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清明節 >

【精華】清明節的習俗作文合集6篇

【精華】清明節的習俗作文合集6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國小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清明節的習俗作文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華】清明節的習俗作文合集6篇

清明節的習俗作文 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是唐代詩人杜牧對清明節的寫照,清明時節上上墳,掃掃墓,祭拜已故的親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可是,今年的清明節不知從哪兒傳出了個新“習俗”。

今天,老媽下班回家,手裏拿了好幾瓶桃罐頭。我很是疑問。老媽看到我那樣就知道了,將事情的原本告訴了我。我也沒多想,便向美味的桃罐頭髮起了“進攻”。

吃過了桃罐頭,沒有了美食的誘惑,我的頭腦變得冷靜下來。我仔細的想了想,不禁有些心痛:唉,現在的節日,早已在巧手設計師——商人的手中變得千瘡百孔,面目全非。節日早已不是昔日美好的節日了,他們已成為商人們賺錢的機會了。

現在,人們的生活都富裕了,已不在乎那10元、8元的,只為了圖個吉利討個平安而隨波逐流,以至於讓“久不出户”的桃罐頭成了家喻户曉的“當紅明星”。這不禁讓我想起不久前日本海嘯引發的核電站碘輻射風波,不知從哪兒吹出一股風,讓鹽的身價大漲,名聲大亮。一時間,人們搶鹽成瘋,謠言四起,人心惶惶。可沒過多久,謠言不就不攻自破了嗎!

在這裏,我要勸告大家:不要盲目的隨波逐流,讓人在不經意間賺了一筆。

清明節的習俗作文 篇2

清明節前一天為什麼不能上墳

清明節即將到來,清明節上墳已經越來越被人們重視。清明節上墳有什麼講究呢?

從時間上講,民間流傳着前三後四的説法。也就是説,在清明節的前三天到後四天上墳都是可以的。其實這種説法是不對的,這是工作事業較忙的人為自己找的藉口。

傳説清明節陰間要開大會,沒有子孫的人不能參加。參加大會的人必須舉着子孫送的旗子才能入場。因此,現在清明上墳時,人們都在已故先祖的墳上插上紙剪的旗子。所以,清明節上墳的時間應該在清明節之前,而不應該在清明節之後。

清明節當天上墳可以麼?可以。但應該早一點,通常應該在早上8點鐘之前。不然就失去意義了。

清明節的前一天上墳還有一種説法。這一天有人稱寒食節。最好也不要在這一天上墳。

清明節上墳是一種祭奠先祖體現孝心的很好的形式。平時很少去祖先的墳上,借清明節去看一看,在墳頭上加點土,有漏洞或坍塌的地方補一補,的確是件好事情。

但是清明上墳可不要亂動,不能把那些東倒西歪看上去不整齊的石頭扔掉,換成漂亮整齊的石塊。總的原則是不要亂動,只加不減。就是不要輕易亂動祖墳,泥土和石頭只增加不要減掉。不好看不整齊的石頭可以在其外面再加一層將其包住。

還有一點,將祖墳修得金碧輝煌並不是件好事情。很多興旺的家庭因此敗落下來。

上墳是有禁忌的。

第一,下午之前去上墳,因為那個時候還屬於六陽時,陽氣比較足,不容易在分地被一些陰性的東西騷擾到

第二,不要隨意吃肉、大蒜等味道大的食物,這些東西比較腥氣,傳統上都歸為葷菜。一般祭祖的時候為了表達對祖先的敬重,都應該戒食一日

第三,衣着不要太過鮮豔!一些女孩子穿着大紅、大紫的衣服去上墳,或者穿着太暴露。有一種可能是惹怒自己的祖先,還有一種就是撩起別人祖宗對你的興趣。我就曾經遇到過一名女孩子,因為某年清明時候穿着大紅的風衣去拜山,最後出現很多不適症狀的情況。

第四,在墳地不要隨意亂走、亂跨。尤其是一些男同胞,表面上膽子比誰都大,也絲毫不講究尊敬與否,在別人的墳頭上跨來跨去。有一些人因為這種亂跨,導致那一年好幾個月都觸黴頭,生意慘淡。這種例子很多,有機會可以單獨開個帖子來講。

第五,絕對不要在青壯年的墳前逗留、歎息! 他們的早夭固然很可惜,但是他們由於似得太早,或多或少都帶着怨氣。而青年的死亡中,相當一部分直接或間接和感情有瓜葛,你如果在他們的墳前逗留、歎息,他們對你產生的感情、怨恨乃至羨慕嫉妒恨,甚至半夜來敲你的門,都是你自己惹的。切忌不要隨意歎息,有話留在心裏比説出來更好。

第六,吐痰、大小便,不可大意。一些人吐痰吐習慣了,一不小心就吐到了別人的墳前。和言者無心,聽者有意這個道理一樣,或許你只是一個習慣,但對方或許會覺得你這是在挑釁,尾隨你而行,那就大為不妙。大小便則不用説,雖然很多農田、山林就是個天然廁所,但是沒有輪到你上,不該你拉的時候你就是得憋着。而且,在這裏我要説明一下,我們很多所謂被鬼上身的現象的入口,就是我們的陰竅。在清明節的時候,你膽敢菊花外露簡直是自尋死路,沒有鬼跟着你也有山精野怪跟着你,切忌切忌。

此外,可能有一些朋友對拜山的業務不瞭解,不清楚如何處理那些祭品。祭品是可以帶回家吃掉的,但僅限於自己家的人,傳統上是沒有把祭品分給別人的習慣。但所有的祭品,都應該在自家的灶台上拜訪一個小時,以免吃下去對自己有害。

清明節的習俗作文 篇3

夜,靜悄悄的,萬籟俱寂。一看鬧鐘,已是九點半了,恍惚中,我看見時間在昏暗的牆上挪動着微小的步子,我的思緒回到了以前:同樣一個靜寂的夜晚,在燈光昏暗的渣滓洞集中營裏,從刑室裏傳來“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特務瘋狂地審問聲,江姐用蔑視的口吻堅定的語氣呵斥他們的回答聲。接着,是特務們用刑的聲音和令人心悸的潑冷水的`聲音……想到這兒,我不禁心中一顫。

如果是我,在敵人的嚴刑拷打下,我能否堅守自己的信念,能否保住黨的機密,我不斷地問着自己?

我生活在解放多年後的新中國,生活在幸福的懷抱中,我深知,當時的革命志士所受的苦難,我們現在的“小皇帝”、“小公主”是無法感同身受的,長輩們的溺愛幾乎要把我們淹沒!這樣,致使一些從小嬌生慣養的獨生子女們更加對長輩充滿依賴,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這時,我的眼前彷彿闖進這樣一個畫面:當中國人民的生活條件與美國不相上下時,全國的小孩都失去了自理能力,只能讓長輩來餵食,從0歲至25歲皆是如此。我害怕極了!我不禁打了一個寒顫。幸虧只是一個夢境!但是,這種現狀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重視。五十幾年前,貧窮與落後讓我們倍愛欺侮,五十年後,過分的溺愛不要讓我們變得軟弱無主!霎那間,我又想起了中午我與年邁的奶奶,一位老共產黨員的談話。“早上,老師上《江姐》時,讓我們看了《在烈火中永生》那部電影的節選,我哭了!”吃飯時,我告訴了奶奶。奶奶沒有反應,只是告訴我:“如果你是個共產黨員,你不會哭。”奶奶的話,我深思片刻,理解了,我知道,共產黨員是堅強的,他們有化悲憤為力量的能力,共產黨員的無私的,他們有一顆為共產主義事業而獻身的紅心。江姐的堅忍頑強的精神鼓舞着我們,激勵着我們!我們生活的那麼幸福,我多麼希望我們能心懷歷史,在長大時,去努力建設我們的祖國啊!想着想着,我忍不住在心中為我能有這麼有意義的理想而驕傲。

晚上,在我的夢裏,上演了這樣一部電影:清明節那天,全國各地的少先隊員各自聚集在各地的烈士墓前,着裝整齊,在烈士碑前莊重的宣誓:我們是最好的接班人!一時間,四周的小樹被風吹得沙沙作響,似乎是沉睡着的革命志士欣慰的笑聲。小鳥唱着動聽的歌,花兒裂開嘴,笑得燦爛,太陽將光明帶給大地,大地一片温暖。

清明節的習俗作文 篇4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不僅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

掃墓: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由於各地方經濟條件的差別,祭掃的方式也會有所區別。

踏青:古時叫探春、尋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也長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習慣。

植樹: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

盪鞦韆: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盪鞦韆可以培養人的勇敢精神,兒童也特別喜愛。

放風箏: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裏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象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説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清明節的習俗作文 篇5

踏青踏青,又叫春遊、探春、尋春。於花草返青的春季,結伴到郊外原野遠足踏青,並進行各種遊戲以及蹴鞠、盪鞦韆、放風箏等活動。中國的踏青習俗由來已久,傳説遠在先秦時已形成,也有説始於魏晉。據《晉書》記載:每年春天,人們都要結伴到郊外遊春賞景,至唐宋尤盛。據《舊唐書》記載:“大曆二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可見,踏青春遊的習俗早已流行。到了宋代,踏青之風盛行。

清明節的習俗作文 篇6

清明寓意豐富,它不僅是我們中華民族一個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也是眾所周知的二十四節氣之一,更是一個享受大自然各種饋贈的美好時節。

清明有許多已經流傳上千年的風俗習慣。在這一天,人們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來到郊外,掃墓祭祖,三支清香、一壺黃酒,藉以緬懷已故親人。在追思祖先的同時,人們還可以順便在明媚的春光裏踏足青青原野,放紙鳶、盪鞦韆、賞櫻花、插柳條......也算是節哀自重轉換心情的一種調劑方式。

清明正是春耕的大好時節。農諺説得好,“清明前後,種瓜點豆”,一年的忙碌在這一時又開始了。“清明時節雨紛紛”,斜風細雨中,灌水犁地、撒種育秧,農人趁着雨水足、天漸暖,抓緊播下能帶來全年豐收的種子。而婦人們則三三兩兩地站在田間地頭,忙着往揹簍裏放進剛採下的桑葉,因為家裏的春蠶已經孵化出來,正等着這些桑葉大快朵頤。雲霧繚繞的半山腰上,隱約傳來採茶女動聽的山歌,一雙巧手變魔術一般把最嫩的茶尖飛快地掐下來,這可是一年中最好的茶葉,一刻都不能耽擱。

清明對於吃貨們來説則是意味着饕餮盛宴。這時洄游至象山港產籽的馬鮫魚,通體泛着藍綠色光澤,肉質細膩、極為鮮美,正是寧波人特稱的“串烏”。這是一年中吃筍的最好季節,被俗稱為“黃泥拱”的毛筍,無論是紅燒、油燜,還是鹽烤、雪菜燒,肉厚、鮮嫩、脆爽,還微微帶點甘甜,讓人意猶未盡。而一種只有清明時才有的點心“麻餈”,必須是由蒸熟的糯米粉配以當季採摘的艾青葉,由一名壯漢用石杵反覆舂搗、捶打而成,軟糯可口,散發出淡淡的清香,可謂是老少皆宜。此時的馬蘭頭、香椿芽、水芹菜......每一樣只有在清明時節才有的時令野菜,更是叫人慾罷不能。

不管時代如何變遷,社會如何發展,清明的一些老的傳統和習俗還是很好地保留了下來。逝者已逝,生者如斯,讓我們充滿希望地擁抱生活、感受春天的美好吧!

標籤: 清明節 精華 習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jr/qingming/m631p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