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冬至節 >

各地在冬至有什麼習俗

各地在冬至有什麼習俗

各地在冬至有什麼習俗

各地在冬至有什麼習俗

1、江南吃湯圓

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的説法。冬至吃湯圓,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湯圓也稱“湯糰”,冬至吃湯糰又叫“冬至團 ”。“冬至團”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於互贈親朋。舊時上海人最講究吃湯糰。他們在家宴上嘗新釀的甜白酒、花糕和糯米粉圓,然後用肉塊壘於盤中祭祖。

2、浙江吃蕎麥麪

浙江等地每逢冬至這天,全家男女老少都要集齊,嫁出去的女兒也要趕回婆家。家家户户要做蕎麥麪吃。習俗認為,冬至吃了蕎麥,可以清除腸胃中的豬毛、雞毛。

3、廈門排隊買薑母鴨

廈門人對鴨可以説是情有獨鍾,一年四季都在吃鴨,鹽鴨、醬鴨、烤鴨、四物燉鴨,冬至吃薑母鴨。一條街只要有一攤賣薑母鴨的店,就整街飄香。薑母鴨以紅面番鴨為原料,用芝麻油將鴨肉炒香後,再加入老薑(薑母)及米酒等燉煮而成,且具有疏肝潤肺、養胃健脾、舒筋活血、祛寒化痰等功效,特別滋補。薑母鴨自家做的比較少,因此,冬至一到,就有很多人開始排隊買薑母鴨。

4、寧夏冬至要吃“頭腦”

在冬至這一天,銀川有個習俗,這一天要喝粉湯、吃羊肉粉湯餃子。銀川人還給羊肉粉湯叫了個特別的名字——“頭腦”。羊肉粉湯由蘑菇和羊肉烹飪而成,佐以鹽、姜、葱、蒜、辣椒、醬油等調料,湯滾開後放進切好的粉塊、泡好的.粉條,再加入韭黃、蒜苗、香菜,這樣一鍋五顏六色的羊肉粉湯就做好了,香氣撲鼻,讓人垂涎欲滴。

5、客家過冬至家家吃蘿蔔粄

南粵客家有“冬至過大年”的風俗。對於客家人來説,冬至是除春節外最大的節日,每家每户都殺雞、殺豬、宰羊,準備了豐富的節日大餐。而蘿蔔粄,是最具客家風味的冬至食品,餐桌上必不可少。

6、台灣冬至九層糕祭祖

在我國台灣還保存着冬至用九層糕祭祖的傳統,在冬至這天,人們用糯米粉捏成雞、鴨、豬、牛、羊等象徵吉祥如意福祿壽的動物,然後用蒸籠分層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本。

7、北方冬至吃餃子和餛飩

對於有着“好吃不如餃子”習俗的北方人來説,也普遍有冬至吃餃子和餛飩的風俗。吃“捏凍耳朵”是河南人冬至吃餃子的俗稱,據説是吃後可讓人們在寒冷的冬天裏,不會被凍掉耳朵。在北京,有句諺語叫“冬至餛飩夏至面”。

冬至是什麼意思

1、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冬至前是大雪,即12月7-9日交節,冬至後是小寒,即翌年1月4-6日交節,而冬至是12月21日至12月23日交節。冬至又稱為冬節,亞歲等,在春秋時代,我國已經利用土圭觀測太陽從而測定出冬至這個節氣。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素有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的説法。

2、“冬至大如年”對冬至的重視程度從這句話即可看出,其實這句話是從前開始有的,在我國古代民間廣泛流傳着“冬至大如年”、“冬至大似年”、“大冬如大年”、“冬肥年瘦”或“肥冬瘦年”的俗諺,所要表達的意思是冬至的禮俗隆重如同新年(春節),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是曰“冬至節亞賽年節”;“冬肥年瘦”則指而在春節時各種飲食已消耗不少,“肥”不如冬至。到了唐代,冬至由原本大於春節,發展成冬至與歲首(春節)並重。冬至是我國特有的節日,它不僅僅代表二十四個節氣中的一個,更多的是預示着準備進入寒冬,要國人屯好衣服等預備迎接,而在這個節日,很多家庭會選擇吃團圓飯,一家人聚在一起聊聊春節如何安排,最近的狀況等,是一個有着重大意義的節日。

冬至三候

一候:蚯蚓結

傳説蚯蚓是陰曲陽生的生物,冬至時節,陽氣雖已生長,但陰氣仍然十分強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縮着身體。

二候:麋鹿解

麋與鹿同科,卻陰陽不同,古人認為麋的角朝後生,所以為陰,而冬至一陽生,麋感陰氣漸退而解角。

三候:水泉動

陽氣初生,所以此時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動並且温熱。

標籤: 冬至 習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jr/dongzhi/reyg4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