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信息技術 >

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論文

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論文

  1藉助為知筆記,實踐智慧課堂,變先教後學為先學後導

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論文

微課程開啟了“融合”新時代。受翻轉課堂的啟發,我們積極嘗試智慧課堂的實踐探索,規定各教研組每月必須開出一節智慧課堂研究課,並向全校展示。我們的智慧課堂藉助為知筆記實現了資源共享和網上協作,具體包括四個基本環節:第一,網絡觀課,自主學習。課前利用為知筆記的羣組功能為學生提供微課程資源,包括自主學習任務單、微課和自主學習檢測單。學生按照自主學習任務單的要求在家自主學習,不懂之處可通過網絡請教同學和教師。第二,預習檢測,提出疑問。利用VBA開發的自主學習檢測單的即時反饋功能,學生完成自主學習後,可以在家中進行學習效果檢測。我們設計了三種梯度的檢測單,可供學生自主選擇。學生在自學過程中如果存在疑問,可以將問題發佈到組中,並由教師精選彙總後上傳到為知筆記,供課堂上討論解決。第三,小組合作,研究解決。主要包括兩次小組合作。第一次是3人小組,合作解決經教師精選後的學習疑問,在合作過程中可由學生扮演小教師角色幫助解決,也可將問題提交到組由其他小組或教師幫助解決。第二次是6人小組,合作解決由教師佈置的課堂探究任務,該合作探究任務更具挑戰性,需要組內合作交流或組際協作交流。在此期間,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自學反饋進行有針對性的個別輔導。第四,鞏固練習,小結提升。學生可以利用測試平台自主完成鞏固練習,並能得到及時反饋,同時教師也能利用測試平台及時掌握學生的練習情況並作出必要的指導。此外,學生還可利用為知筆記進行課堂小結,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智慧課堂的實踐有利於培養教師新的教學素養,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促進教師的轉型,使其職能重心從講課向設計、組織、幫助與指導轉變。

  2建設研修平台,實踐網絡教研,變封閉研修為開放研修

我們通過建設教師專業成長研修網,開展課例研修活動。課例研修特色體現在四個方面:以數字校園為支撐;與智慧課堂、微課程等探索相融合;根據教與學中所反映的'實際問題確定研修主題;採用團隊研修形式。具體操作步驟為:①預案上傳。開課團隊由三人組成,其中開課者、同學科協作者和信息技術教師各一人;接到開課任務後,通過網絡協作或面對面的形式,共同完成教學設計;提前一週在研修網“教學設計”上傳信息化教學設計。②團隊磨課。研修團隊各成員針對開課教師上傳的教學設計提出修改建議,並通過發表評論的方式上傳研修網,開課團隊汲取同伴建議後完善教學設計,並將信息化教學設計修改稿上傳研修網“教學設計”欄目。③觀課評課。開課一般在信息化專用教室進行,要求研修團隊各成員到現場聽課,其他教師可以採用網上聽課的形式。聽課教師可現場通過手機等無線終端上網即時發表評論,或課後到研修網上發表評論。④教學反思。撰寫教學反思是一種有效的教師專業成長途徑,要求開課者認真參考各位同伴的評課建議,兩天內寫出教學反思、一週內整理出一篇高質量的教學案例並上傳研修網,供同伴參考,各同伴也可再次提出修改建議,提升教研深度。⑤視頻上傳。視頻內容包括開課者説課、課堂實況、協作同伴點評三個部分,要求在三天內上傳視頻,讓開課者自觀課堂,引發反思;同時也讓其他教師網上觀課,發表評論。實踐證明,開展網絡環境下的課例研修有利於教師不斷學習,有效實現知識管理,促進其專業發展。通過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的實踐,我們培養了一批骨幹教師,點燃了“星星之火”,提高了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實現了“優質輕負”。但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融合之路不會是一帆風順的,只有不懈地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xinxi/pkv0q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