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文化 >

文化苦旅讀後感常用(15篇)

文化苦旅讀後感常用(15篇)

當閲讀了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文化苦旅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文化苦旅讀後感常用(15篇)

文化苦旅讀後感1

這是一本很厚的大部頭。

我隨手翻開一頁,“漂泊者”三個加粗宋體字映入我的眼簾,之後便是排列有序的一行行字。潔白乾淨的佈局抓住了我的心,勾起我的興趣。漂泊者,是在外遊蕩的的人麼。

縱觀全篇,除了首標題“漂泊者”再無其他。用其一其二這樣簡單明瞭的的方式似乎在含蓄地告訴我什麼。

我翻到的正好是“其一”篇目。是講一位新加坡的華族老人,林再有。他在在異國度過了他的一生,母國的商品支撐了他上半輩子,下半輩子因此而受到尊敬。每天,只要這位身材瘦小的老貨郎還在風雨驕陽裏一搖一晃,這些村落也就安定了。他沒有任何職位,沒有聚多少錢財,也沒做過什麼了不起的大事,但老人用他的貨郎,拴住了同處他鄉的華人同胞瑜家鄉代代相傳的生活方式的鎖鏈,這是所有漂泊者內心渴求,代表着漂泊者們對故鄉的不捨,以及隱含在日常瑣屑的無盡思戀。

老人到底沒有順溜到老。他的魚塘,他的海灘小屋,他的家庭動物園,也許都因迅猛的城市化而失去。島裏僑胞間的情誼也許會因此而淡薄起來,這種如朝聖般虔誠的對祖國眷戀的綿長生態也許會結束。

但老人是漂泊者,早已經習慣了告別。他一路遠去,四處打量,笑笑,道一句“入鄉隨俗,總得跟着變”。我知道,祖國母親與她的每一個孩子都有着斬不斷、隱藏於血管的密碼,在生活中悄悄表達。不然,那老人怎會如此安詳地守株待兔,等待魚蝦自來。

這分明是中國的血統給他一種違和的生態,與海鳴威《老人與海》中的老人是那麼不同,兩種價值觀,兩種文化在作者樸實真切的文字裏相撞又迅速逃開,引無數人遐想。

無論什麼時候,母國手裏牽拉出的線,真的是好長好遠,細密地接着無數海外遊子的心。

法國哲學家an現在七老八十,已經成了世界上讀者最多的哲學家之一,但一接受採訪,開口還是談他的故鄉羅馬尼亞。在一家沈博士所言“最純正倫敦風味”的咖啡座,裏面全是在他鄉的歐美人,沒有中國茶,講究的是印度的大吉嶺。到底是倫敦風味呢!

這樣綿長的生態只可感悟不可細説,真要好好品味,確實要從件件似乎毫不相干的事裏細嚼,猶如陳年美釀,須得先聞上一聞那飽含泥土深情的飄香,方可傾倒在半新不舊的瓷碗,三分滿,仰頭而盡,如瓊漿入喉,除了陣陣火辣似乎什麼都沒有。

正如沈老的稿紙,除了那一點點蒼老的跡斑,只是一片空白。大音希聲,大愛無言。

看着這樣優美而大方的文字,是一種視覺與感覺的享受,我受此啟發想了些別的。我的家鄉,是山東,風箏的故鄉。幼時常和父母到最近的廣場放風箏,那樣漂亮的燕子,在天空快活翱翔,他飛得越高,我也是越快活,手裏的不停地轉,扯得絲線颯颯作響,好像在激動地擺手鼓掌。但是它突然斷了線,在我最快活的'時候。

我看到他飛的越來越高,到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遠方。我大哭,它不管我仍在自顧叛逆地飛着,帶着長長的風箏線,消失在我的視線。

以前父母怎樣安慰都只是增加委屈,這樣的文字,竟讓我看開了!它掙脱我,是要到他所想到的滄海桑田,要到他所期冀的世界,它是那麼不幹被我調控,所以飛走了,先是無意,後是刻意地將我的痕跡帶到我所到達不了的世界,借它的眼睛,我得以看到這麼廣闊的世界。

我合上書,輕抿一口淡淡的綠茶,抬頭看向窗外,有人在放風箏,飛得老高,老高,火色的身影好像要衝向太陽。

我想,漂泊者正是如此吧,因着什麼緣由來到異國他鄉,改變命運的同時,也悄悄將處在深閨的老母親帶到了大眾視野。

文化苦旅讀後感2

“文化的旅程是苦,是澀,在這千年的歎息中講述苦旅。”翻開這本書,我跟隨着餘秋雨的腳步蹣跚在祖國的天南海北,荒漠戈壁、小橋流水,他千里行走,風塵作伴,用有限的光陰去探索古老的迴響。

在此之前,我未曾思考過那些歷經風吹雨打的古建築存在的意義,未曾瞭解過那些隱藏在背後深沉厚重的歷史。懵懂無知的我只能跟隨着餘秋雨亦步亦趨的推開那道隔開了歷史與現在的大門,在時光的長流中溯源而上,在歷史風塵中探索尋找,去探索我們未曾到達的彼岸,去追尋我們已經遺忘的過去。

這趟旅行是一場苦旅,但也是一場洗禮。

不只是簡單的旅行,也不只是對遺忘歷史的感歎,旅行的意義在於對現在、對未來的思考,對文化的繼承,對人生意義的追尋。人與人悲歡離合也好,千里共嬋娟也罷,再大豐功偉績,再強的不世之功,終究要被歷史的風沙掩蓋,創造的歷史終究會再變成歷史,留給後人的只有記載於書籍上的文字和一座座古老的建築。我們所要做的是對沉埋在歷史中文化的繼承,是對先人的智慧與經驗的汲取,傳承薪火,在前人留下的道路上繼續前進。

讀《文化苦旅》,品百味人生。在一場場對歷史的追尋對文化的思考中,我也隨着餘秋雨一同,一點點抹去心中浮躁,迴歸靈魂的質樸與本真。

對歷史探尋的`意義就在於此:返璞歸真,追尋歷史的過程也是對自己深一步的探索,讓自己暫時遠離塵世的喧囂,摒棄現實紛紛擾擾的浮躁,去思考、去追尋人生的使命,回想起自己的初心。

我的初心是什麼呢?合上書卷我自問到。作為一名中鐵電氣化局京滬高鐵維管人,保障京滬高鐵供電安全是我的使命,讓人民能享受到高鐵速度帶來的品質生活就是我的初心。

走一程路,品一段史。初心不變,使命不改。

文化苦旅讀後感3

一開始,寺廟似乎很容易跟學校搭上邊,連誦經都要説成“做課”。而學校裏的老師態度相反,一聽到誦經聲就會關上窗子,並不喜歡聽到這聲音。但看了國小生的作文,看見土匪在寺廟改過自新的事,老師便開始對寺廟產生敬畏之情。再後來,得知精通現代文化教育的李叔同去投向了佛教,老師們便對佛教非常敬畏了。

整篇文章連在一起,就講了現代文化教育和佛教的相互交融、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看完國小生寫的那個土匪故事,我非常震驚。進了一次寺廟而已,竟能使一個土匪完全變了,説明信仰對人的影響真的很大。

“以前的他,被上林湖的潮水沖走了。”——這個土匪在和尚們的唸經聲中改過自新了。學生們高歌的“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我也會唱,從小唱到現在,直到讀了《寺廟》這篇文章,我才知道它的作者李叔同後來去做了弘一法師。“這是倒退,還是提升?”我覺得是提升。佛教給人那麼大的影響,能讓一個土匪開始做好事,那麼我們就要去學習它的好的地方:教人向善。希望在現代文化教育和佛教相互融合中,讓佛教所提倡的“善”也能融入我們的`生活中,讓我們的生活環境更加美好。

能夠流暢地表達出自己的觀點,很棒。如果在遣詞用句上可以再“不厭其煩”一些,該展開的地方詳細一些,同時多琢磨原文那種深刻的表達,讓文章在清麗之餘,多一些“成熟”,那就更棒啦。加油!

文化苦旅讀後感4

讀了《文化苦旅》這本書,我感受最深,就是:“文人的魅力,竟能把碩大一個世界的光明找不到的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

我想,每一箇中國人都會有這種感覺,自我異常想去的地方,總是古代文人和文化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作者餘秋雨先生認為:“這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對我的長期薰染造成的,要擺脱也擺脱不了。”我想,這個原因對每一箇中國人來説,同樣適合。

大概,每一處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都需要一些歷史事件才能得以豐富,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古蹟,陳年的石頭和木塊也才能深深的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而文人的作用,也就是把古蹟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與人類精神感悟出來。所以,文人也是豐富歷史古蹟的內涵的要素。沒有了歷史事件與人物,人們對於無論有着任何意義的景觀都只會有:“自然的力量多大啊!”或者“古人的智慧與技術多高啊!”之類單純的讚歎,而永遠也不會有更層次的感慨。旅遊的更高層次,就是要領悟我們祖先的精神,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的傳統精神。

文化苦旅讀後感(二十):

初讀餘秋雨的《文化苦旅》總是感歎於他那伸張有力的筆法和豪邁中略帶悽苦的哲語。是什麼使得作者筆下的文章能夠吞吐千年,博通古今而顯得遊刃有餘?是一種閲歷,一種修養。大江南北,長城內外無處不見證着他那滄桑而深邃的足跡。就是這種閲歷和修養造就了《文化苦旅》的那種獨具風格的藝術特色:對於讀者來説,欣賞餘秋雨的美文在很大程度上留給讀者本身的是一種精神上的洗禮和文化省思的自由空間;就其作品本身來講,語言的詩化,敍事的故事化更給這部美文以強烈的美感。下頭就詳細將講這兩方面的藝術特色:

首先,文化省思,精神洗禮的社會功用是其主要的藝術特色。在《文化苦旅》中涉及的資料可謂古往今來,不僅僅有莫高窟的玄祕與聖潔,還有黃河禮貌的盛衰歷史,不僅僅有江南的秀美與嬌豔,還有廟宇的悠遠與深沉,在描述的字裏行間,作者的那種對中國歷史文化的見解很自然地融合到文章中去(這種文化見解包括了作者對歷史現象的批評,讚揚等態度)。讀者在閲讀的同時也潛移默化地理解了作者的歷史觀點,甚至理解了這種觀點,從而引發了讀者對文化的某種反思,在此同時讀者的精神也得到了洗禮。比如,《道士塔》這篇文章,作者並沒有過多的批評那個“王道士”,而是將“敦煌失竊”的過錯歸咎於那些官僚們的身上,讀者從這一點能夠聯想到當今社會,從而讀者的精神某種程度上受到了洗禮。

其次,語言的詩化,敍事的故事化也是其藝術特色之一。餘秋雨《文化苦旅》語言的詩化現象比其它作家的美文表現的更為突出,比如《江南小鎮》這篇文章中的語言就顯得那麼的富有詩意,異常是文章中引用了一些楹聯,例如“淺諸波光雲影,小橋流水江村”等;還有在《洞庭一角》中多次引用古代詩句,更添加了文章的那種詩韻味兒。另外在《廟宇》中作者詳細敍述了“胖和尚”與“瘦和尚”一些對話;在《風雨天一閣》中也描述了天一閣遭浩劫的一段細節等,這些故事化了的敍事成了《文化苦旅》的一大特色。

《文化苦旅》憑藉作者對山水的詩化描述以及對歷史事件的故事化敍事,來尋求一種對文化人生的省思和精神的洗禮,從而揭示了中國文化的巨大內涵。

文化苦旅讀後感5

看很久,心裏感觸良多,但確實不只這樣表達,所以只能説説我的想法,更準確的來説是拼湊雜亂無章的想法,我喜歡有感而發,不喜歡太過造作,或是漫無目的的寫一些東西。那樣很枯萎。

我以為,中國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工程不是長城,而是都江堰。

提起中國,首先想起的應該是長城,工程浩大,歷盡無數朝代依然屹立在地球的版圖上,站遠看,這個苦難的民族竟用人力在野山荒漠間修一條萬里屏障,所以不能無視他的軍事作用以及人類意志力的表現。每每在電視上看到長城都會感覺到它賦予歷史,賦予民族的厚重感。

但説起都江堰,哪是在秦始皇修建長城錢數十年就已經建成的水利工程,雖説它的氣勢遠不如長城來的浩大,但,他卻穩穩當當的服務於四川人民數千年,滋養着這片沃土,造福人類的作用遠遠大於長城。也是因為有都江堰才有諸葛亮,劉備的雄才偉略。也才有,張飛,關雲長,趙子龍的勇猛善戰。以及李白。杜甫等詩人的文采。

當作者寫到初來都江堰看到水利工程時的情景,他以那樣的一種情懷讚美都江堰的時候,我哭,真的`哭,我看只能寫到這,感動的毫無思緒,也不知道怎樣來敍述,但我很理解作者作為一個當代的中國文人,心中所掛鏈的,對於當今社會所迷茫的。不俱千辛萬苦的苦苦追尋中國真正文化行為。也很感動與驚歎作者描寫古蹟所用的詞句。是那麼平實而又不失大氣。確實寫不下去。

文化苦旅讀後感6

看完《文化苦旅》,我心中思緒萬千。從中國走向世界,留下無數足跡,見證了古埃及王朝前所未有的盛讚,驚歎羅馬軍隊不朽的戰歌,看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無情的大火吞噬了整個世界。在旅行的最後,他終於領悟了人生的困惑,回到了最原始的“生態文化”。

第一次讀這本書的人現在都上了年紀,舊版本已經成為中國三代家庭共同討論的話題。時間和文字在古老的庭院裏磨礪,這是一種極其温暖的文化存在方式。

萬千淒涼,如一場夢。能寫這樣一本書的作家必須是有故事的'人。餘秋雨先生恢復了唐宋八大家散文的尊嚴。在復旦大學空蕩蕩的外文圖書館裏,一盞燈,一支筆,一個飽經滄桑的年輕人,共同編寫了頗具影響力的名著《世界戲劇學》,至今仍是該學科唯一權威的教科書。

他也是一個不在乎名利的人,他毅然辭去一切行政職務,獨自一人遊覽了中華文明和世界文明最重要的文化遺蹟,對當代世界產生了新的思考。

許多世界著名的學術機構曾多次將他譽為“文采、學問、哲思、演講皆臻於高位的文學巨匠”。如果要問我崇拜的作家是誰,我會毫不猶豫地脱口而出:餘秋雨先生。

《文化苦旅》只是一本普通的旅遊書嗎?當然不是。這是餘秋雨先生在參觀世界上所有的文化遺蹟時所記錄下來的隨筆,是一本感人的文集。莫高窟、都江堰、三峽、廬山……通過對世界各地文化遺蹟的思考,他寫出了現代人與當今世界的糾纏,“保存”還是“埋葬”?誰想把自己的過去像亞特蘭蒂斯一樣沉入大海?

生命很長,如何計算它的長短?

雖然他很擔心,就像禹三過家門而不入,雖然他很掛念家人掛念,但他知道,自己肩負的使命是多麼重要。

文化苦旅讀後感7

隨着作者的腳步,我的心靈也進行了一次苦旅,從陽關到江南。

初見這本書,我對書名充滿疑惑:為何苦旅?既是旅行,為何突出苦字?帶着疑問進入書中,又瞭解作者的平生,我豁然開朗,有情不自禁,感歎起來。這苦字,有多含義。身體的勞苦。作者的旅行是完全自費的,而所到之地大多荒原而偏僻,步行之時最多身體自然勞累。但在作者心中,大概這遠行,這勞苦,都成為信徒朝聖聖地而遠行一樣的虔誠的心情,去朝聖千百年的荒廢古址。

眼見古址破敗之痛。作者所去的新疆,陽關,敦煌,渤海國,天一閣,所去遺址無不敗落,殘缺不堪,面對損毀的遺址,作者自然是痛心疾首,苦不堪言,

對謠言攻擊的痛苦。作者在苦旅中,苦旅後,受盡了謠言,誹謗,謾罵,及各種形式的人身攻擊。然而,在這謾罵聲中,並無一家媒體,一家報刊為他説一句公道話,為躲避攻擊,作者攜妻從上海遷至深圳。然而在這漫罵與孤獨之中,作者能繼續對此書改版,不斷寫出新的著作,實為難得可貴。

對文明衰落的悽苦。作者遠行出國探訪中東,希臘,埃及等世界文明遺址,又到歐洲,與中國進行對比。體現出中國文明的優勢與不足,對各地的`文明衰落深感悲痛。對當代文明提出緊迫提醒,也是痛定思痛。

理解了這些“苦”,也就明白了作者的心情了,也就理解了作者的深沉的筆調,悲痛的風格了。説這是“沉痛”,這是“流浪”一點也不為過。

從陽關到江南,只有苦,又不只是苦。這個字的內涵實在是太過豐富,讓人還甚為不解,就走完了全程。

文化苦旅讀後感8

《文化苦旅》這本書是餘秋裏教授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全書共235萬字,有三十七篇。這本書的介紹了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但是,在那一處處古蹟的的背後卻隱藏着人們不為人知的一面,而作者運其妙筆,給我的心靈寫下了“震撼”兩個大字……。其中最為感觸的是《道士塔》。

《文化苦旅》這本書在告訴我們中國古代歷史的同時,告訴了我們更深一層的道理,就拿道士塔的第二節來説吧,文章是這樣寫的:真不知道一個堂堂佛教聖地,怎麼會讓一個道士來看管。中國的文官都到哪裏去了,他們滔滔的奏摺怎麼從不提一句敦煌的事由?其時已是20世紀初年,歐美的藝術家正在醖釀着新世紀的`突破。

羅丹正在他的工作室裏雕塑,雷諾阿、德加、塞尚已處於創作晚期,馬奈早就展出過他的《草地上的午餐》。他們中有人已向東方藝術家投來羨慕的眼光,而敦煌藝術,正在王道士手上。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歡到洞窟裏轉轉,就像一個老農,看看他的宅院。

他對洞窟裏的壁畫有點不滿,暗乎乎的,看着有點眼花。亮堂一點多好呢,他找了兩個幫手,拎來一桶石灰。草扎的刷子裝上一個長把,在石灰桶裏蘸一蘸,開始他的粉刷。第一遍石灰刷得太薄,五顏六色還隱隱顯現,農民做事就講個認真,他再細細刷上第二遍。這兒空氣乾燥,一會兒石灰已經乾透。什麼也沒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淨白。道士擦了一把汗憨厚地一笑,順便打聽了一下石灰的市價。

他算來算去,覺得暫時沒有必要把更多的洞窟刷白,就刷這幾個吧,他達觀地放下了刷把。當幾面洞壁全都刷白,中座的雕塑就顯得過分惹眼。在一個乾乾淨淨的農舍裏,她們婀娜的體態過於招搖,她們柔柔的淺笑有點尷尬。道士想起了自己的身份,一個道士,何不在這裏搞上幾個天師、靈官菩薩?他吩咐幫手去借幾個鐵錘,讓原先幾座雕塑委曲一下。事情幹得不賴,才幾下,婀娜的體態變成碎片,柔美的淺笑變成了泥巴。聽説鄰村有幾個泥匠,請了來,拌點泥,開始堆塑他的天師和靈官。泥匠説從沒幹過這種活計,道士安慰道,不妨,有那點意思就成。於是,像頑童堆造雪人,這裏是鼻子,這裏是手腳,總算也能穩穩坐住。行了,再拿石灰,把他們刷白。畫一雙眼,還有鬍子,像模象樣。道士吐了一口氣,謝過幾個泥匠,再作下一步籌劃。今天我走進這幾個洞窟,對着慘白的牆壁、慘白的怪像,腦中也是一片慘白。我幾乎不會言動,眼前直晃動着那些刷把和鐵錘。“住手!”我在心底痛苦地呼喊,只見王道士轉過臉來,滿眼迷惑不解。是啊,他在整理他的宅院,閒人何必喧譁?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聲求他:“請等一等,等一等……”但是等什麼呢?我腦中依然一片慘白。

《文化苦旅》讓我領悟到了“苦”字的意義所在,更讓我學會了惋惜,更學會了如何不讓惋惜存在……

看這本書,同時還要慢、要細,裏面的思考,非常人所思,非常人所見。

讀了餘秋雨的《風雨天一閣》、《青雲譜隨想》等又讓我感受倍深,感受到了中國的文化人身上的良知和意志力。也讓我深深體驗了“書中自有黃金屋”。

文化苦旅讀後感9

天地如此之大,卻容不下幾個詩人嗎詩人是什麼是一個個自我的生命,還是藍天綠水間飛翔的那隻蝴蝶,是大自然的使者,這使者沒有翅膀,卻化為了詩人,揚起褪色的兩袖,在這天地間遺恨又遺恨。

漫漫長路。誰走的不艱辛,我們這樣走是為了什麼,當我們房間的燈越來越亮,我們船開的越來越快,耳邊MP3越來越響亮。我們又怎樣才能回到那個清晨,那個民族的清晨,那個民族的清晨,在眷眷長河上,劃出山水的船隻。那個有滿腔詩情的詩人和耳邊不停吱吱喳喳呼喚希望的鳥雀。

我知道一切都無法走至天荒地老。只是我們依然揚着頭迎接那無法永遠的承諾。生命對我們只是一次長途,而我們可愛的詩人呀,不安分的搖着船槳,走在我們前面,用他們的生命接受着一個世界的殘缺,用長途苦旅,孕育一個民族的精神。我們可以為自己而活,自私的活着,我們還有什麼資格,苦吟這世界太小,無法盛下我們的憂傷呢。我們是活得太過慎重,我們應該學會去理解沒有答案的問題,我文化苦旅三峽讀書筆記 們也該被不知名的東西驚嚇一下,回頭看我們走過的路了。

一句"美麗的夢流下美麗的憂傷"讓我們朝那淒涼的'歷史與文化斜瞟一眼。當我問你有何收穫時,你的回答是什麼呢是一次撕心裂肺的吶喊還是兩行清淚垂掛一個夜晚。這句詩是一個不安分的開始,還是完整的結束,一切只是為了刺醒我們民族的精神。

你來我往,波濤來了又去了,天地濕了又淨了。那個靜靜等待山川融合的神女呀!我站在曾經的那個船隻頭上,問你"無數次的開始與結束,我厭了,我的故鄉在哪裏"只聽那一聲温柔的回答"故鄉就就在你的腳下。"

文化苦旅讀後感10

“報紙上説我寫書寫得輕鬆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累活,一提筆就感到年歲徒增,不管是春温秋肅,還是大喜悦大悲憤,最後總得要閉一閉眼睛,砰砰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這是餘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

《文化苦旅》這本書是很深奧,反覆看幾遍也不能夠完全理解。這本書介紹了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但你千萬不要因此認為讀餘秋雨先生的書會讓你心曠神怡,輕鬆自在。整本書還沒讀完,我就已經被民族意識喚醒後的沉重與悲哀壓的喘不過氣來。在我們欣賞歷史留給我們的有形“着作”——古蹟時?誰又會去潛心探究這一處處古蹟背後到底隱藏了多少不為人知的祕密。而餘秋雨先生恰恰做到了,他用他的筆,給我們的心靈寫下了“震撼”兩個大字……自己豐富的文史知識功底,優美的文辭,引領讀者泛舟於千年文化長河中。是的,他的這本着作《文化苦旅》也深深印在每個讀者的腦海裏。

他筆下的《風雨天一閣》我記憶猶新,一個人,不!一個家族揹負着堅守一座藏書樓的命運,範欽讓偌大的.中國留下了一座藏書樓,保留到現在。別的藏書家有,藏書也有,但沒過幾代,歷史的風塵就將它們掩埋了。但是,範氏天一閣留下了,靠的是什麼,是執着、堅定,還是如餘秋雨説的“超越意氣、嗜好、才情,甚至時間的意志力。”這種意志力體現在哪兒?他曾毫不客氣地頂撞過權勢極盛的皇親郭勛,為此遭廷杖,下監獄,他似乎什麼都毫不顧惜,在仕途上耿直不阿,最後連權奸嚴氏都奈何不了他。“一個成功的藏書家在人格上至少是一個強健的人。”餘秋雨在這裏總結道。

看到這,反思一下,我們這些讀書人,如果生在那個年代,身為一個藏書家,會像範欽一樣嗎?我想不會,範欽身上的毅力,乍看下的不近人情,讓我們來,難!我們是教師,教育學生,意志力不能少,但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幾個呢?在挫折面前,爬起來的又有誰?生活着,又為了什麼?這不正是我們該思索的。

繼續往下看:80高齡的範欽終於快走到生命的盡頭,在他分家產時,將其分為兩份,或是藏書樓,或是萬兩白銀。他讓後代去選擇。我想,如果讓我選,讓大家來選,會選哪個呢?要麼拿着白銀萬兩,逍遙快活一生,要麼死守一座藏書樓,世世代代。説句實話,範老爺此舉真是個好辦法,我也十分欽佩這個相隔我好幾百年的古人。也正因為這樣,天一閣留下了。但這是一個難題,我在思索:如果把這件事發生在今天,誰會鋌而走險,誰會選擇天一閣,包括我。不過,奇蹟般的是,他的大兒子範大沖願繼承天一閣。這是現實,不是故事。

讀到這,又讓我想起另一個片段,希臘神話中,海洋女神對想參加特洛伊戰爭的兒子阿格琉斯説:“如果你參戰,會戰死沙場,但流芳百世;如果你不出徵,會平安一生,老死後便從人們的記憶中抹去。”阿格琉斯最終戰死沙場,但是因為他,希臘盟軍勝利了。世上也正因為有這樣的人,世界才有了燦爛的歷史文化。

餘秋雨的《文化苦旅》讓我感受倍深,感受到了中國的文化人身上的良知和意志力。也讓我深深體驗了“開卷有益”。

文化苦旅讀後感11

《道士塔》,抒發的是中國文人的切膚之痛,“我好恨,恨我沒早生一個世紀,使我能與你對視着站立着……”然而更多的是一種反思,“偌大的中國,竟存不下幾卷經文!”當歐美的學者紛紛趕赴敦煌,風餐露宿,在沙漠裏燃起陣陣炊煙時,中國官員的客廳裏也正茶香縷縷,這是何等的諷刺!然而一切都已零落成泥化為歷史,再去譴責誰也是蒼白無力,這場文化浩劫帶給我們的不僅是惋惜、憤怒,更多的應該是反思。

還記得“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嗎?這就是陽關,《陽關雪》裏大雪蒼茫悽迷,千年之前渭城窗外柳色青青,千年之後葦草飄蕩,層層疊疊的羣山積雪,全是冰海凍浪。天地蒼涼一枝骨,曾經的文人騷客,在這千年之中,歷經沉浮,消逝。陽關的興衰,陽關的歷史的深邃蒼涼可想而知。遊歷了西北大漠,還有温婉的江南情調。《江南小鎮》裏的清雅鎮邑與雕刻精緻的石橋,《西湖夢》裏絕美的西湖,風情綽約的蘇小小,傳奇色彩的白娘娘,《白髮蘇州》裏的紅顏薄命的西施,風流落拓的唐伯虎,都是文人心底的思念與企盼,是人生苦旅的起點和終點。

《風雨天一閣》、《青雲譜隨想》則直接將筆觸觸向文人的良知,展現出中國文人艱難的心路歷程。從西北大沙漠到江南小鎮,從萬里長城到洞庭一湖,我們看到了有“天府之國”之稱的`李白的故鄉,見證了都江堰的價值,重温了白帝託孤的典故。“大地默默無言,只要來一二個有悟性的文人一站立,它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也就能嘩的一聲奔瀉而出”。

《文化苦旅》用一個個跳動的字符,追尋着文化靈魂與生命的真諦。品一杯茗茶,讀一本好書,感喟作者的多情,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文化苦旅讀後感12

第一次接觸餘秋雨的《文化苦旅》是在語文讀本中。是那篇《東坡突圍》,那充滿着委婉的情愫又隱隱夾雜着些許力度的文字。,充斥着一中莫名的力量,吸引着我使我在這委婉的文字前感受作者的無奈、悲憤、期盼和希望。我甚至能從那幾乎沒有什麼感歎號的語氣和平淡的字裏行間聽到作者在呼喚。看到他因惋惜而握緊的雙拳。

而如今,我終於有幸坐在書桌前,用洗的發紅的手輕輕地揭開了它的面紗,開始了我的心靈版“文化苦旅”。

讀這本書的給我的感覺,就像是作為一個孩童。搬上一個小板凳在樹蔭下聽長輩講故事,一個個平淡而深邃卻又不失趣味的故事,就這樣通過這位長輩的嘴,傳入了我的心中。講故事的過程中,講故事的人一直不急不慌語、重心長地講出講述着每個細節,語氣是那麼平淡,卻充滿了無限的魅力。講故事的人就這樣不動聲色地,把聽故事的人引進了一個又一個問題與思考中去,講故事的.人也許並沒什麼情感,而我這個聽故事的人則在自己的思考中幻想中洶湧澎湃。

在這“平淡”的講述中,我又聽到了一些彷彿與那平淡不相符的節點,我一開始並不理解,可當我看到外國傳教士拉走了一車車敦煌經文,而王圓篆卻只握着手中的白銀而竊喜;當我看到被兩個士卒捆綁並謾罵着的落魄的東坡居士在河岸狼狽而行的時候;當我看到奄奄一息的巴金先生這位老人在生命最後的時刻還忍受着誹謗與謾罵的時候。我又聽見了無聲的怒吼和無言的反抗。此時我突然明白這文化苦旅中的“苦”字:一絲憂傷卻又不失希望,在疲於面對種種困境時,卻讓你我又充滿了對文化乃至生活的希望。

我相信,他會伴着我走完我的“人生苦旅“。

文化苦旅讀後感13

在《文化苦旅》中講述了許許多多在中國部位人們所重視的地方。

道士塔—建於莫高窟。它的所屬者王圓簏即使道士也是歷史中莫高石窟的罪人,是他從外國“冒險家”手中接過極少的錢物,然後讓他們把難以計數的敦煌文物一箱箱運走。也是因為他,如今敦煌研究所的專家們之得一次次確如地從外國博物館買取敦煌文獻的微縮膠捲,歎息一聲後走到放大機前······

敦煌莫高窟的悲劇,只是因為一個道士流浪至此並駐足引起的,因為他的私慾,從而導致外國“冒險者”以少數的銀元換走我們住過大量的文化遺產,我好恨,恨當時政府官員的腐朽與王圓簏的.無知與私慾,從而導致如今我們的遺憾。

昔日的輝煌早就我們如今的成就,但假若昔日的輝煌被竊取了,那後果將怎麼樣·····

因老一代創造的奇蹟,才造就我們這一輩的驕傲,才是我們擺脱令人屈辱髮指的歷史。

但如今的我們仍以過去的光輝做明天,那真正的明天在哪裏。歷史會倒轉輪迴至當時,我們會不會再次面臨屈辱。

這個問題不要問別人,而要問你自己,你是否要為自己的出現創造一份價值或是為他人的路上做點點星光······假如你仍為自己的私慾而奮鬥,我要問你,這些東西你有什麼用你死後能帶走嗎?有一句形容人的價值及意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文化苦旅讀後感14

道士塔,看管敦煌文化古蹟的道士塔。它的主人竟然是那個王圓籙。他將那些先輩們留下的文化遺產全部賣給了外國人。我真是想不通:一個聖地,怎麼會讓一個那麼無知愚昧的人來看管!

跟隨着這篇文章,我知道了敦煌文化的美麗與輝煌。但是這個王圓籙卻將這些經文等便宜賣給外國人。那都是精華啊!我不敢相信這是真的,這跟火燒圓明園又有何異?不也是一樣,咱們中國的國寶被外國人搶去。所以:咱們中國歷史上一共是有2起重大搶劫案。而現在咱們的專家考古學家卻要拜訪外國去看咱們中國的古物去研究。帶着膠捲,用着放大器來研究。這是一種多麼大的羞辱啊!要怪也不能只怪他,當時的中國,很多的人沒文化,愚昧。換做別人,有可能還不如王圓籙呢!

看了他的簡介,我更是納悶,當時也並不是沒有有志向的人,為什麼清廷就那麼輕視一個文化寶庫呢?他曾經給清廷寫過信,為什麼那些當官的文人就不能保護一下呢?治不好國就算了,連這微乎其微的`小事情也不能做麼?真是自私!

讀了道士塔,我的心裏有憤怒也有悲傷。為王圓籙的行為而憤怒,為我們的文化被盜取而悲傷。唉!但是事情已發生,今天我們只能努力建設我們的祖國,使它真正的富強起來,把我們曾失去的都全部奪回來!

文化苦旅讀後感15

我慢慢合上書本,心頭滿是震撼。

這是我第一次接觸到餘秋雨先生的作品,起初,我認為這是一本講山水,談人情的書,可當我開始閲讀時,才發現並非我所想象的。

於“文化苦旅”四個字,我最先抓住的便是“苦”,我認為,這裏的“苦”,不是旅途艱辛操勞之苦,而是作者內心的苦,為國家的燦爛文化瑰寶流逝而苦,為古往今來的名人遺憾而苦,為佳作無人欣賞而苦。我讀着讀着,竟也感到了苦,可與此同時,我也是快樂無比的,我的眼前展開了一幅又一幅的畫卷,有金碧輝煌的莫高窟,也有天地間一片茫茫的沙漠,有寧靜而優雅的江南小鎮,又有悽清寂寞的天柱山,我彷彿身臨其境,去感受那文化遺留,歲月沉澱帶給我的震撼。

我細細品讀這本書,發現餘先生僅用有限的筆墨描繪景色,但卻靠一個又一個的名人故事,或是自己獨特的想法和見解,將各地景色描繪的飽滿而厚實。塔中的道士,李冰建造的都江堰,,李白蘇東坡嚮往的天柱山,蘇小小一生惦念的西湖,故事動聽,卻又發人深省。

還記得翻開第一頁的《道士塔》,我為王道士發現國家的文化寶藏而感到驚奇萬分,這個土道士對自己擁有的財寶充滿了美好的幻想。

但是,時間推移,越來越多的人們發現了這筆可觀的財富,愚昧的道士伸出了貪婪的爪牙,他用中華的文化瑰寶,換來了一箱又一箱的錢幣,他站在道士塔口微笑着送別一隊又一隊的洋人,然後轉身離去,不帶一絲眷戀,他永遠都不會知道,他丟失瞭如何的一筆文化寶藏。他是多麼可恨,而又可悲啊!

而像這樣的時間,從古到今比比皆是,被強取豪奪後燒燬的圓明園,國內珍寶卻在日本被拍賣,我們想要將屬於我們的瑰寶帶回,竟要高價購買,每當我想到這裏,就忍不住捶胸頓足,也正是因此,我們更要珍視中國的傳統文化,不再讓它白白流失。

再往後看,我便發現整個人的眼界,都更加開闊了,我獨自走在雪地上,感受這陽關雪的潔淨無瑕;我站在白蓮洞裏,感受中國文明的衍生和發展;我站在蘇州古城中,感受這座城的寧靜和別具風情。

我彷彿變成了餘先生,走在這廣闊的天地間,感受中國之美,世界之美,於是,在我的眼中,山便不再是山,水也不僅是水,它們被烙上了“歷史”和“文化”,變得別具風情而又不失純粹,經過歷史的洗滌,它們變得更加可愛了。

餘先生一步步走過的,不僅僅是一幀幀風景,更是見證中華五千餘年風風雨雨的一本厚重的史書,站在這些美景前,與古人對話,為他們的.欣喜而快樂,為他們的悲傷而遺憾,以他們的懲戒來自省,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快樂和富有?

美麗的山水,大好的風光,是自然的慷慨饋贈,更是古人給我們留下的樸實財富。餘先生走過這些山水,將美景與自己的想象和見解巧妙的融合,再以生動的語言文字加以表述,於是就有了《文化苦旅》。

它是中國文學文之壇中眾多璀璨的星星中的一顆,也正是因為這顆明星,讓我想要去走一走那萬水和千山,看一看那風土和人情。

待我親自走過那大江大河,青山綠水,待我親自悟過那多彩豐富的傳承和文化,才更會有深一層的領悟和感觸吧。

標籤: 讀後感 苦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wenhua/9o3g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