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教師 >

大班教師教育隨筆【推薦】

大班教師教育隨筆【推薦】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大家對隨筆應該很熟悉吧?隨筆,顧名思義就是隨筆一記,篇幅一般比較短小。你見過的隨筆都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師教育隨筆,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教師教育隨筆【推薦】

大班教師教育隨筆1

一粒胚珠的動土而出,需要充足的氧氣,雨露的滋潤,陽光的照耀,不然,它將會慢慢枯萎,永遠埋藏於地下。幼兒就象胚珠,老師的愛和關注就是他們健壯成長的動力。

課堂上,應對孩子的嬉鬧和喧嚷我有點束身無策,情急之下,我扯破喉嚨喊了一聲:“都坐好了!”那氣勢,肯定是出言如山,不可違抗。看到我凶神惡煞的樣貌,孩子們害怕了,趕緊坐好。但是沒過幾分鐘,又亂作一團,我轉念一想:我不能在孩子們心中充當機械的權威者,我應利用我們之間相互融合的情感來解決問題呀。想到這搭,我故作神祕地告訴大家:“我發明了一個奧祕,我喜歡的孩子秋水裏還有老師呢!”孩子們立刻好奇起來,紛紛問我:“老師,你喜歡我嗎?老師,我的秋水裏有無你?”我像放哨似的,從每個孩子身邊走過,孩子們都目不轉睛地看着我,恐怕錯過我的秋水。檢查完後,我説:“喜歡和我學習的小朋友,老師喜歡你,你的秋水裏就會有老師!”之後我列舉了幾個小榜樣,這一招真奏效,孩子們都但願本身的秋水裏有老師,聽得個性當真,回覆問題也很用心,整個教育活動生動搞笑。

“老師,你的秋水裏有無我?”很快成了我的`一句口頭禪,孩子們也總長短常當真地注視着我,但願從我的秋水裏找到他本身的影子。秋水很快成了我們相互通報信息的通道和表達愛的窗口。看似簡單的一句話卻滲透着我和孩子們之間無盡的愛。我真的但願我播種的這些胚珠,能夠勇敢的應對風雨,健壯成長。

大班教師教育隨筆2

親愛的家長朋友,你們好!今天非常有幸能代表老師們同大家進行交流。孩子們很快就要進入國小,成為一名光榮的國小生了,幼小銜接工作牽動着大家的心。幼小銜接工作一直是我們幼兒園致力於研究的一項重要課題。因為我們知道幼小銜接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幼兒進入國小健康發展。在活動中我們進行了思考,並實施了不少的活動。今天,我們選取了一些歷來適合孩子發展的做法,希望給家長一些啟示和幫助。

一、加強對幼兒傾聽習慣培養

會傾聽是國小生上課聽講的一個基本要求。會傾聽才能聽懂別人説的話,才會做出正確的反應,才會完成作業、學習成績才能提高。因此,我們很重視幼兒傾聽習慣的培養。對此,我們採用了多種方法,如代幣制、小紅花、聽故事、複述故事、傳話等遊戲來培養幼兒的傾聽習慣。但是應該説孩子的有意注意時間很短,在一些時間裏孩子肯定會走神,那麼教師的眼睛就非常敏鋭,會用眼睛和孩子進行交流,有時候發現孩子的頭低下來了,那時候就往往會發現他們或者是在動衣服上的一個小釦子或者是從家裏偷偷帶來的小玩具或者是小食品,就是這些小小的東西,往往分散了他們很多的注意力,所以希望家長不要給孩子帶任何的小玩具、身上佩戴的小飾物也不要戴。(容易分散注意力,也會為孩子的安全帶來隱患)。家長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引導幼兒會傾聽。比如:和爸爸媽媽説話時,眼睛要看着,問孩子聽明白了沒有。還可以給孩子佈置一些簡單的小任務,看孩子完成的怎樣,理解水平如何等。

二、加強對幼兒進行的是責任感的培養

5—6歲正是責任感萌芽時期,責任意識的培養尤其重要。《綱要》中明確指出:“要培養健康活潑、文明合作、勇敢自信、探索創新的具有初步責任感的兒童。能完成簡單的任務,有一定的責任感,逐步形成集體榮譽感。”我想大家並不陌生。這在開學初的家長會中各班老師都有介紹,家長也填寫了“責任感的調查問卷”。我想大家還有印象。

在孩子升入大班之後,我們把任務佈置給孩子,不直接告訴家長。讓幼兒有一定的任務意識。這需要我們家長的配合和以身作則。你的態度決定了孩子的任務意識如何。有的家長 “你們老師怎麼那麼多事,整天不是讓我們幹這就是讓我們幹那的”,牢騷滿腹的話想一想孩子的感受是什麼啊:哦,我爸爸媽媽都説了老師麻煩,那就不用管了,那如果您是這樣做的話“今天老師佈置什麼任務了嗎?我們一起來找一找吧”相信一次次的,孩子的任務意識會越來越強,會越來越積極主動,那麼以後老師佈置的任務小朋友都能及時完成了。其實在這一過程中雖然看起來是有點麻煩,但是對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他做事會更積極、而且在這一過程中他在動腦筋想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是孩子最大的收穫。

現在,有很多家長都知道責任感的重要,但是有時不知道怎樣來引導培養孩子。那麼,家長怎樣做才能幫助孩子建立起責任感呢?下面我就簡單介紹我們老師平時一些好地做法,家長可以舉一反三的運用。對孩子來説,責任感包括三方面:1、對自身的責任意識;2、對他人的責任意識;3、對社會的責任意識。

(一)、對自身責任意識的培養

1、發揮小書包的管理作用,提高自我服務意識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小書包,書包裏裝滿了各種各樣的學習用具:彩筆、油畫棒、鉛筆盒、數字本、圖畫本等。在幼兒園,我們讓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小書包。比如:上數學課、美術課都要用到小書包,都是孩子們自己取放,用完後,自己整理好學習用具。開始用書包時,很多孩子丟三落四,不是忘記鉛筆,就是丟了橡皮,很多孩子的書包一直掛在小椅子上,不知道擺放到指定的位置上;還有一個普遍的現象就是孩子沒有檢查書包的意識。他自己認為收拾好了,便不再管了,結果經常少東西。結合幼小銜接,我們在平時,先交給孩子這些學習用品的使用方法以及管理方法,讓孩子知道做完作業後,先把錢幣、橡皮、卷筆刀裝到鉛筆盒裏,然後再把鉛筆盒和本子放進書包裏,最後再檢查桌子和地下有沒有拉下的東西,確定東西一樣不少後,再把書包放回制定的位置。小書包在使用過程中,我們感到非常具有教育價值,很有實效性。通過一段時間的培養,現在,孩子們知道了物品不能隨便仍,應擺放整齊,學會了有規律的整理物品的技能。通過管理小書包,使幼兒明確小布包的使用與管理都是自己事情,不能依賴他人,幼兒的自我服務意識大大提高了。咱們有一部分家長往往把這些原本屬於孩子自己的任務給代替了,給孩子收拾書包、整理學習用具,失去了鍛鍊培養的機會。試想:孩子連自己的事情都不管,任務都完不成,何談對家人對社會的責任意識?所以,家長一定不要剝奪孩子鍛鍊的機會,不要看到孩子收拾得不整齊,就順手代勞了,就讓孩子自己整理。再比如:讓孩子學習自己的襪子、內褲自己洗,家長不要怕孩子洗不乾淨。

2、一日生活中佈置各種小任務,滲透責任感的培養。

(1)佈置學習作業。如:寫數字、繪畫。只有完成作業的小朋友才能自己喜歡的事情.在家,家長也可以給孩子規定時間,完成一定的任務後才能做起他的`事情,否則就不行。

(2)主題活動中滲透責任感培養。每次主題活動,我們給孩子佈置各種任務。如:結合主題我們已經進行完的主題“我是中國人”等,讓孩子們回家與爸爸媽媽一起收集有關中國的臉譜、少數民族的圖片等,我們家長都很積極的和孩子們一起製作了各種京劇臉譜,繪畫了少數民族娃娃,我們將這些材料都佈置在班級環境中,孩子們看到自己的臉譜、民族娃娃貼在黑板上,掛在教室裏,都自豪地説:“看,那是我做的”。從孩子的表情中,我們看到的是一份自信,一份引以為榮的責任感和自豪感。在這裏,要感謝各位家長,對我們班級活動的支持,其實這種支持也是對孩子最大的鼓勵。希望家長一如既往的和孩子們一起繼續保持這份熱情。

(二)、對他人、集體、對社會責任意識的培養

大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不管不問、自私自利的孩子。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充滿愛心、善良、能負得起責任的小朋友。那麼,就需要我們家長做個有心人,抓住身邊的點滴小事,進行引導。首先,大家要知道,“對他人”,包括對家人、對老師、小夥伴。“對集體”,對孩子來説主要是就是班集體。在幼兒園,我們進行了這樣的活動來培養。

1、通過開展值日生活動,使幼兒主動承擔一定任務,培養幼兒熱愛集體的情感。幼兒明確了值日生職責,並能積極參與值日生活動,如:積極抬牀、飯後收拾整理、清掃室內衞生等。比如:服務小明星,在家裏,家長也可以讓孩子自己收拾碗筷、擦桌子,幹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通過開展爭做小組長、小班長活動,讓幼兒明確自己的責任,學習管理班級工作,培養幼兒的競爭意識。在競選活動中,幼兒懂得了要管理好班級工作,首先要管理好自己,加強了自身的約束力,在管理過程中,幼兒知道自己的職責,進一步增強了集體榮譽感。

3、從生活中的點滴小事做起,培養幼兒關心同伴的意識。結合“三八節、教師節”等節日活動,教師引導幼兒用自己的方式表達愛心,為老師、阿姨們製作了各種各樣的禮物,並獻出自己真誠的祝福.對於生病的小夥伴及需要幫助的朋友,我們積極引導幼兒關心同情小夥伴,比如:有的孩子病了很長時間來到幼兒園後,我們引導孩子都來關心她,問問他“你怎麼了?病好了沒有?我們大家都想你了等等,孩子們之間充滿了濃濃的感情,愛心在一句話、一個關心的眼神中自然流露。”在家裏,家長可以有意識的引導孩子去關心爸爸媽媽、老人等,讓孩子幫助家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爸爸媽媽工作一天了,讓孩子給端一杯水、捶捶腿、收拾碗筷等。

4、發揮互動牆的作用,讓幼兒體驗成功的樂趣。

幼兒的進步只靠説教是不行的,還需要有刺激物、強化物的鼓勵。比如:我們各班級開展的互動牆:“爭當升旗手”“星星排行榜”“代幣制強化物”。得到10面小紅旗後就可以得到1個小紅花”,孩子們非常感興趣,他們每天數着自己的小紅旗數量,看誰得到的最多。有很多家長在家裏設置了一個這樣的小展台,鼓勵孩子,非常好。

(三)、家園互動,培養幼兒初步的責任意識。

召開家長會,下發了幼兒責任感的家長調查表,在學期結束後,我們將再發放一次,看孩子前後的對比和進步。前幾天,我們發放了“幼小銜接工作家長調查問卷”,聽取了家長對幼小銜接的看法,我們將採取合理化的建議,不斷完善我們的工作。

三、我們還在大班重點進行了競選小組長的活動,這一活動也是我們近些年來一直研究和很有實效的活動,通過這樣的活動,可以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上進心、自信心。在幼兒園裏,我們選擇小組長的要求是這樣的: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管理好自己的事務。

2、願意幫助小夥伴、為集體做事情。

3、積極完成老師佈置的各項任務。

4、遵守班級活動規則,認真做事。

5、與小夥伴友好相處。

在活動中孩子是活動參與競選,説出競選詞,大家根據他們的表現和得小紅旗數來評選出小組長,小組長的任務是為大家服務,並負責提醒小組成員做好班級的事情。舉一個孩子當小組長得到發展的例子。家長在家裏,可以以小組長的標準來激勵孩子:你想當小組長,就要xxxxxx。

下在學期,我們將重點開展上國小的主題活動,如參觀國小、請國小老師來講課,參加畢業活動、學習一些簡單的記錄作業的方法等。發放家長問卷等。

四、在幼小銜接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了家長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1、如過於焦慮,認為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差距太大,對孩子要求高。比如:舉例説明還有的家長認為在幼兒園有老師國小後還有老師呢,不太重視。那麼我們對家長也有一些提示:首先是要用平和的心態,從自己孩子本身的發展水平來看待,縱向比較孩子的發展,只要孩子在原有水平上有進步,那麼他就是最棒的。這樣給孩子一個相對寬鬆的空間有利於他們的成長。

2、關注幼兒的安全教育,把保重幼兒的安全教育放在第一位的。幼兒園是以保教為主,既有保育,又有教育。而學校教育是以學習為主,孩子上學後,難免有不如意的事情發生,需要我們理智去面對。同時也需要家長加強對幼兒的安全教育和引導,如在家裏不要隨便給人開門等,放學後按時回家。舉例説明國小生的事情。

3、適當的挫折教育對幼兒的發展也是好事,有時候經常會聽到家長説這是個順毛驢,人誰都想聽好話,但是做錯事情肯定是要批評,有些小朋友不高興了不來園了,家長也不高興了,有不少的孩子在國小不適應,情緒低落,所以適當進行挫折教育對幼兒的發展也是有益的。

4、培養閲讀興趣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感受,現在孩子就喜歡看電視,看書也是多選擇動畫卡通書,對其他的書興趣不高,但大家都知道讀書對孩子理解問題的能力和開闊視野,掌握詞彙方面都很有益,這其實需要家長的引導,舉例和孩子一起讀書,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等,使幼兒逐漸喜歡讀書,讀各種書。

小建議:孩子晚上可以做什麼事情

不少家長反映孩子回家後看電視(看電腦)成了他們的主要 “任務”,一直看到睡覺;還有甚者,吃飯時間也在看!尤其是孩子們很快就要上國小了,良好習慣的養成對他們來説特別重要。可是這樣長期下去,既對孩子們的良好習慣的養成不利,又對他們眼睛有損傷。首先,要讓孩子認識到看電視(看電腦)時間長了對身體的影響。通過講故事、講道理,或者看一些相關的碟片,讓孩子有一個直觀地認識。然後再和孩子商量晚上可以幹些什麼。(內容可以結合幼兒園的課程或者孩子喜歡的事情:畫畫、寫數字、閲讀、拼圖、手工等),最後合理安排這些事情的時間(一件事情儘量不要超過40分鐘)。這樣,一份合理、有意義的計劃就產生了。制定好了後,開始時,家長要監督孩子按計劃做,一定要堅持,不要三分鐘熱血;孩子形成習慣後,就可以放手讓他自己來完成。這樣,良好的學習習慣就會自然而然的養成。

相信我們的孩子在我們家園一致的努力下,一定會很快的適應國小生活,也堅信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能夠成為一名優秀的國小生的。

大班教師教育隨筆3

大班美術活動中,我們教孩子們折紅花,童童很快就學會了,展開的花瓣像振翅欲飛的蝴蝶,漂亮極了。童童自豪地把紅花插在書包上,惹來同伴羨慕的目光。這時,童童神祕地對我説:“老師,我還想再折一朵紅花!”我不解地問:“為什麼呀?”童童驕傲地説:“我想帶一朵紅花給妹妹。等我上一年級的時候,她就可以上小班了,妹妹説她也上我的好幼兒園。”孩子純真的話語深深打動了我的心。這足以證明我們和孩子之間已經建立了深深的師生情,我們的幼兒園是一個充滿關愛、快樂自由的地方,這裏是孩子們快樂的天地,幸福的搖籃。我們的職責是一次又一次愛的傳承,有愛就有快樂。

有人説:“幼兒眼中的`好幼兒園,一是有愛,二是有自由。”其實不難發現一個温柔的老師、一個温暖的教室,是孩子們尋找和喜歡的地方。教師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句鼓勵的話語足以讓孩子高興好長時間。他們希望老師關心自己,盼望擁有很多的好朋友,渴望能開開心心地玩耍遊戲而不被爸爸媽媽束縛自己的自由。教師每一個愛的表達、愛的撫摸對幼兒來説都是一次莫大的鼓勵和感染。

開學已經一個多月了,早晨孩子們會愉快地跟爸爸媽媽説再見,然後張開雙臂投向老師懷抱,開啟一天美好的生活。當孩子們在假期裏還盼望着上學時,當被孩子們稱為“好幼兒園”時,我們感到無尚的光榮和無比的幸福!因為,有愛就有快樂!

讓孩子學會大膽表現思思是一個很聰明的孩子,對於老師提出的問題她心裏都明白,但是幾乎從來不主動舉手發言,即使老師請她,她也不願意把自己知道的告訴大家,但是在與小朋友一起時,又説又笑,由此看來其實她不內向。在活動中我有意經常提問她,以為多提問多鼓勵她就會回答的,但是恰恰相反,還是不起作用。

大班教師教育隨筆4

人們常説,孩子們有一百種感受,一百種語言,一百種表達方式,一百種學習方式,因此他們是由一百組成的。

那麼我們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應充分利用這一特點來展示幼兒的“百種”語言。因為語言符號是幼兒多種表達方式的'一種。如:一篇故事幼兒可以聽、可以談、可以想、可以畫、可以唱、還可以表演。因此,我們以一種尊重幼兒,吸引幼兒的方式開展活動時,幼兒對故事的掌握不單單是續編故事,而是用各種方式表達出來。這就需要讓幼兒在一種寬鬆和諧的活動氛圍中以它獨特的內在體驗和感受,去選擇和判斷。讓幼兒真正走進故事,領略其中的魅力所在。從而獲得獨特的體驗和感受。此時,我們再適時的加以引導和激發,巧妙地推動和提升幼兒的發展。這樣,孩子們將獲得多方面的收穫。各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幼兒們其樂融融,老師也樂在其中。

大班教師教育隨筆5

孩子們喜愛的幼兒節目、動畫片,我們有時會不屑一顧;孩子們想再仔細看看、動手摸摸的演示材料,我們卻常常把它們深藏櫃中;孩子們提出的許許多多問題,我們往往輕描淡寫地一句話帶過。如果長此以往,不善於與孩子“交心”,來自童心世界的思想火苗就有可能被我們掐滅。

與孩子“交心”,前提是我們也要有一顆童心,不以成人的'目光看待孩子,而是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心>傾聽、呵護童心。和孩子們生活在一起,我都試着以一顆童心去看待孩子,去和他們交流,分享他們的發現、快樂,也努力幫助他們化解恐懼、不安通過一次次地與孩子“交心”,我發現,孩子們很願意向我表露他們的想法,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頻頻向我展露純真的笑容。

大班教師教育隨筆6

為了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20xx年5月20日上午雙鳳幼兒園大班組舉行“大班生活技能大比拼”活動。這次進行了拼圖,整理書包、建構小區等比賽。

首先是拼圖比賽,裁判的一聲令響,比賽開始,頓時教室裏鴉雀無聲,孩子們沉浸在拼圖中,他們是那麼地認真,那麼地投入。別看孩子小,他們的集體榮譽感很強,都要為自己班級爭光。當拼圖結束,他們臉上洋溢着快樂和成功感。

接着整理書包,要求小朋友把書從小到大排列,然後把書放進書包裏。在比賽時,他們的動作很利索,一霎那,孩子們把書包都整理好了。

最後建構小區比賽,孩子們共同合作搭建小區,孩子們的想象力多麼的'豐富,小區裏有小橋、翹翹板、樹、樓房、圍牆等。每班搭建的小區別有風格,體現了孩子們的塑造和創新能力。

通過本次活動主要培養技能為主,勝負結果為輔。在大比拼活動中不僅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而且發展了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同時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為入國小打好基礎,更增進了幼兒的集體榮譽感。

大班教師教育隨筆7

有好幾天,我生病沒去上班了,今天一早來到幼兒園,見室內已有許多小朋友在玩耍,他們一見我,呼的一下就圍上來:“趙老師,我很想你!”“趙老師,你的病好了嗎?”“趙老師,……”“別吵了,讓老師休息一會兒。”説這話的是我們班的調皮大王君豪小朋友。話音剛落,只見小朋友一個一個的回到自己的座位上,齊刷刷的`,眼睛一齊向我看。望着孩子們天真可愛的臉龐,我的眼睛濕潤了。

∴麼可愛,可親的孩子呀!在你有了困難的時候,會伸出温暖。友愛的手,扶你一把;會向你捧出一顆顆赤誠的心。可我呢,有時卻容易失去理智,向他們發脾氣,作為一個承受着他們這樣關心,愛戴的老師,我感到內心特別的愧疚……

“趙老師,趙老師,今天你和我們一起參加遊戲活動嗎?”君豪的話打斷了我的思路;“你們喜歡趙老師和你們一起遊戲嗎?”“喜歡!”“喜歡!”孩子們歡呼雀躍着。於是,我走到孩子中間,與他們一起做遊戲,陣陣的歡聲笑語,灑向教教室的每一個角落!

大班教師教育隨筆8

大班的孩子從這個學期開始已經開始動筆書寫了,我們讓孩子書寫的都是一些最簡單的數字和字母,大部分的孩子握筆的姿勢正確,書寫也挺好的。但是也有一部分的孩子不會握筆,書寫不成行。這部分孩子的家長紛紛找到教師,問是不是孩子沒有認真學,或者是孩子太笨了……我要對各位家長説,你們彆着急!孩子的能力發展有快有慢,家長和老師應耐心等待。

大班的孩子剛剛開始書寫,怎麼可以一下子就給孩子下定論呢?這樣,無疑回給孩子背上思想包袱,影響他的發展,給他以後的學習造成一定的障礙。再者,從生理學的角度來看,人的手指小骨直到二十歲左右才發育完成,孩子的年齡只有四、五歲,許多細微的.動作做不好也是正常的,像書寫的動作就是細微的動作,剛剛開始那筆時,多少孩子不會啊!現在再看看都會了。

家長朋友不要以拔高的眼光去看孩子,你們可以試着回憶一下:孩子在不會説話的時候,只有兩、三年的時間,孩子不是什麼都會説了嗎?而且説得非常好!就用等待孩子開口説話的耐心等待孩子可以正確握筆,並且寫出漂亮的字吧!家長朋友,請別急,您的孩子一定會很出色的!

大班教師教育隨筆9

也不知怎麼回事,大班的孩子們開學以來,都不受老師的教育了,老師説的每一句話,他都不會放在耳朵裏,全當沒聽見一樣,我是一個只有一年教齡的年輕老師,面對這樣的問題,我感動很煩惱。

大班的孩子每到了下半年就會有很多活動,我們班的另一位老師帶領着一部分有體育才能的'孩子到二樓活動室去排練活動去了。我自己在班裏看着剩下的孩子,這些孩子彷彿看見沒剩下幾個孩子了就感到很興奮似的,上躥下跳,像掉了尾巴的猴子似的,沒大沒小。我看他們這樣不遵守紀律,就喊了一聲“1 2 3 ”,他們聽了竟然沒有什麼反應。

這個“1 2 3 ”口號平時對他們可是很管用的,這也是讓他們平靜下來的一種方法。可是這次不管用了。

在喊了好多次之後,他們竟然還是把我喊的口號當成耳旁風。我一下子火了,就使勁喊了幾聲:快坐下,你們如果再不下坐下,放學以後就都不要回家了,老師報一年級名字的時候也不給你報上,你就繼續上大班吧。”聽了這個以後,他們才慚慚平靜下來了,都瞪着眼睛看着我。

面對這個我有些瞑思苦解,為什麼他們聽到一年級這個詞語的時候會這麼敏感?看來一年級在他們的潛意識裏是佔了多麼大的地位啊,任何國小生大概都很羨慕比自己高的年級吧。我家的弟弟就是這樣,他現在上一年級,他就告訴我,他想上二年級,孩子們的心裏肯定是這樣想的。

一年級對大班的孩子來説,它可是個新鮮事物,一年級就要換學校了,就要到那個大孩子的學校上學去了,多好啊,可能和大學生在一起了,我也會變成大學生的。

任何小孩子隨着年齡的增長,都會長知識,長見識。他們理解外界事物的能力也會越來越強,有時他們的思維會比我們大人的思維更加超前,更加有意思。我們要保護好孩子們的這種潛意識,因為在他們的這種潛意識裏,會有很多奇妙的想法,不可忽視噢。

大班教師教育隨筆10

每個孩子都處在逐漸成長的階段,對孩子們來説,生活中有太多未知的東西,他們需要認識和學習的東西非常多。在每個孩子成長的道路上,難免會發生一些小錯誤,有的錯誤是孩子自己沒有預料到的,有的錯誤是來的比較突然的。很多時候,孩子不太清楚自己所造成的後果。我們教師有必要讓孩子認識到自己行為所造成的後果,對於孩子的某些行為一不能夠用遷就的態度,而應該讓孩子自己去為自己造成的後果負責。

在《我心中的國小》這節美術課上,孩子們通過觀看國小的圖片等,都開始畫“我心中的國小”,龐龐和佳佳一開始先用記號筆畫好國小的輪廓,他們兩個畫好輪廓以後在差不多的時間裏塗顏色。不一會,只看到佳佳跑過來向我告狀:“老師,你看,龐龐把我的畫塗得亂七八糟。”他一邊説,一邊很難過的樣子,還差點要哭出來。我仔細看了看他的畫,輪廓都畫得很好,就是有兩個地方被龐龐用金黃色的油畫棒畫了好多橢圓形的圈圈,把整個畫面都給破壞了。我看了也很生氣,看看旁龐的樣子他卻顯得很不在乎。我想:應該讓幼兒自己為自己做的.事情負責。我嚴肅地問旁旁:“你看,現在這副畫好看嗎?”他搖搖頭。為什麼不好看了?聽了這話,他沒有發出聲音,而是低下了頭。我又問:“現在你説怎麼辦?有沒有辦法讓畫變成原來的樣子?”他又搖搖頭,他也知道油畫棒是不能擦乾淨的。我嚴厲地説:“你得幫他重新畫一副。”接下來的遊戲活動時間,龐龐就在桌子上重新畫圖畫,他的遊戲的時間取消了。這是他亂塗亂畫的結果。

這件事情以後,龐龐每次畫畫的時候非常認真,再也沒有出現搗亂的現象。這件事情發生以後,我覺得我們應該去關注幼兒的行為,關注幼兒行為造成的後果,讓幼兒自己為自己做錯的事情去負責。

大班教師教育隨筆11

每天早上小朋友8:10入園,幼兒園每天都是早8:10準時開門,小朋友有秩序的進入幼兒園。在這之前都是由家長負責在幼兒園大門外負責看護好孩子,等待入園。

在這期間幼兒要讓家長買零食吃,有的小朋友家長瞬時會教育孩子,“那些東西不乾淨,吃了會拉肚子的。”小朋友有的會聽家長的話,而有的孩子只要家長不給他買,直接就哭起來,絲毫都不會顧及周圍人對他的看法,對自己家長的看法。

我們班李xx小朋友以前入園之前都會向爺爺要一塊錢,跑去攤位上買零食吃。如果爺爺不給馬上嚎啕大哭,也不來幼兒園。他的爺爺把這種情況反應給老師,老師找時間和李xx小朋友講:“外面的東西不乾淨,吃了會生病的。”“老師我就是覺得好吃,才讓爺爺買的,吃零食對身體不好,那我以後不吃了。”

我每天都在觀察他入園之前的情況,結果他真的堅持沒有吃,他的.爺爺反而買一些水果,早上來幼兒園的時候給他洗乾淨,讓他拿在手上吃。慢慢的他愛吃零食的習慣改掉了,身體也一天比一天棒。

大班教師教育隨筆12

大人跟孩子講話,一定要謹慎,切不可信口開河。因為孩子特別是處於國小年齡段的兒童,思維尚處於不成熟階段,對很多事情似懂非懂,大人講話稍不注意,就可能引起孩子的誤解。有時在大人看來只是一句玩笑,或不經意的話語,孩子卻會當真.在他幼小的心靈上佈下陰影,甚至影響到他健康成長。

有一天,早上剛進幼兒園,豆豆交來一幅畫。那幅畫的右側寫了一行字引起了我的注意:“請保存好孩子的每一幅畫,也許豆豆的畫在班上是最差的,但孩子稚嫩的`畫在母親心中是永遠的驕傲。”我一看楞住了。上學時,老師一再強調不要當着孩子的面處理孩子的作品以免給孩子帶來傷害。我一直遵守着。經過回憶,我想起來了。昨天下午上繪畫課,豆豆畫了一幅畫交過來。孩子用稚嫩的畫筆在紙上畫出了青青的草,紅紅的花,還在中間畫了一隻可愛的小胖豬。塗色時因為自己不小心將畫紙進行“五馬分屍”。我一看畫沒法保存,對他説:“看把紙弄的,扔了吧”。為此我趕緊打電話向他的母親道歉,並向她解釋了事件的過程、原因。

我想,像這樣的教訓,恐怕很多人都遇到過吧!其實這一點都不奇怪。孩子年齡小,他對大人的話只能憑直覺簡單識別,不可能深入的思考,做出理性的判斷。在這種情況下,大人説話如果不加註意信口開河,不知不覺就容易對孩子造成傷害。

大班教師教育隨筆13

當一名幼兒園教師,我個人認為:當好一名幼兒教師,首先要有愛心,耐心、細心、信心、責任心。除了有一定的教育技能外,還要具備一些好的素質,例如:愛孩子,不隨意去打罵孩子,不讓孩子心理留下不好的印象。要給孩子樹立榜樣,樹立信心。孩子是最天真的,也是最善良的。他們正如一張白紙,等待我們用愛心去填寫。如果一不留神兒,那就……。留下了陰影,説的大一些就是抹不去的,所以要必備耐心和愛心。

讓孩子每天都很快樂!這樣,不僅是作為幼兒教師所想見到的,也是家長所希望看到的。所以作為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首先做的也就是讓家長放心,安心。

孩子是單純的,是善良的,常常也會出現一些零碎的小事。所以為了更好的.照顧孩子,作為幼兒園教師我們也應該不斷的去吸取“知識”,讓自己的知識能量更充實。一些重要的理論要反覆學。

例如,如何去解答,孩子問你的問題,如:“老師我是怎麼來的啊”?這時,作為幼兒園教師的你,一定要有耐心的幫孩子解答,而不要認為孩子問出這樣的問題是不健康的。這是孩子成長階段,心理所產生的一種好奇心,問出這樣的問題是很正常的。所以你要有耐心的去解答。如果遇到實在沒辦法解決的,也不能沒耐心地罵孩子,而要與孩子説:“老師也有不懂的地方啊,所以呢?老師也要去學習啊,也要去學寶寶請教別人啊,等有了答案再告訴寶寶。”作為幼兒教師要懂得了解孩子的心理,對一些性格比較內向的孩子,我們提高好奇心、積極心踴躍參加到隊伍中去。為了更好的照顧孩子,家園要配合,所以少不了,就是與家長多溝通。

孩子的天真、可愛鼓勵着我,讓我有信心的去做好一名合格、優秀的幼兒教師,所以要加油!

大班教師教育隨筆14

幼兒園的一日活動中,不管是主題教學活動或遊戲活動,遵守紀律和守規則的幼兒,都會受到老師的表揚和疼愛,反之,那些“搗蛋王”聽到的,只能是教育和訓斥,其實,有時細想起來“搗蛋”的孩子也有很多可愛之處。

晨晨是我們班特別活潑可愛的孩子,白淨的皮膚,可愛的臉蛋,看着都着實招人喜歡,而他就是我最頭疼的“搗蛋王”,小手就沒有閒的時候,特別是在遊戲的時候,總是與小朋友發生糾紛,告狀的屢見不鮮,在我觀察中,晨晨其實特別喜歡與小朋友交往,也樂意和小朋友一起遊戲,每次在玩區域活動時,他都表現積極,願意參與遊戲,也希望老師會關注他,喜歡他。從我關注他後,我發現晨晨與小朋友交往的方法不對,所以經常事與願違,所以告狀的也就見怪不怪了,如:在玩區域活動時,在區域裏隨意走動,隨意拿或搶玩具,“老師,你看晨晨,跑我們這裏搶東西”“老師,他擠我們”“老師……”。每當發生這種事情,我都有意識地,悄聲提醒他,教他正確的交往方式,在與他交往的過程中,鼓勵他與小朋友們搞好團結,要學會分享玩具,解決不了的事情,要和小朋友們商量,不可以硬搶,大家一起玩才快樂,在主題教學活動時,讓他有表現的機會,因為他聰明好動,上課喜歡回答問題,我就多給予表揚,潛移默化的教育有了小小的氣色,慢慢的他和羣了,會説:“我們一起玩好嗎”。

孩子的.心靈都是純潔的,調皮的孩子也不列外,只要我們做老師的,多一些關愛,多一些耐心,也許一個眼神或一個提示,都會有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應,讓愛走進幼兒的心田,讓世界瀰漫愛的芬芳。開放的“睡前五分鐘”。

大班教師教育隨筆15

開學才幾星期光景,有好幾個糾結的畫面時不時地浮現在我的腦海裏,讓我心情變得很壓抑。

畫面一:週二早上,一家長在小3班大鬧,説自己的兒子被班裏某個孩子打了,腦袋上有很大一個包,經過老師細心詢問,查看,發現“被打孩子”頭上是一顆瘡而非一個包,老師安撫家長的情緒,不管怎麼安撫還是大聲嚷嚷,説一定要查不出來是誰打的,還要打打還的架勢。“被打孩子”在一邊怯怯地站着,拉着媽媽的衣角,叫媽媽別罵了。我也是一個孩子的媽,真有點鄙視這位媽媽的做法。同時我也是一名老師,站在這個角度,我真想説:阿姨,你兒子的求學路還很長,你這樣不分青紅皂白,在眾人面前大吵大鬧,不説別的,你讓你的孩子情何以堪呢!

畫面二:我值周那天早上,一奶奶護送孫女上學,孩子早飯沒吃好,在啃一飯糰,奶奶見她吃得這麼慢,就開始破口大罵。出於對孩子保護的.心理作用,我趕緊對孩子説:小朋友早飯去教室用吧,別在這站着了,太冷。此時的孩子已經眼淚汪汪了。站在孩子的角度,奶奶你應該為孩子想想吧。這麼小的年紀也不適合吃飯糰,而你作為家長卻給她準備了這樣的早餐,又嫌她吃得太慢。不管大人小孩進餐講究細嚼慢嚥,我們成人都做不到,何況一個孩子呢!

畫面三:在微信上,一朋友發了他孩子寫數字的照片,在那個本子上已經密密麻麻寫了整整一頁紙了,練習紙的格子很小,也不是正規得練習寫數字的本子,且那個孩子才剛讀中班啊,有必要這樣做嗎?對於孩子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很重要,而不是一味地強求孩子幹不願意幹的事情。作為孩子的老師,孩子的父母應該知道我們的孩子需要什麼。

指南》的實施已經有一段日子了,這條路很漫長,需要我們做大量的工作,去引導我們的家長,引導我們的孩子在玩中學,培養幼兒具有優秀的人格魅力的新一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jiaoshi/9jr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