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文化 >

讀《文化苦旅》有感(彙編15篇)

讀《文化苦旅》有感(彙編15篇)

當閲讀了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文化苦旅》有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文化苦旅》有感(彙編15篇)
讀《文化苦旅》有感1

短短一段開篇描寫,餘秋雨先生以他細膩的文筆帶我們走進了那個淒涼、悲愴的年代。眼前浮現出這樣的畫面,如此地悲涼,夕陽西下,朔風凜冽,這片空地愈發的詭異。就在這片令人生畏的空地上,有這麼一座塔,它的主人叫王圓?。對於我這個對歷史不太通曉的人來説,這個名字無疑是陌生的。不過,作者很快就告訴我們,這個人是敦煌石窟的罪人。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滯,畏畏縮縮,一個那個時代典型的中國農民就這樣活生生地站在了我的面前。就這麼個逃荒的道士,能有那麼大的影響?抱着這樣的好奇,我很快看完了這一章。心情十分淒涼,我去過那個曾經很輝煌的地方——敦煌石窟,但卻不知道就在這美麗的背後竟然有這麼悽慘的歷史!

“這是一個巨大的民族悲劇。王道士只是這出悲劇中錯步上前的小丑。一位年輕詩人寫道,那天傍晚,當冒險家斯坦因裝滿箱子的一隊牛車正要啟程,他回頭看了一眼西天悽豔的晚霞。那裏,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滴血。”這是最能觸動我心的段落,此時我的心彷彿也在滴血。可是,在我們譴責王圓?這個歷史罪人時,有沒有想到他也是敦煌文化寶藏的發現者?可以説,無論什麼人發現藏經洞都是一種貢獻,都是一個了不起的重大發現。因為藏經洞的發現就預示着“敦煌學”的產生。王圓?發現了藏經洞同樣有功,而不能視為過錯。至於有人説應該在某個時代發現合適,那純粹是一種主觀主義的一廂情願。

如果説,中國的官僚不懂得敦煌文物的價值,那可就錯了,他們懂,只是他們沒有真正領悟,他們還在拿這無形的“敦煌學”文化和運費在比較,他們只知這些文物在自己手裏把玩時的價值,卻沒有徹底明白它們對於國家的價值!這是文官的麻木、愚昧,卻阻擋不了國外的學者、探險家、考古家的明智,他們不遠外裏、風餐露宿,費盡千辛萬苦,在沙漠中穿行,預料着各種困難,只為了能一睹敦煌文化的風采,奢求着能將它的鳳毛麟角帶回自己的國家研究。而他們卻不知道面對着個骯髒的王道士,一切都變得那麼簡單。他們幽默地聳聳肩,而此時在他們的眼裏,敦煌文化,變了樣子,可想而知,中國,又成了什麼個樣子?

我相信,每個人讀完這篇文章都會感慨:“如果我能阻止這件事……如果我能回到那個世代……如果我能當政於朝綱……”如果……如果……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如果。可這個世界上沒有如果,與其糾結無法改變的過去,不如珍惜未來。從外國博物館買取敦煌文獻的微縮膠捲雖然很屈辱,但也不能成為我們放棄敦煌文化的藉口!看,世界已經承認,敦煌在中國,敦煌學也在中國!相信早晚一天,敦煌文化也會在中國發展地如日中天。讓那個渺小的王圓?再次出現在我們面前時,能夠變得真的那麼渺小。

讀《文化苦旅》有感2

近段時間拜讀了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一書,深感此過程不需要疏竹月影、香茗淡酒與伴,只需要一顆懇誠的心和甘願經受洗禮的靈魂足夠。此書記載的是餘秋雨先生從夕陽映照的茫茫黃沙出發,穿過踴躍着喧囂生命的都江堰,又來到温柔小意的江南水鄉的處處行跡;書中處處藴藏着他用最輕柔的筆觸刻出的最沉重的歷史情感。

初讀這本書,我以為是一汪帶人遊歷山水的清潭,卻未曾想到會是一腳踏入便鞭撻心靈的深谷。從第一篇《道士塔》開始,從那一句嘶啞着的“我好恨!”開始,我已進入到這場文化的苦旅中去了;再一步步艱深的邁出,更是進入了一個無時無刻不溢出強烈情感的所在,那濃厚的使人顫慄的情感一點點沉澱在我心裏,這份感情是關乎國家,關乎民族的。我就好像一個蹣跚前進的幼童,懵懂而又惶惶然地與秋雨先生一齊被歷史的洪流裹卷着,又一齊沿着漫漫長路彳亍,只覺身心脱離,伴隨情感的沮喪與靈魂的悸動竟也脱去了一些所謂的少年英氣。而整顆心都在書中的萬里黃沙歷經浸泡,再回歸現實稚嫩的跳動,平白生出了些許不甘與不適,只得感歎先生筆力之深厚。

對於餘先生來説,這是一場文化的苦旅,於我而言又覺不止於此,且還是一場饕餮盛宴——關於家國情懷的盛宴。你道字裏行間看去,我為何連身心都悸動?畢竟秋雨先生並沒有多少着墨於文筆的華麗,反而頗有些平實的味道。在此借用先生在書中所説的一句話:“它因深厚而沉默。”先生對於文人古蹟朴樹鎮邑的情感表達無疑是激烈勃發的,但有更深厚的存在匍匐其間,是什麼?不僅是中國歷史文化的行跡和文人心路,更是對祖國河山的熱愛,對中華文化的膜拜,是民族情感的流淌!雖然沉默卻又足夠響亮!

多少人只在文章中大談特談“愛國”二字,他們只把愛國當做文章的一個昇華點,卻未曾明白愛國是不可咄嗟離棄的一種價值觀,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又因為具有鮮明的時代性,愛國情懷是貫穿於五千年的中華歷史長河中的。所以在我看來以上提到的所謂“愛國者”遠不如先生親手撫上那一方方青磚,親腳踏上那早已荒蕪的古戰場,只有在那些地方,才能身心臣服於歷史所給予你的沉重的家愛國情,那些隱而不密的愛國之情如沉沉的鐘鳴使人幡然醒悟深自震撼。

這份家國情懷迴盪於莫高窟抑揚的色彩洗禮中,徜徉於風雨天一閣的涉水而入中……一處處微小的細節構成了這本書最鮮活的生命力,不是口號式的呼喝,只需屈指輕輕一叩,那濃郁的情感便迫不及待地破門而出湧入我的心頭了。

合上書,環顧這略顯狹窄的四角房間,卻已覺得自己完全暴露於這個不停前進的國家的某個節點中,心靈是開闊的,盈滿了對祖國的認同,對民族的認同。魯迅先生説:“惟有民族魂是值得寶貴的,惟有他發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秋雨先生的文字就是一記警鐘進一步敲醒了我的民族魂,身為學生,我唯能抱不虛度光陰、不碌碌而為此情懷,只願能為這個經歷數百年的中華復興獻上綿薄之力。

因為有幸打開了這本書,帶着輕鬆的心靈啟步,以沉重的步履結束,感觸頗多,方有了以上淺薄的感慨,僅以我心底之聲音,期望夜晚入夢能繼續與秋雨先生結伴同沐那歷史山水。

讀《文化苦旅》有感3

日本的敦煌學研究家用沉重的語調在敦煌石窟門前説:“我想糾正一個過去的説法,這幾年的成果已經表明,敦煌在中國,敦煌學也在中國!”而在場的聽到了這句話的中國學者們並沒有太大的激動,而是默默的退了出去,在王道士的圓寂塔前,相對無言。——題記

餘秋雨對文化總是有着別樣的情感,他用自己的足跡來向世人闡釋着那不朽的,穿越了千年的文化情結。他用近幾年的心血澆鑄着《文化苦旅》,用鏗鏘的文字表達了華夏民族文化歷經的的滄桑。經歷了多少的苦難,那民族的瑰寶傳至今天,完好無損的又有幾個?那西子湖畔的一代名妓蘇小小,那擁有通天本領卻想成人的白娘娘,那充滿了傳奇色彩的雷峯塔,那寧波月湖西岸擁有濃厚文化色彩的天一閣······他們無一不為世人傳頌。

似乎是被這寓意深刻的書名所慟,所以便時時翻閲,哪怕年幼的我對裏面的涵義十分懵懂,但並不影響我從那簡單的字詞中讀出那由內心噴射出的怒火,那對文化深沉的愛戀。記憶中感觸最深刻的是裏面的《道士塔》一文。或許是因為心生哀慼,對那來自遠方,夾雜着血與淚的哭泣感同身受。餘秋雨化身為憤怒的河濤,控訴着那敗壞了莫高窟文化傳承的無知道士王圓?,控訴着他僅僅為了幾枚銀元,便將無價的文明賣給了外國人的無知行徑。

王道士原本是一個知識匱乏的農民,當上道士後便掌管了敦煌石窟。他因為嫌棄壁洞太過昏暗,竟用石灰將那自遠古流傳下的筆畫逐一掩蓋,將大能的著作永遠埋在了慘白的石灰裏,再不得重見天日。他講那一個個形態逼真的少女飛天雕塑鑿毀,想要改成佛像,最後變得不倫不類。記得最深的一句話是:“我好恨!”這是餘秋雨有心而生的吶喊。他恨自己生不逢時,沒有在那時阻止王圓?愚蠢的行為,恨那時的官吏有眼無珠,錯把珍珠當魚目,再把文獻押運歸京時,隨意糟蹋,以至於最後只留下稀稀落落幾本孤本。

猶記得初看到餘秋雨老師的憤慨時,我不以為然,覺得不就是幾本書麼,丟了就丟了,反倒是那些飛天雕塑,實在是讓人遺憾!但是,隨着年齡的增長,我漸漸明白了文化傳承對於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重要性。文明積澱文化傳承是一個民族的根本,是一個民族發展壯大的基本。《文化苦旅》中所記載的,只是世界在變遷中所經歷的歲月中幾個遺憾的縮影。誰又能保證能正確的面對古物?甲骨文出土前,那些刻有信息的甲魚殼不也照樣被村民當作藥材賣給了藥鋪?為了賣一個好價錢,他們便將那些個刻文一點一點的剔除,最後終是再也不見蹤跡。

其實,在當代社會,像王圓?一樣的人有很多,那個在埃及已有3500年曆史的金字塔上刻下的“丁錦昊到此一遊”無疑給世界敲響了警鐘。在這個人類自以為進步的時代,毀壞文物,斷送文化的行為終究是令人心寒。那個刻字的孩子,留下的不僅僅是簡簡單單的7個字,他也葬送了我華夏泱泱大國,文明之都,禮儀之邦的形象,而丁錦昊的事例也引起了國人對我國現狀的思考。值得一提的是,這類事,並非個例!

重温《文化苦旅》我彷徨了,那從古至今都未消逝的文化缺陷,是在向華夏的臉上抹黑。我想,作為新中國的一份子,華夏未來的驕傲,我們應該尊重文物,尊重我們的文化傳承!自先秦時期的焚書坑儒,我國就流失了大量的典籍,將千年的文化積澱付之一炬,如今的我們,更該對那走過了艱辛大道的文化致敬。

讀《文化苦旅》有感4

我靜靜執筆,有幸臨於長江水岸,沐得千年春暉,更可聽的吾天朝大國千百騷客於一脈山水間淺唱低吟,悠悠成韻。由是感激民族恩德,在感恩中成長。我感恩那山水民族的血脈由一河一江間流淌,於羣山峻嶺間生息,千百年繁衍在廣袤的高原和大地。

我仰視唐古拉山的白雪皚皚,那雪頂的陽光是牧民千年的期盼,在那凝結着亙古不變的凍雪的陽光中,我感恩着高原的寬廣和天空的蔚藍,不斷成長;我諦聽壺口水聲如雷,濁浪排空,白練騰於天宇,金蛇翔於蒼穹。浪口浪尖的一聲聲船伕號子,岸邊岸間的飛索橫渡,是黃土高原住民聲遏千年的迴響,在這氣勢宏大,震人心脾的怒吼中,我隨着汗水和風聲成長……我為這山迷醉,不是這山,怎有民族脊樑的挺直;我為這水流連,不是這水,怎有這血脈綿延悠悠的青!滋養一方水土,恩澤一方百姓,我怎能不為這山水,感恩!我感恩那文化民族的精神由一紙一筆中銘記,於墨染硯台間傳承。敦煌壁畫的飛天,平遙古城的石牆,三星堆前的石像,都江堰前李冰凝視江水分流的堅定的眼神,他們無一不在大地上代代相傳着民族文化的凝練,以不變的氣度和神韻感染着腳下的人民,讓他們所恩澤的人民在濃郁的文化氣息中成長。在我的身旁,李白高歌踏過:“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杜甫沉聲踱步:“安得廣廈千萬間,大辟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更有辛棄疾“向河梁,回頭萬里,故人長絕”和岳飛“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吶喊。他們的氣勢,他們的脊樑,讓子孫在走過這曾經的斷垣殘陽時不停地回想!不是這千百年由民族流傳的淺唱低吟,怎有那凝聚在方塊象形文字間的挺拔有力的文脈,讓我得以觀摩,得以膜拜,得以仰望!我如何又能不感恩這文化,感恩我可以沉浸在這穿越悠悠千古的文字中體味辛酸冷暖,不斷自省篤行?我願懷着一顆感恩這一脈相承下來的文化的心,在反覆的體會中,成長!我感恩那力量沐浴我的春暉,見證了堯舜間禪讓的綿延的力量;包容我的大地,目睹了商鞅口辯羣雄的變革的力量;更有那滋養我的江水,諦聽了辛亥武昌槍三響,振聾發聵,雄雞高亢的覺醒的力量。蒼茫大地,民族的山水文化在此傳承,早已不再是誰主沉浮的問題,而是青山青,綠水長,無數的人與事在歷史中變幻,構成了一股不是政體和炮火能夠磨滅的力量。這力量使人們發現,使人們不再彷徨,這力量使人們在迷茫中探索着成長。

在成長中,即使東三省的大門被炮火撬開,可哪怕荼毒十數年,那人們的歌聲,那堅毅的眼神,依然徘徊在松花江上;在成長中,東南角的寶島,雖只因政見不同而暫隔,但也只是暫隔,阿里山下繁衍生息的人們的'骨子裏,依然凝聚着中華民族的脊樑。那人啊,你在民族的內涵裏徜徉,只因民族是你成長的故鄉;那事呵,穿越狼煙撥開浮雲,推陳出新,卻也總抹不掉民族的字樣。因為你與我,不論身份、愛好、身處何地,組成了一股名為民族的力量,這力量使我們哪怕籠罩在陰雲下再久再長,也總有一天會刺破暗黑露出光芒。我如何能不感恩,感恩這力量塑造了我們,感恩這力量讓我得以即使遠在他鄉,也不會忘記在那東方,有着我夢想中的,故鄉!在感動中,我已然逐漸成長,我執筆於古運河畔,心中澎湃,感恩那民族的千年神韻浸潤了我。

我想,如果民族是林,民族是暉,我就像是一棵僅能對着太陽膜拜的小草……即使民族的千年滋養之恩難報,那我就去感恩,去盡力在民族的山川江河間,在民族的文化力量間成長!謹以此文紀念並感恩超越國界的中華民族,以及9.18事變79週年。

讀《文化苦旅》有感5

沙源既是沙鳴山,隱泉既是月牙泉,因形如新月,有沙漠第一泉之稱。文中講述的是作者一路攀登沙山而上,尋找月牙泉的旅途經歷和感受。

夕陽下的綿綿沙山是無與倫比的天下美景這句話是餘秋雨攀上山頂時發出的感歎。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不美嗎?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不美嗎?為什麼一顆平凡的野草在攝影師的手下變得如此唯美?為什麼一朵枯萎的花朵在美術家的筆下變得如此輝煌?這讓我想起一句話:世界上並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得眼睛。高淑珍的坑頭課堂,最美女老師張麗莉,託舉生命的最美媽媽,你説她們不美嗎?

美,不是偉大,其實就在身邊。

讀完以後,我覺得自己的認識太膚淺了,太幼稚了。其實,苦於身無所謂,苦於心才真是苦。作者曾經感慨文人似乎註定要與苦旅連在一起。先苦後甜,當你走過一座城市古蹟,瞭解一段段歷史,在苦澀的回憶中,我們不難發現,我們找到了人生的真諦,歷史的感悟,文化的理解。提升了我們的道德境界,離我們的夢想越來越近。

這段旅程是苦的,那段歷史更是苦的。歷史上曾演繹過一幕幕壯士英雄,視死如歸的話劇。那一個個歷史英雄有着我們中華子孫高尚的品格和如梅花那樣的骨氣,但多數人還是逃脱不掉悲劇性的結尾。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雖然關於他們的回憶是苦澀的,但我們從他們身上學到的卻很多。

回味人生,總有苦澀的時候。那段恥辱的歷史是苦澀,但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能站起來,重新屹立在世界的東方。當我們走到最後時會發現,人生總是苦澀的,但苦後的甜,是我們最終的勝利,只有你經歷了苦,回憶時,才會無悔!

傳承

只有在大地上,才能找到祖先的腳印,而尋找祖先也就是尋找我們生命的基因,尋找我們自己。那次華山之行,令我震撼的是挑山人那一張張堅韌的面龐。他們接過了前人的重大使命,融入歷史,並讓這脈搏跳動下去,生生不息。

我聽見內心的聲音呼喊着:傳統文化絕不能被遺忘,要傳承延續下去,這是一個民族的魂!我們與古人是一脈相承的,傳承文化的使命任重而道遠,但我堅信,明晰並堅定自己澄澈的信仰,它就會滋潤一生,而我們的內心,終將如菩提一般,開花。

讀《文化苦旅》有感6

很早就有同學跟我強烈推薦《文化苦旅》這本著作,但是一直找不到機會靜下心來認真去品位這本書,上了大學,終於有機會細細地去體會這本書所帶來的深刻內涵。 餘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這本書的自序中寫到“報紙上説我寫書寫得輕鬆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累活,一提筆就感到年歲徒增,不管是春温秋肅,還是大喜悦大悲憤,最後總得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這本書不僅是一部山水集,它還把歷史解剖在人們面前,踏着歷史的腳印,走遍祖國的大江南北,傾聽其講述的中國歷史文人,回到那真實的場景,去感受文化帶來的震撼。所以,看這本書要慢、要細,裏面的思考,只有慢慢地去品位,才能真正理解,真正領悟。 手捧着《文化苦旅》,走進書中的情境與思考,天高地闊,萬事萬物如此真實。餘秋雨就象一個導遊,在指引着我,在牽動着我的思緒,讓我真實去體驗這苦澀的旅行。旅行本應是陶醉於祖國的壯麗山河、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然而我卻無法使自己陶醉,心頭莫名地湧出一種苦澀的感覺。這樣,就在這一瞬間,把人、歷史、自然渾沌地交融在一起,歷史的滄桑感與人生的滄桑感便籠罩在每一位參觀者的全身,歷史古蹟所藴藏着的精神與文化也就能嘩的一聲奔瀉而出,使每一位參觀者都好像親身經歷過一定的歷史事件,無端地感動。走過汨羅江,我們看到了汨羅,想到了它的主人,感受到他的愛國精神與浪漫詩篇。去參觀長城,我們感歎她的雄偉與壯麗,走在長城上,似乎能清晰地感覺到無數英靈在抗擊匈奴時的勇猛。“不到長城非好漢”這一口號的提出,大概也是來自一個簡單的願望:把中華民族的精神歷代相存。 讓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對於“廢墟文化”的描寫。餘先生似乎對此情有獨鍾。他好多次都寫到了墳,並在敍述中多次插入對墳的描寫。

無論什麼墳,都標誌着一個人的死去,這個人的一生也許悽慘黯淡,也許風流千古為萬人景仰,抑或是揹負沉重的情愁在這個世上走上這麼一遭。即使沒有名垂千古,至少也該有“一堆黃土掩風流”吧。或許他認為死亡比活着更美好些吧。有些東西留有回憶就夠了,至少蝴蝶來過這世界。他説:“只要歷史不阻斷,時間不倒退,一切都會衰老。老了就老了吧,安詳地交給世界一副慈祥美。假飾天真是最殘酷的自我糟踐。沒有皺紋的祖母是可怕的,沒有白髮的老者是讓人遺憾的。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這就是人類的大明智。”沒有周遭的閒言碎語,走向比現實更高的殿堂,繼續新的輪迴。而我們所能做的只能是默默地在前人的墓碑前佇立上幾分鐘,感歎滄海桑田的變遷,悟一會兒人生之真諦,因為只有在現代的喧囂中,歷史的寧靜才有力度,只有在現代人的沉思中,過去才能上升為寓言。

這本書裏有歷史上的匆匆過客,有漂泊一生的落魄文人,有空守着古老文化遺產的範欽的後代們,有淳樸善良但又愚昧無知地剝奪美的人,深刻地刻畫了一個又一個文化的側面,令人為之汗顏。看完了餘秋雨的《文化苦旅》讓我感受倍深,感受到了中國的文化人身上的良知和意志力,感受了中國歷史的苦澀與堅強,也讓我領悟了人生之路的得與失!

讀《文化苦旅》有感7

作為一名山西人,為曾經輝煌的晉商文化而感到自豪,同時也為山西經濟的敗落感到遺憾,感謝餘秋雨的這篇散文,讓我對晉商文化有更深的理解與認識。

在19世紀乃至以前相當長的時期內,中國最富有的省份不是我們現在可以想象的那些地區,而是山西,直到二十世紀初,山西仍是中國的金融貿易中心。北京、上海、廣州、武漢等城市裏那些比較像樣的金融機構,最高總部在山西平遙縣和太谷縣,幾條尋常的街道間,只不過是腰纏萬貫的山西商人小試身手的碼頭而已。

山西商人之富,有許多數字可以引應,在清代全國商業領域,人數最多,資本最厚,散佈最廣的是山西人,每次全國性募捐,捐出銀兩最大的是山西人,甚至,在京城宣告歇業回鄉的各路商家中,攜帶錢財最多的又是山西人。

山西最紅火的年代,財富的中心並不在省會太原,而在平遙、祁縣和太古,其中又已平遙為首,太谷被稱為中國的華爾街,為了探尋山西晉商文化的代表“票號”我們走進了“日升昌”,這是今天中國大地上各式銀行的“鄉下祖父”。位於平遙古城的西大街上,街道並不寬,每個體面門庭的花崗巖門檻上都有兩道很深的車轍印痕,可以想象到當年這兒是如何車水馬龍,平遙西大街是當年山西商人工作的場所。處處呈現出一代鉅商的人生風采。

山西商人曾經創造過中國最龐大的財富,居然,在中國文人浩如煙海的著作中幾乎沒有留下什麼記述,一種龐大的文化如此輕慢,以及它的龐大的創造羣體,實在不可思議,為此就要抱着慚愧的心情,面對已經消逝的晉商的身影沉思。

讀《文化苦旅》有感8

翻開《文化苦旅》這本書,一下子就被《江南小鎮》這個題目吸引住了,一股莫名的親切感從心底油然而生。江南小鎮,在我心目中,就是光滑的青石板路伴着青磚青瓦的古色古香的房子,還有隨處可見的拱橋的身影,在一輪橋的倒影邊,是一級級用青石鋪起來的石階,總有幾個農家姑娘伴着歡聲笑語在石階上洗衣、洗菜。

餘秋雨描寫的江南小鎮似乎比我想象的更好。在他的筆下,小鎮多水多橋,石階是從樓板下一級級伸出來的;姑娘蹲在石階上洗臉打扮,還有從不遠處的烏篷船上裊裊升起的一縷縷的白煙。河岸邊又有石欄相映襯,石欄邊三三兩兩地倚着幾位老人,深邃的目光凝視着河面,彷彿要看穿小鎮悠遠的歷史。

也許先生描寫的才是最真實的江南小鎮,我雖生於江南小鎮,但現代化的進程早已沖刷去了小鎮原有的古韻,只能在心底一遍遍勾勒小鎮的模樣。

如同先生之説,江南的小鎮沒有雀橋、烏衣巷的滄桑感,僅有的是那一份淡泊。江南的小鎮不屑於榮華,因此沒有磅礴的氣勢,有的只是幽幽的山林,悠悠的水流,自古以來都是這樣,不曾有過升沉榮辱,只默默滋養一方土地,養活一方百姓。

江南的百姓是江南小鎮的代言,誰都不能否定他們的樸實、淳厚,即使他們比喧鬧的都市人多金,也寧願淡泊處世。他們的生活永遠是忙碌而安靜的。伴着清晨的炊煙,小夥子們繫好衣帶,解開系在碼頭上的繩索,踏上一條船,慢慢滑動雙槳,悠閒地哼着江南小調,逢人便裂嘴笑着打招呼。他們駕着輕快的小船,漾起層層水波,駛向遠方。撒網、收網、撈魚,一天的勞動就如此簡單。而婦女們則倚着窗,靜看家人的船駛向遠處,然後洗衣,織布,燒菜……

江南的小鎮,沒有多少道路,河流就成了小鎮的血脈。的確,沒了河流,就不叫多水的江南,柔情的江南。江南的河流縱橫交錯,河裏來來往往穿梭不絕的船隻,把小鎮的各處都連接了起來。而河裏純淨清澈的水則把人世的喧囂、滔滔的名利全部沖洗盪滌,讓心靈得以淨化。

想着餘秋雨筆下的江南,耳畔迴盪起一首童謠:“搖啊搖,搖到外婆橋……我幻想自己坐於船上,穿過一個個橋洞,淺渚波光雲影,撲面而來的空氣帶來的古意滲透全身……江南小鎮的河總給人童年、故鄉的感覺。

讀完了全文,我忽然希望去踩踏青石路,舀舀小鎮水,訪訪江南人,感受江南古鎮的文化,看穿歷史在小鎮留下的倒影。

讀《文化苦旅》有感9

《文化苦旅》是餘秋雨的一部重要作品,這部書描寫了祖國各地濃郁的民族文化,悠久的歷史,美麗的自然風景,通過小小的字體來展現深刻的文化的濃厚的風韻。

我拿這這本書,心中湧起無數的感慨,文化苦旅苦在何處呢?是旅行的苦嗎,是對文化細細品位而產生的苦嗎,我想這都有吧。整個書都是作者在旅行中對苦難歷史文化的深思,穿越空間,穿越時間,在思考之中旅行,在體會中旅行。從古代到現代,從風土到人情,緩緩的流入到書中,跨越了時空和空間的界限,通過一幅幅生動的畫面,一行行精彩的文字。描寫了這苦難的民族的苦難歷史,展現了多姿多彩的文化。

最令人難忘的怕是這個悲劇的人物了,餘秋雨在《信客》這篇裏道出了信客充滿艱辛的一生,他是一個真正的默默的為人們奉獻自己一生的人。在當時通信極端落後的時代,信客是唯一連通這個小鄉村與外面世界渠道,就是這個小小的通道聯繫多少期待的心,聯繫多少漂泊的心。他在走南闖北的信客生涯中,遇到多少難言的辛酸,吃最差的飯,坐最差的車箱,甚至用自己的雙腳跋涉千里。作信客這個特殊的行業,人們既需要他,又防備着他,使他倍感人生的無奈。他在作信客時,不忘同虛假與醜惡做鬥爭,同時又以一顆寬懷博大的心原諒他人,他的艱辛贏得人們對他的尊敬。學校需要老師時,他又去了,他以自己的巨大的人格魅力,使一批又一批的學生走進知識的殿堂。而他自己呢?終身一人,同時因做信客而得的疾病摧毀了他的身體,我們在他的艱辛中看到他的偉大。他是我們民族的縮影,我們不是有眾多人們默默的日以繼夜的勞動,為着他人無怨無悔。

還有《都江堰》,作者高度讚揚了她的歷史作用,認為只有她才是真正的造福於這個民族的偉大工程。作者通過她與長城比較,長城、只是這個苦難的民族給地球留下人類意志力的標誌,留下孟姜女哭長城這個悲傷的傳説,留下千萬個支離破碎的家庭,而都江堰呢,給人們帶來的是潺潺的流水,滋養這博大的土地,造福於人民。正是這寂寞的堰,這脈脈的流水,日日夜夜的書寫着這真正的歷史。通篇文章以波瀾不驚的平靜談論着這苦難的民族近千年的大起大落,讚揚了真正造福人類的工程和造福於人類的人。

從個人到社會,從古代到現代,一個又一個曲折宏大艱辛的片段,構成豐富多彩的文化,它是苦的也是幸福的。歷盡滄桑也許是一個艱難的過程,但也是一個造就偉大和美麗的可歌可泣的過程。

讀《文化苦旅》有感10

聽説餘秋雨,是因為他的《文化苦旅》,卻一直沒有拜讀。

看見餘秋雨,是在中央電視台的青年歌手大獎賽上,他作為點評嘉賓。此時的他,已經是家喻户曉的文化名人了。温文爾雅,侃侃而談,知識淵博卻稍顯??隆K?蓯竅窀齟┰嚼?返睦先碩閲切┖笱Р謊崞浞車淖蛔喚袒澹?員饒切┛坷茲擻鎇院圖餿衽?覽椿┲諶〕璧拿?思偽觶?嶽?酚胛幕?奶窖埃?顧?緣煤裰匭??埠竦佬??/p>

拜讀餘秋雨和他的《文化苦旅》,是女兒上高三後帶回一本《文化苦旅》來,因為驚異女兒已經開始讀這樣的書了,拿來看了看,上面全是女兒的圈圈點點,還有旁批。更是驚異!於是埋頭看起來。

這一埋頭,再難抬頭。不知不覺中,被它強烈的文化氣息所吞噬,被它厚重的歷史氣息所淹沒!

人們常説: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似乎這樣就可以學富五車。其實未必,關鍵還是如何讀,如何行。餘秋雨的《文化苦旅》告訴了我們:讀要用心,行要用情。

他是一個古人,青衣長裳,峨冠博帶;他是一個學者,嚴謹勤勉,博學多思;他是一個詩人,浪漫多情,字字珠璣;他是一個旅者,踏遍千山,尋遍萬里;他更是一個憂患者,一個尋根者,一個思想者!

他輕鬆地穿梭於古代和現代之間,將厚重的歷史疊加在歷經滄桑的古蹟上,人文氣息撲面而來。他以今人的眼光探尋古人,勝負難料;又以古人的眼光審視今人,得失自知。

常常在想,學習語文,必研歷史。“讀史使人明智”,似乎還不在此,它能夠使人的思想變得深邃,情感變得凝重,眼界變得大氣。餘秋雨之為餘秋雨,《文化苦旅》之為《文化苦旅》,與他是個歷史學家是分不開的。歷史學家的底藴,文人的情懷,詩人的氣質成就了餘秋雨,也成就了《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之“苦”,不在“旅”,而在“尋”,他以一個現代文人的身份,穿行於長長的歷史隧道中,追尋着古人的足跡,追尋着中華文明的根,難免會帶着一種滄桑感;他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審視着現代文明與傳統文明的碰撞,難免會有一種憂患意識。

真的驚異他豐富的想象力。他與百年前的王道士面對面,發出痛苦的吶喊,進行着無力的控訴;他與千年前的柳宗元夜半晤面,暗自神傷,又暗自慶幸;他與三萬年前的古人類走進白蓮洞,一同走進,又一同走出。

總是被他深厚的文化底藴折服。儒佛道,信手拈來;古今事,娓娓道出;文學的、歷史的、藝術的、哲學的,如數家珍。

大概這樣的文人也有其勢難負(非“其實難副”)的時候。讀《道士塔》《莫高窟》《陽關雪》《柳侯祠》時,總是覺得他在面對眼前所見時有一種如鯁在喉不吐不快的情感在裏面,因而情感深沉,筆墨流暢。可讀到《江南小鎮》《寂寞天柱山》等卻忽然有了種“強説愁”的味道。以為是這些篇目出自同一人之手,自己讀時產生了審美疲勞,再讀,再比較,仍然是這種感覺。於是胡亂猜想起來:名氣大了,約稿的多了?到個地方一定要寫點什麼,自己給自己施壓了?因而有時也勉強為之?可青城山不是也沒寫麼?也許,是我多慮了,也許,是我的欣賞水平層次不高。都可能吧!

瓦匠,瞄匠,我就是個無事幹!

讀《文化苦旅》有感11

漂泊旅程,莽蒼大地,行過之後,是苦澀的回味。走走停停,華髮早生,苦到極致,是甜美的昇華。

曾經有位哲學家説過:我們所敬畏的,除了天上的星辰,就只有人類的內心意識。一個漂泊孤旅的行者走遍中國,用良知書寫了一篇篇發人深省的感悟。人生百態,心之所在,處處是花開。——邂逅《文化苦旅》

一路上,餘秋雨先生引領着我踏遍祖國大江南北,領略大自然的美好風光,深思着中國文化的發展。他的探索之旅不像陳景潤那樣在字母的世界中遨遊,可以説是飛翔,從山腳飛向山頂,從江南飛向更遠的地方。

第一站,我們來到了道士塔。青磚黃泥,再普通不過,細細探索,才知大有玄機。當那王道士開掘了一門永久性學問的洞穴後,這兒再也不普通。是正用在阿諛奉承的官場中的中國古文物,它們的清白也漸漸被抹黑。加上外國友人的不客氣,王道士的傻笑,中國古文物就此一車一車安全運出國境,王道士與外國友人的寒暄,是一種恥辱。再乘船去三峽吧。也許三峽之流正是為了李白和劉備這兩股主流而日夜不息地急流着。放眼現在,三峽大壩工程的逐步完工,中國人逐漸滿足了自己對能源的需求,這無不是三峽的功勞。它藴藏着無限的能源和智慧。

也許人的良知會被浮華所擾,但有這樣一座千年古城,忠於良知,靜看世俗紛擾。它就是《白髮蘇州》。作者以悽美柔麗的小橋流水為背景,將清閒婉約的江南文化表現得淋漓盡致。蘇州的嫻靜,就像一位婷婷裊裊的豆蔻少女,有的只是吳儂軟語,卻可以與你小憩在鬱鬱葱葱的園林。然而歷史待它不公,成王敗寇,一夜之間,彷彿老去。如今的蘇州,已是一位白髮蒼蒼的老者。但在無數小巷中,無數門庭裏,藏匿着無數千百年厚實的靈魂,使蘇州保留了風韻的核心。

“它只是一個藏書閣,但實際上已成為一種極端艱難,又極端悲愴的文化奇蹟。”在《風雨天一閣》中,作者直接將筆觸指向了文化良知,展示出中國文人的心路歷程。天下不乏愛書者,可是他們所鍾愛的書,有的葬身火海,有的zou私海外,轉眼就成了過眼雲煙,徒留一聲歎惋。

總覽全書,作者的文字無不在呼喚人們內心深處的良知。這辛苦的遊歷,藴含太多歷史的厚重,我們蒙塵的心需要一聲吶喊。或許多年後。浮沉在忙碌的生活中,許久未讀此書,當日的感動已隨青春逝去褪色。但我永遠記得,它曾觸動我,教會我忠於良知。

讀《文化苦旅》有感12

雖然這本書我讀不太懂,只挑了幾篇感興趣的細細讀了讀。本來我以為是遊記,但細細看,表面是寫美景,其實也揭示了中國文化巨大的內涵,能反映作者的生活、思想。

《莫高窟》讓我更深地瞭解了當時人民的愚昧,王圓祿的滔天罪惡,認為牆上的壁畫很是難看,所以刷了白白的漆,洞窟內終於像一個人住的地方了,但是,莫高窟原本紛繁的內心逐漸走向空洞與蒼白;因貪財,把經書壁畫,賣給外國人。這是國恥,我們永遠不會忘記。

其中我讀的最多的是《江南小鎮》這篇。文中描寫得很美,但作者好像還是掩蓋不住心中的苦悶。想到這種平靜想到的苦悶。精緻的石橋,依山傍水的房屋,白白的輕盈的炊煙,再看看那水中倒影着的柳樹、房子,一切都顯得格外幽靜,書中的江南小鎮卻給予我一種回到家中那般安閒,那般享受。與世隔離,沒有喧囂,沒有競爭,沒有艱險,如同作者之説,江南的小鎮沒有雀橋、烏衣巷的滄桑感,僅有的是那一份淡泊。江南的小鎮不屑於榮華,因此沒有磅礴的氣勢,有的只是幽幽的山林,悠悠的水流,自古以來都是這樣,不曾有過升沉榮辱,只默默滋養一方土地,養活一方百姓。

這讓我想起了我去烏鎮遊玩時看到的。去烏鎮的路上,已是細雨綿綿,煙霧朦朧,並不像無錫那樣灰濛濛。第二天,地上濕濕的,空氣裏夾雜着泥土的芳香,我們去了西柵。來到那,租條小船,漁夫為我們划船。左看看,右看看,黑色的房子襯着碧藍的天空,沒什麼陽光,讓人心曠神怡。再加上沒什麼人,更顯自在。

下了船,走在深青色石板路上,窄窄的小弄堂,周圍的房子都挨在一起,高高的門檻,古色古香。周圍的房子,都是些小鋪子,不管大小,每個裏面都濟濟一堂。這時,陽光也來湊熱鬧,更顯生機。

現在的無錫,已早已不是這樣的,也許餘秋雨描寫的才是最真實的江南小鎮,我雖生於江南小鎮,但現代化的進程早已沖刷去了小鎮原有的古韻,只能在心底一遍遍勾勒小鎮的模樣。

餘秋雨走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這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用心思細膩的筆觸,寫下了這本書。它不是愉悦的遊記,是苦澀與辛酸。

讀《文化苦旅》有感13

一路走來,沿途的風景,被沉重的歷史籠罩,被歲月的文化薰陶,彷彿那一處處的古蹟在過往中醖釀出了一種經久的苦澀,那麼鮮明,於是也該平一平心,迴歸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題記

我很想去作一次旅行,一次只有一個人的旅程,沒有太多濃重的色彩,就這麼走着,去到一個充滿古韻文化之地,感受時光變遷的痕跡,文化的薰陶。

當那些繁華過後的寂寥,文化背後的故事,歷史的沉思摻雜着你的回憶而湧現出一種複雜情感時,便會體會到一種別緻的情。我知道此時我的心境正是餘秋雨當年的心境,但是他卻是已經真真正正地進行了這樣的一場旅行。

輕輕合上《文化苦旅》,再一次的體會,也不再是當時懵懂無知地沉浸於景的淺思維,只覺得淡淡的愁緒與一種難以名狀的複雜心情在心中揮之不去。或許這就是所有讀者的感慨與共鳴吧。

從滾滾黃沙的大漠到温婉柔麗的江南小鎮,從絢麗的敦煌壁畫到荒蕪的廢墟,餘秋雨一直都在追尋着古人的足跡,不論是風土人情,歷史人文,山川萬里,似錦繁花,無一不可入題。他不是憑空而論,而是對國內外文化進行考察和思考,結合自己的人生體驗和對社會,歷史文化的深刻認識而由心撰寫。他寫出了這一代中國人心中的糾結,寫出對文化的思考,也就是這樣,文化苦旅才是為我們所鍾愛的吧。文化苦旅,這樣一個富有詩意的文詞。它所承載的,是夾雜在旅途中的歡心,喜悦,澄澈,又是哀傷,反思和沉鬱,種種情緒交錯相融匯成了一個看似簡單的卻又複雜鮮明的字眼“苦”。何又為苦,是旅程苦,文化苦,還是歷史苦,這一切的一切,我們都無法知曉。承以文化二字的“苦”意味深遠。

淅淅瀝瀝的風雨迷失了石窟最初的模樣,混混亂亂的風塵換來了如今的恥辱。這一切源於愚昧無知。在百年前,那個敦煌石窟的罪人王道士做出瞭如此讓人痛惜的事。他目光呆滯,畏畏縮縮,只是個農民,卻摧毀了敦煌璀璨的文化。他粉刷了洞窟的壁畫,損毀了塑雕,致使文物一車車的流失,換來的只是極少數為他所用的錢財,留下的只有那麼丁點讓人仍存念想的文化。文化因無知而粉碎,應該憎恨還是可憐?”我好恨!”這是餘秋雨發出的感慨,文人在恨,研究院的專家在恨,或許大家都在恨。一字字像什麼?不華麗卻湧自肺腑。要責備嗎?或許不用,因為國人仍在努力,撥開烏雲,讓世界都知道中華文化的價值。

這一段旅程艱辛如此,其他古蹟卻又是另一番風采。靜謐優雅的江南小鎮,恬靜的陽關雪,還有浩淼的洞庭湖。不知是否仍有“碧瓦銜珠樹,紅輪結綺寮。無雙漢殿鬢,第一楚宮腰。”的景緻,“西出陽關無故人的”的情節,“北通巫峽,南極瀟湘”的輪廓。曾經的文人墨客書寫過的詩句,那些滿含的情感是否猶存。靜聽着千百年來不曾改變的風聲鳥聲,是否依舊能感受到那種久遠

文化,文化,依舊是那個熟悉的詞,現在對文化遺產的保護已經可以讓那些渴求文化的人稍稍寬心了。而我們日益繁重的文化也是一種汲取文化的過程。在這個夏季,文化苦旅讓我明白了文化,學會更深沉的思考某些事物。而餘秋雨告訴我們的是那中國文化落在山重水複,莽莽蒼蒼大地上的真實的步履。

讀《文化苦旅》有感14

蝴蝶的美麗源自黑暗束縛中無數次的蠕動,掙扎,破繭而出的是令人驚豔的新生命;流星的美麗源自相互間劇烈的碰撞,劃過天際的是生命華美的綻放。

輝煌的勝利成就了生命的高度,而成功的背後卻浸透着奮鬥的淚泉,灑滿了犧牲的血雨。決勝,在看不見的地方,它可能是水滴石穿的執着,可能是小草破土而出的力量,可能在我們勇敢前行的每個腳印裏。

中華五千年文化源遠流長,而這其中的波折也跟其歷史的長度成正比。幾經波折,不斷改變,改進,創新,變革。文化的旅程是苦是澀的,而文人們要在這文化的苦旅中前行更是非常的艱難。他們中,有不少人沉沒在了歷史的長河中,從此銷聲匿跡。但也有一些人,憑藉着自身的堅忍與頑強成功了,每名佳作都流傳千年。正如書中柳侯祠的主人柳宗元。

沿着歷史的長河漫步,易安居士在孤獨中化悲痛為力量,與低徊婉轉中吟唱出了綠肥紅瘦的絕妙辭章;東坡居士樂觀曠達,屢遭貶謫,以樂觀幽默化解人生的痛苦,於曠遠中留下大江東去浪淘盡的千古絕唱;遠離了春花秋月的李煜在東風又起的小樓上吟唱一江春水向東流的悲歌,萬千愁怨在堅強的默然承受中成就了詞帝的盛名。

他們,有着我們不曾深切體味的孤獨和痛苦,然而沉默裏的那份堅忍和承受讓他們積蓄了生命的力量。最終,生命如煙花般催然綻放!

塞外飛沙,冷風拂面,蘇武北海牧羊,飲雪吞氈,在冰天雪地中苦忍19載,一顆赤膽忠心如烈火般未曾冷卻。遠離故國山河,卻不移心中那份守望的精神,富貴不淫,威武不屈,他用一個大丈夫頂天立地的脊樑擔當起人間大義,鑄就了千古忠魂。是信念,讓他堅守;是責任,讓他擔當。蘇武仿若空谷幽蘭,志潔行芳,一股幽香永駐人間。

每當我們羨慕別人的非凡成就時,是否清楚,在這勝利的背後,有着我們看不到的無法想像的艱辛。成功,不是一日就可完成的,它需要我們一點一滴的努力付出,淚水,汗水,甚至是我們鮮紅的血液,都是取得輝煌勝利的滋養劑。

其實,那些隱藏在背後的堅持、忍耐中的執着才是決定勝利的地方。

讀《文化苦旅》有感15

每個人行走在生命的路上,也許面對的會是一段看不到終點也不會有歸途的長路,總覺得通往遠方的終點會有幸福存在,所以就會走,會想去追尋幸福的所在。

身為一介文人的餘秋雨或許已然厭棄了世間浮華,所以他踏上了這趟文化苦旅,於是,在他褪色的青衫裏,才有了《文化苦旅》的出現吧!

我跟隨着他的腳步也在找尋。從輝煌的莫高窟到古老的白蓮洞,從靜若處子的西湖到氣勢磅礴的都江堰,他走過了很多地方,也被震撼了很多次。

當看到道士塔時,他發出了“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傾斜也只是對牛彈琴,換得一個漠然的表情”的感歎。在看到莫高窟時,他發現“這裏有點冷,有點野,甚至有點殘忍。”“這裏的雕塑,脈搏和呼吸,掛着千年不枯的吟笑和嬌嗔,”“這裏不存在刻板,刻板容不下真正的人性。”於是他被中國古代燦爛輝煌的文明震驚了。

走到陽關後,看透了“嚮往巔峯,嚮往高度,結果巔峯只是一道剛能立足的狹地。世界真正温煦的美色,都熨貼了大地,潛伏在深谷,君臨萬物的高度到頭來只構成自我嘲弄。”也許就是這樣,我們渴望成功,渴望萬眾矚目,真正得到後卻發現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因而就會後悔,也正是因為這種心態才會構成我們到頭來的自我嘲弄吧!餘秋雨似乎很早就明白這一點,所以他走過了白蓮洞“宏大的世界常變成一個孤島,喧騰的人生有時比洞中還要冷清。”人性是一種沉澱,一種人性的沉澱,平靜的生活才是人本身最原始的生活。就這樣,我跟隨着他一路旅途走過。

從《文化苦旅》中我明白了一點,人要到達彼岸,實現心中的夢想會有喜悦,但挫折也是無可避免的。這是一種過程,一種不會因時間的流逝而消逝的過程,他會在生命中沉澱成一種更為廣博和荒涼的沉默所在,即使需要付出太大的代價,我想我也不會退縮。

因為不會退縮,所以我用心丈量着《文化苦旅》的腳步,並願意追隨它,在路上,走着,一直走下去。

標籤: 苦旅 有感 彙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wenhua/gvqdr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