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文化 >

《文化苦旅》讀後感15篇【精華】

《文化苦旅》讀後感15篇【精華】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文化苦旅》讀後感,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文化苦旅》讀後感15篇【精華】

《文化苦旅》讀後感1

《文化苦旅》寫的是作者餘秋雨到全國各地的旅行後,結合歷史寫的一篇散文著作。其中大多數都是自然景觀加上一些純樸的當地特色。最讓我難以忘懷的就是《白髮蘇州》。

之所以稱之為“白髮”蘇州,是由於,就在前些年,蘇州悄然過去了自己2500年生日。雖然它如此的古老,但卻沒有什麼名氣。只因它沒有一份金陵王氣。它不願換件衣裳,領受那份王氣。但當政府腐敗之至時,卻是反抗的最為激烈。一向柔婉的蘇州人,變得兇狠起來,提着腦袋,踏着血泊衝擊着皇帝最信任的九千歲魏忠賢。的這次浩蕩突發,使整個中國史都對另眼相看。可再看他們,只笑一笑,又變回原來那個柔婉的蘇州。

“做了……同義”只是由於這裏缺少一份金陵王氣,就如此的`不公平,可見中國古代會由於這封建主義思想害死多少人那。為什麼就去注意一點點美中不足,而不放眼全部,那麼多優秀的地方,為中國做出了多少寶貴的貢獻,卻不能得到了一個公平的對待。

蘇州,與世無爭,一直默默地矗立在那塊地上。同時它還培育出無數才華橫溢的戲曲家,增添一抹亮的光彩。

《文化苦旅》一書,不僅展示了餘秋雨那優美的語句,還有着相當多的歷史知識可見一斑。

《文化苦旅》讀後感2

《文化苦旅》中的每一個景點都帶給作者不同的感觸和震撼,我在閲讀的同時也感受到了很多地方不一樣的韻味。

《文化苦旅》是餘秋雨教授80年代在海內外講學和考察途中的作品 ,是餘秋雨通過對國內外的文化進行考察和思考,結合自己的人生體驗和對社會、歷史、文化的深刻認識而撰寫的系列散文集。這是他的第一部文化散文集,也是他的代表作。

《陽關雪》、《道士塔》兩文,描寫了漠漠黃沙彌漫下,黃河文明的興衰,從寂寥曠遠中,將積澱千年的歷史進行了真實的還原;《白髮蘇州》和《江南小鎮》等,展示了江南水鄉小橋流水人家的那種典雅柔媚的`文化底藴,淋漓盡致的展現了江南文化的那種婉約和清新,同時將世態人情演繹得形神兼具。《西湖夢》是餘秋雨進入人文景觀作文化之旅的散文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篇。它既寫出了西湖外在的形”,又寫出了西湖內在的“神”。它通過對西湖所承載的那些非常稠厚的象徵性特象的闡釋和文化內涵的開掘,標示出它在中國文化史上的文化地位。

《文化苦旅》讀後感3

讀了《文化苦旅》這本書,我感受最深,就是:“文人的魅力,竟能把碩大一個世界的光明找不到的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

我想,每一箇中國人都會有這種感覺,自己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古代文人和文化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作者餘秋雨先生認為:“這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對我的長期薰染造成的,要擺脱也擺脱不了。”我想,這個原因對每一箇中國人來説,同樣適合。

大概,每一處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都需要一些歷史事件才能得以豐富,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古蹟,陳年的石頭和木塊也才能深深的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而文人的作用,也就是把古蹟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與人類精神感悟出來。因此,文人也是豐富歷史古蹟的內涵的'要素。沒有了歷史事件與人物,人們對於無論有着任何意義的景觀都只會有:“自然的力量多大啊!”或者“古人的智慧與技術多高啊!”之類單純的讚歎,而永遠也不會有更層次的感慨。旅遊的更高層次,就是要領悟我們祖先的精神,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的傳統精神。

《文化苦旅》讀後感4

“烏台詩案”是中國文化史上毫無疑問的恥辱,一場由最淺薄的妒忌心編織的鬧劇,卻險些葬送了宋朝江山中最偉大的詩人,蘇東坡。

被抓的時候,他幾乎完全不知事情的始末。一羣小人在這位大詩人尚還悠然自得之際,無比牽強地在他的詩文中挑挑揀揀,臆測出一篇“流俗翕然,爭相傳誦,忠義之士,無不憤惋”的對政府的譏諷,自此輿論在朝廷中大肆蔓延,這盆髒水,也終於潑到了木秀於林的蘇東坡頭上,將原本處在青山綠水之間的他,一把拉進了污濁的泥沼。

泥沼中的蘇東坡,睜着一雙茫然的眼睛,聽一羣小人將他的詩文狠狠地錯捏,最後完全變了形,面目全非地向他湧來、將他淹沒。這位可愛、高貴而有魅力的詩人面對這邪惡、低賤、粗暴的語言和行為系統,笨拙得説不出話來。

直到他經受不住這日復一日、通宵達旦的連續逼供,直到泥沼的污濁滯塞了他的胸口,蘇東坡只能伸出手去,捧起污泥,澆到他的'詩文上去。“於是,他以前的詩中有‘道旁苦李’,是在説自己不被朝廷重視;詩中有‘小人’字樣,是在譏刺當朝大人。”這樣的黑白顛倒,讓我看了,都覺得寒心。一段無比瑰麗的文明,就這樣在骯髒的水中浸了又浸,被洗掉了原本的顏色。

幸好還有良知,幸好還有仗義,幸好那些敢於表露真心、不怕受到牽連的人向皇帝進言,救下了泥沼中奄奄一息的大詩人。也幸得如此,否則這一步之差,會讓整個文化歷史全盤改易,如今的我們,也不可能閲讀到這麼多蘇東坡的筆觸了。

《文化苦旅》讀後感5

作為對國內外文化的考察和思索的一本散文書,反正是普及了我的景點知識和歷史知識吧。

“文化的旅程是苦,是澀,在這千年的歎惜中講訴苦旅”。對中國滿目蒼夷歷史的感歎,對民族文化起源的追訴,都感觸至深作者。

作為一個旅行過不太多景點的“大忙人”來講,五千年的文化源遠流長,各種名勝古蹟,文化古蹟沒曾親眼見識。所以一直愛看我在故宮修文物這樣的紀錄片,佩服裏面的`每一個匠人,每個人都在為自己所敬仰的文化 文明努力着。或繼承,或發展,或創新。

文化喚醒文明,世界每個角落都浮動着文明。不論文化先進與否,文明都在不斷變化,發展,創新。每一段文明都有響應的文化發展史,人類不滅,文明延續永存。好想來一場世界各地的苦旅啊。然而我沒有錢。來一段精彩摘抄吧還是

嚮往峯巔,嚮往高度,結果峯巔只是一道剛能立足的狹地。不能橫行,不能直走,只享一時俯視之樂,怎可長久駐足安坐?上已無路,下又艱難,我感到從未有過的孤獨與惶恐。

世間真正温煦的美色,都熨帖着大地,潛伏在深谷。君臨萬物的高度,到頭來只構成自我嘲弄。

《文化苦旅》讀後感6

讀了《文化苦旅》這本書,我感受最深,就是:“文人的魅力,竟能把碩大一個世界的光明找不到的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 我想,每一箇中國人都會有這種感覺,自己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古代文人和文化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作者餘秋雨先生認為:“這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對我的長期薰染造成的,要擺脱也擺脱不了。”想,這個原因對每一箇中國人來説,同樣適合。

大概,每一處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都需要一些歷史事件才能得以豐富,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古蹟,陳年的石頭和木塊也才能深深的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而文人的作用,也就是把古蹟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與人類精神感悟出來。因此,文人也是豐富歷史古蹟的內涵的要素。沒有了歷史事件與人物,人們對於無論有着任何意義的景觀都只會有:“自然的力量多大啊!”或者“古人的'智慧與技術多高啊!”之類單純的讚歎,而永遠也不會有更層次的感慨。旅遊的更高層次,就是要領悟我們祖先的精神,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的傳統精神。

《文化苦旅》讀後感7

先生在序中寫道:“每到一個地方,總有一種沉重的歷史氣壓照着我全身,使我無端地感動,無端地謂歎。常常像傻瓜一樣木然佇立着,一會兒滿腦章句,一會兒滿腦空白。”

閲讀先生的文章,好似跟隨他再作一次苦旅。我發現,更多的文章帶給我的不是那麼激烈的.憤慨,而是深深的歎息。

那風煞一代的陽關雪,至今尚有幾人真心尋求?

天柱山寂寞時,有多少文化與其一同寂寞?既然是一同寂寞,那這種寂寞又怎能稱之為寂寞呢?

被人忽視的洞庭一角,默默地擁有着不為人知的博大,可又有幾人能看到這種博大?胸襟小了,視野還能大麼?

再説那延續千年的西湖夢,如今更有誰還有這份閒情逸志來圓呢?

三峽勝景的淹沒,無法被載入此書中,但如今品味《三峽》之餘,有多少文人墨客或是平凡看客位如此自然與文化交融之美永沒水底而痛心疾首?

《白髮蘇州》中,先生對西施的悲劇給予了深刻的同情,或許是同鄉的緣故,或許是出於男子憐香惜玉的本能。同為女性,我用心靈最柔軟的部分去感受西施,感受她如水的柔情。為何要如此柔弱的肩膀去承擔一個國家的興衰?沒有男子的明爭暗鬥,何來西施的紅顏禍水?西施何辜?“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是誰?”

……

《文化苦旅》讀後感8

第一次知道餘秋雨這個人時,是源自八年級年級的一篇課文《信客》。在語文老師的極力推薦下,我在《行者無疆》、《文化苦旅》中,細細地品味他的文章……

《文化苦旅》訴説着一個個中國古文化,外國文明的盛興、衰落。餘秋雨將它們講述地栩栩如生,他遊歷四方,將所有的感悟都寫了下來,便有了此書。書中的“苦”並非肉體上的辛苦,而是那些不朽的文明經歷過的`風霜雨雪,經歷過的不為人知的祕密……

我深深地感覺,中國五千年的歷史真得很耀眼,很璀璨,但過去許多人都不重視,中華偉大的作品都白白被糟蹋。我真想回到過去,告訴那些人:“求求你們,不要再這樣了!這些都是藝術瑰寶呀!”但在他們眼中,這些東西毫無價值,再大的發泄也是空氣一堆,換來的是他們一臉茫然……

讀完這本書,我能夠感受到在作者的文字背後跳動額是一顆單純,潔淨,坦誠的心。讓我飽覽了祖國山河無比秀麗的景色,同時也讓我回憶起了歷史,讓我明白了作為一箇中國人應擔當的角色,那就是銘記歷史。好好珍惜,好好品讀,好好欣賞中國文化!人生也是一段歷史,我們就是人生路上的一個個過客,曲折的人生路上,我們匆匆前行,回頭望見那一排排腳印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遺憾,難免感到一絲惆悵和無奈!作者為了尋求歷史的足跡而跋涉于山水之間;而我們為了感悟人生的真諦,跋涉於人生道路上!

《文化苦旅》讀後感9

因為我仰望餘秋雨。

因為《文化苦旅》我走近餘秋雨。

還記得那時青春年少,輕狂無知,在書架上瞥見了他的名字與作品,那書架是那樣高啊,我不屑地走過了,沒有人知道我的不屑中有許多許多的敬畏。那讓我不敢顧盼的高度漸成了心中最神祕的暗泉,也許正是這份感覺拉着我走近了他。

他有許多頭銜和稱號,許多鮮花和掌聲,但在我心中,他只是一個浪跡天涯的旅人。

歷史與現實隔着一段距離,正是這段距離把祖國山山水水中沉澱的文化層層剝離,於是在明媚的湖光山色中,文化離我們越來越遠,有誰在覽盡名山大川后找到了其中博大精深的內涵了呢?

然而,終於有一個人肯在旅遊的時候背起沉甸甸的'文化,將沉埋于山水間的歷史,執着成一程苦苦的旅行。他在山水之間捕捉文化的氣息,在文化中探索人格的美麗,於是山水活了,歷史活了:西湖水裏亭亭走出了蘇小小與白娘子,都江堰邊默默佇立着李冰,天心閣的風雨飄搖着歷經劫難的書香,莫高窟的絢麗蒸騰着千年不枯的生命,《廣陵散》的餘音來自歷史深處,勾魂攝魄、浩淼的洞庭湖神祕而廣大……幾千年的沉澱重新在人們心中搖曳生姿起來。

讀餘秋雨,就像順着涓涓溪流尋找文化的歸宿,追溯文化的淵源。

讀餘秋雨,就像遨遊在知識的海洋,覽盡歷史的畫卷。

讀餘秋雨,就像與一位隱士談話,裊裊茶香中體會歷史與文化的沉重。

讀餘秋雨的時候,就會覺得生命的本體貼近了歷史,貼近了文化,心靈靜了下來,世界靜了下來。

《文化苦旅》讀後感10

《文化苦旅》是一部講述了許許多多在中國部位人們所重視的地方的書。

道士塔—建於莫高窟。它的所屬者王圓簏即使道士也是歷史中莫高石窟的罪人,是他從外國“冒險家”手中接過極少的錢物,然後讓他們把難以計數的敦煌文物一箱箱運走。也是由於他,如今敦煌研究所的專家們之得一次次確如地從外國博物館買取敦煌文獻的微縮膠捲,歎息一聲後走到放大機前……

敦煌莫高窟的悲劇,只是由於一個道士流浪至此並駐足引起的,由於他的私慾,從而導致外國“冒險者”以少數的銀元換走我們住過大量的'文化遺產,我好恨,恨當時政府官員的腐敗與王圓簏的無知與私慾,從而導致如今我們的遺憾。

昔日的輝煌早就我們如今的成就,但假若昔日的輝煌被竊取了,那後果將怎麼樣……

因老一代創造的奇蹟,才造就我們這一輩的驕傲,才是我們擺脱令人屈辱髮指的歷史。

但如今的我們仍以過去的光輝做明天,那真正的明天在哪裏。歷史會倒轉輪迴至當時,我們會不會再次面臨屈辱。

這個問題不要問別人,而要問你自己,你是否要為自己的出現創造一份價值或是為他人的路上做點點星光……假如你仍為自己的私慾而奮鬥,我要問你,這些東西你有什麼用你死後能帶走嗎?有一句形容人的價值及意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文化苦旅》讀後感11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文化苦旅》就是這樣一本好書,當我讀到這本書時,便沉醉在了泱泱歷史的方則中,眼前浮現出了種種黑白相間的畫面,大江南北在文字中異彩紛呈。

書很厚,拿到之後頗有充實感。我與文字一齊去閲天地、覽神州。裏面有一篇文章,讓我印象頗深,它講述了一個大清的罪人,他的無知促使他用中國文物換來了幾頭牛,無價之寶只值幾頭牛?想止於此,我是多麼想去阻止他,可惜我回不到從前。無知是多麼可怕啊!它能改變一個國家的命運。再説,若他有愛國之情,哪怕僅有一點點,也會拒絕的。

《文化苦旅》讓我暢遊了一遍中國,明白了一個國家的偉大,感受了一個國家的`風情,也懂得了從不一樣角度去看待一切。這樣,即使廢墟也能放射光彩,我們要永遠堅持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讓平凡的一天也精彩。想想平時,我總是無味的過日子,自從讀了《文化苦旅》,我學會了用自我的眼睛仔細地觀看世界,發現每一天都與眾不一樣,生活也所以歡樂起來。

《文化苦旅》讓我受益匪淺,我期望大家都讀一讀。

《文化苦旅》讀後感12

看了很久,心裏感觸良多,但確實不只這樣表達,所以只能説説我的想法,更準確的來説是拼湊雜亂無章的想法,我喜歡有感而發,不喜歡太過造作,或是漫無目的的寫一些東西。那樣很枯萎。

我認為,中國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工程不是長城,而是都江堰。

提起中國,首先想起的應該是長城,工程浩大,歷盡無數朝代依然屹立在地球的版圖上,站遠了看,這個苦難的民族竟用人力在野山荒漠間修了一條萬里屏障,所以不能無視他的軍事作用以及人類意志力的表現。每每在電視上看到長城都會感覺到它賦予歷史,賦予民族的厚重感。

但説起都江堰,哪是在秦始皇修建長城錢數十年就已經建成的水利工程,雖説它的氣勢遠不如長城來的浩大,但,他卻穩穩當當的服務於四川人民數千年,滋養着這片沃土,造福人類的作用遠遠大於了長城。也是由於有了都江堰才有了諸葛亮,劉備的雄才偉略。也才有了,張飛,關雲長,趙子龍的勇猛善戰。以及李白。杜甫等詩人的文采。

當作者寫到初來都江堰看到水利工程時的`情景,他以那樣的一種情懷讚美都江堰的時候,我哭了,真的哭了,我看只能寫到這了,感動的毫無思緒了,也不知道怎樣來敍述了,但我很理解作者作為一個當代的中國文人,心中所掛鏈的,對於當今社會所迷茫的。不俱千辛萬苦的苦苦追尋中國真正文化行為。也很感動和驚歎作者描寫古蹟所用的詞句。是那麼平實而又不失大氣。確實寫不下去了。

《文化苦旅》讀後感13

王道士到底是來了,他背對着我,我看不到他的內心,看不透他的內心,餘先生説,他穿着土布棉衣,畏畏縮縮,原是一個逃荒的農民。為什麼説他“畏畏縮縮”呢?是因為他本就沒心沒肺嗎?還是心中已對未來自己做的事感到不恥呢?

一個道士,當了佛教聖地的主人;在莫高窟,大漠孤煙,他們無人問津,無人關心,如同守護他們的`僧侶一樣,孤獨寂寞。

直到有一天,他等來了命中註定的“伯樂”——斯坦因。是的,一疊銀元,成交,五箱經卷,餘先生説他怕自己的筆會不沉穩,所以只能簡略地説,他怕自己承受不住,更怕後人承受不住。

車隊出發了,一位年輕詩人説,斯坦因看到的是悽豔晚霞。那裏,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流血,可我不相信斯坦因會在乎那個流血的民族,或許,在他眼中,那是上天的微笑,感謝那稀世的文物等來了知音,而他自己則是拯救了中華文明的“英雄”。

合上書卷,掩面沉思,這是一場文化的苦旅,那個王道士,真是個罪人嗎?我聽不到回答。他只是一個愚昧無知的農民,是來逃荒的,來時並沒有任何惡意和不可告人的目的;假如追根究底,那就是在對的時候遇上了錯的人。

時過境遷,一切已成定局,我們只能輕聲安慰:“莫高窟,莫高哭”。

《文化苦旅》讀後感14

説到清朝,讓人聯想到一系列的清宮電視劇,讓人聯想到康熙盛世,讓人聯想到晚清的沒落...讀完《寧古塔》讓我從另一個角度看到了不同的清朝。

文化的認同與融合

清朝建立之初,反清復明的勢力十分強大,大多數漢族知識分子都堅持反清復明,甚至在武夫們紛紛投降後,一羣柔弱的書生還寧死不屈。這時,康熙出現了,他下令宣揚崇儒重道的精神以大量錄用漢族士子。但這並沒有改變一些”頑固分子“,康熙於是用自己的熱情和誠懇打動了他們。這便是文化的認同與融合,使清朝開始了穩定的統治。

文化的壓抑與摧殘

誰都知道那滿清十大酷刑,殺的花樣十分多,每一種殺戮都慘不忍睹,他們的.花樣是把死這件事變成了一個可供細細品味、慢慢咀嚼的漫長過程。這種方式充斥着殺戮的快感,並扭曲着人性,人道基礎,影響深遠,至今還未根除。

再説流放與株連,更是讓人痛心疾首。流放是一種折磨,一種慢慢的心靈上的折磨,流放往往伴隨着株連,一個人不小心説錯了話,辦錯了事,那麼就有可能株連九族,一些根本沒見過面的遠房親戚甚至是鄰居也會被牽扯進來。於是人們只能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再沒有人格也沒有聲音了。文化彷彿在顫抖,在這死一般冷靜的樹林中,身上的傷痕讓他不敢再邁出一步。

對於清朝,就像其經濟一樣,經歷了盛世與沒落,文化亦是如此,經歷過融合與摧殘。

《文化苦旅》讀後感15

第一次拜讀餘秋雨的作品,便被深深吸引。《文化苦旅》是作者餘秋雨第一本遊記文化散文,全書的主調是憑藉山、水、物以尋求文化靈魂,探索了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歷史構成

讀這本書,就像和作者一起,從中國的西北走向江南。偶爾,作者也會停下來,寫一寫臘梅或是寫寫自己的藏書,或者在每個清靜的雨夜裏想起,夜雨詩意。但是作者永遠都沒有忘記,真正的山水不光只是自然山水,更有着文化氣息,人文山水。正如他自序中所説:每到一個地方,總有一種沉重的歷史氣壓罩在我的全身,要擺脱也擺脱不了。這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對我的長期薰染造成的.。是的,在西天悽豔的晚霞下,我看見了王圓麓,那個敦煌石窯的罪人;在羅池廟裏,我看見了失落的柳宗元;在都江堰,我看見了大愚又大智,大拙又大巧的李冰;在天柱山我看見了華髮蒼然的蘇東坡。我一直在想,為什麼叫做文化苦旅?慢慢得,我明白:苦旅,苦在歷史的重壓,苦在歷史的逝去,苦在古人的遠離,更苦在文人心裏的敏感。

讀了這本書,不僅讓我略懂了作者,更讓我讀懂了中華民族歷史的一絲細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wenhua/m7w75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