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設計 >

將進酒教案設計

將進酒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將進酒教案設計

1、促進學生學習古典詩歌的熱情,提高學生的詩歌鑑賞水平。

2、理解詩歌的思想感情並能進行恰當的評價。

3、探究詩人狂放性格的由來,體味本詩所體現的浪漫主義風格。

4、背誦全詩。

【教學重點】

體會詩歌豪放飄逸的浪漫主義風格;領悟詩人“狂歌痛飲”豪放外表下的憤激之情。

【教學難點】

體會詩歌豪放飄逸的浪漫主義風格;領悟詩人“狂歌痛飲”豪放外表下的憤激之情。

【教學方法】

1、誦讀法。

2、質疑法。

3、比較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大詩人李白因遭權貴排擠離開長安開始了他以東魯、樑國為中心的第二次漫遊。我們學過的《夢遊天姥吟留別》即寫於這一時期,今天我們學習的《將進酒》也是此間的作品。大詩人李白又將向我們展示些什麼呢?

二、疏通。

三、誦讀。

(一)讀懂內容

《將進酒》是寫勸酒、對酌的詩,本屬漢樂府鼓吹鐃歌。李白沿用舊題,借與友人岑勛、元丹丘飲酒之機,發泄心中的鬱積。

(1)開頭兩聯均用“君不見”領出,“黃河”一聯用的是古代民歌中的比興手法,既用眼前景物起興又具有比喻的作用。“高堂”一聯説及人生,採用誇張手法,極言人生短促。

(2)“人生得意”以下六句,極寫痛飲狂飲。“天生”一聯説明“須盡歡”的理由,顯示了詩人對未來的信心。

(3)“岑夫子”以下六句為詩意轉折處,亦可視為下面勸酒歌的引語。詩人在力勸“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之後,放杯高歌,吐露心聲:“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4)“古來聖賢”以下四句,詩人將“飲者”與“聖賢”作比,引出“陳王”曹植來。曹植《名都篇》有云:“歸來宴平樂,美酒鬥十千。”看來這位陳王確是在“恣而歡謔”了。然而,在他這歡樂中,包含着何等巨大的痛苦!他是在備受猜忌、壓抑的險惡環境中,因大志難騁而沉溺酒鄉的,在這一點上,李白與曹植頗為相似,故化用曹詩,明寫歡樂而暗寓憤激。

(5)“主人何為”二句以反詰之句振起文意,以使令語氣引出下文:“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這是全詩的高潮。

(二)讀出感情

通觀全詩,有如怒濤奔湧,其氣勢之壯闊,情感之激昂,風格之豪放,確是前無古人。在這首詩中,詩人感情的發展變化極快,可分四個層次:

開頭四句寫悲。

一落筆就寫黃河景象,有慷慨生悲之意。詩人彷彿站在高山之巔,頃刻間就看遍了它的萬里流程,因有“不復回”之歎。由此想到人生,詩人頭腦中便出現了這樣的圖景:高堂之上,人們對鏡自視。“不知明鏡裏,何處得秋霜。”真是流光易逝,人的一生竟像朝暮之間一樣短促啊。至此,悲意更濃。

“人生”以下六句寫歡。

“天生我材必有用”寫出了作者的豪情,“必有用”,固然充滿了對自我的堅定信念,但另一方面也説明了“此材”以前是沒有被用的。所以此句也道出了作者的苦衷。

“鐘鼓”以下六句寫憤激之情。

富貴、豪華生活“不足貴”,詩人鄙棄那結黨營私、排斥賢能的豪門貴族集團,希望“長醉”,不願醒來,顯見世事之混濁,詩人厭惡之深徹。詩人讚揚曹植的豪華酒宴,其實是為曹植的懷才不遇抱恨終生而歎惋,兼以自況。

“主人”句至結尾寫狂放之情。

詩人要將一切價值昂貴之物都拿來換酒,詩情至此,更趨豪放,直令人有“意氣凌雲”之感。可是,結尾的一個“愁”字,卻給這豪放之中加入了一絲悲涼之意。悲涼,説明詩人並非一個忘世事的酒徒,他有着強烈的憂憤和苦悶;豪放,説明詩人胸懷極為闊大,他具有從苦悶中擺脱出來的勇氣和力量。正因為如此,我們才在那“與爾同銷萬古愁”的高唱中,既受到了情的感染,又受到了力的震撼。

在“讀出感情”這一環節中要充分調動學生,可以採用競賽的形式讓學生比着讀,看誰能讀出詩原有的感情。教師充當評委,對學生的朗讀作出評判,標準是上面的`分析。

四、背誦:可採用比賽的形式。

五、重點解讀:

1、具體研習,攻克重難點。

(1)詩歌開頭“黃河”和“人生”之間有何聯繫?這四句在全詩中有什麼作用?

明確:“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兩句用的是古代民歌中的比興手法。李白當時與友人岑勛在另一好友元丹丘的潁陽山居為客,潁陽去黃河不遠,故藉以起興。這兩句極言黃河源頭之高,似乎從天而降,東入大海,勢不可回;緊接着“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感歎人生易老不過朝暮間事,因而“不復回”又隱含了韶光易逝,青春難再之喻意。雄偉永恆的黃河尚且如此,人生更是渺小短暫,開頭四句,令人頓生悲意。詩人的這種悲感不僅僅是因為自己兩鬢染霜,英雄老去,更是由當時朝廷腐敗、自身的政治抱負無從實現的憤慨而來,極有氣勢。其中天地人生都説到了,境界闊大。前兩句將空間層層放大,後兩句把時間緊緊壓縮,時空上的誇張,開篇就給人靈動飛揚,橫空出世之感。

(2)當時李白已是兩鬢染霜,在政治上極其失意,浪跡於江湖,然而他卻説“人生得意須盡歡”“天生我材必有用”。如何理解這種思想感情?

明確:詩人儘管年華老去,政治上極度失意,但“白髮如絲悲何益”,竟日窮愁並非其本性,既然此處失意,就另外去尋找寄託。於是在他看來,朋友間的聚會歡飲也算是人生一大得意事。不如今朝有酒今朝醉,及時行樂,“莫使金樽空對月”。但是人並不因此消沉。一方面英雄老去,難有作為的悲歎與憤激,另一方面他又不甘沉淪,對政治也沒有完全絕望。於是迸發出自信好強,高度樂觀的吶喊——“天生我材必有用”,算是對未來的一個期許。強烈的自信轉眼代替了消極的悲歎。這種矛盾的協調方式與《行路難》如出一轍。這種詩情既體現了詩人的曠達豪放,實際上也是他憤激中的無奈與自我安慰;即是他人生價值的鏗鏘宣言,同時也是他抑鬱情緒的快意釋放。

(3)李白本是在元丹丘家作客,為何反而對着元丹丘和岑勛勸起酒來?

明確:李白與元丹丘是知交好友,關係親密隨意。而李白本就有一種與生俱來的灑脱與狂傲,再加上興之所致,自然愈加狂放不羈,因而反客為主。

(4)如何理解詩末的“萬古愁”?並試分析此詩的感情基調。

明確:詩末“與爾同銷萬古愁”之“愁”與開篇之“悲”關合照應,而“萬古愁”的含義更為深沉。愁若止於一身是豪無意義的,難以引起他人共鳴。若只歎韶光飛逝,那也易於淺薄與單調乏味。詩人歎“古來聖賢皆寂寞”,又為陳思王曹植的遭遇抱不平,都表現了愁的深廣。用歷史的眼光看,“抱利器而無所施”的賢能之士古代有,今日有,將來也一定還有——這樣的愁情惟“萬古愁”一語才可當之。關於感情基調,本詩儘管多次出現豪情萬丈,灑脱不羈的詩句,有悲、有樂、有憤、有狂,但情感的源頭還在於憤激,豪放灑脱只是外殼,而內核則是憤激之情。

六、揣摩本詩的主旨句。

1、本詩的主旨句:“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2、如何理解這兩句詩?

這兩句詩可以説集中表現了李白自離開長安以來的憤激之情。他鄙視那些結黨營私、排斥賢能的豪門貴族集團,因而説“鐘鼓饌玉不足貴”;他憎恨那些人的黑暗卑污行徑,因而説“但願長醉不復醒。”

3、與“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夢遊天姥吟留別》中主旨句)比較異同。

內容上相同的是,都表現了詩人對權貴的鄙棄和蔑視的態度;所不同的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於憤激中略見昂揚,本詩中“長醉不復醒”顯得消極一些,於憤激中略見低沉。

在表達形式上,“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一句是直白,鋒芒直指“權貴”;“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是曲達,以“鐘鼓饌玉”借代權貴。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sheji/gndr7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