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教師 >

教師研修觀課報告(通用6篇)

教師研修觀課報告(通用6篇)

在生活中,報告使用的次數愈發增長,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邏輯的合理性。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對寫報告很是頭疼的,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師研修觀課報告(通用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師研修觀課報告(通用6篇)

  教師研修觀課報告1

在本次國小數學遠程觀課評課學習中,我收穫頗豐,結合自己以往的教育教學工作,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努力找出教育教學方面的差距,向教育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學習,教壇無邊,學海無涯,在以後的教學中,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在觀課中我認真學習了四節不同特色的國小數學課,各位教師深厚的教學功底及精湛的教學藝術,讓我受益頗深。授課老師嫻熟地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個人所表現出來的駕馭課堂能力和自身的綜合素養,使我受益匪淺。

四位教師綜合素質較高,他們的教學基本功紮實,都認真研究了課程標準,深入挖掘教材,瞭解學生的已有經驗和認知基礎,教學目標明確,三維目標的設定準確,每節課的教學重點難點突出,使學生在輕鬆的活動中學會知識。

他們在教學環節設計和教學活動中,儘可能多地考慮師生的共同參與性與互動性,充分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參與性。教師們採用小組合作學習,使整堂課學生的參與面廣,參與度高,讓學生融入到課堂中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同時拉近了師生距離,活躍了課堂教學

在教學中,教師們利用多媒體創設語言運情境,促使學生感悟和體驗教學內容與生活的內在聯繫,着重培養學生語言技能和語言運用能力,教學情境創設貼近學生生活實際,有利於學生掌握所學知識。

授課教師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學情分析,將教學任務由淺入深,由易到難,促進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使新知識的建構更加自然順暢,真正是水到渠成。採用多樣的教學組織形式,方法靈活多樣,寓情感教育於教學過程中,潛移默化。

在教學中,從課堂組織來看,四位教師對教學理論的理解無疑是深刻的,並做了大膽的嘗試。情景教學,任務教學,合作探究性教學等教學理念的運用,使我對理論與實際的結合有了更深的領悟。教學活動的設計豐富多彩,效果顯著。訓練方式多樣,有全班活動、師生互動、小組活動、雙人活動、個人活動等,在活動中突破難點,在活動中發展能力。同時也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新課程理念。

在課堂上老師們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探索新知創設條件;尊重學生的個人感受和獨特見解,敏鋭地捕捉學生每一次思維靈感的閃現抓住教育的契機,並時時加以指導、點撥。吳老師每節課都是讓學生自己探究,找到如何解決問題的方法。老師們真的是把教給孩子如何解決問題、掌握解決問題的模式技巧做為一節課的中心,孩子們能把一節課的時光用在學習這樣的事情上,真好。 其實無論問題從哪來,無論是什麼問題,過程都一樣:理解題目,選擇合適的策略,解題,分析。這些基本的步驟能夠幫助孩子們解出這一輩子可能遇到的問題。在未來的歲月中,我們課堂上學到的那幾道題目孩子們會忘記。而他們學到的這套解決問題的技巧都將派上用場。

通過此次的觀課學習,我學到了很多。我學習到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優勢,吸引學生的興趣,設計分層次的練習,延伸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效率。我認識到教學活動的設計一定要站在學生的立場去思考,不僅分析教材還要分析學生。在活動設計的時候,以教學目標為主線,以學生為主體,設計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的活動。課堂教學過程中一定面向全體學生,尤其是對後進生的關注。在數學課的教學中,只要老師精心設計教學活動,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材料,創造一個自由發揮的機會和空間,學生的創新意識,自主探究能力和方法就會得到了不同程度培養和發展。通過教師的有序引導,學生的積極參與,體驗合作、討論與交流,就能培養學生創新的個性特徵和科學的思維方式。

  教師研修觀課報告2

課堂是學生開展學習活動的中心,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直接影響着課堂質量的高低和其自身的發展。新課程標準倡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李凡老師的這節課上,教師利用用引導的策略和激勵性的評價語言,激發了學生的表達慾望,讓整節課的學習氛圍非常濃厚,課堂氣氛活躍。聽完李老師的課,如雷雨過後一股清新的氣息撲面而來。李老師的這堂課體現了國小語文低年級語文教學的課堂特性:

一、導入開門見,山直奔主題。快!

雷雨是夏日的精靈,是人們身邊熟悉的一種自然景象。老師和學生一起交流課前蒐集到的關於雷雨的資料,如拉家常一般,一下子拉近了學生和老師的距離,為深入學問做了極好的鋪墊。

二、識字教學,靈活多樣。妙!

眾所周知,識字教學是低年級教學的重中之重。李老師在這堂課上非常重視識字教學,並且方法靈活多樣。首先李老師引導同學説出,之前學生的識字方法,如加一加、減一減、去偏旁、結合動作等。最後李老師進行了集中識字,其中把蟲字旁的字集中在一起:蜘、蛛、蟬、虹,集中分析這些左右結構的字應注意些什麼,分析出注意的事項:寬窄、高矮、筆畫、穿插。其中重點強調了穿插的寫法。並反覆強調了寫字坐姿。

三、課件豐富多彩,緊扣文本。美!

在教學中,李老師是個有心人。在教學寫“雷雨前”這幾小節中,教師先讓學生看多媒體——雷雨前的情景,讓學生初步感知此時的景

象,接着抓住重點詞語:滿天、黑沉沉、壓、垂等詞語進行體會,讓學生再次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教師用話語點撥,用激勵評價,讓學生在讀中感知,讀中理解,讀中想象,學生讀得有聲有色,有滋有味。在讀的過程中巧妙地將詞語理解(“壓”“垂”、“越來越響”的理解)、句子理解、積累運用融為一體,收到了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綜合效果。

四、演繹情景,多樣練讀!精!

李老師的課上還很重視學生的體驗,如:讓學生學做大樹,當狂風吹來時,學生的手臂就是樹枝,在風中搖擺不止,而老師對着這些搖擺不定的大樹進行採訪,學生連連説“風太了,我停不下來。”“我快要被吹倒了。”從學生的回答中我們不難看出,學生已經進入了情境,這時他們就是大樹,他們就是在風中搖擺的樹枝。還有一個地方就是那隻逃走的蜘蛛,周老師也讓學生説説:蜘蛛,你為什麼要逃走啊?學生也很自然地自己的角色變成了蜘蛛,以蜘蛛的心理表白着自己的害怕。這樣的移情體驗,這樣讓學生換位思考,可以讓學生學得更加入情入境,也學得津津有味,而且這樣的設計也很適合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

總之,李老師教學基本功紮實,教學目標明確,思路清晰,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氣氛活躍。蘇霍姆林斯基説過:“沒有一條富有詩意的感情和審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學生全面的能力發展。”本課設計便以“一條富有詩意的感情和審美的清泉”串起了讀、背、品、悟的心智活動。整堂課如行雲流水,絲絲入扣、清新自然、不落俗套,充分體現了大語文教學觀。

  教師研修觀課報告3

隨着對“新課標”學習的不斷深入,我對新課標的認識又有了更全面的理解。新課標要求在教學中強調以學生為主體,關注每一個學生,注重師生雙方平等的相互交流,溝通與合作,交流學生在學習中的情感體驗,對學生的學習加以引導,對學生的學習給予肯定和讚賞。提倡、引導並促進學生建立“主動參與、樂於探究、交流與合作”為特徵的新的學習方式,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更加註重學生自身的發展

傳統的教學觀念認為體育課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一定的技術和體育知識,所以體育課又被認為是技術學習課,因此在體育課中過多的強調了學習技能、技巧。國小體育教育並不是要讓每個學生都成為運動員,在體育課中把體育技巧作為每課必學的內容,並且把會不會技巧作為學生會不會體育的標準,不但偏離了教學體育的方向,而且由於純技術訓練帶有一定的強迫性,容易使學生產生對學習的體育 懼怕心理,進而造成了學生和體育之間的距離,以致學生喪失了學習的體育熱情和信心。心理學家卡格安在觀察兒童的行為時發現"只有那些與他們熟悉的事物有所不同,但又看得出與他們有一定聯繫的事物,才能真正地吸引他們"。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運用多種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辦法,巧妙地將學生與體育拉近,使學生獲得良好的體育感受,逐漸地喜歡體育。對於低年級學生來説,如果單純的説教,死板的講述體育知識,那隻會扼殺孩子們的想象力、創造力,而且,也無法令孩子們喜歡。 我在對低年級學生教學實施新教材的過程中,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在課堂教學中設置了許多與傳授體育技能有關的小遊戲,並讓每個學生都有自己創想的內容。引導學生做一些小動物的外形模仿。讓學生自主地進行練習,逐步發展下去,可以自由發揮。學生自編的動作源於自己熟悉的小動物,由於個性和愛好的不同,每個學生創想的動作各不相同,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想象力。隨着課堂教學的深入,學生的動作已不僅僅侷限於模仿動物了,甚至連劉翔跨欄的動作都出現在了課堂上。不知不覺中既培養了形式的記憶力,模仿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創造力。

二、設計好課堂教學的環節

一堂課四十分鐘,是老師和學生相處的最重要時光,把握住這四十分鐘是十分重要的。運用多種方法和手段,激發起學生的興趣。精心設計好“開頭”、“銜接”和“結尾”這三 個環節,讓學生像欣賞一首旋律優美的樂曲,觀看一部引人入勝的影視片那樣津津有味地參與課堂教學的全過程,更能使課堂教學具有“磁性效應”。

首先,一個良好的開端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開頭的設計上應該注重新穎,吸引與調動學生的各個感官,讓他們把注意力都投放到課堂上來;其次,各環節的銜接要巧妙,使課堂教學流暢自然,各環節自然過度,保持課堂教學的整體性。且不中斷學生的思路,易於學生接受;再次,把握好結果的處理,讓學生有一種精彩的感覺,就如同一齣戲,一部電影,必定有高潮。同樣,一堂體育課也應該有“高潮”之處。這個“高潮”一般宜在一堂課的結尾前夕。“高潮”往往是課堂教學的“畢彩樂段”,此時是學生注意力最集中,興趣最濃厚,積極性最易發揮的時刻,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有利時機,推敲再三,精心設計,使學生意猶未盡,期待着下節課的到來。

在"新課標"的指引下,我認為現在的教學重要的是去"做"。怎麼做,做得好不好都是其次的,我們要使學生樂意與自己合作,不應把目光盯在道路盡頭教學結果上,要集中精神引導學生在道路上如何前進。作為教師的我,必須在實踐中學習,不斷研究、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把自己的知識與經驗進行重組,找到自己在這場改革中的位置,作出自己的回答!讓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是我們的根本出發點,在教學中,讓我們“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儘快適應“新課程”,克服自身工作中的不足,讓我們為自己和學生創造一個充滿生機活力的課堂。

  教師研修觀課報告4

市教育局教研室各位教研員老師來我校聽課,三種課型各聽了一節,藉此機會,我們全體地理組成員也跟隨魯老師聽了三節課,並聽取魯老師評課,收穫甚多。

在聽課過程中,我深感市教育局深化課堂改革和我校提出課堂效率最大化要求之後,老師們的課與原來所聽到的有所不同。

1、教師的激情投入,創設了良好的課堂“場效應”。

老師的形象、語言、體態、動作、情感充滿了魅力,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強了學生的參與度,並在一節課中,根據自主性探究性教學策略,給學生創設自主、探究的恰當教學情境,激發並指導學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學習,發揮學生學習的能動性,使課堂教學煥發出勃勃生機與活力。

2、以學生為中心,把教材、教師、學生融為一體,營造主動學習的氛圍。

在傳統教育理論和實踐中,文字教材是教學之本,教師的作用是講解教材,指導學生掌握教材,並以此作為教學成敗的標誌。在新課程實施的今天是“學生帶着教材和問題走向教師”,教師更多時間是成長髮展中的觀察者,活動過程的設計者,解決疑難問題的幫助者,是嚮導和顧問。

3、教師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教材對學生來説不僅是掌握,更重要是運用,讓教材成為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工具,由“教本”轉為“學本”。 賀貴山老師在本節課教學中,真正把教材當作了資源,根據教學需要,調整了教材順序。

4、教師不再獨霸課堂,留下時間和空間給學生。

老師“講”的時間在減少,給學生留出更多自主學習的時間,自我思考、理解的空間,師生互動有序,課堂效率提高。

5、靈活組織、調控課堂,波瀾不驚中見智慧。

劉洋的複習課上,能夠在學生區域地理知識一窮二白的基礎上,“授人以漁”,講方法、理思路、歸納模式和規律,有講有練,突出重點,讓學生真正做到學懂學透一個區域可以面對全世界的任何區域,實屬不易。

教研室魯老師聽過課之後,提出建議,把預習的環節提前佈置給學生,課堂上讓學生更多地討論和回答,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只要學生能自己解決的問題,老師絕不插手,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總之,在素質教育的今天,新課程改革已經實施了兩年的前提下,我一定通過各種學習渠道,努力鑽研新課改的精神,把新課改的精神應用到我的教學中,進一步發揮學生自主性、探究性能力。努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各種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興趣的引導下,在愉快的氛圍下學習。我一定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不斷自己的業務素質,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做一名合格的素質教育的先鋒。

  教師研修觀課報告5

通過一整天的時間,我主要聆聽了硃紅甫國小語文名師工作室的幾位名師執教的幾節精彩紛呈的課。 這次聽課印象最深的有以下幾點:

一、以讀會詩,重視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教師們特別重視學生個性化的朗讀,根據教學的需要採用不同的誦讀方式:齊讀、範讀、唱讀、師生合作讀等多種朗讀方式,大聲讀出節奏,小聲品出詩情,極大調動了學生的熱忱,點燃了學生學習古詩的熱情,引導學生直接與古詩詞文本進行深入對話。聲斷而氣連的古詩詞朗讀讓人回味無窮;聲情並茂的情境朗讀更是把學生帶回了作者的時代;生動有趣的吟詩更是平添了學詩詞的樂趣。在讀中感悟,在讀中昇華,讀出了詩詞的雋永的意境,更讀出了作者的感情。

二、馳騁想象,引領學生翱翔於古詩詞的天地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當想象的大門被打開,學生就有了飛翔的翅膀,既能飛入文本體會作者的想象,又能飛出文本,説出自己的獨特理解和感受。就像我們沈錫雲校長所執教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她讓孩子們想象每逢佳節,作者王維會看到些什麼景象使他特別想家?還讓孩子們想象在重陽節的時候,家鄉的兄弟們會對遠方的王維説些什麼……從而啟發孩子們的想象,進而理解作者深切的思鄉之情以及家鄉親人對王維的思念之情。

三、營造意境,讓詩意在音樂和畫面中流淌

以硃紅甫老師執教的《清平樂村居》為例,別具匠心的教學設計,精美簡約的課件,詩意的解讀,豐富的想象,更突出了翁媪的幸福,在體會情感上使人耳目一新。他通過不同的方法創設情境營造出濃郁的古詩詞氛圍。同時,充分挖掘古詩詞特有的韻律美,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文化的薰陶,得到情感的啟迪,自然而然就對古詩詞感興趣。

四、有目的地寫,固化知識,培養學生寫話能力

寫也是其中的一個亮點,劉永霞老師所執教的《觀書有感》,她根據自己的教學需要設計了小練筆,即寫一寫自己眼中的美麗方塘。通過寫的過程,教師使學生加深了對古詩詞的理解。如此有效的小練筆,既使教師拋出的知識有了落腳點,又拓展了學生的思維,鞏固了所學的知識,學以致用。

五、文字遷移,詩詞積累,提升語文素養

古詩詞教學中,老師們在品詩誦美的同時,着眼於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提升。如劉永霞老師在課堂結束之餘出示了另一首宋代朱熹的《觀書有感》,這就注重了知識的遷移和運用,讓學生積累了相關的課外古詩詞。

這次的聽課對我的啟發和觸動很大。在那些老師的循循善誘下,一首首古詩詞彷彿回到了它們當時所處的時代,充滿靈性而富有詩情畫意。真所謂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其次,通過學習,我更加認識到老師引導的重要性,往往好的提問能激發學生思考、探究的意識。如果我們也能如此去上古詩詞的話,必能把古詩詞的枯燥教學局面扭轉,使學生樂於學習古詩,樂於背誦古詩詞。語文教學正像是這一首首意境優美的詩詞,教師們的優秀更讓我反思自己的不足。

  教師研修觀課報告6

我最近非常榮幸參加了國小語文遠程研修活動,6節課下來,我對6位老師的授課情況的整體印象是:異彩紛呈,各有千秋。現將自己的感受總結如下:

一、課前感情交流充分,做到師生心貼心。多數老師注重課前的交流,以縮短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消除陌生感,活躍氣氛。通過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調節了一下學生心裏的緊張氣氛。

二、教態和藹可親,及時鼓勵有信心。首先,無論是男老師還是女老師,讓聽課的老師覺得他們不是面對着一羣學生,而是他們的朋友或孩子,談話或問問題,都是面對面的形式,感覺很自然、隨便。多數老師採用親切地謂,讓孩子們一聽就感覺到親呢,立刻喜歡上了這個老師。另外,老師們及時的鼓勵也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幫孩子們樹立了學習信心。

三、教學環節緊湊,環環相扣吸人心。基本上每節課都做到了環節銜接的自然醒目,如行雲流水,一點也不硬,教學過程中也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聽課老師覺得輕鬆、不生硬,沒有累得感覺。真正做到了順學指導。

四、以讀代講練語感,細節教學是關鍵。在課堂上,語文老師自身就帶有了課堂中應有的感情,在教學中,拿出重點段落,讓學生自讀、齊讀、帶感情讀、教師範讀、教師引讀等多種方式,來培養學生語感,從而體會課文的真正意境和內涵,使教學達到了高潮,使學生情緒激昂,情真意切!

以上就是我的感受以及分析,研修讓我真正意識到自己的渺小與孤陋寡聞,意識到了自己如同井底之蛙。遠程教育研修也激發了我對教育事業更加真實的愛戀。為我們一線教師的交流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平台,在這裏我們可以暢所欲言,解惑釋疑。參加本次國小語文遠程培訓,有幸聆聽各位名師講課,我感慨頗深,受益匪淺。在這段學習生活中,我每天累並快樂着……因為,我收穫了知識,更收穫了友情。通過研修,我全面提升了自己的基本素養和業務綜合能力,對於個人今後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對教育教學工作也有了一種新的理解。 在這次觀課的過程中,我也深深感受到自己的不足,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一定深鑽文本,努力提升自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jiaoshi/317mo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