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春節 >

廣東春節的傳統民俗

廣東春節的傳統民俗

中國民俗節日最隆重的春節,深圳人稱作“做年”。深圳在東晉時置縣,至今有1680多年曆史文化,因而深圳人的年味很傳統;由於深圳毗鄰港澳,受外來文化影響,所以深圳人做年又很時尚。

廣東春節的傳統民俗

“入年架 忙灑灑”

深圳原住民有廣府、客家兩大民系,擁有白話和客家話兩大方言族羣。傳統做年從臘月廿五始,正月十五止,節慶長達二十多天。

深圳不過小年節,習慣從年廿五開始“入年架”,男人就忙於辦年貨、置新衣,女人忙於搞衞生、做年糕,青年人則敲鑼打鼓,練麒麟、舞獅子、習龍舞、耍魚燈,人人動起來,家家“忙灑灑”(客家話指忙忙碌碌)。

“年廿六 爆米碌”

“爆米碌”,是説臨近除夕前的三四天,各家各户忙着磨米踏粉,做“爆米碌堆”、“炒米餅”、“炸油角”等年糕點。

近年深圳時興去香港辦年貨。時尚的人們趁香港年尾商家促銷,成羣結隊出境“掃貨”,過個有滋有味的豐潤年。

“年廿七 添新衣”

舊時穿衣“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大人小孩“望做年,着新衫”,所以年廿七要試穿定做的衣服,如不合身還有時間修改。

“年廿七八洗邋遢”諺語家喻户曉,就在這兩天家家撿拾房屋,打掃庭院,洗曬被褥,擦抹枱凳桌椅牀板,甚至“尿缸”(馬桶)也不能漏掉,為的是“房、幾、人淨,消災免病”。

“年廿九 貼揮春 行花街”

屋子裏外洗刷一新,接着大門張燈結綵,貼門神,寫春聯。深圳人説春聯是“揮春”。

深圳人歷來有采插吊鐘花、桃花、四季竹和擺盆橘的風俗。1981年舉辦首屆深圳花市以來,今年已是第31屆,每天數十萬市民行花街,選購牡丹、芍藥、一品紅、水仙花、雞冠花、桃花以及年橘,把家裏裝扮得生機盎然。

“年卅晚 團圓飯”

年夜飯,是過年的重頭戲,家人不管出門多遠都得回來團聚,千百年沒變。殺豬、宰雞鴨,釀豆腐、燜豬肉,使出渾身解數。過去有“無鵝不年”之説,如果沒有鵝肉,不像過年。

另一個重頭戲是祭祖。清康熙《新安縣誌》記錄:“元旦天明禮神,遍拜尊長、親友,謂之‘拜年’。自後連日相宴,謂之‘飲年酒’。”古人稱正月七年級為元旦。

深圳風俗從大年三十下午就做“禮神”熱身。首先三時開始,全家都洗“年香水”,又稱“大吉水”。“香浴”實際是把石姜蒲、柚子葉、香芒草和青竹葉,用大鍋水燒開兑涼水洗的`藥浴。“大吉水”洗後醒神,清爽。

“年七年級 食素齋”

大年七年級,早時深圳的婦女起得特別早,去井口河邊挑滿缸水,取“新水活力”之意。家中長老在新年第一個早晨,點燃香燭拜祭天地神明。這一天,傳統習慣不上門拜年,不掃地,屋外滿地炮仗紙也不清掃;不進菜園摘菜,更不能挑尿桶澆菜;不赤腳,不講不吉利的話。

如今有車一族,趁假日休閒,舉家郊遊山村,欣賞田園風光之餘,品味農家菜色,亦為過年新風尚。

“年八年級 派利市”

年八年級是“開年日”。人們開始探親訪友,拜年祝福。“恭喜發財,利市兜(拿)來!”這是深圳當地人一見面的幽默拜年語。“利是”就是古代拜年時大人給小孩的“壓歲錢”,傳至今除了已結婚的人須給拜年者的孩子派“利市”外,見到未婚大齡青年,照樣給他們派“利市”。拜年派“利市”活動,從八年級可以持續到元宵節

深圳有“東麟西獅”之説,也就是東片客家地區舞麒麟,西片白話地區舞獅子。新年期間,各村麒麟隊、舞獅隊紛紛到同宗共族的鄰村拜年,聯絡情感。

標籤: 民俗 春節 廣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jr/chunjie/6yrjg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