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文化 >

校園文化建設15篇

校園文化建設15篇

校園文化建設1

中學生的德育教育少不了校園文化的影響和陶冶,因此,為了讓學生的綜合素質有一個徹底的提高,校園文化建設不可忽視。眾所周知,校園文化是學校辦學、治學的根本,也是校園精神文化、物質文化、行為文化、制度文化的有機結合,是一所學校的內涵和積澱,是保證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基礎,同時對於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會產生潛在的引導與教育。那麼,如何在新世紀的社會影響下,有效建設校園文化,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參與校園文化、班級文化的建設,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受到教育、提高素質。

校園文化建設15篇

一、校園文化的真正內涵

校園文化是校園建設的根本,也是學校發展的基礎。一所好的學校,它的校園文化一定是深厚的,無論從精神文化、環境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等方面都會影響學生的發展。如,精神文化是學校文化的靈魂,它是在學校發展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它有自己的特色、信仰、情感、意志,被全校師生遵循,是一種強大的內在力量,深深感染着每一個師生;一個學校的環境文化是最直觀、最簡單,也是最先讓學生看到、感受到的,無論是建築風格,校園綠化,校舍佈局等,都能表現出自然與人文的完美結合。比如,在校園的宣傳欄裏張貼校園的發展文化、發展史,張貼學校優秀教師的教學簡介和獲獎情況、張貼名家的字畫等等。這些都會讓師生在這些直觀的環境文化建設中看到校園精神文化的深淺;校園制度文化是精神文化在學校管理中的一種體現,也是一所學校發展的保證,沒有制度一切發展都是空談,在制度的引導與監督下,師生才能健康發展,學生也能健康成長,完成學業;眾所周知,校園的行為文化也是校園中最直接的一種文化形態,從同學與同學之間的溝通、交流到師生之間的活動等。例如,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日常言行、消費方式、待人接物等,都能反應校園行為文化在學生身上的作用。所以,校園各種文化的建設,相輔相成,相互協調,才能使校園文化全面發展,建設和諧校園,保證學生心理、思想和綜合素質的健康發展,使學校本身也不斷前進。

二、德育與校園文化的密切關係

一個校園的德育與文化建設具有同一性和互補性,不管是德育還是校園文化,目的都在於把學生培養成一個全面發展的人。所以,積極、健康的校園文化是實現德育教育的根本和途徑。一個有良好校園文化建設的學校,才能在德育方面很好地引導學生,使學生在校園生活、學習期間,在思想觀念、價值取向、行為方式等方面都受到校園文化的感染。我們常聽人説,某某學校校風不好,這就是學校長期發展形成了錯誤的觀念,錯誤的教育理念,影響了學生思想觀念,讓學生養成了不好的行為,影響學生的終身。所以,校園文化建設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影響學生、教育學生,使學生從思想品德方面做一個健康的人,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可想而知,優美的校園環境,濃厚的校園文化,能促進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培養學生的文明舉止,文明禮貌,使師生都心情舒暢,養成開朗性格和高雅氣質,讓學生養成一種良好的生活習慣。同時,校園的'文化建設、精神文明也離不開德育教育的不斷促進與引導。這樣才能讓德育教育與校園文化緊密結合,為學校的發展,學生的成長助力。

三、校園文化在德育中的作用

從某種意義上來説,德育教育和文化教育一樣重要,只是德育是傳播意識形態的重要途徑,是和諧校園文化對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現在網絡發展迅速,一些低俗的思想和片面式的文化影響學生的思維。一些非理性文化滲入校園的同時,也影響了學生的思想和價值取向。所以,學校應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並把它滲透到德育教育中,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首先,校園文化能引導師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一個校園的和諧文化能調動一切有利的、積極的因素,讓教師和學生形成理解、團結、和諧的關係,在教與學方面形成具大的合力。在社會的不斷髮展中,教育理念也在不斷地改進和發展,教育要以積極的態度面向世界、面向現代、面向未來,提高師生素養,引導師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其次,校園文化塑造師生高尚的人格。一個人人格的形成和品德的完善與所處的環境有很大的關係。所以,為了學校的順利發展,為了學生的健康成長,校園文化建設不可忽視,且要引起重視。因為校園文化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感染學生,從而培養學生的愛國熱情、自強不息的品質,積極進取,不斷奮鬥的精神和心態,幫助學生提高綜合素質。最後,校園文化能對師生起到榜樣的作用。校園文化不是用一些條條框框來規範師生的行為、語言,而是把有本校特色的文化滲透到教育中,讓一些模範典型、英雄人物、優秀教師、三好學生等,成為師生學習的榜樣,讓師生養成不斷追求,不斷積累,不斷進步的品質。當然,校園文化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還有很多,每一個教師都要在工作中不斷地去發展、摸索,把校園文化方面的德育價值和作用挖掘出來,為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服務。總之,校園文化建設在德育教育中的滲透,能為德育教育起到良好的作用,它也和德育教育相輔相成,互相協調,互相作用。所以,要想在德育方面教育好學生,離不開校園文化的幫助。

校園文化建設2

根據縣學生的考核內容和評分方法,以及縣校長、教師和學徒的配對互動計劃,根據師徒互動的客觀要求和兩所學校的實際情況,特制定年度配對互動工作計劃如下:

一、目標和措施

1、加強學習,提高管理能力

首先,不時向楊師傅學習先進的教育和管理理念。第二,與教師和學徒溝通工作中的問題和困惑,提高他們的學校管理能力。第三,多讀一些學校管理書籍

2、加強研究,注重反思和整改

首先,在導師學校進行為期五天以上的'學習和培訓,包括學校管理、校園文化、孝道和高雅道德教育、參加會議、教研活動、,學校活動、各部門工作活動、創建學校特色等,加強對學習內容的學習反思,每學年撰寫5篇研究反思。二是邀請導師和校長對學校進行調查,對學校的教學常規和德育常規進行診斷,並提出整改方案

3、堅持特色,強化創新成長

堅持特色德育的“生命德育”和學校發展項目教學班的“30+10”,多思考項目的發展點和創新點,大膽實踐,經常邀請教師和專家來學校調查指導學校發展項目和學校管理。同時,我經常就實踐過程中的一些問題與老師進行交流,每學年寫5篇實踐反思

二、內容和形式

1、課題指導、實踐與反思

結合我校市級農村國小實施生命德育實踐研究項目,繼續開展項目研究,開展相應的實踐活動,並邀請楊校長和專家指導項目的結束。同時,通過對第二國小“孝雅”德育的觀察和學習,請導師診斷脈搏,將我校“生命德育”和“善孝”活動提升到一個更高的水平

2、相互調查,提升內涵

採取師校學習、學徒診斷指導的形式,進行更多的研究、反思、實踐和調整,提升學生的教育、教學和管理水平

3、智慧博客,互動討論,充分利用博客或QQ羣丹兩個小智慧網絡開展沙龍活動,討論教育管理中的熱點難點問題和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困惑,目的是營造寬鬆開放的心理氛圍,促進配對聚會自由討論他們周圍的實際問題

三、互動動作安排

十二月:

1、制定年度學生培訓計劃;

2、討論交流學期工作計劃,注重學校制度創新和實踐創新

三月至四月:

1、生命道德教育主題總結指南

2、校園文化引導:邀請教師調查校園文化,在原有的基礎上完善學校的辦學理念、教學作風、學風、六德等精神文化

3、現場調查:系統參與輔導學校的相關教育教學活動,瞭解學校的各項工作,撰寫反思日誌

五月至六月:

1、農村指導:研究國小教育和教學實踐;

2、蹲式參與:觀察第四屆國小生“孝雅節”

七月:

1、全面分析本學期的工作,研究和交流下學年的工作思路

2、組織和積累互動體驗材料

九月至十月:

1、討論和交流新學年的工作思路;

2、重點討論:提高教學質量;

十一月至十二月:

1、在微博跟進上反思

2、討論校本培訓和教師專業發展;

3、總結師徒結對工作

校園文化建設3

一、現階段校園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一)精神文化建設滯後,並且質量不高。比較明顯的感受是,近些年,校園在物質建設方面,可以説是進步明顯。學生學習的教室、宿舍樓、食堂、體育運動場所的建設,日益完善,而在精神文化領域,並沒有取得顯著的突破創新,整體上看,校園的精神文化建設比較落後,對於學生價值理念的引導、學習氛圍的烘托效應不明顯。

(二)校園文化的建設內容同現代學生的思想意識變化發展不協調。在校園文化的建設過程中,發揮主導作用的是學校的教師和相關管理部門。但是,學校教師和校園的一些單位,對於文化內容的建設,不能很好地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沒有深入融合瞭解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況。學生在參與校園文化建設方面,話語權較少,在組織一些文化活動方面,需要處處進行報備,在徵得學校相關部門的同意之後,才可以進行。總體來説,就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主導權在學校管理機構方面,並且在文化建設領域,缺乏對學生學習、生活和精神的關注,對學生的課餘活動管控較嚴。

(三)校園文化的生命力不夠強。一個時代的文化要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才能經久不衰。校園文化也是如此,從文化形態學的角度來看,校園文化屬於社會文化的一小部分,校園文化的發展,既受到社會整體文化的影響,同時,由於校園的特殊結構,校園文化又具備一定的獨立性。校園文化在繼承和弘揚先進的時代精神方面,發揮的作用不是很強,在個別領域掀起的文化思潮,持續時間很短,沒有形成凝固成核心校園精神的文化內涵。

二、新形勢下校園文化建設的對策措施

(一)構建校園文化的主體價值觀。在校園文化的建設方面,要逐漸由物質建設向精神建設轉變,提高對校園精神文明的宣傳力度,在新的時代形勢下,還要構建引導校園文化建設的主體價值觀。從學校自身的角度來看,要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努力營造一種符合大多數師生的共同價值觀念,尊重學生和教師的意見,融合學生的文化生活需求,延伸校園文化的內涵。在主體價值觀的框架思維下,構建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

(二)培養現代意識。校園是先進文化和科學知識的重要載體,在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過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現代社會人們的思維觀念和社會意識日益增強,學校在這方面應該走到時代前列,讓學生舉起現代社會文明意識的大旗。建設現代化的校園文化,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現代意識,提高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讓學生真正意識到自己所承擔的時代責任。

(三)整合多元化的文化,實現兼容幷包。校園文化的建設不能獨立進行,處在今天這樣的時代,校園文化在建設過程中,要引進和吸收優秀的外界精神文化。正如民國時期北大校長蔡元培先生倡導的“兼容幷包”,鼓勵學生學術自由、大膽創新。兼容幷包才能保證校園文化的不斷更新,吸收新鮮的元素,為校園文化的發展注入鮮活的生命力。

(四)培植有能力的教育者,建設優秀的校園文化。當代缺乏優秀的教育家,在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優秀教育家的作用非常大。正常的校園文化的建設,應該以教育者為引導,學生髮揮主力作用。從現階段校園文化的發展建設情況來看,主要就是缺少這種敢於突破創新的教育家。學校文化的建設,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意識形態的.牽制,學生自由、活躍、開放的思想,受到很大程度的束縛。因此,學校教育要認識到這種不足,從培養優秀的教育者做起,充分發揮教育者在推進校園文化建設方面的作用。優秀的教育者是學校寶貴的資源,他們以自身專業的知識和優秀的道德品質影響學生。培養有能力的教育者,建設優秀的校園文化,要做到如下兩點:一是以先進的思想引導人。在充分尊重教師在教育活動中的主導地位基礎上,以激發教師自主發展內驅力為核心,以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建設一支師德高尚、素質良好、能適應現代化教育要求的反思型、科研型、學習型的教師隊伍為校本培訓目標。二是以健全的機制培養人。除着力健全、完善教師隊伍建設的各項規範與制度外,通過“資料學習、組內學習、專家引領”的三級學習方式,充分挖掘周邊資源,增加教師外出學習交流的機會,拓展教師的學習空間,為教師提供了各種學習交流平台。增加教師的學習和鍛鍊機會,充分發揮競爭機制的作用,鼓勵教師爭優創先。

(五)對校園文化的子文化進行系統整合。以傳統優秀文化為基點,校園文化建設的根本目的,在於實現教育目標,進而提高全民族素質。而民族主體意識、民族自信心和愛國主義情操,則是民族素質的體現,又是進一步提高民族素質的必備條件。

(六)以未來的社會需求為導向。校園文化的建設,要符合社會文化發展的規律,並且要具備一定的超前性和前瞻性。在當代社會,要注意將科學探求精神和人文關懷精神,融入校園文化建設內涵之中。通過科學的精神培育,讓學生們樹立起對知識、科學的探索興趣,從而不斷激發學生在學術方面的研究興趣,為學生將來進行科學研究打下堅實的專業基礎。在學生的道德層面,要注重培育學生的人文關懷精神,將這種精神融入校園文化的核心。校園文化的建設,要符合未來社會文化進步發展的方向,並且要用學校先進的人文素質和科學精神,引領社會文化不斷前進。社會文化領域,日漸開放和包容,校園文化的建設也要兼容幷蓄,吸收優秀的經驗成果,促進校園文化的創新發展。

三、結語

校園文化建設是新時期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在新的形勢下,校園文化的建設,要準確把握學生的思想特點,並同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相互融合,積極培育優秀的校園文化,繼承和弘揚先進的教育理念,充分發揮校園文化的作用,提升現代校園的人文氣質內涵,豐富學生的思想文化生活。新的時代呼籲新的校園文化,因此,廣大教育工作者,要站在新的起點和新的高度,認真思考校園文化未來的建設路徑。

校園文化建設4

【前言】

xx職業高級中學是一所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近年來,該校在改革創新中不斷豐富辦學內涵,提升辦學品位,在校園文化和特色建設上進行了有效的探索,成功地走出了一條“文化引領,特色興校”之路。

為深入瞭解現狀,把握情況,發現問題,尋找對策,加快中職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筆者於20xx年初,組織有關人員對xx職高校園文化建設情況進行了一次全面調查。此次調查採取結構性問卷(即封閉式問卷Closecl Form Questionaure)的形式,共發放問卷675份,回收653份,其中有效問卷638份。調查活動在校教務處、政教處、團委等有關部門和部分班主任的配合下進展順利,並達到了預期目的。

【調查結果分析】

(一)調查內容與問卷設計

1、調查的內容:此次調查的內容涉及包括辦學思想、管理制度、專業建設、教學模式、學術研究、社團活動和校園環境等諸多方面,從師生對校園文化建設的認同度、對校園文化活動的參與度和對校園文化建設的關注度等方面入手,共計十八個問題。

2、問卷的設計:針對上述內容,經過潛心研究,反覆斟酌,並通過試測而比較科學地設計出一套能基本反映中職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特徵的封閉式問卷。問卷測題在設計上完全體現答題者的主觀性,

所有問題均具有不可驗證性特點,調查對象(樣本)是唯一能夠確保答案真實性的人。答題者只能在備選答案中選擇一個並打上“√”,不多選,也不少選,否則視為無效問卷。

(二)調查結果淺析對638份有效問卷進行逐項統計後,得出相應的量標(該選項佔樣本總量的百分比),並被視作此次調查的客觀結果。通過定量分析研究,得出調查結果的理性化(定性)分析結論。

1、對校園文化建設的認同度調查數據顯示:

⑴對校園文化建設總體印象的回答,81%是好與很好,14%是較好,認為較差與差的只佔5%;

⑵對校園文化建設的形式的滿意程度的回答,69%是滿意與很滿意,基本滿意的佔22%,不夠滿意、不滿意的有9%;

⑶在校園建築風格上,認為和諧有特色的有54%,佔一半偏多,認為零亂不協調的有42%,所佔比例也很大;

⑷在對學校開設的專業的看法中,44%的人認為專業開設較為規範,符合社會需求和學生要求,27%的人則認為專業開設應進行調整,另有4%的人認為學校開設的專業特色不明顯;

⑸對學校管理模式的調查則表明,63%的人認為學校管理制度健全規範,21%的人認為學校制度流於形式,7%的人認為管理模式落後,需要創新;

⑹認為學校領導對校園文化建設重視和非常重視的佔77%,較重視、不夠重視分別佔14%、6%,認為不重視的佔3%。

因此,從總體上説,xx職高的師生對該校校園文化建設工作是滿意的,對學校注重校園文化建設的認同度是很高的。

2、對校園文化活動的參與度先看一組調查數據:

⑺你參加過學校舉辦的校園文化節嗎?89%的人回答都是肯定的,有7%的人説好象參加過,説記不清或沒參加過的人有4%;

⑻你參加過校運動會嗎?64%的人屆屆都參加,27%的人曾經參加過,9%的人沒有參加過;

⑼你參加過書畫比賽或手工製作展嗎?47%的參加過,29%的人未參加過,21%的人認為沒機會參加,3%的人不願參加;

⑽你願意參加學校或班級舉辦的文藝匯演嗎?91%的都願意,6%的人隨便,3%的不願意;

⑾你是否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實習產品製作和展覽?77%的同學是積極主動的,17%的同學是被動的,6%的同學則沒有參加;

⑿你參加過“學生道德實踐周”活動嗎?96%的同學都參加過,只有3%的同學沒參加過,而另外1%的同學則記不清了。

從以上六項調查數據來看,xx職高絕大部分師生都積極熱情地參與學校組織的各種類型的校園文化活動,無論是學科競賽、文體活動、專業實踐,還是社團活動,大家的參與度是十分可觀的。

3、對校園文化建設的關注度事實上,從師生對校園文化活動的參與情況中,就可以看出xx職高的師生對校園文化建設的關注程度了。這裏,我們也從另外一個角度進行了調查,數據顯示:

⒀你認為學校要不要加強校園文化建設?92%的回答都是肯定的,只有8%的人認為校園文化建設可有可無;

⒁你對學校文化建設有沒有思考?51%的人都作過考慮,27%的人沒有考慮過,回答不清楚的有21%;

⒂你覺得你們學校文化形式佔優勢的是什麼?認為傳統文化佔優勢的有32%,時尚文化佔優勢的有42%,專業文化佔優勢的有9%,其他文化佔優勢的有17%;

⒃你覺得學校在哪方面特色比較明顯?認為特色最明顯的是教學和管理工作的佔62%,文化建設方面只有17%,另有21%的人認為沒有明顯的特色;

⒄對學校文化建設是否有品位的回答是這樣的:40%認為有品位,33%認為沒有品位,27%的人説不清;

⒅你認為學校校長屬於怎樣的管理者?認為屬專家型的27%,管理型的44%,文化型的11%,傳統型的19%,説不清的7%。可以説,xx職高師生對校園文化建設是十分關注的。

【思考與建議】

(一)中職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主要特點與存在問題

從上述調查數據的統計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xx職高校園文化建設在內容上是豐富多彩的,在形式上是多種多樣的,在方法上是靈活多變的,在功能上是顯而易見的。因此,我們認為,xx職高校園文化建設總體狀況是良好的,在學校的建設與發展的過程中,校園文化建設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當然,從調查中,我們也發現該校校園文化建設的“職教”特色仍不是十分鮮明,在專業建設、實習實訓、環境建設等方面的文化底藴不足,優勢不明顯;另外,學術研究氛圍不夠濃厚,教學質量內涵不夠豐富,學生就業質量有待提高,校企合作、聯合辦學不夠規範,校企文化的'結合不夠緊密,校園文化的育人功能也有待進一步強化。

(二)中職學校校園文化建設應凸顯“職教”特色

通過調查研究,筆者認為中等職業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無論在內容上,還是在形式上都應極大限度地創造條件,充分彰顯“職業教育”的特色,只有這樣,才能把中職學校的“文化引領,特色興校”的辦學思想落到實處。

1、明確辦學目標,構建中職學校獨特的思想文化

辦學理念、辦學目標的確立,是形成中職學校辦學思想的基礎。中等職業學校要以面向“藍領”為主要培養目標,必須樹立正確的以市場經濟相適應的職業教育思想,圍繞地方經濟的發展需求來確定學校的培養目標,才能充分發揮中職教育為經濟建設服務的功能,才能培養出適用於地方經濟建設需求的各類專業人才,中職教育只有適應區域經濟要求才有生命力。

2、規範管理行為,構建中職學校獨特的制度文化

學生的管理問題一直是圍繞中職學校發展的一大難題。我們應從抓常規入手,以心理疏導為突破,來規範管理行為,狠抓學校制度建設,增強對教師教育行為、學生學習行為的約束力,形成不同與其他類型學校的中職學校制度體系,特別在學生行為規範、專業學習與實習實訓、學生綜合素質方面多想辦法,拿出科學規範的文本,形成制度,強化管理,規範行為。

3、豐富課外活動,構建中職學校獨特的社團文化

中職學校應根據學生的特點,以社團組織為依託,組織開展一系列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課外活動,除校園文化節、藝術節、體育運動會、文藝匯演等大型活動外,要不失時機地開展如演講比賽、手工

製作、電腦製作、專業動手能力、實習實訓產品展覽等等小型競賽活動,特別是結合專業課教學,尤其是在學生動手能力培養上多開展活動,給學生提供充分的展示機會和展示平台,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學生就業做好準備。

4、狠抓實習實訓,構建中職學校獨特的專業文化

中職與普高的區別在哪?總的目標都是培養社會主義建設有用人才,但實現培養目標的手段和過程是有區別的,其主要體現在教學環節。中職學校應緊緊圍繞學生動手能力和綜合素質開展教學活動,突出實習實訓課的教學,在學生的專業實踐課上做文章,採取校內實習實訓、校外頂崗實習、校企聯合、“半工半讀”等多種形式,幫助學生提高動手實踐能力,以滿足他們就業的需要。

5、開展職教研究,構建中職學校獨特的學術文化

職業教育研究領域也是一片廣闊的天空。中職學校的教學研究和科研工作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中職學校應立足校情,依託廣大教師深入開展課堂教學改革,尤其是以學生動手能力為核心的課堂教學研究,深入開展課題研究,用科學的手段,解決教學中的疑難問題。要加大課程改革的力度,開發校本教材、鄉土教材、實習實訓教材,要大膽創新,改革教育教學管理制度,改革教學管理模式,在“學分制”、“半工半讀”等方面邁開大步,深入實踐,總結經驗,由點到面,逐步推廣。在學術研究上,鼓勵廣大中青年教師積極參與,形成良好學術研究氛圍。

6、做好規劃設計,構建中職學校獨特的環境文化

校園環境文化具有潛移默化的育人功能。中職學校校園環境建設應該有自己的特色。從教學設施建設上説,應以實習實訓設施建設為主體,其他設施為輔助,而不應該以建設傳統意義上的教學大樓為主體,實習實訓為輔助;在校園環境佈置上,也是這樣,要以弘揚傳統文化、制度文化、專業文化、學術文化,特別是學生實習實訓這一中心進行廣泛宣傳;在辦學總的指導思想上,也是如此,要把思想轉變到“辦真正意義的職教”上來,學校的校訓、校風文本,學校的標識設計都要集中體現“職教”特色,要讓人們一眼就能看出我們的職業教育內涵,不要千篇一律,千校一面,沒有個性;另外,學校社團、文體設施、廣告宣傳、校刊校報、廣播專欄等等都應辦出特色,都要最大限度地反映職業教育的豐富內涵,充分體現中職學校校園環境文化的獨特的育人功能。

校園文化建設5

1、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

2、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3、教師的威信首先建立在責任心上。

4、上天生下我們,是要把我們當作火炬,不是照亮自己,而是普照世界。

5、教師的影響是永恆的;無法估計他的影響會有多深遠。

6、勤於學習的人才能樂意施教.——英國詩人喬叟。

7、與其不受教育,不如不生,因為無知是不幸的根源。

8、教育不在於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於按其所未行而行。

9、教育是一個逐步發現自己無知的過程。

10、教育是以造就人的品質為其目標。

11、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且點燃一把火。

12、每個人都受兩種教育,一種來自別人,另一種更重要的是來自自己。

13、只有受過教育的人才是自由的。

14、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

15、教育的目的是用能接受新思想的頭腦去取代一個空虛的靈魂。

16、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實是甜的。

17、教育之於心靈,猶如雕刻之於大理石。

18、理想的教育,激活生命的潛能。

19、教育的理想,提升生命的意義。

20、上天生下我們,是要把我們當作火炬,不是照亮自己,而是普照世界。

21、用一生的工夫準備每一節課。

22、勤細實樹形象教研改鑄師魂。

23、沒有無德育的教育,沒有無情感的管理。

24、當好學校的主人做好師生的僕人。

25、做好各項常規工作全面提升服務質量。

26、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27、文明是快樂的源泉。

28、愛護公物,人人有責。

29、地球母親提醒你節約用水。

30、自己的事情自己幹,靠別人不是好漢。

31、為了我們大家的生存,請節約用水。

32、欲治身,先治心;欲責人,先責己。

33、惡語不出口,苟言不留耳。

34、不可自暴自棄自屈。

校園文化建設6

校園文化是現代教育的關鍵詞,這證明了校園文化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校園文化的實施,對學生品德與素質的形成有着陶冶、啟迪、塑造的功能。校園文化對學生的成長有着教育和引導作用。它能不時的提醒和啟發學生的潛能意識。良好的校風及校園師生互動,能使學生在言傳中互補,形成良好的品質。高標準的校園文化,具有強烈的感染和滲透性,對學生羣體及社會道德的提升起着不可估量的推動作用,從而促進學生素質全面提高。校園文化建設它具備着,變化的多面性及廣泛性和靈活性,它的影響力輻射強度,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力。故此本人通過灤南縣明德國小校園文化建設的實踐,對校園文化建設的必要性和意義,進行以下簡單的闡述。通過對明德國小校園文化建設的主要特點、現象、進行考察分析後,得出以下見解。

一、我理解的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是一種整體文化的一個分支,是在學校發展過程自然形成的文化形態。校園文化以它獨特的個性形成物質、制度、精神、課程、活動等文化。這些文化來源於學校在行使國家賦予的權利時,在規律的教學中挖掘、發現、發展、鞏固的精神文化,它是以學生為主體,以校園為沃土,以校園精神為特點的羣體互動文化。精神文化是校園文化的核心,它無形的讓人難以形容。但當你發現它的時候,就會感覺它的能量是巨大的。為此,我們要積極的挖掘它的潛能,不斷的進取,通過各式各樣的文藝形式、體育活動等形成一種勃勃生機、努力進取的文化氣氛。 學生自身融入這種環境之中,受這種精神的啟迪和薰陶,在不知不覺中被感染成為一個有文化、有教養、有積極向上精神的氣質學生。

二、校園文化建設的必要性

國小生的校園文化建設比起初高中校園文化有着很大不同,在某種意義上是有着差異的。校園文化在教育體系中佔有很重的地位。在國小更是一個不可估量的潛能,然而國小校園文化建設也會更難。它通過文化環境和各種各樣文化活動,以及羣體行為的互動,直接或間接使國小生受到影響。因此我們要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謹慎分析每一個細小的情節,科學細緻的做到言傳身教,因為國小生的觀念、思想、都會因此而根深蒂固。國小生的接受能力很強,也很容易被一些混淆的觀念所迷惑,這就是她與中高學生的差異和區別。國小生思想不成熟在她們很幼稚的心靈世界裏我們的灌輸,周圍的環境都在不同程度的影響和啟迪着孩子童稚的思維。

國小的校園文化本身,是一個教學系統在規律運轉時最具有挑戰性的,無形的,智慧、知識、精神的一個縮寫。它具備着各種文化的素質與特點,可以給人不可置疑的精神力量,它等待我們去挖掘,它在我們的無限想象過程中不斷的完善。它所具備的教學、管理、服務、組織、課程等等細微的規則和方案,能使我們在不斷的求索中得到補償,使學生的情操得到陶冶,使我們的道德品質得到提高,使我們的精神得到激發,使我們的素質得到薰陶。希望我們每個教師、員工、學生,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得到應有的啟迪和收穫。

大家都知道一個學校,教學是我們每一教師都應該具備的資格,一談到校園文化建設可能大家都會一口同聲的回答:“那太複雜了。”的確校園文化建設這個系統工程是既抽象又複雜,但它的潛能和對教學事業的推動力是巨大的,也是不可估量的,就我校的實際情況,幾年前對校園文化建設認識不高,目標就一個:抓好學生的成績就好。把教學和建設校園文化攪在一起,單一的只求成績忽視了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嚴重的違背了一個自然的教學規律。只是單求教學成績卻忽略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少數學生的成績上去了,但他們的身體素質、道德修養並沒有得到提升。

教師只教書,卻沒有做到育人的職責。對此,教育部於XX年4月25日下發了《關於大力加強中學校園文化建設的通知》通知指出:“校園文化建設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良好的校園文化,對於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義,各地必須高度重視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也是一個不斷推進、長期積累的過程”。因此, 國小校園文化建設有很多問題值得思考,這項工作不僅關係到國小生身心健康和個性發展,更會關係到我們國家教育事業的未來發展。XX年明德國小開始了對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視,在校領導的帶領下,對各個國小校的校園文化建設進行了調研,通過分析才感覺到校園文化的建設的重要性,校園文化建設不光需要積極的態度,熱情的耐力,更要加強對校園文化建設重要意義的理解和認識,因此我們呼籲大家: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全身心投入,把校園文化建設推上一個新台階。在此基礎上,我們希望大家就擺在我們面前的校園文化建設獻計獻策,為校園文化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為更深一步發展校園文化建設提出一些具體的'建議和要求,擺在我們面前的校園文化在國小校園的生活中,具有的特殊性是其它教育不能替代的作用,比如:國小生的潛能意識必須在自然的環境中、心情愉快時、特定條件下、好奇心情迫切時、驕傲虛榮的情緒下,在別人熱情鼓舞下,就會使人潛能意識突然出現。雖然這是一個很小的例子,但它進一步的證明了校園文化的建設的重要性。

校園文化培養人的素質,修養人的品德,開發人的知慧;是教育事業未來發展寶藏。它需要我們不斷的去挖掘開發。因為校園文化不僅是國小生的第二生命,更是國小生通向幸福的橋樑。 學生們一早就來到校園,當他們回家的時候已是傍晚,清醒的每分每秒都在接受着校園文化的薰陶,校園的每一個細小變化都在學生們的眼裏,也裝進了他們的心懷,都為他們編織美好的夢想提供着素材。校園文化也是造就着國小生幸福的搖籃。總之校園文化關係到國小生的個性發展,更關係到他們的終身幸福。搞好校園文化建設就是人民造福,是教育後代的百年大計。

校園文化建設7

校園文化建設是學校綜合辦學水平的重要體現,也是學校個性魅力與辦學特色的體現,是學校培養適應時代要求的高素質人才的內在需要。結合學校實際,為實現“以德立校、促學生髮展”的最終目標,學校領導高度重視此項工作,以“立人、育人”為主題,確立了內容,籌劃了建設進程。

一、德育為先,以人為本

為充分體現人文精神,發揮校園隱性育人功能,學校將創造良好的育人環境與精神文化建設有機的結合起來。

1、校園整體設計,突出自己的特色,在思想概念、佈局格調、育人功能上做到了和諧統一。

以人為本,以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為目的,將校園的每一個角落都建成了育人的堡壘。創設了各種文化設施,開闢了文化櫥窗、個性展示牆、班級德育板塊、教師風采、墨香走廊、班級圖書角、教師學生成長記錄袋、教師粉筆字板塊。其中,不僅有弘揚我們華夏悠久文化歷史的內容,也有不乏時代特色的思想內涵。利用櫥窗集中展示進行愛祖國,愛家鄉、尊師重孝教育;指導學生知榮明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進行法制安全教育宣傳,教育學生知法懂法,用法律武器依法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適應時代發展要求,重視學生個性發展,利用教室、走廊展出學生書法作品,設立班級文化展板,板報以滲透德育為主題,開展班級文化建設,使學生親自參與自我薰陶。為學生全面健康發展搭建平台,修建了圖書室、心理諮詢室等思想、心理、文化教育陣地。

2、突出書法特色。

聘請名家指導教師,先從教師開始,對有天賦的學生專門指導,每天下午第一節課是全校的書法練習課。同時教師率先垂範,每位教師每週要上交定量的軟筆和硬筆書法作業,每天早讀前要書寫一版粉筆字。學校會根據時事,適時開展各種有趣的書法活動和書法競賽。教師和學生的優秀書法作品遍佈校園,整個校園筆墨飄香。

通過對書法的學習,逐漸讓學生把字寫好,從小養成辨別美醜的審美習慣和能力,對學生個人美好、健康心理形成有一定促進作用。同時,學生學習書法雖不能都成為書法家,但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培養和磨練出堅強的毅力和吃苦耐勞的精神品質,也是終身受益的。

二、構建和諧校園,營造良好氛圍。

1、立足學生和教師發展。

在學校積極倡導、支持、鼓勵下,建立了閆垌國小學生藝術團。體育、書法興趣小組的創建,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活動地積極主動開展,充分體現了校園文化以人為本的主題,營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圍,陶冶了師生情操,普遍提高了廣大師生的藝術素質,使得校園文化向健康高雅的方向發展。放眼未來,積極創建學習型校園,啟動了以爭創科研型學校和研究型教師為目標的“校本教研工程”,以“傳幫帶”,增進新老教師相互學習交流為目標的.工作。學校每學年都會開展“拜師結對子”活動,組織骨幹教師上示範課,積極鼓勵支持教師外出學習,制定各種教師外出學習培訓計劃;着眼於閆垌國小未來的發展,努力提高教師自身素質,鼓勵教師積極投身與教科研中,積極進行各種論文、成果的研究和展示。學習型校園的逐步形成,提升了校園文化的層次與內涵,體現了校園文化建設的本質。

2、鼓勵全體師生積極參與校園文化建設,為校園文化建設出謀獻策。

“我的校園我做主”,多次發出包括徵集“校園文化建設主題、校歌命名、校徽、徵集校園文明警示語”等校園文化建設倡議書。在全體教師的積極參與下,徵集校園文明警示語一百多條,並已精選、制牌、上牆;確定了我校的校徽的圖案。校徽主體由幼苗與太陽兩元素構成。幼苗象徵積極向上,充滿快樂、希望、茁壯成長的孩子;太陽象徵着温暖、博大、深遠、充滿愛心的老師。綠色的幼苗在太陽的照耀下茁壯成長,同時兩個元素又是閆垌國小的簡寫“Y”和“D”,組成“閆垌”漢語拼音縮寫。出現在校園的校徽圖案,形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充分展現了學校文化特色;廣大師生積極主動參與校園文化建設,不僅體現了校園文化建設人文精神的主題,尤其在對校歌、校徽的闡釋中,更加深了對閆垌國小精神的理解,對這個大家庭的熱愛。

如今,閆垌國小的校園文化建設已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校園環境優雅、和諧、個性,文化氛圍濃厚,辦學理念獨特新穎,管理模式民主規範。全體師生牢記“立字立人,練舞育人,文舞相融、德藝雙馨”的校訓,學生勤奮、求實、善思、自強,教工團隊嚴謹、啟智、鑄魂、奉獻。在現在的閆垌國小校園內一股文明新風正在悄然興起,樹立起了樂學、好問、善思、勤練的學風,嚴謹、務實、協作、爭先的教風,求真、和諧、尚美、奉獻的校風。我們深信,隨着校園文化建設的不斷深入,必將極大推進學校教育事業的跨越式發展,必將迎來更加燦爛輝煌的明天。

校園文化建設8

校園文化建設是學生成長的重要途徑。我校在校園文化建設中,以社會主義榮辱觀為導向,以學生為主體,以建設優良的校風、教風、學風為核心,以優化、美化校園文化環境為重點,以豐富多彩、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活動為載體,讓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接受先進文化的薰陶和文明風尚的感染,促進了學生的健康成長,推進了德育建設,提高了學校的發展層次,形成了具有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營造出了一個文明、和諧的校園。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開展豐富的文化活動

校園文化活動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體現,是育人的重要途徑。為此,我校充分挖掘潛力,廣泛運用教育資源,積極開展校園文化活動。包括:

1、主題鮮明,形式多樣的主題班會。

根據新時期學生的心理特點和目前社會普遍關心的問題,我校創設了三大主題班會:養成教育(主題有:做一個講誠信的人、做一個有責任的人、朋友與友誼、我心中的偶像、自信與成功等);感恩教育(主題有:感謝父母、感謝老師、關愛、名人激勵我成長等);心理輔導(主題有:如何適應新環境、克服心理壓力,做生活的強者、心理調試――相信自己、如何正確對待失意等)。有時還邀請家長參加,收到了較好的教育效果,如黃太福老師的主題班會――感謝父母,生動精彩,父母和子女相擁而泣,班主任及前來聽課的兄弟學校的老師也留下了感動的眼淚,並響起了陣陣掌聲。主題鮮明,形式多樣的主題班會,已成為我校德育教育的一道亮麗的風景,得到了家長、社會以及上級主管部門的肯定。

2、國旗下的講話,莊嚴的正面教育。

我校堅持每週一的升旗制度,充分利用國旗下的講話對學生進行正面教育,如愛國主義教育、前途理想教育、集體主義教育、文明禮

貌教育、誠實守信教育等等。話語雖不多,但非常注重實效,在莊嚴的國旗下,嚴肅的氛圍中,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國旗下的講話已成為我校德育教育的一個重要的、高效的渠道。

3、發揮媒體的作用,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

我們充分利用好廣播、櫥窗、黑板報等校園文化設施,充分發揮其宣傳作用,努力營造正確的輿論氛圍,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學校廣播室每天廣播時間1小時,除了宣傳學校好人好事、扶正貶邪外,還根據學生年齡和興趣特點,在不同時段設計了不同的廣播板塊,大大活躍了校園文化氛圍。櫥窗、黑板報也成為學校專題教育的宣傳窗口,學校和社會的重大事件、評論及學生對專題教育的體會都能夠在校內櫥窗和黑板報中得到直接的體現,有力地配合了學校工作,提高了教育效果。

4、開展各種課內外活動,搭建個性發展平台。

我們充分廣泛地開展各種課內外活動,為全面培養學生個性特長搭建起一個又一個發展平台。如“創建安全文明校園”、“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珍愛生命,拒絕毒品”、“拒絕管制刀具進校園”、“節約從我做起”、“做一個文明的國小生”等專題活動,既進行了思想品德教育,又豐富校園文化生活,開拓了同學們的視野;“祖國在我心中徵文比賽”、“手抄報比賽”、“書畫大賽”、等課外活動,為學生提供表現舞台,展現了學生的個性特長;“消防應急演練”、“地震應急演練”等實踐活動,讓師生學會面對突發事件緊急自救的知識,大大增強了師生的安全意識。

通過廣泛開展各種課內外活動,進一步淨化了校園文化,抵制了消極、腐朽思想的滲透,抑制了低級、庸俗的文化趣味和非理性文化傾向,引導了校園文化向健康高雅的方向發展,也推動了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提高了德育的實效性。

二、紮實抓好品行養成教育

良好的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是是德育工作中最“實”的部分,是看得見、摸得着的`,是德育工作的中心環節,是反映學校德育工作成效的重要標誌。我們突出抓了兩個方面:

一是完善“他律”,倡導“自律”。

通過《學生守則》、《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的實施及校規、班規的制訂與實施,使學生熟知並達到學校生活中具體的行為要求;建立良好的獎懲與激勵機制並及時分析總結學生品德行為的成功經驗與失敗教訓;在班級中創設產生良好行為的情境,形成健康的輿論,

杜絕不良行為的發生,形成“他律”。有了嚴格的他律,還要輔之以受教育者的內心自律。因為一個良好言行習慣的養成通常都需要經過自覺地練習和實踐才能定型。我們鼓勵並提倡學生進行自我教育,通過樹立榜樣,創設條件,讓學生在實踐中懂得人要做自己言行習慣的主人而不是奴隸。良好的言行習慣形成的過程是一個人將外在的要求內化為自身需要的過程。

二是紮實抓好生活細節,促進養成教育。

在師生中廣泛倡導“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學校無小事,事事皆育人;教師無小節,處處是楷模”等古訓和格言,提倡“寓卓越於平凡,寓成功於細節”等理念,及時運用表揚與批評、肯定與否定等集體輿論手段,並與家庭教育達成共識,讓學生真正“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逐漸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經過不懈努力,我校全體師生講學習、講文明、講禮貌、講衞生已蔚然成風,已經形成了良好的校風和學風,“人人是赤小形象,個個是赤小環境的保護者”的局面已經形成。

三、創建優美的物質環境

物質環境是校園文化的“硬件”,沒有完備的“硬件”系統,校園文化就得不到健康的發展。為了優化育人環境,樹立鮮明的學校形象,形成有文化底藴的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我們從辦學宗旨、辦學理念、學校歷史、發展規劃、師生規範等方面綜合考慮,形成特色鮮明、統一和諧的校園形象。

1、加大經費投入,科學規劃校園整體佈局。

我們以優化育人環境為切入點,以營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圍為突破口,以創建“縣級名校”為發展目標,不斷加大經費投入,對校園進行了佈局調整,教學區、生活區、運動區已完全分開,新建了特色鮮明、寓意深遠的學校大門和硬化了寬敞美麗的校道;美化綠化了整個校園,使學校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美麗幽雅。

2、重視人文建設,提高校園文化品位。

“處處是教育之地”,是我們力求讓校園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體現出學校文化特有底藴的校園建設原則。走近校門,“改變自己從今天開始,良好習慣成功的起點”的大型標語,激勵着師生拼搏進取;進入校園,“文明、自信、求實、創新”的校風,“厚德、博學、自強、奮進”的校訓,“博愛、嚴謹、敬業、奉獻”的教風和“自主、好問、樂讀、精思”的學風,莊重、醒目,催人奮進;“奮鬥改變人生,拼搏創造輝煌”等警句,耐人尋味,時刻激勵着學生的鬥志;文化長廊中的《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時刻提醒着學生;巨幅《中國地圖》、《世界地圖》讓同學們胸懷祖國、放眼世界,時刻激起學生的愛國之情;學生作品展,展示了我校素質教育的成果。潤物細無聲,牆壁會説話,花草也賦詩,設施能啟智,學校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成為知識的載體。通過精心設計,把教育目的和科學文化知識,融進校園的每一個角落。

3、人人蔘與,構建各具特色的班級文化。

教室是學生在校園裏感情最深、影響最大、最主要的學習、生活場所。為了給學生提供一個對他們潛移默化最直接、最有效、最重要的育人環境,也為了給每一位學生提供展示才華,挖掘潛能,充分發揮聰明才智的舞台,在校園整體規劃的同時,學校還創造性的讓全校學生共同參與年級、班級文化建設。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自主設計的班級環境,凸現出班級特色和散發出濃郁的文化氣息,教室的牆壁變成了學生學習創造的天地。走進教室如同走進了知識的海洋,不同的年級不同的班級有不同的欄目。一扇扇別具特色、富有新意的班門

校園文化建設9

我校以“搶機遇,抓管理,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重過程,促養成,育合格人才”為重點,以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為契機,在團結進取、民主合作的氛圍中,圓滿完成了預期工作任務。

一、加快校園環境建設優化學校環境文化

本年度,學校在校園人文環境方面,着力營造淨化、美化工程。一是積極創造條件,加快對教室、辦公室的維修改造;為各科室安裝了空調;完成“校園廣播系統”“校園安全安防監控系統”等設施設備,加快現代教育技術建設步伐,努力構建數字化校園。二是對校園的美化進行統一規劃,使其佈局合理、規範,給人以整潔、美觀之感。三是不斷優化校園音響廣播系統,利用紅領巾廣播站堅持輕聲播放經典名曲,讓師生得到美的享受。充分利用班級圖書角、班級黑板報,營造濃厚的書香外部氛圍。四是保持校園內所有教育活動、生活場所潔淨。五是搞好學校周邊環境的綜合治理,使學校周邊環境安全、健康,避免不良風氣、行為、文化對學生的身心侵害。讓每位學生在精心設計與佈置的校園環境中受到薰陶、感染。

二、搭建多彩展示舞台構建學校活動文化

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是校園文化建設的血脈,是校園文化得以延續與發展的源泉,它不但為師生提供了展示才華、發展個性的舞台,還有利於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還能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學校充滿生機與活力。使得在校園內形成了天天是創造之時、處處是創造之地、人人是創造之人的文化氛圍。

1、常規德育活動營造濃厚的德育文化氛圍。首先是狠抓班集體建設,深入開展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活動,抓好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為此,學校開展了以“創文明班級、樹優良班風”為主要內容的創建活動,深入開展各種教育活動,如週一升旗儀式、每週主題班隊活動、學校及班級黑板報檢查、優秀學生評選、“流動紅旗班”月評、文明班級爭創等常規活動的開展,對學生進行了愛國教育、養成教育,努力在學生中形成愛黨愛國、關心集體、尊敬師長、勤奮好學、團結互助、遵紀守法的良好道德觀念和行為習慣。

2、加強養成教育。我校始終把養成教育作為德育的突破口,以禮儀教育為載體,按“在家是個好孩子,在校是個好學生,在社會是個好公民”的要求,根據國小生不同年齡特點和不同的知識結構,提出不同的要求。積極開展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將養成教育轉化為活動,落實到課程,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倡導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讓師生的文明言行成為校園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營造出了和諧融洽的校園氛圍。

三、規範師生知情意行彰顯學校行為文化

校園行為文化是校園文化在師生身上的最終體現,具體表現在學生的文明行為和教師的教育行為、學校的管理行為等方面。我校做法如下:

(一)狠抓學校領導班子行為文化建設。學校領導是學校良好形象的代表,要重視並加強班子成員的學習和教育,牢固樹立起全心全意為師生服務、真心實意謀學校發展的觀念。工作中努力做到用先進的理念引領教職工,用積極的工作激情感染教職工。生活中給教職工更多的人文關懷,尊重教師的人格與尊嚴,以德治校,以人格魅力和力量使教師信任、信服,構建以身作則、以人為本的學校領導文化。

(二)強化教職員工行為文化建設。教師是學校文化的建設者,同時又是學校文化建設的重要對象,教師形象建設是流動着的校園文化。因此,我校在教師行為文化建設上一是實施“三抓”:抓師德建設,抓業務培訓,抓教研教改。二是開展“三愛三心”活動:熱愛教育有事業心,熱愛學校有責任心,熱愛學生有愛心。三是實踐“四個負責”:為學生現在負責,為學生未來負責,為學生一生負責,為所有學生負責。努力促使每位教師成為一個以信譽至上、敬業負責、正直誠信、好學力行、重視細節、團隊意識強的實踐者。

(三)落實學生行為文化建設。我校在學生行為文化建設方面,一是着力於誠信教育。二是主張自主教育。三是加強感恩教育。教育學生應懂得感恩。因為懂得感恩的學生才知事、懂事、理解與尊重人。經常性組織學生助殘幫困捐款捐物等獻愛心活動中,宣揚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中華民族美德,對學生進行生動的愛心教育。此外,還教育學生要懂得對環境的感恩,懂得珍惜環境,樹立綠色環保意識。四是注重好學力行。教育要學生以學為本、要學以致用,努力做到“知行合一”;幫助學生髮現自己,肯定自己,體驗每天有進步和成功的快樂。五是關注特長教育。在知識經濟的時代中,人應該有自己的特長。

四、美化幼兒園環境,完善硬件設施,規範管理,彰顯辦園特色。

1、美化幼兒園環境,完善硬件設施,優化了辦園條件。我校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充分利用閒置校舍增設幼兒園的契機,想方設法籌措資金20餘萬元。建水泥地平1500平方,為學生提供平整、安全活動場所;修下水道150米,解決了雨天積水問題;為幼兒改建水沖廁所,鋪人工草坪600平方,購置幼兒室內外玩具及配套用品投入4萬多元;幼兒園班班有空調、電視、電子鋼琴、滅蚊燈、消毒燈等;室內粉刷內牆漆1200平方,室外彩繪600平方。

2、依法辦園,規範管理,彰顯辦園特色。按要求配備保教人員,落實待遇,為幼兒園的發展提供了相對穩定的素質較好的保教隊伍。家長接送幼兒制、班級責任制、學期工作量化考核制等管理制度建立了正常的.辦園秩序,調動了保教人員的工作熱情,規範了辦園行為。

3、開展教研,提高保教質量。要求幼兒園教師通過參與上研討課、互動評課等環節,整體提升了幼教、保育水平。幼兒園組織園本教研時,還邀請了家長代表參加活動,這為了解社會、家長對幼兒園的要求建立了一條信息通道,也是提高辦園水平的得力措施。

4、豐富的活動,寓教於樂。豐富多采的遊戲活動,是幼兒園進行教育教學的最主要形式,使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發展了認知能力。此外,要求幼兒園還利用開展節日紀念活動的機會,充分發展學生活動能力,使其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五、校園文化的核心是什麼?是追求外在的物質表現形式,還是呈現精神層面的內涵。

回顧我校在校園文化建設方面所做出的工作是歷歷在目:閆偉、朱亞軍在學校籌建幼兒園、校園文化建設中,近兩個月來沒有休息一個節假日,每天早來晚走,加班幹到深夜是常有的事,只要能為學校節約資金再苦再累的活都是自己做,家裏的事顧不上管,孩子有病顧不上問,一心撲在工作上,他們的奉獻精神令人感動;硃紅玲老師開學初動手術,病假沒有休息完就堅持上班,為了校園文化建設加班加點、不怕髒不怕累,積極承擔工作精神令人敬佩!樊森、劉冬、陳冬霞、董建華、韓豔、朱冬梅等這些老師顧大局、識大體,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率先垂範、身先士卒,犧牲了休息日,在為學校文化建設默默奉獻。正是這些可敬、可愛的教師們用他們的行動無聲的詮釋了我校文化的核心內涵:為師者,要敬業、講奉獻,人格上要有松樹挺拔與高潔,品德上要有竹子的虛心與堅韌。

校園文化建設10

數學節,也可稱為數學文化節。所謂節,即為了某種意義的紀念或慶祝而確定的日子。因此數學節就是慶祝以弘揚數學思想和數學精神而開展數學類文化活動以擴展其影響的節慶。它一般是中國小校在某個特定的日子,以數學學科知識傳播為核心,以活躍思維、開拓視野、激發數學學習興趣為出發點,以校園文化為背景,以傳播數學文化為目標,而開展的具有羣體性、學科性、喜慶性的數學活動。數學節可以結合數學史上的某個人或事,舉辦數學知識講座、組織一些數學知識或技能類的競賽,也可以安排與數學大師的聯歡,開展一些帶有數學興味的諸如遊戲、猜謎、相聲、小品、故事、童話、遊園等形式的數學文藝活動,達到營造數學氛圍、彰顯數學影響的教育目的。學校舉辦數學節,要體現為學生而辦、供學生參與、讓學生嚮往、使學生喜歡,造成“在遊玩中學數學,通過數學來遊玩”的喜慶局面,從而促進“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理念的落實。

一、數學節有什麼作用?

1.激發學習興趣,感受數學魅力。

著名心理學家皮亞傑説: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於興趣。數學是一門魅力與枯燥並存的學科,更要有興趣才行。而許多學生不喜歡數學,對數學沒有興趣,根源在於數學學習需要練習,不能做到學以致用,沒有感受到數學的魅力。而數學節的舉辦,讓數學改變了呈現狀態,加上沒有壓力、沒有任務、沒有更多的排名,就顯得輕鬆自然,加上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活動,容易吸引孩子們參與,當然能激發孩子們參與學習的熱情,從中體會到數學好玩,也感受到數學本身可愛的一面,數學原來也有這樣的魅力!

2.豐富校園生活,提升文化品味。

校園文化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環節,良好的校園文化以鮮明正確的導向引導、鼓舞學生,以內在的力量凝聚、激勵學生,以獨特的氛圍影響、規範學生。作為數學老師,有責任讓數學文化成為學校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努力讓數學滲透到校園的每個角落,讓學生置身於數學的海洋。

3.延緩教學時空,拓展數學視野。

課堂上,孩子們有了展現自我的舞台,主動求知的熱情和無窮的創造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釋放,比如探索規律時的獨特視角、拓展知識時的窮追不捨……然而,40分鐘畢竟太短暫了!有了探求的慾望,卻沒有探求的時間。數學學習如果只是解題,只有教材,永遠只是井底之蛙。如何讓學生感受到數學之美,培養理性精神和思維能力?要不斷增強它的應用價值和賦予歷史背景,就需要有一定的時間和空間。我們覺得舉辦數學節活動,能夠彌補這些不足。

4.搭建學習平台,活化課程資源。

數學學習除了課堂教學以外,還應該為孩子們搭建一些平台,通過數學節的活動平台,讓師生共同挖掘豐富的數學文化內涵,使學生獲得精神的'感悟和文化的薰陶。新課程改革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通過數學節的舉辦,可以挖掘許多課堂上沒有的數學課程資源,並在數學節這個活動平台上得到學習和薰陶。這樣活化了數學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能夠讓孩子們在活動中靈活運用和學習數學課本所沒有的數學知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怎樣組織數學節?

1.活動目標靈活鮮明,要有主題性。

舉辦數學節的指導思想或根本目標是要激發學生興趣,豐富校園文化生活。

根據舉辦的時間、學校和學科等情況,每一次舉辦數學節活動,一般都有更詳細一些的目標,要做到主題鮮明、目標明確。如有學校抓住建國六十週年契機,提出的目標是用數學的眼光看祖國60年偉大成就,用數學的方式體驗祖國60年的偉大成就,用數學語言表達對偉大祖國的熱愛之情。為了凸顯這些目標,還可提煉出數學節活動的主題,如“親近數學,玩好數學”、“讓快樂與數學同行,讓智慧伴活動共生”、“祖國,我為你驕傲——慶祝建國六十週年”。從這些主題口號中可以比較清楚地看出每次舉辦數學節的目的所在。 2.活動內容合理安排,要有計劃性。

數學節活動一般每學年或每學期舉辦一次,每次時間大約一到三週。既然是節日,也不適宜經常舉辦,每次舉辦要讓學生有新鮮感,都能充滿濃厚的興趣,因此,組織數學節活動的內容要注意合理地安排,就是要有計劃性。我們的實踐經驗是統一規劃、分級實施,就是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數學教材的特點,由學校進行合理分解。年段各有側重點,一般在低年級較多開展數學遊戲類活動,中年級注重比賽和操作類活動,高年級側重開展閲讀、表演和比賽類活動。對於大家都喜愛的專題活動要採取序列化處理,做到同年段展示、同年級評比,但允許跨年級挑戰,同內容有遞進的設計。如“數學故事大王比賽”,低、中、高三個年段在一起,由於年齡和認識水平不同不易引起共鳴、滿足聆聽者的審美需求。在活動中,就形成了分年段展示:低年段的“出生牛犢不畏虎”專場,中年段的“金三銀四創意無限”專場,高年段的“高瞻遠矚博採眾長”專場。評比則在同年級中進行。孩子們不僅在本年級的故事比賽中享受到交流與互動的快樂,更在跨年級的聆聽中感受到成長的喜悦。這樣統一規劃、分級實施、序列化設計,讓全校學生六年下來,基本都參加了多種豐富多彩的活動。

3.活動實施全員參與,要有普及性。

在組織數學節活動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讓所有學生全員參與,不僅學生參與,所有數學組的老師也得全部參與其中,必要時其他學科的老師也應參與活動,如語文組老師幫着指導故事的演講技巧、美術組的老師可幫助美化環境、音樂組老師可幫助編排節目等。

4.活動形式精心策劃,要有趣味性。

數學節活動的內容除豐富多彩外,還要注意形式上的多樣,要體現趣味性。本來數學學科理性思維很強,不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我們在組織數學節的活動時特別注意在形式上要精心策劃,既要突出數學學科的特點,也要有文化味和趣味性。不僅要有學科比賽類的項目,也要有遊戲類的活動。我們曾經在中高年級組織學生選擇合適的數學內容編排一些數學文藝節目,如數學相聲、數學小品、數學歌曲等,最後合編成一台數學類的文藝節目,取名為“數學嘉年華遊藝活動”,讓他們在這充滿理性的學科中也來狂歡了一回。這個活動在學校和當地引起了不小的反響,當地電視台還進行了專題採訪。看着孩子們臉上洋溢着可愛的笑容時,我們這些數學教師也感到很開心。

5.活動平台多元構建,要有操作性。

數學節活動要為學生搭建多種活動平台,充分利用網站、校園電視台等平台組織活動。無論活動平台如何,都要具有操作性,便於學生參加活動。活動可以在教室裏數學活動的課堂上,也可在報告廳,還可在小劇場裏。我們每年的“數學謎語大家猜”活動就放在學校籃球場,用細繩在球架上拉開,夾上競猜的謎語紙條,讓一個年級的學生都上場。孩子們是興高采烈地參與活動,現場是五彩繽紛、川流不息,很是壯觀。

總之,數學的色彩應當是五彩繽紛的,數學的空間應當是神奇瑰麗的,而構建校園數學文化體系的研究是一個有意義的過程。作為一名數學教育工作者,我們將不斷實踐與思考,定期給孩子端上“數學節”這份大餐,讓他們更親近數學、與數學交朋友,真正讓數學的文化、思維方式成為孩子的基本素養。我們在和孩子們一起經歷數學節的快樂、享受職業的幸福與驕傲的同時,要努力讓數學節成為滋養學生數學素養的“營養餐”,成為學生期盼的“數學樂園”,成為校園數學文化建設的“新天地”。

校園文化建設11

一、調研背景

校園文化是構成學校建設的重要元素之一,涵蓋了校園內所發生的一切文化現象,包括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為文化等,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優良的校園文化能營造出積極、健康、向上的氛圍,在潛移默化中給學生正確的導向,有效的激勵,強烈的認同感、歸屬感和自豪感,以此促進學生各方面素質的提升,培養積極向上的校園精神。而面對新時期教育發展和新課改的需要,如何打造優良的校園文化環境更成為各級各類學校必須有效解決的一項重要課題。而我當塗縣今年制定了全新的《當塗縣校園文化建設提升年活動方案》,旨在跟名優學校求知取經,力求在校園文化建設上得到更長足的進步。

二、調研目的

1.通過獨秀國小校園文化建設與其他校園文化建設的對比,探究當前校園文化建設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總結歸納獨秀國小的成功經驗,對症下藥,學習指導校園文化建設的進程。

2. 有效促進校園文化建設的完善與發展。

三、調研時間

20xx年4月15日

四、調研對象

安慶市懷寧縣獨秀國小

五、調研方法

實地觀察、訪問調查

六、調研成員

馬鞍山市“唐世春名校長工作室”8名校長

七、報告正文

校園文化建設是校園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對教育教學的長遠發展還是對學校、教師、學生的成長來説都具有不容小覷的作用。

本次調研的對象是獨秀國小,這所學校雖然校齡不長,於20xx年建成,20xx年正式招生,起初只招收了49名學生,5個班級,最少班級2人,有13名教師。而如今它已經發展到了已招收4000多名學生,60多個班級,170名教師的規模。被譽為“懷寧的深圳速度,教育的一枝獨秀”。更重要的是短短的10年間,獨秀國小以獨具特色的文化理念躋身進全省優秀學校行列。

(一)獨秀國小校園文化建設的成功之處

通過調研,我們看到獨秀國小在校園文化建設方面的成功之處主要體現在它的建校核心非常明確——“文化立校,特色興校”。在明確的方針指導下,校園建設便有了總綱。“文化”是獨秀國小自始至終圍繞的內容,也是獨秀國小在各類中國小中脱穎而出的最大的特色。學校的 “三秀”理念用“三雅”來支撐, “三秀”理念以“三雅”為追求,做到了學校高雅、教師儒雅、學生文雅。雅在其內,秀在其外,雅秀一體。

1.利用家鄉名人優勢聚合人氣,營造文化氛圍

陳獨秀和鄧稼先絕對是在中國現當代史上起到舉足輕重地位的人物,他們最大的共同點就是同來自於安慶,獨秀國小高瞻遠矚,充分利用這兩大家鄉名人的優勢,在建校初就以“獨秀國小”的雙關命名宣佈了自己的高起點、高素質、高品位建校理念。這樣的起步是高端的、深厚的,聚合了強大的人氣,凝結了不小的潛力。在文化名人的家鄉建立的一所以“文化”立校的特色國小也必將贏來眾人的側目和支持。

2.積極建設主題景觀,鑄就書香特色

主題景觀在學校的許多地方都可以看到,可以説獨秀國小十分重視細節傳遞出的書韻。從進校始,校門入口三角地帶建有愛心園到花草氤氲中的陳獨秀、鄧稼先的塑像、硯池狀的噴泉池、筆架型的假山、四友園、經典園、鄉園、雅園、秀園、韻園再到各個樓層的主題文化建設,主題明確,條理井然,和諧統一。尤其是“三雅堂”、“三秀廳”佈置的更是巧妙,大量的圖片把孩子們的.學習和文化成果展現出來,讓觀看者無不為之受到強烈的感染,不由被濃烈的書香氛圍深深薰陶而樓層。而不得不提的是樓層主題建設別具匠心,一樓一主題,一牆一故事,既讓樓層不單調,也能給學生潛移默化的文化薰陶。諸如此類的小細節,燈箱、走廊、時刻小品,只要能利用的都會考慮進去,力求處處皆書韻,時時普文化,提升學生文化品位,營造校園文化氛圍。

3.開展多項文化活動,豐厚文化底藴

獨秀國小倡導文化,宣揚文化,但並不讓這種文化變得死板。正如獨秀國小蔣校長所説:“一種理念,沒有活動,就不能成為流動的風景。”所以獨秀國小十分注重用有活力的書香活動,讓讀書顯得樂趣無窮。每年都會開展一屆讀書藝術節和校園文化節,給孩子們展示的空間和快樂的讀書體驗;經常進行優秀古詩文經典誦讀活動,讓千人操前誦讀的壯觀景象震撼和感染每一個師生;紅領巾廣播定期就“看好書、讀好書、評好書”、“聽名曲、賞名詩、觀名畫”專題節目給學生以文化薰陶;學校的校報校刊鼓勵學生自願交流,校歌、校徽、校訓也廣泛徵求師生的建議;每年學校還側重和家長的溝通,除了評選書香班級、書香少年,還鼓勵家長參與,評選書香家長,做到家園結合,讓校園文化推行到家中,更好地給學生文化激勵。通過各種活動,讓每個學生的文化底藴豐厚起來。

4.施行自上而下讀書活動,增加榜樣輻射效應

讀書不分年齡,教師要想與時俱進,給學生先進的知識,讓學生喜歡閲讀,還得不忘自己經常讀書,提升自己的素質,用熱愛閲讀的表現給學生以榜樣的效用。獨秀國小要求每一名教師把讀書當成習慣,每期精讀一本教育專著,每月深讀一本教學期刊,每週品讀一兩篇經典文章,而且要定期撰寫書評和讀書筆記,鼓勵教師相互交流讀書心得,做學生報告。並且對教師提出了閲讀高要求:每位教師在三年內要到百家講壇活動中作一次讀書講座;學校給每個教師的教師節禮物就是一本書。獨秀國小的教師愛書,而教師對書本的熱愛,無疑以身體力行的表現給本校的學生上了一堂精彩的文化師範課,越來越多的學生受到感染喜歡上了讀書。

(二)某些中國小校園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

與獨秀國小的校園文化建設相比,許多中國小校園文化建設存在着一系列問題:

1.不明確辦學理念,人文性不豐厚

我縣的許多中國小辦校理念模糊,沒有傳達出文化內涵,沒有什麼特別出眾的、有特色的學校。而辦學理念對於一個學校的發展來説十分必要,或者説它是一個有力的支撐。在辦學理念中就應該貫穿文化理念,積極營造人文性,讓學校有特色起來。還要以敏鋭的嗅覺充分利用可用資源,例如我縣就有一個可以利用的李太白,這無疑對於打造文化類學校有很大幫助。

2.不注重打造細節,文化氛圍欠缺

細節可以傳遞出書香味。獨秀國小讓校園一草一木都能營造書香,積極利用每一處資源來説文化。而我縣某些中國小並沒有注意到這個方面,尤其是一些農村學校,雖然辦校也有幾十年的歷史了,但毫無特色,根本不注重細節也可以營造書韻,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不妨在校園內設置一些文化專欄,開闢出讀書角等,在班級和樓道里張貼一些文化名人名言,在花草從間安放一些校訓校規等,通過細節處給學生潛移默化的正面影響。

3.不善於利用讀書活動,教育教學死板僵化

我縣的許多中國小在教學質量上過多重視,輕視了對學生文化底藴的薰陶。很少有學校每年定期開辦讀書活動周或校園藝術節,即便有流於形式的也不在少數,不能廣泛動員起多數學生的積極參與。改變這種現狀的方法不妨學習獨秀國小的策略,讓學生成為主人,鼓勵家長參與,尊重學生的看法和成果,要讓節目完整而有意義。

4.不強調教師讀書,榜樣效用未能彰顯

眾多教師只要求學生讀書,而且只讀課內書,學生產生了厭學情緒。而有些教師自己不愛看書,出口欠缺書卷氣,對學生便產生了消極影響。獨秀國小讓我縣的教師看到了校園文化建設缺失不了教師的參與,自上而下,先從教師自己開始,多讀書,讀經典書,讓自己成為一本最好的教材,給學生好的榜樣。老師愛讀書,學生也愛讀書,校園書卷氣息瀰漫,文化建設便得到巨大的推動。

總而言之,此次調研給了我許多啟示,讓我在校園文化建設方面有了許多深刻的認識,我會將從獨秀國小學習到的經驗推行到本校的建設中去,積極響應“當塗縣校園文化建設提升年活動方案”,努力促進校園文化建設新的突破。

校園文化建設12

摘 要:校園文化建設滲透於學校的教學、科研、管理、生活及各種校園活動等方面,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進學校和諧發展的重要載體。和諧的校園文化,能使師生的人格得到了塑造,個性得到了發展,精神境界得到了昇華。本文從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三方面入手構建校園文化,以期營造師生共同的美好的精神家園。

關鍵詞:校園文化;文化建設;精神家園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xx)18-149-01

校園文化是以學生為主體,以校園為主要空間,以育人為主要導向,以精神文化、環境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設等為主要內容,以校園精神、文明為主要特徵的一種羣體文化。健康的校園文化,可以陶冶學生情操、啟迪學生心智,構建學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校園文化建設包括校園物質文化建設、精神文化建設和制度文化建設,這三個方面建設全面、協調的發展,將為學校樹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

一、打造完善的校園環境,構建校園物質文化

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物質文化是實現目的的途徑和載體,是推進學校文化建設必要前提。環境教育力量對學校全體成員,特別是對學生,能產生巨大的心理效應,對學生養成良好行為規範起到潛移默化、寓教於景的作用。校園物質文化,能使學生不知不覺,自然而然受到薰陶、暗示、感染。

完善的設施、合理的佈局、各具特色的建築和場所,將使人心曠神怡、賞心悦目,將有助於陶冶師生的情操,有助於淨化師生的美好心靈;校園綠化、室內佈置、校園衞生、教學硬件的構置、擺放等,能使師生員工在求知、求美、求樂中受到潛移默化啟迪和教育;校園的畫廊、報欄、櫥窗、黑板等是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英雄模範的畫像、科學家、音樂家的名言,無不啟迪智慧,催人奮進。

校園物質文化建設要體現教育性、藝術性。優美、完善的環境有利於學生陶冶情操、淨化心靈、激發靈感、啟迪智慧,有利於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學校應注重環境文化的發展,為校園環境賦予一定的文化色彩和教育意識,增強環境育人的功能。學校要用美的環境教育學生熱愛學校,用富有藝術氣息的景緻激發學生創造的潛能。

二、形成優良的校園風氣,構建校園精神文化

校園精神文化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主要包括校園歷史傳統和被全體師生員工認同的共同文化觀念、價值觀念、生活觀念等意識形態,具體體現在辦學理念、校風、教風、學風和學校人際關係上。

1、辦學理念。辦學理念是一所學校辦學的出發點和最高理想。學校的辦學理念體現的是學校的辦學之道,教學之道,求學之道,管理之道,是師生實現自己人生價值,追求卓越,走向成功之道。學校的辦學理念要充分體現本校的辦學思想,學校的一切工作最終結果要讓每一個在這裏工作和學習的師生對自己充滿希望、對生活充滿希望、對未來充滿希望,最大限度地挖掘出自身潛能。

2、校風建設。校風是學校全體師生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形成的相對穩定的精神狀態和作風。優良的校風是學校的一面旗幟,激勵着教師為人師表,辛勤育人,同時也鞭策着學生勤奮學習,積極向上。

3、教風建設。教風是一所學校教師長期積累和形成的教學風格,是教師道德品質、文化知識水平、教育理論、技能等素質的綜合表現。學校要倡導嚴謹治教、敬業愛生的教風。為培養良好的教風,學校需花大力氣創造各種條件,使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4、學風建設。學風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的學習習慣、治學精神、治學態度的集中體現。為樹立勤學好問、刻苦鑽研的學風,學校要經常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教育,要加強對學生進行日常行為規範的訓練,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優良學風像校風、教風一樣,對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對學生人格品質的發展和完善,對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有着重要意義。

5、人際關係建設。在校園內建立起尊重、信任、友好、民主、團結、合作、和諧的人際關係,這不僅能有效地緩解工作、學習壓力,還能使師生在工作學習上心情愉快、心態平和,身體健康,而且有利於良好集體形成和學校各項工作開展。

一所學校的優良校園風氣一經形成,便可以振奮人的精神,激勵人的鬥志,規範人的行為,使每個學生的學習目標、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及教師的教學思路,教學風格,領導的工作作風都出現良性循環。

三、完善健全的.校園規範,構建校園制度文化

校園制度文化作為校園文化的內在機制,包括學校的傳統、儀式和規章制度,是維繫學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機制,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保障系統。“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規章制度、規範了師生的行為,才有可能建立起良好的校風,才能保證校園各方面工作和活動的開展與落實。

創造適合學生自主發展的教育環境,是學校管理的最終目標。可以通過學校的規範化管理,為學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奠基,讓每個學生有樂觀的心態,健康的體魄。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基,使學生學會學習,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具備創新精神、探究能力、合作意識和開放的視野,提高學生運用現代技術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為學生做社會有用的人奠基,使學生學會尊重、學會做人;學會勞動、學會生存;學會健體、學會審美;學會交往,學會合作;學會學習、學會創造。

校園文化是學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環境和文化氛圍,它體現了一所學校的校風。校園文化是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始終處在社會文化的前沿,既承擔着育人的重要職責,也承擔着引領社會文化的重要任務。校園文化作為一種環境教育力量,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着巨大的影響,學校只有豐富校園文化的內涵,不斷積澱、不斷創新,營造適合本校特色的校園文化,才能擁有師生共同的精神家園。

參考文獻:

[1]舒維霖.淺談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思路[J].教育理論與實踐.20xx-11

[2] 張寶誌,侯寶寧.如何推進校園文化建設[J].中外企業家.20xx-34

[3]張興虎.以文化治校,創和諧校園[J].新教育.20xx-13

校園文化建設13

為學習全國知名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開闊視野,更新觀念,上週(12月14日——12月17日),由縣教育局組織各學校部分副校長、政教主任、總務主任前往上海省xx市為期四天的考察學習。全縣29名教師不畏嚴寒參觀學習了xx市復興路國小、xx國小、xx中學、xx國小、xx學五所學校。

在考察中發現,xx市的校園文化建設特別注重xx歷史文化與當地名人相融合,大力推行學生的興趣培養、陶冶情操、展示學生綜合素質,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些做法均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考察學習期間,大家聽取了五所學校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的經驗介紹。在校園文化建設方面,該市按照注重建設、循序漸進、入腦入心的原則,積極開展以校園綠化、美化、淨化和師生作品上牆為主要內容的.“三化一上牆”活動;以提升自信,增強愛校、愛班、愛教研團隊的凝聚力為目的,積極推動每所學校創建校徽、校旗、校歌、校訓、校刊的“五個一”工程;以增強“我是學校一成員”的幸福感為宗旨,將校園文化課程化,文化目標教學化,達到了文化立校、文化立班、文化樹人的目的;以社團活動為推手,推動校園文化由外到內輻射、滲透,形成了“一校一品位、一校一特色”的發展格局。這五所學校分別以名校文化、書香文化、傳統禮儀文化、國學經典文化為特色,學校和每個年級、班級均設計有相互聯繫的文化主題,育人功能鮮明,管理精細,內涵豐富。各校每一級台階、每一面牆體、每一根廊柱,都成了教書育人的載體,花木有靈性,石頭會説話。其在校園文化建設的典型做法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次外出考察學習感慨萬千:為自己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相差甚遠感到着急;為社會各界對教育的重視感到擔憂;更為城市教育與農村教育不均衡而發愁。但這都是大氣候,目前客觀存在的,相信在以後城鄉教育會慢慢的達到均衡,會讓每個孩子享受到同樣的待遇和教育。

總而言之,本次學習深切感受到xx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各具特色的校園文化帶來的震撼,不僅學習了先進的經驗,更看到了各自在校園文化建設方面的差距。決定在以後的校園文化建設上一定要創新思想,全面整合資源,更新理念、改進做法,努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學校特色的校園文化,真正讓校園文化起到浸潤育人的目的。

校園文化建設14

1體育社團建設對校園文化建設的意義

在大學是一個社會重要的階段,形成一個前後之間的連接與大學校的一個重要社會規範教育的地方。體育社團可以分配給學生“社會角色”,提供社會角色的機會,社會規範的實踐,引導學生進入社會的共同價值體系,促進個性的形成和發展。高職院校在不同地方和條件的羣體是學生社會化、社會羣體,和校園社區學生的社會化根本不可能實現。體育社團的羣體規範是為了實現自身發展的目標,採取聯合行動。所以體育社團必須制定行動準則和行為等等,可以對成員進行社會教化,規範成員的行為,發展羣體觀念,增強社團成員之間的凝聚力。

2建議

(1)各高職院校加強學生體育社團的宏觀管理高校應積極參與學生社團的管理

從宏觀角度對學生社團的活動進行調控,以提高學生社團活動的有效性,從而促進學生體育社團的發展。促進學生積極主動的鍛鍊身體,培養學生的健康意識。應系統的將體育類社團納入學校體育教育管理體系,並在資金上給予支持,加大學生活動經費的投放力度。為社團活動築牢經濟基礎。

(2)高職院校應加強對學生體育社團的專業技術指導

學校體育職能部門應為高校學生體育社團配備專業指導人員,對社團成員的活動提供技術指導和理論支持,使學生形成正確的體育健康觀,為終身體育打下良好的基礎,培養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運動的意識,有利於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的銜接。

(3)高職院校學生體育社團也應加強自身的組織與管理

制定完善的規章制度,保障社團活動的有序開展,滿足社團成員活動的要求;與其他社團協調安排活動時間與地點,以提高場地設旆的'利用率;提高社團的知名度。加大宣傳力度,吸引更多的學生加入社團,擴大體育社團的規模。通過各種措施提高學生體育骨幹的綜合素質,有利於增強學生社團的凝聚力,有利於學生體育社團健康發展。

(4)加強學生體育社團的健身鍛鍊效應體育社團成員具有共同的興趣、愛好

他們會自發的參加體育鍛煉,並具有自覺性和主動性,為增進學生的健康起到了積極的推進作用。藉助於學生社團的影響力,在高校中加強宣傳,吸引更多學生加入,使學生社團的健身鍛鍊效應進一步加大。

3結語

高職院校體育社團是現代化教育發展的產物,是高職體育教育系部需要將體育社團納入科學的管理體系。成為管理制度的一個組成部分。以保證其正常運行。學生體育社團不但為大學生鍛鍊身體提供了環境條件和組織保證,而且為學生全面發展、提高素質、培養能力、適應社會發展提供了平台。體育社團活動的開展,潛移默化提高了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弘揚了主旋律,使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在社團建設中得到繼承與發揚。近年來,隨着我國高等職業院校規模的不斷擴張,在校大學生人數驟增,高職院校體育社團在豐富校園文化,促進高職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培養終身體育意識,綜合素質提高,能力拓展,構建和諧校園等方面將要起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校園文化建設15

★愛國旗,愛中華。

★愛護餐廳,從我做起。

★愛護公物,人人有責。

★愛護綠色家園,爭做環保衞士。

★愛校等於愛自己。

★把花朵留在枝頭,讓美麗留在心靈。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

★不要把年輕人當作你灌充的空瓶,要把他們看成等你點燃的火炬。

★餐廳清潔,人人有責。

★草坪為我們貢獻綠色,請保護它。

★誠信是一片天,合作是朵朵彩雲;開放是寬大的雙翅,和諧是彼此的河流。

★創社會認可的'職業學校,辦人民滿意的職業教育。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

★促進人、發展人、塑造人。

★大海的浪花靠勁風吹起,生活的浪花靠理想鼓起。

★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加快培養建設人才。

★當好學校的主人,做好師生的僕人。

★道德的分量有多重,人生留下的腳印就有多深。

★讀書能夠醫愚。

★惡語不出口,苟言不留耳。

標籤: 校園文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wenhua/e1nrm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