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文化 >

[優]文化苦旅讀後感14篇

[優]文化苦旅讀後感14篇

讀完某一作品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文化苦旅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優]文化苦旅讀後感14篇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1

翻開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永遠興趣濃濃。近日停留在《牌坊》一文,竟然思緒神遊。

這篇回憶散文,透過孩子的目光,借孩子的口吻,敍述鄉間的牌坊、村裏的尼姑庵,着重寫了幾個從外地來的女教師的命運。用國小校(尼姑庵)裏的花圃、藏在樑上的繡品,隱喻女性青春、女性生命的美麗燦爛,以一位女教師的自盡結束回憶。文中多見“看不懂”、“顛三倒四”、“很渾”、“思緒混亂”等詞句,不露聲色地深刻揭露、批判了中國封建禮教的殘忍。“婦道”是中國傳統道德中極其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是中華傳統文化中被血淚浸染最多的.一頁。

從地圖上看,餘秋雨先生的家鄉浙北餘姚與安徽黃山在同一條緯線上,兩地直線距離300多公里。黃山一帶古稱徽州,徽州一帶古建築聞名遐邇,聽説過徽派古建築就一定知道徽州牌坊,徽州牌坊中貞女坊佔了六成多。徽州最後一座貞女坊建於20xx年,距今103年。

從古徽州的大山裏走出無數商人、讀書人,當然都是男人。女人呢?小小年紀的女孩由父母做主嫁於小小年紀的男孩,男孩大了,離家遠行,讀書求功名,徽商遍天下。女孩大了,開始等待,開始期盼:遠行的丈夫何日歸?

男人有的回了,幾天後又走了,直至暮年才回;有的再也不回了,或死了,或不知去向了——外面的世界比大山裏的精彩。女人呢?白日刺繡,夜晚孤燈,從豆蔻年華到白髮蒼蒼。守着、盼着,希望着、失望着……“餓死事小,失節事大”,青春、熱血、生命、歲月,換來一座又一座高大的貞節牌坊。餘先生描述:“……牌坊比天還高,黑陰陰的,像要壓下來。”誰敢説、誰忍心説,牌坊是石頭做的啊!?

從徽商我想到了晉商,餘秋雨散文集《山居筆記》中的《抱愧山西》一文,讓山西祁縣的喬家大院名揚天下。山西的男人要離家,戀人送他,唱着《走西口》。有的一走,走出了一個喬家大院、走出了一個包頭、走出了一個“日升昌”……但也有沒走好的,無顏回家,於是,兒子長大再接着走,大兒子走了,小兒子又走……這些男人背後的女人呢?那首《走西口》唱了一生: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苦在心頭。這一走要多少時候,盼你也要白了頭!

在那通訊極其落後、信息極其閉塞的年頭,一個女人把自己的一生交給漫漫無期的等待,這等待中交織着多少情愫:有希望,一定也有失望;有冷靜,一定也有衝動;有決定,一定也有動搖、有矛盾、有鬥爭。只是最後都是人性敗與“道德”,活人不及貞節牌坊的石頭,生命承受不起“失節”二字。

生為女人,同為女人,我真為自己吁了一口氣。女人在世,如何生活,理應是女人自己的事,在100年前竟然還這麼難!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2

“文化苦旅”,望文生義,自然是一個“旅”字貫穿全書。但這部書又不是簡單的山水遊記。“原因是,我發現自己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深深腳印的所在,説明我心底的山水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種‘人文山水’。”“每到一個地方總有一種沉重的歷史氣壓罩住我的全身,使我無端的感動,無端的喟歎。”我想,這便是文化二字的分量。而一個“苦”字應該説可是全書的主旨。作者並不在乎旅途勞累之苦。這個“苦”乃是對全民族意識的苦苦思索,對人生至高理想的苦苦追尋,讀中華民族文明覆興的苦苦祈盼。“我不敢對我們過於龐大的文化有什麼祝祈,卻希望自己筆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

我以為,最能體現作者一個“苦”字的文章是《道士塔》在作者筆下,我們看到了一個為了蠅頭小利就可以把大車大車的經書、繪畫運往兩方的土道士。也看到了一羣眼睜睜看着國寶流失卻不聞不問的道台,藩台。“偌大的中國,竟存在不下幾卷經文。”“我好恨”。作者恨的不是王道士,也不是哪個藩台,在中國,這樣愚昧、麻木的國民又何止千萬?王道士不賣,李道士照樣要賣,張藩台不管,趙藩台更不會管。“這是一個巨大的民族悲劇。” “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滴血。”面對如此國民,作者怎能不苦?百年之後,王道士早已化為灰燼,莫高窟的歷史文獻也在大英博物館的玻璃窗裏沉睡了多年。儘管我們再也不會讓一個矇昧的道士去看管我們祖先的遺產,可他們似乎還活在我們身邊,盲日庸俗的國人似乎也還不少,也許文明離我們還很遠哪!我們期待着中華民族真正崛起的那一天。

再談到“文化”二字,我自然而然地想起了書中的一篇文章《柳侯祠》。柳宗元是中國歷史上的文學巨匠,但他命運多劫,兩次遭貶,又客死他鄉。然而正是由於他官運不濟,被貶永州,才使中國文化史擁有了《永州八記》和其他篇什,華夏文學又一次凝聚出了高峯性的構建。“可此時的`柳宗元仍時皇宮內的青磚綠瓦一片痴情,因為他是中國文人,他是封建時代的中國文人。他已實現了自己的價值,卻又迷惘着自己的價值。永州歸還給他一顆比較完事的靈魂,但靈魂的薄殼外還隱伏着無數誘惑。”而此時,命運和他開了個不大不小的玩笑。柳公滿心歡喜的返回京城,而等待他的卻是更加荒涼,更為邊遠的柳州。這不能不説是中國文人的悲哀。

我又想起了批評餘秋雨的文章,説它的詞藻華而不實,説他的文章軟弱無力。我不知道這是不是真實的,也沒有必要去探個究竟。因為文學本身就有它的兩面性。真正重要的是我們看到了餘秋雨的書,在他的書中看到了文化,看到了歷史,看到了世界,看到了人生。我想,這就夠了。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3

廣闊的陸上,孕育着大羣大羣的生靈。靈長的猿慢慢進化成兩腿站立、會用火,最終會思考的人類,他們渴望更多。

文化究竟是什麼?我們走在千年的路上,頻頻回首,只為尋找最初設下的答案。——題記

《文化苦旅》,確如書名和綠色的包裝一般,甘苦的味道瀰漫在方正的漢字間。説是杯中的熱茶還不夠,應是山頂的草藥,可以用水熬出褐色的湯汁。

厚厚的一本,從東海之濱到白雪皚皚的陽關、再到風吹浪打的北歐,餘秋雨先生對於“文化”的追尋,從來不屈服於腳下凹凸不平的土地。書中幾處的記述同我的印象重合在一起,既有自豪自己能跟上偉人的足跡,又是遺憾物是人非。

説起文化,思緒總忍不住飄忽到洋溢在耳邊、千年古國的讚美之辭去了。“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似乎已是一個信手拈來的日常用語,在網絡聊天中會配上一個“佩服佩服”的表情包。學業中“語文”也是極為重要的科目,若剖去功利性質的課文考點解析,餘下的還有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沉澱,歷史長河中個性鮮明的詩人、一心熱忱向紅星的革命家……十多本的`《語文》,何嘗不是中華的驕傲呢?

西行,《文化苦旅》中陽關便是詳細之至了——“天是天,地是地,侏儒變成了巨人,巨人也變成了侏儒”。西北沒有南方的陰濕之氣,與人滿為患的厭倦。天攏在地上,密的不透風——但風起時,又咂着尖鋭的沙,諷刺着每一個孤身前往的執着的傻瓜。太陽升起、落下,日復一日,不知何時起,近在眼前的過往成了歷史,鮮明的臉龐變成了月光下的影子。

生活在南方的小城裏,曾有幸到千年古都西安一訪。登城牆,人們説要在傍晚去最有歷史味,我卻喜歡天空亮透時的樣子。介紹説,城牆兩邊都有門,從外城進,要過兩個門才能進到內城去。敵人攻擊時,守軍就在城牆裏埋伏着,等敵人進了城牆,一網打盡。我有些驚訝,卻又覺得是在意料之中。耳邊突然傳來喊聲,火光撲面而來,才恍然大悟——文化的深處,原來又是人性的結。

再西去,知道餘老有關於中東的著作,卻未收集在《文化苦旅》中,只好作罷。一下到了歐洲,記敍並不多。慢下來的節奏,咚咚咚、一聲聲拍打在島嶼上,杯子裏晃悠着的是啤酒還是咖啡?一片依賴了千百年的海洋,冬天會結冰嗎?

人類是一個整體,無論是物質需求還是精神文化。儘管很久以前,這一片廣袤的地上戰火紛飛;儘管很久以前,這厚土也曾深深地傷害過相信它的人們。可人們還是相信和平的鴿子生生不息、相信入土為安、魂歸西天。

文化是什麼?海洋中的一個沙島,億萬年的積累,最下層的最古老;但文化卻不是這樣。餘老先生深一腳、淺一腳,踩在有高山長河的土地上,別了那鋼筋水泥,尋找最上層的印記。

文化自然是苦的。鮮血淋漓的傷口,癒合在繁複的竹簡和單薄的紙上,留下淺淺的墨跡,告誡着回首的人們:良藥苦口。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4

第一次拜讀餘秋雨的作品,便被深深吸引。《文化苦旅》是作者餘秋雨第一本遊記文化散文,全書的主調是憑藉山、水、物以尋求文化靈魂,探索了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歷史構成,餘秋雨先生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咱們這個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

書中作者以踏過每一寸山河,每一寸古土為主線,表達了作者的喜與憂,用筆細膩,讀後讓人回味無窮。餘秋雨先生以他獨特的寫作魅力吸引着讀者,那是一種苦澀的回憶,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文中感觸最深有兩處。

一、道士塔

初讀,我還以為《道士塔》是為了紀念某位歷史偉人而建的,讀後卻讓我有一種和作者一樣的恨之情緒!

狠在何處?此塔是敦煌石窟罪人王圓?的葬身之處。他本是到處都能夠遇見的一箇中國平民,逃荒到甘肅,做了道士。

幾經轉折,不幸由他當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國古代最為燦爛的文化。王道士手中一串鑰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卻任其流落在外人手裏,而中華子孫卻也將之棄而不顧,那一馬車,一馬車的文物輸往外國。還不止此,王道士對洞窟裏的壁畫不太滿意,為了亮堂一點,他找了兩個幫手,拎着石灰桶,拿着草刷子,開始了他的粉刷計劃。第一編石灰刷的太薄,五顏六色還隱隱顯現,他就又來了一遍。可悲可悲!中國人的可悲,世界人民的可悲!作者用文筆醜陋的`批判了一個歷史的罪人,也不解作者的一句“我好恨!”。

二、沙原隱泉

沙原隱泉是作者踏過陽關雪後的又一行徑,當作者被眼前幾座巨大的沙山遮擋,又別無他途時,作者表現出了“心氣平和,慢慢爬!”“沙山的頂端是次要的,只管爬”的人生態度。

當作者腳下突然平實,眼前突然空闊時,眼前有一彎清泉,橫卧山底,此時此景作者用了一句“動用哪個藻飾詞彙,都會是對它的”,看到此景的作者已是看在眼裏急在心裏了,怎樣下去呢?作者用了這樣一句話“咬一咬牙,狠一狠心,總要出點事的,且把脖子縮緊,歪扭着臉上的肌肉把腳伸下去。一腳,再一腳,整個骨骼已準備好了一次重重的摔打!”,可見作者當時的情緒之急。當你在沙漠中有一彎不算太小,長可三四百步,中間最寬處,相當1條中等河道時你會是什麼情緒?且水面之下,飄動着叢叢水草,使水色綠得更濃。竟有三隻玄身水鴨,輕浮其上,帶出兩翼長長的波紋,你又會是什麼情緒呢?看到此處,我好像聽到了水鴨帶動湖水時清脆的聲音,自我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更有一種願為此景背上行囊,頂着烈日不遠萬里追尋它的奢望!

合上書本,大腦中有一種凌亂,心中有一種興奮與失望。凌亂是正因書中有太多精彩之處,不知就應回憶那一幕。興奮是正因大腦好像被注射了文化的,言語已無法表達。失望是正因凌亂,無頭無緒。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5

中國燦爛的禮貌正在被時光磨滅,不知在角落裏邊回味心酸史邊唾罵歷史罪人的人們是否真曾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文化苦旅》是萬千部文史學散文著作中最為出色的上品。

本書是餘秋雨先生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全書的主調是憑藉山水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祕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歷史構成。餘秋雨先生依仗着淵博的文學和史學功底,豐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藝術表現力所寫下的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國文化巨大的內涵,而且也為當代散文領域帶給了嶄新的範例。

餘秋雨先生以他獨特的寫作魅力吸引着讀者,那是一種苦澀的回憶,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他也曾在本書中像許多知青學者樣深情感歎,但同樣的感歎,出此刻不一樣的地方,韻味也相差甚遠。正如他所説的一樣“我也能夠年輕”,他的人生是富有彈性的,他總是秉持着少年的激情,享受着老年的清閒度過他充實的中年時光,因此,餘秋雨先生無論何時都是個混合體。因此,他的文章,也永遠夾雜着不一樣感覺的口氣。如他對中國文化日益淪陷喪失的悲傷感慨,就飽含了年輕人對不滿的辱罵,中年人對世事的無奈和老年人滄桑的惋惜。

也許有些的觀覽完全無心,但撰成此書的靈感源頭絕對是有意的。很明顯,他發現了中國歷史文化的塵封點,在如今這個弘揚我國絢爛禮貌的蓬勃時代提出這樣的悖論觀點,自然更引人注意深思。中國古老的禮貌曾在古代創造過盛世,人們為了保留住以前繁華便將絢爛的文化代代相傳,陸續建造了莫高窟,都江堰等大型建築,就連普通的牌坊,藏書樓也印有文化的痕跡。但人們的理想總是好的,而歲月卻是逆人而行,變故也是層出不窮的,人們再想保存下來的東西到了

必須的極限還是會被時刻沖走,雖然也有些是出於人為,但歸根結底,還是源於歷史的輪盤上的空白。有些歷史塵埃的東西是留不住的,不少學者在哀傷的挽回,總痛心的活在不屬於他們的以前,便永遠無法活着走出來。因此,“正視過往與當下”,便是我從此書中悟出的一個當前重要的課題,我也同時認為這是餘秋雨先生的`研究與警世主題。正因,只有能真正認清歷史風雲的人才能在順應歷史車輪的基礎上印出自己的車轍印。

它是一次艱難的旅行,正如在茫茫沙漠中旅行,它更是一次歷史的漫遊,一次文化的苦旅,是對那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的默認。讀它,讓我受到了靈魂的震撼,精神的洗禮,心靈的昇華。

在山水解讀歷史,在歷史中解讀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讓自己的心靈也受到文化的薰染,精神的洗禮,這便是我讀《文化苦旅》獲得的最強烈的感受,然而,《文化苦旅》一齊苦苦的悲愴奏響了時代的絕響,警世亦憾人!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6

燈光昏黃,茶煙繚繞,盤旋而上,縷縷如絲,光影糅合。持一本《文化苦旅》在手,任茶由熱轉涼,遺留悽傷於心中。

三十七篇文化散文,一篇自序與後記,文字中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輕鬆,蒼老後的年輕深深地映入眼簾中,刻在腦海裏,遺留於內心深處。久久不能忘懷的,唯有悽傷,蒼涼與苦澀。

換上一身遠行的裝束,你離開故鄉,拋棄了所有的憂傷與疑慮,去追逐那無家的潮水。因而你行行走走,到達了莫高窟。那大漠荒荒的黃河文明的盛衰,在夕陽西下,朔風凜冽中,更顯得悲涼。當難以計數的敦煌文物,流淚地被賣到遠離故鄉的遠方。“那裏,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滴血。”一卷又一卷,一箱又一箱,一大車,又一大車。經文書卷被幾句現編的童話騙走,“我好恨!甚至想剜心刻骨。”恨未早生一個世紀,決戰於敦煌,任千帆過盡,這也只是一抹泡影,時光蒼茫,歲月的洪荒裏,那些往事已為陳跡。

別離了敦煌莫高窟,你又蘇州來了場相遇。“古城門藤葛垂垂,虎丘塔隱入夜空”,美麗的古城中,你遙想蘇州的委屈,困惑於蘇州的興衰,柔麗悽迷的'小橋流水,清新婉約的江南文化,唯有此古城,才能給人一種真正的休憩。縱它揹負着種種“欲加之罪,何患無詞?”的罪名,可它依舊默默地端坐着,迎來送往,安分度日。

辭別了古城,兜兜轉轉,來到了天一閣。偌大的中國只留下一座藏書樓。藏書樓興起於明代,由範欽所建。此樓被阮元説成:“範氏天一閣,自明至今數百年,海內藏書家,唯此巋然獨存。”文化人愛書的思想,收藏書籍的典範也由範欽而來。如此這般惜書愛書,想必範欽本人也被古籍、古文化深深地吸引了吧!濃厚的書卷氣息,古舊的歷史書卷,猶如一個歷史老人屹立在藏書樓中。那封存已久的文化內涵隨天一閣門的開啟而奔瀉而出。文學者漫遊於此,感受那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然而不幸的是天一閣一半圖書被盜,那悠久的文化因被偷而喪失於天地之中。

痛心於文籍的喪失,感慨於文人藏書的艱難歷程。雖心痛哀傷了許久,然而按耐不住心中對苦旅的探求,我跟隨你的腳步,到了筆墨年代。那濃黑的墨揮灑自如於潔白的紙上,濃郁的墨香沁人心脾,惹人心醉。可惜的是,作為一個完整的世界的毛筆文化,現在已經無可挽回地消逝了。當近代中國,外國的思想文化流傳到中國來的時候,毛筆之於中國人的地位動搖了。毛筆漸漸被碳素筆所取代,流傳之久的文化也隨之而去了。時代之更迭,文化之興衰,亦越來越迅速。久久不能自拔的是,我們如今還剩下什麼呢?

歲月是場旅行,文化在其中更顯艱辛。借問靈山多少路?十萬八千有餘零。這是風行的距離,也是漫漫文化之旅。

合上書扉,閉目小憩。久久之不能離去的,是心房裏被填滿的淒涼與苦殤。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7

我一直不明白餘秋雨先生為什麼要把他的旅途稱為苦旅,直到我把目光投向窗外那縱橫的土地,我才明白,用身體去丈量土地,用心智去打磨文明是多麼不可能的事情。餘秋雨要做的不是頓悟、揭祕,而是體驗,僅僅如此,足以讓他名留史冊。

因為存在的本身比他的衍生更有意義。

秋雨先生無法做到重建,因為散文不是小説,《文化苦旅》更不是《平凡的世界》和《白鹿原》。歷史已實實在在地發生了,存在了,即使再巧的筆已無法更改歷史的選擇,再靈的口也辯不贏已成的事實。餘秋雨只是用自己的巧手給厚重的歷史添加了一縷清幽,僅僅如此,就足以讓《文化苦旅》傳遍大江南北。

因為歷史的本身比任何浮華的餘綴都更為厚重。

餘秋雨的文才並不突兀,也不虛浮,是一種淡然的雅。他深知天賦不過是一種巧合與上蒼的遺棄,所以他不張狂,不恃才。他把一切文才與天賦都化作了一句句對古人的追問與一卷卷對山河的摩挲。因為他已見過太多從山峯到谷底的摔落,所以他深知救贖之路固然如朝聖般潔淨,但除非墮到谷底,誰也不想走這條不能回頭的路,所以他選擇把自我之才徹底熔化,鑄成一把利刃,插進中華的大地中,深深地聽着大地的脈搏。

苦旅是艱辛的,他到了莫高窟,對神祕的深窟投向了一束同樣神祕的目光,向躲在暗處竊喜的蔣孝琬投去一個祖國的蔑視。他到寧古塔,看着中原名士與南國佳人流徙在塞北遼陽。他到了杭州,看到了水龍王錢鏐,看到了白居易和蘇軾,他看到了一切,卻又像什麼也沒看到一樣走了,把所有胸中的感歎都寄託給了一枝枝瘦削的筆和一張張單薄的紙。

苦旅更是心靈之旅。

先生的感悟都埋在心底,祕不示人。歷史的虛妄與蒼桑都是引子而已,心中的靈感一旦爆發就如黃河氾濫一發而不可收。黃州於蘇軾,琵琶女之於白居易,苦旅之於餘秋雨,都是產生偉大藝術前的鳴奏,通往陡峭山峯上的台階。

苦旅不是為了弄清楚什麼,而是為了探索的過程,有些東西並非人類一朝一夕間可以明曉,但過程可以在瞬息間積累。換句話説,探索是為了安撫自己的內心,因為一切你未經探索深究就深信不疑的.事情,一定受到了主觀喜好的影響,一切你未經深思熟慮就極力排斥的事情,一定受到了內心恐懼的左右。

先生顯然不想在歷史中摻雜太多的個人情感,他想要的是真實的歷史,哪怕在此基礎上再加以評判。

餘秋雨先生在“巴金百年”中説過:“憂鬱,是巴金對社會的審視,對未來的疑慮,對人性的質問。”那樣,苦旅,是餘秋雨對文明的融入,對歷史的敬畏,對自我的剖析。

苦旅絕非是一條實實在在的道路,即使是,它也不會有盡頭。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8

書籍是我們生活的導航,它教會我們去尊重他人也尊重自身,讓貧乏和平庸遠離我們。然而讀《文化苦旅》,當茶餘飯後咀嚼着其中優美的文字,欣賞古代歷史人物的零碎故事,都能讓人有所感、有所動。

打開一本好書,迎面撲鼻的是清香而深邃的氣息,彷彿是那新翻耕的泥土散發出馨香。在若有若無的音樂聲中,我們能夠隨意想象,想象自身是藍天,一望無際;想象自身是月夜,寂靜美麗;想象自身是海浪,澎湃不息;讀小説,我們會隨着主人公跌宕起伏的命運或喜或悲;讀抒情的散文詩歌,我們會在作者淡淡的憂鬱中品味他們對生命、生活、自然的態度;翻閲簡單詼諧的書,我們能夠盡情地放聲大笑,把一切煩惱都拋到九霄雲外…

然而讀《文化苦旅》,讓人變得深沉達觀。

任何物體都有承載它的器皿,唯有知識無垠無度。文化的承載,不只是書籍,就象餘秋雨所言,歷史文化的滄桑,散佈於歷史的古蹟中,需要人慢慢去探索、挖掘。托爾斯泰曾坦言: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恰恰羅素·羅蘭又説:“智慧,友誼是黑暗中唯一的光亮,倘若沒有鑰匙,如何打開智慧之門,又何談放射光芒?文化苦旅這本書,昭示古代歷史,人類告別愚昧混沌,從事文化探尋的歷程與辛酸。文化,看似平凡,實際上是人們心靈與古今中外一切民族優秀文化,智慧相結合的過程,也是繼承與發展的過程。沉溺紙醉金迷的'世界,讓我們遠離了文化的正面薰陶。讀《文化苦旅》,不但能改變人的氣質,還能使人樹立更為健康人生觀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辜負蒼天賦予的生命,成為滄海中不可缺少的一粟。這對於人生的回答,對於國家的培養,對於父母養育之恩的回報,對人類的歷史,無疑是最好的回答。

讀《文化苦旅》,是一種陶冶,是一種享受。

在茫茫人海生芸芸眾生中,不以榮辱待己,不論成敗待人。不熱衷追名逐利,使自身超凡脱俗,你會仰頭看天,藍天澄清,白雲悠悠,釋懷心裏的鬱結,應對現實,笑對人生。在物慾橫流的日子裏,品味古人談的“知足常樂”,“人到無求品自高”的教誨,會注入一股清醒劑,快樂地生活着。當我因辛勤工作而收穫甚微感到牢騷滿腹時,書會告訴我要笑對生活,這時我會渾身充滿工作的激情;當我遇到困難,想打退鼓堂時,我想起了嵇康,他是如何退出渾濁的官場,如何獨善其身,激勵我,鼓起勇氣繼續發奮;當我志得意滿時,一個個歷史人物的興衰榮辱告訴我盛極則衰……

《文化苦旅》讓我體會”怦然心跳“的共鳴,有一種“莫名感動”;《文化苦旅》讓我進行自我審視,也曾感歎人生百態。我只願情緒伴書平和而寧靜,靈魂伴書純潔而超然。有時候讀書不是一種消遣,而是提高自身的學識,開闊自身的眼界,聆受文化的薰陶,暢想無暇的夢想。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9

書寫,書寫文化之苦旅。描述,描述歷史之盛衰。

――題記

中國燦爛的文明正在被時光磨滅,不知在角落裏邊回味心酸史邊唾罵歷史罪人的人們是否真曾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我一直以來欣賞懂史且敢於評論批判歷史的學者,而也同時認為現任上海戲劇學院教授的餘秋雨先生是無數學者中的豪傑,他的《文化苦旅》是萬千部文史學散文著作中最為出色的上品。

本書是餘秋雨先生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其中有些文章曾在各類文學評獎中奪得首獎。全書的主調是憑藉山水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祕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歷史構成。餘秋雨先生依仗着淵博的文學和史學功底,豐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藝術表現力所寫下的這些文章,不但

揭示了中國文化巨大的內涵,而且也為當代散文領域提供了嶄新的範例。

餘秋雨先生以他獨特的`寫作魅力吸引着讀者,那是一種苦澀的回憶,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他也曾在本書中像許多知青學者樣深情感歎,但同樣的感歎,出現在不同的地方,韻味也相差甚遠。正如他所説的一樣“我也可以年輕”,他的人生是富有彈性的,他總是秉持着少年的激情,享受着老年的清閒度過他充實的中年時光,所以,餘秋雨先生無論何時都是個混合體。因此,他的文章,也永遠夾雜着不同感覺的口氣。如他對中國文化日益淪陷喪失的悲傷感慨,就飽含了年輕人對不滿的辱罵,中年人對世事的無奈和老年人滄桑的惋惜。

也許有些的觀覽完全無心,但撰成此書的靈感源頭絕對是有意的。很明顯,他發現了中國歷史文化的塵封點。在如今這個弘揚我國絢爛文明的蓬勃時代提出這樣的悖論觀點,自然更引人注意深思。中國古老的文明曾在古代創造過盛世,人們為了保留住曾經繁華便將絢爛的文化代代相傳,陸續建造了莫高窟,都江堰等大型建築,就連普通的牌坊,藏書樓也印有文化的痕跡。但人們的理想總是好的,而歲月卻是逆人而行,變故也是層出不窮的,人們再想保存下來的東西到了一定的極限還是會被時間沖走,雖然也有些是出於人為,但歸根結底,還是源於歷史的輪盤上的空白。有些歷史塵埃的東西是留不住的,不少學者在哀傷的挽回,總痛心的活在不屬於他們的曾經,便永遠無法活着走出來。因此,“正視過往與當下”,便是我從此書中悟出的一個當前重要的課題,我也同時認為這是餘秋雨先生的研究與警世主題。因為,只有能真正認清歷史風雲的人才能在順應歷史車輪的基礎上印出自己的車轍印。

抽一枝柳條,折一隻桃枝。品一杯清茶,看一本好書。

走進餘秋雨,走進《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10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了《文化苦旅》這本書,感受比較深刻。作者餘秋雨用他獨具的慧眼和感悟纂寫着一段段親身感悟。或許作為我們是沒有這樣的機會去嘗試這樣的一種體會,這種苦行僧般的高尚,我們只是以另一種特殊的方式在傳承着這樣一種精神。

這本書介紹了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可這並不是作者的真正目的,在我們欣賞歷史留給我們的有形“著作”一古蹟時,誰又會去潛心探究這一處處古蹟背後到底隱藏了多少不為人知的祕密。而作者恰恰做到了為我們的心靈寫下了大大的“震撼”!它以濃郁的傳統文化為基礎,悠久的歷史滄桑為背景,再加上其獨特的行為風格以及富有詩意的語言,所以有人説:“讀《文化苦旅》就是在讀行走的哲學。”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是《牌坊》。牌坊大約是中國獨有的'風景線之一,它有着嚴格針對的羣體,那些女子,死了丈夫,再不嫁人,便被冠以“貞潔”二字,立了牌坊以資瞻仰。“封建禮數的壓迫”,想必我不再説大家也很清楚,文章牽着線從牌坊,走到孩童的心中,再往前,卻是一個有盜墓歷史的老頭,老頭掌握關於墳墓的第一手資料。從他口中,孩童們得知,那些立牌坊的女子們的墳墓裏往往是沒有人的;至此,故事彷彿畫了一個圓,留下綣綣迷霧,縈繞讀者心頭。尼姑庵裏的女教師,全文並沒有交代這些教師的來頭,也未交待她們的去處,只隱約含糊提到是

大户人家的小姐,但我們都很清楚。這些素娥臨凡的女教師們,就是以假死護衞貞潔,實際上改名換姓,避至他鄉的牌坊女子們。這一篇以一位女教師的自盡結束回憶。文中多見“看不懂”,“顛三倒四”,“很混”,“思緒混亂”等詞句,不露聲色地深刻揭露,批判了中國封建禮數的殘忍。

還有在《道士塔》寫莫高窟敦煌文書所遭受的歷史厄運以及作者對此的感悟沉思,但文章涉及的一些問題值得我們去深思。作品先寫王道士敦煌石窟的罪人,儘管也意識到“讓他這具無知的軀體全然肩起這筆文化重債,連我們也會覺得無聊”,但也提到一些官員的無知和腐敗,但還是將更多的憤怒如洪水般傾瀉出來。這一篇揭示了一個文化悲劇,但除了憤怒與悲哀,作者也未能告訴我們出現這樣悲劇的根源所在。其實不然,人的被“錯置”的命運是導致歷史荒謬的本源所在。而“家天下”的制度則是民族悲劇的必然發生的現實因素,文化認知意識的落後則是這一悲劇產生的文化背景與根源性動因。

世界每一個角落裏都有着文明,全世界都浮動着文明。不論文明先進與否,文明都在不斷變化、發展、創新。每一段文明都有其的一段發展歷史“沒有悲劇就沒有悲壯,沒有悲壯就沒有崇高”。讀《文化苦旅》苦,寫《文化苦旅》的人更苦!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11

帶着幾分思考,隨着餘先生匆匆的步伐,奔赴陽關。

餘先生説,他是衝着王維的《渭城曲》而去尋陽關的。正如文中老者所説,陽關沒什麼好看的。那裏沙丘縱橫,有的只是一望無際的沙灘。雖然不解但我能瞭解這份執着,就像我歡喜《傲慢與偏見》而去看遍簡奧斯汀的著作和所有續集。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江南姑娘,對水鄉自是情有獨鍾,説實在的對西北荒漠真真是沒什麼興趣。餘先生的執着也讓我對陽關提起了一絲興趣,今日且隨着他去一瞧。

之前隨餘先生的見識了莫高窟的聖潔和玄祕,但是同處西北的陽關給我的只有滄桑和悲壯。茫茫一片的雪白,什麼也沒有,除了空曠還是空曠。這裏的雪沒有中原內地的柔美,顯得悽迷和厚重。歷史的車輪在這裏碾過,賦予了它特有的滄桑與悲壯,就連胡笳和羌笛,也悲涼,成了士兵們的心頭哀音。那地上凹凸的沙堆鋪陳的有點令人驚駭,這都是古戰場留下來的墳堆啊!餘先生在文中問道:“這繁星般的沙堆,不知有沒有換來史官們的'半行墨跡?”自然是沒有,厚厚的二十五史只是沉埋了這土堆。這土堆下的人啊,都是艱苦守衞邊疆、抗禦外侮的英雄啊,在腥風血雨中,在戰士來不及回望一眼故鄉而化作沙墳一座,沒有人立碑,沒有人祭拜,甚至沒有人記住他們。

站在這樣一個西北風呼嘯着迎面撲來的荒原上,看着這鋪天蓋地的沙堆,餘先生有點踉蹌,冷的牙齒打顫,鼻子通紅,更別提我一個見慣了山清水秀、温潤的江南的女子了。其實寒得是身也更是心。但就是這樣一個陽關,王維卻能望着客舍外的青柳,温厚地舉着酒杯而吟:“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來到陽關的文人墨客大多是遭貶謫至此的,王維也不例外。但是他們大多自信豁達,沉着安詳的,帶着唐人的那份風範。

他們才華橫溢卻不受當權者的重用,像王維這種詩畫皆稱一絕的文人,也只能在長安的宮殿中製造點娛樂供王公貴族消遣,並不會得到重用,更甚者最後慘遭貶謫。唐朝可以説是中國最鼎盛的時候,不管是經濟還是文化,像李白、杜甫這種男女老少都耳熟能詳的偉大人物在唐朝都沒有的得到重用,鬱郁不得志,慘慘淡淡度過餘生。當唐朝在趙氏王朝的興起之時轟然倒地的時候,陽關見證了歷史的一切。縱然才情萬丈的文人比比皆是,中國的文化,在保守腐朽的封建王朝是得不到傳承和發揚光大的。再看,歐洲的文藝復興開始鬧騰的時候,不知是在唐朝的多少年之後了,但是今天的歐洲文化發展的是何其燦爛,光一幅《蒙娜麗莎的微笑》就震懾了海內外多少人。而中國呢,本應該為中國文化的燦爛添磚加瓦的文人騷客卻流落至悽迷的陽關。陽關依舊是陽關,但終因那麼多的哀怨而在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倒塌。這裏有過人生的壯美,藝術情懷的弘廣,但終究被人們隱在心底。

陽關,氣魄壯麗,奪人心魄,在歷史中繼續沉默下去,揹負着滄桑與哀怨。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12

匆匆地讀過一遍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心情有些沉重。這書裏寫的,有歷史上的匆匆過客,有漂泊一生的落魄文人,有空守着古老文化遺產的範欽的後代們,有淳樸善良但又愚昧無知地剝奪美的人。

深刻地刻畫了一個又一個文化的側面,令人為之汗顏。讓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對於“廢墟文化”的描寫。餘先生似乎對此情有獨鍾。他好多次都寫到了墳,並在敍述中多次插入對墳的描寫。無論什麼墳,都標誌着一個人的死去,這個人的一生也許悽慘黯淡,也許風流千古為萬人景仰,抑或是揹負沉重的情愁在這個世上走上這麼一遭。即使沒有名垂千古,至少也該有“一堆黃土掩風流”吧。或許他認為死亡比活着更美好些吧。

有些東西留有回憶就夠了,至少蝴蝶來過這世界。他説:“只要歷史不阻斷,時間不倒退,一切都會衰老。老了就老了吧,安詳地交給世界一副慈祥美。假飾天真是最殘酷的自我糟踐。沒有皺紋的祖母是可怕的,沒有白髮的老者是讓人遺憾的。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這就是人類的大明智。”

沒有周遭的閒言碎語,走向比現實更高的殿堂,繼續新的輪迴。而我們所能做的只能是默默地在前人的墓碑前佇立上幾分鐘,感歎滄海桑田的變遷,悟一會兒人生之真諦,因為只有在現代的喧囂中,歷史的寧靜才有力度,只有在現代人的沉思中,過去才能上升為寓言。生死間的事,沒有人説得清。我唯一知道生的途徑是可以改變的。死可以逆轉嗎?若有一智者活過百旬,他會做什麼?若一個庸人活過百旬,他又會做些什麼來?至於一個惡人就更不用説了。推而廣之,人口必會猛增,地球要超載了!若這個世界上,人口不增也不減,就太缺乏趣味了,沒有推陳出新的人,這個地球豈不停止轉動了。

我想那些墳應該有其特殊含義。尤其在墳前一種靜穆的氣氛追憶或沉痛?一種欲哭無淚的感覺縈繞在心頭。古人的'墳,秦王陵聞名世界,曹操的七十二疑冢也不失為風流,多少也給旅遊業帶來不少收益。而那些把古代婦女置於水深火熱的貞節牌坊,也不知走過它時應該歎息還是讚歎?“白雲飄過來了,好像是碰了一下牌坊再飄走的。

晚霞升起來了,紅得眼明,晚霞比牌坊低,牌坊比天還高,黑陰陰的,像要壓下來。閉一閉眼睛再看,天更暗了,牌坊的石柱變成長長的腳,有扁長的頭,有狹狹的嘴。一骨碌爬起身來,奔逃回家。”他在書中這樣寫道。從某種程度上,那時人們的封建思想愚昧、守舊,卻不知如今那些不知名的無名牌坊只落得被人踐踏的地步,悲哀啊!好在那個時代已離我們遠去。儘管“生”不算很美,要考慮的事很多,挺辛苦的。而那些像屈原、杜甫、曹雪芹、魯迅的偉人們讓他們的人生終結在那一剎那,淨化了悲劇,同時給人以更深的思索,這樣的離別或許更深刻吧。關於墳的故事還沒有結束,就讓餘先生繼續寫吧。而我依然要愉快地體驗我遠遠還沒有體驗完的人生。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13

《文化苦旅》的第一篇《道士塔》從莫高窟外的一座道士圓寂塔寫起,講述了20世紀初歐美的學者,漢學家,考古家,冒險家以謊言和微不足道的金錢從王道士手裏掠奪走了石窟藏經洞內的大量的經文,經書,經卷的故事。在這篇文章中,餘秋雨教授表達了一種“恨”的情緒。恨外國的`那些巧取豪奪的文化海盜,恨愚昧無知,貪圖小利的王道士,恨尸位素餐,昏庸無能的官吏,恨喪權辱國,腐敗無能的封建政府,……,還恨自己生不逢時,不能及時阻止強盜們的野蠻行徑。

恨外國人,恨他們懷着不可告人的目的來到中國,恨他們用超低的價格“買”走了經卷。可他們是怎樣來到中國的又是怎樣用超低的價格“買“走了無價之寶的經卷文中已有明確的回答:”沒有任何關卡,沒有任何手續,外國人直接走到了那個洞窟跟前。洞窟砌了一道磚,上了一把鎖,鑰匙掛在王道士的褲腰帶上。外國人未免有點遺憾,他們萬里衝刺的最後一站,沒有遇到森嚴的文物保護官邸,沒有碰見冷漠的博物館館長,甚至沒有遇到看守和門衞”,還有:“王道士口袋裏有了一些沉甸甸的銀元,這是平常化緣時很難得到的”。看看,“化緣”,説難聽點就是“要飯”,那能要到什麼呢王道士根本就是一個沒見過世面,沒有文化的人,他哪裏知道經卷的重要性!要是這樣的話,還不如把這些經卷讓外國人運到他們那兒,總比在中國受不到一點保護要強。然而餘教授説了:“這句話終究説得不太舒心”

佛教自古印度傳入中國,不僅得到了傳承,經歷代得道高僧地弘揚,更是博大精深。其精髓所在,皆可在經卷上得以體現。可是現在看來,佛教再昌盛,經卷再多,如果國家不富強,以至於外國人“出入自由“,那不管你有多少寶貝,也會被一一搬空,成為別人的手中之物。

也曾有人認識到“寶貝”的價值,“(葉熾昌),是金石學家,懂得洞窟的價值”;也有人想到過“保護”,“但是東西很多,運費不低,官僚們又猶豫了”。難道中國就真的湊不出那些運費嗎不,“朱門酒肉臭”,人家當官的不想出運費,即使有一批送京的,也是“沒裝木箱,只用席子亂捆,……,結果,到京城時已零零落落,不成樣子。”如果真如餘教授所想有有識之士去攔外國人運經卷的車隊,沒準還會被當作劫匪被抓被殺呢。國家已如此懦弱,如此混亂,老百姓還怎麼過日子,佛教恐怕也會沒落了。

這件事也反應了當時社會的混亂,政府的無能。讀罷文章,我也同餘教授一樣“恨”。要想不再添“恨”,只有國家強盛了,公民的素質提高了,所謂“盛世興收藏”是也。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14

《文化苦旅》這本書是餘秋裏教授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全書共235萬字,有三十七篇。這本書的介紹了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但是,在那一處處古蹟的的背後卻隱藏着人們不為人知的一面,而作者運其妙筆,給我的心靈寫下了“震撼”兩個大字……。其中最為感觸的是《道士塔》。

《文化苦旅》這本書在告訴我們中國古代歷史的同時,告訴了我們更深一層的道理,就拿道士塔的第二節來説吧,文章是這樣寫的:真不知道一個堂堂佛教聖地,怎麼會讓一個道士來看管。中國的.文官都到哪裏去了,他們滔滔的奏摺怎麼從不提一句敦煌的事由?其時已是20世紀初年,歐美的藝術家正在醖釀着新世紀的突破。

羅丹正在他的工作室裏雕塑,雷諾阿、德加、塞尚已處於創作晚期,馬奈早就展出過他的《草地上的午餐》。他們中有人已向東方藝術家投來羨慕的眼光,而敦煌藝術,正在王道士手上。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歡到洞窟裏轉轉,就像一個老農,看看他的宅院。

他對洞窟裏的壁畫有點不滿,暗乎乎的,看着有點眼花。亮堂一點多好呢,他找了兩個幫手,拎來一桶石灰。草扎的刷子裝上一個長把,在石灰桶裏蘸一蘸,開始他的粉刷。第一遍石灰刷得太薄,五顏六色還隱隱顯現,農民做事就講個認真,他再細細刷上第二遍。這兒空氣乾燥,一會兒石灰已經乾透。什麼也沒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淨白。道士擦了一把汗憨厚地一笑,順便打聽了一下石灰的市價。

他算來算去,覺得暫時沒有必要把更多的洞窟刷白,就刷這幾個吧,他達觀地放下了刷把。當幾面洞壁全都刷白,中座的雕塑就顯得過分惹眼。在一個乾乾淨淨的農舍裏,她們婀娜的體態過於招搖,她們柔柔的淺笑有點尷尬。道士想起了自己的身份,一個道士,何不在這裏搞上幾個天師、靈官菩薩?他吩咐幫手去借幾個鐵錘,讓原先幾座雕塑委曲一下。事情幹得不賴,才幾下,婀娜的體態變成碎片,柔美的淺笑變成了泥巴。聽説鄰村有幾個泥匠,請了來,拌點泥,開始堆塑他的天師和靈官。泥匠説從沒幹過這種活計,道士安慰道,不妨,有那點意思就成。於是,像頑童堆造雪人,這裏是鼻子,這裏是手腳,總算也能穩穩坐住。行了,再拿石灰,把他們刷白。畫一雙眼,還有鬍子,像模象樣。道士吐了一口氣,謝過幾個泥匠,再作下一步籌劃。今天我走進這幾個洞窟,對着慘白的牆壁、慘白的怪像,腦中也是一片慘白。我幾乎不會言動,眼前直晃動着那些刷把和鐵錘。“住手!”我在心底痛苦地呼喊,只見王道士轉過臉

標籤: 讀後感 苦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wenhua/0wy01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