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春節 >

春節的的作文範例【4篇】

春節的的作文範例【4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春節的的作文4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春節的的作文範例【4篇】

春節的的作文 篇1

今天是臘月二十八,我和爺爺一起貼春聯。春聯就是新春的對聯,聽爺爺講,它的由來,歷史悠久。

首先,我們要把舊的春聯”請“下來。其實”請“就是撕,只不過説的吉利一點。如果弄不乾淨,就要在上面蘸點水,濕潤後用鐵絲球擦掉。接着,讓門風乾一會兒,我們在新春聯的`背面均勻地塗上漿糊。最後,在半乾的情況下,把新的春聯貼上去。其中,最後一步最關鍵,它需要兩個人的配合,因為春聯要貼得工整,不能有偏斜,不能有高低。

看來,貼春聯還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春節的的作文 篇2

我家鄉在東金店,每逢過年,我都要回老家。看到春節這樣美好,我便想把它寫下來。可這一個多月我不能把他都寫下來,所以只好挑這幾個我認為最熱鬧了。

臘八這一天,家家都熬臘八粥,泡臘八蒜。臘八粥又滑又香,味道好極了。每年這一天,我都會央求媽媽給我熬些臘八粥。臘八蒜是在臘八這一天將蒜瓣泡進醋裏,封住蓋。如果你用大肉作餡包餃子,用臘八蒜做汁話,那餃子會更好吃。

大年七年級我認為也是十分好,原因沒有別,就因為在這天,你姑姑、叔叔、哥哥、姐姐都來了,你會拿到許多壓歲錢。正因為如此,他才會比除夕夜吃團圓飯、守歲更開心、更好、更熱鬧。

正月十五,元宵上市了,家家户户差不多都吃元宵。元宵也叫做湯圓,意味着團團圓圓,大家都是圖個吉利。吃完元宵,就去街上看燈,我也會在這幾天回到城裏來,好欣賞政府為我們舉辦煙火晚會和那些美麗燈,五顏六色煙花在天空中綻放,讓你應接不暇。

春節是快樂日子,是祥和日子,讓我們一起來慶賀新春,來歡度春節吧!

春節的的作文 篇3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户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春節,春節對於我來説是有趣的、喜悦的,我相信每一箇中國人都十分的渴望春節的到來。春節,大家都知道,但由於地方的不同,過春節的方式也不同,我的家鄉在杭州,每到春節,令我最難忘的還是那洋溢着濃濃的年味的除夕之夜。

在杭州過年的習俗可不少,因為今年的春節我是在外公家度過的,所以全家人一同行事,將家裏裏外外打掃的乾乾淨淨,這叫做“掃揚塵”。按民間的説法是,除了掃除灰塵外,重要的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也是杭州人對辭舊迎新的表現。

在杭州很多地方都有大年三十包餃子的習俗,我相信這同時也是全國各地的'習俗,年近三十的時候,大家準備好各種食材,等到三十這天屋裏一家人團座在一起熱火朝天的包餃子!今年是豬年,舅媽想出來了一個包餃子的新花樣,用綠色的蔬菜榨汁和麪,在擀麪皮的時候將白麪和綠色的面拼接在一起包上豐厚的餡料,用手捻住包裹着餡料的麪皮,於是一隻只翠綠翠綠的餃子就誕生了,如同一顆顆小白菜一樣甚是喜人!又用白麪做了好多“小豬豬”象徵着一家人豬年“豬”事順利,大家一起幫忙做了好多“小白菜”和好多樣式的“小豬豬”,一片歡聲笑語,被歡樂籠罩着的我感覺到十分的幸福。

春節前夕,家家户户都要貼上火紅的春聯,一副副透着喜慶和熱烈的春聯,表達了人們迎新納福、企盼新生活的美好願望。今年爺爺奶奶並沒有像往常一樣出門買春聯,而是從家裏拿出了提前準備好的紅紙、墨水、毛筆還有熒光粉,原來是要自己動手寫春聯,大家新奇地看着爺爺有模有樣的寫起春聯,最後紛紛也加

春節的的作文 篇4

俗話説“年廿十八,洗邋遢”,在粵西地區大部分城市,都會選擇農曆年二十八收拾二十九這兩天進行大掃除,有洗去黴運的意思;

除夕夜,通常都是貼春聯、紅紙的日子。另外,家家户户都會在這一天宰好雞鴨,做年夜飯。同時,這做好的雞鴨也會留一部分到第二天(正月七年級那天)食用。因為,在正月七年級那年是不允許動刀殺生的。

除夕夜的二十四時,也就是年七年級的零點。家家户户都會將蘋果(平安)、金桔(大吉大利)、糖果餅乾、燒酒等東西擺在祭台上燒香拜年。通常還會用紅紙包裹着紅片糖和生葱,寓意新的一年裏甜蜜和聰明。拜年的鞭炮燒完後,爸爸媽媽就會給家裏的孩子老人發紅包了。

正月七年級這天,早上要一叫就起,不能賴牀。起來後見人就要問好,絕不允許出現有問沒答的現象。早飯跟平常的早餐不一樣,這天的早飯是要吃飯的,代表豐衣足食。雞鴨魚肉類的葷菜是除夕那天準備好的了,另外還要炒一道生菜,寓意“生財”。這天一定要小心的就是筷子碗杯子什麼的一定要拿好,不可以摔倒在地。還有,當天是不能掃地和倒垃圾的,不然就有破財的説法。

正月八年級,是探望孃家的好日子。當天回孃家的女兒女婿要備好水果餅乾的禮物,孃家有小孩的儘量準備好紅包。

以往,由七年級到初七這七天,長髮的`女性是不可以在家裏洗頭的,尤其是七年級那天。後來,隨着社會發展,越來越多的女性忍受不了頭癢頭屑的困擾,便會選擇在七年級後的某天洗頭。有時候為了避開家裏婆婆的責怪,便會到外面髮廊洗了再回家。從正月八年級到正月十八這段時間都屬於新年探望親朋好友的日子,越往後年味就越淡了。

正月十五,為元宵節,也叫上元節,這一天人人手裏都愛提着一個燈籠,食物以湯圓、餃子為主。

擴展閲讀:

閩南一帶鄉村過年習俗顯得與城市不盡相同。鄉村農家,房多門多,除了貼春聯外,房門兩側還要擱置兩株圈貼紅紙的連根甘蔗,叫“門蔗”,方言“蔗”與“佳”近音,寓意進入佳境。廳堂中案桌擺有隔年飯、長年菜、發糕,並插上用紅、黃兩色紙紮的“春枝”,寓意飯菜長年豐足,吉祥發財。每家要把薯藤柴枝堆垛大門外,點燃待其煙繞火旺,男人依輩分跳過這堆火焰,邊跳邊念:“跳入來,年年大發財;跳出去,無憂共無慮;跳過東,五穀吃不空;跳過西,錢銀滾滾來。”這叫“過火羣”,象徵燒掉舊歲的邪氣,消災過運,迎來乾乾淨淨、大吉大利的新年。“跳火羣”後,就要用新掃帚打掃廳堂,掃完後掃帚畚斗擱在一起,垃圾堆放門邊,希望如願再從畚帚中走出來,幫助發家致富。同時要把跳火羣未熄的餘灰收集一些添於炭爐中,叫“添旺”,象徵更加興旺。家長率子女圍坐爐旁,叫“圍爐守歲”,最好通宵達旦守着,據説這是為父母添壽。此時,長輩給晚輩分壓歲錢,叫“分圓”。隨着社會進步,生活節奏加快,閩南鄉村一些繁瑣的習俗已逐漸被廢止了,但農家企盼好年景的風俗仍保留下來。特別是“圍爐”在臘月寒冬,全家人圍在暖烘烘的小爐旁痛飲暢談,述舊歲展望未來,那是多麼温馨,多麼幸福。

民俗很多,隨着時代的進步,近年變化極大。為了入鄉隨俗,特介紹

正月七年級,黎明開門,梵香燃爆,曰“開正”。晨起祭祀祖先,是日,糞土不傾户外。

正月九年級,為喪家清新愁(即燒新牀)之日。凡在七年級、二未到過之友家,是日應勿往訪,訪即為不敬。有諺語曰“七年級早,八年級早,九年級困甲飽”,意思是九年級日無客登門,晚起無妨。那麼這個習俗是怎麼來的呢?相傳,明朝嘉靖年間,倭寇佔領廈門外島浯嶼。一年除夕夜晚,官兵忙於過年而疏於守備,大股倭寇乘機攻城,軍民奮起抵抗敵人,激戰二日三夜,倭寇才敗退,但城內軍民傷亡極重。九年級日,百姓各自收埋親友,弔喪亡靈,哭聲震天,無暇到別家登門拜年。第二年九年級日,廈門居民把此日作為忌日,久而久之,成為慣例。

正月初四,奉佛人必焚紙帛與馬,接神,系迎接十二月二十四日的送神。

正月初九,玉皇誕辰,香案敬神。惟喪家要停祭兩年。

正月初十,地誕。是日不砍柴、不掘土。並以普通物品祭敬。

正月十三,關聖帝君誕辰,商家均有祭敬。

正月十五,上元或日元宵,即三官大帝誕辰,鬧花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jr/chunjie/r9r0q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