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清明節 >

清明節民俗介紹

清明節民俗介紹

清明節民俗介紹1

清明節是24節氣中的第五個節氣,通常在每年的四月四日或五日。傳統上,這一天是祭祀祖先的日子,亦稱“掃墓”。

清明節民俗介紹

清明節期間,古代中國人習慣戴柳條編制的頭飾。這源於佛教的影響,他們認為柳枝有魔力,可以驅鬼辟邪。所以戴柳枝頭飾成為一種傳統習慣一直延續到現在。

除了清明掃墓戴柳枝頭飾外,還有純粹的娛樂活動,諸如放風箏、盪鞦韆等。尤其在中國北方,春季是多風的季節,正好放風箏。所以清明期間放風箏成為一種普通的活動就不足為奇了。中國的風箏史是很有意思的。據説風箏是2000多年前由傳奇式的著名木匠魯班發明的。

中國最早的風箏是用木頭做的,所以叫木鳶。“Mu”的意思是“木頭”,“Yuan”的意思是雀鷹,雀鷹是一種鳥。所以“Mu Yuan”的意思是“木製的雀鷹”。紙的發明同樣引起風箏製作者的注意,不久風箏又叫“紙鳶”,“Zhi”意思是“紙”,所以“Zhi Yuan”的意思是“紙雀鷹”。

風箏不僅用來娛樂,也用於軍事目的。有描述特大風箏的歷史記載,據説有的風箏大到足以把一個人帶到高空去觀察敵人的行動。大約在1500年以前,梁武帝(樑朝皇帝,502~549)在南京被判軍圍困時就是用風箏送出呼救信號取得外援的。

在唐代,人們開始用薄薄細細的長竹片連接起來做風箏。當這種風箏在空中飛得很高時,風會使這些竹片震顫發出低沉的撥絃聲,非常像中國古代的一種叫箏的絃樂器。以後,又有了“風箏”這個人人皆知的名字。

在清朝,人們把風箏放得高高的,然後放開風箏繩,讓它飛走。認為這樣厄運和疾病也會隨它而去。相反,撿到別人丟的或放的風箏會帶來厄運。

有些愛好者喜歡在晚上放風箏。他們把裏面裝有蠟燭的小彩燈點着。系在風箏繩上。幾十只風箏一齊飛向天空,閃爍着多種顏色的燈光構成一條條弧線點綴着夜晚的天空。

過去觀光者都到天安門廣場看各種形狀、大小不同的風箏,最大的可能有100米長,用100個小的風箏連成一條龍或一條蜈蚣。每年的4月份在中國東部的山東省舉行的濰坊風箏節,已成為一項重要的活動,它吸引着全世界成千上萬的旅遊者和放風箏的競賽者。

清明節公祭的意義

每年清明,人們為什麼要在英雄烈士陵園的那些有名字,或者沒有名字的英雄墓前,默哀、唱國歌、宣讀祭文?為這些從未謀面的陌生亡者送上一束鮮花,或者在墓夯永遠沉默的柏枝上繫上白花一朵?只為了他們的鮮血肥沃了我們腳下這片熱土,這羣為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獻出生命的英雄兒女,值得人們紀念他們:每年清明,南京大屠難同胞紀念館裏公祭的人羣也絡繹不絕。其中不乏那些侵略者的後代,仟悔他們的先人曾經的罪行:於是,清明祭又衍生出一種懺悔的文化社會內涵。

2008年5月12日四川特大地震,約近七萬人遇難,一萬多人失蹤。那一天扯痛了所有黃皮膚黑眼睛人的心。天災無情人有情,地震災區建造了地震遺址公園,並設有祭祀壇,讓人們在清明時節寄託哀思公祭活動的意義,不僅僅在於哀悼去世的人,更在於表達所有活着的人們那一份血脈相連。同為人類的感恩之情。正如英國詩人約翰·多恩的詩歌裏那樣歌唱的:“沒有人是孤島/沒有人能獨善其身/每個人都是廣袤大陸的一部分/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損失/因為我是人類羣體中密不可分的一員。”

清明節從古傳承至今的習俗有哪些

踏青

清明踏青活動,在宋代曾經出現過張擇端的長卷《清明上河圖》,成為歷史上清明活動的藝術經典。但清明踏青活動可以一直追溯到孔子時期,那時就有踏青和野浴的户外活動。

宋代有關記載和描述更多。如歐陽修在《阮郎歸》詞中寫道:“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昊惟信在《蘇堤清明即事》中寫道:“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鳶。”這是文人墨客們在踏青遊樂中寫下的切實感受,成為清明詩文中的`名篇。從中可見,踏青中往往有野宴、彈唱等活動。

戴柳、插柳和植樹

古時清明節要採柳條編成圈戴在頭上。説此時戴柳圈可以免蠶毒。同時有驅疫避邪、生機勃勃之意。古人也認為插柳能順陽氣。唐中宗時曾向侍臣賜柳圈,表示對臣子的關愛。宋朝時京城人在門上插柳條,叫作明眼,這天孩子們也必須戴上柳圈,説是防邪避毒、不鬧雜病。清代、民國時也有插柳戴柳的習俗,有的竟然把房檐插滿,顯得青青可愛,生機勃勃。

古人早就有寒食、清明植樹的習慣。但近代植樹造林提倡最早的是清末左宗棠,他帶領部隊在西北行軍中邊走邊栽,形成“左公柳”,一直被後人所稱道。孫中山又是一位植樹倡導者。他青少年時曾在家鄉種桑樹,創立興中會時提出中西部植樹造林計劃,後在《建國方略》中又描繪了造林藍圖。

1915年,北洋政府把清明節定成植樹節,是我國最早的植樹節。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病逝後,為紀念他,於1928年3月1日號召在領導紀念日植樹,同年又確定3月12日為“領導逝世植樹節”。新中國成立後更加重視全國綠化。1979年3月由全國人大通過決議,仍然以3月12日為植樹節。現在每逢植樹節、清明節,各媒體紛紛報道各地植樹造林活動情況。

盪鞦韆、放風箏

盪鞦韆是春秋時北方山戎人的發明,後來齊桓公北伐山戎後帶回了這種遊戲。在雲南拉枯族中也有相關傳説,富有神話色彩。鞦韆在南北朝時傳到長江流域,成為寒食清明前後的一種遊戲。南朝梁人的《荊楚歲時記》中記載:“春時懸長繩於高木,仕女衣彩服坐其上而推引之,名日打鞦韆。”

到唐代打鞦韆風俗更為流行,唐玄宗時每年寒食前就豎起許多鞦韆架,讓殯妃宮女們盡情玩樂。宮女們身穿綵衣,隨鞦韆凌空上下,宛若仙女,唐玄宗看得人迷,便稱為半仙之戲。有詞寫道:“紅杏香中歌舞,綠楊影裏鞦韆,東風十里麗人天,花壓鬢雲低。”元朝時,此活動仍在宮廷內外盛行。

清明節民俗介紹2

祭祖

祭祖即民間説的“上墳”。清明人們要到過世的親人的墳頭上填土、壓紙、焚香、燒紙錢,俗稱“上墳”。這些風俗主要表達對祖先、對英靈的“思時之敬”。古人插戴楊柳還有“思青(親)”的寓意

踏青

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習慣。著名的《清明上河圖》,就極為生動地描繪了北宋年間清明時節京城百姓踏青遊玩的熱鬧情景。

放風箏

這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裏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就像串串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古時,人們常常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明之風把斷線的風箏送往天涯海角。據説這樣能除病消災,讓一切煩惱都隨風而去。古時有個講究:清明時不能去撿別人放飛的風箏,以免沾上晦氣。《紅樓夢》中就有林黛玉放風箏剪斷線,而紫娟去撿時被勸阻的故事。

盪鞦韆

這也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起源於我們東北的山戎族,初稱千秋,春秋時齊桓公北征山戎帶入中原。漢武帝時,因以“千秋”為祝壽之詞,就將這種活動改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杈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打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唐代詩人對清明有過一首極優美的詩:“滿街楊柳綠似煙,畫出清明三月天。好似隔簾紅杏裏,女郎撩亂送鞦韆。”

蹴鞠

蹴是“踏”的意思,現在我們常用的一個詞“一蹴而就”,就是“踏一步就成功”的意思。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有人説足球是我國發明的,就是基於此點。

植樹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特別是清明插柳,更是風行一時。

還有牽鈎(拔河)、打馬球、鬥雞、登山、採藥等一些活動……憋了一個冬天的人們成羣結對,走出户外,奔向空氣新鮮的大自然,鍛鍊身體。如今清明節有了假期,户外活動的項目也比以前豐富了許多,人們可以有更多的時間走出城市,在大好的時光裏到效外去活動了。

標籤: 清明節 民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jr/qingming/em70n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