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文化 >

《文化苦旅》讀後感通用15篇

《文化苦旅》讀後感通用15篇

當閲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文化苦旅》讀後感,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文化苦旅》讀後感通用15篇
《文化苦旅》讀後感1

初讀《文化苦旅》感受到它的苦澀和艱辛。卻惟獨覺得在《江南小鎮》這篇小記中感覺到了寧靜。不知是個人偏見,還是作者筆下流露出來的抑不住的江南水韻。總之寫得甚是巧妙。

自以為總想尋覓一處山水,然後靜靜生活到終老。不是矯情地希望另一種生活。只是覺得每天過着一成不變的生活,城市再大再美,也只是多了一個落腳的地方,再無其他。而心在那裏總是空落落,乾涸,了無生氣。就像是飄蕩在風中的蛛絲,沒有着陸的地方。

找不到一種歸屬感。

看完《文化苦旅》中的《江南小鎮》之後,心就像瞬間被小橋流水所滋潤了。看着餘秋雨先生透過自己的雙眼看到那個盪漾在流水懷抱裏的小鎮,有的只是“淺諸波雲彩,小橋流水江村”,有的只是“梨花村裏扣重門,握手相看淚滿痕”,有的只是河水慢慢流,船擼慢慢搖。感動於此情此景我就想,這才是我心之所向的地方。我定要一一走近它們。

我想此生若是擁有如此地方,我大可以曬着太陽,養一隻貓,在陽光下細數流年時光,或在夕陽西下中,獨倚閣樓感歎光陰的燦爛輝煌,抑或在細雨朦朧中,穿着我最喜歡的長長拖地的白色的連衣裙,撐把油紙傘,立於小橋之上,幻想自己成為世界中獨特的風景那也很美。

可是這樣如古箏獨奏般淡雅清麗的生活是如此得來?我不禁要探索這個神祕的源頭。而餘秋雨先生告訴我説那是江南小鎮人民珍惜和恪守自身生態得來,是歷史的故事告訴小鎮人民要寧靜無為。我想這大抵也因為這個由水潤養的温婉小鎮承載不了太多的金銀銅臭,因此這樣的生態可以沿襲至今不曾失去。

可是不暴露的歷史也會蒙上塵埃,何況是一個置身於塵世的小鎮。隨着人口劇增,一切私家園林都一一變成公眾遊觀的現代,現今江南小鎮承受着幾千年都沒有受過的重負。我想在一個摩肩接踵的擁擠中游一個印象裏秀氣的小鎮那會感覺一切都變了味罷?人們遊一個江南小鎮,結果多半會敗興而歸罷?餘秋雨先生穿透歷史的風塵又對我講那是因為今天的小鎮比過去缺了點真正的文化智慧,缺了一點潛在河邊小巷間的安適書齋,缺了點是以使這些小鎮產生超越時空的吸引力的藝術靈魂。那麼這樣説來這一切都來得理所應當了。因為小鎮在發展,人羣在到來,當初的一切都在變成商業化。

這些缺了一點使整個小鎮就不再是原來的那個靈秀的樣子了。它越來越火熱,也隨之越來越被吞沒於時代潮流中,那麼失去它安安靜靜模樣的小鎮隨之也會失去它存在的意義嗎?

我不甘心,所以循着作者的步伐我親自前去尋找它們。但在我走過了人流走過的那些擁擠小鎮,感受了作者那時的感受後,我真正覺得有種失落。我不得不心情低落,步履沉重。因為原本心心念念要尋的歸屬,原來只是我一廂情願地想太多而已。

可是我又想縱然現代化使小鎮失去了我們心中原本的樣子,但是倘若我們沒有社會進步帶來資金、技術和精力去修繕那些幾百年前的每天泡在水裏面的木質的建築,那些小鎮現在也只不過是一灘腐爛的木頭和一堆丟棄的碎石而已。若沒有人為的去宣傳那些江南小鎮的美麗和風韻,也許這樣的美麗還是會塵封下去,或許還會更槽糕得泯滅在歷史的沙塵裏,永遠不被察覺。這樣説來適當的修繕恰到好處的宣傳,可以讓我們民族擁有的精神文明繼承下來,並且展示給世界。這一舉動不能單單只是説它好或不好。所以我沒有激烈地要去譴責或者要去抱怨這種小鎮現狀。不管怎樣,我還是樂觀的把它認為那是一種社會進步的無奈罷。

人總是在不能自控地成長,社會的進步也是無可避免的一件事。而我們會執着於那些過往的人或者事物,也是無可厚非的。只不過我想過去只是過去,它還是留在過去作為過去時光的一種見證比較好。就像若是你穿一件漢服在時尚的都市裏穿行,雖然漢服是我們漢族的傳統服飾,但在此時人們不一定就會附和讚歎。過去的終究是過去,它還是發生在回憶裏比較好,我們現在要做的是更多地把握現在,發現眼前的美。

這樣想過之後心中的失落與鬱悶就被豁達和明亮取而代之。我也不再會為了把江南小鎮記憶中的燭火換成了燈管而感到糾結不堪。也不會覺得尋不到這樣一處江南水而遺憾不已。

心存花開,自有花香來。讀《江南小鎮》我突然明瞭我一直尋找的歸宿感,只是一種心境而已。若是有緣我依舊可以尋一處江南水靜靜到老。作文

《文化苦旅》讀後感2

《文化苦旅》這本書是餘秋裏教授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全書共235萬字,有《道士塔》、《莫高窟》、《陽關雪》、《沙原隱泉》、《柳侯祠》、《白蓮洞》、《都江堰》、《三峽》、《洞庭一角》、《廬山》、《貴池儺》、《青雲譜隨想》、《白髮蘇州》、《江南小鎮》、《寂寞天柱山》、《風雨天一閣》、《西湖夢》、《狼山腳下》、《上海人》、《五城記》、《牌坊》、《廟宇》、《夜航船》、《吳江船》、《信客》、《酒公墓》《老屋窗口》、《廢墟》、《夜雨詩意》、《筆墨祭》、《藏書憂》、《臘梅》、《家住龍華》、《三十年的重量》、《漂泊者們》、《華語情結》、《這裏真安靜》三十七篇。這本書的介紹了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但是,在那一處處古蹟的的背後卻隱藏着人們不為人知的一面,而作者運其妙筆,給我的心靈寫下了“震撼”兩個大字……。其中最為感觸的是《道士塔》和《風雨天一閣》這兩遍。

《文化苦旅》這本書在告訴我們中國古代歷史的同時,告訴了我們更深一層的道理,就拿道士塔的第二節來説吧,文章是這樣寫的:真不知道一個堂堂佛教聖地,怎麼會讓一個道士來看管。中國的文官都到哪裏去了,他們滔滔的奏摺怎麼從不提一句敦煌的事由?其時已是20世紀初年,歐美的藝術家正在醖釀着新世紀的突破。羅丹正在他的工作室裏雕塑,雷諾阿、德加、塞尚已處於創作晚期,馬奈早就展出過他的《草地上的午餐》。

他們中有人已向東方藝術家投來羨慕的眼光,而敦煌藝術,正在王道士手上。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歡到洞窟裏轉轉,就像一個老農,看看他的宅院。他對洞窟裏的壁畫有點不滿,暗乎乎的,看着有點眼花。亮堂一點多好呢,他找了兩個幫手,拎來一桶石灰。草扎的刷子裝上一個長把,在石灰桶裏蘸一蘸,開始他的粉刷。第一遍石灰刷得太薄,五顏六色還隱隱顯現,農民做事就講個認真,他再細細刷上第二遍。這兒空氣乾燥,一會兒石灰已經乾透。什麼也沒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淨白。道士擦了一把汗憨厚地一笑,順便打聽了一下石灰的市價。他算來算去,覺得暫時沒有必要把更多的洞窟刷白,就刷這幾個吧,他達觀地放下了刷把。當幾面洞壁全都刷白,中座的雕塑就顯得過分惹眼。文化苦旅臘梅讀書筆記 在一個乾乾淨淨的農舍裏,她們婀娜的體態過於招搖,她們柔柔的淺笑有點尷尬。道士想起了自己的身份,一個道士,何不在這裏搞上幾個天師、靈官菩薩?他吩咐幫手去借幾個鐵錘,讓原先幾座雕塑委曲一下。事情幹得不賴,才幾下,婀娜的體態變成碎片,柔美的淺笑變成了泥巴。聽説鄰村有幾個泥匠,請了來,拌點泥,開始堆塑他的天師和靈官。泥匠説從沒幹過這種活計,道士安慰道,不妨,有那點意思就成。於是,像頑童堆造雪人,這裏是鼻子,這裏是手腳,總算也能穩穩坐住。行了,再拿石灰,把他們刷白。畫一雙眼,還有鬍子,像模象樣。道士吐了一口氣,謝過幾個泥匠,再作下一步籌劃。今天我走進這幾個洞窟,對着慘白的牆壁、慘白的怪像,腦中也是一片慘白。我幾乎不會言動,眼前直晃動着那些刷把和鐵錘。“住手!”我在心底痛苦地呼喊,只見王道士轉過臉來,滿眼迷惑不解。是啊,他在整理他的宅院,閒人何必喧譁?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聲求他:“請等一等,等一等......”但是等什麼呢?我腦中依然一片慘白。

是的,在這篇文章中寫了作者對於那位道士做法的不滿,在文章中,他喊了“住手!”有寫道:“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聲求他:‘請等一等,等一等……’”是阿,為什麼作者會這樣?他不忍心,不忍心那位道士毀掉那一個個婀娜多姿的雕像,那是歷史,歷史!歷史為什麼會被一個道士的手中毀掉?就那樣,一下子得毀掉了,不忍心,不忍心那般美麗的雕像不見了,在道士的手下,一下子變得灰飛煙滅,不給我們現在的世人觀看的餘地,一個道士,在金錢和權力的促使之下,變得如此的殘忍,做得如此得發狂,我相信,不只我和餘秋雨先生感到無比的惋惜,相信,在讀了《文化苦旅》的每一位讀者也會感到深深的歎息和心痛吧,這就是為什麼《文化苦旅》這本書的“苦”字意義的所在了吧!

《文化苦旅》讀後感3

我讀了餘秋雨的《文化苦旅》。第一次看到這本書時便被封面上那一望無際的大沙漠所吸引。封面上的沙漠,沉靜而悠遠,夕陽的餘輝在那裏投下一片陰影,近在眼前的是一道道車輪碾過的痕跡。這些軌跡,是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中國文化的艱辛跋涉?抑或是文化的苦苦追求與探索?

而我覺得,文化只有苦行,才有它從古至今永不衰竭的魅力。這本書本身的資料並不甘甜,正因裏頭夾雜着太多不忍與親身體驗的辛酸。苦苦的味道,為這本紀錄中國千年文化的書,多寫了一道味道。未看過《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會想到,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在它們的背後會有如此深層的涵義。“只有書籍能把個高貴的生命早已遺逝的信號傳遞給你,只有書籍能把一切完美和智慧比較着醜陋與愚蠢呈現給你。”

我帶着崇敬的情緒翻開了它,跟隨餘秋雨的腳步,去重新認識這些古老深厚的禮貌,沒有膚淺的歡笑,有的只是與作者一齊感慨,一齊深思。《風雨天一閣》寫了一座經歷數百年風雨滄桑的普通的樓閣,被一代代人世代保護着,卻終被強盜偷竊所騷擾,成為“一種極端艱難,又極其悲愴的文化奇蹟”。天一閣承載的禮貌與歷史太多太多。天一閣的命運正是當時中華文化的命運,中華的許多許多文化寶藏在靜靜地經歷數百年甚至數千年的風雨洗禮之後,竟未為人所敬,不為人所珍,最終落入虎口。而當其幾近滅亡時,人們才恍然醒悟,慌忙中搜尋回幾粒殘碎不堪文化碎片,歎息不已,可惜已晚了。

《蘇東坡突圍》使我明白才華橫溢、豪放高達的一代文豪蘇東坡被一羣奸詐卑鄙、強詞奪理的小人誣陷時的無奈與痛苦,被排擠,被批判,被嘲笑,被流放,可餘秋雨先生卻並未喪失繼續發奮生活、前進的勇氣。我小時候曾為蘇軾美妙清澈的水調歌頭所傾心,為餘秋雨先生“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壯志所震撼,此刻則為餘秋雨先生的涅盤重生所深深感動和欽佩。餘秋雨先生的自省不是一種走向乖巧的心理調整,而是一種極其誠懇的自我剖析,目的是想找回一個真正的自己。餘秋雨先生漸漸迴歸於清純和空靈,習慣於淡泊和靜定。餘秋雨先生的藝術和才情獲得了一次蒸餾和昇華,餘秋雨先生真正的成熟了。在歷史和文化中永遠地站住了腳,永不流放。

《一個王朝的背影》,讓作者在歷史的文化長廊中苦苦跋涉,躊躇在山水之間,和那些狂放潦倒、多情多愁的文人才子傾訴衷腸。以一個經歷幾番興衰的承德避暑山莊為縮影和主線,反映出清王朝的興盛與滅亡軌跡,為我們映現出一段煙雨蒙史,讓我們體味歷史,深深感觸。

秋雨先生説:“倘若説人生是一條一劃而成的線,那麼具有留存價值的只能是一些點。”是的,人生無非是漫長曆史的一個縮影。歷史從古代走到這天,還要繼續走下去。歷史的足跡卻成了無數人一生的執著追求。歷史的魅力便在於它的足跡總是隱藏在山水之間,難於尋找。因此沒有博大的歷史情懷,深厚的文化內涵的人是永遠不會找到這些無價之寶的。

“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滄桑感到引發出人生淪桑感。”這是作者的感歎,也是對讀者的啟示。人的一生也是一段歷史。人生之路是彎彎曲曲;回頭看一眼留下的足跡,自豪的同時難免感到一絲惆悵。正因無論你擁有多麼輝煌的成功,卻總會留下這樣或那樣的遺憾。作者在山水之間跋涉是為了錄求歷史的足跡,文化的靈魂;我們在生活中跋涉則是為了錄求人生的真諦。

《文化苦旅》帶領着我在歷史長河中漫遊。我們面前出現曾在歷史舞台上演出過的一幕威武雄壯的活劇,一個個偉在大的人物出現了,餘秋雨先生們的身上體現了中國文化的良知和高尚的人格,但是餘秋雨先生們中的多數還是逃脱不掉那杯具性的結局。如此多的歷史的真相和文化的美麗多愁在書中鋪展開來,一種從未有過的穿越的恍惚在心底盪漾開去。雖然我們對文化的瞭解可能只是一點點的表面,但是我分明聽到了那樣深沉的腳步聲,咚咚咚,在叩響中國文化的大門。

《文化苦旅》讀後感4

我讀文化苦旅,擁着一顆對文化虔誠的心,只是不想褻瀆了文化,也不想曲解文化的意義與內涵。

初讀文化苦旅,看着“文化苦旅”四個字,我就鬧不明白了,文化怎麼會是苦旅呢?或許,是我看着字面意思就隨意斷章取義了吧;或許是我過於膚淺,不瞭解餘秋雨老先生深厚的文化心境;或許是我的心太年輕,解讀不了文化的底藴;或許是我壓根就沒有文化的脈絡,疏通不了流動的文化血液;又或許是腦海中某種不自覺的元素,蠢蠢欲動……人的思維跨越了多元發展的空間,箇中文化滋味,又有誰能夠輕易領會呢?

撇開作家不談,撇開餘老先生不説。還沒有開始賞讀之前,我就想,“文化苦旅”,難道是文化的形成是一段痛苦的歷史集合體,或者文化的形成是一段艱難而痛苦的旅途,或者文化是人類的一次痛苦的心旅歷程,又或者形形色色的故事經過一段時間之後,集結成了一本文化冊子,又或者文化本身就是一場旅行,是苦澀的。當然,我知道,單從字面上理解,對文化本身,是一種不誠懇的態度。

回過頭來,瞭解文化,還得考慮時間,空間,主觀,客觀。讀文化苦旅,具體的,我記不清花了多長時間把它完成,也許是一個月之前開始的事情了吧。我知道,要把一本書讀透,短短的數月是不夠的,但我們還是能夠膚淺的瞭解到一些東西,對於充實我們的腦容量還是極其有意義的。

文化苦旅,由一篇篇精美的散文拓展開來,韻味十足。每讀一篇散文,我都會刻意地去咀嚼、去回味,並不自覺地想像:文中淋漓盡致的描述,那該是一種什麼樣的意味、什麼樣的場景呢?我想,餘老先生寫每一篇散文,都好像是親身經歷過一般,否則,怎會寫得出如此切身的感受和貼切的文化載體?

讀完一整本文化苦旅,我感受到:餘老先生並不是以文化而寫文化,並不是抓着文化不放,也不是以文化脈絡而展開。各種石窟文化、宗教文化、遊記文化、文人文化、藏書文化、上海文化、風土人情文化、古城文化、船舶文化、漂泊文化、信客文化、傳記文化、華語文化、墓碑文化等等,把各種文化寫的酣暢淋漓,寫的靈活生動、生龍活虎。餘老不以文化而寫文化,又處處滲透出文化的靈魂;餘老不糾纏文化,卻全是文化的載體。

對於文化苦旅,餘老説,“我無法不老,但我還有可能年輕。我不敢對我們過於龐大的文化有什麼祝祈,卻希望自己筆下的文字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我想,文化是一段苦澀的心旅歷程,然後經過時間的積澱和空間的融合而形成的。

開篇就以一篇散文道士塔舒展開來,細心地讀完它,我們都會有一種對莫高窟文化的敬重;同時,也會爆發一股對道士王圓?莫名的憤怒和恨意。的確,文化能夠給我們一種苦澀後的回味。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其中奧妙,我們又能參透多少呢?文化是歷史深深的積澱,餘老先生一路親身感受,一路對文化景點、文人深深的敬意。一路走來,遊記文化,也是那麼意藴深遠。

餘老把自己的切身的感受,穿插到了文化之旅中,把各種文化寫的活靈活現,讓人好生豔羨,也讓我們對深厚的文化擁有着無比的自豪與驕傲。

全書上下,基本上大半部分都是由名勝古蹟而延伸開來的文化枝節,在名勝古蹟中穿插了各式各樣的文化,可能名勝古蹟只是一個飽含文化的載體,收藏着豐厚的文化底藴。後面少部分寫了人物敍事傳記文化,漂泊留學的文化,特別是對到新加坡的國人寫的很貼切。最後文尾,稍微寫了一個日本在新加坡鮮為人知的墳地文化而作結,不免我們會對日本抱有極強的牴觸和憤恨心理。

讀罷一整本文化苦旅,我覺得一切的文化與各種時代背景息息相關;文化苦旅的構造與餘老先生生活的時代背景牽連在一起。所有的文化形成,是一段艱難的過程,也是時間上的集結,是一場人們認知上和心靈上的苦旅。

文化的形成是苦澀的,需要經過空間的薰陶和時間的渲染。知曉一些我們之前不知道的文化,我們會有一種苦澀的回味,同時還會產生一種對文化深深的敬意。文化,是一場苦旅,一場心靈上和行程上的苦旅!

《文化苦旅》讀後感5

打開書的扉頁,看到的是這麼一句話:“文化的旅程是苦、澀,在這千年的歎息中講訴苦旅。”這句話使我對這本書產生了一種迫切的好奇,恨不得一股腦的把它全部塞進腦袋裏。但是我做不到也不能這麼做,一本好書值得我去細細地品讀,而不是囫圇吞棗。

我是一個沒有真正旅行過的人,什麼名勝古蹟、文化風景、生態花園等等我都沒有真正的體會過,熟悉這些美麗風景也只是影視屏幕上的一剎那。模糊、虛幻、沒有方向感。這些華麗的華麗都顯得那麼沒有真實感。從《文化苦旅》這本書的扉頁到尾頁就像是在作者的帶領下旅遊了一番。西湖、天一閣、道士塔的莫高窟等等景象一幕幕在我腦海中劃過,是那麼的清晰、真實。有質感。就像作者初遊西湖時的感受,如臨故地,我也像是曾經去過這些地方看過、玩過、感受過。

中華五千年文化源遠流長,而這其中所受的波折也跟其歷史長度成正比,幾經波折,不斷改變。文化遺產的幾經磨難後有的還屹立於世,有的銷聲匿跡,有的破爛不堪,有的失去原來的本色,沒有了以前的原貌,有的保存稍好。文化,不只是只有物質文化這一種,還有一種非物質文化的精神文化。各國各民族,各地的風俗人情,傳統習俗都可以被稱為非物質文化。

第一次看《文化苦旅》,是在一個炎熱的午後,無所適從地在書架上翻着書,這本書就來到了我的眼前。從風沙繚繞的莽莽大漠到小家碧玉的江南小巷,作者用作為一箇中國人的身份,走遍大江南北,也帶着一個個讀者,去感受那華夏五千年曆史的興衰與悲涼。他的語言就如同她所説的莫高窟壁畫一般細膩,每一筆都藴藏着豐富的內涵。

在三峽畔,綠意喚醒了倦意,湖上飛卷着曼舞的白雲,湖明如鏡,山青如洗,殘陽噴射出的金光從浮雲的指縫中溜走卻難逃水的千手、山的族羣,它融化在水裏,隱匿在山裏。湖底有許多小魚追逐着,倏的,霧悄然地瀰漫了,過了一會,風也輕快地來了,吹皺了一湖春水,霧便也順從地退開了。她泛舟湖上,似乎想撫平那湖面,想撫平他悸動的心。此風此景,為停佇在榮華上的世人,招魂。

檐角如懸崖,風鈴似滄海,他無言地扭身看了看柳侯祠中的樹,花被夕陽燃燒,而那一片片輸液早已泛黃,看着那一片片泛黃的樹葉如他的心一般直墜向地面。在造虹的小雨中,蟬聲沉落,蛙聲升起……雨下一整夜,他的愁溢出就像雨水,他的思念如園中的落葉厚厚一疊。天空中慘白的日兒勾住了哀傷,夜似乎太長被你的心凝成了冰霜。晨曦的光風乾了最後的一絲哀愁,雨洗淨了掛滿思念的高牆。

這本書,很苦。寫書的人,更苦。

隨心所欲地慢慢翻閲,與耳邊的喧囂隔絕,留下一片心靈淨土,啜飲着文化的甘泉,印刻着行旅的記憶。只要順從着他的牽引,鬧鬨便是紊然不亂的條理。只需跟隨他的腳印,一路上都是幻美絕倫的風景:枝幹虯曲蒼勁的臘梅,飄渺冷豔的西湖,狂暴雄大的廬山瀑布……餘秋雨鄙棄陳詞濫調,細膩又不失大氣的筆觸下描寫着一幅蒼勁渾厚的山水畫,書寫着一首抑揚頓挫的詩歌,哼唱着一支輕柔婉約的小夜曲。那使人感同身受的旅行心情,直沏人心的歷史感懷,用悠長的歌謠譜寫出心中的悸動。這如同一塊天然的璞玉,把瑕疵與光澤一併展現,一切都未經雕琢,一切都回歸它本來的面目。我領略了大智大愚的李冰創造的神話般的都江堰,三峽那翻滾咆哮的長江水,見識了中國華麗的文化瑰寶之地莫高窟與天一閣,拜訪了清新婉約的江南小鎮、精緻的蘇州園林。

山重水複,無言地大地上,總有無端的感動,無端的喟歎。

既然是漂泊旅程,那麼每一次的留駐都將是新的出發。無需華麗的辭藻來凸顯文章的深度,聽他娓娓道來,感受到那深邃蒼涼的歷史命運和對中華大地深深的眷戀。總有無盡的柔情,總有磅礴的氣勢,總有那份身臨其境。四壁的文字間,可以讓我受到怎樣咆哮的狂風在我指尖遊走,怎樣綿長的細雨帶給旅人無盡的鄉愁,怎樣迴旋的流水唱着抑揚有致的去掉。的確,餘秋雨陛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

走,不為那終點,只為這已經劃下的曲線;走,不管能抵達哪裏,只為已經耗下的生命。我願一直走下去,為了在文化旅程中實現自我的價值,為了尋找那一份美的本源。

《文化苦旅》讀後感6

中國燦爛的文明正在被時光磨滅,不知在角落裏邊回味心酸史邊唾罵歷史罪人的人們是否真曾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我一直以來欣賞懂史且敢於評論批判歷史的學者,而也同時認為現任上海戲劇學院教授的餘秋雨先生是無數學者中的豪傑,他的《文化苦旅》是萬千部文史學散文著作中最為出色的上品。

本書是餘秋雨先生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其中有些文章曾在各類文學評獎中奪得首獎。全書的主調是憑藉山水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祕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歷史構成。餘秋雨先生依仗着淵博的文學和史學功底,豐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藝術表現力所寫下的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國文化巨大的內涵,而且也為當代散文領域提供了嶄新的範例。

餘秋雨先生以他獨特的寫作魅力吸引着讀者,那是一種苦澀的回憶,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他也曾在本書中像許多知青學者樣深情感歎,但同樣的感歎,出現在不同的地方,韻味也相差甚遠。正如他所説的一樣"我也可以年輕",他的人生是富有彈性的,他總是秉持着少年的激情,享受着老年的清閒度過他充實的中年時光,所以,餘秋雨先生無論何時都是個混合體。因此,他的文章,也永遠夾雜着不同感覺的口氣。如他對中國文化日益淪陷喪失的悲傷感慨,就飽含了年輕人對不滿的辱罵,中年人對世事的無奈和老年人滄桑的惋惜。

也許有些的觀覽完全無心,但撰成此書的靈感源頭絕對是有意的。很明顯,他發現了中國歷史文化的塵封點。在如今這個弘揚我國絢爛文明的蓬勃時代提出這樣的悖論觀點,自然更引人注意深思。中國古老的文明曾在古代創造過盛世,人們為了保留住曾經繁華便將絢爛的文化代代相傳,陸續建造了莫高窟,都江堰等大型建築,就連普通的牌坊,藏書樓也印有文化的痕跡。但人們的.理想總是好的,而歲月卻是逆人而行,變故也是層出不窮的,人們再想保存下來的東西到了一定的極限還是會被時間沖走,雖然也有些是出於人為,但歸根結底,還是源於歷史的輪盤上的空白。有些歷史塵埃的東西是留不住的,不少學者在哀傷的挽回,總痛心的活在不屬於他們的曾經,便永遠無法活着走出來。因此,"正視過往與當下",便是我從此書中悟出的一個當前重要的課題,我也同時認為這是餘秋雨先生的研究與警世主題。因為,只有能真正認清歷史風雲的人才能在順應歷史車輪的基礎上印出自己的車轍印。

"沒有廢墟就無所謂昨天,沒有昨天就無所謂今天和明天。廢墟是課本,讓我們把一門地理讀成歷史;廢墟是過程,人生就是從舊的廢墟出發,走向新的廢墟。廢墟是進化的長鏈。""沒有皺紋的祖母是可怕的,沒有白髮的老者是讓人遺憾的。"在心靈與心靈的撞擊中,發出了"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的呼喚。

在這兒,已超過了時空的限制,它是一次艱難的旅行。正如在茫茫沙漠中旅行。它更是一次歷史的漫遊,一次文化的苦旅,是對那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的默認。讀它,讓我受到了靈魂的震撼,精神的洗禮,心靈的昇華。

在山水解讀歷史,在歷史中解讀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讓自己的心靈也受到文化的薰染,精神的洗禮,這便是我讀《文化苦旅》獲得的最強烈的感受。或許,我還未完全領悟作者的深意。或許,我還未真正讀透這本書的內涵。然而,《文化苦旅》一起苦苦的悲愴奏響了時代的絕響,警世亦憾人!

抽一枝柳條,折一隻桃枝。品一杯清茶,看一本好書。

走進餘秋雨,走進《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讀後感7

這場説走就走的苦旅,異常艱辛,卻能讓人感觸那麼深刻,這文化之旅,還是苦啊!這本書分為四個部分——如夢起點——中國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這一點,我就想到了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一點點加深。當然,由於我才識淺薄,在此,我就和各位談談這中國之旅。

中國,我們的母親,我們的出生地,具有獨一無二的歷史以及文化,同時這光鮮亮麗的背後,是多少前人的努力和付出,又是有多少無情毀滅後像野草一樣頑強。這就是我們的中國,富強民族。

而餘秋雨先生這次中國之旅讓我感觸最深,首先提到了——我的山河。作者在感慨,中國原來的封閉,自己埋頭耕種,自給自足,對於外面的世界,連看的興趣都沒有。用穩定、保守、統一、集政的方式來維持下去。雖然中國的缺點很多,但是最看不上十九世紀的歐洲國家用非常資本的手段來侵犯安靜的中國。

作者像古代的詩人一樣,行走在山河之間,那麼作者筆下的第二站——都江堰,讓我有了新的體會。

萬里長城,守護了千千萬萬子民,都江堰,工程雖小,只是一個水利工程,但也可以成為一個長城的後輩。它保住了一個天府之國——四川。

這都江堰是尤為震撼,文中有寫道“這種比賽又極有規矩,奔着奔着,遇到江心的分水堤,刷的一下裁割為二,直竄出去,兩股水分別撞到了一道堅壩,立即乖乖地轉身改向,再在另一道堅壩上撞一下,於是有根據築壩者指令來一番調整”。而這歸功於遙遠的李冰。

看似是在治水,事實上,確實人領悟了水,順應了水,聽從了水。只有這樣,才能天人合一,無我無私,長生不老。只要李冰的精魂不散,轟鳴的江水,便是至聖至善的遺言。道便如此。

莫高窟大家誰不知道,敦煌莫高窟,中國的又一大財寶,佛教從印度帶來和希臘的文明包羅在裏面,這裏所藴含的,是兩個大文明的精彩,活了一千年的生命,就連歷史上,最殘忍的暴君,都願意為莫高窟做一點好事,不過這又能發生什麼故事呢?我們去看看。

時間説起1900年6月22日。王圓?王道士在一處洞窟的牆壁是空的,也許還會有洞穴,和一個姓楊的人挖開一看,果然是驚喜,一個滿滿的藏經洞!可惜我們的王道士,不知道他打開了一扇轟動世界的門户,一門永久的學問,無數位為此耗盡終生的才華橫溢的學者,只可惜,他不知道。這莫高窟的文化,像甲骨文一樣重要,可惜,因為那次,就再也無法解讀了。

匈牙利的一位學者名叫斯坦因,以及一位賣國賊蔣孝琬,和王圓篆談判,從一開始幾部經書到最後九千多個經卷、五百多幅繪畫打包整整花了七天,用了二十九個大箱子,三匹馬才能拉動。果然,最後王圓?還是沒有抗拒那一點馬蹄銀的誘惑。唉,就如詩人李曉樺的詩歌一般“我好恨,恨我沒有早生一個世紀!”對於斯坦因這樣的學者,我何嘗不硬一些呢?今天,那位名叫斯坦因的學者不再引人關注永遠闃寂無人,反倒是王圓?的那個道士塔,卻天天遊人如潮,不過誰也沒有投來尊重的目光。

轉眼間又來到了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一羣美國學者宣稱,因為白俄羅斯士兵的破壞,要“拯救”莫高窟,拯救?哪是拯救?用化學溶劑把牆上的壁畫粘到紗布上帶回美國,慾望的強烈促使他們又一次來,居然這次還要在莫高窟大動手腳。這裏,我們不得不感謝一位叫做陳萬里的翻譯,雖然是美國僱來的翻譯,卻心中有國,在來的第二天,騙那些人身體不適,其實就是告訴那些村民美國人要破壞。至此,我們要對這位名不見經傳的人表示致敬,“敦煌者,吾國學術之傷心史也。”

莫高窟,是如此的神聖,就連最有權威的皇帝,在它的面前,乖的像個孩子,莫高窟,就如活的歷史一樣,一批一批的工藝家,在這裏雕刻出只屬於自己朝代的風彩,看着看着,一批批歷史就如仙女一般飛到面前。它記錄着我們歷代祖先的信仰和悲歡,長久凝視,百般叮嚀。

苦旅並未結束,我們的苦旅也即將開始,看着前人正確或者錯誤的一舉,我們沉思,或者説,不得不陷入沉思……

《文化苦旅》讀後感8

漂泊的旅程中,是誰在孕育千年文化的土地上,留下了一串串探索的足跡? ——題記

接觸《文化苦旅》的第一篇文章是《道士塔》。它在整本書當中也是堪稱經典。荒茫大漠中,一個古老的意象,記載了敦煌文明的興衰,見證了一個沒落王朝的恥辱與無奈。當千年前石壁上的第一刀刻下時,一個壯麗無比的樂章便開始奏響。它是一千多年層層的積聚,它是一千多年鮮活的生命,它是無數藝術家與信徒膜拜的聖地。可是誰又能想到,它最終的命運卻交付到一個麻木無知的道士手裏。

王道士不過是那段屈辱歷史中的一個小丑,他的無知,他的卑賤,他的自以為是,無不讓人心中可悲可歎,可憤可恨。

當看到他把婀娜的塑像砸成碎片,把絢麗的壁畫粉刷得所剩無幾時,我好恨;

當看到王道士數着那一點微不足道的銀元得意的笑時,我好恨;

當看到一車車的瑰寶被大搖大擺地運到國外時,我好恨;

大漠孤煙,冷冷的夕陽將那些馬車的影子拉長。如血的餘暉,映在寂寥的戈壁上。此時,這塊宗教的聖地,是否也在滴血?

石走沙飛,粗礪的黃沙擊打着空空的石窟。嗚咽的寒風,在唱着最後的輓歌。此刻,這個孕育千年文化的生命,是否也在哭泣?

談起這些人和事都會使我們感到心口隱隱的痛,我們恨王道士那個歷史的罪人。然而,將所有的罪責全都讓這個無知的軀體承擔,也過於沉重。即使當初沒有王道士,我想其它一些跳樑小醜也會出現,悲劇依然會要發生,畢竟這是一個時代,一個民族的悲劇。

通過《道士塔》,通過那蒼涼深邃的筆觸,我們能深深地感受到莫高窟所遭受的劫難,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藝術的榮辱與淪落。太多的眼淚已被戈壁的風吹乾,然而那份美不會改變,縱使它曾經被無情地,任意地更改。

如果説大漠中莫高窟的遭遇令人可悲,那麼煙波江南中的人情事態同樣使人可歎。

在小橋流水,吳儂軟語的江南,一切的氛圍,一切的意境,已不都是自然賜予的,更多的是中華幾千年文化營造出來的。雖然我不曾去過,但是書中描繪的江南小鎮卻給我一種回家般的寧靜。

歷史對蘇州不公的待遇,作者在《白髮蘇州》中,為這個中國文化寧謐的後院鳴不平。沒有金陵的王氣,沒有森然的殿闕,沒有沙啞的軍歌。有的只是青石小巷,有的只是小橋流水,有的只是撩人的彈唱。然而真的如此麼?沉寂千年的蘇州,也有石破天驚的一天,也有奮起反抗的一天。面對明朝腐的統治,蘇州人一改往日的温婉,也如易水壯士般踏着血泊反抗,悲壯、義無反顧,令世人震驚錯愕。然而當浩劫過去,蘇州人依舊回到原先的日子。小橋依舊精緻,桃花依舊鮮豔。隱者式的文化影響着這裏的人,恬淡閒適是他們生活的精神。然,不要忘卻他們還有那副錚錚鐵骨。深深庭院中,虛掩着千年的滄桑歷史。

《西湖夢》中至情至性的蘇小小,一生都在追尋着美,守候着清泉般透亮的淨土,瀟灑怡然的活着。即使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也選擇了最美的年齡。如同煙花,燦然綻放於夜空,即使隕落,也在天空中留下了一道唯美的痕跡。用“最是那一低頭的温柔,恰似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形容她再貼切不過了。蘇小小對於美的追求,或多或少的受到江南文化的影響。那種對完美的熱愛,對生命的敬重。

餘秋雨曾説:“只要歷史不阻斷,時間不倒退,一切都會衰老。老了就老了吧,安詳地交給世界一副慈祥美。假飾天真是最殘酷的自我糟踐。沒有皺紋的祖母是可怕的,沒有白髮的老者是讓人遺憾的。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

想必這就是他旅行的目的,寫這本書的初衷吧。在旅途中,體味到了歷史太多的辛酸,文化太多的無奈。在旅行中滌盪心靈,在旅行中守望文化。

再壯麗的旅程也會隱藏迴歸的路線,漂泊的行者,是否也在守望着文化?

《文化苦旅》讀後感9

在讀《文化苦旅》時,我感覺自己的靈魂好似跟隨餘秋雨先生踏上了“文化苦旅”之路。餘秋雨先生是當代著名散文家、文化學者、藝術理論家、文化史學家。以書中文字為媒介,先生筆下所展現的文化世界精彩紛呈。文化是滋養一個民族靈魂的源泉,文化也是民族精神和民族素質的紐帶。中國文化經歷千年時間的洗禮和外來文化的衝擊,很多部分已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甚至瀕臨滅亡。在惋惜的同時,餘秋雨先生通過此書訴説文化的滄桑,努力喚醒我們對於傳統文化的傳承意識。

文化苦旅中不僅有濃厚的文學氣息,使我感悟人生,還有一些脱離常識、獨具魅力的事物,顛覆了我對原有歷史的一些認知。文化從起始到它未盡的終點,對於旁觀的人來説,那種苦難的感覺是大打折扣的。真正苦的,是這趟旅程和揹負這趟旅程的人,風餐露宿,翻山越嶺,只為了傳播文化的魅力,尋找文化未結束的終點。

餘秋雨先生在書中談到傳説中的白娘子所藴含的人文意義:“她是妖,又是仙,但成妖和仙都不心甘,她的理想最平凡也最燦爛:只想做一個普普通通的人。”在餘先生看來,白娘子的一切拼搏和災難禍福都是為了做一個普普通通的人,而最終沒有做到,譜成一曲悲劇,在傳説中鎮壓白娘子的法海和雷鋒塔在此脱俗,成為了某種帶有悲劇色彩的象徵意義。而在此之前,我終究沒有擺脱思維定勢,理所當然地把其中白蛇與許仙及法海的糾纏反覆,僅僅歸類為一個悲傷的愛情故事。

受到文學氣息的感染,當我開始下定決心去開拓進取,探尋人生的真理,在這個過程中我發覺餘秋雨先生的文章對於我們人生目標的指導。“何時才能問津人類自古至今一直苦苦企盼的自身健全?”我認為真正健全的人格應該是多種傾向與狀態的和諧統一。看到這句話,我突然發覺現在擁有的青春激情是非常寶貴的,時光之裏山南水北,許多人渴求,卻求而不得。讓我忍不住心潮澎湃產生了強烈共鳴,幾乎熱淚盈眶着拜讀此書。

這本書不僅引發了我對人生的思考,而且還讓我拓展了自己的知識領域,使我對歷史越來越感興趣。在本書的序篇中,餘秋雨先生就曾經寫到過敦煌石窟的往昔。從前我只耳聞敦煌石窟曾經的燦爛輝煌,只知曉它現在的腐朽破敗,卻不曾想到,著名的國家寶藏敦煌石窟的榮枯竟與一個畏縮膽小的道士有關。歷史是容易讓人心生怨恨的,我批判那個道士鼠目寸光、愚昧無知,怨恨那鼎盛時期的敦煌文化竟然曾被他一手掌握。可歷史就是歷史,這本身便是是一個屬於過去的詞彙。“再也不去期待歷史的震顫,只有凜然安坐着的萬古湖山。”雖然歷史能告訴我們種種不可能,但它代表着過去,是永遠無法挽回的曾經。

而後先生寫到的另一個我很感興趣的歷史知識是“株連流放”。餘秋雨先生在《流放寧古塔》一篇中曾提及,“在統治者看來,中國人都不是個人,只是長在家族大樹下的葉子,一片葉子看不順眼了,證明從根本上就不好,於是一根大樹連根兒拔掉。”似乎在古代統治者眼中,民眾並不是人,而是一堆葉子,生長在用每一個家族宗親的族譜串聯而成的大樹上。樹上的葉子就是家族裏的民眾,他們並不預先知曉哪一片葉子會出事而禍及自己,更不知自己的一舉一動到了什麼時候會危害到整棵大樹,於是他們只能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如此這般,中國失去了獨立的個體意識,卻也未得到集體的凝聚力。如果一棵大樹上沒有一片葉子敢於獨立面對風的吹拂和霜的飄灑,那麼整個樹林也便成了沒有生氣的死林。

餘秋雨先生在文化學者、藝術理論家等諸多身份之間來回切換,但是當他作為一名散文家時才是最讓人折服的。他寫過多篇抒情散文,用筆獨具匠心,感人至深卻不着痕跡。在這本《文化苦旅》的文章中,不僅獨具智者的理性思辨,而且充斥着一份濃濃的真摯情感。我想,這才是餘秋雨先生的文章打動人心的重要原因。

《文化苦旅》讀後感10

《文化苦旅》是當代著名文化學者、散文作家餘秋雨先生的第一部文化散文合集,全書共收錄37篇作品,借山水風物書寫着中國文化與文人的歷史命運,在字裏行間探尋着文化的靈魂與人生的真諦,文字優美又言之有物。其中既包括《道士塔》《白髮蘇州》《青雲譜隨想》等文采飛揚、見解獨到的歷史文化散文,也包括《牌坊》《廟宇》《家住龍華》等充滿懷舊氣息與文化感慨的心路回憶散文。餘秋雨先生行走在中華民族的大地上,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這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用其細膩的心思和筆觸,帶領我們一起感受這華夏文化的“苦旅”。

記得初讀《文化苦旅》是在學業繁重的高三,當年略顯浮躁的匆匆一瞥,到現在靜下心來,懷着對中國文人和中華文化的思索,再次捧起這本書細細品讀細細咀嚼,便又是另一番滋味。既為書中透射出的人文思考和歷史滄桑所震撼,又為作者的文人真性情所感動。

文化苦旅,不僅僅是穿梭在各種名勝古蹟、田園山水中的空間旅行,更是一種穿越千年,探索中國歷史與文化靈魂的時間之旅。它從敦煌的漫漫黃沙開篇,和着異鄉漂泊者的腳步聲結束,從兩千多年前李冰的都江堰直讀到兩千年後非常時代的吳江船,這是一場名副其實的苦旅,它涵蓋了太多,它承受了太多,它讓一顆不堪負重的心靈,只能用沉默的眼淚來回答歷史上那些太多的委屈、痛苦與太多的無可奈何。之所以是苦旅,是因為中國數千年的歷史和文化正在逐漸的淪陷和喪失,作者在感概和惋惜之餘,也將自己滿腔的悲憤和不滿寄於筆下,在對中國傳統歷史文化流失的批判和思索中,重拾人類精神文明發展所缺失之物。

品讀書中的文字無疑是苦澀的,我們既為書中透射出的人文思考和歷史滄桑所震撼,又為作者的文人真性情所感動。正如餘秋雨先生所言,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滄桑感到引發出人生淪喪感,書中講述的那一段段沉重的中國歷史和文化的悲涼壓得我們喘不過氣來。留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開篇的《道士塔》一文,短短几千字,我已反反覆覆讀了三遍,既為餘秋雨先生辛辣的筆鋒拍手叫好,更為莫高窟中珍貴的文物就這般輕易的流失而感到痛心不已。當那幾車、幾十箱、幾百卷的文物被運往其他各國時,負責看管的愚昧的王圓?無疑是敦煌文化的罪人,更是歷史的罪人,但正如作者所説,他太卑微渺小,無知的軀體無法全然肩起這筆文化重債,但究其根源呢?是官僚的腐敗和政府對文化保護的無視才導致了這慘痛的民族悲劇!中華民族的傷口在滴血啊!而如今的中國人呢?有這樣一些人,他們敢於吸收世界上任何優秀的文化,而惟獨冷淡了自己的文化;他們可以傾慕時尚任何國家的時尚,而惟獨尋不到自己的時尚;他們可以走出國門為自己的驕傲,而忽略了自己民族深厚的文化積澱?事實上,僅僅運走一些文物並不能撼動中華文化之根本,但一旦運走了思想、靈魂,文化的土壤就會日漸貧瘠,一個民族即將面臨的便是消逝的命運,這怎能不引起我們深刻的反思!最可怕的,不是丟失,而是丟失了過後,我們依然走在丟失的道路上。

文字,因為真,才會苦。原來散文,真的可以寫出歷史的重量。

讀一本好書,如同與一位智者對話。《文化苦旅》據對是一位歷盡世間滄桑的老者,散發着書墨的清香、閃耀着智慧的光芒。餘秋雨先生攜着他的紙筆走遍了大半個中國,在文學的畫卷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抹油彩。每一次留駐都不會否定新的出發,乾坤在心中,人文山水也在心中。如果可以,我也願開始一段文化苦旅,去感受那世間百態,去觸摸歷史的魂魄,去聆聽內心深處最真實的聲音,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人生當無憾矣!

《文化苦旅》讀後感11

現在的圖書市場上充斥各種各樣的書籍。有的書讀起來想對輕鬆,愉悦人心,比較適合大多數人的口味;而有的書卻看起來卻不是那麼輕鬆,相反還有些沉重,給人一種滄桑、悲憤、苦澀與絲絲謂歎。是的,這樣的書不是人人都可以明白,也不是什麼時候都可以看的。

我想,如果説沒有一定的中國文化的底藴,就體會不出作者想表現的那份歷史的厚重感,以及一箇中國文人對黃土文化的使命感。遊覽的都是中國的大好河山,然而在作者的筆下卻顯得如此蒼老。不得不説,作者的心裏是苦的,正如他自己所説,“那是一種苦澀的回憶,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

我沒有能像作者一樣,用自己的雙腳丈量腳下的土地,沒有那種説走就走的勇氣,更不能邊走邊想,走走停停,不經意間就把那些少為人知、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全部抖落出來,明眼人一看,這哪是什麼遊記?分明是中國文化的縮影。不待在家裏,不留在書房裏做文化,而是離開案頭,背上行囊,把自己放置在山澗河流,古亭建築之間,靜聽山澗鳥鳴和流水潺潺,這想必是中國文人所向往的吧。其實呢,在作者看來,中國文人在骨子裏都有一份清高與自傲。他們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很深,可能都有着“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遠大理想,想必還有“學而優則仕”的心態吧。

然而,有時候也不得不説,在中國,在諾大的一個封建王朝裏,總有那麼一批文化人報國無門,空有一腔抱負。如此,在中國就形成了一種另類的“風景”,或者叫“貶官文化”。在書中,作者也説,“我在一個冬夜摸上寒山寺,人們來尋景,我是尋詩而來”。是的,詩從何來?聽見夜半的鐘聲,那敲響的不正是這種落魄文人的遭遇嗎?

我們也必須承認這一點,有些樓,有些城,有些寺,好像也不是像它本身那麼出名的,但是就是那麼一批被貶的文人,竟硬生生地把偌大的一個世界的生僻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嚮往。從此,那城、那樓還有那寺就都刻畫在中國大地,活在人們心裏,這份能耐足以説明文化的舉足輕重;一杆筆隨意的塗塗劃劃的詩文,竟能鐫刻山河,雕鏤人心,這更體現出文化的魅力所在,它的永久常青。

現在,我們總是把很多的景與很多的人聯繫起來,而且我自己更多的是先知道詩詞歌賦,後才瞭解那些所謂的樓閣亭台。難怪現在的人,為了大力發展一個地方的旅遊業,總是千方百計地給景點去塗抹一些文化的氣息呢。其實,這是商業行為,我並不反對,如果本來卻沒有,硬生生為了商業而去編造,去虛構,就顯得過了,反而顯得造作。

書中説起陽關,我最先想到還是王維的詩,“渭城朝雨?徘岢荊?蜕崆嗲嗔??隆H熬??∫槐?疲?鞽鮁艄匚薰嗜恕薄K淙灰皇奔涿荒芟肫鶚?拿?鄭??欽舛雜諮艄乩此擔?丫?愎渙恕U?蛭?饈??也胖?烙醒艄亍U?縹鬧興?擔?艄羋酚衷叮?縞騁壞兀?皇裁春每吹摹5?嵌雜謐髡叨?裕??俏幕?耍?吹撓衷趺粗換崾欽庋艄乇硐螅糠纈暱?輳?裁從幟芫?悶鶿暝碌拇薟校渴塹模?艄匾巡皇竊偈峭蹺??械難艄亓耍??俏沂賈障嘈牛?桓雒褡宓木?窕乖諛瞧?戀厴希?皇怯行┤瞬荒芸醇?樟恕?/p>

我們説起都江堰,那座千年的水利工程固然是值得人敬仰,它滋潤着一方沃土。但是我相信,如果有人説起都江堰這個名字,他也十之八九會知道李冰這個人,有時候就是這樣,景與人已經融為一起了,用今天的話説想必就是綁定吧。再如果我們瀏覽三峽,我們會不會想起劉備的白帝城託孤,會不會知道諸葛亮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會不會想起李白,憶起他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飄然與灑脱。還有,當今詩人舒婷的《神女峯》,“與其在懸崖上展覽千年,不如在愛人的肩頭痛哭一晚”。我總認為,作者眼睛看的是風景,心中想的是文化。想必這才是他心中的“山水文化”吧。

雖不能像作者一樣,但是在作者的書中,我也跟着作者在山水解讀歷史,在歷史中解讀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讓自己的心靈也受到文化的薰染,精神的洗禮,這就是收穫。

《文化苦旅》讀後感12

前些年,粗讀過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一書,對《西湖夢》這一篇記憶猶新。盛夏,因孩子小升中,新學校佈置的暑期作業中有親子伴讀,於是攜孩子再逛書店,購得新版《文化苦旅》,其中美文有較大改動,粗粗翻閲過後,目光落在《杭州宣言》上。作為新杭州人,對於杭州,對於西湖,總是有一種説不清道不明的情愫。在文學大家的筆下再次神遊,展開對這座城市的靈魂之旅。

對於西湖,我感觸頗深。幼年時家住同省浦江老家,就從父輩口中聽得描述,那美輪美奐的湖光山色,那浪漫温情的民間傳説,那雋永婉約的唐詩宋詞都給西湖蒙上華麗的面紗。聽説明代時一位日本使臣遊西湖後寫過這樣一首詩:昔年曾見此湖圖,不信人間有此湖。今日打從湖上過,畫工還欠費工夫。可見西湖的確是令人驚豔的美。隨着工作的變動,十年前舉家遷居杭城,很快近距離地欣賞到濃粧淡抹總相宜的西子,更讓人感到它的真實和親民。日子漸久,繁忙的工作讓我疏離了西湖,它變得清晰而遙遠。

而今,我再一次把目光聚焦在餘秋雨先生的《杭州宣言》時,杭城的山山水水又開始在眼前閃現。我在文中暢遊,從沒有這樣深入地瞭解過杭州,感受它的前世今生,深掘它的文化內涵,體會它的欣喜悲歡。

馬可·波羅曾在遊記中説,杭州是世界上最高貴、最美麗的城市。他來自於歐洲人心目中最美麗的城市威尼斯,對於城市美景有足夠的評判眼光。航海家們沒有抵達杭州,但杭州一直隱隱約約地晃動在他們的心理羅盤之一。而作為如今生活在杭州的我,這種幸福感是油然而生的。

春天的西湖桃紅柳綠,草長鶯飛。漫步在蘇堤、白堤,如今我的眼中不僅僅是如醉春煙,更有對大文豪白居易、蘇東坡的敬佩和緬懷。西湖是當年他們為了杭城百姓免受水災、旱災之苦,而開展的浩大的民生工程,恩澤後人。他們不僅解決了水患,更是給子孫留下這曼妙的風景和傳世的美名。

白居易這位文學巨匠,站在唐代詩歌的巔峯,卻絲毫沒有傲慢在文化的身份裏,而是用泥土和石塊寫詩,成天忙碌在浩大的水利工程之中。致力於實實在在的生態環境改造,給杭州人民留下了比《長恨歌》、《琵琶行》、《秦中吟》、《新樂府》更瑰麗的作品——西湖。 北宋時,杭州還再次迎來一個文學巨匠——蘇東坡。他兩度為官杭州。任通判和知州。與白居易一樣,他到這座城市的時候,也一點兒沒顯出曠世詩人的模樣,而是變成了一位徹徹底底的水利工程師。甚至,比白居易還徹底。讀到這裏,我不禁為杭州的幸運而倍感歡欣。

餘先生也説 “西湖給人以疏離感”。 初到杭城時,我也很有同感。隨着年齡的增長,對人生的感悟也越來越多。有時的迷茫,亦如浩渺的湖水,讓人有莫名的憂愁,淡淡的揮之不去。畢竟是大學者,我無法全然領會餘先生心中和筆下抽象和充滿象徵性的西湖,但是我能感受到面對西湖時,他的那種無奈和落寞。也許就像燃盡繁華之後歸於平淡的人生吧。

説到西湖,一定會想到最膾炙人口的傳説白娘子。杭州居然用一池清清亮亮的湖水,用一條宜雨宜雪的斷橋,用一座坍而又建的雷峯塔來侍奉她。亦仙亦妖的白娘子並沒有像人們津津樂道的戲劇中一樣,為了許仙而心甘情願的被壓在雷峯塔下。她最大的傷心處是不能做一個平凡的普通人和許仙終老一生。餘先生説:“雷峯塔只是一個歸結性的造型,成為一個民族精神界的愴然象徵。” 我想,這便是對西湖文化的一種很好的詮釋。

文章最後一段話給人以醍醐灌頂,餘先生説:“如今的杭城呈現出了一個貫通千年的人文宣言。這個宣言,曾經由錢?親自指導,由白居易、蘇東坡參加起草,由白娘子從旁潤飾,又由今天的建設者們接筆續寫。宣言的內容,很複雜,又很簡單:關於美麗,關於自然,關於生態,關於人間。”

在文中,我從另一個角度重新感受杭州、欣賞西湖,體會着一位大學者深刻的見解和精闢的剖析以及他豐富的內心世界和深邃的靈魂。

《文化苦旅》讀後感13

第一次讀《文化苦旅》這本書時日已經頗久了,只記得當時讀完其中的一篇便已被餘秋雨先生嚴肅深沉卻又遼闊邃遠的筆觸深深折服了。之後這本書便在腦海裏久久揮之不去。輾轉良久,在一家書店購得此書,心裏甚為歡喜。讀完這本書卻還是很久之後的事了,至於如此,一是正因自己生性懶散,雖喜愛讀書卻極少認真坐下來耐住性子讀書,當時學業也頗為繁重,二是此書實在太過於厚重,整個散落於大江南北山川河流的一代一代的中國文化都被餘秋雨先生拖曳、描摹出來,若匆匆瀏覽此書也罷,要是細細品味的活,不啻於同餘秋雨先生一道在那些隱匿着中華文化的山川河流、塔窟寺廟、湖鎮樓閣走了一遭,原本頗為閒散的心境變得肅然,也會被這些撲面而來的還帶着些山水氣息卻磅礴浩蕩的文化格律壓抑的靈魂一緊,心頭便沒由來的多了幾許沉重之感。便再也簡單不起來了。餘秋雨先生也在自序中説,“我本為追回自身的青春活力而出遊,而一落筆卻比過去寫的任何文章都要蒼老。”

中國古代的文人基於傳統文化的定位,大都有“學而優則仕”“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報效祖國的理想,世世代代也都揹負着這種宿命。於是,他們十載寒窗苦讀,只為有朝一日能夠入朝為官,既光耀了門第,有為國家盡了些許力量。然而,官場的黑暗卻是他們沒有想到的,帝王的昏庸也是他們沒料到的,奸佞之臣矇蔽着皇帝的眼睛,魅惑着皇帝的心術,整日過着驕奢淫逸的生活。他們無奈了,彷徨了,想要喚醒着腐朽的朝廷,卻觸怒了權貴,被佞臣們視為骨中之刺,於是,幾番讒言便被罷黜貶謫,流放到千里之外。滿腹才華卻遭人妒忌,也罷,這高堂容不下我,便揮揮衣袖,整整衣冠,去那些個山水之間吟詩作對罷。只是這離去的背影,多少有些踉蹌。他們在這片土地上行走,每到一處,便把滿腹衷腸向那裏的山水吐露,滿腹悲哀與無奈也向這山水吐露,醉於山水,歎於人生,他們不想這樣,卻只能這樣。在這種與自然互相傾吐的過程中,生命和自然交融,自己的文化人格深深淺淺也就烙印在這些山山水水裏了。這幽翳的高山綠水之間,藏着多少故事,多少無奈與控訴,可惜,這山常青,水長流,這無聲的歎息與詢問只換來幾聲山澗鳥鳴罷了。

如今,我們在人類禮貌建造的城市裏研究思考着古文化,而中國文化的真實步履卻落在這山重水複、莽莽蒼蒼的大地上。而一個有着極其敏鋭的文化視覺和極其敏感的文化良知的人在這片土地上行走,每到一處,那些個亭台樓閣湖光山色中藏匿倒映着的文化脈搏豈能不跳出來訴説着自己千百年來的寂寞和無奈,這樣的旅途,豈會簡單。跋山涉水勞累的身體,疾筆思索勞累了靈魂,不正是一場“苦旅”嗎。

歷史總是嚴肅的,維繫着一個民族靈魂發展以及走向的文化也是輕率不了的,當我們從歷史當中尋找文化存留下來的腳印的時候,這無疑會變成最嚴肅枯燥甚至有些沉悶卻又絲毫不敢懈怠的工作了。哪怕他們藏匿於山水之中,帶來了山的靈動與水的柔美,更多的是增添了幾分山的巍峨與水的磅礴。

中華民族是一個有着五千年曆史文化的民族,五千年的積澱凝聚着這個民族的血脈根源。這片土地養育了這個民族,凝練了這股血脈,也鑄就了這種人格。我們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了五千年,早就和這片土地融為了一體,她記載着我們的歷史,藴藏着我們的文化,昭示着我們的人格,每走一步都能找到讓人思索回味的事蹟。這天,物質生活日益滿足,可我們的精神又該向哪個方向走呢?歷史流淌到這天,前路該怎樣走,或許該回頭看看來時的路,看看古人走過的那些山山水水、樓閣棧道。我們的歷史文化藏在於山水之間,腳步太過幽深,不踏破鐵鞋又怎會柳暗花明。我們現代人的人格該如何構建,或許還是該看看古人的人格構建,這是我們的血脈,而這又該去問那些個高山深谷。

歷史在歎息,在訴説着一個古老民族的悲切和深沉。只願那些先知先覺關心着我們精神走向的站在時代之前的人們,多去聽聽這山谷的足音,或許我們就該知道明天該往哪兒走了。

《文化苦旅》讀後感14

恍惚記得很久之前,有個朋友告訴我西泠印社的旁邊有個古董店。

那個時候我還把“西泠”讀作“西冷”,自然對一家小小的古董店沒什麼興趣。但是時間一點一點延長,那時的我大概也不會想到,在幾年後一個“清明雨紛紛,行人慾斷魂”的日子裏,我還是去找了這家不明存在的古董店。

這幾年裏我對於古董店總是有莫名的執念。大概是對那些歷史沉澱的東西有莫名的好感。博物館裏的只能稱物,它們被安靜整齊地擺放在一個地方,每天面對幾盞燈,面對幾撥人。古董店裏的呢,應該算古董,不論真假,它們的陳列,都是故事。

可能這就是古董吸引我的原因,也是那家神祕古董店吸引我的原因。

當我終於乘上去往西泠印社的公交車,在西湖邊某條道路上穿行的時候,我突然萬分慶幸這次心血來潮。

作為一個杭州人,我對西湖卻並沒有特別熟識的感覺。只是知道有這麼一個湖,它有著名十景,是世界文化遺產,是杭州的驕傲。小時候來過幾次,觀賞遊玩,大概只記得當時的豆腐乾挺好吃。

所以,當我獨自來到湖邊,難得清冷的公車載着我東奔西走的時候,也給了我更多的時間看看這個熟悉又陌生的西湖。

杭州這座城應該最愛梧桐。

特別要是法國梧桐,高大魁梧,所以願意將梧桐成片的栽在西湖邊。其間還夾雜了些柳樹的影子,初春的柳枝剛發新芽,弱柳扶風大概就是這種姿態。這就顯得梧桐更偉岸了些,扭曲的樹幹,偌大的廕庇。儘管市樹是香樟,但杭州愛梧桐不無道理,因為這也是生命,自然的生命,梧桐比香樟更隨意,更鋪張。

西泠印社確實沒有公車上冷清,反而很熱鬧。大多數人應該就是因為“天下第一名社”這個稱號慕名而來。進門就是一棵巨大的香樟。根鬚蜿蜒地猙獰,樹幹爬滿了青苔,鋪天蓋地的綠蔭毫不掩飾枝葉的放肆。遊人只能驚歎了。

西泠印社的大名用冷綠色刻在一石碑上,旁邊是一簇春天的紅花,開得正好。身後就是一座丘陵。上山的石階沒有刻意修平整,反倒是像亂石堆成的台階。昨夜下的雨濕冷着,更顯得小路濕滑難走。我只得小心翼翼地走,小心翼翼看着路,小心翼翼地發現了山路上各種植物,被雨珠打得蒼翠蒼翠,傲然立着。我還期望着山上是不是有一個很隱祕的地方藏着傳説中的古董店。可惜只有幾個亭子,幾個石凳,一個滿是錦鯉的水塘,和一座意味深遠的塔。

我坐在西湖的長椅上,喝着水,看着面前的湖與樹。

西泠印社同西湖一樣。目光所到之處,除了遊人,要麼是樹,要麼是水。它們比我們更清楚自然的意義。連神話傳説裏亦仙亦妖的白蛇,都是生於水,隱於山水環繞的雷峯塔。

放下水瓶,翻開手上的《文化苦旅》。餘秋雨先生説:“這一來,杭州就呈現出了一個貫通千年的人文宣言。”孤山這個地方,像西湖中的一個小島,西泠挑了一個很好的地方建立社址。亦山亦水,亦孤亦環。

馬可·波羅如此大力讚揚一個城市,當然有他自己的道理。現在我們回想起他至高的評價,仍會覺得名副其實。

杭州的美,大多是集中在了西湖。而西湖的美,全然是這些山山水水,樹樹花花。蘇軾與白居易比我們更早懂得了西湖的美在何處,於是他們竭盡全力浚河道,清藻荇,治湖水。這才有了後來的南宋都城臨安。杭州比其它地方更明白自然對於我們的意義。

這是一個只屬於杭州的宣言。

“宣言的內容,很複雜,又很簡單:關於自然,關於生態,關於美麗,關於人間。”春天的西湖水盪漾着,湖旁低垂的迎春花黃豔豔的,映着水中的倒影。法國梧桐還是那麼魁偉,密密的青苔攀附着粗糙的樹幹,出奇的安靜。這就是春水道梧桐。我們需知,在自然面前的我們,何其渺小。而自然的美麗,又何其偉大。

我捧着書突然笑了。我想我已經找到了我心心念唸的古董店。

西湖之美就是杭州的古董,自然之美就是西湖的古董。

這就是一個關於杭州的宣言,關於西湖古董的故事。

《文化苦旅》讀後感15

我一直以為,人與書有緣,就像人與人。

一個週末的下午,我又一次邁進圖書室。

不經意間,我的目光與大師餘秋雨的《文化苦旅》相遇。尚未翻幾頁,便感覺他的文字如浪如濤,一波一波,一陣一陣在心底洶湧。清新雋永的思想智識、真誠顯明的觀點,還有字裏行間的性靈趣味,從娓娓談敍中撲面而來。很輕易地,就用文字的長鏡頭,把所有行走中的美景拉近到我的眼前,一朵一朵、一瓣一瓣,在心靈的枝條上婉轉綻放。

原來,當文化與旅行相遇,不僅僅是眼睛的愉悦,更是心靈的頓悟、精神的豐實啊。我與大師的相遇,不經意間就擁有了心靈的感應,匍匐在大師的字裏行間領略着縷縷書香的韻味。

最先看了大師寫的《五城記》。開封曾經的器宇、現在的堅強,蘭州的深厚和衝撞,成都的美麗和淡泊,廣州的鮮花和悠閒,南京的輝煌,在大師的筆下,如五個性情各異的美女和帥男,可愛、可親、可評。大師筆下的城市,讓你透過浮華,在輕鬆和濃厚中,很快了解了它們的性情。不是表面上慣見的浮華,而是將人文、地理、歷史揉碎攪拌,拿捏得渾然一體,舉重若輕,巧妙無比,讓你在歷史的厚重和滄桑中,用心靈觸摸到眼前這方美景的神韻與內涵。

大師寫西湖,由景及人、由景及事、由景及史、由史及人,名人名事名景名詩交融上陣,玄豔、黯淡、潑野在他筆下左右逢源,寫盡風情。我敢肯定,這樣對西湖的寫法,再沒有第二個人。末了,他在《西湖夢》收筆時歎道:“大凡風景絕佳處都不宜安家,人與美的關係,竟是如此的蹊蹺。過於玄豔的造化,會產生一種疏離,無法與它進行家常式的交往。正如家常飲食不宜於排場,可讓兒童偎依的母親不宜於華麗。”

這一段話,突然使我想到女人和女人之間的友誼。美女和美女之間的隔離,平女與美女之間的疏離,不也是如此嗎?前者因為爭豔,後者因為太玄豔。隔離和距離,便形成了心靈的距離,也就“不便進行家常式的交往和聊天”。

《筆墨祭》算是本書裏的一篇比較長的文章。主題是呼籲挽回毛筆文化,提倡現代社會人需要在書法藝術中獲得審美慰撫,藝術的生活化和生活的藝術化要相融相依。文中羅列、品評了古人今人各種書法觀念,他在結尾筆鋒一轉,又輕輕鬆鬆甩出一段精闢的入心入肺的文字:“健全的人生須不斷立美逐醜,然而,有時我們還不得不告別一些美,張羅一個個酸楚的祭奠。世間最讓人消受不住的,就是對美的祭奠。”

美的祭奠,説得多好啊!在美不斷消逝的今天,用這樣的文字來懷念美、呵護美,本身就是一種智慧。這些精闢的哲思溢滿字裏行間。如智者的火花,在電光火石間,先是灼了我的眼,再是暖了我的心。這些文字如棒子,不時敲擊着我的心肺。不得不讀讀停停,靜下來思索和消化,讓被文字棒擊的心潮一點點平息。

一樣的旅行,不一樣的美。作者用文化的眼睛、智慧的思想、隨性的文筆,盡情流淌着他的學養和才智。在他筆下張揚的文化和飛舞的智慧裏,一處處的名景,先是從外表美到骨子,再從骨子放縱到靈魂,一山一水一城都神采奕奕、深情款款。

這是一種大美。

大美的散文,就是這樣邁着不一般的步伐,在時間的大河裏玄豔。即便是隔十年甚至幾十年,我輩也還是隻有讀、只有歎。怎麼趕?這輩子,也許都望塵莫及啊。這,就是學者型作家的魅力。胸中漲滿了文化,筆頭吸飽了知識,在藝術的點染中,無論輕塗淡抹,怎麼都乾濕濃淡總相宜、墨到句香。

世界上最讓人消受不住的事,莫過於和這樣的好書擦肩而過。世界上最讓人感到美好的事,莫過於能在這樣的好書中,感受藝術的薰陶和精神的滌盪。

標籤: 讀後感 苦旅 通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wenhua/rkqrv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