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信息技術 >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論文(15篇)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論文(15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許多人都有過寫論文的經歷,對論文都不陌生吧,論文是對某些學術問題進行研究的手段。你寫論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論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論文(15篇)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論文1

1.正確看待高中信息化教學

20xx年至20xx年間,我市對50位高中信息技術教師進行了有關高中信息化教學應用的問卷調查,涉及到的問題都與目前教學改革下高中信息化教學方式的種種問題有關,50位老師的回答中,有20%認為授課方式基本可以接受,且對於未來的信息化教學充滿信心。40%的老師認為信息化教學目前普遍存在難點困惑,對於今後的信息化教學還需要不斷研究與探索,還有40%的老師普遍都傳達了對於信息化教學的不理解,對於在今後的授課方式中有效結合信息化教育基本都持否定態度。由此可見,目前高中信息化教學要真正做到與常規教學模式相結合還需要進行更多的改進與探索,對於高中信息化教學這種方式,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是否錯誤的估計了信息化教學的重要性與未來發展前景。信息化教學開始在國內被廣泛應用,信息技術課程的地位得到了有效確立,成為高中教學的重要手段。由於信息化教學的課程操作性與實踐性等特點,使其與常規教學方法相比顯得更加複雜多變,往往在教師的教程安排中會因信息化教學本身的難點而導致課程結構出現明顯問題,從而導致學生無法明確教學目標,使學生感到困惑與迷茫。這些都是信息化教學目前在國內高中教學實際應用中存在的短板。但是,在教育改革不斷推進的今天,只有與時俱進、不斷探索,我們才能為學生營造一個美好的未來。所以我們首先應該理性看待高中信息化教學,正視其在教學應用中的優缺點,努力的在實際教學中不斷探索更加有效地信息化教學方式。

2.正確利用信息化技術進行教學

科學教育出版社在信息化教學改革之初,就當下國內教育現狀與基本問題的探析中曾有過這麼一個案例:杭州某中學在新教材改革中被作為試點進行新教材的學習,分別在該中學開設了五個實驗班與十二個平行班,因新教程改革中對於信息化教學的安排,所以在每一個班級的教學中都進行了信息化教學的輔助教學模式。通過一個學期的學習與理解,觀察試點班級所有實驗班與平行班的期末成績,我們會發現並沒有預期中的那麼理想。成績較為優異的實驗班在期末成績上基本沒有變動,並沒有出現預期中,因新課程改革出現的信息化教學而得到學習成績有效提高的情況。反之學習成績稍稍落後的平行班中,期末成績均有提升,大有迎頭趕上的趨勢,多名在課堂表現活躍的同學成績都位列前茅,取得的很大的進步。從案例中可以直觀地觀察到,有效被調動起學習積極性的同學,以及主動了解並且掌握信息化技術對於自己學習成績重要性的同學,在本次的試點教學中都獲得學習成績的提高。信息化技術因其自身的優越性,在教學過程中是值得推廣與應用的,其應用於教學的方式也應該是貼合實際,並且以自身優勢為主,激發學生自身的學習積極性,以自身的技術特點幫助學生答疑解惑。作為課堂教學新模式,其本身更需要不斷地瞭解與適應課堂教學,更好的服務於學生,更有效的幫助學生,是未來信息化教學需要考慮的重點,是未來開創信息化教學新模式的重要因素。

3.開創主題式信息技術教學

主題式教學在很早以前就開始被廣泛應用到了課堂教學之中,在當下教程改革中,我校將主題式教學與信息技術教學相結合,通過一段時間的磨合與適應,充分利用了主題式教學的優點,並且發揮了信息技術教學的優勢,階段性的在本學期的教育情況上取得進步。例如,為響應教程改革中提到的信息技術教學,我校開始在高中各個班級中應用信息技術輔助課堂教學的新模式。在以往的教學中,學生普遍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自身因素,作為教育機構。我們在進行自身的加強與改善的同時,很難保障到每一個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在授課過程中,我將開創主題式信息技術教學應用到課堂之後,學生的學習情緒被調動起來,因為他們的每一個人都想更好的表現自己,都想得到老師的認可,故學習的積極性一直很高。首先以某一個教學內容為課程講解主題,輔助以信息技術在多媒體上將本次主題直觀的展現在學生面前,並且通過聲形並茂的講解為學生解開疑惑,對於學生的難點,老師會使用信息技術查閲出大量資料,然後依次進行講解。這樣的教學方式,將一節普通的授課變得豐富多彩,學生變成了主動的探索與求知。老師也不再侷限與獨自的授課方式,更在學生學習成績上做到了有效的幫助與提高。在信息技術教學上有所創新才能使其更好的服務學生、幫助學生。開創主題式信息化技術教學,是有效應用信息教學的新途徑。

4.結束語

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一定要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為主,用發展的眼光正確看待高中信息化教學,正確利用信息化技術進行教學,開創主題式信息技術教學,並且將這三種方式融入到日常的授課中,互相配合,相互結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模式也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通過點帶動面,讓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效率進一步提高。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論文2

1信息技術讓教師在音樂教學上游刃有餘

1.1信息技術成為教師的得力助手

信息技術與高中音樂教學相結合,教師通過現代信息技術課前備案,優化了教學結構,將高中音樂教學引入一個全新的模式當中,順應了時代的發展,教師的創新教學思維和理念得到不斷地提升,通過掌握最先進的信息技術推動了音樂教學的進步,培養了學生在音樂上發現美、感悟美的能力。

1.2信息技術讓教師緊跟時代的步伐

高中音樂教師要想通過信息技術完成音樂教學,首先要對信息技術能夠熟練地操作,計算機基礎知識要能夠熟練地掌握,能夠熟練使用一些音樂教學軟件,這樣才能將信息技術與高中音樂教學完美地結合起來,信息技術不但影響着學生,也是對教師的一種考驗,因為信息技術的力量無窮無盡,我們所掌握的只是鳳毛麟角,因此,教師在運用信息技術時要有創新精神,緊跟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才能不斷完善教學課程,提高教學質量。

2信息技術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特色應用

多媒體作為信息技術的一個產物,在高中音樂教學的應用,很好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熱情,而且多媒體教學讓教師獲取知識更加簡單,內容更加豐富,同時也節省了時間。新課程改革與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讓多媒體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2.1多媒體在音樂教學中的必要性

通過多媒體技術製作出的多媒體音樂教學軟件,運用視頻放映、模擬分析、情景再現的方法,將動畫、圖片、音樂符號、聲音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並且讓學生能夠直觀地感受音樂課堂的魅力,讓學生投入其中,讓學生對音樂課程產生濃厚的興趣。憑藉多媒體技術可以利用電腦上的豐富的網絡資源,讓音樂教學的信息量更加豐富多彩,學生在接受音樂課的基礎知識的同時,擴展了學生賞析音樂作品的深度和廣度。多媒體教學讓傳統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方法不斷地創新和簡化,使高中音樂教學具有極強的吸引力,提高學生的興趣、學習效率。

2.1.1多媒體對高中音樂教學的輔助作用成為激發學生學習

興趣的捷徑無論學習什麼,興趣是最重要的,高中音樂學科在所有學科中是不佔主要地位的,高中生將大部分時間投入到了文化課的學習當中,這讓高中音樂學科在高中教學課程中成為了一種擺設,沒有了實際意義,這是教學的缺陷。讓高中生成為了學習的工具,這絕對不是我們想要看到的,所以,我們必須找到更好的學習方法讓高中生能夠全面的發展。信息時代的到來讓我們看到了曙光。多媒體信息技術在高中音樂教學的作用讓我們切實地感覺到信息技術能夠幫助我們完成這一目標,是教學模式的創新。多媒體教學的應用可以有效地擺脱教師以自我為中心的單一教學方式,讓多媒體成為高中音樂教師的輔助工具,不再是隻有教師呆板講解的課堂,不再是教師一個人在講台上對着黑板寫寫畫畫,取而代之的是聲情並茂的音樂課堂,使很難理解的音樂知識更加的直觀,那麼,高中生對於音樂課的學習就會變的積極,學習音樂的熱情自然就會高漲。

2.1.2多媒體成為教師或許更多音樂知識的工具

對於目前的教學情況和音樂知識的普及,各個學校所做的工作都是不足的,就高中學校圖書館內音樂書籍、音樂家、歌曲作品的資料都是非常匱乏的。當信息技術與高中音樂教學相結合的時候,這些問題都已經被解決,現在豐富多彩的網絡資源,更好地解決了所面臨的問題,通過多媒體可以欣賞到世界各地著名音樂家的作品,通過網絡下載使得許多的音樂課件擺脱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解決了技術難題,節省了大量的時間、人力、物力,高中音樂教師則可以拿出更多的時間去鑽研和研究教學方法,另一方面,通過多媒體教學,高中學生能夠聽到更準確發音的歌曲,不用老師經常自己去表演,減輕了教師的壓力,有利於學生更好的進步。信息技術的普及,高中學生也可以自己通過互聯網獲取更多的音樂資訊,加深所學的知識。

2.1.3多媒體信息技術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通過多媒體信息技術創建信息資源庫,學生在自己學習的過程中,對於他們所需要的材料可以有選擇地去查看,在上課之前學生已經自主地掌握了音樂形象的各個特徵,並且通過學生之間互相交流,讓學生拓展了音樂方面的知識,為音樂作品的賞析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另一方面學生賞析音樂作品不會一味地固定在教師設置的語言和圖畫上的,高中生對於音樂作品是被動的,但是讓他們去想象,去賞析,又是主動、自由的,高中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多媒體豐富多彩的音樂內容聽音樂,然後通過自己的感受去理解音樂的思想感情,讓學生有了更廣闊的四維空間,以便可以對音樂作品做出更正確的客觀評價。另外,教師根據學生在學習中反饋的內容隨時改變自己的教學內容、改進學習方法,這樣的學習更加顯示了學生獨立學習能力,讓學生對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

2.2多媒體輔助音樂教學需要注意的問題

任何事情都是有兩面性的,信息技術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好處是相當多的,但是肯定也會存在一些問題,為了讓信息技術能夠更加完美的與高中音樂教學融合,我們必須要知道它在音樂教學中還存在哪些問題,只有把問題和不足解決,才能夠讓信息技術為我們所用,發揮信息技術的更大優勢。首先,信息技術對於高中音樂教學來説只是一種輔助工具,不能完全地依賴於多媒體,如果這樣,教師就會被閒置出來,只是運用多媒體去教學而忽視了老師與學生之間最基本的語言交流,把學生的思維限制在多媒體情境中。教師如果是為了方便而去使用多媒體,形成依賴心理而沒有了特色的音樂教學。第二個方面,信息技術的發展將音樂教學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打破了傳統的音樂教育的時間、空間的束縛,讓教師和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充分地調動起來,但是在多媒體運用到音樂教育當中,是為了輔助教育,而不是完全由它掌控,還需要教師做主體地位,不能夠把多媒體教學看成是萬能的,音樂教育實際上是以情動人的情感教育,音樂教師的投入是非常重要的,教師的情緒表達對於學生有着引導、啟發的作用。明白這兩點就能夠將多媒體的輔助教學作用充分地展現出來,從而將信息技術在高中音樂教育中的作用充分地發揮出來。

3結語

信息技術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特色應用,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信息技術通過多媒體在高中音樂教學的輔助作用,打破了時間、空間的束縛。信息技術已成為現代教育模式不可缺少的教學工具,在音樂教學中的特色運用,是音樂教學課堂上的一次現代化革命。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論文3

[論文摘要]:項目教學法體現了“以項目為主線,以教師為引導,以學生為主體”的特徵,越來越受到高中信息技術教師的青睞。詳細地介紹了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在教學中運用項目教學法時應遵循確定項目內容、制訂和實施項目計劃、評估項目內容三個步驟,並告誡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在運用項目教學法時要避免項目教學法的濫用、項目評價片面性、單一學科的項目教學。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項目教學法

項目教學法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獨立地完成項目的信息收集、方案設計、項目設施和項目評價等各個環節的教學方法。項目教學中真正體現了“以項目為主線,以教師為引導,以學生為主體”的特徵,能夠使學生體驗到完成項目的艱辛和樂趣,培養了學生主動參與和自主創新的興趣。因此,越來越多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在課堂中運用項目教學法。

一、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項目教學法實施步驟

(一)確定項目內容

項目要生活化。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在設置項目任務時不要為了追求新奇而虛構教學情境,而是要儘可能地接近學生的日常生活,只有這樣才能引起學生的共鳴和探索慾望,使學生自主自覺地投入到項目中去。

項目要整體性。項目教學法目的是要考查學生能否掌握教師講授的絕大多數知識和技能,能否系統地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能否融會貫通和舉一反三。因此,高中信息教師在設置項目任務時候,要儘可能地涵括學生所學的多數知識和技能,這樣才能促進全面吸收“精神食糧”,才能促進學生全面的發展。

項目要開放性。教師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杜絕出現干預和控制學生的情況出現,而要鼓勵學生採用多種途徑或方法完成項目,鼓勵學生多思考、多動手,鼓勵學生打破常規獨闢蹊徑。

(二)制訂和實施項目計劃

好的項目計劃是項目成功的前提。鑑於學生知識和技能方面的欠缺,教師要積極關注學生制訂和實施項目計劃,並給予相應的指導。高中信息技術教師要指導項目小組注意以下兩點:第一,計劃要全面。學生項目小組制訂計劃時要呼籲小組成員全員參與,呼籲小組成員開動頭腦儘可能地考慮到項目所有的細節和影響因素,儘可能地集思廣益發揮集體智慧的;第二,計劃要落實。任何計劃都需要執行力,學生項目小組組長要根據成員的個性特徵、知識掌握水平和個人興趣愛好等因素合理地分配任務,並規定完成任務的期限,儘可能地挖掘每個小組成員的能力,督促他們不打折扣地完成任務,要堅決杜絕推諉、扯皮和“搭便車”現象出現。只有這樣項目計劃被周詳地制訂被全力地執行,項目教學法才能獲得成功。

(三)評估項目內容

第一,組建項目評估小組。根據項目大小和難易程度,組成以高中信息技術教師為主的由其他學科教師和部分學生代表參與的項目評估組;第二,項目評估小組根據客觀、科學和公正原則,綜合評價各個項目小組提交方案的創新性和實用性,綜合評價實施過程中是否規範,並編寫項目評估報告;第三,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在班內宣讀項目評估報告,點評各個項目小組項目任務完成狀況,督促各個項目小組根據教師的點評、組員的反思和改進意見,提交項目反饋報告。

二、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項目教學法注意事項

(一)避免項目教學法的濫用

雖然項目教學法有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探索等眾多優點,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中有很多教學內容比較適合運用項目教學法,但是高中信息技術教師不能在整個課程內容中都運用項目教學法,這樣就會把學生侷限於固定的學習套路,會抑制學生學習積極性。“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告誡高中信息技術教師不能“一招吃天下”, 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特定的教學情境靈活地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

(二)避免項目評價片面性

有些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只對項目完成的結果進行評價,而忽略項目完成的艱辛過程;只嘖嘖稱讚完成狀況良好的項目成果,而忽略不太成功的項目成果;只評價項目小組的整體狀況,而忽略項目小組成員的個體差異;評價形式只限於“有聲語言”,而忽略握手、摸頭和擁抱等“無聲語言”;評價只限於教師評價學生,而忽略了學生間互評、師生間互評和自我評價等評價渠道。因此,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儘量從各個角度多方位地多層次地評價項目任務和項目成員。

(三)避免單一學科的項目教學

很多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在運用項目教學時,把項目任務的設置侷限於本課程內,很少考慮到多學科間的聯繫,很少考慮到學生全面發展。現實生活是複雜多樣的,如此單學科的項目即使完成狀況良好也無法解決複雜的現實問題。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了提升應對現實難題的能力,高中信息技術教師應嘗試設置出以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為主的有機結合其他學科知識和技能的項目任務,這樣既能完美地完成高中信息技術的教學目標,又能兼顧其他學科知識和技能的識記和掌握,無形中增強了學生不同學科知識和技能的融合度,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參考文獻]:

[2]李俊梅.項目教學法在電路分析與應用課程中的實踐與思考[J].北京: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xx.(發佈時間:20xx-04-18)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論文4

合成課程是以人為核心,重視學生思維、情感及行動上的融合,着重培養學生實現自我價值的能力,最終的目標是培養“完整的人”,即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培養能適應社會需要的人,培養具有獨立人格和創造力、能適應時代變化的人。

一、合成課程視角下的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特點

1.師生共同參與,共同承擔責任

傳統教學是以老師為主導的灌輸型教學模式,學生只是知識被動的接受者,教學內容被老師限定死了,最後的作業也是一樣,學生的能動性大打折扣。和諧的信息課堂不應只是教師單方面的參與,學生也要儘可能地參與進來。課程的每一組成部分都應該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這是合成課程的要求,也是師生共同的責任。師生雙方積極配合、主動探究,從問題出發,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也是新課標對課堂的要求。

2.重視學生思維、情感及行動的融合

由於信息技術教材知識點清晰,對操作有明確要求,在教學中教師往往很容易偏重於技能的訓練而忽視對學生情感及價值觀的培養。信息技術課程相比於其他課程,有先天的實踐優勢,大量的新理念、新思想充斥着學生的大腦,只要善於挖掘,其中還包含了情感的教育。因此,教師必須要重視學生思維、情感及行動的融合。

3.課堂內容要與學生生活高度相關

當前高中信息技術的教材內容繁雜,其中部分內容偏難,比如有關編程的內容,學生學習起來不容易理解。再加上信息技術這門課不作為大學聯考科目,學生本身對其缺乏興趣,要想吸引學生興趣,在高中階段,教師可引導學生學習一些更實用、更貼近生活的計算機處理技術。

4.最終目標要培養“完整的人”

合成課程的目標是要培養“完整的人”,這是一種理想的教育目標,但是,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儘可能考慮到這個目標。合成課程要讓學生在教學進程中得到成長,而不是傳統模式中簡單的知識堆積。信息技術課作為一門工具性課程,可以補充學生的知識體系,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完善學生的人格魅力。

二、合成課程視角下的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實施策略

1.將信息技術課程與其他課程緊密聯繫

從合成課程的角度來講,信息技術課程不能單一存在,應當與其他課程整合起來,成為師生日常學習的重要工具。通過不同課程之間的聯繫,讓學生能夠很好地運用平時所學知識,不僅能加深學生對學科知識的理解,而且可以學以致用。

2.設計貼近實際的課堂作業

信息技術課程中,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可以很好地檢驗學生的學習情況。因此,教師在設計課堂作業時,要儘可能與學生生活實際相一致,建立生活與信息技術學科之間的聯繫。這種形式的作業,不僅可以加強學生對信息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而且能鍛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信息技術教學中滲透着德育

信息技術學科中並不缺少愛國主義等德育內容,只要教師平時能夠對學科知識有足夠的瞭解,恰如其分地開展德育,就能夠起到很不錯的效果。比如,教師可以進行有關網絡虛擬世界道德標準的討論,通過不同形式的活動進行談論、辯論,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進來,將德育滲透到信息技術教學中來,以此來提高學生的精神品質。

4.設計豐富的教學情境

在實際的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應該精心設計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有效教學情境,讓學生能從中體驗到創造的樂趣。在情境教學中還可以分小組進行團隊學習,讓團隊裏的每個人承擔不同的任務,最後進行全班範圍內的評價,這種方式的教學更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主動學了,效率自然就高了。總之,教師應當從合成課程的視角出發,根據其特點,進行鍼對性的策略研究,不斷創新,使高中信息技術的教學成為真正以學生為主體,師生共同參與,重視思維、情感與行動的融合,培養“完整的人”的過程。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論文5

新課改要求在教學中不僅僅要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更要注重學生的綜合能力,這樣學生才能全面發展,社會才能進步。不論是信息技術,還是地理教學,其目的都是促進社會發展。因此,將二者整合具有其重要的意義。本文將從促進信息技術與地理教學的必要性入手,具體探討如何將二者有效結合起來,以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促進信息技術和社會的發展。

1.將信息技術應用在高中地理教學的意義

1.1有利於引發學生對地理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

傳統的教學使學生將所學的知識與自身生活經驗相結合起來,只能通過想象對知識加以理解,這樣枯燥的學習只能使學生失去學習地理的興趣。地理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夠將重難點知識簡化,創設地理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1.2有利於將抽象的地理知識形象化

高中地理理論知識較深入,大多是文字描述。地理本身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但書本上的知識理論性較強,知識太抽象,學生難以理解。因此,將信息技術運用到地理教學中,能夠將原本抽象且難以理解的知識生動形象地呈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不僅僅學會知識,更懂得如何真正地將這些知識合理的運用在具體實踐中。

1.3有利於將可持續發展觀念落實到具體教學中

高中地理課本內容主要是圍繞人地協調的理念而展開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明白技術運用的真正目的,並通過對地理知識的深入掌握,能夠從中領悟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1.4有利於培養學生分析能力

地理知識的學習不僅僅是對知識的理解,更多的是通過對知識的學習從而學會分析知識,解決現實問題。信息技術的實際應用,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能從中明白知識所帶來的真正的意義。

2.如何有效地將信息技術應用在高中地理教學中

2.1將多媒體與地理教學有效結合

絕大部分的高中地理教學方式都是通過老師的講述從而獲得理論知識。但是這樣只能使學生產生厭煩情緒。必須將多媒體運用到地理教學中,使原本抽象的知識形象具體化,簡單易懂,學生才能夠深入掌握地理知識,對地理學科真正地產生興趣。多媒體包括很多方式,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課程內容採取不同的方式,這樣既能夠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也能夠給學生帶來學習上的新鮮感。比如,在講到人地關係的矛盾時,可以考慮給學生播放一些由於人地關係不協調導致的一些災害,在觀看視屏的過程中引發學生的思考,對接下來的人地關係知識產生興趣,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2.2有效地對地理教師的信息技術和教學方式的專業化進行培訓

科學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一個新技術的出現伴隨着另一個新的技術的產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運用的信息技術遠遠落後於新興的科學技術。在教學中,學生是主體。教師首先要轉變以往傳統的教學觀念,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新的教學理念。教師只有樹立科學合理的教學理念才能夠實現信息技術在地理教學中的運用。學校要注重對教師的信息技能的培訓,讓教師在培訓中真正學到新的技能,學會新的方法,並將所學方法和技能有效地展示在課堂中。在實際生活中,教師要細緻觀察學生感興趣的地理內容,多渠道地蒐集相關知識,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教師要積極思考怎樣將抽象深奧的地理知識轉變為簡單易懂的並具有一定吸引力的知識,讓學生在課堂上快樂地學習,輕鬆地學習。同時教師要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方式,使自己的教學理念跟上時代的步伐,滿足當代社會高*政治教學的需要。

2.3促進學習資源有效合理地共享

高中地理教材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夠將原本枯燥的文字和圖片通過音頻或視屏生動形象地展示出來。通過網絡工具,實現互動式教學。在網絡上創建一個分享平台,教師可以將自己的地理教學心得體會分享在網絡上,或者錄製微課,讓教師之間實現教學上的互動,互相學習教學方式,教學工具的運用等。結語綜上所述,我們在高中地理教學中,要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促進地理教學的發展。應注重培養學生結合自身的生活實際和經驗去學習地理課本知識的能力,系統深入地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做到理論聯繫實際,更好地實現地理教學目的。將理論與信息技術相結合的方法,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在學習中的參與度,促進自主學習,發揮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作用,能夠對社會生活實際提出自己的見解與解決辦法;這也能夠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遇到問題能夠自我思考,把書本知識轉化為自己的知識,促進自己全面發展,實現自我發展與社會發展相統一。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論文6

摘要:高中語文教學科目是高中最為重要的教學科目之一,高中語文教師應當要充分意識到提升自身語文教學方式的重要性。信息技術是當前最為現今的科學技術之一,高中語文教師應當將之應用至語文教學中去,從而提升語文教學質量。就此本文結合實際,淺談信息技術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信息技術;高中;語文

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當前我國信息技術已經發展成熟。將信息技術應用至社會中的各個領域已經成為歷史發展的必然,現今我國高中語文教師們應當知曉,傳統的高中語文教學方式已經難以滿足當代高中語文教學的要求了。因此教師們要意識到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關係,要投入精力將高中語文教學科目充分應用至高中語文教學中,從而讓高中學生們的語文成績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1信息技術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優勢

1.1可以激發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高中階段的學生是一羣有興趣驅動學習的羣體,因此高中語文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的時候應當要注重學生學習積極興趣的激發工作。然而傳統的高中語文教學方式是基於應試教育而誕生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將高中學生置於課堂被動位置,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難以得到釋放,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自然難以得到提升。信息技術教學方式充分迎合了學生心理,其擁有的視頻和圖片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1.2可以進行重點難點突破。高中語文教學科目是一門較為繁雜的教學科目,在高中語文教學教材中自然是擁有一些比較困難的教學知識點[1]。這些教學知識點採用傳統的,以填鴨式教學為主的教學方式會讓高中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因此,當前我國高中語文教師應當要尋求新的語文教學方式進行教學,信息技術教學方式擁有許多教學資料作為補充,並且可以讓高中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產生學習的信心,能夠充分解決高中語文教學教材中的教學難點。因此,高中語文教師應當要將之應用至語文教學中去。

2信息技術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問題

雖然信息技術應用至高中語文教學中有着諸多的優點,但是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許多高中語文教師犯下了諸多的錯誤[2]。第一,一些高中語文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並不強,他們所製作的教學課件存在着諸多的問題,從而影響教學質量的提升。第二,許多高中語文教師對於信息技術教學的依賴性過重,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忽視了信息技術的使用時機,導致教學質量下降。第三,過於依賴信息技術教學導致高中學生的創造力受到了影響。

3信息技術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途徑

3.1注重教學課件製作工作。當前高中語文教師應當要認識到想要充分發揮出信息技術教學方式的作用就應當要充分重視教學課件的製作工作[3]。在具體的製作過程中,高中語文教師應當在課前充分閲讀和解析所教授的語文知識點,然後利用信息技術尋找與之相關的材料,然後結合書本和所蒐集的材料製作教學課件,進而讓課件的質量得到提升。在製作教學課件的時候,高中語文教師應當要做到充分迎合書本教材,不能脱離書本知識,以免影響教學質量。

3.2要將傳統教學方式和信息技術教學相結合。現今高中語文教師們在使用信息技術教學方式進行語文教學的時候應當要充分意識到不能對於信息技術教學方式過於依賴。教師要將信息技術和傳統的語文教學方式相互結合進行教學。例如:教師在教學學生詩詞的時候,就應當要用傳統的語文教學方式向學生講解詩詞的表意。然後使用信息技術向學生講解詩詞所描述的景象、思想等等,這種傳統教學方式和信息技術相互集合的教學手段可以讓高中學生充分理解詩詞的內涵。

3.3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是高中語文教學科目的教學目標之一。傳統的高中語文教學方式對於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是缺失的,信息技術的出現為高中語文教師提供了一套新的創造能力培養方式[4]。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高中語文教師應當要利用多媒體教學中的圖片、視頻和音樂為學生去搭建教學情境。讓學生根據教學情境去放飛自身的思維,從而在充分理解文章內涵的同時理解文章的內容。在利用信息技術培育學生創造能力的時候,教師也應當要注意剋制使用信息技術。

4結語

綜上所述,隨着時代的發展,現今高中語文教師應當要認識到信息技術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和傳統語文教學方式侷限性。教師要投入精力至高中語文教學方式的改革工作中,要將信息技術充分應用至高中語文教學中去,教師要注重教學課件製作工作,要將傳統教學方式和信息技術教學相結合,要注重培養學生創造能力,從而讓高中學生的語文成績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隋玉潔,張寶國.淺談信息技術與高中語文教學的整合[J].現代閲讀(教育版),20xx(04)

[2]陳美玲.信息技術與高中語文教學[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xx(31).

[3]楊麗萍.高中語文教學信息化改革研究[J].亞太教育,20xx(21).

[4]賈豔冰.基於微學習的高中語文教學路徑思考[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xx(15).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論文7

摘要:隨着當今社會科技水平的迅猛發展,信息技術已廣泛應用於社會各個領域當中,為了在高中普及信息技術知識,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掌握水平,信息技術已成為高中單獨開設的一門必修學科。本文從新課程標準入手,結合教學工作實踐,分析了高中信息技術教育教學方面存在的問題,並探討了如何完善信息技術教學的對策。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學;教學模式;反思

1信息技術教學的產生與發展

當今社會的發展實際上是信息技術水平的發展,各式各樣的電子產品逐漸融入我們的生活,成為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信息技術教育日益重要,開設課目順理成章,培養熟練掌握新興科技能力的人才是當前信息技術教育的重中之重。信息技術教學是一門新興學科,課堂教學模式多種多樣,尚未形成成熟固定的教學體系,教師在該課程的教學實踐中無章可循,仍然處於探索階段。此間利弊眾説紛紜,雖然課程教授不必循規蹈矩,但是在未知道路摸索前進難免會出現偏差。關鍵是教師如何把握,優勢作用發揮得當,就會使高中的信息技術教學更加充滿生機和活力。新課改中明確提出高中信息技術教育的目的旨在提升學生的綜合信息素養,以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高中信息技術已經成為一門必修課程,成為會考學科。但信息技術的實際教學當中存在着諸多問題,為教師教學設立了重重難關,如何有效解決這些問題是信息技術教學是否能學以致用的關鍵。

2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高中信息技術教育有別於其他早已成型的傳統學科,是一項面向未來的現代化教育學科,是處於發展中的學科。尤其在我國,信息技術學科就像未經雕琢的璞玉一樣光芒內斂,需要精心雕琢才能光芒萬丈。

2.1教學體系不完善:在我國,由於信息技術課程開設時間不長,這一新興學科在教研方面明顯落後於西方發達國家,尚未能形成適合本學科特點的完整教學體系。這一學科的師資力量也過於單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套用其它學科教學模式的現象十分普遍。舊有的教學模式很難滿足信息技術學科教學的要求,也無法適應其過快的發展速度,種種矛盾嚴重影響了該學科教學質量和發展速度。目前高中信息技術教育模式的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2.2學生知識水平存在差異:信息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各種高新科技產品的更新換代過於頻繁,這使得信息技術教材不斷更換,但始終不可能與信息技術的發展同步,導致學生獲得得教學信息相對滯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的發展一路高歌猛進,人民生活水平水漲船高,家中有電腦,兜中有手機早已不是什麼稀奇事。當代的高中生或多或少都接觸過多年的科技產品,但由於都是日常生活中的接觸,沒有正規的理念和系統的學習,學生的技術水平參差不齊,教材中的一些內容有的學生早已經熟練掌握,一些學生又從未接觸過,面對這樣的現狀,信息技術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學生的知識水平現狀,準確地把握各階段教學內容,把握知識的廣度和深度。

2.3學生學習缺乏主動性:被學生認知的時間短、普及快是信息技術教學的重要特點,高中學生對新鮮事物的理解和接受最快,剛一接觸這門學科,興趣油然而增。但是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學生的表現卻會令老師大失所望,大部分學生對電腦的印象始終停留在娛樂上,真正去學習系統的信息知識和規範化操作時,新鮮感過後便興趣大減。信息技術作為一門會考科目,不能引起學生的重視,相當一部分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學習興趣不濃厚,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

3加強教師教研,提高教學水平

3.1教師水平的高低是影響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目前,多數高中的信息技術課程都是由師範類計算機專業本科生擔任教師,儘管他們受過系統的信息技術教育、具有較強的專業技能,但幾乎都是教學經驗很少的年輕教師,且沒有固定成型的教學模式供他們借鑑,所以他們只能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和感悟,其難度可想而知。新課程培訓在新課改中起着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對此,各級教育部門應對他們進行系統的培訓活動。教師應藉此機會借鑑其他學科成功的教學模式,探索適合自己學科的模式。學校方面應採用以老帶新的方式,條件許可的可以結合本校實際情況編寫校本課程、組織優質課等多種教研方式,努力探索適合各校信息技術課教學的模式。

3.2聯繫理論知識,重視生活實踐:信息技術教學的出現和發展衝擊着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工具的單向的、灌輸式的課程教學模式。信息技術課是一門知識性與技能性相輔相成的工具課程。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應強調研究性、自主性和協作性。課程的`目的不止是要教會學生學習一門技術,而且要讓學生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進一步利用這門技術。

信息技術教學具有形象、直觀、趣味、多樣等許多特點,對沿襲多年的“一言堂”教學模式是一次重大突破。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優勢,轉變教育思想,嘗試創新教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堅持以素質教育為本,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培養多方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論文8

一、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轉型的必然性

1.網絡技術的發展為信息技術教學創造多元化的教學模式。

高中信息技術以基礎性和實用性為特徵,因此對學生的操作能力和信息思維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相比傳統教學模式而言,網絡資源的出現為課堂教學提供了更加充分的教學資源和學習渠道,使得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與實際案例的關聯性得到提升。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基礎技能的培訓平台,基於該課程對社會各領域的關聯性,網絡技術與信息技術教學的轉型相互依存,通過網絡渠道可以實現教學模式的多樣化改革,從該角度出發,網絡環境為信息技術教學提供了真實的教學素材,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採用實In-ternet網絡,打造開放式教學環境,使得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

2.數字化數據庫的建設是信息技術教學轉型的基石。

新形勢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改革方向必須符合當今的時代背景,即將高中基礎教育的思想意識與大數據發展趨勢相接軌,將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打造成具有實際應用價值並且具有豐富教學資源的實用型課堂。數字化數據庫的建設與信息技術教學轉型密不可分,雖然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所涵蓋的數據資源相對較少,然而對數字化概念的培養對學生後學大數據思維的發展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只有以數字化為基礎的教學平台上,才能打造出集實用性與多元化、現代化於一體的信息技術教學模式。

二、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轉型策略

1.教學一體化平台建設。

由於信息技術教學本身具有較強的理論化特徵,傳統教學模式體現出了典型的封閉型和單一化特徵。以網絡技術為基礎,打造一體化教學平台成為新時期信息技術教學轉型的首要任務。如果從教學資源的選擇、教學進度的統籌、教學模式的評估以及學生反饋信息等各環節通過網絡環境以動態的形式呈現出來,構成新型一體化教學體系,必將為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轉型提供創新型思路,為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注入現代化元素。一體化教學平台的建設包括信息資源的統一管理、利用等流程,譬如學校可以利用網絡平台,將教學任務和學習安排以數據資源的形式存放在學校信息技術教學數據庫內,在教學過程中,可以依託網絡環境進行資源檢索利用。此外,一體化教學平台也包括教學成果的反饋與評估,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進展,通過學校統一平台進行自主學習與檢測,很大程度上減小了傳統教學的週期。該環節也是一體化教學平台的評估階段,學校在局域網技術的支持下,打造學校內部教學成果動態公示系統,以便教師對自己教學模式的反思與調整,顯然從教學資源的統籌利用、學習反饋以及教學模式的反思等諸多環節實現了一體化模式,為信息技術教學轉型提供新趨勢。

2.以局域網為基礎打造“空中課堂”模式。

信息時代的發展使得高中信息技術的“教”與“學”具有多元化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以網絡技術為背景的多種虛擬模式成為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新趨勢。其中“空中課堂”的構建在學校節省教學資源、提升教學效率上具有顯著成效。“空中課堂”是以學校大數據庫為基礎,將不同學習資源以電子版課堂的方式呈現出來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即學生在學習內容的選擇上具有更大的自由度,對於相同內容的教學素材可以通過不同的教師進行講解,學生根據自己的思維方式選擇恰當教學資源。顯然這種新型模式也促進了教師對教學技能的競爭意識。採用局域網絡技術構建以學校為框架的校內網路“空中課堂”必將成為信息化社會提升信息處理效率的必然途徑。

三、結語

隨着網絡技術的不斷普及,對信息資源的加工技能逐漸成熟,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模式的探究成為新時期人才培養的核心環節。因此以網絡技術為基礎的一體化教學平台建設、新型“空中課堂”模式是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轉型的重點,這種新型教學模式以學校數字化數據庫的建設為前提,對學校提升教學效率、節約教學成本起到關鍵作用。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論文9

摘要:提高課堂效率,打造高效課堂是新課改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要面對的一個重要課題,需要教師優化教學過程,細化教學環節,其中教學內容的選擇和優化對於完成教學提高教學效率有重要的影響。文章從培養信息素質,體現“宗旨”;重視教材的作用,重“掌握”;貼近學生生活,滲透“應用”等方面詳細論。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學內容;選擇與優化;

當前的高中課程教學要求要以“三個面向”為指引,結合時代需求開展有效的教育教學活動,切實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其中,高中信息技術的重要性更加凸顯。因為當今社會是信息時代,信息技術不僅僅是一項技術,也是學生應該具備的一項技能。而且,這項技術發展和更新的速度飛快,需要把課程和現實需求密切結合起來,進一步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但是從現實來看,高中信息技術學科教學面臨着一些困難,例如教師相對短缺,任教班級較多,課時相對較少但教學內容很多,在教學過程中因為是非大學聯考升學科目,學生專注度不夠,學習積極性差等一系列問題是較為普遍的。因此,結合新時代教育的發展方向和學生的現實需求,非常有必要針對當前的問題採取有效的措施,尤其是課時緊張帶來的一系列問題,需要廣大信息技術教師重新審視教學,細化教學環節。我認為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就是合理選擇並且優化教學內容,這對於提高教學的有效性、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以及順利完成教學任務都有很大的幫助。

一、培養信息素質,體現“宗旨”

在20xx年,高中階段的學科教學要以立德樹人為目標,培養學生學科素養的説法就被提出來。學科素養是以個人發展和終身學習為主體的能力,對於信息技術學科來説,21世紀作為信息時代,信息素養就是學生的必備素養。據此,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要結合課程標準的要求,把“信息意識”“計算思維”“數字化學習與創新”“信息社會責任”四方面的素養落實到日常教學中去,既能夠體現知識的獲得,更要重視學生內在綜合能力的提升。在內容的選擇上也要以此為依據進行合理、科學的選擇,把有效和高效有機結合起來。例如在讓學生理解Microsoft word這一辦公最常用的軟件的特點和優勢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辨別,我找到類似的軟件Office與之對比讓學生自學它們的相同點及不同點。更直觀地給學生呈現學習的內容,讓學生在實際體會中來理解知識,也能夠使學生更容易掌握和運用知識,無形中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二、重視教材的作用,重“掌握”

新課改下的教材目前呈現一標多本的趨勢,各地在教材使用上可以有一定的靈活性,所以教材的主要作用就是輔助教學、輔助學習但是不能夠完全死板地教教材,而是要學會整合相關資源,結合我們所面對的學生實際,呈現最適合他們的學習內容。要以信息技術學科的課程標準為指南,全面、恰當地解讀課標,在此基礎上應用教材,切實發揮教材的作用。同時,也可以鼓勵學生利用網絡資源和説明書等相關信息的學習,達到創新學習的目標。

三、貼近學生生活,滲透“應用”

我們學習的很多內容都來源於生活,和生活有着密切的聯繫,信息技術學科也是如此。廣大教師可以結合當前應用較為普遍的一些技術或者知識,鼓勵學生在生活中應用或者嘗試,不僅能豐富教學內容,也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與遠方親人進行視頻是信息技術很普通的一個應用,對於沒有用過電腦或者智能手機的年齡大的人來説,這是一個新鮮事物。信息技術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家庭的周圍推廣這一技術,讓學生體驗收穫的成就感的同時,也能夠加深對於所學知識的認知。

三、捕捉意外,演繹精彩重“聯學”

教學需要有預設,這是必要的,而且教學預設是提高教學有效性的前提。課堂生成是有效教學的有機組成,教學預設要保全生成,並給意外生成留有空間。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於抓住契機,及時捕捉並靈活利用課堂生成資源,進行恰當的評價和引導,有效地促使課堂教學生成和學生的發展,讓課堂教學充滿活力。這些動態生成的意外或許會擾亂教學節奏。作為教師,只要有意識地、創新性地利用好這些意外,信息技術課堂就能煥發出新的活力。例如有一次講“數據管理技術”,我正準備讓學生按要求篩選數據,有一位學生舉手,大聲説:“我做到了,我做到了!”學生都投去了好奇和懷疑的目光。於是,我請那位學生演示,原來他按要求將表格中的其他內容都刪了。於是,我問:“你們認為這樣做是不是真正滿足了要求?大家按小組討論一下。”沒想到學生非常踴躍地發言,課堂氣氛空前活躍。

新課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進行,在這樣的背景下,教學不再是完全預設的,而是不斷生成的,課堂是一個充滿活力的生命整體,處處藴含着矛盾,生成與預設之間的平衡與突破,是一個永恆的主題,也需要生成。預設體現對文本的尊重,生成則體現對學生的尊重;預設體現教學的計劃和封閉性,生成則體現教學的動態性和開放性。

教師通過合理設計、生動引導,有效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課堂上近70%的時間是學生的閲讀、思考、體驗、反思活動,他們及時得知自己的學習成效,在不斷學習中深化認識。教師通過網絡即時反饋,準確捕捉到學生個性化的問題,不僅從方法上及時給予學生指導,而且通過即時反饋,積極、正面地評價學生。學生在不斷的成功中強化自我肯定感及進一步提升的願望。師生在持續的互動中形成了良好的課堂氛圍。

丹尼爾·平克在《全新思維》一書中寫道:未來將屬於那些擁有與眾不同思維的人!信息技術學習從基於關鍵詞由於高階思維的轉型,是技術發展之必然,教育發展之必然,也是社會發展之必然。

總之,新課改下的信息技術學科教學需要結合學生實際和學科特點進行更加科學的設計,作為教師來説要結合素質教育的發展要求來大膽整合、優化教材,滲透學科素養的培養方向,這樣才能夠打造更加高效的信息技術課堂。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論文10

摘要】自科技教學技術發展之後,信息技術教學就成為我國高中教育體系中的一大新特點,它對於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也與高中生物教學的關係也日益密切。本文將以信息技術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入手,切實有效地提供解決對策。

關鍵詞】高中生物;信息技術

一、高中生物教學與信息技術結合的意義

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當下,信息技術手段已經普遍應用於我國的課堂教學之中。無論是多媒體教學還是在線視頻教學都承擔着極為重要的教學輔助角色,同時也是提高學生信息素養的重要媒介。將信息技術運用於高中生物課堂,可以使其變得更加形象化、具體化,有助於實現高中生物知識的難點突破,擺脱落後傳統教育模式,提升學生的課堂效率。在信息技術背景的教學環境中,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等多種多樣的形式,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在網絡資源共享的情況下,學生不必再過分依賴於教師,有助於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交流,引導學生主動探究生物知識的要點,利用共享的網絡資源化繁為簡,讓生物學習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最大程度上的激發出學生的求知慾望,有利於生物探究式教學的成長。

二、信息技術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學的不足

(一)高中生物教師應用信息技術教學水準不高

以多媒體投影教學為例,當前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都會在課前根據教學內容製作PPT,在課堂上放映給學生觀看。但是PPT投影的功效僅僅相當於將黑板板書變成了彩色板書而已,學生們依然是針對考試來埋頭苦背知識點,忽略了創新性的思考。生物課堂上正確的信息技術應用,應當能夠通過高水準的PPT製作引發學生對於知識點學習的興趣,將其與生物實驗結合在一起,增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活躍整個課堂的氣氛,引導學生進行自主的探究性學習。

(二)高中生物教學內容與課時不匹配

在傳統的高中教育體系中,生物並不是一門受重視的課程,且在大學聯考中所佔的比例較小,因此每個學期能夠分到的課時都較少,由此也導致學生對於生物課程的不重視。在新課標改革之後,高中生物課程的教學內容也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對高中學生的基本素質教育也提出了新的任務。但是由於課時的不足,以及學生對於生物學的不重視,讓整個高中生物教學中都存在極大的溝通和學習障礙,對於信息技術的的應用也就同樣忽視了。希望高中教育體系以後可以適當增加生物教學課時,這樣才能讓學生擁有正確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時間。

(三)部分教師缺乏系統的信息技術教學培訓

對於新一代的年輕教師來説,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是一件較為輕鬆的事情,而對於一些年紀在四五十歲的教師而言,信息技術的應用(比如製作PPT)就是一件十分令人頭疼的事情。這極大減少了他們對於信息技術教學的熱情。而年紀大的教師往往具有極為豐富的教學經驗,是學校難能可貴的教學資源。如果學校能夠有組織地為這批教師進行專業的信息技術教學培訓,那麼相信學校生物的教學效率可以更加上升一個層次。

三、信息技術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學的優化策略

(一)運用信息技術的優勢優化生物教學情境

與單純的文字相比,圖片、視頻無疑是更令人容易產生興趣的表現形式。生物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將生物課堂中的教學知識點,以學生更為感興趣的圖片、視頻等形式呈現,構建豐富的教學情境。這樣一來,就可以激發學生主動探求生物知識的興趣,呼喚他們的學習熱情,引發學生與教學情境的共鳴,通過想象力和記憶能力共同記憶知識點。比如在“遺傳與進化”這一章節中,課本內容知識點的最佳呈現方式,就是通過圖片、動畫、文字等形式相互結合,讓學生能夠清晰地瞭解到細胞分裂的詳細過程,以及父母與子女之間遺傳的奇妙性,還有基因突變與重組的神奇之處。這樣充分的應用信息技術,可以在高中生物的教學中達成一個十分突出的優化效果,提升教學的質量與效率。

(二)憑藉信息技術優勢,營造輕鬆的學習氛圍

傳統的生物教學模式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有感情的互動,課堂氛圍也較為嚴肅。通過信息技術教學的加入,教師可以引用一些有趣的生物教學動畫以及視頻,引起學生們注意力,然後由淺入深的為學生們講解一些較為難懂的知識點。比如在高一的“分子與細胞”中,可以尋找一些動態細胞的動畫,吸引學生的眼球,讓他們清楚自己的身體正是由各種大大小小的細胞組成。而在“細胞的生命歷程”這一章節中,生物教師可以以圖片或者動畫的形式,一步步呈現在學生的面前,讓他們瞭解到細胞所要經歷的生命週期,明白我們所有人的體內每日都會有細胞的產生以及死亡。

(三)藉助信息技術應用,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

信息技術教學的應用除了提升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之外,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讓學生學會通過網絡資源進行自主學習。教師應當將信息技術的學習條件給予學生,為其創造自主探究學習的學習環境,鼓勵學生通過網絡搜索生物知識。當前許多學校都擁有站,教師可以定期將課堂上所用的PPT以及一些其他必要的教學輔助材料,上傳到學校的資源網站上,讓學生有機會可以自己下載學習,進而達到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目的。總之,在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的當下,信息技術與高中生物的結合也越來越緊密,這是高中教育體系發展的整體趨勢。今後,生物教師應當注重在信息技術教學方面的素質提升,樹立全面的教學觀念,幫助學生通過信息技術教學,進行有效的生物學習,全方位提升教學效率。同時,信息技術教學也有利於探究式教學課堂的建立,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潛力。

參考文獻:

[1]陳友軍.信息技術視點下高中生物教學模式整合探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xx(21):115-116.

[2]劉正.信息技術環境下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學模式研究[D].東北師範大學.20xx.

[3]曹佳.信息技術環境下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學的實施現狀與對策[J].考試周刊.20xx(11):164.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論文11

摘要:在社會的不斷髮展中,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無論是在現階段的大眾生活中,抑或是實際需求中,對於信息技術的需求都在逐漸增大。作為學習課程之一,信息技術在高中教學中的重要性也在逐漸加大。而微課作為利用信息技術而形成的教學方式,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同樣會起到一定的影響作用,如何讓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發揮最大效用,需要通過不斷的實踐研究。

關鍵詞:微課;高中教學;信息技術;應用效果;實行措施

現階段,隨着計算機與互聯網技術的普及,為高中教育帶來了更多的教學發展空間。其中尤以微課模式的教學效果最為良好,並且逐漸在高中的教學課堂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微課一信息技術作為建立基礎,將信息技術與教學內容相結合,通過對教學知識進行優化總結,促進教學效果的不斷提高,而在高中信息教學中,對於微課的應用,除了需要與課程本身相結合之外,還要根據信息技術的發展需求進行一定的創新加強。

一、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優缺點

(一)微課的優勢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目標明確性微課視頻主要是根據教材中所涉及的內容進行製作,將知識點精簡化,針對性較強。2.時長緊湊微課的視頻設計時長較短,內容設計十分緊湊,短小精悍的教學模式能夠幫助學生快速集中注意力。3.移動學習微課是極具現代化的教學模式,學習不受地點時間的限制,學生可以將微課內容下載到移動設備上,隨時隨地進行學習,實現了移動學習的目標。

(二)高中信息技術不僅是一門理論課程,更是需要通過大量的實踐操作進行學習。但在現階段的教學中,仍舊以傳統的教學方式為主,存在的弊端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1.在傳統的任務型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教學主要側重於教完,而不是教會,導致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不到位,學習效果不夠理想。2.傳統的教學方式對於學生的教學採取手段一樣,忽略了學生之間的不同,對於同樣的知識,不同的學生由於理解不一樣會導致對知識的學習程度也不一樣,沒有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二、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中的應用

(一)利用微課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在傳統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所採用的教學方法過於陳舊,一味地照本宣科式教學,對課本中所涵蓋的內容進行詳細的分析與講解。高中一節課的時間大約在45分鐘左右,這樣的教學方法會佔用掉大量的課堂時間,最終學生的實際操作中時間就會很少。然而信息技術作為一門操作性極強的實踐學科,如果缺少大量的實踐聯繫,會對之後的計算機應用產生影響。針對這一問題,微課的使用能夠很好地解決,幫助教師節省大部分教學時間,為學生提供大量的練習時間,學生能夠自主進行學習。例如,在高中信息技術教材中,有關於《下載網頁、圖片和文字的方法》的課堂,在這一課程教學中,主要對計算機的相關下載方法與保存等操作技能進行學習。對於此情況,教師可以通過對課程內容的結合,製作相關微課視頻,在課堂上播放讓學生觀看,學生可以一邊觀看視頻,一邊進行操作,根據教學內容進行訓練,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操作訓練,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針對性地進行重點難點問題的解決

在高中信息技術的教學中,課程設計十分豐富,教材內容涵蓋量大,在同一章節學習中可能會存在許多的知識難點,是學生學習中經常會遇到的一些難題。例如,在高中信息技術的重點教學內容中,《幾種常用文字處理軟件及其格式》教學課程中,關於計算機多種軟件與功能的教學重點過多,如,計算機寫字板的使用、記事本的打開、關閉與保存、word文檔的使用以及其中的工具欄的各項應用,包括對於Wps使用方法的拓展教學,這些不僅是教學重難點,還是日常必備的實用技能,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確保學生對這些技能的實際掌握,以求達到能夠熟練運用的程度。但是如果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針對這些重難點一一講解學習,會佔用課堂的大量時間,甚至有時候一節課的時間也講不完,這種情況下,即是在下次課堂中能夠將知識講解完,但是學生對於缺乏操作的知識記憶會在沒課的過程中逐漸遺忘。因此,教師應該將這些重點知識進行壓縮教學,利用微課將內容進行精簡化,採用針對性教學,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實踐操作,教師可以在旁對學生進行操作指導,這種情況下,無論是理論知識的掌握還是實踐操作的聯繫都得到了滿足,確保學生信息技術的實際教學效果的提高。

(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鍼對性教學

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之前,學生的信息技術課程在國小便開始進行,但是由於教學資源與教學條件等不同,導致在進入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後,學生的實際信息技術能各不相同,對於知識的接受能力也不盡相同。因此,在信息技術的教學課堂中,教師應該提前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一定的瞭解與掌握,根據不同的學生情況制定針對性的教學內容,微課形式的教學可以幫助教師彌補教學中的不足,對學生的全面綜合能力進行提高。例如,在學習《製作多媒體作品方法和技巧》知識內容時,主要是對動畫處理軟件使用的學習,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不同的學習內容,在幻燈片的設計中加入不同程度的學習技巧,幫助學生多方位的學習,對於幻燈片中涉及的教學內容應該包含多階段學習,以確保滿足所有學生對於信息技術學習的不同要求。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微課的創立初衷是通過將信息技術與課程內容相結合,促進學生知識學習的高效性。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雖然教學方法都是通過信息技術進行教學,但是傳統的信息技術教學與微課的教學仍舊存在一定的差距。微課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使用能夠更為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推動信息技術的實際教學效果,不僅如此,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利用微課教學還可以幫助教師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全方位的掌握與瞭解,進行更具針對性的教學。

參考文獻:

[1]嶽豔豔.芻議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中的應用[J].科技風,2018(10):34.

[2]吳超.基於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03):25.

[3]張新.微課在國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02):37.

[4]林碧青.論微課在中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福建電腦,2018,34(01):161+72.

[5]賴紅瑜.探討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微課的應用[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7(20):196-198.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論文12

摘要:在信息時代下,信息技術教育已成為世界各國教育界關注的焦點。隨之,高中信息技術課程已成為信息技術教育的核心組成要素,培養師生的信息素養,促進信息技術教育。在課標背景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已被提出新的要求,更加註重課堂教學管理。為此,需要綜合分析主客觀因素,採取可行的措施加以解決,提高課堂教學管理水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管理;問題;解決措施

在課標背景下,“放羊式”“填鴨式”的傳統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時代發展的客觀要求,各方面存在的問題不斷顯現,導致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率極其低下。為此,需要多角度、多層次分析課堂教學管理問題,優化教學模式,採用多元化的教學評價方式等,活躍課堂氛圍,增加師生互動,提高高中信息課堂教學管理有效性。

一、新課程理念下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管理問題

課堂管理是課堂教學活動順利開展的重要保障。在新課程理念下,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管理現狀並不樂觀,各方面存在的問題不斷顯現。第一,教學空間轉換,學生注意力集中度較低。就信息技術課而言,必須具備特定的授課環境、地點,巧妙地轉換教學空間,積極引導學生走進多媒體新空間。在轉換過程中,學生的心理會發生極大的變化,會讓他們覺得有一種逃離學海的感覺。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總是竊竊私語,課堂紀律無法得到有效地控制,學生注意力度較低,課堂教學效果低下。第二,課時安排不合理,課堂管理難度較大。在課標背景下,每週只有一節信息技術課,所有課程還不到3%,增加了課堂管理難度。由於課時非常有限,師生見面的時間也很少,教師無法深入瞭解班級中每位學生的興趣愛好、心理特徵等,無法加強彼此間的交流、溝通,縮短彼此間的距離,從而構建和諧的師生關係。此外,計算機教師所帶班級、學生人數較多,導致學生誤以為教師並不認識自己,經常不認真聽課,違反課堂紀律,影響其他同學學習。第三,獨立的機房空間,成為學生不認真聽課的天然屏障。在課堂教學中,每位學生面前都有一台電腦,擁有獨立的自由空間,電腦在遮擋教師視線的同時,還能上網,導致學生沉迷於網絡世界,打遊戲、聊天、看小説。

二、解決措施

1.藉助非智力因素,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在課堂教學中,高中生對信息技術課程的認識不正確,導致課堂管理紀律混亂,遲到、缺席現象普遍化。為此,教師要從不同角度入手,不斷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積極引導他們端正學習態度,正確認識信息技術課,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觀念,全身心投入到課堂學習中。教師要貼近學生生活實際,選取他們熟悉而感興趣的話題,開展課堂教學,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根據大部分高中生都喜歡曬照片、寫博客,以此為切入點,引導他們學習相關的圖像加工處理知識與技能,比如,美化圖片、簡單的藝術設計,讓其逐漸對新課題產生濃厚的興趣。教師也可以進行生活化情境教學,引導學生學習相關的網絡知識,獨立分析並解決存在的問題,引導學生學習搜索知識,掌握相關的技巧,提高他們的搜索技能,並應用到學習、生活中,及時在知識的海洋中搜索到所需的知識,有效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此外,還要合理設計任務,加強課堂管理。以“信息獲取”為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在學生大致理解、掌握新知識點後,合理設置一些問題,讓學生利用網絡尋找相關的答案,也可以讓學生進入網絡數據庫蒐集相關的信息數據。此外,還可以以五一出遊為例,讓他們發揮自己的想象,結合自身掌握的內容,利用搜索引擎、網絡數據庫,製作一份出行計劃。學生可以在網上體驗一系列的操作流程。比如,網上訂票、找路線,而在此過程中,學生也能更加熟練地操作搜索引擎、網站數據庫,對數據信息進行深加工,製作合理的出行計劃。

2.注重細節,健全課堂管理制度。針對信息技術課時較少,學生人數又多這一問題,教師要通過不同途徑去認識班級中每位學生,比如,讓學生按照學號做到對應位置上,不得隨意調換位置。這樣教師可以根據座位表更好地認識班級每位學生,進一步加強彼此間的溝通、交流,特別是那些平時不認真聽課的學生。此外,教師要根據平時班級學生的違紀行為,健全已有的規章制度,加強課堂管理,明確記錄管理委員乃至班級中每位學生自身的職責,制定相關的獎懲制度,使學生意識到擾亂課堂紀律的危害性,提高學生學習效果,避免損害機房設備,導致電腦中病毒、機器癱瘓等,避免課堂教學中出現違紀行為。總而言之,在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必須把課堂管理放在核心位置,要結合高中生各方面特點,優化教學方法與教學評價,貼近學生生活實際,選取適宜的素材,合理設置問題情境,吸引學生注意力,全身心投入到新課程學習中,獲取更多的知識與技能,並靈活應用到實踐中,有效解決日常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提高自身實踐能力。同時,規範學生行為,避免違紀現象的頻繁出現,認真學習學科知識,提高信息技術課堂管理水平,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王蓉.基於Moodle平台的高中信息技術課堂管理與教學探究[D].陝西師範大學.20xx

[2]田雪琴.高中信息技術課堂管理現狀及其對策研究[J].學週刊.20xx.31:146

[3]陸書英.新課程背景下高中信息技術課教學現狀及對策研究[D].河北師範大學.20xx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論文13

摘要:隨着新世紀科學技術的進步,我國的計算機信息技術有了一個質的飛躍。並且在教學當中,能夠靈活應用計算機來對學生進行教學。但是利用計算機進行教學的過程還存在着很多的漏洞與不足,很難從根本上來改善我國的教學質量。因此我國找出了當前我國計算機信息技術教學存在的問題,對之進行分析並找出了合理的對策來促進我國的教學事業。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問題與策略

一目前我國高信息技術教學的特點

(一)內容的綜合性與發展性。在進行信息技術教學的時候,其實反而會涉及到更多的基礎性學科,包含着很多領域的專業知識或者技能,通過弱化這些學科之間的界限,將各門學科進行融合,互相滲透,從而進行有效的學科整合。另外,現代科學發展迅速,要求教學信息技術學科的老師要與時俱進,不斷提高自身的科學素養,不斷更新自己信息技術的專業知識,才能適應該門學科發展的教學要求。

(二)學科的實踐性與操作性。信息技術作為一門科學類學科,很大一部分的教學內容需要進行實際操作,但是在操作之前必須掌握紮實的學科理論知識,才能進行有效實踐。如何合理科學的將內容傳輸給學生,並讓他們在這些過程當中學會操作是現在信息技術教師的一大重任。

(三)教學過程的合作性與自主性。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是一門以培養學生高超的科學素養的學科,它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協作能力自己自主發明創造的能力。這種協作能力指的是,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常常會有小組合作操作的教學形式,學生之間應該團結合作,才能完成共同的任務和挑戰;但是在合作當中不能失去自我的自主性,也就是不斷創新,能夠在教學實驗當中有些自己的想法,並大膽嘗試。

二信息技術教學當中存在的問題

在當前的信息技術教學當中,我們已經遇到了一些問題,下面筆者將對這些問題進行一一闡述。

(一)學生方面。

1、水平差異化。高中階段的學生生源地較國中和國小都比較廣,從不同學校畢業而來的學生本身的學習能力以及學習水平都有所不同。對於城市來的孩子,可能從小接觸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因此在信息技術的課堂當中就顯得尤為自信,敢於大膽嘗試,那麼對於信息技術的一些實際操作也就越來越熟練,而反之,從來不計算機之類的同學,可能在剛開始接受這門課程的時候,會感覺到痛苦,因為是全新的知識,並且要求的動手能力也很高,加上一些同學的學習能力不一樣,久而久之,就引起了兩級分化嚴重。

2、學習缺乏自主性,認識不正確很多高中生認為高中階段的第一要務就是大學聯考,不僅老師,學生家長也都把目光放在大學聯考的那些科目上,重點強調語數英,弱化像信息技術這樣的學科,因此對之不加以好好學習,認為信息技術的學習就是為了上網打遊戲,聊天之類的,由此不好好加以利用,如此這般的學習態度,反而讓家長老師認為信息技術學科對學生百害而無一利。另外,很多學生在進行信息技術的學習過程中,缺乏自主性,介於信息技術是一門經常要求小組合作的學科,很多同學就在小組內渾水摸魚,不僅不利於自己的學習,阻礙了個性發展,這種缺乏競爭性的合作模式也不利於信息技術的教學質量提高。

(二)教師方面。

1、只重理論不重實踐,偏離教學目標很多高中教師也跟家長具有類似的觀念,認為信息技術這門學科,既然不作為大學聯考考點,那就沒有必要讓孩子學得比較深入,就算把它列入大學聯考,按照以往的教學目標來説,只要記住信息技術這門學科的重點難點就可以了,因此,在對學生進行信息技術的教學理論灌輸當中,經常將操作這一個步驟省略,很多實驗操作讓學生私底下完成,但是,卻沒有進行監督管理,很多學生也就對之置之不理了。另外就算教師會帶着學生操作一遍,但是,很多學生也只是為了應付上課,機械式的模仿,沒有真正掌握的話,課後一樣什麼都不知道了。

2、教學方式較為老套其實,隨着計算機的普及,很多學生對於信息技術這門學科並不陌生,甚至,有的學生對這方面的認識還要比老師更加豐富。這個時候如果老師,還像以前一樣,用其他學科的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信息技術的教學,不懂得與時俱進,很難吸引到學生的注意力。大部分這樣的學生在面對這樣無趣的教學時,不僅提不起興趣繼續學習,還會影響其他同學,從而導致整個課堂組織渙散。

3、教學內容過於侷限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不一樣,不是多年就一個版本,也不像語文學科那樣,歷史怎麼寫的就是怎樣的。因為時代在進步,我們的科學技術正在突飛猛進的發展中,很多教材上的內容還來不及更新換代。但是很多教師仍然以課本為主,對學生進行固化知識的教學,這樣,不僅老師,學生的思想就會被老套的信息技術侵蝕,接觸不到不斷髮展的信息技術,達不到創新能力的培養。

(三)學校方面。

1、教學結構簡單,教學設施落後信息技術這門學科不同於其他學科的一個特點,就是:更加側重於學生的操作能力培養。雖然這種培養也應該建立在理論基礎之上,然而,很多學校的信息技術教學對於學生的要求並沒有那麼高,因此,整個課程構架就按照學校的教學要求來實施,加之,很多學校不願意在這樣一門不是很重要的學科上面下成本,給學生用的電腦等學習工具非常落後,老舊,有些甚至已經出現了問題,但是卻沒有得到修復,這樣的教學設備會影響學生的學習心情,也不利於教師教學的正常開展。

2、教學評價體系不完善並不是只有主科才能對學生建立起評價評估系統,高中信息技術學科的評估系統的建立也很重要,它是對學生學習信息技術學科態度的觀察以及知識運用和操作掌握能力的監管。但是,目前,很多高中學校,只注重知識性的考察來對學生進行這門學科的一個定奪,並以此為學生的最終成績。這種陳舊,死板的考察方式會使學生喪失對這門學科的重視程度,也不符合信息技術學科實踐性的特點。

三關於解決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問題的策略

(一)具體分析學生情況,因材施教。每一個學生的生長環境有所不同,所接觸到的事物也有所不一樣,並且個人的接受能力自己興趣愛好不一,因此,在信息技術的學習當中,所領悟到的程度便有了高低之分。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可以進行分層次教學,因材施教,在教學當中,關注到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對掌握好的加以肯定,引導像更高級別的信息技術學習,,對學習慢的,慢慢指導,可以從最簡單的打字練習開始,慢慢像優秀的學生靠攏,這樣才會讓大家一起提高信息技術水平,不會形成學科歧視。

(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信息技術課程多以實踐為主,在實踐教學當中,多多增加學生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互動,多提倡小組教學,但是在小組教學當中要讓學生之間開展討論,養成自己分析,得出各自結論的習慣,積極參與到這樣的活動當中。適當對組內成員進行提問,回答正確的給予獎勵,讓他們擁有競爭意識,回答錯誤的,也不輕易批評學生,學會保護他們的自尊,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學生學習也會更加熱情。

(三)教師應該對信息技術教學有一個正確認識。教師也要學會全面分析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指標,結合當今科學技術發展的趨勢,提高自身的科學素養,跟隨時代腳步,將更新內容融入到教學當中,並採用新型的教學模式,比如:進行探究式教學、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創建一個網絡交流平台,讓學生在網上直接操作,與教師適時溝通,這也算是實踐性教學模式,只有這三管齊下,對學生進行教學,才能促進高中信息技術學科的發展。由此,教師就會形成一套自己的教學模式,從自身方面來影響學生對信息技術學科的認識;另外,在教學當中,要突出重點難點,明確自己的教學目標,在積極構建和諧,自主的學習氛圍中傳授給學生理論和實踐的能力。

(四)優化內容,完善學科評價體系。不僅優化教學環節的設置,學校也應該不斷更新教學教材和設備,並且建立起完善的評估體系,即由一貫的考察結果轉變為過程和結果都應當進行考察和評估。過程考察重在觀察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的學習態度,學習能力以及運用理論知識進行實踐操作的能力,對他們在課堂上的表現進行評估,給予相應的成績,這不僅能夠適當掌握學生的學習能力,還從很大程度上促進了信息技術課程的公平性,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周彩萍.淺談高中信息技術教學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信息技術與教學,20xx(6):194-194

[2]吳湉.淺談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電腦學習,20xx(6):84-86

[3]閆素芬.淺談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信息技術,20xx(3):227

[4]李巖巖.高中信息技術問題解決式教學策略研究[N].遼寧師範大學,20xx(6)t

[5]王麗梅.高中信息技術分層教學實踐與探究[J].教育現代化,20xx,(31):177-178.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論文14

最新出台的高中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將地理信息技術應用到高中地理教學中的規定。對高中地理教學予以改革,將地理信息技術應用其中,彌補傳統教學方式方法的不足,從而真正提高地理教學的有效性。基於此,學校領導應當有所作為,組織地理教師積極學習課程標準及教育大綱,並且對地理教師展開信息技術培訓,促使教師能夠正確認識和掌握地理信息技術,將其科學合理地應用於地理教學之中,真正提高地理教學的趣味性、教育性及有效性。

一、地理信息技術

地理信息技術,簡稱“3S”技術,它包括全球定位系統GPS、遙感技術RS、地理信息系統GIS,三者既是相互獨立的,又是相互關聯的。具體應用3S技術的過程中,一般GIS負責定位,RS負責對數據或信息的採集,GIS負責對所採集的數據的分析與處理,這使其能夠在諸多領域之中發揮作用,如農業、環保、交通。當然,3S技術之所以能夠有效應用,與GPS、RS、GIS三者所具有的特點息息相關。其中,GPS具有的特點是實時性、全球性及精確性等,這使其在具體應用的過程中不會受到氣候條件的干擾,連續作業,精準定位與測量;RS具有的特點是感應距離遠、感測範圍廣等,這使其在具體應用的過程中能夠獲取遠距離的電磁波信息,並對其予以處理,從而滿足人們所需的圖像或信息;GIS具有的特點是信息處理精準、信息分析到位等,這使其在具體應用的過程中能夠靈活地運用計算機技術來分析和處理信息,為人們提供使用價值較高的信息。

二、地理信息技術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應用的意義

1.利於提高教學質量。在高中地理教學之中有效運用地理信息技術,則可以改變傳統“死記硬背”的教學狀態,將所學地理知識立體化的呈現在學生的面前,加之教師細緻的講解,則可以讓學生更準確地理解地理知識,進而有效學習地理知識,從而提高自身地理知識水平。從這一方面來説,地理信息技術應用於高中地理教學之中,利於提高教學質量。2.利於豐富教學內容。將地理信息技術有效應用於高中地理教學之中,教師還能夠根據教學要求及教材合理規劃教學方案,注意瞭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利用地理信息技術來定位地理位置,獲取相關信息,進而對地理知識加以豐富和更新,如此學生在教學之中不僅能夠獲得地理知識,還能開拓視野,對地理環境、地理構造、地理現象等予以瞭解,從而使地理教學效果更佳。3.利於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地理信息技術是一門深奧的、有趣的技術,將其科學、合理地應用於高中地理教學之中,能夠通過呈現與教學相關的視頻或圖像來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此基礎上,將地理現象或地理構造呈現在學生面前,引導學生對其予以思考、探索,最終解讀地理現象或地理構造,獲得地理知識、思維能力等,促進學生良好的成長與發展。

三、地理信息技術在高中地理新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如何將地理信息技術有效地應用於高中地理教學中,使地理教學滿足新課程要求呢?筆者參考相關資料及自身工作經驗總結,提出的建議是:1.基於GPS的地理教學。在地理教學之中有效利用全球定位系統是非常適合的,因為可以利用全球定位系統的相關原理來模擬教學,將枯燥的地理知識予以立體化的呈現,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參與其中,如此也能夠使學生有效學習,提高自身地理知識水平。2.基於RS的地理教學。將遙感技術有效地應用到地理教學之中,應當側重於將遙感技術的應用優勢呈現在教學之中,以便學生能夠感受到遙感技術的“神奇之處”,並且利用遙感技術來獲取與地理知識相關的信息,豐富教學內容,讓學生系統地學習地理知識,提高自身知識水平。3.基於GIS的地理教學。在地理教學中,教師可以有意地將地理信息系統引導到課堂教學中來,簡化地理知識,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地理知識,從而有效學習地理知識。例如,某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氣象方面知識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對教材上出現的景象圖、氣象變化圖等都表示看不懂。此時教師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統將景象圖或氣象變化圖等予以簡化,從而簡化圖形,方便學生更加有效地學習知識。在科學技術蓬勃發展的背景下,教育領域也注重對先進技術引用,意在摒棄傳統教學方式方法,優化調整教育教學活動,提高其科學性、教育性及有效性。本文所展開的地理信息技術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就充分證明了這一點。在高中地理教學之中,科學合理地應用全球定位系統、遙感技術及地理信息系統,豐富教學內容、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引導學生參與知識思考與研究,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地理知識水平,還能培養學生地理學科興趣、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等,促進學生個性化、全面化發展。

參考文獻:

[1]馬莉.淺議地理信息技術在高中地理新課標教學中的應用[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誌(教師版),20xx,(34):122.

[2]江勝良.地理信息技術在高中地理新課標教學中的應用[J].都市家教(上半月),20xx,(12):37-37.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論文15

一、信息技術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一)有利於學生更好理解地理規律

信息技術有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規律,一方面,信息技術能將地理規律,如地球自轉、公轉規律以動態的方式展現出來。另一方面,通過現代信息手段還能揭示地理現象的分佈特徵以及內在的運作規律,包括時間、空間維度方面的知識內容,從而讓學生在大腦中逐漸形成立體的地理思維,進一步構建地理知識認知體系。

(二)有利於地理知識重難點的掌握

由於地理知識相對於其他學科而言,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學生只有在具備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與豐富想象力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理解與掌握地理知識。在課堂中,若單純依靠教師講授教材內容,學生並不能充分的吸收和消化所學知識。然而,通過使用信息技術,可以把與知識點相關的圖片、視頻與課堂講授緊密聯繫起來,便於學生進一步掌握地理知識的重點與難點,對學生學習地理知識起到輔助作用。

二、信息技術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將多媒體教具與傳統教具緊密聯繫起來

據有關研究表明,將“視”“聽”兩種要素結合起來,其對於學生接受知識的效率相對於傳統以“聽”為主要內容的教學效率高出十倍以上,由此可見,在教學中將“視”與“聽”結合起來,有助於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對於高中生而言,其在接受地理知識時,需要通過耳朵與眼睛來反覆加深對知識的印象,因此,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應將多媒體教具與傳統教具緊密聯繫起來,藉助信息技術手段為學生提供更強烈的“視”“聽”效果。例如,在學習地震相關的知識時,經過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後,學生們對地震一定早有耳聞,教師可以先通過多媒體為學生播放地震的相關視頻,結合教學掛具向學生展示地震地形的相關剖面圖,進一步引出震中、震中距以及震源深度等方面的知識點。通過這樣的方式,將多媒體教具與傳統教具有機結合起來,能夠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地震相關知識的理解。

(二)創設地理教學信息技術綜合應用的平台

為了給高中地理教學提供一個更有針對性的信息技術教學手段,學校可以創設地理教學信息技術綜合應用的平台。在這個系統平台中,只需要擁有計算機和相關的外圍設備,就能將相關的教學資源整合在一起,通過電子計算機系統和網絡信息技術完成對地理教學資源管理的優化配置。地理信息技術能夠在已有的地理教學資源的基礎上,藉助互聯網平台拓展相應的地理資源,並將信息組建形成一個網狀的知識體系,更加方便教師的備課與教學。

(三)提升教師地理教學能力與信息技術水平

隨着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髮展與新課改的全面深入,新時期下學校教育對教師隊伍的教學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中地理教師需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在自身專業素質的基礎上,不斷創新現有的教學模式,提升自身的信息技術水平,從而在課堂教學中能更加遊刃有餘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為學生創設一個多樣化的教學情景。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將信息技術融入高中地理教學不僅有利於擴展地理學習資源,有利於學生更好理解地理規律,還有利於地理知識重難點的掌握。在實際的地理教學中,教師應將多媒體教具與傳統教具緊密聯繫起來,創設地理教學信息技術綜合應用的平台,同時,教師還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地理教學能力與信息技術水平,以此為學生打造一個形象生動的地理教學課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xinxi/k40wk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