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信息技術 >

三年級上冊信息技術教學工作計劃合集6篇

三年級上冊信息技術教學工作計劃合集6篇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不經意間,又迎來了一個全新的起點,現在就讓我們制定一份計劃,好好地規劃一下吧。那麼計劃怎麼擬定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三年級上冊信息技術教學工作計劃6篇,歡迎大家分享。

三年級上冊信息技術教學工作計劃合集6篇

三年級上冊信息技術教學工作計劃 篇1

學情分析:

本學期針對的是國小三年級的學生,由於初次接觸信息技術課程,學生對信息技術的熱情高漲,但這是入門時段,本課程安排了以下四個目標:

1、信息技術基礎及電腦常識

2、練習中英文打字,目標為中文8字/分鐘,英文80字/分鐘

3、電腦畫畫基礎

4、因特網基礎

第一主題主要介紹信息技術基礎知識、電腦操作入門、電腦硬件知識等內容。

第二主題介紹鍵盤鍵位的分佈,操作鍵盤的正確姿勢,手指分工及擊鍵的方法,漢字單字、詞組及中英文標點符號的輸入方法,利用記事本編輯文字及文件保存的方法等。

第三主題主要讓學生通過畫圖軟件瞭解簡單的圖形處理軟件及其使用方法,並能熟練地應用鼠標做簡單的繪畫與修飾。

第四主題讓學生學習如何使用IE 瀏覽器瀏覽網站信息,體驗因特網在生活中的應用,暢想網站名稱和標誌的用意,為後續進一步學習網絡知識奠定基礎。 教材分析:

信息技術對於提高國小生適應信息社會的能力,對於轉變教育思想和觀念,促進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體系和教學模式的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益,促進“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都具有重要的意義。義務教育階段國小信息技術是一門知識性與技能性相結合的工具課程。本冊教材由四部分內容組成:電腦的基礎知識、鍵盤輸入知識、畫圖以及瀏覽因特網。在教學時,應充分考慮國小生的思維特點,用形象、具體的表現手法為國小生展現神奇的信息技術世界,讓學生在活動中理解、掌握信息技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體驗信息技術的應用。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感知生活中的信息和信息技術,知道其作用,逐步樹立不斷提高自身信息素養和技術操作能力的願望和信心。

2、能感受、尋找並分享我們身邊有益的信息。

3、認識、探究信息技術在生活中的應用,並規範與安全地使用信息技術。

4、與計算機初次接觸,連接並讓計算機工作起來。

5、熟悉鍵盤操作指法和操作姿勢,養成良好的鍵盤操作習慣。

6、熟練使用畫圖軟件並能暢遊網絡。

過程與方法:

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等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使用計算機的習慣,增強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信心,逐步提高自身信息素養和技術操作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掌握信息技術與計算機的基本操作,培養學生對計算機的濃厚興 趣。

工作要點及措施:

一、備課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該門課程使用電子教案,在無紙化、無軟盤、辦公自動化方面成為領先學科,開闢出一條切實可行的路子。

二、上課以學生上機練習為主,在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獲取處理信息的能力、創新思維能力方面有所滲透和加強。

教學方法和措施:

在教學中我會多注意時時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採取多鼓勵、多表揚、勤指導、勤評比、勤換內容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感到練習不是那樣地枯燥,使學生能在半年時間裏掌握課程要求的四個目標,為了使學生能夠達到,我確定了以下的教法和學法:

1、任務驅動法。我將以“任務驅動法”將教學內容設置成一個個具體的教學任務,引導他們學會去發現、去思考,去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當學生將一個個任務擊破的同時也就掌握了本課的學習內容。

2、直觀演示法。因為年齡小,採用直觀演示法組織教學,使學生更好更快地掌握操作技能。當然,直觀教學不僅僅是教師演示,根據實際讓有經驗的學生進行演示,充分調動這部分學生的積極性。

3、主動探索自主學習法。學生在任務驅動下,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由此產生的效果必然是事半功倍。任務的完成就標誌着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同時學生也能體驗到完成任務後的成就感,從而激發他們進一步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三年級上冊信息技術教學工作計劃 篇2

一、任教班級學生學習情況分析:

國小信息技術第一冊教材供三年級學生使用,我校三年級共有兩個班。他們對於什麼是信息技術,怎樣規範地進行電腦操作幾乎是一個空白。據調查,其中有25%的學生親自動手操作過電腦,但只限於一些最簡單的操作,有60%的學生看見過他人操作電腦,但自己沒親手操作過,而其餘的學生則沒有真正看見過電腦。為增強教學的計劃性和針對性,特定此計劃。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學會啟動和關閉計算機,並靈活使用鼠標、鍵盤。

(2)熟悉Windows桌面、窗口,並能通過他們指揮計算機工作。

(3)掌握管理計算機文件的方法。

(4)瞭解信息及信息技術的應用,使計算機成為學習、生活的良師益友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講解法、示範法、範例引導法、榜樣激勵法、嘗試法等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瞭解信息技術的發展和基本應用,特別是對未來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的巨大影響,激發學生學習信息技術,提高對信息的採集、整理、加工、存儲和應用能力,教育學生正確理解與信息技術相關的文化、倫理和社會問題,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把信息技術作為終身學生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生活和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電腦的親自操作,養成對信息技術的學習興趣,初步形成對信息技術的科學態度和學習信息技術的科學方法,激發起熱愛科學、關心社會的情感,認識到自己肩負的重任,決心為回報社會建設祖國而努力學習。

三、教材分析:

1、教材的知識體系結構分析:

本冊教材共有5個單元,第一單元“與計算機見面”,讓你認識計算機,學會使用鼠標指揮計算機做事;第二單元“向計算機中輸入字符——認識、使用鍵盤”,讓你學會使用鍵盤輸入字符,並能在記事本中寫日記;第三單元“熟悉Windows”,帶領你熟悉Windows桌面,學會使用和管理“桌面”,認識計算機窗口;第四單元“計算機中的文件和文件夾”,讓你瞭解計算機中文件的管理方式,學會管理計算機中文件的方法;第五單元“信息與信息技術”介紹信息及信息技術基礎知識。

2、本冊教材在學科教學中地位和作用:

本冊教材是學生接受真正系統的信息技術教育的開始,也是培養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瞭解信息技術的有關知識,培養基本的信息技術能力特別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關鍵階段。打下一個好的基礎,為以後的學科學習起到重要作用。

3、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重點:靈活使用鍵盤、鼠標。

難點:掌握管理計算機文件的方法。

四、改進教學的措施:

1、落實教學“五認真”的具體措施,“五認真”即認真備課、認真講課、認真輔導、認真佈置作業、認真考核。

2、加強提優補差工作,對於優秀生可適當加深加寬,幫助學生形成自己的技能、技巧。對於學困生,要在課上、課後給予更多的幫助、關心和指導,對於特別有興趣的學生可以組織課外興趣小組,以培養學生的特長。

3、教研工作的目標和計劃:

積極開展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通過探討學習,總結得失,努力將自己的實踐活動轉化為理論。

三年級上冊信息技術教學工作計劃 篇3

一、教材分析

從教材的結果和內容來看,與以前使用的檔案出版社出版的教材相比較簡單但很實用,而且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與學生的接受能力,這夽教材充分考慮了學生的心理髮展水平和不同年齡階段的知識經驗和情感需求,體現出了各階段的側重點,特別注意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對其它課程進行學習和探索的能力。三年級的這套教材主要學習內容為:信息技術的初步知識(硬件操作系統);計算機的基本操作(鼠標、鍵盤以及用拼音錄入漢字等)。

二、學情分析

三年級學生剛接觸信息技術這門課程,大部分學生家中配備了計算機,對計算機並不陌生,但操作並不規範,但用以玩遊戲居多,所以要可以進行深一層次的輔導。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瞭解計算機的用處,激發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認識計算機的基本組成;學會開機和關機;認識鼠標,知道鼠標的左右兩鍵;學會鼠標的指向、單擊、雙擊、拖動操作;能通過“關閉”按鈕,關閉一個窗口;3、瞭解鍵盤組成及指法規則,熟練掌握鍵盤指法及常用控制鍵的使用,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坐姿及擊鍵習慣,學會打字。

(2)過程與方法:

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瞭解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其應用對人類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的深刻影響。通過信息技術課程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學生正確認識和理解與信息技術相關的文化、倫理和社會等問題,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手段,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計算機的演示操作,激發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熱愛科學以及關心社會的情感,從而使學生認識到自己肩負的重任,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

四、教學重、難點

1、瞭解計算機的用處,激發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

2、鼠標的指向、單擊、雙擊、拖動操作。

3、能通過關閉按鈕關閉窗口。

4、通過遊戲,使學生有興趣地掌握鼠標的基本操作。

5、瞭解鍵盤組成及指法規則,熟練掌握鍵盤指法及常用控制鍵的使用,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坐姿及擊鍵習慣。

、工作要點及措施

1、備課,備課是上好課的前提;

2、上課以學生上機練習為主,在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獲取處理信息的能力、創新思維能力方面有所滲透和加強。

三年級上冊信息技術教學工作計劃 篇4

學生知識現狀分析

本年級5個班,學生共240餘人,他們對電腦的認識與操作僅僅停留在玩遊戲上。對於輸入設備(鼠標)操作比較熟練但不規範,鍵盤幾乎都沒有操作過。普遍存在:信息技術課就等同於電腦遊戲課的意識偏差。

本學期教學主要任務和要求

1.培養學生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認識電腦的基本組成,知道各部分組成的名稱。

3.鼠標的正確操作。

4.掌握電腦多媒體應用的簡單操作。

5.認識鍵盤區域的劃分,練習鍵盤指法。

教材的重點和難點

1.培養學生良好的上機習慣。

2.鼠標的正確操作。

3.掌握電腦多媒體的簡單應用(瀏覽圖片、聽音樂、播放影片)。

4.鍵盤指法訓練。

本學期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

以構建主義理論為指導,使用輔助教學軟件創設情境,採用“任務驅動”“學科整合”及探索式教學法,通過動手實踐、合作探究等環節,激發興趣,增長知識,培養技能。教學過程中,教師靈活運用任務驅動、講練結合等方式提高教學效率。

三年級上冊信息技術教學工作計劃 篇5

一、指導思想

人類社會已進入信息時代,日新月異的信息技術在不斷地改變着周圍的世界。為了推廣計算機信息技術,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發展國小信息技術教育。根據教育部制定的《中國小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確定本課程的教學任務。

二、課程任務及目標

1、瞭解信息與信息技術的含義,瞭解常見的信息技術工具的用途。

2、瞭解計算機系統的基本組成,掌握計算機的基本操作。

3、瞭解windows操作系統以及對程序窗口的簡單操作。

4、學會輸入漢字,加強指法練習。

5、培養良好的計算機使用習慣和道德觀念。通過對計算機的演示操作,激發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熱愛科學以及關心社會的情感。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瞭解信息與信息技術的.含義,瞭解常見的信息技術工具的用途。

2、瞭解計算機系統的基本組成

3、瞭解windows操作系統

難點:

1、熟練掌握計算機的基本操作

2、對程序窗口的簡單操作。

3、熟練輸入漢字,正確運用指法。

四、改進教學、落實計劃、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

信息技術課程內容應該根據學生的特點,考慮學生心智發展水平和不同年齡階段的知識經驗和情感需求,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使學生能在受教育階段儘可能多地接受新思想、新方法、新技術,並在信息技術的應用中得到發展。

(一)課前準備

1、深入瞭解學生

教師課前通過多種渠道瞭解學生的知識與技能水平、學習態度和學習動機等,從學生現實生活經歷和體驗出發,確定學生的原有的認知結構和期望形成的認知結構,找到“原有認知結構”與“期望認知結構”之間的差異,從而確定教學起始點及相應的教學方法策略,為組織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

2、科學設計教學方案

設計教學方案要針對課程內容模塊化強的特徵,注重教學單元的整體設計。對教學單元所涉及到的知識教學內容、技能教學內容以及應用教學內容有一個整體的把握,根據《課程指導綱要》、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情況,將教學單元中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統籌安排,避免教學的隨意性。

教材處理時,力求做到內容簡明易學,層次分明,條理清楚。重點突出那些與日常學習和生活緊密相關的知識和技能,讓學生學習之後能夠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它們的用武之地,通過使用,充分體會到信息技術給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帶來的便捷和快樂。

確定教學方法應根據單元教學實際,合理、靈活地選用講解示範、任務驅動、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等教法和學法。

在獨立備課的基礎上,開展集體備課活動。互相交流教學設計方案,相互啟發、取長補短,及時對原有教學設計方案進行調整、補充、完善,形成個性化教案。保證每一個學生的健康發展,從而將素質教育的實施融於信息技術的教學始終。

3、構建良好的教學環境

做好計算機房內部的局域網軟硬件規劃和建設。重視教學需要的素材資源、教學軟件或課件的構建,通過合作開發,形成網絡學習資源,實現共享。

教師要熟練掌握教學過程中所需的各種硬件和軟件的操作使用方法,課前認真檢查教學設備和教學軟件環境,及時排除設備和軟件故障,並認真做好教具、學具、教學媒體、教學資料等各項準備工作,確保課堂教學順利進行。

(二)課堂教學

將市教科院“三步四環節五課型”的要求落到實處,在教學實施過程注意以下幾點:

1、營造良好的信息技術學習氛圍

在課堂上面向全體學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充分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創造條件,使學習過程突顯主動性與獨創性。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組織富有創意的學習活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讓學生自己發現並提出問題,通過問題的解決,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讓學生在合作、發現、交流中學習。營造良好的信息技術學習氛圍。

2、注重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注意“以學定教”,注重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把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發現、探究、研究、交流、評價等活動凸現出來,使學習成為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讓學生在親歷處理信息、知識探究、合作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掌握信息技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學習方法,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3、關注學生個體差異,注重分層教學。

因為家庭條件不同,孩子接觸微機的程度不一樣,國小生在學習信息技術知識時起點不同,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設立多級學習目標,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均能發展。具體做法可以在設計常規內容之外,另外設計一到二個較高教學目標的內容,或與本節課目標類似的其它目標,或相同目標的其它活動內容。課堂上,已經掌握了常規內容的學生就可以去學習較高教學目標的內容,或與本節課目標類似的其它目標內容,或相同目標的其它活動內容,基礎差的同學達到常規內容即可。

4、重視技術學習的實踐性

信息技術應用中的可遷移性十分明顯,在認識信息技術基本特徵、把握信息技術發展規律的基礎上,有意識地突出各種應用軟件間的關聯使用,引導學生藉助已有知識、技能、經驗和方法,通過積極探索,掌握具有廣泛遷移意義的知識、技能和方法,培養學生適應信息技術發展的能力,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

5、重視課堂教學的檢測評價

改變只關注學生學業成績的單一總結性評價,應重視教學效果的及時反饋。針對“學生課堂學習情況如何,是否掌握了知識、技能與方法,還存在哪些問題”等問題,及時掌握教學情況,找出存在的問題以便及時糾正反饋。

評價的形式可靈活多樣,如知識技能學習的評價可以由教師提問學習情況,小組討論、歸納後由組長彙報;也可以由組內互相檢測評價,然後推選代表上台示範操作與表達;還可以由教師抽調好、中、差三類學生上台示範操作與表達,以便發現問題及時糾正。評價要以正面引導為主,及時表揚、多鼓勵,對演示表述錯誤的,也應循循善誘、肯定成績,指導學習方法。

進行評價時,還應當考慮評價活動占課堂整體教學時間的比例。要注重評價的實際效果。要避免使用過於煩瑣的評價程序,佔用過多的教學時間進行評價。不能為評價而評價或以評價為目標進行教學。另外,要時刻關注評價對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效果的反饋作用,要根據評價的反饋信息及時調整教學計劃和教學方法。

三年級上冊信息技術教學工作計劃 篇6

一、基本情況分析:

學生第一次在學校裏接觸計算機,抱有很大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本學期主要是從感官上初步瞭解計算機的基本結構和用途,對信息有一定的感性認識,能正確掌握鍵盤的使用,瞭解WINSDOS系統提供的一些窗口的使用,例如:遊戲中幫助功能的使用,畫圖軟件的使用,通過這些知識的學習和應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步學會觀察、思考、聯想和大膽操作,能夠獲取自己想得到的東西,表達自己的思想,培養學生信息技術意識和能力。

二、教學目標:

1、掌握操作系統的簡單使用,信息與我們的計算機朋友。

2、進一步學習畫圖軟件中的工具基本使用,學會給圖畫添加文字標題和顏色。

3、初步絡基礎知識,會用瀏覽器工具,快速進入指定網頁,保存自己喜歡的網頁。

4、培育學生的審美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三、教學方法及形式:

1、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對教學的內容、時間以及例題的難易程度等進行適當的調整。

2、為適合國小生的認知能力和心理、生理特點,教學方法採用“任務驅動”法。

(1)從學生的角度是圍繞一個教學目標,讓學生了解相關的知識和操作方法,可以上機操作完成相應的任務,並很快就能看到自己的學習成果。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增長知識和才幹,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可以使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悦,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在學生整個學習過程,伴隨着他們的是一次又一次的成功與自信,有利於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這種“享受成功的教育” 對學生的成長非常有利。

(2)從教師的角度説:“任務驅動”是一種建立在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的學習方法,符合探究式教學模式,適用於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相對獨立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注意讓學生明確任務,掌握相關的知識和操作方法,並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建構,鼓勵學生大膽動手、勤用實踐,勇於探索。

3、許多知識和經驗也可以由學生上機實踐來獲取。教材中設立了“想一想”、“説一説”、“試一試”、“練一練”等欄目,引導學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實踐。教師注意對學生的啟發和引導,鼓勵他們善於舉一反三、解類旁通,有意識地訓練學生,加強對學生能力的培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xinxi/l91j6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