干活,晚上回家洗衣服,縫補破爛。忙完這一切還要服侍雙老,本來很緊張甚至可以説清貧但很平靜的家庭,在20xx年5月被打破,年邁的婆婆突發腦溢血病逝,由於住院所花銷的費用讓全家人倍感壓力之外,的身心都遭到了嚴重打擊,這麼多年的日夜相處,婆婆在她心中已然成為了最親的媽媽,媽媽去世,愛人不在家,各種事故接踵而來,但是沒有倒下,她下決心要將這個家撐起來。獨力處理完婆婆的身後事,讓這個單薄的肩膀散發出了厚重的光輝。

婆婆去世後,最讓放心不下的就是家中的一老一小了,因村上國小撤出,孩子只能到幾公里以外的鎮上學,由於家庭貧困,沒有條件住校,就只有每天接送,接送孩子的路途要抄近路就必須翻過一座山坡,夏季還好,天亮得早,一入冬季,就又冷又看不見路,經常摔得鼻青臉腫,身上常常是青一塊紫一塊。

但回家還要照顧雙目失明的公共,幫助他穿衣服,洗漱,餵飯。但是最不方便的是幫助公公上廁所和洗澡這兩件事,農村的風俗和傳統思想觀念的禁錮讓公公和兒媳之間不能有過分的親密接觸,不然會招來很多流言蜚語,但是如果這樣,那公公就只有遭活罪了,在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以後,最終克服了這個心理障礙,她從心底裏將公公當成了親生父親,做女兒的幫助父親是天經地義的,也是應盡的職責和義務,更是中華尊老愛老的傳統美德,公公吃飯時,由於看不見一切,找不着方向,弄不清桌子上飯菜擺放的位置,她就用勺子一勺一勺地餵給他,老人上了年紀,胃、牙都不好,很多按照年輕人飲食習慣做的飯菜他都不能吃,就調整自己和兒子的飲食習慣,水果削好切絲切片,肉食大多都是清燉或者做成丸子,儘量讓老人吃飽吃好。由於其身正,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沒有一絲尷尬,周圍竟沒有傳出一點流言蜚語,提起她都説不容易,很好。

忙完這些,才能出門幹農活,中途還要回家幾次看看老父親是否摔着了,是否餓了,是否有什麼不方便需要幫助的,這一天裏裏外外忙下來,經常是累的腰痠背痛,由於太勞累,晚上失眠,不知道她在被窩裏哭過多少回了,但是她並沒有因為自己個人的辛苦,而產生放棄的.念頭,也從未埋怨過丈夫不在身邊分擔,反而將整個家照顧的非常周到,她打心眼裏鼓勵自己要“不離不棄,作公公永遠孝順的女兒,做兒子永遠稱職的母親,作丈夫永遠堅強的賢內助”。

世俗的觀念並沒有成為逃避養老的攔路虎,在這十字路口,她勇敢打破了世俗的禁錮,將公公照顧的無微不至,相信這是真正意義體現了“孝義”!

孝老愛親模範事蹟15

xxx,男,布依族,32歲,中共黨員。明孝道、知榮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大力提倡樹社會主義榮辱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今天,xxx以孝道為榮,以奉獻為榮,將自己的愛心一點一滴地傾注到父母身上,與鄰里之間和睦相處,用赤誠孝心對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出了最好的詮釋。

xxx在家排行老五,上有年邁的父母,兩個哥哥和姐姐,下有沒有工作的.妻子和嗷嗷待哺的兒子,並且父母和他們生活在一起。

20xx年,哥哥因患骨裂住進了醫院,父母年邁而且家裏需要料理,於是他日夜守護在哥哥的身旁,精心的照顧,複診時,由於當時沒有電梯,他揹着哥哥奔波在樓上樓下十餘次,沒有任何怨言。悉心的照顧,長時間的治療,也許是兄弟情深感到了上蒼,此次手術非常成功,哥哥逐漸康復,他笑了,年邁的父親笑了。

xxx父母已年過六旬,患有高血壓、風濕等病痛。在父母的卧室裏牀頭上常用的藥物整齊擺放;老人的生活必需品更是一應俱全,伸手就能取到,老人的衣服、被褥顯得乾乾淨淨,鄰里看見了無不誇讚。老人老了,兒女們又都各自有自己的工作和事業,xxx只要一下班就會準時回到老人身邊,陪老人拉家常、談瑣事,讓老人擺脱孤單和寂寞。

xxx承擔贍養老人重擔十餘載,三世同堂,毫無怨言,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很好地詮釋了孝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cailiao/lo95y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