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文化 >

讀文化苦旅有感(精選15篇)

讀文化苦旅有感(精選15篇)

當閲讀了一本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文化苦旅有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讀文化苦旅有感(精選15篇)
讀文化苦旅有感1

杭有湖兮,名之西湖

西子湖畔,兩三行人。

我猜想現在並不是來這兒的最好時節。正值五月,陽光微灼。初夏的粉蓮尚未長開,全然無了六月的旺盛豔麗。

漫步北山街口,不難想象得出南宋的杭城是極盡怎樣的富麗堂皇,實在是稱得上"一步一風景,一景一傳説"的美譽。

"沒有了西湖,杭州也將不復存在。"

第一次接觸這個名字,是在國小的文化課上。還不識字,用不標準的拼音念出蘇東坡三個字,然後慢慢會一筆一劃地寫在紙上。

蘇東坡作為詩人,文采驚世;作為朝臣,憂國憂民。或者可以説,在蘇東坡後,才有了容光煥發的西湖,才有了極度奢華的南宋國都,才有了許仙白蛇的傳説。

我很難忘記結局並不圓滿的故事。漫無目的地走到堤邊,在這裏可以看見斷橋,可以看到雷峯塔。總是驚豔於她的一襲素衣,驚歎於她的為愛痴迷,惋惜於她的百年孤獨。

寺廟晚鐘

"衰的,靜的,冷的,是吳山廟;榮的,動的,熱的,是學校。"

搬家前,我並不在這座校舍裏。

記憶稍有些模糊了。大概是很久以前,還在老家的時候,住在一條小巷子裏。

巷裏的人並不多,所以鄰里都互相認識。巷裏有間小校舍,説是校舍其實有些誇大了,實際上也只有七八個五六歲的孩童和一個老校長。

校舍挨着座寺廟。同樣也很簡陋,廟沒有名字,只有四五個僧人。校長和僧人是老友,得空就去看看。

説來也奇怪,校舍是沒有散學鈴聲的。幾個學生掐時間掐得極準確,一到點上,老校長正搖頭晃腦講得興致正高,"唰唰"就閃個沒影。老校長自然是信不過我們的,請了隔壁的老僧整點撞鐘。不過結果還是差不太多,老校長講得唾沫橫飛,少得可憐的幾根頭髮甩來甩去,底下的學生鬧得起勁,紙飛機飛來飛去。"噹噹噹"一陣響後,學舍又只剩了老頭兒一人。

那段時間我一直期待着寺廟震耳的晚鐘聲響起來。整一天寂靜的寺廟因為晚鐘聲熱鬧了起來,清脆的木魚聲,和尚唸經的聲音,寺廟因為這變得稍顯活力了些。

讀到餘秋雨先生書裏的這篇寺廟,突然想起了很多。

西出陽關

"從未見過這樣完整的天,一點兒沒有被吞食、被遮蔽,邊沿全是挺展展的,緊扎扎地把大地罩了個嚴實。"

讀了書中的《陽關雪》,突然叫人想去大漠看看。想去親眼見見王維詩中心心念念着的故土,無數將士的白骨安息之地。

"身後,沙墳如潮;身前,寒峯如浪。"

長途跋涉的飢寒,進退兩難的大漠,對故人的極度思念,造就了將士們心頭的哀音。但卻那樣從容。告別是經常的,步履是放達的。猶是這種豪放,不得不使人歎服於唐人的微笑。

胡笳和羌笛的合奏,自然渾厚,奪人心魄。漸漸被朔風吞沒,消逝於一個民族風塵的歷史中。空留如潮的沙海、微涼的雪。

回去吧,時間已經不早,怕是還要下雪。

讀文化苦旅有感2

一直很喜歡餘秋雨先生,喜歡看他的《文化苦旅》、《行者無疆》、《霜冷長河》,而最讓我愛不釋手就是他的《文化苦旅》。讀了《文化苦旅》這本書,我感受最深,也是最大的,作為一名教師,在讀完這本書後也從中找出了絲許的感覺。

作者餘秋雨先生從九三年開始從上海戲劇學院辭職後,便慢慢地行走在青史曾經駐足的角角落落。用他獨具的慧眼和感悟纂寫着一段段親身感悟。或許作為我們是沒有這樣的機會去嘗試這樣的一種體會,這種苦行僧般的高尚,我們只是以另一種特殊的方式在傳承着這樣一種精神。

讀《文化苦旅》,是讀行走的哲學。在遊歷山水之間,去感悟出一些人生的真諦。我們去到了某一個地方參觀旅遊,總是會不自覺地回想那裏發生過的一切,曾經在我們所站的這個地方有誰走過,又發生過的什麼樣的歷史事件呢,又是誰在這裏修建的呢,修建的目的又是什麼呢等等。就在這樣的一瞬間裏,那所有的一切都會很自然渾沌地交融在一起,歷史的滄桑感與人生的滄桑感便會油然而升,歷史古蹟所藴藏着的精神與文化重燃而生,使參觀者都好像親身經歷過了一般。那我們的教書育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與學生們做着不同的互動,在同他們的交流中,我感覺到他們對知識的渴望,此時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感覺自己是無比的自豪。我們在默默耕耘的同時,看到學生們快樂成長,在知識的海洋中暢快的遊歷着,我感覺到無比欣慰,感覺我們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讀《文化苦旅》並不是在欣賞山水風景,而是在對歷史的滄桑的一種回顧,歎息和哀傷,也是對人生的一種激勵。一次次的漂泊旅程,都是在增長我們的智慧,洗滌着我們的心靈。這一次又一次的跋涉又能讓我們得到一種啟迪,一種精神的寄託。文化的傳承,歷史的見證在這裏留下了最真實的寫照。歲月的流逝,讓歷史的滄桑在人們的記憶中早已經是越磨越淡,漸漸地淡出人們的生活圈子,時間磨損了最值得深藏的記憶,或許也只有當我們身臨其境的那一刻才能將這些詮釋出來。

作為新老師,由於經驗的缺乏和能力的不足,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同樣也會遇到這樣那樣的難題。教學是一種十年如一日的工作,孜孜不倦,我們看不到吶喊聲,沒有歡呼聲,更加沒有掌聲。我們所做的就是盡我們最大的努力把學生教好,把自己所知道的傳授給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發展的主體。教師面對的是學生的未來,而不是個人眼前的榮譽和利益,要立足於學生的成長。因此教書育人不可急功近利,需從大處着眼。更不能因長久以來受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而習慣於只看眼前,不顧將來,以剝奪學生個性為代價換取教師的師道尊嚴,以犧牲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代價,過分苛求學生的成績,換取暫時的高分。教學的工作任重而道遠。

讀文化苦旅有感3

人生的偉大建立在廢墟之上,歷史的悠久建立在廢墟之上,文明的初級建立在廢墟之上,文化的開端建立在廢墟之上。 ——題記

對我自己而言,我很喜歡閲讀餘秋雨先生的文字,這位老先生的文字,總有獨特的見解,讓我們,跟着他的思想理解問題。餘秋雨先生的文字十分獨特含義很深刻,每一次甜品它的文字都會讓我深深地震撼。

在書裏作者餘秋雨老先生,將自己踏過每一寸中國的土地寫出了他自己的喜與憂,寫法真摯細膩,總讓我回味無窮,餘秋雨先生的獨特魅力吸引着我,在我心中那是一種十分苦澀的回憶。

餘秋雨先生在書中這樣自序“報紙上説我書寫的很輕鬆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苦生活,一提筆就感到年歲徒增,不管春温秋涼,是喜悦大悲憤,最後總是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

“我無法不老,但我還可能年輕,我不敢對我們對於龐大的文化有什麼祝祈,卻希望自己筆下的文章能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急後的會心”餘秋雨老先生站是以這樣的精神,寫下了這本書,這才是我真正的震撼,也是因為這樣的精神 讓他寫出瞭如此完美的一本書,他使我震撼。

僅是小感,與大家共品。

讀文化苦旅有感4

難得有了一陣子的閒情逸致,便輕輕翻開了這本《文化苦旅》,讀後,感慨萬千。

或許有人會説,文化為我們所展現出來的一切,皆是銀裝素裹、分外妖嬈,但他們何曾想過,文化竟有苦澀的一面!

久遠的歷史之路,鮮花耀眼,可那鮮花一旁的一棵古樹,卻衰老滄桑,不知經歷了多少次的風吹雨打。漫漫的歷史長河,宛如仙境,夢幻飄渺,可那湖水之下的礁石,卻傷痕累累,不知承受了多少次波濤的衝擊。

現在的文化總是將她們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那漂亮的外表,那所謂的”打扮“,或許就是文化的經歷與結果罷。就敦煌莫高窟而言,它是由一位名為樂樽的和尚來到此處修築的,石壁精美,結構美觀,氣息古樸,夕陽之下,落輝滿窟,彷彿萬物都在它那柔和的眼中被看透,它如今的美麗,也就是綿綿歲月的傑作,還記得作者對它做出了這麼一個評價:它的歷史,就離不開工匠斧鑿的叮噹聲。是啊!一幅極佳的藝術作品,又怎不會是在千錘萬鑿之下誕生的呢?

我們的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或許現在可以看見一些企業家,坐在名貴的椅子上,抽著名貴的煙,他們都是一些成功者。難道一個人的成功天生便有?不,人們唯有在人生路上歷經磨難與挫折,在艱難險阻面前逆流而上,方能獲取經驗,為成功之路鋪上一塊又一塊的磚。

在少年時,我們需要經歷一些必要的挫折,或許也就是如此,我們往後的成就才會更加輝煌。

古今人皆歎: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讀文化苦旅有感5

《文化苦旅》是當代學者、作家餘秋雨的一部散文集。在學生時代,我就已經知道這本書,我的老師和同學們都對這本書十分推崇,但是不知為何,我一直沒有機會讀到這本書。今年,女兒五年級了,她的語文老師推薦孩子們讀這本書,女兒讀完後跟我説這本書真的很好看,強烈建議我讀一讀。終於,我翻開了文化苦旅這本書,也終於享受到了餘秋雨先生給我們提供的這一份文化大餐。

《文化苦旅》的第一部分是中國之旅。從莫高窟到道士塔,從荒無人煙的西域到人間天堂蘇杭,作者的足跡遍佈了大半個中國。餘先生喜歡把關注的焦點定位在自然景觀背後所沉澱的文化內涵上,體現出一種俯仰天地古今的歷史感和滄桑感,因而飽含深切的民族和文化憂患意識。作者在開篇寫自己遊白帝城、黃鶴樓、寒山寺的經歷,由己及人,寫出了當今人們骨子裏對“詩”的追尋,歸根溯源,便是人們的歷史文化情結。

作者將旅行時的激情融入了文字中,其中又藴含着作者對中華文化深深的、苦苦的追尋與思考。作者筆下每個地方都隱藏着千年來中華文化的印跡。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文化,但又有相同的文明期望。書中寫了有“天府之國”稱號都江堰,夕陽西下,朔風凜凜而略顯悽清的道士塔,接通着中華歷史血脈的莫高窟,還有一灣不算太小的沙原隱泉和天一閣。這一切,對我來説都是陌生的、神祕的。它們在各自的地方安靜地保持着自己的美好,但當餘秋雨老師的筆觸摸到它們時,它們又開始活躍起來。通過作者的筆,它們活力四射地出現在人們眼前,讓人們再次感受到文化和大自然結合的動人瞬間。

正如作者在本書序言中所説:時間和文字在一個個老庭院裏,廝磨,這是文化存在的極温暖方式。興許我一輩子也做不到行萬里路,但我願意在時間的荒野裏,靜靜閲讀此書。於粗糙中提升生命的大境界,又何嘗不是一場文化苦旅?

讀文化苦旅有感6

相對於自然,地理,不過是細節。相對於人生,歷史,不過是細節。——題記

你有沒有見過,西風大漠駱鈴響,疲憊的旅者,腳下的路從落日餘暉的最深點延伸到地平線,遠方;你有沒有見過,江南小調漢家水,吳音的姑娘,腳下的路在季節裏如蓮花的開落,娉婷;你有沒有見過,陽關匆匆塞北雪,不捨的離人,腳下的路不再盼顧這柳色的最後一眼,再見。

我跋山涉水。

你有沒有聽過,北極寒夜窗外呼嘯的風和呼嘯的荒涼;你有沒有聽過,西太平洋海面上拍打的滔天浪花和海鳥的戛然長鳴;你有沒有聽過,尼泊爾終點的熄火聲,和穿越聲。

我踏足遠方。

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功成名就的老人緩緩垂暮,臨死眼神澄澈;你有沒有想過,有一個老人受盡迫害,卻依然温潤的活着;你有沒有想過,一個老人於睡夢中死亡,留下他痴傻的兒子 。

我仰望人生。

這是中國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

我很欣賞的一本書,《文化苦旅》。

我很欣賞的一個作家,餘秋雨先生。

他來自上海,一個如此繁華的城市,卻有着如此乾淨的文字。

二十多年前,他毅然辭去一切高位任命和行政職務,孤身一人尋訪被埋沒的重要遺址。二十世紀末,他冒着生命危險貼地穿越數萬公里考察了巴比倫文明,埃及文明,克里特文明,希伯來文明,阿拉伯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等一系列最重要的文化遺蹟,他作為全球迄今唯一完成全部抵達現場的人文學者,對當代文明的思考和提醒,在海內外引起廣泛關注。

餘秋雨先生有很多著作,《行者無疆》,《千年一歎》,《中國文脈》等,我最欣賞的卻還是他的《文化苦旅》。這本書分為三部分: 中國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其中的文章在《行者無疆》,《千年一歎》,《霜冷長河》中皆可找到。然而,作者把他們編在一起,卻絕非簡單的拼湊,從中國到世界再到人生,不僅僅是內容上的昇華,更是萬般皆歸一的體現。因此,我唯獨鍾愛這本書。

周國平説,我是一個直接面對自然和生命的人,相對於自然,地理,不過是細節。相對於生命,歷史,不過是細節。

我想,細節又何嘗不好呢?

是的,地理是細節,歷史是細節。但不面對細節就無法面對真實。

歷史是一種宏大而又美麗的悲觀,文化是歷史的產物,文化又是歷史的靈魂。文化是永存的,因而歷史變成了片段式的。我總會發呆,想想唐宋元明清,千年不枯的笑容,我卻只記住了李杜,東坡,稼軒,易安,顯祖,容若,只記住了驚心動魄的那一段,也是隻有文化靈魂的那一段歌。

地理也與文化有着無法言説的聯繫,自古以來,文化傍山水,文化襯山水。行者無疆,似乎更有苦旅的味道,一如陶潛的那句“託體同山阿”。特此摘錄幾句:

“山河間的實際步履,使一切偉業變成了尋常風景,因此也使我們變得輕鬆。人類本應把一切都放下,放下在山河之間。因此我們也就找到了終點,價值的終點和生命的終點。”

我想,行走的人有權將腳下的一切,稱作我的山河。

是的,這是我的山河。

秋雨先生的文章雖是講述的是歷史文化這樣深重的話題,卻絕不佶屈聱牙。他的文章是質樸的,親切的,而不是空談一些似是而非的東西。通過文字我可以猜想,秋雨先生應該是很温和的,微微地笑着,不多説什麼,卻能以這樣洗練的文字感動人心。

他的文字雖温和,但同樣也是犀利的。他毫不留情的指出了中國乃至世界文化的通病,讓我們在驚歎於文化的偉大的同時也深深的反省自身。

文化的終途是生命,這一點倒是與周國平先生一致。文化苦旅的苦,在這個嬉鬧的時代,總是顯得不合時宜。然而我們必須知道,高貴的生命要創造文化,必然會經歷坎坷。

文化,需要無數個高貴的生命苦苦來支撐。

我是在軍訓返程的時候在車的側邊欄看見這本書的,誠然,如此深刻的話題,對於沒有多少閲歷的我來説,談起來一定有很多漏洞。然而我卻深深的着迷了,我不知道我能有多少理解,但我希望人們也能看看,尋找自己的山河。讓那些支撐着的人,多少有些慰藉。

謹以此文,紀念屬於我的文化苦旅,和我的山河。

讀文化苦旅有感7

“文化的旅程是苦,是澀,在這千年的歎息中講訴苦旅。”這是餘秋雨説走就走的苦旅,這異常艱難的文化之旅分為四個部分《如夢起點》《中國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那一處處神韻醉人又神祕的古蹟背後,人性的深層藴藏給我內心的震撼是強大的。

起始我讀《牌坊》《寺廟》《信客》,並未感受它的“苦”,只是感到綿綿的文化傳承,潘木公傳承給善良的石匠,美麗的女教師傳承給鄉村純真的孩子,老信客傳承給年輕的宋達,但這就是餘秋雨全部文化苦旅的起點,他在“如夢起點”這章以大多童年的眼光展望,將來以成年的目光和腳步踏上苦旅。

中國之旅是作者將中國各地相連接,記敍許多文化遺址,無論清新淡雅的南方,還是壯闊曠達的西北,這一章讓我認識了王圓?和令我想不到的嶄新的蘇東坡,在遙遠神祕的敦煌莫高窟與王圓?的關係難捨難分。我曾經目睹過莫高窟的真容,讓人難以想象的是幾近一半的壁畫被破壞,盜取。豐富的莫高窟文化在“流血”,美麗的敦煌在“流血”,如今我們都埋怨王圓?無知的行為,竟將文化瑰寶以三十英鎊賣出,可他卻只是一個無知、愚蠢、討飯吃的平民而已,又有什麼方式來阻擋他們呢?只能感歎古代的中國慘淡、柔弱,而這經過千年起禮的莫高窟怎麼能不看破這一切,他害怕,多少眼睛虎視眈眈,他害怕,懷中的寶物一件件流失。“冒險家”們紛至沓來又滿載而去,它只能無聲哭泣……

蘇東坡算得上是歷史的傳奇人物,是宋代時的“大明星”,但他任杭州知州時,沒有陶醉於美景之中,是徹徹底底的水利工程師,他率先意識到西湖的重要性,拯救了“人間天堂”,烏台詩案後他被貶黃州,這起事件使我真正見識了輿論的力量,足以壓倒一切清白的事實,而官場失意激發了蘇軾千古傑作的靈感。

“時間與文學在一個個老庭院裏廝磨,這是文化存在的温暖方式,千般荒涼,以此為夢,萬里蹀躞,以此為歸。”我們中華少年應像秋雨先生如此,做中華文化的守護者。

讀文化苦旅有感8

有幸拜讀餘秋雨的作品《文化苦旅》,已被其深深地吸引。餘秋雨,大陸著名文學家、美學家。這位以《文化苦旅》和《山居筆記》聞名的中國美學家,有評論家譽之為左手寫散文,不落其淺薄,右手撰述藝術理論,也不失其艱澀難明。憑藉自己豐厚的文史知識功底,優美的文辭,引領讀者泛舟於千年文明長河中。

整本書都很美,在讀的過程中一直抱着繼續讀下去的慾望,泛着一種直達靈魂的深邃。抱着追尋的心態一路尾隨文字的流轉。在即將入睡的午夜,點亮牀頭的枱燈,伴着作者的文字,在安靜的夜幕畫下心中的幻想。或在無事的下午,拋卻煩躁,在越來越快的生活節奏中跳出來,透過漸漸平穩的內心重看歷史。

讀完“牌坊”這一章,我心裏有一股隱隱的痛,又有一種無畏的敬仰。

其實牌坊是讓人仰望的。是為了表彰功勛,它也是忠孝節義的代表。但是在中國封建禮教壓迫的論調下,貞節是中國女性的最美,然而美的又是那麼的痛,那麼的傷痕累累。一塊塊冷峻的牌坊,無情地壓住他們所有的愛恨情仇,他們為了生路,遠走他鄉,隱姓埋名,委曲求全的活着。

然而他們又是生活的那麼優雅,那麼的精緻。他們象熹微的晨光,當大地還在沉睡的時候,為一個個鄉村解了凍,為一道道山樑解了凍,為一批男孩子,也為自己解了凍。

在《文化苦旅》中以細膩的筆觸夠了一張張充滿中國最廣大人民的形象,以最空靈、輕柔的嗓音輕輕吟唱令人感動的瞬間。

作者從生活中提取精華,經過淬鍊,融成經典,伴隨着人流傳入我們的生活中。我們可以用最簡單的方式瞭解一段段不同的生活。這是豐富自己,提升自己的最快捷的方式。

我喜歡他的真實,真實的描述了文革給中國人民帶來的巨大災難、面對艱苦未來時堅強的一代人;在災難中瞬間凝固的龐貝古城、空靜之境的羅馬、氣氛迷人的威尼斯……;生活在鏡頭之外,艱難生存,卻古樸善良、充滿智慧的邊緣人……更愛他細膩敏感豐富深遠的靈魂,讓沉寂歷史的古人以一股撲面而來的,充滿生氣的的姿勢佔據想象的空間。

這是一種令人羨慕的生活。作家,可以用自己的筆記錄生活,以最真實的姿態記錄感動自己的人生,表達心靈深處最真的感觸,清風拂過最細微的顫動。我覺得這是其他任何職業都無法比擬的。

這位作者或這本書讓我萌生了拿起筆,寫下生活的衝動。但是放下書,我又回到了現實,面對本專業的數學、計算機之類的理科性東西,不禁想起某位偉人説過的一句話:是科學趕走了花叢後的精靈,讓未知的世界不再充滿幻想。

有可能這一輩子都無法從事作家之類的行業,但我可以通過閲讀,感觸這個廣闊、美好的世界,並學着記錄自己的想法。在以後的某一天,翻開略略泛黃的紙張,重温一次春暖花開、雲寂風清、青春少年。

讀文化苦旅有感9

一次漫長艱苦的文化旅程,我隨餘秋雨先生漂泊異鄉。祖國的錦繡山河讓我陶醉,這一幅幅山水畫或細秀娟麗,或豪邁壯觀。但更令我感慨的是,這一幅幅畫的背後,都有一個漫長的歷史故事。每一個地法都有一種沉重的歷史氣壓罩在我的全身,使我感動,使我歎服。

縱觀祖國大地,無處不散落着文化的步履。然而這一步步的腳印來的不容易啊!經歷了多年的演化,經過了多元的碰撞,遇到了大大小小不盡的劫數,趟遍了文人墨客、武俠外客有意無意留下的水坑,流傳至今,自然險境路遠,卻也底藴十足。

只是至今,人們對於人文山水的評析和維護不足以讓人滿意。一代一代的農民,一世一傳的百姓,來往於天地間的人們,都把自己的青春和歲月埋沒在莊稼地裏,隱沒在變遷萬化的城鄉里。把自己對家鄉的厚愛,對土地的忠誠,全都化做默默無語的汗水和淚水。沒有人注意到風沙腐化了裸露的土地的同時,也裹走了世代傳下的文化。在燈紅酒綠的城市裏,美酒的豔麗掩蓋了山水的清秀,滿屋金幣的閃亮遮蔽了文化星火的光芒,誰來把景賞,誰來把詩吟?

在從學文化的課堂裏,我們都在不斷的出現對文化的爭駁,為了新的一代更好的傳承,為了那星星之火可以遼原,文化的腳步不能停止,沒有文化的民族,只會衰敗;沒有文化薰陶的人,只是傀儡。為了這艱難的旅程不再艱難,我們只有先走過這艱難的路。我們需要站在歷史的背後,清醒的審視文化的變遷,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更新,接過傳承的重任,大步向前,我們義無反顧。不管此時的你是手執毛筆揮灑的老翁,還是拿起鋼筆簌簌而落的筆者,亦或是抓着鉛筆一筆一劃寫字的孩子,哪怕你只是一個尚不識字的人,都和我們一起長途旅行吧!

讀文化苦旅有感10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當如是。”這是大宋的山水,宋人用音和韻雅的句子,為山水貼上或悲或喜,或婉約雄壯的情感標籤。

如今,千年韶華漸漸沒落,尊華與屈辱一併雪藏,而餘秋雨的《文化苦旅》,便是將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一一展現:

不必説水氣淋漓的都江堰,清榮竣茂的三峽;也不必説園圃葱翠的青雲譜,藤葛垂垂的白髮蘇州;單是那流光溢色,神祕安祥的大漠戈壁,便讓人發出無限喟歎。

“他回頭看一眼睛西天悽豔的晚霞,那裏,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滴血。”大漠荒蕪的黃河文明的衰敗,深邃的蒼涼的文明,步履艱難。文明的衰落註定了國家的沒落,國家的興亡自然決定了文明的發展。也是,當年的清王朝,連皇家園林也守不住,又豈能留住那千里之外的莫高窟?其實,相比於圓明園,莫高窟也算是幸運的,起碼還有相當一部分文物留存於世間,而不是灰飛煙滅。其實,這樣的事實終究是不會存在太久,或被他國奪走,或被本國破壞,總之,留不住。

因此,阿房宮燒了,圓明園毀了,岳陽樓不斷重修……比之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山奇大塔,古羅馬的鬥獸場遺蹟,這些興盛於一時的純粹的遺蹟,從古至今,代代瞻仰。中國則不同,中國的遺蹟都有屬於本國的歷史滄桑感,中國的存在史太長,戰亂太多,苦難太深,太多的遺蹟根本保留不住。就像被列為七大奇蹟的空中花園,阿爾忒彌斯神廟,只能引人遐想。因此,凡在至今仍存有的歷史遺蹟,總有生生不息的獨特秉賦,都江堰如此,長城如此,莫高窟,也是如此。

“雖山深而無法登高之苦,雖奇麗而無法柒米之匱”,這便是天柱山,空寂無人的山嶴,留下了歷史的強蠻。天柱山曾是多少文化終老之計的山水,深深的感和歸宿感,引得文人前仆後繼,但是它的主旋律註定是蒼涼荒蕪的戰歌,兵荒馬亂,一次次血與火的洗滌,天柱山,已不堪重負,説白了,還是戰爭,還是亂世,使文化一再沒落。

“梨花村裏叩重門,握手相看淚滿痕。這是對江南的鄉愁。”一提到江南,就會想到小橋流水,拂堤楊柳,江南雨如夢,春草如洗,眺望青山,似乎望穿前世輪迴。江南的和風細雨,雨霧繚繞孕育出多少才子佳人,無論是文人,還是商人,都是飽讀詩書,滿腹經綸。

幾年前,我去了周莊和烏鎮。古建築保存還算不錯,屋舍一間挨着一間,倚河建成,真正的小橋流水人家,尤其到了夜晚,燈火與星光交相輝映,當真是如臨仙境。

也不知是因為沈萬三,還是因為中國近年強調經濟,周莊和烏鎮美是美,可我總覺得商業氣息太濃,家家在門口擺上了鋪子,我一路走,一路買,眼花繚亂。説白了,就是缺了點文化氣息。曾經的江南,是文人墨客的聚居地,留下多少墨寶足跡,而如今,正如餘秋雨先生所説,他們去了大都市的人海中領受真正的自然意義上的“傾軋”。江南小鎮因着時代的發展,具有了商業性與時代性,這一點無可厚非,但卻也少了書齋,少了能延續江南文化,超越時空的藝術靈魂。

文化衰落的背後,是戰爭與亂世,所以,和平與發展才成為了世界當今的兩大主題,中國才會維和,中國的人民、古城、文化承受不了再次的災難性的戰爭;文化衰落的背後,是歷史的遺留,所以,當年才會興起新文化運動,解放被儒家束縛的思想;文化衰落的背後,是時代的發展,時代的迅速發展,迫使人民加快自己的步伐,躁動了心靈,忽視了文化……最終,文化不可遏制的衰落。但是,中國千年沉澱下的文明連續性,百年傳承儒家思想的統一性,不曾遭受災難性的破壞使中華文化歷經千年不曾逝去,我堅信,未來,也必定再次輝煌!

每一處景緻都有一個名字,每一個名字背後都有專屬於它的意韻。歷史給他們貼上時代的標籤,每一個標籤的背後,同樣有一段羈旅故事……那麼,就讓我們與時間逆行,回到那段過往,閲讀《文化苦旅》,與書、與作者一起,去感受文化的奔瀉與悲歌,感悟文化的喟歎,傳承文化的精髓!

讀文化苦旅有感11

在幾千年以前,在這個地球上形成了,很多文明,他們都十分古老,而到現在,僅存的也只有中華文明瞭。

在很多文明的發祥地,風景都十分優美,草原,雪山,朝霞一切都顯得那麼調和優雅,可是就在那些發祥地,文明卻被一些人糟蹋了。極端組織恐怖組織,肆無忌憚的發展了起來。難道他們不珍惜發展了幾千年的文明嗎?在這些文明之間,互相討伐互相,佔據,互相剝奪,卻沒有互相交流。剩下的,也只有,殘酷的,冰冷的屍體,與滿地狼藉的戰場。而一旁的優美風景,卻矗立在那裏。在搜查了大量資料的時候,發現剩下的文明也只有中華文明瞭。為什麼呢?想想大概有5個方面的原因。一,是賴仗於地理環境的阻隔,避開了古文明之間的互爭互毀,二,賴仗於文明的體量,避免了小體量文明的互相吞噬,也避免了自身的枯窘。三,是賴賬於同一又普及的文字系統避免瞭解讀的分割封閉和中斷。四,是賴賬於實用理性和中庸之道里面了宗教極端主義,五,是賴賬與科舉制度既避免了社會失序,有避免了文化失記。

想想中華文明孔子莊子老子為什麼微笑不語,他們似乎早就預見一切,最後終於開口,把文明和自然一起放在面前,我們只選自然,世人都在熙熙攘攘的比賽什麼,要講文明之道,唯一的道就是自然。如果願意給文明以新的.點位我們踏進好想自然裏邊,人性,也易把自己的目光投向以前的對手,自然。

最後我想説的是,文明之間,需要相互交流相互融合,求同存異,而並不是互相征討,打仗,卻讓文明的遺蹟只剩下那些優美而又冰冷的風景罷了。

讀文化苦旅有感12

千般荒涼,以此為夢;萬里蹀躞,以此為歸。

——題記

餘秋雨先生認為《文化苦旅》是一位外出的遊子,他出門在外,飽受委屈和非議,歸來時已是疲憊不堪,渾身黑膩,當它再一次回家,回到先生身邊時,先生要做的就是為它“燒水為沐,煮米為食,裁布為衣,整榻為憩”,由此,《新文化苦旅》問世了。

《新文化苦旅》穿着新裝,器宇軒昂,帶着強大的氣場走來。書頁間細細品味,方得以理解“一路傷痕斑斑,而身心猶健”。

作者在行走着,感受着,思考着,被山山水水間濃厚的歷史氣息壓住,不斷感動,不斷謂歎。這種感動謂歎被化作一個個字符,讓讀者也身處濃重的人文氣息,歷史氛圍中,隨着感動,謂歎。

《莫高窟》中有一句話這樣寫到: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標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任何一件偉大的藝術作品,它的背後都反映了一個時代的興衰,它的藝術價值中,很大一部分是源於歷史價值。正如莫高窟,裏面的壁畫最早出自十六國時期,它有着粗獷的線條,氛圍有些血腥恐怖,折射出當時社會的苦難;盛唐時期的輕鬆歡樂更是淋漓盡致的展現在莫高窟的壁畫裏,世間萬物皆是風情萬種,人間天堂相連,美好聖潔;政權紛爭中,帶着些許疲憊的宋代留下來的是壁上的貧乏和荒涼。莫高窟記錄了我們祖先的信仰和悲歡,這一生中,一定要去探望探望它。

《道士塔》一文,讓人感到沉重了些。一百多年前的王道士,無意間將一個藏經洞打開,將西北沙漠中一顆沉默的瑰寶擦亮,它耀眼的光芒甚至照到了西方的土地上,於是結果,當然是掠奪,當時西方學者斯坦丁來到中國甘肅的敦煌,與守着這顆瑰寶的王道士進行了一場極不正當的交易,王道士可不認為這是掠奪,反而因此而暗暗欣喜。

自此,中國文物被撥離了原生土地,與孕育它的家園隔着茫茫的大海相望,像母親和孩子被剝離,雙方身處異處,各自傷感失落。這是文化的極大損失,如繁星的隕落,讓歷史吐出長長的歎息。

讀《新文化苦旅》,讓人感到這不同於其他遊記,作者沒有花太多語言去描繪景色,而記下的,是人文;追憶的,是歷史。“一落筆卻比以往寫的任何文章都蒼老”正是源於作者思考着歷史的滄桑,從而顯現出人生的滄桑。

合上書頁,體味到了作者文字中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

走的多了,想的便也多了。以後的以後,有機會走過這些山山水水,站在古人的站過的位置以同樣目光打量這個世界,定能感受到歷史沉澱中積累的濃厚韻味。

讀文化苦旅有感13

《文化苦旅》,反反覆覆、斷斷續續、間間歇歇讀了幾遍,今日,我從書架上取下這本略帶有灰塵的愛書,又重新咀嚼了一番,別有味道。

跟着《文化苦旅》我領略了西北地區淳樸的民情,瀏覽了江南的柔情,心就那樣隨着作者手中那隻不朽的筆一下一下的遠行,眼睛一行一行的盯着略微泛黃的紙張,手就那樣一頁又一頁地翻閲着……

我崇拜餘秋雨的文字,甚至是迷戀,專情於他對於每一件細小的事情由小及大的拓展、聯繫,循序漸進的解説,對於他書中提及那個浩瀚古老的世界的感悟就像雨露悄悄地滋潤進內心,躍然紙上寫出自己內心的情緒卻又總是寫寫停停、停停寫寫。

作者的文字帶我觀賞了中華千古文化的興衰存亡,目睹了大千世界的秀麗壯觀,詩情畫意的敍述。筆下那如痴如醉的蘇軾李白,美妙絕倫的西湖,千年的文化在凝聚、在融合,南方千年柔和的陽光造就了江南的柔美,歷代官人辛勤維護的天一閣。文化是美的,文化卻又總是缺乏的,又是最容易流失的,令我感觸至深的是道士塔中那位受盡世人詆譭的道士,我們無情的批判他的過失,他的盲目,他的鄙陋,他的無知,可是我們卻總是忽略了那個坎坎坷坷的歲月時光,那裏的風土人情,一個戰火紛飛的時代,一個飢不果腹的時代,一個新文明大量湧入的時代,一片令人絕望的戈壁荒漠,一片遙遠迷茫的戈壁荒漠,一片封閉禁錮的戈壁荒漠,一片不見綠洲的戈壁荒漠。生命的延續在他的眼中也許是無上重要的,生活的繼續是他的燃眉急事。我們總説“倉廩實而知禮節,一失足而知榮辱”。可是歲月總會帶給人不同的誤解,隔着近一個世紀的模糊時光,我們做的也只有換一個角度看這一個變幻的世界。

“一字一字,是旅行的腳印,深淺不一;一句一句是幾百年踉蹌的路程,彎曲綿長;一頁一頁,如一舀甘甜的泉水,似一碗濃厚的熱茶,而我便是極乾渴的旅人。”這也許是我所最喜歡的對於《文化苦旅》的書評了,那深淺不一的腳印,踉踉蹌蹌的路程引領我站立在“充滿詩意的原野,歷史悠久的蒼山”。

文字的魅力總是無窮無盡的,它使我在自己的內心深處總留下一片淨土,去感受文化帶給我的慰藉。我感受他寫下的文字的重量,他對於漢語、對母語、對於家鄉方言的純真的熱愛與追求,對古時生活的迷戀,遠離與喧譁的城市,躲避了車水馬龍,不被現實那鋪天蓋地的科技生活所征服,而是選擇繼續追求文人雅客的生活,用毛筆書寫下他心中的激情,讓文化萬世傳承。

讀文化苦旅有感14

曾記得在高中的時候語文老師就推薦我們去看餘秋雨的《文化苦旅》,一直沒有好好去實踐過,今年暑假趁着學院的讀書月的動力就把餘秋雨教授寫的《文化苦旅》大致看了一遍。這是一本需要靜下心來靜靜體味的書,他從風景秀麗的江南到大漠孤煙的大西北,從冰天雪地的北國到充滿民族風情西南邊陲,他的足跡踏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也是他在悠久燦爛的中華文化裏的苦苦求索,莫高窟的色彩、線條令他着迷:北魏色彩的渾厚沉着,隋朝的暢快柔美,唐代的噴射和舒展,五代的精細、温煦…這是一條色彩的河流,也是文化的河流,一直洶湧地向我們奔瀉而來。天一閣的藏書曾令他迷惑,而終於有一天顯現了藏書的社會意義。而西湖終究是文人們心中的一個飄渺的夢境,只能意會,無法用文字解讀。

中國文化如奔騰不息的黃河、長江,流經祖國大地,流向浩瀚的太平洋,歷久彌新,生生不息。文化是內化於心的一種精神財富,在有華人的世界裏,就有中國文化的延傳,漂泊海外的華人們可以把原始的巨樹當成神廟,供奉着“大公伯”,然後進化成“拿督大公伯”,希望庇佑着他們。這是典型的宗族文化,一輩子也無法揮去。

悠悠五千年,浩浩文明史。若問古今同,莫忘語言一。博大厚渾,誕於孔子莊子,精妙含芳,李杜燦爛纖詩。黃沙漫卷絲綢路,難吞華語細細。駝鈴緩搖響中外,並隨華語襲襲。記否,塞北沙場,母語唱為淚。記否,江湖草澤,母語吟為詞。若留於異國,勿忘故鄉家族縷絲。縱漂泊流浪,豈離始祖民族咫尺。曾是跌跌撞撞,穿時空越歷史。眾湮沒,惟華語傳今日。國人口齒噙香,輕吐,托起廣博文藝。

960萬及其海域的神州大地,孕育出燦爛的華夏文化,尤如一朵朵奇葩綻放着,包容和開放的海派文化,清新婉約的江南文化,濃郁思鄉情結的華人文化……我無法用語言表達作者對中國文化的深刻解讀,我只能用心去細細體味其中藴含的韻味。

深刻地刻畫了一個又一個文化的側面,令人為之汗顏。讓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對於“天一閣”的描寫。一個家族揹負着艱守一座藏書樓的命運。範欽一個擁有強大毅力和強烈的愛國精神的藏書家讓中國留下了一座具有文化代表意義的藏書樓,直到到現在都有它的痕跡,但是歲月的滄桑,歷史的風塵還是將它掩埋了。範氏天一閣之所以留下來的原因是什麼呢?這正式餘教授所説的“超越意氣,嗜好,才情,甚至是時間的意志力”而這種毅力有是什麼呢?

範欽曾經頂撞過擁有巨大權勢的皇親國戚,而因次遭到仗打這樣的重刑,還進過監獄。但他毫不畏懼,始終毫不顧惜堅持自己的信仰,相信真理。最後誰都奈何不了他,這就是一個古代藏書家,而且讀書為的盡是一些私人的事情,只為那黃金屋或是顏如玉,而且做人都做的很自我,對自己要求很低對別人則很苛刻,只要自己好就萬事大吉,毫不顧慮別人,更不用説是監守崗位和保護民族的歷史文化了,一點都沒有範欽那樣的奉獻精神。

對我們來説範欽的意志力乍看之下,顯得不近人情,然而我們的毅力呢?可以説連他的二分之一都沒有。我們讀書,在遇到挫折的時候該怎麼辦呢?學成之後又為了什麼呢?等等這些尖鋭的問題值得我們現代人去深思。

繼續往下説,時間的流逝,光陰的短暫,80歲高齡的範欽中將走到生命的盡頭,但他連生命的最後一刻都要監守崗位。他將自己的財產分成兩部分,一份是他監守一生的藏書樓,另外一份是一張萬兩銀票。他讓他的兩個孩子去選擇自己想要拿的一份。

我想如果事情放到現在,有誰會願意繼承藏書樓,又不能賣而且不但沒好處還要惹得一身的麻煩。然而有範欽這樣偉大的父親,就會有像他一樣偉大的兒子。他的大兒子範天衝毅然的選擇了子承父業,他繼承了藏書樓。中國的古老文化就是因為有了像範氏父子這樣的真正的讀書人而保存到現在的,應該得好好感謝他們父子兩為中華文化瑰寶所作的貢獻,正是有了像他們這樣有民族歷史責任感才得以讓華夏文明代代相傳,一脈相連,經久不衰。

相比之下那些可惡致極的貪婪官員污吏,他們絲毫沒有一點職業道德,為了個人的利益竟不惜犧牲整個國家民族的利益,簡直像行屍走肉一樣活在世界上比狗都不如。回想五千年的華夏很多文化瑰寶就是因為這些人以賤價流失於海外,現在國家每年都要花鉅額資金從外國人手中買回來。哎,有時候想想真是國家的不幸,歷史的悲哀。咱們民族的瑰寶豈容他人踐踏呢?一直以來都蠻喜歡看《國寶檔案》,每當看到這些節目就有一股憤怒感,一方面為國寶流失感到惋惜,一方面為曾經那些盜賣國寶的人感到無比的厭惡和不屑。範欽好比是天使,而這些貪婪官員,濫用職權的人就是惡魔,總有一天這些惡魔,會被天上的那些像範欽這樣的天使給帶去,進化那骯髒的心的。

他這樣描述自己當時的行狀:我就這樣邊走邊想,走得又黑又瘦,讓唐朝的煙塵宋朝的風洗去了最後一點少年英氣,疲憊地伏在邊地旅舍的小桌上塗塗抹抹,然後向路人打聽郵筒的所在,把剛剛寫下的那點東西寄出去……我想,古人讀書時所崇尚的那種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人生境界,也定然會使他心旌神搖、羨慕不已。

“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滄桑感到引發出人生淪桑感。”這是作者的感歎,也是對讀者的啟示。人的一生也是一段歷史。人生之路是彎彎曲曲;回頭看一眼留下的足跡,自豪的同時難免感到一絲惆悵。因為無論你擁有多麼輝煌的成功,卻總會留下這樣或那樣的遺憾。作者在山水之間跋涉是為了錄求歷史的足跡,文化的靈魂;我們在生活中跋涉則是為了錄求人生的真諦。

而且我們所學的文化有多少是古人用自己一身的心血換來的啊,文化的保留是艱難的,因此我們要好好珍惜這來自不意的文化,不虛度光陰,真正的領悟中華民族的優異文化,並且發揚古人身上的良知和意志力,堅決不做學成之後,而忘本的人,也不做半途因為搓責和困難而放棄學業的人。

一個人擁有了良知和強大的毅力才能領悟到我們祖先的精神,繼承和發揚炎黃子孫數千百年來的優良傳統。餘教授的《文化苦旅》就如一艘導航船,她將帶領我去深思更多中國文化的發展史。我也會將其細細品嚐的。

讀文化苦旅有感15

這是一本令人思考的書,這是一本歷史厚重的書,這更是一本百讀不厭的書,這就是餘秋雨的《文化苦旅》。它伴隨了我已五年的時間,五年,近兩千個日子裏,書架上的書越來越多,但是最愛不釋手的仍然是這本《文化苦旅》。

開篇的《道士塔》,就將我們帶入到了大漠荒荒的黃河文明盛衰之中,歷史的深邃蒼涼之感見於筆端。一頁一頁的細翻開來,在一行行的字句段落中間,隨着餘秋雨的思緒,情感,進行着一次又一次的紙面上的文化苦旅。彷彿穿越了時間和空間的隧道,中國歷史的一幕幕在重現,各色的人物正在演繹着自己的人生故事。有居廟堂之高的君主,也有處江湖之遠的百姓;有文人墨客,也有無名小卒。他們的故事,或令人傾佩,或令人振奮,或令人傷感,或令人悲哀,但是無一例外的全都留給了後人,也留下了思索警訓和更多的懷念之情。斗轉星移,滄海桑田,經過了歲月的沉澱積累,終釀成了一份難得的精神食糧。

餘秋雨的文字,不僅有敍述的優美和悲憫的情懷,更重要的是在文字裏加入了一個知識分子的良知。讀書中的文字,彷彿穿越了時間空間,穿越了我們的心靈。字裏行間藴藏着最多的是對事件的剖析,正確和公正的總結。歷史已遠,當用另一種目光回望的時候,更多的是一種理性的思索,一份對歷史文化的尊重。《文化苦旅》全書的主調是憑藉山水風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祕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作者依仗着淵博的文學和史學功底,豐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藝術表現力所寫下的這些文字,不但揭示了中國文化巨大的內涵,而且也為當代散文領域提供了嶄新的範例。從十年前的結緣到今天,我已經記不清多少次讀這本書了。但是每當隨意的翻開書中的任何一頁,心情仍然會象最初時的激動,每讀一遍,理解則又多了一分,思考則又沉重了一分。

從遠古到現代,從異國到他鄉,從大江南北到長城內外,《文化苦旅》指引着我們進行了一次別具一格的旅行。我想,未來的日子裏,如果有可能,我會帶着《文化苦旅》一起,按圖索驥,身臨其境的真實的去感受,以一種敬畏之情,沿着歷史的足跡,去尋訪那些曾經的滄桑往事。

標籤: 苦旅 有感 精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wenhua/e4ojk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