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文化 >

信息社會的文化帶來的審美退化

信息社會的文化帶來的審美退化

技術進步並不必然帶來文化進步。相對於科技發展所能提供的成長空間,文化填充滯後,對機會的利用有一個反應與消化過程。特別值得警惕的是,技術與文化之間不是絕對的正向關係,存在着逆動危險,換句話説,技術進步有可能帶來文化退步,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南轅北轍的事並非空穴來風,在歷史上時有發生。風水先生們手中的羅盤就是技術進步的產物,但是它強化的是迷信的程度。

信息社會的文化帶來的審美退化

堪稱技術革命的技術進步在人類歷史上只發生過兩次,蒸汽機開創了工業社會,計算機建立了信息社會。技術進步所起的作用是個案性的,只添加了文明要素,而技術革命所起的作用是結構性的,重塑了文明模式。技術革命的正面價值具有里程碑意義,負面價值則具有潛在的顛覆危險。工業文明威脅自然生態平衡,信息社會危及人文生態平衡,前者有目共睹,後者初露端倪,學術界對此應該高度敏感。本文以審美退化為例,來分析信息社會的文化弊端,希望能窺豹一斑。

一、藝術民主與審美張力退化

“拓荒者在孤獨中死去,正好説明藝術家在精神世界裏遠遠地走在一般人的前面。”[1]藝術創作需要超常的技能與素養,特別是經典藝術作品,只有大師們全身心地投入才有可能推出,即使這樣,也並非件件精品,時生遺憾。大師不僅是藝術專家,還是文化裏手,藝術修養達到一定境界,就到了質變前夕,需要突破的就不是藝術問題,而是文化問題了,人的綜合素質在發揮昇華作用。藝術欣賞是大眾行為,其平均水平與創作之間有一定的落差,藝術高於生活就高於大眾,生活是大眾的生活,不高於大眾,就不能高於生活,要高於生活,就必然高於大眾。這不是精神貴族意識,而是藝術的社會使命,藝術家對大眾審美判斷力的提高負有責任,要忠於這一職守,無視責任就是失職。創作與欣賞之間的落差會產生審美張力,張力就是動力,推動藝術家與接受者相互影響,使兩者的水平交替攀升。

藝術家對欣賞者的積極影響是審美張力的一度推進,前者為高端衝擊要素,後者為低位接受平台,這是一個由上而下瀑布式的垂直施力過程。藝術精品、特別是那些史詩性的鴻篇鉅製,在內容上博大精深,在形式上鬼斧神工,大眾要想全面感悟與深刻理解需要豐富的知識與厚重的修養,對欣賞難度的克服恰好是接受者提高的過程,在文藝批評的引導下,在個人感悟的摸索中,人們可以逐步“獲釋”,在審美突破中得到愉悦,多數人能接近作品境界,這是“近知”狀態,少數人會達到“全知”水平,個別底藴厚重的欣賞者甚至能產生“超知”感悟,生成思想大於形象的創造性體驗。藝術家的素養對象化為作品,作品對象化為接受者的素養,音樂培養了會聽的耳朵,繪畫培養了會看的眼睛,藝術家與欣賞者之間的落差縮小了,審美張力隨之趨緩。

欣賞大眾對藝術家的積極反作用是審美張力的二度推進,這是一種由下而上的噴射影響過程,欣賞者處於低位,但是水平已經迫近高位,成為施動者,在後續欣賞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藝術家雖然處於高位,但是已經感受到了迫近的壓力,成為受動者,在接續的創作中要提供水平更高的作品。隨之大眾不是消極的被塑造者,而是積極的審美建設者,他們施加的垂直上推壓力以兩種方式出現,一種是顯性的,欣賞者通過媒體直述對作品的感受,通過購買行為表達讚許與支持,這裏面就包含着新的期待;另一種是隱性的,也是長久的,欣賞者在精英藝術的影響下進入新境界,雖然對具體的藝術家沒有具體的希望,但是對整體的藝術發展有了新要求,原地踏步的作品不會再產生高峯體驗,如果同水平復制,欣賞者就會用腳而不用手來投票,這就迫使藝術家努力提升原創能力,以便拉開與欣賞者的距離,距離產生美,張力便就此恢復了。欣賞者提高了的素養刺激了藝術家,藝術家將再提升的素養表現在作品中,這就是“反對象化”過程。

在兩度推進中,藝術家與欣賞者的落差從大到小,再從小到大,審美張力在縮與伸中顯示出彈性,前肢爬升,後肢跟進,社會審美質量蠕動前行。如果把兩度推進前後連接起來,對象化與反對象化就構成了藝術家與欣賞者之間的.互動循環,社會審美水平在周流往返中螺旋上升。假如張力趨近於無限,藝術家與欣賞者之間的距離太遠,就會失去溝通,大眾會覺得作品高不可攀;假如張力趨近於零,藝術家與欣賞者之間沒有了距離,就成了扁平結構,失去高聳間距,就會失去提升空間。所以,保持適度的審美張力,是社會審美髮展的良性狀態。但是到了網絡社會,這種情形發生了變化。

電腦、通訊、信息連接起來,構築成所謂“賽博空間”。在賽博空間中,信息是過剩資源,注意力是稀缺資源,人的注意力基本恆定,而信息量卻以幾何級數增長,剪刀差越來越大。有關誰的信息被更多地分享,誰就佔據了社會高端,反過來講,誰佔據了社會高端,誰的信息就會被更多地分享,“今天精英們無可爭議的共同特徵即優越——優越只不過是大眾注意力主要獲取者的一種狀態而已”[2]。許多個人與社會組織充分關注自己在賽博空間中的形象,追求良好的知名度與美譽度,以積聚無形資產,獲得成功。為了更多地佔有注意力資源,需要將自己最美好的一面放大。

引起注意有很多手段,而藝術化無疑非常有效,造型效果、語言符號與編排結構上的審美構思,會藉助愛美天性,喚起網民的瀏覽興趣。藝術加工如果以注意力為目的,就必然產生包裝設計理念,追求形式魅力,以快速吸引眼球,這樣,內涵建設就成了第二位的問題。為了不在電子海洋中銷聲匿跡,必須調集儘可能多的審美要素,積聚高速高壓焦點穿透力,在界面與網民之間形成無障礙通關,必須重視表面效果,點擊與閃現過程沒留出思索時間,所以,不能設計欣賞難度。水平越是與接受者接近,被瞬間關注的可能性就越大。藝術家的高標準設計需要進行深度理解,需要欣賞者停下來玩味,甚至需要反覆推敲,這在高速運轉的互聯網上,很容易失去被注意的機會。

在影視文化中,包裝特權在明星,大眾只是旁觀者。而在網絡文化中,誰都可以成為包裝主體,都能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終端,在這個非中心,沒有上屏的守門人。而且技術化的網絡介質對藝術化的網絡內容有巨大的支持能力,人人都可以自我包裝,電子繪圖工具、複製拼接功能、各種數據庫,都使設計簡單化了,網民要實現自己的想象,不需要長時間的藝術與技術訓練,網絡帶來了藝術設計的平民化與世俗化。然而,世俗化很容易降變為庸俗化,網民表面上是自主的,掌握着設計自由,而其藝術素養侷限使其受到自我束縛,依然是套中人,模式化不可避免,惡劣的個性也時常出現。

除了藝術設計之外,網上藝術創作大眾化也方興未艾,網絡音樂、網絡話劇、網絡繪畫、網絡文學遍佈電子社區,公共藝術從公眾中生成,每個人都可以自由地創作與發表作品,隨意編寫個人神話,實現自己的藝術家夢想。網民甚至可以進入他人網頁去修改別人的作品,創作者只給出文本,接受者參與“大合唱”。新藝術環境造就了網絡民間藝人,他們與傳統民間藝人不同,並不展示祖傳的技藝,而是在技術所提供的模式中表現自己的即時感受,他們使創作生活化,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並不追求其高於生活,藝術一旦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就失去了精品化機會,網民在玩藝術,很像卡拉OK演唱,自娛自樂,沒有了神聖感,喪失了嚴肅性,製造出大量廉價藝術品甚至偽藝術品。

網絡設計與網絡創作來自網民,形成了新的範式,這是一次大解放,藝術民主潮流勢不可擋。但是冷靜地分析起來不難看出,這不是真正的藝術民主。編輯等守門人失去了權威作用,合理的遴選機制被淘汰,網絡天才被淹沒在芸芸眾生之中,很難得到社會優質資源的特別培育,創作處於自在的混沌狀態中,絕對自由破壞了文化秩序,帶來的不是活躍,而是混亂,因為活躍的結果是精品的推出,而不是垃圾叢生。真正的藝術民主是為人民服務,並不需要、也不可能使人人成為藝術家,關鍵不在服務者是精英還是大眾,而在服務質量的高低,只要老百姓喜聞樂見,創作者就是人民藝術家,藝術就具有民主精神。藝術與科學一樣,在學術研究中,多數要服從少數,原創突破常常是個別人的成果否定了普遍認可的習慣結論。藝術創作也是個別行為,才情需要先天資質與後天薰陶,並非人人可有。

網民創作與網民欣賞是平行運動,創作者與欣賞者之間水平趨近,其間的互動是同階重複,創作者對欣賞者沒有拉力,欣賞者對於創作者沒有推力,兩者之間落差消失,沒有了勢能,對象化與反對象化的審美張力也就不復存在了。精英文化的價值軸心是超越性的生活意義,沒有藝術對大眾的超越,就沒有大眾的自我超越,整個社會的審美水平就會停滯不前。這種結果在網絡社會中的典型表現就是流行藝術走高,博雅藝術走低,“時尚”(fashion)變成“短暫時尚”(fad),亦即閃現流行,審美對象在變,審美水平未變。

二、虛擬社區與審美體驗退化

網民本身並不可靠,在網名的掩護下,人們可以肆意宣泄情緒,臆造離奇信息,甚至設計各種不負責任的惡作劇。生活中的我可能受到壓抑,有保護面具,而到了網上就把全面(特別是陰面)的自己釋放出來,甚至是發泄出來,這時,網上的我是真實的;另外一種情況相反,生活中的我是真實的,上網之後展示的是沒有實現的理想自我。

在客觀物質世界裏,生活與藝術之間有比較清晰的界限,實事就是實事,虛構就是虛構,生活的現象真實與藝術的本質真實不可混淆。而網絡情形變得複雜了,魚目混珠,真假雜陳,內容不真實,表現得可以很真實,甚至可以使真正的真實退色。網絡生活與實事有距離,是以虛擬方式展示出來的想象生活,網絡藝術與實事的真性有距離,網民的非專業化素質決定着他們沒有能力、也沒有自覺意識去追求生活內涵。這種雙重距離便是客體間性,網上生活與現象真實不同,網上藝術與本質真實不同。

在賽博空間裏,無論主體還是客體的虛擬性,都出現了視像仿真趨勢,亦即波德里亞所説的“類像”,它們可以無限複製,但與原有的模仿對象疏離,失去了真實摹本,創造出的是“第二自然”,從純化自然到人化自然,從人化自然到符號化自然,人們所面對的已經不是全息的真實物體,而是由1與0構築的二進位制的數字系統,儘管五光十色、氣象萬千,但是它只是瞬息萬變的電子信號,人們沉浸於這樣的類像世界中,把夢境當作了第一自然,體驗誤解是常態,體驗正解反而成了異態。網上以假亂真,網迷便弄假成真,身回現實,心滯網境,依然昏昏然於虛幻思維,虛實轉換困難,將幻像與實像顛倒,將虛擬社會的“真實感”混淆於物質社會的“真實性”,出現體驗倒錯。嚴重的會走向體驗對立,對於物質社會反應遲鈍,甚至拒絕承認真實的真實性,迷醉於“真實的幻覺”,從現實體驗自閉發展成網絡綜合症。

“在場”審美體驗與“在線”審美體驗不同,前者的感受是實地的,所面對的是物,感覺參與要素完整,是一種全身心的介入方式,而後者的感受是想象的,所面對的是“物象”,感覺參與要素不完整,是一種有限介入方式。“在線”審美以視聽為主,聽覺器官、特別是視覺器官受到特別倚重。在網絡上,質量比較高的畫面與聲音都被選擇、濃縮、裝飾或者強化過了,有網絡依賴傾向的接受者在這種環境中成長起來,視聽感受力特別發達,捕捉形色與聲音信號格外靈敏,出現視聽能力突進的片面發展問題。

全人的發展需要以“全感覺”素養為基礎,在大腦中樞神經的協調下,所有的體驗方式要共同運行,整個身心的進入是參與式的沉浸,不是旁觀式的品評,這就需要全進入的環境,只有身在其中,才有心在其中的真實,意境需要在氛圍裏把握,否則就感受不到藝術的熱烈。如果不在音樂會現場,只通過屏幕欣賞,就無法獲得高質量的全息美感,如果坐在音樂廳裏,身邊人的情緒,音樂家們與聽眾交流的情景,場面中的各種無形要素都會與音樂旋律協調起來,聽覺融於視覺,視覺融於整體知覺,更容易產生心靈震撼。在場審美體驗機會減少,綜合體驗能力就會弱化,影視文化具有遙距特點,已將大眾與現場隔開,像在現場而沒在現場,網絡的普及使這一問題雪上加霜。

人與世界的感覺溝通有五種方式,可以劃分為兩種類型。視覺與聽覺能夠脱離物本而存在,不與對象發生直接關聯,介質起傳導作用,進行遠距離感受,我們稱其為形象感覺;嗅覺、味覺與觸覺不能脱離物本而存在,必須與對象產生直接關聯才行,如果物不在場,只輸送間接符號,對接受主體不起作用,我們稱其為物質感覺。形象感覺具有心理性、想象性,易於形成美感,易於精神化;物質感覺具有生理性、官能性,易於形成快感,不易於精神化。在審美活動中,形象感覺是主要渠道,其中尤以視覺為重,物質感覺只起次要作用,是輔助方式,常常被人們所忽視。

但是,從本源上看問題,情況有些不同,美是一種生命現象,與物質感覺的關係非常密切。在中國語言中,“美”字被解釋為“羊大為美,主給膳”,從發生學上説,美與美味相通,雖然我們沒有更多的證據説明中國人的美學觀念起源於味覺,但是物質體驗的突出作用不可否認。它的重要性甚至被推向極致,產生了“”理念,“美感是人類快感中的一個特殊分支和高級形態”[3]。這種以快感為幹、以美感為支的觀點並不可靠,但是它可以用來説明物質感覺的重要性。人們的審美體驗如果完全倚重視聽而脱離物性,就會成為無根的精神活動,精神活動的質量也是要打折扣的。

物質感覺可以促進形象感覺的發展,人們非視聽水平提高了,視聽水平也會隨之提高,這是審美通感在起作用,各種感覺器官既能單相運作,又能在大腦的協調下相互呼應,相互內置。觀看屏幕上的服裝表演與面對面地直接欣賞服裝作品,審美效果並不一樣,因為觸摸服裝面料的質感會更好地把握肌理,而肌理美是服裝美的重要元素,形、色與視覺相關,質與觸覺相關,高水平的視覺思維應該具有形、色、質的三元能力,所以視覺與觸覺不是1+1的關係,而產生着系統效應,觸覺進入視覺體驗會使主體捕捉視像更加精到,這便是通感的力量。欣賞者的通感能力不強,會出現結構性問題,不能實現審美的全面均衡發展,所以必須整合聽覺、視覺、味覺、嗅覺、觸覺的感受力,在這方面,網絡文化的視聽雙相度有侷限性,其影響主要是負面的。

 三、信息崇拜與審美理性退化

美學研究人的感性存在,鮑姆嘉通初建它時的名稱含義就是“感覺學”,它從研究人類理性思維的哲學中脱穎而出,成為相對獨立的學科。但是美學所關注的並不是初級的自然感性,而是高級的社會感性,不可能完全擺脱理性的影響。審美的核心要素是情感,亦即對事物肯定或者否定的態度,它離不開基於本體認識的價值判斷,在“是什麼”、“好與壞”的看法之後才有“愛與恨”的結果,情與理必然相關。雖然美學獨立為一門學科,但是它仍然歸屬哲學,離不開理性的籠罩。藝術作品要努力擺脱概念化,但是後現代主義藝術的去理性化趨勢卻走向了極端,藝術家不能沒有思想,藝術大師未必是理論家,但一定是思想家,能見人所未見,發人所未發,在認識與表達上都有過人之處。

“在藝術作品中,中國古人所追求的是‘人之因小技而窺天地’即把握‘道’的存在。如果説在中國藝術中有所謂的‘本體’的話,那麼這本體便是‘道’。”[4]“道”在西方文化中也有表現,那就是“邏各斯”。藝術中的“原道”思想高揚了人類審美的理性精神,美是道的現象展示,道是美的靈魂,靈魂無形而有效,我們不能因為它不在作品中現形,就漠視其存在。即便那些充滿酒神精神的狂迷作品,也表達着作者對社會生活的偏執看法,這看法也是思考的結果,非理性主義者也有思想,只不過是表現着沒有罷了。

“賽博空間”(cyberspace)的前綴源於“cybernetics”(控制論),維納使用這個詞,意在強調對流動秩序的管束,從字源上看就有統治意義,控制與信息相關,也與人相關,控制了信息,也就控制了希望得到信息的人。從表面上來看,網上交流不是單向度的,而是交互式的,網民有了主動性,信息更加均衡,每個人都是終端,非中心化的矩陣結構形成了平權格局。但是,從實際情況看,人們並沒因此而獲得認知自由,你如何把握規律,如何得出結論,取決於你掌握了哪部分信息,信息決定機會,也決定判斷、決定命運,一個人的成功取決於他掌握信息的質量與數量,信息的不對稱就是權力的不對稱,壟斷核心信息的就是有權勢的人,但他們也不是真正的權威。因為任何人也不能整體地把握網絡,賽博空間具有無限性,就像上帝一樣無限,人們分辨與選擇信息的能力非常有限,結果信息的力量便膨脹起來,超越了一切人,包括信息強勢人物,成為反身控制人類的異化力量,信息與信息的傳播關係掩蓋了人與人之間的真實關係,人們敬重甚至敬畏它,能夠得到有價值的信息,就像得到了上帝福音,這便是信息崇拜。

在網絡社會中,“質量”與“量”的關係更加密切,要想成為最好的,就要成為最多的,點擊頻度是衡量標準,信息速度覆蓋廣度,代替了思想深度,也代替了思想高度,原創的理性思維需要反覆推敲,節奏緩慢,被高速進程中的信息所驅逐。賽博空間使地域限制消失,世界任何角落的人都可能搶走機會,沒有緊迫感就沒有了前程,這就迫使人們圍繞着信息形成快速反應習慣,知識傳播超過了科學研究,成為時代文化主流。網絡培育着“輕盈智慧”,信息流擁抱着智慧旋轉跳躍,青年型的“前喻”文化最具有時代性,透出更新活力與通靈之氣,熱門話題培育着小聰明,無暇於產生大智慧的深厚積澱,老年型的“後喻文化”重視歷史過程,在賽博空間顯得有些遲滯。網絡建立了搜索型思維方式,而且下載複製功能使創造變得很是機巧,修改與組裝成為捷徑,輸入與輸出之間不斷地轉換,加工過程簡化了,壓縮技術突出了,人們的思考缺少積澱時間,文化成果封存不到位,窖藏不充分,省略了理性的冷處理過程,厚積薄發成了保守的傳統習慣,人們急於求成,失去了積累耐心。藝術與學術出現了技術化、標準化傾向,只有文化快餐才能適應網絡吞吐量,文化大餐跟不上它的步伐,時見學術明星與高產作家,不見學術大師與經典作家,人們拋棄了“一本書主義”,追求著作等身,信息量大的成果領銜社會,人們不斷地獲得新符號、新概念,而不是新思想,很難產生藏之名山、傳之後世的標誌性力作。

維納認為,個人的衰落與大眾的興起是二戰以後最典型的時代特徵,人們由田園時期的“從主”,到市民社會的“從己”,最後走向傳播社會的“從眾”。信息流包括信息垃圾對人產生着持續衝擊,它們作為高階擾動要素,不斷地激發思想者的責任感,影響他們的定力,成為信息人,專注於大眾的關注,會使人進入泛知狀態。有所不知才有所知,正像有所不為才有所為一樣,某一點上的深知就像定點鑽探一樣,只要保持不間斷的足夠壓力,就能產生井噴式的思想靈感。藝術家與學者只有沉入靜默狀態,才能與宇宙精神對話,過度交流對理性深化無益而有害,交流可以深化認識,也會妨礙進入個人思想的獨有領地,相對封閉是積極的,它決定着開放質量。瑞士心理學家榮格主張定期地“退饋”到自我中去,這樣便可以激活潛意識中所擁有的智慧,週期性地補足靈氣,退饋不是龜縮,而是為了進兩步而退一步,是暴風雨前“如雷的靜默”,總是熱鬧地活着就沒了沉澱的機會。理性孤獨是智者的創造孤獨,決定着精英重量,心靈裏的自言自語很可貴,思想自留地不能共產,如果人人都能理解你,你就不是你,而是人人了,必須做好你自己,這樣,在社會才會出現一位個性的你,走向理性孤獨是自主人格的覺醒,是靈性之根,天才都有自己的苦悶,沒有孤獨作伴是最寂寞的,因為同樣喜歡安靜的思想就會離你而去。孤獨中藏有真誠,拋棄了矯飾與煽情,展示着童心,所以要看入生命深處,世界只有一個,而每個人的心中則另有世界。

電子社區中的語言處在衰落中,網絡上到處是文字垃圾,對其純潔性與規範性是極大的傷害,人們對它不以為然,是因為它負載信息的作用在淡化。如今進入了圖形傳播時代,圖像直觀,比文字能更容易捕捉到注意力,所以,圖像在逐步代替文字,成為賽博空間中的核心傳播方式,而文字則在慢慢地降變為圖像的説明。視像文化強於展示而弱於説理,它用造型與色彩表達感受,直接投影於人的視覺系統,可以省略釋義,不需要思想轉換就能傳達出意圖。與視像文化的感性特徵不同,印刷文化具有理性特徵,文字僅僅是物象符號,進入人的視覺以後,必須進行釋義,不經過大腦加工,內容就不能顯現出來,所以,在閲讀能力的培養中,便順勢開發了人的思維能力。基於視像與感性、文字與理性的聯動關係,網絡視像的進化就是感性的進化,網絡文字的退化就是理性的退化,網民在絢麗多彩的造型中樂不思蜀,抽象思維能力成長的機會便減少了,邏輯的萎縮不可避免。

“我們正在為頭腦與心臟尋找一個家園。”[5]理與情都需要自由伸展的天地,如果頭腦沒有家園,心臟也就沒有了,因為它們註定為比鄰。人的數字化生存不是文化的上佳歸宿,技術只是工具,不是主導,不能沉淪於技術主義,網絡對文化生態平衡是莫大的威脅,人類不但要有進入能力,也要有超越能力。如何在互聯網時代建設人類的精神家園,是新人文主義的重大課題,當網上新生代成為社會建設的決策與執行主導之後,這個問題會更加迫切,現在就進行深入探索尚有前瞻性,會使我們的研究比較從容。

標籤: 審美 退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wenhua/5v49j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