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設計 >

觀察物體教學設計通用15篇

觀察物體教學設計通用15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觀察物體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觀察物體教學設計通用15篇

觀察物體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通過實際觀察,比較,能正確指出被觀察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能正確辯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並能體會到站在不同的位置,同時觀察到的物體的面的個數是不同的。

2、在觀察活動中,積累數學活動經驗,在判斷、辯認活動中發展數學思考。

教學重點:

能正確地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物體的形狀。

教學難點:

在不同的位置、觀察到物體的面的個數不同。

一、觀察照片,談話引入。

1、談話引入

屏幕出示兩張分別從教室前後拍的照片,學生辯認,仔細看看它們有什麼不同?

2、想一想,拍的是同一個教室,為什麼照片會不一樣呢?

3、根據學生回答,引入本節課學習內容。

學生仔細觀察兩張照片。

回答問題。

二、觀察實物,指出實物的正面、側面、上面。

三、觀察圖片,想象不同角度看到的視圖

1、觀察圖書櫃:

(1)把圖書櫃放在講台中間。

(2)提出觀察要求: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觀察,觀察時要坐端正,頭不能移動,把看到的樣子記在腦子裏。

2、小組內交流:坐在自己位置上能看到圖書櫃上幾個面?哪幾個面?

3、班內交流,全班評議。

4、觀察洗衣機和冰箱的圖片。

(1)仔細觀察圖片,判斷它們分別是洗衣機、冰箱的哪幾個面?

(2)小組內交流,介紹你觀察到的哪幾個面?

5、反思總結、加深體會

(1)剛才我們一起觀察了一些物體,想一想,我們是怎樣進行觀察的?

(2)在觀察物體的過程中,你有什麼發現?

1、出示P86下面的兩幅圖。

2、猜一猜,這兩幅圖分別是誰看到的?各看到了哪幾個面?為什麼這麼説?

3、學生輪流在離開座位,觀察圖書櫃,驗證自己的猜想。

學生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觀察圖書櫃。

把自己觀察到的在小組內交流。

班內交流。

學生觀察洗衣機和冰箱圖片。

小組交流,再班級交流。

學生猜一猜是誰看到的?,輪流看一看,驗證猜想。

四、組織練習,深化理解。

五、拓展延伸,引導學生課後繼續觀察。

1、把文具盒放在桌上,站在不同的位置看一看,最多能看到幾個面?

(1)以小組為單位,先各自觀察,再組內交流。

(2)指名回答。

2、小組觀察正方體,長方體的模型,討論交流:什麼位置只能看到一個面?什麼位置能同時看到兩個面?什麼位置能同時看到三個面?最多能同時看到幾個面?説説正面、側面、上面各有什麼顏色?

3、(1)擺一擺,再觀察,回答問題,用兩個同樣大小的正方體擺一擺,,再從它的.正面、側面和上面看一看。

(2)出示“想想做做”第5題下面的圖片,判斷看到的是哪一個圖形?

六、全課總結。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知道了或學會了什麼?

從不同的角度看世界,可以看到不一樣的世界,只要你擁有一雙善於觀察和發現的眼睛,在生活中,你會發現更多的美,在數學學習上,你會發現更多有趣的現象。

觀察物體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觀察活動,體驗站在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從一個位置觀察物體最多能看到物體的三個面。

2、知道物體的正面、側面、上面,能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過程與方法

讓學生經歷觀察的過程,通過實物體驗,站在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最多隻能看到物體的三個面。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濃厚的觀察興趣,使學生帶着積極的情感去觀察。

重難點:讓學生經歷觀察的過程,通過實物體驗,站在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最多隻能看到物體的三個面。

教學準備:每個小組一個長方體紙箱,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師:你們喜歡動物嗎?説説你喜歡的動物是什麼?

生:小貓,小狗…

師:淘氣,笑笑也喜歡動物,今年暑假他倆帶着機靈狗去動物園玩了,在動物園見過這樣一頭大象。(課件出示)淘氣説:“大象長着長長的鼻子,兩隻耳朵像蒲扇”。笑笑説:“大象是兩根柱子頂個門,門上有條擺來擺去的長鞭”。機靈狗説:“大象是四根柱子上有一座牆壁”。(課件演示他們看到的圖像)

師提問:他們看到的是同一頭大象,為什麼他們的説法卻不一樣呢?

預設學生可能説到:

生1:因為觀察時站的位置不一樣,所以看到的樣子也就不一樣。

生2:因為他們站的方向不同,所以看到的形狀就不同。

生3:因為他們觀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結果也不一樣。

師:你們真是會觀察的孩子,同一頭大象,由於他們站的位置不同,出現了看到的樣子不一樣的這種情況。

提出疑問:站在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都不一樣嗎?今天就用你們的火眼晶晶來“觀察物體”板書。驗證一下你們得出的結論是否正確?

(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1、體驗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同一物體,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

師:首先來觀察桌子上的長方體,請看觀察的要求:

(1)坐姿要端正,眼睛只能直直的看。

(2)不能亂動長方體。

(3)觀察完後和你組內的小朋友説説你看到長方體的面是什麼形狀?

(4)説完後心裏記住你剛才看到的形狀。

小組同學觀察長方體,師行間巡視。

師:現在咱們換個位置來觀察,每個人按順時針方向移動一個位置,還是按上面的要求繼續觀察。

師引導以以小組做示範怎樣移動位置,然後其他小組在移動。

生觀察

師提問:哪個同學來説説你兩次觀察到的面分別是什麼形狀?

生1、兩次都是長方形。

生2、一次看到是長方形,一次看到是正方形。

師:大家觀察到形狀出現了這樣的兩種情況。一種是兩次觀察的結果一樣,一種是不一樣。也可以説可能是相同的,可能是不同的。

師:現在咱們再換個位置來觀察,又會出現什麼樣的結果呢?

生彙報:也是出現了兩種情況。

繼續體驗:

師:大家觀察長方體,觀察到的結果出現了這樣兩種情況,現在咱們來觀察講桌。是不是還是出現這樣的兩種情況呢?找同學上台觀察,並説説自己觀察到的結果。

師:在不同位置上觀察物體,結果會出現什麼情況?小組討論討論

小組彙報:可能這樣説:

在不同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有時相同,有時不同。

師:有時相同,有時不同,用數學語言可以説成是看到的形狀可能不同。

課件出示:在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

師:現在來判斷,在不同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這個結論正確嗎?

生:不正確,應該説成是可能是不同的。

過渡:剛才大家通過親自觀察、討論,得出了這樣有價值的結論,老師真為你們高興。

2、體驗在同一個位置,最多隻能看到三個面。

師:現在大家來猜一猜,在一個位置觀察物體,最多能看到物體的幾個面?

生猜:可能出現1個,2個、3個、4個…

接下來繼續用你們的火眼晶晶觀察眼前的長方體,驗證一下誰的猜測是正確的?請看這次觀察的'要求:

(1)坐姿要端正,眼睛只能直直的看。

(2)把你看到不同顏色的面記在心裏。

找同學彙報:

生:1個。

生:2個。

如果學生看不到三個面,

讓學生站在桌子的四個角處觀察。然後讓學生坐會原位。

通過大家親眼觀察,證實了猜幾個面是正確的。

生:猜3個面得正確。

師:通過剛才的觀察又能得出怎樣一個結論呢?

生:在同一個位置觀察,最多隻能看到物體的三個面。

過渡:老師把你們最多能看到的三個面畫在了大屏幕上,大家試着給這三個面取個名字。

3、認一認,正面、側面、和上面

生嘗試取名。可能取為:前面、左面、右面、上面。

師:前面也可以教正面,左面和右面用數學語言歸納為側面。

4、指一指,正面、側面、和上面。

師誰來上台指一指手指一指講桌的正面、側面、上面。

讓學生換不同的位置指一指。

師提問:為什麼同樣一個長方體,正面,和側面一會在這一會在那?

生:因為觀察時站的位置不一樣。

師:看來正面,側面,上面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隨着位置的變化而變化。一般是根據觀察人的位置而定,觀察者的前面是正面,左右兩邊是側面。

(三)應用新知

師:這節課大家學得這麼好,小淘氣也非常感興趣,想和大家一起學習,想出題考考你們,你們願不願意接受這個考驗呢?

生:願意。

課件出示:

課堂小結: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生:我知道了站在不同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物體的形狀可能不同。

生:在同一個位置觀察物體,最多隻能看到物體的3個面。

生:我認識了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

觀察物體教學設計3

一、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數學課程標準教材二年級上冊《觀察物體》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l、經歷觀察的過程,體驗到: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最多能看到三個面。

2、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數學思考:

在觀察簡單物體的活動中,初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解決問題:

在觀察活動過程中,繼續培養學生與人合作、並能與他人交流思維過程和結果的能力。

情感與態度目標:

通過觀察活動,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教材分析

教學內容的設計意圖:

《看一看(一)》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二年級上冊第三單元觀察物體第1課時的教學內容。

《數學課程標準》要求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隨時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瞭解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體會學習數學的重要性。因此,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能夠在具體情景中,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教材從情境入手,讓所有學生都參與數學活動,讓學生在觀察、拼擺和探索中,根據自己的體驗,感悟出站在不同角度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而且最多隻能看到三個面。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把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物體形狀進行辨認,從而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看一看(一)》,設計這個觀察活動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觀察紙箱,讓學生體驗:站在不同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不一樣。教學時,要注意引導學生親自走到不同的位置進行實地的觀察體驗,再通過找一找、連一連、看一看、想一想及數學遊戲等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真正體驗到:從不同角度觀察同一物體,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四、學生狀況分析

本課是在一年級學習"從兩個方向觀察簡單物體"的基礎上發展到"從三個方向觀察簡單物體"。讓學生通過觀察活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教師指導學生有秩序地參加教學活動,在觀察、拼擺和探索中,根據自己的體驗,感悟出站在不同角度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而且最多隻能看到三個面。運用所學知識,

讓學生把從不同方向觀察到的物體形狀辨認準確,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因為本課的內容主要是學生在觀察、操作、小組活動、討論等環節中進行,所以學生的興趣濃厚,積極性高。學生已有了一定的基礎,再通過變換角度的觀察,學生從感性上有了真正的體驗,學起來比較輕鬆,但對判斷所觀察的物體形狀還會存在一定的困難。

五、教學設計

(—)問題情景

(課件演示配音)在一個遙遠的地方生活着一頭非常美麗的大象,笑笑、淘氣和機靈狗都想看看大象長什麼樣子,於是他們來到了大象生活的地方,看到了大象。回到家後他們向智慧老人介紹了大象。笑笑説:大象是大大的眼睛,長長的鼻子,兩個耳朵像蒲扇"氣説:大象是兩根柱子上頂個門,門上有一條擺來擺去的長鞭";機靈狗説:大象是四根柱子上有一座牆壁"。智慧老人不解地問:"我聽説,那裏只生活着l頭大象,你們怎麼看到了3頭大象呢?"他們三人一口同聲地説:"只有1頭大象呀!"。這是怎麼回事呢?(逐一呈現他們所看到的圖象)

【利用"淘氣、笑笑、機靈狗看大象"這一情境導入新課,可以體現數學來源於生活實際這一原則。利用學生身邊的事情或學生感興趣的事情創設學習情境,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二)學習新知

l、體驗從不同角度觀察同一物體,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

(1)下面我們以小組為單位,每人選擇一個位置坐好來看你面前的紙箱,互相説一説你坐在什麼位置看到的箱子面是什麼顏色的?(學生活動)

(2)彙報。

(3)你們看得很仔細,如果不停地換位置觀察,從中你能發現什麼?小組內討論一下。(從不同角度觀察同一物體,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

(4)考眼力:淘氣看到大家學的這麼棒,有些不服氣,想考考你們的眼力,接受挑戰嗎?

看誰能快速的找出第幾幅圖是誰看到的。書上P26連一連。

2、體驗站在不同的位置看物體最多能看到三個面。

(1)通過觀察活動,你們已經發現站在不同位置看紙箱,所看到的形狀是不一樣的。請你猜猜看,站在不同的位置最多能看到紙箱的幾個面?

(2)我們以小組來活動,驗證一下剛才我們猜測的看到紙箱的幾個面是否正確?(學生活動)

(3)彙報。你站在什麼位置,看到了幾個面。

A:一個面的。請坐在你的位置,也能看到一個面的同學站起來。(正對着長方體的正面或從上往下看,或拿起來看底)

B:兩個面的。請在你的位置,看到兩個面的同學舉手讓老師看看。旁邊的同學走到他的位置檢查檢查,是不是能看到長方體的兩個面。

C:三個面的。(站在角的位置)

(4)親身體驗:請你走到角的位置看一看,是不是能看到物體的三個面。

【實踐活動的目的是讓學生體驗站在不同的位置看紙箱,最多隻能看到紙箱的三個面,並能具體地説出在哪個位置能看到哪個面。】

3、認一認:正面、側面和上面

(1)自學長方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

(課件:笑笑配音)其實呀,同學們你們知道嗎?長方體的每個面都有自己的名稱。答案就在書上的P26頁。可是我沒有看懂,聰明的小朋友們,你可以教教我嗎。你們現在看到的(綠顏色)的面(正面),你知道叫什麼嗎?依次揭示上面和側面。(這個呢?)

(2)變換擺放長方體的位置,分別指出它的正面、側面、上面。

(3)出示課件:同桌互相説一説,你現在看到的長方體的正面、上面和側面分別是什麼顏色的?

【在實踐活動中讓學生知道哪是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並通過變換擺放長方體的位置,分別指出它的正面、側面、上面的活動加深理解。】

(三)應用與擴展

1、遊戲一:

同學們觀察的可真仔細。智慧老人送給大家一個小禮物,快去看看吧!請以小組為單位從紙箱中任意摸出一個物體,只要你能指出這個物體的正面、上面和側面,這個禮物就歸你了。聽明白了嗎?

2、遊戲二:

五顏六色的長方體多漂亮呀,喜歡嗎?

下面我們用手中五顏六色的長方體玩一個猜顏色的遊戲。(如:你的正面是紅色,上面是綠色,猜一猜,下面是什麼顏色?)

3、遊戲三:

機靈狗、笑笑、淘氣看到的禮物各是什麼形狀的?書P27第3題。

4、遊戲四:

猜猜看(出示美麗的學校照片):判斷是從正面、側面還是上面拍攝的。

5、遊戲五:

小小攝影師:看到別人拍的照片如此漂亮,你是不是也想親自拍拍照片?老師來做照片中的人物,你來當個小小攝影師如何?不過我有個要求:我想要一張我側面的照片,那你應該站在什麼位置拍攝?要我的背影呢?……

(四)小結

這節課上到這裏,就要結束了,誰能説説你有哪些收穫嗎?

[教學反思]

《觀察物體:看一看(一)》的教學,我讓學生經歷觀察的過程,體驗到: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最多能看到三個面;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觀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間觀念。同時通過學生的活動,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合作意識、創新意識。本節課有如幾個特點:

1、活動是低年級學生學習數學的一個重要的方式,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有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運用知識,本節課在這一點上體現得比較突出。比如,觀察紙箱的活動中,不是讓學生單純地站在位置上看一看、説一説,而是設計了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他們不僅獲取了知識,更為重要的.是獲得了學習的快樂。

2、給學生提供了直觀的、形象的學習材料,注重了學生動手操作,讓學生自己體驗觀察的方法。比如,猜猜看(美麗的學校):判斷是從正面、側面,還是從上面拍攝的。讓每個學生結合學校的實景觀察圖片,體驗從不同的位置觀察同一物體時,形狀是不一樣的;及通過玩手中的長方體並猜出顏色這個遊戲,讓學生進一步加深對物體正面、上面和側面的理解。同時鼓勵學生離開自己的座位,自由地觀察紙箱,把所看到的和周圍的同學説一説,站在什麼位置看到了紙箱的哪幾個面,最多能看到物體的三個面。這幾個操作活動,充分體現了教師的民主作風,為學生提供了更大的探索、交流、合作空間。

不過,本節課也有一些值得我思考的地方:

1.學生對於面的概念不是十分清楚,在最初觀察時,有的孩子竟然説自己能看見四個面,甚至更多。細思原因,原來學生把看到的一條邊當成了一個面,我想如果在課前複習時,讓學生動手摸一摸長方體的面,我想學生就不會出現以上問題了。

2.本節課學生動了起來,思維也活躍起來了,不過學生活動的有些沒有章法,我想也許是大班額的原因吧,如果是小班教學,教師會更容易把握學生的學習狀態。同時對於大班額的教學,我更應該認真思考,如何在新課改實驗中,教學既能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讓學生學的"活而不亂"。

3.在課堂上曾出現這麼一段小插曲:讓學生自學長方體各個面的名稱後,彙報時,有的學生理解錯誤,他站在長方體的正面(正面紅色),説正面是紅色的,當他站在這個長方體的側面(側面黃色)時,還説正面是紅色的。這時,一個孩子很敏鋭的發現他説的是錯的,及時走上前糾正了剛才那位同學的錯誤,而且表述的非常清楚。這個孩子多會學習呀,可惜的是我的評價沒有跟上去,沒有為他的勇於質疑行為,給予充分的肯定,無疑是我這堂課的遺憾。都説現在的孩子傾聽不好,如果我及時抓住了這一契機,對其他學生無疑是個最好的榜樣,可惜我錯過,我也深深的感受到,教師對學生的關注是多麼的重要。

觀察物體教學設計4

教學內容:教材第63頁~64頁

教學目標:

1、 通過由低到高來觀察物體,體會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範圍不一樣。

2、 通過由遠到近看景物,體會看到的範圍越來越小。

教學重點:觀察、想象,培養學生的空間感覺。

教學準備:一個圓柱體的茶葉盒或者餅乾筒。

教學過程:

一、準備鋪墊

1、 教師將一個圓柱體的餅乾筒放在講桌上,讓學生分別蹲着看、站在講台下看、站在講台上看。

2、 讓其他同學猜一猜,他們分別看到的是什麼樣子,再讓看過的學生談一談看到的情況。

3、 讓學生用自己的話總結一下由低到高看物體,看到的有什麼不同。

二、探究新知

(一)由低到高觀察物體(第63頁)

1、 在講桌上照書上的'圖擺好教具,讓學生由下到上進行觀察,説出感覺有什麼不同。

2、 讓學生看書,並模擬書上的情景觀察講桌上的物體,體會由低到高不同的畫面。

3、 標出觀察順序。

4、 師:你在生活中有類似的經歷嗎?和同學説一説。

(二)由遠到近觀察物體(第64頁)

1、 模擬情景,在講桌上擺一個房子模型,房子後面擺幾個高一點的長方體當作小樹。

2、 讓4、5個學生在教室最後觀察,然後向前走到講桌近處觀察。

3、 其他同學猜一猜,他們兩次看到的畫面有什麼不同。

4、 讓觀察的同學談一談自己的感受。

三、嘗試練習

1、獨立解決書上“説一説”。

2、指導學生完成“試一試”。

觀察物體教學設計5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1)猜圖遊戲,激發熱情。(師:你看到的只是它的一半,猜一猜它是什麼?)

(2)提出質疑,學生解答。(師:猜得好快呀!誰來説説自己在猜的時候是怎麼想的?)

(3)揭示答案。

二、自主探究

1、探索發現(認識“軸對稱圖形”和“對稱軸”)

(1)觀察圖形,探索特徵。

看看這些圖,你發現了什麼?有什麼特點。(瞭解軸對稱圖形的一般特點,對稱軸的兩邊完全一樣)

(對於學生的回答都給與肯定,尤其是當學生冒出“對稱”“完全重合”這樣高度凝練的詞語時應該用讚賞的語言給予鼓勵。)

(2)折圖演示,得出結論。(師:剛才我們猜的這些圖形,對摺以後,發現兩側的圖形都能夠完全重合,這樣的圖形就叫做:軸對稱圖形。)

(3)板書課題,提出質疑。(師:他們都是軸對稱圖形,請問軸在哪?學生通過觀察發現摺痕就是軸對稱圖形的軸)

(4)圖形演示,明確畫法。(師:摺痕所在的直線就是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課件演示,明確指出對稱軸要畫成一條直的虛線,而且要畫的長一些。)

(5)再次質疑,嚴格區別。

師:對稱軸指的是什麼?生:一條直的虛線。

師:軸對稱指的是什麼?生:圖形的特徵。(這兩個問題有點難度,學生需要老師的引導與點撥。)

2、操作實踐

(1)欣賞激趣,嘗試製作。(老師撕一個圖案,問學生想不想撕一個,演示並講清怎麼撕的---把一張紙對摺以後,在摺痕的這邊撕出要的圖形的一半,就可以得到一個你喜歡的軸稱圖形。)

(2)欣賞作品,牢記特徵。(大家的小手可真巧,撕出了這麼多漂亮的圖形,它們都有什麼共同特徵?生答)

師在課題下板書特徵:對摺後兩側能夠完全重合,有對稱軸。

三、加深認識

(一)基礎練習,鞏固所學

(1)圖片欣賞,加深感知。(PPT出示具有中國特色的臉譜以及民間剪紙,感受美的同時加深對軸對稱圖形的認識)

(2)重温特徵,辨圖解惑。(出示一張帶煙囱的小房子圖片,讓學生判斷是不是軸對稱圖形。學生認為不可,只有一門一窗。師換圖片出現一門兩窗,生判斷出是)

得出結論:標準的軸對稱圖形不但圖形兩側要完全重合,而且圖形上的圖案也要完全重合。

(3)獨立做題,驗證所學。(P13練習,先判斷是不是軸對稱圖形,再選出兩個軸對稱圖形並畫出它們的對稱軸,做完後集體訂正。電腦出示畫對稱軸的過程,讓學生看看自己畫的對稱軸標準不標準,並作出適當修改)

(二)綜合練習,拓展思維

1、遊戲—全體起立,跟着音樂做動作,音樂停時擺出一個對稱姿勢。再請三人上台表演。

2、搶答。觀察周圍哪些事物的形狀是軸對稱圖形。

(這樣設計,不但活躍了課堂氣氛,又檢查了學生掌握新知的情況,而且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讓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

(三)找出同一物體上的不同對稱軸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已經認識軸對稱圖形,知道了對稱軸。那我們以前學過的長方形、正方形、圓它們是不是軸對稱圖形呢?它們的對稱軸在哪裏呢?

師:請同學們拿出桌上的長方形、正方形、圓,每人拿一種圖形,動手摺一折,畫一畫它們的對稱軸,再把你的想法在組內説一説。(學生動手摺、畫、討論)

指名學生上台展示長方形的對稱軸

(看來長方形的對稱軸還不止一條呢!那正方形的對稱軸又有幾條呢?那圓的對稱軸又有多少條呢?你們找到了嗎?)

請找到最多條對稱軸的同學上來折。

師:看來圓的對稱軸有許多許多,也就是無數條”。(師邊説,邊動手演示,最後課件展示)。

(同學們可真了不起,能夠找出同一物體上的不同的對稱軸,那請同學們再仔細找一找剛才這道題裏星星的這個軸對稱圖形,它還有別的對稱軸嗎?學生找出星星的另外幾條對稱軸。)

小結:看來我們認識的圖形,有的是軸對稱圖形,有的不是軸對稱圖形。有的.軸對稱圖形只有一條對稱軸,有的有好幾條對稱軸,有的圖形,它有無數條對稱軸。我們在找的時候一定要細心觀察。

4、畫出對稱圖形的另一半。

師:老師這節課還給大家帶來了兩位朋友,你們想見見他們嗎?

師:它們還不好意思,把自己的另一半給藏起來了,你們能在方格紙上畫出它們的另一半嗎? (完成70頁練習,組內展示學生的結果)

5、提高練習,加深所學(PPT出示)

(1)下面的數字,哪些是軸對稱圖形?

0123456789

(2)下面的英文字母,哪些是軸對稱圖形?

ABCDEFGHMQ

(3)下面的漢字哪些是軸對稱圖形?

喜工中由日口甲……

(4)其實生活中的對稱圖形很多,老師蒐集了一些對稱圖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生活中美麗的對稱圖形。” (學生欣賞)

你們覺得這些圖形和建築美不美?(美)

看來生活中的對稱圖形很美,很美,它把我們的生活裝扮得更加五彩繽紛。

四、動手操作,昇華知識

展示剪紙拼貼畫,問:你們想不想用自己的雙手創造一幅美麗又有意義的畫。小組合作:剪你喜歡的對稱圖形,並拼貼成一幅漂亮的畫。(配樂剪軸對稱圖形比賽。)

把剪得的作品貼在黑板上讓大家欣賞。

(在歡樂的音樂聲中競賽,目的是使學生的身心得到調節;把學生作品貼在黑板上,目的是讓每個學生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軸對稱圖形的美。)

四、課堂總結

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結束語:對稱是一種美,是數學美在生活中的具體體現,希望大家能運用今天所學知識把我們生活裝扮得更美麗、更精彩!

附板書設計:

軸對稱圖形

軸對稱圖形:如果一條圖形沿着一條直線對摺,

兩側的圖形能夠完全重合,這個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

對稱軸:摺痕所在的這條直線叫做對稱軸。

觀察物體教學設計6

一.單元教學目標:

1.在觀察簡單物體的實踐活動中,體驗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發展空間觀念。

2.結合觀察簡單物體的過程,體會最多能看到物體的三個面,並能直觀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二.單元教學分析:

本單元的學習內容是一年級下冊“觀察物體”的發展,從兩個方向觀察簡單物體發展到從三個方向觀察簡單物體,進一步發展學生觀察物體的空間經驗和空間觀念。在這個單元學習中,學生將經歷觀察物體的過程,體驗到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物體形狀可能是不同的,最多能看到物體的三個面;並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三.教學課時:

本單元課時安排:3課時。

題目看一看(一)備課人鄒豔華

教學

目標

1、通過觀察活動,體驗站在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不一樣,最多能看到物體的三個面。

2、知道物體的正面、右面和上面,能辨認從正面、右面和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3、積極主動參與觀察活動,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

重難點1、最多能看到物體的三個面。

2、知道物體的正面、右面和上面,能辨認從正面、右面和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教學

準備課件

學具課時

安排1

教學過程

片段一

師:今天我們來觀察物體,你們猜一猜要觀察什麼物體呢?

(有的學生説電視機,有的學生説房子,還有一位學生説外星人。全班同學笑了,課堂氣氛輕鬆活躍。)

師:同學們學習離不開自己面前的課桌,老師上課離不開講台。今天老師就請大家觀察這張講台,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它,能看到什麼?

片段二

師:下面我們分五個小組活動,請第一小組先到前面來觀察這張講台。(學生安靜下來)你們各自選擇一個位置觀察,再交換位置觀察,説一説你發現了什麼。

(師指導這個小組學生變換觀察的角度,進行有序的觀察,為其他小組的觀察活動起示範作用。)

第三小組上來觀察時,班上最調皮的陽志江同學繞過桌子的右面,一下子就鑽進了講台下層的格欄裏躺下了。

師:你在幹什麼呀?

陽:老師您瞧,我在觀察講台桌的下面。我躺在裏面,只看見桌子的下面,其他面都看不見了。

(我讚許地對他點點頭,學生觀察的興致更高了。)

師:剛才同學們從不同角度觀察了講台,先在小組內交流。

師:哪一個小組先彙報?請説一説你們是站在哪個位置觀察的,看到了什麼?

(學生的小手舉得高高的.,急於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大家。)

生1:我們小組的同學站在這裏看(他指了指講台桌的左右,一位同學插嘴説:這是旁邊。另一位學生又説:這是右面。)

師:你們認為哪種説法好?

師:你們小組真能幹,同學們還有補充的嗎?

師:你們觀察得真仔細,還有不同的嗎?

師:站在哪裏可以看到5個面?你示範一下,行嗎?

(生站到桌子上)

師:你敢於説出自己的想法,也不錯。通過實地觀察,發現了站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物體的形狀是不一樣的,對於長方體來説,最少可以看到它一個面,最多可以看到它三個面。

師:(打開書本第26頁)圖中老師、淘氣、笑笑分別看到講桌的哪一面,先想一想,再連一連,做完後把你的想法與同桌進行交流。

師:你真是一個善於觀察,勤于思考的孩子。

……

片段三

師:觀察長方體形狀的物體,不論它的大小,最多隻能看到它的三個面。現在每人都拿出一個自備的長方體,看看這個結論是不是正確的,然後,再打開書本第26頁,找一找怎麼稱呼所看到的三個面。自己看書認識長方體的上面、右面和正面。

師:誰能幫他解決問題?

板書設計

修改及補充內容

題目看一看(二)備課人卓敬敏

教學

目標

1、經歷用正方體搭簡單物體,並從正面、右面和上面觀察它的活動,辨認簡單物體的正面、右面和上面的形狀。

2、在搭擺和觀察物體的過程中,體驗從同一個方向看不同物體,它們的形狀可能相同;正面與一種形狀對應的物體不是唯一的。

3、培養動手實踐能力,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

重難點1、在搭擺和觀察物體的過程中,體驗從同一個方向看不同物體,它們的形狀可能相同;正面與一種形狀對應的物體不是唯一的。

2、培養動手實踐能力,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

準備課件

學具課時

安排1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複習引入

師:同學們平常喜歡玩什麼?

生:積木、毽子等。

觀察物體教學設計7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國小六年級數學上冊77頁“搭一搭”

【教學目標】(1)能正確辨認從不同方向(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立體圖形(5個小正方體組合)的形狀,並畫出草圖。(2)能根據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平面圖形還原立體圖形,進一步體會從三個方面觀察就可以確定立體圖形的形狀,能根據給定的兩個方向觀察到的平面圖形的形狀,確定搭成這個立體圖形所需要的正方體的數量範圍。

【教學重難點】如何引導學生進行空間圖形的平面和立體想象找出被遮擋住的小立方塊。

教具準備】小立方體(學生用),大立方體(教師用),比賽記錄紙(每小組一張)。

教學前準備:(學生每四人一組)。

【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教學過程説明

一、從不同方向(正面、側面、上面)觀察立體

圖形(5個小正方體組合)的形狀。

1、創設“比賽”情景一開展比賽,激發學生

(1)觀察由5個小正方體搭成的立體圖形的形狀學習興趣。

(規則,無遮擋)

(2)想一想,從正面看是什麼形狀,從側面、從比較簡單的無遮擋實

上面看呢?又是什麼形狀?物入手,發現實物與觀察到的'圖形之間的聯繫,發展學生空間觀念。

(3)畫一畫

(生單獨畫出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

和想象的立體圖形)創設生與生交流環境

(4)同組同學交流對比,討論修改後完成比賽記再到師與生交流環境

錄紙項目一。最終實現交流互動。

(5)各組代表上台投影展示本組比賽作品。

(6)師:你們畫出的從三個不同方向看到的圖形充分體現學生個性,

與看到的立體圖形符合嗎?説説理由。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

生:

(7)師:這個立體圖形是個長方體,從正面看和

從上面看或從側面看都沒有被遮擋小立方體,所以

就比較直觀,容易觀察和想象其不同方向的形狀。

2、創設“比賽”情景二

(1)變換成以下的形狀,從不同方向再觀察,

想象它的形狀,並畫出來。

(2)畫一畫從比較簡單的無遮擋實

(生單獨畫出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物觀察進入到有遮擋的

和想象的立體圖形)實物觀察,培養學生空

(3)同組同學交流對比,討論修改後完成比賽記間想象能力。由淺及深

錄紙項目二由直觀到抽象,很符合

(4)各組代表上台投影展示本組比賽作品。學生的認知規律。

觀察物體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通過觀察立體圖形,能正確辨認從不同方位觀察到的三個小正方體拼成的幾何圖形的形狀和相對位置。

2.過程與方法

藉助用正方體搭立體圖形的活動,經歷觀察、想象及驗證的過程,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推理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正確辨認從前面、左面、上面觀察到的立體模型的形狀。

教學難點:根據從不同位置觀察一個立體圖形得到的圖形,能用正方體進行拼搭。 教學準備

課件、正方體模型、攝像頭、方格紙。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1.師:當下我們的中國正在飛速發展,自主品牌越來越有競爭力,剛剛在汽車博覽會上就新發布了一款中國自主品牌的汽車,無論是外形、動力還是空間都獲得一片好評,引起了大家的關注,讓我們一起看一看。(出示圖片)

2.師:同學們,你們覺得這款車怎麼樣?為什麼攝像師對相同的一款車要拍這麼多張照片呢?

預設:

生:方便全面觀察。

3.師:看來我們要從多角度觀察物體,通常我們從幾個方向觀察物體? 預設:

生:從前面看、從上面看和從左面看。 (教師板書:從前面看、從上面看和從左面看)

4.師:如果給你一個組合的立體圖形,你會觀察嗎?我們就從這三個方向進一步全面地觀察物體,看看大家能夠有什麼收穫?(板書題目:觀察物體)

二、探索新知

1.觀察同一立體圖形。

(1)師:請看屏幕,這是由四個小正方體組成的立體圖形,有三名同學進行了觀察:

你能想象一下這三名同學分別是從哪幾個方向進行觀察的嗎?

預設:

生:小剛從上面看的,小麗從前面看的,小明從左面看的。

(2)師:到底對不對呢?你們的桌子上也有四個小正方體,請你們搭出這個立體圖形,實際觀察一下。

(3)出示活動建議。

①分別從前面、上面、左面觀察立體圖形。 ②在方格紙上拼擺出你看到的圖形。

③驗證拼擺的圖形與觀察到的是否一樣。 (4)學生活動,師巡視。

(5)彙報信息:(將學生作品貼黑板上)

(6)集體反饋。

問:誰的觀察結果和他的一樣?看看,我們剛才的判斷對嗎?

(7)小結:我們分別從前面、上面、左面,觀察了這個立體圖形,通過從不同方向進行的觀察,對於這個觀察結果,你有什麼發現嗎?

預設:

生:通過觀察這個立體圖形,我們發現:從不同方向觀察一個立體圖形,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

2.觀察不同立體圖形。

(1)師:剛才我們一起觀察了這個由老師搭成的.立體圖形,搭建的方法有很多,你們想不想自己也來試試?

(2)某學生任意將四個小正方體拼擺成下列幾何圖體。(教師黑板上貼出學生對應作品)

預設:

(3)師:請你先想象一下,然後在方格紙上畫出這個幾何體從前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狀。

(4)學生動手操作。 (5)反饋交流,展示作品。 3.確定方法。

(1)師:我們已經觀察了兩個不同的幾何體,結果和大家想象的相同嗎?同學們有沒有想過,我們應該如何想象呢?有什麼方法嗎?同桌討論一下。

(2)集體交流。 (3)方法提煉。

先確定幾何體的長、寬、高,

從前面看到的是幾何體的長和高這兩個要素; 從上面看到的是幾何體的長和寬這兩個要素; 從左面看到的是幾何體的寬和高這兩個要素。

三、鞏固提高

1.基礎練習。

觀察物體教學設計9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昨天我們知道觀察物體要從不同的位置去觀察,比如人們經常從哪3個面來觀察(正面、上面、側面),從不同面觀察得到的平面圖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二、新授

例1 投影出示

讓學生拿出自備的骰子、擺出這樣的圖形

1、定正面

2、定好正面後,你從正面、左測面、上面觀察到的圖形一樣嗎?請你在紙上畫出你在正面、左側面、上面觀察到的。

3 側面分為左側面和右側面,左側面和右側面觀察到的圖形

一樣嗎?(從左側面看到的是…,從右側面看到的也是……)

4、讓學生完成P41

5、p41 做一做

三、 課後練習

p41 做一做

P42 第1、2、3、4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教學後記:

書本上並沒有要求學生畫出對應3個面的平面圖,我覺得老師可以讓學生不看連線題目的選項,直接想象畫出3個面的圖,之後再連線,這樣對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很有好處。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從不同角觀察觀察、分析多個物體的組合體的能力。

2、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教學重點:從不同角觀察觀察、分析多個物體的組合體並得出對於的平面圖形

教學難點:從形象構建抽象的想象能力

國小數學二年級上冊教案——“觀察物體”教學設計與評析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67頁。

教學目標

1.知道在不同的位置上,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是不同的。

2.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背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3.通過換位置觀察等活動,經歷探究知識的形成過程。

4.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體驗到在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物體形狀是不同的。

教學難點:辨認從不同側面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

教具、學具準備:課件、實物投影、茶壺、9袋各種不同的玩具、圖形卡片。

課前準備

四人一組,圍桌而坐,將每組中座位的四個位置編為1、2、3、4號,發給小組長一組熊貓圖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師:同學們,暑假生活即將結束,你又要和同學在一起了,同班同學那熟悉的身影還記得嗎?

生:(齊答)記得。

師:現在老師要考考你。這兒有一位同學的照片,猜猜看,他是誰?

(出示一張學生背面的照片,學生情緒高漲,都做了自我判斷,教師又出示這個學生側面的照片,一部分學生已猜到,此時教師又出示這個學生的'正面照片,學生為自己的正確猜測叫好。)

師:你為什麼看到正面照片時,才敢下結論?

生1:正面看得清。

生2:看後面不好辨認。

師:同是一個學生,怎麼會看到不同的樣子呢?

生:我站在他後面,就看到他後面的樣子,站在他側面就看到他側面的樣子,站在他前面,就看到他前面的樣子。

師:答得真棒!掌聲鼓勵。

師:我們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這位同學的樣子也就不同,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探討研究的內容:從不同的方位觀察物體。

(板書課題:觀察物體)

[評析: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師以同班同學的照片巧妙引入,新穎有趣,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為講授新課做好了鋪墊。]

二、探究新知

(一)觀察同一物體

師:請把茶壺放在桌子中間,茶壺嘴對着 1號座位的同學。 (學生分前、後、左、右四個方位坐好)

師:你坐在這個位置,請問看到的茶壺是什麼樣子的?

生1:我看到了茶壺把和茶壺蓋。

生2:我看到了茶壺嘴和茶壺蓋。

生3:我看到了茶壺嘴、茶壺身和茶壺蓋。

師:咱們換個位置觀察一下好嗎?請1號座位的同學到2號座位,2號座位的同學到3號座位,依次換位。

你現在看到的茶壺又是什麼樣子的?

(學生紛紛發言)。

師:我們繼續換位置觀察,2號座位的同學到3號座位,3號座位的同學到4號座位,……你在這個位置上看到的茶壺又是什麼樣子的?小組內相互説一説。

(小組內交流完畢後,學生再次換位置觀察並交流。最後讓學生回到原位。)

師:剛才我們在不同的位置對茶壺進行了觀察,下面老師就來考考你。幾號座位的同學看到的茶壺是這個樣子的?請站起來。

教師邊説邊出示:

師:××同學,你為什麼站起來?

生:因為我在我這個位置上看到了茶壺的嘴和茶壺的蓋子,而圖片上畫的也是這個樣子。

師:答得真好。大家剛才都換位置觀察了,請想一想,是不是這樣?

生:(齊答)是。

出示:

(做法同上)

繼續出示:

師:幾號座位的同學看到的茶壺是這個樣子的?

(2號座位和4號座位的同學都站了起來。)

師:他們都站對了嗎? (立即有幾個學生坐下)

師:你們幾位同學為什麼又坐下了?

生1:我看到的茶壺嘴是朝右邊,而圖片上是朝左邊。

生2:我看到的茶壺嘴是在右邊,茶壺把在左邊,而圖片上是茶壺嘴在左邊,茶壺把在右邊。

生3重複生2的説法。

師:你們觀察得真仔細。 (此時判錯了的學生相繼坐下)

出示:

(讓學生辨認,做法同上。)

師:通過從不同位置對茶壺的觀察,你發現了一個什麼問題?

生1:在1號座位我只看到了茶壺嘴和茶壺蓋,在2號座位我又看到了茶壺把、茶壺嘴和茶壺蓋……

生2:我站的位置不同,看到茶壺的樣子也就不同。

生3:我和他(生2)的看法一樣。

(師生共同肯定: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茶壺的樣子是不同的。)

[評析:通過交換位置觀察茶壺,親身體驗到位置不同,看到的茶壺的樣子是不同的,而當教師依次出示四幅圖片後,更加形象直觀地説明了這一點,由實物到圖片,遵循了學生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認知規律,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觀察不同物體

師:剛才我們觀察了茶壺,是不是別的物體也是因為你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就不一樣呢?下面把茶壺收起,請你們小組內選一件你喜歡的玩具放到桌子中間,玩具的正面對着3號座位的同學。

師:請認真觀察一下,坐在你現在的位置上,看到的玩具是什麼樣子的?小組內相互説一説。

(小組內互相交流,教師參與其中。)

師:請你與其他三位同學換一下位置,再來觀察玩具,看玩具又是什麼樣子的?

(小組內互相説一説)

師:剛才我們又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玩具,你有什麼發現?

生:(齊答)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玩具的樣子是不同的。

[評析:通過觀察不同物體,進一步證實自己的發現,在這一環節中,教師採用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三、應用拓展

(一)聽故事

師:老師知道你們最喜歡聽故事了,下面講一個小虎貝貝的故事。

“森林裏有一隻非常可愛的小老虎叫貝貝。他還是一個攝影愛好者呢。這天,它在森林裏玩,碰上了牛伯伯,牛伯伯對它説: ‘森林王國要舉行一次攝影作品展覽,你參加嗎?’貝貝聽了高興得直拍手,説: ‘你等着,我這就去拿相機。’瞧,它來了。” (播放老虎照相的課件)

師:(展示牛側面的樣子)貝貝站在牛的哪邊拍攝的?

生1:牛的左邊。

生2:牛的側面。

然後教師依次展示牛的正面、背面的樣子,讓學生回答貝貝站在牛的哪邊拍攝的。最後欣賞貝貝從不同方位對大象、汽車拍攝的一組照片。

(二)遊戲:找位置

師:下面把熊貓玩具放到桌子中間,玩具正面對着2號座位的同學,小組長把熊貓圖片整理好,你們組的每個成員都從圖片中抽一張,當老師説“開始”,你迅速看看抽到的圖片上的熊貓是什麼樣子的,再找到相應的位置。遊戲規則是:不許轉動熊貓玩具。

(遊戲開始,當學生找到位置後,進行反饋、矯正。)

(三)看圖連線

師:數學王國中的聰聰和明明帶來了兩道題,想考考大家。(課件出示70頁第1題,學生邊回答,教師邊點擊。)

師:聰聰沒有難住你們,明明能不能難住你們?

課件出示:

師:下面這些圖分別是誰看到的?

學生回答後,教師總結:聰聰和明明都沒有難住你們,他倆誇你們真聰明!知道嗎?聰聰和明明還給你們帶來一個任務:讓你們課後把你喜歡的東西,從不同位置看到的樣子畫下來,展示給同學們,好嗎?

[評析:運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故事、遊戲等多種形式進行練習,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徵,激發了學生的參與意識,而且練習題的設計,遵循了低起點、密台階、小坡度的原則,還有利於發展學生思維。佈置的課後作業,既是本節課知識的鞏固與拓展,又體現了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

四、小結全課

觀察物體教學設計10

1.教學設計學科名稱:觀察物體

2.所在班級情況,學生特點分析

1、個性差別大:二年級的國小生是形成自信心的關鍵期。他們在接受別人的評價中能發現自身的價值,產生興奮感、自豪感,對自己充滿信心;有的還表現出強烈的自我確定、自我主張,對自己評價偏高,甚至有時“目空一切”,容易導致自負的心理。相反,有的孩子由於成績不良或某個方面的缺失,受到班級同學的歧視,往往對自己評價過低,對自己失去信心。

2、情緒不穩定:二年級學生由於生活經驗不足,他們在陌生、嚴肅、衝突、恐怖、約束、遭受指責等情況下,容易產生緊張的情緒,自我調節能力比較差,難以釋放心理的壓力,這樣就容易使他們的心情變壞。他們喜歡與夥伴共同遊戲、學習,但情緒很不穩定,容易激動、衝動,常為一點小事面紅耳赤,而且情緒變化極大,並且表露在外,心情的好壞大多數從臉上一望便知。

3、自控力不強:從二年級開始,學生進入少年期,此時會出現一種強烈要求獨立和擺脱成人控制的慾望,因此他們的性格特徵中也會表現出明顯的獨立性。同時,隨着年齡的增長,他們對外部控制的依賴性逐漸減少,但是內部的自控能力又尚未發展起來,還不能有效地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日常行為。

3.教學內容分析

《觀察物體》是本冊第五單元的內容。《觀察物體》是“空間和圖形”領域的教學內容,要求學生從不同方位觀察簡單的物體。初步把立體圖形與其視圖聯繫起來 。教材以學生觀察恐龍玩具這一學生熟悉的事例入手,讓學生體會到不同位置對同一物體進行觀察會得到不同的結果,體會不同結果和不同位置之間的對應關係,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4.教學目標

1.通過實際的觀察、比較,初步體會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

2.在觀察物體的過程中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習數學的積極情感。

5.教學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體驗到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物體形狀是不同的。

教學難點: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物體形狀。

6.教學課時

1課時

7.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激發興趣

1、猜一猜:你能知道他是誰嗎?(課件依次出示男孩背面圖,繼而出示側面-正面圖)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正面 背面 側面

從背面觀察很難確定是誰,從側面看到正面 就知道是誰了。

2、你知道老師是站在小朋友的那邊拍出這些照片的嗎?

3、揭題: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樣子就不同,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探討研究的內容:從不同的方位觀察物體。

板書課題:觀察物體

二、實物探究,從四個方位觀察小狗

1、確定方位:

(1)師:今天老師請了小狗朋友來和我們一起學習。大家喜歡它嗎?

(2)課前準備好的玩具小狗,放在桌子中間,臉朝黑板。請你想一想,你坐在小狗的哪一邊?

(3)反饋:告訴大家你在小狗的哪一邊?是幾號位置?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前面後面左面右面

2、本位觀察。

(1)請小朋友臉朝小狗坐好,頭不要偏,仔細觀察:在你這個位置,看到了它的什麼?小組內能描述一下你看到的物體的.形狀嗎?

學生活動。

(2)反饋:剛才我們對小狗進行了仔細的觀察,在你這個位置,能看到小狗的哪個面?能描述一下你看到的形狀嗎?

3、換位觀察,觀察小狗的前、後、左、右(側)四個面。

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只能看到小狗的一個面,想不想看到小狗的前面、後面、左面、右面呢?我們來換個位置觀察。

(1)換位置觀察:請1號座位的同學到2號座位,2號座位的同學到3號座位,依次換位。準備好,輕輕的換。現在這個位置看到的和前一次看到的一樣嗎?你現在看到了小狗的什麼,請把它記在心裏。繼續換位置觀察。

(2)每個小朋友都在前後左右四個位置仔細觀察了小狗,現在老師要靠考考小朋友了。拿出作業紙,請你把在幾號位置看到哪幅圖的小狗連線。如果忘記了,可以離開座位走動觀察;做好了,也可以再走出座位按四個位置再對一遍。

學生連線並反饋。

4、小結:通過剛才的觀察,你有什麼發現?(我的發現: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小狗的形狀也是不同的。)

8.課堂練習

只要大家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你就會發現在我們身邊有很多熟悉的物體,比如説:書本、鉛筆盒、書桌……都可以作為我們觀察的對象。

1、試一試:觀察恐龍、觀察書本、觀察汽車圖。

2、想一想。淘氣和笑笑又在觀察茶壺了。請你仔細觀察,他們看到的茶壺會是怎樣的?

説一説:這幅圖是誰看到的?(依次出現不同方位的茶壺圖片,逐個回答。)這兩幅圖又是從什麼方位看到的?(出示水壺底面、上面圖)

誰願意上來演示一下?(學生演示)

3、猜一猜。4張學校的綜合樓的照片,你知道老師是在哪裏拍攝的嗎?

提供拍攝地點:操場、大門進來的花壇、春秋公園、商貿中心

9.作業安排

觀察物體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通過複習,加深學生對軸對稱和鏡面對稱現象的認識。

2、進一步讓學生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圖像。

3、切實讓學生掌握在方格紙上畫簡單的軸對稱圖形的技能。

4、進一步培養學生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數據並整理成簡單條形統計圖的能力。

教學重點:切實讓學生掌握在方格紙上畫簡單的軸對稱圖形的技能;進一步培養學生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數據並整理成簡單條形統計圖的能力。

教學難點:進一步加深學生對軸對稱和鏡面對稱現象的認識;

教學過程:

一、複習觀察物體和對稱:

打開書本67面第五單元,看看我們在這個單元裏學習了那些知識。

1、觀察物體;對稱;

【設計意圖】通過看書回顧,讓引導學生回憶有關觀察物體和對稱的知識。

2、對於觀察物體,你知道了什麼?還有什麼想説的?

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同一個物體,看到的'畫面有可能不一樣;要想知道從一個面可以看到什麼畫面,可以想象自己站在那個面,再去想象自己看到的畫面。

3、練習:連一連,大家分別看到哪個畫面。説説你為什麼這樣連。

【設計意圖】給學生充分發表見解的機會,加深對觀察物體方法的理解,再次明確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同一個物體,看到的畫面有可能不一樣的道理,結合具體的觀察場景,培養學生觀察和想象的能力。

4、課本68頁的對稱和69頁的對稱有什麼不一樣?

68頁的對稱是沿着一條線對摺,兩邊重合,這條線叫對稱軸,我們把好像這樣的對稱現象叫軸對稱。69頁的對稱是相對於鏡子或水面的對稱,是鏡面對稱。

5、練習:下面圖形哪些是軸對稱圖形,是軸對稱圖形的畫出它的對稱軸。

5、和同學做鏡面對稱的遊戲:一個同學做動作,另一個同學做出這個同學在鏡子裏的動作。説説鏡子裏面的影像和鏡子外面的特點。

【設計意圖】軸對稱和鏡面對稱學生是很難準確區分的,只要學生有區分的意識就可以了,並不是要求學生用準確的語言來表達,允許學生結合具體的事例來表達自己對軸對稱和鏡面對稱的理解。通過學生具體的描述,加深學生關於對稱軸和兩種對稱現象的感知;設計兩個練習,目的是訓練進一步掌握對稱軸的畫法,加深學生對鏡面對稱時鏡裏的影像和鏡外的物體特點的認知。

二、複習統計;

1、這個學期我們學習了哪些有關統計的知識?

(1)條形統計圖,一格表示2個單位。

(2)統計的時候要注意什麼?

2、統計一下我們班參加各項興趣活動的人數,並做成條形統計圖。

二( )班學生參加興趣活動的人數統計表

興趣小組音樂美術書法其他

參加人數

(2)看上表完成下面的統計圖,表示出每個興趣小組參加的人數。

單位:人 二( )班學生參加興趣活動的人數統計圖

音樂 美術 書法 其他

(3)

1.參加( )興趣小組的人數最多。

2.參加( )興趣小組的人數最少。

3.一格代表( )人。

4.看着統計表,提出一些問題並解答。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主動回顧有關統計的知識,加深理解。結合具體的統計實例,進一步培養學生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數據並整理成簡單條形統計圖的能力。

二、完成書本109頁練習。

【設計意圖】數學廣角不做單獨一節課的複習內容,通過具體的練習,進一步培養學生簡單推理的能力。

板書設計:

複習觀察物體、對稱

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同一個物體, 軸對稱 對稱軸

看到的畫面有可能不一樣

對稱

鏡面對稱(鏡面、水面…)

統計: 一格表示2個單位

觀察物體教學設計12

教材分析

軸對稱圖形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圖形,通過學習,學生既可以瞭解軸對稱現象在生活中的普遍性,又能提高數學欣賞能力和空間想像力。

教材以讓學生欣賞美麗的剪紙圖案入手,從而感知生活中普遍存在軸對稱現象。然後通過“折一折、比一比、畫一畫、猜一猜、剪一剪”等形式多樣的活動,認識軸對稱圖形的特徵,建立“軸對稱圖形”“對稱軸”等概念。再讓學生判斷日常生活中的圖案以及舉例,進一步拓展對軸對稱圖形的認識。

學情分析

二年級雪上活潑,富有好奇心,並且大部分學生已養成了良好的習慣,能在課堂上大膽的表達自己的見解,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對對稱圖形有了一個初步的瞭解。因此,在這節課中,我設計了多種的活動,大膽的防守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發揮學啊橫的主題作用,從而使學生輕鬆學到知識。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初步認識軸對稱現象,並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的軸對稱圖形。

2.能力目標: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學會欣賞數學美。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探究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培養主動探究的能力;讓學生感受對稱圖形的美,學會欣賞數學美。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理解對稱圖形的概念,能正確找、畫對稱軸。

難點:準確找對稱軸。

觀察物體教學設計13

(一)學習目標

1、學生能夠使學生能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2、通過觀察、操作,學生能夠判斷所給圖畫是從什麼位置看到的。

3、通過觀察、操作,學生能夠根據一個方向觀察到的圖形 猜測可能是什麼物體。

能力點:通過以上活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觀察能力 和動手操作能力。

德育點:使學生學會欣賞數學美,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學習內容

1、基礎性學習包

(1)觀察物體

(2)我學會了嗎

2、開發性學習包

(1)自己製作正方體,通過擺一擺、看一看、畫一畫的方式從不同角度觀察多個相同正方體的拼圖。

(2)豐收園

3、拓展性學習包

(1)物體形狀的特性(設計此形狀的意圖)

(2)語文上課22課《紙船和風箏》,學生學做紙船,觀察圖形。

(三)實施途徑

1、學科單元內整合:本單元為1個信息窗。主要是從前面、後面、側面觀察物體。先認識一個物體的三個面,然後再做練習。把88頁第5題整合到“我學會了嗎”後邊,然後再延伸出從不同的“側面”觀察物體。

2、學科間整合:語文上冊22課《紙船和風箏》,學生可觀察其圖像。

3、學科與學校特色課程整合:科技課上説出某些物體形狀的特性,老師可進行必要的延伸(如三腳架的穩定性)。

4、體驗式活動:走進生活觀察物體,並畫出你觀察的物體的三面圖形。

5、課時安排:本單元學習共安排2課時。

(四)教學案例:

《觀察物體》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學生能夠初步學會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物體,體會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可看到不同的視圖,並初步學會根據視圖判斷觀察者的位置。

2.學生通過觀察、比較、辨認、想象等活動,發展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

3.學生能夠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情感。

二、教學重點

學生初步學會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物體,體會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可看到不同的視圖。

三、教學難點

學生初步學會根據視圖判斷觀察者的位置。

四、教學過程

(一)看一看遊戲,激活相關的生活經驗

師:出示一個正方體(用布蓋着)你們看一看它上面是什麼?提出具體要求,把看見的記在心裏,不要説出來,一會老師説開始再搶答,分成三個小組來看,其他兩組不能看。

説明:正方體每個面貼了不同動物的圖片,在分組看的時候讓每組看不同的圖片。

老師説搶答時,讓學生説説自己看到的,會出現大家意見不統一的現象,先讓學生思考為什麼不同,根據學生的不同原因進行不同的處理。

揭開蓋着的布,演示給學生讓學生初步體會到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的面不同結果就可能不同。

(二)觀察實物,親身體驗從不同的角度可看到不同的視圖

1.給小熊“拍照”。

(1) 指導“拍照”方法:請小熊“坐”在課桌中央,讓學生用雙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搭一個框來表示“相機”,用這個“相機”去給小熊“拍照”,看清楚了就“拍”下來。

(2) 實地“拍照”: 先自己選一個喜歡的角度給小熊“拍”一張照片,想一想這張照片拍出來會是什麼樣子的,把它“印”在自己的腦子裏。 再變換角度,從小熊的前、後、左、右不同的位置給它拍幾張照片。想一想這些照片拍出來又會是什麼樣子的,把它們都 “印”在自己的腦子裏。

(3) 辨認照片:在屏幕上依次打出在小熊的前、後、左、右拍的照片,請學生判斷是在什麼位置拍的,就站到相應的位置去。當學生辨認左、右兩邊拍的照片出現困難時,引導學生到小熊的左、右兩邊再次進行觀察,比一比這兩個角度拍出的照片到底有什麼不一樣。特別提醒學生注意看清小熊的臉是朝哪邊的。經過再次觀察和比較,讓學生重新做出判斷,並站到相應的位置去。

[評析:讓學生根據照片判斷拍攝位置,並站到相應的位置去,不僅能進一步激發學生的興趣,並有利於學生人人蔘與,而且也便於老師及時瞭解學生觀察、辨認的情況,有針對性地給予指導。辨認左、右兩邊拍的照片是教學的`難點,為了突破這一難點,注意讓學生帶着困惑有目的地再次進行觀察,並引導他們從注意觀察到的整體形象轉向注意局部變化,逐步領悟兩者的差別。]

2.給小貓“拍照”。

(1)出示4位小朋友在不同的位置給小貓拍照的場景及4張不同的照片。請學生判斷這些照片分別是誰拍的嗎?在書上連一連。

(2)核對結果。

3.動畫:觀察照片

4.觀察茶壺。

(1)請組長拿出一把茶壺,按老師指定的朝向放在課桌中央。

(2)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仔細觀察,並把每次看到的樣子記在腦子裏。

(3)在屏幕上打出四位同學分別從前、後、左、右觀察茶壺的場景,並出示四種不同的視圖,請學生判斷它們分別是誰看到的,在書上連一連。

(4)小組內交流,全班評議並核對結果。

5.觀察茶壺和茶杯

動畫:觀察茶杯

(1)請組長再拿出一個茶杯,放在茶壺旁邊。

(2)引導學生在自己的位置上觀察它們的位置關係。

(3)在小組內互相説説從自己的位置看,茶杯在茶壺的哪一邊。

(4)請一組學生彙報觀察結果。討論:4個小朋友看到的一樣嗎?為什麼會不一樣?

動畫:觀察暖壺

6.反思總結,加深體會。

(1)剛才我們一起觀察了一些物體,想一想,我們是怎樣進行觀察的?

(2)在觀察物體的過程中,你發現了什麼?

(三)觀察圖片,想象不同角度看到的視圖

1、出示一張大樓的照片,説明:這是一幢長方體的大樓。

2、引導學生想象:從大樓的前、後、左、右去觀察,分別會看到什麼樣子呢?

3、在小組內互相説説想象的結果。

4、出示四張圖片,請學生判斷分別是在哪個位置看到的。

(四)作業

1.動畫:觀察恐龍

2.動畫:觀察電腦

五、拓展延伸,引導學生課後繼續觀察 你還想觀察些什麼?請同學們課後自己再找一些物體,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看看會看到那些不同得樣子?把你看到的結果和同學交流交流。

注:增加學生的動手能力,通過多次的訓練,學生的想象力得到提升,後期學習中應鼓勵學生通過想象來回答問題。

觀察物體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不同的角度觀察同一物體,觀察到的物體形狀是不同的,並通過觀察和空間想象判斷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形狀。

2.初步滲透局部與整體的關係。

【教學重點、難點】使學生認識到,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同一物體,觀察到的物體形狀是不同的,並通過觀察和空間想象判斷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形狀。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師:同學們,你們去過動物園嗎?動物園裏都有什麼呀?誰來説一説?老師今天也帶大家去動物園看一看,多麼漂亮的孔雀呀!快來給它照個像!

教師出示課件“觀察物體”。

師:你知道上面的四幅相片都是誰照的嗎?

學生分組活動,派代表説出答案,教師操作動畫,對答案予以鼓勵。

師:你們説得很對!看!美麗的孔雀都開屏了!

師:生活中,我們在觀察一個物體時,可能由於位置的不同,也就是對物體的不同角度觀察,看到的物體的形狀是不同的。今天咱們一起來學習怎樣觀察物體。

2.

師:這三位小朋友在做什麼?他們看到的車的樣子都是怎樣的呢?

師(拿出一個汽車玩具,走到教室中間):請同學們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觀察老師手上的小汽車,然後説一説你看到的是小汽車的什麼部位。

(生通過觀察,在小組內自由述説自己看到的小汽車部位)

師:還有誰看到小汽車得車頭?請舉一下手!

生:我看到的是車尾。

生:我看到的是車的左側面。

……

師: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屏幕顯示三個小朋友在不同位置觀察小汽車看到的.三幅不同形狀的圖形),這三個小朋友也在觀察小汽車,他們看到的是小汽車的什麼部位,是第幾幅圖呢?

生:(充分討論交流後)連線。

師:如果我們想到高處去看看小汽車,看到的是什麼形狀呢?你能試着畫一畫麼?

教師指導學生用玩具汽車做模型!分別觀察汽車的前、後、左、右、上、下等不同位置

師: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

二、練習鞏固

師:同學們觀察得非常仔細,大家都知道了怎樣去觀察物體。

1.下面這些圖都是誰看到的呀?

問:考慮一下,如果只給你一個角度的圖片,你能認出它嗎?

2.老師這裏有幾本書,根據你看到的畫面,你能知道老師拿得是什麼書嗎?

師:觀察物體要全面,要從不同角度、不同的位置去觀察,不然就會鬧出“盲人摸象”的笑話。

三、教師小結

師:這節課你學會了什麼?

四、板書設計

觀察物體

前面

後面

側面

觀察物體教學設計15

隨着國小數學教育改革的深化,數學課程標準把課堂教學改革的實踐目標定在探索、創造充滿活力的課堂教學氛圍,強調要把學生的“學”作為教師“教”的基礎。在本課教學中,我努力樹立科學的教學指導思想,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放手給他們一個自行探索的空間和機會,讓學生在自我發展中發現,在自我發展中創新。

一、説教材,説學情

從數學知識、方法的角度看,“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是在直觀認識了簡單幾何體和平面圖形的基礎上進行教學,它是“空間與圖形”中新增加的一個內容。以前的幾何教學,教材上主要是對形體的具體認識的設計,對學生的空間觀念的培養沒有一定的落實措施,教師在教學中的隨意性較大,而現在根據“空間與圖形”這一領域的內容標準編排的“觀察物體”,就為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載體。“觀察物體”一課與美術有很密切的聯繫,但不等於美術課,它是教學生用數學的眼光看待世界,與純粹的美術上要求的運用一定的藝術手法表現世界是不一樣的。此課例是要通過學生的空間想象和對幾何圖形的記憶,讓學生初步體驗二維與三維空間相互轉換的關係,使學生有一個豐富的數學學習經歷,使他們對世界的認識更加全面、更加完整。

從學生思維特點的角度看,在我們的環境中,除了看不見的空氣,無固定形狀的水之外,絕大部分東西都有形狀,只是有的形狀簡單,有的形狀複雜,因此,兒童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接觸各種形狀,置身於三維世界之中。他們具有較多的關於形狀的感知方面的早期經驗,上國小後,隨着兒童思維能力的提高,他們漸漸將這種感性經驗發展為抽象的概念,漸漸獲得了簡單的幾何形體的概念,這是一個體驗、積累和昇華的過程,是建立在對周圍環境直接感知基礎上。同樣,對空間與平面相互關係的理解和把握,也是一個包括觀察、想象、比較、綜合、分析,不斷由低到高向前發展的認識客觀事物的過程。對一年級六七歲的孩子而言,這一學段的教學要注重豐富學生對形狀的感受和認知,要聯繫實際生活,組織學生開展探索性的數學活動,注重知識發現和探索的過程,使學生從中獲得數學學習的積極情感體驗,感受數學的力量。同時在學習活動中,要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培養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只有在這樣點點滴滴的累積之中,學生的視野才會不斷開闊,對圖形的理解也才能更加深入。所以,此課的設計總是朝着生活化的方向去做的。

二、説教法,説學法

(一)組織反映空間觀念的數學材料

本課設計了五組材料。

1.依次出現冰箱的三視圖,運用反例,讓學生思考這是一個什麼物體。

2.讓學生將從家中帶來的玩具、用品等實物擺放在桌上,仔細觀察,把自己看到的畫下來。

3.利用課件提供的具體生活情境──三個小朋友從不同角度給熊貓照相及小老鼠看水壺等小朋友喜歡的畫面。

4.學生獨立完成書上相關的練習。

5.動手操作擺積木的遊戲。

(二)設計體現空間觀念的呈現方式

先從看圖片到猜物體,學生猜得五花八門,展現了他們的豐富想象力。對三維空間關係的認識能力本質上是一種空間想象能力,一種更高水平更復雜的空間概括能力。因此,課一開始設計的“猜一猜”有助於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再從看實物到畫出它的一個面,通過仔細觀察,分析比較,發現坐在不同的方向、角度去觀察,所看到的畫面不同。然後通過創設生活情境,進一步體驗感知,有助於學生在頭腦中形成表象,達到感知的昇華。最後通過搭積木的練習,利用課件出示的三視圖,讓學生想一想,再把頭腦中形成的物體的表象擺出來,由面到體的訓練是培養學生空間觀念的重要途徑。這樣的呈現方式是根據兒童的.年齡特點、已有經驗和認知規律,採用逐步滲透、深化、螺旋上升的方式,有利於培養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

(三)研究有助於學生形成空間概念的教學策略

1.學生已有經驗是發展學生空間概念的基礎,學生的空間知識又來自於豐富的現實原型。對物體的認識學生並不是一點沒有的,因此在設計教學時,要把教材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融合,在課一開始就遵循這個原理,猜冰箱、畫實物、動畫演示等,學生的生活世界和書本世界的界限就可漸漸地靠近。

2.發展空間觀念的途徑應多樣化。過去,比較強調用算式加語言來表達數學思想,其實,表達數學思想的方式有很多,可以用符號來表達,也可以用動作來表達,發展空間觀念也是如此。本課就是通過學生生活經驗的再現、回憶(照相、穿球鞋)、對實物的觀察(玩具、日常生活用品、人)、動手操作(畫畫、搭正方體)、猜測等途徑,為學生提供了更大的探索空間,有助於學生空間概念的發展。

3.空間概念的培養需要自由探索與合作交流的氣氛。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可以離開自己的座位,自由地觀察小房子,並且把自己看到的畫下來,再和同組的四個小朋友交流所畫、所想、所思,這樣以學生為本的操作活動,使學生更加具有主動性、創造性、探索性,更加具有合作與交流的意識,使他們在獲得數學知識的同時,發展了自己的潛能,培養了空間觀念。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激趣感知

(課件:冰箱的上面、側面、正面圖)

猜一猜:這是從上面給一個物體拍的照片,你知道這是什麼物體?

師:你們猜對了嗎?我們再來看一張從側面給它拍的照片。到底是什麼呢?我們去正面看一看。

二、師生互動,探究新知

1.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從不同角度去觀察一個物體。

(板書:觀察物體)

2.思考:要觀察物體可以從哪些方向去觀察呢?

3.學生活動。師:用你們説的方法去觀察桌上每個組帶的東西,先選擇你想觀察的方向坐下來,再把你看到的畫一畫。

4.小組交流。師:畫好後,把你的作品放在桌上,圍着這個物體依次到同組小朋友的位置上,去看一看他畫的畫,想一想,你們畫得一樣嗎?

5.思考彙報。師:奇怪哦,你們組明明畫的是同一個物體,為什麼不一樣呢?有想法了,和組內同伴互相説一説再上台來彙報。

6.小結:你們每組4人坐在不同的位置,看的是同一個物體,但看到的畫面卻不同。

標籤: 教學 物體 通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sheji/3wld4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