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農業經濟管理 >

我國現代農業建設的模式研究論文

我國現代農業建設的模式研究論文

一、現代農業的理念和定義

我國現代農業建設的模式研究論文

1.創新的理念。

現代農業的核心點就是創新,現代農業創新的着重點是農業科技的創新,現代農業技術尤以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為主要發展內容,快速推動着現代農業的建設。

2.市場化的理念。

現代農業的生產,投入於外部獲取的生產要素佔據了絕大部分。大部分農業產品,甚至支持生產的許多生產要素業走向市場,搖身一變為商品。不論是農產品市場還是農業生產要素市場都取得了十分繁榮的發展。

3.集約化經營的理念。

集約農業是現代農業建設的本質,國外發達國家的農業建設在以往推進集約化經營的進程中,進行了各不相同的模式選擇,如分別以勞動和技術為主的集約經營等。

4.適度規模經營的理念。

現代農業的重要要求便是適度規模經營,它要求把投入的各個生產要素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整合,包括土地、資金、管理技術以及勞動力等,達到一個最佳的比例,以及最高的產出效益。

5.標準化的理念。

現代農業是一種標準化農業,農業標準化是指把整個農業科學技術推廣應用體系系統化、程序化、科學化、規範化,融技術、經營、管理於一體,形成一種商品生產和農業科學技術推廣的有效形式。綜上所述,現代農業是不斷地引進新的生產要素,持續地改進落後經營管理方式,具有特定的經營准入標準,達到適度規模經營的集約化、科學化的創新的農業生產經營方式,他提倡對環境的保護和生態平衡的維持,是一種可持續的發展方式。

二、現代農業的模式及路徑分析

要在國際上提升自身的競爭力,農業生產過程中就必須提升農產品的質量,提高差異化生產程度,形成規模經濟的農業生產方式,在比較優勢的基礎上通過技術的創新形成競爭優勢。在中國現代農業建設過程中,由於自然資源條件的差異、社會條件的差異以及各地農業生態類型的不同,各個地區產生了各不相同的現代農業建設模式。

1.實行土地股份合作經營模式或者龍頭企業帶動型的現代農業開發模式,形成規模經濟

這種模式的運行原則是“自願、有償、有序、規範”,它採用公司化運作的組織形式,由種田大户或龍頭企業出面將面積巨大的分散的農民土地集中起來,在其建立的生產基地上,集中進行農業機械化種植、農業科技成果推廣以及產業化開發銷售,規模化產銷結合一條龍,形成規模效應。土地股份合作的本質就是農民用自己的土地使用權入股,龍頭企業向農民租賃土地使用權。這種模式的優點顯而易見,那便是雙方各司其職,互利共贏,從而達到科學指導下的規模生產效應。這種模式適應性強,見效快,在我國當下的農業發展環境下,龍頭企業帶動性的發展模式的適用地區是十分廣闊的。

2.建立優勢農產品產業帶動模式,發揮區域優勢

早前在中國農業部頒佈的《優勢農產品區域佈局規劃》中,明確指出了棉花、專用小麥和玉米、高油大豆、蘋果、柑橘、牛奶、肉牛肉羊以及水產品等11種特定優勢農產品,明確劃歸了35個產區。通過一系列優勢的區位佈局,做大做強農產品種類,形成規模效應,從而帶動運輸流通、儲藏加工等相關支撐產業的發展,大大增加農民就業機會,擴大農民相關就業渠道。這種模式針對性更強,更加適應一些有突出產業的地區,能達到優勢聚焦,事半功倍的效果。

3.利用相關的科學技術來提高農業的競爭力,可以利用以下的模式

其一就是質量農業或者叫精緻農業,以更高的經濟回報率為追求目的,以農產品品質和農業生產結構高級化為核心,以管理和技術創新為推動力,是一種技術密集型的精尖農業模式。其二是設施農業,通過利用各種人工築造的相關設施進行生活生存環境的調節,達到最適合農業生產的環境條件。其主要模式有三種:簡易覆蓋型,普通設施型以及現代設施型。三種模式類型分別使用塑料薄膜、地窖大棚乃至專門進行農業生產活動生產車間和流水線來進行種植、養殖、農產品生產加工等一系列農業活動,科技含量依次遞增,農户可根據自身條件和適用環境來進行相關的設施農業選擇。還以一種比較常見的規模聚集型模式便是農業科技園區模式,指在是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支撐的農業發展的新型模式,以農業技術組裝集成為載體,是人才培養和技術培訓的基地一定區域內,以“三高”為目標,以調整農業結構為突破口,是市場與農户連接的紐帶,是現代農業科技的輻射源,對區域農業聚集形成規模效應具有重要的示範作用,對提升農村經濟的發展水平具有巨大的帶動影響。新興的生態效益農業模式提倡保護生態平衡,合理利用自然資源,防止環境污染,人類的農業生產活動也要按照自然規律進行,人類生產活動與自然環境協調發展,從而達到農業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有機結合,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相互兼顧。

4.從農產品貿易的多元化出發,形成農產品的差異性供給,有如下四種模式

一是實行品牌農業模式。全面實施精品農業發展戰略,進行生產基地建設,調整區域農業佈局,進一步發展區域優勢農產品品牌。二是加工農業模式。以主導產業為基礎,着重發展相關加工產業。具體表現為通過政府主導等方式引進資金技術擴大加工能力,大企業增加加工車間,小企業向專注加工企業轉型,形成圍繞地區主導產業的深加工產業羣,產生加工產業的'抱團效應,最終形成以精深加工為主導特色的集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一條龍的農業發展體系。三是農業產品感受模式。以往的農業模式主要關注農產品的內在質量和口感程度等指標,這種模式更加註重對於農產品差異化外形的發展創新,現在餐桌上常見的彩色青椒,萬聖節的巨型南瓜都可以作為這種模式的發展對象。這種對農產品外形的注重能夠提升農產品的吸引力,製造話題效應,從而提升關注度和經濟效應。四是綠色農業模式。普遍意義的綠色農業,是指以生產、加工和銷售綠色食品於一體的農業生產經營模式,它包括了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和無公害農產品等多個方面。綠色農業是當今農業發展的熱點和重中之重,是大眾農業消費的趨勢所在,發展綠色農業,是發展國內外農產品市場的共同需求。綜上,農業發展模式多種多樣,不同的模式有不同的適用地區和條件,對現代農業發展模式的探索研究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十分深遠的意義的。現階段我國的現代化農業建設還處在探索階段,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與國外的先進模式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現代農業建設任重道遠。這就要求我們在以後的發展過程中要學習國外的優秀經驗,並結合本國國情與現狀,探索出適合我國的現代化農業建設模式,並積極推廣,使其得到快速穩定的發展,以此提高我國的農業發展水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jingji/k73jv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