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生物 >

生物學困生的轉化問題介紹

生物學困生的轉化問題介紹

一、陳述選擇該問題進行研究的原因。

生物學困生的轉化問題介紹

1、國中生物課程是以培養學生生物生物素養為宗旨的生物課程。《新課程標準》指出:全面提高每一個學生的生物生物素養是生物課程的核心理念,無論學生存在着怎樣的地區、民族、經濟條件、文化背景的差異和性別、天資、興趣等的差異,生物課程均為每一個學生提供公平的學習生物的機會,這是由義務教育的性質決定的。

2、對我校八年級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調查中瞭解到:對生物學習感到困難的佔了20%以上,而對生物學習感興趣的只佔30%左右,這個數據明顯低於其他學科。一部分學生對學習生物失去了興趣,有的甚至放棄了生物課程的學習,因而逐漸成了生物學習的學困生。

二、對所研究的問題進行界定。

學困生的定義:學生的智力水平正常且沒有感官障礙,但其學習成績明顯低於同年級學生,不能達到預期的學習目的的學生。所謂“學困生”,一般指那些在知識、本領、品格、方法、體質等方面存在着偏離常規的難題,智力得不到正常開發,不可以達到教學大綱規定的基本要求,必要經過有對準性的教育對策或醫療對策賜與補救或矯治的學生。這些學生往往思考不積極,注意力不集中,善於機械記憶,不善語言思維,不願或不善於開動腦筋,常常回避那些較難的習題,思維上有惰性。在國小語文學習中,主要表現在聽、説、讀、拼寫、思考等方面表現出本領不足的情形。相對於其他的學生,他們需要花更多時間和精力,才能掌握知識。

三、闡述你對解決該問題做過哪些嘗試,還存在哪些問題。

鑑於目前班額大,人數多,教師業務負擔較重,對學困生處理的力度比較小,且對其成因採取措施較少,儘管如此,教師們還是將其存在問題進行了分析,主要有社會的、家庭的,也有學校的等原因。在學校方面,有教材內容、學生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及學習環境、智商因素的,也有教師素質、教學方法不佳等。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生物課程內容涉及面廣泛

生物新課程內容突出“整合”和“探究”兩個特點。其中生物課程整合的特點,一是試圖超越學科界限,保留帶有結構性的基本內容,注意不同學科領域知識、技能之間的融通與連接;二是全面提高學生的生物素養,將生物知識與技能,

生物態度、情感與價值觀,過程、方法與能力進行結合與滲透,併力求反映生物、技術與社會的互動與關係。因此,生物課程內容涉及面廣泛,生物課程包括10個一級主題:一、科學探究,二、生物體的結構層次,三、生物與環境,四、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五、生物圈中的人,六、動物的運動和行為,七、生物的生殖、發育與遺傳,八、生物的多樣性,九、生物技術,十、健康地生活。有的學生特別是女學生喜歡學習生物圈中的人這部分內容,而大部分男學生卻對生物技術部分的內容更感興趣。因此,部分學生對生物這門學科就存在不同程度的學習困難。

2.學生的社會經驗不足,缺乏知識聯繫實際的能力

生物的學習不限於單純的課堂教學,生物學習應該滲透到生活的各個領域中去,這就是説,生活的範圍有多大,學習的範圍就有多大。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論”充分説明了生活的積累和實踐是教育取之不竭的源泉。然而國中學生要面臨會考,學校為求升學率,利用雙休日進行補課;利用晚自修時間進行補課,有的學校竟然對學生要求兩、三週才放一、兩天。有的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犧牲孩子的休息時間,週六補理化、語文;週日補英語、數學,把孩子的雙休日排得滿滿的。試問他們還有多少時間去關心社會,關心環境的變化,關心新科技呢?

3.教師的教學方法死板,學生對生物失去興趣

有的教師在會考指揮棒下,平時在課堂上採用的主要教學方法是講授法,説白了就是“教師講,學生聽和記”,只注重知識的傳授, “滿堂灌”,把學生當作被動接受知識的機器。只有在公開課上才採用學生動手探究、分組討論,使用課件,主要是給“專家、教研員”看的,一旦關上大門,一切照舊。追尋根源:過分注重知識點的落實,過分強調教師的“霸權”主導作用,而忽視了學生的主體作用。試想這種“灌輸式”的課堂學生能感興趣嗎?

4.學生學習生物的方法不恰當,效果不顯著

有的學生學習非常努力,然而由於學習的方法不恰當,而學習的效果卻不明顯。班裏就有幾位女學生平時學習非常刻苦,認真地去做很多題目,除了老師佈置的作業外,自己還去買來許多有關資料,犧牲很多休息時間,甚至有的體育課也請假在教室裏做題,在平時的小測試中還不錯,但每次綜合性考試中的成績都不盡人意。分析其原因,主要是一些綜合性、應用實踐性的題目得分率不高。如果只是一味地、盲目地做題,不善於總結歸納,發現規律,能提高學習效果嗎?

四、你對解決該問題的初步設想。

針對上述原因,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方面着手。首先,學困生一般都有自尊心很強,求知慾極低的特點,他們大致可分為“高能學困生 ”、“偏科學困生”、“智商學困生”三類。高能學困生是由非智力因素引起的,他們智商高,反應能力、接受能力強,學習成績暫時較差者。這類學困生以男生居多,特點是好動、貪玩,在學習上投入時間少。智商學困生則相反,他們的學習成績差是由於接受能力弱,學習效率低。但真正屬智商學困生者為數極少。偏生物困生是指那些對生物不感興趣從而學不進去,甚至放棄學習者,其原因是多種多樣的,較普遍的是學習方法不對頭。具體做法如下:

(一)對症下藥

對於高能學困生,應採用“聚焦法”。這類學生腦子靈,反應快,稍微懂了就不願聽,注意力很難集中;他們好勝心強、愛動、貪玩、粗心,教師只要想方法把他們的精力“會聚”到學習生物這個焦點上即可摘掉學困生的帽子。一般可採用以下方法:

(1)吸收他們參加生物課外興趣小組,經常組織他們開展“小創造、小發明、小實驗、小製作、小論文”等研究性學習活動,增強他們學習生物的興趣。

(2)開展生物知識競賽等活動促使他們多看書、多練習、多動腦、多動手,把他們的心思集中到學習生物、鑽研生物上來。

(3)針對班裏很多學生喜歡上網聊天,於是我也申請QQ號,並把號碼寫在黑板上,經常與他們在網上聊一些有關生物上的新技術、新發明、新創造等話題,或者讓他們針對某個生物問題進行探究,使他們逐漸遠離無聊的聊天。法國教育家盧梭曾經説過:“表揚學生微小的進步,要比嘲笑其顯著的惡跡高明得多”。及時肯定和表揚學困生,滿足他們的內心需求,可以產生其要求進步的動力。

偏科學困生中以女生最多,她們愛面子,羞於發問,學習上死記硬背,靈活運用少。可通過觀察和談心,促使她們改進學習方法。並讓她們嚐到成功的喜悦。這類學困生的轉化主要採用下列幾種方法:

(1)對上課害怕回答問題、思想包袱重的,儘量提些簡單的問題讓她們回答,使她們輕裝上陣,加上老師的肯定、信任、讚許,從而增強她們的自信心,學習效果明顯提高。

(2)根據女生做事心細、認真的特點,讓她們在預先培訓後,登台做演示實驗,使她們在實踐中認識到自己的能力。

(3)讓她們擔任生物小組長或生物課代表,“趕鴨子上架”,利用青少年爭強好勝的心理特點,驅使她們非學好生物不可。

(4)尋找各學科間的相互聯繫,如學習兩棲動物時,可以使用一些詩句,如稻花鄉里説豐年,聽取蛙聲一片。是用來描述蛙類鳴叫的`。這樣,讓那些女孩也有用武之地。

智商學困生大都自卑心理沉重,容易產生“破罐子破摔”的思想。一般採取感情策略。具體做法:

(1)思想上不歧視學困生,更多地關心、體貼這些學習上的“貧困”者。

(2)經常與他們促膝談心,每次談心總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3)笑臉走進課堂,以減少學困生心理壓力。課堂提問、練習儘量讓學困生上來,以增加他們的學習機會。回答正確者給予表揚,答錯了善言鼓勵。(4)組建學習合作小組,採用學習優秀者與學困生相結合的方式。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為學困生提供一個優秀的榜樣有助於“學困生”良好的學習品質的培養。

(二)鞏固提高

學困生可能一朝半天被哄過去,日子長了又會“舊病復發”。學困生一次、兩次考出好成績也是容易做到的,但要他們不斷進步,甩掉學困生的帽子,並使班裏不再有新的學困生出現,這是難點,也是解決學困生的關鍵所在。為此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做了嘗試,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1.利用生物史

新課程重視生物史的教育,在每章節的開始,我對學生進行有關知識在生物技術領域內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義的教育。課堂上舉例,儘量選用適合本地實際或貼近日常生活的事例,以縮短生物和日常生活的距離使學生產生興趣,結合授課內容講解生物發展史以及生物家的故事。如在學習生物的遺傳與變異時講講孟德爾的實驗故事,在學習家族遺傳病時介紹道爾頓的紅綠色盲症等等。來對學生進行熱愛學習、刻苦鑽研、獻身生物的愛國主義教育和理想教育,這種教育要“化整為零”,採取生動活潑的形式,切忌脱離生物教學和學習實際,機械地灌輸。

2.重視實驗教學。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説過:“在人的心理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實驗教學是提高學生(特別是那些高能學困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增強學科吸引力、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滿足他們內心探索需要的法寶。實驗室是學生感到“神祕”的地方,也是學生非常向往的場所。只要學生有要求並説得出研究課題及其設計的實驗方案,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我就讓他們進實驗室進行實驗探究活動。必要時還借給實驗儀器,提供實驗場地,並請實驗員幫忙,以鼓勵學生不斷探索生物的精神,增強他們學習生物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3.進行“無差錯”作業訓練和“滿分測試”。

對於學困生的作業做錯了。我不急於打“×”而是實行面批,幫助他們檢查錯誤原因,耐心分析問題,弄懂了當面糾正,做對了再打“√”;在平時測試的考卷上有差錯指出後,讓他們先進行修改,再錯再改,直到全對打上100分。這樣就消除了學困生害怕考試的心理,收到了檢查、鞏固和提高所學知識的考核目的。

4.讓學生自編試題。

每一單元測評,我都設法讓學生“祕密”編擬幾道試題,並要求做出解題過程和答案。教師再根據題目內容和題型選擇後彙集一張試卷讓學生考試,並在每一小題後面註上學生姓名。他們覺得自己能得到老師的賞識,而恢復了自信。試題是學生所編,因而做起來極有興趣。學生每編一次試題,需要認真看書,上網查閲資料,積極思考,語言組織,認真解題,鍛鍊了各方面的能力,是一次不是考試的考試,它比常規的考試效果還好。

實踐證明學困生是可以轉化的,只要教師心中有學困生,能以愛動之心,以理服其人,讓他們找回自信,激發他們學習生物的興趣。據研究,一個人對工作有興趣,他的全部才能就可以發揮到80%-90%,如果對工作沒有興趣,則只能發揮到20%-30%。美國生物家丁肇中教授説“任何生物研究最重要的是對自己從事的工作有沒有興趣。換句話説,也就是有沒有事業心。” 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也曾説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好”和“樂”就是願意學,喜歡學,就是學習興趣。只有培養學困生學習生物的興趣,才能從根本上轉化學困生,這就要求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不斷改進自己的教育方法,使每一個學生學習生物的潛能都得到充分發展。

標籤: 學困生 轉化 生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shengwu/rgdw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