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文化 >

【精】《文化苦旅》讀書筆記

【精】《文化苦旅》讀書筆記

讀完某一作品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書筆記了。那麼如何寫讀書筆記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文化苦旅》讀書筆記,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文化苦旅》讀書筆記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

有人説,中國散文的天空星光燦爛,而《文化苦旅》是一條河系,其中每一顆星星都散發着一種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測的力量。有人稱他是本世紀最後一位大師級的散文作家,是開一代散文新風的第一位詩人。這些話道出了我的心聲。我之所以要寫出來與大家分享,是想要表達我至深的敬意。在《文化苦旅》中,餘秋雨展現給我們那一處處古蹟背後的辛酸和沉痛以喚醒我們的民族意識和民族情感。

它有着低徊與感傷的歷史氛圍,有着散文創作中的戲劇性表現,有着雍容、典雅而抒情的文字描寫。 文學的歷史情懷,是作家自身生命與歷史的對晤,他要尋找自己與浩瀚歷史長河的關係,因此不得不在歷史中尋找合乎自身生命結構的底藴,尋找那些與自己有緣的靈魂。 這種情感愈來愈深,一旦有機會訴諸於文字,則必然將歷史和生命混同一體。 餘秋雨創作的歷史並不是抽象的歷史,他試圖與歷史對話,與歷史共鳴,在自身與歷史的對話中形成他獨特的歷史語境與歷史情懷,

當他厭倦了枯燥的學術生活,便想着離開案頭,換一身遠行的裝束去旅行,他並不同一般人那樣是為了輕鬆,為了獵奇,為了開闊眼界,而是在“尋找一所橫亙千年的人格學校”。 他不是為了旅行而旅行,而是在於和歷史、文化進行對話。 餘秋雨的遠行不願意去找旅行社,寫出一些市面上充斥的旅遊觀感的文章,他覺得,那種揚旗排隊的隊伍到不了他要去的地方。 由此,便決定了他這次的文化旅行活動成了一種“苦旅”。 當他浪跡天涯,一站又一站地去訪“人文山水”,行行止止,風塵僕僕,勞苦了四肢筋骨,也有了不少苦澀的感想,故謂之“文化苦旅”。

跟隨作者走到書中,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推引,走上前去——眼前出現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石像.壁畫依然不言。跟隨作者靜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着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一次刀劃下,開啟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祕又充滿意義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並非外表炫麗而是一種人性的.深層的藴藏。

千年之前的那場浩劫,絕不能只是過眼雲煙。我們要吸取教訓,將文化的精神永貯於華夏大地!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2

我也不甚記得看過幾次文化苦旅,只知道那個帶着些文人特有的酸氣的一本書,在我年級尚輕的日子裏,讓愁死變得有處可依也有些高貴起來了。就像是少女在青春期特有的那些自以為是的憂愁與優越感。

我是個很怕單一又很喜歡單一的人,單一有時也是一種風格,一種別人看到就知道那是你的風格。就像是我的穿衣,永遠不會有固定的風格,可愛,御姐,運動,都可以是我的選擇,但是總有一點是一樣的,我選擇的款式總是最基礎的,色彩單一,純色,進而通過搭配來讓這些東西有自己的風格。

看到餘秋雨的《文化苦旅》時也是這種感受,每一篇文章,不同的內容,卻是相同的風格。我想尤其是文字的風格是最不應當變來變去的,文字常常是代表着一個人的態度和與自己志趣相投的一羣人,而餘秋雨的文字也恰好帶着那些我喜歡的温柔,平淡與乾淨。

總是覺着看着這本書時,好像整個人都會變得温柔,文字極具穿透力。讓我的心上好像放了一塊棉花糖,每一篇文章中總會有那麼一雙温柔的手將你拉入這場關於文化的旅程中,你歡心慶幸,無奈哀歎,彷彿正如這漫漫文化之旅的一位身處其中的旁觀者。

希望抽空讀一下,餘秋雨,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3

1、長城的文明是一種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種靈動的生活。長城擺出一副老資格等待人們的修繕,它卻卑處一隅,像一位絕不炫耀、毫無所求的鄉間母親,只知貢獻。一查履歷,長城還只是它的後輩。

2、海水是雍容大度的聚會,聚會得太多太深,茫茫一片,讓人忘記它是切切實實的水,可掏可捧的水。這裏的水卻不同,要説多也不算太多,但股股疊疊都精神煥發,合在一起比賽着飛奔的力量,踴躍着喧囂的生命。

3、陰氣森森間,延續着一場千年的收伏戰。水在這裏,吃夠了苦頭也出足了風頭,就像一大撥翻越各種障礙的馬拉松健兒,把最強悍的生命付之於規整,付之於企盼,付之於眾目睽睽。看雲看霧看日出各有勝地,要看水,萬不可忘了都江堰。

4、在李冰看來,政治的含義是浚理,是消災,是滋潤,是濡養,它要實施的事兒,既具體又質樸。

——摘錄自第七章《都江堰》

1、華夏河山,可以是屍橫遍野的疆場,也可以是車來船往的樂土;可以一任封建權勢者們把生命之火燃亮和熄滅,也可以庇佑詩人們的生命偉力縱橫馳騁。

2、過三峽本是尋找不得詞彙的。只能老老實實,讓嗖嗖陰風吹着,讓滔滔江流濺着,讓迷亂的眼睛呆着,讓一再要狂呼的嗓子啞着。什麼也甭想,什麼也甭説,讓生命重重實實地受一次驚嚇。千萬別從驚嚇中醒過神來,清醒的人都消受不住這三峽。

——摘錄自第八章《三峽》

1、文人總未免孤獨,願意找個山水勝處躲避起來;但文化的本性是溝通和被理解,因此又企盼着高層次的文化知音能有一種聚會,哪怕是跨越時空也在所不惜,而廬山正是這種企盼中的聚會的理想地點。

2、難道,廬山和文人就此失去了緣分?廬山沒有了文人本來也不太要緊,卻少了一種韻味,少了一種風情,就像一所廟宇沒有晨鐘暮鼓,就像一位少女沒有流盼的眼神。沒有文人,山水也在,卻不會有山水的詩情畫意,不會有山水的人文意義。

3、是的,凡是他們之中的傑出人物,總不會以輕慢浮滑的態度來面對天地造化,他們不相信人類已經可以盛氣凌人地來君臨山水,因此總是以極度的虔誠、極度的勞累把自己的生命與山水熔鑄在一起,讀他們的山水詩常常可以感到一種生命脈流的搏動。

——摘錄自第十章《廬山》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4

《文化苦旅》是餘秋雨教授的一本文化散文集。

他用腳步來尋找,中華文化是什麼,這樣一個問題讓他走了很遠很遠的路,在西北高原上,尋訪敦煌,尋訪陽關,問候沙鳴山、月牙泉。他用心聽歷史的咒怨,聽文化的唉歎,用他自己的話來説是寫了一本“旅行考察記”就事論事,見事論事,對中華文化是不夠的,不全面的,所以他必須走到國外,換一種眼光,對比地看中國文化,他用紙筆將大家頭腦中一個個物像清晰化、明朗化。他描寫的不是景物,而是看到山水鳥魚、亭台樓閣後心中的想法和被塵封無人問津的歷史,可憐朱耷面臨朱家王朝的最後覆沒,只好先僧後道,清心寡慾孤苦一生隱沒在山林中。這還不算,多麼一位優秀的藝術家號八大山人。説道對八大山人的瞭解,居然有人寫“中國歷史上八位潛跡山林的隱士,通詩文,有傲骨,姓名待考”。不知朱耷看到會作何感想,他又能怎麼想呢?無可奈何,只好作罷,笑之哭之了也。

餘秋雨就用這般手法將朱耷、蘇東坡一干中國文人,寫得淋漓盡致。他寫得愁悵,我們讀得也感歎。感歎老天怎麼不給中國文人、不給中國文化一個機會呢?莫高窟是一個巨大的民族悲劇,王道士只是悲劇中一個錯步上前的小丑,書上寫道:一位年輕詩人説:“那天傍晚,當國外冒險家裝滿箱子的一隊牛車正要啟程,他回頭看看悽豔的晚霞,那裏一個古老民族的從傷口在滴血。”王道士用莫高窟的大批文物、經卷換了外國人的銀元,換來了現在敦煌學專家的屈辱。彼時,又仔細想想這種衰怨是毫無道理的。機會一直有,只是這人們太忙,忙於戰爭,戰爭將天柱山的居家感一掃而光。在面對蒼翠山色的時候?站在山岔口餘秋雨是否感到蒼涼?在歷史的舞台下,天柱山是否感到寂寞?白了發的蘇州等候了千年,只好梳着一頭白髮,危嚴襟坐,而美名飄四洲西湖做着怎樣的夢呢?狼山腳下駱賓王在思索着什麼呢?信客匆匆走過每家的門口,吳江船悄悄地駛過太湖,牌坊依然肅穆地立在雨中,白蓮洞黑黝黝的洞口彷彿凝聚着宇宙,留下一個寧靜給三峽,李白乘舟遠去了……故然,中國文化有詩、有詞、有琴聲、有宗教,但歷史比它們蒼涼,它早把這一切用戰爭和時間剝削殆盡。不能讓可憐本已所剩無幾的中國文化留下一點兒什麼嗎?

中國文化不僅需要輝煌,廢墟也能將它點綴。

中國文化中“廢墟”兩字值得一提餘秋雨在文中説:“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這就是人類的大明智。”

“中國歷史缺少廢墟文化,廢墟二字,在中文中讓人心驚肉跳。”

“誠懇坦然地承認奮鬥後的失敗,成功後的失落,我們只會更沉着。中國人若要變大氣,不能再把所有廢墟驅逐。……”

現代中國需要廢墟文化。廢墟是葬送,也是反思。廢墟不需要掩飾!我們太善於掩飾!

餘秋雨説:“其實廢墟也是一種文明。”他把廢墟寫得悠久和古老,讓我感覺到廢墟不過是一羣上了年紀的老人,固執的想守住本屬於自己那獨特的輝煌。

仔細聽?你似乎能聽到夜航船搖漿的聲音?天一閣藏書的哀怨?都江堰雖穩當造福千年卻又無奈落寞的聲音?這便是中華文化的聲音嗎?蒼涼而荒老的聲音嗎?

中國文化究竟是誰人主宰的?只有能真正認清歷史風雲的人才能在順應歷史車輪的基礎上印出自己的車轍印。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5

《文化苦旅》是餘秋雨的一部散文集,所收作品主要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歷史、文化散文;另一部分是回憶散文。全書的主題是憑藉山水風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真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作者用心思細膩的筆觸,記錄着自己的所見所聞,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前史奇蹟,在他的筆下有着深層的寓意;一篇篇潔淨美麗的散文,成了讓炎黃子孫警醒的文章。《道士塔》《莫高窟》《陽關雪》《寧古塔》……從大漠到水鄉,從西北到江南,從古蹟到文人,他的足跡踏遍了祖國各地,無一處不是中華大地上歷史的閃光點。每到一處,對這個地方的人文、歷史、地理進行考察。滔滔流水,殘陽廢壘,西風古道,在他的筆下都變得雍容大氣且富於智慧,彷彿成了歷史的濃縮與見證,在世紀輪迴中散發着不滅的穿透力。文章篇篇語言精美,就象一位無聲的導遊,引領我循着他的足跡推開了一座座神聖殿堂的大門。

讀《文化苦旅》是對歷史滄桑的一種回顧

鏡頭轉向《莫高窟》:王圓籙為一個道士,敦煌莫高窟的當家人。他為謀取個人私利而將玄奘西天取來的九千多個經卷、五百多幅繪畫,用難以想象的不等價交換“送”給了外國,千年的敦煌由此而遭受浩劫。王道士只是這麼多見證中華文化衰微的一個縮影,但作為維繫民族生存與發展的精神紐帶的傳統文化的衰落,讓人不禁更覺蒼涼。作者的心在滴血,一個古老民族在滴血,致使我也變得學會了歎息與感慨,明白這一切的一切全部是人為所造。我也因此而抱恨,為民族,為國家而恨……

讀《文化苦旅》是對個人意志的一種礪煉

“高貴的生命要創造文化,必然會經歷坎坷。”《巴金百年》中巴金,文革中面對“棍子”橫飛敢於直言,並能在大規模的嘲笑中含笑屹立,不為所動。另餘秋雨先生擔任戲劇學院院長期間,因為掌握着上海那些身居要職的人的職稱評定,得罪了某些人,導致辭職後被大規模的“圍啄”。而戲劇大師黃佐臨送給他三句簡短的話“他們罵啦,罵些什麼?讓他們罵去!”此三句箴言,競是他渡過重重黑水的木筏,從而坦然面對攻擊他的人,這其實也是考驗一個人應對外界惡劣因素的定力。如果我們在生活中,能不在乎周圍的聒噪,堅守內心的寧靜,就能擺脱很多煩擾,從而靜下心來做自己想做的事,煉就一份超然與灑脱。

讀《文化苦旅》是對人生價值的一種定位

餘秋雨曾是當時中國內地最年輕的高校校長。他建立了《世界戲劇學》的宏大構架,並創建了自成體系的《藝術創造學》,獲海內外學術界的高度評價。他接任校長時,黃佐臨送了其四個字“可喜、可憐”,“可喜”容易理解,“可憐”指餘秋雨老師在藝術和學術上有雙重天分,耗在行政上,豈不可惜?“可憐”兩字如一魔咒,時間一久,後兩個字分量逐漸加重。擔任六年校長後,其毅然辭去一切行政職務和高位任命,開始了他的“文化苦旅”。

他冒着生命危險貼地穿越數萬公里考察了巴比倫文明、埃及文明、克里特文明、希伯來文明、阿拉伯文明等一系列最重要的文化遺蹟。他作為全球唯一完成全部現場抵達的人文學者,一路上對全世界文明作出了全新思考和緊迫提醒,在海內外引起廣泛關注。是什麼讓餘老師捨棄功利,完成常人難以完成的文化苦旅,是源於對事業的酷愛。另如文中著名導演謝晉,將自己的一生獻給了中國的電影事業,其對藝術的追求、工作時的盡情投入讓人折服。他不在乎名利,他只是飢渴,沒完沒了地飢渴。正是這些大師的卓越貢獻,給中華文化大船增添了厚重的色彩。

這些大師對事業的執著而散發的人格魅力深深影響着我。讓我對所從事的職業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作為一名普通教育工作者的我,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拋棄功利、靜心學習、醉心課堂,不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嗎?認真教好每一位學生,通過自己的言行去影響他們,讓他們學有所成,讓他們擁有積極向上的學習和生活態度,所從事的事業不是很有意義嗎?在今天這個政治清明、人心凝聚、文化敦厚的社會,我願有我最刻苦的精神,最堅韌的毅力,最飽滿的熱情,最昂揚的鬥志,努力提升自身綜合素質,鼓足幹勁,揚起風帆,為家鄉教育事業獻出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6

你好,文化

——讀《文化苦旅》有感 匆匆地讀過一遍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心裏不免有些沉重。這書裏寫的,有歷史上的匆匆過客,有漂泊一生的落魄文人,有淳樸善良但又愚昧無知地剝奪美的人。讀過《道士塔》,喚起自己對王道士的憤怒,更喚起自己對舊中國愚昧、落後的恨。讀過《陽關雪》,想起“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美妙詩句;讀過《江南小鎮》,江南水鄉的柔美,如周莊、烏鎮,縈繞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太多太多值得我們去琢磨的文章,對於我來説,與其去批判不如去欣賞,我想欣賞餘秋雨先生的文章在很大程度上留給我們讀者的是一種精神上的洗禮和文化省思的自由空間。下面我想就其中幾篇文章來談談自己的感受。

《道士塔》是本書的第一篇文章,卻讓人內心不免有些糾結和沉重。像文中寫到的那樣:“我見過他的照片,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滯,畏畏縮縮,是那個時代到處可見的一箇中國平民……他從國外冒險家手裏接過極少的錢財,讓他們把難以計數的敦煌文物一箱箱運走。今天,敦煌研究院的專家們只得一次次屈辱地從外國博物館買取敦煌文獻的微縮膠捲,歎息一聲,走到放大機前。”①讀完這段文字,尚還激不起我內心的憤慨和痛恨之情,然而平實的文字中間卻讓我讀出滿滿的無奈與遺憾。這是一個歷史悲劇,一段沉重的文化史實。它所揭示的問題讓人揪心,讓人不禁為那個時代,更為我們的民族,發出聲聲無能為力的歎息。王圓籙,是道士,也是落後的農民階級。因為無知,他自作聰明地將窟中的珍貴壁畫粉刷,代之以靈官塑像;因為無知,他將窟中無價的國寶向西方冒險家們換回歷歷可數的銀元;因為無知,祖國的瑰寶就這樣被不等價地交換掉,進而逐漸流失!“我不禁又歎息了,要是車隊果真被我攔下來了,然後怎麼辦呢?……偌大的中國,竟存不下幾卷經文!比之於被官員大量糟踐的情景,我有時甚至想狠心説一句:寧肯存放在倫敦博物館裏!”② 或許有人説餘秋雨先生的文字不免有些浮誇,然而他的感慨正吐露了他面對這段不能挽回的歷史的悔恨與痛心!他感歎,即使能也將攔住馬車或許也難以保存,與其這樣不如存放於英國博物館之中!這是多麼悲哀又卻是那段血淋淋的屈辱史的寫照啊!歷史沒有假設,我們能做的是謹記,謹記歷史的痛;是擔當,擔當起歷史的責任!

“我好恨!”這是《道士塔》給我最大的觸動。我原本以為《文化苦旅》全是這樣沉重的筆調。忽然之間,《江南小鎮》映入我眼簾。這篇散文應該算是全書中篇幅較長的了。由於此前同閨蜜遊過杭州,看過烏鎮,而如今自己留在南京,我對江南或許是不一樣的吧。“穿鎮而過的狹窄河道,一座座雕刻精美的石橋…老人滿臉寧靜地坐在那裏看着過往船隻。”像是一幅緩緩攤開的唯美的畫卷,刻畫着生活的每一處細節,散發着一股濃郁的愜意的氣息。這都是都市喧囂所尋覓不到的安逸。看到餘秋雨先生筆下的烏鎮回憶起自己去烏鎮的經歷,對烏鎮的懷念,來自長長的青石板路,來自民宿客棧老闆的熱情招待。

只可惜,我們恰好選在最熱的時候來到了烏鎮,但卻阻止不了我們對江南水鄉的嚮往。進入西柵,已是傍晚,伴着夕陽,烏鎮顯得格外寧靜安逸。走在“雨巷”中的青石板上,就想去尋幾把油紙傘,呵呵,幾個夥伴就這樣漫步在烏鎮的各條小巷中,拍拍照,買買小禮物,嚐嚐江南小吃……烏鎮之行,讓我重新認識了江南。如同餘秋雨先生所説,江南的小鎮沒有雀橋、烏衣巷的滄桑感,僅有的是那一份淡泊。它默默滋養着這一方土地,養活一方百姓。這不僅是一種生活態度更是一種人生哲學,不禁讓人去探尋,讓人嚮往。

我想《文化苦旅》苦的不是這場旅行,而是歷史的滄桑,文化的厚重。這是一種沉甸甸的使命感。可惜,還沒能好好品味這本書,往後有時間,定會再捧起《文化苦旅》徜徉在文化中!走進餘秋雨,走進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7

我愛喝茶,尤其是濃茶。碧綠的水透出一股淡淡的`清香。倘若你一口把它喝下,你一定回叫苦不迭。茶,只有慢慢去品位。初入口也許會感到苦,但細細噙入,彷彿一股細流淌過,一股甘甜清香自腹中升起直衝腦門,那舒服愜意只有身臨其境才能體到。越咀嚼越有味,讀書也是如此。

初讀餘秋雨的《文化苦旅》總是感歎於他那伸張有力的筆法和豪邁中略帶悽苦的哲語。是什麼使得作者筆下的文章能夠吞吐千年,博通古今而顯得遊刃有餘?是一種閲歷,一種修養。就是這種閲歷和修養造就了《文化苦旅》的那種獨具風格的藝術特色。對於讀者來説,欣賞餘秋雨的美文在很大程度上留給讀者本身的是一種精神上的洗禮和文化省思的自由空間。

這書裏寫的,不僅有歷史上的匆匆過客,還有漂泊一生的落魄文人;不僅有空守着古老文化遺產的範欽的後代們,還有淳樸善良但又愚昧無知地剝奪美的人;不僅有莫高窟的玄祕與聖潔,還有黃河文明的盛衰歷史;不僅有江南的秀美與嬌豔,還有廟宇的悠遠與深沉。這些深刻地刻畫了一個又一個文化的側面,令人為之汗顏。

餘秋雨是懷着俠士般的情懷和心胸去旅行,孤獨地在敦煌、陽關、柳祠、三峽、西湖、天一閣……在江邊、在大漠、在高山上行走,在歷史的脈博上行走,在責任與道德的正中心行走。帶我們遊遍了祖國的大好河山的同時,又不忘將中國的歷史文化揉入其中,呈現給我們的除了令人痴迷的風景,令人好奇的人文現象,還使讀者對文化產生某種反思,在此同時讀者的精神也得到了洗禮。

大概,每一處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都需要一些歷史事件才能得以豐富,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古蹟,陳年的石頭和木塊也才能深深的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而文人的作用,也就是把古蹟封存久遠的文化與人類精神感悟出來。因此,文人也是豐富歷史古蹟的的要素。對於這餘秋雨做到了。

人的一生是一段歷史。人生之路是彎彎曲曲;回頭看一眼留下的足跡,自豪的同時難免感到一絲惆悵。因為無論你擁有多麼輝煌的成功,卻總會留下這樣或那樣的遺憾。作者在山水之間跋涉是為了錄求歷史的足跡,文化的靈魂;我們在生活中跋涉則是為了錄求人生的真諦。

“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滄桑感到引發出人生淪桑感。”這是作者的感歎,也是對讀者的啟示。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許多人都可以象秋雨這樣勇敢地去走,但,只有他可以這樣冷靜而痛苦地揭露,歷史留給我們的大多都是疼痛和傷疤,即使有時光這樣的良藥,也難以痊癒。有些人可以把時光當成忘憂草,有些人無論如何也做不到,他們只會一遍又一遍地咀嚼那份苦澀,而這份苦澀還會一代一代地遺傳。

也許《文化苦旅》就是面前的一杯濃茶,入口時苦澀,但苦澀過後總會留下一絲回味——對歷史的感悟,對文化的理解,對人生的思索,全部融在這苦澀後的回味中了。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8

用歷史的距離丈量歷史,以文化的角度審視文化,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用他的一生走遍大江南北的經歷,為我們講述着這深奧的道理。

有人説,中國散文的天空星光燦爛,而《文化苦旅》是一條河系,其中每一顆星星都散發着一種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測的光暈。《文化苦旅》,展現給我的是那一處處古蹟,一句句的教誨,銘記在心……

生態文明!人們走過了多少文化的彎路,終於灰頭土臉、青頭紫臉地重新抱住了它。山河是人類文化的基礎,是中華文化的生存底線。只有在山河中找尋人生的路,才能用短暫的生命貼一貼這文化的嶙峋一角。

一代又一代的君主帝王爭奪這河山,爭得頭破血流,最終還是敗給了生態,一次次的無奈遷徙,一次次的荒野開拓,又一次次炊煙升起,帝王們的雄心壯志,無論如何,還是會敗給這自然的力量,氣候、環境的變遷,沒有人能阻斷,在這自然之前,人類是那麼渺小,渺小到微不足道。人們按照自然的指示,生存,繁榮,一切的戰爭和侵略,最終還是漠於這天地之間。

跟隨作者走進書中,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眼前出現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石像、壁畫依然不言,跟隨作者靜靜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着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第一刀劃下,開啟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祕又佈滿足義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並非外表炫麗,而是一種人性的、深層的藴藏。

跟隨餘秋雨走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這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那細膩的筆觸,豐富的詞彙,震撼心靈的文字伴隨着這趟巡視華夏文化的苦旅。人們總想着去違背天地意願,從遠處看地球,發現螻蟻般的人羣在星球中跨海侵害同類,是多麼無趣,觀察山河的大地的臉色和眼神,偶爾抬頭看天,猜測宇宙是否把地球忘了。忘了就好,一旦記得,便會發生一系列駭人的災難,因為那是對我們粗魯的懲罰。

“報紙上説我書寫得輕鬆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苦活,一提筆就感到年歲徒增,不管是春温秋涼,是大喜悦大悲憤,最後總是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這是餘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千年之前的那場浩劫,絕不能只是過眼雲煙。我們要吸取教訓,將文化的精神永貯於華夏大地!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兩者關係如何?”

“沒有兩者,路,就是書。”

走,不為那終點,只為這已劃下的曲線。走,不管能抵達哪兒,只為已耗下的生命。我願一直走下去,為了在文化的旅程中實現自我的價值,為了尋找那一切美的本源。

只有走過萬里長路,才能真正讀懂自然這本書。我願跟隨者餘秋生先生慢慢的走,一直走下去。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9

《道士塔》,抒發的是中國文人的切膚之痛,“我好恨,恨我沒早生一個世紀,使我能與你對視着站立着……”然而更多的是一種反思,“偌大的中國,竟存不下幾卷經文!”當歐美的學者紛紛趕赴敦煌,風餐露宿,在沙漠裏燃起陣陣炊煙時,中國官員的客廳裏也正茶香縷縷,這是何等的諷刺!然而一切都已零落成泥化為歷史,再去譴責誰也是蒼白無力,這場文化浩劫帶給我們的不僅是惋惜、憤怒,更多的應該是反思。

還記得“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嗎?這是陽關,《陽關雪》裏大雪蒼茫悽迷,千年之前渭城窗外柳色青青,千年之後葦草飄蕩,層層疊疊的羣山積雪,全是冰海凍浪。天地蒼涼一枝骨,曾經的文人騷客,在這千年之中,歷經沉浮,消逝。陽關的興衰,陽關的歷史的深邃蒼涼可想而知。遊歷了西北大漠,還有温婉的江南情調。《江南小鎮》裏的清雅鎮邑與雕刻精緻的石橋,《西湖夢》裏絕美的西湖,風情綽約的蘇小小,傳奇色彩的白娘娘,《白髮蘇州》裏的紅顏薄命的西施,風流落拓的唐伯虎,都是文人心底的思念與企盼,是人生苦旅的起點和終點。

《風雨天一閣》、《青雲譜隨想》則直接將筆觸觸向文人的良知,展現出中國文人艱難的心路歷程。從西北大沙漠到江南小鎮,從萬里長城到洞庭一湖,我們看到了有“天府之國”之稱的李白的故鄉,見證了都江堰的價值,重温了白帝託孤的典故。“大地默默無言,只要來一二個有悟性的文人一站立,它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也能嘩的一聲奔瀉而出”。

《文化苦旅》用一個個跳動的字符,追尋着文化靈魂與生命的真諦。品一杯茗茶,讀一本好書,感喟作者的多情,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0

世間萬物,代代更迭,人們常將歷史比作長河,是在映射那無時無刻不在發生的“變化”二字,宛如奔騰不息的流水。而在這浩浩長河中,人類渺小得比不上一朵浪花,貫穿着整個歷史的也永遠不會是脆弱的人類生命,而是山、河、樹、石,以它們堅韌的生命,默默地佇立在河水邊,冷眼旁觀着時代變化。

很難想象,也許在未來不知多少個年頭之後,我們如今生活的城市是否還存在,是否也像如今我們眼中的“歷史”一樣,只剩下幾方石料、一口廢井。

讀《廢井冷眼》,我似乎能感受到作者見到那一口廢井時的心情,彷彿有時間的細流從指間流走,又彷彿時間在廢井的冷眼中緩緩凝固。那時候眼前似乎燃起大火,灼燒着幾百年前的這口老井,燒沸了,又燒乾了,最後只剩下一副把一切都看倦了的千年冷眼。

作者説,“歷史很漠然,在多數情況下不講曲直,不講感情。”但我想,正是歷史的漠然使我們對自己也漠然了,可以以整個歷史的眼光去看待自己,又怎會在意那微塵般的跌宕呢?

歷史中的我們每個人都是匆匆過客,甚至像渤海國這樣繁榮的大都市也不過在歷史中存在了幾百年,還不如一個傳承幾代的文明。一切活着的都將死去,在歷史上,只有文化是永恆的。有人為自己一時的起伏長吁短歎,可倘若更加達觀地來看,也許依舊沒辦法解決當下的問題,但至少可以在人生的悲歡離合中保持一個淡然的心態。而當我們真的放下了、看透了,無論到哪裏都能隨遇而安。

這是冷眼教給我們的,也是歷史教給我們的。

再回頭看那顫巍巍佇立在土地上的廢井,儘管破敗卻顯得堅韌。那副冷眼已經見慣了朝代更迭、家族盛衰,想必再不會為什麼所動了。歷史是漠然的,但它使我們寵辱不驚,使我們看一切都是過眼雲煙。我想,這已是歷史最大的慈悲。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1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了《文化苦旅》這本書,我感受最深,也是最大的,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讀完這本書後也從中找出了絲許的感覺。

作者餘秋雨先生從九三年開始從上海戲劇學院辭職後,便慢慢地行走在青史曾經駐足的角角落落。用他獨具的慧眼和感悟纂寫着一段段親身感悟。或許作為我們是沒有這樣的機會去嘗試這樣的一種體會,這種苦行僧般的高尚,我們只是以另一種特殊的方式在傳承着這樣一種精神。

讀《文化苦旅》,是讀行走的哲學。在遊歷山水之間,去感悟出一些人生的真諦。我們去到了某一個地方參觀旅遊,總是會不自覺地回想那裏發生過的一切,曾經在我們所站的這個地方有誰走過,又發生過的什麼樣的歷史事件呢,又是誰在這裏修建的呢,修建的目的又是什麼呢等等。就在這樣的一瞬間裏,那所有的一切都會很自然渾沌地交融在一起,歷史的滄桑感與人生的滄桑感便會油然而升,歷史古蹟所藴藏着的精神與文化重燃而生,使參觀者都好像親身經歷過了一般。那我們的教書育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與學生們做着不同的互動,在同他們的交流中,我感覺到他們對知識的渴望,此時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感覺自己是無比的自豪。我們在默默耕耘的同時,看到學生們快樂成長,在知識的海洋中暢快的遊歷着,我感覺到無比欣慰,感覺我們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讀《文化苦旅》並不是在欣賞山水風景,而是在對歷史的滄桑的一種回顧,歎息和哀傷,也是對人生的一種激勵。一次次的漂泊旅程,都是在增長我們的智慧,洗滌着我們的心靈。這一次又一次的跋涉又能讓我們得到一種啟迪,一種精神的寄託。文化的傳承,歷史的見證在這裏留下了最真實的寫照。歲月的流逝,讓歷史的滄桑在人們的記憶中早已經是越磨越淡,漸漸地淡出人們的生活圈子,時間磨損了最值得深藏的記憶,或許也只有當我們身臨其境的那一刻才能將這些詮釋出來。

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同樣也會遇到這樣那樣的難題,教學是一種十年如一日的工作,孜孜不倦,我們看不到吶喊聲,沒有歡呼聲,更加沒有掌聲。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發展的主體。教師面對的是學生的未來,而不是個人眼前的榮譽和利益,要立足於學生的成長。因此教書育人不可急功近利,需從大處着眼。更不能因長久以來受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而習慣於只看眼前,不顧將來,以剝奪學生個性為代價換取教師的師道尊嚴,以犧牲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代價,過分苛求學生的成績,換取暫時的高分。教學的工作任重而道遠。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2

“肩頭,媽媽的肩頭,是我家的風雨山脊。”

——題記

翻開藏青色書皮的《文化苦旅》,細細品味,有一種淡淡的憂傷,又有着洞若觀火的透徹,你彷彿能從字裏行間看到一位遊子不羈的靈魂。我不禁自問,是怎樣的家庭,怎樣的經歷打造了這樣一個文壇的傳奇?直到翻到了最後,看到了那一篇——《為媽媽致悼詞》。我才瞭然於胸。原來,在傳奇人物的背後有這樣一位偉大堅強的母親。有母如斯,兒子怎能不鑄就一片輝煌。

這是餘秋雨先生在他母親追悼會上的講話,文章雖不長,但字裏行間都溢滿了對母親深深的崇敬與濃濃的思念。

餘秋雨坦言自己中學時獲得了全市作文比賽第一名和數學競賽大獎,就要歸功於母親在他七歲時就讓他替代她,來為所有的鄉親寫信、記賬。他堅強人格的形成也是深得母親的遺傳,面對那麼多謠言的一次次圍攻他從不反駁,他曾説“只要見過我媽媽,你們就明白了”。母親給予他的東西太多太多了。

“記得有一次我從農場回家,吃驚地看到一張祭祖的桌子居然在自動移動。細看之下才發現媽媽一個人鑽在桌子底下,用肩在馱桌子。家裏的人,有的被關押了,有的被逼死了,有的被流放了,沒有一雙手來幫她一把,她只能這樣。”母親用瘦弱的肩膀扛起了整個家庭的生死禍福。為了在戰爭歲月支撐起這一個小家庭,母親竟然同意到最貧困的鄉村生活,一切生活細節都回到她完全不熟悉的原始起點。為了給很久沒有吃過一頓飽飯的他掙兩元錢,他的母親在那麼冷的天赤着腳去一家小工廠洗鐵皮,渾身上下都被水澆濕了。至今作者還能記得那年她貼着兩元錢幣握着他手掌時的温熱……我想餘秋雨在想到此情此景時,在追憶往昔的艱苦歲月時,必定淚眼婆娑,必定滿臉的不捨。試想,全天下有哪一個有良知的子女願意母親受這般的苦楚。就像全天下的母親一樣,見不得孩子受一點點委屈。

這不由得又讓我想起了另一個文壇奇人的母親,她就是史鐵生的母親。她隱忍、包容,為了鼓勵雙腿癱瘓的史鐵生活下去,她隱瞞自己的病情,日夜忍受病痛的折磨,直到臨死前最後一刻,心心念唸的還是她的孩子,告訴孩子要“好好而活”。

大抵全天下的母親都是如此,為了孩子她們可以傾其所有,如果需要她們以生命為代價,她們也會毫不猶豫,義無反顧。想想自己的母親也是如此,每天清晨,當我還沉浸在夢鄉中的時候,媽媽已經輕手輕腳的起來,為我們洗衣做飯。她清楚我們每個人的喜好,餐桌上總有我和爸爸喜歡的菜,而對於她的喜好我卻知之甚少。我的生日她總能一年不落地記得,次次都是盡心準備,但她的生日總會用一句“生日快樂”輕輕帶過,甚至過去好久,才突然想起。所有的家務好像從來就是她的本職工作,無怨無悔,任勞任怨。而我卻覺得享受她的悉心照顧是那麼的理所當然,天經地義。世界上沒有誰會無緣無故地對你好,除了父母。只有他們的愛無緣無故,有始有終。

我內心產生了絲絲的愧疚,母親欣喜的看着女兒從蹣跚學步到亭亭玉立,眼神中時刻透露出“吾家有女初長成”的自豪。我卻從未關注母親原來的一頭烏髮何時已爬上了縷縷白髮?眼角的皺紋何時又深了幾分?挺直的腰背何時已傴僂彎曲?回首往昔,我感覺欠父母的真是太多了。不過值得慶幸的是,一切都還來得及,我暗暗下定決心,今後一定要像你愛我一樣好好愛你、疼你、寵你。

媽媽,女兒已長大,女兒的肩膀已不再稚嫩,今後就讓我成為你的風雨山脊,路過泥濘,路過風,從陰雨一直走到豔陽。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3

初讀這本書時,真正吸引我的並不是作者的下筆如有神,而是小敍中所説的“對我來説,《文化苦旅》就是這個外出的浪子”和“宅,成了一具無主的稻草人,成了一個廢棄的箭靶子,破破爛爛地歪斜在田野間,連烏鴉、田鼠都不願意多看他一眼”等等,這些句子每一個都戳中我的內心,“文化苦旅”到底是什麼?它對我來説就是一個謎。

靜靜打開這本封面素雅卻滄桑的書籍,黑色的四個字“文化苦旅”中的“苦”字着實吸引了我的目光,我的雙眼久久注視着這獨具特色的封面和異常刺眼的“苦”字。帶着滿肚子對它的好奇,我迫不及待準備開始享受這份文化大餐。

《文化苦旅》是一部類似遊記風格的散文集。作者將旅行時的激情融入了文字中,其中又藴含着作者對中華文化深深的、苦苦的追尋與思考。作者筆下每個地方都隱藏着千年來中華文化的印跡。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文化,但又有相同的文明期望。書中寫了有“天府之國”稱號都江堰,夕陽西下,朔風凜凜而略顯悽清的道士塔,接通着中華歷史血脈的莫高窟,還有一灣不算太小的沙原隱泉和天一閣。這一切,對我來説都是陌生的、神祕的。它們在各自的地方安靜地保持着自己的美好,但當餘秋雨老師的筆觸摸到它們時,它們又開始活躍起來。通過作者的筆,它們活力四射地出現在人們眼前,讓人們再次感受到文化和大自然結合的動人瞬間。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道士塔》,在中國文化遺址莫高窟上,有個叫王遠錄的道士,上天註定讓他當上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國古代最燦爛的文化。他從外國冒險家手裏接過極少的錢財,讓他們將不計其數的敦煌文物一箱箱運走。今天,敦煌研究所的專家們只得一次次屈辱地從外國博物館買取敦煌文獻的微縮膠捲……一個年輕的詩人寫到:那天傍晚,當冒險家斯坦因裝滿箱子的一隊牛車正要啟程,他回首看了一眼西天悽絕的晚霞,那裏,一個古老的民族的傷口在滴血……我們為曾經的文化感到惋惜!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4

閒敍:昨天前腳剛將簽名改成“世人都派餘秋雨的不是,其實人品和才情是該分開的。他的很多好句子,是驚心動魄的。”今兒就將博客重新開張為讀書博客。博客題目出自(樑)蕭統的《昭明文選序》,原文是“歷觀文囿,泛覽辭林”。囿字似有些偏,我便自作主張改為苑字。本意是用來記載一些讀書時零碎的思緒以及傾心的好句子,分為「摘」和「評」兩個部分。

餘秋雨《文化苦旅》的出現,是我所處灰色時空裏的一個驚歎號。儘管這裏面有一些文史硬傷、生造詞、欠斟酌等等小遺憾,總體是瑕不掩瑜的,我也是愛不釋手。於是先從這本書開始我的征程。

他的天地全都沉淪,只能在紙幅上拼接一些枯枝、殘葉、怪石來張羅出一個個地老天荒般的殘山剩水,讓一些孤獨的鳥、怪異的魚暫時躲避。——餘秋雨《文化苦旅·青雲譜隨想》

(1)計成,西施卻被家鄉來的官員投沉江中,因為她已與“亡國”二字相連,霸主最為忌諱。

(2)蘇州人甚至還不甘心於西施姑娘被人利用後又被沉死的悲劇。明代梁辰魚作《浣紗記》,讓西施完成任務後與原先的情人范蠡泛舟太湖而隱遁。——餘秋雨《文化苦旅·白髮蘇州》

「評」關於西施的傳説,有兩種傳言採信最廣,一是她和後來的陶朱公(即范蠡)一起泛舟太湖,這種説法被一些人取笑為“成人童話”。而我也更傾心於另一種説法,即西施沉江。因為四大美女中,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分別對應西施、昭君、貂蟬、楊玉環。被譽為沉魚的西施最後沉江真正成了“沉魚”,不失為是一個有趣的巧合。可是泛舟隱遁的傳説卻是更多人願意相信的,就像西湖白蛇的傳説中硬是加上許士林衣錦還鄉救出了母親,也許這些“仁慈”的“畫蛇添足”讓信善的人們更為心安。另外要提出的是,第一個主張“泛舟太湖”論的不是梁辰魚,最早見於東漢袁康的《越絕書》,樑只是將這個説法推上了高潮。

(1)中國文化中極其奪目的一個部位可稱之為“貶官文化”。

(2)他用與洞庭湖波濤差不多的節奏,把寫景的文勢張揚得滾滾滔滔。

(3)“一樓何奇,杜少陵五言絕唱,範希文兩字關情,滕子京百廢俱興,呂純陽三過必醉。詩耶?儒耶?史耶?仙耶?前不見古人,使我愴然淚下。"

諸君試看,洞庭湖南極瀟湘,揚子江北通巫峽,巴陵山西來爽氣,嶽州城東道巖疆。瀦者,流者,峙者,鎮者,此中有真意,問誰領會得來?”——餘秋雨《文化苦旅·洞庭一角》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5

“文化苦旅”,望文生義,自然是一個“旅”字貫穿全書。但這部書又不是簡單的山水遊記。“原因是,我發現自我異常想去的地方總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深深腳印的所在,説明我心底的山水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種‘人文山水’。”“每到一個地方總有一種沉重的歷史氣壓罩住我的全身,使我無端的感動,無端的喟歎。”我想,這便是文化二字的分量。而一個“苦”字應當説可是全書的主旨。作者並不在乎旅途勞累之苦。這個“苦”乃是對全民族意識的苦苦思索,對人生至高夢想的苦苦追尋,讀中華民族禮貌復興的苦苦祈盼。“我不敢對我們過於龐大的文化有什麼祝祈,卻期望自我筆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

我以為,最能體現作者一個“苦”字的文章是《道士塔》在作者筆下,我們看到了一個為了蠅頭小利就能夠把大車大車的經書、繪畫運往兩方的土道士。也看到了一羣眼睜睜看着國寶流失卻不聞不問的道台,藩台。“偌大的中國,竟存在不下幾卷經文。”“我好恨”。作者恨的不是王道士,也不是哪個藩台,在中國,這樣愚昧、麻木的國民又何止千萬?王道士不賣,李道士照樣要賣,張藩台不管,趙藩台更不會管。“這是一個巨大的民族杯具。”“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滴血。”應對如此國民,作者怎能不苦?百年之後,王道士早已化為灰燼,莫高窟的歷史文獻也在大英博物館的玻璃窗裏沉睡了多年。儘管我們再也不會讓一個矇昧的道士去看管我們祖先的遺產,可他們似乎還活在我們身邊,盲日庸俗的國人似乎也還不少,也許禮貌離我們還很遠哪!我們期待着中華民族真正崛起的那一天。

再談到“文化”二字,我自然而然地想起了書中的一篇文章《柳侯祠》。柳宗元是中國歷史上的文學巨匠,但他命運多劫,兩次遭貶,又客死他鄉。然而正是由於他官運不濟,被貶永州,才使中國文化史擁有了《永州八記》和其他篇什,華夏文學又一次凝聚出了高峯性的構建。“可此時的柳宗元仍時皇宮內的青磚綠瓦一片痴情,因為他是中國文人,他是封建時代的中國文人。他已實現了自我的價值,卻又迷惘着自我的價值。永州歸還給他一顆比較完事的靈魂,但靈魂的薄殼外還隱伏着無數誘惑。”而此時,命運和他開了個不大不小的玩笑。柳公滿心歡喜的回到京城,而等待他的卻是更加荒涼,更為邊遠的柳州。這不能不説是中國文人的悲哀。

我又想起了批評餘秋雨的文章,説它的詞藻華而不實,説他的文章軟弱無力。我不明白這是不是真實的,也沒有必要去探個究竟。因為文學本身就有它的兩面性。真正重要的是我們看到了餘秋雨的書,在他的書中看到了文化,看到了歷史,看到了世界,看到了人生。我想,這就夠了。

標籤: 讀書筆記 苦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wenhua/1ovjk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