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信息技術 >

信息化教學設計

信息化教學設計

導語:以下範文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歡迎借鑑瀏覽!
教學設計

信息化教學設計

教學主題

文言文教學

一、教材分析

《記承天寺夜遊》,是語文版國中語文八年級上第六單元的一篇課文.是蘇軾被貶到黃州時與好友張懷民一起夜遊承天寺後寫下的佳作,描寫了承天寺美麗的夜景,抒發了胸懷憤懣又自嘲自解的心態.本篇課文所需課時為1課時,45分鐘.

二、學生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對象是八年級年級的學生,同學們經過了兩年多的文言文學習後,有初步的文言知識積累,學生的閲讀能力還不錯,但對把握文章的主題能力還不夠,好在學生和老師較為熟悉,能很好的進行互動.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朗讀並背誦課文,(讀通)

掌握常用文言詞語,理解課文大意.(讀懂)

賞析凝練含蓄的語言,學習抓住特徵描寫景物的方法,體會作者豐富的情感.(讀透)

過程與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能借助工具書讀懂課文; 重視誦讀,在讀的過程中把握文意,逐步提 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作者熱愛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執着情懷,學習他面對逆境達觀處世的從容心態.

四、教學環境

□簡易多媒體教學環境 □交互式多媒體教學環境 □網絡多媒體環境教學環境 □移動學習 □其他

五、信息技術應用思路

使用自己製作的幻燈片,投放本節課的講課思路,及重點問題和練習題,節省時間,豐富課堂,加大容量。

六、教學流程設計

教學環節

(如:導入、講授、複習、訓練、實驗、研討、探究、評價、建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信息技術支持(資源、方法、手段等)

一、導入

時近中秋,請同學們列舉一些詠月懷人的詩句

舉出曾經學過的有關月亮的詩句

教師補充並導入:蘇軾《水調歌頭》,這首詞表達了作者思念家人的濃厚情感.,“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幸福了多少遊子的心。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蘇軾的散文《記承天寺夜遊》,去領略月夜美景,去感悟別樣的心境.

投放蘇軾的《水調歌頭》。

二、有關作者

簡介蘇軾:(1037——1101年),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少時博通經史,21歲時中進士.因不滿王安石的“新政”,自願外放,先後歷任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知事.

蘇軾是一位且有多方面才能的藝術家.作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不僅創作數量很大,而且以氣勢縱橫,變化多姿,暢達明快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

討論所瞭解的關於蘇軾的故事或傳説.

出示幻燈片,簡介蘇軾資料.

三、整體感知.

1、播錄音範讀課文,要求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注意:

a、朗讀的節奏

b、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以練習的方式,檢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及掌握程度.

a、解釋下列加點的詞,並説説該句的意思.

⑴月色入户 窗户

⑵欣然起行 高興地

⑶念無與為樂者 思考、想到

⑷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於是、就

⑸相與步於中庭 共同、一起

⑹庭下如積水空明 清澈、透明

⑺水中藻、荇交橫 交錯縱橫

⑻蓋竹柏影也 原來

⑼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只是 罷了

1、學生作示範性朗讀,然後讓學生互相點評.

2、學生以4人小組為單位,對照註釋,藉助工具書,合作翻譯全文.

3、以小組彙報的形式,把在討論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無法理解的字、詞、句提出來,在堂上共同解決.

投放練習題

四、精讀課文

1、文章開頭部分交代了哪些要素?

2、文章是如何描繪月色的?試把文章中寫月的句子找出來讀一讀,賞析一下。適當指導學生誦讀技巧。

3、文章的最後一句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4、你認為文中的“閒人”包含了哪兩層意思?

5、補充説明文章的寫作背景:

本文是蘇軾於元豐六年(1083年)黃州貶所所作,名義是團練副使卻有職無權,無事可做.寫本文之時,他在黃州貶所已近四年,但蘇軾的心胸卻“很坦然”.累遭貶謫,仍然樂觀,曠達.並不“悲傷憔悴”.另一方面,他有志用此,並不甘願做“閒人”.因貶得“閒”,便“自放于山水之間”,雖在賞明月,觀竹柏,自樂其樂,但並不得意,因此他的自適也包含了失意情懷的自我排遣.

1、明確:時間: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

地點:承天寺中庭

人物:“我”和張懷民

事情的起因:月色優美

2、比喻,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3、明確:賞月的欣喜

貶謫的落寞

自我排遣的達觀

4、明確:(1)、指具有閒情雅緻的人.(2)、包含了作者鬱郁不得志的悲涼心境.

問題投放

五、拓展延伸.

作者在描繪“承天寺”月夜下的景色時,寫得十分出色.相信在你們的身邊也不乏這樣的月夜美景.試採用文中借景抒情的寫作手法,發揮你們豐富的想象力,描繪月夜下你們認為最精彩的瞬間。

學生用3分鐘左右進展開討論,然後在書面上起草,6、7分鐘以後,小組推薦一些寫得比較好的同學在班上宣讀,進行美文共賞.

六、背誦課文

小結:通過學習,我們賞了美文,觀了美景,體會了作者豐富的情感,讓我們深情誦讀,再次感受作者的別樣情懷。

誦讀課文

七、作業

1、熟練背誦課文

2、翻譯句子: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次交橫,蓋竹薄影也。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耳兩人者耳

七、教學特色(如為個性化教學所做的調整,為自主學習所做的支持、對學生能力的培養的設計,教與學方式的創新等)200字左右

1、採取“雙主”教學法

創設有利於調動學生情感的多媒體情境,在老師的引導下,開展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探究性教學活動.在瞭解作者環節,學生討論蘇軾的故事和傳説,補充了教師幻燈片資料的不足,也體現了學生的互動交流;在整體感知環節,學生們根據註解和小組合作探究,更清楚的理解了本文的主要內容及翻譯,通過朗讀這一手段,加深了對課文的整體感知.

2、運用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的方法

本節課信息技術成為創設情境的工具;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資源信息加工的認知工具。在第四環節的設計,就充分發揮了資源的作用,通過這些不同角度、不同層次的問題的提出和同學們討論集思廣益,同學們在問題中學,在討論中深入,在總結中提高.進而對本文有更高更好的賞析水平.


標籤: 信息化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xinxi/0pk3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