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清明節 >

關於清明節週記彙編5篇

關於清明節週記彙編5篇

時間乘着年輪循序往前,一個星期已經結束了,這一週內讓你有什麼啟發呢?需要進行好好的總結並且記錄在週記裏了。相信許多人會覺得週記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清明節週記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於清明節週記彙編5篇

清明節週記 篇1

陽光明媚,春風拂面。清明節爸爸帶着我駕車前往淄博張店東郊的黑鐵山。在一位熱心的農民奶奶的指引下,咱們順利的到達了黑鐵山。

那裏有的大人帶着孩子,有的男女相互幫扶,人數最多的要數大學生了,他們舉着紅旗,打着橫幅,在紀念碑前合影,宣誓。順着流動的人羣,咱們首先參觀了抗日武裝起義紀念館。瞭解到自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之後,日本侵略者瘋狂的入侵中國大地,在黑鐵山由姚仲明、廖榮彪、馬耀楠、趙明新領導的抗日武裝上演了一部威武雄壯的抗日話劇。

走出紀念館,咱們順着台階上了一個平台,這裏是雄偉的黑鐵山英雄紀念碑。上山有兩條路,一條是經過人工開鑿的台階,另一條是陡峭的原生態的山路,每條路上都有行進的遊人。爸爸試探着問我:“咱們走哪條路?”爸爸沒有想到我不假思索的回答:“走帶有挑戰的原生態。”剛開始走還可以,不一會兒上山的路難走起來,咱們走走停停,爬上了山頂。回頭張望帶來了驚歎!後面的路真險,遠處的城市盡收眼底,山腳下的汽車像玩具,行人像螞蟻。

山上的人很多,空間很小,都聚集在一起,咱們找了處避風的地方,休息片刻就順着人工鑿的山路下山了。下山的路是那樣輕鬆,很快就到了停車場。這裏的人依舊很多,但大都是在那裏休息,吃着,喝着,帶來或買來的午飯。帶着對先人的敬仰,帶着對這座山的回憶,帶着我和爸爸爬山鍛鍊的收穫,咱們依依不捨的離開了黑鐵山。

清明節週記 篇2

"清明時節雨紛紛"相反,今年的清明節卻是豔陽高照、風和日麗,也是踏青的好時節。

早晨,我們全家和叔公、堂伯父、母一大家子人去八水山上掃墓。到達山腳下抬頭望去我不驚感歎道:"哇,這座山好高好高好呀!"媽媽笑道:"這就高啊,世界上還有很多你沒見過的,比八水山還要高的山呢!比如泰山就很高,所以我們要加油上吧!"我嘟着嘴不服氣的説:"我們老師説了,西馬拉雅山比泰山還高很多萬米呢!"

媽媽拉着我一邊説話,一邊走。一路上,人來人往、車馬龍,鮮花攤販隨處可見。到了目的地我在墓旁邊往上走時一不小心摔了一跤,手上被帶刺的樹藤鈎破了皮流出了血。

我告訴了媽媽。媽媽説:"沒事沒事媽媽幫你吹吹,下次走路要小心點。"我委屈的説:"是一根藤把我差點鈎倒了幸好我我的手抓着一塊卡在泥土裏的大石頭,只是手上的皮被刺鈎破了流出血來了。"説着媽媽從包裏找出一張止血貼,貼在了我手皮鈎破的'地方。爸爸和我在太太公和太公的墓碑上各獻了鮮花籃。

奶奶、伯母、媽媽她們在墓前插上蠟燭,擺上水果燒了紙錢和紙幣。我們一大家子人都在墓碑前磕頭祭拜,收拾打掃完畢,我們就下山回家吃午飯了。

清明節週記 篇3

今天是清明節,天色有點灰濛濛,淒涼的雨從天而降,蒼天彷彿也在為無數的先人抽泣着,淅淅瀝瀝的雨水一遍又一遍地洗刷着梧桐樹,泛黃的記憶又一次浮上心頭……

那是一個盛夏的午後,茂密的枝葉擋住了熾熱的陽光。我挨着爺爺厚實的胸膛,搖着爺爺的蒲葵扇,百般無聊的聽着爺爺念念叨叨的講着大道理,可我總是左耳聽完,右耳就出去了,爺爺每隔一段時間就問我有沒聽懂,我只好裝模作樣的支吾點頭。這時爺爺就會板起臉,然後教訓着我,如果現在不好好學,然後長大就會沒出息,又或者找不到工作之類的等等。我小聲嘀咕着,不以為然,都什麼時代了,那還會有那種“舊思想”,大道理跟我這個渺小的人有什麼關係!

但是隨着年齡的增長,我越來越發覺,每一個我嗤之以鼻的道理都有着它的用處,有的甚至成為我的人生的座右銘。在我終於明白它的重要性,想要再次聆聽時,爺爺卻走遠了……

雨越來越大,每一滴都狠狠打在我的心上,此刻心中竟五味交雜。

清明節週記 篇4

星期天我和媽媽弟弟去了人民公園,人民公園裏的花草很漂亮,有粉色的桃花,還有紅色的桃花,有白色的杏花和梨花,還有柳樹、松樹、和一棵好大好大的樹。桃花的旁邊有一條清澈的小河,小河裏有人在划船,還有小鴨子在游泳,小鴨子有黑色的、白色的、黃色的,小鴨子有兩隻一塊兒遊的,有三隻一塊兒遊的,還有一隻獨自遊的,它們遊的可開心了。

我們在遊玩的時候弟弟看到了一個變形金剛,他很喜歡,媽媽就給他買了一個,然後我們接着走,我看到了一個畫畫的地方,我們就停下來看,我看了半天選了一個雙人的小模型,我超級的喜歡,然後我們就把它買下了,我和媽媽一塊兒坐下來給它圖顏色,弟弟在旁邊玩起了他的變形金剛,當我給小女孩後邊的頭髮圖顏色的時候,驚喜的發現了這個小模型居然是一個存錢罐,我們一會兒就把它圖的五顏六色了很漂亮,我決定回家後送給爸爸。我和弟弟星期天都玩的可開心了,媽媽看到我們玩的高興也開心的笑了。

清明節週記 篇5

廈門民諺有云“清明吃薄餅”,意思是清明節一家人在掃墓後要聚在一起包薄餅吃。如今,閩南多數地方還保留這樣的風俗習慣。

廈門薄餅和寒食節有關

廈門薄餅又稱春捲,全國各地的春捲做法都大同小異,但僅有閩南地區的傳統春捲不經過油炸的。

民俗專家郭坤聰告 訴記者,這和古時候的寒食節有關係。寒食,顧名思義,就是不生火做飯,吃冷食。中國過往的春祭都在寒食節,直到後來改為清明節,但韓國、日本等國,至今仍 然保留在寒食節進行春祭的傳統。因此廈門人在清明節吃“寒食”(薄餅)。到了唐朝,寒食節與清明節合併,寒食禁火習俗逐漸消失。而廈門的這一道傳統小吃至 今還保留了這一古老的習俗,這也是全國少見的。

薄餅做法極其考究

在廈門,多數人都吃過薄餅,知道薄餅皮薄而柔韌,吃起來軟綿醇香。記者特意請教了民俗專家範壽春,據他介紹,薄餅的做法極其考究,也很繁瑣,它 必須在立春前後,各種新鮮時令蔬菜上市後才可以做成。最早的薄餅是用麥面烙制的薄餅做皮,選筍、豌豆、豆芽、粉絲、豆乾、魚、蝦仁、肉丁、海蠣、紅蘿蔔等 為主料,各種葷素菜料酌量搭配煎炒燜熟後,調入適量味精即成。盛放菜料的鍋裏要經常保持一定的湯汁和熱度,吃時才有風味。

範壽春説,老廈門人卷薄餅時,一般喜歡在薄餅皮裏放點酥了油的海苔、油煎的蛋絲,或抹一點辣醬等,卷後趁熱吃更有滋味。其中所包的各種蔬菜,預示着將使農苗興旺、六畜茁壯,有的地區還認為吃了包卷芹菜、韭菜的薄餅,會使人們更勤(芹)勞,生命更長久(韭),家業更興旺。

相關典故

關於薄餅還有一個流傳已久的民間傳説,宋代同安的理學名宦蔡復一在外省署理總督時勤於政務,常廢寢忘食,他有一個非常賢惠而又能幹的妻子,看着丈夫平時讀書辛苦茶飯不思沒有胃口,飯菜總是熱了再熱,很是着急,於是她用麥子磨成粉製成皮,再把各樣蔬菜各夾一些包在一起捲起來,讓丈夫可以右手執筆,左手取食,十分方便,這也就是薄餅的原形了。

標籤: 週記 清明節 彙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jr/qingming/7130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