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文化 >

讀《文化苦旅》有感通用15篇

讀《文化苦旅》有感通用15篇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讀《文化苦旅》有感,歡迎閲讀與收藏。

讀《文化苦旅》有感通用15篇
讀《文化苦旅》有感1

在幾千年以前,在這個地球上形成了,很多文明,他們都十分古老,而到現在,僅存的也只有中華文明瞭。

在很多文明的發祥地,風景都十分優美,草原,雪山,朝霞一切都顯得那麼調和優雅,可是就在那些發祥地,文明卻被一些人糟蹋了。極端組織恐怖組織,肆無忌憚的發展了起來。難道他們不珍惜發展了幾千年的文明嗎?在這些文明之間,互相討伐互相,佔據,互相剝奪,卻沒有互相交流。剩下的,也只有,殘酷的,冰冷的屍體,與滿地狼藉的戰場。而一旁的優美風景,卻矗立在那裏。在搜查了大量資料的時候,發現剩下的文明也只有中華文明瞭。為什麼呢?想想大概有5個方面的原因。一,是賴仗於地理環境的阻隔,避開了古文明之間的互爭互毀,二,賴仗於文明的體量,避免了小體量文明的互相吞噬,也避免了自身的枯窘。三,是賴賬於同一又普及的文字系統避免瞭解讀的分割封閉和中斷。四,是賴賬於實用理性和中庸之道里面了宗教極端主義,五,是賴賬與科舉制度既避免了社會失序,有避免了文化失記。

想想中華文明孔子莊子老子為什麼微笑不語,他們似乎早就預見一切,最後終於開口,把文明和自然一起放在面前,我們只選自然,世人都在熙熙攘攘的比賽什麼,要講文明之道,唯一的道就是自然。如果願意給文明以新的點位我們踏進好想自然裏邊,人性,也易把自己的目光投向以前的對手,自然。

最後我想説的是,文明之間,需要相互交流相互融合,求同存異,而並不是互相征討,打仗,卻讓文明的遺蹟只剩下那些優美而又冰冷的風景罷了。

讀《文化苦旅》有感2

我拿到的《文化苦旅》是牛皮紙的封面,書內的紙張泛着青黃。我不知這樣安排是否刻意,只是當我翻開它的時候,不禁莞爾:它,與餘秋雨悟自命的“漂泊旅程”倒真是十分相襯。

讀它的時候,我也正在旅途中,同樣懷了一份“旅”的心情,只不過,我的這段旅程要舒適安逸得多。合上它的時候,我仍在旅途。坐在一輛稍有些顛簸的大巴車上,輕輕撫過牛皮封面上四個工整卻厚重的黑色大字,心中久久無法平靜。我想,我和悟一同,作了一次漂泊,只不過,我,漂泊在墨跡裏。

悟寫過的山很多,我卻偏偏記住了一座沙山。那座依傍着月牙泉的,鳴沙山。閉眼,是大漠一望無際的黃沙。可當我睜開雙眼,看到的卻是那幾座連綿的沙山。鬆軟,緩緩滑動的細沙,時而隨風高旋,時而沉默於腳下。血色殘陽,金黃戈壁,美不勝收。

這一路,雖然我僅將手指覆於書頁上的墨跡,卻分明感到自己和悟一起爬了這沙山。我彷彿可以感受到腳下所踩的沙地的起伏和柔軟,感覺到下陷的沙粒流動的觸感。我心中的那份急躁,竟是由“不能迅速登頂”而生。所生一雙健康善於爬山的腿,卻奈何不了這眼前的鳴沙山,換了誰,都難免有些急躁。但悟教會了我怎樣心平氣和怎樣忍耐與堅持。慢慢地,一點一點向沙山的山頂靠近。站在山頂俯瞰月牙泉的那刻,我只想抬頭與悟相視一笑。

那明晃晃的月牙泉對我的誘惑不比悟小,於是“哧溜、哧溜”的幾步,又一次來到山底。順順當當地,沒有前僕,沒有後仰。

突然被自己的會心一笑驚醒,回想腦海中的那座沙山,金燦燦,明晃晃,熠熠生輝。

人們説,這是一個普通的溶洞;悟説,此洞要麼不進,進去便是半個詩人。

踏着悟的足印,我也同樣跌跌撞撞地往裏面走。這是一個漆黑的洞。伸手可觸到凹凸不平的石壁,抬頭就是無數尖鋭的鐘乳石。頭頂蝙蝠橫飛盤旋,腳底盲魚遊竄,或許,這就是闡述歷史應有的氣氛?

有水聲,或許是千百年前的水?有叫聲,或許是千百年前古老生物的後代?我不知道。只是我知道,當我的手撫過一行行墨跡的時候,我彷彿正撫過一扇石幔,那上邊嵌着海螺貝殼,還有古老的珊瑚,在我心底重重一擊。那一瞬,滄海變桑田。

我是追隨悟的腳步進入這個洞的。這個洞,在我眼前是那麼神祕,卻又那麼滄桑。人類的祖先曾出現在這裏,他們舉着明明滅滅的火把,如電影片段快速在我的眼前回放閃過。歷史磕磕絆絆,終於走到了今天,這個洞似乎就是它的眼,漆黑深邃,卻帶着讓人無法抗拒的親切感,靜靜地看着如今的人們,給這沉寂了千年的洞穴,再一次帶來人的生氣與新鮮的腳印。

它的名字,是白蓮洞。

西湖,是一個太老太老的話題。世人皆寵的西湖,總一次又一次被提起。儘管已去過多次,岸邊的石板石磚,細小的土粒,以至柳樹幹上有個特殊的紋路我都記得清晰。但再次看到悟寫這個題目,一時竟有了初次邂逅時的心動感覺。西湖很厚重,的確,就像悟説的,它積澱了太多的朝代。跟着悟,從未觸碰過西湖水的我,終於觸到了。它細細地從我的指縫間穿過。我跟着悟,從宋代勝蹟游到清代遺宅,恍惚着穿越了四個朝代,誰能在此刻告訴我歷史的真諦?怕是,誰都道不清吧。

在這西湖畔,我看到一位位文豪、詩人、才女、隱士從這裏經過,還有兩段神話般唯美的愛情故事。猛然抬頭,我看到悟定定在湖岸迎風而立,若有所思。

眼前那被薄紗蒙了許久的西湖終於除去了迷茫,斷橋無言,荷羣無言,碧水無言,可我,卻什麼都聽見了。

一次又一次,小心翼翼地觸碰着青黃紙張上的墨跡,我想,我是作了一次漂泊的。在墨跡中,跟着悟從荒涼大漠,行至温婉華中,再到精緻的江南。一路顛簸,一場苦旅。

讀《文化苦旅》有感3

如果你沒有讀過文化苦旅,也一定知道這本散文集的作者,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餘秋雨,作為散文大家的作品,我非常喜歡這本書,讀過之後給我帶來的啟發也是很深刻的,作者想要表達的是:中國的文人在歷史上經歷着滄桑的鉅變,承受了很多壓力,然而給我們留下的文化遺產卻是非常寶貴的。

讀《文化苦旅》有感4

書中作者所有的情感是不能一概而論的,但在所有情感中,我感受到了寂寞。文章本身是不會騙人的。《莫高窟》裏,莫高窟從繁盛又漸漸被人遺忘。“整個畫面出現了揚眉吐氣般的快樂,只能是唐朝。”到“明清時期的莫高窟,已經沒有太多東西可以記住。”是文化的輝煌與寂寞。那些不懂得珍惜文化的人終究會遭人唾棄和遺忘,但文化卻在寂寞中消失,只剩殘骸,沒人聽到作者對文化的歎惋。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名句也不再出現,陽關的詩人們是寂寞的,當年文化的巔峯變成了眼前的荒涼。西出陽關的詩人越來越少,而陽關終成廢墟。作者這樣不忍心地讓陽關繼續寂寞下去。《杭州宣言》,白居易和蘇軾被貶,人們毫不知曉大詩人的存在,在寂寞裏,他們築成了今日依舊繁華的蘇堤與白堤。《黃州突圍》,名人慘遭的待遇。蘇東坡的優異讓人妒忌而疏遠,不説舒??,李定,王?,李宜之這樣心胸狹隘的人,竟讓昔日摯友沈括離他而去。蘇東坡曾經的半生為朋友而活,而朋友在他最失意的時候,離開了他不能不説,東坡後來的輝煌成就始於黃州,誕生於寂寞。

跳出文章本身來説,在歷史中許多人在他成就輝煌的時刻,也無法逃離寂寞。一個人如果要得到什麼,那麼他必定要付出些什麼。我在《文化苦旅》裏,體會到了一絲無奈,寂寞的旅途而讓餘秋雨嚐到了真正的文化,真正的“苦”。

不知作者是否懷揣着這樣的心情去創作這篇文章,但我的`內心接收到了這份寂寞。也許下一次讀《文化苦旅》會收到不一樣的心情,會產生不一樣的觀點。但這就是在書中探尋的過程。

讀《文化苦旅》有感5

一直很喜歡餘秋雨先生,喜歡看他的《文化苦旅》、《行者無疆》、《霜冷長河》,而最讓我愛不釋手就是他的《文化苦旅》。讀了《文化苦旅》這本書,我感受最深,也是最大的,作為一名教師,在讀完這本書後也從中找出了絲許的感覺。

作者餘秋雨先生從九三年開始從上海戲劇學院辭職後,便慢慢地行走在青史曾經駐足的角角落落。用他獨具的慧眼和感悟纂寫着一段段親身感悟。或許作為我們是沒有這樣的機會去嘗試這樣的一種體會,這種苦行僧般的高尚,我們只是以另一種特殊的方式在傳承着這樣一種精神。

讀《文化苦旅》,是讀行走的哲學。在遊歷山水之間,去感悟出一些人生的真諦。我們去到了某一個地方參觀旅遊,總是會不自覺地回想那裏發生過的一切,曾經在我們所站的這個地方有誰走過,又發生過的什麼樣的歷史事件呢,又是誰在這裏修建的呢,修建的目的又是什麼呢等等。就在這樣的一瞬間裏,那所有的一切都會很自然渾沌地交融在一起,歷史的滄桑感與人生的滄桑感便會油然而升,歷史古蹟所藴藏着的精神與文化重燃而生,使參觀者都好像親身經歷過了一般。那我們的教書育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與學生們做着不同的互動,在同他們的交流中,我感覺到他們對知識的渴望,此時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感覺自己是無比的自豪。我們在默默耕耘的同時,看到學生們快樂成長,在知識的海洋中暢快的遊歷着,我感覺到無比欣慰,感覺我們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讀《文化苦旅》並不是在欣賞山水風景,而是在對歷史的滄桑的一種回顧,歎息和哀傷,也是對人生的一種激勵。一次次的漂泊旅程,都是在增長我們的智慧,洗滌着我們的心靈。這一次又一次的跋涉又能讓我們得到一種啟迪,一種精神的寄託。文化的傳承,歷史的見證在這裏留下了最真實的寫照。歲月的流逝,讓歷史的滄桑在人們的記憶中早已經是越磨越淡,漸漸地淡出人們的生活圈子,時間磨損了最值得深藏的記憶,或許也只有當我們身臨其境的那一刻才能將這些詮釋出來。

作為新老師,由於經驗的缺乏和能力的不足,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同樣也會遇到這樣那樣的難題。教學是一種十年如一日的工作,孜孜不倦,我們看不到吶喊聲,沒有歡呼聲,更加沒有掌聲。我們所做的就是盡我們最大的努力把學生教好,把自己所知道的傳授給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發展的主體。教師面對的是學生的未來,而不是個人眼前的榮譽和利益,要立足於學生的成長。因此教書育人不可急功近利,需從大處着眼。更不能因長久以來受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而習慣於只看眼前,不顧將來,以剝奪學生個性為代價換取教師的師道尊嚴,以犧牲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代價,過分苛求學生的成績,換取暫時的高分。教學的工作任重而道遠。

讀《文化苦旅》有感6

既然是漂泊旅程,那麼,每一次留駐都不會否定新的出發。基於此。我的筆下也出現了一些有關文化走向的評述。

—泰戈爾

我不知道,到底是懷着一種怎樣的心情,餘秋雨踏上了這趟文化之旅。而又時懷着一種怎樣的心情,他一路洋洋灑灑,在紙上銘刻下了一路的歷程。

他曾經説過那是一種很和自己過不去的勞累活。提筆就感到年歲的陡增。不管是春温秋肅,還是大喜悦大悲情,最後總要閉一閉眼,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

但即使是這樣一樁勞其筋骨的苦差事,但卻仍做的樂此不疲。是什麼使他無法抗拒。那是一種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那是一種虔誠的信仰,是一個信徒對文化的頂禮膜拜。

苦,苦,苦。這趟文化之旅的確是苦。

是誰,時常徘徊在河畔,痛心那些被別人褻瀆和遺忘的文化。那個老人臉上,是化不開的固執。

路徑莫高窟,卻苦於不懂得珍惜文化。多無奈,那麼輝煌的莫高窟,卻只由一個道士來掌管,他是如此渺小,如此卑微,如此無知,讓人竟無處傾瀉滿腔的憤慨。只得是一臉的苦笑,這是一個巨大的悲劇,而他只是戲前的小丑罷了。只可惜了那滿箱沉重的經文,飛天華麗的轉身,那些夜夜細細織起的絲絹,僅只是換來一沓骯髒的錢財。

路經廬山,他苦於對文化的破壞。廬山竟成了諸多政治活動的寄居地。“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這如此清秀,純淨的廬山,盡蒙上了金錢,政治的色彩,多麼悲涼。那密密層層的雲霧,都藏進了功利的經緯網中。餘秋雨不禁感慨:難道廬山和文人從此失去了緣分?少了文人的廬山,免不了少了份韻味。正如他所説“沒有詩人的廬山,就像一個廟宇沒有晨鐘暮鼓,就像一位少女沒有流盼的眼神。”

路經山海關,他苦於文化的被遺忘。餘秋雨一直堅信:語言便是一種音符,輕輕吐出,就能托起一個湮沒的天地,開起一道生命的閥門。如此神聖的語言卻被有些華僑輕易地拋棄。換了一住地,就換了一種口音,換了一身的文化。徹頭徹尾、心安理得地隸屬另一個民族,另一種文化。那些根深蒂固於土地的根系,那些觸及先人墳墓的枝條,硬是被深深地拔起,修修剪剪,儼然有了外國的樣子。

一路的遊,一路的苦澀。然而,最讓人難以忘懷的,便是莫高窟。

一路走來,敦煌的壁畫,盡是歷史的寫照,是一千多年的層層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標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

北魏的色彩濃郁,沉着的如同立體,筆觸奔放豪邁的如同劍戟。那是一股力,將北魏整個凝聚於此。隋唐時的畫有了香氣、笑聲和脈搏,有了呼吸和牽掛,有了圓潤的線條和硬朗的輪廓。到了元朝,已頗覺勞累,像是成了一個長途的旅人。它以最聖潔的姿態,引領人們走向寓言和神話。於是周圍都變得安靜,呼吸變得勻穩,只是輕輕彎下腰,詢問起每一筆線描的故事。當走完一整片畫,伴隨着飛天,像是經歷了五千年的歷史,厚重沉澱,像是進行了一場莊重的彌撒。

苦,苦,苦,腳印是一串歷史的見證,是苦是憂,都凝結於此……“多少情笑和吶喊,多少脂粉和鮮血,終於都喑啞了,凝結了,凝結成一個角落,凝結成一種躲避。躲避着人羣,躲避着歷史,只懷抱着茂草和鳥鳴,懷抱着羞愧與罪名,不聲不響,也不願讓人接近。”

玉門關的雪永遠也癒合不了這文化的傷口。一切是空殼,種種的一切都在那些隨手可拾的細節裏還魂,在洞庭湖的一角具象出血液,在貴池灘拔節出骨骼,在柳具祠裏點睛,在白蓮洞裏生出翅膀。種種的一切拆分後的偏旁和部首,還原至當初的位置,誰都可以看得出那個大大的“苦”字。

這場文化之旅實在是苦!但又何止一個“苦”字了得。

讀《文化苦旅》有感7

有一本書,你不能手持香茗,淡然讀之;有一本書,你不能任之塵然,漠然無視,這本書不僅讓讀者在美妙的文字中暢遊文化意識的河流,更重要的是在作者對古人古蹟悲劇的同情和憤懣中,在歷史深重的歎息中,給讀者以啟迪——珍惜中華民族這壯美的河山,珍惜經歷過風雨洗滌的燦爛文化,珍惜來之不易的現代文明生活,這便是《文化苦旅》。

與其説這是一部山水遊記散文,不如説這是一段歷史文化的描述,餘秋雨先生憑着自己豐富的文史內涵和文化底藴,寫出了歷史的悲歎和一個人對世態的思考,我合上最後一頁,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從這本書中不僅僅學到了智慧,更重要的吸納了其間深刻道理和奮進的思想。我的心情是沉重的,血液是噴湧的,惋惜於歷史對古蹟的破壞,憤怒於歷史對部分文化摧殘的同時,也堅定了文明在變化、發展、創新中得以延續的信心。

關於作者——餘秋雨先生,是存在爭議的,但我想一個孤身一人尋訪中華文明重要遺址,不顧生命危險考察和保護古蹟的人,是應該得到尊重的和敬仰的。作者在書中披露了制度的悲哀,古人的悲哀以及古蹟遭到破壞的悲哀。《牌坊》中猶如天使般聖潔的姑娘在種種期盼中安詳逝去,《寧古塔》中流放的文人,這是制度的悲哀,但作者只是將制度的穿插文中,印證制度會隨社會進步不斷完善的趨勢,體現古人古蹟那頑強的生命意義。

作者筆下的古蹟是倍受磨難的。《道士塔》中的莫高窟,精美的壁畫被骯髒的石灰刷去,精緻的塑像被無知的鐵錘敲毀,奧祕的藏經洞被粗暴的刨開,最富智慧的經文被轉移,讀此,心在滴血,那可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是中華民族的靈魂,如今竟被斯坦因劫去,這是歷史在歎息,歷史在流血呀!

作者筆下的古人是倍受摧殘的。《黃州突圍》中蘇東坡的悲慘處境讓人難以想象,在畢世皆濁的年代裏,蘇軾的才華被埋沒,“馬台詩案”將莫須有的罪名硬套在這個文弱詩人的頭上,使他不得不收斂自己的才情,雖然沒有阻止他對詩的創作,但畢竟對詩壇造成一定的損失,我分明聽到歷史在歎息,沉重地讓我喘不上氣來。

無論是對古人還是古蹟,歷史的歎息實質上是對中華文明損失的歎息,《風雨天一閣》遭受的何止是風雨?是書籍的丟失,文化的遺棄。《巴金百年》作者何止是感歎巴金的慘境,他還歎惜文革對知識的褻瀆,所造成的文化流失。

儘管經歷了歷史中的各種磨難洗禮,但風雨過後總是彩虹,前車之鑑,後事之師,作為當代青年,我們有責任有義務讓歷史舒展開眉心,歷史已經歎息千年,我們應該有所改變,不讓歷史重演,保護好中華文明,傳承中華文化,讓祖國山河更加壯麗,文化更為燦爛。

讀《文化苦旅》有感8

每個人行走在生命的路上,也許面對的會是一段看不到終點也不會有歸途的長路,總覺得通往遠方的終點會有幸福存在,所以就會走,會想去追尋幸福的所在。

身為一介文人的餘秋雨或許已然厭棄了世間浮華,所以他踏上了這趟文化苦旅,於是,在他褪色的青衫裏,才有了《文化苦旅》的出現吧!

我跟隨着他的腳步也在找尋。從輝煌的莫高窟到古老的白蓮洞,從靜若處子的西湖到氣勢磅礴的都江堰,他走過了很多地方,也被震撼了很多次。

當看到道士塔時,他發出了“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傾斜也只是對牛彈琴,換得一個漠然的表情”的感歎。在看到莫高窟時,他發現“這裏有點冷,有點野,甚至有點殘忍。”“這裏的雕塑,脈搏和呼吸,掛着千年不枯的吟笑和嬌嗔,”“這裏不存在刻板,刻板容不下真正的人性。”於是他被中國古代燦爛輝煌的文明震驚了。

走到陽關後,看透了“嚮往巔峯,嚮往高度,結果巔峯只是一道剛能立足的狹地。世界真正温煦的美色,都熨貼了大地,潛伏在深谷,君臨萬物的高度到頭來只構成自我嘲弄。”也許就是這樣,我們渴望成功,渴望萬眾矚目,真正得到後卻發現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因而就會後悔,也正是因為這種心態才會構成我們到頭來的自我嘲弄吧!餘秋雨似乎很早就明白這一點,所以他走過了白蓮洞“宏大的世界常變成一個孤島,喧騰的人生有時比洞中還要冷清。”人性是一種沉澱,一種人性的沉澱,平靜的生活才是人本身最原始的生活。就這樣,我跟隨着他一路旅途走過。

從《文化苦旅》中我明白了一點,人要到達彼岸,實現心中的夢想會有喜悦,但挫折也是無可避免的。這是一種過程,一種不會因時間的流逝而消逝的過程,他會在生命中沉澱成一種更為廣博和荒涼的沉默所在,即使需要付出太大的代價,我想我也不會退縮。

因為不會退縮,所以我用心丈量着《文化苦旅》的腳步,並願意追隨它,在路上,走着,一直走下去。

讀《文化苦旅》有感9

作為一名山西人,為曾經輝煌的晉商文化而感到自豪,同時也為山西經濟的敗落感到遺憾,感謝餘秋雨的這篇散文,讓我對晉商文化有更深的理解與認識。

在19世紀乃至以前相當長的時期內,中國最富有的省份不是我們現在可以想象的那些地區,而是山西,直到二十世紀初,山西仍是中國的金融貿易中心。北京、上海、廣州、武漢等城市裏那些比較像樣的金融機構,最高總部在山西平遙縣和太谷縣,幾條尋常的街道間,只不過是腰纏萬貫的山西商人小試身手的碼頭而已。

山西商人之富,有許多數字可以引應,在清代全國商業領域,人數最多,資本最厚,散佈最廣的是山西人,每次全國性募捐,捐出銀兩最大的是山西人,甚至,在京城宣告歇業回鄉的各路商家中,攜帶錢財最多的又是山西人。

山西最紅火的年代,財富的中心並不在省會太原,而在平遙、祁縣和太古,其中又已平遙為首,太谷被稱為中國的華爾街,為了探尋山西晉商文化的代表“票號”我們走進了“日升昌”,這是今天中國大地上各式銀行的“鄉下祖父”。位於平遙古城的西大街上,街道並不寬,每個體面門庭的花崗巖門檻上都有兩道很深的車轍印痕,可以想象到當年這兒是如何車水馬龍,平遙西大街是當年山西商人工作的場所。處處呈現出一代鉅商的人生風采。

山西商人曾經創造過中國最龐大的財富,居然,在中國文人浩如煙海的著作中幾乎沒有留下什麼記述,一種龐大的文化如此輕慢,以及它的龐大的創造羣體,實在不可思議,為此就要抱着慚愧的心情,面對已經消逝的晉商的身影沉思。

讀《文化苦旅》有感10

每每合上這本書,我的心裏總是有一抹酸澀的、似曾相識的恍惚的感覺,揮之不去。這是被作者那種懷揣天下、悲天憫人的胸懷在抑鬱中膨脹的情感所感染,夾雜着難以名狀的無奈。

日記就拿給我印象最深得《道士塔》來説吧。我感傷於作者所見的這座道士塔——“什麼也沒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靜白”;感傷於王道士的徹骨的麻木——貪圖蠅頭小利而將民族利益全然棄置不顧;也感傷於“今天,敦煌研究院的專家們只得一次次屈辱地從外國博物館買取敦煌文獻的微縮膠捲,歎息一聲,走到放大機前。”已經什麼都沒有了——物質上的,精神上的。就是在這座破敗的塔前,就是在這座寫滿了屈辱的歷史的塔前,終於有一個人用心去走過。作為一個愛國文人,沒有什麼比賣國求榮更被他厭惡的了。在這身心俱痛的苦旅中,他用筆者杆槍,把熱血灑在紙上。作為讀者,搭載着作者的動人心絃的文字,跟着他一起笑,一起哭,不經意間把一個個生僻的角落,變成我心目中的故鄉,只是總伴隨着些許意料之外的起伏跌宕。愛國熱情,被一次次地喚起;心中關於道德的防禦底線,也一次次地被衝破。合上書,留下一個黯然神傷的我,和心中念念不忘的“故鄉”……正是因為讀過這些文章的沉重,叫我很難有辦法把閲讀堅持下去。猛然間發現,我從這本書裏隱隱看到了柏楊先生的《醜陋的中國人》的影子,並不是説作者相互抄襲,而是對於中華民族的愛恨交織的感情都貫穿在他們的文章中。這個沉重的話題我們似乎已經説得太久,有些乏了。中國的江山好的一塌糊塗——有白色浪灘、貝殼擁擠的“天涯、海角”,有像調色盤中那樣深藍的九寨溝的水,有濃郁着古老祥和的氣息的平遙古城……這些只是我所走過的地方罷了,我知道我的足跡還沒有遍及到祖國更好的土地上。

真心希望,作者和我的奢望能變為現實,也讓今後的旅行成為純粹的遊山玩水,別再佈滿如此多的惹人心傷的苦難。

讀《文化苦旅》有感11

千百年來,許多人物一箇中有所作為或無所不為的姿態、頂着萬千寵愛或集罵名於一身而長流歷史長河中、或名留青史或遺臭萬年。而他,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目光呆滯是一個在那個時代隨處可見的中國平民,卻在歷史上添了重重的一筆,他就是"王圓?"。

他是一介草夫,卻成了莫高窟的主人,他是一個文盲,卻發現了可以讓無數學富五車的書生為之耗盡一生的學問,他只是一個毫不起眼的小人物,卻讓歷史也為他而歎息。這是巧合還是天意?

此後,莫高窟在他的精心"改造"下變得面目全非,大片壁畫在他的面前哭喊、哀嚎、低聲求救,可王道士卻將哭喊視為了鼓舞,在完成之後還沾沾自喜。

當讓世界轟動的門户轟然開啟之時,他"淡定自如、視名利如糞土"再加之中國官員的昏庸無能,是這些文化瑰寶毀於一旦。而當王道士發現這些經文之時、列強決定聯合出兵——攻陷北京。這僅僅只是時間上的巧合麼!這時便不得不提起另一個人——蔣孝琬。

他乃一個清瘦文弱白面書生,他亦是一個另類,他在文化外流之時沒有"華夷之防"的敏感,在將經卷送出之時幾乎沒有感受任何心靈煎熬。百無一用是書生,從聯絡、刺探到勸説交易完全是他一個無用書生做的,他以王圓?愚昧無知及對《西遊記》的特殊情感為突破口,拿到了進入這片洞天福地的鑰匙,並將讓無數人為之瘋狂的經卷翻閲、譯文、更以四塊馬蹄銀換到那些珍貴的文物,當被誇獎之時還有幾分得意!這種得意我不知道源於何處,視為保護了連昏庸無能的中國官員都無法保護的文化瑰寶而自鳴得意麼?他在歷史中雖無王道士的濃彩卻也輕抹了一把。

讀《文化苦旅》有感12

人生的偉大建立在廢墟之上,歷史的悠久建立在廢墟之上,文明的初級建立在廢墟之上,文化的開端建立在廢墟之上。 ——題記

對我自己而言,我很喜歡閲讀餘秋雨先生的文字,這位老先生的文字,總有獨特的見解,讓我們,跟着他的思想理解問題。餘秋雨先生的文字十分獨特含義很深刻,每一次甜品它的文字都會讓我深深地震撼。

在書裏作者餘秋雨老先生,將自己踏過每一寸中國的土地寫出了他自己的喜與憂,寫法真摯細膩,總讓我回味無窮,餘秋雨先生的獨特魅力吸引着我,在我心中那是一種十分苦澀的回憶。

餘秋雨先生在書中這樣自序“報紙上説我書寫的很輕鬆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苦生活,一提筆就感到年歲徒增,不管春温秋涼,是喜悦大悲憤,最後總是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

“我無法不老,但我還可能年輕,我不敢對我們對於龐大的文化有什麼祝祈,卻希望自己筆下的文章能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急後的會心”餘秋雨老先生站是以這樣的精神,寫下了這本書,這才是我真正的震撼,也是因為這樣的精神 讓他寫出瞭如此完美的一本書,他使我震撼。

僅是小感,與大家共品。

讀《文化苦旅》有感13

相對於自然,地理,不過是細節。相對於人生,歷史,不過是細節。——題記

你有沒有見過,西風大漠駱鈴響,疲憊的旅者,腳下的路從落日餘暉的最深點延伸到地平線,遠方;你有沒有見過,江南小調漢家水,吳音的姑娘,腳下的路在季節裏如蓮花的開落,娉婷;你有沒有見過,陽關匆匆塞北雪,不捨的離人,腳下的路不再盼顧這柳色的最後一眼,再見。

我跋山涉水。

你有沒有聽過,北極寒夜窗外呼嘯的風和呼嘯的荒涼;你有沒有聽過,西太平洋海面上拍打的滔天浪花和海鳥的戛然長鳴;你有沒有聽過,尼泊爾終點的熄火聲,和穿越聲。

我踏足遠方。

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功成名就的老人緩緩垂暮,臨死眼神澄澈;你有沒有想過,有一個老人受盡迫害,卻依然温潤的活着;你有沒有想過,一個老人於睡夢中死亡,留下他痴傻的兒子 。

我仰望人生。

這是中國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

我很欣賞的一本書,《文化苦旅》。

我很欣賞的一個作家,餘秋雨先生。

他來自上海,一個如此繁華的城市,卻有着如此乾淨的文字。

二十多年前,他毅然辭去一切高位任命和行政職務,孤身一人尋訪被埋沒的重要遺址。二十世紀末,他冒着生命危險貼地穿越數萬公里考察了巴比倫文明,埃及文明,克里特文明,希伯來文明,阿拉伯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等一系列最重要的文化遺蹟,他作為全球迄今唯一完成全部抵達現場的人文學者,對當代文明的思考和提醒,在海內外引起廣泛關注。

餘秋雨先生有很多著作,《行者無疆》,《千年一歎》,《中國文脈》等,我最欣賞的卻還是他的《文化苦旅》。這本書分為三部分: 中國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其中的文章在《行者無疆》,《千年一歎》,《霜冷長河》中皆可找到。然而,作者把他們編在一起,卻絕非簡單的拼湊,從中國到世界再到人生,不僅僅是內容上的昇華,更是萬般皆歸一的體現。因此,我唯獨鍾愛這本書。

周國平説,我是一個直接面對自然和生命的人,相對於自然,地理,不過是細節。相對於生命,歷史,不過是細節。

我想,細節又何嘗不好呢?

是的,地理是細節,歷史是細節。但不面對細節就無法面對真實。

歷史是一種宏大而又美麗的悲觀,文化是歷史的產物,文化又是歷史的靈魂。文化是永存的,因而歷史變成了片段式的。我總會發呆,想想唐宋元明清,千年不枯的笑容,我卻只記住了李杜,東坡,稼軒,易安,顯祖,容若,只記住了驚心動魄的那一段,也是隻有文化靈魂的那一段歌。

地理也與文化有着無法言説的聯繫,自古以來,文化傍山水,文化襯山水。行者無疆,似乎更有苦旅的味道,一如陶潛的那句“託體同山阿”。特此摘錄幾句:

“山河間的實際步履,使一切偉業變成了尋常風景,因此也使我們變得輕鬆。人類本應把一切都放下,放下在山河之間。因此我們也就找到了終點,價值的終點和生命的終點。”

我想,行走的人有權將腳下的一切,稱作我的山河。

是的,這是我的山河。

秋雨先生的文章雖是講述的是歷史文化這樣深重的話題,卻絕不佶屈聱牙。他的文章是質樸的,親切的,而不是空談一些似是而非的東西。通過文字我可以猜想,秋雨先生應該是很温和的,微微地笑着,不多説什麼,卻能以這樣洗練的文字感動人心。

他的文字雖温和,但同樣也是犀利的。他毫不留情的指出了中國乃至世界文化的通病,讓我們在驚歎於文化的偉大的同時也深深的反省自身。

文化的終途是生命,這一點倒是與周國平先生一致。文化苦旅的苦,在這個嬉鬧的時代,總是顯得不合時宜。然而我們必須知道,高貴的生命要創造文化,必然會經歷坎坷。

文化,需要無數個高貴的生命苦苦來支撐。

我是在軍訓返程的時候在車的側邊欄看見這本書的,誠然,如此深刻的話題,對於沒有多少閲歷的我來説,談起來一定有很多漏洞。然而我卻深深的着迷了,我不知道我能有多少理解,但我希望人們也能看看,尋找自己的山河。讓那些支撐着的人,多少有些慰藉。

謹以此文,紀念屬於我的文化苦旅,和我的山河。

讀《文化苦旅》有感14

合上新版《文化苦旅》的最後一頁,我靜靜地端坐在桌前,開始記錄自己閲讀此書的真切感受。

這是一本一打開就想通讀全篇的散文集,每一篇都精彩絕倫。也只有像餘秋雨先生這樣的博學鴻儒才能將古今中外的名勝、時事熱點、人生起伏等話題細緻入微、引經據典地描摹出來,結合他自身的經歷和思考把一個個名勝古蹟的前世今生,把每一個話題的不同側面都深挖出來,然後用貼切、自然、温和的文字儒雅地呈現在我們讀者面前。讀每一篇都有一種如沐春風的享受感;讀每一篇都不自覺地屏氣凝神;讀每一篇都覺得十分地安靜、踏實。這本書文采斐然、字字珠璣自然不必説,文字所挖掘的深度更是讓我為之動容,深受啟發。

其實有個不謙遜的想法,我在讀這本書之前也同樣萌生過遊歷各大文明古蹟,寫一些感悟、心得之類的文字,但也正是因為對打算去的文明古蹟知之甚少,覺得還不足以對其背景、歷史、文化達到了解和熟悉的程度,所以遲遲不敢出發,更不敢怠慢地寫下一些記錄性的文字。當我翻開這本書的時候,有種格外親切,像是在跟自己對話的感覺,這不就是我一直在找尋的嗎?這不就是我一直深藏在內心想去做的事嗎?於是如獲至寶般反覆地研讀,直到我靜下心來寫這篇讀後感仍是誠惶誠恐,不敢有絲毫怠慢。欽佩餘先生的才華橫溢,更羨慕他能運用自己的才學,把自己所想所思充分準確地表達出來,這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幸運。

讀到《風雨天一閣》才知《易經》中有“天一生水”之義,想借水防火,此之為天一閣的名字來源。合卷後餘先生與裴明海先生赤腳淌水進天一閣的場景仍歷歷在目。天一閣之於範氏家族幾乎成了一種宗教式的朝拜對象,範氏家族世代謹遵祖訓,經歷過多少孤寂,天一閣如今在人們心目中的分量就有多偉岸。

讀到《道士塔》、《莫高窟》,漸漸懂得了中華文明在歷史長河中交融、傳承、破壞等一系列經歷之後所呈現出的滄桑,在有信仰的文人心中的地位和分量,正如書中所寫的“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標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再到《喀什》,文化匯聚的福地,古代璀璨的西域,更是讓我心馳神往。《都江堰》,人類文明的奇蹟,千百年來庇護着天府之國—成都平原。《黃州突圍》、《杭州宣言》讓我對杭州,對西湖,對《赤壁懷古》有了不一樣的認識。

關於第四部分《人生之旅》,關於“文革”的描述作者着墨較多,讓我真切地感受到經歷過這段歲月的人們身心所受煎熬之深。不堪回首的“文革”,以及洪武年間“胡惟庸案”,深藏在人性中的某種心理學可以通過《烏合之眾》這本書得到很好的解釋。

相比老版《文化苦旅》中關於上海人的刻薄描述,我更喜歡新版《文化苦旅》中作者對此類文章的刪減與重新整理,讓《文化苦旅》,從《牌坊》如夢起點出發,穿越中國幾千年的璀璨文明,再與世界各大文明的交融碰撞,最後收筆於《祭筆》。讀此書更像是坐在餘先生身旁,聽這位長者細細講述他這一路走來的心路之旅。

讀《文化苦旅》有感15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我們的時代。一直非常喜歡這句話,我們是時代的一員,但是從前的文化也值得我們的傳承,我們從國小開始就開始學習古詩,美曰其名: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但是,那時的我們又懂得多少這種民族傳統文化,穿越千年的含義呢?

文化的旅程是苦、是澀,在這千年的歎息中講訴苦旅。書的封面便寫着餘秋雨老先生送給我們的題記,他追隨着文化的歷程,大漠荒野,江南水鄉,藏書閣天一閣,龍華,他用步伐旅行過大地,用精神旅行過歷史,用文字旅行過文化。這路程是苦的用他自己的話説,這是在千年的歎息中講訴苦旅。

道士塔,無論度過多少次都會讓我覺得悲哀,沒有憤怒,只有悲哀。餘秋雨老先生用步伐踏過時,他深邃的眼眶中,也許會看到幾十年前,那個道士,攥着小小的錢袋,點頭哈腰地送這幾個外國佬拿着無數的中國文物離開這裏。悲哀!但是也許這是當時最好的情況了。如果無數的經文,被四處的地主老財私吞,被各路官員搶劫,那的確還不如讓它躺在外國人的博物館裏。畢竟,那才能顯出它是文物的加之。這是一場悲劇,無論是歷史還是文化的。

標籤: 苦旅 有感 通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wenhua/o3mp2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