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互聯網 >

電腦前的恐慌作文

電腦前的恐慌作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電腦前的恐慌作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電腦前的恐慌作文

電腦前的恐慌作文1

作為科幻愛好者,拜讀了長長短短几百篇科幻小説,總覺得科幻作品被籠罩在了悲觀的天空底下,擺脱不了由於對未來的盲目而造成的侷促和手足無措。

在這個電腦與網絡大行其道的年代,有人擔心一次全球性的短路衝擊會將電腦內儲存的人類數千年的文明毀於一旦;有人惶恐一台“只需5分鐘就能得到--部具有大仲馬風格的長篇小説、10秒鐘就能模寫拉封丹的十四行詩”的寫作機器,會使創作過程變得模糊、失去個性,缺乏思考的痕跡;還有人推測,在智能或體能上超過我們的科技產物,會成為我們可怕的敵人。

的確,就像我們永遠無法否認事物的兩面性一樣,我們常常會坐享新技術新發明的成果,同時也飽嘗因此而帶來的苦楚。電腦在一方面取代了令文人和收藏家感興趣的記錄人類文明和智慧的“手稿”,但另一方面,它卻把人類帶進了一個全新的數字化新紀元。站在這一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層面上,誰又能説萊布尼茨改進的加法器取代了人類的大腦計算功能,沈括的印刷術掩蓋了中國文人“手抄”的文學個性?

電腦把人類引向了一個網絡化的社會。這一過於迅疾的跨越,使大多數人在物質上被動地適應於這一生存環境,而在精神上依然皈依於過去。由此而產生的無奈和恐慌,引入科幻小説和科幻電影中,往往演繹出的是一場可怕的夢魘。但科學並沒有因此而放慢腳步,它以其越來越快的發展慣性,帶着科學家的創造慾望,帶着人類對更舒適更輕鬆生活的嚮往飛速前行。所以這種擔憂,在一定程度上只不過是細雨夢迴時的幾許迷茫罷了。

話題最終還是歸結在了生存原則上。對於新事物,如果它能更好地服務於人類,服務於社會,那麼我們又何苦一廂情願地拖住它所要取代的舊事物而牽制住它發展的腳步?對於人,如果能不斷地適應新環境,進而把握住其生存環境的'趨向,又何必對我們的未來杞人憂天?該淘汰的終究要成為過去,過分的眷戀只會使自己陷入困境。拿得起放得下,是面對新事物最明智的選擇。

電腦前的恐慌作文2

看着從家家户户伸出的粗細不等的電話線,想着我們上空無時無刻不在發出的無線傳呼信息,以及那些剛放下電話又打開電腦的忙碌的人們,我不禁自問:信息時代更需要什麼?

信息時代是科技高度發達、信息傳輸高度迅捷的時代。然而科技完成了時間上的超越,卻定格了空間的距離,因此,信息時代所缺少的,也是更需要的便是人際間面對面的交流。

網絡生存在中國還剛剛開始。人們通過電腦網絡和電子商務安排起居、社交和工作,雖然中國的電子商務還不太發達,但這不失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然而在這樣的生活中,面對機器,似乎缺少了許多更人性化的場景:沒有眼神,沒有笑容,也無法透過表情感受他人的內心。雖然有文字的交流,但那畢竟是單一的、不形象的。人們不能充分調動感官進行面對面的交流,這是生活的悲哀。

除了這點,這種誕生在信息時代的新的生存方式還會有什麼影響?假如有一天網絡生存發展到如比爾·蓋茨所説:人們適應它正如接受了今天的電氣生活一樣,那我們會怎樣呢?

到那時,人們終日抱着部電腦,全身運動量最大的器官除了負責呼吸的肺便是手指了。人們會有更好的認知能力,也會有一個更適合椅子的臀部。長時間不與人見面,人們恐怕會失去表達能力,倘若又無暇照鏡子,那不久後,人類能否忘記自己的本來面目呢?

這當然是我最誇張、最悲觀的想象。然而不可否認,進入信息時代,人們少了許多面對面交流的機會,世界也因此更顯空曠了。當人類經過千百年進化才有的功能如買東西、説話、交朋友,被輕輕敲幾下鍵盤所代替時,我們在與那個自然而簡單的世界疏遠。人類從相互友愛開始,在面對面的交流中發展。保持更多面對面的交流,雖是原始的,卻非落後的,那是人類在用行動維持其與生俱來的天性。

標籤: 電腦前 恐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hulian/6kq13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