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信息技術 >

信息、信息技術説課稿15篇

信息、信息技術説課稿15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説課稿,説課稿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説課稿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信息、信息技術説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信息、信息技術説課稿15篇

信息、信息技術説課稿1

一、説教材

(一)教材分析

《美化球賽通知》是廣東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國小信息技術教材第2冊第5課的內容。(教學對象是國小五年級學生。)本課要研究的是在Word 20xx中插入剪貼畫,是在學生掌握了文字排版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通過插入剪貼畫,讓學生給文章配上漂亮的圖片,把文章裝點得更美觀,為今後學習設計和製作板報奠定基礎。

(二)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特點,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1、認知目標:掌握剪貼畫圖片的插入、選擇、編輯以及圖文混排方法。

2、能力目標:通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培養他們觀察與審美能力,以及對信息的加工處理能力和創新設計能力。

3、情感與價值觀目標:通過本課內容的學習,激發學生對計算機學習與應用的濃厚興趣;在同學之間的交流合作中,培養學生互相幫助、團結協作的良好品質。

(三)教學重、難點。

為了使學生掌握在Word 20xx進行美化文章和板報設計,我認為本課的重、難點是:

1、重點:學習在文章或板報中插入剪貼畫的方法。

2、難點:插入剪貼畫排版時的版式設計。

二、説教法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結合學生的認識規律,這節課我主要綜合運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創設情境法

2、任務驅動法

3、啟發式教學法

4、演示法

三、説學法

常言道:“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教學過程中,我主要指導學生掌握如下的學習方法:

1、動手操作法

2、自主學習法

3、合作探究的方法

4、討論法

  四、教學過程設計

為了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在教學本課時,我設計了以下四個環節來展現我的教學思路,完成教學任務:

  (一)創設情境、引出課題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學生有興趣才可能有探索,而學生的學習需要也是學習的動力。只有將學生的興趣和學生的學習需要結合起來,才可能真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導入新課時,讓學生觀察老師手上兩張內容相同的門票,問:同學們,你們喜歡哪張門票?為什麼?當然學生肯定會選擇這張色彩斑斕、圖片新穎的門票。因為這張經過工作人員美化的門票更漂亮、更能吸引觀眾。緊接着順勢引導:老師這裏也有一場精彩的足球比賽。(播放球賽片段)看完後,同學們在電腦裏寫一份球賽通知,看看誰的設計更漂亮、更能吸引觀眾。出示課題,鋪設學習任務:美化球賽通知。

(這樣的導入設計,既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又能讓學生了解課文的內容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去。)

  (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信息技術教學大綱明確指出: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因此,學習新課時我設計了兩個步驟進行教學:

1、自主學習:先讓學生對照課文內容輸入“球賽通知”,結合語文教育,讓學生知道寫通知時應注意的格式,並運用已學知識設置版式。

(在這個環節裏,既讓學生複習前面的學習內容,又為這節課的學習作鋪墊。)

2、合作探究:輸入球賽通知後,就進入本節課重點:為這份“球賽通知”配上合適的剪貼畫。(板書:插入剪貼畫)這時,我讓學生懂得:剛才你們喜歡的那張門票,不僅是因為色彩斑斕、圖片新穎,關鍵是圖中的畫都是本次演唱會的人物,是很多人喜愛的歌星,因此很吸引觀眾。那麼我們為這份“球賽通知”插入剪貼畫時,也得符合球賽內容,這樣才能突出球賽的主題,在這基礎上去美化版面才有意義和價值。為了加深學生的理解和體驗成功的喜悦,我讓學生看着課本“照着做”,初步瞭解剪貼畫的插入方法及操作步驟。當學生遇到問題時,左右同學互相交流,讓知識掌握比較快的同學當“小老師”和小組長,進行互幫互學。老師則加強巡視,瞭解和掌握學生學習情況,及時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這個環節的設計,主要是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探索新知,形成技能。)

  (三)信息反饋,歸納總結

在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學生會產生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我讓每個小組長彙報自己組員剛才在實踐操作中都發現了什麼問題?我進行及時歸納。如:在插入剪貼畫時,圖片都偏大,如何改變圖片的大小呢?讓學生思考片刻後我再板書:調整圖片大小。我藉助多媒體教學平台操作演示給學生看:[單擊剪貼畫,被選中的剪貼畫周圍出現8個小方塊(叫做“控制點”)。當鼠標指針移動到控制點,鼠標指針變成類似雙向箭頭的形狀時拖動控制點,這樣就可以改變剪貼畫的大小了。]演示完後,讓學生自己動手“跟着做”,去探究,去摸索。讓他們去發現在操作中所遇的困難,並提出來。這時學生可能會產生疑問:改變圖片的大小隻是在原位置,如何將圖片移動到自己想放的地方去呢?這也是課文的難點,學生比較難理解。(板書:移動圖片位置)為了突破難點,我先是讓班裏的“電腦小高手”去展示自我:噹噹“小老師”,演示並介紹自己的做法。對於課堂的閃亮點,我先給予肯定和表揚。在學生探究發現的基礎上,老師再引導學生深入感知。深入感知版式有五種,分別是:嵌入型、四周型、緊密型、浮於文字上方、襯於文字下方。然後,我藉機向學生提問:它們分別在文章都起到什麼作用呢?讓學生帶着這個問題小組討論、探索,説説各種版式環繞方式的作用。最後讓學生將領悟到的,設計好的作品展示給全班同學看,並交流心得體會。

(這個環節的設計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學生是知識的主動建構者和運用者,是主動建構意義的對象。)

  (四)、拓展思路,知識延伸

當學生帶着任務完成了“美化球賽通知”後,我設下這樣疑問:只是球賽通知才可以配上漂亮的圖片嗎?緊接着讓學生大顯身手給前幾課的例題配上剪貼畫。如:整理觀察日記,發佈天氣預報等。最後佈置作業任務:寫一則關於“神舟六號”的新聞,並插入合適的圖畫。

(這個環節的設計鼓勵學生將自己探索到的、通過自學等得到的知識,主動地運用到實際操作中去,從課內到課外,拓寬思路,知識得到延伸,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

  五、説特色

“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改的核心內容。在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過程中,我尊重學生、信任學生,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平台,提供學習的時間、空間和展現自我的操作演示機會,但沒有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在學生不懂處點撥,在學生理解的新點處鼓勵,在學生困惑處指導。創設了平等、寬鬆、民主、和諧的課堂環境,使學生進行高效率的學習。促進每個學生主動參與,讓每個學生能力得以發展,突出以人的發展為本的基本理念。

  六、板書設計

美化球賽通知

1、 插入剪貼畫

2、 調整圖片大小

3、 移動圖片位置

(這樣的板書設計簡明扼要,充分體現了教學內容,幫助學生梳理知識、鞏固知識。)

  七、教學流程圖(附件)

附件:

信息、信息技術説課稿2

教學目標:

1、會利用函數求和、求平均值、函數值、日期函數。

2、會利用公式進行填充。

3、掌握函數的使用方法。

教學重、難點:

函數的使用

教學方法:

講述法演示法

教學過程

一、複習提問:怎樣在Excel中,使用公式進行自動填充數值?

二、新授

1、師談話引入:

現在,同學們已經學會了公式的使用,但是當對錶格中的數據進行復雜的公式計算時,你會發現輸入一個正確高效的公式是相當費時的(可舉例説明之)。但如使用函數卻不同。函數是一個預先寫好的特殊公式。今天就來學習幾種函數的使用。

2、利用求和和求平均函數。求和函數SUM

格式:=SUM(地址1:地址2)

地址1是指所求和區域的起點單元格地址,地址2是指所求和區域的終點單元格地址。如:“=SUM(A2:A6)”與公式“=A2+A3+A4+A5+A6”計算結果一樣。

提示:函數也必須以“=”或“+”開頭,輸入完後可以在編輯欄中看到完整的公式,按Enter鍵,即可計算出結果。

3、平均值AVERAGE格式:=AVERAGE(地址1:地址2)

4、數函數Max和日期函數today

5、公式的填充操作

三、學生練習

教學後記。

信息、信息技術説課稿3

《信息技術基礎》表格數據的圖形化

開始:各位專家領導,早上好!

今天我將要為大家講的課題:表格數據的圖形化

首先,我對本節教材進行一些分析 一、教材結構與內容簡析 本節內容在全書及章節的地位:

該課使用的教材是由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注意時間科書《信息技術基礎》,該教材是沿着信息素養的主線分章節介紹。本節掌握 是第四章第二節第二部分,屬於信息素養中信息加工範疇的內容,是信 息素養中極為重要的內容。本教材有關信息加工的內容有三,即文本信息加工、表格加工和多媒體信息加工。由此可見本節內容是教材的重點內容,另外也為以後學習信息集成和信息交流奠定基礎。

教學設計理念:

在設計這節課的時候,我注重體現以下幾個思想:

1、講練結合。在課堂上堅持精講多練的原則,對重難點知識精講。 2、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愉快的學習,並且通過多種學習方式(如自主學習、協作學習、自我創新等),獲取信息,掌握操作。

3、學以致用,將學到的知識與實際生活、學習緊密結合。 4、學科整合的問題。本課整合了地理、政治學科,同時注意了信息技術教育知識的內部整合。

二、 教學目標

根據上述教材結構與內容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心理特徵 ,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 2 3

三、 教學重點、難點:

知識目標:掌握圖表的製作方法,並能根據圖表分析數據。 能力目標:幫助學生建立數據之間的圖形關係,發現事物的性質及變化規律,培養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情感目標:培養學生養成嚴謹的學習態度和團結協作的作風。

1

本着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基礎上,我確立瞭如下的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熟悉圖表的製作方法及步驟 2、掌握圖表的分析及應用 難點:

1、掌握圖表類型、數據源、圖表選項的選擇 2、嘗試圖表數據分析

下面,為了講清重點、難點,使學生能達到本節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四、 教法和學法

信息技術課是以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為宗旨。以培養學生的獲取信息、處理信息、運用信息的能力。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為實現該教學目標,我採用的教學方法是任務驅動法、自學法和講練結合

五、教學媒體

硬件資源:微機室,具備上網條件和電子教室。

軟件資源:excel、課件:powerpoint,還需要一個excel文件,包含四個工作表,每個工作表是本節課的一個教學任務。採用電子教室,將文件傳到每台電腦,並打開。

接下來,我們來分析一下學生們接受新知識的能力: 六、學生能力

高一年級學生在學習本節內容時,明顯覺得並不困難,他們已經懂得文字處理、圖表處理的基本操作。但對於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或者根據任務需求,他們大多數缺乏問題分析、整體規劃和設計製作等能力。本節課着眼於學生表格軟件的進一步熟悉,

最後我來具體談一談這一堂課的教學過程:

七、 教學程序及設想 1、激情引趣,導入新課

展示課件,提出問題:2008年奧運會在哪裏舉行?北京奧運的口號是什麼?

六、注意靈活導入新知識點。

2

課件展示北京奧運的口號: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One World,One Dream)。

繼續展示課件,1.請同學選出北京奧運的會標。2.展示一張北京奧運吉祥物的圖片,請同學説出具體名稱。3.學生分組完成數據收集。分發2張奧運會金牌數據表格,請學生利用因特網分組合作完成(2人一組)。(實踐內容,用時10分鐘)。

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其二,奧運會影響大,在日常生活中已有所瞭解,有吸引力,易引起學生關注。其三,培養學生蒐集數據的能力。

繼續展示課件,2004年雅典奧運獎牌榜。從中引出本節課的重點內容,即圖形化的應用。通用一個緊扣一個的提問來引出餅圖、柱形圖、折線圖等各個圖形的合理使用。讓學生更清楚的明白處理什麼樣的數據應該用什麼樣的圖形來表達。

2、 鼓勵自學,掌握圖表作用

電腦課件

使用投影

該環節是學習表格數據圖表化的基礎,因為不同類型的圖表適用於

高中學生自學能力,所以採用的方法是自學法。

自學後,提問問題如下: 採用哪種圖表? 圖表?

問題3:要生成“中國代表團歷屆奧運會金牌數增長趨勢圖”應採用哪種圖表?

通過這樣的問題檢查學生能否在實際問題中靈活選擇圖表類型。

3、 任務驅動,完成教學任務

問題1:要生成“雅典奧運會中美俄金牌佔金牌總數的百分比圖”應

問題2:要生成“雅典奧運會中美俄金銀銅牌數比例圖”應採用哪種

在該環節採用四個任務,任務一,將“雅典奧運會中美俄金牌佔金 牌總數的百分比圖”生成餅圖,並加標題。任務二,將“雅典奧運會中 美俄金銀銅牌數比例圖”生成柱形圖圖,做好後分析圖表,得之中國獲

得金牌的效率是比較高的。任務三,將“中國代表團歷屆奧運會金牌數增長趨勢圖”生成折線圖。做好後分析圖表,得之中國每次奧運會金牌數在不斷增加。

3

通過以上三個任務,學生學習了製作圖表和分析圖表的方法,如何 引導學生將學會方法用於實踐,才是關鍵所在,所以設置任務四,提高 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

根據時間進行增刪

任務四,學以致用,提供一個綜合的例子,不僅要求學生獨立製作一個圖表,而且能夠從圖表中得出相關的結論。

實踐內容:課本P76(1)

這個任務,將學到的知識更好地應用於實踐,還培養了學生學科整合能力,加強了知識的聯繫。

結束:説課是教師面對同行和其它聽眾口頭講述具體課題的教學設想及其根據的新的教學研究形式。以上,我僅從説教材,説學情,説教法,説學法,説學生,説教學程序上説明了“教什麼”和“怎麼教”,闡明瞭“為什麼這樣教”。説課對我們大家仍是新事物,今後我也將進一步説好課,並希望各位專家領導對本堂説課提出寶貴意見。

試教教師: 曹瑋

信息、信息技術説課稿4

課時:

1課時

  教學目的:

學會遵守機房裏基本制度

1、機房裏不能接觸電源;

2、機房裏不能奔跑;

3、機房裏不能吃東西喝水;

4、電腦和周圍應保持整潔;

5、眼睛也要保護好;

6、不要用力敲擊鍵盤和鼠標。

教學重點:瞭解在機房裏怎樣保護好計算機

教學難點:在使用計算機時應該注意的問題

教學準備:計算機、網絡、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這節我們要學做電腦小衞士!知道怎樣做小衞士嗎!

二、教學新課

出示課件:

國小生巍巍在小飛鼠的幫助下學做電腦小衞士。

請學生們觀察巍巍都學會了怎樣做電腦小衞士。(看圖)

1、機房裏不能接觸電源;

2、機房裏不能奔跑;

3、機房裏不能吃東西喝水;

4、電腦和周圍應保持整潔;

5、眼睛也要保護好;

6、不要用力敲擊鍵盤和鼠標。

三、説一説,怎樣爭做電腦小衞士?

四、想一想:小朋友們,在電腦房裏還應該注意些什麼?

全課總結:我們今天學會了爭做電腦小衞士,在以後學習中小朋友們可要履行自己的職責哦!比一比,看看誰才是真正的小衞士。

教後感:安排這節遵守機房規則的課是很有必要的,通過課件出示的圖片讓學生自己討論在機房那些事情是不應該做的,那些規則是要遵守的,比教師直接要求效果要好得多。

説課稿相關文章:

信息、信息技術説課稿5

一、教材分析

《讓我的小名片更美》是華中師範大學出版國小信息技術第五冊第7課的內容。課文由三個活動板塊組成:插入日期、感受“藝術字”、為名片配圖。學生學習本課前,已經學會了幻燈片文字效果的處理,學會在Word中使用插入藝術字和圖片的功能。而PowerPoint與Word的插入圖片、藝術字的功能相似。可見,《讓我的小名片更美》這一課是綜合運用已學的這三種知識,並在這基礎上進一步加工,合理安排畫面,凸現幻燈片的主題,是學生在熟練Word的操作基礎上而設立的高層次學習任務,即教會學生製作簡單幻燈片方法以及提高文字信息處理的能力。通過本課的學習,又將為後續幻燈片的學習製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學情分析

本節課的學習對象是五年級學生。這樣的學習對象都具有較好的信息技術基礎和較強的操作能力。所以教學時,要充分發揮學生的優勢,大膽組織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讓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獲取新知,掌握技能。同時要兼顧學生的能力差異,重視學習興趣及能力的培養。

三、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編排特點、學生情況和新課程理念,確定本節課的三維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與技能:通過師生互動方式,讓學生學會運用插入日期、藝術字、文本框、圖片的功能裝飾幻燈片,靈活運用操作技能,個性化創作。

過程與方法: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增強創新意識,提高創新能力。

情感與價值:通過多元化評價,讓學生感受學習信息技術的樂趣,陶冶審美情操。

四、教學重、難點

根據教學目標要求我認為這節課的教學重難點如下。

教學重點:學會利用插入日期、藝術字、文本框、圖片的功能裝飾幻燈片。

教學難點:靈活運用操作方法,個性化裝飾幻燈片。

教學關鍵:裝飾幻燈片要注重整體效果,強調合理安排畫面,使圖文搭配合理又凸顯主題。

五、説教法、學法

本節課是一節新授課,教學中為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探索創新能力,本節課我採用的教學法如下。

1.説教法

整個教學過程,努力創設輕鬆、快樂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種方式進行學習,提高操作技能,培養創新精神,並獲得價值體驗,真正落實以上的教學三維目標。用簡單的三句話概括就是:

引導探究,重自主

傳授方法,重創新

感受過程,重體驗

2.説學法

本節課採用了自主學習、小組合作、組際交流等形式多樣的活動穿插進行。使學生在濃濃的探究氛圍中深入學習,自我挑戰,充分體驗實踐過程。

六、説資源

多媒體教室,《讓我的小名片更美》PPT課件。

七、師生互動説流程

根據以上的教法和學法進行教學活動,採用師生互動,本節課共分五個環節進行教學:導入課題→自主探索→組際交流→個性創作→全課總結。

1.聯繫生活導入課題

上課開始,教師談社會流行的服飾、髮型、廣告牌、家裝等實例激趣。

師:上節課我們初步設計出了自己的名片,經過一個星期的思考,你們有什麼新想法來完善你的名片,使它更美,讓人過目不忘呢?

討論交流,獲取信息。(改變字體、字號、顏色;加背景;插入有趣的話;插入照片或自畫像;插入圖案。)

接着,鼓勵學生暢所欲言説説身邊所看到的一些裝飾現象,比如街上的廣告牌、宣傳單等。

然後,出示課件讓學生對比幻燈片(有裝飾與無裝飾)。請學生談談觀看後的感受。

最後小結並自然地導入新課。

設計意圖:新課程強調緊密聯繫生活實際。課伊始,從風趣的社會話題入手,緊密結合學生身邊現象,然後回到課堂對比幻燈片(有裝飾與無裝飾),最後自然地導入課題。這樣做,不僅讓學生認識到裝飾現象在生活中無處不在,還體驗到有幻燈片通過裝飾有畫面漂亮、主題突出的效果。這樣切實可行的形式導入課題,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的熱情。

2。自主學習探索新知

課題導入後,首先讓學生啟動PowerPoint新建一張空白演示文稿。

接着,讓學生對照書本嘗試操作,自主探究操作的基本方法。有不理解的可以鄰桌互相交流探討,也可以舉手示意請教老師。這時教師進行巡視,特別要留意後進生,並進行個別指導。

設計意圖:新課程倡導自主學習。這環節,教師就大膽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操作方法,充分體現自主探究過程。教師扮演組織者、指導者、旁觀者的角色,及時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主動幫助後進生,真正做到面向全體,體現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這樣,指導自主學習也更加到位。

3.組際交流深化理解

這個環節,我主要組織分兩大塊進行交流,一是分別交流書上四塊內容,二是整體評價。書上四塊內容均不作太細的交流,因為都曾學過類似的,只是組織學生用不同的形式進行演示,回顧一下操作步驟。整體評價這一塊要做重點交流,因為這是裝飾幻燈片的關鍵,要注重整體效果。

現在先分別交流書上三塊的內容。這環節我先讓學生説一説“三種方法中你認為哪一種最有趣味?”根據學生回答的情況,根據教材安排的“藝術字”-“圖片”-“文本框”-“插入日期”順序,教師組織學生交流。

(1)插入藝術字

1.指名一位學生根據書上插入藝術字“我的小名片”(大屏幕演示),邊演示邊介紹操作步驟。

2.組織學生評價,並説説還有什麼補充或建議。

3.展示多位學生藝術字不同處理效果的作品。

4.師生共同評價。評價時鼓勵學生靈活使用工具欄上的各種功能。

設計意圖:PowerPoint中“插入藝術字”的功能其實與Word文字編排中“藝術字的使用”相類似。所以教師不用太多的講解和示範,而是大膽放手讓學生演示操作,回顧操作方法。讓學生觀看到更多藝術字不同的處理效果,學會觸類旁通,增加創新意識,為後面的個性創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2)插入圖片

“插入圖片”較簡單,沒有太多的處理功能,所以我只是指名兩位學生合作演示,一位説操作步驟,另一個學生演示。找到合適的圖片插入,並進行大小和位置的調整。如果時間允許可以請多組學生合作演示。

設計意圖:新課標指出應該重視學生的體驗和感悟。這個環節,我安排兩位學生合作演示,一是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樂趣;二是培養合作意識;三是讓更多學生有展示自己的機會,享受成功的喜悦,獲得更多的價值體驗過程。

(3)插入文本框

1.組織欣賞幾幅學生文本框的作品,並説説作品的優點。

2.指一名學生簡介操作過程,教師演示。

3.鄰桌相互欣賞文本框的作品,從中發現不同的文字處理效果。

設計意圖:因為在上一節剛學過“文字效果處理”,而且根據書上插入文本框的內容較多,所以這環節“插入文本框”就不作重點講解,也不指名學生演示,只是展示幾幅不同文字處理效果的作品,組織學生觀看、評析,重要的是多鼓勵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

(4)會在PowerPoint中插入日期

1.插入文本框:單擊“插入”→“文本框”→“橫排”;

2.拉出一個文本框;

3.在文本框中輸入日期;

4.也可以單擊“插入”→“時間與日期”。

(5)整體評價

這環節主要是評價整體效果,畫面是否漂亮?色彩搭配是否協調?主題是否突出?

a.組織觀看大屏幕,老師回放幾幅學生的作品。

b.請該生自我評價。引導評價主題是否突出,如字號大小的安排是否合理、位置的安排是否突出、色彩是否協調。

c.學生互相評價。根據學生的評價情況,老師幫助調整看看效果如何。

d.組織學生在網上鄰居中自由瀏覽其他同學的作品。

e.指名説説感受。

f.保存。

設計意圖:新課程強調多元化評價。這環節主要針對學生思維的閃光點,及時鼓勵學生,讓學生獲得成功喜悦,同時增強自信心,並且充分激發創新意識,為下一環節的個性創作做好鋪墊。

4.合作探究個性創意

a.自由組合小組。

b.小組合作設計。

c.展示交流,主要展示創意點。

設計意圖:新課程強調個性發展,信息技術重視強調創新能精神。組織學生進行個性化創作,讓學生在合作的氛圍中大膽構思,注重發揮學生的特長,讓學生個性發展。同時提高創新能力。當然,這環節不要太過分追求結果的完美,只要學生全身心地參與,就達到目的了。

5.全課總結延伸課後

首先讓學生談談這節課的收穫,然後簡要概括。最後説:“同學們,下節課我們要設計一套漂亮的名片集。喜歡嗎?那就請同學們收集更多的素材做好準備吧!”

設計意圖:眾所周知,預習是良好的學習方法。本節課即將結束時,不但讓學生回顧這節課的收穫,還做下節課的預告。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學生有種想學想知的慾望,更重要的是促使學生自覺預習,培養學生養成預習的良好習慣。同時把課內與課外緊密相結合起來。

八、回顧流程説亮點、談反思

本節課是依託教材,用全新的課程理念,將“信息技術”與“生活、科學、美術”有機地融為一體,靈活重組教材。學生經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實踐過程學會裝飾幻燈片;學生親身經歷創作過程,充分發展學生個性。一句話:收穫盡在過程中。

信息、信息技術説課稿6

  一、 教材分析:

“奇妙的圖形密鋪”是蘇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的一節活動課,建立在學生對基本圖形的認識基礎上,包括“觀察與理解”、“思考與操作”、“欣賞與設計”三個部分內容。在後繼的學習中學生會在八年級下冊對此有更深的瞭解。

  二、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使學生進一步瞭解有關平面圖形的特徵,理解什麼是圖形的密鋪。

2、通過猜想、動手操作和思考,探索並瞭解能夠進行密鋪的平面圖形的特徵。

3、通過欣賞密鋪圖案和設計簡單的密鋪圖案,進一步感受圖形密鋪的奇妙,獲得數學美的體驗,體驗成功的樂趣。

4、通過信息技術的三大優勢,突破難點,提高課堂效率,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培養學生全方面發展。

教學重點:探索並瞭解能夠進行密鋪的平面圖形的特點。

教學難點:充分利用數字平台的操作功能和交互功提高課堂效率。學生通過自己選擇基本圖形,再根據圖形密鋪的特點,發揮想象,設計圖案。

  三、 教學設計:

根據以上目標和信息技術對於課堂教學有三大優勢:傳達信息的,作為一種工具,在課堂上進行有效的交互,我設計瞭如下幾個版塊:

  一)、創設情境,理解密鋪:

利用信息技術的信息優勢,從生活出發,讓學生通過觀察初步感知密鋪,再由理解概念到聯繫生活舉例到欣賞圖案判斷圖案,感知密鋪概念的三大關鍵:無空隙,不重疊,鋪在平面上。

  二)、動手操作,探索密鋪:

1、單個圖形的密鋪:根據學生對基本圖形的瞭解,大膽猜測單個圖形是否可以密鋪,經過分類,動手操作驗證和再分類,明確基本圖形中單個圖形可以密鋪的特點,這是學生第一次簡單進地行圖形密鋪,通過操作和評價,不僅可以讓學生體驗密鋪的動態過程,也可以讓學生充分利用平台的交互,在在線聊天中交流自己的結果和!

2、兩種規則圖形的密鋪:通過分析和理解,學生可以進一步體會“七巧板”中三種不同的可以密鋪的基本圖形,任意選擇其中的兩種也可以密鋪一個平面,而且圖案更美。在此基礎上學生根據要求開始動手操作,因為有了單個圖形密鋪的基礎,學生可以更熟練的操作,所以要求也就更嚴格。學生可以充分利用電腦的交互功能,把自己的創作上傳到數字平台的中,而後看一看其他同學的作品並且根據要求和自己的建議進行評價或者也可以利用在線聊天的功能交流想法和建議。

為了讓學生可以更全面的理解概念,因此我補充瞭如下這個環節。

3、兩種不同圖形的密鋪:包括單個不能密鋪和單個能密鋪的圖形如(正五邊形和菱形);單個的兩種都不能密鋪的圖形(圓形和不規則的星形);通過對密鋪圖形的設疑和展示,讓學生能夠理解:單個的圖形存在能夠密鋪和不能夠密鋪,當可以用兩種或者兩種以上不同圖形時,我們總可以想辦法讓圖形密鋪,從而突破概念中“無論什麼圖形”。引出最後的奇妙的圖形密鋪的欣賞和設計。

  三)、欣賞和設計: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美麗的圖案都是用兩種或者兩種以上不同的圖形密鋪的,可以是規則的圖形,也可以是不規則的圖形。通過欣賞激發學生對圖形密鋪的興趣和創作的慾望。一直延續到課後,學生可以利用自己會使用的軟件創作奇妙的圖形密鋪,上傳到數字平台的中,互相學習,交流,評價,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學生也可以根據教師提供的網站或者自己搜索資料,對圖形密鋪的知識瞭解的更多而充實自己。

這是我今天這節課的設計意圖和理念,肯定有不到不足之處,還請各位領導和老師多多包涵,多多指教。

信息、信息技術説課稿7

課時:

1課時

教學目的和要求

1、瞭解計算機的組成部分:顯示器、主機、鍵盤、鼠標。

2、瞭解顯示器、主機、鍵盤、鼠標用途

3、能對照實物説出顯示器、主機、鍵盤、鼠標的名稱。

3、能找到顯示器和主機的開關

4、認識不同的電腦

教學重點:

瞭解計算機的組成部分:顯示器、主機、鍵盤、鼠標

教學難點:

能對照實物説出顯示器、主機、鍵盤、鼠標的名稱

教學準備:

計算機、網絡、課件

第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小朋友們到學校認識了很多新朋友,今天老師還要介紹一位新朋友給大家!

出示電腦圖,新朋友的名字叫電腦,它的本領很大,大家想認識它嗎?

二、教學新課

(一)數一數(瞭解電腦的組成部分)

想和電腦做朋友,我們就要先認識它,觀察身邊電腦,先數一數,你身邊的電腦由幾個部分組成?再用手摸一摸,它們是硬的還是軟的?它們像什麼?

剛才小朋友們説真好,電腦由4個部分組成,有的小朋友説像電視機,有的小朋友説是像箱子,還有的小朋友説像小老鼠……

電腦的4個組成部分都有自己的名字:顯示器、主機、鍵盤、鼠標

一台電腦一般都包括主機、顯示器、鍵盤和鼠標等。

1、這個像電視機一樣的就是顯示器吧!它有什麼用途?

顯示器的屏幕真奇妙,能讓我們看見五彩繽紛的世界。

你能行:找到顯示器的開關,按一下,並仔細觀察。

2、這主機箱有啥用途?

主機是電腦的“腦袋”,電腦要工作少不了它。

3、怎麼才能讓電腦聽我的命令?(鼠標)

你可別小看它!它是電腦的指揮員之一,用它可以命令電腦工作。

4、這個有很多按鍵的東西是鍵盤!

對,它是電腦的另一個指揮員。

(二)説一説

請同學看實物説顯示器、主機、鍵盤、鼠標的名稱

(三)看一看

出示各種電腦圖片:台式電腦、筆記本電腦、掌上電腦

這些電腦的雖然長相雖然各不相同但是他們都是電腦。

全課總結:今天我們認識了新朋友――電腦,還了解了它各部分的名字,以後我們就要和新朋友一起學習了,所以大家一定要愛護它。

教後感:一年級第一節電腦課,我安排了認識新朋友來介紹電腦的組成部分顯示器、主機、鍵盤、鼠標。通過學生的反應,多數學生都能很快接受,並能準確的説出顯示器、主機、鍵盤、鼠標的名稱。

信息、信息技術説課稿8

  一、教材分析

《彩色世界》是省國小信息技術教材(上冊)第13課中的內容,教學對象是國小三年級學生。它是教材關於畫圖知識鋪墊的延伸,並且貫穿着以後整個的畫圖知識教學,是學生能夠順利、快捷操作使用畫圖的基礎之一,也是形成學生“瞭解熟悉——技巧掌握——綜合運用”這一合理知識鏈的必要環節。教材目的是讓學生學會置前景色、背景色和掌握對封閉圖形進行彩色處理的方法,重點是掌握利用畫圖的“塗色”、“噴槍”、“刷子”、“取色”等工具對封閉圖形進行彩色處理的方法。色彩是國小低中年級學生在受到美術教育後最感興趣的,它藴涵了許多感性和理性的內容,如黃色象徵寧靜,綠色代表生命,藍色象徵高尚等,豐富的色彩既可以美化畫面,還可以讓人感受理性美的薰陶,尤其是學生在學習了新的一種繪畫方法計算機畫圖的基本操作要領之後,學習興趣更是被大大激發,學習熱情也空前高漲,表現慾望極其強烈。新的教育理念告訴我們,學生的需要就是我們教學的動力,基於此點,我才設計了這一課時,目的在於進一步讓學生掌握畫圖功能的使用,同時培養學生的自我創新能力,進而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激發其情感,拓展“彩色世界”的豐富內涵--美麗的色彩不僅有自然景色,還有人性的美德,從而使學生受到美的教育。因此這節課是基於網絡環境下整合美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畫圖知識教學提高課。

單就內容而言,對已掌握了一定畫圖操作技能的三年級學生來説並不難,而且也是學生非常感興趣的東西,因此在課堂上只需堅持精講多練的原則,重難點知識讓學生通過一些頁上的幫助自己研究或通過學習交流中心大家一起討論解決或教師作適當個別指導幫助解決。

  二、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讓學生熟悉畫圖功能的操作,瞭解利用IE瀏覽器和學習交流中心獲取幫助,掌握對圖形進行彩色處理的方法。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如何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

培養學生自我探索、自主學習的能力和自我創新、團體協作的能力。

情感目標:讓學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勵,體驗成功,在不斷嘗試中激發求知慾,在不斷摸索中陶冶情操。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通過網絡環境下的研究性學習活動,掌握對封閉圖形進行彩色處理的方法。

難點:“彩色世界”豐富內涵的理解、體驗與表現。

  四、教法闡述

本課採用的主要教學方法有“任務驅動法”、“創設情境法”等。

信息技術教學大綱明確指出:知識及技能的傳授應以完成典型"任務"為主。因此本課採用建構主義理論指導下的主體式教學模式。通過學生已經受過的美術教育和信息技術教育(課程整合),創設一個電子畫展的情境(創設情境法),設置一個個任務,讓學生運用已學知識,自己動手,有機結合畫圖的各種操作(任務驅動法),以任務驅動的方式查漏補缺,使教學內容合理流動,水到渠成。教學中,啟發、誘導貫穿始終,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注意調節課堂教學氣氛,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愉快的學習,使課堂能在生動、有趣、高效中進行。

  五、學法指導

本課教給學生的學法是“接受任務——思考討論——合作操練”。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要求學生由知識的灌輸對象轉變為信息加工的主體。故此本課教學過程中,巧妙設計,讓學生帶着一個個任務通過課堂討論、相互合作、實際操作等方式,自我探索,自主學習,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實現知識的傳遞、遷移和融合。

  六、教學環境

製作畫圖站

  七、教學過程

根據本課教學內容以及信息技術課程學科特點,結合四年級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設計教學流程如下: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二)步步為營,導學達標

(三)歸納總結,完成建構

具體闡述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首先展示一個美麗的電子畫展情境(可用FLASH模擬一個場景),接着出示電子畫展中未塗色的作品,學生通過已有生活體驗肯定會發表自己的評價,認識到電子畫展中未塗色的作品由於缺乏色彩而顯得單調、不“美”。最後教師抓住時機提出任務:學生自己選擇圖畫塗色,要求注意色彩的搭配。

此環節設計目的是創設美好的學習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巧妙設計了一個顯而易見的缺憾,利用學生對美好事物的嚮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情景中主動、積極地接受任務,從而樂學。同時複習已經掌握的操作技巧,為後面的教學打下鋪墊。

(二)步步為營,導學達標

本環節分兩個層次展開:

第一層次:

1、學生選擇圖畫練習塗色,教師巡迴指導色彩搭配。

2、交流評價學生作品,教師肯定學生的成績,小結過渡。

第二層次:

1、教師指出畫面內容的不豐富性,結合學生已受過的德育教育,集體討論,引導拓展“彩色世界”的意義——美麗的色彩不僅有自然景色,還有人性的美德。

2、制定整合美育、德育和信息技術教育的目標任務:自我創作一幅體現各種“彩色世界”的圖畫。要求對於畫面設計(如內容、顏色搭配等)可利用小組協作方式來解決。遇到技術問題可通過頁解決。進行比賽,優勝者發獎品:軟盤和書籤。

3、學生自我創作,教師巡迴指導。(為照顧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採用分層教學:操作技能比較熟練者為A等,操作基礎薄弱者為B等,A等學生可讓其充分自主學習,B等學生教師可適當進行個別指導。)

4、集體討論交流、評價,優勝者發放獎品。

這一環節是課堂重點部分,因此,(1)我以任務驅動的方式來整合美術、思想品德和信息技術三大學科。任務是課堂的"導火索",教師通過課程整合後的優點,拋出一個個任務,激發學生的創作慾望,從而促使學生去自我探索、自主學習和團體協作、自我創新,達到掌握操作和使用的目的。同時使用優越有效的也是信息技術學科所特有的激勵制度,為任務驅動法注入又一推動劑,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創作積極性。(2)分層教學的運用,使得全體學生得到發展,提高自身操作水平。(即分層教學的策略和效果)

(三)歸納總結,

完成建構

(1)學生交流學習心得,互評互助。

(2)教師幫助學生輸理知識,歸納總結。

為了檢驗和促進每個學生達到預期的目標,發現教學中的問題,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評價是必須的,也是有效的。目的在於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理解,完成真正意義上的知識建構。

  八、設計理念

在設計這節課的時候,我注重體現以下幾個思想:

1、學科整合的問題。本課整合了美術、信息技術和思想品德三大學科,同時注意了信息技術教育知識的內部整合。

2、講練結合。單就內容而言,對已掌握了一定畫圖操作技能的四年級學生來説並不難,而且也是學生非常感興趣的東西,因此在課堂上只需堅持精講多練的原則。重難點知識精講。

3、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愉快的學習,並且通過多種學習方式(如自主學習、協作學習、自我創新、利用網絡學習等),獲取信息,掌握操作。

4、情景與任務驅動的融合。在每一個任務拋出的時候,都創設了許多適當的情景,以此讓學生在不知不覺在情景中積極主動地接受任務。

5、分層教學的實施。怎樣照顧到學生個體差異性,使得每一位學生在教學活動都獲得個體的發展。(不同對象分別對待)

信息、信息技術説課稿9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掌握公式的使用

2、選定單元格。

3、掌握單元格中數據及公式的複製方法與操作

  教學重、難點:

數據的複製

  教學方法:

講練結合(用電子網絡教室進行演示講解)

  教學過程:

一、複習提問

1、公式輸入有哪些規則?

2、如何利用公式進行單元格中數據的計算?

二、新授

1、Excel20xx中,單元格的具體數據和計算公式都可以進行復制。不僅可以複製單個單元格中的數據或公式,還可以複製多個單元格中的數據或公式。這樣可以節省輸入相同數據、公式輸入的時間。

2、選擇複製區域操作:

(1)選定單元格(激活單元格)

(2)選定單元格區域(選擇連續多個單元格)

做一做:在電子表格中選取如下區域:A1:B2,C3:C7,D2

3、數據複製

操作過程:選擇複製對象(激活單元格);使用複製命令;選擇複製的位置(激活目的單元格);使用粘貼命令。

(1)字符型和數值型數據的複製(即把字符或數值原樣複製到指定的位置上)

(2)公式複製(公式複製時,Excel會自動改變公式中相應的單元格地址,使複製後得到的公式具有原公式一樣的運算規律)

三、學生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四、小結

信息、信息技術説課稿10

信息及其特徵

一、教學內容分析和設計:

“信息及其特徵”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術基礎》第一章第一節的內容。由於這個內容理論性較強,如果只是由教師來講,學生可能會覺得枯燥,所以我準備在教師的引導下,舉出現象,讓學生進行探討,然後歸納獲得知識。有不足之處由教師或學生來補充。這樣能讓學生積極參與,活躍課堂氣氛,既讓學生學到知識,又培養了學生將學習與生活聯繫的習慣和自主學習的習慣。

二、教學對象分析:

知識的獲取者是剛剛升入高中的學生,按照人的成長認知規律,學生對知識的獲取開始由感性認識提升到理性認識。對於“信息”這一事物的認識,可以讓他們從大量存在的現象中,發現並歸納出他們應該獲得的知識。老師在此過程中起着引導的作用。

三、教學目標:

1、 知識、技能目標:學生能夠列舉學習與生活中的各種信息,感受信息的豐富多彩性;舉例説明信息的一般特徵;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 過程、方法目標:培養學生從日常生活、學習中發現或歸納出新知識的能力。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讓學生理解信息技術對日常生活和學習的重要作用,激發對信息技術強烈的求知慾,養成積極主動地學習和使用信息技術、參與信息活動的態度。

四、教學重難點: 1、信息特徵的認識。 2、信息的含義

五、教學方法

本節概念性強,實踐性弱。採用講授法,討論法。

教學過程

談話引入:同學們,信息技術這門課程,我們在國中階段就已經學習。那麼下面請同學們説一説,什麼是信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你認為哪些屬於信息?(舉例)

生1:校園裏鈴聲響,可以告訴我們信息:上課或下課。 生2:觀看校運會,可以獲得很多運動會賽場上的信息。

生3:從網上可以獲得很多信息,如:學習資料、娛樂、新聞報導等。 生4:在報紙上可以瞭解國內外的信息。

??師:同學們舉的例子非常好。

其實信息在我們日常生活周圍無時不在,無處不有,當然,信息不僅存在於我們的周圍,同樣可以在我們身體內部找到它的影子,如,醫生通過聽診器來感知我們的身體內部的變化以確定病因,因此我們可以説信息是用文字、數字、符號、圖像、圖形、聲音、情景、狀態等方式傳播的內容。

師:信息無處不在,無時不有。信息的存在多種多樣,作為萬物中的一種,它們同樣有着其固有的特性,也就相同的本質。下面我們通過所獲取到的信息,找出它們共同的特性。

師:在我們周圍存在的信息中,書刊上的文字依附於紙張,顏色依附於物體的表面,老師講課的聲音依附於空氣。還有很多的信息,同學們能舉出其他的現象嗎?

生:(討論)我們的體重依附於身體,CD音樂依附於光盤,?? 師:有沒有信息是不依附於任何載體而存在呢?

生:(討論)找不到。 師:這説明了什麼?

生:(齊)信息必須依附於載體而存在,信息依附的物體多種多樣。 師:通過前面的學習知道信息是必須依附某一媒體進行傳播的,所以不能獨立存在;文字既可以印刷在書本上,也可以存儲到電腦中;信息可以轉換成不同的載體形式而被存儲下來和傳播出去,供更多的人分享,而“分享”的同時也説明信息可傳遞、可存儲。 師:(課件演示)

1、載體依附性

(1)信息不能獨立存在,需要依附於一定的載體;

(2)同一個信息可以依附於不同的媒體。

(3)載體的依附性具有可存儲、可傳遞、可轉換特點。

師:老師講課中傳授的信息能增長同學們的知識,廣播傳出的音樂能給大家帶來快樂,下課的鈴聲能給大家帶來興奮。還有很多的信息,他們的存在能給我們帶來怎樣的作用呢?

生:(齊)信息的存在有一定的價值性。

師:(課件演示)

2、信息的價值性。

(1)信息不能直接提供給人們物質需要,體現在兩方面:

① 能滿足人們精神生活的需要;

②信息可以促進物質、能量的生產和使用;

(2)信息可以增值;

(3)信息只有被人們利用,才有價值。

生1:(疑問)信息可以增值,怎麼理解呢?

生2:(回答)人們在加工信息的過程中,經過選擇、重組、分析等方式處理,可以獲得更多的信息,使原有信息增值。

師:商場上某種產品供不應求,而產家知道信息後他們會大量生產該產品,説明信息可以促進物質、能量的生產和使用。 師:颱風“維達”給我們帶來的傷痕依然存在,有關台風“維達”的天氣預報當時對我們十分有用,但是現在對我們還有用嗎?

生:(討論)信息的價值會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就如:今天來講,神六的圓滿成功遠比神一給我們帶來的興奮多。今天的報紙總比昨日的報紙好賣,??

生:(疑問)書本中的科學知識會隨時間的流失而變得貶值嗎? 師:如果是理論知識幾乎不會貶值,但如果是技術知識同樣會隨時間而變化,但所花的時間會比一般的信息長很多。

師:(課件演示)

3、信息的時效性

(1) 信息的時效性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而變化(有長或短)。

(2)信息的時效性必須與價值性聯繫在一起。

師:(補充)因為信息如果不被人們利用就不會體現出它的價值,那也就談不上所謂的時效性。也就是説信息的時效性是通過價值性來體現的。

師:老師講課的聲音只是一位同學聽到嗎?電視台播出的新聞只會被一位觀眾知道嗎? 生:(齊)不是。 師:大家想一想,我們的周圍還有那些信息是能夠被大家所共同知道的? 生:(討論)每位同

學的相貌、教學樓的形狀、樹葉的顏色、汽車的形狀、?? 看來所有的信息都是可以共享的,除非它不為人所知。

師:(課件演示)

4、信息可以共享

蕭伯納名言

(1) 信息資源共享。

(2) 信息可以被一次、多次、同時利用。

(3) 信息共享不會丟失、改變。

思考:

1、師:同學們對以上的信息形態分析得很透切、獨特。下面我們一起來思考:信息除了上面的特徵之外還有沒有其它特徵? (傳輸性、無色無味、概括性、可以識別、再生等)

2、信息的眾多特徵中,相對於物質能源,哪些是信息獨有的?(共享性)

實踐題:課本第5頁,作完後把答案上交到教師機:網上鄰居——>teacher——>所在班級文件夾。

教學反思

這節課設計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參與討論活動,教師引導來達到教學目標。從教學的過程來看,學生回答問題很積極、主動,課堂氣氛較好。通過分組活動培養學生的相互協作精神,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感覺到新課程改革理念的變化,不再是以前的傳統教學方式。通過實踐題鞏固這節課所學過的知識點。因為這是高一第一堂課,所以是很關鍵的一節課,如果這節課上好了對下面課程的學習會使到一個促進的作用。

信息、信息技術説課稿11

課題:認認真真管郵件

教學目標:

1.掌握刪除和恢復郵件、設置自動回覆等操作;

2.瞭解垃圾郵件的危害和拒收垃圾郵件的方法;

3.逐步樹立抵制垃圾郵件的決心。

教學重點:掌握刪除和恢復郵件、設置自動回覆等操作;

教學難點:掌握刪除和恢復郵件、設置自動回覆等操作;

教學準備:

1.調試每台計算機。

2.打開計算機並由教師機控制。

3.由各組組長帶隊有秩序地進電腦室。

第一課時

一、導語引入。

二、進行新課。

(一)刪除電子郵件

1.訪問郵箱網站;

2.輸入用户名和密碼,打開自己的電子郵箱;

3.打開收件夾,選定一封不需要的電子郵件。

4.刪除選定的電子郵件;

5.參考前面的操作,刪除其他不需要的電子郵件。

6.講解恢復被刪除的電子郵件;

(二)拒收垃圾郵件

1.教師演示、講解:

2.選定收件夾中垃圾郵件;

3.把它們標記為垃圾郵件;

學生實際操作。

(三)設置自動回覆

1.打開設置“自動回覆”的頁面;

2.開啟自動回覆功能;

(四)整理通訊錄

1.打開設置通信錄的網頁,查看“所有聯繫人”;

2.選定幾位同學所使用的聯繫人名稱,並移動到“同學”組中;

3.打開“同學”組,查看其中的聯繫人;

4.選定聯繫人,向通信錄中輸入姓名、年齡等信息。

(五)練一練:

(六)總結

1.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哪些內容?

2.生答,師訂正。

板書設計

第十一課 認認真真管郵件

一、刪除電子郵件

二、拒收垃圾郵件

三、設置自動回覆

四、整理通訊錄

信息、信息技術説課稿12

各位考官大家好!

我是X號考生,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動作補間動畫》。現代教學理論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教學的一切活動都必須以強調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為出發點。根據這一教學理念,結合本節課的內容特點和學生的年齡特徵,本節課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加以説明。

一、教材分析

【過渡語】教材是進行教學的評判憑據,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來源。首先,我對本節教材進行一定的分析。

本節課選自人教版國中八年級上冊,第一章第二節的內容,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是Flash操作的重要動畫方式之一:動作補間動畫,學生學完本節課內容,對於學習後面的形狀補間動畫的內容,起到了鋪墊的作用。

二、學情分析

【過渡語】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生的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是教師授課的依據與出發點。我所面對的學生。

具有了經驗型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能力,但思維也具有片面性,容易鑽牛角尖,有叛逆心理,有一定獨立學習能力,興奮性較高,穩定性較差,波動性較大,教師在授課過程當中要多關注學生情緒的波動,給予正確的指導。在此之前他們已經學習了逐幀動畫,對動畫製作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這為順利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打下了基礎,但對於補間動畫的概念的會有一定的困難。

三、教學目標

【過渡語】新課標要求教學目標是多元的,主要包括學會、會學、樂學三個維度,所以我確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能夠區分元件和實例。能夠利用動作補間動畫製作動畫作品。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小組討論,設計動畫的形式,初步感受補間動畫的製作一般規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電子相冊的形式,回顧過去,從而樹立珍惜時間的思想。

四、教學重難點

【過渡語】新課標指出: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考慮到學生原有的基礎,現有的困難以及學習上的心理特徵

【重點】學會製作簡單的動作補間動畫。

【難點】關鍵幀的運用,動作補間動畫的製作方法。

五、教法學法

【過渡語】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慧:差的教師只會奉送真理,好的教師則交給學生如何發現真理,教師的教是為了不教,這才是教學的境界,

所以我採用的教學方法是演示教學法、任務驅動法、創設情境法

六、教學過程

【過渡語】圍繞以上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根據“教師指導——學生主體——訓練主線”的原則,設計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興趣是學習的力量源泉,是學生能力培養與提高的前提。有了興趣,才能喚起學生求知X,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探求未知領域。在導入環節,首先我將聯繫生活實際的導入方式,上課之前我將首先請同學們利用上節課作業我要求大家帶的照片,做一個自我介紹,而後,我利用Flash製作的電子相冊來進行自我介紹。通過對比,學生會發現利用電子相冊的形式,讓電子相冊更形象、直觀、生動,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此時我提出問題,同學們是不是也想做一個“炫酷”的電子相冊呢?那我們就利用Flash中的動作補間動畫的這個技巧來製作吧。從而引出今天的課題《動作補間動畫》

【設計意圖】新課標告訴我們,信息技術的目的是讓學生學會利用信息技術工具收集和處理信息,以支持學習、探究和解決日常生活問題。因此在導入環節,我就設置了和生活相關的內容,既吸引學生注意力,有突出了信息技術學科和生活的聯繫。

(二)任務驅動,自主探究

觀察是操作的基礎,首先我先展示一個剛剛播放電子相冊的Flash源文件,學生注意觀察我的場景、時間軸和屬性的部分,分析我是如何進行操作的。並且讓學生總結操作步驟,學生會發現,想要製作一個簡單的動作補間動畫,需要四個步驟,1.導入圖片;2.設置起始關鍵幀;3.創設結束關鍵幀;4.插入動作補間動畫。

分析人物之後我會進行具體的操作,雖然操作步驟只有四步,但是每個步驟都會有操作的細節,因此我在講授的過程中,要一邊演示一遍講解,操作之前,我會讓學生認真觀察導入中的兩幅圖片的區別,並且提問,大家思考一下,兩幅圖片有哪些地方是有區別的呢?通過觀察,學生會發現,在加工之後的圖片中,增加了初升的太陽,碧綠的草地,還有天空中的大雁。我會適時總結,只要我們從下到上依次繪製草地,大雁和太陽,再把大公雞放在背景中,就能夠完成任務了。

分析任務之後我開始進行具體操作的學習。首先我會通過演示法進行草地的繪製。1.選擇不規則的區域;2.選擇羽化;3.填充綠色;4.用混合畫筆工具繪畫小草和大雁。完成背景中草地和大雁的操作。在演示過程中,對羽化和混合畫筆這兩個學生最新接觸的工具進行細緻的講解,讓學生了解這兩個新工具的意義、操作、效果。

給演示文稿增加動畫主要有兩種形式,分別是直接添加動畫,一個是設置切換模式

首先我會通過演示法進行添加動畫的學習。我會演示添加動畫效果的操作,並且讓學生思考以下問題:

1.添加動畫可以對演示文稿中的哪些內容進行操作。

2.添加演示文稿中有哪些動作效果。

學生通過問題的引導。會發現演示文稿不但能夠給文字添加動畫,還可以給圖形、圖片等多種內容添加動畫。同時添加演示文稿中的動畫效果非常多。由於時間有限我並不能夠介紹所有的動畫效果,因此我設置了一個教學環節,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別嘗試使用一種動畫效果,掌握之後,要來到講台上演示這個動畫效果,並且向同學們介紹這個動畫效果的特點。通過演示,操作,交流分享學會添加動畫效果的內容。

【設計意圖】在教學過程中,我從問題出發,讓學生親歷處理操作、開展交流、相互合作的過程。在引導學生把握知識體系的基礎上,適當放手,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掌握技術工具的操作方法與應用技巧,鼓勵學生在過程中積極思考,大膽想像,勇於創新。

在學生掌握了操作步驟和操作原理之後,我將帶領同學進入下一個教學環節,操作步驟是為了設計出漂亮的動畫而服務的,因此在講授設計動畫效果的環節,我會先提出問題:同學們,電子相冊只有照片的移動會不會還是太單調呢,我們能不能做出其他的效果呢?引導學生閲讀教材,找到答案。學生會發現,利用動作補間動畫還可以改變圖片大小、改變對象的不透明度,旋轉對象。此時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學習,合作探究,集體操作的方式進行教學,我會設置一個比賽,讓學生通過看書來學習,不但要學習操作步驟,也要設計相冊效果。製作好之後,會對作品內容進行介紹。引導學生在比一比賽一賽的氣氛中,會更加積極的進行學習。操作完成之後,我會請學生自願到台前來進行演示,並且讓這樣的小老師進行講解。讓其他的學生可以通過觀察小老師的教學,完善自己的作品。從而完成電子相冊的設計和操作。並且讓學生能夠發佈動畫。

【設計意圖】新課改理念告訴我們,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因此我會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通過任務來學習。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另一方面,也可以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想像力以及自我反思與監控的能力。

(三)小結作業

本節課學習了比較多的概念,工具和操作方法,因此在小結部分,我會讓學生對課程內容進行梳理。複習本節課的內容,在複習時我將從概念的角度,比如關鍵幀、起始關鍵幀、元件、實例。從操作的角度,比如如何做位移動畫,縮放動畫,旋轉動畫等,還要從設計的角度,細節的角度等多個角度進行復習。將本課內容中的知識都進行全面的整理,讓學生從多個角度進行內容分析,有利於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本課的內容。

在作業環節,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電子相冊,並且思考,是否能夠有今天所學的內容作出相應的效果。

七、板書設計

動作補間動畫

利用導入的圖片製作動畫

改變對象的大小

改變對象的不透明度

旋轉對象

發佈動畫

八、教學反思

信息、信息技術説課稿13

  一、説教材:

我説課的題目是《信息與信息技術》,它是省編高一《信息技術》教材,第一章,第一、二節的內容。這部分內容主要講了信息、信息處理過程;認識計算機及因特網的作用。本節課內容理論知識比較強,知識點比較多,內容較散,看似簡單,每一部分只是點到為止,目的是讓學生對信息與信息技術有一點了解,使用學生認識到學習信息技術的重要性,激發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由於教材已使作用多年,有些新內容沒有,所以上課時,要注意擴展。

  二、説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⑴、理解信息的含義。

⑵、掌握信息處理過程。

⑶、掌握計算機的基本結構及計算機系統的基礎知識。

⑷、知道計算機和網絡在現代社會中的地位、作用和對人類社會進步的影響。

⑸、區分信息和信息載體。

2、能力目標:

⑴、通過對“信息”概念的理解及對“計算機和網絡的認識”,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能力,學會思考。

⑵、通過觀察計算機,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思考問題的能力。

⑶、通過學習信息處理過程知識,培養學生對信息及獲取、分析、處理、傳遞和應用信息的意識。

3、情感目標:

通過學生上網,小組合作,互幫互學,培養學生團體合作,互相幫助的精神,及動手能力。培養學生探索新知識的興趣。從而進一步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

4、體驗目標:

讓學生上網看一看,網絡上到底有些什麼,對我們日常生活有什麼重要性。

  三、説教學重、難點及突破方法

1、重點:信息的處理過程,信息技術的基本概念,計算機系統及工作原理,因特網的地位與作用。

2、難點:對“信息”及“計算機工作原理”的理解,因特網的作用。

3、突破方法:師生討論,上機操作。

  四、説學生

我校是省級示範中學,每年面向全縣招生,高一新生的來源有兩大塊,一塊是農村初級中學,另一塊是縣城初級中學,來自縣城中學的學生,對計算機並不陌生,在國小和國中階段都學過一些,對計算機有了一定認識,而來自農村中學的學生,由於受教學條件的限制,家庭環境,升學壓力的影響,對計算機瞭解真是太少了,甚至有的學生從沒見過真正的計算機,這是我親耳聽學生説的,並且其它老師也聽學生這樣説過。記得上第一節課時,我曾粗略統計過,每班有三分之一的學生以前學過電腦,有三分之一的學生多少接觸過電腦,還有三分之一學生沒有接觸過電腦。但所有的學生對《信息技術》這門課都感興趣,課前早早到機房門口等候,課下仍是遲遲不願離去。課外活動如果機房向學生開放,總是座無虛席,堂堂爆滿。

  五、説教法

對理論知識,通常的教法是教師講學生聽,然後再做練習達到鞏固的目的。對這部分內容教師如果不考慮學生情況,一直講下去,基礎好學生覺得沒意思不願聽,基礎差的學生又覺得聽不懂,怎樣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對這節課感興趣,怎樣調動他們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是本節課教學設計的一個難點。我在教學中是這樣安排的。

1、第一節課就安排學生到機房上,滿足一部分學生沒見過電腦的好奇心。縮短了他們與計算機之間的距離。

2、用前言的第一句話導入新課,提出本節的教學大任務和小任務。體現信息技術教學的任務驅動法。

3、接下來讓學生帶着問題看書,找出本節課的知識點及課本中沒有新內容,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和探究問題的能力。

4、教師就每一個知識點提出一個問題,讓學生討論、分析與思考,師生再共同歸納總結。這樣各種情況的學生都會積極參與課堂的教學中,發揮各自的長處。

5、最後還有時間讓學生上網。教師點撥,小組協作完成上網,瀏覽信息,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

  六、説教學準備:

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第一課上的如何,將直接影響着學生以後的學習,所以在上第一節課時,教師要做好充分準備、備好課,做好課件。還要整理好機房,確保網絡暢通。課前還要向學生講清到機房上課應注意的有關事項。還要學生知道信息技術這門課程的性質,學年結束要參加省會考,從思想上搞高對這門課的認識。

  七、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從教材前言的第一句話“人類社會已進入信息時代,日新月異的信息技術在不斷地改變着周圍的世界,並影響着人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信息技術已經成為21世紀人人都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中,提出什麼是“信息”和“信息技術”呢?點出本節課教學大任務“信息與信息技術”,這部分內容包括“信息概念及信息處理過程,計算機的組成和工作原理,因特網的地位與作用(具體小任務)。

(二)、讓學生帶着下列問題看書:(用課件展示問題)

1、除課本提到“信息”外?你還能舉出一些實例了嗎?

2、信息是以什麼方式被人感覺到?信息的載體有哪些?

3、請你描述高一招生的情況?

4、信息一般存儲在什麼地方?舉出事例。

5、信息的傳遞方式有哪些?

6、什麼是信息技術?它的核心是什麼?

7、觀察學生計算機,看它是由哪幾個部分組成的?在其它地方你還見到什麼?

8、信息在計算機中的流程是怎樣的?

9、你能説出計算機有哪些作用?

10、除課本提到因特網的功能外,你還能舉出其它的嗎?

(三)、分組討論上述各個問題

課件展示部分結果

(四)、組織學生上網,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只要稍微提一下開機,及怎樣上網,瀏覽信息的操作步驟,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沒有上過機的學生,可能心理有一點負擔,這時教師要鼓勵他們大膽操作,同時請有基礎的同學幫助,當好老師的小助手,對於這部分的學生,教師也應該及時給予表揚,使他們更自覺的,更主動的去幫助別人,從中體會“助人為樂”一詞的真正含義。

在輔導學生的上機同時,教師也要做一個有心人,留意哪些學生學的好,哪些學生的只知道一點,哪些學生沒學過,做到心中在數,為以後分層教學開展打下基礎。

(五)、説小結

小結本節課所學的主要知識,並對學生上機操作情況給予肯定,順便提一下學習信息技術的方法是勤動腦、多實踐、善應用。教師再次鼓勵學生,相信通過師生共同努力一定能把信息技術這門課程學好.

信息、信息技術説課稿14

教學目標:

1、會插入行和列。會調整行高與列寬。

2、會插入新的工作表。

3、數據排序

教學重、難點:

調整行、列寬;刪整行整列數據的操作。

教學方法:

講練結合

教學過程:

一、複習提問:

1、求總和的函數是什麼?

2、求平均值的函數是什麼?

3、如果不記得這些函數名的寫法,怎樣辦?怎樣使用函數指南?

二、新授

(一)、行高與列寬的調整操作(用電子網絡教室進行演示講解)

我們可以用Excel製作表格了,但表格還不夠完美,如表格標題佔據了其他的單元格,行列的寬度不是很合適等。下面我們就來學習工作表的編輯方法。

(1)調整行高

a、選取所要調整的行

b、將光標移動到任兩個選定行行標之間的線上,當鼠標指針變為形狀時,按下鼠標左鍵上下拖動,調整行寬。最後鬆開鼠標左鍵。

(2)調整列寬

a、選取要調整的列

b、將鼠標指針移到任意選定的兩列列標之間的線上,當鼠標指針變為時,按下鼠標左鍵拖動,調列寬。最後鬆開左鍵

2、行與列的插入操作(用電子網絡教室進行演示講解)

提示:首先要定位行列插入的位置。

3、刪除整行整列的操作

(二)工作表操作

1、插入新的工作表。

2、工作表間複製數據。

(三)數據排序

1、選定表格,要包括表頭。

2、主關鍵字和次關鍵字的設置。

3、按升降序排列。

三、小結:光標要移到選定行或列的標線之間,才能調整寬度。

信息、信息技術説課稿15

一、説教材

1、背景分析

華師大版教材十四課到十八課教學內容是學生學習製作一份小報,在這個單元活動中我以 “平安快樂每一天”項目活動為載體開展教學,讓學生設計製作一份《緊急求生知多少》的電子小報,本課源自華師大版教材第一冊第十四課《開始做小報啦!》的第二課時教學內容,主要內容是在自己已確定的項目活動中,運用WORD文檔中應用“自選圖形”工具設計《緊急求生知多少》的電子小報框架。本單元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到文字處理軟件,也瞭解和體會到製作一份電腦小報的過程和方法,對學生今後的EXCEL等軟件的學習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本課是製作漂亮的小報的開始,也是最為基本的設置框架結構,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既要依據自己的項目活動,把握自己的主題風格,又要有性格的設計和製作自己小報的框架結構,這是最為關鍵的,融會貫通在整節課的過程之中

2、關於教學設計

依據新課程標準,信息科技教師應改變傳統的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觀念,注重提倡和發展多樣化的學生學習方式,特別是要提倡自主,探索與合作的學習方式,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使學生的主體意識,能動性和創造性不斷得到發展,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在本節課的設計過程中,我採用“學生自主探究教學”,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引導學生主動發現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建構良好的認知結構,使學生受到科學方法的訓練,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踐能力,學會自主學習,發展思維能動性,同時讓學生的其他能力得到充分的展示。

我將教材內容進行了二度創造,將十四課到十八課以 “平安快樂每一天”項目活動為載體開展教學,讓學生設計製作一份《緊急求生知多少》的電子小報,這節課是“開始做小報啦!”第二課時,設計製作出小報的框架,並對框架圖形的線條進行美化處理,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體驗學習的快樂,理解小報製作的方法步驟。

本課教學設計,採用“談話引入,揭示課題——明確任務,構思框架——自主探究,完成任務——展示評價,經驗交流”教學流程。

(1)、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在本節課中,我運用對樣例板報的“時光倒流”的演示,短時間內幫助學生理解板報製作的步驟,也讓看似複雜的板報製作變得簡單易操作,提起學生參與的極大興趣,為後邊的教學作了鋪墊。

(2)、明確任務,構思做法

要讓學生清楚明白本節課的活動主題和任務,才能引導其在有限的時間內最終掌握正確的方法技能,因此,本環節的設計旨在引導學生明確本課要完成的任務,通過讓學生思考並繪製“框架構思圖”,引導學生構思小報框架製作所要採取的具體做法,做到心中有數,為下一環節做好準備,避免了活動時可能出現的盲目性和無目的性。

(3)、自主探究,完成任務

框架設計製作活動正式開始了,這一環節中,學生將根據構思的框架圖在WORD中實現,他們將發現採取行動時會遇到種種問題,只有解決了這些問題,他們才能順利地完成任務,此時學生會很迫切地想去解決這些問題,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的求知慾將會膨脹開來,這正是學習的最佳狀態,利用這一點,我引導學生利用“小幫手”文件進行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並通過實踐來驗證方法的可行性,在不斷的探索與實踐中掌握新知,利用新本領來解決問題,最終完成任務。

(4)、展示評價,經驗交流

最終學習成果的展示,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樂趣,也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信息科技的興趣。

信息科技課堂教學評價提倡評價方式的多樣化,通過自評讓學生在親身體驗評價的過程中進行積極的自我反思、自我認識、自我調整,通過互評讓學生學會客觀公正對待他人的學習成果,自評和互評既提高了學生的賞析能力又可以鍛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通過交流活動過程中得到的經驗,梳理板報製作的方法步驟,讓學生比較並説出電子板報與手繪板報之間的區別,鍛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也增強了學生梳理知識技能的能力。

本課的設計特色是:將問題預設在板報框架設計製作的活動過程中,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會自然而然地發現這些問題,並會受好奇、好強心理的影響下以及教師的引導下主動去嘗試解決這些問題,從而增強了自主學習的能力。

3、關於教學策略

本課注重為學生創設一個互動、民主、寬鬆、探究、自主學習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情緒,寓知識技能於快樂的學習活動之中,在主體性學習過程中,實現教學目的。主要採用“自主探究教學模式”。

本課採用以下教學手段:

1、 示範演示法——通過對樣例板報的製作進行“時光倒流”的演示,使板報製作的步驟變得清晰和簡單,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

2、 自主學習法——通過事先製作的“小幫手”文件,為學生創設一種自主學習的氛圍,增強學習的主動性和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終身學習的能力。

3、嘗試法——在自主探究和討論交流的基礎上讓學生嘗試探究到的方法的正確性和可行性。從而培養學生積極地思維和動手能力。體現了因材施教的理念。

如果這些教學策略對學生的學沒起到預期的作用時,應及時發現問題,抓住典型,以典型事例進行分析解決,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學會分析,大膽嘗試。

二、説目標(全面描述三維目標,即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

本課教學目標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學習的過程與方法,既設置了學生在35分鐘的教學中能夠達到的短期學習行為與實際效果的具體目標,也為今後的可持繼發展作了鋪墊。站在學生的立場上,從學生的角度,提出了學生能夠達到的層面。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激發出來的興趣與情感的主線在與知識技能這條線緊緊纏繞交織呈現的時候,價值觀得到了更充分的體現。

知識與技能:

1、能知道小報的基本構成要素。

2、能應用自選圖形工具創作圖形。

3、能對繪製的自選圖形的線條進行效果的設置。

過程與方法:

1、能在設計製作小報的過程中,理解小報設計製作的一般流程。

2、能借助於幫助文件的學習,嘗試自主探索發現新知,掌握操作技巧。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能在小報框架設計製作的過程中,體驗成功的樂趣,也感受到生命安全的重要性以及掌握求生方法的必要性。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小報製作的簡單步驟以及WORD軟件中“自選圖形”工具的合理應用。

難點:合理選擇自選圖形中的圖形進行版面佈局。

【教法和學法】

教法:學件自學法、討論法、比較法。

學法:自主學習、嘗試操作法。

本設計能突出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把握到位,並採取有效措施進行突破。

【教學重、難點】

重點:

理解小報製作的簡單步驟以及WORD軟件中“自選圖形”工具的合理應用。

突破過程:通過對樣例板報的“時光倒流”的演示,讓學生在短時間內理解小報製作的方法步驟;引導學生利用事先為學生準備好的“小幫手”文件進行自主學習、主動探究,並通過實踐操作領悟正確的操作方法,從而理解如何合理應用工具欄中的相應工具按鈕。

難點:

合理選擇自選圖形中的圖形進行版面佈局。

突破過程:藉助於事選準備好的“框架構思圖”,讓學生的實踐操作之前先在紙上完成“框架構思圖”的繪製,為接下來的實踐操作打下基礎,做到在操作時目標明確,不再盲目地選擇一些不太合理的自選圖形。

三、説學情

本課主要內容是在自己已確定的項目活動中,運用WORD文檔中應用“自選圖形”工具設計《緊急求生知多少》的電子小報框架,在上一節的課中,學生們已經瞭解製作一份小報的過程,確立了自己小組的主題項目活動,對word菜單欄有所瞭解,能打開指定的文件,能按要求保存文件,具備插入自選圖形的操作技能,此外,學生通過項目學習的網站學習與瞭解了很多安全小常識及急救小常識,具備把自己所學的常識和朋友與家人分享的慾望和想法,製作一份主題為《緊急求生知多少》電子小報的建議滿足了他們的需求。學生對計算機的常規操作有所瞭解,但由於課時數有限,導致學生的在這方面的能力素養還很欠缺,學生的主動學習習慣還未養成,依賴性較強,遇到困難往往出現束手無策的現象。本學期的教學特別注重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善於發現問題,遇到困難不放棄的主觀學習意識。

通過前面畫圖軟件的學習後,對軟件的結構有了一定的瞭解,但是由於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家庭因素(家中早已擁有電腦),一個一個班級學生的能力是不同的,一般分成上、中、下三層,而中下層的同學居多,在教學設計時要儘量做到三者兼顧,本課的“小幫手”文件就是為解決這種困難的一種嘗試。

四、説教學過程

1、教具學具準備

a、多媒體課件:主要是教師上課用的PPT演示文稿。

b、學生學件:本課供學生自主學習用的學件是利用FLASH軟件配合屏幕錄製軟件製作而成,簡單直觀,符合學生年齡特徵,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好幫手,故將其命名為“小幫手”。

c、網絡教室等:通過網絡教室系統可以方便地實現學生演示操作及教師必要的講解演示以及學生需要用的教學資源的共享和傳遞。

2、教學流程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1、談話引入。

教師引出話題:上一階段我們一起收集了很多關於求生小常識的文字資料。並且,要求每一個小組從中至少選擇4篇短文。現在請各小組長向大家彙報一下,你們小組選擇了哪些內容?

各小組的小組長及時迴應。向全班進行彙報。

【設計意圖:對前期的項目活動內容進行階段性的回顧與總結,為本階段的學習活動進行鋪墊。】

2、揭示課題。

提出想法:也許有同學會問,那接下來我們要做什麼呢?

及時迴應:我們要用WORD來設計製作一份《緊急求生知多少》的電子小報。

出示初始課題:《緊急求生知多少》——設計製作小報

【設計意圖:在不經意的談話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引出課題,同時也讓學生初步明白接下來要進行的活動內容。】

3、出示小報樣例。

師:電子小報該怎麼來製作呢?這裏有一張製作好的電子小報,我們一起來看看。

幻3:樣例

學生看樣例

【設計意圖:通過樣例的展示,讓學生對電子板報有初步的認識。】

二、明確任務,構思框架

1、理解板報設計製作的一般流程。

引出:大家一定很想看看這份小報是怎麼一步一步做出來的,那就讓時間倒流,一起去看個究竟吧!請睜大眼睛仔細觀察!

教師演示“時間倒流”

學生觀看“時間倒流”,從而理解板報設計製作的一般步驟。

【設計意圖:通過“時間倒流”,將複雜的板報製作過程變得簡單可操作,增加學生動手的信心,勾起學生親自動手製作的慾望,並且幫助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理解並能説出板報製作的一般步驟。】

提出問題:現在大家一定知道製作小報的步驟了,來説説看,該怎麼做?

學生迴應老師的提問,嘗試回答。

教師歸納總結小報設計製作的一般步驟:定主題、選內容;整體構思設計框架;美化框架;填入文字;整體效果修飾。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説,教師歸納總結的過程,首先讓學大膽地表達心中所想,其次通過教師的歸納總結,有效地幫助學生建構小報製作的知識。】

2、明確任務:設計製作《緊急求生知多少》的板報框架。

教師及時引導提問:那麼這一次我們定的主題是什麼?

學生迴應教師的提問:是《緊急求生知多少》。

明確任務:內容大家也選好了,接下來就要進行小報整體的構思,設計並美化框架。

出示完整的課題:《緊急求生知多少》——設計製作小報框架

【設計意圖:通過分析與提示,明確已經完成的步驟和本堂課要完成的步驟】

3、完成“框架構思圖”。

提出要求:仔細思考一下小報的整體構思,先請你完成“框架構思圖”。

學生繪製“框架構思圖”。

【設計意圖:藉助“框架構思圖”,幫助學生進行小報框架的整體構思,使學生有“先動腦,再動手”的行為習慣,為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做準備,也為接下來的框架設計製作做準備。】

三、自主探究、完成任務

1、按要求打開指定的文件(已進行頁面設置處理,但沒有任何內容)。

教師請學生打開桌面上名叫“模板”的文件。

學生打開“模板”文件。

教師進行解釋:“模板”文件是一張空白頁面,需要你在上面進行設計製作。

2、提出設計製作框架時的注意點和小要求。

出示小報框架設計製作的要求,並讓學生讀一讀。

【設計意圖:在經歷讀一讀的過程後,對製作要求心中有數,避免了操作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無目的性和盲目性。】

提出小報框架設計製作要注意的地方。

出示四幅小報框架,讓學生進行比較和評價,説出理由。

提醒:希望大家在製作過程也要注意。

【設計意圖:通過分析比較四個案例,較直觀地提醒學生在製作過程中要注意的地方。】

3、根據“框架構思圖”,利用“自選圖形”工具在打開的文件中繪製構思的框架圖。

4、問題:如何美化這些框架圖形?

根據要求在進行製作過程中,自然會遇到問題:如何美化框架圖形?

5、引導學生利用“小幫手”文件進行自學,探究正確的方法,解決問題。

提出疑問:如果在進行美化處理時遇到困難,該怎麼辦呢?

學生根據平時的課堂習慣以及課件中的提示得出迴應:打開桌面上的“小幫手”文件,它會告訴我們該怎麼做的。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利用幫助文件進行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並通過實踐來驗證方法的可行性,在不斷的探索與實踐中掌握新知,利用新本領來解決問題。】

6、按要求最終完成任務並做好相應的保存。

【設計意圖:培養及時保存文件的好習慣】

四、展示評價,經驗交流

1、成果展示,進行公正合理的評價。

在大家的努力下,我們的小報框架製作得怎麼樣了呢?誰願意將自己的成果展示給大家看看?

學生自願展示。

打開自願展示的學生作品。

評一評:

出示評價引導語:從整體效果看____,理由是______。在技術應用方面___,理由是______。我還覺得______。

對展示的作品進行評價。

【設計意圖:成果的展示,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樂趣,也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信息科技的興趣。通過自評讓學生在親身體驗評價的過程中進行積極的自我反思、自我認識、自我調整,通過互評讓學生學會客觀公正對待他人的學習成果,自評和互評既提高了學生的賞析能力又可以鍛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評價引導語能幫助學生在短時間內理出思緒,説出相關的內容。】

2、交流在設計製作板報框架過程中學到的經驗和方法。

説一説:在設計製作板報框架過程中,我學到了_______。我還知道了______。

【設計意圖:通過交流在活動過程中得到的經驗和方法,幫助歸納總結本課所學的本領,梳理本課學習過程和學習內容。】

3、談談設計製作電子小報與手繪小報的區別。

比一比:

設計製作電子小報與手繪小報的區別在於:

電子小報________

手繪小報________

教師進行總結歸納兩者的區別:電子小報快、整齊、易修改、不會畫也能製作,手繪小報不快、字寫不齊、難修改、需要一定的美術功底,但較隨心所欲。

【設計意圖:通過兩種製作板報的方法之間的比較,更深一步地瞭解他們的特性,幫助學生理解如何在實際生活中合理應用所學本領以及常用軟件的合理應用。】

4、小結

回顧與小結:

跟據小報製作的步驟,現在我們完成了幾步,下一次我們要完成什麼?

學生回答

教師總結語:

真想看看大家最終完成後的作品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xinxi/ymong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