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信息技術 >

《信息與信息技術》説課稿

《信息與信息技術》説課稿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説課稿編寫工作,是説課取得成功的前提。那麼説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信息與信息技術》説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信息與信息技術》説課稿

《信息與信息技術》説課稿1

課題:電子郵件我收發

教學目標:

1.熟悉申請電子郵箱的基本過程;

2.掌握收發電子郵件的基本方法;

3.感受用電子郵件交流信息的優勢。

教學重點:熟悉申請電子郵箱的基本過程;

教學難點:掌握收發電子郵件的基本方法;

教學準備:

1.調試每台計算機。

2.打開計算機並由教師機控制。

3.由各組組長帶隊有秩序地進電腦室。

第一課時

一、導語引入。

直接導入新課。

二、進行新課。

(一)申請電子郵箱

1.訪問“新浪郵箱”等網站;

2.打開申請頁面,設置一個可用的信箱名;

3.想好一個密碼;

4.輸入查詢密碼的問題和答案,接着寫個人信息;

5.提交註冊信息。

6.講解郵箱地址的格式,@前面是用户名,後面表示提供郵箱的機構;

(二)發送電子郵件

1.教師演示、講解:

2.打開寫郵件的網頁

3.在“收件人”框中輸入收信人的電子郵箱地址;

4.在“主題”框中輸入一句簡短的主題;

5.在“正文”框中輸入內容;點擊發送。

學生實際操作。

(三)閲讀和回覆電子郵件

1.打開收件夾,觀察其中的電子郵件;

2.打開一封電子郵件,閲讀其中的內容;

3.給發送郵件進行回覆;

(四)收發帶附件的郵件

步驟同發送郵件,增加一項操作:添加附件。

指導學生如何添加附件。

(五)練一練:

(六)總結

1.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哪些內容?

2.生答,師訂正。

板書設計

第十課 電子郵件我收發

一、申請電子郵箱

二、發送電子郵件

三、閲讀和回覆電子郵件

四、收發帶附件的郵件

《信息與信息技術》説課稿2

各位評委老師,你們好!我叫xxx,今天我説課的課題是。圍繞本節課“教什麼?”、“怎樣教?”“為什麼這樣教?”三個問題,從教材、目標、重難點、教學法、教學過程五方面逐一加以分析和説明

一、説教材

1、《xxx》是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國中信息技術上冊第章第節的內容。

本節課主要學習內容。是的靈活運用,是在學生對掌握後的能力提高訓練,激發學生製作出更加精彩的。

2、教學目標:(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根據本節課教學內容制定如下教學目標,分三個方面)

①知識與技能:

(1)學生通過操作練習,熟練使用;

(2)結合前面知識,製作包含的作品。

②過程與方法:

(1)通過教師引導、交流與實踐操作、動腦思考的過程,體驗和感悟探究的一般過程;

(2)通過傾聽其他同學的發言,體驗合作學習的過程和方法;

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聯繫生活實際,學習(本課內容,培養學生信息素養。體驗軟件的一般學習方法和技巧

(2)在協作與交流過程中,提高自己的操作能力,肯定自己的價值。

④技能與創新目標:通過本節的學習,體驗信息技術在信息加工、表達、交流方面的優勢。學會與他人交流,培養創作過程中的合作意識。

教學重、難點:重點:熟練製作;難點:學生通過交流與實踐操作掌握。

二、説教學法

1、綱要中指出:知識及技能的傳授應當以完成典型“任務”為主。本課主要採用任務驅動教學法。

2、本着調動學生感官、直觀教學的原則,多次採用直觀演示教學法。

3、為了更好的突破重難點,努力把“探究——合作——創新”的思想滲透到整個教學過程中。

4、學生通過實踐操作,增強分析問題能力、動手操作能力,使理論與實踐操作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三、説教學環境:

有白板和電子教室軟件的微機室進行授課,教學課件,學習素材發送到學生機的桌面文件夾。

四、説教學過程:

為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本課我採用“激趣導入、探究新知、協作提高、欣賞評價”四個環節進行教學。

(一)激趣導入:廣播、遊戲、視頻、動畫,等

(二)探究新知:

以任務驅動式展開分層教學。

任務一:屏幕廣播方式演示示範操作過程,讓學生們觀看我我操作過程中作品的變化是什麼?(這樣設計是為了勾起學生的好奇心,訓練學生的觀察力)。給學生分鐘,在學生完成任務後,對操作過程中的問題加以強調、説明。

任務二:如果,我們接下來該如何操作呢?在這一環節裏我設計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理解,同桌交流以及我及時必要的補充,完成書中設定的任務。

設計意圖:以學生參與為標誌,讓學生自己得出結論,然後互相討論補充,教師總結。

任務三:,這是與學科有關的問題,這個任務我設計讓學生通過認真研讀“日積月累”後,與同桌交流討論,然後製作演示,適時請幾名同學談一下自己的操作過程,“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學生在交流中彌補自己的不足。

任務四:我們生活中真實的是這樣嗎?學生回答後,接下來我們共同來學習製作。在任務的驅動下,學生藉助老師的直觀演示學習。

(三)協作提高:本環節是本節課教學內容的昇華,是本節課最具閃光點的一環,在這時裏既應充分體現學生的合作討論,又要體現學生的自主創新,所以我設計以小組為單位,在學習了以上內容的基礎上,完成本組的一件個性作品。

(四)觀摩欣賞:在這個環節裏,我請學生通過屏幕廣播功能去欣賞學生作品,互相看一看,評一評,虛心的學習他人的長處。(目的是為了達到梳理所學知識,加深記憶的目的。)

作業:以小組為單位,完成書中xxx練習。

五、説評價:

一是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對學生操作效果的及時反饋評價;二是在小組協作學習過程中學生間的互評過程;三是完成本節課的學習任務後,學生根據教學目標完成自我評價

《信息與信息技術》説課稿3

教學目標:

1、要求學生綜合運用FrontPage中的各種工具製作網站。

2、充分發揮想象力和採集信息的能力,根據自己的興趣,合理安排網頁內容,採用文本、圖片、動畫等多種形式佈局頁面,創作有自己特色的作品。

3、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精神,要敢於突破、敢於想象。做出有個性的網頁。

4、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合適的內容,確定美觀的格式。充分發揮自主性和相像力,創作有自己特色的作品。

 教學重點:

學生綜合運用FrontPage中的各種工具製作網站。

教學時間:四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本課網頁主題屬於地理、自然方面的內容,實現了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的有機結合。哭泣的森林主要指的是我國的森林已經遭到了人們的嚴重破壞,人們為了自身的發展,大力開展工業,而嚴重破壞了自然環境的平衡。但自然條件一旦失衡,各種環境問題就會應運而生。所以我們要在人類前進的同時,儘量保持自然的平衡,實行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本課是綜合課。要求學生綜合運用FrontPage中的各種工具製作有關天氣的網站。教材提供了網站的內容、參考網址和網站佈局,學本課主題屬於自然、氣象方面的內容。天氣是人們日常生活中都關心的一個問題,人們的生產生活,尤其是農業生產方面對天氣的依靠的更多。人們的生活、身體健康等都跟天氣有關係。正確認識天氣的變化,也有助於培養學生科學看待問題的態度。

本課是綜合課。要求學生綜合運用FrontPage中的各種工具製作有關地球的網站。教材提供了網站的內容和參考佈局,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合適的內容和格式。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和相像力,創作有自己特色的作品。

本課主題是地理、天文方面的內容。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人們都生活在地球上。地球的起源、形成、內部構造、地球上的生物,地球這顆行星在太陽系中的位置等等,瞭解這些信息是製作該網站的基礎,根據信息的性質,確定合理的網站佈局和色彩搭配,製作內容豐富、形式美觀的網站。

作品創作完畢,學生可以交流各自的心得,交流了解的地球的相關信息,互相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二十三保護大自然——保護我們的家園

本冊書的活動,安排製作網頁和網站的主題都是圍繞“大自然”進行的,大自然中的每一種生物我們都應該愛護,學生通過製作有關大自然的網站,瞭解有關植物、動物、生物等多方面信息,是為了更好的保護愛護我們的大自然,為我們的生活創造一個良好和諧的環境。

本課是製作“人與自然”專題網站的最後一課,通過製作“保護大自然——保護我們的家園”首頁,把每課製作的專題網站鏈接成一個“人與自然”的大專題網站,讓學生進一步體會網站的結構並學會網站發佈的相關知識,能夠建立自己的個人網站。

1.製作首頁

首頁中的內容基本上都是以前專題的名稱,本課的特點就是將以前做的專題網站都組織到一個大的網站,在首頁點擊相應的標題就可以瀏覽需要的專題網站。整個網站首頁內容很全面,包含了多個層次的內容,中心都是圍繞大自然展開的。首頁中還增加了一些環保的欄目,充分體現了通過製作眾多關於大自然的網頁或網站來號召更多的人保護大自然的目的。

2.超鏈接

本課製作首頁與二級頁面鏈接的方法與以前有所不同,直接拖動到相應位置即可。“鏈接”將更多的相關信息結合在一起,方便瀏覽和使用,使網站具有了專業性和系統性。超鏈接是製作網站的橋樑,通過超鏈接的作用,使網站的信息更加豐富,具有系統性和層次性。本課首頁中更多鏈接的還是網站,體現了網站、網頁間的網絡層次關係,體現了信息的網狀聯繫。

3.發佈網站

把製作的網頁或網站發佈到互聯網上,讓更多的人瀏覽,需要服務器的支持。本課在“鏈接”中講述了網站的發佈方法和程序,教師可以嘗試在局域網中講學生的作品發佈。本課網站內容非常豐富,有關大自然的多方面如自然界的植物、動物、水、土、環境等信息都有所涉及,相信通過製作該網站,學生肯定會受益匪淺,很有成就感。

《信息與信息技術》説課稿4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信息表達》。下面我將從説教材、説學情、説教學目標、説重點難點、説教法、説教學過程六個方面,對這堂課進行解説。

一、説教材:

我所選用的教材是全市統一的浙江教育出版社20xx年4月第一版出版的信息技術基礎,“信息表達”這節信息內容它是高中信息技術必修模塊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在對獲取的信息進行加工和管理的基礎上,對信息的表達和交流進行學習。

二、説學情:

而高中生思維活躍,求知慾旺盛,已經具有較強的概括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也日趨嚴密。但多數情況下還比較膚淺和不夠成熟,尤其對於一些知識和技能的掌握還處於一知半解的狀態。那麼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交流,幫助同學們提升自己的信息素養。

三、説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a、掌握信息表達的各種方式;

b、瞭解常用的信息表達技術;

c、理解信息表達規範化的作用及意義。

(2)、能力目標:提高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表達能力和交流能力。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形成對問題的思考,從而養成主動學習的態度。

四、説教學難點、重點

重點是知識目標的a和c。

難點是知識目標的c。

解決難點的方法是讓同學們舉一些生活中常見的信息表達規範化的實例,然後老師進行講説其信息表達規範化的帶來的方便和作用。

五、説教法

為了更好的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圓滿的完成教學任務,我設計了學習任務單,以“任務驅動法”將教學內容設置成一個個具體的教學任務貫穿本課,學生在完成一個個任務中掌握本課的學習內容,同時體驗成功的快樂。

學生在任務驅動下,變“要我學”為“我要學”,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完成教學任務。

以上是我對《信息的表達》這節教材的認識和對教學過程的設計。

在整個教學設計中,我感覺比較有特色的是: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的設計理念,改變學生學習方式。學習由1、被動接受變為愉快的學習。2、體現了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教師沒有把教學任務一一講解,而是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完成任務。3、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即鞏固所學的知識,又貼近學生生活實際,有利於問題的解決。

《信息的表達》學習任務單

1、 信息常用的表達方式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3、 通過實例説明規範信息表達對日常生活的重要意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通過學習,你對信息表達有了哪些認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通過學習,你對信息表達有哪些疑惑及新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與信息技術》説課稿5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課是省編教材國小信息技術下冊《遨遊因特網》的內容,是在學生已掌握了第一課中Internet的基本操作方法,如:瀏覽器的打開,網址的輸入,鏈接等操作的基礎上而設立的高層次的學習任務:是教會學生在Internet上信息搜索的方法,處理信息的能力。考慮到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首先給學生提出一個感興趣的任務“做個小導遊,介紹九寨溝”,提高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引出如何在Internet上搜索信息。以查找“九寨溝有哪些特色”為任務明線,搜索的技巧與方法為暗線,兩條線路同時進行。通過任務的完成,來驅動搜索方法的學習,驅動學生自主學習、協作學習的能力的培養。在課堂上貫穿着基於Internet的資源學習的教學模式,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的原則,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在網上搜索“九寨溝”的有關信息;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組內學生各有分工,合作查找所需的信息,通過討論交流,確定有用的信息。使學生不僅學習了信息技術,同時也擴展了他們的社會知識,培養了他們信息素養、信息的收集與處理能力。

2、學生狀況分析

學生學習成績可能有差距,天才學生和一般學生及後進生的認知能力、思維能力的不同會對教學效果有影響,所以考慮適當的分層教學。

3、教學目標的確立

知識與技能目標:

1、使學生了解在Internet上搜索信息的意義,瞭解搜索信息的基本方法。

2、掌握簡單的關鍵詞搜索的方法和保存網頁信息的簡單操作,培養學生信息的檢索、蒐集、篩選、整理、加工的能力,提高學生信息的綜合素養。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學生交流、師生交流、人機交流、學生活動等形式,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的能力。

情感與價值觀目標:

1、讓學生在自主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成就感,為今後學會自主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2、通過小組協作和主題研究活動,培養學生協作學習的意識和研究探索的精神,從而激發學生對網絡產生濃厚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利用Internet查詢、收集信息的習慣;用關鍵詞檢索信息的方法;將收集到的信息加工處理的方法。

二、教學方法

1、任務驅動法

2、協作學習法

3、分層教學法

4、賞識教育法

三、教學過程

課堂教學應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體現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自主探究為特徵的探究性學習模式,以此來實現讓課堂活動起來,讓學生動起來,使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的目的。以學生為中心,學習者在教師創設的情境、協作與會話等學習環境中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對當前所學的知識進行建構並用其所學解決實際問題。在這種模式中,學生是知識的主

動建構者和運用者;教師是教學過程的指導者與組織者,意義建構的促進者和幫助者;信息所攜帶的知識不再是教師傳授的內容,而是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對象。 本課嘗試引導學生置身於網絡這一開放的信息化資源環境中,通過親身體驗,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研究,積極主動地去獲取、整理、創造性地加工信息,更進一步地提高學生的信息綜合素養,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提升學生探索能力。

1、任務一——搜索信息的方法

(1)任務啟動:興趣是學生積極求知的誘因,當學生對所要學習的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時,自然便能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結合學生在語文課本中學過的《九寨溝》一課,書中介紹的九寨溝是一個人間仙境,非常得美!如果老師現在想更多地瞭解一下九寨溝,你有什麼辦法嗎?怎樣才能在包羅萬象的信息海洋裏快速找到我們所需要的東西呢?隨即引出“搜索引擎”。激發學生的探索慾望,使學生主動地進入探求的氛圍之中。

(2)操作指導:在網上查詢信息也需要一個工具—搜索引擎,但是在我們自己的計算機中是沒有的,他一般在一些大型的門户網站中才有,比如有名的網站:搜狐、雅虎、新浪等,那麼同學們可以跟我來看一看。打開兩個搜索窗口,讓學生觀察他們有什麼異同點?一個是IE瀏覽器自帶的搜索窗口,一個是大型門户網站上(如搜狐)的搜索窗口。搜索引擎常用的查詢方法有兩種:關鍵字檢索服務和分類檢索服務。教師解説以上兩檢索的區別:目錄檢索適用於按主題(某一類別)查找信息,而關鍵字檢索適用於按隻言片語查找的信息。教師演示操作過程。

(3)學生操作:學生可以通過教師的講解進行操作,也可通過教師提供的可自主交互的網絡課件平台,一方面,為學生提供了搜索引擎網站,如百度:;中文雅虎:

百度網:

教師演示輸入網址,打開網頁。

請學生注意看標題欄、正文區、狀態欄的狀況,並請學生説一説。

[出示“九寨溝”網址]請大家在瀏覽器的地址欄中嘗試輸入九寨溝的網址,進入主頁。

(4)、學生操作

組織反饋,請一位同學進行廣播演示,邊演示邊説説自己的方法。

關注差異:剛才還沒成功的同學可以自己再試一遍,已經成功的同學可以去幫助他們。

2、瞭解主頁、認識鏈接和它的作用。

(1)、瞭解主頁:現在我們打開了“九寨溝”的第一個網頁,既然是這是第一個網頁,那麼就叫作首頁,或是主頁。同學們,你看到了什麼信息,你最想了解哪些信息的詳細內容呢?要進一步瞭解這些信息,你覺得應該怎麼辦?請大家嘗試一下。

(學生嘗試,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2)、瞭解鏈接:老師看到同學們在網頁上移動鼠標,發現沒有,鼠標箭頭移到某些地方是否變形狀了? (學生:變手形)

解釋:凡是網頁上鼠標箭頭變成手形的地方,這就是一個鏈接,點它一下,就能打開另一個網頁。請學生試點“圖遊九寨”鏈接。

(3)、現在同學們是否發現“後退”按鈕變得可用了,試用。現在同學們是否發現“前進”按鈕變得可用了,試用。

説一説:“後退”“前進”按鈕的作用?實現在打開過的頁面互相跳轉。

(學生自學,生生交流)

彙報交流:通過遊覽因特網,大家對九寨溝又有了哪些新的認識呢?

3、保存圖片和文字信息

同學們剛才看到了許多美麗的圖片

(1)、就同學們看到的圖片如何下載?教師引導學生操作此部分內容教師可根據情況作演示。(學生觀看操作)圖片會下載了,那具體的文字呢?(學生嘗試操作,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關注差異:剛才還沒成功的同學可以自己再試一遍,已經成功的同學可以去幫助他們。 (讓好的學生做老師的小助手下位指導本組的學生)

(2)、學生在保存蒐集到的圖片或文字資料時,可以將鼠標移到被選中的文字或圖片上單擊右鍵,從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複製”命令,再打開word新建一個文檔,將光標定位到新文檔中,通過“粘貼”命令,被選中的文字或圖片就被複制到word文檔中去,再保存word文檔。教師操作演示。

(三)、實踐運用,鞏固方法

1、提供“中國兒童網”、“騰訊兒童 ”的網址,讓學生訪問自己感興趣的網站,並看看鏈接會在哪些地方出現。然後學生自行操作,説説方法。

2、師:你遊覽了什麼網站,通過瀏覽該網站,你有什麼收穫?(師生交流)

(四)、總結提煉,課外延伸。

1、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遨遊了因特網[板書課題:“遨遊因特網”],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有什麼體會?

在學生充分説的基礎上教師總結:你們學得都很好,你們的學習方法也不錯,你們敢於嘗試,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也能相互合作,這些都是學習信息技術的可貴方法。

2、進一步談話:在因特網上,既有浩如煙海的有用信息,也充斥着大量無用甚至有害的信息。作為未成年人,我們應在老師或家長的指導下健康上網,注意網絡安全,讓因特網真正為我們的生活和學習服務。

出示《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要善於網上學習,不瀏覽不良信息。要誠實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詐他人。要增強自護意識,不隨意約會網友。要維護網絡安全,不破壞網絡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虛擬時空。

(五)、作業佈置及設備還原(準備下課)

請有條件的同學回去練習瀏覽網站。

《信息與信息技術》説課稿6

一、教材分析

本課內容是泰山版國小信息技術教材五年級下冊第4課《省時省力來畫圖》如何使用logo重複命令。本課是在學生掌握logo的基本命令的基礎上,已經學會了前進、後退、抬筆、落筆等基本命令,而本課是讓學生感受到logo語言的魅力,體會重複命令既省時又省力的效果,也為學生學習以後的《重複命令的嵌套》打下堅實的基礎。

根據本課的特點,基於對教材的理解和學生的認知水平的分析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定位為:

1、知識目標:學會指揮小海龜準確地畫出正多邊形,學會使用repeat命令。

2、能力目標:通過編程練習,培養嚴謹、認真、科學的編程習慣,提高計算能力、思維能力和推理能力。

3、情感目標: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培養同學之間相互協作,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讓學生學會合作、學會思考養成積極進取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

重 點:重複命令REPEAT的功能及格式。

難 點:讓學生自己“悟”出重複命令中的內容重複次數和重複內容間的關係。

教學資源及教具準備:

教師:網絡教室、教學課件、投影儀等

二、説教學理念及教法

皮亞傑的建構主義理論指出:學生獲取知識不是通過教育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景中,藉助他人的幫助利用學習資料,通過自我建構重組的方式獲得,因此本課我將以學生為主體,以大綱為依託對學生進行知識技能的傳授加強對學生獲取信息、處理信息以及運用信息的能力的培養;以任務驅動為主線讓學生帶着一個個任務進行討論、探究,以任務驅動法、知識遷移等方法引導學生掌握本課的內容使學生在任務的過程中不知不覺的完成知識的傳遞、遷移和融合。

三、教學對象分析及學法

所教學生是國小五年級學生,他們已經有了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這節課教學內容的關鍵是讓學生學會邊數與角度的關係,命令形式從單一命令到複合命令,命令功能從一步操作到多步操作,學生的認識過程也從形象過度到抽象,學生對LOGO語言也有了更多的認識,更深刻的理解。本課擬採用“小組合作”、“自主探究”、“彙報交流”等形式進行學習。

教學程序

本節課的教學設計,我採用“情境感知 揭示課題——動手操作 探究新知——大顯身手 感受成功——歸納總結 暢談收穫 ”四個環節。

下面我就根據本課教學內容及信息技術學科特點,結合五年級學生實際水平和生活情感彙報如下:

四、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揭示課題(4分鐘)

師:同學們喜歡最遊戲嗎?我們一起做個遊戲好嗎?起立,請同學們遵照老師的口令,畫一個圖形,並仔細觀察重複了幾次是個什麼樣的圖形呢?

(前進一步,左轉90°;前進一步,左轉90°;前進一步,左轉90°;前進一步,左轉90°)

生:正方行,重複了4次。

師:同學們這樣畫一個正方形是不是很麻煩呀?有更好的辦法嗎?

神奇的LOGO就能幫助我們做出來。屏幕顯示“repeat 4[fd 100 rt 90]”,請同學在LOGO語言中輸入,看一看有何效果。(也畫出了一個正方形)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省時省力來畫圖》——如何使用logo的重複命令 (板書課題)

【次環節設計目的是創設美好的學習環境,利用孩子們喜歡的遊戲,通過親身體驗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情景中認識重複命令】

(二)、動手操作 探究新知(20分鐘

師:通過剛才指揮小海龜畫正四邊形你發現了什麼呀?小海龜是怎樣執行重複命令的?

生答:小海龜重複了4次每一次旋轉90°

師:repeat(重複命令)重複的次數 [重複執行的命令]

REPEAT 4次 [FD 100 RT 90]

師:重複的次數=邊數 你怎麼知道旋轉的角度是90°呢?

生答:

(預設)

1、因為正四邊形的角都是直角,所以是90°。

2、因為正四邊形的邊是4條邊,內角和是360°所以旋轉的角度是360/4等於90°

師:剛才我們用重複命令畫了個正四邊形,知道了它的邊數是4條邊,角度是90°,如果畫一個邊長為100的正三角形呢?想一想它的旋轉的角度是多少呀?

(生嘗試操作,教師巡視)

【通過學生畫正四邊形,理解小海龜的旋轉角度,再利用知識的遷移法讓學生計算出正三角形的旋轉角度和邊數,進一步突破難點】

師:那名同學願意試一試,看看和你們的想法相同嗎?

師:你發現什麼了?

生:邊數越多,正多邊形就越接近圓形。

(三)、大顯身手 感受成功(12分鐘)

剛才的驗證同學們發現了,邊數越多正多邊形就越接近圓形,真了不起,你們已經都成了電腦編程小高手了,那麼老師出個考題考考你們,如何用重複命令畫一個五角星呢?又如何計算旋轉的角度呢?

(課件出示)温馨小提示

1、重複的次數=角數

2、旋轉的角度=180—180/角數

(小組內討論,學生操作練習、教師巡視)

展示學生作品教師小結及時評價並讓學生説一説為什麼旋轉的角度=180-180/角數

(四)、歸納總結 暢談收穫(4分鐘)

師:時間過的真快又到下課的時候了,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學得快樂嗎?你最感興趣的是什麼?你還想做什麼?有那些收穫?

五、反思

本節課我本着“以人為本”的原則,把探究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給他們多一些求知慾望,多一些學習的興趣,多一些表現的機會,多一份創造的信心,多一份成功的體驗,給學生一種到達成功彼岸的力量。

總之,這節課體現了教師主導,學生主體,把學生探究、質疑、發現、研究等活動凸現出來,在教學中,倡導學生髮現學習、探究學習,自主學習,同時生生評價,自我評價相結合,為學生創造成功體驗的機會,給予孩子積極的評價,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喜悦,展示學生作品,給學生展示才能的機會,增強了學生自信心。

以上是我本人對本課的認識,不足或不當之處還請各位領導老師批評指正,謝謝。

《信息與信息技術》説課稿7

一、説教材

《打字速度靠指法》這節課主要是練習學生的打字能力和速度。本節課是對前面知識的鞏固和提高,讓學生養成正確的坐姿和加強指法的練習。主要的教學內容是通過金山打字通打字遊戲的練習,提高擊鍵的正確率和擊鍵的速度。

二、説學情

教學對象是五年級學生,正確的指法是電腦操作的一項重要基本功,練好指法能大大提高操作電腦的速度,為學生今後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通過學習,學生已基本掌握正確的坐姿和正確的指法,但還不夠熟練,需要通過專項的不斷訓練來強化,形成習慣。

三、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實施的方向、和預期達到的結果、是一切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我精心設計瞭如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掌握鍵盤指法和左右手的鍵位方法;學會手指的分工。能夠找到基準鍵,並能正確使用。掌握正確的打字姿勢。

瞭解鍵盤的組成,掌握基準鍵位的手指分工及操作,掌握空格鍵的使用,養成良好的打字坐姿及擊鍵習慣

【過程與方法】

通過比一比的形式,初步感受打字的技巧和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探究、對比獲取知識的能力,以及小組間合作交流的學習習慣,培養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培養操作能力。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基本鍵的位置和使用,學會正確使用指法。

【難點】使用鍵盤指法輸入字符。

五、教學方法

根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教材內容以及學生的認知特點,我採用1。任務驅動法 2。協作學習法 3。分層教學法4。賞識教育法。意在幫助學生通過觀察,自己動手,從實踐中獲得知識。整個探究學習的過程充滿了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體現了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而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

六、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是師生積極參與、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具體教學過程如下:

(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怎麼才能快速輸入字符嗎?像打字員那樣快速輸入字符”,學生彙報。

教師小結:提高打字速度的關鍵是正確的指法和姿勢。

(二)發現與探索

1。十個手指的分工:每個手指都有分工,既減輕了疲勞,也提高了速度。

教師出示一段字符,學生嘗試輸入。

教師指導,出示十指分工圖,學生牢記分工圖,並再次練習。

2。基本鍵的使用。

你們知道什麼是基本鍵麼,基本鍵有什麼作用呢?

教師:手在基本鍵位,無論按上面的鍵還是按下面的鍵,手指移動的距離短,速度也快。練習基本鍵位的使用。

3。同桌互相檢查一下,是否都完成了任務。

4。正確的打字姿勢

出示不正確的姿勢圖片

教師:時間長了,不僅影響速度,而且還會讓你的脊椎變形呢。

出示正確的打字姿勢圖片,並指導:

面向正前方,兩臂自然下垂,手腳平放,眼平視,脊椎挺直,手指稍微彎曲,用指尖敲擊鍵盤。老師編了一首關於打字姿勢的`兒歌。(投影出示)

(三)加油站,學生練習

啟動金山打字通,並練習初級課程。

教師巡視指導

七、板書設計

最後,為體現教材中的知識點,便於學生理解掌握。我的板書將採取簡明直觀的提綱式。我的説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考官。

《信息與信息技術》説課稿8

一、説教材

《初識“畫圖”窗口》是國小信息技術教材四年級(下冊)的內容。它是教材關於畫圖知識的初步認識,貫穿着以後整個的畫圖知識教學,是學生能夠順利、快捷操作使用畫圖的基礎。本課主要介紹了啟動、退出“畫圖”程序的方法和了解“畫圖”窗口的組成及初步認識繪圖工具箱。通過欣賞高年級學生的優秀作品,使他們明白用計算機畫圖,既不用紙和筆,也不用任何顏料。從而激發學生利用計算機畫圖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設計這一課時,除了對課本知識的學習外,還要培養學生的正確審美情趣,開闊學生的眼界,激發學生敢於動手操作,自我創新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

從內容上講,本課的知識點相對不難,因此在課堂上只需堅持精講多練的原則。

二、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實施“講練法”模式,使學生認識、理解、掌握畫圖軟件的作用。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動手和創新能力。

情感目標:讓學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勵,在不斷嘗試中激發求知慾,在不斷摸索中陶冶情操。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熟練掌握啟動和退出“畫圖”窗口的操作方法及窗口特有的組成。

難點:認識工具箱中各類工具的用法。

四、教法闡述

本課採用的主要教學方法有“任務驅動法”、“創設情境法”等。

通過學生已經受過的美術教育和信息技術教育,創設一個電子畫展,利用創設情境教學法創設情境。設置一個個任務,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自己動手,有機結合畫圖的各種工具,以任務驅動的方式,教學內容合理流動,水到渠成。教學中,啟發、誘導貫穿始終,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注意調節課堂教學氣氛,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愉快學習。使課堂能在生動、有趣、高效中進行。

五、學法指導

為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配合上述教法。引導學生採用找一找,想一想,説一説,畫一畫,練一練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以練為主,通過學生自身的實踐——動腦動手來學習新知。

六、教學過程

根據本課教學內容以及信息技術課程學科特點,(教案 ) 結合四年級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設計教學流程如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二)任務驅動,自學討論

(三)實踐操作,體驗成功

(四)歸納總結

具體闡述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首先展示一個美麗的電子畫展情境,展示的是一些色彩較為簡易的作品。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感受發表評價,認識到電子畫展中的作品是多麼的豐富多彩。這時教師抓住時機提出任務:喜歡這些漂亮的圖畫嗎?打開課本,你會知道從哪可以打開畫圖程序。利用這種方法引導學生自讀教材。

此環節的目的是創設美好的學習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提出明確的任務,利用學生對美好事物的嚮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情景中主動、積極地接受任務,並帶着問題去學。

(二)任務驅動,自學討論

在創設了情境,明確了學習任務後,讓學生帶着問題,一步步的在實踐中摸索,來獲取新知。在此我主要設計了三種學習方法:1、自讀教材2、同學間互相討論3、教師巡迴指導。

這一環節充分體現了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在不斷的嘗試中得到新知。學生把教材、同學、老師都作為學習的幫助者,讓學生明白獲得知識的途徑有各種各樣的。

(三)實踐操作,體驗成功

學生在掌握了新的技能之後,就有一種躍躍傾欲試的慾望,這時教師應把握時機,讓學生利用所學展開想象,創作一幅自己的作品,學生練習時教師巡迴指導,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

(四)歸納總結

下課前五分鐘,總結這節課的所學內容,教師可以用“這一節課,我學會了……”這樣的形式讓學生總結。

七、設計理念

在設計這節課的時候,我注重體現以下幾個思想:

1、學科整合的問題。本課整合了美術、信息技術兩大學科,在一定程度上強調了教師的講授作用與引導、啟發作用。

2、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愉快的學習,並且通過多種學習方式,獲取信息,掌握操作。

3、情景與任務驅動的融合。在每一個任務拋出的時候,都創設了適當的情景,以此讓學生不知不覺在情景中積極主動地接受任務。

《信息與信息技術》説課稿9

各位領導、老師你們好!

我説課的內容為河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國中《信息技術》第二冊第三章電子表格第四節“函數的使用”。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編寫的目的就是通過Excel電子表格實例中求和、求平均值、求最大值和求最小值四個函數的使用,讓學生能夠利用函數獨立完成簡單表格的數據計算。本節在Excel這一章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是Excel的核心內容之一。函數是進行表格數據計算最方便、有效的工具,也是學習Excel的最終目的之一。因此制定以下教學目標及重難點如下:

知識目標:

1、學生了解函數的概念、掌握函數的結構。

2、學生掌握求和、求平均值、求最大值、求最小值函數的使用方法。

能力目標:

1、提高學生分析數據、處理數據的能力。

2、培養學生管理數據的能力。

3、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方面:

1、培養學生主動思考,積極探索的精神。

2、培養學生耐心、細緻的學習態度。

3、培養學生尊師重教的情感。

教學重點:求和、求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函數的使用。

教學難點:函數通用格式及單元格範圍的選定。

二、教法分析:

本節課在講授過程中,如果僅講授理論知識和例子中的操作,不可避免地會使學生覺得過於沉悶、無趣。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讓學生解決與自己生活、學習密切相關的表格,讓學生通過表格功能來解決身邊的問題。因此,我以任務驅動教學法為主。以演示教學法、合作練習法、提問引入法為輔組織教學,並充分利用多媒體網絡教室環境等教學手段輔助教學,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任務型教學途徑,讓學生帶着任務學習,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逐漸生成知識、形成技能、達到課堂活動目的,讓學生掌握電子表格中函數的使用方法。

三、學法指導:

八年級學生有了一定的計算機文字處理基礎,但是對於表格的處理可以説還比較陌生。我們的職責並不僅僅要講授書本上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主動思考,積極探索的精神,培養學生耐心、細緻的學習態度,要教會他們一些做人的道理和做事的方法。我針對學生都比較關心自己的學習成績,引導學生使用函數對本班“期會考試成績表”的進行相關計算。在學習過程中,通過教師引導,師生互動,學生合作交流,計算自己的考試成績這一學習過程,再加上其它一些課堂練習,從而使學生進一步從感性上認識到了電子表格中函數的用途。

四、教學流程

1、導入課題

“期會考試結束了,同學們想知道自己的成績嗎?成績表是怎麼做出來的呢?”利用這一問題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同時出示“期會考試成績表”,讓同學們利用剛學過的公式法來計算自己成績的總分,同學們的積極性一定很高!都會忙着去算!但此問題用公式去做會讓學生感覺到比較麻煩。利用這一點,教師總結:對於這個問題如果用公式去做,寫起來比較麻煩,並且容易出錯,引出利用Excel提供的函數完成計算,可以避免這樣的麻煩。由此引出課題——函數的使用。

2、新課

提出函數之後,簡單描述函數的概念,主要強調一下函數的結構:例如“=SUM(nuber1:nuber2)”,並進行解釋。同時讓學生注意:(參數的格式要嚴格;符號要用英文符號,以避免出錯。)

活動一(SUM):向同學演示一下求和函數的使用方法!

佈置任務:讓學生用這個函數去計算一下自己的成績!並和公式法比較一下哪一個更簡單。(教師巡視)

完成之後教師提問:這麼多同學的成績能不能利用自動填充功能簡化重複的求和操作?

有些學生會想到利用填充柄進行相對引用填充!這樣複習一下EXCEL中的重要工具——填充柄。

活動二(自動求和與粘貼函數): 問題:不用手寫能否求和呢?學生可能感到很驚呀?這時教師提出用EXCEL中的自動求和與粘貼函數求和更方便快捷。同時給同學們演示使用方法,然後讓同學們去體驗一下。(教師巡視)通過實踐和比較,同學們切身感受到自動求和與粘貼函數的使用方法更方便快捷。

活動三(AVERAGE):教師介紹學生操作,求平均值函數是AVERAGE,它的使用方法與SUM函數完全相同。並佈置任務;打開“期會考試成績表”請在工作表下面加入“科目總分”及“科目平均分”兩項,並且用剛學到的SUM和AVERAGE求出來!也可使用粘貼函數,但要提醒學生注意選擇數據區域的問題。讓學生去體驗AVERAGE的用法同SUM函數一樣,同學之間可以交流,看計算結果是否相同,學生操作時教師到下面巡視。

操作中一些同學在用AVERAGE求學科平均時,可能把總分也包括進去。

教師小結:教師根據學生出現的這些錯誤,強調如何更正,並給學生們演示。這樣,糾正學生操作中出現的錯誤。同時學生們會認識到區域選擇的重要性。然後讓同學們把自己的錯誤改正,讓他們體驗自己錯在了哪裏,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求平均值函數的使用方法。

活動四(MAM與MIN):教師介紹最大值和最小值函數分別是MAX和MIN。並佈置任務:在“期會考試成績表”下面添加“最高分”、“最低分”,然後利用兩個函數求出最高分和最低分。這次學生在實踐計算過程中會吸取上一次的教訓,注意到區域的正確選擇,計算出最高分和最低分。從而掌握求最大值函數和求最小值函數的使用方法。

3、課堂練習。

讓學生打開準備好的“第一次月考成績表”,讓學生觀察並佈置任務:請同學們計算一下所有同學的總分、平均分、學科最高分。看誰算的最快!算出成績之後同剛才計算的期會考試成績表比較一下!你的成績進步了嗎?

學生通過練習,進一步體驗到常用的幾個函數的使用方法。也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

4、能力提高

教師展示“期會考試成績表”,並提問:

(1)你能按同學的總分排序嗎?

(2)你能根據示例算出其他科目的及格人數和優生人數嗎?

你能解決上述問題嗎?組織同學們討論。

之後教師演示解決辦法。

教師寄語:Excel給我們提供了十幾類不同計算類型的內部函數,可以幫助我們完成不同的數據計算,對於更多的函數要想學精,還需要專業的學習,國中階段我們就學到這裏,希望有興趣的同學今後深入學習。

5、小結及作業

回顧本課所學 討論

(1)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

(2)通過這兩次成績的計算、分析、比較,你有什麼打算?

教師總結並佈置任務:本節課主要學習了四個函數的使用方法,關鍵是函數的結構的數據區域的選擇一定要正確。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們要利用學過的知識幫助老師完成成績表的輸入、格式化及計算等工作。為老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五、板書設計

第四課 函數的使用

一、求和函數

1、函數格式:=函數(nuber1:nuber2)

2、使用SUM函數

3、使用自動求和粘貼函數

二、求平均值函數

三、求最大值、求最小值函數

六、教學評價

Excel函數的使用內容較多,比較抽象,操作比較複雜,對於八年級的學生接受還比較困難。但只要把學生身邊的事情聯繫起來,讓學生有興趣,多使用就能掌握熟練,上課時與學生親切的交流,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會為每節課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師在這方面還要注意,要發自內心的去表揚學生,要真情流露,關注每個學生,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不同層次的提高。

《信息與信息技術》説課稿10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與作用

這節課的內容是出自人教版七年級下冊《信息技術》的第一單元第四課---《Word的高級編輯》,在學這部分內容之前,同學們已經系統地學習了Word的基本操作、簡單文字處理與在Word中插入表格等內容,對Word中的一些基本工具欄、功能設置等有了一定程度的瞭解。在《Word的高級編輯》這一節課中將學習藝術字的設置,文檔頁面設置,文檔添加引用內容,以及公式編輯器等內容。這部分的內容相對於整本《信息技術》教材來説處於基礎知識的地位,是學習電子表格製作、幻燈片(PPT)製作、多媒體軟件等製作的基礎;但在第一單元中本節課的內容屬於重點內容,它是在前幾個課時的基礎上對Word文本操作的提煉與概括,以及學習一些難度相對較高的知識,比如給文檔設置頁眉、頁腳、頁碼、添加引用內容等。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明確提出信息技術教育作為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小務必逐步推行信息技術必修課,該課的目標是在最短的時間內全面提高中國小生的信息技術素養,即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術知識與技能,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形成對信息技術積極的態度和價值觀,進而使學生能有效利用信息技術作為支持其他學科的學習和終身學習的工具”。Word高級編輯內容是學生處理信息、掌握信息技術知識與技能的基石,把Word高級編輯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工具,能夠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奠定必要的基礎。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習Word中藝術字的插入與設置;

2、掌握文檔頁面設置的操作步驟,學會分欄、分頁、給文檔設置頁眉頁腳頁碼以及和給文檔添加題注、腳註;

3、知道如何使用公式編輯器。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實踐操作,強化所學知識的印象,鞏固學習成果,並製作出個人成品;

2、通過學生之間的討論與分享,培養學生合作學習以及實際動手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認真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感受Word高級編輯在學習生活中的實際應用,體驗信息技術學習中的樂趣。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

1、藝術字的操作方法;

2、文檔頁面設置的操作步驟(包括文檔分欄、分頁、分節、設置頁眉頁腳);

3、給文檔添加引用內容(添加題注、腳註)

難點:

1、文檔頁面設置的操作步驟(包括文檔分欄、分頁、分節、設置頁眉頁腳頁碼);

2、給文檔添加引用內容(添加題注、腳註)

二、學情分析

(一)一般特徵

七年級學生處於行為規範階段,學習自制力相對國小階段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學習時精力還不能完全集中,不過對形象生動、動手實踐的學習有很大的興趣。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門操作性較強的學科,大部分的學生對此相當感興趣,學習熱情較高,但不得不承認學生進入信息技術課堂的愉悦更多的來源於他們面對電腦與網絡的第一反應是娛樂而非學習,他們希望老師能夠利用信息技術課讓他們玩玩電腦遊戲、上網聊聊天……課程的目標要求與學生的內心反應彷彿成了一對不可調和的矛盾。

(二)入門能力

對於七年級第二學期來説,學生在國小階段以及七年級第一學期已經對信息技術課程有過接觸,尤其是在七年級上學期,學生已大致瞭解了計算機的啟動、關機、簡單系統軟件的基本操作等。但由於一學期的信息技術課時比較少,學生的遺忘性較大,以及學生家庭條件參差不齊,課後用電腦練習實踐的時間不均,學生的掌握情況不是很理想,對於Word高級編輯的認識和了解就更少,但經過前幾次課的學習,學生對Word的一些文本編輯技巧有了一定的掌握,為本節課高級編輯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三)學習風格

七年級的學生對於感知通道的偏愛主要是聽覺,缺乏學習動機,學習堅持性較弱,在學習時喜歡活動,更喜歡結伴學習,在學習活動中喜歡動手操作等。因此,在講授Word高級編輯時可以精心導入、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多加組織小組學習、協作學習。

(四)個別差異

一般情況下一個班級的學生年齡都基本一致,不會相差很大,學生的心理髮展程度也大都無異。但基於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學習能力不同、學習水平不一,以及家庭經濟基礎不同(家庭條件良好的可以為學生提供課下電腦練習的設備,家庭條件較差的也許沒有電腦操作的設備),可以採用分層次的教學方式,關注學生個別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

三、教法分析

(一)教學方法

講授法、練習法、任務驅動法、分層教學法、提問法、討論法

1、講授法與練習法

在中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對於計算機技術的學習,教師一般採用講練結合的教學方法,教師首先通過演示操作,講解新的教學內容。學生在教師講解後,通過自己操作練習,掌握所學知識與技能。教師運用講授法可以系統的講授知識,尤其是重難點的講解,學生也能清晰地瞭解知識的脈絡結構。信息技術一門操作性極強的學科,Word的高級編輯學習也是如此,需要學生及時地操作練習,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加深印象。

2、任務驅動法

隨着信息技術的逐步普及,學生的知識水平、操作技能、學習興趣等出現了較大的差異,單單是講授法和練習法並不能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面對這些問題,可以採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創設情境、佈置任務。任務驅動教學法以任務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改變了以往“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教學模式,讓學生主動參與,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任務驅動教學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及與他人協作的能力,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能夠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3、分層教學法

學生與學生的一般特徵、入門能力、學習風格等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異,教師的系統講解只能保證每一個學生達到了本課基本要求,但有的學生在課下或在父母的指導下已經掌握了較高的Word編輯技巧;或有的學生學習能力較差、學習支持條件不足,對所學知識不能儘快消化,這時候就需要分層教學,給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自己練習,給不同程度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讓有餘力的同學超前學習新知識或自學其他軟件,挖掘其潛在能力,給學習困難的學生提供及時有效的指導,及時解決遇到的問題。

4、提問法

每一門課的教學都需要教師在上課期間提問一些問題,一方面,提問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進學生集中思考,鍛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及時檢驗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教學質量。

5、討論法

在任務的驅動下,學生利用課本內容、數字資料、互聯網信息等學習資源進行自主探究學習。教師可以把學生按照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小組由信息技術程度好的學生和信息技術程度差的學生組成,在學生自主探究的同時,讓小組成員之間進行討論、交流和分享,開展協作學習。技術掌握好的學生可以幫助技術較差的學生,技術較差的學生可以請教技術掌握好的學生,既發揮了信息技術程度好的學生的優越性,也彌補了信息技術程度差的學生的不足。

(二)教學準備

1、多媒體網絡控制系統

2、足量的電腦

3、PPT課件

四、學法分析

1、探究式學習

基於任務教學法所提出的任務,學生可以進行探究式學習,以問題情境為實破點,作出各種猜測,要想法尋找問題的答案,在解決問題的時候,要對問題進行推理、分析,找出解決問題的方向,然後通過觀察、實驗來收集事實,也可以通過其他方式(如查閲文獻資料、檢索等)得到第二手的資料,通過對獲得的資料進行歸納、比較、統計分析,形成對問題的解釋。最後通過討論和交流,進一步澄清事實、發現新的問題,對問題進行更深入的研究。比如在講Word的高級編輯中可以向同學們佈置任務或展示一些成品,讓學生思考探究怎樣操作才能達成目標。

2、自主學習

前面已經説到信息技術是一門操作性極強的學科,學好這門課,學好Word的高級編輯僅僅靠課堂上老師的講解以及實時練習是不夠的,需要學生課前自主預習、課後勤加練習、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要求較高。

3、合作學習

七年級的學生更喜歡活動,喜歡結伴學習,而且在這門課中多采用任務驅動法或基於問題的教學方法,因此更需要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生生之間協作交流、互相借鑑分享,各抒己見,在思想碰撞中激發出創新點。

五、教學過程

(一)引言

經過前幾節課的學習以及同學們的課下練習,我們知道了如何對一些文字進行簡單的美化,如何插入表格、編輯表格,並且我們在《匆匆》那篇散文上進行了系統的操練,那麼大家想不想再學習一些Word的高級編輯技巧,讓我們的作品更加美觀呢?我們先來看一幅圖文混排的《匆匆》散文,這樣的排版格式是不是比我們之前看到的更加耳目一新,那麼大家思考一下,結合我們之前學過的知識,如何才能做成此作品。

(二)講授新課

要達成上述排版的效果,除了用到我們之前學過的知識,還需要這節課的內容,接下來我們就係統地學習Word的高級編輯。

1、設置藝術字

<1>插入藝術字:插入—文本—藝術字—選擇一種樣式

學習了這部分內容,同學們可以在之前練習過的《匆匆》這篇散文上練習一下,設置一些藝術字,對其進行美化一下,一會兒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部分同學的作品。

2、文檔頁面設置

<1>文檔分欄:

將插入點定位到需要分頁的位置;

頁面佈局—頁面設置—分隔符—分頁符;

在打開的分隔符下拉列表中列出了四種不同類型的分節符;

選擇文檔所需的分節符完成相應設置

<3>設置文檔頁眉頁腳頁碼:

<2>選擇添加題注的位置,在“引用”選項卡下單擊“題注”組中的“插入題注”按鈕,在需要插入的位置輸入題注內容即可

(三)複習鞏固、佈置作業

我們本節課Word的高級編輯就學完了,我們一共學習了四個模塊的內容(設置藝術字、文檔頁面設置、文檔添加引用內容、公式編輯器),通過老師的演示以及同學們在電腦上的動手練習,相信大家對本節課所講的知識、技能、方法、步驟等都有了很好地掌握。

在課後希望同學們勤加練習,在這裏老師佈置一個小小的作業:大家可以在朱自清《匆匆》這篇散文上運用本節課所講內容對這篇文章進行修飾,要求如下:將文章分成兩欄,將題目設置成藝術字,在文章最後添加題注(有關朱自清的簡單介紹)。期待在下節課欣賞大家的佳作!

六、教學評價

(一)教師教學評價

教師需要對自身的教學過程進行評價,是否對教學活動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有正確恰當的預設,是否做好了應對教學過程中出現的突發事件的準備(是否具有教育機智),是否準備好了教具,是否安排了適量、適度的課堂例題和練習題等等。

(二)學生學習評價

新課程非常重視評價的多元化,七年級信息技術課堂,要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自主選擇、有效的主動實踐,教師對學生學習評價上也應多元化。比如:

1、項目活動評價法

因為我們信息技術課的實踐性使我們的教學模式是以協作學習為主,而這種模式的呈現又多以項目活動為主,在項目活動中,學生運用與學習活動緊密相關的知識技能,同時其它的智力因素和個性特徵也會表現出來,比如,與同伴的協作能力、問題分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創新意識、獨立思考能力、精力持續時間等。自我評價及同伴、小組互評一起運用,來考評學生的技能和能力,會使評價更客觀、真實有效。

2、自我評價法

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採取系列評價量表進行自我評價,這樣既加深了學生對自己作為學習者的理解,又有助於其對學習目標的認識,有助於對學習過程的控制,有助於培養和形成其對學習及活動的評價能力。

3、觀察評價

教師可以通過觀察學生在上機操作、探究學習、小組討論時的表現(發言能力、交流能力、寫作能力等)進行考評,可以利用觀察表格來記錄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的特別技能、行為及進步。

4、作品檔案評價

收集學生在這一科目學習過程中的作品,以學生的實際表現作為判定學生學習質量的依據,這樣可以反映出該生的相關學習過程及結果,能積極促進學生參與學習,對自己的學習有強烈的責任感。

5、總結性評價

一門課或一節課的學習過後,需要佈置一些練習題或測試題,這些試題雖然不能完全代表一個學生的學習結果,但它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學生的學習質量,因此,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也需要對這些試題進行總結性評價。

《信息與信息技術》説課稿11

教材分析和學情分析:

1、教材分析:信息技術學科是學科中最年輕的工具性學科,同時又是知識技能更新最快的學科。《信息與信息技術》這一節是國中信息技術教材的第一冊第一章第一節的內容,教學對象是七年級的同學,它是教材關於信息技術這一學科的初步認識。

本節是基礎性的純理論的內容,所介紹的一些有關信息的知識以激發學生興趣為主,可以為進一步學習後續內容打下基礎,也是形成學生“瞭解熟悉---基本技能---綜合運用”這一合理知識鏈的必要環節。

新的學科的學習,對學生充滿着挑戰,能夠讓學生在現有基礎上產生一種求知的衝動。正是這種衝動,導致學生的理想和實際技能的不平衡。

基於此點,從信息技術本身學科特點出發,結合與生活實踐的整合理念,設計這一課時,目的在於讓學生知道現今是信息高速發展的社會,瞭解“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的這一社會現實,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

2、學情分析:學生對微機充滿了嚮往,甚至用“崇拜”這詞決不過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每次上信息技術課之前,學生在機房門口早已排好了長長的隊伍,穿好了鞋套,等着老師的到來。特別是第一次接觸計算機的同學,用手摸一摸顯示器都會歡欣鼓舞)

基於對學生情況的分析,我將本節課的內容作了一些調整,我想在學生初步建立信息技術中“信息”的感性認識後,能親自在網上根據特定的任務,搜索一些信息,來加深理解,更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3、本節課的內容:瞭解信息的特徵和信息的表達方式;

重點:

信息的特徵;

難點:

培養能從各種途徑獲取信息的思維習慣,以及培養辨析信息的能力。

説目標:

1、一個指導思想:

“使學生明白,隨着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人類活動的終極目標就是: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對推動社會的發展作出貢獻。”

2、兩個學會:學會信息的特徵和信息的流程;

3、一種體驗和一種培養:

以信息處理為主線,注重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以及獲取、分析、處理、傳遞、運用信息的意識,體驗信息從獲取到運用的全過程,並在其中享受快樂;

4、多種收穫:

養成在獲取信息到運用信息的思維習慣,通過聆聽、理解老師的想法,提高學生的聽力;通過閲讀提高學生的自學、自悟的能力;通過對學生的上機姿勢矯正、上機時間和休息時間的合理分配,使學生養成勞逸結合的習慣。通過對信息的正確判斷,提高學生的辨別能力;

教法和學法:

1、教法:

(1)、任務驅動:

結合信息技術本身的特點,要求我們知識和技能的傳授應以“典型任務”為主,突破一個“思維障礙”,因此本課採用建構理論下的主體教育模式,通過學生已儲備的書本知識和生活經驗,設置一個個任務,讓學生在學習任務中,自己思考,主動探究,以“任務驅動”的方式發展能力。教師在整個過程中起到組織、引導、協調、控制、諮詢的作用。啟發、誘導貫穿其中,創建自我探究的學習的平台。

(2)、講解演示法:投影一部分圖片,其中包括生活中常見的,也包括學生只要稍稍動腦就能馬上反應過來的,結合課本插圖來共同討論。

2、學法指導:

教學活動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經驗基礎之上,教學過程應賦予學生最多的思考、討論的時間和空間,應此在討論的過程中,重在學生説出他的“親眼所見、親身經歷”。

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逐步對問題“深層次”的思考。在情境中感悟,在解決問題中交流探索,在實踐中內化、自悟。

説教學程序:

本節課的設置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討論”,讓學生分組討論具體感受信息的獲取方法,二是,“自悟”,針對不同的任務有很多種不同的方法,根據現有條件,選擇最佳。三是:“嘗試”,通過動手操作來體現通過信息技術獲得信息的優越性。

過程設置分為:

創設情境,以境激趣----合作討論,自主探究----歸納總結,體驗成功

1、創設情境:

一公司貼出招聘廣告,廣告上只有公司名稱和該公司所需的聘用職位(僅限三人),其他的信息都沒有,如果你是一名應聘者,你該如何處理呢?

目的:創設美好的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有明確了任務,利用學生對虛擬生活情境的嚮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情境中主動接受任務,從而樂學。

2、合作討論、自主探究:

本環節從三個層次展開:

第一層次: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方式,瞭解信息的普遍性和對不良信息的正確識別;

(1)相鄰兩個同學相互討論,舉手發言,你能在生活中發現獲得信息的途徑嗎?(交通標誌、閲讀等等)

(2)閲讀課本,觀察課本上的圖片給出了哪些信息;

(3)投影一些圖片:例如:2008北京奧運會的吉祥物“福娃”等等,學生交流,反饋信息。(有的學生一眼就可看出,有的只要“學生“掂掂腳”就可以達到)

這一環節是課堂內容的中心部分,我通過學生的自主討論,以前知識的遷移,來發散思維。真正體現信息的“無處不在”。

第二層次:怎樣識別不良信息

(1)手機短信:“某某中了大獎後?”

(2)講一個小故事來激趣:“包不掉毛和毛掉不包”説明怎樣去識別信息的好與壞。

(3)讓學生自己搜索記憶,你知道哪些與此類似的事例;

本環節的安排是讓學生明白:信息是普遍存在的,但也有優劣之分,培養學生的辨析信息的能力。(藉此告訴學生,天上不會掉餡餅)

第三層次:學生上網查找我們學校的主頁(投影出上網的基本步驟和查找的關鍵字),教師巡迴指導,及時糾正某些同學上機的操作姿勢和不良習慣;對學生的活動過程做科學有效的控制;這一過程還要注意學生的個體差異,以選擇不同的手段和方式進行輔導。

分層次的教學的運用,使全體學生能夠在自己的起點上得到發展,從而突出了課堂的重點,分散了難點。特別是最後的上機操作,讓學生過了一把癮。

3、總結歸納,體驗成功:

(1)、交流學習心得,各自説説本節課學了哪些內容?

(2)、教師幫助學生梳理知識,歸納總結。

4、設疑,為後續學習打下基礎:

“當一輛汽車突然從我身邊駛過,你會做出什麼樣的反應?

目的:是使學生能夠在本節課後能自主思考做到知識的遷移;

5、作業佈置:

課後調查:無論通過什麼合理的途徑,瞭解一些社會上的通過誤導信息來騙人的實例。要求講出你獲得該信息的途徑。

設計理念:

本節課在學生自主探索,教師引導的過程中學,讓學生自主體會信息技術的普遍性這一特徵,在“討論和實際操作”中體驗信息的獲得和信息的正確辨析,正是在辨析過程中,提高了分辨能力。提高學生更大的興趣,是我這堂課的最終目標。

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一節不在機房上的純理論課,知識內容比較抽象,學生容易產生厭學情緒。因此如何採用得當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和活動,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知識概念,我覺得是本課教學中的關鍵。我設計了一個帶學生去逛信息技術博覽會的情境,通過體驗區、學習區、活動感悟區、收穫區、反饋練習區五大區的參觀活動,將本課知識點融入其中。通過體驗區“信息技術改變生活”視頻的觀看,讓學生了解信息技術的未來發展技術,體驗信息技術發展帶來的未來生活變化,激發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熱情。通過學習區的參觀學習,瞭解信息技術和信息的含義,通過活動感悟區的實驗和遊戲,讓學生了解獲取信息的方法、體會信息的特徵。從上課的實際情況看,採用這樣的教學流程是比較可行的,尤其小組回答問題大PK活動、電子白板的使用、學案的使用加強了與學生的互動,較好激發了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效果較好。同時這節課也讓我意識到還有很多的不足:

1、對課堂突發情況的處理不夠機智。

2、一些問題的答案仍需推敲。

3、對一些課堂細節的處理不夠到位。

《信息與信息技術》説課稿12

課時:

1課時

教學目的:

學會遵守機房裏基本制度

1、機房裏不能接觸電源;

2、機房裏不能奔跑;

3、機房裏不能吃東西喝水;

4、電腦和周圍應保持整潔;

5、眼睛也要保護好;

6、不要用力敲擊鍵盤和鼠標。

教學重點:瞭解在機房裏怎樣保護好計算機

教學難點:在使用計算機時應該注意的問題

教學準備:計算機、網絡、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這節我們要學做電腦小衞士!知道怎樣做小衞士嗎!

二、教學新課

出示課件:

國小生巍巍在小飛鼠的幫助下學做電腦小衞士。

請學生們觀察巍巍都學會了怎樣做電腦小衞士。(看圖)

1、機房裏不能接觸電源;

2、機房裏不能奔跑;

3、機房裏不能吃東西喝水;

4、電腦和周圍應保持整潔;

5、眼睛也要保護好;

6、不要用力敲擊鍵盤和鼠標。

三、説一説,怎樣爭做電腦小衞士?

四、想一想:小朋友們,在電腦房裏還應該注意些什麼?

全課總結:我們今天學會了爭做電腦小衞士,在以後學習中小朋友們可要履行自己的職責哦!比一比,看看誰才是真正的小衞士。

教後感:安排這節遵守機房規則的課是很有必要的,通過課件出示的圖片讓學生自己討論在機房那些事情是不應該做的,那些規則是要遵守的,比教師直接要求效果要好得多。

説課稿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xinxi/9ey3d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