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教師 >

幼兒教師閲讀隨筆3篇

幼兒教師閲讀隨筆3篇

無論在學習或是工作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隨筆吧?隨筆是散文的一個分支,是議論文的一個變體,兼具議論和抒情兩種特性。想要學習寫隨筆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教師閲讀隨筆,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教師閲讀隨筆3篇

幼兒教師閲讀隨筆1

"這是我媽媽新給我買的書,你可別弄壞了。"恬恬一邊提醒,一邊小心翼翼地把自己的書拿給蔡善。"我知道了,我會小心的。"蔡善一邊迴應着恬恬,一邊迫不及待地打開書看了起來。

這是一本童話故事彙編,蔡善打開書看到第一個故事是《三隻小豬》,就一邊看一遍講述了起來。

在聽了一遍蔡善講述的故事後,我對他説:"等等你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好嗎?"蔡善看看我,不説話,似乎有點害怕自己講不好,因為在他的臉上我看到了不自信的神情。"你講的很好地,我剛才聽你講的`故事非常棒,一會兒你就像剛才那樣講給大家聽,要是講不下去了,我會提醒你的,你放心吧。"我鼓勵起孩子來。蔡善又想了一會兒,終於答應了。

我把孩子們都召集起來,一起來聽蔡善講述《三隻小豬》的故事。

"從前,有三隻小豬,有一天媽媽叫他們自己去蓋房子……"蔡善講起了故事,剛開始的時候聲音很輕,眼睛也一直盯着書,只是偶爾會看大家一下,我和孩子們坐在一起,一邊聽故事一邊為蔡善翹起大拇指,鼓勵他。漸漸地,蔡善講述故事的聲音越來越響,眼睛也不看書本,動作也慢慢豐富起來了。

一個故事講完,孩子們都為他送上熱烈地掌聲。"再講一個,再講一個"的呼聲也同時響起,蔡善備受鼓舞,又為大家講了一個《小貓釣魚》的故事。

其實《三隻小豬》的故事大家都聽過無數遍了,可就是從來沒有一個孩子可以站出來把這個故事完整地講給大家聽,今天我在自由活動中聽到蔡善的講述後,為他搭建了展示的平台,我的鼓勵幫孩子樹立了自信,也讓孩子們知道原來我們中間也有那麼棒的小朋友,會把自己知道的故事告訴大家,下次我也要來試試。

在今天的活動後,我和孩子們一起商量,以後每天中午的休息時間就讓大家輪流來講故事,看看哪個小朋友講的故事最好,我們一起來評選"講故事能手",我們的決定也得到了家長們的支持。相信孩子們在經過一次次的鍛鍊後,自信心、語言表達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一定會得到很大發展的,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幼兒教師閲讀隨筆2

我班裏有一位叫陽陽的孩子,不願意參加集體活動,也從不與教師或小朋友交流,每天就喜歡在活動室裏跑來跑去,快樂的時候會高聲喊叫,生氣的時候會就地打滾。我很擔憂陽陽的發展,所以格外關注他。在觀察中,我發現陽陽除了喜歡在活動室裏跑,有時還會在閲讀區裏停留,常常會把書架上的書搬到地上,然後再放回去,偶爾也會拿起其中一本翻一翻。我意識到這也許是引導陽陽的契機。

一天,我拿着繪本《和爸爸一樣》,故意坐到陽陽身邊閲讀。不一會兒,我感到他向我投來了好奇的目光,便舉起書轉向陽陽:“陽陽,你看過這本書嗎?”他搖搖頭。我連忙説:“那你想看嗎?我們一起讀這本書好嗎?”“好。”這是陽陽第一次認真地迴應了我。那天,我和陽陽一起讀完了這本繪本,心情如陽光般燦爛。

從此以後,我經常找機會和陽陽一起讀書。我發現那些內容幽默、色彩鮮豔、視覺衝擊力強的繪本是他的首選,所以我經常會在閲讀區投放一些他喜歡的圖書,以吸引他去閲讀。我除了陪他閲讀,還會就書中的內容與他作些簡單的交流。開始他的話很少,但我還是不厭其煩地與他交流,只要他能和我互動起來,哪怕只是一個眼神、一個肢體動作,我都會給予鼓勵。漸漸地,他看的.圖書越來越多,和我的交流也多了起來。有時他還會主動問我一些問題。再後來,我就引導陽陽與小朋友一起閲讀,就這樣,陽陽和小朋友的交流也慢慢地多了起來,並且也願意和小朋友一起遊戲了。

因為閲讀,陽陽打開了心扉,願意向教師傾訴自己的想法,願意與小夥伴們分享自己的感受,逐漸建立了自信,融入了集體。這就是我和陽陽的讀書故事,它沒有激動人心的場面,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卻有着最真實的成長記憶。

幼兒教師閲讀隨筆3

今天有幸看了由吳放著作的《和孩子一起跳舞》的書籍。在翻閲目錄的時候,一下就被有關美術標題所吸引,“幼兒美術欣賞的特點”有感而發。

培養幼兒欣賞作品的能力,不僅能提高幼兒鑑別的能力而且能大大提高幼兒的自身的能力,同時也是為之後幼兒學習技能和創作作品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雖説這是教師經常去做的事情,但並沒有受到重視。教師自身沒去重視它,小朋友怎麼會去認真呢!就譬如我在進行印畫活動《多變的雲》時,在最後一個環節交流幼兒作品出現了問題。當我問到,“你覺得哪副畫好,為什麼?”時,孩子們都沒有去仔細地思考就直接説到,“好看!”我又追加地問,“好看在哪裏?”他們卻説不上來了。這平時難道沒有問過,沒有説過嗎?都不是,經常進行的環節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之後我想了很久,其實就是在平時幼兒在進行美術活動的時候,教師沒有注重到細節上,如讓幼兒觀察顏色的多樣性上,畫的圖案上和其他同伴上有什麼不同,讓幼兒善於觀察,善於發現,相信孩子們才會去欣賞同伴的作品,才會懂得欣賞,在懂得欣賞的基礎上才會去探索和發現,才會創作出好的作品出來。因此要創作出好的作品是一環扣一環的,一環出錯了,就會影響到其他環節。那怎麼樣才能讓幼兒更好得去欣賞呢?在通過閲讀吳放著作之後,我有所感悟和啟示。教師和幼兒往往比較注重審美結果的獲得,而忽視了審美欣賞過程的融入與參與。首先在美術課上和日常活動中為幼兒提供豐富多彩的.美術欣賞材料,是豐富幼兒美術經驗,提高幼兒藝術鑑賞力的好方法,值得作為幼兒教師的我們大力推廣。

另外欣賞遠比理解要重要得多,教師常常在欣賞範畫的時候會問,“你喜歡它嗎,喜歡在哪裏?”等類似的問題,但幼兒卻一下子不能説出個所以來,教師就會很着急,是不是孩子們理解不了了,甚至有時候一定要將幼兒引導到自己的理解上,這樣就會產生了誤區,長此以往下去就會使幼兒在這方面的興趣和快樂都剝奪了。其次當教師在準備美術欣賞課時,教學目標的設定必須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與需要,不可能全班幼兒的欣賞水平步調一致,教師要注意滿足孩子們的個性化需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jiaoshi/9j3l0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