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教師 >

國小教師的讀書隨筆(集合15篇)

國小教師的讀書隨筆(集合15篇)

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工作中,大家都知道隨筆吧?隨筆,或講述文化知識,或發表學術觀點,或評析世態人情,啟人心智,引人深思。什麼樣的隨筆堪稱經典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小教師的讀書隨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小教師的讀書隨筆(集合15篇)

國小教師的讀書隨筆1

讀了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感觸很深。這本書是李老師25年教育教學思想與智慧的精華集粹,全方位地闡述了李老師的教育觀、學生觀、班級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語文教學的理念與實踐。李老師把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機智、教育技巧與教育情感融為一體。語言樸實而富有詩意,形象而充滿激情。讀着書,讓人不禁為之激動、讚歎、折服!

啟示一:童心是師愛的源泉

李老師提出教育者是否擁有一顆童心,對教育至關重要。教師的童心意味着懷有兒童般的情感,能夠自然地與學生“一同哭泣,一同歡笑”的教師無疑會被學生視為知心朋友,贏得學生的心靈。教師的童心意味着擁有兒童般的興趣,教師的職業要求我們應該在任何方面都與學生有着共同的興趣愛好,多一種與學生共同的興趣愛好,你便多了一條通往學生心靈深處的途徑,他們會不知不覺地把老師當作朋友。在與學生嬉笑遊戲時,教師越是忘掉自己的“尊嚴”,學生越會對老師油然而生親切之情——而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點。

啟示二:沒有愛,便沒有教育

李老師深深打動我的一個重要原因,便是他始終如一與學生進行心與心的交流。“愛”是李鎮西老師永恆的教育理念,他可以與孩子一起過年,一起玩雪、拼字照相,真正融入學生生活,在一次次的“師愛”理解中留下了精彩的生命瞬間。在沒有讀李老師的書之前,我曾那麼地自信自己是“愛”學生的。讀完這書我捫心自問,我愛每一位學生嗎?我對學生的“愛”真的是無怨無悔嗎?我暗下決心,一定要改變自己過去的教育方法。當學生犯錯時,要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心平氣與地瞭解學生犯錯的原因,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李老師讓我對熱愛學生的愛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

愛,不單單是欣賞優秀的學生,而是“懷着一種責任把欣賞與期待投向每一個學生”。

愛,“不應是居高臨下的‘平易近人’,而是發自肺腑的對朋友的愛”。

愛,不應是對學生的錯誤嚴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對學生的寬容”。

愛,也不應是對學生的縱容,而是“必然包含着對學生的嚴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的懲罰”。

愛,不只是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身體,而是要“善於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理解學生的精神世界“學會用他們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與學生一起憂傷、一起欣喜”。

愛,不僅僅是隻對自己所教的這幾年負責,而是“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一生的負責”。

愛,不是用一顆成年人的心去包容一顆顆童心,而是“需要一顆童心”,用童心去碰撞童心。

愛就是“一份純真,一份莊嚴,一份責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還給童年”,就是為學生的‘美麗人生’奠定美好的開端。只有這樣的愛,才是真正的愛,只有這樣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國小教師的讀書隨筆2

紀伯倫曾説過“榮譽是熱情站在陽光中的影子,花根是鄙棄榮名的花朵”。我想這句話送給朱永新先生一定是最合適不過。他是全國人大會委員,是民進中央副主席,是蘇州大學博導,但他卻一再説自己是一個力圖不讓孩子掉隊的老師。初聽他的名,緣於他連續11年提出建立“國家閲讀節”的提案;敬仰他的人,卻因有幸拜讀他的《教育之旅——教育的承諾》。

翻閲書籍,會發現全書以一種訪談的形式展開,記述了朱先生近些年和眾多媒體關於教育觀點的'一些對話。在這些對話中輕易就能發現,朱永新先生致力於新教育實驗理念的普及和推廣,他提倡多角度關注孩子人格的健全與成長。但讓我最感同身受的還是他所提倡的“全民閲讀”理念。他認為這是新教育實施的最有效途徑,也是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他在訪談中提到“一個不善於閲讀的民族絕對不會成為一個有精神力量的民族,也絕不會成為一個有競爭力的民族”。朱先生還以猶太人為例,猶太人平均每人每年有45本書的閲讀量。這似乎讓這個種族的人才輩出、貢獻良多變得不那麼匪夷所思。

而作為一個一線語文教師,我深知閲讀的重要。他有着發展思維、培養情感、激發興趣、提高表達能力等諸多作用。正如朱先生所説,學校的教育對於孩子來説如果是必要的乳汁,那課外的閲讀就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其他營養物質。但現實操作中,我們總會感到荊棘滿路。應試的壓力、閲讀方式的改變、社會觀念的不認同等都讓孩子讀好書的路徑看似越來越窄。由此朱先生便提出“全民閲讀”理念。由民眾的閲讀形成一座城乃至範圍更廣的書香氛圍,去吸引那些離書越來越遠的人羣。例如,他認為父母如果能和孩子一起閲讀,定能形成共同語言,擁有共同生活的密碼。他始終堅持,哪怕多一個人愛上閲讀,這世界便也多一份書香。

掩卷沉思,朱先生的理念,我想就現在來看是夢想大於現實的,畢竟太多人認為閲讀是一種個性化的行為,太多人甚至沒有閲讀的興趣。但長此以往,從書香校園影響到書香社會,從推進閲讀到撬動中國教育的改造,也並不只有渺茫的希望。低頭再看書面上的朱永新先生,我驚訝一個身體力行搞教育改革的人,看起來卻温和淳樸、笑聲朗朗,我想那一定醉人書香才能浸潤出的儒雅氣質吧!

國小教師的讀書隨筆3

作為一名教師,最重要的任務就是使自己的教育教學質量有所提高。我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受益匪淺,從中選出這幾個“建議”談談我的想法。

一、教師,珍惜兒童對你的信任

“教師面對的是兒童極易受到傷害的,極其脆弱的心靈,學校裏的學習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裏裝進另一個頭腦裏,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心靈的接觸。”其實,師生之間的關係應該是平等的,融洽的,教師應該學會蹲下來看學生,使他們感覺到你對他是公平的,信任的。每個孩子都有他的可貴之處,在教師的眼裏學生沒有好壞之分。在學生做好的大時候,我們應該給他們更多的鼓勵;在學生做的不好的時候,我們更要關心與指導他們向正確的方向前進,使他們在認識的道路上更進一步。不要加以指責,在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有很脆弱的地方,孩子也是一樣。其實他們也很痛苦,作為教師就是要時刻給他們啟發與鼓舞,使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使他們有自豪感與尊嚴感。

二、教學相長,取長補短

“如果你發現絕大多數兒童練習本的字跡端正秀麗,錯別字很少,那麼這就是個明顯的徵兆:在這個班級裏學生可以學到許多東西”

想一想,我這幾個月的教學其實真是這樣的,“練習本”就是學生習慣養成的一面鏡子,也反映着一名教師的教學效果。對於新教師而言,學生習慣的養成是今後有良好教學效果的基礎,我所缺乏的也就是這一點,要時刻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真正得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使得他們在今後的學習中能更省力更有效。

要對同事們的經驗加以研究與觀察,並進行自我觀察,自我分析,自我進修與自我教育。在此基礎上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

“學習優秀經驗,並不是把個別的方法與方式機械的搬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向優秀教師學習應當取得某種信念。”

三、教師的教育素養

“關於學校教學大綱的知識對於教師來説,應當只是他的知識的事業中的起碼常識。只有當教師的知識視野比學校教學大綱寬廣的無可比擬的時候,教師才可能成為教育過程的真正能手、藝術家與詩人。”其實,要想達到這樣的境界,我想,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斷地充實自己,完善自己。“讀書,讀書,再讀書,——教師的.教育素養的這個方面正是取決於此”想想自己,在這方面做得確實不好,每天不停地忙於備課、上課、批改,管理班級,總是抱怨沒有時間讀書,但閒暇時又懶得動,而那些教育書籍卻安安靜靜地躺在書架上,早已落滿了灰塵。只有在需要的時候,才想起找一點書來,看看有沒有可以借鑑的文章,有沒有可以參考的教案,此時,想一想實在是可悲!可憐!現在覺得自己還年輕,自己所掌握的知識還足以能“應付”小孩子,然而面對飛速發展的今天,可以説孩子們的視野更加開闊了,我們不得不時刻要求自己要走在前面,那麼惟有讀書才能武裝我們的頭腦,才能讓我們擺脱“坐吃山空”的尷尬境地。而讀書的這種意識更應該是發自內心的需要與對知識的渴望。

年輕的我對於教師這個行業還存在着比較稚嫩的想法,而學習對於我來説是補充自己,使自己成熟的一個最好的方法,我要不斷地學習,積累經驗,使自己能成為一名名師。

國小教師的讀書隨筆4

作為教師,沒有一天能離開書籍——教材、教參……日復一日,習以為常。於是有人感歎:做了教師,就註定要將一生機械無味地耗在教材、教參上,枯燥之極……

其實,閲讀《教育的力量》,就能夠給出明晰的解惑之路。教育應該作為一種力量而存在,我們應該竭盡所能,讓每一個世界變得生動、快樂、不單調、不沉悶、更不黑暗;在充滿陽光的白天幫助孩子呼吸到花朵的芬芳,在漆黑的夜晚也能注意到星空的美麗;即使身處人生的十字路口,也能很快走出茫然,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也在幫助自己的人,這就是教師。

人類幾千年的歷史,創造和積累了許多寶貴的教育思想財富。閲讀經典,學習不同時代教育家的人生理想與人格力量,會讓我們變得善於思考,遠離浮躁,更加有教育的智慧。

閲讀《教育的力量》,我們確切知道教師不僅在於教,更在於學,只有這樣,教育才會不斷進步。肖川老師的字裏行間流露、揮灑着作者教育人生的真性情,是“做”教育中練就的教育學問。

閲讀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名篇,我們深深地感動於“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激勵着我們無怨無悔地把自己的`青春和一生精力揮灑在教書育人這塊神聖的土地上。沒有權力金錢,有的只是年復一年的耕耘,有的只是小草對春天的迴應和禮讚。

閲讀《愛的教育》,故事中所洋溢的單純、美好、永恆的愛的情感,將我深深地包圍,滌盪着我的心靈。它使我深刻地認識到崇高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為真誠的教育。教育又能使愛不斷地昇華,它也教給我怎樣去創造一個充滿愛的世界……

閲讀這些經典名著,我總是不斷地被吸引、被感動,有些東西便不留痕跡地沉澱下來,沉澱到我的內心深處,越來越深刻,也越來越清晰。

“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教師在一生中要不斷提高自我,需要讀書好學。讀書,應該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參考文獻:

[1]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獻。四川教育出版社,20xx-05.

[2]錢理羣。語文教育門外讀。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xx-07.

(作者單位 山東省煙台龍泉中心國小)

國小教師的讀書隨筆5

寒假裏,我拜讀了李先生的《做的老師》這本書。它是由教育家李鎮西老師所著,是李老師25年教育教學思想和智慧的精華集粹,這本書全方位地闡述了李老師日常工作方方面面的教育教學理念與實踐。在這裏,李老師把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機智、教育技巧與教育情感融為一體。讀了這本書,讓人不禁為之讚歎、折服!它讓我明白了許多鮮明的教育觀點,也有許多心靈感觸。

在《做的老師》這本書中,李老師對教育的那份執着,對學生的摯愛讓人感動。他把帶給學生一生的幸福當成一生的追求,他對學生付出的是滿腔的愛心。他不僅是學生的老師,更是學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為如此,他贏得了教育引導的主動權,同時也贏得了學生對他的尊重。讀了這本書,我深深地體會到要想成為一個優秀教師,必須具備童心、愛心和耐心。

李老師提出教育者是否擁有一顆童心,對教育至關重要。教師的童心意味着擁有兒童般的興趣,教師的職業要求我們應該在任何方面都與學生有着共同的興趣愛好,多一種與學生共同的興趣愛好,你便多了一條通往學生心靈深處的`途徑。當學生髮現老師和自己變得“一樣大”時,他們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把老師當作朋友。當老師撕下成人的面具,在與學生嬉笑遊戲時,學生也會對老師油然而生親切之情,而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點。當我們懷着李老師所説的用童心理解童心時,我們就能夠發現學生的可愛。即使學生做錯了事也是如此,因為孩子們總是懷着善良而美好的動機去做自己認為對的事,總是懷着渴望得到周圍人的讚揚、理解的心理去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或許會好心辦壞事,但當我們用童心去衡量時,就會變得平易近人,會讓學生覺得你親近。童心決定着童心,我們教育者的童心,是我們當好教師的必不可少的“精神軟件”。

國小教師的讀書隨筆6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對於我們教師而言,要學的東西實在太多,而我們知道的東西又太少了。有人説,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該有一桶水。這話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添加,也有用盡的時候。“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是固教然後知困,學然後知不足也”。所以,讀書吧,老師們!

蘇聯當代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實踐經驗的教育理論家。他寫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共談了一百條建議,讀着此書,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誘,給我排解煩惱,給我指點迷津,又猶如一位與藹可親而又博學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難的時候及時給我以幫助,讓我充滿信心……

書中每一條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闢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娓娓道來,有益於教師開闊眼界,提高水平。書中眾多理論對我影響深遠,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條“教師的時間從哪裏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一看着題目我就被深深吸引了。是啊,我們經常聽到老師們這樣談論“我忙,沒有時間啊。”平時我也經常這樣地抱怨。一晝夜只有24小時,每天在單位工作的時間只有8小時,而且這8小時是排得滿滿的:備課、上課、批改學生的作業、輔導學習能力比較差的學生、還要時常接待家長、處理學生之間發生的摩擦,另外搞好班級的環境佈置,完成大隊部的工作等等,已經是有點應接不暇,更何況現在還要抽出時間來搞科研;晚上回到家還要忙着家中瑣碎的事情。那麼教師的時間到底從那裏來呢?帶着這個問題與煩惱我仔細閲讀了這一章節。書中寫到: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與對知識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閒時間,不至於把備課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着作。

對啊!這段話發人深省,讓我從本質領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奧祕。我不應該總是抱怨沒有時間,抱怨事情太多,我應當在自己所教學的語文這門學科中,使學校教科書裏包含的那點科學基礎知識,成為入門的常識。在科學知識的大海里,我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裏那點基礎知識,應當只是滄海一粟。明白了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拋到了一邊。書中所舉的那個歷史教師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證明。他的成功之處就是用他的終身的時間在擴大自己的知識海洋,持之以恆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教師的時間問題是與教育過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關的。教師進行勞動與創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它。怎樣使這些小溪永遠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斷的流水,這是我們安排時間時應該首先考慮清楚的!

國小教師的讀書隨筆7

沒有愛,便沒有教育。李老師説“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無以談起”。“愛”是李鎮西老師永恆的教育理念,也是深深打動我的一個重要原因。他始終如一和學生進行心與心的交流,他可以和孩子一起過年,一起玩雪、拼字照相,真正融入學生生活,在一次次的“師愛”理解中留下了精彩的生命瞬間。李老師告訴我們,當學生犯錯時,要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心平氣和地瞭解學生犯錯的原因,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這本書讓我對學生的愛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愛,不單單是欣賞優秀的學生,而是“懷着一種責任把欣賞與期待投向每一個學生”;愛,不應是對學生的錯誤嚴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對學生的寬容”;愛,不只是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身體,而是要“善於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理解學生的精神世界”。只要我們在日常教育教學中像李老師那樣真心愛學生,把愛融化在平常的一言一行上,只要我們的心和學生的心緊緊地貼在一起,對那些讓自己頭疼的`學生像李老師那樣用“科研”的眼光去看,把在教育上遇到的每一個難題——班集體建設、“後進生”轉化、早戀、作弊等,都當作科研課題來對待,把每一個“難教兒童”(這是蘇霍姆林斯基對“後進生”的稱謂)都當作研究對象。這就需要我們還要有耐心,耐心也是教師不可缺少的素質。特別是在教育學生的時候,如果沒有耐心根本無法產生理想的效果。李老師教育學生非常有耐心,他從來都是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想問題。特別是對一些問題諸多的學生,更應該有耐心,教育是需要過程的,欲速則不達。像李老師那樣有了耐心再加上科學的方法,才能把學生教育好。《做的老師》這本書通過一個個鮮活的事例表達了李老師的育人思想,他為我們指明瞭教育教學的方向,使我們的心態變得平靜了,教育也從容了。

國小教師的讀書隨筆8

喜歡讀書是我學生時代的一大“嗜好”,徜佯在書的世界裏,真得讓人有一種忘我的感覺。成家之後喜歡讀得書由一些哲理書、勵志書,轉為一些家教之類的書,從家教一類的書中我知道了閲讀對於孩子的重要,因此我常常與兒子同讀一本書,並與他交流一些他容易懂的感受,對於閲讀的情有獨鍾也影響到我教學中,儘管我是一名數學教師,但我經常提倡孩子們多讀書,開闊自己的視野。特別是開學初看了朱永新教授的《開啟快樂教室》,我更加覺得孩子們不是不愛讀書,而是沒有形成一個靜心讀書的環境,讓孩子喜歡讀書,首先教師要愛讀書,因此,我也利用起了課餘這寶貴的讀書時間,與學生一起走進閲讀世界。對於讀書我覺得首先教師必須樹立正確的讀書觀。讀書的目的'是促進自己專業的發展,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有效地指導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有了這樣的思想,便了有讀書的動力。其次,圍繞自己的專業發展去讀書。如今我們特別強調實施新課程改革,在這樣大的教育改革背景下,必須多方面地學習新課程改革理論,從而把握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精神與實質,這是有效實施新課程改革的大前提。

俗話説:“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知識就是力量,”多學些知識是永遠不會錯的。自從走上了三尺講台之後,由於這職業的原因,我更加喜歡看書、看報,並逐漸對教育書刊有所涉獵,其中我最喜歡《國小數學教師》。

在我的心目中,《國小數學教師》就是我的良師。我與它的相識源於我實習時候的師傅老師,她訂書了這本書,看得很投入,便推薦給我看。書中的一些新的教育信息、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教學方法,對我今後的教學幫助很大。

作為一名國小數學教師,我更加希望能在教學方面得到一些切實具體的幫助,《國小數學教師》將怎樣處理教材難點,怎樣設計創造性教學方案等都為我們想到了。《國小數學教師》不僅有吸引人的故事,閃光的教育思想,精妙的育人藝術,還讓我認識與瞭解到教育界的精英人物及他們先進的教育理念,從他們的教學中學習先進的教育手段,慢慢運用到自己的教學工作中。

《國小數學教師》滋潤了無數數學教師的茁壯成長,也為許許多多的青年數學教師架起了走向成功的橋樑,是培育教師成長的搖籃。她的風格十分樸素平實。她的百家講壇特吸引人,教學點評忠懇,教案設計新穎,教學隨筆精緻。她貼近教改前沿,是國小數學教改的衝鋒號。

據瞭解,《國小數學教師》滋潤了無數數學教師的茁壯成長,也為許許多多的青年數學教師架起了走向成功的橋樑,是培育教師成長的搖籃。她的風格十分樸素平實。務實、樸實、平實是其魅力的源泉。樸素、精緻、人文是其獨具的特點。她的教學點評中,教案設計新穎,教學隨筆精緻。她貼近教改前沿,是國小數學教改的衝鋒號。

在轟轟烈烈的教改之風中,《國小數學教師》宣揚對學生做為“人”的尊重;宣揚對學生生命的喚醒與賞識;宣揚人格平等基礎上的情感交流;教育我們用心靈感受心靈,用生命點燃生命,用智慧開啟智慧。因此,每當我竭盡所能地傳授知識給學生卻看到學生似懂非懂的目光時,我都能從《國小數學教師》中再次找尋到信心的起點;每當遇到教學中我自己也弄不太清、搞不太懂的知識時,《國小數學教師》為我解決了燃眉之急;每當我想在教學上有所突破、有所創新時,都是《國小數學教師》為我導航,讓我有所創想,尋到教學的“亮點”……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我一直堅信多讀一些好書,一定會有許多意外收穫,在這人生的黃金時間,我想我會一如繼往地多讀好書,在書的海洋中揚帆遠航。

如今,作為一名國小數學教師,我更加希望能在教學方面得到一些切實具體的幫助,《國小數學教師》將怎樣處理教材難點,怎樣設計創造性教學方案等。

國小教師的讀書隨筆9

魯迅先生説過:“時間像海綿裏的水,只要肯去擠,總是有的。”其實,不是有沒有時間的問題,是我們願不願意去擠的問題。有時,我們太浮躁,不能安心地進行教育教學工作;有時,我們太拖拉,總是把今天的'事拖到了明天。如果我們每天擠時間爭取多讀些書,每天進步一點點,就像李老師那樣努力“做的自己”,不斷地超越自己——我今天備課是不是比昨天更認真?我今天上課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學生談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誠懇?我今天處理突發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機智……如果每天都這樣自己和自己比,堅持不懈,我們就會向“的教師”靠攏。這樣我們就可以越來越好,成為自己心中的教師。許多年以後,我們雖然不會都成為名家,但是我們一定會桃李滿天下!

讀了《做的教師》這本書,我的耳邊時時迴盪着這樣的聲音——永遠不要對你的學生揚起你的拳頭;永遠不要用刻薄的語言對你的學生説話;寧可讓學生欺騙十次,也不要冤枉學生一次;無論你的教育遇到了多麼大的困難,都千萬不要對學生説“你是不可救藥的”。讀這本書會讓我們尋找到做教師的幸福感,會讓我們學會如何科學民主地管理班級,努力走進學生的心靈。希望有一天,我們都可以説:教師,讓我的生活如此精彩。

國小教師的讀書隨筆10

拜讀了韓興娥老師的《讓孩子踏上閲讀快車道》,通俗易懂,淺入淺出,無高深的理論,只有樸實的做法,樸實的話語。令我印象最深的、對我有如此幫助的有以下幾處:

一、 語文教學至簡為上

1、韓老師的課堂備課簡單,形式簡單。一個簡單的課件,慣用的聽錄音、朗讀、認讀屏幕上的詞語、簡單理解課文(不強求學生的“深刻理解”,學習陶淵明的“好讀書,不求甚解”是千古不變的真理)等形式。韓老師的絕招:學新東西誰不喜歡?第一遍聽錄音的教室裏一片寂靜,第二遍、第三遍時要求孩子們模仿着小聲念,老師悠閒得很,有精力去注意他們,那些不張嘴、不看書的小傢伙一偷懶就會被老師發現。

2、課外讀物的教學,韓老師提的'問題具備兩個特點:一是簡單,絕大部分學生能答出來,差點的學生想一想也能答出來;二是總領全文,提領而頓,百毛皆順。韓老師的備課一氣呵成:讀幾遍課文,把生字詞輸到電腦上,印發給學生,再揣摩一下重難點。韓老師追求的就是簡單,追求的就是自在。

二、語文教學“讀”才是硬道理

低年級閲讀教學的主要做法是淡化理解,強化朗讀。

朗讀可以通過語調的輕重緩急、抑揚頓挫,淋漓盡致地表達感情,補充文字上的不足,古人就有三分文七分讀的説法。學生聽了這種生動又感情的朗讀,可以加深對讀物內容的理解,產生朗讀的願望。有了朗讀的興趣,在朗讀的過程中學生就能逐漸掌握規律,並把書面上的文字變成頭腦中的形象,連成一幅幅活動的畫面,這些畫面可以喚起學生的想象,加深學生對讀物的理解,自然提高了閲讀的能力。

三、“學以致用”“歸類誦讀”是學習語言的妙招

學以致用是對所學知識最好的複習,韓老師在讓學生背誦《增廣賢文》的同時,倡導學生與學生、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家長都要現學現賣,每有所學,力求馬上運用,就像我們小時候用詞造句那樣。韓老師儘量不讓學生過了夜,讓所學知識沉沒在記憶深處,時間長了便了無痕跡。

四、讓課堂靜下來

1、剛入學初學拼音時規定:老師手指黑板時學生念,老師手放下時學生停止出聲;老師手持卡片時學生念,老師把卡片從胸前放低或藏身後時學生停止出聲;老師伸出一個指頭,示意學生只念一遍;老師兩隻手做暫停的姿勢,學生要立即安靜下來。

2、佈置寫字母的時間要在下課前10分鐘,一旦讓學生動筆,老師再講或讓學生再讀學生們的心裏就有了牽掛的事,他寫不完是不會抬頭的,而等全班每一個學生都寫完,需要很長時間,課堂紀律就沒法控制了。不要頻繁地更換教學內容,看書、看黑板、看屏幕的時間不要太短,學生從一個環節轉到另一個環節,需要花一定的時間組織教學。

國小教師的讀書隨筆11

全面推薦素質教育,是當前我國現代化建設的一項緊迫任務,是我國教育事業的一場深刻變革,是教育思想和人才培養模式的重大進步。作為有”世界通用語”之稱的英語,它的使用價值越來越高,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重視。該書以現代英語教學理論為指導,重點介紹國小英語教學的基本原則和方法以及編者多年進行兒童英語教學實踐,從事國小英語教學法課程教學和研究的經驗和體會。

書中指出,國小生學習外語具有模仿力強,記憶力好,勇於開口等特點和優越條件,對今後進一步學好英語,培養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將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作為一名國小英語教師,我們的注意力和精力應該放在其語言技能的培養上,而不是放在單純的語言知識上,要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動機;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獲得英語的一些感性知識;打下較好的語音基礎,學習一定量的詞彙,接觸一定量的日常交際用語,從而具有以聽説能力為主的初步交際能力;使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個性得到健康和諧的發展。

作為一名國小英語教師,要搞好英語的教與學活動,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通過國小教學活動的趣味性,直觀性,實踐性使國小生愛學,會學,主動學。國小英語教學法課是一門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專業課。不是會講英語的人就能教好英語。我們不僅要具有堅實的英語基礎知識和運用語言的能力,還必須學習有關英語教學的理論,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

歌謠,充滿童趣,合轍壓韻,琅琅上口,迎合了少年兒童的心理與口味。簡筆畫,一種具有普遍推廣意義的直觀教學手段,它運用最簡單的線條和平面形概括地勾畫出物象的主要特徵,用筆簡練,形象簡潔,應用簡便。它有利於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興趣,化解教學難點,變抽象為具體,化複雜為簡單,並能增強記憶,提高學習效果。運用歌曲和音樂學習語言也是外語教學的有效方法之一。用教唱英語歌曲的`方法把兒童引入英語的廣闊殿堂,無疑是符合兒童心理髮展規律的,它具有以下作用:激發學習下去;提高學習效益;完善學習品質;充實文化知識等。我們可以從各類兒童英語教科書中選擇一些旋律較熟,唱詞簡單適合的歌曲。當然還可以自己編歌。英語課外活動與課堂教學有着密切的聯繫,它與課堂教學的目的是一致的,是英語課堂教學必不可少的輔助形式。開展好課外活動可使學生儲存一些學好英語的潛在能量,對課堂教學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它有利於提供更多的語言實踐機會,因材施教,開發智力,拓寬視野,培養合作精神,但在開展英語課外活動的時候要防止隨意性和盲目性等。要根據學生的不同年齡,性格,興趣和特長,採取不同的活動方式,常見的活動形式有英語競賽(國小生的表現欲和榮譽感都比較強,適當地在課外開展一些競賽活動,既能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又能對學生的思維,記憶,理解,反應等能力進行綜合訓練,有利於綜合素質的培養),英語晚會(有利於發揮學生的作用和獨創精神,鍛鍊學生的組織能力,培養學生對藝術的興趣和藝術才能),英語角,英語學習園地等。

作為一名國小英語教師,在具備與其他學科教師共性的素質,如敬業精神,良好的師德,廣博的文化知識之外,還應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因為在教育過程中,教師心理品質對學生心靈的影響,是任何其他教育手段無法代替的。它不僅表現為一種教育和教學工作的成敗,而且作為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學生的人格。同時要具有系統而紮實的語言基礎知識和聽説讀寫幾方面的技能和能力和較強的教學能力,包括語言的示範能力,綜合教學技能等。還要有改革創新的意識,要隨着時代的發展變化重新設計塑造自己的形象。

國小教師的讀書隨筆12

摘 要:就閲讀一些教育經典書籍,淺談了一些體會。

關鍵詞:教師;教育;力量

“讀書”,一個多麼温馨的詞語。讀一本好書,心情放鬆,雜念盡消。“眾裏尋他千百變,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徜徉書海中求知的人常會有如此動心美妙的體驗吧。

作為教師,沒有一天能離開書籍——教材、教參……日復一日,習以為常。於是有人感歎:做了教師,就註定要將一生機械無味地耗在教材、教參上,枯燥之極……

其實,閲讀《教育的力量》,就能夠給出明晰的解惑之路。教育應該作為一種力量而存在,我們應該竭盡所能,讓每一個世界變得生動、快樂、不單調、不沉悶、更不黑暗;在充滿陽光的白天幫助孩子呼吸到花朵的芬芳,在漆黑的夜晚也能注意到星空的美麗;即使身處人生的十字路口,也能很快走出茫然,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也在幫助自己的人,這就是教師。

人類幾千年的歷史,創造和積累了許多寶貴的教育思想財富。閲讀經典,學習不同時代教育家的人生理想與人格力量,會讓我們變得善於思考,遠離浮躁,更加有教育的智慧。

閲讀《教育的.力量》,我們確切知道教師不僅在於教,更在於學,只有這樣,教育才會不斷進步。肖川老師的字裏行間流露、揮灑着作者教育人生的真性情,是“做”教育中練就的教育學問。

閲讀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名篇,我們深深地感動於“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激勵着我們無怨無悔地把自己的青春和一生精力揮灑在教書育人這塊神聖的土地上。沒有權力金錢,有的只是年復一年的耕耘,有的只是小草對春天的迴應和禮讚。

閲讀《愛的教育》,故事中所洋溢的單純、美好、永恆的愛的情感,將我深深地包圍,滌盪着我的心靈。它使我深刻地認識到崇高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為真誠的教育。教育又能使愛不斷地昇華,它也教給我怎樣去創造一個充滿愛的世界……

閲讀這些經典名著,我總是不斷地被吸引、被感動,有些東西便不留痕跡地沉澱下來,沉澱到我的內心深處,越來越深刻,也越來越清晰。

“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教師在一生中要不斷提高自我,需要讀書好學。讀書,應該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國小教師的讀書隨筆13

暑假期間,我閲讀了《做不抱怨的教師》一書,感受頗深。剛開始看到書名,心裏想着,哪有老師會不抱怨呢?要抱怨的事情太多了。一直以來,教師這一職業被認為是天底下最光輝的事業。可是隨着時代的發展,獨生子女是越來越多,家長對教師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這就無形之中給我們教師帶來壓力。抱怨,似乎也成為“釋放”壓力的一種方式。但是這本書裏的第一章有這麼一句話:“抱怨是懦弱、無能的最好詮釋,他像幽靈一樣到處遊蕩、饒人不安。”所以我們教師要調節好自己的心態,對生活充滿信心,對工作有較好的滿意度,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抱怨產生不了任何喜悦,也不會讓我們的生活與工作添姿加彩,反而會讓我們的負面情緒不斷疊加,從而產生更多的不快。教育是一種智慧,教師要具有育人的智慧。在我們的教育工作中,如果拋棄讓學生人人“燦爛”的想法,順應自然,那麼孩子們的笑臉會不會更多些呢?就像有些老師,學生考了96分還是不夠,似乎只有100分才能算優秀。我們教師總是不滿足於孩子的成績。就像有的學生上課稍不認真,一旦被老師抓住,馬上就會被批評一頓;下課跟同學有些小摩擦,又被認為是打架。其實冷靜下來,仔細想想,一堂課40分鐘,誰能保證什麼小動作也不做。只要學生改正過來就行了。“很多時候,學生之間的`小摩擦,也不那麼緊要。”這正如自然萬物的生長一樣,在摩擦的過程中,學會了與他人相處的藝術。因此,我們教師讓學生在摩擦中學會生存,在摩擦中成長,這是一種自然選擇的過程,而在此過程中,我們教師不必代勞。

我們教師經常也會抱怨:現在的孩子怎麼那麼不聽話?怎麼那麼坐不住?怎麼那麼難教?怎麼那麼不愛學習?家長怎麼也不管管等等。其實,冷靜想想,可能是我們教師有些小題大做了,上課思想開小差,我們提醒一下就行了;與同學鬧矛盾,告訴他們要友好相處,不能太沖動。其實轉臉他們也就忘了所有的矛盾了。有的同學作業沒做齊,可能確實是家裏有事,給耽誤了,也只是偶爾沒有完成。有的同學考試沒考好,因為他就只能考成那樣,也就那水平,他已經盡力了。當面對學生的問題時,我們教師要試着相信自己的學生,試着控制自己的情緒,這樣一來,不但問題能迎刃而解,師生雙方都學會了好多道理。

有的事情,我覺得只要跟孩子好好説説就行了。畢竟沒有不犯錯的孩子,關鍵是他不要放棄學習,繼續努力,我們沒必要嚴加管教,另眼看待,不能帶着有色眼鏡看學生,對學生要多加鼓勵,少些批評,鼓勵他們。

每個孩子成長階段的需要不盡相同,懵懂無知的時候要知道灌輸引導;漸漸長大些便要放手;等他完全獨立了還有鞭策鼓勵。愛不是隻用單一的方式一路貫徹到底,愛是講層次的。只要善於引導,靈活多樣的使用教育方法,對症下藥,天才可能就出現我們的手中。我們應該更用心的去教學生,去感受學生。去感受生活帶給我們的另一份財富。如果用心,是可以教給學生很多東西的,不僅僅是學科知識!學生成不了博士不要緊,使他們成為一個有用的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意義更大一些!我們給學生希望,他們就成為我們的希望了。你是笑着面對自己的希望呢,還是苦着面對自己的希望呢?笑着面對希望,希望會越來越多,你會找到越來越多的快樂!

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時時注意,保持快樂的心情,做個陽光老師。用一顆寬容的心對待每一個孩子!這樣才能生活的簡單而充實。

國小教師的讀書隨筆14

作為家長,很高興陪着孩子成長,在與學生呆在一起的時間長了,逐漸自己的孩子不知不覺也長大了,所以似乎有很多話想説説。

一、陪着孩子讀書

12歲以前是習慣養成的最佳時期,陪着孩子學習是現在家長的一項首要任務。從孩子上了一年級起,我也就是在旁邊陪着孩子一起成長。讀拼音時,孩子的表現並不優秀,但是女孩子比較懂事、要好,一旦完不成作業就急,喜歡快快地完成任何一件事情,特別希望在大人、老師那兒獲得那句表揚。即使做不到也不懂、也不能沉下心來多多練習,往往還沒批評教育,孩子自己已經先急躁了,但其實越急事情就越做不好。那時候,她常常會因為表現的不如意、作業的重寫等等掉眼淚。

作為家長,我很慶幸當初沒有急躁的斥責。只是一直希望她能夠按照老師的要求完成任務,照着老師的要求就好。有的家長眼睛是盯着孩子寫的每一個字,稍稍有錯就大聲糾正,或訓斥孩子,更甚至上去就是一個巴掌,這些做法都會使孩子害怕、分心,很難形成注意力集中的好習慣。還有的`家長看到孩子稍有一點不懂就趕快詳盡地解答,家長要有意識地鼓勵孩子逐漸養成獨立思考,主動鑽研的好習慣,這樣才能達到“陪伴是為了孩子獨立,主動地學習”的目的。

二、與孩子聊書

與孩子多説話,每天都應該與孩子交流半小時。聊孩子的生活、聊孩子的喜怒,還應該聊聊圖書。我並不是一個合格的家長,孩子小時候看的書也並不多,也沒有做到每天的晚安故事,所幸的是,隨着年齡的增長,孩子對圖書的熱愛還是越來越高,只要有空,我們都會與孩子一起聊聊她看到的一些東西。從談論她的動畫片到她的閲讀書目,基本上,孩子看的書我們全家都會去看看,一起在睡前看《笑貓日記》,還是很有趣的,其實大人也可以看看孩子的書,也是瞭解孩子、熟悉孩子的方法。與孩子能聊上,才不會覺得你out了,才會覺得你與她一起在學習。

三、陪孩子買書

説到買書,就像以前老師講過的“書非借不能讀也”,所以説到買書,一定要選擇,要尊重孩子的喜好,但是,也不能讓孩子只接受非主流的漫畫書,什麼《阿衰正傳》之類等,偶爾一本,無關緊要,但若接觸太多的話恐怕會將孩子的閲讀興趣取向,可能我比較保守,在孩子學習文字的大好時間裏,還是應以閲讀文字的為首選,從而提高她的閲讀能力。

去書店,有時也看到有些孩子盯着有玩具的那些圖冊,這個可能對男生的誘惑較大,女孩子可能比較好管理,但有利有弊,女孩子的讀書能力是培養上去了,別的能力會相對減弱,家長還是不要過於急躁,全部否定自己孩子的讀書興趣,要全面瞭解孩子,努力培養自己孩子的閲讀能力。

我想,培養自己孩子的能力,希望家長都會結合孩子自身特點,不能過高要求、更不要攀比,不管孩子是閲讀能力較高,還是其他能力較強,只要對孩子的發展有好處,只要孩子能夠學到知識,都要鼓勵加培養吧。

國小教師的讀書隨筆15

加入教師這個隊伍,覺得自己要學習的東西很多,如何建立自己的教學觀念,樹立自己的教學方法,是我苦惱的事情,恰好有幸讀到李烈老師的《我教國小數學》。

原以為這本書還是枯燥的説教,沒想到看了幾頁後,這本書卻如磁石一般深深地吸引着我不斷地往下看,看完了全書,細細品味,她猶如一杯好茶,品一口,濃香四溢,回味無窮;掩卷凝思,只覺得思緒萬千,真是受益匪淺。

全書主要分“以愛育愛”、 “以會教會”和“課堂教學實錄及教案”三大板塊。

第一篇“以愛育愛” 強調在課堂教學中創設一種民主、平等的範圍,關注每一個孩子的發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朋友般地與學生交流。一名國小數學教師,不僅要研究教學,更要研究如何調動孩子學好數學的積極性,為學生的成長創設寬鬆健康的氛圍。讀了這本書,才更加明白:“愛”,不是空口號,“愛”就是自然真誠的行動,“愛”中融會着的教師的責任與技巧。

第二篇《以會教會》闡述的是李烈老師對教學的潛心研究的一些優良教學方法。“以會教會”,就是要抓微觀,抓具體,抓落實,體現在課堂教學活動時,教師要以新的兒童觀,教學觀重新認識課堂教學。會為學生的主動學習搭設平台,會為學生的發展創設情境,會為學生的展示提供充分的機會,會給學生的創新留有足夠的思維空間,這些思想觀念都體現着李烈老師對教學深層次的思考,體現着以人為本的教育教學理念。

第三篇是李烈老師的一些課堂教學實錄與教案。細細研讀每一篇教案,她從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出發,精心設計每一個環節,合理安排每一個練習,盡心為學生的學習做好必要準備。在教學中,又不斷運用問題,探討,交流等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知識的建構。

讀了這本書,我在想,在自己的工作中,還有很多很多要學習思考的東西進一步將自己對教育事業、對孩子的愛,化做具體的行為,以高度的責任心對待自己的工作,在如何深鑽教材、如何以新課程理念設計教學活動,以人為本,因材施教,在抓好細節,落實要求,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藝術上不斷學習實踐,努力做一個有思想的行動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jiaoshi/rlerj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