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信息技術 >

淺談信息技術有效教學論文

淺談信息技術有效教學論文

摘要:有效教學是一種現代教學理念。有效教學關注的是學生的進步或發展。教師要確立以學生為主體地位,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思想。有效教學關注教學效益,教師要有時間與效益的觀念,教師在教學時既不能跟着感覺走,又不能簡單地把效益理解為“花最少的時間教最多的內容”。教學效益不同於生產效益,它不是取決於教師教多少內容,而是取決於單位時間內學生的學習結果與學習過程綜合考慮的結果。

淺談信息技術有效教學論文

關鍵詞:信息技術;有效教學;理念

中田分類號TP39 史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6708( 2010) 20-0068-01

在信息化社會的今天,迅速地篩選和獲取信息、準確地鑑別信息、創造性地加工和處理信息,將是所有社會成員應具備的。信息技術課是一門操作性很強的學科,不同於其他學科,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其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起到一個“導師”的作用。作為一名信息技術學科的任課教師,應不斷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努力改善現有的教學模式,做到真正的有效教學。

1、明確目的

國小信息技術課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瞭解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其應用對人類日常生活的深刻影響。通過信息技術課程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筆者認為在平時的教學中應該時刻牢記教學任務,在培養學生的技能的同時能夠靈活運用教材。

每個學校的情況不同,如果按部就班根據教材的內容很籠統地教學,容易出現“吃不飽”或“吃不夠”的現象。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材進行修改,刪除一些煩宂的內容,增加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內容,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只有學生感興趣的東西,才會較好地鑽研探究。

2、提高趣味性

興趣會成為學習的內驅力。在信息技術課教學中應該保持總是設法提高趣味性,使學生感到學習信息技術並不困難,自然地產生學習動力。例如,針對一年級國小生坐不住、厭煩單調的練習的特點,應在教學生熟悉和使用鍵盤時,不是把回車鍵、空白鍵、換檔鍵、光標鍵、退格鍵、功能鍵的作用一個一個地講給學生聽,而是讓學生玩拼圖、簡單加法、賽車等富有童趣的遊戲。學生在玩的過程中,不僅瞭解了這些按鍵的功能,會熟練地使用這些按鍵,而且體會到了學習計算機所帶來的樂趣。

3、引導自學

我們習慣上認為,教師“深挖洞”——講得越多、越細、越深、越透,學生學得就越快、越好,教師帶領學生“鑽山洞”,總比學生自己摸索要來得更快一些。事實上,這樣做容易造成學生思維的'惰性,學生成了被動的“啞巴”。

如在進行用自選圖形畫圖的教學時,只告訴學生自選圖形可通過“插人、圖片、自選圖形”的路徑找到,然後給出一幅用自選圖形嘶的圖,讓學生把它畫出來。學生通過改變圖形的大小、移動圖形的位置、給圖形填色和寫字、改變圖形的形式和方向等練習,較好地完成了任務。

4、互動互助

協作學習是一種通過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個體在一起,從事學習活動,互促學習,以提高學習成效的一種形式。協作學習要求學習者主動地尋求學習夥伴並共同探索問題。現在的大多數學生長期以來在以老師傳授灌輸知識為主的教學模式中,養成了過分依賴教師的壞習慣,一些學生競爭觀念薄弱,更缺乏團體意識,不善於協作。為培養學生的協作式學習的能力,在教學中可根據教學內容佈置階段性的作業,例如,在完成了《製作小板報》的練習後,可將任務的難度相應增加,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由小組共同完成一個小板報的設計任務。分組的目的便是促進學生學習中的交往與協作。這種交往與協作,不只是學習信息的交流與探討,更重要的是語言的表達、思想的溝通、性格“磨合”,進而導致學生組織能力、交往能力和獨立學習能力的養成,個性的發展,乃至集體主義觀念的培育。當然,採用這種教學方法時,作為教師,應主動、深入地參與到各學習小組中,進行及時地指導、幫助,讓學生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學習任務內容上,從而更有效地學習,儘量避免部分學生無事可做或做與本課學習無關的事情。

5、任務驅動

信息技術教學大綱中明確指出:知識及技能的傳授應以完成典型“任務”為主,確立了“任務驅動”的教學原則。這個原則突出了在“做”中“學”的思想。

現代教育引入了以計算機為主的信息技術教學手段,提出了以“超媒體”方式組織教學信息,以“任務驅動”組織教學過程的思想。“任務驅動”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法。建構主義教學設計原則強調:學生的學習活動必須與大的任務或問題相結合。以探索問題來引動和維持學習者學習興趣和動機。創建真實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帶着真實的任務學習。學生必須擁有學習的主動權,教師不斷地挑戰和激勵學生前進。目前,“任務驅動”教學法已經形成了“以任務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基本特徵。

6、有效評價

如何判斷教學行為是有效的。這要看學生是否學到了知識、提高了能力、豐富了情感體驗。但怎樣對其進行評價呢?通過考試可能可以考查出來一些問題,但是不是隻有考試這一種形式呢,考試又可以具有哪些形式呢?比如學習Word,可以通過讓學生完成一部海報作品來考查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同時安排一場作品鑑賞會,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讓學生學會自我評價和評價他人。信息技術課有效教學策略的探究在於學習效果能否讓學生的學習達到最優,在課堂中能否及時抓住學生學習中出現的主要問題,發現教學策略存在問題時能否及時做出調整。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為教師和學生都提供了一個更為廣闊的天地。作為一門新興學科,對信息技術課堂的研究將是一個長期的課題。作為一名信息技術教師,應不斷實踐、總結,找出更佳、更科學的教學方法與策略,努力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教學策略。為積極構建師生自由對話、同構共生的有效課堂貢獻自己的智慧與力量。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

[2]何克抗,信息技術與課程整.

[3]教育部,中國小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xinxi/dwjew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