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教師 >

教師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 15篇

教師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 15篇

當我們積累了新的體會時,心得體會是很好的記錄方式,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恰當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師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 ,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教師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 15篇

教師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 1

今天上午,我們錦華國小和古寨國小共同舉行了依次健康教育研討活動。參加本次活動的的有來自兩所學校的教師10多人,同時參會的還有教科所的主任和心理健康負責人。活動中聽取了縣國小心理健康負責老師,對於目前他們學校有關心理輔導活動的開展的一些情況與做法,並且聽取了三節心理輔導課聽課之後,與會的代表就有關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問題展開了討論,教科所主任還轉達了區教育委員會的有關精神和要求。由此可見,我們國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無疑是先行了一大步,通過學習,感慨頗多,讓人感到沉重與責任重大。下面談幾點我對心理健康有了新的認識體會:

一、我認為,加強教師學習,提高教師心理素質。要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必須提高教師的心理素質。現代化生活日益緊張和繁忙,給人們帶來許多心理變化,面對激烈的升學競爭及來自社會各方面有形無形的壓力,使一些教師產生心理衝突和壓抑感。教師不健康的心理狀態,必然導致不適當的教育行為,對學生產生不良影響。學校要重視自身的心理健康,教師的職業牲特徵要求教師要有極強的自我調節情緒的能力。教師要用科學知識調整自己心態使自己始終處於積極樂觀,平和穩定,健康的狀態,以旺盛的精力、豐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緒投入教育教學工作中去。

二、教師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體實施者。一個成功的教師,除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優良的教學技能,還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師的言行對學生有很大影響,所以,教師完善的心理素質和人格,是構成良好師生關係的基礎,是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發點和首要原則,新的教育實踐要求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從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三、通過學習,我也知道了教師要善於做好自身的心理調節及保健工作,瞭解自我,辯證地看待自己的優缺點;學習心理衞生知識和心理健康知識,掌握心理調節的方法,學會緩解心理壓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調整情緒,保持心理的平衡;善於選擇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處理問題,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樂於為工作奉獻,併合理安排時間,張弛有度;培養多種興趣與愛好,陶冶情操,只有這樣,才能以積極健康地工作熱情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

四、讓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師就要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斷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氣質、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質才能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薰陶與教化作用,真正作到為人師表。

教師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 2

通過學校的安排,我參加了本市組織的為期兩天的“中國小教師心理健康教育培育”。此次培訓為週六和週日兩天,本市各個學校都有安排老師過來參與這一次的培訓。這一次市裏面組織的教師培訓,邀請來了全國著名的心理專家xx過來給我們進行培訓講座,專家的培訓講座,令我收穫頗豐。現在將我這兩天參與培訓的心得體會回報如下:

一、專家講座,解釋詞意

本次培訓的開始並不是給我們傳授怎麼做,做什麼,而是先給我們解釋了什麼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並不是什麼很罕見的東西,而是一直就隱藏在我們身邊的,只是我們平時沒有注意而已。我們平時跟過關注的都是“身體健康”,喲沒有感冒有沒有哪裏碰到了等,但很少回去關心“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我們心理在各種活動的過程中都保持一個積極向上的狀態,比如積極的態度、正確的認識、合理的情感表達等等。

看似很陌生的詞組,卻有我們息息相關。我們許多的教師在講課遇到難題的時候,是消極還是積極對待;面對調皮的學生是生氣處理還是冷靜處理等等。

專家還通過網絡上的各種事故,告訴我們忽視心理健康的危害,以及告知各種事故的心理層面的原因等等,這些例子讓我們認識道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二、本次培訓的對象

這一次培訓講座的主要聽眾,都是來自我們市內各個學校的老師,但是主要的面向對象卻不僅僅是我們在場的教師,還是所有學校的教師,更加是我們自己教的學生。不僅僅是我們到場的教師需要注意心理健康的問題,其他老師和同學們同樣需要關注心理健康的問題。

專家講,我們這是“小球帶打球”,通過這次培訓,讓我們回去給其他老師和班上的同學進行培訓,呼籲所有人都能夠關注到到這個事情上面來。自卑、抑鬱、壓力大等這種問題現在是十分突出的,網上經常能夠看到有承受不住心理壓力自殺自殘的例子,這都是自己和身邊的人不重視心理健康所導致的。所以我們教師需要關注身邊人的心理健康,還要重視學生們的心理問題,及時給他們進行疏導。

三、解決問題才是這次培訓的根本要求

心理上面的問題,不像身體上的問題,哪裏痛醫哪裏。心理上的問題是一個長期積累的問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解決的,需要我們教師需要身邊的人長期努力。

我們要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也要關注學生的各種心理狀態,是否健康。我們要學會釋放壓力,培養一種正確看待問題的方法,學會調節問題矛盾。比如空閒的時候通過各種方式方法去釋放壓力,比如通過運動,通過聽歌,以及跟人分享自己的心理狀態尋求他人的幫助等等。

這一次的培訓,讓我意識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我們平時不能僅僅關注“身體問題”,還要關注“心理問題”。我們作為一名教師,要重視自己的健康,以及學生的心理狀態,加強溝通與瞭解,杜絕悲慘事件的發生。

參加了xx省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骨幹教師培訓,使我有幸與4位心理博士零距離接觸。通過為期6天的培訓學習,對我來説,這不僅是業務理論的學習,也是一次思想認識的提升,更是一次心靈的洗滌,4位博士分別就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這一問題做出精彩的闡述,典型案例的剖析讓我震驚。這些見解和寶貴經驗使我明白,作為一名教師,研究心理健康教育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

當前,中國小生由於受個體發展,社會文化等因素的影響,在不同程度上發生一些心理異常現象。諸如懶惰、好動、打架罵人、偷摸説謊、迷戀遊戲機,或因某些心理因素造成驕傲、自卑、倔強、厭學、無禮、散漫、孤僻等非正常現象。如果這些心理異常行為長時間得不到引導、矯正和教育,而個體主觀上又難以自我調解,將會積習難改,影響正常的心理活動,妨礙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另一方面,面對社會的變化,我們已逐漸意識到學生的有些問題並不全是思想品德問題,不能把學生的心理問題當作思想問題來處理,即便是思想品德問題,其解決也有賴於學生積極的心理活動的配合。班主任只有掌握有關心理診斷,心理諮詢,心理治療,心理教育的理論,並持之以恆的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才能卓有成效地解決自己工作中出現的新問題。

因此我認為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任務、內容以及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方法和要求,對於我們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教育教學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這次培訓雖然結束了,但思考沒有結束,行動更是沒有結束,它對於我的影響將會久遠而綿長,如陳年老酒,將越釀越香。專家教授們用他們的智慧為我點燃了一盞明燈,激勵我樂觀向上、積極進取,指引我將所學所感用於今後的教育教學實踐之中,我將帶着收穫、帶着感悟上路,與同事、與學生、與家長的心相約,助學生自助!

教師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 3

5月26日,我們一行人來到上杭縣實驗國小參加“上杭縣第三屆城區國小教育教學活動暨特色辦學開放周活動”的學習。一天的活動下來很累,但是收穫也很多!在這裏我着重説説我學習了“實小廖明妃老師執教的二年級心理健康課《集中你的注意力》一課後的心得體會:

廖明妃老師的這節課分為:熱身遊戲;故事引領;自我診斷;體驗活動;活動總結五個環節。整節課的教學過程中廖老師都通過輕鬆的遊戲及生動的多媒體課件,使學生親身體驗,親自感悟,感受集中注意力的重要性。孩子們在遊戲式的輕鬆氛圍中,調節並舒緩了日常學習生活所帶來的緊張情緒,達到調節心情,放鬆心靈的目的。我個人認為這是一堂非常有價值的,不僅對於學生來説將受用良多,對於我們這些教育工作者也起到了拋磚引玉的作用!

這堂課以“反口令”的熱身遊戲開始,俗話説得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反口令”的遊戲活潑生動,簡單易懂,充分帶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思維活躍,精神振作。

新課一開始廖老師用多媒體課件播放了一段小貓釣魚的故事。通過對故事情節的剖析孩子們明白了小貓三心二意,不專心是釣不到魚的,而貓媽媽專心致志,一心一意可以釣到很多魚。這個故事啟示了孩子們:注意力不集中所帶來的後果就是不能成功的做成一件事情!藉着這個故事,廖老師又引導孩子們回想自己在生活中因為注意力不集中而產生的影響。使學生更進一步明白注意力不集中不僅影響生活,有時還會帶來致命的後果。

接着通過逛動物園的遊戲讓孩子們知道明確目標可以提高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同時也啟示孩子們注意力是可以通過訓練來強化的。接下去的遊戲就是通過各種活動來訓練孩子們的注意力。通過數“8”遊戲這個活動,孩子們明白了:集中注意力不僅要心到、眼到,還要手到。

活動三,是個傳話遊戲,這個遊戲分成兩個層次來進行。第一是在沒有噪音的情況下進行比賽。第二層次為小組在比賽時老師播放好看的動畫片來進行干擾,結果原來輸掉的小組卻反敗為勝了。在總結這個遊戲的時候孩子們知道要集中注意力,不僅心到,眼到。還要做到認真聽、仔細聽,即耳到!

課程到最後,廖老師和孩子們一起總結了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我們只要做到:心到、口到、耳到、眼到、手到,就可以成為聰明的孩子。再次燃起孩子們的自信心。我相信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孩子們在以後的學習中一定能更加認真,更加專心。

我個人認為廖老師的這一節課,孩子們的收穫是非常大的。不敢説每一個孩子都能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能高度集中注意力,但是大部分孩子從這節課中感受到快樂,學到了方法,收穫到正能量。這是一堂走進學生內心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

教師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 4

xxxx年9月22日至9月28日,我有幸赴海南萬寧興隆參加了為期7天的海南省中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培訓班的學習,通過培訓,傾聽了肖少北院長、劉海燕教授等6位專家的精彩講座。他們用一個個鮮明的事例,闡述了心理健康這門學科的魅力所在,並且通過理論學習、自我剖析等讓我們意識到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門提高學生心理素質的基礎教育,同時也讓我們知道,加強對學生的心理教育,可以減少甚至杜絕學生心理問題的發生。要實現提高學生素質,促進學生的人格健全發展的目標,教師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尤其是班主任。從而讓我瞭解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以及它的重要性,明白了教師不僅僅要教書,更重要的是要育人。更體會到新時期對健康理念的重視使我們不容忽視。現將本次學習的感悟總結如下:

本次學習讓我更深刻的意識到教師心理健康學習刻不容緩。無論是從教師自身,還是從學生的角度去考慮,我們教師都有必要去學習這方面的知識。其實每個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只是有些時候大家忽視了它的存在,或者有意識的否認它的存在。所以我們每一個一個正常的人都需要學習一些心理學方面的知識,更何況我們這些被稱為靈魂的工程師的教師呢?教育是心與心的溝通,我們面對的不是一成不變的事物,而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着複雜情感的人。有句話説得很好,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師才能培養出心理健康的學生。從某種意義上來説,心理不健康的教師對學生身心造成的危害,遠遠超過其教學能力低下對學生學業所產生的影響。教師的心理健康更是直接關係到學生的心理健康、學業成就和人格發展。因此,教師心理健康是培養兒童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維護教師心理健康對於培養合格人才促進教育和諧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心理健康與心理不健康沒有嚴格的界限,由於內外因素的影響,使人的心理功能受到阻礙的情況是經常發生的,所以對任何一個人來説,都有可能出現某些不夠健康的心理狀態。許多天才人物或多或少地具有心理不健康症狀。例如荷蘭畫家凡高生前是一個畫壇無名小卒,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孤獨中生活,是一個躁狂症患者,曾割下自己的耳朵作為禮物送給自己鍾愛的女人,最後不能忍受貧困和疾病的折磨,開槍自殺;蘇聯著名詩人馬雅柯夫斯基具有癔病性人格,情感多變,易激動,感情用事,好幻想,缺乏理智,缺乏自制力,由於他的戀人急着要去上班,沒有聽從他的意願留下來陪他談話而開槍自殺;美國作家海明威晚年患有躁鬱症,由於不堪忍受疾病和心理上的重壓也是開槍自殺的。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這充分説明常態心理與變態心理之間沒有絕對的鴻溝。每一個人都會或多或少具有一些,只是嚴重程度和影響學習生活的程度不同而己。教師也不例外。尤其是現代高速發展的充滿競爭的社會,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給教師帶來更大的心理壓力,更可能產生不健康的心理狀態。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種時代的要求。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人的全面素質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未來人素質中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確定心理健康教育的總目標是: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充分開發他們的潛能,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目標是:使學生不斷正確認識自我,增強調控自我、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對少數有心理困擾或的學生,給予科學有效的心理諮詢和輔導,調節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自我教育能力。在中國小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們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是推進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促使教師更新教育理念,促進學生主動發展,形成完善的人格;有利於提高德、智、體、美、勞教育的成果;有利於學生的排除、心理疾病的防治和精神健康的維護。因此説,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個優秀的教師應該能夠處理好兩個方面的關係——既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同時也重視自己的心理健康。優秀的教師在需要的時候能承受巨大的壓力,但他絕不應讓自己一直處於壓力之中以至於身心俱損,影響工作和生活的正常進行。身為教師,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不斷學習和掌握新的知識,儘快適應新的教學觀念,掌握新的教學方法,達到新的教學要求,才能尋求新的發展,也才能真正擁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師不斷地接受新知識,開拓自己的視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問題,以更平和的心態對待生活和工作中不盡人意之處,更少地體驗到焦慮和挫折,對維護心理健康有重要意義。此外,教學的目的就是教書育人。為了讓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師就要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斷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氣質、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質將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薰陶與教化作用,真正作到為人師表。只有形成學校、家庭、社會的心理健康教育網絡,齊抓共管,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心理水平一定能朝着健康的方向發展。

此次心理健康培訓的時間雖然僅僅7天,但在我的心裏卻激起了層層漣漪。這次培訓給予我的東西決不止心理學的理論知識,它會有一種延續性,影響着我的生活和工作…今後,我要從心理教育的層面上去教育我的學生,更多的關注學生的心理髮展。為了讓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我會繼續認真的學習,並將所學運用到實際工作之中!

教師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 5

中國小教師承擔着培養祖國未來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任。中國小生整體素質的高低,直接關係到國家和民族的命運。具有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質既是現代社會對人的基本要求,也是當前加強學生道德建設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和有效途徑。新時代的教師不僅要完成“傳道、授業、解惑”的任務,而且還要做學生的知心朋友,成為一個合格的心理工作者和精神治療醫生。教師的工作就是研究學生個性規律,按其獨特的規律來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個性。教師良好的個性人格是學生個性發展的不可替代的 “ 陽光 ” 。教師的心理健康直接關係到學生的心理健康、學業成就和人格發展。

心理不健康的教師最顯著的表現是,難以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他們大多不關注學生的生理、心理和社會性發展特點,更不會根據這些特點創造性地運用語言,剖析教材,選擇教學方法,營造課堂氣氛。甚至有的教師忽視學生的性格、特長差異,使用過激語言,冷淡對待成績落後的學生,致使學生心理受到傷害。教師的不健康心理會影響學生人生觀、價值觀,有害於健全人格的形成。教師消極、暴躁、緊張的心理傾向會被學生仿效,最終潛移默化地演變為學生自身的心理品質。心理不健康的教師輕者表現為無故遷怒、惡語謾罵、以罰代教等等,嚴重者則發生虐打學生致殘致死的極端行為。

那麼,究竟那些因素容易使教師形成不健康的心理、產生心理問題呢?我粗淺的把它歸納為:教師心理問題是在外界壓力和自身心理素質的內外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若教師無法對來自社會、家長、學校的壓力有效應對,就容易產生心理行為問題,從而導致心理不健康現象的發生。在當前鉅變的社會和教育改革的環境下,家長和社會比以前任何時候對學校尤其是對教師的期望都高,要求過多,因此賦予教師很多的角色,這也是眾所周知的事實。當前環境下,社會要求教師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 1 )要根據一定社會規定的教育目的和學生身心特點培養人才,他便擔負起社會的代表者、社會道德的實踐者和示範者的角色。( 2 )要在教書育人中,遵循教育教學規律,針對實際情況創造性地進行因材施教,他又要擔當起傳道、授業、解惑者的角色。( 3 )還要言傳身教,真正成為學生的楷模,他需要擔當起父母、朋友或管理者的不同角色與學生進行全身心的接觸。( 4 )從實際需要出發,培養當前和未來需要的實用人才,希望教師能成為研究者和人際關係的協調者等等。

教師一系列的心理健康問題的產生,往往是以上諸多之類的社會、家長寄予教師過高的期望,賦予教師太多的角色,以至使教師產生角色衝突,從而引起了心理問題。

首先是社會、家長對教師角色互為矛盾的要求造成的衝突。

一方面在考試評價制度、課程、中大學聯考制度沒有根本性改革的今天,家長對高分的迫切期望和社會對高升學率、高學歷的要求,以及對教育投入和教學資源的不足,迫使教師不敢過多考慮學生個性和創造性的培養,而以最高效方法,將最標準答案最直接向學生灌輸,以提高課堂效率,獲取應試高分。另一方面,社會也清楚認識到二十一世紀知識經濟主要是靠勞動者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作為發展動力,他們又抨擊應試教育,要求實施以發展創造力和個性的素質教育。因此,中國小教師處於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的夾縫中,腹背受敵,尷尬不堪。

其次,教師自身利益與教師的角色責任造成的衝突。

教師是現代社會的一員,他和別人一樣,有體驗成功和成就的需要。然而,教師角色卻要求與特定的學生維持一種持久(一學年或一屆的時間,而且很慢很難出成果)的關係,這樣就必須使教師較持久地投身於一種特定的情景。但教師尤其是年輕教師,總想去找一個工作條件、福利條件更好的學校執教。希望自己經濟上豐裕,並且社會名望和自尊得到保障。在這種自我利益與他人利益之間選擇的衝突中,育人者和個人事業成功者的角色衝突,必然使部分教師惶惶不安,對自身工作不滿,直到對教育工作產生厭倦、輕視的心理。

再次,教師偏低的社會政治、經濟地位與教師職業的重要性造成的角色衝突。

新時代要求教師不但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管理者、指導者,而且還是心理工作者、學者、專家藝術家和社會活動家。教師這個角色確實是不好當的,尤其社會上還存在對教育事業的不理解和對教師的偏見,教師經濟待遇和職業地位偏低,使教師心理感到不平衡,發牢騷,逐漸失去對教師工作的光榮感和使命感。

還有教師角色定勢的衝突,以及教師角色的彌散性造成的衝突。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導者,知識的權威者和傳授者。但事實上在社會迅速發展的今天,現代信息技術的廣泛運用,教師再也不是唯一的信息源,學生在某些方面比教師知道得更快、更多。教師有時被學生問得啞口無言,教師權威受到挑戰,教師心理受到衝擊。教師們強調的誠信、真實、寬容和遵紀守法,往往被學生以大量的欺詐性的商業廣告和某些靠違法、狡詐而發達的成名商人的事實駁得體無完膚,以至教師對如何扮演社會道德的實踐者和人類文明的建設者產生了心理困惑。再有,教師在改變學生的興趣、行為、態度和價值觀等廣泛的責任裏,很難甚至無法證明取得什麼成就。許多成果的“無形性”,使教師或多或少模糊感到他們的工作是一個無底洞,似乎永遠做不完,永遠看不到盡頭,從而導致教師職業倦怠,甚至對教師職業失去興趣和信心,精神不振、不求上進。又因為教師扮演的是為人師表的角色,這種職業的神聖感在客觀上迫使教師不得不掩蓋自己的喜怒哀樂,長此以往,勢必會使心理不堪重負。如此長期超負荷的工作,便會導致教師患有比一般人更多的心理障礙,如自卑心理嚴重,嫉妒情緒突出,焦慮水平偏高,神經質、抑鬱症和失眠等等時有發生。據報載,青島市一名優秀的國小教師,在近二十年的教學生涯中,一貫對學生呵護有加,頗受學生、家長的愛戴,然而有一天卻因一學生上課時過於調皮、搗亂而勃然大怒,不能自已,對該學生連拉帶扯,最後竟抓住學生的手在牆上蹭。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產生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就在於多年累積下來的“ 心理疲憊素 ” 併發所致。 心理學中有這樣一條規律: 控制不住是控制太多太過分的結果 。這就是為什麼 “ 好老師成惡人 ” 的悲劇會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的深層次原因所在。

長期以來,人們往往只重視教師的教育教學質量,只強調教師的奉獻精神與責任感,而忽視對教師心理健康的維護。教師心理服務機構的空白,教師心理健康知識的缺乏及自我調控心理平衡能力的不足,使教師的心理問題得不到及時的調整與治療,從而使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因此出現偏差。心理學家認為:人們所經受的心理挫折以及缺乏正確的心理調節手段,是產生心理問題的直接原因。對教師而言,教學任務重,升學壓力大,工作超負荷等因素,均可使他們精神負擔加重,身心疾病增加。再者,心理問題就如同常見病 “ 感冒 ” 一樣,幾乎人人都會遇到,教師也不例外,因為教師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仙,他們也有自己的喜怒哀樂和現實問題。如果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種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由此而產生的不良情緒長期得不到釋放,日積月累,惡劣情緒最終會以 “ 零存整取 ” 的形式突破心理承受的極限而爆發。

教師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 6

在參加教師個人成長工作坊活動以前,我學習了《心理健康輔導基礎理論》、《心理健康輔導個體輔導》、《心理健康輔導團體訓練》。在理論學習中,我認為在一些體驗中不可能產生的一些情緒在活動中有了親身的體驗,讓我切身體會到:團體訓練最重要的是從學生的現實生活入手,以組織學生活動為主要形式。讓學生通過參與豐富多彩的活動獲得充分的心理體驗,提高社會適應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

在團體訓練活動中,輔導員利用自己精心設計的多種多樣的活動形式讓學生自己在活動中感覺,然後,在學生積極參與和輔導員根據心理學原理有目的的誘導下,學生自學進行自我教育,從而使學生得到感悟,提高社會適應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

通過x老師的培訓活動,我還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門獨立的課程,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對於教師的教學實踐有着極大的促進作用。對於學生來説,學習是學生的主要任務,它佔據了學生絕大部分時間和精力,而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所出現的很多問題也與學習活動密切相關。學習心理與學習成績是相互影響的,一方面,只有具有良好的學習心理,學生的學習效果會提高,學習成績才能達到較高的水平;另一方面,只有學生在學習中獲得了不錯的成績,體驗到了學習的意義與樂趣,才能好學、樂學。因此,做好學生的學習心理輔導工作是學校中所有教師的一項重要任務。它不僅對於學生提高學習成績有着極大的推動作用,同時也有利於學生以正確的態度認識學習,以愉快的心態投入學習,這對他們的一生都有將產生重要的影響。

因此,更加凸現出培訓全體教師學習心理輔導的必要性。不同學科的教師須根據自己學科特點,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要從滿足學生的正確需要入手。以引導者、協調者的姿態主導。作為教師,要全面瞭解學生,從思想觀點、價值取向,到興趣愛好、熱門話題等等。在學科滲透中要注意:尊重學生個人尊嚴、個人選擇,對學生一視同仁。我們面對的是全體學生,必須堅持面向全體學生,為全體學生服務。要注意給每個學生以機會,同時注意學生的特殊需求並給予實際幫助。

通過培訓活動,讓我意識到:誘導式是真正的高水平的團體訓練模式,是我們要大力提倡和推廣的。因此,學習、掌握並應用誘導式模式是我作輔導員的努力方向。

教師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 7

這次我參加了白下區首屆心理教師的培訓,通過一學期的學習,讓我對心理教育有了一定的瞭解,也為我解決了不少在工作中所出現的難題,可以説是受益匪淺。

我國教育改革和發展在現階段面臨的最大任務就是全面實施和推進素質教育。而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和任務之一,就是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心理素質,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從他們出生起就擁有了太多的愛,獨生子女家庭經濟相對寬裕,有可能為孩子提供較好的生活、學習條件。但孩子在家庭中地位獨一無二,若教育不得法,輕易出現一些心理偏異。比如輕易使孩子變得自私,凡事先考慮自己的利益得失,從不知為別人着想。

而且獨生子女沒有兄弟姐妹為伴,幼時缺少與小夥伴一起遊戲的集體活動,既不易養成與人協同合作精神,又缺少競爭性,在班級中輕易表現為不懂得尊重別人。在家裏,父母代勞獨生子女的許多本應自理的事情,使其易於形成依靠性,自主精神和自立能力都差,也缺少勞動自覺性。這些都是我在平時的班主任工作中所碰到的問題,經過學習我試着將所學到的心理知識運用到教育工作中,現小結如下:

一、調整自己,優化與學生的關係。

作為一名教師,在與學生的相處中會產生心理優越感,有時考慮問題會站在成人的角度來思考,輕易忽略學生的感受,而導致一些不夠客觀甚至是武斷的結論。因此首先要調整自己,放低姿態,多站在學生的角度來看待問題,學生用學生的眼睛觀察四周的事物,取得學生對自己的認同和信任,讓學生在情感上、心理上接受我。在平等尊重的立場出發,尊重學生的人格,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相信學生對自己的誠意和談話內容,建立一種朋友式的友好信賴關係,這樣才能確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順利進行。

二、深切關心,瞭解學生的內心

當學生出現心理問題時,往往會給他在情緒上或是行為上帶來一些影響,這時學生需要別人的支持和鼓勵,有時教師幾句暖和人心的話,一些關懷的表示,都可以使學生深刻感受到教師對他的關心和理解。在得到學生認同的基礎上,教師可以循循善誘,注重啟發鼓勵學生吐露真情,啟發學生正確地表達所要表達地思想。教師應該儘量弄清事情地來龍去脈,冷靜傾聽,不要隨意打斷學生地傾訴來發表自己地建議。當弄清事情原委後,再幫助學生説明他自己的主觀看法,這樣就可以找到問題的癥結。

三、針對差異,不同輔導

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他自己的獨特的性格、愛好、習慣、愛好等等。那麼在做心理教育工作時就是因人制宜,既要注重學生的共同表現和一般規律,又要重視學生的個別差異,努力使教育適合學生的個別特點。教師要明白他的學生來自不同家庭、不同社會背景,具有不同的能力、不同的需要和不同的價值觀,因此在教育中要靈活運用各種教育策略,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教師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 8

做為剛踏入工作一年的年輕教師,在上個學期,我有幸參加了棲霞區心理教師培訓,這次培訓不同於一般的學習培訓。隨着時代的發展,對人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擁有健康的心理是現代人必須具備的條件和基礎。從素質教育的着眼點來看,健康的心理是孕育良好素質的保障。然而,在我們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由於社會、學校、家庭多方因素,導致部分老師厭教,部分學生厭學等不健康心理,嚴重影響了教與學的工作。因此,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顯得尤為重要。

一、教師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教師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體實施者。教師,除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優良的教學技能,還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師的一舉一動都對孩子有很大影響,特別是對低年級學生。在他們的心目中,教師什麼都懂,什麼都會,教師是聖的。教師的言談舉止,以及待人接物等,都會使學生受到深刻的影響。一個樂觀的、心理健康的教師,能夠創造一種和諧與温馨的學習氣氛,使學輕鬆愉快的進行學習。反之,能夠造成一種緊張的課堂氣氛,使學生如坐鍼氈,情緒不安。所以,教師的心理素質和人格,是構成良好師生關係的基礎。教師要不斷地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教師要清楚地認識到自己,學會緩解心理壓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調整情緒,保持心理的平衡;用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處理問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樂於為工作奉獻,合理的規劃、安排自己時間;培養多種興趣與愛好,,只有這樣,才能夠積極、樂觀、健康地投入到工作中區。

二、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在培訓過程中,培訓的老師對一些案例的剖析,讓我們認識到很多在班級管理中的事情也可以這樣處理啊,才恍然大悟,原來他們是僅僅相連的。雖然我們沒有處理過類似的案例,但我們已經掌握了這些事件的相關知識及應對措施,這都要感謝心理學老師對我們所作的培訓。

國小階段學生的心理健康對其一生有極為重要的影響。從心靈上給予學生鼓勵和信心,瞭解學生的不良心理的成因,既包括學校因素,如單調枯燥的學習生活,也包括家庭、社會因素,如家庭的生活環境、撫養環境,社會風氣等。我們無法改變社會現狀,只能靠自己的力量去創造和諧的環境。例如,我們可以儘量創設健康的、舒心的、快樂的、學習氣氛,讓孩子踏入學校就很開心,樂於學習。學校有莫大的吸引力,而老師就是其中的一個原因。那樣孩子會樂於學習。也可以與學生家長溝通思想,相互配合,根本的出發點就是要將其全面滲透到學校教育的過程。

就像陶行知先生的所説“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學做人的前提是要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那麼教師就要不斷完善自己。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氣質、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質將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薰陶作用,真正作到為人師表。因為低年級的孩子時刻在模仿着周圍的人、事。

通過這次的學習,只能説無論在理論知識上,還是方法技巧上我都對心理教育有了初步的瞭解,我的瞭解也只是皮毛。但是未來的路還很長,我會繼續努力地學習,並將所學運用在教育教學上,希望我能夠成為照亮孩子們內心深處的一縷暖陽。

教師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 9

轉眼間,參加心理健康培訓班的學習已結束,這一期的學習讓我深深感受到此次機會彌足珍貴。學習時間雖短,但收穫頗豐。此次培訓學習我瞭解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以及它的重要性,明白了教師不僅僅要教書,更重要的是要育人。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關鍵是教師,教師要尊重學生。要給孩子們創設和諧、宜人的教育教學環境,給孩子給孩子一個自由的天空和殿堂,以此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培養國小生的探索精神與生活情趣。讓學生們能夠快樂學習,快樂成長!

通過學習,我認識到:教師本人首先要學會正確認識和駕馭壓力,化壓力為動力。要將工作中出現的問題看作生活之必然存在,把出現的各種問題作為自己能力鍛鍊的絕佳機會。我們日常工作要做到有鬆有馳,不能憑一時的工作熱情,面對某一項工作就耗盡心理、生理上的能量,以致對以後的工作產生倦怠,喪失激情。教師應先學會認識自己、接納自己,關心自己,珍惜自己,然後才能教書育人,身正為範,教育和影響學生,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具體可從以下幾方面去努力:

一、教師要審時度勢,自覺加強心理調適

教師心理不健康就可能導致學生的性格不完整,就不能正確的處理學生之間、教師之間、家庭之間的問題,這些問題一旦爆發,就可能傷害學生心靈。因此,為了更好地教育學生,教師自己首先必須是心理健康的人。其次教師要做到語言規範。國小生認知水平比較低,所以教師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着孩子的發展。另外,作為教師就要“學高為師”。

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不斷學習和掌握新的知識,儘快適應新的教學觀念,掌握新的教學方法,達到新的教學要求,才能尋求新的發展,也才能真正擁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師不斷地接受新知識,開拓自己的視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問題,以更平和的心態對待生活和工作中不盡人意之處,更少地體驗到焦慮和挫折,對維護心理健康有重要意義。

二、教師要加強修養,堅決抵制各種誘惑

紛繁複雜的現代社會給人們帶來種。種誘惑,因此,尤其需要教師樹立起自尊、自強與自律的人生態度和高尚情操。教師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體實施者,一個成功的教師,除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優良的教學技能,還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人格健全的教師,能在課堂中創造一種和諧與温馨的氣氛,使學生如沐春風,輕鬆愉快,反之則使學生惶惑不安。所以,教師自身保持一種樂觀的心態非常重要。通過學習,我知道了教師要善於做好自身的心理調節及保健工作,瞭解自我,辯證地看待自己的優缺點。只有這樣,才能以積極健康地工作熱情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

三、教師要發掘潛能,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我對心理調適的技能,提供維護心理健康和提高心理素質的方法有了一定的瞭解;通過對個別典型的案例的分析學習,對認識與識別心理異常現象有了認識,而且有了一定的輔導思路。教學活動是師生雙向互動的過程。心理素質良好的教師,會憑藉自己的語言、行為和情緒,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學生在教師的感召下,會表現出強烈的求知慾,體驗到愉悦、滿足的情感,並流露出對教師的尊敬和愛戴。要努力克服不良情緒的困擾,在不斷提高知識素養的基礎上,培養自信樂觀、豁達開朗的健康心理。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掘自己的潛能,發揮自己的才幹,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提高教育教學的整體效益。

四、教師要面向學生,爭做一名陽光教師

作為教師,要以當人民教師為榮,提升人生信念,面向學生,擔負起教育的責任,堅守崗位。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指出的:看不起教師職業的教師,決不會成為好教師,更不能培養出傑出的人才。教師要力爭做一個陽光教師,具有健康、平和、寬容、大度、崇高、自信、積極的心態,有化尷尬為融洽,化壓力為動力,化痛苦為愉悦,化陰霾為陽光,化腐朽為神奇的魅力。

面對孩子,要有陽光般燦爛的笑臉;面對同事,要有陽光般温暖的態度;面對家長,要能陽光般真誠的交流;面對教育,要有陽光般平和的心態;面對教研,要有陽光般積極的熱情;面對發展,要有陽光般不息的能量。給自己陽光,就會給學生撒播陽光,給大家帶來陽光。讓我們永遠記住:“給你點陽光就燦爛。”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熱情地學習,快樂地生活,幸福地工作。

培十天的培訓學習已結束,我找到了自己以後努力的方向,我要從心理教育的層面上去教育我的學生,更多的關注學生的心理髮展。相信這次培訓給予我的東西決不止理論知識,它會有一種延續,影響我的生活,影響我的工作,影響我的人生!為了讓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我會繼續認真的學習,並將所學運用到實際工作之中!

教師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 10

通過這次的教師心理健康培訓,讓我深深感受到教師心理健康對於教師的重要作用。教師是一個普通的社會人、自然人,也同樣會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但教師職業的特殊性又要求教師必須是心理健康的人。因為教師要用高尚的師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去感染和薰陶學生,而高尚的師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質源於教師的心理健康。以下幾點是個人對維護教師自身心理健康的幾點體會。

1、教師要正確認識自己、接納自己。正確認識自己、接納自己是一個心理健康教師應具有的特點。

只有坦誠地承認自己的缺陷與不足,並肯定自己、尊重自己的優點,才能獲得別人對自己相應的尊重。

2、不斷改善教師的心理環境。

一個教師具有樂觀積極的自身心理環境,就會對教師工作充滿信心,能以工作的勞苦為歡樂。反之,當一個教師的心理環境處於消極狀態,她的情緒、教育行為就會異常表現,對教育教學工作會產生負面影響。在工作評價方面,重視客觀、公開、公平、公正,為教師積極地工作創設良好的精神氛圍。同時,注意將“獎懲性評價”逐步轉變為“發展性評價”,使每位教師看到自己每個階段的進步與發展,讓教師在工作中找到努力的方向,看到了成功、感受成就感,從而激勵教師不斷努力進取。

3、重視改進教師人際關係。

教師與其他各行各業的人一樣,都生活在一定的人際關係之中。教師的人際關係主要是教師與學生、教師與教師、教師與領導等之間的關係。這些人際關係構成了教師工作、生活的特殊環境也是教師心理健康的重要條件。教師與家長是“平等”的,他們是“教育的合作伙伴”;領導與教師是“平等”的,他們是一個學習的共同體;教師與教師是“平等”的,他們是同一條戰豪裏的“戰友”。教師要用兒童的眼光去分析學生,改善自己的教育行為;教師之間應建立互幫互學制度,互相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形成一個團結、健康的學習工作氛圍,使教師的心態處於“平穩”的狀態。

4、加強教師心理健康防衞。

雖然教育教學工作與其他職業相比性質較單純,校園內的人際關係也相對簡單,但教師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因為人的內部心理狀態是在客觀世界的作用下逐步形成的,並隨外界因素的變化而變化。特別是在社會大變革的今天,教師更容易被一系列不容迴避的社會問題所困擾,容易造成心理狀態失衡,導致心理健康水平下降。應該開展心理健康諮詢、心理健康講座,組織一些社會活動,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等形式,提高教師心理健康水平。

教師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 11

通過這次培訓,我對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有了新的認識。心理健康的教師應表現為:在人格上是完整和諧的;在情緒上是樂觀穩定的;在意志上是堅韌不拔的。在人際關係上是協調和諧的;教師不僅要教書,而且要育人,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師才能培養出心理健康的學生。正是教師勞動的這種特殊性,決定了教師必須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質。教書幾年,和學生鬥智鬥勇,更明白教師的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下是我的心得。

一、保持健康的情緒良好積極的情緒狀態。

凡是心理健康的人,他們的情緒總是愉快的、樂觀的,對生活、工作充滿熱情。人們的情緒越是樂觀,心理健康的水平越高。一般認為健康的情緒應當是輕鬆、愉快、精神振奮、適度,一切發生很自然,從原因、強度、時間的變化上都是常態的。如果喜怒無常,強弱顛倒,時間上延續的長短也有變異等,都屬於不正常的情緒。影響人的情緒變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所以我們作為教師要善於調節、控制自己的情緒。

(一)控制爆發情緒。

爆發情緒就是激情,它是一種十分猛烈的、暴風雨般的、為時短促的情緒體驗。我們常用"大發雷霆"、"火冒三丈"等形容之。爆發情緒在生活中既有積極因素作用,也有消極作用。其積極方面,可以在艱難險阻時,爆發出像黃繼光用胸口堵敵人槍眼,董存瑞手託炸藥包去炸敵人碉堡那種***的激情。消極的爆發情緒則是工作的阻力,事業的障礙。"激石成火,激人成禍",它容易使人失去理智的思考,一旦遇到強烈的刺激就頭腦發漲,不計後果,做出簡單粗暴、盲目無忌的蠢事來。有些教師在工作中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一時性急打罵學生,以致失手打傷學生,造成嚴重的後果,就是明證。轉化、控制爆發情緒,必須充分利用認識問題的誘導規律,將一時產生的消極激情,轉化到積極方面去。心理學認為,激情爆發程度取決於人的認識問題的能力。提高教師控制激情的能力,最根本的是提高其思想覺悟和辨別能力。

(二)培養持久情緒。

持久情緒,在心理學中稱為"心境"。心境是指在長時間內影響人的整個行為的比較持久的一種情緒狀態。有的心理學家形象地稱心境是被拉長了的情緒。積極的心境使人朝氣蓬勃,處於欣喜狀態,頭腦清醒,求知慾旺盛,能提高工作效率;而消極的心境則使人消沉,常處於一種被動的抑鬱不歡狀態,因而影響工作和學習。職業和環境對教師的心境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為教師的工作對象是活生生的、正在成長着的、有個性的人。

一位教師在談到一次作文批改中的感受時説:它給予我的是事業心的鼓舞,是責任感的鞭策,是心靈美的享受,當我一次又一次陶醉在這種崇高的心境中時,我是那樣的興奮欣喜,如同在道德的高山攀援,峯巒座座,山外有山,……我感到自己是這樣年輕而心又火熱,忘卻了在二十多個春秋的燈下伏案中,白髮已爬上了雙鬢。這種輕鬆愉快的心境和忘卻了白髮爬上了雙鬢,甘當"紅燭"的精神,是教師內心的真實體驗。當一個人心境愉快的時候,往往傾向於用肯定的目光來看待周圍的一切;相反,一個人心境不愉快的時候,他所看到的一切都會覺得不順眼。所以,教師應設法消除惡劣的心境,培養自己積極向上的持久情緒。

(三)培養幽默感。

幽默感是種特殊的情緒表現,也是人們適應環境的工具。具有幽默感,使人們對生活總是持積極樂觀的態度,許多看來令人痛苦、煩惱、厭惡的事物,用幽默的辦法對付,往往使不快的情緒盪滌無餘,立即變得輕鬆起來。當人們長期以來對某事抑鬱不歡時,旁人如用幽默、風趣的言辭敍述或形容,以生動逼真的情態摹仿或扮演,總會惹人哈哈大笑,頭腦中的煩惱頓時煙消雲散。教師應該在學生面前表現出親近、平靜而又幽默的情緒。單純的平靜會使人感到索然無味。如果一個教師談話機智、風趣、幽默,這有助於發揮他的課堂講授技巧和藝術效果。幽默可以調節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學習和思維的積極性,使學生聽起來不覺得累,反而感到輕鬆愉快。缺少幽默感和教育機智,常常在師生之間築起一道無法理解的牆,增加許多無謂的矛盾。實踐證明,富有幽默感的教師比起缺少這些特點的教師來,更善於緩和教育教學工作中的緊張局面,因而也更能以一種積極、樂觀的態度來處置矛盾,從而使自己內心保持輕鬆、平靜。

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人際關係是人與人彼此間的交際關係。

每一個人都有合羣的需要,通過相互交往,訴説各自的喜怒哀樂,增進彼此情感的共鳴,求得心理的滿足。培根曾説過:"當你遭遇挫折而感到憤悶抑鬱的時候,向知心摯友的一席傾訴可以使你得到疏導。否則這種積鬱會使人致病……"人類的心理適應,最主要的是對人際關係的適應。那麼教師如何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呢?

(一)形成良好的師生關係

1.樹立正確的學生觀。

教師應克服居高臨下、把個人凌駕於集體之上的錯誤思想;教師要了解學生和研究學生,對學生既要尊重和信任,又要熱愛和嚴格要求,熱切地期待每個學生獲得成功;教師要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民主公正地對待學生,客觀地評價學生,盡最大努力使每個學生都產生良好的皮格馬利翁效應。只有這樣,教師才能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被全體學生所愛戴,增強師生之間的聚合力,形成健康的和諧的師生關係。

2.增進師生之間的溝通。

教師要縮短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就要增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美國教育心理學家林格倫1967年提出了學校領域內師生之間交往的四種形式。其一,教師在課堂上與學生保持單向交往,效果較差。其二,教師在課堂上與學生保持雙向交往,效果較好。其三,教師和學生保持雙向交往,但也允許學生之間的交往,效果較好。其四,教師成為相互交往的中心,並且促使所有的成員雙向交往,效果最佳。學校中最主要的人際關係是師生關係,因此,研究師生間的交往形式對密切師生關係有重要的意義。

(二)建立融洽的教師之間的關係

1.相互尊重。

教師都是知識分子,他們有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和專業知識,有強烈的自尊心。教師之間只有相互尊重,才能做到感情融洽,合作共事。如果傷害對方的自尊心,容易引起極端行為。

2.利益協調。

教師在協調人際關係的時候,應該從分岐利益中發現一致利益,縮小手段競爭的範圍,擴大手段合作的範圍。隨着人們心理髮展水平的提高,可以不着眼於一時一事的得失,而着眼於長遠的利益和更高層次的精神滿足。這樣有利於建立融洽的教師與教師之間的關係。

(三)建立與學生家長的和諧關係

教師要尊重學生家長。教師要尊重學生家長的意見,尊重他們的人格,在教育學生時,教師決不能貶低家長,不負責任的隨便指責家長。教師要虛心向家長學習,以提高自身的修養。其次,端正與學生家長聯繫的動機。教師與學生家長聯繫,其目的是為了和家長互通情況,統一步調,調動家長積極性,共同教育孩子。而不是告狀、解恨、推卸責任。再次,教師應主動和學生家長聯繫合作,徵求家長意見,這樣有利於和學生家長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此外教師還應該建立與行政管理人員以及其他人員的和諧的人際關係。

教師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 12

通過對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探討、開展,結合學生實際,我校大部分老師都寫了關於心理健康方面的論文、案例分析和調研報告。

大部分學生從心理不健康向健康的方向轉化。如四年級的申閏武同學曾經嚴重違紀,有時上課他競在地上打滾。自開展心育活動起,在老師的耐心教育下,這個貪玩好動的男生慢慢開始好轉,現在已成為全班最守紀律的學生之一。又如三年級的張海洋,他經常逃學,針對這種情況,老師不厭其煩的找他個別談話,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真誠所至,金石為開。如今的張海洋以是班裏的學習尖子,與過去厭學相比,判若兩人。

心育工作的開展,優化了班級管理,學生的思想品德在心育中逐漸升華。心育前,有個班級管理不善,常出亂子。經過三年努力,現在該班基本上實現了學生自治,班風大有好轉。由於全校師生的通力協作,學生中形成了講文明、守紀律、做益事的校園新風尚。

以教育科研為動力,促進心理健康教育發展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一種面向學生的全新的教育活動,而且是一種科學性和實踐很強的教育活動。全體教師心理素質和心理健康教育觀念的提高固然重要,但能使他們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應用更加重要。為此,我們動員教師參與到心理健康教育科研中來,讓他們邊實踐邊科研,在實踐中不斷提高,再回到實踐中去,反覆循環,形成各具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風格。在課題研究實施的過程中,課題組成員積極撰寫論文,及時總結心得體會,用於指導教學,並進行教育科研,以教育科研為動力不斷地推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

進行學科滲透。課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當然也是落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校園生活對學生心理髮展起到很大影響,其中最重要的是學生的課堂學習,因此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應該在課堂教學,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與方法、師生間的情感交流、學生間的學習交往都成了學生心理髮展的主要外部環境。所以我們除了開設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輔導課以外,把學科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作為重中之重來抓。只有每一個教師掌握了學科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與技能,運用心理學、教育學的原理指導教學,把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每一門學科、每一節課堂之中,心理健康教育才真正得到了體現。

把學生的不良行為消滅在萌芽時期。去年下學期,據學生反映,高年級個別學生在來回學校的路上有吸煙的不良行為。我們得知這一情況之後,及時進行了核實,確有此事,於是我們把吸煙的幾位學生請到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輔導室,進行了耐心而細緻的教育,通過及時的教育,使他們深刻的認識到吸煙的危害性,並決心痛改前非,不再吸煙了,針對此事我們在全校學生中宣傳有關吸煙的幾大害處,A、違反了校規及《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B、影響了自身的身體健康(煙裏含有一種有毒物質)C、浪費了錢物。D、同時吸煙也影響了學校的衞生。E、煙霧吐出來污染了空氣G、煙牙嚴重影響了容貌F、而且亂丟的煙頭有可能導致火災,進而燒燬房屋,甚至引起爆炸摧殘人身,殃及生命(並舉了一些具體的實例),從此以後再沒聽説過或發現有學生吸煙了。

耐心挽救心理反常的學生。譬如本期來我校五年級學生曾靖同學在家不吃早餐,在學校不吃中餐,餓得面黃肌瘦,讀書也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整天思念在外打工的媽媽,班主任對此與家長進行了及時的聯繫,也做了多次工作,但這一問題一時無法得到妥善的解決,遠在外地打工的父母十分着急,在家監管的奶奶也萬般無奈,奶奶專程送他來學校多次,並要求學校停餐算了,學校沒有答應她的要求,學校得知這一情況以後,立即找他進行談心,很快弄清了事情的原因(是因為暑假期間父母過於溺愛而引起的),學校老師首先及時肯定了他以前所取得成績,肯定他天生的素質(因人較聰明,樣子長得逗人喜愛),因勢利導,提出怎樣才有強健的身體,怎樣才能學好文化科學知識,從而來報答父母和祖國,通過我們耐心及時的教育之後,他答應堅持每天三餐不間,做到不曠課了。從那天開始,直到現在堅持提早到校,在校就餐,再沒有出現反常現象。

教師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 13

教師的職業是一種特殊的職業,是一種用生命感動生命,用心靈去澆灌心靈的職業,正如雅斯貝爾斯告訴我們的:“教育意味着一棵樹動搖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教師工作的這一特殊性決定了教師心理素質的重要性。所以,要讓學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首先教師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要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首先教師要有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關注教師的心理健康同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作為教師歸根到底還是一個普通的社會人、自然人,也同樣會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但教師職業的特殊性又要求教師必須是心理健康的人。因為,教師的一言一行在學生心目中將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用高超的教學藝術去培養學生的智力,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以高尚的師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去感染和薰陶學生,而高尚的師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質源於教師的心理健康。讀了《教師心理健康》一書後,使我更加認識到了教師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教師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體實施者,一個成功的教師,除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優良的教學技能,還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師的言行對學生有很大影響,特別是對低年級學生更是如此,在他們的心目中,教師是智者——什麼都懂;是能者——什麼都會;是聖者——不會犯錯;是權威者——具有比父母還高的權威力量。教師的衣着舉止,言談風度,以及待人接物等,都會使學生受到深刻的影響。人格健全的教師,能在課堂中創造一種和諧與温馨的氣氛,使學生如沐春風,輕鬆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師,只能在課堂上造成一種緊張或恐怖的氣氛,使學生如坐鍼氈,惶惑不安。所以,教師完善的心理素質和人格,是構成良好師生關係的基礎,是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發點和首要原則,新的教育實踐要求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從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通過讀了這本書後,使我更加明白了教師要善於做好自身的心理調節及保健工作,瞭解自我,辯證地看待自己的優缺點;學習心理衞生知識和心理健康知識,掌握心理調節的方法,學會緩解心理壓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調整情緒,保持心理的平衡;善於選擇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處理問題,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樂於為工作奉獻,併合理安排時間,張弛有度;培養多種興趣與愛好,陶冶情操,只有這樣,才能以積極健康地工作熱情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

總之,教學的目的就是教書育人。為了讓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師就要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斷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氣質、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質將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薰陶與教化作用,真正作到為人師表。

教師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 14

時代的發展,對人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今社會不僅要求我們具有健康的身體,而且需要健康的心理狀態和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以下是我學習後的一些心得:

一、教師自己必須是心理健康的人

通過一線的教學經歷,我深深的體會到教師自身的心理健康直接影響到周邊的人,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確理解學生的行為,更無法巧妙地處理學生問題,輕則影響師生關係,重則可能傷害學生心靈。因此,為了更好地教育學生,教師自己首先必須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師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體實施者。一個成功的教師,除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優良的教學技能,還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師的言行對學生有很大影響,特別是對低年級學生更是如此,在他們的心目中,教師是智者——什麼都懂;是能者——什麼都會;是聖者——不會犯錯;是權威者——具有比父母還高的權威力量。教師的衣着舉止,言談風度,以及待人接物等,都會使學生受到深刻的影響。人格健全的教師,能在課堂中創造一種和諧與温馨的氣氛,使學生如沐春風,輕鬆愉快。教師完善的心理素質和人格,是構成良好師生關係的基礎,是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發點和首要原則。通過學習,我也知道了教師要善於做好自身的心理調節及保健工作,瞭解自我,辯證地看待自己的優缺點;學習心理衞生知識和心理健康知識,掌握心理調節的方法,學會緩解心理壓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調整情緒,保持心理的平衡;善於選擇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處理問題,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樂於為工作奉獻,併合理安排時間,張弛有度;培養多種興趣與愛好,陶冶情操,只有這樣,才能以積極健康地工作熱情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

一個盡職的教師是非常辛苦的,需要休息和放鬆。充當“無所不能”的教育者形象的確使人精疲力盡。因此,教師可以試着在假期給自己充電,例如:學習做旅行家,用膠片記錄生活中的美景美事;學習做美食家,在品評佳餚的同時自己也做一次大廚。新的工作體驗不僅能使教師得到放鬆,而且可以開闊教師的視野,增加教師的知識面。教師可以把從其他工作體驗中獲得的經驗、積極情緒帶到教育工作中來,更好的促進教育工作。

二、經常關注特殊學生的心理輔導

教師的天職就是教書育人,對待問題學生更應該盡心盡責,遇到問題學生怎麼辦呢?一定要充分利用班集體的作用,在寬鬆平等的班級氛圍中,加強對學生心理的團體輔導,通過主題班會的形式,充分發揮班隊活動課的集體心理輔導效應。針對特殊學生的特點,有側重地選擇團體輔導的主題。如自信心教育、青春期教育等。採用講座法、認識法、操作法、表演法、角色扮演和行為訓練等多種方法來激發學生積極參與的內在動機,並在活動中得到領悟。通過一系列的團體輔導活動,不僅讓全體學生獲得心理健康方面的有關知識,也拉近了同學間、師生間的距離,融洽了師生關係。在考慮學生一般心理規律的同時,也要對暴露出來的個別學生的個別心理問題進行疏導幫助。在對學生的個別輔導中,我一方面通過心理輔導室兼職心理教師的個別諮詢輔導,另一方面也進行了個別談心與輔導,打通教師和學生的心理通道,及時瞭解學生的真實思想,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困惑。

總之,教學的目的就是教書育人。為了讓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師就要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斷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氣質、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質將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薰陶與教化作用,真正做到為人師表。只有形成學校、家庭、社會的心理健康教育網絡,齊抓共管,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心理水平一定能朝着健康的方向發展。

教師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 15

這次參加了學校教師心理健康培訓,受益匪淺,感想頗多。我想就此問題談談自己從這次培訓中獲得的體會。

心理健康與心理不健康沒有嚴格的界限,由於內外因素的影響,使人的心理功能受到阻礙的情況是經常發生的,所以對任何一個人來説,都有可能出現某些不夠健康的心理狀態。許多天才人物或多或少地具有心理不健康症狀。例如荷蘭畫家凡高生前是一個畫壇無名小卒,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孤獨中生活,是一個躁狂症患者,曾割下自己的耳朵作為禮物送給自己鍾愛的女人,最後不能忍受貧困和疾病的折磨,開槍自殺;蘇聯著名詩人馬雅柯夫斯基具有癔病性人格,情感多變,易激動,感情用事,好幻想,缺乏理智,缺乏自制力,由於他的戀人急着要去上班,沒有聽從他的意願留下來陪他談話而開槍自殺;美國作家海明威晚年患有躁鬱症,由於不堪忍受疾病和心理上的重壓也是開槍自殺的。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這充分説明常態心理與變態心理之間沒有絕對的鴻溝。每一個人都會或多或少具有一些心理障礙,只是嚴重程度和影響學習生活的程度不同而己。教師也不例外。尤其是現代高速發展的充滿競爭的社會,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給教師帶來更大的心理壓力,更可能產生不健康的心理狀態。

教師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確理解學生的行為,更無法巧妙地處理學生問題,輕則影響師生關係,重則可能傷害學生心靈。因此,為了更好地教育學生,教師自己首先必須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師的心理健康從根本上説還得由教師自己維護。一個優秀的教師應該能夠處理好兩個方面的關係——既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同時也重視自己的心理健康。優秀的教師在需要的時候能承受巨大的壓力,但他絕不應讓自己一直處於壓力之中以至於身心俱損,影響工作和生活的正常進行。身為教師,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不斷學習和掌握新的知識,儘快適應新的教學觀念,掌握新的教學方法,達到新的教學要求,才能尋求新的發展,也才能真正擁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師不斷地接受新知識,開拓自己的視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問題,以更平和的心態對待生活和工作中不盡人意之處,更少地體驗到焦慮和挫折,對維護心理健康有重要意義。

一個盡職的教師是非常辛苦的,需要休息和放鬆。充當"無所不能"的教育者形象的確使人精疲力盡。因此,教師可以試着在假期給自己充電,例如:學習做旅行家,用膠片記錄生活中的美景美事;學習做美食家,在品評佳餚的同時自己也做一次大廚。新的工作體驗不僅能使教師得到放鬆,而且可以開闊教師的視野,增加教師的知識面。教師可以把從其他工作體驗中獲得的經驗、積極情緒帶到教育工作中來,更好的促進教育工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jiaoshi/3eeqg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