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生物 >

生物探究教學反思

生物探究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對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快來參考教學反思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生物探究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生物探究教學反思

生物探究教學反思1

本學年我擔任高三(1)班和(4)班、七年級(1)班和(3)班的生物教學工作。周課時14節,教案7個。課雖説不太多,但是兼顧中學裏最大和最小的學生,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都不同,需要不斷地調整角色和情緒。七年級和高三各有一個A、B班,進度也不盡相同,壓力也是比較大的。尤其是第二學期,高三有單獨的模擬考試重新調整課表,要做到兩頭都不耽誤,確是煞費苦心,但是我卻做到了。為了不影響七年級的期末複習,我毅然犧牲了高三教師享有的雲南之旅。

雖然主任跟我説,工作重點在高三,但是七年級學生剛接觸《生物學》,對生物有着很高的熱情,我要保護好學生的好奇心和渴求心理,認真上每一節課,尤其是實驗、實習更是馬虎不得,必須有板有眼,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學習習慣。但是我與七年級的學生接觸得少,溝通少,學生有問題不能及時找到我,多少會對學生的成績有影響。05年10月,劉國華老師因為處理交通事故,他所教的七年級、八年級的生物課也是由我代上,每週二十多節,幾乎到了極限,繁忙併充實着。

對於高三的教學工作我總結以下幾點:

一、夯實基礎,全面複習,狠抓落實

接受20xx年大學聯考的教訓,深入理解課本,全面複習,絕不漏掉任何一個知識點。我清晰地記得,去年大學聯考理綜卷會考到了“細菌生長曲線”的縱座標表示的含義,在昌平區所抽取的幾百份試卷中竟無一人做對。我敢説,沒有一個高三生物老師、沒有一個高三考生沒有複習到“微生物的生長曲線”。但結果為什麼會這樣呢?!原因只有一個:對課本知識的理解不夠。大學聯考與會考的角度不同:我認為會考考的是主幹知識、重點知識,覆蓋面廣;而大學聯考中生物知識不可能面面俱到,往往比較偏,所考的知識未必是重點或者説是人們認為不太重要的。比如05年考到的'“微生物接種方法”。所以在本學年的複習中做到夯實基礎,全面複習,不管是課文還是旁欄思考題或是實驗,都認真對待,認真理解。

二、絕對不搞題海戰術

通過做適量的精選的習題和考試狠抓落實,對錯題不僅更正,還要做出書面分析,並建立檔案。20xx年10月20日成功為全區生物學科帶頭人及骨幹教師推出的生物校本教研課題研究課《典型錯題講評》,在20xx年高中生物示範校複評中講了一節複習課《基因工程》,並獲得聽課教師的好評。我們學科組分工合作,把精選的試題編成昌平二中練習冊,我負責《高三生物》(必修第一冊)的編寫工作,近2萬字。

三、教師不斷學習,不斷完善自己

我深信教學是一種很好的雙邊活動,是教學相長的過程。我在教學過程中對於知識向來釘是釘,鉚是鉚,從不“抹稀泥”。遇到疑惑的問題總是保持一顆亢奮並渴求的心態,有時為了一個名詞查閲大量的書籍、報刊或藉助網絡或求助於學識豐富的專家,把問題搞定,並且抄寫下來或打印出來留做資料。有了這種心態,我喜歡學生向我提出問題,提出質量高的問題。有時就是學生的某個問題或是想法,激勵我不斷地學習、積累,加深了我對知識的理解或是使我對問題有了新的理解。即使不是我教的班的學生也經常來向我問題,我也樂於佔用休息時間多和學生交流。

利用課餘時間,我收集大量整理了大量的歷年生物大學聯考題和各城區的模擬試題,並進行分析。製作教學課件,在學校的評比中獲得校級評比一、二、三等獎;課件《生物多樣性及其保護》在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國家基礎教育資源庫開發基地舉辦的“第二屆基礎教育資源應用多媒體課件評比”活動中獲得二等獎。

四、團結合作,加強學科間溝通

在高三複習的後一階段,就要進行理科綜合訓練,我們主動與物理、化學教師溝通,從題型訓練,時間安排等方面進行調整。在某些城區的模擬卷子的使用上意見達成一致。實踐證明,這種做法是有效的。

五、關於實驗

實驗題目大學聯考必考,對於實驗必須專題複習。目前來講還未發現原原本本的課本實驗作為大學聯考試題,而且大學聯考是考試驗不是動手做實驗,因此,根據我們目前條件,對課本實驗有條件儘量做,沒條件看來可以不做,但必須讀和講,講清原理和設計,講清技能的要點,講清方法和結果。對於沒有條件做的實驗,我藉助錄像片、照片。比如,我們生物教研組曾去錦繡大地參觀,用數碼相機留下不少影像資料。比如,二氧化碳發生器、組培設備及流程,課堂上都能發揮不小的作用。複習中更重要的是總結中學生物實驗的技能和方法。我精選了不同類型的大學聯考實驗題,讓學生分析知識點,考的形式、角度,從而對大學聯考試題沒有陌生感和恐懼感。

由於時間的原因,在最後階段對一些城區的考卷的利用上還不夠充分,選題也不夠精練,顯得過多、過雜,使學生茫然。我覺得最後應做一套難度適中,比較基本的試題,有利於學生增強自信,對考生考試的心態會有幫助,這是我們今後要注意的。

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加強積、總結、反思,是教學水~平和教學成績上一新台階。

生物探究教學反思2

終於結束了自己第一節彙報課,整個人都鬆了一口氣。第一次那麼多老師來聽我上課,忐忑又緊張,害怕自己因為緊張漏講了內容,也非常好奇各個老師對我課堂如何點評。上完課之後,其他老師也給我提出了一些意見,綜合其他老師的建議,我也自我總結了一下。

1.語言表達能力

對於我這種新手而言,為了上好一節課還是要提前先打好草稿,如何去講解表達知識點,如何用語言引導學生去思考問題,語言表達能力至關重要。一個老師表達不清楚,學生也聽不懂,整個知識點都會一頭霧水。語言表達出現了錯誤,學生也會起鬨。因為心情比較緊張,所以導致上課的時候有一處的確是出現了語言表達的錯誤,學生也一聽就出來了,讓我覺得非常不好意思。在往後的日子裏,的確需要擺正自己的心態,學會從容面對這麼多老師來聽課的場面,更要加強文字表達藝術。

2.時間利用能力

在上完該節內容的時候,還有剩下一點時間,我便讓學生去做練習。有老師就建議我,剩下的時間可以讓學生再把課堂總結讀一下,我覺得這也是非常好的措施,在總結的時候也是用幾分鐘回顧一下一節課的內容,對知識點的記憶的確是不夠深刻,讓學生齊讀一下總結,可以讓每個人都開口去讀,不多不少都能進入一些學生的腦海裏面,而有一些上課容易走神的同學,也能在同學們齊讀的時候,那些知識也不知不覺跑進耳朵裏。所以我覺得在上課時候剩下一點時間,可以更加高效地利用好這一點時間,讓學生得益更多。

3.課堂控制能力

這節課為了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我採用了小組競賽制,學生在課堂中答對一題加一分,答錯一題扣一分,得分最高的小組還會有小驚喜。在這節課上我看到了學生前所未有的積極性,課堂下一個個踴躍舉手的同學讓我非常的欣慰。也是因為同學們舉手得太積極了,所以課堂出現了一點點騷動,儘管我説安靜他們也很快安靜了下來,但是在課堂上控制學生的`能力還要繼續加強,否則就很有可能影響到我上課的內容。黃主任也建議我在讓學生做練習的時候,儘量空出一點時間讓一些反應慢的學生能夠有時間去思考。主任説得非常對,如果連續提問,一些學生還沒做第二道題的時候我已經提問了第二道題回答的同學,那其他沒做的同學就會失去做練習的興趣,真是一個很有幫助的建議。

4.學生作業的反饋

在上完課之後,我批改了兩個班的對應練習。從中發現了一些問題,而這些問題,也是學生對我的課堂的一種反饋,它會告訴我,我的上課方式還存在什麼問題,學生為什麼沒有掌握好這些知識。例如這節課有涉及到“温室效應”由二氧化碳引起,而“酸雨”由二氧化硫等酸性物質引起。有學生在做題的時候會混淆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導致的不同環境問題,所以我覺得我的課堂,還需要反覆加強某些知識點,可以使用注意語氣去提醒學生,或者在上課過程中多強調幾次。還有一些應該講解到的內容還是有所缺乏,我意識到這是由於我掌握的考點不夠多的緣故,以後我備課的時候也會盡可能做多點練習,從練習中發現總結該節考點,並扦插到我的課堂中去。還有就是有些學生甚至連非常基本的知識點都沒有掌握,這是因為學生在我的課堂中走神了。也就是説我這節課還並不足以去吸引學生,提起他們的興趣,我應該在上課的時候除了上好我的課,還要去多點關注那些上課走神的學生。

這節彙報課因為學生的積極配合,上得也是比較順利,但是自己的確還有很多問題需要去改正,希望以後能不斷從其他老師給我的建議裏面完善和提升自己,打造更好地生物課堂。

生物探究教學反思3

1、生物科學是一門實驗科學,在本課例中,實驗探究的目的不僅僅是讓學生學習實驗的方法和過程,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探索和發現的能力。如何做實驗,實驗會得到什麼結果事先完全是未知數,主要*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想象力,去探索、去發現,從而創造出對他們來説是全新的現象或規律,這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探索研究的能力有較大的作用。

2、在課題探究中,學生從自己承擔責任,到對整個小組的素質,增加了責任感,在探究過程中,學生們有着豐富的真實的`過程體驗,這種體驗也轉化成無窮的動力——這種動力是傳統教學無法達到的。所以在生物教學探究活動的組織中,教師不要把探究結論水平高低作為唯一目標,重視情感、興趣、意志、毅力、科學精神等情感因素的深化,要與學生一起體驗探究中科學的精彩與豐富,生命的領悟與感動。

3、心理學研究證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產生,創造力的形成,發展離不開外部條件,其中最關鍵的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因此首先必須創設一種寬容、和諧的氣氛,使每個學生具有心理上的安全感。這種探究情境的創設需要教師引導參與,教師首先要通過親身參與體驗而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並且在師生關係平等、信任的基礎上讓學生勇於展示自己的才華,勇於發揮想象,勇於走向社會實踐。

生物探究教學反思4

經過我們一年的訓練,學生在設計探究實驗方案上幾乎沒有困難。雖然有的同學還不能將所有的步驟都描述得很嚴謹,但在大家的討論和補充下,都有了很完善的方案。

在實驗操作上,由於我們要求學生自己在家操作,有不少學生由於沒有適當的實驗材料(特別是新鮮的種子,糧店裏買的豆子等發芽率太低)而影響了實驗的效果。在有的班級裏,我們為學生提供了新鮮的小麥,試驗效果就很好。

這節課既是對學生探究能力的檢驗,也是對學生參與生物學學習的意願的檢驗。從我們的'實踐上看,部分同學不願意思考,遇到缺乏試驗材料等問題不願意努力解決,“等、要”的情緒比較嚴重。如何調動所有學生的積極性,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學生”,是我們應該很好的研究的課題。

生物探究教學反思5

過去的生物教學忽視了學生的需求和興趣,一為地完成大綱任務,這樣的做法扼殺了學生創造力和學習積極性。營造寬鬆和諧的課堂氛圍,是培養學生體育興趣的基礎。那麼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操作呢?

1、觀察是前提,活動是載體,體驗是歸宿。

學生的情感一般來自於直接的體驗,觀察是最根本的。沒有觀察就沒有感受,就不能表現出那麼高的激情,就沒有想參與的衝動,就沒有學習的積極性。大膽創設觀察的素材。學生不是封閉的個體,他們的認知、情感、價值觀念需要相互的交流、相互促進、相互彌補,所以參與是教學的核心。身體活動始終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廣泛提供活動的空間。有活動就有體驗,體驗是自然生成的,教師是無法代替的,所以必須以尊重學生為前提,鼓勵學生有獨特的見解,有規範的肢體表達。只有讓學生去大膽的嘗試,才會有親身的體驗,有了體驗才會有新的追求,有了追求才會有創新。多方位的營造體驗的氛圍。

2、聯繫生活,關注學生的需求。

不要限制學生的想象和追求,充分了解學生,增加師生交流的頻度,增進師生接觸的密度,關注學生的需求,力爭去滿足她們,激勵她們,幫助她們達到目標。

3、師生互動合作,不拘一格,盡情表達。

過去的教學是單一的信息交流,學生只有聽教師的,現在主張信息的立體交叉,學生要全員的參與教學過程,老師是學生的朋友,學生也可以是老師的老師,平等互動的關係,促成了民主氛圍,瞭解學生,關愛學生,學生的主體精神和創新意識才能得到充分的體現,和諧、寬鬆、愉快的課堂氛圍能使學生真正接受到生物教學的'全過程。

4、教師調控,創設情境,滲透學法。

學生的學並不等於弱化教師的教,教師的主導,自由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教師的指導、調控是讓學生掌握技術、技能的前提,如教學過程的設計,教學環節的展開,教學活動的組織,教學評價的激勵,這都應是教師主導的。

教師要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利用現有的教學手段、場景、資源創設情境,使學生在愉快中得到真實的體驗。

不講學習形式不等於不滲透學習方法,只不過不是強加給學生的,給學生選擇的權利,教師要引導學生怎樣學習,學會學習的方法,使學生自我生成生物學習的策略,這是學生自我建構的,符合生物教學規律的。

生物探究教學反思6

學習不是教師將知識直接呈現給學生的過程,而是幫助其主動建構的過程。因此“如何將探究性學習與基礎知識的教學統一起來,讓學生通過探究性學習來建構概念,是生物課程改革急需深入研究的問題。”基於這樣的思考,針對教材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以“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為課堂學習的三個基本維度,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為指導,以側重科學方法教育為目標,在充分了解和利用學生原有經驗的基礎上,積極引用和拓展,使教學過程( )順應學生的認知規律,創造實踐條件,教師及時引導,讓學生真正在 “ 做中學”,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生物學基本概念的建構和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健康發展。通過自主、探究、合作學習來達到預設的教學目標。

新課程的理念告訴我們:如果我們依然停留在“傳道、授業、解惑” 的認知層次,只是把一些叫做“知識”的東西硬塞給學生,那麼學生即使學得再多,充其量也只不過是一個人雲亦云的“人形鸚鵡”或者是讀了一輩子書的“兩腳書櫥”。新課程理念下的.生物課程如何實施?這節課留給我們的啟示無疑是立體的;我們應該逐漸走下講台,成為學生學習的夥伴;教材應該逐漸蜕去“權威”的外衣,成為教學內容的載體和教材資源的組成。

課堂應該逐漸從教室擴展到校園、社會和學生生活的每一個空間,緊緊植根於社會現實生活實際;課堂教學應該逐漸從刻板、僵化、單一走向民主、開放和富於個性,從而變得越越來越鮮活和富有生命的活力。

生物探究教學反思7

[課例名稱]

葉綠素形成與光照的關係

1、從創設情境中發現問題

職工 讓學生觀察韭菜和韭黃,並提出以下問題:

(1)它們是同一植物嗎?(引導學生從根、葉的形態、葉的氣味等方面來判斷)

(2)為什麼它們的葉顏色不同?(學生根據生活體驗講韭黃的培育方法,即韭黃放在不透光的薄膜或草木灰中)

(3)葉色不同與什麼有關?(葉片中含有的色素種類、數量有關)

(4)綠色植物的葉中主要含有什麼色素?(葉綠素)

(5)同一植物含有的色素種類相同,即都是葉綠素,為什麼在不同的環境中會形成不同的葉色?

由此產生了需要探究的問題:葉綠素的形成與什麼有關?

2、從大膽猜測中提出假設

在提出問題後,引導學生討論,學生根據生活體驗,猜測與葉綠素形成有關的許多假設:如植物種類、空氣、水分、氣温、光照等。

3、從設計對照中檢驗假設

在探究“葉綠素形成與光照的關係”時,把每班學生一分為二:一半學生用綠豆芽。一半學生用水稻秧苗,提前幾天,由組長利用中午休息時間到實驗室做如下實驗:每組各取兩份實驗材料(同種),一份放在有光照的實驗室*窗,另一份放在不透光的紙盒內,上面用不透光的紙糊起來。到上實驗課時。打開紙盒,與實驗室的樣本一起觀察,做好實驗記錄。

4、從分析實驗中得出結論

有的組由於實驗操作失誤,紙盒沒有蓋嚴而透光,結果造成實驗組與對照組沒有明顯的區別而失敗,讓學生分析並找出原因,排除這些因素後重新實驗獲得正確的結論。

[課後反思]

1、生物科學是一門實驗科學,在本課例中,實驗探究的目的不僅僅是讓學生學習實驗的方法和過程,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探索和發現的能力。如何做實驗,實驗會得到什麼結果事先完全是未知數,主要*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想象力,去探索、去研究,從而發現對他們來説是全新的現象或規律,這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探索研究的能力有較大的作用。

2、在課題探究中,學生從自己承擔責任,到對整個小組的`素質,增加了責任感,在探究過程中,學生們有着豐富的真實的過程體驗,這種體驗也轉化成無窮的動力——這種動力是傳統教學無法達到的。所以在生物教學探究活動的組織中,教師不要把探究結論水平高低作為唯一目標,而要重視情感、興趣、意志、毅力、科學精神等情感因素的深化,要與學生一起體驗探究中科學的精彩與豐富,生命的領悟與感動。

3、心理學研究證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產生,創造力的形成、發展離不開外部條件,其中最關鍵的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因此首先必須創設一種寬容、和諧的氣氛,使每個學生具有心理上的安全感。這種探究情境的創設需要教師引導參與,教師首先要通過親身參與體驗而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並且在師生關係平等、信任的基礎上讓學生勇於展示自己的才華,勇於發揮想象,勇於走向社會實踐。

生物探究教學反思8

一、教學的成功之處

1、本節課有效的達成預期的教學目標,教學設計和實施過程體現新課程教學理念,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基礎。並且自我創新大膽設計的探究實驗,也讓學生得到良好的鍛鍊。

2、新課開始利用視頻《從外太空看美麗的地球》讓學生感受到地球的美麗,讓學生有了保護地球的願望。新課結束用一首環保公益歌曲《為未來吶喊》讓學生深感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3、學生通過教師提供的材料,正確的設計並完成模擬酸雨對種子萌發和幼苗生長的影響實驗,幫助學生認識到酸雨對環境造成不利的影響。能夠再一次體驗探究實驗的基本過程,掌握探究的方法,多為學生提供探究的因素,讓學生體驗知識探究的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對生命科學的'感悟。深刻的認識到環境污染問題危害的嚴重性,解決了本課教學中學生設計實驗的重點和難點。模擬實驗操作上並沒有什麼困難。通過教師分析,學生能夠清楚地觀察到模擬酸雨中的種子萌發的情況,學生交流的非常好。這樣有一定的視覺衝擊,能極大激發學生興趣。

二、教學的不足之處

通過教學回顧,梳理,感覺到存在一些不盡人意地方。

1、教學上的時間控制應加以注意,特別是實驗課的時間。今後要在這方面多研究方法。

2、實驗中模擬酸雨的ph值選擇上不太嚴謹,我選擇了一組ph=3,而現實生活中並不存在。

3、這節課既是對學生探究能力的檢驗,也是對學生參與生物學學習的意願的檢驗。從我們的實踐上看,部分同學不願意思考,遇到問題不願意努力解決。如何調動所有學生的積極性,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學生”,是我們應該很好的研究的課題。

生物探究教學反思9

1、提出問題

科學探究的問題不是預先確定的,是要學生自己提出,需從生活實踐中、觀察中,通過思考來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沒有問題就不能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如何引導學生髮現問題和提出問題,激發探究欲是搞好探究活動的基礎和前提。通過探究活動的第一步程序可以培養學生和提高學生的質疑能力和問題意識。

2、作出假設

問題提出以後,如何解決問題,可先作出假設,即根據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經驗對問題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設想。通過交流自己平時的所見所聞,對生物學現象的觀察做出合理的推測和假想。在探究活動中,假設是探究的目標,是做出探究計劃、制定探索方案的依據。這樣可促使學生帶着問題和假設去主動查找和收集資料,學生呈現的學習狀態必然是主動探究式的,學生能有所創新和發展。

3、制訂計劃

針對問題作出假設後,可根據假設制訂探究計劃,並要求設計詳細的探究方案,這是探究活動中非常關鍵的一步。在探究活動中,探究計劃、方案全由學生自行設計。探究計劃、方案的合理與否關係探究成敗的關鍵,在探究計劃、方案的制訂過程中,培養學生想象思維能力、精心設計能力、探究能力、解決問題能力、提升學生創新能力。

4、實施計劃

探究計劃及方案設計好以後,下一步就是根據方案進行探究。探究過程往往需要通過取材、觀察、培養、動手實驗或調查等方式進行。在探究活動過程中需學生自己動手準備實驗,探究過程以生物實驗為基礎,加強常規實驗技能、技巧的指導與訓練是至關重要的,讓學生熟練地掌握和使用好各種器材、試劑和高檔儀器的規範化使用方法。只有熟練地掌握生物實驗的基本操作,才能使科學探究活動開展的卓有成效,才能讓學生在探究中體驗和領悟科學家研究自然的方法而同時獲取知識。

5、得出結論

通過探究過程,使學生注重實驗現象的真實描述,經實驗數據的處理、實驗結果的分析、最後得出結論。在生物科學探究中結論是不確定的`,如果結論與假設相符,證明假設是成立的。若結論與假設不符,就需要對整個探究過程進行檢核和反思,通過探究,使學生充分體驗科學家的科學研究過程,培養學生樂於探究,勇於追求和實事求是的科學品質。

6、表達和交流

表達和交流是生物科學探究的最後一步程序,在這一程序中,除了要完成實驗報告以外,還要求學生之間分組進行彙報交流探究過程,分析討論實驗現象和結果,數據的處理與結論。在表達與交流過程中,各小組還要進行評析,因此學生所呈現的學習態度是合作性的學習,其學習資源是多方面的,信息交流也是多項的傳遞,完全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僅起到了組織引導和點拔的作用。

總之,生物科學探究不僅是學生通過探究主動獲取知識的過程,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充分體驗和領悟科學研究的一般過程,初步學會科學探究方法、技能和思維方式,形成科學觀點和科學精神,發展科學探究能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shengwu/q56lq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