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科技 >

科技調查報告12篇

科技調查報告12篇

在現在社會,我們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要注意報告在寫作時具有一定的格式。那麼大家知道標準正式的報告格式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科技調查報告,歡迎大家分享。

科技調查報告12篇

科技調查報告 篇1

成立青年科技攻關小組,組織青年科研骨幹開展科技創新,努力提高產品科技含量,促進企業經營和發展,是團組織服務科教興國戰略的重要措施和途徑。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當今時代,如何在引導青年開展科技攻關中提供更加切實有效的服務。如何在企業的改革和發展中拓寬團的工作領域,充分發揮團組織的助手和後備軍作用,是當前各級團組織面臨的重要課題。為此,我們就目前我市企業開展青年科技攻關活動的總體情況深入到華盛公司、製藥集團、金港科技等企業進行了深入細緻的調研。

一、近年來我市企業青年科技攻關小組在推動企業改革與發展中發揮的主要作用

近年來,伴隨着國企改革的步伐,企業團組織在企業中的職能、性質、地位都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各級團組織積極適應新的變化,通過成立科技攻關小組,開展科技創新,在服務企業發展、服務青工成長成才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同時,也極大地拓寬了團的工作領域,為團組織贏得了一席之地。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青年科技攻關小組在企業的生產與經營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如華盛公司團委組建的電廠科技攻關小組三年來共開展了重油改造、鍋爐三次風管改造、輸灰機改造、循環水泵UPS電源改造、射水抽氣器改造、凝汽器膠球清洗裝置改造、主蒸汽保温改造等30多個較大的科學技術改造項目,近100項小改革,處理大小缺陷1萬多項,共為電廠節約生產成本400多萬元;鋁廠科技攻關小組開展了調整陽極換極模式、陽極鋼爪保護環等27項技術革新,共為企業創造效益1000多萬元。製藥集團滴眼劑車間QC小組“降低F57—A灌封機灌封穿漏率”為企業創造效益400多萬元,金港科技攻關小組鑽研併發明瞭適用於石油化工領域的防爆水封缸,為企業創造效益200多萬元;二是培養了一大批青年崗位能手。近五年來,我市湧現出了市級青年崗位能手200多名,伍雄等30餘名青工被評為省級青年崗位能手,劉訓生今年還被評為全省十大傑出青年崗位能手;三是推出了一大批優秀科研成果。今年以來,市制藥集團滴眼劑車間QC小組科研成果“降低F57—A灌封機灌封穿漏率”在二OO三年全國醫藥質量管理小組成果發表交流會中榮獲一等獎及最佳製片獎,該小組還被命名為國優QC小組,此外,該公司小容量注射車間QC小組“控制裝量,提高利巴韋林注射液燈檢合格率”獲三等獎。華盛公司《60KA自焙槽預焙改造綜合技術》獲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獎。金港科技公司科技攻關小組發明的防爆水封缸獲得了由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發明和實用新型兩項專利證書,該公司“十佳青年” 朱維斌和朱自清以《催化裂化裝置低壓瓦斯全回收系統研究》獲得了市政府頒發的科技二等獎;四是初步構建了較為完善的青年科技攻關活動運行機制。各級團組織結合企業生產經營的實際,不斷完善科技攻關活動的組織機構和科研程序,已建立起較為完善,操作性較強的科技攻關活動運行機制,促進了青年科技攻關活動的穩步發展,也有效地促進了企業青年創新創效活動的深入開展。如潛江製藥集團團委八年來,每年都組織開展QC成果發佈會,展示科技攻關小組的科研成果,華盛公司團委的每個科技攻關項目從立項到最後的驗收,都要經過嚴格的把關,各攻關小分隊在進行項目的實施過程中實行層層監督,嚴格分項目的三級驗收制度等。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原因

當前,我市企業青年科技攻關活動發展呈現出蓬勃的生機,但是,通過調研,我們也發現部分企業青年科技攻關活動明顯滯後,面臨着一些突出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青年科技攻關活動缺乏穩定性。青年科技攻關小組的每個攻關項目從立項到最後的驗收,都要經過嚴格的把關,從項目的來源到論證問題的現狀和研試的目的意義,從技術內容到技術方案、路線,都要經過嚴謹的論證,在實施過程中更必須有必不可少的人力、物力的投入。而這幾年隨着企業的'改革,一部分企業依法破產,一分部企業成為改制企業,一部分企業變賣給私營業主變為私營企業,導致許多企業規模不夠大,科技投入不足,企業抗風險力相對較弱,經營發展很不穩定,部分非公有制企業還未建立起團組織,這些都成為青年科技攻關活動發展的制約因素。在企業發展還不夠穩定的情況下,企業主難免會對建立團組織,對投入大量的資金開展科技攻關活動持保守態度。

2、團的組織活動和基地建設與青年科技攻關活動的需求不相匹配。多年來,企業團組織在加強青工思想政治教育,服務企業精神文明建設,營造企業文化等方面積累了較為豐富的實踐經驗,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機制,但在組織青年科技攻關活動等方面措施不多,力度不大,又沒有相應的基地或組織將青年科技人才網絡起來,在青工開展創新和將創新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等方面,缺乏有效的服務,無法滿足那些有創新技能與熱情的青工創新發展的需求,或者只能在極低限度提供一些低層次的服務。

3、團幹部的素質與青年科技攻關活動的發展不相協調。青年科技攻關活動關鍵是提高企業產品或生產流程的科技含量,節能降耗,促進企業效益的提高,這就在客觀上要求企業團幹部必須具備較高的科技意識和科技素質,在組織、指導、參與科技攻關活動中能夠發揮“領頭雁”的作用。但是,當前各企業團幹基本上是從辦公室從事行政管理、公文寫作、新聞宣傳等方面的青年人中產生。其工作視野、工作思路與科技攻關活動不相協調,間接影響了科技攻關活動的深入開展。

4、團的對象的流動性與青年科技攻關活動的發展不相適宜。企業改制後,青年員工表現出更強的擇業自主性和流動性,企業內青年科技骨幹、團幹部變動相對更加頻繁,加上部分員工對科技攻關活動的認識淡薄,積極性不高,這就使得團組織開展科技攻關的活動缺乏基礎,難以持續發展。

三、當前完善青年科技攻關活動運行機制,促進企業

1、堅持黨建帶團建,進一步加強企業團建工作,優化開展青年科技攻關活動的環境。青年科技攻關活動是團組織組織、發起並指導開展的活動,是共青團組織在新時期服務企業改革與發展,實現企業團建工作創新的新方法新舉措。要促進青年科技攻關活動的進一步深入開展,團組織必須主動切入,爭取黨組織的重視和支持,緊緊依靠黨建帶團建,為青年科技攻關活動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當前,一是要大力消除團建空白點,做好非公有制企業的建團工作。各級團組織要及時對本地非公有制企業建團工作給予指導和幫助,做到“成熟一個,建立一個”,“建立一個,鞏固一個”,“鞏固一個,提高一個”,力爭在符合條件的非公有制企業都建立起團組織;二是要探索團建新模式。要積極探索獨立建團、鄉企(村企)聯合建團、掛靠建團、行業建團、區域建團、跨區組建等建團模式,實現團建工作的網絡式立體覆蓋。只有堅持黨建帶團建,建立起能真正發揮作用的團組織,青年科技攻關活動才能健康發展。

2、探索發揮作用的新途徑,促進青年科技攻關活動的內容創新。青年科技攻關活動要保持長久的生命力,就要不斷創新活動方式與內容,積極探索發揮作用的新途徑,以作為贏得地位。一是要從企業實際和青年實際出發。科技攻關小組開展創新活動,不能為了創新而創新,而要和企業的生產經營的實際結合起來,實實在在的為企業發展做實事。二是要豐富活動的形式。要探索具體有形的活動載體來推動青年科技攻關活動,嘗試推行《青年崗位建功成才手冊》,把創新戰略和青工的成才、企業人才的培養結合起來;實施青年“創新項目制”,運用現代管理手段,廣泛開展項目徵集與申報,公開招標與投標,審定與實施的做法;實施青年科技攻關活動“項目化運作”,切實完善創新過程,通過發放“青年創新項目書”等方式引導青工結合崗位、企業實際,以市場為導向,分析查找技術、管理等日常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申報創新課題,再根據青年申報的創新課題,確定企業所需,青年所能的攻關項目,簽定攻關合同;三是在開展活動過程中,要與長期以來團組織已形成的品牌項目,如“五小競賽”和“導師帶徒”、“爭當青年崗位能手”等羣眾性的技術創新活動有機結合起來,調動全體青工參與科技攻關。

3、探索建立科學高效的運行與管理機制,加強對青年科技攻關活動的指導與管理。要把建立科學有序的活動機制擺在重要的工作位置,加強對青年科技攻關活動的規範管理。一是要建立起活動的組織機制。要在各企業中成立起以黨政領導牽頭、團組織具體協調、有關職能部門共同參與的活動組織領導小組,在青年職工中積極成立創新協會、攻關協會、攻關小組、QC小組等創新組織;二是要建立起活動的評價機制。通過各級科技部門評估機構和企業中的生產、技術、質量、管理、營銷、服務等部門建立相應的評估體系,制訂以效益為評判標準的青年科技創新成果評價辦法,對青年科技攻關組織和羣眾性的青年創新成果進行評估確認,促進創新成果考評工作的科學化、規範化和制度化建設;三是要建立起活動的激勵機制。各級團組織要加大活動表彰力度,並出台有關獎勵政策,企業團組織要積極爭取領導支持,制定實施有關推進青年創新活動的政策,並把活動納入企業獎勵體系之中,在學習深造、收入分配等方面向優秀青年人才傾斜,激發廣大青工參與科技攻關活動的積極性;四是要建立起活動的保障機制,通過積極爭取黨政組織和各方面支持,在科技攻關活動的政策、經費、陣地、宣傳、成果轉換等方面創造條件。要力爭建立起青年科技攻關活動的專項基金,為活動的開展優化環境、提供保障。

4、切實加強企業團幹隊伍和青工隊伍建設,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人才基礎和智力支撐。要以開發青年人才資源為着力點,切實加強企業團乾和青工隊伍的建設。一是要切實加強企業團幹部隊伍建設。各企業要通過“聯推競選”、“公開招考”等方式將那些思維活躍、學歷層次高、工作能力強

科技調查報告 篇2

X X縣是以產糧為主的農業縣。近年來,隨着國家惠農政策的出台和實施,極大地激發了農民種田的積極性,出現了新的爭田熱潮。在中央惠民政策的鼓勵和全縣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農業發展迅速,農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農村形勢進入了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

但在實踐中,近年來糧食產量一直徘徊在較低水平,很難穩步提高水稻畝產量。而且糧食質量不好,市場價格不穩定,經濟效益不高。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科技推廣應用水平不高,典型示範不到位,農業科技貢獻率低,已成為我縣農業生產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為此,縣政府組織有關部門深入全縣8個鄉鎮和部分村(村),通過走訪農民和科技人員,採取問卷調查、座談等形式,對我縣農業科技推廣應用情況進行了廣泛深入的調查。

一、基本信息

全縣耕地143萬畝,其中水田92.9萬畝。近年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農業科技在糧食生產發展中的推廣應用,有關部門和科技人員致力於增加科技在農業中的貢獻份額,在我縣農業技術推廣應用中取得了顯著成績。

一是以綜合協作技術為主體的水稻生產發展迅速。我縣是一個農業縣,水稻生產是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我縣屬於第三積温帶,年活躍積温2300-2500℃,無霜期120天左右。大小河流27條,小(一)水庫8座,小(二)水庫4座,池塘820個,氣泡275個,水資源豐富,具有發展水稻生產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為了儘快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自80年代方正在寒冷地區引進旱稻稀植技術以來,全縣上下通力合作,在“水”上下了大功夫,使水稻面積以年均5萬畝左右的速度增長;此外,隨着農業機械和工具採購的興起,我縣於1996年被列為國家水稻生產全機械化示範縣,1998年被列為國家商品糧基地縣。全面組織實施稻田機械化配套工程,積極探索大棚育秧、機械插秧、測土施肥、機械收穫等水稻生產方式。到目前為止,全縣大中型大棚的苗圃面積佔整個苗圃面積的75%以上。全縣大中棚2.2萬間,其中大中棚4500間,解決了苗木質量問題,緩解了積温不足、無霜期短的問題;大力發展水稻全程機械化。全縣機插面積58萬畝,佔水稻插秧面積的60%。全縣共有移栽機1.8萬台,收割機約4500台,機械收割佔總收割面積的75%以上。隨着稀植、超稀植、寬窄行、拋秧、全程施肥等新技術的應用,全縣水稻單產從20世紀80年代的610 kg提高到目前的830kg;大力發展優質水稻生產,全縣90%以上的品種採用沙沙泥、富士光等優質水稻品種,增產增收。到XX年,全縣水稻面積已增長到92.9萬畝,水稻總產量達到8.2億斤,佔全縣糧食總產量的85%。

二是以大豆三壟栽培技術為主體,大豆生產技術含量不斷提高。大豆是我們縣的第二大作物。“十五”期間,我們將重點解決大豆品質和大豆產量問題,改革傳統栽培方式,大力推廣大豆壟體深鬆、分層深施、壟上雙排精量播種三種栽培方式。據調查,龍山栽培比普通栽培平均增產35公斤/畝,增加經濟效益84元。同時,科技人員認真研究了大豆連作綜合配套栽培技術,即應用化學藥劑防治大豆連作、應用平衡施肥、應用分層施肥、科學管理、選擇抗大豆連作品種。經過幾年的努力,大豆連作產量降到了最低程度,每畝節約經濟損失35元。大力發展大豆小壟密植,即在45釐米的小壟上保護雙壟約35萬株的幼苗,成為大豆增產的另一種途徑。

三是玉米透明栽培為主體,青貯玉米生產取得顯著成效。通過透明栽培,玉米產量從過去的每畝800公斤提高到1200公斤,為畜牧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科技部門連續幾年進行青貯玉米加工試驗,最高畝產可達6噸以上,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加工技術。

第四,測土配方施肥是主要因素,糧食產量穩步提高。近年來,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投入資金和設備150多萬元,完善了土壤實驗室,增加了大量的土基設備,免費為農民測試土壤配方。到XX,測了6100多個土樣,覆蓋面積20多萬畝。據計算,應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每畝水稻可節約化肥10公斤,增產80公斤,節約成本,每畝增產80元。

二、問題及原因

近年來,雖然我縣在農業技術推廣應用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存在的問題也不容忽視。

第一,從糧食生產來看,存在科技貢獻率低、應用水平差的問題。農民在生產過程中操作不當、無知或不能使用科學技術,導致農業效率低下。在對農民的調查中發現,近70%的農民在生產經營中僅依靠舊經驗、舊傳統進行耕作;20%的農民可以利用或簡單應用農業科技進行經營;只有10%的農民掌握了農業科技,大部分是大型經營者,從科技中受益匪淺。因為大多數農民不知道如何利用科學技術進行管理,所以科學技術在農業中的貢獻很低。在水稻生產方面,據調查,該縣約有10%的農民在育苗作業中經營粗糙,導致這一環節減少約67公斤/畝;20%的農民施肥方法不正確、不科學,導致這一環節減少100kg/畝左右;約20%的`農民不能合理利用水源進行科學灌溉,導致總產量減少30%,每畝減少約105公斤。主要表現為:一是種苗和苗牀管理不規範。有的地塊還存在小棚育苗,苗木生長勢弱,根系不發達,側苗浪費,不適合機械移栽,施肥澆水不方便;播種量過大,不能產生壯苗;苗牀管理不及時,導致青枯病和青枯病的發生。二是施肥管理不科學。氮肥施用過晚,一次施用過多,不僅浪費肥料,而且不利於作物生長。應用測土配方施肥的農民很少,農民盲目投入過多;第三,水稻選種比較雜。質量難以保證;第四,病蟲害防治有運氣。重“治”輕“防”,未能把握最佳防控期;第五,農業水利基礎設施薄弱。抵禦自然災害能力差,農業生產風險依然存在。第六,農機發展不平衡。機具配套不合理,耕地整體深鬆問題沒有很好解決。

第二,從縣鄉科技推廣來看,存在範圍大、效果小的問題。據我們瞭解,我縣農業科技推廣應用的主要渠道有四種:縣鄉政府行政推廣、相關部門服務推廣、村級組織定向推廣、以銷售農資為目的的民間盈利推廣。幾年來,我縣通過各種科技培訓班,成立農民技術學校,每年農閒季節舉辦農業科技電視專題講座,為農民增收提供了有效幫助。但是在具體的培訓推廣中,暴露出了很多不盡人意的問題。第一,科技培訓效果不好。個別鄉鎮領導重視不夠,個別村委會沒有為農民服務的意識,參加培訓的農民很少,影響了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二是農業技術知識更新緩慢。推廣方式相對簡單,農業技術諮詢服務和實地指導不夠。第三,職位的作用不夠好。在一些農村,“一校兩室”和遠程教育流於形式,沒有真正發揮作用。

科技調查報告 篇3

農業發展的潛力在科技,希望也在科技。如何深入實施科技興農戰略,把現有的農業新技術、新成果及時有效地推廣開來,使之儘快地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是現代化農業發展所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為全面瞭解我縣的科技興農情況,最近,我利用10多天的時間,先後到縣科委和固堤、泊子、高裏、央子等鄉鎮的10多個村及4個種養基地,通過召開座談會、深入田間地頭實地察看和進村入户走訪等形式,重點對科技興農情況及科技興農工作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調查。

一、科技興農的基本情況

近年來,我縣緊緊圍繞實施農業產業化戰略,加快了科技興農步伐,以農業科研攻關、新技術引進推廣、試驗示範、良種繁育和科技培訓為主要內容的科技興農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九五”以來,全縣共取得重大農業科技成果###個,推廣、應用農業新技術、新成果###項,引進、試驗、示範、推廣種養新品種100多個,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95%,農業先進適用新技術覆蓋率達到90%,科技進步對農業增長中的貢獻率達到XX%,有力地推動了全縣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

(一)廣大農村幹部羣眾的科技意識日趨增強。

從調查的情況看,廣大農村幹部羣眾在發展市場經濟的實踐中,嚐到了科技致富的甜頭,科技意識日趨增強,學科技、用科技的熱情空前高漲。固堤鎮“西瓜大王”郭洪澤在科技人員的引導下,從去年開始,對大棚西瓜採用微機管理、地膜返光、晚中熟品種早熟栽培等新技術,節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經濟效益。在泊子鄉曲範村察看轉基因抗蟲棉時,該村原支部書記範樂祥介紹説,這種棉花不招蟲,打藥少,一開始人們都不信,現在他們都搶着種,明年,我們村將全部推廣種植這種轉基因抗蟲棉。雙楊店鎮每年都要聘請果樹專家到鎮上講授幾次果樹栽培、管理及蘋果套袋等知識,每次自發前來聽課的人數都在二、三百人以上,有時會議室裏座不下,就乾脆站在走廊上聽。近年來,圍繞農業新技術、新成果的推廣應用,全縣每年舉辦各類科技培訓班100多期,參訓人數近2萬人次,使全縣15%以上的農村青壯年得到了技術培訓,掌握了1—2項致富技術,使XX萬人獲得了“綠色證書”。

(二)農業科技試驗示範初見成效。

一是農業高新技術走廊建設已初步形成框架。寒亭鎮在走廊兩側100米縣域內新發展花卉苗木230畝,大棚蔬菜210畝,特色大田菜660畝,草莓1000畝,建成佔地60畝養殖小縣1處,計劃秋後全面完成3300畝開發建設任務。河灘鎮畜牧養殖縣已建養殖棚52個,佔地12畝的千隻肉犬養殖場和佔地30畝的千頭牛養殖項目建設取得新進展,落實冬暖式瓜菜大棚200個,露天瓜菜700畝,濰縣蘿蔔展示園140畝。郭家官莊鎮新建佔地10畝的日本環保型農業示範園1處,在胡家朱茂村北新建佔地30畝的花卉試驗示範縣1處,發展蔬菜滴灌大棚30個,在畜禽養殖縣新建養殖大棚30個,富氏犬業交易市場已開業運營。

二是 農業高科技示範園建設進度加快。圍繞轉變傳統科技推廣方式,積極興辦農業科技示範園縣。目前全縣興建科技園14處,佔地面積達2400畝,其中縣級科技示範園1個,水產養殖示範園1處,鄉鎮示範基地12處。預計今年科技園總產值達2860萬元,純收入1100萬元,科技示範園帶動和輻射310個村莊,養殖户1450個,種植業基地20萬畝。

三是淺海養殖試驗、示範取得實際效果。按照“大改小、淺改深”的模式,已完成蝦池改造1000畝,目前已投放早茬蝦苗800萬尾。推廣車蝦多茬養殖技術和梭子蟹、南美白對蝦等新品種,發展蝦蟹、蝦蝦混養,二茬蝦放養12萬畝,車蝦、梭子蟹混養2000餘畝,南美白對蝦放養100畝。新建工廠化養魚室1000立方水體,引進名貴深水魚品種5000餘尾,試養成功後大面積推廣。日本車蝦3000平方水體育苗蝦苗長勢良好。灘塗貝類養殖達到2萬畝,護養45萬畝。泊子鄉新建佔地60畝的高標準滷淡水養殖基地1處,並配套了滷水井和增氧機械,已投入蝦苗16萬尾,目前長勢良好,預計每畝水面可產蝦150公斤,實現收入12萬元左右。

(三)農業新技術、新品種的引進、推廣、應用步伐加快。

近年來,我縣圍繞發展高效農業,積極引進新技術、新品種、新成果,在嫁接改造傳統農業方面有了新的突破。先後引進了鳳凰51、京秀葡萄,凱特、意大利1號杏,日本愛宕、水晶梨,中華大櫻桃、意大利早紅櫻桃等30多個珍稀果樹品種;引進日本大白菜、大葱,以色列辣椒、西紅柿,早苔蒜、黑皮冬瓜等10多個蔬菜新品種;引進巨型犬、宏物犬、無角多賽克山羊、波爾山羊、肉鵝、獺兔等10多個畜禽品種;在泊子、央子、肖家營等鄉鎮推廣轉基因抗蟲棉5000畝。濰縣蘿蔔展示園,新引進了天津衞青、蓬萊大青頭、北京心裏美等幾十個國內外優良品種,進行對比試驗,確定適合當地栽培品種。先後推廣了果樹、蔬菜保護地栽培、果品套袋、節水農業、肉牛顆粒凍配、程序免疫等新技術。推廣應用新型作物生長調節劑“麥葉豐”5萬畝,畝增效益10%以上;推廣“天達—2116”作物抗病增產劑5000袋,應用面積2000畝;在冬暖大棚種植瓜菜的基礎上,發展大棚葡萄、櫻桃、李子、油桃等,全縣保護地栽培面積達到7萬畝;完成果品套袋8000萬個;在朱裏鎮北港村、固堤鎮前大村各發展節水灌溉(噴灌)面積2500畝;引進利木贊等肉牛凍精顆粒1萬粒,推廣應用了肉鴨藥殘控制、瘦肉豬雜交、奶牛高效飼養等技術。全縣農新技術、新成果推廣應用率達80%以上,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四)農業良種產業化有了良好的開端。

以濰縣蘿蔔產業為主的開發取得階段性成果,縣科委專門成立了濰縣蘿蔔開發攻關小組,具體負責蘿蔔品種的提純復壯、良種引進和繁育。現已按外觀、水浸、切口等性狀嚴格挑選了52個優質蘿蔔作為原種,分為兩個 品系進行提純。目前蘿蔔種長勢良好,預計可生產栽培種300斤。為做大濰縣蘿蔔產業這塊大蛋糕,有關部門還專門制定了發展規劃和生產標準,印發了栽培技術要點,在河灘、雙楊、高裏、張氏、寒亭、朱裏等鄉鎮的蘿蔔種植重點村舉辦栽培技術培訓班30多期,參加人員1800多人次。蘿蔔反季節栽培收效明顯。今年春天共發展小拱棚蘿蔔245畝,畝收入4000元以上。為開闢銷售渠道,還參加了在壽光舉辦的中國蔬菜博覽會、《農民日報》社在廣州舉辦的全國農副產品購銷見面會,宣傳濰縣蘿蔔,受到各方人士的關注。同時,還積極向上級業務部門申報“濰縣蘿蔔”基地建設項目,申請報告已分別上報到了省財政廳和省農業開發辦。另外,在糧食、蔬菜、林果、畜禽、水產等領域實施的“良種良法”工程和“科技示範工程”也都初見成效,全縣主要農作物和畜禽良種普及率分別達到95%和80%,小麥、玉米、棉花等主要農作物統一供種率達到90%以上。

二、存在問題及原因

從調查情況看,我縣的科技興農工作在總體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仍然存在着一些問題和不足,主要表現在:部分幹部羣眾對科技興農工作的認識不足,科技意識不強,科技素質較低;農業高科技含量低,先進實用技術和新品種引進推廣力度不大,科技成果轉化率低,有點無面的狀況還比較突出;農業科技推廣工作進展不平衡,個別鄉鎮對科技興農工作不夠重視,工作積極性不高,主動性不強;與大專院校、科研單位的聯繫不夠,農業高科技人才缺乏,不能適應當前農村經濟發展的要求。分析存在上述問題的原因,主要有四條:

一是對科技興農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在有些鄉鎮,科技興農工作仍然被放在説起來重要,忙起來次要的位置上,缺乏抓這項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認識還不很深刻。科技推廣人員參與單位的臨時性工作多,從事農業科技推廣的業務工作時間少;甚至有的科技骨幹,被派下去包村、包片,與其自身的工作職能出現“錯位”。

二是科技推廣網絡不健全。按照規定,鄉鎮一級應從1996年開始,恢復鄉鎮科委,配備科技副鄉鎮長,配齊科技村委副主任。從瞭解到的情況看,奏縣12處鄉鎮科委無機構,無人員,無場所,基本上是形同虛設,沒有具體人員負責農業科技工作,造成“上邊有嘴、下邊無腿”,很多事情不好協調,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科技興農工作的開展。

三是科技興農所需經費不足。從調查瞭解的情況看,縣鄉財政每年安排給農技推广部 的事業經費,扣除職工工資及其他非業務性支出外,所剩無幾。去年,業務費僅為###萬元,僅佔科技三項經費支出的###%。另外,農業科技推廣所需經費的投入渠道單一,多元化科技投入機制不健全,也是造成農業科技推廣經費不足的一個重要原因。 四是農業科技工作人員和廣大農民的科技素質有待提高。目前,縣科委20多個在編人員中,只有一個本科生,遠不適應當前科技工作需要基層農技人員,年齡普遍偏高,導致知識結構老化,跟不上時代發展步伐。有的鄉鎮,農技人員長期得不到集中培訓,更沒有外出考察的機會,信息閉塞,視野不開闊,科技素質與專業要求相差甚遠。另外,農民科技素質低,接受農業新技術、新成果慢等問題,在一些地方也很突出,影響了農業科技推廣效果。

三、對科技興農的建議與對策 實施科技興農戰略,不僅是我縣農業經濟增長的主要支撐力量,而且返過來會改變人們的思想觀念,促進科學技術的引進和開發,進一步加快科技興農步伐。為此,針對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提出如下建議:

(一)強化教育培訓,夯實科技興農的基礎。

農民是科技興農的主體。發展現代化的農業,必須首先要造就現代化的農民。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要把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作為加快科技興農的基礎性工作來抓,突出搞好三個結合。一是科普宣傳要與科技示範相結合。在充分利用圖書、報刊、電台、電視台等大眾傳播媒介大力宣傳科普知識的同時,建議縣裏每年選樹10個科技進步典型、培養10名科技致富標兵,通過典型的示範作用,提高科普宣傳的質量,引導羣眾學科技、用科技,形成重視科技進步,依靠科技致富的良好風氣。二是科技年度活動要與農技服務相結合。在進一步搞好科技下鄉活動的同時,各級農技人員還要定期深入農村,進村入户面對面地開展科技服務,指導羣眾生產。除每年五月份開展好“科技宣傳月”活動卡,全縣還要集中開展1—4次活動,抓好1—3個農業科技項目,使羣眾及時學習掌握農業科技的最新成果。三是技術培訓要與職業教育相結合。發揮好縣農廣校、鄉鎮電教中心、農民夜校等培訓基地的作用,在舉辦各種技術講座、培訓班的基礎上,把提高羣眾的科技文化素質放在首位,大力加強農村職業技術培訓和職業教育。今後每年培訓農民技術骨幹要不下###餘人次,三年內使80%的青壯年農民普遍接受一次培訓,並熟練掌握1—2門農業實用技術。

(二)加快科技推廣,把握科技興農的方向。

農業科技成果只有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才能產生巨大的效益。加快農業科技成果推廣轉化,是實施科技興農戰略的前提,也是今後的努力方向。一是突出農業科技示範園縣建設。對農業高科技走廊內的濰縣蘿蔔展示園、無公害蔬菜示範園、名優水果示範園、優質種苗繁育示範園、畜禽良種繁育基地、農業高新技術示範園六大農業園縣,要制定建設標準和管理辦法,實行統一掛牌命名,在基礎設施建設、引進優良品種和先進技術等方面給予扶持,力爭把這六個園縣建成寒亭高效農業的展示園,優良種苗、先進技術的示範園和帶動引導羣眾科技致富的樣板園,以園縣建設促進農業實用技術的推廣應用,帶動農業結構調整和產品的優化升級。二是發揮典型示範作用。要圍繞當地主導產業的發展,搞好示範村、示範户建設。除繼續開展好爭創科技示範鄉鎮、科技示範村、示範户活動外,縣鄉兩級今後每年都要選樹一批科技進步典型和科技致富標兵,進行大張旗鼓的宣傳,讓科技致富的事實激發起廣大農民羣眾推廣、應用科技成果的熱情,調動起羣眾參與農業科技推廣的積極性。三是健全農業科技推廣網絡。建議鄉鎮恢復鄉鎮科委的機構、人員和辦公場所,村裏拿出專門人員,負責農業科技推廣工作。同時,積極鼓勵發展各種民營科技企業,興辦各類民間農業科技服務、研究組織。

通過健全隊伍,理順關係,上下貫通,逐步建立起“官民”合一的農業科技推廣網絡。四是切實加強科技推廣的保障措施。要圍繞《轉化法》的深入實施,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當務之急,就是要根據我縣實際情況,制定出台加快農業科技進步、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優惠政策,推動全縣科技興農工作的開展。可以鼓勵城鎮和外地農業科技人才到鄉鎮或村開展科技承包或兼職、任職,為他們的'工作、學習、生活提供便利條件;改革縣農廣校招生制度,可以從鄉鎮農業技術人員中招收部分學員,畢業後充實到基層農技部門;把農業科技推廣納入縣級科技進步獎勵的範疇,每年拿出一定比例的獎金用於獎勵做出突出貢獻的農業科技人員。

(三)加大科技投入,增強科技興農的後勁。

科技興農是一項以社會效益為主的公益事業,因此,必須廣開籌資渠道,建立健全多元化科技投入機制,發揮好科技投入在 科技興農工作中的支撐作用。一是要完善科技投入機制。通過向上級業務部門爭取、地方財政傾斜、金融部門支持等多種形式,初步建立起以政府投資為導向、金融貸款為後盾、農民投資為主體、引進外資和社會籌資為補充的多元化農業科技投入機制。縣、鄉兩級政府安排的科技三項經費,要爭取達到當年財政預算支出的1%以上。二是要鼓勵羣眾增加科技投入。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制定一些優惠政策,鼓勵羣眾興辦農業新技術項目,並適當給予經濟補貼,調動羣眾科技投入的積極性。三是要提高科技投入的效益。要圍繞科技興農的發展重點,進行集中投資,把科技資金的的投放置於農村經濟發展的整體規劃中全盤考慮,採取不列入計劃不投資,資金隨着項目走的辦法,集中資金扶 持重點,培植骨幹。

(四)突出沿海開發,探索科技興農新路。

北部沿海自然資源豐富,是我縣經濟增長的隆起帶,有待於進一步加快科技開發。

一是加快沿海灘塗漁業生態養殖開發。結合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環渤海健康養殖帶建設,加強與山東海洋工程學院和青島海洋大學的聯繫,突出抓好濰坊港周圍、引堤兩側的生態養殖。重點搞好文蛤、青蛤、雜色蛤、竹蟶等貝類精養、護養,鱸魚、梭魚、黑鯛網箱養殖,對蝦週年養殖試驗、滷淡水養蝦試驗示範和牡蠣試養,並通過優惠政策、放權讓利,加快我縣海水養殖向集約化、高效益方向發展。

二是搞好鹽及鹽化工的深度開發。原鹽生產要突出技術創新,加快鹽田開發和塑苫改造,在提高原鹽的產量和質量上狠下功夫。進一步發展原鹽深加工企業,重點抓好原有的溴素生產企業和醫藥化工企業的技術進步,通過與科研單位合作,提高產品科技含量,開發高新技術產品,儘快走出產品科技含量低、效益差、市場覆蓋面小、競爭力弱的被動局面。

三是加快荒地灘塗開發。聘請有關專家,搞好諮詢論證,積極推廣上糧桑、下漁藕等開發模式,加快荒鹼地改造和中低產田改良。進一步搞好轉基因抗蟲棉、耐鹼大豆、小麥、中藥材等耐鹼作物新品種的引進、試驗示範和推廣,積極探索發展荒灘綠色生態農業的最佳組合方案,為北部沿海地縣農民趟出一條科技興農的新路子。

科技調查報告 篇4

一、基本情況

村地處自治縣鎮域腹地,平均海拔950米。全村國土面積11.62平方公里,6個村民小組,484户,總人口1607人,勞動力743個,耕地面積2299畝,人均耕地面積1.43畝。主導產業為茶葉、蔬菜、旅遊和養殖業。我走訪了二組120户、一組12户和六組8户。

二、科技入户情況及效果

年6月,縣農業局聘請2名農技人員擔任村玉米產業技術指導員,在全村種植能手中優選20個農户作為科技示範户。每名技術指導員分別與10個科技示範户簽定技術指導合同,進行面對面的技術指導,每個科技示範户負責帶動周邊20個農户,傳授科技致富經驗。建立起科技人員直接到户、良種良法直接到田、技術要領直接到人的科技成果快速轉化長效機制,從而達到提升示範户自身和輻射帶動周邊農户的農產品綜合生產能力和科技素質的目的。

技術指導員根據村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農業主導品種、主推技術和技術指導方案,然後通過科技培訓,技術指導與服務,發放技術資料、物化補貼,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90%以上,實用新技術普及率進一步提高。農民科技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科學種田、科學養殖的觀念已深入人心。農民能夠熟練運用地膜覆蓋、營養缽育苗移栽技術進行糧食、蔬菜等生產,提高複種指數,增加單位面積收益。生態養殖技術、清潔能源使用都有一定的推廣面,全村已建設沼氣池211個。有條件的農户能夠使用塑料大棚生產煙葉苗和蔬菜種苗。測土配方施肥技術也得到農民的認可。

農民真正從科技入户中嚐到了甜頭 年,由於技術指導員的指導,科技示範户的玉米畝平均產量達到627.0公斤,比非科技示範户的畝產479.6公斤增產147.4公斤。20户科技示範户共收穫58311公斤玉米,增收13700公斤,示範效應明顯。廣大農民真正認識到了科技對農業增產和農民增收的巨大作用,學科學、講科學、用科學的意識濃了,勁頭足了。

技術指導員也認為通過進村入户搞技術指導,改變了以前在面上跑一跑,工作不紮實不深入的局面。彌合了科技推廣斷層,提高了服務質量。

三、主要體會與幾點建議

1、科技入户受到廣大農民的'歡迎

通過科技入户,科技人員深入鄉村、農户和田間地頭,搞培訓、講技術,手把手傳授技術,不僅讓農民學到了許多新知識,也得到了許多實惠。

2、農村是一個產業複合的社會,要根據不同區域的特點,合理確定科技入户的具體內容。農村是林業、種植、養殖、能源等多方面並存的,每一個農户都涉及到多個產業,各户的情況又千差萬別,需要多方面的科技知。

目前,科技入户的主要內容以糧食作物為主,但各地農民普遍對結構調整和增加收入的技術需求非常迫切。根據農民技術需求多樣化的實際,在確保糧食科技入户的基礎上,適當增加畜牧業、設施農業和優質水果等方面技術入户內容。

3、必需高度重視技術指導員隊伍建設,加強對基層農業技術人員的培訓力度,在科技入户中,技術員感到專業知識不足,知識面單一。這就需要技術指導員有綜合業務能力,許多技術指導員感到力不從心。為此,有必要加強對技術指導員的培訓,提高技術指導員在新形勢下應對開展農業科技培訓、指導工作的能力。

4、加強農村信息渠道建設,加深農業龍頭企業與農民的聯繫。農民對信息、市場的瞭解渠道不暢通,直接影響農民當年收入。如3月30日在6組組織的科技培訓中,就發現這樣一個問題:因為沒有事先溝通。農民種植辣椒品種是湘研802,黃椒是多年種植的老品種;而興農蔬菜合作社主要發展的品種是楚龍—10,黃椒主要發展一代天椒。品種不對路,收購價格也存在一定差距。

5、加強對科技入户的財政扶持力度,科技入户涉及農户多,面廣。特別是邊遠地區,山大人稀,交通、信息不暢,給科技普及帶來了更大的難度。需要有較多的人力財力支持,才能將科技入户進一步深入,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提供更好的科技支撐。

科技調查報告 篇5

根據市委批轉的《市政協工作要點》,按照發展現代服務業專題調研方案,我們組織部分委員和有關部門同志,圍繞發展我市信息與科技服務業進行了專題調研。調研組聽取了市信息辦、科技局等部門的情況彙報,實地考察了科技創新公共服務中心、科技企業孵化器、服務外包基地、信息傳輸服務業等建設情況,邀請有關職能部門、20多位專家學者和企業負責人分別進行了座談研討,並赴成都等地學習考察信息與科技服務業工作的經驗。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發展現狀

隨着我市工業化、城市化的不斷推進,市委、市政府把大力推進現代服務業發展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重大戰略。在應對金融危機的過程中,更是把發展現代服務業擺在突出位置來抓,不斷提升產業承載力和輻射帶動力。信息與科技服務業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我市信息與科技服務業呈現持續上升的發展態勢,在推動我市經濟產業結構升級上,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一)信息與科技服務業規模不斷擴大,成為經濟發展重要推動力,我市現代信息服務業的銷售收入122.8億元,其中電信傳輸和信息內容服務業78.8億元,軟件業44億元。信息傳輸服務業方面,固定電話用户(含公用電話和小靈通)發展到113萬户(城市電話户數73萬户,農村電話户數40萬户),移動電話户數為357萬户,農村已基本實現村村通電話,計算機互聯網用户數為35萬户,廣播電視綜合覆蓋率達100%;軟件服務業發展迅猛,全市聚集了我省近90%的軟件企業,合肥市軟件企業實現的軟件銷售收入佔全省軟件收入的85%;作為“中國服務外包基地城市”之一,我市共有100多家服務外包企業,實現產值近10億元,目前正在加緊建設三個服務外包產業示範園,其中安徽服務外包產業園經省政府批准,是國家級服務外包基地示範園區、國家級服務外包人才培訓中心。

圍繞科技創新型試點市建設,目前,我市各類科技服務機構發展到1000多家;科技企業孵化器12個,其中國家級5個,在孵企業600家,轉化科技成果900餘項;合肥科技創新公共服務中心初步建成,促成產學研交易項目47個,交易額4900萬元;“中國(合肥)自主創新要素對接會”,展覽規模28000平米,參展項目5000多個,219個自主創新合作項目簽約,總投資988億元;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初步形成“一帶”(高新技術產業帶)、“三區”(高新區、經開區、蜀山區)、“多園”的空間佈局。

(二)政府牽頭,統籌規劃,資源共享,引領行業發展

由於信息資源、科技資源和創新要素的配置上存在多頭管理、部門分割、重複建設、資源分散等問題,為優化整合實現資源共享,往往需要政府出面進行統一規劃、統一建設,建立共享平台。

1、大力推行電子政務,整合信息服務業資源

發達地區的經驗表明,電子政務建設是信息產業發展的強大動力。作為全國信息化試點城市,電子政務是我市信息化的切入點,也是信息化建設的龍頭。目前,我市已基本建成滿足信息化發展需要的信息基礎設施框架。統一電子政務專網、統一政務處理平台、統一機房、統一管理機構“四統一”的合肥建設模式成效明顯,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尤其是政務資源的開發利用取得了較大進展。覆蓋全市的電子政務專網,實現了“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縱橫互聯”目標,縱向實現了市、縣(區)、鄉鎮(街道)的互連互通,橫向實現同級單位之間的受控互訪。電子政務應用不斷深入,以“中國·合肥”門户網站為龍頭,以縣區、市直部門101個子網站羣為支撐,重點突出政務公開、在線辦事,“12345市長熱線”、“114陽光政務”、“數字電視”等信息資源都得到了有效整合,通過税務、社保、公安、土地、文化、教育等近百個各類政務應用系統,市民足不出户就可以聯繫辦理税務、社保、醫保、土地、教育等公共事務,鼠標一點就能實現諮詢、求助,提出意見和建議。全市政務信息資源得到了有效共享,從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重複建設,降低了建設成本。

2、打造公共服務平台,切實把科技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初步建成合肥科技創新公共服務中心並投入運行,“中心”具有科技成果轉化、知識產權保護與交易、科學儀器設備共享、科技文獻信息、科技創新合作、專業技術、投融資等七大服務功能。“中心”堅持政府主導、省市共建、資源共享、創新服務的原則及公益性運作模式,在集聚各類科技資源和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提升區域自主創新能力和科技輻射能力上取得了顯著成效,成為產學研合作的重要載體,被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為國家專利技術(合肥)展示交易中心。

“中心”彙集了科技成果1485項,儀器設備1176台(套),技術需求1503項,備案專利1610項,重點企業571家,知名專家20xx人以及與合肥支柱產業相關的國內外文

獻等科技資源,實現了“找文獻、找儀器、找項目、找資金、找政策、找專家、解難題”的“一站式”科技服務功能。

至底,“中心”為企業提供的成果和專利推介、交易服務、知識產權保護服務、科技合作服務、科學儀器設備共享服務、科技文獻查新和檢索、推介服務以及科技諮詢、培訓、輔導等服務累計近10萬人次,其中70%以上為企業用户。

3、不斷優化發展環境,政策體系初步形成

近幾年,我市陸續出台了《合肥市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的若干政策(試行)》、《合肥市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的.若干政策(試行)實施細則》、《合肥市進一步推進自主創新若干政策措施(試行)》等指導性文件,明確了信息與科技服務業發展重點,並在服務外包、科技企業孵化器、中介服務等領域給予税收、租金、土地、補貼等一系列優惠政策,加上國家和省發佈的相關產業扶持政策,以及即將出台的《合肥市現代服務業發展規劃(-20xx)》,在我市已初步形成促進信息與科技服務業跨越式發展的政策支持體系。

二、存在問題

近年來,我市信息與科技服務業發展雖然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相對發達地區城市而言,我市信息與科技服務業的數量不多,規模不大,機構不佳,效益不高,速度不快,人才匱乏的問題仍較為突出,總體上尚處於起步階段。

(一)總量偏小,發展速度不快,缺乏核心競爭力

我們調研了國內幾個城市,軟件及信息服務業銷售收入和同比增長,成都市為427億元、同比增長38%,大連市為306億元、同比增長42.3%,廈門市為145億元、同比增長31.8%,而我市為122.8元,同比增長24.6%。與成都、大連和廈門市相比,無論是總量和增速,我市均明顯偏低,且增速尚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在人均信息資源佔有率方面,我市與其它城市也相距甚遠,信息服務業產值低、行業資金投入小、人員投入和經營規模不大,雖然湧現出科大訊飛、科大恆星等一批優秀軟件企業,但與東軟、浪潮、聯想等企業相比,產值相差很大,缺乏競爭力,缺少技術較為先進、管理水平較高、生存能力較強,具有行業領先作用的龍頭軟件企業。

科技中介服務機構存在規模小、數量少、結構不合理等問題。風險投資公司、投資管理公司、科技人才公司、產權交易公司等要素類專業服務機構比重偏低。很多企業每年要申請數十件甚至更多專利,而全市專利代理機構只有十餘家,專利申請時間過長,給企業權益保護帶來不便,也影響了專利代理機構的信譽。由於科技風險的投資和退出機制沒有形成,以及發展環境、自身管理水平等因素,合肥地區風險投資公司發展緩慢,全市共有8家風投公司,可八年後,數量不增反降,目前僅有7家尚在運營,7家的註冊資金總額還抵不上發達地區1家風投公司的規模,這顯然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旺盛的市場需求,也嚴重製約了我市科技成果產業化和創新型企業的發展。

(二)資源共享存在障礙,有待進一步整合

由於缺乏長遠的統籌規劃,信息產品和服務沒有統一的標準規範,以及行政條塊分割和行業利益的存在,造成信息語言和技術不兼容,信息多口採集、重複輸入以及多頭使用和維護,影響了數據的準確性,部門與部門之間、系統與系統之間信息難以交流與共享的現象仍然存在,從而阻礙了信息服務業發展。

科技創新公共服務中心建設剛處於起步階段。“中心”資源體系還不夠完善,與科技資源豐富的高校院所、大型企業研發中心尚未建立有效的共享機制,資源分類不夠清晰,科技服務機構入駐較少,缺乏個性化專項服務,社會各界對中心的作用和功能瞭解不夠,關注不多,宣傳推廣力度還有待大力提高。

(三)發展環境有待進一步優化

信息與科技服務業涉及教育、勞動、財政、税收等廣泛領域。目前,各級政府相關政策陸續出台,但還沒形成有效的政策體系,關於信息與科技服務業扶持措施有待進一步細化,已有的政策有些執行不到位的問題。

信息化管理體制不健全。信息化建設資金總量不足,吸引投資不夠,投入結構不合理。由於我市信息化工作以電子政務為突破口,市級信息化專項資金主要投入到市直機關電子政務建設,整體效益侷限性較大,低水平重複建設未能杜絕,對社會信息化、企業信息化、行業信息化建設投入較少,信息化對工業化的帶動作用不明顯。

科技服務業管理體制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不相適應。我市部分科技中介機構隸屬於政府職能部門,屬財政差額或全額撥款單位,其行為往往帶有濃厚的部門行政色彩,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市場行為,他們憑藉先天優勢掌握着大量科技資源,擠佔了民營科技中介機構的發展空間。同時,我市大多數科技中介機構經營行為單一、孵化類較多、條塊分割嚴重、業務交流合作積極性不高,渠道不暢。經濟資源、人才資源和知識資源沒有得到充分挖掘,先進技術成果不能及時轉化為現實生產力,限制了科技中介機構的業務擴展和組織發展,使之難以完成高質量的多功能服務。這些充分説明我市科技服務行業建設缺少整體規劃和有效的調控手段,制度建設缺少總體框架設計和有效執行環節的安排。

(四)人才資源短缺,素質有待提高

人才隊伍建設跟不上信息與科技服務業快速發展的需要,人才資源結構不合理。信息服務業國際化複合型高端人才、it行業軟件應用人才嚴重短缺。科技服務業缺乏既熟悉科技、又懂經濟、會管理的複合型人才。中高級人才的培訓機構較少,社會培訓機構水平參差不齊,培養專門人才的能力不足,產業部門與教育培訓部門人才供需互動機制尚未形成,在職教育、職業資格認定製度不完善,也未建立有效的引進機制,致使企業發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約。

三、幾點建議

(一)關於發展信息服務業的建議

1、制定信息服務業的專項規劃,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發展計劃,以“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實驗區”為載體,大力發展電子信息產業,深化信息技術在傳統產業中的應用,紮實推進社會領域信息化,健全完善信息化發展的政策體系。

2、加快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的融合,政府牽頭,鼓勵電信運營商積極參與本地企業信息化項目建設,並做好對企業的宣傳工作;政府給予一定的政策和資金,支持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在企業現有信息化手段基礎上,推進移動信息化在各行各業的應用;促進高新企業及電子製造等企業與電信運營商進行對接,政府牽頭制定高新、電子製造、系統集成等企業名錄,為電信運營商在信息化服務項目中進行軟硬件選型提供參考,有利於扶植本地高新技術企業。

3、通過政策扶持和重點投入,進一步加快服務外包示範園區建設,努力在示範園區內發展一批規模大、效益好,能對全市服務外包產業發展起引領和示範作用的企業。

根據《合肥市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的若干政策》,儘快出台合肥市服務外包專項政策和實施細則,重點對公共服務平台建設、示範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服務外包人才培訓、辦公用房租賃、市場拓展活動等方面給予財政支持;同時,儘快落實《關於共建中國服務外包基地城市的協議》中有關合肥市1:1配套資金。

4、統籌規劃我市網絡建設,穩步推進第三代移動通信網絡建設(3g)。將第三代移動通信網絡建設納入合肥城鄉建設整體規劃,環保部門出台支持3g網絡基站建設相關政策,政府出面做好基站選址、建設協調等工作;對3g網絡終端、業務和服務實行政府採購,黨政軍機關、企事業單位包括科研院所、商業機構、辦公場所等率先推廣使用3g手機、3g上網卡、3g上網本等業務和信息化服務;新聞媒體加強對3g網絡建設和應用宣傳,加強基站建設的正面宣傳,引導羣眾正確認識和對待基站輻射,消除誤區,為3g網絡基站建設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

5、整合電子政務信息資源,提高公共服務能力。出台我市電子政務信息資源共享管理辦法,規範和促進市縣(區)各級行政機關政務信息資源共享,推動政務信息資源優化配置和有效利用,建立政務信息資源共享機制,提高信息共享效率,支持業務協同,強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

6、打破電子商務與電子政務發展的壁壘,加快建立依託電子政務信息資源的電子商務示範平台,探索符合我市市情的電子商務組織模式和運作模式。電子政務信息系統已經覆蓋到税務、工商、公安、醫療衞生、教育和社會保障等眾多領域,絕大多數企業和個人數據、詳細信息分佈在這些系統中,這為開展電子商務提供了有效的支撐能力,也為電子商務發展中產品規範、推廣渠道、安全、監管、信用等突出問題提供了很好的解決路徑。

7、強化人才培養與引進。研究完善軟件人才培訓的鼓勵政策,建立軟件人才培訓費用政府補貼制度。加快建設以安徽服務外包人才培訓中心為基礎的“中國服務外包人才培訓中心(合肥)”,建立健全服務外包人才知識體系,支持服務外包人才培訓課程開發工作,牽頭組織各相關單位進行專題調研和課程開發,對所需資源和資金給予一定協調和財政支持;同時,切實推進服務外包人才培訓“學分互換”合作計劃,組織我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與培訓機構對接,建立人才培養戰略合作聯盟,重點支持ibme.t.p和cmu-hp等國際合作培訓項目實施;為進一步擴大培訓規模,在原有人才培訓支持資金基礎上,對與hp、ibm等跨國公司合作的高端人才培訓項目給予專項支持。

為切實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鼓勵服務外包企業主動接納大學生實習並給予資金支持;參照北京、上海等地的有效做法,研究完善個人所得税、經濟住房、創新創業資金等方面的政策措施。

(二)關於發展科技服務業的建議

1、儘快制定我市科技服務業發展規劃。在摸清全市科技服務業情況的基礎上,從新的戰略高度,制定發展我市科技服務業的總體規劃,指導和規範全市科技服務業發展。

2、在孵化器建設方面,政府對投資發展孵化器的企業給予土地優惠、税收優惠、孵化器建設及運維補貼、種子資金或孵化資金等方面支持;為創業企業提供工商註冊、税務登記、社保辦理等“一站式”註冊服務;加強各孵化器與各高校、各級人才中心的聯繫,為高校畢業生創業提供諮詢,讓更多的大學生、高校教師、科研人員、海外人才等創業主體深入瞭解、參與創業;通過孵化器協會等組織,加強各孵化器之間的交流合作,促進全市整個孵化器行業的發展;為孵化器引入諮詢公司、投資公司、金融機構、律師事務所、會計事務所等中介機構,併為中介機構提供相關扶持。

3、科技創新公共服務中心應與高校院所、大型企業研發中心建立科技資源共享機制,整合科技成果、儀器設備、實驗室、專家等資源,充實“中心”各類數據庫資源,並整理成詳細的名錄向社會公佈,為高校院所和企業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務;政府對提供設備服務的單位應予以補貼並制定相關收費政策。

4、轉換機制,引進和培育科技服務機構。制定科技中介機構發展指導意見,將掛靠政府各職能部門的各類中介機構剝離出來,保持科技中介機構的“獨立”地位,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制定優惠政策,鼓勵社會力量興辦各類科技中介機構,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科研單位、高等院校充分利用科研設備和人才優勢,興辦各類科技中介機構,重點引進國內外具有知名品牌和核心競爭力的優秀科技服務機構。

5、營造環境,形成科技服務網絡體系。成立科技服務行業協會,協調各中介機構的業務,溝通信息,加強行業自律,推進科技中介機構的資信認證和績效評估工作;發揮科技服務行業協會作用,制定落實優惠政策,吸引各類科技服務機構向科技創業產業園區集聚,向品牌化、規範化、國際化發展。

借鑑北京等地的經驗,建立政府投入獎勵機制,每年從市財政拿出一部分資金,建立諮詢服務專項資金(北京市每年每個專項資金不低於100萬元);設立合肥市服務業專用税收發票,在所得税上,允許智力勞動的勞務支出打入成本,減少諮詢服務業的税收成本。

6、大力培育專業性科技風險投資機構,加快中小科技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設立市級風險投資引導資金,以政府示範性引導資金拉動全社會各類資金投資設立風險投資機構,擴大風險投資的資金來源,增強風險投資機構的資金實力,引導風險投資機構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投資。

配合我市高科技發展規劃,政府出資、銀行參與,成立專業性信用擔保機構並設立信用擔保基金,不以盈利為目的,擔保的風險項目限定本地區有發展潛力的高科技項目,對銀行向高新技術中小企業的貸款提供一定比例的擔保,鼓勵銀行向風險性大的高技術項目提供先期貸款。

科技調查報告 篇6

科技興農是保證現代化農業發展必須的智力支持,而作為老科協組織科技助力鄉村振興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為了更好地履行這個職責東安區老科協協,對幾年來的科技助力鄉村振興進行了調查研究,現將調查情況進行報告。

一、基本情況

我區現有一個興隆鎮,轄17個村,總人口:33586人。農業經營形成菜、豬、奶牛、雞等四條產業鏈條。土地面積65700畝,年出口蔬菜1.1萬噸。

東安區老科協於2013年春,在興隆鎮組建了東區老科協農業分會,鎮黨委對老科協工作非常重視,推選即將退休的正科級幹部劉繼耀擔任會長。這個分會有會員10人,志願者13人(現在正在待批農業相關技術職稱),這些老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這片富饒的土地上,發揮老科技工作者智能作用,演繹出精彩的科技助力鄉村振興的華美篇章。

二、作法和成果

(一)發揮陣地作用,助力科技知識推廣

興隆鎮現有鎮農業技術推廣學校一處,17處農家書屋。東安區老科協農業分會牢牢佔領這些陣地,為振興鄉村及時送去所需技術。每年利用農業技術推廣學校,為養殖、大田種植、蔬菜種植農户進行專業培訓。僅2020年春農閒期間,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利條件,仍然舉辦了二期培訓班,一期是大田作物管理和大棚種植為內容的專題培訓,另外一期是奶牛和養豬技術專題講座,受訓達300多人。辦學內容接近實際,辦學形式靈活多樣,有外請專業科技工作者講座、有養殖、種植專業大户現身講體會、傳經驗,類似這樣的培訓班每年都要舉辦三次以上,深受村民的歡迎。

通過調查在鄉村振興的進程中,一個重要的、廣泛的科技傳播陣地,那就是農家書屋。17個村每個村都有一處這樣的書屋,裏面存有村民所需的科學種田和養殖等書籍,村民隨時都可到書屋閲讀所需資料,特別是農閒季節這裏是最活躍的,村黨支部有計劃組織村民進行專題學習,有時宣傳黨的三農政策、有時學習科學種植、養殖材料,更為接地氣的是請本村的種植、養殖大户介紹經驗,這樣使農家書屋真正起到了學科學的最好陣地。

在發揮陣地作用的過程中,東安區老科協農業分會起到了橋樑紐帶作用,請專家講課,幫助村黨支部利用農家書屋進行農業技術宣傳學習,真正的.做到了在科技助力鄉村振興中科學技術的推廣。

(二)藉助外界力量,助力科技轉換成果

在科技助力鄉村振興中,僅我們的力量傳授科技知識和技術指導明顯不足,為了使科技興村轉換成經濟成果,多年來我們堅持藉助外界力量補上我們的短板。鎮農業技術推廣學校辦班,除了我們自己科技人員授課外,會經常外請市農業技術推廣站、農機站等技術人員講課。

農業分會為了助力鄉村振興,在為村提供科技服務中,起到了牽線搭橋的作用,經常深入到村屯徵求村民對科技種田、養殖等需求,幫助請專家授課,幫助推銷農產品。會長劉繼耀曾多次深入到東勝村,根據這個村是朝鮮族村的特點,幫助村委會籌劃致富項目,利用戰備防空洞儲存淹制辣白菜,年出成品8噸多,創利潤4萬餘元,增加了村集體積累。

這個村以種水稻為主,品牌彩稻名揚省內外,為了增加水稻產量,他們聘請温春農業經濟學院教授李東學為駐村顧問。李教授以老科學家的負責精神,經常深入到田間地頭進行面對面指導。而且在這個村培植研發無土栽培育苗,利用廢棄木耳菌袋作為培養基。村委會給李教授開闢專項試驗基地,他和牡丹江師範學院合作,正在研究試驗提高彩稻抗病率。

橋頭村外請專家對如何利用地源優勢開發旅遊業進行論證,現已經設計出花園採摘,賽車場等項目。為了創造良好的旅遊環境,他們從市交通局、文化局等單位籌措資金近百萬元,從政府爭取專項項資金120萬元,修建道路、文化廣場、安裝了路燈。區老科協利用老區名牌為他們申請專項資金44萬,為這個村的振興注入了財力,使村容靚了起來。

在科技助力鄉村振興中,區老科協發揮職能作用,為村民科技服務牽線搭橋。我們曾先後深入到五味子生產基地,幫助他們研究年度生產計劃和產品銷路。曾為紅霞蔬菜合作社的組建提供服務,工商執照、規章制度,都是區老科協幫助辦理、制定的,而且經常深入到合作社跟蹤生產情況,提供建設性意見。為了將科學技術真正為發展村級經濟服務,我們與農業分會的同志多次到河西村興源豬場,與場長姜中鋒共同探討養豬遇到的問題,先後幫助他們解決了預防口蹄疫苗、接種等問題。與區農業局、鎮畜牧站協調為他們送去信息、技術,使其增加了科學養豬技能,增加了收入。

區老科協為了扶持迎門山粘玉米發展,幫助他們進行綠色食品印證,幫助解決粘玉米儲存資金不足問題,原市老科協會長李春一為粘玉米合作社解決了15萬資金,區老科協申請專項資金7萬,為他們的冷庫改造提供了幫助。

為了助力鄉村振興,我們從技術、資金、項目進行了真心幫助,為受助村屯增加了動力,並已經轉換為豐碩經濟成果。興源養豬場在市場波動中站穩了腳跟,形成良性發展態勢。橋頭村一年一個台階,已成為東安區的排頭兵。迎門山粘玉米,物美價廉佔領了杭州、青島等大城市市場。

(三)精心培育典型,助力科技致富

東安區老科協和下屬農業分會,幾年來堅持典型引路,帶動鄉村振興,先後培育了五味子生產基地、迎門山粘玉米、興源養豬場三個示範户。

為了助力鄉村振興,多年來我們將迎門山粘玉米合作社作為示範點。迎門山粘玉米合作社由31家農户組成,採取股份制,每人入股資金數千元到一萬元不等。近年來,累計投資270多萬元,每年冷凍儲藏粘玉米500萬穗,近幾年平均年產值達300多萬元,純收入近百萬元。我們抓住這個典型,經常深入到這個村進行跟蹤問效,幫助他們出主意想辦法,解決遇到的一些難題。幫助他們進行綠色食品國家認證,出主意註冊了迎門山牌粘玉米商標。

迎門山的粘玉米合作社,拉動了迎門山村及周邊村屯300多户的經濟效益,全村150多村民參加合作社勞動,不用出村,在家門口就可以掙到比外出打工多的工錢。由於實行了科學種田,粘玉米種植比其他玉米每畝可多收入300元,每年給迎門山村創收近百萬元,合作社入股成員每年分紅一萬多元。

如今在牡丹江市裏開設了迎門山牌粘玉米專賣店,給市民的菜籃子裏增添了一道返季的健康綠色食品,深受市民好評,而且還遠銷省內外。這個合作社被牡丹江市農委評為“三星級農民專業合作社”、被牡丹江市創建三優文明城市領導小組辦公室評為“十佳魅力農民合作社,真正成為種植業的示範户。

我們將興源養豬場作為養殖業示範點,幾年來一起關注它的發展。姜中峯的養豬事業越做越大,現已成為總投入100多萬元、養豬1000多頭、年收益幾十萬元的有一定規模的養豬專業大户。姜中峯致富後,不忘幫助他人,服務百姓。有許多新的養豬户不懂技術,他無償傳授經驗。對有些困難的養豬户,他減價或本錢賣給他們飼料及藥品。在他的影響下,周邊農村一批養豬户也富裕了,過上了好日子,真正起到了示範户的作用。

在興源養豬場發展過程中,區老科協、農業分會經常到豬場瞭解需求,並根據需要曾經到技術推廣站、藥店、配種站溝通相關事宜,曾經請專家為豬場號脈,制定防疫、養豬措施。

實踐證明典型的力量是無窮的,他帶動了本村和周邊村屯科技振興鄉村的發展。

三、問題和建議

經過走訪調查我們看到了科技助力鄉村振興的一些好的作法,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1、由於農村城市化進程較快,土地徵用較多,可耕地逐漸減少,這樣就迫切需要在有限的土地上生產出更多的糧食、蔬菜,這樣科技種田尤為重要,而現狀是村民對這個現狀認識不足。有的還秉持因循守舊的種植方法,缺少科技種田意識。針對這個問題應該加大對村民科技種田意識教育,通過農業技術推廣學校、農村書屋強化這種意識教育,從思想上真正解決科學種田問題。

2、科技振興鄉村經濟,當前比較突出的問題農村科技人員明顯不足,農業局、科技局,不應只有上傳下達的職能,而更應該有技術指導職能,現在這個職能明顯力量不足,甚至是沒有。針對這個問題,相關部門在招聘公務員時應該增加專業技術人員吸納,使其能夠深入到生產一線進行內行指導。同時也要加大對農村本土技術人員的培養,通過一定的理論培訓使其豐富的實踐經驗上升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複合知識,成為科技振興鄉村最得力的技術力量。

3、東安區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多年來旅遊業發展比較緩慢,問題在上邊的支持力度不夠,沒有給予寬鬆政策。現在省已經召開了三屆旅遊項目推介會,明年將計劃在牡丹江召開推介會,我們應該利用好這個有利契機,大力發展我們的鄉村旅遊業,在風景區增辦特色採摘園、農家飯莊、滑雪場等旅遊項目,使牡丹峯這個國家級森林公園煥發出亮麗光彩,成為人們嚮往的旅遊聖地,帶動東安區以及全市的旅遊業發展,使我們的綠水青山、冰天雪地真正變成“金山銀山”。

科技調查報告 篇7

為全面瞭解企業創新活動情況,根據省、市統計局的安排部署,XX縣統計局於20xx年12月在全縣範圍內開展了“企業科技創新情況調查”。本次調查採用重點調查與抽樣調查相結合的方法,對規上工業企業實施全數調查,對其他企業實施抽樣調查。調查的目的是為了把握全縣企業的科技創新現狀,瞭解企業在實施科技創新戰略中遇到的困難和阻礙,為黨政領導及相關部門制定政策提供參考依據,進而為企業實施自主創新提供更好的宏觀環境。調查結果顯示,全縣企業創新意識增強,創新投入穩步增長,研發創新成效顯著,但從整體上看企業自主創新能力還處於較低水平,依靠自主創新實現產業升級和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轉變還任重道遠。

一、企業科技創新的現狀

在市場競爭中,科技含量高低已經成為影響產品市場競爭力的主要因素,科技創新作為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重要戰略,已經受到全縣企業經營者的普遍認同。調查顯示,全縣22家規上工業企業和10家規上服務業創新工作取得了新進展,同時逐漸呈現出了一些自身的特點。

(一)創新意識增強

在自主創新活動中,全縣工業企業作為自主創新的主體,創新意識逐漸增強。被調查的工業企業中45.4%的企業在近三年開展了產品創新活動,40.9%的企業在近三年開展了工藝創新活動,40.9%的企業在近三年進行了組織管理創新,27.2%的 企業在近三年進行了營銷創新,有68.1%的被調查企業準備在今後幾年內開展產品創新或工藝創新。而抽樣調查的10家規上服務業中,工藝創新、產品創新、組織創新、營銷創新不足20%。

(二)創新投入穩步增長

隨着企業創新意識的增強,企業投入的研發經費以及研發人員的數量都穩步增長。20xx年度,32家被調查企業中,有科技研發項目的企業佔37.5%,分別是(益能鐵合金有限公司、山丹水泥集團、宏定元化工有限責任公司、金山啤酒原料有限責任公司、瑞源啤酒原料有限責任公司、騰達西鐵冶金有限責任公司、丹馬油脂有限責任公司、潤牧飼草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豐源節水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長山子煤礦、青龍管道有限責任公司、鐵騎水泥)。科技研發經費支出4292.7 萬元,同比增長188.4%,政府資金42萬元,企業資金4250.7萬元,參加科技項目人員120人,其中女性10人,擁有本科及以上的學歷人員佔 50%。擁有獨立的研發機構或實驗室的企業佔12.5%,分別是(山丹水泥集團、鐵騎水泥、騰達西鐵冶金有限責任公司、金山啤酒),從業人員34人,其中博士學歷4人,碩士學歷1人,本科學歷8人。可見,企業已經重視自己擁有研發機構的優勢,把注意力放到了提高企業的研發能力方面。

(三)創新成效顯著

科研投入的增加帶來了豐厚的研發成果,全縣企業創新成效顯著。20xx年度,32家被調查企業新產品研發支出2927.9萬元,新產品產值6785萬元,新產品銷售收入6120萬元。企業技術創新效果明顯,被調查企業在產品方面:28.1%的企業增加了新產品,31.2%的企業提高了產品性能或質量,25% 的企業取得了開拓新市場或增加市場份額;在工藝方面:25%的企業提高了生產能力或服務能力,28%企業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和能源消耗,31.2%的企業降低了單位產出的勞動成本。在知識產權獲取方面,被調查的企業中39.3%的企業形成了國家或同行業標準,1.25%的企業申請了註冊商標或申請了專利,如:鐵騎水泥”、“丹馬油脂”、“西部合金”。

(四)市場導向及自身發展需求推動企業實施創新戰略

企業創新戰略的推動實施不外乎受到外部需求及自身發展壓力的共同影響:(1)外因——市場需求變化。企業作為市場經濟活動的主體,對於市場需求的變化最為敏感,這就要求企業及時根據需求的變化自發地對產品性質和結構進行調整,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有81.25%的被調查企業認為創新對企業生存發展起了一定作用或重要作用。另外,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激烈的市場競爭也給了企業更大的緊迫感,有52%的被調查企業承認,市場或同業競爭也是其開展科技創新的主要動力。(2)內因——自身的發展。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靠一成不變的產品很難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佔據一席之地。企業只有不斷提高自己的產品檔次,創好名牌產品,才能增強自身的競爭實力。調查數據顯示,有42%的被調查企業因為企業內部研究與發展要求,迫使企業加大對科研創新的投入,實施創新戰略。企業逐漸意識到,要保持其在市場經濟中的永續競爭力,就必須不斷推出符合市場需求,甚至是引領市場需求的新產品。調查顯示,有28.1%的被調查企業的創新產品對於本企業是新的。

(五)院企、企企科技合作已成為企業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

由於全縣企企業技術研發基礎條件有限,高層次技術人才缺乏,所以新產品研發難以靠自身去獨立完成,只有通過院企、企企科技合作,引進智力、引進成果,消化吸收再創新,才能實現企業的跨越式發展。近幾年,我縣的院企、企企科技合作工作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部分企業與省內外的大專院校、科研院所、高新企業建立了長期技術合作關係,正在組織實施多項科技合作項目。調查顯示有34.3%的企業準備或者已經在和各大院校、科研院所、高新企業展開合作。如:丹馬與甘肅農業大學合作的油菜籽深加工油脂乾式冷凝真空脱臭系統技術集成應用,長山子煤礦與西安交通大學合作的長山子井田砂礫巖含水層分佈特徵及防治水對策研究、豐源節水與科研機構合作的承插式懸輥管的研發、益能鐵合金的多元鐵合金新產品的開發等。

二、存在問題

(一)企業的科技創新意識整體淡薄、開展科技創新的主觀能動性明顯不夠。在調查的企業中,大部分的企業經營者雖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對科技創新的重要作用有切身體會,但對本企業如何開展科技創新的思路仍然模糊,感覺無所適從,對研發設備和技術人才投資缺乏積極性;也有少數的企業經營者科技創新意識不強,對科技在企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認識不夠,安於現狀,小富即安,滿足目前的.產品和市場,缺乏危機意識、進取意識和擴張意識,固守小農經濟的思維定勢,不願進行技術研發和擴大再生產的思想成為企業持續發展的禁錮。

(二)新產品、新技術和新工藝的研發、引進、轉化投入嚴重不足,制約了創新工作的正常開展。企業作為創新的主體,就應該首先成為創新投入的主體,這一點在我們這樣一個經濟欠發達、財力有限的地區尤其重要。但是,我們發現在調查的企業中有50%的企業技術研發經費投入為零。大部分企業經營者仍然是計劃經濟時代的思維模式,將技術研發經費全部寄託於政府投入,沒有政府科技投入,就不會自主投資開展創新。同時,企業中只注重廠房、設備等有形資產投入,忽視技術、人才等無形資產投入的思想普遍存在。(三)企業科技創新基礎條件薄弱,創新主體地位還沒有真正確立,有效的創新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和建立。在32家企業中有4家成立了技術研發機構或實驗室,其他企業由於思想認識、自身條件和客觀因素的制約,目前均無內部的、依託的或聯合的技術研發機構,也不具備任何實驗研究、分析化驗設備和條件。企業缺乏創新技術服務機構、技術交易中介組織和知識產權服務機構。所以,創新僅侷限於單個企業、單個行業的行為,全面發展、縱橫交錯、內外相聯、為企業提供高效服務的創新體系尚未完善和健全。

三、對策及建議

(一)不斷強化科技創新意識,儘快確立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創新是一個企業生存發展的靈魂和動力,任何企業無論它現在的規模大小、效益如何,離開創新,在市場競爭激烈的今天,都將停滯發展乃至被淘汰。因此,企業要把科技創新擺到與管理創新和制度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作為企業的根本戰略和中心環節來抓。必須認清形勢,準確定位,毫不動搖地樹立科技創新的強烈意識,要把創新作為在市場上競爭制勝的法寶。企業要通過成立技術研發機構、培養技術研發隊伍、改進技術研發條件等措施,增強自身的創新能力,打造和培育特色品牌,如重點發展“鐵騎水泥”、“丹馬油脂”、“西部合金”等已有品牌。要通過對現有產品的市場追蹤,掌握其在市場中所處的地位,瞄準同行業先進水平,不失時機地抓好新產品的研發,優化產品性能,提高產品品質,賦予產品新的內涵。

(二)要高度重視政府行政推動作用,充分發揮對經濟運行的宏觀引導職能。雖然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享有高度的經營、管理自主權,但是從我縣企業目前的技術發展和信息擁有水平來看,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如果放任企業盲目地開展創新,與發達地區競爭技術優勢,勢必會走許多彎路,不但增加不必要的創新成本,反而會挫傷企業的創新積極性。相反,在調查中我們發現,一個企業、一個產業的創新事業,如果有了政府的強力推動,都會實現跨越式發展。事實説明,不能簡單認為企業是創新的主體,創新就是企業自己的事,而是要進一步加大各相關部門的引導和推動力度,政府有關部門要想方設法激發企業機制靈活的優勢,加大扶持培育力度,引導企業開展各類技術創新活動。要在創新決策、資源分配、責權利確定上,充分體現企業的主體地位。要通過加大項目支持、資金支持、政策支持力度,幫助企業增強科技創新能力,引導通過創新來做大企業,做強企業。

(三)積極推動院企科技合作向更深、更廣的方向發展。企業要在鞏固已有合作成果的基礎上,從企業自身發展需要、關鍵技術需求出發,主動去尋求技術支撐。要充分利用好院企業合作平台,繼續拓寬科技合作領域,搭建科技合作平台,引進先進技術成果進行消化、吸收、再創新。政府相關部門要採取更加有效的措施,積極牽線搭橋,吸引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知名企業通過多種形式與我縣企業聯合建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研發機構,幫助論證和引進科技含量高、發展潛力大的科技項目,引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人才團隊,形成引進科技資源與企業內部資源優勢互補、共謀發展的新機制,儘快建立起推動企業技術進步的創新服務體系。

(四)加強企業科技人才隊伍建設,為企業創新提供有力支持。企業科技創新離不開人才,在調查中企業談得最多也是人才,人才缺乏、人才機構不合理已成為制約企業創新發展的瓶頸。企業是吸引人才的主體,要樹立“只求所用,不求所在”、“只求所為,不求所有”的意識,研究建立引進使用好人才的機制,積極創造條件吸引人才來企業創業。通過科學評價,讓引進的科技人才以無形資產入股,與企業結成利益共同體,充分調動他們的創新積極性。企業還要有計劃地逐年安排好工程技術人員的繼續教育、考察交流和員工的技術培訓工作,持久不斷地提高企業員工的科技文化素質。針對我縣企業的實際,人才引進中要注重引進本地籍在外人才以及退休的科研人才,要注重用活用好企業現有人才,建立務實的用人機制,做到人盡其才,人盡其用,使優秀人才脱穎而出。要通過營造環境、搭建平台、選派科技特派員等措施,調動各種知識、技術、管理、資本與經濟相結合,讓一切為創造財富做出突出貢獻的科技人才在經濟上有實惠、政治上有榮譽、社會上有地位,使企業成為他們發揮聰明才智、建功立業的舞台。

科技調查報告 篇8

一、調查原因

水是生命的源泉,沒有水,我們的生活將無法繼續下去,人類就不能生存。雖然我市不是一個用水緊張的城市,但水污染卻存在,我家門前的小河就是最好的見證。這條小河原先可美了,河水清澈見底,游魚水藻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三五成羣的小孩子在河裏嬉戲、打鬧。岸邊楊柳依依,倒映在風平浪靜的水面上,為小河增添了許多生趣,幽靜極了!那時侯的小河是居民的驕傲。因此,連續6年榮獲“省級文明農村”榮譽稱號。可現在呢?它被污染的不成樣子了,河邊垃圾成堆,而且臭氣熏天,變成了一條黑乎乎,臭烘烘,人見人厭的臭水溝了。失去了以前美麗的外貌,被人們強迫地換上了一副醜陋的外表。人們的生態環境受到破壞,我們必須共同關心和解決全球性的環境問題。因為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因此,我利用雙休日的時間約上老爸去坦頭老家做一次實地調查。

二、調查過程

訪問爺爺有關河流的情況,把照片拍攝下來,對家門前的小河的水污染進行實地調查、討論。三、水污染的原因1、據我調查所知,工業廢水、生活廢棄物不經過專業的處理,直接排入河裏,就會造成嚴重的水污染。大量的使用化肥和農藥,也會污染水資源……2、人們往往為了圖省事,把垃圾隨手的扔在了清澈的小河裏,使水變髒、變臭,成為了臭氣熏天的臭水溝。3、有些人經常隨便地把一次性飯盒、一次性塑料杯,還有白色的塑料袋,往小河隨手一扔,就一走了之了。裏面的污染物會滲透到深水裏。水就會污染,也會造成白色污染。4、有些賣蔬菜的小攤,剩下了一些壞的蔬菜,往往扔在一邊,就不再管了,有些住在河邊的家庭,經常也把一些壞了的菜扔到了水裏,在以後漫長的日子裏,臭菜腐爛了,甚至有些糞化池的`髒水也直接排到河裏,就嚴重的污染了水資源。四、調查分析經過實地調查,我認為水污染給居民帶來的危害。地下水污染,用水困難,河水污染嚴重滋生大量蚊蟲,河水散發刺激性氣味,對人們的健康產生不利影響。五、解決方法

1、為了改善河道環境,應儘快開展河水、河岸等全方面的治理工作首先,對污染源進行處理,杜絕工廠、養豬場把污水、糞渣直接排放到河流中,應集中處理,避免其對環境的不利影響。然後,對河邊、河道中的建築材料(已廢棄的)進行清除,並對水道進行整改,進一步將河內的垃圾、淤泥清除。後在河邊種樹,植草皮,建立綠化帶,避免沙土流失。

2、對沿岸居民及全體市民進行環保教育,增強環保意識,河流的環境,主要還是在於大家的思想意識,故人們應自覺保護河道,保護環境。這樣,一條全新河流才會永遠呈現在人們面前。

三、結論

總之,要明確,環境受破壞,受影響的還是人們自己,我們應當充分了解環境與人類之間的相互關係,充分認識到人們改變環境的利與弊。影響水資源的因素還遠遠不止這些。雖然我的調查研究也許還不夠成熟,但希望能把環境問題,水污染問題在人們的腦海中的地位提高,這樣才會使出現的問題一天天好轉。我們要儘快讓地球母親恢復它以前美麗的樣子吧!

科技調查報告 篇9

姓名:系別:專業:

學號: XXX XXXX

目錄

1. 四川科技館基本信息 .................................................................. 3

2. 實踐內容 ............................................................................ 4

3. 活動總結 ............................................................................ 5

4. 活動照片 ............................................................................ 6

附錄一 ................................................................................. 7

活動場所:四川科技館

活動主題:科技館滿意度調查

活動時間:1月15日-1月26日

活動內容:負責秩序管理

進行科技館管理羣眾滿意度問卷調查

活動對象:遊客(以4到16歲的小朋友居多)

活動目的:承諾將努力發揚“服務人民、奉獻社會”的志願者精神,

以知識和智慧,為傳播科學知識、繁榮科普事業,

提高廣大人民科學文化素質,實踐能力而無私奉獻!

1. 四川科技館基本信息

四川科技館位於成都市中心天府廣場北側,處於成都市中央商務區中的文化博覽區地標位置。佔地面積6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41,800平方米。館內常設展場面積25,000平方米。一至四樓設有4D影院、都江堰、二灘與九寨黃龍、航空航天、機器人、虛擬世界、信息社會、數學、青少年科技園、瘋狂科學秀、機器人工作室等20個展區,共有600餘件展品。展品集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參與性和藝術性於一體,藉助聲、光、電等現代化展示手段,生動形象地向公眾普及科學技術知識。

四川科技館擁有近3000平方米的室內臨時展廳、近5000平方米的室外活動場地,以及220個座位的學術報告廳和可容納上百人的多功能院士廳,為社會公眾提供豐富多彩的科普臨展和活動,向廣大青少年和社會公眾宣傳推廣科普知識。

四川科技館以常設展覽為主,還通過不定期舉辦臨時展覽、科普報告會、科普大篷車巡展、科技夏令營、科技館活動進校園等科普活動向公眾傳播科學知識,激發科學興趣,

從而充分發揮科普教育基地的作用,不僅對中學生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而且展示了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成就。因此,我將本次實踐地點選在四川科技館,認真當一名科技志願者。

2. 實踐內容

我從1月15日開始上崗。第一天館長未分配任務給我,只是教我如何維持館內秩序,讓我多參觀,儘快熟悉館內設施。首先,我們參觀了一樓,主要展區有天地自然展區、環幕4D影院、分形藝術展區、磁電展區等。我們發現每個展品旁邊都有一個牌子,上面寫着展品的具體操作方法、提出問題、原理介紹。這樣的方法不僅需要我們的動手能力,還讓我們思考為什麼會這樣,之後再告訴我們答案。這樣的方式不僅解開了我們許多的疑問而且會使我們記得更牢,也能學到很多課本上學不到的東西。我們正好碰到工作人員在磁電展區進行演示實驗,有高壓放電演示、靜電實驗等。高壓放電解釋了自然界中雷電放電的原理,靜電實驗需要一位女觀眾配合,需要通過頭髮來表現靜電的作用。其中我們小組的三位同學參加了其中的'高壓保護,站在鐵護籠裏面,工作人員外加50kV高壓,而站在其中沒有任何影響,起到了保護的作用。

其次,二樓主要展區有趣味科學院、光學展區、力學展區、計算機展區和聲學展區等。吸引參觀者的主要有釘牀、失重鏡、和虛擬足球守門員等。其中虛擬足球守門員,是將足球放到指定的位置,然後踢向球門,屏幕上的守門員會撲向你踢的球。本展品利用高精度的電腦虛擬成像技術和紅外傳感技術,當足球通過某一位置時,計算機系統就會將傳感器收集的足球行進路線、角度等路線進行分析,然後播放出一個撲球畫面。本展品展示了我國計算機的高科技技術。

再次,三樓有動手園區、測試展區、生命科學展區、航天交通展區。裏面關於生命的成長曆程作了詳細介紹,還展示了精密的人體系統等。航天展區主要介紹了我國的航天曆程和成就。

館內參觀者大部分是中國小生,還有許多學校組織學生來參觀。他們帶着好奇心來到這裏,希望科技館能給他們滿意的答案。其中,我們對部分參觀者進行了問卷調查和談話,瞭解他們對鄭州市科技館的看法和意見。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

(1)參觀的人中極少數只是好奇來觀看展覽,90%以上的人都是對之感興趣的。

(2)其中參觀的人普遍低齡化,當問到高齡者的時候,我們發現他們並不是對科技這

方面東西不感興趣,而真正阻礙他們的是業餘時間的問題,因為他們平時還要工作。

(3)大約85%的人認為科技館不管是現在還是未來都應該向科普基地及休閒娛樂景點發展,因為多數人都認為既然是展廳,就應該大眾化,讓更多的人來了解。

(4)對於影院設施,所有人都希望在4D影院的基礎上,科技館可以再建設一個太空影院。

(5)其中60%的人對科技展覽和特效電影感興趣,30%比較熱衷於科學實驗,只有為數不多的10%對學術交流和其他活動最感興趣。

我們的志願者在科技館主要負責秩序管理、進行相關的活動內容等,輔助科技館工作人員的工作,其中有很多方面涉及到與遊客之間的溝通交流,這就體現了我們同學的溝通交往能力。在與遊客的溝通中,同學們本着為遊客熱心服務的態度耐心地為他們講解,解決困難。志願者工作7小時,中午只有午飯時間可以空閒,其它時候需要我們不停地與遊客,但大家沒有任何怨言,還是義無返顧地堅守着自己的崗位,相反覺得很有意義,體會頗深。志願者們踏實的工作態度和務實的工作作風給科技館工作人員留下了良好的影響,得到了他們的讚揚。志願者們大方得體的儀態吸引了來自各地遊人的駐足,志願者們周到的服務和耐心的講解,深受參觀者的歡迎,稱讚我校志願者們熱情洋溢,使他們在參觀中學到了不少科學知識以及動手能力。通過這次特殊的實踐方式,以自身行動詮釋着新時代“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者精神!

這次實踐活動除了讓我們知道許多科學知識外,還讓我知道看展品介紹的重要性,我們不要只顧着看這個展品,多閲讀一下展品介紹,它會使我們更加準確的掌握科學道理,會使我們從介紹中發現更多的科學道理。這裏不僅是知識的海洋,更有無盡的樂趣。由此,我們更是意識到我們需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更需要通過閲讀參觀來提高自己的閲歷增加自己的知識。總之,在這次實踐中,我都表示受益匪淺。

3. 活動總結

此次活動讓同學們的社會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由於此次活動是在人流量較大的科技館內進行,同 學們不免要和社會上的陌生人見面、交談,因而使得同學們的社會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同時開拓了同學們的視野。由於工作場所在科技館,可以讓同學們在科技館內學到一些課本上沒有的科學知識,正所謂寓教於樂,同學們在玩樂和服務的同時,學到了一定的科學知識,也增強了同學們的社會服務意識。

科技調查報告 篇10

作為農業大市,我們需要全面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加快農業增收、農民增收、農村經濟發展步伐,無疑科技是首要的支撐力。按照市委"五大戰略"大調研工作方案,我局就農村科技服務體系建設問題開展了調研活動。由主要領導帶隊,組成專門調研小組,就目前全市農技推廣狀況、農民獲得科技信息渠道及科技應用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將調研結果報告如下:

一、農村科技服務體系現狀

基層農科、畜牧技術推广部門多數呈現"線斷、網破、人散"的癱瘓局面。

據調查,全市90多個鄉鎮(場)中,能夠正常開展業務工作的有10個,如開原市城東農科站,昌圖縣老四平農科站等。這10個站的主要特點是農科站長業務素質高、懂經營、會管理,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得到當地政府的支持,因此對農民科技服務較好,仍起到農村科技普及和推廣的作用。第二類農科站是屬於勉強維持餬口型的。這部分農科站全市有36個,佔總數的37.5%,他們完全依靠從事農資經營收入來維持站內人員基本工資,解決不了開展業務所需經費問題,無法開展科技普及和推廣業務工作。第三類是名存實亡型的。這樣的鄉鎮農科站全市有50個,本身無經營性資產,既無經營能力,更談不上技術推廣,全員放假,自尋出路。昌圖縣33個農科站當是有31個屬於這種類型。昌圖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張國威説,20年前,與他一同或先後畢業的學農和畜牧專業的同學相繼從鄉鎮和縣裏離開了本職崗位,紛紛自謀 職業,有的養豬,有的做豆腐,有的蹬板的謀生。

通過調查,我們瞭解到,鄉鎮畜牧技術推廣體系存在的問題與農科相比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絕大多數鄉鎮原有的畜牧獸醫站基本都"黃攤"了。原有的專業人員有的回家種地,有的自己搞起了養殖,稍為好一些的是受聘於養殖場或開個體獸藥、飼料商店。鄉鎮畜牧助理基本是外行、幹外活,無從談起技術推廣。

二、造成農村科技服務體系現存問題的原因調查

我們在調查中發現,造成農科推廣"最後一公里"的斷線或"基礎斷層"的主要原因是:一管理體制不順。鄉鎮農科站自從人、財、物管理權限下放到鄉鎮政府後,改變了原來與縣農業行政管理部門的領導與被領導關係,而是一種業務指導關係,所以在具體工作上要通過縣鄉兩級政府去部署,導致工作效率低。同時在用人和資金管理上,一些鄉政府由於忽視或淡化技術推廣工作,使人和錢物的亂用、濫用。二經費短缺。據調查統計,全市有16個農科站是財政全額撥款單位,鄉均4.2萬元 26個財政差額撥款單位,鄉均2萬元 全市有54個農科站為自收自支單位。眾各縣(市)區向市農委填報的情況彙總,全市農科站年需人員工資有業務經費1162萬元,而目前能解決的僅232萬元,年缺口930萬元,鄉均9.6萬元。三專業技術人員少。據調查統計,全市鄉鎮農科站具有中級以上職稱僅有218人,佔總人數為20%,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僅36人,佔總數的3%,技術力量明顯薄弱。

三、目前農村科技服務供需現狀調查

1、農民素質偏低,農民科技意識令人擔憂

我們在昌圖縣頭道鎮二龍村瞭解到,該村共有20xx多口人,18歲以下的少年兒童共有500多人,其餘1500名人員中,國小文化程度的有400多人,國中文化程度的有900多人,高中、職高或者中專文化程度的100多人。村黨支部書記王喜印説,二龍村有10%的農民具有較高的科技文化素質,鑽研農業科學知識,掌握農業科技本領,在生產中主動引進和應用農業新科技、新成果,這些農民大都學歷較高,是村裏的致富帶頭人。有80%有農民雖然能夠認識到科技在生產中重要作用,但他們很少主動去學習和引進新品種、新技術,他們主要靠傳統的經驗和技術來進行農業生產。還有10%左右的農民對農業科技認識不足或不感興趣,他們大都國小沒有畢業的半文盲,是村裏的貧困户。我們還在該村選取了有代表性的50户農户作了典型調查,在調查中發現農民科技和教育投入、家庭經濟收入水平與户主的文化程度成正比關係,即户主的文化程度越高,對科技和教育的投入意願和能力越強,其收入水平越高。

我們還先後到西豐縣、開原市、鐵嶺縣等地的村屯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這些地區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與昌圖縣二龍村相差無幾。市農業培訓學校校長高興久説,農民是生產的主體,也是農業科學技術轉化的重要載體,農民科技文化素質的高低直接決定着農業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我市是農業大市,農村勞動力有70萬人,這些農民是我市農業生產和經濟建設的重要載體,農民科技文化的素質高低不僅影響了農民的生活、農業的發水平,而且還關係到建設小康社會構建和和諧鐵嶺的進程。從目前來看,我市農民的科技水平還不是很高。在全市的農村勞動力中,國小文化程度40.31%,國中文化程度佔48.0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僅佔11.62%,特別是具有國中、高中文化程度的青年農民,絕大多數未接受過職業技術教育。

鐵嶺縣新台子鎮西孤家子村王永德説,農民現在誰不會種地啊,春天種在佳期、夏天加強田間管理、秋季適時收割,這樣就能有個好收成。再者説,像地膜覆蓋、種子包衣、免中耕除草、顆粒劑防治玉米螟、配方施肥等這些農業技術哪個農民都明白,還用得着學什麼農業技術嗎?昌圖縣頭道鎮葛軍説,農業新品種、新技術好確實能夠促進增產增收,可品種、新技術有很強的'地域性,而且需要大量的投入,一但不成功,就會遭受損失,不是在本地實驗成功的新品種、新技術,誰敢引進啊!可見,目前農民們對農業科教存在着不願意拋棄傳統經驗的守舊心理 害怕擔風險的心理,滿足於現關的惰性心理,喜歡隨大流的從眾心理,急於求成的現實心理 不求上進的自卑心理等,我市農民這現實的心態和傳統意識的制約,直接影響了農民科教素質和農業成果的轉化。

農業培訓學校的教師反映這樣一件事,科技人員在下鄉為農民進行技術培訓時發現,40歲以上的農民對科技很感興趣,聽完講課後,這人總是圍着講課教師問這問那,可20多歲的青年農民卻很少琢磨農業技術方面的事情。市農業培訓學校校長高興久指出,全市每年大約有5000多國中畢業生因為不能升學而回鄉務農,成為新的勞動力,這新增青壯年農民是將來我市農業生產的主力軍,青年農民對待農業科技的態度和沒有接受職業技術教育的機會,使他們很難適應農業生產產業化、專業化、標準化的需要。

2、科技推廣初顯多元化態勢

8月中旬以來,鐵嶺縣熊官屯鄉段宏林公害蔬菜協會的農民們在銷售完春茬西紅柿後,就開始在基地技術人員的指導下,統一整地、育苗,進行温室秋茬作物生產。該基地農民李望富説,過去全對於温室蔬菜生產技術一知半解,產品產量也不理想。去年段宏林發起成立了協會,他就入會生產,從購種、育苗、定植、田間管理等各個生產環節都由協會統一指導,現在自己完全掌握了温室蔬菜生產的技術要領,單棚西紅柿產量由過去的6000公斤增加到10000公斤左右。據該協會會長段宏林介紹,目前,協會會員已由當初的60户發展到了現在的304户,現在農家家户户都有技術明白人,人人都是技術員。基地面積達1000畝,基地年無公害蔬菜生產能力達3000噸。據瞭解,西豐縣有近千名農民與大田公司合作種植高油大豆,昌圖縣高中橋鎮農民與琅琪公司合作種植鮮食玉米,開原城東鄉農民與東成公司合作種植大白菜,都獲得了高效益。農民説,與龍頭企業"掛鈎"的重大收穫之一是他們走進了課堂。據悉,昌圖縣寶力鎮肉雞生產協會、鐵嶺縣阿吉鎮奶牛協會。清河區張相鎮葡萄生產協會等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很好地幫助農民學習掌握了農業科技。

目前,我市規模以上的農產品加工企業323家,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超百家,他們不但幫助農民解決了農產品賣難的問題,還起到了向農民迅速、有效傳播實用新型農業生產技術的重要作用,農業生產效益得到了提高。有效傳播實用新型農業生產技術的重要作用,農業生產效益得到了提高。據市農委相關部門的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市有5萬多名農民與龍頭、協會牽手,農民運用農業技術增收的效果明顯。但目前我市眾事農業生產的勞動力為70萬人左右,可見掌握科技的農民所佔總數的比重是讓人樂不起來的,而真正能充分運用科技、實現有效科技轉化的專家型農民 更是鳳毛麟角,其輻射影響的效果還是遠遠達不到農業生產發展的客觀需求,更沒有達到我們多年期望的"户户都有科技明白人"的程度。 龍頭企業、各類農民專業協會進一步擴大影響帶動輻射面,對農民進行系統地科技培訓是今後幫助農民學科技、提高農業生產科技含量的重要途徑,更是發展方向。

科技調查報告 篇11

xx縣是一個以糧食生產為主的農業縣份。近幾年,隨着國家惠農政策的相繼出台並付諸實施,極大激發調動了廣大農民的種田積極性,出現了新一輪競相種地的熱潮。在中央惠民政策的激勵和全縣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農業有了較快發展,農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農村形勢進入歷史以來最好的發展時期。

但從實踐看,幾年來,糧食產量始終在低水平徘徊,水稻畝產難以繼續穩定增產,而且糧食品質不優,市場價格不穩,經濟效益不高。究其原因,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科技推廣應用水平不高、典型示範不到位、農業科技貢獻率低,成為我縣農業生產中亟需解決的課題之一。為此,縣政府組織相關部門,深入全縣8個鄉鎮、部分村(屯),通過走訪農户和科技人員,採取調查問卷及座談討論等形式,就我縣農業科技推廣應用情況進行了廣泛深入的調查。

一、基本情況

我縣現有耕地面積143萬畝,其中水田92.9萬畝。幾年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農業科技在發展糧食生產上的推廣應用,相關部門及科技人員致力提高科技在農業中的貢獻份額,使我縣農技推廣應用工作取得顯著實效。

一是以綜合配合技術為主體,水稻生產得到迅猛發展。我縣是以水稻生產為主的農業縣份,水稻是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我縣屬第三積温帶,年活動積温在2300-2500℃,無霜期120天左右,境內有大小河流27條,小型(ⅰ)水庫8座,小型(ⅱ)水庫4座,塘壩820座,泡澤 275個,水資源比較豐富,發展水稻生產有着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為使資源優勢儘快轉化為經濟優勢,自上個世紀80年代我縣從方正引進寒地旱育水稻稀植技術以來,全縣上下通力協作,大作“水”文章,使水稻面積平均每年以5萬畝左右的速度增長;加之農機具購買熱的興起,1996年我縣被列為國家級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縣,1998年被列為國家級商品糧基地縣,全力組織實施水稻田間機械化配套工程項目,積極探索大棚育秧、機械插秧、測土施肥、機械收割等水稻生產模式。到目前為止,全縣大中棚育苗面積佔整個育苗面積的75%以上,全縣共有大中棚2.2萬棟,其中大棚4500棟,中棚17500棟,解決了秧苗素質問題,緩解了積温不足、無霜期短的問題;大力發展水稻全程機械化,全縣機械插秧面積達58萬畝,佔水稻插秧面積的60%,全縣擁有各類插秧機18000台,全縣擁有各類收割機4500台左右,機械收割佔總收割面積75%以上。隨着水稻生產稀植、超稀植、寬窄行、拋秧、全程施肥等新技術的應用,全縣水稻單產由上個世紀80年代的610斤提高到目前的830斤;大力發展水稻優質米生產,全縣90%以上的品種都採用優質米品種如沙沙泥、富士光等,實現了增產增收。至XX年全縣水稻面積發展到92.9萬畝,水稻總產達到8.2億斤,佔全縣糧食總產的85%。

二是以大豆壟三栽培技術為主體,大豆生產科技含量不斷提高。大豆是我縣第二主栽作物。“十五”期間重點解決大豆品質和大豆產量問題,改革傳統的耕種方法,大力推廣大豆壠三栽培方法,即攏體壠溝深鬆,分層深施肥、壠上雙行精量點播。經調查採用壠三栽培比普通栽培平均每畝增產35公斤,增加經濟效益84元。同時,科技人員認真研究大豆重迎茬綜合配套栽培技術,即施入防治大豆重迎茬藥劑,平衡施肥,分層施肥,科學管理,選用抗重迎茬品種,經過幾年的努力使大豆重迎茬減產降到最低程度,每畝挽回經濟損失35元。大力發展大豆小壠密植,即45cm小壠壠上雙地垧保苗在35萬株左右,成為大豆增產的又一途徑。

三是以玉米通透栽培為主體,青貯玉米生產取得明顯成效。通過通透栽培,玉米產量由過去的畝產800斤增加到1200斤,為發展畜牧業生產奠定了基礎。科技部門連續幾年搞了青貯玉米加工試驗,畝產最高可達6噸以上,加工處理也形成一整套技術。

四是以測土配方施肥為主體,糧食增產幅度穩步提升。近年來,縣農技推廣中心投入150多萬元資金和設備,健全完善了土壤化驗室,增添了大量土化設備,免費為農民測土配方,至XX年共化驗土樣6100多個,覆蓋面積20餘萬畝。據測算,應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平均每畝地水稻可節省化肥10斤,增加產量80斤,畝節本增效80元。

二、問題及原因

幾年來,儘管我縣農技推廣應用取得一定成績,但存在的問題也不容忽視。

一是從糧食生產看,存在科技貢獻率低、應用水平差的問題。農民在生產過程中因操作不當、不懂或不會運用科技而導致農業效益低下。在對農户調查中發現,有接近70%的農户在生產經營中僅依靠老經驗、老傳統進行耕作;有20%的農户能借助或簡單應用農業科技進行經營;只有10%的農户才基本掌握農業科技,這部分農户大多都是經營大户,在科技方面受益較大。由於大部分農户不懂得運用科技進行經營,因而造成科技在農業中的貢獻份額較低。在水稻生產方面,據調查,全縣約有10%農户育苗操作跑粗,在這個環節造成減產約67公斤/畝;有20%的農户施肥方法不正確、不科學,在這個環節造成減產約100公斤/畝;不能合理利用水源進行科學灌水的農户約佔20%,造成總產量降低30%,減產約105公斤/畝。主要表現在:一是育苗及苗牀管理不規範。部分地塊還存在着小棚育苗,苗長勢弱,根系不發達,邊苗浪費多,不適合機械插秧,不便於施肥和澆水;播量過大,育不出壯苗;苗牀管理不及時,造成立枯病,青枯病發生。二是施肥管理不科學。氮肥施用過晚,一次投肥過多,即浪費肥料,又對作物生長不利。應用測土配方施肥農户少,農民盲目投入過大;三是水稻選種比較雜。很難保證質量;四是病蟲害防治存在僥倖心裏。重“治”不重“防”,沒有抓住最佳防治時期;五是農業水利基礎設施薄弱。抗自然災害能力差,農業生產風險依然存在。六是農機發展不平衡。機與具的'配套不合理,耕地的整體深鬆沒有得到很好解決。

二是從縣鄉科技推廣看,存在面上大、作用小的問題。經瞭解,我縣農業科技推廣應用的渠道主要有縣鄉政府行政性推廣、有關部門服務性推廣、村級組織針對性推廣和民間以銷售農資為目的的贏利性推廣四種渠道。幾年來,我縣採取每年農閒季節舉辦各種科技培訓班、創辦農民技術學校、舉辦農技電視專題講座等辦法,給農民增收提供了有效幫助。但在具體培訓推廣中,卻暴露出許多不盡人意的問題。一是科技培訓效果不佳。個別鄉鎮領導重視不夠,個別村委會為農民服務意識不強,參加培訓的農户較少,影響了農業技術成果的轉化。二是農技知識更新慢。推廣方式比較單一,農技諮詢服務和田間地頭指導不夠。三是陣地作用發揮不夠好。有的農村“一校兩室”以及遠程教育流於形式,沒有真正發揮作用。

三是從農民自身看,存在科技文化素質低、科技應用水平差的問題。首先,農民素質整體不高、組織化程度低,吸納新技術能力差。農村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低於國家平均水平,農村文盲、半文盲人口所佔比重較大,農民本身不願或不主動學習或嘗試新技術,過多地依賴傳統經驗和方法,得過且過,滿足現狀,對新技術雖然渴望但卻不敢實踐,小農意識十分頑固。其次,農村缺少適應新農村建設的新型農民,農民科技人員少,國中畢業生接受農技教育的少,過去學校的“三園一田”試驗基地早已不存在了,農户又不注重新勞動力的技能培養,所以國中畢業生返鄉務農後大多數不懂得經營,不會管理。農民科技文化素質仍難以適應新時期農業發展的客觀需要,給農業科技創新及其成果的推廣應用帶來極大困難。

三、建議和對策

把科技作為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舉措和戰略任務納入重要日程,採取政府推進、部門服務、積極扶持、建立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及發展科技大户等有效措施,使科技在我縣農業生產中的佔有份額不斷加大,轉化率不斷提高,進一步促進農民增收。

一是加大對農民的培訓力度,在提高農民的科技素質上狠下功夫。農民既是推廣農業科技的主體,又是農業科技的直接受益者,只有把他們的科技素質提高起來,農業才會有一個較快的發展。因此,要在鞏固幾年來科技培訓的基礎上,把科技培訓的重點向科技入户方面轉變,變集中培訓為入户培訓,變課堂説教為現場答疑,通過手把手、面對面的傳授技術方法,逐步形成專家帶大户、大户帶小户、農户幫農户的科技羣體模式。同時要重點培養核心户、典型户和示範户,通過重點户的示範帶動,讓農民看得見、摸得着、學得會、做得到。繼續發揮科技示範園區的載體作用,依靠園區的示範效應,為農民帶來最直觀的科技成果鑑定,逐步形成縣有示範區、鄉有示範地、村有示範户的科技示範鏈。

二是加大對基層幹部培養力度,在加快轉化農業科技成果上狠下功夫。目前我縣鄉村幹部學歷比較高,但專業性較低,含金量不足,在指導農業生產上一直停留在靠經驗、靠書本、靠專家、靠老天的“四靠”慣式上,形成了管農業不懂農業,懂生產不懂技術的特殊現象。因此,要加大對鄉村幹部的培訓力度,把提高他們的科技素質作為一項緊迫的重要任務,力爭每年都分批進行培訓或輪訓。每期培訓至少要一週,培訓時間應選擇在農業生產的關鍵環節期,使教學與實踐相貫通,課堂與田間相結合,耳聞目睹與親手操作相一致,使鄉村幹部的科技素質能真正有一個質的飛躍。達到要求的、能獨立指導農業生產的上崗工作,達不到要求的繼續培訓,督促鄉村幹部努力提高自己,既為農民增收提供服務,又使科技成果迅速轉化。

三是加大對農業技術隊伍建設的管理力度,在發揮基層科技部門主導作用上狠下功夫。一是增加科技服務設施投入。進一步改善鄉鎮農技推廣機構辦公條件,購置乏必備的設施(設備),改變農技推廣工作“一張嘴,兩條腿”的局面。二是強化農業科技隊伍建設。對鄉鎮農業科技服務機構人員在編在崗情況進行全面清理,對空編嚴重的及時補充,對不在崗的專業技術人員限期歸位,不能歸位的及時轉崗。要對農技推廣服務專業人員進行資格認證,實行競爭上崗,確保專業技術人員比例在本部門中不低於80%。引導和鼓勵涉農專業高校畢業生到基層農技推廣服務機構工作,以充實和加強基層農技隊伍,解決青黃不接、後繼乏人問題。同時,要認真制定和執行農技人員崗位目標責任制,以農技推廣業務水平和實績作為鄉鎮農技推廣服務人員技術職稱評定的主要依據,對有突出貢獻、業績顯著的人員可優先評聘和破格晉升。三是繼續開展科技入户工程建設。農技人員要身體力行,把各項農技推廣技術講給農民聽,教給農民學,做給農民看,帶着農民幹。使一批具有科技創新意識和較強科技應用水平的科技示範户,在當地真正能起到農業技術載體和示範輻射作用,帶動全體農民開展科學種田,形成農業科技推廣的長效機制。四是充分調動科技人員積極性。對現有農業科技人員,要真正做到專職專用,並給予相應職權,對承擔科技計劃項目的人員要保證匹配一定的經費。大力引進人才,鼓勵他們流向基層、流向農業生產第一線,領辦、創辦各類農業科技推廣實體。

四是加大對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扶持力度,在依靠農民帶動農民上狠下功夫。目前我縣的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較多,但比較成型的,發揮作用比較大的,主要有樺樹建設農民合作社和濃河東勝農民合作社。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在推廣和應用農業科技上實用性較強,在農民中的認知度較高,推廣新技術和轉化科技成果的成效比較明顯。因此,要特別注重培育、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在政策上給予傾斜、在資金上給予扶持、在技術上給予幫助,使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在我縣農業和農村工作中真正發揮領軍作用,真正形成教育農民改變農民、扶持農民幫助農民、依靠農民帶動農民、壯大農民富裕農民的新模式。

五是加大對“三農”的支持力度,在推進農業科技服務上狠下功夫。大力推廣農業科技,是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環節,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社會工程。因此,要結合我縣農業和農村實際,認真制定推廣農業科技的長遠規劃和有效措施,加大對科技的推廣、培訓、示範、試驗和應用的投入力度。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發揮農機合作社的作用,特別要注重落實對科技人員隊伍的制度管理和獎勵政策,加快縣、鄉、村三級科技體系和網絡建設,注重引進和培養科技人才,鞏固和擴大科技示範基地,自上而下形成學科技、用科技、轉化科技的良好氛圍,為快速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不斷提高農民生產生活水平,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發揮積極作用。

科技調查報告 篇12

調查名稱(題目):關於嘉佑科技有限公司銷售工作效率的社會調查報告 調查人:劉耀楷 調查目的:

通過對銷售員工的問卷調查和自己的銷售實習經歷,總結出員工如何提高銷售工作效率,以及怎樣增強員工凝聚力,為企業提供良好的和諧的文化氛圍,使其利益最大化。並對企業的經營指導思想、企業經營戰略和員工的整體綜合水平的提高提供借鑑意義。從而使公司得到更好的發展。為此,我們決定對這一課題進行調查。(調查的目的是未了公司更好的發展,而不是未來增加你自己的什麼) 調查地點:廣東省深圳市

調查對象:深圳市嘉佑科技有限公司銷售員工 調查時間: 2x14年2月15日- 2x14年4月 30日 調查內容:植物照明的電源銷售工作 調查方法:

隨機抽樣:隨機抽取 2x名男士, 2x名女士,共40名銷售員工進行問卷調查。 設計相關的調查問題,如附件1: 調查組織:

我們首先跟企業人事部門聯繫,取得銷售部門領導的支持,利用非工作時間時間,和調查者説明調查意圖,取得大家的支持,訪問管理層和員工,發放調查

柱狀圖如下圖所示:

(調查數據呢?)這裏的意思就是需要圖標和表格 調查結論:

(先分析該企業銷售效率不高的原因,再提出增加銷售效率的對策)企業員工銷售效率不高的原因通常表現在:1、缺乏和諧的管理。管理要有理性,危機管理要有理智,衝突管理要立足於理解,避免情緒化、極端化、片面化、絕對化。防止“小事弄大,大事弄炸;”管理過程要順理成章,管理行為要合情合理。但如果處理不好,它也間接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 企業管理的目標就是創建和諧,更好的調動和發揮人的積極性,把企業做大、做強。2、沒有持續有效的培訓。成功的企業也都非常重視吸收、培養企業優秀的人才。人才戰略已經成為當今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培訓對企業的重要性日益受到各級企業管理者的重視。只有通過持續有效的培訓,才能掌握銷售的技巧,因此,培訓已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一部分。另外,同事之間的相處,企業文化氛圍都會影響這企業的銷售效率。為此,通過對員工調查問卷的信息進行整理和自己在該企業的實踐經歷,分析得出要想提高銷售效率,應該從以下五個方面來入手:

(1)真誠:你可以偽裝你的面孔你的心,但絕不可以忽略真誠的力最。經常有一些細微的東西容易被我們忽略,比如輕輕的一聲問候,但它卻表達了對老同事對朋友的尊重關心,也讓他人感覺到被重視與被關心。

(2)溝通:只有通過溝通,才能,我真正學到了書上所沒有的知識,擁有了實踐經驗,這才真正體現了知識的真正價值的學以致用。

(3)激情與耐心:激情與耐心,就像火與冰,看似兩種完全不同的東西,卻能碰撞出最美麗的火花。無論做什麼工作激情與耐心必不可少,在產品銷售方面,這一行業就像做新聞工作,不斷的在更新,這就需要你有激情去發現與創造,而你的耐心就要川用到不斷的學習新知識,提高自己的銷售水平當中去。在平常的書本上僅僅是獲得感性的認識,而在這裏真的實踐了,才算是真正的掌握了,也讓我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告誡門己,不管做什麼,切忌眼高手低,要善於鑽研。

(4)“主動出擊”:當你可以選擇的時候,把主動權握在自已手中。有時我就自高奮勇。我心裏感覺很高興,因為我的主動,我鞏固了我所學的知識,並且得到了人家的認可。

(5)講究條理:如果你不想自己在緊急的時候手忙腳亂,就要養成講究條理性的好習慣。“做什麼事情都要有條理”。在售後服務部的文件材料很多,這就需要有條理的.去整理好,以免用的時候翻箱倒櫃的去找,耽擱時間,浪費精力,誤了事情。瞭解到自己的知識、能力比較有限,今後要想顧客所想,急顧客之所急,提高服務質量,語言要禮貌文明。待客要熱情周到,要儘可能滿足顧客的要求。

電話銷售是銷售很重要的一種手段,是現代能為企業帶來更多利益的營銷手段。可以幫助企業降低銷售成本和提高企業的銷售效率,並且方便快捷。準確的客户定位、全面的企業資料、敏鋭的判斷能力、靈活的提問形式、精確的任務判斷、巧妙的促單技巧和良好的客户關係都是電話促銷的武器。要區分以關係為導向的銷售模式和以交易為導向的銷售模式。

另外我還總結了提高銷售效率的宗旨:服務態度至關重要。永遠不要忘記客户,永遠也不要被客户忘記! 調查效果:(效果就是是否能為公司的......提供理論依據,幾句話就可)

通過這次社會實踐調查瞭解到了銷售部門是企業的關鍵,對企業如何獲得更多的利潤,以及對產品知識的瞭解和銷售技巧以及銷售管理、公司的文化和市場信息有很大的借鑑意義。本調查結論可以作為企業培訓人才的關鍵,可以有助於企業完善營銷策略,建立健全企業文化體制,對於如何提高企業銷售人員的工作效率提供了理論依據。 調查心得:(心得寫三十幾個字就好了,寫太多了,這部分不是重點,結論才是重點)

通過本次實踐調查,大學生可以通過社會實踐檢驗自身的只是技能水平,而且還可以檢驗自身行為模式及時糾正自己的思想和行為的偏差。則有助加快大學生與社會的融合的步伐,使其儘快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社會人。

標籤: 調查報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keji/33p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