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文化 >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彙編15篇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彙編15篇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時候寫一篇讀書筆記好好記錄一下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讀書筆記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文化苦旅》讀書筆記,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彙編15篇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

《文化苦旅》這本書大抵是高中時候就有所聽聞,原諒我幼時所閲不過是三五雜誌,童話故事爾爾,既未曾潛心侍讀過魯郭茅巴老曹的作品,亦未曾以四書五經等等作為啟蒙。

倒是入了高中後,因是對文言的喜愛,才慢慢喜歡上所謂的深層次的閲讀,喜歡上之乎者也。更是臨其形,摹其意,在此也要感謝我高中的班主任及語文老師包秋豔先生的栽培和認可。

再長了些年歲,便開始由小説及散文,由歷史至哲學,雜文閒談,大家經典,略過一二,不敢言熟讀默背,卻也在此過程中悟出需得在吸收中反芻,在閲讀後寫感,以此幫助自己理解和思考文中內容。

前段時間同事常捧一本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也有一友稱其在讀此書,便買了本開始讀起來。

讀至書半,已是講到千年一歎和行者無疆的成文時間,且不論此間餘先生之文筆內涵,行文思想,單就其中一個觀點,讓我侃侃寫下這些文字。

書中提到餘先生遊歷各古文明遺蹟後,對比中華文化之傳承。在此摘抄一段。

“那麼漫長的歷史,中斷和泯滅太正常了,而既不中斷也不泯滅,卻是異數中的異數,很讓人費解”。

中華文明是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沒有斷層過的。這句話大抵就是這一篇的總結,同時也是我們在初高中歷史課堂上經常會提到的一句,而也正因這句話的反覆提及,這一現象的重複表達,大多人都已對此麻木而遺忘。

但是認真仔細的去思考,且不論遠一點兒的焚書坑儒,文字獄,水火等等,就論眼前身邊當下中東恐怖組織對於當地文明和遺蹟的破壞,阿富汗的巴米揚大佛就是一個典型的例證。

就連堅硬桑滄如石,端莊肅穆如佛,都能被人類的極端和暴戾給毀滅,回過頭來想,當年學富五車裝車裏的竹簡,天一閣裏代代相守的藏書,這些承載中華民族之魂與意的脆弱。又是如何在千年悠悠裏吟唱。

我在辦公室裏寫下這些文字,儘管身邊同事皆在,卻仍因這些詠唱和傳承之艱難與之付出的犧牲而盈眶。這大抵就是文化的自愛與自信。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2

手棒一本《文化苦旅》,隨着作者的筆觸在字裏行間中游歷了大半個中國。旅行結束,本應陶醉於祖國的壯麗山河、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心頭卻莫名地湧出一種苦澀的感覺。《文化苦旅》中的“苦”字百思不知其義,讀者常認為無非是指旅行的勞苦,深思便會發覺這實在過於幼稚的理解。其實,苦於身無所謂苦,苦於心才實為苦。作者曾感慨:“文人似乎註定要與苦旅連在一起。”這無非是文人最大的財富。苦澀過後總會留下一絲回味——對歷史的感悟,對文化的理解,對人生的思索,全部融在這苦澀後的回味中了。

餘秋雨先生説:“如果説人生是一條一劃而成的線,那麼具有留存價值的只能是一些點。”是的,人生無非是漫長曆史的一個縮影。歷史從古代走到今天,還要繼續走下去。歷史的足跡卻成了無數人一生的執著追求。歷史的魅力便在於它的足跡總是隱藏在山水之間,難於尋找。所以沒有博大的歷史情懷,深厚的文化內涵的人是永遠不會找到這些無價之寶的。無疑,餘秋雨教授是“探寶”的勝利者,他的收穫便是這本《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帶領着我們在歷史長河中漫遊。我們面前出現曾在歷史舞台上演出過的一幕威武雄壯的活劇,一個個偉在大的人物出現了,他們的身上體現了中國文化的良知和高尚的人格,但他們中的多數還是逃脱不掉那悲劇性的結局。我的心被打碎了!但這破碎的心卻真的讀懂了中國文化。當莫高窟出土了大批極具研究價值的敦煌文物時,人們在為歷史喝彩。然而歷史卻上演了一幕極其荒誕的鬧劇,讓外國人大搖大擺地將一本本一箱箱的珍貴文物搬到了他們的博物館裏。或許歷史是要故意磨礪一下那些過於執著的歷史學家們,讓他們只能憑藉外國博物館提供的微縮膠捲來研究生長在中國的敦煌學。啼笑皆非的同時,我們不得不反問歷史,這種磨礪的代價是否太大了?當然,這部歷史更多地留給我的是對人生的思索。

“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滄桑感到引發出人生淪桑感

這是作者的感歎,也是對讀者的啟示。人的一生也是一段歷史。人生之路是彎彎曲曲;回頭看一眼留下的足跡,自豪的同時難免感到一絲惆悵。因為無論你擁有多麼輝煌的成功,卻總會留下這樣或那樣的遺憾。作者在山水之間跋涉是為了錄求歷史的足跡,文化的靈魂;我們在生活中跋涉則是為了錄求人生的真諦。

讀過《文化苦旅》,留下了苦澀後的回味;那麼度過漫長人生後,我們又將留下什麼呢?

在山水解讀歷史,在歷史中解讀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讓讀者的心靈也受到文化的薰染,精神的洗禮,《文化苦旅》一起苦苦的悲愴奏響了時代的絕響,警世亦憾人!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3

敦煌,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492個洞窟像蜂窩似的排列在斷崖絕壁上,上下5層,高低錯落有致,鱗次櫛比,壯觀異常。她就是我國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她的名字讓中國人不得不抬頭挺胸去訴説。是啊,中國的歷史都書寫在敦煌莫高窟中,又怎能不讓人嘖嘖讚歎呢?

可她這顆明珠也關聯了一個令人厭惡的名字——王圓籙,他甚至淪落到做了一個不得不以化緣為生的道士。20世紀初,洞窟裏那些精美壁畫和中座雕塑那婀娜動人的體態都因為他的無知蒙上了一層不可磨滅的陰影,洞中成了一片淨白,與此同時被淨白的更多的是唐宋歷史的結晶!

雖然莫高窟部分文物被如此踐踏,但在那之後,莫高窟享有極高的地位。

20世紀40年代,中國成立了莫高窟學術研究和保護機構;60年代對石窟進行了全面加固;80年代的時候開始,莫高窟進入了現代科學保護時期。由此可見,中國就是以怎樣的速度向前發展着。現在進入莫高窟,看到的不是滿地塵土,而是保存完整的彩塑,壁畫和藏經洞。

兩萬多尊彩塑個性鮮明,神態各異。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宏偉瑰麗的壁畫更多的是精妙絕倫,內容豐富多彩。藏經洞面積不大,曾藏有我國古代各種經卷,文書,帛畫,刺繡,銅像等六萬多件。

回首過去,的確有一些不堪入目的往事,但那都已經過去了。擁有今天的精彩才能創造出更絢爛的光芒。當日本學者聽完中國敦煌學的報告會後,用沉重的語氣説明:“我想糾正一個過去的説法,這幾年的成果已經表明,敦煌在中國,敦煌學也在中國。”聽到這句話後,那些學者們應該感到無比的欣慰吧!的確,世人見證了中國的成功。

從“神舟五號”載人航天飛船帶着第一名宇航員楊利偉飛上太空到“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船帶着翟志剛等三名宇航員上天也只過了五年。現在,我國正在籌備火星探測器的發射,可見中國飛黃騰達之迅速。

北京時間2001年7月13日22時08分,一個令中國振奮的消息——申奧成功瞬時間傳遍了整個中國。中國沸騰了,一片歡呼雀躍的景象。在之後的七年裏,中國羣眾體育工作加快了步伐,不斷加強,蓬勃開展。在2008年我國舉辦的奧運會上,中國以51枚金牌,21枚銀牌,28枚銅牌,共100枚獎牌的成績位列獎牌榜第一,這就是一個多麼令人激動的消息!

1932年,我國的奧運第一人劉長春還未挺進決賽;1960年,台北選手楊傳廣奪取十項全能銀牌,他是中國第一位獲得獎牌的運動員;1968年,紀政獲100米欄銅牌,她就是中國第一位獲奧運獎牌的女運動員;1984年,許海峯在男子慢射中獲得金牌,這一洗了百餘年來“東亞病夫”的恥辱。

想起中國的奧運史,再看看今日中國的成功,足以見得中國發展速度之快。中國人不是別人口中的“東亞病夫”,而就是一條龍,一條蓬勃發展着的巨龍!

中國還在不斷向前發展,在奧運路上,在藝術路上,在經濟路上,在科技路上,中國將會越來越強悍!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4

閒敍:昨天前腳剛將簽名改成“世人都派餘秋雨的不是,其實人品和才情是該分開的。他的很多好句子,是驚心動魄的。”今兒就將博客重新開張為讀書博客。博客題目出自(樑)蕭統的《昭明文選序》,原文是“歷觀文囿,泛覽辭林”。囿字似有些偏,我便自作主張改為苑字。本意是用來記載一些讀書時零碎的思緒以及傾心的好句子,分為「摘」和「評」兩個部分。

餘秋雨《文化苦旅》的出現,是我所處灰色時空裏的一個驚歎號。儘管這裏面有一些文史硬傷、生造詞、欠斟酌等等小遺憾,總體是瑕不掩瑜的,我也是愛不釋手。於是先從這本書開始我的征程。

他的天地全都沉淪,只能在紙幅上拼接一些枯枝、殘葉、怪石來張羅出一個個地老天荒般的殘山剩水,讓一些孤獨的鳥、怪異的魚暫時躲避。——餘秋雨《文化苦旅·青雲譜隨想》

(1)計成,西施卻被家鄉來的官員投沉江中,因為她已與“亡國”二字相連,霸主最為忌諱。

(2)蘇州人甚至還不甘心於西施姑娘被人利用後又被沉死的悲劇。明代梁辰魚作《浣紗記》,讓西施完成任務後與原先的情人范蠡泛舟太湖而隱遁。——餘秋雨《文化苦旅·白髮蘇州》

「評」關於西施的傳説,有兩種傳言採信最廣,一是她和後來的陶朱公(即范蠡)一起泛舟太湖,這種説法被一些人取笑為“成人童話”。而我也更傾心於另一種説法,即西施沉江。因為四大美女中,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分別對應西施、昭君、貂蟬、楊玉環。被譽為沉魚的西施最後沉江真正成了“沉魚”,不失為是一個有趣的巧合。可是泛舟隱遁的傳説卻是更多人願意相信的,就像西湖白蛇的傳説中硬是加上許士林衣錦還鄉救出了母親,也許這些“仁慈”的“畫蛇添足”讓信善的人們更為心安。另外要提出的是,第一個主張“泛舟太湖”論的不是梁辰魚,最早見於東漢袁康的《越絕書》,樑只是將這個説法推上了高潮。

(1)中國文化中極其奪目的一個部位可稱之為“貶官文化”。

(2)他用與洞庭湖波濤差不多的節奏,把寫景的文勢張揚得滾滾滔滔。

(3)“一樓何奇,杜少陵五言絕唱,範希文兩字關情,滕子京百廢俱興,呂純陽三過必醉。詩耶?儒耶?史耶?仙耶?前不見古人,使我愴然淚下。"

諸君試看,洞庭湖南極瀟湘,揚子江北通巫峽,巴陵山西來爽氣,嶽州城東道巖疆。瀦者,流者,峙者,鎮者,此中有真意,問誰領會得來?”——餘秋雨《文化苦旅·洞庭一角》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5

閲讀《文化苦旅》你會發現我們祖國的每一片山水都是“文化山水”,那裏留下了無數文人墨客的印跡,這就是中華五千年文化的魅力和影響。大地默默無言,只要有文化人往那一站,它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也就奔瀉而出。然而,一點點、一點點地品味這山、這水、這人,那深沉的滄桑也演化成長長幽幽的歎息!文化是一種內涵、一種深度,有時也是杯具的見證。

《酒公墓》記述了張先生一生的無奈歎息:身為狀元的後代,留學歸來的學者,本有一個不錯的教員職位。因故被青幫抓取做了師爺,後因多次出逃而被打斷腿;之後又到一所學校教書,然而鄉野學生卻不能理解他所説的“愛”,只能無奈離開;從此一生沉醉酒的世界,後因品酒水平高二被稱為“酒公”,無兒無女、孤獨地走完了一生!

讀完文章不禁感歎,可悲啊!在那個時代,一個留學歸來的學者,本應是那個時代的精英,應在社會上大有作為。卻被一羣對文化人沒有絲毫敬重的“青幫”頭目抓取做裝點門面的工具:他們大概覺得佔有了文化人就是有文化……可是這種整日打架鬥毆、吃喝玩樂的土匪有怎能真正理解文化?理解文化人的內心?最終張先生用自我身體的殘疾掙脱了野蠻。這時我想起了那句俗語“秀才遇上兵,有理説不清”。這時張先生的悲哀,也是文化人的悲哀。

之後他又遇上了一羣自以為讀過書的人,他們生活在落後的農村,他們沒有見過世面,他們不能理解“感情”怎樣能夠在帶大家面前談論;他們嘲笑他的出格……張先生大概有了深入蠻荒的寂寞和悲苦,他只能選擇離開!

張先生寂寞一生,僅有酒解其心中之美,僅有酒解其心中之苦。他只能以酒公留名於世,想想他有多少的不甘和無奈!

聯想到本書的第一篇《道士塔》,敦煌的千年飛天在愚昧的王道士手下一片一片的消失!王道士的眼裏那只是一堆模糊不清色彩,牛羊的眼裏僅有飼料,沒有鮮花!隨着他一下一下的粉刷,你的心是不是在抽動:憤怒、悲哀、無奈、苦澀……有沒有苦澀的淚滴悄悄滑落?

禮貌不被理解、不被接納,那是一種怎樣的悲苦!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6

餘秋雨走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察力去深思着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用心思細膩的筆觸,寫下了華夏的文化。《文化苦旅》它不甘甜,因為裏頭有太多不忍與親身體驗的辛酸。

苦苦的味道,為這本記錄中國千年文化的書,多寫了一道滋味,未看過《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會想到,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估計在它們的背後會有如此深層的涵義;而作者運奇妙筆,以乾淨漂亮的散文組合,使它們成了一篇篇讓炎黃子孫驚醒的文章。

走進書中的情境與思考,我們不禁嚴肅起來,像一羣被流放的孩子,流放到一塊不甚熟悉的土地,逼我們不得不因歷史和那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宗於我們眼前出現的莫高窟山洞,石洞依舊壯觀,石像、壁畫依舊不言,我們靜靜看着光影投射的石壁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着敦煌千年的變化。千年前的一刀劃下,開啟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王道工手中的一串鑰匙把守了千年敦煌,卻任其流落在外人手中,而中華子孫卻也將之棄之而不顧,那一馬車,一馬車的文物運往國外,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祕而又充滿意義的洞窟,為何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它並非外表絢麗,而它只是一種儀式,一種人生的,及它深層的藴藏。我們在這兒看到美,也有宗教的天地,以及它是中華的標本,一種美的標本,一樣美的標本,縱使它曾殘缺被人無情的轉換。

“淺者波光雲彩,小橋流水江村”這副楹聯道盡了江南小鎮的魅力。江南小鎮它不是經大自然雕琢出來的自然山水,而是屬於中華古老文化的人文山水。我們不曾到過此處,但書中的小鎮卻給予我們一種回到家般的自在,難怪萬年來,許多文人遇到政治不清明或人生不得志時,便會此隱居起來,但荒山結廬有生活中的麻煩,大隱隱於市便成了文人來到江南的最好推力。其實我們對“隱”有着正反兩面的看法,好的一面其一就是當中國文化收到某些因素例如北方遊牧民族入侵中原地區而開始凋零時,文人或學着就會帶着他們的文學修養到此地隱居起來,藉以免於戰爭或政治的迫害,其二,生老病死和官場浮沉是文人失意的時刻,做什麼事都不順心,此時最好的方式就是使自己的身心得到紓解,找個地方隱居,等到休息夠了又是一段新徵程的開啟。壞處是有人會把隱居當初沽名釣譽的工具,假隱以求得一官半職,這些舉動讓中國特有的隱的文化開始產生變質,隱生前的孤傲和死後的名聲全然黯暗。儘管如此,我們對隱還是抱有正面看法,因為古代中國給文人發展的空間太狹隘了,逼得他們只有隱居或者死,與其這樣讓自己的雄心壯志損落,我們會選擇沉潛,待有朝一日東山再起。在自然與人文環境中的沉思,考量人的情感,在柳侯祠前,由一尊石像追想柳宗元的一生,從他的文采想至他的被貶,既遭貶謫,而永柳二州又是荒遠之地,因此他自放于山林水澤之間,將其困厄感的心境,完全寄託在遊賞山水之間與文章創作之中,使中國文學史上有了“永州八記”這樣出色的山水文學。這樣的一代士人的氣節與傲疑問來氣讓後世學者不得不尊敬他的文化意識及人格,帶着崇敬和疑問來瞻仰這位大文豪。合上書卷,我們不由自主的走向牀前,流動的車潮和人潮正自我宣示另一種文化,這裏是高雄,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也許咱們應該背起滿滿對中國文化的疑慮,親自去遼闊的土地,感受書中的苦。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7

讀完之後,沒有很大的波瀾,從頭到尾讀的很輕鬆,也讀的很快。看書,重要的是自己喜歡,試想一下,帶着目的去做事,真的無趣。

對祖國的都江堰,西湖,天一閣,莫高窟……有了一部分了解。為沒留住的文化遺產惋惜,文化的傳承和每個人有關,而傳播過程的流失也是不可避免。中間部分的“世界之旅”並不喜歡,讀完沒什麼太大的感觸。而“人生之旅”也瞭解到一些還未知曉的人和事,對“文革”的興趣更強烈了。

這本書是受人爭議很大的書,人們總是對於寫的好不好,作者的背景議論紛紛。我想説,如果有書你覺得不好,你完全可以讀一會就不讀,為了“批判”而讀書的話多麼可悲?自然你有話語權。一本書的出世,少不了非議,不過現在的社會不是“你不打別人,就會被人打”,想讀就讀,這才是讀書的有趣。對於一本書,向來不能以人品論述,我們不是那個時代,不懂的有太多,看書就好了。

“東坡何罪?獨以名太高”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8

近日,在欣賞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時,看到這麼一段話:“中國歷史中極其奪目的一個部位可稱之為‘貶官文化’。貶官失了寵,摔了跤,孤零零的悲劇意識也就爬上了心頭,貶到外頭,這裏走走,那裏看看。只好與山水親熱。這樣一來,文章有了,詩詞也有了,而且往往寫的不錯。”

提到貶官,我很自然地就想到了蘇軾。當年的“烏台詩案”,在北宋朝野上下掀起軒然大波,“烏台詩案”這一巨大打擊也成為蘇軾一生的轉折點。蘇軾滿腹才情,與弟弟同登進士,他的應試之作深得當時主考官歐陽修的欣賞。連宋仁宗讀了兄弟兩人的文章都大為驚歎:“朕為子孫得兩宰相矣。”正當蘇軾要一展心中抱負時,卻遇王安石變法,本着文人的意氣風發,耿直的他多次上書皇帝,反對新法,不曾想遭小人蓄意構陷排擠,一貶再貶,輾轉杭州、密州、湖州、黃州等地。

少時讀蘇軾詩詞,最初對他的印象,停留在蘇軾與蘇小妹鬥詩的有趣片段,我才知道才情可拜相的蘇軾,長相是有些粗陋的,遠不似白馬王子的'偉岸,小小失落的同時卻深深被他有趣的靈魂不斷吸引。隨着年齡的增長,再讀蘇軾詩詞,越發的發現,蘇軾與蘇東坡不是一個人,這在他被貶前後的詩詞對比中可見一斑。

蘇軾被貶黃州時,生活是極其不易,他的月銀根本養不活一大家子人。當時的黃州知州是個惜才的人,他很同情蘇軾,就將黃州東門外的一處小山坡交給蘇軾耕種。蘇軾的手是舞文弄墨的手,卻也能扛起鋤頭,田間地頭地耕種了起來。耕作之餘,一時興起,給自己取名“蘇東坡”。

蘇東坡在黃州寫下了千古絕唱《前赤壁賦》和《後赤壁賦》。每每讀兩賦,我彷彿能看到那個遺世獨立的身影,他孤獨中透着悲涼,極盡的悲涼之中,又是那麼的超脱自然。

而我獨愛他的《定風波》,這首詞是他在黃州沙湖道中遇大雨時所作:“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好一句“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好一句“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世間所有的喜怒哀樂,愛恨嗔痴在東坡的眼裏,都如過眼煙雨。大學時,每當我們為賦新詞強説愁時,班主任老餘就跟我們説:“小小年紀,愁啥愁,去把蘇軾的《定風波》給我背十遍。”當時不解老餘深意,而如今也能明白幾分了。

是啊,東坡的一生,我們能窺見的只有一分。合上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竟不知自己的思緒跑了這麼遠,頓時又生出痴想,如果能穿越,一定要變成一個關西大漢,與蘇東坡泛舟江上,打着鐵板,高唱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然而,東坡詞,小女子吟誦,總還是差些什麼似的。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9

時間和文字在一個個老庭院裏廝磨,這是文化存在的極温暖方式。千般荒涼,以此為夢;萬里蹀躞,以此為歸。 ——餘秋雨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而那些明麗堂皇的頁篇亦免不了留下晦暗的陰影,所以我願意選擇走進文化本身。細細研讀《文化苦旅》,靜心淺品,瞭解文化苦旅及其存在的意義。

我想必每個人對旅程的感覺應該都是美好的,因為我們可以去一個自己不曾生活過的地方。穿過這個陌生地方的每一條街道,領略不一樣的風景和風土人情。同樣,這些也是我對旅程的一個想法。

當我第一眼看到餘秋雨先生的遊記散文《文化苦旅》的時候我的心中不免有了疑問。旅程應該是享受的、快樂的,餘秋雨先生為何要在“旅”這個字前面放一個“苦”字,他的旅程是不是和我們的旅程又有別樣的不同。我們現在的旅遊理念多為拍拍照,買買紀念品之類的,去的也大都是一些繁華城市,名勝古蹟。這種旅行的方式反而使我們忘了一個地方它那從千古傳遞過來的文化底藴。作者書中的足跡斷不了一些諸如莫高窟、都江堰、武侯祠等著名景點,但也不少濃墨着筆於一些不為我們熟知的地方。一種把旅程賦以文化,也深深地吸引了我。

《文化苦旅》這本散文集中的文章,作者的修辭、語言都較現在流行的散文有着很大的區別。現在散文多是優美、細膩之詞,讀後讓人聯想到的是嬌柔之美。但是在這本書中的散文,各個旅程的描寫沒有過多華麗的辭藻,多是樸實的文詞。讀起來讓人感覺是那種肅穆的靜謐的美感。

我想這本書中的每一處文化,每一位在文化這本厚厚的字典中留下過綽約身影的人,他們所存在的意義都是一樣的。時間如白駒過隙,當歲月在文化的眉間留下悠然的印記時,我想,那邊是文化存在的最温暖的方式。它離我們並不遙遠,它就充斥着每一寸土地,每一顆熾熱的心。

以前也曾聽過對這本書不好的評價,把此書貶低的一無是處,自己也因此去和別人爭執。現在想來卻是沒有意義,他人無法品味書中喜悲,又和我有幾分關係呢?我只要默默品讀書中精髓,淡然笑之就好。每個人的喜好不同,自己又有何資格去妄加評論呢?我想,書中的餘秋雨先生,就是懷着一顆淡定卻又正直的心,走遍大江南北,想着,念着,行着,寫着……

文化苦旅,我想這大概就是生命的意義。正是因為有苦的打磨,有歲月留下的痕跡,它才顯得如此珍貴。而文化,就存在於每個人的眉眼中,因而清淺,因而悠長。

合上書卷,走向窗前,看着流動的車潮和人羣,每每,處處不在宣泄着一種文化,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我們真應該去遼闊的土地上走走,看看,咀嚼,體驗……釋放自己那湧動着滿心,滿眼,滿腦的渴念……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0

喜歡讀餘秋雨先生的書,先生總是將自己獨特的見解溶於文字中,領導讀者理解問題,思辨問題。先生的文字邏輯性強,見解獨特,含義深刻。每讀一次都會讓我深深地震撼。

《文化苦旅》這本書介紹了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但你千萬不要因此認為讀餘先生的書會心曠神怡,輕鬆自在。整本書還沒讀完,我就已經被民族意識喚醒後的沉重與悲哀壓的喘不過氣來。在我們欣賞歷史留給我們的有形“著作”——古蹟時?誰又會去潛心探究這一處處古蹟背後到底隱藏了多少不為人知的祕密。而餘先生恰恰做到了。他運其妙筆,給我們的心靈寫下了“震撼”兩個大字。

曾在網上看過這樣一句評論:餘秋雨以歷史文化散文而名世。餘秋雨先生憑藉自己豐富的文史知識功底,優美的文辭,引領讀者泛舟於千年文化長河中。是的,他的這本著作《文化苦旅》也深深印在每個讀者的腦海裏。有人説,中國散文的天空星光燦爛,而《文化苦旅》是一條河系,其中每一顆星星都散發着一種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測的力量。有人稱他是本世紀最後一位大師級的散文作家,是開一代散文新風的第一位詩人。這些話道出了我的心聲。我之所以要寫出來與大家分享,是想要表達我至深的敬意。在《文化苦旅》中,餘秋雨展現給我們那一處處古蹟背後的辛酸和沉痛以喚醒我們的民族意識和民族情感。讓銘記我們歷史的教訓!

《文化苦旅》這本書在告訴我們中國古代歷史的同時,告訴了我們更深一層的道理。

跟隨作者走到書中,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推引,走上前去——眼前出現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石像壁畫依然不言。跟隨作者靜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着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一次刀劃下,開啟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祕又充滿意義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並非外表炫麗而是一種人性的。深層的藴藏。

“報紙上説我書寫得輕鬆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苦活,一提筆就感到年歲徒增,不管是春温秋涼,是大喜悦大悲憤,最後總是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這是餘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

千年之前的那場浩劫,絕不能只是過眼雲煙。我們要吸取教訓,將文化的精神永貯於華夏大地!

合上書卷,走向窗前,看着流動的車潮和人羣,每每,處處不在宣泄着一種文化,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

我們真應該去遼闊的土地上走走,看看,咀嚼,體驗。釋放自己那湧動着滿心,滿眼,滿腦的渴念。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1

人生就像一場旅途、旅行的終點,我們可能什麼都無法擁有,可是我們在乎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風景。初讀餘秋雨的《文化苦旅》,就能感受到其身後的文化功底,是什麼使得作者筆下的文章能夠吞吐千年,博通古今而顯得遊刃有餘是一種閲歷,一種修養。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大江南北,長城內外無處不在見證着他那滄桑而深邃的足跡。

“淺渚波光雲彩,小橋流水江村。”這副楹聯道盡了江南小鎮的魅力。當你坐的船緩緩地行駛在流水間,左右兩側的房屋,依稀升起幾處炊煙,依託在岸邊的石踏延展到了門前,水中的楊柳,炊煙的倒影隨着風兒擺動的彎彎曲曲,給人一種很寧靜的視覺享受。眼簾的事物,一切都是那麼靜謐,似乎只能聽到緩緩地流水聲。江南的小鎮沒有雀橋、烏衣巷的滄桑感,僅有的是那一份淡泊。江南的小鎮也不屑於榮華,所以沒有磅礴的氣勢,有的只是幽幽的山林,悠悠的水流,自古以來都是這樣,不曾有過升沉榮辱,只默默滋養一方土地,養活一方百姓。在現代,這樣的地方很少了,似乎這已經成為了每個人所追求的一抹寧靜。

把筆觸指向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展示出中國文人艱難心路歷程的“青雲譜隨想”。優美的文字在腦海中盪漾,彷彿眼前就是他筆下的山水之間。八大山人那高雅精美卻不沉淪於世的筆墨趣味畫作,那些燃燒着畫家身心的畫作,向人們展示着一個個坦誠的生命,才使得以傳世,成為歷史的永恆。一個和尚留下了一個最根本的身份:傑出的畫家。他的名字叫朱耷,又叫八大山人,他是朱元璋的後代。隨着王朝的腐敗,其只能隻身躲在冷僻的地方,來逃避改朝換代後的政治風雨,用畫筆來營造一個孤獨的精神。朽木,衰草,寒江,無一不成為其筆下的神作。這就是一個藝術的人生,用自我來繪畫文化的人格和文化的良知。

一個個古老的物像,大漠荒荒黃河禮貌的盛衰,歷史深邃蒼老之感見於筆端的“陽關雪”。“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這時,“勸”的不再是“君”,是淡忘中華文化的人。中華文化,中華廢墟,正如陽關。曾幾何時,中國是何等的輝煌,圓明園,阿房宮,莫高窟,這些哪個不是我國的璀璨明珠,究竟是什麼把這些都帶走了?是貪婪,是人們無止境的貪婪,是封建思想的懦弱,是他們的畏懼。還好,中國從一斷斷苦難歲月中走了出來,可是誰記得我們曾有多少畫,比蒙娜莉莎早不知多少年的絢爛;我們曾有多少書,流傳千古卻又毀於苦難的哲思;我們曾有多少樓,留下亙古墨客鴻篇鉅製的史詩;我們曾有多少人,鞠躬盡瘁又揮墨灑血的美麗。

都説人生像一場旅行,文化何嘗又不是呢?裏頭夾雜着太多不忍與親身體驗的辛酸。苦苦的味道,為這本紀錄中國千年文化的書,多寫了一道滋味。未看過《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會想到,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在它們的背後會有如此深層的涵義。一種從未有過的穿越歷史感油然而生,許多歷史的文化綻放開來,不免讓人去接觸,讓人去感慨,在跋山涉水中尋求文化的足跡,去感受中華偉大而又急劇吸引力的文化,深成的腳步在文化大道上發出腳步聲,遠處傳來扣響中華文化的大門。讓我們一齊去感受文化,追尋文化,就如同旅行一樣,一路上的風景就是文化的收穫。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2

因為《文化苦旅》我走近餘秋雨。

還記得那時青春年少,輕狂無知,在書架上瞥見了他的名與作品,那書架是那樣高啊,我不屑地走過了,沒有人知道我的不屑中有許多許多的敬畏。那讓我不敢顧盼的高度漸成了心中最神祕的暗泉,也許正是這份感覺拉着我走近了他。

他有許多頭銜和稱號,許多鮮花和掌聲,但在我心中,他只是一個浪跡天涯的旅人。

歷史與現實隔着一段距離,正是這段距離把祖國山山水水中沉澱的文化層層剝離,於是在明媚的湖光山色中,文化離我們越來越遠,有誰在覽盡名山大川后找到了其中博大精深的內涵了呢?

然而,終於有一個人肯在旅遊的時候背起沉甸甸的文化,將沉埋于山水間的歷史,執着成一程苦苦的旅行,讀後感《文化苦旅讀書筆記4篇》。他在山水之間捕捉文化的氣息,在文化中探索人格的美麗,於是山水活了,歷史活了:西湖水裏亭亭走出了蘇小小與白娘子,都江堰邊默默佇立着李冰,天心閣的風雨飄搖着歷經劫難的書香,莫高窟的絢麗蒸騰着千年不枯的生命,《廣陵散》的餘音來自歷史深處,勾魂攝魄、浩淼的洞庭湖神祕而廣大……幾千年的沉澱重新在人們心中搖曳生姿起來。

讀餘秋雨,就像順着涓涓溪流尋找文化的歸宿,追溯文化的淵源。

讀餘秋雨,就像遨遊在知識的海洋,覽盡歷史的畫卷。

讀餘秋雨,就像與一位隱士談話,裊裊茶香中體會歷史與文化的沉重。

讀餘秋雨的時候,就會覺得生命的本體貼近了歷史,貼近了文化,心靈靜了下來,世界靜了下來。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3

我拋棄了所有的憂傷與疑惑,去追逐那無家的潮水,因為那永恆的異鄉人在召喚我,他正沿着這條路走來。——泰戈爾《採果集》

餘秋雨就是懷着這樣的信念,開啟了“文化山水”的漂泊旅程。每一次留駐,衝擊着他的不僅僅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是更加深沉的歷史文化、乃至一個華夏民族的文化。在閲讀一字一行深沉的文字之時,一幅幅壯闊的景象在腦海中呈現,一條歷史長河的光速向無限遠處延伸。我彷彿穿越了時空,佇立於古代先輩之旁,蒼蒼茫茫的大地之上,感受到了無數的失落、無奈、豪情、奔放……

我曾登上泰山,於泰山之巔,一覽羣山之渺小,天地間的浩渺、大自然的神功一一盡收眼底。我驚訝、感歎,閉上雙目,彷彿天地間只有我一人,心靈被完全沖刷得一塵不染。但是,這種感覺僅僅停留在大自然山水景緻上,是膚淺的,表面的。

在餘秋雨《文化苦旅》的筆下,山水不僅僅是單純的大自然造物,而是承載着一代代文人、學者的豪情壯志、萎靡柔弱……承載着一代代華夏民族的歷史文化,是真正的“文化山水”。

我彷彿在文字間看到了目光呆滯的王圓籙,他手持少許錢幣目送外國學者遠去,不時露出虔誠的微笑。我恨他!這句話説得很無力。對於他而言,他甚至不解地一臉疑惑面對外人的唾罵。深想一層,恨他什麼?恨他只為讓自己生活過得好一點而把一堆堆文物交到外國學者手上?這難免是可笑的。可笑的是,他,根本沒有足夠的偉大承載起一個民族的巨大悲哀。他,渺小得像浩瀚海洋中的一滴水滴,不,污水滴!倘若,歷史上沒有王圓籙這個道士,還會有千千萬萬個“他”,終究,他只是這場悲劇中的一個典型人物!

穿越時空,到了莫高窟,跟着作者的腳步,我彷彿走過了橫跨千年的歷史,彷彿看到了北魏強悍與苦難的匯合,隋代輕鬆與歡暢,盛唐之世的雄風與繁華,五代的温煦和沉着……莫高窟中的壁畫,用線條、顏色的變幻為後人訴説着歷史的變遷,文化的變遷。一切強權與鬥爭,一切繁盛與衰落,在這裏,都深深地充斥着你的視覺與靈魂。

餘秋雨的文字,讓我對都江堰有了另一種認識,它,不僅僅是一個偉大的水利工程,而且承載着一個獨特的精神世界。它的歷史超乎尋常的格調,李冰的精神一代代永不消散地傳下去。

山水大自然背後的文化,在餘秋雨筆下用深沉的文字,一字一句刻入讀者的心底。我真切的感受到山水、文化、作者的靈魂。在慘白的歷史下,山水負載多一份凝重,引導着我,從更深的角度瞭解它。山水不僅僅是景緻,而是歷史的承載體,文化的承載體。至此,我萌生了一個想法:一個人,揹着包,開啟一個人的旅程,去感受這片華夏大地中的文化山水……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4

文化苦旅是一部十分優秀的散文集。輕描淡寫卻能帶來不可描述的震撼,每一個字都能敲擊心靈。就像一個滿臉褶子的蹣跚老人用很輕很輕的語氣向你訴説我們曾經的文明。從怎樣的風姿無限走向怎樣的屈辱無奈、 荒涼殆盡,給你帶來真實感、 衝擊感。有一種特別的吸引力,吸引你去探尋,去追索那解讀文明的密碼。去改變、 向上,追求更好。

所謂文化苦旅,是文化在時間空間上的運動關係。但文化怎能是苦的呢?苦的是這段旅程,揹負這段旅程的人。

文化慢慢相融,磨合,剔除,隱沒,放大,添加,這段旅程是艱苦的。而這些歷程摻雜在歷史古蹟和歷史人物的經歷中,這些是人文山水,也是文化歷史。如<莫高窟》一文中有餘先生説“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標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以人類的幾大文明為背景,一代代的佛像都在石窟裏深刻而又通俗地端莊着,微笑着,快樂着,行動着,苦澀着,犧牲着。漸漸地,這一切都與中華歷史接通了血脈,甚至成了一部堅石雕刻的歷史。依照時間順序把莫高窟的歷史一一介紹,只緩緩陳述事實,卻能分明感覺到筆耕的沉重和深刻的思想。

苦的是揹負着一段旅程的人。文化的一切改變,都將由人作為主體來承受。讀這一字一句,都想面對面地感受他們呻吟的哀歎和遺憾。如書中提到的康熙皇帝,因農耕文明和遊牧文明的交融,成就了一代政治家精神的強健,也成就了一代霸業。處理複雜的西藏事務和蒙古事務,解決治理黃河、淮河和疏通漕運等重大問題。而如同劉宗同、傅山、李顒等誓死反清的文人,中華文化的厚度不止帶來自豪感,還有更多的厚重感。這種文化的歷程便是傷害,他們拼命護守正統的那份熱血,便會成為束縛與桎梏,是浮於表面而不可迴避的痛。能有這樣一羣人,是漢文化洋洋自得的一面,也是這位歷史老人走向盡頭的徵兆。

又如多篇提及的貶官文化也苦了一代又一代人。遭貶,最慘的結果便是流放。作者是這樣説的:“與殺相比,流放是一種長時間的折磨。死了倒也罷了,可怕的是人還活着,種種殘忍都要用心靈一點點去消受,這就比死都繁難了。”這是人治社會的惡果。“殘忍,對統治者來説,首先是一種恐嚇,其次是一種快感.越到後來,快感的成分越多。這就變成了一種心理毒素,掃蕩着人類的基本尊嚴。”上至大文豪蘇東坡,下至不能道出姓名的清朝老人,無一能夠逃出貶官的摧殘,這種身心所承受的痛苦,也許我們一輩子也不會理解。但一種文化現象,好處是絕不會少的。蘇東坡在編址黃州期間,“經歷了一次整體意義上的脱胎換骨”得益於這樣的冷落,使他的藝術才能獲得一次蒸餾與昇華。在黃州,誕生了《念奴嬌·赤壁懷古》前、後《赤壁賦》等千古名篇。而清朝被貶至寧古塔的清朝官員,則通過自身的昇華,“創造了一個味道濃厚的精神世界”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東北人豪爽的性格的形成。

這一段段文化苦旅,令無數中華兒女自信自豪,其中當然有彷徨和失落甚至是屈辱,可我們中國人善於苦中作樂,善於在苦難中創造奇蹟,我們不害怕苦難,但並不表示我們歡迎、讚美苦難。我們要開創更美好、更讓國人自豪的時代。

輕輕拂去歷史造就的塵埃,用心靈去感受傳統精神文明帶來的濃厚氣息的底藴,再去尋求傳統文化更好的發展。才是《文化苦旅》帶來的最美好的感悟。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5

初讀這本書時,真正吸引我的並不是作者的下筆如有神,而是小敍中所説的“對我來説,《文化苦旅》就是這個外出的浪子”和“宅,成了一具無主的稻草人,成了一個廢棄的箭靶子,破破爛爛地歪斜在田野間,連烏鴉、田鼠都不願意多看他一眼”等等,這些句子每一個都戳中我的內心,“文化苦旅”到底是什麼?它對我來説就是一個謎。

靜靜打開這本封面素雅卻滄桑的書籍,黑色的四個字“文化苦旅”中的“苦”字着實吸引了我的目光,我的雙眼久久注視着這獨具特色的封面和異常刺眼的“苦”字。帶着滿肚子對它的好奇,我迫不及待準備開始享受這份文化大餐。

《文化苦旅》是一部類似遊記風格的散文集。作者將旅行時的激情融入了文字中,其中又藴含着作者對中華文化深深的、苦苦的追尋與思考。作者筆下每個地方都隱藏着千年來中華文化的印跡。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文化,但又有相同的文明期望。書中寫了有“天府之國”稱號都江堰,夕陽西下,朔風凜凜而略顯悽清的道士塔,接通着中華歷史血脈的莫高窟,還有一灣不算太小的沙原隱泉和天一閣。這一切,對我來説都是陌生的、神祕的。它們在各自的地方安靜地保持着自己的美好,但當餘秋雨老師的筆觸摸到它們時,它們又開始活躍起來。通過作者的筆,它們活力四射地出現在人們眼前,讓人們再次感受到文化和大自然結合的動人瞬間。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道士塔》,在中國文化遺址莫高窟上,有個叫王遠錄的道士,上天註定讓他當上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國古代最燦爛的文化。他從外國冒險家手裏接過極少的錢財,讓他們將不計其數的敦煌文物一箱箱運走。今天,敦煌研究所的專家們只得一次次屈辱地從外國博物館買取敦煌文獻的微縮膠捲……一個年輕的詩人寫到:那天傍晚,當冒險家斯坦因裝滿箱子的一隊牛車正要啟程,他回首看了一眼西天悽絕的晚霞,那裏,一個古老的民族的傷口在滴血……我們為曾經的文化感到惋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wenhua/31y53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