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冬至節 >

冬至養生根本

冬至養生根本

數九寒天要養陽

冬至養生根本

在中國傳統的陰陽五行理論中,有"冬至陽生春又來"之説,可見"冬至"與"陽氣"之間的關係極為密切。冬至過後,人體內的陽氣逐漸增多,陰氣相應減少。因而此時養生應陰陽兼顧,或在養陽的基礎之上再養陰,即中醫所講的"陽中求陰"。同時,由於陽氣在冬至前後才逐漸萌發,因此要特別注意補充陽氣並固本培元,只有體內的陽氣充足,機體方可安康無疾,繼而才能益壽延年。

在冬至時節養生,首先要注意做好保暖工作。在清晨和氣温最低的夜晚,儘量不要出門,在白天外出時應注意添加衣服,特別是頭和腳要"捂嚴"一些,睡覺時應多加增一層被褥。其次,要在日常生活中堅持"行不疾步、耳不極聽、目不極視、坐不至久、卧不極疲"的二十字方針,保持健康的作息規律。第三,要本着少食多餐的原則,多吃温熱性的食物,以護脾益腎。

有虛症才需大補

所謂"三九嚴寒補一冬,來年四季無病痛",寒冷的冬至前後是進補的好時節。由於冬日天寒,人體所需要的熱量和營養多於其他季節,身體的新陳代謝也相對於旺盛,此時進補東西很容易被吸收。

當然,進補也需因人而異。中醫認為,患有慢性疾病的人、老年人或者身體虛弱的人、亞健康的'人可稱為虛症者。有虛症的人需要大補,無虛症的人只需小補。另外,所謂"虛症"又分為氣虛、血虛、陰虛、陽虛等等。要按"虛症"的不同種類採取不同的進補方式,才能達到進補的效果,否則會適得其反。

如果常感到疲勞神卷,不願多説話,或出現面色無光澤,甚至自汗、舌淡和脈象虛弱情況,則屬於氣虛症,可用生曬參、黃芪等補氣的藥材滋養。如果發覺四肢冰冷,臉色發白,疲勞神卷,甚至出現尿液多且清、大便稀、舌淡苔白的情況,則屬於陰虛,可用紅參、鹿茸、冬蟲夏草、仙靈脾、肉蓯蓉、胡桃肉等補陽藥進行滋補。

標籤: 冬至 養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jr/dongzhi/prkge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