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證券 >

中美證券投資基金持有人狀況進行比較分析的經濟論文

中美證券投資基金持有人狀況進行比較分析的經濟論文

本文通過對比分析中美兩國基金持有人的主要特徵與發展規律,發現我國基金持有人結構卻不盡合理和完善。低收入、高投入、高成本、低財富,投資理念不成熟,機構投資者少,風險承受能力低是當前我國基金持有人的顯着特徵。由於基金的波動特別是流動性風險關係到金融市場乃至整個金融體系的安全穩定,本文對如何優化和改善基金持有人結構,引導投資者行為等提出了建議和對策。

中美證券投資基金持有人狀況進行比較分析的經濟論文

[關鍵詞] 證券投資基金 持有人 特徵比較 對策

一、選題背景與目的

證券投資基金作為一種金融投資工具,從問世以來在海內外國家和地區得到了廣泛關注和迅猛發展。美國的共同基金自1924年成立“馬薩諸塞投資信託基金”,至今已有80多年的發展歷程。1996年美國的共同基金就已超過商業銀行業的資產規模,成為全美第一大金融產業。我國規範的證券投資基金起源於1998年,規範基金的發展歷史只有10年,在很短的時間裏基金行業和基金市場取到了跨躍式的發展。突出表現在我國基金的數量、資產規模在高速增長。根據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的報告顯示,我國證券投資基金業成為近兩年金融市場中成長速度最快的金融子行業。2003年~2006年間,我國銀行儲蓄存款的平均增長率為15%,保險業資產規模的平均增長率為32%,而證券投資基金資產規模的平均增長率卻高達65%。2007年8月末,我國證券投資基金業的資產規模已超越保險業而成為我國第二大金融行業。

開放式基金始終要面臨投資者的不確定贖回要求,如果投資者缺乏成熟和理性,在“羊羣效應”下集中要求贖回,就會引發基金的流動性風險,進而引發基金紛紛拋售重倉股,加重基金淨值的縮水和股價的走低,加重市場的恐慌氣氛和贖回潮。因此優化基金持有人結構,引導投資者行為不僅關係到基金的收益水平和穩定程度,更關係到金融市場乃至金融體系運行的安全穩定。

二、持有人特徵比較

1.我國個人投資者比例高,投資經驗不足,易導致流動性風險

從2005年到2007年,我國基金持有人結構中個人比例大幅上升。統計顯示,2005年個人投資者佔比僅有59%,但2007年中報這一比例已經飆升至86%。在偏股型基金當中,這一比例高達90%。由於我國基金投資者多以個人為主,抗風險的能力較低,投資經驗缺乏,介入的成本高。一旦市場大幅調整、基金淨值大幅縮水或長期滯漲,容易做出非理性的決策。羊羣行為通常會助長追漲殺跌,將導致基金投資的短期化。

2.我國機構投資者中養老保險和社保基金所佔比例低

美國的證券市場機構投資者中,人壽保險、養老保險等機構投資者的資產規模非常大,這類投資者的投資週期長,承受短期風險的能力強。美國共同基金中大約40%的份額由退休資金持有,其中僱主發起的退休計劃和來源於401k 的退休計劃大約各佔一半。401K計劃是美國一種特殊的養老金制度,企業為員工設立專門的.401K賬户,員工自主選擇證券組合進行投資,收益計入個人賬户,員工退休時所能拿到的退休金數額取決於該賬户投資資本市場中的資產增值情況。而我國基金中養老保險和社保基金等機構投資者規模遠遠低於美國等成熟市場,2006年的社保基金、企業年金所佔比例不足2%,機構投資者主要以保險公司和其他一般機構為主,機構投資者介入資本市場特別是持有基金的規模非常有限。

3.持有周期短,年贖回率高,投資行為短期化

我國基金持有人的持有周期呈現明顯的“短期化特徵”:2004年我國偏股型基金的贖回率達到63%,相當於基金平均持有周期為1.6年。2006年偏股型基金的贖回率達85%,相當於基金平均持有周期不到1.2年。美國基金持有周期也明顯縮短,持有人逐漸“從長期投資走向中期投資”:20世紀50年~60年代美國股票基金的年度贖回率僅為6%左右,相當於基金持有周期長達16年。

4.基金產品線結構不夠豐富

美國2006年股票型和平衡型基金資產佔全美基金的63%,債券基金資產佔14%,貨幣市場基金佔23%。美國股票基金的構成豐富,有行業基金、國際基金或海外基金、藍籌基金,也有高風險的基金。而我國股票型與配置型基金共佔據基金市場總規模95%,處於絕對的主體地位,投資者購買的基金多以股票性基金為主,基金市場結構嚴重失衡,需要進一步優化。

5.基金投資佔全部家庭資產比重增高

美國1980年時僅有十六分之一的家庭投資共同基金,而到了20世紀90年代以後,投資共同基金的家庭已經超過了三分之一。與之相似,我國的基金投資佔全部家庭資產比重也在增高。根據中國證券業協會2007年四季度的調查統計,當前基金個人投資者大部分是月均固定收入在5千元以下的“工薪族”個人投資者,佔比76%,可見這是一箇中低收入的羣體。主要包括專業技術人員、企業和公司管理人員、機關團體和事業單位幹部等工薪階層人員。

6.缺乏鮮明的選擇基金的標準偏好

在美國,牛市時年均20%的收益率會使6%左右的基金費用被忽視,而熊市中,低收益率加上高基金費率將減少實際投資收益率,投資者對費率成本就會格外重視。很多投資者在選擇基金的時候,通常會比較查閲基金的收費情況。我國目前的前5大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資產規模佔行業總規模的34%以上,前十大公司規模已佔50%以上,行業集中度已接近發達市場水平,資金的集中趨勢明顯。這説明,激烈的同業競爭迫使基金管理公司必須不斷進行業務和品種、服務的創新,公司的品牌、知名度、過往業績、市場形象等將成為投資者選擇基金的重點參考標準。

7.基金整體收益跑輸大盤、投資者心理預期降低

美國2004年只有七分之一的基金跑贏大盤指數,而1940年當時有四分之三的基金跑贏大盤。1983年~2004年美國共同基金的平均收益僅為大盤收益的79%,落後於股票的平均升幅和收益。按照晨星資訊的分類,2006年我國運作滿一年的138只股票型基金算術平均年收益率高達128.16%,而同期滬深300指數全年漲幅161.55%,絕大多數基金沒有跑贏滬深300指數,真正為投資者獲取超額收益的僅有華夏大盤精選、中郵核心優選等9個產品,不足股票型基金總數的10%。

三、優化我國基金持有人結構的對策建議

1.大力發展養老保險、企業年金等機構投資者,開闢長期資金來源

大力發展資金穩定性、風險收益傾向,以及投資週期不同的各類機構投資者,將有助於完善基金治理結構,減少基金集中贖回發生的概率

。養老保險、企業年金等機構投資者風險低,週期長,現金流穩定,加大他們的投資基金的比例將有助於基金的穩定發展。

20世紀90年代以來, 美國的養老金市場發展迅速。1990年末, 美國的養老金資產總額為31978萬億美元, 2002年末總額達到10115 萬億美元,是1990年的2155 倍。養老金、共同基金和保險基金已經成為美國資本市場上的三大主力機構投資者。

我國擁有13億人口,20紀60年代和80年代中國出現過兩次人口增長高峯,這兩部分人羣對專業理財需求強烈。根據世界銀行測算,到2030年,中國養老基金資產將會達到1.8萬億美元,成為世界第三大企業年金市場,未來潛力巨大。建立類似美國401k 的個人養老賬户投資計劃,可以在完善我國的養老金體系的同時,引導投資者對基金進行長期投資,不被市場的短期波動所左右。

2.通過税收優惠政策,引導機構投資者適度提高投資比重

税收保護機制是資本市場投資者利益保護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美國税法中,根據持有證券的時間長短不同,分為長期資本利得和短期資本利得,持有期限越長、則賣出時的税率越低,在這樣的情況下基金持有人就會注意税後回報的利益,基金的操作風格也就比較長期化。我國現行法規中,個人投資於股票和基金的投資收益都是免税所得,機構投資於股票和基金的投資收益是應税所得,機構的股票分紅為應税所得,機構的基金分紅為免税所得。

3.調整基金收費結構,鼓勵投資者長期投資

通過調整基金申購贖回費率結構,引導投資者長期持有基金,降低基金集中贖回的風險。如採用時間累退制下的贖回費率設計,根據基金持有人持有時間的長短不同,分別收費,持有時間越長,費率越低。再者靈活調整基金的各種費率,進行基金分級。還可以按照投資者的類型進行分類費率設計。機構投資者又可以細分為保險資金、社保基金、上市公司等幾類,設計不同的收費標準,以滿足不同類型機構投資者的需求。

4.推廣定期定額等投資方式

目前美國共同基金的持有者中,63%是通過固定繳費計劃帳户持有共同基金的。採用定期定額投資方式的投資者,在市場面臨短期調整時不會贖回基金份額,反而會以較低的價格,用同樣的資金,購入更多的基金份額。定期定額投資方式的推廣,將為我國開放式基金提高穩定的資金流入,從而大大降低基金集中贖回的風險。

5.設計差異化產品,樹立成熟的投資理念

依據投資者對風險收益的不同偏好,為不同風險收益偏好的投資者提供不同的新基金品種顯得十分必要。考慮到行情低迷時的穩健需求,可以適當加大債券型和貨幣市場基金的比重,大力發展保本型基金等避險基金應對股市調整,形成一條完善的基金產品線。還可以考慮基金分拆、二次發行、基金理財帳户的推出等創新方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zhengquan/gnv53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