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創業 >

關於大學生創業論文[精品]

關於大學生創業論文[精品]

在個人成長的多個環節中,大家都接觸過論文吧,論文是討論某種問題或研究某種問題的文章。怎麼寫論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大學生創業論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大學生創業論文[精品]

關於大學生創業論文1

摘要:創業創新已成為當今時代發展的大趨勢、大主流,是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產業革命的重要引擎,而大學生創業孵化園是大學開展創業教育的實踐基地。在創新創業的趨勢下,文章對我國創業孵化園的發展現狀進行深入的分析,並提出職業院校構建創業孵化園的策略。

關鍵詞:創新創業;三元參與;創業孵化園

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各種創新創業機構應運而生。近年來,我國在創新創業的道路上不斷推進,不論是創新的業務範圍,還是創新的深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當前,很多院校都成立了創新創業孵化園,旨在引導和鼓勵有創新精神的大學生進行創新,從而實現創業。

一、我國創業孵化園的發展現狀

近年來,在國家優惠政策的支持下,引發了創建創業孵化園的熱潮,其存在形勢多樣化。例如,大學科技圖、創新創業基地等都是以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為目的的產業,不排除有人為了迎合政策而建立泡沫工程。因此,我國創業孵化園只有少部分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而大部分在規模和成效上都存在很大的不足,仍然處於初級階段。據調查研究,許多創業孵化園未能體現創新的宗旨,如園區內都是以賺錢為目的的文具店、服裝店、精品店等,沒有任何的技術含量;基地並未針對項目特色對學生提供有效的創業指導;項目開展並創建企業之後,沒有進行有效的跟蹤指導,導致很多項目難以開展下去;對出現經營困境的項目沒有專業的經營狀況分析等。

二、創新創業趨勢下大學生創業孵化園的建設

職業院校區別於研究性大學,教師、學生都有自己的特色。因此,職業院校在人力資源與技術資源的應用上要根據自身特點,充分利用校內資源,積極爭取政府和企業的支持。在創建大學生孵化園的過程中,如何充分發揮創業孵化園的優勢、最大程度地挖掘孵化園的價值、保證孵化園的可持續有效運營才是現階段創業基地急需解決的問題。

(一)三元參與,保證孵化園的運營

三元參與指創建大學生孵化園需要學校、企業、政府三方的通力合作,將技術、管理、資金三方深入結合。要成功建設一個可持續經營、有效激發大學生創新創業精神、成功孵化大批量中小型企業的大學生創業孵化園,需要學科和技術的深層結合,管理人員的通力合作,資金和政策的大力支撐。科技產業的創立需要大量的科研活動與技術創新。大學作為一個多專業、高學歷人才的聚集地,能夠為有創新精神的學生提供專業的、全方位的技術指導。創業是一項有風險的活動,儘管學校教師理論專業知識紮實,但是市場情況千變萬化,在企業管理經驗上與企業管理者存在區別,因此需要企業的多方參與。

(二)做好創業孵化園的定位

職業院校創業孵化園應區別於研究型大學創業孵化園,職業院校主要培養應用型大學生,在辦學特色、人力資源與技術資源上有自己的特色。教師和學生的發明創新主要以貼近生活的實用型內容為主,高端的創造發明較少,所以高職院校的創業孵化園項目一定要做好定位。

(三)充分發揮指導教師的作用

指導教師是創業路上的航標燈,有效的指導可以減少創新創業的成本,縮短創新創業的時間,提高創新創業的成功率。因此,指導教師要參與到學生的創業活動中。教師的指導不應是一對一的.指導,而應以項目為單位進行指導。

(四)建立科學合理的運作模式

1、成立專門的創業指導委員會。職業院校需要成立專門的創業指導委員會來為創業活動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和宣傳。其主要職責是為師生提供諮詢服務和項目論證方案,建立審批手續綠色通道,提供法律授助,做好後勤保障服務,組建技術指導團隊和經營指導團隊。

2、設立創新班,培養有創新能力的學生。職業院校在創建創新班時,需要通過系統的培訓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再從中選拔有創新能力的學生,並選取其中有發展前景的創業項目,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指導,從而在數量和質量上提高創業的成功率。

3、成立融資小組,提供風險擔保。融資小組的主要職責是多渠道地為學生爭取創業資金,如企業資助、合資、政府支持、銀行貸款等。有很大一部分企業的創建資金是需要貸款的,但是並不是所有企業都能夠贏利,借款企業到期不能還本付息,如何做好信用擔保,建立健全的保障機制,也是保障新興企業發展的重要環節。

三、結語

大學生創業孵化園應具備一整套的服務體系,提供多樣化的信息平台和一站式綜合服務。例如,提供配套辦公設施、技術交流平台、經營困境企業指導中心、政策法律諮詢等。因此,我們應把它做為一項研究課題,在實踐中不斷創新與完善,將學習、研究、生產緊密結合,多學科深層交叉運用,充分利用資源,總結出一套適合我國大學生創業的方法。

參與文獻:

[1]郭萬牛.“五位一體”構建我國大學生創業教育體系[J].青年教育

[2]許朗,熊素蘭.“項目參與式”大學生創業教育體系構建策略[J].江蘇高教

關於大學生創業論文2

一、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及其實施意義

1.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概念

可以從廣義和狹義兩方面來解讀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從廣義的角度來説,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讓大學生擁有很好的創業能力,基於此,開設與之有關的課程,並對相關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和完善,注重在第二課堂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以及實踐能力,從而讓學生具備進行創新創業實踐活動所應有的素質,包括知識、心理品質以及其他方面的素養,以便為創新型人才和高實踐能力人才添磚加瓦;從狹義的角度來説,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就是為了讓大學生具備創新創業技能而實施的一種教育活動,通過開設有關課程、資金資助和創業諮詢等形式,讓學生具有創新創業的能力並助他們一臂之力。

2.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實施意義

近年來,我國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數大幅度增加,在20xx年,高校畢業生人數為212萬,20xx年達到727萬人,創歷史新高,但是我國整體的就業崗位並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面對如此嚴峻的就業形勢,很多大學生在畢業的時候也就意味着失業。因此必須在各大高校實施創新創業教育,轉變學生的擇業觀和就業觀,這可以在緩解壓力的同時,為我國的經濟注入一股新鮮的血液。事實上,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各行各業人們的努力付出和堅持奮鬥,而當代大學生是各行各業無可替代的接班人,所以要注重培養大學生的創業素質,讓他們擁有豐富的知識、良好的品質以及自己的是非觀和判斷力,從而使當代大學生在足夠的事業心和開闊能力的.基礎上,充分發揮自己的知識和技能,為中華民族的偉大事業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同時,創新創業教育是根據經濟發展趨勢和國家戰略發展需求應運而生的一種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在各大高校大力推進創新創業教育,非常有利於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化以及促進高等教育可持續發展,對培養高質量人才有非常深遠的意義和影響。貫徹落實創新創業理念和模式,可以轉變大學生的價值觀,讓他們以選擇自主創業來實現人生價值為榮,進一步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以使他們在複雜多變的就業環境中能夠應對自如,更好地面對未來世界中的嚴峻挑戰。

二、當前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對創新創業教育的認識存在偏差

很多高校管理層和教師對實施創新創業教育不夠重視,也不夠積極,只是臨時開設一些如大學生就業指導計劃之類的課程和有關的講座和報告等,並不能真正意義上實現使大學生具備自主創新創業知識和能力的教育目標,導致很多大學生都火燒眉毛了才倉促準備就業的有關東西,使得就業成功率不甚理想。其實,大學生的年齡一般在20-25之間,甚至更小,他們有充沛的精力和活躍的思維,對新鮮事物充滿興趣和好奇,而且接受能力很強,在這個階段向他們灌輸創新精神、創業知識以及在實踐中培養他們的創業能力,往往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但是由於高校沒有真正的理解創新創業教育的內涵,認為只要舉辦一些創業設計大賽或開辦幾場創業講座就可以讓學生具備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其實這些都是紙上談兵,學生一旦真槍荷彈的走向創業戰場就會立即發現自己知識的不足和能力的欠缺,同時還會對他們的自信心以及創業膽識產生負面影響。還有很多高校只是把創新創業教育當做緩解學生就業壓力的一種方法,側重向學生傳授理論知識,希望他們通過掌握理論知識來避免畢業即失業的問題,但是這種教育理念下培養出來的大學生缺乏足夠的創新精神和主動創造性,綜合能力並不強,這也從另一方面反映了高校沒有認識到創新創業教育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長遠意義。

2.有關課程體系不夠健全,教學內容單一

我國創新創業教育起步比較晚,理論知識尚未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導致高校相關的課程體系存在很大的問題,過分依賴書本知識的傳授,而且大多從事創新創業教育的教師都來自學校就業指導中心或行政管理等崗位,他們的工作環境相對單純,也沒有經歷過實際創業,所以他們幾乎都是照本宣科,一味的向學生傳授理論知識,即使做了一些實踐指導,也大多脱離實際,沒有大多的參考價值。由此可以看出,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教學內容比較單一,只注重有關理論知識的講解,確立大學生的創業精神、激發他們的創業意志。

3.實踐教育缺乏平台,實踐培養較弱

實踐培養方面可分為兩部分,即理論知識和實踐活動。理論知識上的課程體系缺乏完整性和系統性,使得學生很難在其專業知識的基礎上構建合理的創業知識結構,而且很多學生在接受創新創業教育時無論是其理論知識還是實踐活動都不夠重視,採取不參與甚至遠離的態度。同時,很多高校的實踐培養活動流於形式,只是組織一些比賽或者是講座,很少再有其他新穎或有效地活動,即使有條件的高校開設了“創業孵化園”類似的實踐項目,也與社會實際存在一定的差距,出現“閉門造車”的問題,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不能得到真正意義上的提高。

三、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水平的措施

1.轉變創新創業教育觀念,完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

創新創業教育為高校培養創業型人才提供了方向,因為這種教育模式可以最大程度地挖掘大學生的潛力,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使他們具有可持續發展的資本和能力,從而為社會培養和源源不斷的輸送高素質、高能力並具有開拓進取精神的人才。因此高校在摒棄傳統教育觀念的同時,要正確、科學的理解和解讀創新創業教育,認識到創新創業教育所帶來的長遠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除了正確的教育觀念之外,還要完善相關課程體系。首先,根據年級學生的特點和認知水平設計具有實用性和創新性的課程體系,讓大學生熟悉和掌握與創新創業教育有關的理論知識,如經濟學、管理學、法學、社會學、創業技能、創新方法等,以便學生形成系統、科學的創新創業知識結構。其次,改變傳統的填鴨式的教學方式,樹立以學生為本的課堂理念,利用問題式教學、討論交流式教學以及案例教學進行培養創業型人才,建立單向講授與互動教學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為一體的教學模式。最後,充分借鑑國內外已有的理論知識,並展開市場調研,同時聘請成功地創業人士、專家學者進行相關的知識與實踐講座,豐富教學內容。完善的課程體系提升他們的知識積累、拓寬他們的視野,充分認識到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價值與意義。

2.為大學生搭建各式各樣的實踐平台

實踐能力的培養是創新創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環,而實踐能力的提升主要是通過實踐平台來實現。實踐平台是創新創業教學的輔助手段,也為其提供了保障功能。實踐平台可以讓學生舉辦各種各樣的科技競賽、參與創新科技項目及其他的實踐活動,也可以通過參觀訪問、模擬營運和實地調查等方式加強高校與企業之間的合作,讓學生更好地體會創業的艱辛、理解創業的含義。當然在這個實踐過程中,可以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團隊合作精神,更重要的是極大程度地提升他們的創新創業能力,強化他們的實踐意識。

四、總結

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平台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和麪貌呈現出來,如大學生創業基地、大學生實訓中心以及創新實驗室等,不同的實踐平台有不同的實踐作用和側重點,例如大學生實訓中心是為了讓大學生參與實習和實訓,從而提高他們實踐能力,而創新實驗室,顧名思義則是主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以及創新意識,並把這種精神和意識投入到實踐活動中,從而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

關於大學生創業論文3

摘要:近年來,中國高校畢業生數量逐年增多,大學生面臨嚴峻的就業形勢,加之當前經濟的影響,畢業生的就業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大學生在畢業後能否順利就業,已成為全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面對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就要求我們大學生在校期間如何為將來就業創業做好充分的準備,大學生在就業創業期間要努力做好自己,展現自我的能力。堅信自我,迎接任何挑戰,在困難面前不做任何的退縮。完成自己的事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有意義。

關鍵詞:大學生 就業創業 教育

一、大學生就業環境與就業現狀 大學生就業環境

改革開放的30年來,我國從計劃經濟體制轉向市場經濟體制,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發生了重大調整,經濟體制的改革導致就業體制和就業結構的變革。人口、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國企職工下崗等中國特有的基本國情使我國的就業問題面臨着更加複雜的經濟環境。高校畢業生的總體供給與社會需求的矛盾,而另一方面高校擴招又使得我國高等教育步入大眾化階段,導致每年大學生畢業生數量劇增 大學生就業現狀

中國處於人口高峯期,存在大量的新增勞動力需要就業。由於畢業生數量急劇增長,而就業崗位增長緩慢,經濟高增長與就業增長脱節的困難局面。 而隨着競爭的進一步加劇,由於工資差距,地域差距,畢業生普遍流向東部發達地區,私營企業相比國家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就業人數迅猛增加。

由專業之間供求不平衡更是使學非所用的矛盾逐漸顯現非重點院校畢業生和低學歷畢業生就業相對困難。在這基礎之上畢業生對工作的滿意程度降低,崗位流動的速率趨勢加快。總的來説,大學生的就業前途不容樂觀。

二、大學生就業目標規劃

每一個在校的大學生在畢業後都必須面對的一個問題——就業創業。每一個大學生再進大學門的時刻就應該為以後的就業問題考慮,因為這是他們走出大學校園第一個所要面對的難題。想要以後安逸的生活,在大學期間就該為之努力奮鬥。在大學裏,我們應該弄懂兩個問題:第一我們來上學是為了什麼?第二我們該如何度過我們的大學?我們來大學是為了自己未來的事業,我們不是來貪圖享受的。在大學裏我們應該學會為自己的夢想拼搏努力,學習好專業的知識為 以後打下基礎。

在大學裏,首先我們應該提高規劃學習的能力提高就業能力。規劃學習即

知道我們學什麼、何時學、何處學等。要時常反思現在的知識結構是否能勝任現在或將來不久的職位。只有這樣,才能懂得學習要求、控制學習過程,並及時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靈活的適應自己所處的複雜環境,最終使學習活動達到預期目的。其次,要好自身的職業生涯規劃提高就業能力。

我們應該先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並位獲得理想的職業做好積極準備。然後正確進行自我分析和職業分析,思考自己的性格,脾性是否能夠很好的擔任該項工作。還有我們應該建立合理的知識結構,某個職位需要什麼樣地知識,都應該做合理的知識結構,以便於自己的學習。然後我們還應該提高自我的社會適應能力,升就業能力,高就業能力。

其實大學也是一個小社會,一些企業在挑選和錄用大學畢業生時,等條件下,往優先考慮那些曾經參加過社會實踐,有一定組織管理能力的畢業生而不挑選剛畢業的大學生缺乏工作經歷與生活經驗。這就需要大學生在就業前就注重培養自身適應社會、融入社會的能力。還有我們要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高就業能力。大學生承擔着建設祖國的重任,是社會的頂樑柱。健康心理素質的培養也是重要的任務,面對逆境和困難時,我們應該迎面而上,注意鍛鍊自己堅忍不拔的性格。

求職中,分了解就業信息,沉着、冷靜應對所遇到的困難,用積極的樂觀心態克服一切困難。而不是一陷入困境,就不知所措。

最後,我們要培養良好的職業精神提高就業能力。大學生要想在事業上取得成功,就必須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職業價值觀和人生觀;具有忠於職守,獻身事業的樂業和敬業精神,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勞動態度,刻苦鑽研、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以及在職業活動中團結協作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在職業活動中,無私、正直、勤奮、誠實、守信、堅定、勇敢等優秀職業品質是人們在工作上做出成績的必要條件。同時,良好的職業精神同時也是處理好各種人際關係所不可少的。

三、大學生怎樣實現自主創業

作為天之驕子的大學生,我們的肩上揹負着對社會,對家庭的責任感,是充滿朝氣與活力,思維敏捷,自主創新意識強的羣體。市場需要注入這些新鮮的血液,在就業難的情況下,大學生可以憑藉自己敏鋭的市場眼光,和自己的專業知識開拓一條自己的道路,實現人生的自我價值。

如何能夠實現自主創業?如何才能取得創業的成功呢?這就要求我們首先培養敏鋭洞察商機的能力。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存在許多商機,但卻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有效洞察到的。這就要靠我們留心觀察身邊的市場、社會現象。另外一個有效的途徑就是利用自身所長來開展自我創業。在自己熟悉的方面更能發現商機。

其次我們應該不斷強化創業的技術與理論基礎 。與社會上其他自主創業羣體相比,大學生的優勢在於,他們是一羣受過高等教育的高智商份子。在國家提倡自我創業的社會前提下,擁有創業技術基礎的支持才能在開展 創業的過程中穩操勝券,否則只能是紙上談兵。創業並不是口若懸河的發表空想,而是需要我們付諸行動,需要技術基礎的支持。然後重在.組建高水平的創業團隊。大學生因為社會經驗少,人生閲歷淺薄,所以想要單獨在複雜的社會裏面實現自我創業並且取得成功,是一件 非常難的事情。

在創業的初期,大學生可以組建一個高水平的創業團隊,齊心協力取得成功創業的果實。這樣的一個團隊需要有技術人才,有敏鋭的市場洞察力的人才,有良好組織能力的人才,以及溝通能力強的人才。

這樣的組合才能讓我們在創業的過程 當中推陳出新,並且穩步前進。只有擁有了良好的組織能 力才能讓整個團隊的運作得以順利運行,而敏鋭的洞察力 可以快速地幫我們進行市場定位,技術人才可以幫助我們 利用高效率的信息化水平快速地解決所面臨的專業性問題, 最後溝通能力強的讓整個團隊處於和諧的發展狀 態中, 解決由於意見分歧帶來的矛盾,溝通客户。

成為一個成功的創業者需要要具備的條件呢?

第一,.成功創業者應具備激情與平常心:對成功有強烈的慾望,對事業的熱情與激情,但是創業都會遇到危機當危機出現時,應該以平常心對待,能夠清晰地看時局,審時度勢,避免因心態失穩造成在商業競爭中的失敗。

第二,成功創業者應具備敏鋭的觀察力:無論是對產品的選擇,市場的需求,都需要有超強的觀察力,對未來的把握是基於現實的真實,瞭解市場的走向並由此做出正確的商業判斷。

第三,成功創業者應具備清晰的判斷力:根據市場的變化,新聞,顧客需求的變化,能夠做出準確清晰有效的判斷,並且在思考時具備全面的理解,有較全面的見解。第四,成功的創業者要有不怕吃苦不怕累的拼搏精神。創業的初期,必定要面臨很多困難,因此,創業者應該有堅持。拼搏的精神。

第五,成功創業者應具備誠信的品質: 在創業時候,人脈是重要的資源,無論是新朋還是舊友,無論是進貨商還是客户,合作伙伴,種種人際關係中,最重要的法則是誠信,並贏得良好的信譽,對於商家來説,信譽是命,信譽可以讓你得到更多的客户,不重視信譽的商家幾乎沒有,因為現在這個世界,你想做個獨一無二的產品還是比較難的,真的出來,銷的好的話,複製的速度是很快的,所以良好的人緣常常可以讓你和各種關係建立牢固的信任關係,從而生存下去。

第六,成功創業者還應該學會傾聽:傾聽市場的需求,傾聽顧客的需求和建議,傾聽團隊成員的建議,傾聽職工的建議。更好的與顧客職工進行溝通,才能更好的獲得成功!

面對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有不少大學生開始選擇自主創業。不管是創業還是就業,我們在校期間應該豐富自己的大學生活。學好專業知識的同時,積極學習與創業就業的有關的知識與理論。為自己以後的就職或創業打下堅實的基礎,為此我們應該努力奮鬥與拼搏!

關於大學生創業論文4

[摘要]創業教育對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緩解就業壓力與推動經濟發展有着重要意義。然而,我國大多數高等院校培養出來的大學生實際創業能力普遍不足,難以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迫切需求。因此,本文擬就如何培養出具有創業意識與創業能力的大學生提出相應對策。

[關鍵詞]高等院校;大學生;創業教育;創業能力

早在20世紀40年代,美國各高校便將創業教育納入大學教育範疇,經過若干年發展已成為大學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環,有力地推動了美國經濟的發展。英、法、日以及新加坡亦追隨美國步伐,相繼推出創業教育的政策措施,使得大學生創業教育邁上了一個新台階。與之相比,我國的創業教育起步較晚,受教育理念與教學方法的制約,創業教育存在諸多問題,所培養的學生難以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因此,本文擬就如何提高大學生實際創業能力提出對策建議,試圖為豐富我國創業教育理論起一個拋磚引玉作用,為發展我國創新創業經濟盡一份微弱綿薄之力。

一.大學生創業教育的重要意義

目前,大學生創業已成為一種時代潮流。這不僅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也是大學生實現自身人生價值的客觀需要。本文認為,大學生創業教育具有如下重要意義:

1.大學生創業教育有望提高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

作為21世紀的大學生,他們不僅要學習和掌握科學理論知識,還需要具備創業意識、創造性思維以及實踐能力。大學生創業教育的開展使得在校大學生能有針對性地進行社會實踐能力培養,有意識地提前與社會、企業接軌,能增加他們的社會閲歷與工作經驗,弱化大學生就業結構性矛盾,幫助其實現人生價值。

2.大學生創業教育有望緩解社會就業壓力

隨着近幾年高校畢業生的逐漸增加,空缺崗位數已遠遠不能滿足高校畢業生的人數,畢業而未就業的大學生人數同樣在逐年增長。此時開展大學生創業教育不僅能提高大學生自主創業的能力,同時也有可能創造出更多新的產業和崗位。

3.大學生創業教育有望推動我國經濟發展

作為全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國要保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的發展,就特別需要儘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加快創新型國家的建設,鼓勵全民創新、創業,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而作為高知識羣體,大學生有着創新創業所需要具備的良好內在條件,只要加以培養,便能在全民創業中起到很好的示範帶頭作用。

二.當前創業教育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有關專家指出,“創業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具有創業能力和獨立工作能力的新時代人才。在高校開展創業教育的目標應該具有非功利特色,其主要內容不是以崗位職業培訓為內容,以企業家速成為目標,而是向學生解釋創業的一般規律,培養學生的企業家精神及能力。

然而,創業教育對高校師資水平、從業經驗、創新意識與拓展能力等要求較高,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與人力培訓老師與學生。這使得許多院校更傾向於做短期內能夠收到成效的功利性項目而不願意對創業教育長遠規劃。譬如,舉辦一些鬆散的創業講座,陸續邀請一些知名的創業名人來到學校和學生分享創業經驗與創業知識。抑或舉辦參賽人員為數不多的創業競賽,邀請風險投資家、企業家、創業者等擔任評委,為學生創業實踐和優秀項目孵化提供一些指導。這導致我國本應由大多數人享有的“創業教育”淪為少數人蔘與的“創業活動”,且缺乏系統性與層次性,尤其是實踐環節十分薄弱。

“實踐是我國創業教育的基本要求,同時也是與西方發達國家差距最大的地方,是我國創業教育發展的瓶頸之一。”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副院長李家華也如是説,“高校的創業教育已經更多地成為學校行為,但是,多數學校還僅僅是引入了一些課程,進行了一些零星的創業活動,實踐瓶頸還沒有被打通,這阻礙了創業教育體系的形成。”

學生的創業素養非一朝一夕之功,其能力的獲得亦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在創業教育實踐這一創業教育體系的中心環節中長期精心培育方可小有所成。創業不是空洞的想法,是付諸實踐的行動。只有實踐才能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科學的學習方法,逐步學會用所學的知識創造性地解決實際問題,具備真實的創業能力。因此,各高校應高度重視創業實踐,將實踐融入到創業教育中,這樣才能更好地開展大學生創業教育。

三.提高大學生實際創業能力:以商業計劃書為例

創新偉大、創優光榮、創業崇高。現如今全社會正在掀起一股創新創業的熱潮,各大高校都相繼開展各類大學生創業活動,將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創業能力的高素質人才作為高校培養人才的重要任務之一。本文認為提高大學生實際創業能力的關鍵在於如何將創業實踐活動水到渠成地升級為創業實踐教育而不流於形式,而切實抓好涵蓋整個創業過程方方面面的商業計劃書撰寫工作,則是重中之重。筆者將以創業大賽中指導學生的親身經歷為例,闡述三個問題:

1.團隊分工協作與專業交叉互補

要讓學生明白“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籬笆三個樁”的道理,認識到一個志同道合、優勢互補的團隊能大大降低創業初期的巨大風險,提高企業的成活率,是創業成功的組織保障。考慮到創辦的微小企業,麻雀雖小卻五臟俱全,因而我們的團隊成員來自不同年級與專業:市場營銷的負責商業模式、計算機的負責核心技術、會計審計的負責財務報表、藝術設計的負責廣告文宣等。以多個專業的學生組成的創業隊伍相比較於以單一專業的學生所組成的創業隊伍在創業的道路上具有一定優勢。各專業的學生能將他們各自的專業優勢運用到團隊中來,同時也可在團隊中相互交流各自的專業知識,讓團隊中的每個人不僅掌握與鞏固自身專業知識,還能自主互動,瞭解熟悉自己陌生的專業領域。特別是在一個屋檐下基於興趣為同一個目標打拼,可建立融洽的人際關係與培育良好的協作精神,這對大學生今後步入社會有很大幫助。

2.商業模式提取與核心技術研發

一個好的創業項目必須有一個好的商業模式,而它的獲得需要引導學生深入社會調研,分析市場數據。通過閲讀大量文獻與網頁,隊中多數學生認為我們應該緊跟時代步伐,抓住移動互聯這一新興產業,並最終選定與之密切相關的智能家居作為創業的主要方向。在有了一個確切的目標後,團隊精心設計了一份調查問卷,利用假期時間走訪中小型企業與中高檔社區,瞭解相關企業的運營情況與市民的真實需求。考慮到公司發展初期市場佔有率低,發展零散客户猶如大海撈針,便將公司發展初期的'合作對象定在一些小型的房地產公司,將智能家居與樓房結合起來一起出售,這種捆綁式的消費模式有可能使產品快速佔據市場。

同時,應讓學生牢固樹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創新公司站穩市場的基石”這一理念,引導學生進行國內外專利文獻的搜索與查閲,鼓勵他們關注,創作並申請軟件著作權、實用性專利與發明專利,學以致用,堅定地走產學研相結合的道路。考慮到智能手機的普及以及團隊學生的研發能力,擬開發一款簡單實用又頗具特色的APP,使用户動動手指便能輕鬆掌握家中的一切情況。

3.財務報表分析與企業融資計劃

如果説新手往往可以通過研讀與模仿成功模板各部分來撰寫一份科學合理的商業計劃書,那麼財務報表則是其中一個無法模仿的例外。即使是會計系的學生也無法輕易做到這一點,因為他們學的大多是理論知識,平常沒有動力也沒有機會站在一個創業企業的角度去填寫損益表、資產負債表與現金流量表,並使之保持平衡。企業融資計劃也是如此,不需要高深的知識卻需要熟悉成本收益分析,在設定的初期、中期、後期的目標節點上,預計將支出多少,收益多少?既考慮實際需要,有考慮承受能力,還要打動投資人,需要融資多少才合理?這些有何調研數據的準確程度,商業模式特別是盈利模式的新穎程度,技術產品的實現程度息息相關。其可行性分析可以用活各專業學生的現有知識,並深化他們對技術與商業的理解與認識,培養實實在在的創業能力。

總之,撰寫商業計劃書是一個創業團隊發展道路上的第一步,也是高等院校創業教育的核心所在,好的商業計劃書不僅能打動評委獲得大獎,而且能打動風投獲得投資。它能有效的確定一個創業團隊發展初期的主要目標以及今後發展的大致方向;能快速有效地使大學生進入角色、深入思考一個企業發展所需要面臨的各種問題;拓寬了視野,強化了意識、推進了協作、豐富了知識,最終提高了大學生自主創業的實際能力。

參考文獻

[1]蔡楷有.大學生創業教育初探[J].四川行政學院學報,20xx,4:94-96.

[ 2]陳文華,關小燕.開展大學生創業教育的思考[ J ] .江西教育科研,20xx,12:13-15.

[ 3 ]潘劍鋒.加強創業教育培養大學生創業能力[ J ] .中國高教研究,20xx,2:61-62.

[4]朱再法,郭亞芳.推進大學生創業教育的若干思考[J].中國高教研究,20xx,6:69-70

[5]劉志侃.對我國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研究的回顧與反思[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xx,28(2):116-122.

作者簡介

1湯凌冰(1975— ),男, 湖南湘潭人,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訪問學者,湖南商學院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計算機博士,從事計算金融研究。

基金項目

1.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項目[湘教通(20xx)247號]

關於大學生創業論文5

大學生創業教育創新理路探究

摘要:建構主義關注學習者內在需要、前認知結構以及學習情境等因素在教育過程中的作用,對革新大學生創業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鑑作用。針對當前教育過程中過分聚焦創業理論教育、過分強調理論教育系統性以及忽視社會文化支持系統建設等問題,大學生創業教育應該借鑑建構主義的觀點。大學生創業教育可以從緊扣大學生學習需要,創設主動性實踐,契合大學生前認知結構以及建設社會文化支持系統等方面進行創新。

關鍵詞:建構主義;大學生創業教育;問題;創新

隨着研究與實踐的深入推進,創業教育在營造校園創新創業氛圍、提高學生組織管理能力以及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得到確認和重視。大學生創業教育在國家、各省市以及高校等多方力量的共同推動下,已然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客觀説來,當前大學生創業教育依然存在教育內容與學生專業特長脱節、教育形式與學生主體需求割裂、教育過程與學生生活時空分離等問題。創業教育如何利用好大學生的認知規律,將創業的理念與知識融入學生的日常生活,更好地助力大學生的成才發展已經成為高校亟待解決的現實難題。建構主義關注教育對象認知結構的生成機理,探討教育過程個體與時空環境之間的互動邏輯,成為教育改革中優化教育內容以及調整教育過程的重要借鑑理論。借鑑建構主義的理念與方法,提升創業教育進路的針對性、規律性與科學性,成為創業教育創新發展的重要思考向度。

一、建構主義的學理釋義

建構主義最早由瑞士著名心理學家皮亞傑提出,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建構主義發展成為教育領域影響最深遠、應用最廣泛的心理學理論之一。建構主義通過對個體原有知識經驗、學習環境、文化情境等因素在學習過程中的作用進行具體分析,提出教育對象知識與技能的建構生成過程,為教育的科學展開提供了相當有益的借鑑。學者們或者着眼不同研究需要,或者採用不同研究方法,或者基於不同研究範式,不斷豐富建構主義的理論內涵以及拓展其研究視域。建構主義核心理論觀點如下:

1.學習的過程以學習者內在需要為動力源泉。建構主義認為,教育過程實質就是信息的轉移與吸收過程,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學習者從來都不可能是被動、機械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動、有選擇性地選擇信息的過程。在教育過程中,教育信息是否能夠有效實現從教育者向學習者的轉移,並不取決於教育者或者教育內容本身,而更多地在於學習者。教育者不斷向學習者輸出信息,很多信息被中斷、遺失、拒絕,原因就在於這些信息無法激發學習者的學習動力。那學習者的學習動力如何生成呢?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根據需要不斷對教育信息進行篩選,與學習者需要相對接的信息就能使學習者產生學習興趣並轉變為學習動力,與學習者需要不貼切的信息便自然成為無效教學內容。換言之,教育過程的有效推進的動力源泉並不是教育者的專業知識或者教學內容的數量,而是學習者對信息的需求程度。

2.學習的過程以學習者知識經驗為重要基礎。建構主義通過對不同學習範式的學習效果進行比對發現,學習效果直接與他們已有的知識經驗相聯繫。學習材料與學習者已有的知識經驗即心理學所説的前認知結構聯繫越緊密,學習材料就越能為學習者所認可接受;反之,則更為學習者所排斥。面對新的學習任務,學習者不是以眼前學習材料作為學習原點建構起新的認知結構,而是緊密地依靠前認知結構,將前認知結構作為學習的重要基礎。當學生要學習新的知識或者技能時候,他們會自覺不自覺地尋找新的學習材料與前認知結構之間的聯繫線索,依據這些線索認知當前學習材料的意義,加深對學習材料的理解。換言之,學習者學習的過程不是獨立地建構全新認知結構的過程,而是前認知結構不斷深化、拓展、提升的連續過程。因此,建構主義教育觀尤其強調教育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建立當前學習材料與學生前認知結構之間的聯繫,為學生提高學習效率、提升學習效果創設更多的條件與機會。

3.學習過程以學習情境的建構為關鍵環節。建構主義學習觀認為,學習的過程並不如表象所呈現的,只是教育者與學習者之間的信息交互過程,而應該是教育者、學習者在具體的學習情境中進行的信息對流過程。學習者在教育過程中缺失學習情境的支持,就難以形成深層次的理解和認同,難以生成關於學習材料的意義體系,學習過程只能是表面、膚淺的。學習情境不僅只是簡單包括學習過程中的外界環境,更重要的是學習者的社會文化環境。建構主義通過研究發現,個人的學習與社會具有密不可分的聯繫,社會文化環境對個體的學習過程產生着重要的影響作用。“學習與發展是有意義的社會協商,文化和社會情境在認知發展中起着巨大的作用”[1]。教育既要依據學習者具體的社會文化環境進行有針對性的設計,又要有意識地為教育過程創設社會文化環境支持。

二、建構主義視域下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現實偏失

在國家政策以及就業形勢的雙重推動下,創業教育已經逐步發展為高校轉型發展的重要着力點。依託創業教育,革新人才培養模式,增強學校在深化改革浪潮中的適應力逐漸上升為教育領域的共識。在此背景下,高校創業教育體系日漸完善,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有效的理論指導與技術支撐。但與此同時,大學生創業教育中低效教育以及無效教育等現象依然存在。運用建構主義的科學理念與方法,觀照創業教育的當前偏失,對於明確大學生創業教育的改進思路必然是大有助益的。

1.過分聚焦創業學的理論教授,忽視大學生主體性需要。為積極響應黨和國家號召,許多高校迅速成立創業教育學院,統籌協調全校學生的創業教育工作。經過近幾年的積極探索,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漸成體系,為大學生自主創業提供堅實的理論武裝,但與此同時也衍生出另外的問題。建構主義認為,如果在學習過程中沒有關注到學習者的內在需要以及推動學習者的主體性實踐,那麼學習效果必然是事倍功半的。而當前創業教育恰恰陷入如此窘境。“目前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以管理學、經濟學專業教師和學生工作人員為主,一方面,他們具備深厚的理論功底和豐富的教學經驗;另一方面,他們又缺乏創業經歷,在創新創業知識傳授中以理論知識為主,缺乏實際操作經驗等直觀感受”[2]。創業教育過分注重“理論填灌”,大學生的情感體驗以及主體性實踐等維度在無形中被遺失。大學生創業教育在課程設計時候過分強調知識內容的系統性以及連貫性,向大學生全面地講授創業學知識。但事實上,創業教育不可能也不應該只是純粹學理層面的研討學習,而必須是創業理論與實踐相互映照的聯結橋樑,在實踐鍛鍊中培育涵養大學生的學習需要。創業教育未能“有意識地關注大學生的學習需要,有針對性地推動大學生實踐鍛鍊,積極在此過程中催生主體的主動積極性”,與建構主義關於學習者內在需要重要性的理論觀點是背道而馳的,弱化着大學生創業教育的成效。

2.過分關注創業教育中的理論系統性,忽視大學生前認知結構。建構主義相當重視學習者的前認知結構,認為只有當前學習材料與前認知結構之間建立聯繫線索,才能更好地助推學習者對當前學習材料的意義建構,但是當前創業教育的普適性取向卻忽略了大學生的.思維模式、專業特長、興趣愛好等前認知結構。如前所述,大學生創業教育更多地由創業教育學院牽頭,整體規劃全校學生的創業教育課程。創業教育課程面向全校學生,不分文理、不論年級、不問興趣,都採用“千人一面”的授課內容與教學方式。這種做法在提升便捷性的同時也催生了創業教育同質化現象。大學生來自不同院系,具有不同的專業知識、認知模式以及優勢特長,這些都是大學生前認知結構的重要組成元素,對於他們的學習認知以及創業實踐都產生着不容小覷的影響。創業教育忽視了大學生前認知結構的建構規律性,缺乏有針對性地開展就很可能導致“盲人騎瞎馬”的被動局面。因此,高校在落實創業教育戰略任務過程中,如何將大學生的專業思維以及興趣特長等前認知結構結合起來,構建創業教育與專業學習整體聯動的體系顯得尤為必要。

3.過分強調大學生創業知識的學習掌握,忽視教育情境的創設。建構主義將教育情境作為學習者重要支持力量,認為學習者缺失學習情境尤其是其中的社會文化的支持,學習就很難高效有序進行下去。為此,高校應該聯動家庭以及社會為大學生自主創業創設堅強有力的文化支持,這是鼓勵大學生將創業知識落實於創業實踐的重要助推力。但是,當前還是有不少大學將自主創業作為求職不順的後備選項,認為自主創業只是無奈之舉,而類似思想在學生家長身上體現得尤為明顯。許多家長不理解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時代價值以及戰略意義,將自主創業與不學無術、不務正業畫上等號。對於這些負向的觀念阻力以及文化障礙,高校還未能深刻意識到其巨大的消極作用,採取迅速有效的消解策略。高校在落實創業教育過程中更多地着眼於創業學知識,而沒有很好地通過建設創新創業校園文化、構築家校支持系統、宣傳創新創業現實意義等手段為大學生自主創業提供文化觀念方面的支撐。換言之,創業教育如何借鑑建構主義學習情境的理論觀點,強化夯實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情感動力與文化基礎,成為新形勢下大學生創業教育革新發展的有效着力點。

三、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創新理路:建構主義的視角

建構主義為高校革新發展創新創業教育提供嶄新的實施思路,是大學生創業教育實踐創新的有益思考向度。針對當前創業教育實踐過程中出現的弊端,借鑑建構主義教育觀的理論、方法與技巧,更具規律性、有針對性地推進深化,實現大學生創業教育的高效、良性、穩定發展。

1.緊扣學習需要,推動大學生的主體性實踐。根據建構主義的觀點,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會自覺或者不自覺地以自身需要為尺度,對學習材料進行篩選,不能滿足需要的學習材料在無形中便會被學習者拋棄。大學生的學習需要不是憑空產生,而是在長期實踐中覺察自我認知不足或者在意識到當前學習材料重要性時候產生的。因此,創業教育要善於、勤於、樂於搭建當前學習材料與大學生需要之間橋樑,而很重要的方法手段就是推動大學生進行主體性實踐。要增強大學生對學習材料的興趣,就要讓他們主動體悟這些知識在創業實踐中的價值。一方面,建立校企合作機制,為大學生深化認知理解提供實踐基地。大學生深入企業生產與管理的一線,在觀摩學習中切身感受管理學、市場營銷、財務管理等創業知識的重要性以及覺察自身創業知識體系的侷限,這是催生他們返校更加認真投入創業知識學習的有效推動力。另一方面,高校要利用科技園、創業孵化基地等平台加促科技成果向經濟效益的轉變。創業教育最終是服務於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以及自主創業實踐,為大學生提供深遠有效的服務,能夠提升他們對創業教育的信任感,而這些都是他們激發大學生學習需要的影響力量。

2.關注前認知結構,實現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的融合創新。建構主義堅持學習的過程是前認知結構與當前學習材料的聯結過程,教育必須為學習者進行“前後聯繫”提供線索。進一步説,創業教育不能只是單純關注創業學的本體論知識,而應該將大學生的思維模式、專業特長以及興趣愛好等作為創業教育整體設計的考量因素。為此,高校必須探索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互融共生的實施思路。一是轉變學校層面獨立承擔創業教育任務做法,實現創業教育的校院共建。除了學校層面面向全體學生的創業教育必選課程與選修課程,院系還應該建立與學院專業特色相適應的創業教育課程。多樣化、針對性、貼專業學習的創業教育課程不但提升創業教育課程與學生思維模式的契合程度,真正活化大學生的前認知結構,而且擴大了創業教育的覆蓋面與影響力。二是重構專業教育課程理念,將創新創業理念融入專業學習全過程。“專業教育是創業技能培養的根基”[3]。專業教師要準確認識創業教育的教育意藴,明確其在創新精神培育過程中的積極意義。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協同融合不是要鼓勵所有人都走上自主創業的道路,而是要完善大學生知識結構,在大學生認知結構中根植創新創業的基因,實現“少部分學生為主的培養自主創業為主轉向面向全體在校學生的崗位創業者”[4]。

3.創設有益教育情境,構建大學生社會文化支持系統。建構主義倡導有效的學習過程必須是在強有力社會文化支持系統中進行的。為此,創業教育不僅要在大學生創業技能方面下功夫,還應該為大學生搭建觀念支持系統。首先,依託校園文化載體,營造創新創業的環境氛圍。高校可以設立“創客周”,每學期固定在某個時間節點集中開展創業政策宣傳以及創業文化普及;可以成立創業俱樂部,為大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創業服務;可以嘗試為大學生配備創業導師,建設“有温度”的創業教育;可以設計校友企業家創業支持基金,鼓勵校友以實際行動幫助引導大學生有序順利走上自主創業道路。如此等等,都能在大學生羣體中營造認可創業、支持創業的校園文化。其次,構建家校聯動機制,夯實大學生文化觀念基礎。高校可以利用新生開學家長見面會、寒暑假“給家長的一封信”、日常的家校溝通等途徑向家長宣傳創業教育的時代必要性。家長的支持是大學生走上自主創業道路的強大推動力。一言以蔽之,建構主義與大學生創業教育兼具有學理與實踐的耦合性。借力建構主義的理念、方法與技巧,推動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優化調整,成為高校落實創新創業教育的題中應有之義。但是,建構主義與大學生創業教育之間的協同創新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廣範圍、長時間、多舉措漸進有序地推進。

參考文獻:

[1]王文靜.情境認知與學習理論對建構主義的發展[J].全球教育展望,20xx(4):56-59.

[2]王長恆.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生態培育體系構建研究[J].繼續教育研究,20xx(2):124-126.

[3]王佔仁.“廣譜式”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建設論析[J].教育發展研究,20xx(3):54-58.

[4]黃兆欣,王志強.論高校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J].教育研究,20xx(12):59-66.

關於大學生創業論文6

 【摘要】 近年以來,大學生就業困難越來越成為和諧社會建設過程中的尖鋭問題,人口基數大、勞動力配置不夠完善等問題使得職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在這種情況下自主創業成為眾多畢業生所思考的就業方向,但自主創業本身是風險性與機遇性並存的,本文通過對一名普通大學生創業成功的案例分析,闡述新時代背景下的大學生們應如何正確的進行自主創業選擇,來完成人生的目標。

【關鍵詞】 自主創業 大學生 就業觀

 一、當代大學生們面臨嚴峻的就業問題

伴隨着當代經濟的飛速發展和全球一體化腳步的邁進,近年以來,職場競爭也變得越來越激烈。當代大學生們自然不可避免的要面臨一個巨大的難題——激增的社會就業困難和劇烈的機遇競爭。儘管國家已經制定一系列相關政策法規來促進幫助就業,但始終無法根本改變僧多粥少的就業局面,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我國的人口基數大,需要就業的人數多,就業高峯持續時間,長動市場發育不完善,勞動力要素配置還未達到完全優化等。最近幾年,隨着高校招生規模的擴大,高等教育已經步入大眾化,大學生的就業高峯與社會的就業高峯重疊,大學生的就業壓力開始凸顯。再加上一定程度上普遍的就業觀念有待更新,在當前就業問題上,許多人就業觀念滯後,缺乏主要擇業創業的積極性,且不從自身條件和實際出發,就業期望過高。據統計,20xx年甚至成為史上最困難就業的一年,畢業人數又創新高已經接近了700萬人,從20xx年12月12日至20xx年1月11日,20xx屆高職高專畢業生簽約率為35%,低於上屆同期9個百分點;本科畢業生為38%,低於上屆同期8個百分點;碩士畢業生為29%,低於上屆同期7個百分點。在這種大環境背景下,不少大學畢業生以及在讀大學生紛紛將目光投向了自主創業之路。自主創業是一條前景廣大、選擇寬泛的道路,對年輕一代具有強烈的吸引力,但是自主創業並不是簡單可以實現的。它不僅需要個人擁有豐富的知識、經驗、閲歷等,而且需要具有較高的判斷能力、信息處理能力和對商機的運籌、把握力,對個人的綜合決策能力要求很高。剛畢業的大學生或者在讀學生往往還是温室裏的花朵,社會經驗不足,實踐能力較差,如果欠缺充分的考慮與準備,沒有一定的經濟、人力資源支持的前提條件下,自主創業反而導視事倍功半的結果。

二、李鏗鏘自主創業的成功應當成為大學生創業選擇的模範

在如今的大學生自主創業熱潮中,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的李鏗鏘是如何從一個既沒家庭背景又沒人脈門路的窮學生變成如今赫赫有名的“地瓜博士”呢,我們可以從他的身上分析總結,少走彎路,在紛繁複雜的選擇和信息中去粗取精,得出適合自己的就業道路。就業,是一個敏感的詞彙與話題,大學生的就業牽涉大學生本人和千家萬户的利益,牽涉國家和社會的利益。每個大學生都面臨就業的現實,而且就業的形勢又十分複雜。李鏗鏘之所以在萬千自主創業的年輕人中脱穎而出,取得巨大的成功,與其自身的堅持不懈和努力息息相關。他只是個普通的大學生,沒有相關的實踐經驗,也沒有接受過任何自主創業方面的教育培訓,但就是這樣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年輕人,他獲得了成功。從最初的網絡查找資料,開辦了一家壽司店,賺得了人生的第一小桶資金後,他並不滿足於當前,而是從身邊點點滴滴的小事情中挖掘商機,親自不斷的學習、實踐,邁出自己的創業計劃第一大步,通過自己的努力與誠意溝通出自己的進貨渠道與商品來源,最後一步步穩紮穩打,虛心向前,不斷的創新與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能力,才終於在自主創業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越走越穩。可以説,正是因為李鏗鏘的普通更突顯出他的成功,也正因為他的普通使他完全可以成為當代年輕人選擇自主創業道路時的模範與楷模。

三、具體分析當代大學生應當如何正確進行自主創業選擇

正確的選擇自主創業,作為紛繁複雜時代背景下的大學生們,我們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首先,我們必須樹立起正確的就業觀,認清就業形勢,把握個人追求,結合社會需求。努力學習提高自身知識水平,注重能力培養。敢於推銷自己,成功就業紮實工作,勇於創新與時俱進。當今時代對於人才的要求正在不斷提高,但是最基本仍然是專業職業技能,可以説這是對每一個求職者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各種工作的最基本需要。如果一個應聘者連對自己領域的基本知識都無法熟練掌握甚至一竅不通,又如何可能完成好自己的工作。現在有不少的大學生都只顧着想辦法找工作、做兼職,或者就荒廢學業,將時間和金錢浪費在網絡遊戲或者其他方面,甚至很多學生覺得大學學習的那些書本上的知識在以後的工作過程當中根本沒有用,這就是走入了一個誤區。不管什麼樣的工作,基礎的專業知識和基本的技能都是不可缺少的,只有基礎紮實了,才能在將來的學習實踐中得到迅速的提高和進步,現在我們所學的可能以後不能直接用到,但是大部分工作時的後續課程都需要現在的知識,到時候再追悔莫及就已經來不及了。因此,我們首要的任務仍然是努力學習專業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水平,為將來的奮鬥打下堅實的基礎。

其次,除了必須注重基本水平知識的學習外,綜合能力的水準也是我們不容忽視的重點。當今的時代是一個信息的時代,各種行業飛速發展,社會日新月異,我們每時每刻都面對着來自四面八方的各種挑戰與機遇,如何在時時變化的社會中站出腳跟,發現別人發現不了的商機和有用的信息,對於當代的大學生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一個人的行政辦事能力、人際關係處理能力以及是否取得其他職業資格證書都成為衡量我們綜合素質能力的標準。因此,這就要求當代大學生們不能僅僅侷限於課堂和書本,死讀書已經不再足夠適應現在的信息社會了,我們就不能單一的學習基本專業知識。要比較廣泛的涉獵其他知識,例如,取得大學英語四六級證書、計算機等級證書。積極參加各種活動,努力拓展自己的見識和人際關係網。通過參加學生會和社團活動,培養一個良好的處理問題方式以及積極認真的工作態度,為以後的就業工作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再次,相當一部分名牌大學的畢業生們同樣面臨着就業困難,面對眾多就業選擇無處下手的困擾,這就要求我們認清嚴峻的就業形勢,不要好高騖遠,應當珍惜每個就業機遇。不少的畢業生還是温室裏的花朵卻總幻想着擁有體面的工作、拿着不菲的工資、過上優質的生活,這就導致他們在就業或創業的選擇過程中變得不理智和片面,不能正確的對自己的素質、知識、能力進行估價,關注於工作的工資、工作環境等等,往往看不上一些不起眼的工作,而卻盲目的追求那些少數的高職要位,缺沒有意識到,最關鍵的在於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與能力,而不是追求表面的形式,導致一些崗位缺乏人才,招工和就業雙重困難的不良局面。   最後,我們必須謹記幾種在就業或創業選擇中不應當有的行為。一,忌倉促上陣,必須在物質和精神方面有着充分的準備。思想上要對自己充滿自信心,物質上必要的材料、滿足自己生活的費用等都應有所準備。李鏗鏘在進行創業選擇之前對市場、進貨渠道等等進行了多方面的'調查和請教,這是他在投資創業後迅速獲得收益的重要前提之一,因此,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當代大學生不論是對哪一領域哪一行業進行創業選擇,都必須進行充分的準備。二,忌眼高手低,客觀估計自己的能力和現實情況,在自身情況許可的前提條件下把我機遇,不能不顧後果的盲目追求高風險高回報的創業項目,先求生存後求發展。李鏗鏘是通過賣烤地瓜開創出自己的創業之路,他依靠自己有限的資金條件,通過簡單的商業渠道獲得了穩定的成功。因此,創業並不一定需要高投資,客觀分析自身的現實狀況,考慮長遠發展與投資後果。三,忌互相攀比,同班或朋友取得的進步,應當虛心求教以獲得自身更好更快的提高,而不應該盲目攀比而放棄已經擁有的機會,避免一事無成。李鏗鏘在自己的創業道路上也面對過來自其他行業的競爭或者誘惑,但他始終堅定信念,腳踏實地,不斷的提升自己,在一條道路上堅實的越走越遠。四,忌輕信受騙,大學畢業生剛剛邁進社會,實踐經驗不足,容易受他人蠱惑或者經非正規渠道導致上當受騙,一定要客觀冷靜,從全面的角度思考問題。李鏗鏘從一個初出茅廬的大學畢業生走上自主創業的道路過程中,一直堅持自己腳踏實地,堅決拒絕任何投機取巧,總是通過自己親自的調查、總結中獲得經驗。我們應該堅持這種科學客觀的創業態度,樹立端正的職業道德。

總之,面對當前緊張的就業創業形勢,我們首先應當打下堅實的文化基礎,然後要廣泛的涉獵知識拓展自己的知識面,培養認真積極的工作態度,為以後的工作提前積累各種經驗。培養用於創新的工作理念,以便適應社會的高速發展。敢於推銷自己,為自己爭取更多的機會。樹立正確的就業觀,處理好創業過程中的人際、家庭等關係,才能腳踏實地,走出自己成功的自主創業道路。

 參考文獻

[1] 人民日報 《怎麼解決就業難》 20xx 8 18

[2] 徐燕玲 《大學生正確創業意識培養的途徑思考》 20xx

[3] 金至學 《就業教育對大學生正確就業觀樹立的重要性》 20xx

關於大學生創業論文7

一、國外大學生創業教育責任主體的幾種模式

國外的創業教育有着較好的社會環境和條件,營造出的創業教育支持系統非常完善,主要表現為組織支持和資金支持。國外大學生創業促進的責任主體之間的互動關係以政府的參與程度區分大概可以分為以下模式。

1.以美國為代表的北美模式,或稱“美國模式”,形成了“政府引導、社會主導和高校輔助”的責任格局。美國政府的主要作用體現在提供槓桿融資,提供寬鬆的政策法律環境,優惠的税收政策,政府補貼、預籤購貨合同等扶持政策。美國社會各界是大學生創業促進體制中的主要角色,美國社會對大學生創業的支持表現得特別活躍。美國的私人企業、社會團體、社會基金對大學生創業進行了全方位和多樣性的支持,不僅在創業教育上,而且在中介服務和融資貸款等方面對大學生的創業活動給予了有力的引導和幫助。美國高校在大學生創業的整體環節中居於輔導地位,主要是負責對大學生創業意識、創業個性心理品質、創業精神與創業能力的培養,將創業內化為大學生的一種特定的素質。美國創業教育組織主要包括教師組織和學生組織,這些組織分有不同的層級,如全國級、州級、地方級等等。它們進行或支持創業教育教學材料與教學方法開發、教學信息交流等工作。這些組織吸引着大量的教師和學生,因而在促進美國的創業教育發展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資金支持方面,美國有雄厚的資金保障。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鼓勵創業者積極創業,小企業的創辦者可以從聯邦政府得到5萬美元的撥款作為創辦經費,繼而可發行幾百萬美元的股票,聯邦政府以資助和貸款方式為他們提供直接的幫助。此外,州政府還以風險資本計劃允許發行免税工業集資債券,以支持小企業的開辦。不僅如此,社會各界的資金支持也很豐厚。自從1951年成立了第一個主要贊助創業教育的基金會——科爾曼基金會(ColemanFoundation)以來,美國出現了許多支持創業的基金會,包括國家獨立企業聯合會、新墨西哥企業發展中心等,這些基金會每年都會以商業計劃大賽獎金、論文獎學金等多項獎金和捐贈教學的形式向高校提供大量的創業教育基金。

2.以日本為代表的東亞模式,或稱“日本模式”,形成了“政府主導、社會和高校輔助”的責任格局。日本政府是大學生創業促進制度中的主導力量。為緩解金融危機帶來的就業壓力,日本政府不斷完善技術創新扶植政策,改革教育科研體制,修改和制定相關促進創業的法案,形成了以產學官聯合的創新體系。在創業融資方面,日本政府金融機構發揮主導作用,能夠滿足不同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日本高校在大學生創業促進體制中主要充當教育者的角色。

3.以英國為代表的西歐模式,或稱“英國模式”,形成了“政府、社會和高校三位一體”的責任格局。英國在推動大學生創業的過程中,能夠充分利用和調動各級政府、各種組織和民間的力量,形成了政府、社會和高校三位一體的大學生創業促進體制。英國政府是創業教育及大學生創業的主要倡導者和有力推動者,參與大學生創業活動的各個方面,包括創業教育、創業服務與創業投資等。英國政府專門撥款建立了英國科學創業中心(UKSEC)來管理和實施創業教育,後來又建立了全國大學生創業委員會(NCGE),全面負責國內的創業教育。社會團體、商會、企業等對大學生創業提供信息諮詢、創業指導、資金贊助、創業培訓和創業實習等。英國的高校是大學生創業教育的主要實施力量,負責激發學生的創業熱情和培養學生的創業技能。通過分析上述三種大學生創業促進責任體制模式,我們可以發現,國外實施大學生創業促進措施的主體並不是單一的,而是綜合的。創業促進體制通常是由政府、社會和學校來通力合作,共同實施的。雖然這三個主體的性質不同,職能各異,但三者通過在各自的領域裏制定各種措施,採取各種行動,並在此基礎上形成相互間的無縫對接,責任環環相扣,構成一個良性循環的責任格局,可以有效地將大學生創業促進政策和措施銜接在一起,形成一個統一的大學生創業促進的責任體制。尤以美國的模式為最佳,支持大學生創業的各方主體之間的配合和互動顯得非常地默契,互相滲透,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的責任格局。

二、我國大學生創業教育責任主體的進一步明確及對策

針對國內創業教育中的問題,借鑑國外的成功經驗,對進一步明確我國大學生創業教育的責任主體,構建一個完善的創業教育支撐體系至關重要。

1.確立創業教育的戰略高度。創業教育應定位在國家的戰略高度,在教育理念上要表現出前瞻性和長遠性。黨的十八大提出“引導勞動者轉變就業觀念,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1—22)》中明確提出高等教育要“推進創業教育”。我國應從提高整個國民素質的高度出發,把創業型人才培養與研究型人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鼓勵和倡導各類大學開展各種形式的創業教育,並把創業家和各類社會創業資源引入高校,密切企業、社會和學校的聯繫,使創業型人才培養逐步成為我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創業教育的正確理解與認識,引導國內各高校認真思考創業教育的內涵與目標定位,樹立與時俱進的教育理念,明確創業教育對於社會進步、大學自身建設與學生髮展的深遠意義,擯棄功利主義的價值取向,將創業教育提高到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培養高質量人才的戰略高度。

2.加大政府扶持力度,鼓勵社會各方參與,力爭形成政府、社會、學校聯動的創業促進責任格局。創業教育是一個系統性工程,只有政府積極扶持,社會大力支持,才能進一步優化創業教育的環境,確保創業教育的順利推進。因此,政府、社會、企業和學校應共同努力,為創業教育創造有利條件。從政府、社會和企業的角度出發,政府要鼓勵學生獨立創辦或與他人合夥創辦小企業,制定各種優惠政策,鼓勵大學生創業,將大學生創業納入社會創業的系統中,解除大學生創業的諸多限制。通過貸款擔保,基金支持引導有創業願望和創業能力的大學生創業,且要建立專家診所,幫助他們解決創業管理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在建立政府和社會支持體系時,積極探索新的金融機制,通過地方中小銀行的建設推進大學生創業。政府、社會和企業,尤其是有關企業,應對大學生的創業給予資金扶持,如按照國際慣例成立相應的投資基金,與其共謀發展,支持他們的`創業實踐和事業發展。高校的側重點在於通過深化教學改革,培養學生的自由個性、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創新能力,並且為學生自主開展創業實踐提供資金、環境、政策和其他條件方面的支持和保證。學校應制訂相關政策引導並鼓勵學生進行創業的思考與實踐。學校還可建立科技園,形成知識、技術、智力、資金的密集,使其成為高科技成果的孵化器和高科技產業的發源地。大學科技園既是學生創業教育的課堂,又是創業實踐的基地,是將創業教育轉化為創業實踐並檢驗其效果的廣闊舞台。若能在科技園區設立配套的風險投資基金,必定會更有效地促進創業教育的發展。而學生方面的重點應當充分發揮自主性、自由個性和開創性,不拘泥於某一種創業實踐方式,儘可能自主地開發和開展各種創業活動。

3.高校合理有效利用資源,促使創業項目成果化、產業化,實現資源全面共享與產學研一體化發展。高校創業教育離不開強大的外部環境平台,當前形勢下,高校要主動承擔起大學生創業教育及創業實踐的主渠道作用,整合利用地方政府、企業家、學術界、其他高校、社會創業機構等資源,促使創業項目成果化、產業化,實現資源全面共享與產學研一體化發展,改變目前高校創業教育政府投入力度不大,社會參與程度不高,國內交流平台不暢的現狀。一方面,高校積極爭取政府扶持和社會參與,將創業教育與地方經濟發展相結合,爭取地方政府的全方位、多層次的優惠支持,充分利用社會各方的資源,設立豐富的創業基金,建立多樣化的各級企業孵化器,發揮高校人力、技術、信息等資源優勢,拓寬創業機會,扶持創業成長。同時,構建國內交流平台並與國際學術研究接軌,實現資源全面共享與產學研一體化發展。另一方面,還應加強與社會其他創業教育機構的合作,與高校間的合作和校內跨專業學科的合作,共同促進創業教育和創業研究的發展,使有限稀缺的創業教育資源和經驗能得到全面共享,使創業教育的範圍、水平和影響力有一個更大的飛躍。

關於大學生創業論文8

學生培養中創新創業意識是目的很多高等院校有待解決的問題。通過建立工作室,讓學生用自己課外的時間強化知識內容,進行項目設計,開展自我管理,形成較強的創新能力,從而培養自身創業素養,強化自身創業能力。

1工作室為導向的創新創業意義

工作室創業模式即學生在學習期間自己組織的小團體,目的是在工作室內研究課上的難點和重點,並將學習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以期在實踐探索中尋找不足,不斷的進行改進,通過實踐理論的充實實現成員間的互動,共同尋找未來共同發展的平台。通過工作室的模式,能強化學生的管理,讓學生在學習之餘管理自我、創新自我、團結自我。並由具有創業經驗的導師帶隊,學生根據知識內容自主設計實踐活動,自主規劃和經營。在工作室內工作和學習,能夠累計經驗和人脈,掌握團隊合作理念,從而為今後的就業和創業提供籌碼。工作室項目的開設能突破傳統授課模式中理論與實踐脱節的現象,可更好將課堂上的理論知識通過自主實踐的形式表現出來,使教學更好的融合實踐。藉助工作室模式能縮短理論與實踐間的差距性,工作室的開展先要提升學生的職業發展能力,然後結合學校的專業進行項目設定,最後調動學生的價值理念和導向,並將實戰看成是驅動學生髮展的前提保障。

2工作室模式下的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路徑研究

2.1培養機制上具有開放、連續和融合性

工作室要想長遠發展人才是發展的核心前提,所以工作室就應網羅各類人才積極參與到建設中。工作室開設時人才的納新和管理上要重視主體開放,從而拓展學生的知識層面,管理學生的團隊意識。就機械類專業工作室為例,可在全校範圍內招收具有科研和製作愛好的學生,可不限專業,只要有這方面愛好和研究即可。這樣做的目的是使工作室內的人員形成學科交叉,避免工作室內的學生都是同一專業,問題處理中多使用同一處理模式。除此之外,讓工作室內不同專業的成員間相互學習,進行優勢借鑑,能利用本專業的優勢特徵,帶動其他專業的發展。團隊內成員間的頻繁交流,能使團隊中成員瞭解更多相關專業的知識,進而拓寬團隊中成員的知識層面,避免學生學習機械專業只能瞭解這一專業的知識,對其他專業的知識知之甚少,不能滿足未來國家綜合性人才的需求。工作室管理中可以使用開放式的管理模式,即非團隊內的成員也能參與科技發明活動,這就能發動成員周邊的同學、室友或者朋友等都積極的參與到項目研發中,成員間的親密互動,能強化彼此間的合作意識。如項目完成後,需要進行後期的外觀設計,小組成員就會向美術專業的學生尋求幫助,他們能為小組成員提供新的思路或者設計理念,在雙方的配合下共同完成外觀的設計,非美術專業的學生能在設計中重新整理思路,打破以往專業思路中的固化思想。所有參與工作室內的新成員,應經過一年的“試用期”,然後才能成為真正的工作室成員。並要為工作室內的成員建立檔案,使用編號制度管理成員,要求每個成員有着自己對應的編號,建立工作室微信或者qq羣,利於成員工作之餘交流項目和專業知識。定期開展討論大會,總結一段時間內的工作狀況,探尋業務的進展情況,並解決工作中常見問題。

2.2培養內容上的主體、互動和獨立

2.2.1主體活動

作為工作室內的成員要結合自身的項目開發需求,設定具有針對性的項目探索計劃。要求教師在培養中注意培養內容和方向上的一致,同時在保有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喚醒學生主體學習意識,讓學生有良好的主體性。培訓中,教師應積極的與學生互動和交流,以構成師生互動平台,雙方在交流與互動中,能瞭解彼此的`看法。教師先要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學生可能在經驗和能力方面會略顯不足,但部分學生的思路不受傳統思想束縛,具有創新意識,教師就要加以鼓勵,讓學生積極的思考,並努力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氛圍。學生在和諧的氛圍中,將具有質疑的權利,也願意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2.2.2互動性活動

工作室組織定期討論,這能提升小組內成員開拓的思想理念;積極的發言,並將自己的理念和想法説出來與大家分享。為培養學生的能力,要求每個小組成員都輪流組織會議,擔任會議主持,從而鍛鍊人員的能力與表達。作為小組負責人需要協調好成員關係,並在互動中探索知識,提煉關鍵性知識要點,加入自己的想法,鍛鍊自己的創新創業意識。如,電子通信專業的學生在討論中發現,現在互聯網軟件的發展,很多手機廠商不重視硬件,導致手機藍牙傳輸速度仍舊停留在過去的緩慢傳輸狀態中,大型文件在無網絡的情況下,傳輸速度極慢,那麼是否未來創業可以從這方面入手,研製無網的傳授系統。大家就此開展激烈的討論,成員間進行互動必然會有意見衝突之時,通過沖突碰撞不斷的談論,湧現出新的思路,那麼就應讓學生在衝突中尋求能解決問題的最佳方式,並通過應付困難強化解決困難的意識與勇氣,這才是開展創新意識的最終目的。

3結語

工作室是創新與創業的實踐性載體,就應將學生看成是課程教學的主體,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新能力,從而讓學生具有良好的綜合素養。培養中以機制、內容和手段為主要入手點,共建創新意識,構建師生共建的學術共同體,補充現有教學模式,發展學生創新意識,提升學生的就業發展理念。

作者:翁潤鋇 蔡露燕 單位:廣州珠江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林小軍,劉君,張紅巖,馬青麗.基於課外師生工作室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xx(03):11~12.

[2]李智.創新創業工作室對大學生關鍵能力的培養[J].高師理科學刊,20xx(07):131~141.

[3]鄧小明,鄧志龍.基於工作室的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體系研究———以移動通信技術專業為例[J].科教導刊(下旬),20xx(06):111~112.

[4]宋俊鋒,林素仙,計佳燚,吳瓊.基於“工作室”模式的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研究[J].科技展望,20xx(07):131~141.

[5]張紅巖,林小軍,馬青麗.依託課外工作室模式的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探索與實踐[J].大學教育,20xx(06):111~112.

關於大學生創業論文9

大學生創業心理素質論文

一、心理適應能力不強

習慣了家長的庇護,很多學生進入大學後出現不同程度的不適應現象。筆者對所在學院的194名大一接受心理普測的學生量表篩查後,對其中的22名學生進行了訪談,結果顯示9名學生存在心理問題,其中有5名學生的心理問題因為對大學生活的不適應而產生,佔所有心理有問題學生的55.56%,學院入學學生總數的2.58%。創業者進入不同的環境,在創業過程中遇到很多意料之外的困難,挫折、失敗感的連環打擊容易讓心裏承受能力不強的當事人產生退縮心理,從而導致創業失敗。劉芳、林剛、周超從認知心理維度、情感心理維度、意志心理維度三方面分析了地方性高校大學生創業心理障礙,陳述了大學生在面對創業產生的問題時所產生的心理變化。缺乏專業的心理教育師資。隨着創業熱潮的掀起,國內不少學院開辦了創業教育,聘請知名企業做作為客座教師傳授創業理論知識,然而對於心理輔導這塊,鮮有學校開設創業心理學的系列課程。

二、大學生創業心理素質培養對策

1.強化大學生創業意識的樹立,激發大學生對創業的興趣。調研發現,很多大學生雖然有想法,也有創業的.能力,但對具體實施流程及後續管理缺少概念,沒有創業意識。為此,學校可以通過舉辦成功校友企業家的講座,分享校友的成功經歷。一方面可以讓同學們瞭解創業的基本流程,對創業形成初步概念,另一方面,能夠增加學生創業成功的信心,消除對創業的恐懼,激發創業興趣。

2.加快創業課程改革,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突出第二課堂在學生創業心理素質教育中的作用。縱觀中國的創業教育,部分學校在教學中比較注重理論知識的闡述,然而,還有些學校重金聘請行業專家,在課上教授較多的實戰經驗。這也導致了中國創業教育的兩級分化,重理論、輕實踐或輕理論、重實踐。然而,實踐需要理論的支撐,理論只有應用到實踐才能體現其價值,也只有實踐才能檢驗理論是否正確,進而推動理論的發展。因此在創業教育中需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同時,通過行內專家講座的形式,剖析創業案例,將理論與實踐結合。此外,通過建設專業社團,開展沙盤模擬經營等方式,讓學生真真切切地參與到創業中,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增長運營企業的經驗。

3.組建一支專業的心理教師隊伍,開設創業心理教育課程,為大學生創業保駕護航。筆者在查閲國內大學開設的創業課程後發現,大多數學校都將心理課程列為必修課,但鮮有學校開設一系列有關創業心理學的課程,併為之組建專門的師資隊伍,對學生因創業而產生的心理問題及時干預,提供諮詢。在訪談學院8支解散的學生創業團隊時瞭解到,終止他們創業夢想的不但是融資、經營等專業性難題,合夥人之間觀念上的差異,溝通等也阻礙了他們的進一步合作。通過持續關注創業者的心理,進行團隊輔導等方式及時解決學生在創業中出現的問題,避免因學生不成熟想法及處事方式而造成創業失敗顯得尤為重要。

4.鼓勵學生進行創業自我教育,為創業做準備。鼓勵學生參加社會活動,提高學生的溝通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及團隊合作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業人格。

三、結語

筆者通過分析大學生創業心理素質現狀,從創業意識、課程設置、師資隊伍建設、學生自身教育四方面對培養大學生創業心理素質進行探析,提高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

關於大學生創業論文10

【摘要】大學生擁有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是當今社會創新創業的主力。本文探討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問題,如何培養學生懂得且掌握創新創業應具備的條件,應如何去創業,怎樣在創業的道路上越走越寬闊,越來越輝煌。提出培養學生認知創業是提高新技術最終轉化為實現生產力的橋樑,創新創業是一國經濟持續發展的原動力和國家競爭力的源泉。培養其認知創新與創業教育已成為新世紀世界高等教育聚焦的必然,創新創業永遠在路上。

【關鍵詞】大學生;創業教育;創新創業;創業基礎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培養和催生經濟社會發展新動力的必然選擇。大學生在大學的學習過程中擁有一定的知識儲備,並且有豐富的想象力和潛在的創造力,他們是當今社會創新創業的主體。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是當前國家和社會的需要,全國高校越來越重視對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就必須對大學生進行創業基礎教育,使學生認識到創新創業教育的意義,掌握創業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及條件,獲知應如何創新創業,怎樣在創業中獲得成功。因此,本文對大學生進行創業基礎教育的幾個方面進行了探討。

1培養大學生具有創新創業的思想意識

創業就意味着要創新,創新就意味着突破。創業者要有創業的精神,要有勇於創新,敢當風險,要與創業隊員團結協作,努力奮鬥,堅持不懈的思想。對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思想意識教育就是要培養大學生有自主、自信、勤奮、堅強的優良品質,培養他們對技術、能力、成果意識實踐以及思維的創新,引導他們逐漸打破陳規,不斷地開拓、創造更優質的價值。同時注重培養個性獨特,主觀能動性強,勇於冒險和挑戰的創新型人才作為教育的`重點目標,為創新型人才成長創造良好的環境。在實踐中培養大學的團隊合作、艱苦奮鬥、堅持不懈、社會責任感等優良品質。為創業打下堅實的基礎,成為一個創新創業的成功者。

2培養學生創新創業必須要具備三個基本條件

創業的基礎條件即關鍵要素,主要有三個:創業機會,創業團隊和創業資源。要培養大學生學會洞察創業機會、組建創業團隊及整合創業資源的能力。(1)創業機會是具有商業價值的創意,表現為特定的組合關係。它來自於一定的市場需求和變化。當某種創意能夠將人們潛在的需求轉化為可現實的可操作的需求或使得某種未能滿足的需求得到滿足時,則這種有價值的創業就意味着是創業機會。如果大學生創業者沒有發現、沒有捕捉到適當的創業機會,創業是很難成功的。所以培養大學生具有獲得創業機會的能力就是要有發現和利用有利可圖的機會的眼光,並具有不斷地變化進而產生創業財富的新機會的意識。也就是説要培養學生有洞察機會和追尋機會的能力,使大學生養成不斷的培養塑造自身敏鋭的創業機會的洞察力。(2)創業團隊是由兩個以上是有一定利益關係,共同承擔創建新企業責任的人組建形成的工作團隊。在當前經濟全球化、信息化、科技迅猛發展的市場背景下,創業者要求的素質及技能涵蓋了經濟、管理、技術、研發、營銷、財務等各個方面。大學生必須懂得單打獨鬥的個體創業是很難取得成功的。創業團隊一定要有團結協作、優勢互補、成果共享、責任共擔當等各方面的條件和優勢。這對於創業取得成功是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的。所以應該教育大學生在組建創業團隊時,要從團隊成員的政治素質、品德素質、知識素質、心理素質、身體素質及經營決策能力,溝通協調能力,專業技術能力、開拓創新能力等去組建創業團隊。(3)創業資源可分為廣義資源和狹義資源。廣義資源是指企業所擁有的或所能控制的所有能給企業帶來競爭優勢的東西。而俠義資源則主要指企業的有形資產(如資金、原材料、廠房、設備等)和無形資產(如品牌商標、專利、聲譽等)。創業資源是指與創業活動直接相關的資源。大學生創業必須懂得不同的創業資源具有不同的要求,任何一個創業者都不可能再創業之初就把一切創業資源都備齊,不能一蹴而就,關鍵在於資源整合。創業基礎教育應該多舉案例,分析總結出成功的創業者大多都是整合資源的高手。學生應該認識到創造性的整合資源是創業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成功的創業活動必須要能將創業機會、創業團隊、創業資源這三個要素做出最適當的搭配,並且能隨着事業發展不斷的調整,最終實現動態均衡。這樣才能使創業活動向新的方向發展,使資源達到最合理化使用並能控制資源,進而實現預期的目標。

3培養大學生的創業勇氣和膽量

有了創業的基礎理論和創業的基本條件而沒有創業的勇氣和膽量,是紙上談兵。必須培養大學生具有創業的勇氣和膽量。培養大學生具有創業的勇氣和膽量關鍵就是要將創業的基礎教育與創業的實踐教育想結合。要搭建創業教育的實踐平台,轉變創業觀念,更新教育方法,不僅要實現創業基礎理論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要從實踐層面激發學生的創業潛能,創業慾望,夯實其創業能力和創新能力,充分發揮實踐體驗的育人功能。通過實踐的方式將課堂所學進一步鞏固並促進創業感性認識的提升。多建設大學生創業實踐基地,為他們提供創業場地、技術和能力指導,激發創業熱情,提高創業實踐動手能力。通過實踐使他們從中獲得技法和能力的提高。為今後創新創業打下堅實的基礎。這樣有膽有識有能力的大學生也就有了創業的勇氣和膽量了。

4培養大學生正確的進行風險分析

任何創業的成功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要經歷經艱苦奮鬥,經過努力拼搏,擔當風險,甚至有可能經歷多次失敗。所以創業者必須要進行創業風險評估。針對特定的創業機會和創業活動分析判斷創業風險的具體來源,發生概率,測算風險損失,預測主要風險因素。應當教育學生估計好自己的創業風險承受能力,學會進行風險決策,提前準備相應的風險管理預案。在評估風險中可以採用層次分析,逐級分析,以深入準確的揭示可能遇到的風險因素。從技術風險、市場風險、財務風險、政策風險、團隊風險等方面預測特定創業機會創業活動可能遇到的風險因素。學會判斷創業者的風險承受能力,為實現自己的創業目標做好準備,以確保創業能順利進行。

5創新創業永遠在路上

創業的本義就是創立基業,創建功業。它是一個跨學科、多方向的複雜現象。創業的實質就是創新,創新就是要不斷追求卓越、打破常規、不斷使創業資源的價值得到更充分的實現和利用,實現健康可持續的發展,獲得更優質的需求和滿足。創新創業是無止境的,它是攀登了一個高峯成功後又攀登一個新的高峯,所以創業永遠在路上。應教育學生認知創業者在創業中必須要勇於創新再創新,勇於探索再探索,勇於發現再發現。要以團隊為核心力量,團結合作,敢於風險,戰勝艱難,堅持不懈,積極尋找更新的創業機會。只有這樣才能獲得創業成功的希望,並能長穩發展下去。

6結語

隨着知識經濟全球化時代,信息科技迅猛發展,創業所要求的素質也越來越高。所以創業要跟上時代潮流,追求卓越,才能在創業的路上繼續前行進而走向輝煌。不僅僅是創業者要跟上時代,承擔創業者基礎教育的教育者們也要跟上時代追求卓越。教育者要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探索新的教育方法,豐富實踐教學內容,增強創業教育的開放性、互動性和實效性。根據不同學科的專業特點積極探索,靈活多樣的課內課外及各科時間空間相結合的創業能力實踐和技能培訓。充分利用校內外資源,依託校企聯盟,科技園、創業園等開展不同形式的創業實踐活動,增進市場意識和創新意識,達到培養大學生成為創新創業的新型優良人才的目的。因此,創業教育同樣永遠在路上。這是人民的需要,社會的需要、國家的需要。

【參考文獻】

[1]王春雅,陶雷,吳孫德,等.國內大學生創業教育研究述評[J].價值工程,20xx,36(1):236-238.

[2]黃娟.地方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模式的新探索[J].繼續教育研究,20xx(2):23-26.

[3]羅金鳳.基於培養視野下的大學生創業教育素質能力體系構建研究[J].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xx,17(1):57-60.

[4]陳華鋒.大學生創業教育路徑研究[J].中國高校科技,20xx(3):83-85.

[5]夏丹,李雯.基於IT類人才創業教育體系架構的新模式探討[J].文教資料,20xx(21):169-171.

[6]陳雪鈞.“互聯網+”視閾下大學生創業教育平台構建[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xx,17(3):106-109.

關於大學生創業論文11

摘 要:近年來,我國已經出台相關政策表明,鼓勵大學生創業,可以休學一年進行創業。雖然國家為大學生創業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大學生創業仍然面對着較為困難的內部因素的阻擾。因此,本文中就現階段我國大學生在創業層面需要解決的問題,進行討論,並提出如何提升大學生創業能力的對策。

關鍵詞:創業論文

一、創業決策概念

創業的過程,是一個不斷作決策的過程。一位學者在一次企業調查中,向管理者提出三個問題“你認為每天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你每天做什麼花的時間最多?”“你在履行職責時感到最困難的是什麼?”結果他得到的答案中90%以上都是“決策”。所以説做決策,對於創業者來説幾乎是每一天都必須要面對的,正確的決策會讓你變被動為主動,從不利走向有利,從失敗走向勝利,反之則會使事情變得無法收拾,甚至走向失敗和滅亡。所以如何做成正確的決策,是每一個創業者需要面對的。

“管理就是決策”,“ 決策就是作決定”,決策就是人們為解決問題做決定,是對末來實踐的方向、目標、原則以及為堅持方向、貫徹原則、達到目標的方法與手段所做的決定。決策是將要見之於客觀行動的主觀能力,是一種主觀意志的表現。決策由決策者、對象、信息、決策理論與方法、決策結果幾個基本要素所構成。具體來説,主要有三個方面內容:

(1)決策是有意識有目的的自覺活動,是為了達到一定的目標,解決某個才進行決策。

(2)要有可供選擇的兩個以上的方案,方可進行決策。如果事情只有一種可能,就不需要決策。

(3)決策是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包括提出問題、確立目標和設計、分析、比較、選擇、決定等階段,而不是指最後決定採取某一方案的一瞬間。

決策有很多種類,主要包括宏觀決策與微觀決策、戰略決策與戰術決策、程序化決策與非程序化決策、確定型決策與非確定型決策、定性決策與定量決策、單目標決策與多同標決策、單級決策與多級決策、個人決策與羣決策等。

二、創業決策應注意事項

(一)找出你所面臨的真正問題是什麼

在作決策之前,請先仔細想想,真正的問題在哪裏?你所面臨的未必是真正的問題,可能只是表面的現象或症狀而已,要把問題搞清楚,才能進行決策。

(二)考慮所有的可行方案與可能的結果

好的決策者總是睜大眼鏡尋找各種可能的方案。在尋在可行的方案時,不要只作“要”或“不要”的選擇。要比較所有的可行方案,想先最有可能出現的結果各是什麼。看看技術上有無困難、能否被接受、財務上有沒有問題等等。

(三)掌握一起應該知道的資訊

在作決策之前,要儘可能蒐集各種有關信息,決策的制定是根據事實,而非個人一時的情緒好惡。有哪些事實是我們作決策前應該知道的呢?請以六個“為什麼”的程序來追問:是什麼、有誰在關心這件事、在哪裏發生的、什麼時間發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是如何進行的。

(四)根據最重要的事來判斷

哪些事最重要,每個人的答案可能都不同,可以從以下三個條件來判斷:不要只為了一時的需要,而應該從長遠來考慮;不是根據別人的要求,而是自己想要的;不是因為你的恐懼,而是因為你的希望。

(五)無論作什麼決策都是有風險的

面對決策風險,要考慮幾件事情:這是現有資源可以承擔的嗎?克服問題所作的決策,可以有多少獲利?是否可以承擔風險的損害?是否可藉由快速決策展現我方的意志力,讓他人對我產生信心?要密切注意情況的變化,及早發現問題,做好準備以應付意外事件的發生,可以讓風險降至最低。

(六)將重要的決策分解成一連串的小決策

這對重大決策特別適用。在行動與瞭解之間取得平衡,以一連串的小決策來觀察如何做出正確的決策。先列出所有的選擇方案,將其中覺得合適的,而且可以在過程中得到信息的,作一小步驟的嘗試,從中獲取一些信息,覺得可行的話,再繼續進行另一個步驟,又再獲得一些相關信息,重複進行這樣的過程,直到覺得已經得到明確的方向了,就可以作出真正的決定。

(七)區分輕重緩急掌握正確時機

不要死守“如果現在不做,以後就沒機會了”的想法,壓力很容易讓人倉促作出決定,不妨給自己多一點時間觀察形勢。不要等到刀架在脖子上了,無可奈何非選擇不可,或是被逼到沒什麼選擇餘地才做出決定,這時的決策品質總是不好。

(八)設定目標與期限,避免陷入泥沼

當眼前這個決定看來視乎沒錯,或是覺得已經投資這麼多心力了,如果現在放棄就太可惜了,這種堅持有時候沒有任何意義,收穫沒有大過付出的代價,變成了“空等待”讓你陷入決策的泥沼中。碰到這種情況,你可以設定目標與期限,例如十分鐘內公車不來就走路去、一年後仍對這個工作沒有興趣就離職、股票跌過三千點就趕快賣出等,不要害怕這種暫時的失敗與改變,而應保持選擇的自由。

三、大學生提高創業決策能力方法

(一)善於捕捉、利用有價值的信息

決策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信息的投入和產生的過程。決策方案的選定可以説是對各種信息資料加工以後的結果。決策離不開信息。但並不是信息越多越好。有時,無用的信息量的增加,反而會影響正確地決策。信息的目的性是與它的價值聯繫在一起的。信息總是在一個特定的時間、特定的項目、特定的條件被利用的,同樣的信息可能對某決策價值千金,而對另一決策者可能一文不值。

在信息數額會中,每一個人都在扮演着兩個基本角色,即信息傳遞者和信息接受者。信息就像人們平時講“吃過了嗎?”的寒暄話一樣自然而平常。但在這“自然而平常”之中,卻有着許多的道理和學問,關鍵是看你能否捕捉和善用信息。

韓國大宇公司是富有影響力的國際企業,公司總裁金宇中對信息相當依賴。他説:“大宇實業在競爭中的成功,靠的就是有效的信息。”金宇中清晰地認識到,在信息社會裏,信息就是資源,信息就是財富,能及時獲得準確可靠的信息,是企業在競爭中取勝的法寶。

20世紀70年代,美國紡織行業面臨着一場深重的危機,紡織行業的年增長率超過了32%。其中韓國向美國出口的紡織品佔美國紡織品市場的35%,而且向美國出口的集中特定商品的市場佔有率超過了20%。

在這種情況下,金宇中便意識到美國對紡織品的大量湧進遲早要實行進口限制。為此,金宇中於1971年5月不惜重金僱傭了熟悉美國商業部內部情況的美國人為顧問律師,不僅獲得了花幾十倍金錢也換不來的大量經濟信息,並得知美國將要對韓國向美國出口紡織品實際限制的情報。根據情報金宇中及時做了調整,做出了切實可行的正確決策,當“限制”到來時,不僅沒有失去市場,反而贏得了更多的美國市場。

對此,金宇中感歎地説:“在一個多變的市場經濟世界裏,信息的重要性不光在於人將來可以做什麼,更重要的可以提醒你現在該做什麼。”可見,善於捕捉信息,敢於探索嘗試是一個企業決策成功的關鍵。

(二)設立一個正確地目標

沒有目標,就不存在目標決策;目標不明確,含含糊糊,隱約不清,那麼決策也是不準確、不可靠的。確立自己的經營目標,是保證決策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經營企業的關鍵在於目標的選擇,選擇了正確地決策目標,是通向經營成功的第一道門,打開這一大門關鍵靠決策者的眼光和判斷力,管理者必須學會選擇經營目標,決策目標的選擇可從各種渠道去尋找和調查。喬安娜就是從女友出席皇家宴會沒有合適的晚裝而焦急這一點上挖掘出經營目標的,從而獲得了成功。

如果決策者不善於捕捉經營目標,選擇決策目標,不善於掌握決策方法,不善於進行決策活動,不善於科學決策,就是一名不合格的經營管理者。

決策者對任何一個決策的實踐,都是為了達到一定的目標。但很多時候,決策者隨着市場的變化或者競爭的推定,模糊了初定的目標,導致對決策者選擇發生漂移,最後走上失敗之路。

目標,在決策中的地位舉足輕重,正如一位學者説:“如果你坐的火車是在錯誤的鐵路上,你所到達的每一個車站都是錯誤的車站。”因此,在做決策時,必須始終牢記決策的目標。

決策者必須始終牢記決策的目標,必須知道自己決策的目標到底是什麼,決策者沿着這一目標的主軸對決策進行具體定的決策在運作過程中是否偏離運作,具體應該做什麼,怎樣去做,同時利用敏鋭地判斷力,時刻觀察和警惕所偏離了方向。惟有如此,決策者才能到達成功的彼岸。反之,如果決策者的決策不能緊扣初定目標制定實施,其最終所到達的必然是連決策者自己都模糊不清的陌生的彼岸

(三)凡是自己認定的事情應立即行動,當機立斷

當機立斷是一個優秀的管理者所必備的基本素質之一。然而在實際工作中,並不是每個管理者都能做到這一點。有些管理者往往瞻前顧後,患得患失,當斷不斷,錯失戰機。歷史上有兩個著名的例子。項羽當年在歷史出現轉機時,既優柔寡斷。又剛愎自用,沒能把握千載難逢的良機,結果遺恨千古,飲劍烏江。李世民則當斷就斷,開始了前無古人的“貞觀之治”。這便是中國歷史上兩個有名的典故“鴻門宴”與“玄武門之變”。一念之差,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實際上,管理者的任何決策都是在已知條件有限的情況下做出的,根本不存在各種條件都一清二楚,對結果也一目瞭然的決策。管理者只有日後才能判斷當初的決策明智與否。

怪不得一個成功的企業家曾説,資歷很好的人實在很多,但都缺乏一個非常重要的`成功因素,那就是果斷性。

在激烈多變的商戰中,管理者不能優柔寡斷,而是需要果斷地對一個又一個面臨的緊迫問題做出決策。猶豫不決且沒有決策能力的人總是拖拖拉拉、舉棋不定,等待局勢的發展看看再説,最後錯失良機。

果斷出擊、絕不拖延是一切成功人士一貫的作風,而被動出擊、猶豫不決則是平庸之輩的共性。仔細研究這種人的作為,便會發現一個成功的祕訣:積極主動的人都是率先抓住機會果斷決策的人,而被動的人則是優柔寡斷,會找藉口拖延,直到最後失去機遇,剩下懊悔的人。

(四)發現機遇、抓住機遇

達芬奇曾説:“機會來臨時,有人能看到,有人在別人指引他時才能看到,有人則根本看不到。”

美國有一位叫魯託的制瓶工人,他有一天與女友約會時,發現她穿的條線裙子十分優美,魯託看呆了,他的女友忙問他發生了什麼事。原來,魯託從她的裙子發現了一個機遇,裙子膝蓋上部分較窄,腰部顯得有吸引力。魯託想,把玻璃瓶設計成女友的裙子那樣,一定會大受歡迎的。他經過反覆試驗和改進,最後製造出一種握上瓶頸時,沒有滑落的感覺;瓶內所裝的液體,看起來比實際的分量多,而且外觀別緻優美的瓶子。

魯託設計的玻璃瓶被可口可樂公司看中了,最後以600萬美元買下魯託這項設計的專利。魯託這位窮工人因善於發現機遇,很快成為百萬富翁,而可口可樂公司自從1923年買下這項專利後,至今仍使用這種玻璃瓶,有力地促進了可口可樂的銷售。

所謂機遇,就是時機、機會,就是某一事物的發展具備了一種最適合的環境和條件。如果有人善於抓住它、運用它,推進自己的事業發展,常常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機會不是永遠存在或永遠不變的,沒有機敏的經營眼光是發現不了機遇的,那正如“睫在眼前常不見”一樣。發現了機遇,你的決策就成功了一半。

(五)做任何決策,都要從實際出發

1、做任何決策,都應該符合邏輯,應該客觀、現實。

做任何決策,都要遵循科學規律和程序來決策,如果僅憑主觀意志去做,得到的教訓也是極其深刻的。

科學決策之所以引起廣泛的重視,是因為它已為人們的實踐所證實,是成功的最基本的保證,科學決策就是理性決策,一切從實際出發,保持客觀的、冷靜的態度,這樣的決策,成功才有了基本的保證。

一個成功的企業家曾經説過這樣一段話:做任何決策,都應該符合邏輯,應該客觀、現實,不受情緒的影響和干擾,始終保持冷靜、客觀的態度。

2、防止決策被主觀想象扼殺

決策是將主觀建立於客觀,將精神的東西形象化,將決策轉化為實際結果的實踐過程。在現實的經營活動中,有一些決策者往往偏離了科學決策的防線,僅靠主觀想象和主觀意志去做決策,最後導致決策的失敗。

想象與現實的距離常常是相差千萬裏。作為一個決策者在進行決策時,應該要符合邏輯,應該客觀一點、現實一點,根據所在行業的特點和實際,不要受情緒的影響和干擾,始終保持冷靜客觀的態度,力求把決策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決策的成功,達到決策者的預期目標。

科學決策之所以引起廣發的重視,是因為它已為人們的實踐所證實,是成功的最基本的保證,科學決策就是理性決策,一切從實際出發,保持客觀的、冷靜的態度,這樣的決策,成功才有了基本的保證。

關於大學生創業論文12

摘要:創新創業教育是我國當今新型教育理念,在整個高校中發展迅速。尤其在應用型學校中尤為突出。應用型高校與科研型高校最大區別就是要培養適合社會需求的技能人才,創新創業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培養大學生應有的素質和能力,這是應用型高校最緊要的任務。因此,在創新創業教育上要實現更高的目標,需要改進和完善相關教育體制,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中為大學生尋求更加優質的就業。

關鍵詞:應用型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改進

一、引言

應用型高校是我國經濟較快發展和高校大眾化的基礎上而產生的一種面向就業的新型高校。相對於研究型大學而言的,它的特點是教學型普通本科院校,為社會輸送相關人才。目前,整個社會處於轉型期,這使得應用型高校要指導學生儘快適應社會新形勢和新要求。創新創業教育是應用型高校關注的重點,這是社會發展的趨勢,也是大學生就業的很好的途徑。在整個社會推進創新創業教育的氛圍下,應用型高校大學生具有精力充沛、知識寬廣、敢打敢拼、思維靈活的優勢。同時早創新創業教育上也存在着經驗不足、教師匱乏、資金短缺、實踐不強的許多困難。有鑑於此,應用型高校在創新創業教育上要逐步進行改進,達到教學要求。

二、應用型高校在創新創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從整體上看。應用型高校在政策上掌握不全面和不準確表現在對相關的體制和要求缺乏統一的理解,對於理論基礎和理論指導理解不深。造成教學質量不佳,沒有形成較為明確的思路。從體系上看。應用型高校在教育課程上較為單一,沒有宏觀把握,體現在教學內容和模式較為簡單,跟不上社會變化的速度,缺乏整體把握,不能建立出科學、整體的體系。從師資上看。應用型高校在師資隊伍上較為薄弱。相當一部分的教師由其他專業改行或兼職進行授課。這表現出教師的專業水平、教學經驗、學歷層次、教學方法差距很大,不能培養出優良的學生。從理念上看。應用型高校不斷加大宣力度,但由於觀念、機制和思維等方面,學校對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引導力度不夠,在校內未形成支持創新創業教育的良好氛圍。從環境上看。應用型高校的相關重點多集中在創新課堂、優惠政策、創業規模等內容,對於教學環境、地點、器材等領域關注度不夠,這不利於教育的常態化和優質化。從實踐上看。應用型高校在實踐上,存在着諸多問題。要求學校建立配套設施和實踐基地。目前看,存在諸多困難,造成很多大學生理論和實踐嚴重脱鈎的問題,進入社會後創業成功率較低。

三、應用型高校在創新創業教育採用的新方法

隨着經濟的發展,社會和大學生對於創新創業教育提出新需求。因此應用型高校要與時俱進改進教育理念和方法,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在整體上要營造出創新創業良好氛圍。近年來,應用型高校的大學生對於創新創業的關注與日俱增,營造出濃厚氛圍。要求學校要努力打造出優質服務平台、完善體制機制,不斷改善教學環境,推動整體發展。為了推動創新創業,高校通過加強創業孵化建設、開展各種“雙創”示範基地、實施科技幫扶、補助優先等,建設培育機構,打造優質的創新創業平台。學校應充分發揮新媒體的效果,積極完善網站、微信、微博等平台,建立彙集大學生創新創業政策信息、智能服務、公共推廣等綜合信息服務平台,加強創業政策服務。學校職能部門發揮扶持和促進的效應,以校園文化活動為依託,弘揚主旋律,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高品位的校園文化活動,樹立正確的創業理念,使大學生的意識、精神成為校園中靚麗的風景。同時,還要拓展教育第二課堂,引導學生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外訓練,包括各類競賽、課外科技、企業實訓等,強化實踐育人。並注重推進創新創業文化建設,建設學生創業中心、文化交流中心,通過舉辦雙創論壇、舉辦名師名家講壇等活動,提升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業素養。這樣有利於創新創業的校園文化建設,形成良好氛圍。

2.在體系上要完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建設。由於創新創業教育面向的是自主創業能力較高的大學生,這與應用型高校發展相當吻合。當今,傳統的教學方式難以滿足學生的學習和實踐需要,這是應用型高校亟待解決的任務,要採用最新的課程設計,要建立起新型的教學課程體系。在課程設置上,要把必修課和選修課並重,均納入教學計劃,不斷完善教學課程體系。形成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創新創業課程體制,激發學生創業興趣,積極創造良好的條件。在課程內容上,注重開發創新創業精品課程,並積極申報各項課題。同時,教學資源要更加是廣泛的.傳播,構建層次清晰、銜接順暢、科學規範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在課程實施上,要針對不同的教育對象,分專業、分階段的普及創新創業教育,增強教學的針對性、實效性。在專業教育上要開設體現行業特點、融入創業思維和方法的專業課程,將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緊密融合,在拓展教育上要幫助創業意願的學生進行更有針對性、個性化的課程教學和實訓,對已經開始創業的學生要幫助他們儘快做到學以致用。

3.在師資上要加強創新創業教育隊伍建設。應用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在教師隊伍上是要完善校內教師培訓體系,在新進人員崗前培訓中加入創新創業專題教育。還要選派優秀教師參加相關培訓,建立和完善校內創新創業教師的激勵機制。當今對於創新創業教師的要求進一步明確,教師的能力要更加具體和全面。要做到以人為本、終身學習、提升教育和可持續發展的教育理念,這是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前提;創新精神與創業能力,這有利於多方面指導學生進行創業實踐;發掘學生創新創業潛能,儘快掌握學生的性格特點,因材施教,開發潛能,樹立創新創業意識;較為綜合的知識結構,創新創業教育涵蓋的內容非常豐富,體現了多學科的交叉綜合,因此,創新創業教師應該具有綜合知識和能力,才能幫助和指導學生進行學習與實踐。教師需要既有紮實的專業知識,又要具有嫻熟的實踐能力,將教育與實踐有機融合,充分挖掘和充實創新創業知識,資源、和方法;創新創業教育是一種實踐性很強的活動,因此教師應當熟練掌握教學前沿,靈活採用多種教學方法,不斷提升教學效果。

4.在理念上要轉變創新創業教育思想。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業能力和創業技能的高素質人才是應用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根本要求和主體思路。隨着時代的發展,應用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必須轉變傳統教育理念,從注重知識向創新意識和創業能力培養並重的轉變,這樣才能引導大學生積極創新,積極實踐,不怕挫折,勇往直前,形成全方位的人才。在教學理念上,要尊重學生,以學生為主體地位,認清學生個體差異,遵循學生成長、成才規律,採取頭腦風暴法、遊戲法、角色互換法等新型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激發興趣,加強師生互動,增進師生感情,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同時,要重視學生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到基層鍛鍊自己,增強技水平。還要制定科學合理的培養計劃,鼓勵學生參加團隊合作和科研探索,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服務。

5.在環境上要跟上創新創業教育要求。應用型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是一項綜合性、系統性、複雜性、長期性的工程,這與科研型高校有明顯的區別。應用型高校僅依靠學校的自身力量是明顯不夠的,必須充分發揮政府、社會、企業等方面共同幫助和支持。這些力量要協同聯動,形成合力,只有這樣才能發揮最大效能,因此,學校要今早融入社會。環境在變化,要求學校優化人才,建立創新創業綜合環境,要做到創業與科研並重,這可以把具有創新的意識的大學生今早的挖掘出來。同時,政府要發揮協調引導作用,設立創新創業發展計劃,對於具有較好前景的大學生提供資金支持,落實優惠政策,完善創業扶持,加大創業擔保貸力度,簡化流程,擴大規模,為符合條件的大學生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還要進一步推動創業促進就業,提升就業質量,還要建立大學生創業發展基金,對於有困難的學生優先幫助。企業對於大學生的創業要有人文關懷,企業注重與學校進行校企合作。校企合作能夠給學生提供更加務實的平台,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增強學生在就業過程中的競爭力。創新創業教育要適應社會發展的大環境,與時俱進,完善自我。

6.在實踐上要開闢創新創業教育基地。創新創業教育是一種實踐性很強的綜合教育,學生的創業能力只有在實踐中鍛鍊才能有所提升。因此,應用型高校更加重視為大學生創業搭建平台和提供保障。因此,學校要改進大學生創業園、創業俱樂部、創業孵化基地和小微企業創業基地,這樣才能為大學生提供充足、有效的創業機會。目前,國內已經創辦出許多創新創業基地,大部分雛形都是以學校為依託、以學生為主體來開創創業基地,使得在校大學生能夠在學習和討論以外,也能夠建立良好的創業公司與創業項目。創新創業基地還要積極組織和指導學生參加各種訓練和比賽。在公開刊物上發表相關論文,申請專利等。還要連接校園與社會,溝通學生和市場,達到對於大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科技創新、就業創業和社會服務。通過開闢和完善應用型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基地,可以構建創業羣體,全面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先進、科學的創新創業觀念,達到提升創業能力的目的。與發到國家相比,我國應用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起步較晚,但其發展前景非常光明,尤其是在教育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以及高等院校的高度重視,大學生創業是大勢所趨。因此,應用型高校儘快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構建創新型學校,實現學生全面發展是當前以及今後發展戰略的核心之一。改進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已刻不容緩。這是當今世界高等教育的普遍認同,也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必由之路。大學生是最具創新精神和創業潛能的羣體,是建設創新型國家、構建創新型社會的生力軍。現在提高應用型高校大學生創業能力,必須要改進教育體制,要順應社會發展的趨勢,致力於改進和創新。只有這樣,應用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才能發展、壯大,只有這樣,才能適應社會,為大學生做好優質的服務。

參考文獻:

[1]李輝.內涵發展視野下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路向[J].高教探索,20xx(4).

[2]劉坤,李繼懷.創新創業教育本質內涵的演變及其深化策略[J].黑龍江高教研究,20xx(1).

[3]鄒建良.探索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途徑[J].中國高等教育,20xx(5).

[4]丁怡.構建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課堂教育體系[J].就業指導,20xx(5).

[5]石國亮.時代推展出來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xx(10).

[6]田碩.影響大學生創業績效的因素探析——基於江蘇省典型高校的實證研究[J].經營管理者,20xx(12).

關於大學生創業論文13

摘要:職業道德與法律是職業學校德育課教學的主要內容,它對增強學生法律意識,加強法治觀念,提高法律素質,瞭解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塑造個人良好的形象,養成文明習慣起到極為重要的作用,不但有益當前,而且會有益未來,作為教者,我的體會是應該努力做到:整體化設計、開放式教學、多渠道實施,通過感悟、內化所學知識,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職業道德;創業;法律

1堅持融會貫通整體化的教學原則

教無定法,但教應有法。教學原則的確定對於教學效果必定起着極大的作用。《職業道德與法律》這一部分的內容共分兩大部分五個單元,前兩個單元屬於道德的內容,後三個單元則屬於法律的內容,是依據教材安排的順序進行教學,還是另闢蹊徑,探索一種新的教學模式,筆者認為,必須整體把握這兩部分內容的內在聯繫和各自區別,應融會貫通地將這兩部分內容有機的結合在一起進行教學,方能取得預定的教學效果。首先,應當認識到無論是職業道德,還是法治法律都從屬於社會規範的範疇,存在着不可割裂的辯證關係。因此,完全有理由將這兩部分內容有機地進行整合教學;其次,就教者來説,應當力求讓學生通過學習理解和把握職業道德和法律之間的辯證關係。提高教學讓學生了解,職業道德是從屬於法治法律的社會規範,與法律法規雖同屬於“行為規範”,但職業道德強調的是自覺性,如良好的個人形象、一絲不苟的儀容儀表、風度翩翩的形體姿態、文明禮貌的語言習慣、良好得體的電話網絡形象,以及未來進入社會展示出的職業風采等,都必須靠自己平日的日積月累逐步形成。實現上述目標重在“自覺”,同時在特定環境下,由內在素質而引發出某種行動,它不存在強制、逼迫。而法律法規卻具有強制性,必須通過施加外來約束來規範人們的行動,甚至通過強制手段糾正他們的違法行為,從而保障人們正當權益和社會的安定。其次,職業道德與法律之間也存在辯證的內在聯繫,存在着統領、從屬關係和相輔相成的關係。要讓學生懂得,違反職業道德者,如果再向前跨越一步,就有可能走上違法的道路。法律和道德都是保證社會穩定、家庭和諧及生產正常發展的需要。社會的法制化,要求社會的每個個體要自覺規範自己的行為,同時法律在社會規範體系中居於最高地位,任何其他社會規範,包括職業道德規範都不能與法律衝突,任何個人不得凌駕於法律之上,任何人都有遵紀守法的義務,不存在法上公民和法上團體,因此,在瞭解了法律與道德規範的辯證統一關係的基礎上,教學《職業道德與法律》這部分內容完全可以也完全可能進行整體教學,而不存在孰先孰後的問題,也不存在孰輕孰重的問題。

2堅持多渠道全方位的教學方法

在確立了教學原則以後,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努力做到採用多渠道全方位的教學方法來達到教學效果。《職業道德與法律》課程,看似比較單調,也容易在教學中陷入從條文到條文及空洞説教,無法激起學生學習興趣的弊端,筆者從教學實踐中,逐漸摸索到一些生動可行的開放式教學手段,以期達到多渠道全方位提升教學效果的目的。2.1組織辯論或爭辯採取這一方法,首先要確認辯題,辯題的選擇必須緊扣課文內容,儘量讓辯論雙方都有話可説,然後確定正方和反方,培訓辯手,收集與辯題有關的資料。同時要指導學生學會辯論的方式,辯論要持之有理、論述充分、證據確鑿、思路清晰。但辯論不是吵架,不是打壓對方,要正確的使用反問、嘲諷、幽默等辯論技巧。2.2組織職業形象表演可以組織學生現場表演儀容儀表、坐姿、站姿、問路、導遊、公交車上讓座、打電話、求職面試等,然後進行評議。2.3組織收集典型案例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調查發生在身邊的典型違法行為,如擾亂公共秩序行為;妨礙公共安全行為;侵犯人身權利、財產權利等方面的案例,並對照有關法律,説明如何處置及處罰的.依據。2.4組織模擬法庭組織這項活動需注意,首先要認真學習有關法律條文量刑的標準、依據,法庭組成人員各自的職責(如審判長、人民陪審員、公訴人、辯護人、書記員、法警、原被告等),並邀請公檢法人員參加評議。2.5組織文藝演出活動前編寫收集有關演出材料、確定演出形式、認真進行排練,確保演出質量。2.6組織知識競賽活動前,認真收集整理答題材料,可事先發布問題,讓學生充分準備。準備安排答題台、搶答器、培訓主持人、安排評判人員、獎品等。

3堅持學以致用、認真踐行的教學效果學法是為了知法、懂法,從而做到守法、護法,學習《職業道德與法律》,不僅是為了獲取相關知識,更是為了完善自我,將來奉獻社會

因此,在教學中必須始終堅持學以致用,認真踐行的教學效果。3.1要努力引導學生提升法治意識這就需要教者必須讓學生充分了解這門課程的意義!真正明白,它不僅對當前有益,更對未來有利,從而增強學習興趣和愛好,走進道德和法規,提高道德境界,做到如飢似渴學習,入腦入心,真正明白,掌握和了解職業道德是提升個人素養,增添個人魅力的需要;是提高社會交往能力的需要,是將來就業創業的需要,而掌握和了解提升法高法紀意識,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真正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需要,是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是保證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的需要,也是防止統治者腐化變質,反腐倡廉的需要,讓學生懂得了上述道理,才能夠自覺投入到學習中去。3.2要努力引導學生認真踐行學是為了做,學了而不去踐行,那就等於白學。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切忌不可從理論到理論,讓學生生硬地記條文,背規範,而要將課堂上學習到的道德法律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通過感悟,將知識內化為信念。特別需要的是養成教育,從小事做起,從身邊事做起,讓自己的行為舉止、所作所為都能符合規範和法律要求,做到注重個人禮儀,樹立正確榮辱觀,遵守社會公德,崇尚家庭美德,將來步入社會後,努力奉行行業道德,樹立職業形象,當遵紀守法的模範。3.3要努力做到以榜樣引領學生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新時代中,我們身邊湧現出一批批愛崗敬業,遵紀守法、維護法律的模範人物,要充分運用他們的事蹟激勵學生向上向善,弘揚正能量。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收集和學習身邊的先進典型,同時用正反兩方面的事例,教育學生揚善懲惡,要讓學生感受先進人物和榜樣的力量,分辨美醜是非,識別善與惡,做到“學有標杆,行有示範”。3.4要充分發揮綜合治理和社會共管的作用進行《職業道德與法律》教學切不可關門教學,從課堂到課堂,要充分發揮社會和綜合治理的作用,要研究“走出去、請進來”的開放式教學方法,邀請校外輔導員、職場精英、優秀畢業生、公檢法機關人員、校外法制副校長到校講課和做講座,以實際事例教育與影響學生健康成長。綜上所述,實行整體設計,採用多渠道、全方位的開放式教學,是提升《職業道德與法律》教學效果的必由之路。

關於大學生創業論文14

1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建設的基本理念

1.1市場理念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的市場理念主要體現在孵化對象的選擇上,一般的研究機構只是單純的注重技術水平而忽略市場要求,而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則將技術發展與市場要求全面融合,避免了出現以營銷為主要業務類型的企業和注重信息處理的企業,從根本上提高了企業孵化的成功率,為大學生成功創業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條件。

1.2企業化理念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具備的企業化理念主要是用來服務創業孵化基地的中心任務,在運作機制上則是選擇已經發展成熟的市場企業,並將其運行機制引入到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的運行機制中,為開展創業活動的大學生提供新的企業發展之源。因此,對創業孵化基地的職能定位就不能緊緊限制在政府機構上,而應該將它視為一個發展的企業,而它所創造的產品是不同的新企業,不同於市場上的一般產品。接受創業孵化基地培訓的大學生應該具備足夠的創業精神,用於抵禦市場環境變換給自身發展帶來的不利影響,以此來確保創業項目的順利實施。

2創業孵化基地在大學生創業中的作用研究

2.1實現創業教育與社會需求的“無縫”對接以上海市某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為例,該基地在創建之初就確立了明確的發展目標和創業理念,將提高創業能力和培養創業人才作為服務大學生創業的主要內容。創業孵化基地服務的主要對象是高校大學生的創業項目,而針對學生自己提出的創新性項目而言,則是提供一定的預孵化功能,在這個過程中逐漸篩選出優秀的創業種子並加大培養力度,最終完成創業項目輸出的任務。該基地成立於20xx年10月,在經過了2年的努力之後為社會培養了65個完整的創業團隊,其中有56名成員在畢業之後經過自己的努力和各方的幫助,創辦了自己的企業,這些企業的創建也為社會提供了無數的工作崗位,為緩解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貢獻了自己的力量。該公司在2年間不斷為高校和社會培養綜合性人才,響應了國家倡導的為社會培養實用型人才的號召,構建了國家、社會、學校和學生的良性循環,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創業能力和工作能力,實現了創業教育和社會需求的完整對接。

2.2啟發大學生創業思想,轉化大學生創業成果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在落實大學生創業思想和轉化大學生創業成果上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例如:寧波市博遠大學生創業基地立足於高校創業教育成果的基礎上,對其中的創業成果進行嚴格的篩選,將其作為公司的種子進行培養,並將成果輸出作為發展的主線,為高校的創業教育和社會創業之間搭建了一座穩固的橋樑。該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與地方多個高校緊密合作,協同運行,在落實創業思想和轉化創業成果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並結合社會發展的要求改革人才培養模式,緊密了社會和高校之間的聯繫,極大的推動了學、研、產的結合。

2.3促進企業自身利益的增長如果站在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上來分析,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可以通過對學校優秀研究力量的'培育和教育,提煉優秀的創業思想,並將創業成果提煉、包裝和推廣,為企業的創業活動提供全面的智力服務,可以包含:海外的交流、項目交易、人才培訓等,最終促進企業的經濟增長和塑造良好的社會形象。

2.4提升大學生的創業理念多數學生在接受創業孵化基地的教育之後,對自己的創業理念有了全新的認識,對原先不成熟的想法有了新的認知。因此,從這一點來看,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創業理念。很多參與創業孵化基地培訓之後的學生對自己目前的創業能力很有信心,同時也得到了同學之間的高度認可,這表明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在提升學生創業能力和自我認同方面有着積極的作用,並幫助學生重新獲得他人對自己能力的認可。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另一個顯著的作用則是拓寬了學生的創業渠道,讓即將開展創業的學生認識和了解了更多的創業項目,彌補了創業過程中思想上存在的缺陷。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也為畢業學生提供了一批就業崗位,學生在參加創業培訓中認識了很多朋友,拓寬了自己的人脈,獲得了更多的創業機會。調查顯示,在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的實踐中,學生的實際技能培養獲得的認可度最高,並在創業理念培養、創業能力提升、創業渠道拓展和創業機會增加等方面起到了關鍵性作用,而且實踐技能培養也緊密了學生與社會之間的聯繫和交往。從大學生創業的過程來看,不同形式的資本對學生創業的影響是完全不同的,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中對組織人力資本的影響最大,這種積極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創業孵化基地經過對學生的培訓,切實提高了學生的創業能力。在組織社會資本方面,創業孵化基地則主要體現在對學生創業思想的改變與重塑造,但與組織人力資本相比,其起到的作用相對較小。大學生創業永遠是社會發展的主體,因此,建立形式多樣的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是完全符合國家提出的發展要求,同時也是國家創新發展的動力源泉。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提供的創業服務是大學生創業思想向社會成果轉化的重要途徑,為大學生的創業種子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和營養因素。

3高校教育與創業孵化基地的發展方向

校作為向國家和社會輸送各類專業人才的地方,在當前市場經濟結構轉型的關鍵時期,必須做到轉變辦學思想、修訂教學內容、改革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式,結合市場要求,切實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提供優質的人力資源。針對目前擁有創業想法的大學生而言,學習先進的生產技術、掌握高效的管理理念以及積累跨學科的知識是其開展創業活動的基本條件,而且上述三種因素在大學生創業活動中有着不同程度的作用。如果學生在創業之前難以完善相關能力,其潛藏的影響就會在後期的創業活動中體現在創業結果上,因此,高校要實時的調整教學工作的重心,為學生的發展提供幫助。創業孵化基地發展的時間較短,很多環節都還不成熟,而且也沒有形成有效的規模,因此,不同創業孵化基地所提供的不同形式的資本支持對大學生創業活動產生的影響有很大的差別,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大學生開展創業活動最需要的支持是自動資金和好的項目,所以創業孵化基地在今後的工作中應該在這兩方面繼續予以關注和支持,充分發揮組織社會資本的功能,切實為大學生的創業實踐提供幫助,為大學生的創業實踐提供豐富的社會資源。

4結語

創業對大學生來説本就是一件高風險的事業,而且在創業的過程中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困難和障礙,因此這就要求,創業者首先要具備良好的創業素質和全面的創業技能,而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有效彌補了高校教育重理論輕實踐的缺陷,在宏觀上扭轉了高校教育不平衡的狀態,並在社會上營造一種鼓勵創業的積極氛圍,提供有制度化的實踐機會,孕育了無數優秀的創業人才,為社會的發展貢獻了巨大的力量。

關於大學生創業論文15

一、高等教育改革與大學生創業創新的制約因素分析

目前,高等教育的作用和影響遠遠低於預期,嚴重滯後於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需求。具有高素質、高能力的高級技工嚴重短缺,缺口竟然達到數十萬人。具體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制約因素:

1.高等院校教育辦學定位及教學措施不盡合理

一是,高校辦學定位與社會需求相脱節,喪失了自身應有的優勢和特色。二是,創業創新服務指導工作做得不夠,大學畢業生創業創新服務體系不夠完善。三是,師資隊伍和實踐實訓條件也不適應高等教育的需要。四是,高等教育教學改革不充分,存在因循守舊、偏重理論教學、實踐教學不足等問題,嚴重影響了學生技能培養,使得大學生動手能力較差,社會認同度嚴重下降[3]。

2.辦學條件不能滿足技能型人才培養需求

發展高等教育,需要高水平儀器設備和科研教學平台。很多地方政府對高等教育投資不夠重視,往往存在追求政績和立竿見影心理。不少高等院校由於缺乏人財物的大量投入,被迫在“貧血”的狀態下勉強運行,導致高等教育質量與社會人才需求存在巨大反差。當前,面對急劇增多的生源,在現實有限的辦學資源基礎上,高等院校質量水平下降將是不爭的事實[4]。

3.高等院校專業設置與市場需求相對錯位

許多高等院校在專業設置上沒能適應市場對人才的需求,使學校喪失生機與活力。有些高等院校不顧自身辦學基礎情況開辦新專業,造成人財物的嚴重浪費、辦學特色不太明顯、專業設置與市場需求錯位等。大學生在學校所學很難直接轉化為社會實踐技能。許多高校在學生的培養模式上,尤其缺乏對大學生情感與態度方面的培養,忽視學生實際動手能力與創新能力的培養,過於注重其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忽略了興趣愛好的激發和個性能力的培養,使得大學畢業生不能適應當前社會經濟迅猛發展對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4.高等教育及大學生創業創新的社會制約因素

一是,針對高等教育畢業生的政策性規定過於僵化,高等教育畢業生的創業創新機制和政策有待改革完善。二是,社會上還存在着對高等教育的誤區與偏見,生源質量得不到保障。三是,用人單位抬高門檻,導致高等教育畢業生相對過剩。四是,高等教育的法律保障機制不夠完善,高等教育立法不夠完備系統,高等教育法律規範不成體系;高等教育法律規範貫徹執行力度不夠強,往往是因為沒有規定嚴格法律責任並加以落實[5]。

二、產生高等教育改革與大學生創業創新困境的原因分析

目前,導致中國社會普遍存在着“高等教育改革發展遲滯、大學生創業創新乏力”的因素很多,而且不同的行政隸屬、不同的省市地區、不同的高校可能情況不一。

1.高等教育培養模式不適應現代社會發展需求

有些高等院校的辦學特色不明顯,結構性矛盾較為突出,導致適應社會需求能力差,社會急需的人才培養不出來或數量極少,而社會飽和的人才又供大於求[6]。

2.很多高等院校的辦學基礎條件均不能適應

現代職業技能培訓要求相當數量的新建高等院校存在發展資金匱乏、沒有生均經費、專業課程建設經費緊缺等問題,只得依靠學生繳納的學費勉強維持正常運行,直接並嚴重影響了高等人才的培養質量。

3.當今大學生創業創新的心理定位不太合理

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體系不盡科學,大學畢業生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的擇業心態,導致當前創業創新市場同時存在“有業不就”與“無業可就”兩種情形。

4.大學畢業生創業創新的通道不夠順暢

多數大學畢業生不願意到基層去鍛鍊、到農村去工作。高校畢業生由於受到户籍壁壘等因素的制約,導致其在非户籍所在的省市,尤其是北京、上海、天津、廣州、深圳等經濟發達地區,無法實現“無障礙創業創新”。政府調控及鼓勵措施不到位、政府部門編制限制及用人制度等問題、城鄉工資收入水平及保險福利等存在較大差距也是重要原因。與此同時,高等院校畢業生支援西部建設的願望遠遠得不到滿足。

三、推進高等教育改革與大學生創業創新的路徑分析

由前述可知,高等教育改革發展與推進大學生創業創新是融合互動、相互促進的關係,在路徑選擇上也必須綜合考量兩者因素,不可不顧中國高等教育實際和基本國情,科學合理地協同推進前者改革與後者創業創新。

1.建構高等教育與大學生創業創新“二維四面”的框架體系

當前,“創業創新難”與“技工荒”並存的悖論,凸顯出高等教育並未培養出適合工業現代化發展所需求的人才。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高等教育體系建設一個科學的升級框架至關重要。高等教育政策設計站位要高、定位要準,不應侷限於體系層次、類型結構,沿用結構分析模式,忽視質量、公平和效率,否則必將不適應時代新需求。只有從結構和功能調整出發,貫徹“普及、優質、公平和高效”的教育理念,全面升級高等教育水平、質量、公平和效率等“四位一體”的戰略,高等教育改革和大學生創業創新才能成功實現。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1)教育培訓質量不斷升級。提高實踐技能的教學質量,是本次升級最緊迫、最關鍵的.環節。同時,要繼續加強師資隊伍、設備設施、課程體系等基礎能力方面的更新升級,建立校企共同培養技能型人才、質量監督與保障的國家制度。(2)高等教育公平得到進一步保障[7]。高等教育將在院校之間、城鄉之間、專業與課堂之間得到進一步平衡,同時切實縮小技術型、技能型人才與管理型、學術型人才的待遇差距。(3)高等教育不斷向現代化升級。高等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標誌之一就是實現高效運轉,必須理順高等院校“雜燴結構”,建立現代職業學校制度,進一步推進政校分開、管辦分離,提高高等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率。(4)建設人人有技能的社會。高等教育的普及範圍應全面覆蓋全體勞動者。高等教育形式是多樣化的,包括學歷教育、職業培訓等。高等教育的層次、類型應更加完備,使現代學徒制得到應有發展。

2.建立系統推進高等教育改革與大學生創業創新的宏觀架

構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好壞,可以促進或制約經濟的發展,因此要從國家戰略層面加以整體規劃和系統推進。(1)逐步完善保障高等教育改革和大學生創業創新的相關政策法規[8]。加快完善高等教育法律體系,明確各級政府對高等教育的經費保障,強化高等教育經費立法,保證高等教育的資金投入,形成有力的監督機制,保障法律法規的實施[9]。(2)各級地方政府應加大對高等教育的扶持力度。加大對高等教育人財物的投入,做到省裏投一部分,地方政府投一部分[10];做好高等院校與相關單位協調交流與合作工作,實現校企共建、資源共享;對高等教育實施一系列優惠政策,吸引高質量的師資。(3)大力改革高等院校教育培養及創業創新模式,抓好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加強對大學生能力的培養,尤其要注重培養技能成長的引領能力、持續發展的能力、較強的轉崗能力和技術創新能力[11]。(4)切實提升實踐課教師技能水平和應用性科研工作。高等院校必須加強應用性技術研究,向社會企業提供科研成果,方能顯現學校的價值,才能更好地培養應用型人才。

3.全面促進高等院校與社會企業等組織機構的對接、互動與共贏

(1)立足全國社會經濟發展變化規律和當地發展態勢及其對高素質、高技能型人才需求的變化,把擴大高校畢業生創業創新作為當地社會經濟建設發展的基本目標之一。建立健全行業企業參與高等院校辦學的長效機制,加強實驗實訓基地平台建設,增強高等教育畢業生的動手能力。(2)建立健全社會公共創業創新指導和服務體系,把解決高等教育畢業生創業創新問題納入各縣、市促進創業創新工作協調機制之中,完善高等院校創業創新指導與服務體系,為高等教育畢業生提供創業創新創業支持計劃。加大推行創業創新准入制度的力度,加強創業創新保障政策執法監察,逐步統一勞動力市場。(3)建立健全科學的技能型人才評價機制,制定提升高技能型人才社會地位和待遇的政策措施,完善高技能人才的社會保障制度,鼓勵和引導全社會建立健全正向激勵機制。提高高等教育畢業生的自我創業創新能力,培養高等教育畢業生的創業技能和主動精神,提倡鼓勵高等院校積極開展創業教育,並將此作為爭創國家示範性高等院校建設的評價指標。

4.促進高等教育改革與大學生創業創新的良性互動

(1)要把握好高等教育變革的正確方向。隨着中國社會經濟的不斷髮展,高等院校應堅持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人們的主體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越來越多的領導者和管理者重視貫徹“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12]。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大力加強高等教育內涵建設,加強“雙師型”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快和推進教學改革實驗,培養高素質的創新型人才,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高大學生的文化素養,營造校園文化氛圍,創建高等教育學生綜合發展的平台。(2)高等教育服務於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升級。高等院校應着眼於未來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調整專業設置和人才培養目標,高等教育畢業生應發揮自己的一技之長,為政府的產業升級工程提供人才與智力支持。高等院校應該全面改革創新不適合現代高等教育的教學模式和課程體系,借鑑國外先進經驗,加大學生實驗實訓的力度,增強教育教學效果。高等院校通過“前廠後店”等新模式深化產學合作,提高高等教育的專業化水平,促進高等教育資源優化配置,構築校企雙贏機制,建立健全多渠道、多層次、立體化產學合作的夥伴關係,使得高等院校能成功、高效的運營。(3)根據高等教育培養目標要求,高等院校應開發大學生職業能力培育模塊,完善學生相關能力培養體系。信息社會虛擬經濟市場的繁榮給高等教育者帶來了不少挑戰,必須要培養學生對社會變動的應變能力和創造性,必須有效提高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和創造性,使其更適合信息時代的要求等[13]。(4)切實抓好大學生自身“軟實力”的再培育。一是,良好的體制和環境是實現畢業生創業創新的前提和條件,要重視對畢業生創業創新政策的落實力度;二是,加大教育調控力度,規範高等教育辦學;三是,加快專業結構、人才培養結構的調整,構建以創業創新為導向、以市場為需求的辦學機制[14]。(5)推進高等教育改革與大學生創業創新保障機制。從宏觀層面分析,作為政府監督的重要舉措,人才培養質量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因而必須建立各級教學質量監控和評估體系。高等院校應逐步打造靈活開放的“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探索相應的高等教育的體制和機制,注重研究和解決畢業生創業創新工作中的新問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chuangye/2g3le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