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生物 >

七年級生物教學(15篇)

七年級生物教學(15篇)

七年級生物教學1

一、指導思想

七年級生物教學(15篇)

以新課程標準為依據,在繼承我國現行生物教學優勢的基礎上,力求更加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更加強調學生的主動學習,增加實踐環節,使每一個學生通過學習生物,能夠對生物學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夠對今後的學習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夠在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面有更多的發展;能夠在責任感、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等方面得到提高。為學生們參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適應社會和繼續學習,打下必要的基礎。

二、學生現有學習情況(基礎技能、能力發展等)分析:

通過上期的生物教學,學生對生物學科的學習興趣有較大的改善,具備一定的學習技能,對基礎知識掌握較牢,其中有一批學習較優秀的學生,需要加強指導和培訓,可望取得突出的成績。但有的學生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後進面還較大,實驗和學習的習慣較差,應對這些學生多關心、多指導、多督促,鼓勵他們樹立信心,抓緊教學落實,力爭全面提高教學質量,讓學生的能力和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綜合素質得到提高。

三、本期教材內容(學科知識體系、重點難點)分析:

根據新的課改要求與生物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實際,本期的教學內容:主要是學習“第四單元、生物圈中的人”從第一章、人的由來” 到 “ 第七章、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共七章的教學內容和實驗。其中第二章到第六章是教學重點和難點;而第四章和第五章是生物學內容是社會討論和考試的熱點。通過教學改革落實“雙基”,發展能力,讓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感和觀念等方面得到全面發展。

四、教學目標

通過本學期課程的學習,要求達到以下教育教學目標:

(1)瞭解人類與生物圈之間的關係,熱愛大自然,珍愛生命,理解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意義,提高環境保護意識。

(2)樂於探索生命的奧祕,具有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

(3)關注與生物學有關的社會問題,形成主動參與社會決策的意識。

(4)逐步養成良好的生活與衞生習慣,確立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

(5)初步獲得生物圈中人類的起源與發展的基本知識。

(6)獲得有關人體結構功能、生理以及衞生保健的知識,促進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發展。

(7)知道生物科學技術在生活、生產和社會發展中的應用及可能產生的影響。

(8)樂於探索生命的奧祕,具有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

五、教學方法及其措施

1、認真分析瞭解學生情況,熟悉鑽研教材,根據學生的學習動態和心理變化,有針對性地擬訂教學計劃。

2、採用多種措施,從學生現有的知識基礎出發,多實施生活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喜歡生物,主動地學習生物。

3、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上好實驗課。課前教師要自己先做一次,熟悉實驗操作,課上認真指導學生操作。使學生通過實驗來體驗探究過程,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培養他們的科學探究能力。

4、上好探究活動課和課外活動課,讓學生掌握科學探究的方法,同時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

5、對學生嚴格要求,課前認真預習,課上積極參與課堂活動,課後認真複習總結,有不懂的.問題要及時提出馬上解決,爭取把當天學習的知識消化,佈置的作業及時認真完成。

6、每一章測驗一次,隨時關注、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

7、期中、期末認真組織學生複習,爭取在考試中靈活應用所學知識,取得好成績。

8、在教學過程中,至少做一次教學質量調查,收集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及時發現問題並改正。

六、教學進度及內容安排

第四單元 第一章 人的由來

第一節 人類的起源和發展 2課時

第二節 人三生殖 2課時

第三節 青春期 1課時

第四節 計劃生育 1課時

第二章 人體的營養

第一節 食物中的營養物質 2課時

第二節 消化與吸收 2課時

第三節 關注合理營養和食品安全 1課時

第三章 人體的呼吸

第一節 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 1課時

第二節 發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2課時

第三節 空氣質量與健康2課時

第四章 人體內物質的運輸

第一節 流動的組織——血液 2課時

第三節 血流的管道——血管 2課時

第三節 輸送血液的泵——心臟 2課時

第四節 輸血與血型 1課時

第五章 體內廢物的排出

第一節 尿的形成和排出 1課時

第二節 人糞尿的處理 1課時

第六章 體生命活動的調節

第一節 人體對外界環境的感知 2課時

第二節 神經系統的組成 2課時

第三節 神經調節的基本形式2課時

第四節 激素調節 1課時

第七章 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

第一節 分析人類活動破壞生態環境的實例 1課時

第二節 探究環境污染對生物的影響 2課時

第三節 擬定保護生態環境的計劃 1課時

七年級生物教學2

伴隨秋天的腳步,我們踏入了一個新學年的開始。新學年伊始,為了全組生物教師教學工作有目的性、完成工作有針對性,特根據學校指導方針、教學大綱安排制定本學期七年級生物組工作計劃,具體內容如下:

一、工作指導精神

緊緊圍繞學校xxx的發展精神,緊密結合教育的精神實質,為了一切的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充分發揮每位教師優秀才幹,使學生在我們的精心教育下茁壯成長,成為具有豐富知識的全面人才。

二、教學及活動安排

結合教學大綱的安排以及實際開設課時數量,設置每週x課時共計完成xx節課的教學內容。另外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身心特點,初步設定安排幾項教學活動:

1.對學校內的生物種類、生長環境特點以及生物特徵展開調查的《調查身邊的生物》實踐活動,並對調查活動中認真積極完成、調查報告單優秀的同學予以表揚和展示;

2.結合《練習使用顯微鏡》一課的實驗環節,在使用規範、迅速調整並能夠看到清楚物象的同學中進行小比賽,增進學生對實驗操作正確認識和熟練程度,對於“優秀實驗員”給予公示表揚;

3.結合《種子的萌發》,課前佈置學生自行選擇進行植物的種子,嘗試使其萌發,並總結其條件、生長狀況,且拍下照片,對於認真探究、成果顯著的同學給予表揚;

4.本學期還將對學生進行一次出教材內容外的.生物知識小普及和小競賽,具體內容和設置安排將在今後備課中詳細商討。

三、教師學習和工作

生物組共有x名專職教師,都是具有多年教學經驗的教師。但是,我們面對的是一批嶄新的面孔,而他們又具有着迥異的性格、不同的特質,因此,在展開教學活動是需要老師充分了解學生,這就需要教師做好以下工作:上好第一節課,即表明上課的原則也要讓學生接受一位新老師;

2.充分備課,不僅參照教學參考書中的內容,還有組內交流、拓展課外知識,豐富教材;

3.認真備課,尤其是組內備課,增加聽評課次數;

4.教師自身也是需要知識補充的,因此教學的學習也是一項重要任務,每一位教師都要結合工作,加強自身進修學習,爭取更好地為學生服務。

一學期和學生共同學習生活的日子僅有近xxx天的時間,但我們要做的事情是使我們的孩子們在這xxx天裏開心、快樂、健康、進步,讓他們在知識的世界裏找到開啟人生大門的線索乃至那把鑰匙。因此,每一位生物教師都要秉承這樣精神,積極而踏實的工作,完成計劃,爭取獲得成績和質量的豐碩果實。

七年級生物教學3

“學生的能量是巨大的”。在本章節的教學中,我無時無刻不體會到這一點。經過我們多年的教育、媒體輿論多年的宣傳,再加上北京學生關心大事的傳統,學生在環保教育中投入的熱情是很讓人鼓舞的。每一個學生都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都能侃侃而談,講出很多環境保護的故事和措施來。這使得課堂的討論很活躍。

但是我在教學中仍然有很多缺憾:

首先,很多學生缺乏精確嚴謹的科學態度,對問題的.分析往往只憑借感覺。這使得調查報告很不深入,甚至根本不能説明問題。更有一些同學是由於懶惰,所以完全憑藉猜測拼湊的報告。這就需要教師審查小組的調查提綱,幫助小組完善提綱,還要想方設法激勵學生的積極性,促使小組分工合理落實。

第二,只會坐而言,不願起而行。有的同學在訂立環保公約的時候説的頭頭是道,但是卻缺乏行動。建議課任教師應該聯繫班主任,在班級訂立環保公約應該得到班主任的支持,隔一段時間應該組織自我評價和集體評議。這是培養學生品德的一個好機會,所有的教師都有責任。

第三,環境保護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工程。轉變人們的思想是環保的關鍵。為了使環境保護的觀念深入人心,需要爭取學校的支持。一來要形成全校的宣傳輿論,二來可以提供必要的硬件設施(如環保共約宣傳欄),三來應該將環保工作和優秀集體、優秀個人的評選結合起來,四來可以為學生創造參與環保行動的機會。

環境保護是百年大計,任何一個真正關心國家、社會前途命運勝過關心自己的人必然關心環境問題。一個真誠的教師可以感染無數學生。讓我們滿懷熱情,講好這一課,影響更多的人,這是我們教師能為環保事業貢獻的最大的力量。

這周講的是《流動的組織——血液》。學生對血液有一定的瞭解,但對於血液的組成成分的瞭解比較欠缺。學習這節不僅要了解血液的組成和功能等知識,還要利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同時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能力。

這節課安排了三處小組合作學習。第一處是利用課本的“資料分析”,教師先給予學生引導,然後學生組成四人小組,根據課本提出的問題進行討論,然後發言交流。

第二處是介紹血細胞,教師先以“紅細胞”為例,從“形狀、特點、功能”三個方面來分析,給學生做示範,然後要求學生參照教師的分析方法,以小組為單位,通過觀察課本的圖片,閲讀分析課文的信息來掌握白細胞和血小板相應的知識點,並完成表格,課上交流。

第三處是在學完整節的內容後,讓學生來當“小醫生”,以小組為單位分析“血常規化驗單”。

通過這三個環節的合作學習,學生不僅掌握了知識點,而且對能力也有一定的培養。

七年級生物教學4

一、指導思想

以安圖縣教育局最新一年教育工作重點為指導,結合學校工作計劃和教學工作計劃,繼續深入貫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精神,深化教育改革,堅持面向全體,面向每一個學生的教育方針;堅持為每一個學生的生存就業和終身發展奠基的辦學思想。以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為重點,積極營造良好的教學與學習氛圍,全面貫徹新課改的要求,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通過課堂教學和課外實踐活動的學習,使學生能夠對生物學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夠對今後的學習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夠在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面有更多的發展;能夠在責任感、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等方面得到提高;能夠擁有較高的應試能力,考出好的成績。

二、教材和學生情況分析

教材結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及特點,構建突出人與生物圈的知識體系,設計了許多系列化、多樣化、可行性高的探究活動,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協作探究的科研精神。刪除了部分死記硬背的內容,以靈活應用的知識點為主。在時代性,增加與科技社會相結合的知識,注重反映生物科學的新進展,大大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

學生剛步入國中,面對繁多複雜的學科,在學習方法和應對上不免有些不適應,甚至出現不知所措的情況。所以,要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指導學習方法

三、教學的措施和方法

1、通過上學期期末統考的成績分析以後,爭取及格率要達到90%,優秀率要達到50%。這學期應該注重班級學生成績的平衡發展,特別關注生物學困生的學習發展。

對生物學困生,要真正瞭解他們對生物學習的`態度,分析學習不好的原因,個別找來談心,上課隨時關注他們的反應,看他們是否參與到學習中,是否對生物有興趣,鼓勵他們多回答問題,對於他們的變化做好記錄。課外走進他們的生活,帶領他們去了解一些實際性的生物問題,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2、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精心設計導語;運用生動的語言;加強情感教育;精心誘導、強化教學。

3、繼續深入學習有關的教育理論和轉變教育觀念,在繼承傳統教育優勢的基礎上力爭使自己的課堂教學有所創新和提高。

4、繼續探究符合新課標的課堂教學模式,並注意及時收集和整理相關的資料和模式。爭取呈現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學習和應用現代教學手段和技術並運用到課堂教學中,提高課時效率和教學質量。積極參加校本教研,上好課,設計好教案,寫好教學反思。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採用多種不同的教學策略和方法,達成課程目標。

5、為探究性學習創設情景。例如,提供相關的圖文信息資料、數據;或呈現生物標本、模型、生活環境;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經歷中提出探究性的問題;或從社會關注的與生物學有關的熱點問題切入等等。組織好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並提高其質量,引導學生分工合作,樂於交流。鼓勵學生學會觀察、思考、提問,並在提出假設的基礎上進行探究性方案的設計和實施。重視探究性報告的撰寫和交流。培養學生通過文字描述、數字表格、示意圖、曲線圖等方式完成報告,並組織交流探究的過程和結果。

四、教學要求

1、重點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實際動手能力,分析能力。

2、在教學中要注意繼續落實《生物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理念:面向全體學生,實現因材施教,促進每個學生的充分發展;努力提高學生們的生物科學素養,教學目標、內容和評價都應有利於提高每個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3、教學中要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有所發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和體驗各種科學探究活動。

4、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特別注意科學研究方法的培養。要注意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要通過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力爭創造條件儘可能多開教材中提出的調查、技能訓練、練習、探究和資料分析活動。

5、教學中要注意合理選擇和組合好直觀教具與現代教學手段的應用。

6、組織好生物課外興趣小組活動,能夠對有特殊興趣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

五、教學進度及課時安排

按照教育局安排課時進度,根據實際教學情況來實施。

六、教研課題

《怎樣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

七年級生物教學5

七年級的生物本來是三個人教,由於鹿老師有病,實際上是我和鍾老師兩人個人乾的,去年冬天每個人教5個班,每週15節課,今年春天,,每個人六個班,每週18節課,辛苦自不用説,同時也收穫了很多東西。

一、備課:一年來始終堅持集體備課,從每個單元,每個章節,每個課時,都認真研究,甚至於具體到一個問題的創設:提問什麼?以何種形式提問,重、難點的突破,補充和拓展的知識,能聯繫到哪些生活實際、教案、學案、課件、資源共享,每節課上完隨時總結交流,隨時更改課件,調整進度,從學生實際出發,經常是六個班上四個樣,上到最後一個班改到最後一個班,隨時做好二次備課,留下寶貴的一手資料。

二、上課:

充份運用小組合作和學案教學,力爭少講,把儘量多的時間留給學生,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

1、注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讓學生上黑板講題,其他人補充,當老師的小助手,學會闡明自己的觀點,學生交流與全作,學生聆聽,學會發現別人的長處。

2、實驗動手能力,實驗設計能力,所有探究實驗,如:《顯微鏡的使用》、《細胞的結構》、《種子的萌發》、《光和作用》、《呼吸作用》、《蒸騰作用》學生都親自動手做了。演示實驗也由學生幫忙,老師演示了。並且逐步培養學生掌握科學探究的一般步驟即(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如何控制變量,如何設計對照試驗。並且運用興趣小組組織學生完成了一些在校無法當場掌握完成、用時較長的實驗,像《種子的萌芽》、《植物的無土栽培》、《玉米的人工輔助授粉》,讓學生學會觀察,並且留有像片,評出好的加分,激發了學生的興趣。

3、關注熱點,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之前我連續教了五年的會考,也積累了豐富的'例子,深知學習生物最怕的是死記硬背,脱離生活,把生活情趣教成死板的知識,因此,課堂教學中始終堅持面向會考,把死板的知識融入生活中,密切聯繫身邊的點點滴滴,生活中的實例隨手拈來,讓學生常有恍然大悟的感覺,比如説:地膜覆蓋、保鮮膜的運用、有氧運動,合理營養、科學減肥,如何對待成長的煩惱,如何安全度過青春期,運用身邊的小事情從中挖掘生物學的大學問,讓學生意識到:就是不為了考分,單單是為了以後生活質量更高,活得更明白,也要學好生物。

4、運用導學案培養學生讀書的習慣,學會到書上尋找答案,學會抓關鍵詞、強化記憶、提問。獎罰分明,並且歸範生物學用語,書上有的必須用原語,包括錯別字的糾正。

5、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有利於探究實驗。給學生形成一種觀念: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十個問題的意義都大。並且運用小組加減分,加分最多的項是提出有意義的問題,並且不只侷限於課堂,隨時都可以給老師遞紙條,一年下來紙條我收集了半盒,發現有意義的問題再放下去讓學生自己去查資料解決,學生的積極性很高。

7、注重學法的指導,狠抓基礎、降低難點,一個知識點一鞏固,多舉身邊司空見慣,習以為常而又藴含科學知識的實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隨時表揚好的,每節課樹立榜樣,給學困生多創造展示自我的機會。

8、注重知識的整合,拓展延伸課本上沒有,但會考涉及的內容,隨時回顧,串聯前後知識,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構建生物知識框架圖,培養學生知識綜合能力,減少授課環節,達到了簡單明瞭,通俗易懂、深挖教材,寓教寓樂,讓學生把生物當成一門科學,學好了會成為生物的萬事通、小博士。

三、作業:春天進行了大膽的改革,去掉了書面作業,每學期總結性作業4次:期中、期末總結;我的小組合作建議;我在小組合作中的收穫。實踐性作業三次:測大豆或小麥的發芽率;無土栽培大蒜;人工授粉。拓展性作業:春季預防感冒調查。得到了領導的好評。

四、教研教改小組合作已初具大規模,習題課、複習課已有了自己特有的模式。

五、不足:

1、講的還是有點多,練的少,沒有完全放手。基礎知識不紮實,填空題出錯,簡答題分析的倒是很好。

2、困惑:

1)全放了,有時收不回來,學生為解決一個問題不讓下課,不讓老師講的情況時常發生。老師又不忍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索性放開討論。理想與現實有矛盾,實驗與對照班進度不同步,每節課最多能差15分鐘,短期內成績反而低,考前為了分數又回到改革前,壓着學生背。至今沒找到更科學的方法。

2)課件和學案及練習冊有時有衝突,相互重複使用。

3)有時小組合作成了好學生的一言堂,由老師灌變成了優生代老師灌。

3、學生應用能力、應變能力、自學能力有待於提高。

4、越來越發現,老師的起點高,不瞭解學情,有時問題的設置、學生接合不了。

如早飯吃什麼?竟然是難題,“白菜窖”、“草木灰”這樣的事常有發生,增加了難度。

今後打算:

一、一如既往地執行集體備齊,集思廣義。今年我我們八年級的生物組補充了新鮮的血液,因孟老師的加入,增強了戰鬥力有凝聚力,男女搭配幹活不累,大家獻計獻策,態度積極,工作認真。剛開學,我組的備課、上課、學案、教案,課件等常規的準備都完成的非常漂亮,合作愉快,得到了主任的表揚。

2、相互聽、評課、取長補短,隨時教研、相互提醒

3、實踐活動,假前已開始準備,積累了豐富的資料。

4、課題研究仍以完善小組活動為主。

主要解決的問題:

1、探索自己新授課的模式,探索新授課的高效性、科學性、興趣性,使小組合作,形式多樣,獎罰合理,恰當運用,真正發揮組內幫差的作用。

2、改革學案的編寫,給學生養成讀書的習慣,會讀書、想讀書、挖掘書中的核心、關鍵詞,而不是盲讀、瞎讀。

七年級生物教學6

教學目標

目標

1、根據有關示意圖準確描述花粉粒萌發和受精過程,説明在果實和種子形成過程中子房各部分結構發育的結果;

2、通過分析植物體的結構,以及維管束在各器官裏的分佈,使瞭解植物體在結構上的整體性。通過分析植物體內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關係及各器官的主要功能使從功能上了解植物體是一個整體。

目標

1、結合花粉粒萌發和受精,以及果實和種子形成等知識,培養學生科學探究能力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邏輯能力;

2、通過受精和雙受精過程,以及果實和種子的形成,使學生繼續樹立事物是發展變化的觀點。

情感目標

1、通過對果實與種子形成的過程的學習,進一步認同體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學觀點;

2、結合果實和種子的形成,向學生介紹我國農業科學者,在培育新品種方面的貢獻,進行生物科學價值觀的;

3、通過學習植物體是一個整體的基礎知識,樹立整體性的辯證觀點;通過了解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相互關係,樹立矛盾對立統一的觀點。

教學建議

知識體系圖解

教材分析

1、雙受精的概念和過程及受精後子房的發育是本節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雙受精”是果實和種子形成的前提。只有徹底弄清楚“雙受精”的概念及過程,才能更好解果實和種子的形成。不論是雙受精過程,還是子房發育的過程,都是動態的、變化的,而且內容又都較為抽象,學生不能觀察到。學生接受起來確有難度,在講這部分內容時,要儘量配合一些教具(如:投影片、動畫片,或自制移動教具、自畫板書等)輔助講解,使學生把這部分知識理解透徹。

2、學生對“受精”“極核”“胚囊”“胚孔”等這些名詞很陌生,要馬上記住,而且還要知道它們的發育變化情況,對學生來説是有一定的難度的。所以這一部分內容的教學要注意反覆鞏固才能達到掌握的要求。

3、通過前面七章的教學,學生已經學習了植物六種器官的基礎知識,但是,這六種器官之間有什麼內在的聯繫?它們是如何組成一個植物整體的?這就是本節中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本章教材從結構和功能兩個方面分析和歸納出植物體是一個整體。以細胞、組織、器官和植物體為線索,用胞間連絲和維管束來説明植物體結構上的整體性;以植物體六種器官的主要生理功能的聯繫,以及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相互依存關係來説明植物體功能上的整體性。

教法建議

花粉粒萌發和雙受精是一個動態過程,而且內容抽象,不能直接進行觀察,因此,教學時應儘量選用有關活動模型或現代教學手段。花粉發育的標誌是伸出花粉管和產生精子,其發育結果是花粉管將精子送入胚囊。受精過程是細胞融合,

在講述果實的形成時,為了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和,可以展示給學生幼小的頂花帶刺的黃瓜,從而形象地説明子房在受精之後繼續發育,最終成為果實 國中化學。這裏要説明的是,黃瓜的果實屬於瓠果,它不是單純由子房發育而成的,而是由子房與花托共同發育而成的。

在講述種子形成的時候,應該注意呼應前面講過的關於種子結構的`知識,前面曾經講過的種皮、胚、胚乳都要在這節課裏找到來源。到這裏為止,關於綠色開花植物由種子萌發到種子形成這一整個生活週期的知識就完備了,植物體各個器官的來源也就都交代清楚了。

在瞭解了果實和種子的形成過程後,可讓學生嘗試用連接線將子房與果實、胚珠與種子的結構聯繫表示出來。然後,通過思考和討論胚珠與種子的數量關係,回答出果實裏種子有多有少的原因。

關於植物體是一個整體的知識,可以參照課本中的圖,繪製一張幻燈片,將根尖、葉片、木本莖的結構圖分別繪在圖中根尖、葉片和莖的附近。利用幻燈片進行講解,使學生認清植物體中的各個器官確實是由維管束聯繫到一起的(根尖中開始出現導管,尚未形成維管束,成熟區以上的部分才逐漸出現維管束,這一點應該向學生講清楚)。通過維管束的運輸功能,還能夠把植物體各個器官的生理功能聯繫起來。

七年級生物教學7

一、教材分析:

1、本期教學內容包括:《探索生物的奧祕》、《生物體的結構》、《形形色色的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生活》四部份,一學期上完,總計約45課時〔含單元檢測及評講〕。

2、各部份的安排:①《探索生物的奧祕》着重解決兩個問題:一、為什麼要學習生物科學?二、怎樣學習生物科學?〔2課時〕②《生物體的結構》主要介紹生物體是由細胞構成的,以及細胞怎樣構成生物體。〔5課時〕③《形形色色的植物》主要介紹植物的主要類羣。〔10課時〕④《被子植物的生活》主要介紹種子、根、莖、葉、花、果實等器官各有什麼用處,並引導學生開展13個實驗〔包括5個探究性實驗各3個實踐活動〕。〔20課時〕

二、學生情況:

由於是平行班,學生入學成績參差不齊,懸殊較大。學生來自於各鄉中心校以及各村小,國小自然課開設情況差異大,學生對於自然科學知識的瞭解程度和掌握程度也存在較大的差異。

三、本期教學的主要任務:

⑴ 完成有關新課的教學任務。

講授序言、生物體的結構、形形色色的植物、被子植物的生活。

⑵ 培養學生能力。

通過平時授課引導學生學習觀察法、調查法和實驗法等科學研究的一般方法,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性實驗和實踐活動,進一步加強學生能力的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培養其自學能力、觀察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包括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⑶ 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

使各類學生成績都能提高,對學有餘力的學生除按課本要求外,還要在知識的深度、廣度以及能力培養上有進一步的.要求,以適應參加生物競賽的需要。

四、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措施。

⑴ 加強課堂上學生的活動。

創造時機、創造條件促使學生多動腦,積極思維,訓練其靈活多變的能力,提高綜合應用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⑵ 加強生物實驗。

讓學生學會一些生物儀器的使用、使學生能通過實驗驗證一些科學結論以提高其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⑶ 對學有餘力的學生,適當結合一些科普讀物、競賽試題,給他們拓寬、拓深知識面。

⑷ 培養全體學生會閲讀、能正確理解一些現象、一些知識。

⑸ 要求其作業規範化,不抄作業,培養多動腦的習慣。

⑹ 培養其誠信的品德,做到無人監考也秩序井然。結合實例培養其愛國主義情操和勇於探索、勇於奉獻的精神。

五、教學進度表。

課 題授課時數課 題授課時數

序 言

〔探索生物的奧祕〕2單元檢測2

第一部分

〔生物體的結構〕6第三部分

〔被子植物的生活〕1~3章14

單元檢測2

單元檢測24~6章10

單元檢測2

第二部分

〔形形色色的植物〕7期末複習15

  計劃人:

  年 月 日

七年級生物教學8

以《全日制義務教育生物課程標準》為依據,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教育規律,面向全體學生,着眼於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需要,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為重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以促進學生轉變學習方式——變被動接受式學習為主動探究式學習為突破口,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逐漸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和表達能力。

一、基本情況分析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一方面,經過七年級一個學期的學習,學生對生物學知識有了初步的瞭解,對生物學習的方法有了初步的掌握,具備了一定的生物基本知識、生物實驗技能和實踐操作能力,不少同學還對生物學有着濃厚的興趣,為八年級的生物教學打下了較好的基礎。

另一方面,不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仍然存在目標不明確、自制力不強、主動性不足等問題,具體表現是學習習慣懶散、注意力不集中、不按時完成作業,好奇心有餘而自覺性不足,學習成績存在兩極分化的趨勢。

因此,從本學期開始,在進一步激發學習興趣、加強課堂管理和調控的同時,要注意加強學習思想引導、學習方法指導,特別是學習過程和效果的監控,不僅要讓端正學生態度、學習得法,還要促使學生養成課前預習,課後及時鞏固、持之以恆的良好習慣,力求使每個學生都有明顯的進步,學習成績有大面積的提高。

(二)教材分析

教材注重從生活實踐出發,廣泛聯繫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把握基礎性,體現先進性;內容編排圖文並茂,加強了啟發性,具有較強的可讀性;欄目設置豐富多樣,注重創設問題情景,突出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重視科學態度、科學方法和科學價值觀的教育;內容編寫具有彈性,給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較好地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

二、教學目標

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生物學》(七年級上冊)課程的學習,逐步實現以下發展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認識動物的主要類羣及其對環境的適應性特徵;

2、瞭解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與人類的關係;

3、瞭解細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徵以及與人類的關係;

4、通過活動體驗生物的分類是根據不同生物的形態結構特徵上的相似程度來進行的;

5、瞭解生物的多樣性及其價值;

6、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實驗設計能力。如:進行“飼養和觀察蚯蚓”、“調查動物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檢測不同環境中的細菌和真菌”、“製作甜酒”等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活動。

7、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豐富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如:進行生物學相關信息資料的查詢和收集。

(二)情感態度及價值觀:

1、認識生物多樣性的價值及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觀點;

2、瞭解生物科學技術在人們生產生活方面的重要作用和實踐價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投身生物科技的熱情以及促進社會進步的使命感;

3、瞭解科學技術在促進人類進步的同時,往往帶來人們預想不到的負面影響,認識科學技術是把雙刃劍,善用可以為人類造福,濫用則會貽害無窮,確立全面的、辯證的技術觀和價值觀。

三、主要措施

1、重視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2、倡導探究性學習;

3、滲透“科學、技術、社會”的教育;

4、改進教法,加強課堂教學。

七年級生物教學9

在本學期中,我逐步嘗試將“目標導向教學”理論應用於我的國中生物教學課堂中。我認為,“目標教學”簡單來説就是師生在課堂中的一系列教學活動,依據簡單、可操作的一系列教學目標,最終絕大多數學生達到預定教學目標為終點的教學管理過程。

“目標教學”的大框架是“導標——導學——導練——導評——導結”五段式,但是我們不能簡單地、不分對象地、機械地,甚至生搬硬套地將其應用於具體的課堂教學中去來説。比如説,導標這一過程也許在高中生能夠很容易讓學生跟着教學所呈現的目標去學習,在練習、講評中檢驗三維目標是否達標,但是在國中生物教學,我發現這樣的效果並不是太明顯。國中生在學習方面有以下幾方面的的學習特點:

(1)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都比較弱,而學習依賴性強,尤其是七年級學生表現更明顯。

(2)思維特點上起主導的還是形象思維,隨着年級的上升抽象思維迅速發展。

(3)學習上容易對教師生動形象的事例介紹感興趣,對嚴密的理論分析和邏輯推理厭煩。

因此,有一部分學生看到分解的許多小目標後,容易產生視覺疲勞,有時還會感到厭煩,就開始慢慢走神、不感興趣,因此在學習動機不強的情況下,試想一下練習的效果會怎樣,達標效果也不言而喻了。針對國中生這些特點,我覺得目標導向教學在國中生物中可採用這幾個環節,即“引趣——嘗試——反饋——總結”。

第一,引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採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愉快的情緒,並且隨着這種情緒體驗的深化,產生進一步學習的需要。教師可通過生動有趣的生物演示實驗或是設計簡單的學生實驗,講述生動的生物學史,列舉學生生活中常見的生物學現象等,多種方式設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他們解釋生物現象、探索新問題的求知慾。當學生產生了疑問,有了解問題的需要後,再讓他們自學教材,他們才能專心研讀。

第二,嘗試——讓學生學習自學

教師分發自學提綱,即分解後的學習目標,由學生按自學提綱,個體獨自閲讀教材,或四個人一組小組討論的形式,有時用老師將學習目標用問題的形式來引導學生掌握。教師作巡迴點撥,對自學中出現的問題,誘發啟導,但不能包辦代替,主要在於瞭解自學情況。

比如在介紹《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及影響》這一節時,可簡單地將目標呈現給學生:

(1)舉例説出一些生物適應環境的例子;

(2)舉例説出一些生物影響環境的例子;

(3)生物適應並影響環境,認同保護生物的觀點。

目標教學是通過教學信息的反饋來實現的。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及時檢測學生的學習情況,並根據檢測的情況採取相應的措施,使絕大多數學生達定預定的教學目標。檢測的形式一般採用提問形式或書面練習

檢測,當然儘量可多用一些書面檢測,這樣涉及的學生比較多,效果更為有效。在每一個知識點講解完畢,可適當選擇一些“小、精、活”的練習加以檢驗,以確定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並根據檢測中暴露的問題,有針對性進行小組或個別輔導,使絕大多數學生達到教學目標的要求。教師比較全面地瞭解了教學中反饋的信息,實現了對教學過程的最優化控制,這樣有利於鞏固學生所學到的知識,提高教學目標的達成度,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第三,總結——化零為整以保證教學質量

為了保證教學質量,目標教學中必須保證實施小結這一環節。這樣有利學生把各個小目標達到整合,最終實現總目標,有利於學生系統地掌握知識,並且有利於學生在以後的學習中知識的再現與提取。

七年級生物教學10

本學期本人繼續擔任七年級(4)班的生物教學工作,為了使本學期的教學工作能夠更加圓滿完成,特作如下計劃: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教學為主、育人為本”為原則,以《全日制義務教育生物課程標準》為依據,繼續深入貫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精神,響應學校號召,積極探索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課堂教學模式,力求更加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更加強調學生的主動學習,增加實踐環節。使每一個學生通過學習生物,能夠對生物學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並且初步掌握學習生物的方法,能從生物的角度去分析問題,能夠對今後的學習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夠在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面有更多的發展;能夠在責任感、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等方面得到提高。努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實效性。

二、教學目標

(1)學生獲得生物學的基本事實、概念、原理和規律等基礎知識,瞭解並關注這些知識在生產實踐和社會發展中的應用。

(2)學生初步具有生物學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學探究和實踐能力,養成科學思維的習慣。

(3)知道生物科學技術在生活、生產和社會發展中的應用及可能產生的影響。

(4)學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諧發展的意義,提高環境保護的意識,樹立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5)初步形成生物學基本觀點和科學態度,樹立正確的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

 三、學生情況分析

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與生活,七年級學生基本已經適應了國中生活,也掌握了一定的.學習生物的方法,學習生物的興趣也很高。但是部分學生學習生物只憑興趣,沒有踏踏實實的去鞏固知識,造成學完就忘的情況。針對存在的問題,在新的學期,努力做好每一名同學的工作,因材施教,逐漸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行為習慣。對學生加以鼓勵和引導,使他們在各自原有的基礎上不斷髮展進步。

 四、教材分析

教材結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及特點,構建突出人與生物圈的知識體系,設計了許多系列化、多樣化、可行性高的探究活動,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了學生協作探究的科研精神。刪除了部分死記硬背的內容,以靈活應用的知識點為主。增加了與科技社會相結合的知識,注重反映生物科學的新進展,大大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

本冊教材只有一個單元——“生物圈中的人”。教材將“生物圈中的人”安排在七年級下冊,主要是出於兩點考慮:一是近些年來青少年的青春期發育提前,這樣安排有利於適時地對青少年進行青春期教育;二是綠色植物和人是生物圈中作用最大的兩類生物,在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之後,緊接着安排“生物圈中的人”這一單元,有利於突出人與生物圈的關係,更好的體現課程標準突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要求。

五、主要措施

(1)備課

生物課課時少、內容多,要想在短時間內完成大量任務必須要備教案備得精煉。因此首先必須要鑽研課程標準及教材,把握教學任務、目標和重難點;其次要了解各班學生的思想狀況、學習態度、學習風氣等,做到“有的放矢”;最後要認真寫好教師及學生的導學案。

(2)上課

努力學習杜郎口教學模式,力求使七年級學生儘快熟悉並適應這種教學模式。確立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組織形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爭取讓學生做到在參與中快樂,在快樂中幸福,在幸福中成長。

①精心設計導語,通過生動的語言,藉助情感教育,激發學習的興趣。

②做好演示實驗,完成學生實驗,達到培養學生能力的目的。

③在語言、板書和操作等方面達到規範、準確和熟練。

④鼓勵學生觀察、思考、提問,並在提出假設的基礎上進行探究性方案的設計和實施。

⑤打破課堂內外的約束,有計劃地安排必要的調查、訪問、參觀等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完成的活動,保證活動的落實,充分利用多種教學資源,引導學生分工合作、交流。

⑥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學生不同的學習需求。

⑦重視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⑧滲透“科學、技術、社會”的教育。

⑨加強和完善生物學實驗教學。

新的學期給我們的教學工作帶來了更多的希望,我會努力將工作一步一步做好,用飽滿的精神狀態為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六、教學進度

第一週人類的起源和發展人的生殖

第二週人的生殖青春期

第三週計劃生育食物中的營養物質

第四周消化和吸收月考

第五週消化和吸收關注合理營養與食品安全

第六週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髮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

第七週發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空氣質量與健康

第八週流動的組織——血液

第九周血流的管道——血管

第十週期中複習期會考試

第十一週輸送血液的泵——心臟

第十二週輸血與血型尿的形成和排出

第十三週尿的形成和排出人糞尿的處理

第十四周人體對外界環境的感知

第十五週神經系統的組成月考

第十六週神經系統的組成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

第十七週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激素調節

第十八週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期末複習

第十九週期末複習

第二十週期末考試

七年級生物教學11

本學期我擔任高一生物課教學的同時,還教授七年級(23)(24)兩個班的生物課。對於這兩個班學生的活潑程度,我早有耳聞。面對着天真活潑的面孔,我一直琢磨着如何激發學生對生物課的愛好。上了幾堂課後,我逐漸發現這兩個班同學的知識面比較廣,他們瞭解的生活知識也比較多,他們很願意積極思考生活中的問題。

經過這一段時間的教學,我總結了講授七年級生物課的.基本有效的方法。

(1)生動活潑的導入,是一堂成功生物課的要害。只有成功地將學生活潑好動的天性引入到課堂,才能不斷激發他們的學習愛好。因此,每堂生物課我都要精心預備生活小常識,科技小故事或精美的生物圖片,來引導學生積極地進入課堂。

(2)在講課時,一定要把課本上的語言轉化成通俗的生活語言,這樣同學們會感覺到生物課教學就是一位大哥哥在和他們平等地交流生活中的生物常識。

(3)豐富的肢體語言完全可以豐富七年級生物教學的課堂,讓學生們不會感到呆板和枯燥,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參與進來表演,提高課堂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4)生物課的講授不要離開七年級學生的生活,以他們感愛好問題和生活常識設疑同時配以圖像動畫,讓他們在生物課上學到生活常識,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同時可以擴展他們的知識面,培養他們的生活主人翁意識。

(5)七年級生物課教學一定要突出強調重點。由於年齡的原因,七年級學生學習主動性尚未完全建立,作為老師一定要幫助他們找到學習重點難點並督促他們理解把握。

本人在教學上是一位新手,希望各位同仁多多指教,本人願虛心接受。<

七年級生物教學12

本週學習種子的萌發通過種子萌發條件的實驗,知道種子萌發的內在條件和外在條件;知道植物種子萌發的過程,並能指出種子結構與幼苗各結構的對應關係。所以本節培訓的重點是通過觀察實驗和分析實驗現象,分析種子萌發的原因,繼續培養觀察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究能力。

採取觀察討論的教學方法。可以從生活實際出發,讓學生提前在課下進行實驗,讓學生從實驗的現象入手,提出一系列的問題,讓學生進行討論,分析,適當給以提示,最後由學生觀察由教師完成課本上的有關實驗,歸納出種子萌發所需要的條件。

動物體的結構層次教學反思

本節學習動物體的結構層次,本節內容簡單但是學生容易不好理解,我採用的主要是合作學習的方法,通過回顧細胞分裂的示意圖,提出疑問,同學們在想回答卻答不出的過程中引出分化的概念,進一步引導學生理解什麼是組織,提出人和動物有四種基本組織。同時結合學生的'自主學習,通過學習,學生能夠用幾何圖形將細胞分裂和分化的概念圖補充完整以及學生能夠將本節課動物體的結構層次能夠用流程圖繪製出來。

植物體的結構層次教學反思

本節學習植物體的結構層次,描述綠色開花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個體;並概述構成植物體的各種組織是通過細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的,識別構成植物體的幾種主要組織;從而進一步形成生物體是一個整體的生物學觀點。

細胞的分裂教學反思

本節主要學習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描述細胞分裂的基本過程;並説出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變化的結果;説出細胞分裂與生物生長的關係;關注細胞的研究在防治癌症等方面的價值。

其中説出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變化的結果和描述細胞分裂的基本過程是本節的重難點。

本節學習觀察葉片的結構,根據《新課標》的要求,生物教學要注重學生的發展,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結合本節課的教學。

根據教情和學情,主要採用以下教學方法:

1、直觀教學法:本節課通過用顯微鏡觀察菠菜葉的橫切面裝片,蠶豆下表皮裝片及CAI課件的'使用,使得教學直觀形象、生動有趣。

2、引導發現法:孔子説過:“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孔子啟發誘導的教學思想,是我國古代教育思想的精華,也是現代課堂教學原則之一。引導發現法就是教師用已知的內容,引導學生層層深入去發現未知,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3、課堂互動教學法:通過教師與學生交流,學生與學生交流,營造平等交流和互相學習的氣氛,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本週學習練習使用顯微鏡其重點主要是顯微鏡的使用方法;學生獨立操作能力的培養,其中規範使用顯微鏡,並觀察到物象(要求學生用左眼注視目鏡內圖像的同時,右眼睜開)為學習的難點。所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本節的重點。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教學反思

本週學習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的內容,在知識與技能目上,我認為該把握好一下幾點:

(1)認同各種生態系統的類型及特點;

(2)能夠通過資料分析理解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

(3)瞭解人的活動與生物圈之間的關係。

然後通過分析文字和圖片資料來提高説明問題的能力以及嘗試收集、處理資料的方法的技巧。並樹立了解生物圈與生態系統的關係,樹立“愛護生物,保護生物圈”的意識;利用技能訓練,鼓勵學生多從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

本週學習了生物與環境組成生態系統,本節內容聯繫實際生活的知識,所以在技能上要鍛鍊學生初步具有蒐集和利用課內外的圖文資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學會將所學知識與生活、環境、社會等實際問題相聯繫,並運用到生活中,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要鼓勵學生通過分析活動自己找出答案,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熱愛大自然,珍愛生命,理解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意義,提高環境保護的意識。

七年級生物教學13

課題

生物的特徵課型新授個性化修改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

1.通過觀察一些生物與非生物,會比較它們的區別。

2.舉例説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徵。

能力目標:培養觀察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和表達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增強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熱愛生活,珍愛生命。

教學重點

1.能夠舉例説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徵。

2.增強熱愛生命、保護自然的情感。教學難點培養觀察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

【展示實物】石頭、菊花(帶有枯枝)、樹葉、蝗蟲、蚯蚓、杯子、水等。

【提出問題】觀察並區分以上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你區分的理由是什麼?

二、問 題引導,自主探究

請同學們自主閲讀教材p2-5並思考下列問題:

(1)什麼是生物?

(2)生物有那些共同特徵?

(3)怎樣判斷一個物體是否具有生命?怎樣區分生物與非生物?

(4)教材中的10幅圖片各説明生物的哪項特徵?

(5)觀察一下教室,哪些是生物哪些不是?

(人是生物嗎?拖把、掃帚是生物嗎?粉筆是生物嗎?菊花的枯枝是生物嗎? )

(6)説一説科學觀察的方法和注意事項。

三、展示交流,釋疑解惑

獨立展示學習成果,其他同學進行補充,對於不能解決的問題,小組討論共同總結。

【總結要點】:

(1)有生命的物體稱為生物, 根據某一物體是否需要營養、呼吸、排除體內產生的.廢物、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能生長和繁殖等特徵,來判斷其是否是生物。

(2)觀察是科學探究的一種基本方法……

(3)植物和動物對營養物質的獲得方式不同: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製造自身所需的有機物。

(4)動物和人排出體內廢物的方式有:出汗、呼氣、排尿。

【你説我辨】下列現象,各反映了生物的哪一特徵?

1、蟑螂捕蟬,黃雀在後。

2、葵花朵朵向太陽。

3、蜻蜓點水、金蟬脱殼。

4、望梅止渴

5、植物生長具有向光性、向水性、向地性……

四、視野拓展,感悟提升

課本知識你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對於生物的特徵,你還想知道哪些知識?實際生活中還有哪些生物現象你有疑惑,提出來,大家一起探究… …

1、閲讀以下短文,説出小球藻是生物嗎?從文中找出證據。

宇宙航行時代的到來,使“宇宙食品”的供應成為人們關注的問題,於是人們想到了小球藻:它的直徑只有3—5毫米,卻能夠吸收人們排出的二氧化碳,利用陽光,使自身產生大量營養物質並且放出氧氣,淨化太空飛船中的空氣。它還能用一分為二的方式進行繁殖,一晝夜產生2—3代。

2、一個蘋果、一個雞蛋、一粒小麥種子、一棵小樹苗,它們都是生物嗎?你判斷的依據是什麼?

3.p6練習2

五、鞏固訓練,檢測反饋

(一)、選擇題

下列現象中的物體屬於生物是( )

a.機器人彈鋼琴 b.火山爆發時巖漿噴出 c.鐘乳石在慢慢長大 d.饅頭上長出“白毛”

2.牽牛花清晨開放,傍晚關閉,這種現象説明生物具有的特徵是 ( )

a.需要營養 b.進行呼吸 c.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d.生長和繁殖

3“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這種生命現象説明生物體具有哪個特徵( )

a.呼吸 b.排出體內廢物 c.對刺激作出反應 d.生長和繁殖

4.下列屬於生物共同特徵的是( ) a.都能運動 b.都能呼吸 c.都有細胞結構 d.都生活在水中

5. 下列不屬於生命現象的是( )a.花開花落 b.北雁南飛 c.孔雀“開屏” d.潮漲潮落

(二)、拓展題

請説出散曲名家馬致遠的《秋思》中的生物和非生物。

(附《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曲中的生物有:

曲中的非生物有:

判 斷依據是; ___

2.下面是貓和鼠的部分生命現象,請分析説明它們各屬於生物的何種基本特徵:

(1)小貓長成大貓屬於 。

(2)貓生小貓屬於 。

(3) 鼠聽到貓叫,立即躲近洞裏的現象屬於 。

六、梳理總結,反思昇華:

本節課你學到了什麼,有什麼收穫 ……

【知識網絡】

1、觀察是科學探究的一種基本方法

生活需要營養

能進行呼吸

能排除身能產生的廢物

2、生物的特徵

生活需要營養

能進行呼吸

能排除身能產生的廢物

能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

生物能生長和繁殖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

教後反思:

七年級生物教學14

在新的學期裏本人將繼續擔任七年級x班的生物教學工作,為了出色的完成本學期的教學任務,我必將認真地做好教學工作。特將本學期的教學工作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將繼續深入貫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精神,深化教育改革,構建“雙思三環六步”課堂教學模式,努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實效性。“雙思”是指教師反思教學、學生反思學習;“三環”就是定向、內化、發展;“六步”分別是指:提供資源(入境生趣)、瞭解學情(自學生疑)、弄清疑難(學習釋疑)、點難撥疑(練習解難)、反思教學(反思學習)、引導實踐(遷移創新)。以《全日制義務教育中生物課程標準》為依據,在繼承我國現行生物教學優勢的基礎上,力求更加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更加強調學生的主動學習,增加實踐環節。使每一個學生通過學習生物,能夠對生物學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夠對今後的學習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夠在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面有更多的發展;能夠在責任感、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等方面得到提高。為學生們參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適應社會和繼續學習,打下必要的基礎。

二、自成教育

本學期將繼續徹底貫徹落實七年級年級的“邁好青春第一步,自信——成功”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成為對社會有用之才。七年級年級以自信成功為主體,鼓勵學生邁好人生第一步;關注學生心靈花園的耕耘,喚醒學生內心的自尊與自信。

三、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1)班與班差別比較大,班內兩極分化嚴重;

(2)每個班的人數太多,有時候老師無法估計到所有學生;

(3)優秀率不很突出,一部分同學成績不太理想。

針對以上問題,我要對學生加以鼓勵和引導,爭取在上一個新台階。這些學生大部分都來自農村,基礎高低參差不齊,有的基礎較牢,成績較好,有的則較差。當然也有個別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行為習慣。教師爭取要做好每一個學生的工作,因材施教,使他們在各自原有的基礎上不斷髮展進步。

四、教材分析

本學期講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教材(xx版)——《生物學》(七年級下冊)。該教材針對國中生的特點,設置了許多個學生活動,同時還有課外讀及小資料對學生的知識面的拓展起積極作用,同時活動又利於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每一章內容之前設置學習導語,使學生提高了學習興趣,同時每單元末尾又有信息庫,進一步深化及強調基礎知識。既增強了學生的主體性,又有利基礎知識的學習。

五、具體措施

(一)備課:

備課是上好課的基礎,是保證教學質量的必要措施。備課應包括以下過程和內容:

1、鑽研課程標準,做好教學工作計劃:

(1)鑽研課程標準,通讀教材,瞭解教學任務、目標、重點和難點;

(2)瞭解任教班級學生的思想狀況、學習態度,學習風氣、知識狀況等,做到“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

(3)制定改進和提高質量的`措施,編制教學計劃及教學進度表。

2、寫好教案:

(1)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反覆閲讀鑽研教材,明確教學目的、重點和難點,明確每一課時的講述內容;

(2)根據教學內容和要求,蒐集、整理、精選參考資料;

(3)全面瞭解學生生理、心理特點、學習規律和已有的基礎知識,結合教材內容寫出具體教案;

(4)教案內容包括:課題、目的和要求,重點、難點,課型、課時、教學方法,教具、教學反思等。

(二)上課

上好課是教學的中心環節,不僅要求具有淵博的知識,而且要掌握進行政治思想教育,傳授知識和開發智力的教學藝術,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七年級生物教學15

本期的教學內容: 主要是學習“第四單元、生物圈中的人”從第一章、人的由來”到“第七章、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共七章的教學內容和實驗,七年級下學期生物教學計劃4。其中第二章到第六章是教學重點和難點;而第四章和第五章是生物學內容是社會討論和考試的熱點。通過教學改革落實“雙基”,發展能力,讓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感和觀念等方面得到全面發展。 本期教學目的、要求(學生應掌握的知識內容和發展能力方面的要求)及其採取的措施: 1、認真鑽研生物課標要求標和教材內容,搞好教學設計,抓好教學落實,每月一次月考(單元測試),每週一套練習並及時抽查登記反饋調整。 2、堅持啟發式教學,正確處理好“雙主”關係,課堂教學注重師生互動,追求和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學習技能和習慣,掌握學習方法。 3、充分利用課堂45分鐘,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開展講論式,啟發式、探究式教學,並應用課堂教學媒體及現代教學手段,充分發揮學生潛能,全面發展學生素質。按大綱要求全面系統地學習學科知識,培養能力,促進學生科學素質的形成和發展。

4、通過生物的學習掌握其本質和規律及其在生產生活中的運用,打好基礎、培養能力。通過生物的學習,掌握生物知識,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生態觀,促進學生能力發展和素質的養成。注重師生交流與信息反饋,給學生的學習創造好條件和學習氛圍。 5、通過抓好教學落實,課前預習、課後複習和歸納小結,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教學進度和課時安排: 教學進度和課時安排:單 元章 節教 學 內 容課 時四1人的由來52人體的營養53人體的呼吸44人體內物質的運輸65人體廢物的排出26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77人類對生物圈的影響4期末總複習第四單元的第一章—第七章(待定)合計33文 章課件 中國

標籤: 七年級 教學 生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shengwu/3w13g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