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文化 >

[實用]文化苦旅讀後感15篇

[實用]文化苦旅讀後感15篇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文化苦旅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實用]文化苦旅讀後感15篇

文化苦旅讀後感1

《道士塔》是《文化苦旅》中的第一篇文章,我認為這一篇極其經典。

我並沒有去過莫高窟,以前是很想去的,滾滾黃沙,大漠孤煙,卻有敦煌壁畫,亦真亦幻。可現在我真的覺得自己沒有資格去那裏。我不配,我不能去真正的領悟古人對宗教的熱忱,不能真正的感受到現代研究者的'辛勞和付出,不能更深地領會那個時候一個民族深重的危機並不只是外國的侵略,清政府的軟弱無能。去了跟沒去有什麼區別?只不過是再次加快了這些色彩脱落的速度,何況我要怎樣去看那個早被搬空了的藏經洞?所以就不要去了。

敦煌本該失中華最值得驕傲的,比之長城它多了絢爛,比之皇宮它多了內涵,可最後它卻是中華之傷。

在第二節裏,餘秋雨一開始並沒有寫他自己的感受,而是兩段的敍述,他寫王道士怎樣將洞壁上的“唐代笑容”、“宋代衣冠”刷白。他寫王道士怎樣將塑雕“婀娜的體態變成碎片,柔美的淺笑變成了泥巴。”餘秋雨的筆觸很輕,只是略加了些修飾,讀來卻痛入骨髓。我自認為不是易動感情的人,別人可以看到哭的故事,我最多也只是皺眉或者面無表情。可能這次是真正的感受到了筆者壓抑在文字下的心情,並且被他帶動了。我想他寫的時候一定是在苦笑吧?苦是痛苦,笑是慘笑。

之後的一段有一種亦真亦幻的感覺:

我幾乎不會言動,眼前只晃動着那些刷把和鐵錘。“住手!”我在心底痛苦地呼喊,只見王道士轉過臉來,滿眼困惑不解。是啊,他在整理他的宅院,閒人何必喧譁?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聲求他:“請等一等,等一等……”但是等什麼呢?我腦中一片慘白。

文化苦旅讀後感2

之前一直在看的是一些外國名著,一同學看了就嘲諷我説中國那麼多優秀的作品為什麼不讀,然後就送我了這本書。

自上次讀完《我與地壇》之後便愛上了那種讀散文時的享受。今晚還在跟朋友開玩笑説要尊重文字,讀書之前要沐浴更衣,儘管是玩笑話,但讀這些書的時候的確要心無雜念,如此才不算褻瀆了這神聖的文字。

初讀前面部分時還難以理解為何書名叫做《文化苦旅》,但當文章涉及到文革時便顯得沉重,苦旅也得以見得。餘先生一生在苦旅,在修行,在修心,即使在受人誹謗時仍不忘自省,得出自己並無過錯時也無意爭辯,於他,與其將時間浪費在爭論上不如寫寫文章,其“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態度令人驚羨,其無慾無念不爭不吵的選擇令人佩服。

餘先生不單單是在空間上帶我們領略世界不同地區的文化,還在時間上追尋優秀的文化與文人。走南訪北,橫穿古今,都江堰的讚美、莫高窟的感慨、杭州城的.剖析、寧古塔的風霜,日昇昌的興衰,天一閣的沒落……每個地方都有着歷史和文化的沉澱,而餘先生也做到了用手中紙筆將文化之火傳遞給我們。

歷史是厚重的,值得反覆揣摩,文化是悠長的,需要傳承,這本傳承文化之火的書值得細細品味,單單讀了一遍,必然難以理解的深刻,希望日後再次拜讀會有新的體會。

文化苦旅讀後感3

一開始,寺廟似乎很容易跟學校搭上邊,連誦經都要説成“做課”。而學校裏的老師態度相反,一聽到誦經聲就會關上窗子,並不喜歡聽到這聲音。但看了國小生的作文,看見土匪在寺廟改過自新的事,老師便開始對寺廟產生敬畏之情。再後來,得知精通現代文化教育的李叔同去投向了佛教,老師們便對佛教非常敬畏了。

整篇文章連在一起,就講了現代文化教育和佛教的相互交融、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看完國小生寫的那個土匪故事,我非常震驚。進了一次寺廟而已,竟能使一個土匪完全變了,説明信仰對人的影響真的很大。

“以前的他,被上林湖的潮水沖走了。”——這個土匪在和尚們的唸經聲中改過自新了。學生們高歌的.“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我也會唱,從小唱到現在,直到讀了《寺廟》這篇文章,我才知道它的作者李叔同後來去做了弘一法師。“這是倒退,還是提升?”我覺得是提升。佛教給人那麼大的影響,能讓一個土匪開始做好事,那麼我們就要去學習它的好的地方:教人向善。希望在現代文化教育和佛教相互融合中,讓佛教所提倡的“善”也能融入我們的生活中,讓我們的生活環境更加美好。

能夠流暢地表達出自己的觀點,很棒。如果在遣詞用句上可以再“不厭其煩”一些,該展開的地方詳細一些,同時多琢磨原文那種深刻的表達,讓文章在清麗之餘,多一些“成熟”,那就更棒啦。加油!

文化苦旅讀後感4

此文的文筆流暢,餘秋雨的文字工夫確是很強很吸引人的,其敍事往往帶有鮮明的戲劇性,這是他行文的優點。有論者因此批評他在散文裏“編故事”,走金庸小説的套路,已經偏離了散文“真我”“寫實”的文體要求等等,我以為這種侷限性很大的批評並沒有多高的價值,文學藝術上的打破文體自身或先前的定義要求與侷限而進行創新、開拓、嘗試是一件更應該注目和鼓勵的事情,在形式上我對余文沒有多少批評,儘管他自己後來把自己的拓展寫作給模式化了,為人所詬病。但是藝術上你可以做不到或者不去做“事實上”的真實(其實我們傳統所謂“真實”也並不真的真實,也只是心理認識的結果),但我一直認為寫作的'主觀“態度”必須是真誠的,失卻了真誠則一切休論。

努力攀爬着才剛剛自比“高加索山頭上的普羅米修斯”,旋即“啞然失笑”,竟以所謂“康德所説的滑稽”作評價,康德講了那麼多精深的哲學,他偏要選用這個“滑稽”。我的感覺是,餘秋雨不具備真正的悲劇精神和意識,雖然他最會煽情掉淚。

述老尼處簡直是文人式的矯情造作,一個老人幾十年的生存經過和精神情感歷程竟被“眼光又轉向這脈靜池。答案應該都在這裏。”一句輕輕作結帶過,那這是怎樣“神奇”的一脈泉啊,竟然超過涵蓋了一個衰老生命的豐富與厚度?!

“老尼的孤守不無道理”,但不知餘秋雨本人願不願意也這樣“很有道理”的活着,尊重不應只是一種淺薄的認同,更需要一種穿透人生苦難的願力與慧力。

文化苦旅讀後感5

看了餘秋雨的這些散文我感觸頗深,他的每一篇文章都帶給我一次心靈的洗禮,很是震撼,但最讓我喜歡的還是他的<<廢墟>>這篇文章,它裏面的話深深地影響着我的思想,在極大數的人都認為完整才是美的時代。他卻提出了一個可以説是另類的想法——廢墟也是一種美,也許嫩綠的葉子象徵着希望,可是誰又能否定飄落的秋葉就不是一次生命的輪迴嗎,就不是另一個新的生命的開始,落葉是人們心中“廢墟”的代表,可是它卻賦予着別樣的精彩,難道不是嗎?

圓明園曾代表着皇家高貴的身份和無盡的財富,可是現在當我們再回首過去時,看見的又是些什麼呢?是一幅殘缺破爛不堪的景象,我們已經很難去想象它曾經擁有過的那些光輝歲月。當有人提出修復圓明園的時候,有些人卻站出來否定了,因為即使修復了它原有的容貌又能怎麼樣呢?那些曾經遭受過的屈辱歷史就能消失在歷史的記錄裏嗎?答案是當然不會了,殘缺的圓明園,一個廢墟一般的存在,也是一種美,另類的一種美,因為這個殘缺般的廢墟的'存在才讓我們更加牢記了歷史慘痛的教訓和慘象,廢墟是一種美,殘酷而真實存在的美。它是不會因為它的不完整而被世人所遺棄,相反的,人們只會更加記得它,它將會永遠的被人們珍藏在心中最深的那個角落。

在《文化苦旅》中我能感受到餘秋雨那深厚的文字功底,在中國悠久的文化發展史上,有許許多多傑出的才子,他的文章並不是最華麗最優美最感人肺腑的,但卻是令我感觸最深的,他的文章教會了我許多的哲理,我也能感受到來自他內心深處的真切想法,看完這本書,我被深深地感動了,那純樸簡單的文字是我思想上的一次撼動,是我精神上的愉悦,更是我心靈上的一次完美震撼。

文化苦旅讀後感6

沙源既是沙鳴山,隱泉既是月牙泉,因形如新月,有沙漠第一泉之稱。文中講述的是作者一路攀登沙山而上,尋找月牙泉的旅途經歷和感受。

“夕陽下的綿綿沙山是無與倫比的天下美景”這句話是餘秋雨攀上山頂時發出的感歎。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不美嗎?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不美嗎?為什麼一顆平凡的野草在攝影師的手下變得如此唯美?為什麼一朵枯萎的花朵在美術家的筆下變得如此輝煌?這讓我想起一句話:世界上並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得眼睛“。高淑珍的坑頭課堂,最美女老師張麗莉,託舉生命的最美媽媽,你説她們不美嗎?

美,不是偉大,其實就在身邊。

”連自然之神也粗粗糙糙,懶得細加調配,讓世間大受其累“而月牙泉不就是這樣的產物嗎?黃河以她澎湃的氣勢流傳千古,長江以她的'綿延萬里而聞名於世。這讓我不禁的想,那月牙泉呢?給浮囂以寧靜,給躁急以清冽,給高蹈以平時,給粗狂以明麗。”餘秋雨在書裏的這段話實在是再貼切也不過了。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古人以他們的方式讚美着四季的美麗,平靜,實在。或許又會是這樣,當你回到家時飯桌上已經擺好了熱騰騰的飯菜,當你生病時有人在照顧你……

文化苦旅讀後感7

初次拿到這本書的時候,一下子像泄了氣的皮球一樣軟了下來,用各種羨慕嫉妒恨的眼神看着別人手裏的書。《文化苦旅》,隨筆性散文,無劇情,無任務,無結局,這種三無的書要怎麼勾起我的閲讀興趣?於是在它在課桌裏躺了兩週之久之後,我終於翻開了它的第一頁,帶我走進了一個比現實美麗的城市。

好像又再次回到了莫高窟,回到了那個暮靄剛剛從地平線升起,瀰漫於空中的時候,那個時候莫高窟不是旅遊景點,就那麼靜靜的、靜靜的聳立在當時中國戰火紛飛的土地上,等待着是功臣也是罪人的王道士去挖掘它掩蓋了幾百年的瑰麗的美貌,那是中國乃至世界的遺產。沉溺於作者從自我角度的描述,其實我是去過那裏的,當時並沒有太大感觸。可以這麼説,在這本書之前我還從沒有體會到文字有那麼大的魅力,並不是華麗的、掉書袋的語句,他讓我感到深深地驚配,還有身為中國人不可遏止的`憤怒,王道士的那副嘴臉,那種一點點銀子就把中國文化,中國遺產出賣的賣國賊!可恥!可恥至極!沒有限制性的文字讓我展開了很多想象,也給了我很多思考。

對這本書中另一篇令我記憶猶新的文章便是《上海人》。沒有介紹上海的景點,沒有介紹上海的美食,卻從一個很少有人寫的角度入手:人。開篇便是寫上海人瞧不起外地人與上海人的傲慢無禮、井底之蛙。很敬佩他敢於這麼寫,這本書出版比我出生還要早,但現在這個問題卻是越來越嚴重,在上海兩級分化尤為明顯。他還寫了徐光啟,這位地道的華亭人,從他的角度寫了很多上海的過去,讓我這個雖然從小在上海長大但也不算地道上海人的着實長了見識。

《文化苦旅》,苦着尋找了文化,尋找了中國人的根源。

文化苦旅讀後感8

天寒夜夢颱風來,落霜牆角陰心間。這種歷史風格,不囂張也不冷清,一切都在無聲之中淡漠,在看似平靜中淒涼。伴隨着餘秋雨先生的足跡,我愈書行。不知天一閣,你是否安好。

文化的命運交錯,你曾記得有一個叫範欽的年輕書生,將你充實,將你覆滿筆墨清香。那一刻,你便有了生命,一種來自靈魂深處生命的氣息,跳躍不息。也許,這就是書籍的力量吧,穿越千古而不朽,用看似無情的文字告訴你人世間無數的恩恩怨怨和靈韻成章。縱然世間的一切氣息都隨風飄散了,但文字依然可以永留於世,終可傳千古。

但水火無情,脆弱的文明,被風捲殘雲,支離破碎,散落一地,正如餘秋雨老師在書中那如泣如訴的呼喚:“上天,可憐可憐中國和中國的文化吧!”

你只是單一的,迷離的望着遠方,似乎在等着,等你的主人,等你那些丟失的記憶和沿襲上百年的痕跡。一切的一切,你都默默記着,似乎那時的你,才是真正的'你,才是最美的你。一代文化良知在被喚醒,思考着你存在的真諦。

而你,似乎在哭泣。

天一閣!

歷史的辛酸,伴着淚水,在你空蕩的閣樓中盤旋。時光不能永恆,這裏寫滿了屈辱抗爭,這裏寫滿了悲哀華殤。這裏終是憑藉穿越上百年的風骨靈韻得以留存。且問你存在的憑據是什麼,也許你存在的憑據就在歷史長河中,就在那些不知去向的書籍中,就在範家人世世代代充滿希望的目光中。輕輕腳步,踏上你飽經風霜的樓梯,不知道你,天一閣,是否會想起那個叫範欽的書生呢?

任思緒在風雨中恣意飛揚吧!也許這才是你今生的解脱。

因為你早已經忘卻,那歷史中沉澱的憂傷。

文化苦旅讀後感9

書中作者所有的情感是不能一概而論的,但在所有情感中,我感受到了寂寞。文章本身是不會騙人的。《莫高窟》裏,莫高窟從繁盛又漸漸被人遺忘。“整個畫面出現了揚眉吐氣般的快樂,只能是唐朝。”到“明清時期的莫高窟,已經沒有太多東西可以記住。”是文化的輝煌與寂寞。那些不懂得珍惜文化的人終究會遭人唾棄和遺忘,但文化卻在寂寞中消失,只剩殘骸,沒人聽到作者對文化的歎惋。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名句也不再出現,陽關的詩人們是寂寞的,當年文化的巔峯變成了眼前的荒涼。西出陽關的詩人越來越少,而陽關終成廢墟。作者這樣不忍心地讓陽關繼續寂寞下去。《杭州宣言》,白居易和蘇軾被貶,人們毫不知曉大詩人的存在,在寂寞裏,他們築成了今日依舊繁華的蘇堤與白堤。

《黃州突圍》,名人慘遭的待遇。蘇東坡的優異讓人妒忌而疏遠,不説舒亶,李定,王珪,李宜之這樣心胸狹隘的人,竟讓昔日摯友沈括離他而去。蘇東坡曾經的半生為朋友而活,而朋友在他最失意的時候,離開了他不能不説,東坡後來的輝煌成就始於黃州,誕生於寂寞。

跳出文章本身來説,在歷史中許多人在他成就輝煌的`時刻,也無法逃離寂寞。一個人如果要得到什麼,那麼他必定要付出些什麼。我在《文化苦旅》裏,體會到了一絲無奈,寂寞的旅途而讓餘秋雨嚐到了真正的文化,真正的“苦”。不知作者是否懷揣着這樣的心情去創作這篇文章,但我的內心接收到了這份寂寞。

也許下一次讀《文化苦旅》會收到不一樣的心情,會產生不一樣的觀點。但這就是在書中探尋的過程。作文

文化苦旅讀後感10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處處都有值得人去思考的地方,如果説中國文化是太平洋的話,那麼餘秋雨就是一個航海家,而我也勉強算得上是他的小追隨者。

一路上,餘秋雨引領着我去踏遍祖國的大江南北,領略着大自然的美好風光,深思着中國文化的發展。他的探索之旅不像陳景潤那樣在字母的世界中遨遊,可以説是飛翔,從山腳飛向山頂,從江南飛向那更遠的地方。.版權所有

第一站,我們來到了道士塔。青磚黃泥,這再普通不過;細細探探,才知道它大有玄機,可是這也是一種恥辱。道士塔只是個普通的佛教地方,可當那王道士開掘了一門永久性學問的洞穴後,這兒再也不普通。王道士也成了達官貴人寵的“妃”,王道士的古文物,不,是正用在阿諛逢迎的官場的中國的古文物,它們的清白也漸漸被抹黑,更糟的是:外國友人的不客氣,王道士的傻笑,中國古文物就此一車一車地安全運出國境,王道士與外國友人的寒暄,唉!傷心欲絕!經歷如此難堪的旅途,思的多了,得的也多了。

再乘船去那個三峽吧,離開道士塔,去找李白和劉備罷了。也許三峽之流正是為了這兩股主流而日夜不息地爭流着。放眼現在,三峽大壩工程的逐步完工,中國人逐漸滿足了自己對能源的需求,這無不是三峽的功勞。無論怎樣,三峽藴藏着無限的能源和智慧。

苦旅,也不算太苦,只是思想上受點兒跌宕而已。對文化的`追思和探索是無休止的,那是因為人生也是個無休止的邊界。就正如智者説“不在乎你擁有多少錢,就在乎你花了多少錢。”同樣不在乎你有多聰明的頭腦,就在乎了有多少有內涵的思想,好的思想多了,人就富了。

不管是春温秋肅,還是大喜大悲,最後都是要閉上眼睛,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罷了。

文化苦旅讀後感11

這依然是一篇藉着都江堰寫李冰,藉着李冰寫“官本位”的文章,我在《柳侯祠》的評述中已有所論,只不過此番他給“官本位”注入的不是碑文詩賦而是專業的科學技術,都江堰的偉大被濃縮在了“李冰的精魂”裏,作者所盼望的乃是這樣的人可以子子孫孫無窮盡,於是對李冰的充滿民間宗教色彩的膜拜和人而神的民間戲劇中很作了一番文章,頗為讚賞,並且説“轟鳴的江水”便因此成了“至聖至善的遺言”。

余文慣於在對山水的膜拜式誇大定位和抒寫中行矯情與煽情,但他肯定不是真的要跪倒在山水文物前,他不過是做這麼一個虛假的姿態而已,他的重點仍是利用這種情感的煽動去消弭理性的冷峻思考,從而使讀者認同他、跟着他的觀點走。此文對“能臣幹吏”的崇拜與對“清官”的崇拜一樣,都是“人治”思路的'認識,要知道僅憑“清官”“能臣”是無法幫助中國擺脱“人治”帶來的歷史循環的,但這種理性認知在作者故意營造的宏大主題與取媚民眾的民粹主義氣氛下,被抽空殆盡了。

餘秋雨在文中説:“在這裏,我突然產生了對中國歷史的某種樂觀”,我雖不知道這是否為其真心話,但通覽整部《文化苦旅》,你都能感受得到這種甜膩膩的膚淺的“樂”觀,而書名竟貫之以一“苦”字,什麼叫做惺惺作態?什麼又是矯情?看罷。

文化苦旅讀後感12

我很喜歡這本書中的一句話:他因深厚而沉默,也許是沉默的原因。這讓我想到一個故事:

在一場人們屏息等待的鋼琴演奏會上,女鋼琴家悄然出場。人們驚訝於她衣着樸素時,她説:“人,要隱於音樂背後。”的確,在很多時候,許多人追求光鮮亮麗的外表,而有些人選擇崇尚樸實無華的內心,這種信念是多麼令人折服啊!

書中印象最深刻的應該算是“道士塔”和“莫高窟”了吧,“再小的個子,也能給沙漠留下長長的`背影;再小的人物,也能讓歷史吐出沉重的歎息。”你説王圓篆是壞人,也不全是,畢竟他讓那些經文躲避了飽受戰亂的痛苦;但你説他是好人?也不是,畢竟他把中華上下五千年的結晶讓那可憎的外國人給奪了去!

“莫高窟”,一個多麼神奇而高深的地方!千百年來,他沉默着,像一棵樹,一座山,因為他知道未來,人們會撥開歷史的睫毛,透過深沉的瞳孔,來還他一個公正而客觀的判斷。

你看啊,“他們突然變得像個孩子,一路撒野下來,到這裏卻睜大眼睛,希望獲得宗教裁判和時間裁判”。多少赳赳武將、權謀強人止下腳步,呆呆的望着沉默了許多的莫高窟,他們一定想:莫高窟為什麼沉默呢?

我想,人生也是如此,女鋼琴家的魅力在於演奏技藝的高超,與音樂融為一體。只有不斷豐富自己的內涵,才能有所作為,從而順利抵達成功的彼岸!

文化苦旅讀後感13

説到清朝,讓人聯想到一系列的清宮電視劇,讓人聯想到康熙盛世,讓人聯想到晚清的沒落...讀完《寧古塔》讓我從另一個角度看到了不同的清朝。

文化的認同與融合

清朝建立之初,反清復明的勢力十分強大,大多數漢族知識分子都堅持反清復明,甚至在武夫們紛紛投降後,一羣柔弱的`書生還寧死不屈。這時,康熙出現了,他下令宣揚崇儒重道的精神以大量錄用漢族士子。但這並沒有改變一些”頑固分子“,康熙於是用自己的熱情和誠懇打動了他們。這便是文化的認同與融合,使清朝開始了穩定的統治。

文化的壓抑與摧殘

誰都知道那滿清十大酷刑,殺的花樣十分多,每一種殺戮都慘不忍睹,他們的花樣是把死這件事變成了一個可供細細品味、慢慢咀嚼的漫長過程。這種方式充斥着殺戮的快感,並扭曲着人性,人道基礎,影響深遠,至今還未根除。

再説流放與株連,更是讓人痛心疾首。流放是一種折磨,一種慢慢的心靈上的折磨,流放往往伴隨着株連,一個人不小心説錯了話,辦錯了事,那麼就有可能株連九族,一些根本沒見過面的遠房親戚甚至是鄰居也會被牽扯進來。於是人們只能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再沒有人格也沒有聲音了。文化彷彿在顫抖,在這死一般冷靜的樹林中,身上的傷痕讓他不敢再邁出一步。

對於清朝,就像其經濟一樣,經歷了盛世與沒落,文化亦是如此,經歷過融合與摧殘。

文化苦旅讀後感14

得益於農商行的文化薰陶,工作之餘,讀到《文化苦旅》。跟隨餘秋雨老師,以文字為媒介,穿行大半個中國,挖掘古蹟,解讀歷史。

我陶醉於祖國的大好山河,這些遺蹟沉寂千年,感受他們跨越時間依舊氣勢如虹,斷壁殘垣記錄書寫着我們五千年來未曾間斷的歷史。餘秋雨老師把它記錄了下來,供我們拜讀,字裏行間卻透出一股獨屬於文人的苦。

書寫的文字再客觀也免不了沾染表達者的情感,就像題目所寫——“苦旅”,面對燦爛文化,我不禁問道,何為苦,是衣行簡樸,舟車勞頓之苦?八十年代的苦是那樣轟轟烈烈,真真切切,餘秋雨老師或許還是有更深層的含義。我讀下去。

“如果説人生是一條一劃而成的線,那麼具有留存價值的只能是一些點。”我或許懂了一些“苦”的含義。看過那麼多歷史遺蹟,他們有過最高傲的.時光,雕欄玉砌,金磚玉瓦。到頭來一地瓦片,絢麗過的日子抵不過歷史的一瞬,不禁讓人質疑何為永恆,似乎一切都在流浪。格物致知,對事物的思索到頭來歸結到人生的意義,時間推着一切往前行,沒有歸宿,沒有終結,剩下毀滅,一個堅韌的文明歷經滄桑,路過輝煌,餘老師看着他前行留下的足跡,滿眼苦澀。

一個文明是如此,一個人的一生,摸爬滾打,最後又能剩下些什麼呢?

文化苦旅讀後感15

隨着作者的腳步,我的心靈也進行了一次苦旅,從陽關到江南。

初見這本書,我對書名充滿疑惑:為何苦旅?既是旅行,為何突出苦字?帶着疑問進入書中,又瞭解作者的平生,我豁然開朗,有情不自禁,感歎起來。這苦字,有多含義。 身體的勞苦。作者的旅行是完全自費的,而所到之地大多荒原而偏僻,步行之時最多身體自然勞累。但在作者心中,大概這遠行,這勞苦,都成為信徒朝聖聖地而遠行一樣的虔誠的.心情,去朝聖千百年的荒廢古址。

眼見古址破敗之痛。作者所去的新疆,陽關,敦煌,渤海國,天一閣,所去遺址無不敗落,殘缺不堪,面對損毀的遺址,作者自然是痛心疾首,苦不堪言,

對謠言攻擊的痛苦。作者在苦旅中,苦旅後,受盡了謠言,謾罵,及各種形式的人身攻擊。然而,在這謾罵聲中,並無一家媒體,一家報刊為他説一句公道話,為躲避攻擊,作者攜妻從上海遷至深圳。然而在這漫罵與孤獨之中,作者能繼續對此書改版,不斷寫出新的著作,實為難得可貴。

對文明衰落的悽苦。作者遠行出國探訪中東,希臘,埃及等世界文明遺址,又到歐洲,與中國進行對比。體現出中國文明的優勢與不足,對各地的文明衰落深感悲痛。對當代文明提出緊迫提醒,也是痛定思痛。

理解了這些“苦”,也就明白了作者的心情了,也就理解了作者的深沉的筆調,悲痛的風格了。説這是 “沉痛”,這是“流浪”一點也不為過。

從陽關到江南,只有苦,又不只是苦。這個字的內涵實在是太過豐富,讓人還甚為不解,就走完了全程。

標籤: 讀後感 苦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wenhua/0wwwq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