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生物 >

國中生物教學設計(彙總15篇)

國中生物教學設計(彙總15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中生物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中生物教學設計(彙總15篇)

國中生物教學設計1

1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概述節肢動物的主要特徵。

2.舉例説明節肢動物與人類生活的關係。

(二)能力目標

1.通過閲讀分析,養成良好的自學能力和分析、歸納能力。

2.通過交流、討論,提高口頭表達能力,養成傾聽和思考的習慣。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認同生物的形態結構與環境相適應的觀點。

2.通過學習,更加關注我們周圍豐富多彩的節肢動物,趨利避害,更好地生活。

2學情分析

探究式學習方法、提問法、分析法、講授法、小組討論法、學生分析法等等。主要是突出學生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運用探究式學習,突顯重要感念。

3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軟體動物的主要特徵。

2.軟體動物物與人類生活的關係。

3.節肢動物的主要特徵。

4.節肢動物與人類生活的關係。

教學難點:

1、軟體動物的主要特徵。

2、節肢動物的主要特徵,節肢動物與昆蟲之間的關係。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教學導入

教學導入(3分鐘)

教師活動:

1.出示謎語:“沒有手,沒有腳,揹着房子到處走,有誰把它碰一碰,趕緊縮到房裏頭”,請同學猜一下這是什麼動物?

2.利用PPT展示幾種常見軟體動物的圖片,並讓學生進行識別,讓學生想一想,這幾種動物的外部形態和內部結構是否有相似性?

3.教師進一步指出:這些動物儘管在形態,結構上存在着很大差異,但是它們卻都屬於軟體動物。

為什麼它們都屬於軟體動物?它們之間有哪些相同之處?它們的存在與人類有什麼關係呢?今天,我們就通過實驗觀察和生活實例找到答案。

學生活動:

學生回答是“蝸牛”。

觀察、思考、做出假設。

活動2【講授】教學內容

(一)觀察縊蟶的內部結構(15分鐘)

教師活動:

教師指導學生完成分組實驗:結合書上12頁圖片,觀察縊蟶的內部結構。明確雙殼類的結構及其功能。

提出思考問題,供小組討論:其各結構與生存環境有何關係?

1.貝殼的作用是什麼?

2.靠什麼結構運動?

3.靠什麼結構呼吸?

4.縊蟶如何獲取食物?

學生活動:

觀察、填寫表格。思考、分析、交流、討論,完成討論題。

1.依據經驗推測其具有保護作用。

2.靠足緩慢運動。

3.用鰓呼吸。

4.推測:在吸水和排水過程中攝取食物。

(二)常見的其他軟體動物(10分鐘)

教師活動:

在觀察雙殼類的基礎上,教師指導學生進一步觀察書上13頁石鼈、蝸牛和烏賊的圖片, 提出思考問題:

1.石鼈貝殼是什麼形狀?它靠什麼運動?

2.蝸牛生活在什麼環境中?貝殼是什麼形狀的?它靠什麼運動?

3.烏賊生活在什麼環境中?貝殼有什麼特點?它是如何捕食和運動的?

在PPT上補充這三種動物的結構圖片,教師給出適當地補充,學生在進行對比觀察的同時 完成表格。(表格附後)

使學生通過比較,瞭解軟體動物之間的相似和不同,通過對其形態結構與環境相適應的分析,強化“生物適應環境”的概念。

學生活動:

觀察、思考,小組討論回答問題。

思考、分析、判斷、填寫表格。

(三)軟體動物的主要特徵(5分鐘)

教師活動:

1.教師指導學生比較表格中三種動物的相同點。

2.提示學生這些相同點就是軟體動物的主要特徵。

3.通過主要特徵提升出類羣名稱:正因為它們具備了這樣的'特徵,它們才都屬於軟體動物。

4.板書:柔軟的身體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貝殼;運動器官是足。

學生活動:

通過比較、歸納、概括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它們的身體都很柔軟,都有外套膜,都有外殼或被外套膜包被的內殼。

(四)軟體動物與人類生活的關係(6分鐘)

教師活動:

閲讀教材13頁相關內容,引導學生結合生活經驗自由發言,歸納、總結軟體動物與人類生活的關係:

1.水產養殖:貝類富含蛋白質和多種維生素,低脂肪。

2.藥用:鮑的殼(石決明)、烏賊的殼(海螵鞘)、珍珠粉。

3.螺殼和珍珠是很好的裝飾品。

4.有些軟體動物也對人類有一定危害,如釘螺。

學生活動:

閲讀、討論、記錄、交流。

課堂小結(1分鐘)

教師活動:

通過觀察和比較,我們認識了軟體動物的主要特徵,也可以通過概念判斷某種動物是否屬於軟體動物。作為動物界的第二大類羣,軟體動物的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都有豐富的多樣性以適應其生活環境。

學生活動:

傾聽、回憶、認同。

活動3【活動】板書設計

第三節 軟體動物和節肢動物(第1課時)

一、實驗:觀察縊蟶的內部結構

二、常見的動物:

常見的軟體動物 石鼈 蝸牛 烏賊

貝殼數及保護 8個覆瓦狀排列的貝殼;保護 一片;保護 有退化的貝殼海螵蛸;支持

有無外套膜及其作用 有,保護 有,保護 有,保護

身體是否柔軟 身體柔軟 身體柔軟 身體柔軟

足的種類 腹足 腹足 腕足

三、軟體動物的主要特徵是:

柔軟的身體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貝殼;運動器官是足。

四、與人類的關係

有益:養殖業――食用、藥用、工藝品

有害:疾病傳播

活動4【練習】隨堂練習

練習題

(一)軟體動物

1.軟體動物體外有貝殼,貝殼內的身體柔軟,目前已知軟體動物有 種以上,是動物界的第 大類羣。

2.常見的軟體動物有 、 、 、 等。由於它們的身體外面有兩片大小相近的石灰質貝殼,因而稱為雙殼類。

3.軟體動物中除了雙殼類以外還有很多,如 、 、 等。

4.軟體動物的主要特徵是 。

5.軟體動物與人類的生活有什麼關係?

1.下列關於蝸牛的敍述不正確的是( )A.蝸牛生活於水中營底棲生活B.蝸牛對農業生產有害處C.蝸牛的腹足肌肉發達D.蝸牛的身體表面有一個貝殼2.昆蟲的外骨骼不

1.下列關於蝸牛的敍述不正確的是( )

A.蝸牛生活於水中營底棲生活

B.蝸牛對農業生產有害處

C.蝸牛的腹足肌肉發達

D.蝸牛的身體表面有一個貝殼

2.昆蟲的外骨骼不具有的作用是( )

A.保護內部柔軟的器官

B.支持內部器官

C.防止體內水分散失

D.感受外界環境的刺激

3.蝗蟲在生長髮育過程中有蜕皮現象,原因是( )

A.外骨骼不能隨身體生長而長大

B.有利於進行氣體交換

C.蜕掉原來的外骨骼使運動更靈活

D.減輕體重,有利於運動

活動5【測試】課堂小測試

1. 河蚌外套膜的作用正確的是: ( )

A.保護身體內部柔軟部分 B.參與呼吸和形成貝殼

C.能使貝殼開和閉 D.保護內部和形成貝殼

2. 下列動物中不屬於軟體動物的是: ( )

A.扇貝 B.海蜇 C.田螺 D.烏賊

3. 有關河蚌體內珍珠的形成,下列哪項敍述正確: ( )

A.由外套膜分泌的珍珠質包被異物形成的B.由貝殼外層細胞分裂形成的

C.由斧足上的細胞分泌的粘液形成的 D.由閉殼肌的分泌物包被異物形成的

4. 下列哪一特徵不屬於軟物動物 ( )

A.身體柔軟 B.身體分節 C.身體有貝殼 D.有外套膜

5. 下列哪種動物在捕捉食物時,使用觸手 ( )

A.水蛭 B.烏賊 C.扇貝 D.海蜇

6.蝗蟲的呼吸器官是 ( )

A.氣門 B.氣孔 C.氣管 D.肺

7.蝗蟲在生長過程中必須蜕皮的原因是 ( )

A.外骨骼不能生長 B.外骨骼損壞,需形成新的外骨骼

C.表皮細胞老化、死亡 D.蝗蟲的形態在發生變化

8.在無脊椎動物中,能飛行的是 ( )

A環節動物 B昆蟲 C鳥類 D鳥類和昆蟲

9.身體分節是節肢動物的一個特點,下列不屬於節肢動物的是 ( )

A蝦 B蟹 C臭蟲 D蚯蚓

活動6【作業】課後作業

教材上的相關課後練習

答案:1、(1)X (2)X

2、A

3、腔腸動物----身體表面有刺細胞 扁形動物--------身體扁平,有口無肛門 線形動物------身體不分節,體表有角質層 環節動物--------身體分節,運動器官為剛毛或疣足 軟體動物---------身體表面有外套膜 節肢動物--------身體和附肢都分節,有外骨骼

4、相同點 :均能保護動物內部柔軟的器官

不同點:軟體動物的貝殼在保護動物的同時,也限制了動物的運動能力;昆蟲身體和附肢的外骨骼分節,可使動物的運動更加靈活,外骨骼還可減少體內水分的喪失。

5、繁殖能力強;體表具有保護功能的外骨骼;身體和附肢分節,運動更加靈活;感官器官發達;昆蟲的呼吸系統完善,適應陸地生活;體形較小,對空間和食物的需求較小,利於在有限的空間內容納更多的個體。

國中生物教學設計2

教材分析

學生對本節的學習有一定的難度。但是,本節的不少問題又是懸而未決的,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從達爾文提出“人類和現代類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一類古猿”開始,適當介紹有關生物進化觀點與神創論觀點的爭論,引導學生認識到在科學發展的歷史中,存在着唯物和唯心觀點的鬥爭。

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歸納科學家在科學研究中所採用的各種方法:在研究現代類人猿與人類的根本區別時,可以採用比較的方法找出事物的異同點;在探尋人類祖先的蹤跡時,地質考察、尋找古人類化石和遺物證據等方法特別重要。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圖和文字材料,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和閲讀積極思考“地殼劇烈運動使地球的自然環境發生了哪些變化”“自然環境的變化對森林古猿的生活產生了哪些影響”“古人類化石以及石器,反映出古人類在運動方式和使用工具上有哪些特點”等問題,讓學生在討論和交流中主動地獲取知識,並提高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師還要特別重視學生對課文的閲讀和理解。本節文字的篇幅不大,但內容相當豐富。第4頁的第二段課文,主要闡述環境的變化和森林古猿自身形態結構的變化,使得下地生活的森林古猿朝着直立行走的方向發展,運動和行為方式的改變必然促進取食方式的改變,前肢的逐漸解放使“露西”時代的古人類有可能使用自然工具;隨着古人類生存能力的增強,“東非人”時代的古人類開始製造工具。第三段課文主要説明工具的製造和火的使用,與人腦功能的完善及語言的產生是相互促進發展的。該段課文還概述了人類在生物圈中地位的變化,提出人類應當怎樣更加理智地發展和運用改造自然的能力的問題,讓學生思考如何正確處理好人與生物圈的關係。總之,教師要在明確課文要點的基礎上,積極指導學生閲讀、思考和討論。

本節的技能訓練不是簡單地陳述一種技能,而是圍繞着本節資料分析中所需要的分析判斷能力進行設計的,並敍述了有關人類起源和發展的幾種觀點,使學生感受到科學研究中不同學術觀點的爭論以及先進的科學技術(如基因比較研究)促進了這些問題的深入探討。

課時安排:1課時。

知識與技能

1.説出人類起源於森林古猿,人類是在與自然環境的鬥爭中逐漸進化來的。

2.對比觀察四種現代類人猿和人類起源與發展的示意圖,概述人類在起源和發展過程中自身形態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變化。

3.參加資料分析和技能訓練等活動,與同學交流自己的看法。

4.認同人類起源與發展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人類應當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觀點以及科學是不斷髮展的觀點。

過程與方法

1.通過比較人類與現代類人猿在形態、結構上的相似性,瞭解人和現代類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通過分析資料瞭解人類起源於森林古猿,瞭解人類是在與環境鬥爭中逐漸進化來的。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分析能力。

2.培養學生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教學重點

1.運用比較的方法找出人類與類人猿的異同點。

2.認識古人類化石和遺物等對研究人類起源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

認同人類是在與自然環境的長期鬥爭中進化來的觀點。

課前準備

學生蒐集有關人類起源和進化的資料、現代類人猿的分佈以及生活狀態的圖片資料。教師製作多媒體課件。

教學設計

導入新課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現代類人猿和人的圖片,指導學生分析下面的問題。

(1)你認識圖A中的動物嗎?它們與人有哪些相似之處?

(2)通過觀察上面的圖片,你想到了什麼?

學生觀察後積極發表自己的見解。

(1)圖A中的動物是一種類人猿,它們與人在外部形態上具有許多相似之處,例如:它們的四肢具有五指(五趾),能夠用前肢抓握物體,面部表情與人相似,也具有喜、怒、哀、樂等表情。

(2)人類與現代類人猿可能有共同的祖先;人類的祖先可能與現代類人猿生活在相同的環境中等。(學生的想象力非常豐富,展示出許多不同的觀點)

教師對學生的積極態度給予充分的肯定,並鼓勵學生勇於表達自己的觀點。但是,對學生的觀點是否科學不作評價,使學生帶着疑問進入新課,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從學生的生活常識入手導入新課

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女媧造人”的神話故事。

盤古開闢了天地,用身軀造出日月星辰、山川草木。那殘留在天地間的濁氣慢慢化作蟲魚鳥獸,為這死寂的世界增添了生氣。這時,有一位女神——女媧,在這莽莽的原野上行走。她放眼四望,山嶺起伏,江河奔流,叢林茂密,草木爭輝,天上百鳥爭鳴,地上羣獸奔馳,水中魚兒嬉戲,草中蟲兒跳躍,這世界按説也點綴得相當美麗了,但是她總覺得有一種説不出的寂寞,越看越煩,孤寂感越來越強烈,連自己也弄不清楚這是為什麼。與山川草木訴説心中的煩躁,山川草木根本不懂她的話;對蟲魚鳥獸傾吐心事,蟲魚鳥獸哪能瞭解她的苦惱。她頹然坐在一個池塘旁邊,茫然對池塘中自己的影子。忽然一片樹葉飄落池中,靜止的池水泛起了小小的漣漪,使她的影子也微微晃動起來。她突然覺得心頭的死結解開了,是呀!為什麼她會有那種説不出的孤寂感?原來是世界上缺少一種像她一樣的生物。想到這兒,她馬上用手在池邊挖了些泥土,和上水,照着自己的影子捏了起來。捏着捏着,捏成了一個小小的東西,模樣與女媧差不多,也有五官,雙手兩腳。捏好後往地上一放,居然活了起來。女媧一見,滿心歡喜,接着又捏了許多。她把這些小東西叫做“人”?

教師指導學生在欣賞故事的同時思考:人類真是女媧創造的嗎?如果不是,人類是怎樣起源與發展的呢?(使學生帶着疑問和極大的好奇心進入新課)

推進新課

學習目標一:現代類人猿和人類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1.關於“人類起源”的幾種觀點

教師展示資料並指導學生分析。

資料1:神創論認為,地球及萬物是上帝在大約6 000年以前,即公元前4004年10月26日上午9:00創造出來的。自從被上帝創造出來以後,地球上的生命沒有發生任何變化。

神創論也叫特創論。神創論認為生物界的所有物種(包括人類)以及天體和大地,都是由上帝創造出來的。世界上的萬物一經形成,就不再發生任何變化,即使有變化,也只能在該物種的範圍內發生變化,是絕對不可能形成新的物種的。神創論還認為,各種生物之間都是孤立的,相互之間沒有任何親緣關係。

資料2:19世紀著名的進化論的建立者達爾文,在仔細比較了人和現代類人猿的相似之處後,提出人類和類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通過分析上面兩則資料,你同意哪種觀點?

學生分析後回答:同意達爾文的觀點。

教師進一步強調類人猿和人類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並引導學生認識到在科學發展的歷史中,存在着唯心和唯物觀點的鬥爭。

2.現代類人猿和人類的區別

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資料,引導學生分析下面的問題。

資料1:下面是幾種類人猿的圖片。

圖1

圖2

圖3

資料2:類人猿是猩猩科和長臂猿科動物的總稱,也叫做猿類。包括大猩猩、黑猩猩、猩猩和長臂猿等。因其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與人相似,親緣關係與人最為接近,故稱類人猿,類人猿是靈長目中除了人以外最為高等的動物。如具有複雜的大腦,牙齒的數目與結構、眼的位置、外耳的形狀、盲腸、蚓突、胸廓、血型、懷孕期7~9個月,壽命可達幾十年等,均與人相近。而且,無尾、無頰囊和臀疣(長臂猿例外),其中,黑猩猩與人類99%的基因是相同的。但類人猿的前肢較後肢長,因此,只能半直立行走及臂行,這又與人類有顯著區別。現在生存的類人猿叫做現代類人猿,古猿則指化石類人猿。

1、你認識資料1中的類人猿嗎?

2、通過上面的兩則資料,你認為現代類人猿與人類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處?

學生分組討論、交流,達成共識並在班級內展示。

(1)資料1中的類人猿是長臂猿和黑猩猩。

(2)現代類人猿與人類在形態結構上有許多相似之處,例如:具有複雜的大腦和寬闊的胸廓,具有盲腸、蚓突以及扁平的胸骨。此外,類人猿在牙齒的數目與結構、眼的位置、外耳的形狀、血型以及懷孕時間和壽命長短等方面與人類也十分相近。但是,類人猿和人有着顯著的區別,主要表現在類人猿的前肢長於後肢,只能半直立行走以及臂行。而人則是直立行走。

教師指導學生對展示的觀點進行適當的補充並進一步強調:人類和現代類人猿在形態和結構上具有相似性是因為兩者共同的祖先是森林古猿,存在不同之處是因為在長期進化的過程中,為了適應環境,人類和類人猿的形態結構逐漸發生了變化。那麼,森林古猿在進化成人類和現代類人猿的過程中,環境是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呢?下面我們繼續學習相關的知識。

學習目標二:從猿到人的進化

1.人猿相揖別的原因

教師引導:現代類人猿與其祖先一樣,過着以樹棲為主的熱帶叢林生活。森林古猿的一支,卻由於特殊的原因,走上了演化為人類的艱難歷程,在這個過程中逐漸產生了與猿不同的特徵,並且創造了輝煌的文明。人猿相揖別究竟是怎樣發生的呢?請閲讀教材,並嘗試完成下面的思考題。

1、大量的森林變成稀樹草原,對那裏的森林古猿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2、在東非大裂谷地帶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早期人類化石?

3、從圖中可以看出,露西的骨骼具有哪些特點?她的運動方式可能是怎樣的?

4、從石器來看,他們已經具備了哪些能力?

學生分組討論,最後達成共識。

(1)東非地區大量的森林變成稀樹草原,大量的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為了適應地面生活,森林古猿的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就有可能發生變化。

(2)下到地面上生活的古猿,由於環境的改變和自身形態結構的變化,一代一代向着直立行走的方向發展,發展成早期的人類。所以,在東非大裂谷地帶會有那麼多的早期人類化石。

(3)從露西的化石圖可以看出露西的骨骼化石具有以下特點:上肢比較細,下肢比較粗長,骨盆的髖骨比較寬闊,和現代人類比較相似。説明她很可能採取直立行走的運動方式。

(4)圖中的石器明顯經過加工,分別呈斧狀和鑿狀,可以當作工具,用來砍砸和削刮物體。由此可以推測古人類在逐漸適應直立行走的過程中,手的解放使他們已經初步具有製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了。

學生代表對展示情況作補充和評價

小組內對以上四個問題進行歸納、總結:大量森林變成稀樹草原,東非大裂谷地帶的一部分古猿下到地面上生活,為了適應陸地環境,這部分古猿向着直立行走的方向發展;為了獲得食物和防禦敵害,他們利用前肢使用樹枝、石塊等簡單工具,這樣,臂和手逐漸變得靈巧;逐漸地他們不僅能夠使用工具,還能製造簡單的工具,提高了工具的效能;直立行走和製造工具標誌着人和猿有了本質的區別,所以,部分森林古猿能夠進化為人類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環境的改變。

2.人類的發展

教師指導學生分析教材“人類起源與發展示意圖”,學生通過閲讀和觀察生成有價值的問題。

1、人類起源和發展的過程是怎樣的?

2、人是生物圈中的重要一員,如何處理好人與生物圈之間的關係?

教師指導學生分組討論、交流,達成共識。

(1)環境發生變化,部分森林古猿下到地面上來生活,向着直立行走的方向發展,前肢解放出來,由能夠使用簡單的工具,逐漸發展到能夠製造簡單的工具,又經過若干萬年,古人類製造的工具越來越複雜,在勞動的過程中,大腦也越來越複雜,在羣體生活中產生了語言,使他們相互之間能夠更好地進行信息交流,能夠想出更多的辦法解決困難,製造複雜而精巧的工具。工具越發達,人類適應環境和改造環境的能力越強,逐漸發展成生物圈中的最強者。

(2)目前,生物圈是人類和所有生物賴以生存的環境,在從猿到人的發展過程中,環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早期人類適應和改造環境的能力比較差,需要同環境進行激烈的鬥爭才能獲得生存的可能。在人類逐漸進化的過程中人腦的結構逐漸變得複雜,在羣體中產生了語言,能夠相互之間進行信息交流與合作,製造的工具也日漸複雜,提高了他們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但是,人類的活動也使生物圈滿目瘡痍,例如河流污染、草原退化、環境惡化等。因此,我們應該合理開發利用生物圈中的資源,並保護好生物(包括人類)唯一的家園——生物圈。

教師、學生分組對本部分內容進行歸納,並利用實物投影儀展示。

環境的變化使森林古猿分成兩支,一支下到地面生活,為了適應陸地環境,能夠直立行走,並利用前肢使用和製造工具,以獲得食物和逃避敵害,逐漸進化成人類。另一支繼續生活在森林中,利用四肢在樹上攀緣獲得食物等,進行樹棲生活,逐漸進化成現代類人猿。

教師指導學生對展示結果進行補充和糾正,並進行適當的評價,對錶現突出的學生和小組給予及時的鼓勵。

學習目標三:區分事實和觀點

事實就是事情的真實情況,是客觀存在的事物,觀點是觀察事物時所處的位置或採取的態度,是根據事實進行的分析和推斷。科學家的觀點是根據事實提出的。請你分析教材中的資料,嘗試説明哪些是事實,哪些是觀點。

學生分析討論後達成共識:(1)和(3)是事實,(2)(4)和(5)是觀點。

教師強調:事實是確實存在的,觀點有正誤之分,因此,在科學探究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區分清楚事實和觀點。

課堂小結

本節課主要闡述了人類的起源和發展的相關問題,請運用所學知識完成下面的問題。

1、人類和現代類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什麼?

2、人類起源和發展的過程是怎樣的?

學生思考後回答。

(1)人類和現代類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森林大量消失,一部分古猿下到地面上生活,由於環境的改變和自身形態結構的變化,一代一代地向直立行走的方向發展,前肢解放出來,能夠使用樹枝、石塊等獲取食物、防禦敵害,臂和手逐漸變得靈巧。逐漸地他們不僅能夠使用工具,還能製造簡單的工具,又經過若干萬年,古人類製造的工具越來越複雜,並且能夠用火,大腦也越來越發達,在羣體生活中逐漸產生了語言。

教師強調:森林古猿是人類和現代類人猿的共同祖先。但是人和現代類人猿有許多不同之處,這是由於他們的生活環境不同,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經過漫長的年代,森林古猿進化成人類和現代類人猿。

國中生物教學設計3

新一輪課改強調課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識的載體,而是教師和學生共同探求新知識的過程,教師和學生是課程的有機構成部分,是相互作用的主體,同時也是課程的創造者;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要構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學習方式和教學方式;注重培養學生的批判意識和懷疑意識,鼓勵學生對教師的超越,讚賞學生獨特性和富有個性化的理解和表達;積極引導和培養學生從實踐中獲取知識和歸納總結的能力。基於上述認識,在“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一節的教學設計中,我們做了一些嘗試,獲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1. 教材分析

生物圈中的各種生物,都離不開環境對他們的.影響。那麼,生物又是怎樣適應和影響環境的呢?教材是按照“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生物對環境的影響”兩部分編寫的。第一部分出示了幾幅圖片,試圖使學生通過觀察、分析圖片,理解生物的生活都是與環境相適應的;第二部分是讓學生通過“植物對空氣濕度的影響”的探究活動,理解生物對環境是有影響的。最後總結:生物與環境的相互作用造就了今天欣欣向榮的生物圈。

2. 設計思想

一般在設計這樣的教學內容時,教師往往會考慮用兩節課的時間完成。第一課時:讓學生在課前收集資料和圖片,課上組織學生討論、分析,最後總結得出“生物對環境的適應”。第二課時:重點組織學生做“植物對空氣濕度的影響”的研究活動。筆者認為,第一課時若能用一些看得見、摸得着、相對真實的實物(或標本),讓學生能近距離、全方位地進行觀察和分析,深切感受生物與環境的協調關係,比單純地看圖、找資料、得結論要好得多。所以,我們想通過創設一定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生物學知識,提出相應的問題,然後再利用學校有限的資源,通過“給生物找個家”的活動,讓學生更直接、更親近地去領悟自然界中的每一種生物都具有與其生活環境相適應的形態結構和生活方式。在課堂上,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觀察和思考、體驗和合作學習,使學生在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水平的基礎上建構起新的認知層次,理解生物對環境的適應現象是普遍存在的,同時生物也影響環境。

3. 教學目標

(1)結合圖片資料和標本,學會從多角度去觀察和分析“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瞭解生物的形態結構、生活方式與環境相適應。

(2)通過觀察圖片資料、標本,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分析綜合信息的能力;通過小組討論,在合作學習的基礎上,培養學生概括和表達的能力以及科學探究的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生物素養。

(3)理解人類是自然界的組成部分,人和其他生命與環境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4. 課前準備

準備三四幅具有代表性的圖片;幾種不同環境下生活的生物標本(動物、植物),用布將這些標本罩上並編號;放大鏡;學生分成七八個小組,圍坐在放有標本的實驗桌周圍。

5. 教學過程

(1)創設問題情境,引出探究課題。

教師連續展示精心挑選的美麗的自然風景畫,然後向學生提問:看完這些畫,大家有什麼感覺。

教師用語言來激發學生對自然界和諧美的共識;每當人們提到遼闊的草原,就會想到綠草和牛羊;提到茂密的森林,就會想到悠然自得的小動物;提到浩瀚的海洋,就會想起海洋中斑斕的海底世界和海面上飛翔的海鷗……但是,如果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看到牛羊在水裏泡着、魚在樹上掛着、鳥在地上躺着,我們會覺得很不舒服,認為是不和諧的。

國中生物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描述鳥類生殖和發育的過程;

2、識別鳥卵的結構,説明其各部分的.功能;

3、培養學生熱愛鳥類,感受自然之美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⑴鳥類生殖和發育的特點。(重點)

⑵鳥卵的結構及功能。(重、難點)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及相關實驗。

教學方法:

引導閲讀、觀察、實驗、啟發、講解。

教學過程:

情景引入:由多媒體播放“小鳥天堂”入手,鳥給人們帶來美的享受,“小鳥天堂”為什麼會有這麼多鳥呢?這與鳥的生殖和發育有關,引出課題。

新知識學習:

一、鳥的生殖:

請同學們閲讀課本第50~51頁相應內容,認真觀察書中的圖片,並思考:

①鳥兒大多在什麼季節繁殖?

②鳥有哪些與繁殖後代有關的行為?這些行為有什麼意義?

③鳥巢有什麼作用?

④鳥的生殖方面有哪些特點?

教師在學生活動後,點評,講解並小結:

1、鳥的生殖有明顯的季節性;

2、鳥有佔區、築巢、求偶、產卵、孵卵和育雛等複雜的生殖行為;

3、有性生殖,體內受精,卵生。

國中生物教學設計5

一、設計項目的緣起

1、學習中的侷限性,需要項目學習來拓展

蘇教版教材八年級上冊《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涉及生物的分類、認識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和保護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僅僅通過教材無法真正理解課本內容,必須通過大量的操作來體驗和推廣,必須親近自然,才能進行具體調查,達到目的。因此,有必要設計一個新的項目讓學生親身體驗來處理這個問題。

2、根據實踐,落實生物核心素養

如何落實學生分子生物學的核心素養,運用項目學習的理念,可以帶來非常明顯的實踐效果。蘇教版教材七年級《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的內容,運用項目學習的理念,可以有效拓展教材外的內容,運用科學探究的方法,塑造學院學生根據社會實踐活動的行為。責任感,生物學學生的核心素養強調要落實四個層次的素質:生命意識、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社會責任。根據設計方案項目學習活動對學生的核心素養非常有幫助。

二、項目學習的設計與實施

1、項目的驅動問題及成果

如何將項目主題和新課程標準濃縮成一個重大的、更有意義的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參與度,幫助他們專注於項目過程中鎖定的總體目標。但是,驅動問題可以是開放式的,也可以直接獲取某個主題的具體內容,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能力。關鍵是要與新課程標準的主要內容保持一致。以“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為例,可以做出如下設計方案。

首先,必須走進大自然去調查和實踐活動,調查結束後,必須進行分類表、調查問卷及其葉畫。一個既定的目標會導致一系列的問題,從而激發他們去思考如何處理問題。學習目標確立,且構成了對結果的期待與探索,從而產生學習的動力。

2、項目實施任務分配

提前準備給學生布置任務的時候,具體問題是多元化的,所以指導一定要實事求是,明確指令。畢竟這是他們第一次單獨進行課外實踐活動。因此,反覆編寫改變了項目學習的任務分配。

國中生物項目學習:探索生態中的綠色植物

項目介紹:打開報紙或看電視,你會發現“物種多樣性”是近年來非常流行的詞彙。身邊的各種生物都是人類的小夥伴,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基礎。如果地球上沒有了各種生物,那麼整個世界就沒有生機。從冰冷多風的北極雪原到悶熱的赤道森林,從阿爾卑斯山頂到北大西洋深海,從一望無際的戈壁到廣闊的草原……地球上到處都充滿着生命,展示了全球生物的多樣性。在這個項目中,將瞭解生態系統中的綠色植物是什麼,以及如何維護生態系統中的綠色植物,一起探索生態系統中的綠色植物。

任務1:實地考察

想辦法在周邊環境中掌握這些領域的相應研究和實踐,掌握生物物種在各個地區的傳播,掌握這些區域是否具有象徵意義。

任務2:方案設計

活動一:親近自然,尋找自然之美

(1)研究和選擇自然環境中的生物種類

觀察:池塘中的藻類

目的:舉例説明藻類植物的狀態和結構類型

設備:光學顯微鏡、蓋玻片、蓋玻片、滴定管、變色池水、飲用水等。

具體指導:①4名學生組成的任務組。關於池水變色,探討池水變色的原因。

②用光學顯微鏡分別觀察飲用水和變色池水,找出池水變色的'原因。

探索:藻類的相同特徵

(2)觀察:自然界中的裸子植物及被子植物

目的:講述校園裏常見的植物

設備:高倍放大鏡、樹枝剪等。

具體指導:

①8人一組,觀察學校的綠色植物,看看什麼是裸子植物,什麼是被子植物。

②參考表,設計方案校園綠化植物記錄表,記錄植物名稱、所屬種羣、關鍵形態特徵及生存環境。

③遇到常見問題時,根據互聯網和公共圖書館查閲相關資料。

討論: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生活在什麼條件下

課後研究:調查分析動物與人們當前生活的關係。

建議:(1)根據研究目的制定具體的研究計劃。

(2)根據自身的生活環境,確定不同的研究地點。例如,有的學生可以調查家禽養殖場,有的學生可以調查商場或農產品批發市場,有的學生可以調查食品工廠。

(3)根據調查內容,當場記錄相關調查數據和。

(4)分析調查數據和信息,尋求求真務實的結論,並與其他同學交流。

活動二:開展實踐的有效性研究

(1)選擇一兩個生物種進行分類(科、屬、種)

(2)葉畫製作(如使用葉或花構圖法)

(3)保持物種多樣性的手寫報告內容

3、項目學習實施過程

每個學生對這門學科的興趣都不一樣,每個學生的要求也不一樣。因此,在執行過程中,要求他們首先要仔細閲讀上述任務分配,瞭解活動目標,然後在任務組內與同學進行溝通。在實際活動之前,必須首先討論並獲得一個活動計劃,以明確每個人的職責分工。在這種職責分工的過程中,他們的個性被拋在了腦後,他們更注重彼此之間的相互幫助、合作和交流。作為教師,幫助他們找到實現目標的方法。完成後,任務組成員在活動記錄表上相互配合,共同交流,共同改進。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的環節中學習知識,理解其中的聯繫,學會與學生合作,並從中獲得一定的收穫。

在此過程中,配套任務清單要求學生以書面形式填寫實踐記錄卡。

4、項目學習的驗收

小組報告標準

(1)生物物種調查統計分析表:問卷調查、實地調查資料、調查報告統計分析10分;缺一個8分;只有調查報告得6分。

(2)成績展示:3個成績10分;執行兩個結果8分;執行一種效果得6分。

(3)任務組成員職責分工:職責分工內容全面有效,工作職責描述詳細有效得10分;明確職責分工的主要內容得8點;任務組成員職責明確得6點。

根據上述規範,對各任務組返回的活動過程記錄卡和結果進行點評,並在課堂上展示,包括:對活動計劃的解讀和活動的過程。同時規定,其他同學必須認真聽取任務組的內容,然後由活動任務組的同學進行講解。最後,我們將一起討論和體驗生態系統中的綠色植物。

三、項目學習的思考

項目學習的特點是“以始為終”。學生實踐活動的每一步都由一定的評價標準決定,正確引導學生走向更好的方向。這次的活動很詳細。從制定到執行,每個過程的每一個階段都不乏,儘可能幫助學生獨立進行,讓他們詳細體驗做事的階段和過程。

在這個項目中,學生們真正地參與、實踐、體驗,進而培養學生在生物方面的邏輯思維。根據本次項目的活動,學生將培養創新理念,學習健康生活方式,具備責任擔當的素質和在實踐中拓展創新的能力,使學生具備適應終身發展的必要素質和重要能力,努力成為全面發展的人。這個項目不僅體現了生物的特色,同時也提升了學生對生物的認識,讓學生們感受到生物課程內容所包含的歷史人文價值和科研理念,讓生物走進學生們的生活,體驗生物邏輯思維的快樂音符。

國中生物教學設計6

一、教材與教學對象分析:

本節教學可以説是本章的一個小結,第一、二節學習的內容都能用於解決本節所涉及的問題。因此,本節的教學可以較好的體現出科學知識在指導健康生活中的價值。

本節教材的引入也很有特色,它改變了傳統的文字敍述,而是利用報紙上的信息激發學生對合理營養和食品安全的重視。教師可以提前組織學生收集當地近期各種宣傳媒體中有關合理營養和食品安全方面的信息以便用於課堂教學。總之,本節教學活動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讓學生在積極參與和主動學習的活動中學習知識、發展能力、培養感情。

七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收集和整理資料的能力,具有了分析、解決、總結問題的能力,初步學會了調查的基本方法,並且有較強的求知慾和表現欲。這個時期的學生也處於一個比較叛逆的階段,很多同學與父母的溝通是比較少的,所以這節課的設計不僅鍛鍊了同學們多方面的能力,也是學生與家長進行情感溝通的一次好機會,因而本節課的'設計是符合學生的知識能力水平和心理特點的。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能説出什麼是合理營養。

2、知道什麼是食品安全。

能力目標:

1、能為長輩設計一份營養合理的食譜,並親自下廚烹飪。

2、收集、整理資料的能力。

3、分析、解決、總結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

1、通過親自為長輩烹飪可口的飯菜,關心長輩的飲食和健康。

2、認同環境保護與食品安全之間的統一性。

三、重點和難點:

重點:

1、關注合理營養和食品安全在健康生活中的意義。

2、通過分析,認同環境保護與食品安全之間的統一性。

難點:

設計一份營養合理的食譜,將所學知識上升為意識再將意識轉化為行為。

四、課前準備:

學生:

1、準備小品《不吃早餐的壞處》;

2、學生早餐和正餐情況的調查報告;

3、為長輩設計一份營養合理的食譜,拍相片、整理評價意見;

4、收集有關食品安全的資料;

5、製作有關合理營養和食品安全的手抄報;

6、收集若干食品包裝袋和包裝盒。

教師:

1、收集若干食品包裝袋和包裝盒,以備教學需要;

2、課前培訓學生,指導小組長如何開展調查和收集、整理資料;

3、電視報刊中有關合理營養和食品安全的信息;

4、指導學生寫出調查報告,並將收集到的資料製成多媒體課件或錄相帶;

5、指導學生製作手抄報;

6、讓學生明確科學知識在指導健康生活中的價值。

五、教學媒體運用:

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主要運用電腦平台和實物投影。

國中生物教學設計7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人從生物圈中獲取食物和氧氣,並把體內產生的廢物排出到生物圈中,都必須通過循環系統的運輸。血液是循環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習循環系統的基礎。

2、教材內容:本課教學包括:血液的組成及功能;血漿的成分和功能;三種血細胞的特點及功能;有關人造血液、造血幹細胞的研究。

3、重點難點分析及確定的依據:分析教學內容,與老教材不同的是,降低了知識難度,減少了過多的專業術語,避免學生學習過細過難的生理學知識。所以我把重點難點放在以下幾方面:

教學重點:血液的成分及功能

血液在心臟和血管組成的密閉的管道系統裏循環流動,帶動着物質的運輸,保障各項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掌握這部分內容是為學習“血液循環”奠定基礎。

教學難點:用顯微鏡觀察人血的永久圖片,嘗試識別紅細胞和白細胞,血紅蛋白的特性

藉助顯微鏡來觀察人血的塗片,可以讓學生由感性到理性的認識血液,加深學生的理解,同時加強對學生進行技能訓練。

4、學情分析:學生對血液既熟悉又陌生。雖有流血、驗血的經歷,但對血液含有哪些成分,以及各成分有什麼作用,還知之甚少。

5、教育教學目標

根據上述教材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心理特徵,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A、描述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B、使用顯微鏡觀察人血的永久塗片,嘗試識別紅細胞和白細胞;c、瞭解有關人造血液、造血幹細胞的知識。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運用顯微鏡觀察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培養學生科學的實驗態度;激勵學生將來從事醫學研究,解決醫學難題,造福人類。

二、教法學法

下面,為了講清重點突破難點,使學生能達到本節課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如果把掌握知識的過程比喻為建造一座大樓房,那麼教師應提供給學生的只是建築材料——磚頭、石灰等,把這一切堆砌的工作應當由學生去做。為了充分體現教師是引導着,學生是主體,我在這堂課的設計過程中運用先學後教、合作探究、問題探究等教學手段,運用啟發式,討論式,問題激趣式等教學方法,讓學生參與整個課堂活動,即發揮了集體的作用,也能讓同學們在活動中學會人與人之間的合作與交流。

1.熱點問題引入法:

通過“白血病”這一熱點,引出什麼是血液?血液由哪些功能?如果出現異常會有什麼嚴重後果,激發學生探究學習的興趣。

2、自主探究交流合作

利用多媒體,真實形象的展示血液,並安排指導學生實驗,給與學生表現的空間,活動的空間,自由探究的空間,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培養學生操作能力,獲取及處理信息等各方面的能力。

3.讀圖分析小組合作學習:

通過讀圖析圖,獲取信息,讓學生認識顯微鏡下的血細胞,進一步提出問題,並嘗試解決來鞏固問題、深入問題。小組合作學習:通過小組間的合作,學生參與整個課堂及課下活動,既發揮了集團軍的作用,同學們也在活動的過程中學會了與人合作和交流。

4、模擬轉換角色法:

通過角色的互換,進一步體驗血液及各種成分的功能,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並能加深鞏

固基礎知識,激發學生興趣,體現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三、教學程序分六個步驟

1、熱點問題導入新課

教師出示有關白血病的有關報道,由學生説出對白血病的認識與看法,引出學生對血液的`興趣。教師出示幾組圖片,明確血液在人體中的重要地位,激發學生進一步認識探究血液的積極性。

2、讀圖實驗自主探究

首先,教師出示血液分層圖,血常規化驗單,血漿成分示意圖提出下列問題:a、試管中的血液分為幾層?各層呈什麼顏色?各層的比例大致是多少?b、綜合上面的資料,你認為血液可能由那幾部分組成的?常規化驗單上所列的血液成分,分別應在什麼層次?c、血漿的主要成分是什麼?d、為什麼把血液稱為“流動的組織”?

指導學生實驗:用顯微鏡觀察人血的永久塗片。讓學生從感性上認識紅細胞和白細胞,並且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對照顯微鏡下的血細胞的圖片回答問題:a、你所觀察的人血永久塗片中數量最多的細胞具有什麼特點?這是什麼細胞?b、你是怎樣區別紅細胞和白細胞的?c、為什麼看不見血小板?利用你認識我嗎這個活動鞏固新知,激發學生興趣。

然後,教師播放一段有關血紅蛋白的影片,血紅蛋白的特性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把難點易化

3、角色互換知識再現

通過我是小醫生、角色互換等活動,激發學生興趣,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與競爭意識,並能解釋生活中常見的現象,使知識得以再現。

4、鞏固小結自我評價

通過學生自主構建知識網絡圖表,加深鞏固基礎知識,形成網絡體系,增加整體記憶。

5、前沿科技思想昇華

指導學生閲讀有關“人造血液”和“造血幹細胞和幹細胞研究”,激勵學生致力於科學研究,造福人類,實現學生思想的昇華。

國中生物教學設計8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在前面學習了致同學們之後的第二節課,在第一節課中學生們認識了學習生物的重要性,接着學習生物的特徵是自然而貼切的,同時它是後面學習調查生物及生物分類的基礎。讓同學們在常見的生命現象層面上了解生物區別於非生物的特徵。

教學目標

①觀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較它們的區別。②學生能夠舉例説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徵。③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發散思維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和表達能力。④增強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熱愛生活,珍愛生命。

教學重點和難點

①重點:學生能夠舉例説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徵,增強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情感。②難點: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觀察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學思路:

從學生身邊熟悉的事物開始提問,引導學生分析生物與非生物的區別在於是否具有生命。然後利用大量的圖片,讓學生觀察,討論分析,並對照教科書的描述內容歸納生物的共同特徵:①除病毒外,生物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②生物體都有新陳代謝作用;③生物體對外界刺激都能發生一定的反應;④生物體都有生長,發育和生殖的現象;⑤生物體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⑥生物都能適應環境,也能影響環境。

教師準備

①教師製作多媒體課件,準備實物、圖片。②教師準備與課程相關的掛圖。

學情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朝氣蓬勃,熱愛大自然對,新奇的事物充滿好奇,希望探索其中的奧妙他們學習生物的起點基本上是一致的,通過第一節的學習,學生對生物學知識有一些淺顯的認識,對生物本質的認識還不夠,應該認識到不同的學生認知水平也是不同的,盡最大努力讓所有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最好的發展,

教學策略

通過預習學生從調查身邊事物開始,使學生認識到生物和非生物的區別,引導學生觀察,討論,推理,歸納。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聯繫學生生活經驗和學習背景,將啟發引導與學生的觀察思考相結合,同時結合現代化多媒體輔助教學,利用學生感興趣的兩個物體,讓學生進行討論、分析,從而獲得有關生命的基本知識,再通過學生容易混淆的知識達到對生命本質的認識,引入特徵的例子,讓學生根據已有得對生命的特徵認識的知識去判斷,從眾多的生物事例中歸納出生物的共同特徵,獲得系統的科學知識。

教學方法:

通過觀察、探究對生命特徵進行探討,主要是引入一些常見的例子進行集體討論,師生對話,培養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學生的探索精神,突出學生的主動學習的地位。

學法:

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觀察、討論、探究、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能夠從特殊到一般,從普遍到特殊的.認識規律。

教學設計:

(一)設計預習提綱,以問題的形式在課前發給同學們:

1 你家裏有哪些生物?

2 機器人和鐘乳石是生物嗎?

3 什麼是生物?

引導學生在家裏進行觀察,培養對本節課的興趣,對知識形成已知部分和未知部分,讓學生帶者問題聽課,逐步培養學生的主動精神,真正認識到什麼是生物。

(二)上課

1 檢查預習題 通過提問的形式檢查預習題的效果,學生回答起來不是很全面,教師應做適時的評價,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培養學生的良好的學習習慣。

2 觀察有山、水、蟲、鳥、樹、石頭的多媒體畫面,欣賞與畫面協調的音樂,請學生描繪所看到的大自然,並回答所看到的畫面中哪些物體是生物,哪些物體是非生物。使學生對生物的概念有一個初步的認識。(注意鼓勵中差生參與)

3 因為學生對小動物較感興趣,通過學生較感興趣的小動物作切入點,創設情景。師敍述:我們見過電動玩具小狗,它會動、會叫,它是生物嗎?與家裏養的小狗相比,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嗎?學生回説出許多不同點。教師可進一步引導、啟發:“如果你打它一下,它會跑嗎?”“電動小狗會生小狗嗎?以此比較生物和非生物的區別。

4 知道小狗的特徵後,如何使學生對關於生物的認識達到共識呢?接着指導學生按照課本第二頁觀察的基本要求,觀察課本第三頁圖1-10,分別讓學生説出各種生物正在進行的生命活動,並提出問題:①植物和動物對營養的獲得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②人類是否也是需要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③動物和人體排出體內廢物的方式有哪幾種?④獅子發現獵物後迅速追擊,斑馬發現敵害後迅速奔跑,含羞草受到碰觸時展開的葉片會合攏,這些事例説明了什麼?學生分組討論,選出代表,舉例説明。各組間可針對不同的觀點進行辯論,使大家認識到生物與非生物的不同。總結出生物的基本特徵。這一過程的設計使學生對生物概念的認識有更深一層的瞭解,是知識的拓展,延伸。

5 集思廣益,調動思維潛力,學生觀察某些生物圖片或多媒體課件,結合平時瞭解的生物知識,協作互補,從記憶中搜索信息,説出生物的其他特徵。例如,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生物有一定的壽命等。

(三)複習

出示兩道題:

1 想想你(也就是人體)具有哪些生物特徵?

2 當你看到路邊的一棵草,一朵花時,是否認識到它們也有生命呢?

隨着這兩道題的解答,本節的重點內容生物的基本特徵,進行了及時的複習和鞏固,並與生活實際緊密地聯繫在了一起,同時也對學生進行了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熱愛生命地情感教育。

接着讓學生回憶剛才地預習題地回答對生物和非生物地判斷是否正確,加深學生地理解和記憶。

(四)作業

1 機器人是生物嗎?

2 參照課本第6頁的敍述,討論珊瑚,珊瑚蟲,哪個是生物?説明理由。

這兩道題的設計是把容易混淆的問題為切入點,起到突破難點,學以致用的作用。

(五)小結

先讓學生回答,教師進行糾正,解答問題。並進行板書生物的五個基本特徵,並強調這五點就是判斷是不是生物的標準。最後讓學生默寫生物的五個基本特徵,強化本節的重點和難點。使知識得到昇華。

國中生物教學設計9

一、教學內容分析

北京版國中生物課程標準中將生物的生殖和發育按照人、動物和植物分成了三部分。本節以講解和比較昆蟲的生殖和發育為主。教材中分別以家蠶和蝗蟲為例,介紹了完全變態發育和不完全變態發育的概念和過程。課堂上讓學生分析資料,對常見的其它昆蟲的生長髮育類型進行分類、總結。同時比較昆蟲、兩棲動物、人類和綠色開花植物的在生殖方面的共同點,課上通過啟發、觀察、比較、討論、探究等形式,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興趣,體驗到生物學知識與多學科的密切。

二、教學目標分析(一)知識與能力目標

1.舉例説出昆蟲的生殖和發育過程。2.描述描述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育過程3、比較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1.觀察昆蟲的生殖發育過程,提高觀察能力。

2.通過觀察圖片、視頻等相關資料,培養學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鍛鍊學生的交流合作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嘗試在基於本學科基礎上,與其他學科相結合。

三、教學重點

能夠舉例説出昆蟲生殖和發育過程及特點。

四、教學難點

嘗試運用所學,對常見昆蟲的生殖發育進行分類;並嘗試與多學科內容建立聯繫。

五、板書設計

動物的生殖和發育

有性生殖無性生殖

七、課後小結

國中生物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 描述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

2、 舉出例子並初步培養學生環保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描述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

難點: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理解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辯證觀點。

教學過程:

導入:先比較仙人掌和普通植物的不同,分析為什麼仙人掌的葉子退化成刺,得出結論是為了適應乾旱的環境。同時學生分析刺蝟、變色龍、竹節蟲,得出除了環境影響生物之外,生物本身也能適應環境。

除了環境影響生物之外,生物本身也能適應環境。

分析書本P19的資料,回答問題:生物的形態結構或生活方式的特點與它們的生活環境有什麼關係?觀察兔子和貓的雙眼在頭部的位置,你能發現什麼問題? 從而學生自己得出結論,生物為了適應不同環境其形態結構都有所改變。

生物除了適應環境,同時也影響環境。

過渡問題:那是否生物只能被動地適應環境呢?生物本身對環境有沒有影響?學生舉出例子,人類對環境的`影響,植物對環境的影響,動物對環境的影響(蚯蚓、鼠婦疏鬆土壤,柳、杉樹能吸收空氣中的有害成分,幫助淨化空氣,人類大量得排除廢氣、廢水使環境受到污染……)

講解實驗:植物對空氣濕度的影響。

? 1.提出問題:植物對空氣濕度的影響

? 2.作出假設:裸地,草地,茂密的灌叢的空氣濕度不一樣.

? 3.制定計劃:學校內測量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叢中的濕度.(裸地指什麼?灌叢指什麼?)

? 4.填寫P7空氣濕度記錄表.並畫出曲線圖.

? 5.注意:如果裸地或草地上有小水窪,測量濕度時,能把乾濕計放在水窪邊嗎?測量灌叢的濕度時,能把乾濕計放在地上嗎?

舉例:曲線圖的畫法:

總結:前面一節課和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環境對生物有影響,生物在適應環境的同時也影響着環境,所以,生物圈中的生物和環境是不可分割的統一的整體,我們可以利用這些知識來解答下面問題。

6、練習:

1)如果將生活在淡水中的鯽魚放入海水中,不久就會死亡,這一現象説明( )

A.每種生物都是有壽命的

B.每種生物都有自己賴以生存的生活環境

C.動、植物改變生活環境就會死亡

D.生物的生存環境很容易破壞

2)生活在陰濕環境中的植物,葉片一般大而薄,主要作用是( )

A.充分利用光能 B.減少陽光照射

C.適應低温 D.適應潮濕的環境

3)許多種鳥具有保護色,但也難免常被嗅覺發達的獸類所捕食,對此最好的解釋為( )

A這些鳥不適應環境

B.被食的鳥是警惕性不高的

C.適應是絕對的

D.適應具有一定限度和相對性

國中生物教學設計11

一、教材分析

該內容是人教版《生物學》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的一個探究活動,也是學生學習生物學以來接觸的第三個科學探究,是本章第一節“種子的萌發”的重點。學生對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有了一定的認識,而探究“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在進一步綜合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的同時,對學生科學方法的訓練上側重訓練設置對照實驗。並且通過學生自己的探究活動,能夠描述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

但對於學生而言,此探究活動有較大的難度,一是因為距前兩次探究活動的時間比較長,二是要探究的條件不止一個,要設置的對照組也不止一個,等一系列困難。根據教材和課程標準及學生的學習情況,我擬訂本課的教學目標、重點、難點:

(一、)教學目標:

1、知識方面:

説出影響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

2、能力方面:

(1)通過參與實驗方案的設計,探究影響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掌握對照實驗這一方法,培養設計對照實驗方案的能力和創新能力。

(2)通過自主探究和小組合作探究,學會控制實驗條件,檢驗不同的環境因素對種子萌發的影響,進行科學方法的訓練。

3、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

通過探究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使學生認識到生命的.來之不易,激發學生樹立生態學的觀點,認識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二、)重點:

1.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是本課知識重點。

2.設計對照實驗是本課技能訓練重點。

(三、)難點:

對照實驗的設計訓練是本課難點。

二、教學策略

根據課程標準“將科學探究引入義務教育階段生物課程的內容標準,是為了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使學生能主動地獲取生物科學知識,體驗科學過程與科學方法,形成一定的科學探究能力和科學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創新精神”的要求,本堂課安排的研究活動的重點為“實驗方案的設計”同時,按照學生能力發展的水平和需要,本堂課創造性地處理教材,先安排設計種子萌發必要條件的實驗方案,再引導學生髮散思維:探究影響種子萌發的其他條件。

另外,“種子的萌發的環境條件”的探究活動,需要若干天的時間才能完成,本堂課的做法是在課內完成探究活動的方案設計、交流、確定等,而在課後去完成管理、觀察、記錄、整理數據、得出結論等工作;再在另外的課上進行交流討論。既不加重學生課外負擔,也較合理地利用了課堂時間。

三、教學設想:

基於以上的教學策略,我的教學設想是這樣的:

第一環節:提出問題,利用課件1創設問題情境。

學生活動:(1)觀看課件1,欣賞奇花異草圖片---(奇花異草由種子萌發而來)(2)明確主題,明確學習主題:探究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

利用課件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開啟學生思維,集中學生注意力,並能創設問題情境。

第二環節:作出假設

提問課前佈置的問題:如果給你一些種子你希望把它們播種到什麼樣的環境中呢?學生通過課前請教長輩、查找資料等已經有了初步的瞭解,教師

引導點撥,作出假設:種子的萌發可能需要適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氣(有的同學還提出陽光、土壤、肥料等)。

明確本課探究重點:種子的萌發需要水、空氣、温度。

第三環節:制定計劃

討論提綱,制定計劃:參照提綱(演示課件2)和課本的方案,以實驗小組為單位制定實驗計劃。

(一、)設計種子的萌發需要水、空氣、温度的探究方案。

(1)個人設計方案。

引導學生複習設計對照實驗的要點,分析課本的方案,複習設計對照實驗的要點:控制變量和設置對照實驗時,實驗條件中除了要研究的問題外,其他的應該保持一致。

①出示討論提綱:提綱主要依據課本92頁討論題設計。

②演示課件3,課件展示教師提供的材料用具圖:

種子:大豆、菜豆、綠豆、小麥、水稻、芥菜子

器皿:罐頭瓶、培養皿、酒瓶、盤子、塑料桶

材料:、泥土、餐巾紙、粘土、棉花、濾紙。

全班分成3個大組,分別針對種子的萌發需要水、種子的萌發需要空氣、種子的萌發需要適宜的温度這三個假設開展探究,每名同學作為大組成員之一,針對本組研討主題,參照討論提綱,自主設計實驗方案。

③鼓勵學生不要侷限於課本、教師提供的材料用具,也可以利用自己的材料用具進行實驗並用簡圖畫出實驗裝置。

(2)小組討論方案。每個大組內部分成若干小組(以4人為1小組),各成員在自己設計的基礎上進行小組討論,修訂計劃,推出最佳方案,準備小組間交流,討論結果。(3)小組交流。小組之間進行交流,教師參與小組討論,鼓勵學生大膽創新,設計出簡便易行的方案。組織學生間的交流與自評,參與互評。學生修訂、完善計劃。(4)小組再次討論方案。(5)再次小組交流,小組之間交流,進一步修訂、完善計劃。

在以上工作完成很好情況下,進行如下設計:

(二、)設計種子的萌發需要其他條件的探究方案。

演示課件4,課件展示教師提供的材料圖:

材料:泥土、餐巾紙、粘土、棉花、濾紙、清水,牛奶、洗滌劑、醋等。

提示學生:你還想知道哪些條件對種子萌發有影響嗎?

鼓勵學生針對自己感興趣的條件(種子萌發是否需要光照?糖、洗滌劑、牛奶對種子萌發有什麼影響?等)設計對照實驗。

對有創意的給與肯定,不科學的幫助分析原因,鼓勵改進或重新設計。

(4)總結全課,提出課後探究要點。評論中讓學生明白:

①控制變量和設置對照實驗時,實驗條件中除了要研究的問題外,其他的應該保持一致。

②實驗材料的選擇要避免偶然性和減少誤差,實驗要有共性。

針對本堂課的難點是對照實驗的設計訓練,通過出示討論提綱、課件展示教師提供的材料用具圖等指導學生設計,突破難點,組織和引導同學設計方案;在協作性小組活動過程中,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小組工作,鼓勵小組成員之間互相幫助,給予各個小組報告他們的工作及其成果平等的機會,所以多次組織小組內、小組之間的交流,在此基礎上進一步修訂、完善計劃。

第四環節實驗探究為課外活動,第五環節得出結論和第六環節表達和交流在下節課中完成。

設計這節課,我力求做到:通過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優化課堂結構從學生的生活經驗為切入口,引導學生進行探究,通過讓學生在“做科學”的過程中,學會生物學實驗的一般方法,體驗科學發現的過程,探索科學的樂趣。

在整個教與學的活動過程中,教師只是平等中的個體,不僅僅是單純的教,而且也通過與學生對話被教,而學生在被教的同時,也同時在教。整個教學過程是師生平等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

雖然探究“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在對學生科學方法的訓練上側重訓練設置對照實驗,但“教師在引導學生參與科學探究活動時不僅應讓學生參加科學探究的某些方面的活動,也應該讓學生有機會參與若干完整的探究活動,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所以設計以上環節的活動,提供機會讓學生親自嘗試和實踐,並進一步加以指導和鼓勵。

討論提綱:

1、你想探究的是什麼問題?

2、課後你將立即實施本計劃,在此前提下,你認為選擇什麼樣的種子比較好?

3、每一組應當有多少種子?每一組只有一粒種子可以嗎?

4、實驗探究時需要哪些材料工具?(請你思考如何使用)

5、你準備怎樣設置實驗對照組時,實驗對照組提供什麼樣的環境條件?對每一個實驗組的處理,除了所研究的環境外,其他環境是否應當與對照組相同?

6、實驗中應如何操作?實驗過程中應注意哪些問題?

7、明確分工組長:主持討論每一個問題,作好分工

討論內容記錄員:簡單記錄討論結果,準備大組交流

實驗主操作人:負責實驗的操作,其他人輔助

觀察記錄員:負責觀察、記錄實驗結果

2、請設計實驗方案,並用簡圖或文字書面表達出實驗設計思路。(比一比,看誰的方案最優秀,看誰的記錄最精彩!)

國中生物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通過測量胸圍差等活動,概述肺與外界氣體的交換過程。

2.通過觀察模型和演示實驗,提高觀察、判斷、推理以及科學實驗能力。

3.通過分析資料等活動,概述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過程。

4.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由於學生未學到物理課中的擴散作用,且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是學生看不見、摸不着的,比較抽象)

教學重點

1.外界氣體如何進入肺

2.肺內的二氧化碳如何被排出。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1.導人新課

方案一:深吸氣後屏住呼吸,看能維持多久,體驗氣體交換的意義。

組織活動,引導學生説出氣體交換的重要性。

方案二:聯繫自己的身體結構,對照模型或掛圖,觀察肺在人體中的位置,描述肺的功能。

出示模型或掛圖,進行直觀教學引導學生觀察並描述肺的位置和功能

方案三:觀看錄像,小組交流討論。

播放錄像,通過直觀手段引導學生了解肺的功能。

方案四:回憶上節課所學的知識,回答提出的問題。

複習舊知識,提出問題:呼吸系統由哪些器官組成?肺有什麼功能?

2.肺與外界氣體的交換`

2.1測量胸圍差

方案一:閲讀有關的課文後,一組同學上講台給全班同學進行科學的操作,其他同學觀察操作過程。課後每位同學測量自己的胸圍差。

提供軟尺,引導學生閲讀和觀察組織交流,並做出評價。

方案二:上講台演示的同學故意進行錯誤的操作,讓其他同學找出錯誤並糾正。

在學生閲讀的基礎上,強調要仔細觀察,引導學生糾錯。

方案三:學生課前測量自己的胸圍差,上課時小組成員將測量結果展示出來,並果進行交流討論。(課前佈置,上課時引導學生交流討論。)

在教師的指導下,獨立或分組討論分析提綱中的問題,得出正確結論。

2.2在測量結束後,嘗試提出問題,並進行交流討論。

測重出示討論提綱,組織學生交流討論,

討論提綱如下:

你和其他同學的胸圍差有區別嗎?你認為你們的胸圍差的差別和什麼有關?

胸圍差能完全代表胸廓容積的變化嗎?胸圍差的大小説明了什麼?外界氣體如何進入肺?呼吸肌運動引起胸廓容積的變化活動:將手置於肋骨處,感受呼吸時胸廓的變化,交流討論,歸納出由於肋間肌收縮和舒張,引起胸廓的前後徑、左右徑的增大和縮小的結淪。

2.3組織活動,引導學生通過親身體驗來探究呼吸時胸廓的變化。

2.4觀察錄像或模型演示,在教師的引導廠思考,並得出結論。

2.5放映有關呼吸時胸廓變化的錄像或演示模型,引導學生觀察,明確容積變化引起氣壓變化,氣壓變化引起換氣。

2.6質疑:胸廓的變化與呼吸有什麼關係?到底是胸廓擴大導致吸氣,還是吸氣導致胸廓擴大呢?學生產生強烈的探究慾望。

引導學生觀察,降低學習難度。

通過打氣筒給氣球充氣的演示説明。

2.3模擬膈肌運動

2.3.1觀察教師的演示,分析討論並歸納出膈肌的收縮和舒張引起胸廓上下徑的變化。

2.3.2通過演示引導學生觀察討論。

2.3.3小組討論後,全班進行概括小結:呼吸肌的收縮和舒張引起胸廓容積變化,容積變化引起肺內氣壓變化,從而完成呼吸運動。

2.3.4引導學生小結呼吸運動的過程。

説出日常生活中—一些有關胸廓擴張縮小與呼吸關係的例子(如冬天蓋厚被子感到胸悶等)。

引導學生聯繫日常生活經驗,啟發學生説出胸廓擴張縮小與呼吸的關係,留下懸念:氣體進入肺後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呢?

(第二課時)

1.複習上節課的內容

回憶上節課所學知識,複習提問:胸廓的變化與呼吸運動有何關係?由學生的回答引入本節課內容:氣體進入肺後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

2.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

氣體進入肺內之後發生了什麼變化?

觀看教師的演示實驗

A.按資料分析中的實驗裝置操作;

B.取兩個錐形瓶,分別裝入等量的石灰水,向其中一瓶內的石灰水吹氣,為什麼在實驗置中設置甲瓶?

C.用口吹入的氣體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混濁説明了什麼?

D.人呼出的氣體和環境中的氣體有什麼區別?

為什麼會有這種區別? (耳球向另一瓶內的石灰水吹氣),並分析數據,得出結論。

3.氣體交換原理

嗅到教師噴出的香水,理解氣體總會從濃度高的地方向濃度低的地方擴散。

向教室內噴灑香水,引導學生了解氣體擴散的原理,説明氣體進入人體也遵循3.1擴散原理。

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過程

3.1.1觀看掛圖,認真聽老師講解。理清思路,綜合概括。

3.1.2回憶所學知識,合作交流,歸納問題的答案。

3.1.3引導學生歸納外界氣體進入人體組織內的過程,並對學生的答案及時進行反饋。

將前後知識聯繫起來,自己解決疑惑。

提問:進入血液的氧最終在細胞中的什麼部位被利用?引導學生聯繫前後知識,鼓勵學生積極思考。

3.1.4小結和練習

引導學生從知識和能力兩方面小蛄本節內容,並指導學生做課後練習。

課後實踐

課後測量自己的肺活量,並和其他同學的肺活量進行對比。

引導學生參與課後活動,並給予評價。

國中生物教學設計13

一、目標定位

知識目標:1.設計探究活動,説出鳥卵適合於陸地上發育的結構特點

2.描述鳥的生殖和發育過程

能力目標:在開放性探究活動中,使學生學會科學研究的方法,提升科學探究的能力。

情感目標:通過了解鳥類生殖與發育過程,培養學生關心愛護鳥類的情感。

二、方法闡釋

在教學活動中,創設條件使學生通過觀察事物或親身參與探究活動,獲得感性認識。在認識卵殼和殼膜的結構時,可鼓勵學生動手實驗,來感知卵殼對外力的承受能力,以便理解卵殼對卵的保護作用。在課前將雞蛋放置在醋酸中一段時間,使蛋殼溶解,殼膜露出,上課時讓學生親眼觀察。在學生觀察雞卵的內容結構時,注意引導學生將實物與插圖相結合,認清雞卵的各部分結構。為了幫助學生認識新鮮的雞卵是“活”的,可將孵化一段時間的雞卵,演示給學生觀察,因為此時的雞卵的胚胎經過一段時間的發育成百塊裝,在卵膜周圍有血管分佈。結合雞卵發育過程的模式圖,引導學生分析卵的各部分結構的作用,理解雞卵發育為什麼能完全擺脱水環境的限制。

三、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教師:製作本節課件、收集與鳥的生殖與發育相關的材料、鳥的繁殖行為錄像。

探究實驗材料:解剖剪、鑷子、燒杯(內有40℃~50℃的温水)、培養皿

學生:愛迪生孵小雞的故事、興趣小組成員醃過的生雞蛋、每組兩個生雞蛋、收集與鳥的生殖和發育有關的資料

環節一:温故知新,對比回憶

比較昆蟲、兩棲動物的生殖方式和發育方式,引入鳥的生殖和發育

(教師出示各種各樣的鳥巢,讓學生思考鳥巢的作用)

師:有沒有困惑的問題?我們共同交流和探討,好嗎?

生:在冬天,喜鵲窩高高地掛在樹上,喜鵲來回飛也不去住,這是為什麼?

生:這我知道,喜鵲窩只是用來繁殖,孵卵的地方。

生:剛孵出的小雞毛茸茸的,十分可愛。可剛孵出的小麻雀,粉紅色的皮膚上一根羽毛都沒有。為什麼會這樣?

師:雞是早成鳥,麻雀是晚成鳥。

生:鳥卵孵化的時間有多長?需要幾天才能孵化出來?

生:我知道,不同的鳥類需要的時間不一樣,雞需要21天。鳥類的孵化時間一般與鳥類的大小有關。小型鳥類為13-15天。中型為3-4星期,大型鳥類時間還要長。

生:雞孵化出來後,是纖細的絨毛,長大後為什麼會變成那樣的羽毛了,這是什麼決定的?

生:我知道這是由DNA決定的,它控制着生物的生長和發育,當雞發育到一定階段時,它的羽毛就要發生變化,由絨毛變成羽毛,這也是為了適應環境。

生:為什麼家裏買來的雞蛋孵不出小雞來?

生:這事我知道,買來的雞蛋多數是沒有受精的雞蛋,不受精就不能孵化出小雞來。

師:對,只有受精的雞蛋,在適宜的條件下,才能孵化出小雞來。我們今天就探究這方面的問題。下面利用你們手中的雞蛋,兩人一組完成探究任務吧!

環節二:探究新知觀察分析

一、觀察鳥卵的結構(整個探究過程分為四個步驟:觀一探三)

師:播放小雞破殼而出的短片,問:一枚小小的雞卵為什麼能發育成可愛的小雞呢?是不是與它的結構有關?

【觀一】先讓學生觀察鳥卵的形狀(一頭鈍、一頭尖)

【探三】

一探卵殼:讓學生單手用力握雞卵,看會不會輕易捏碎,理解卵殼的保護作用。

二探鳥卵的內部結構:讓學生先看書上的觀察操作步驟,明確操作目的,並在屏幕上出示探究過程中幾個需要注意的問題:①觀察氣室的大小②用鑷子開出的口要比卵黃大,否則卵黃在倒出時會被劃破。③注意觀察卵黃上有沒有小白點?④用牙籤先輕輕按壓卵黃,再把卵黃刺破並拔出來,感受卵黃的存在。隨後學生進行探究實驗,教師巡視指導並進行點撥。

在屏幕上出示雞卵結構圖,讓學生按照圖上數字的順序,説出雞卵內部各個結構的名稱,瞭解學生實驗的效果。藉助投影片,告知學生胚盤、卵黃膜和卵黃共同構成了卵細胞,細胞核位於胚盤中。利用實物投影展示受精卵和未受精卵的胚盤,讓學生對照觀察並進行比較。

生:未受精卵的胚盤顏色發白而且胚盤小,已受精卵的胚盤顏色發深而且胚盤略大。

師:既然這兩種卵的胚盤差別這麼大,那麼請大家考慮一下,胚盤有什麼作用?

生:是胚胎髮育的部位。

師:我們如果把這個雞卵放在桌上滾動,不管它怎麼滾動,卵黃始終位於卵白的內部,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提示:觀察繫帶在卵中的位置,繫帶有何作用?)

生:繫帶對卵黃起固定作用,並可以減少胚胎受到的震動。

師:胚胎的發育離不開氧氣和養料,這兩類物質分別由什麼提供?

生:氣室提供空氣,卵黃和卵白提供養料。

師:卵黃和卵白相比較,誰的營養更豐富?有的同學不愛吃蛋黃,其實卵黃的營養價值要高於卵白,它是卵細胞的主要營養部分。

(指導學生看書並討論,總結出其它結構的作用。)

師:剛才大家都看到了,氣室容積很小,那麼如何提供胚胎髮育所需要的大量氧氣?

生:卵殼是透氣的,表面應該有氣孔存在。

三探氣孔:引導學生利用桌上的物品設計探究方案,並且用温水浸泡法來探究一下氣孔是否存在,對於學生的開放型設計思路,教師應給與適當的鼓勵。

師:大家想一想,鳥卵的結構為什麼要這麼複雜?這與它周圍的環境相適應嗎?

生:堅硬的卵殼和內部的殼膜起保護作用,卵白提供水環境,氣室提供了氧氣,卵黃提供營養物質,給鳥的胚胎髮育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從而增加了對陸地複雜環境的適應性。

請同學們運用剛才學過的知識,解決以下三個問題:

1.養雞場在挑種蛋的時候,從來不用那些蛋殼表面污穢面積較大的蛋,因為它們孵不出小雞,這是為什麼呢?

生:因為這些雞蛋表面的髒物堵塞了卵殼上的氣孔,妨礙了裏面胚胎的呼吸,所以孵不出小雞。

2.請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出示課前醃好的生雞蛋,並提出他們所發現的有趣現象:鹽水裏的所有雞蛋都是鈍頭朝上。

師:鈍的那頭反而輕,這是為什麼呢?

生:鈍的那頭的氣室裏有空氣。

師:在籠子裏只養了兩隻母雞,它們能生蛋、能孵出小雞嗎?

生:能生蛋,但孵不出小雞,因為母雞沒有受精的機會。

屏幕出示愛迪生孵小雞的圖片,由學生講故事。

師:愛迪生為什麼孵不出小雞呢?

生:外界温度太低了。

師:沒有受精的雞蛋孵不出小雞,就是受了精的'雞蛋也不是隨便就能孵出來的,看來鳥類要繁衍下一代還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二、鳥的生殖和發育過程

教師課件展示教材中的圖片,提出相應的問題,引導學生説出相應的繁殖行為。總結鳥的生殖和發育的過程。播放鳥的繁殖行為錄像。引導學生再次總結鳥的生殖和發育過程。

師:大家都見過鳥類的哪些繁殖行為?

生:母雞下蛋、燕子銜泥壘窩、公雞追母雞滿院子跑等。

師:你知道鳥類在找到自己的意中人以後,都會通過什麼樣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愛慕之情?(利用實物投影展示學生蒐集到的圖片)

生1:雄孔雀會展示自己漂亮的羽毛,丹頂鶴展示的是自己優美的舞姿,啄木鳥會通過敲打樹幹發出“愛情電報”。

生2:雄軍艦鳥鼓起紅色的喉囊,雄園丁鳥偷取色彩鮮豔的物品進行炫耀,雄鴕鳥會跪在雌鴕鳥的面前,通過拍動翅膀和扭動着脖子向意中人求婚。

師:當鳥兒找到自己的伴侶後,它們就要為自己建造一個“家”,這就是築巢。

(利用實物投影展示學生蒐集到的圖片,由學生介紹燕鷗、家燕、織布鳥千姿百態的鳥巢,教師對同學們課前的積極準備提出表揚。)

屏幕上展示雌雄翠鳥正在xx的圖片,請同學思考説出這屬於什麼樣的受精方式?

生:體內受精。

師:想一想,這種受精方式和兩棲動物相比有什麼優勢?

生:它使受精的機會大大增加。

師:受精後的鳥卵在雌鳥體內就已經開始發育了,但是當鳥卵被產出後,胚胎就會因外界温度過低而停止發育,怎樣才能繼續發育呢?

生:那就要靠孵卵。

師:在適宜的條件下,胚胎髮育成熟,雛鳥最終破殼而出。

屏幕上出示雛鳥和成鳥的圖片,讓學生比較並思考:鳥的發育是不是變態發育?並播放鳥的繁殖行為錄像。

環節三:課堂小結,對比歸納

讓學生總結鳥的生殖和發育過程都包括哪些階段,並提出問題:這六個階段所有的鳥都必須要一一經歷嗎?哪些階段是必不可少的?

生:杜鵑把卵產到別的鳥的窩裏,自己不築巢、不孵卵、不育雛,另外帝企鵝把卵放在自己的腳面上孵化,也不築巢。求偶、xx和產卵是必不可少的。

四、教學反思

本堂課比較全面地讓學生掌握了知識,也比較好地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總體上還是比較成功的。

國中生物教學設計14

一、教材分析

《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生物學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三章第一節,本章站在生物圈的高度,對動物作用進行概括,正與前兩冊教材突出人與生物圈的思路一脈相承。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間接影響着人類的生活,併為第六單元中認識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意義奠定基礎。因此本節課對於加深學生對生物圈是一個統一整體的認識具有中重要意義。基於以上分析,結合新課程標準的理念,我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舉例説明動物在維持生態平衡,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和幫助植物傳粉、傳播種子等方面的作用。

(2)認同動物是生物圈中重要成員的觀點。

2能力目標:辯證地認識動物與人類的利害關係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本節的學習,使自己逐步樹立生態學觀點,樹立環保意識,培養學生愛護動物的情感,建立可持續發展的觀點。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的建立:

1舉例説明動物在維持生態平衡、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中的作用既是重點又是難點。2認同動物是生物圈中重要成員的觀點,培養學生愛護動物,保護動物情感是重點。3學會用辯證的觀點來認識動物與人類的益害關係是難點。

四、教學方法

1本節課貫穿資料分析和討論,主要運用啟發式談話發,啟迪學生思維、激發學習熱情,並遵循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認知規律,利用多媒體的現代教育手段,以圖片引導和幫助學生通過觀察、思考、分析綜合等一系列認知活動,逐漸認識到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運用新舊知識的遷移,突破難點。生態平衡和物質循環的概念比較抽象,在複習七年級上冊教材中有關食物鏈和食物網等知識的基礎上,聯繫資料分析,使學生理解動物在吃與被吃的關係中,生物體內的物質和能量沿着食物鏈和食物網從一種生物流向另一種生物,有利於理解物質循環的概念。

五、學習方法

通過資料分析、討論去發現知識,逐步培養自助學習的習慣和能力,體驗知識獲得的過程,體會同學見合作的魅力,嚐到探究性學習的樂趣。同事也提高了分析問題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六、教學過程

1、創設情景,激活思維

通過展示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的圖片,讓學生觀察每個“福娃”所代表的動物,由此引出新課。

2、自主體驗,合作探究

(1)通過展示幾組日常所見的動物行為以及植物的形態結構特徵,引導學生小組討論,得出動物可以幫助植物傳粉傳播種子。與此同時,深入瞭解動物過多或過少都是不利的。

(2)讓學生閲讀資料,引導學生從食物鏈和事物往的角度思考,來認識某種動物數量的消長對其他動物的'影響。分組討論,每組可以有選擇性的回答問題,創設一個平等、民主、和諧的課堂。在這種分為下,學生的思維是發散性的,充滿靈性的,很容易認同動物是生物圈中重要成員的觀點,從而學會用辯證的觀點來認識動物與人類的益害關係。通過以上活動的開展,結合舊知識的鋪墊,學生對難點即動物在維持生態平衡中的作用的突出也就順理成章。

(3)複習七年級上冊生態系統的內容,通過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之間形成循環的圖片展示物質循環。在複習舊知識的基礎上進入深層次的理解。

3、引領知識,知情統一

動物在自然界中除了我們以上講的作用外,你還知道那些?小組以比賽方式進行,培養學生團隊精神。從而延伸出我們愛護動物、保護動物。

4、總結提升,畫龍點睛

本節課通過對動物界中動物作用的分析,不難看出,生物圈是一個同意的補課分割的相互影響和制約的整體。對於生物圈的保護,人人有責。

5、練習

6、佈置作業:結合實際,辦一份保護動物的手抄報

國中生物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描述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

2、舉出例子並初步培養學生環保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描述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

難點: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理解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辯證觀點。

教學過程:

導入:先比較仙人掌和普通植物的不同,分析為什麼仙人掌的葉子退化成刺,得出結論是為了適應乾旱的環境。同時學生分析刺蝟、變色龍、竹節蟲,得出除了環境影響生物之外,生物本身也能適應環境。

除了環境影響生物之外,生物本身也能適應環境。

分析書本P19的資料,回答問題:生物的形態結構或生活方式的特點與它們的生活環境有什麼關係?觀察兔子和貓的雙眼在頭部的位置,你能發現什麼問題?從而學生自己得出結論,生物為了適應不同環境其形態結構都有所改變。

生物除了適應環境,同時也影響環境。

過渡問題:那是否生物只能被動地適應環境呢?生物本身對環境有沒有影響?學生舉出例子,人類對環境的影響,植物對環境的影響,動物對環境的影響(蚯蚓、鼠婦疏鬆土壤,柳、杉樹能吸收空氣中的有害成分,幫助淨化空氣,人類大量得排除廢氣、廢水使環境受到污染……)

講解實驗:植物對空氣濕度的影響。

1、提出問題:植物對空氣濕度的影響

2、作出假設:_地,草地,茂密的灌叢的`空氣濕度不一樣。

3、制定計劃:學校內測量_地,草地和茂密的灌叢中的濕度。(_地指什麼?灌叢指什麼?)

4、填寫P7空氣濕度記錄表。並畫出曲線圖。

5、注意:如果_地或草地上有小水窪,測量濕度時,能把乾濕計放在水窪邊嗎?測量灌叢的濕度時,能把乾濕計放在地上嗎?

舉例:曲線圖的畫法:

總結:前面一節課和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環境對生物有影響,生物在適應環境的同時也影響着環境,所以,生物圈中的生物和環境是不可分割的統一的整體,我們可以利用這些知識來解答下面問題。

6、練習:

1)如果將生活在淡水中的鯽魚放入海水中,不久就會死亡,這一現象説明( )

每種生物都是有壽命的

每種生物都有自己賴以生存的生活環境

動、植物改變生活環境就會死亡

生物的生存環境很容易破壞

2)生活在陰濕環境中的植物,葉片一般大而薄,主要作用是( )

充分利用光能減少陽光照射

適應低温適應潮濕的環境

3)許多種鳥具有保護色,但也難免常被嗅覺發達的獸類所捕食,對此的解釋為( )

A這些鳥不適應環境

被食的鳥是警惕性不高的

適應是絕對的

適應具有一定限度和相對性

7、講解書本課後練習。

教學後記:

這節課不僅要講理論課《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而且也要説明探究實驗《植物對空氣濕度的影響》的原理和過程。對於《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這個知識點並不難,學生容易理解,但對於探究實驗《植物對空氣濕度的影響》學生並不容易理解,在課堂上講解這個實驗過程和原理較費時,最後超出課時,學生也只是一知半解,特別是對於為什麼要用_地、草地、灌叢三個環境來做這個實驗,很多學生很難理解,還有對於探究實驗的過程---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計劃並不瞭解,所以我在其他班的課堂上採取了把實驗過程,原理用一節課來講述,因為探究實驗對於學生來説很陌生,只有一開始讓學生理解了探究實驗的方法,在以後的課堂上才能讓他們自主探究,所以我覺得把實驗課分為一個課時的課是有必要的。

教學反思:

應該安排學生實驗前自己先體驗實驗過程,實驗所需時間,這樣讓學生操作起來可以更容易掌握,自己也能瞭解到實驗過程所遇到的問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shengwu/0eo4n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