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清明節 >

八年級清明節作文彙編13篇

八年級清明節作文彙編13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敍文、説明文、應用文、議論文。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八年級清明節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八年級清明節作文彙編13篇

八年級清明節作文1

前天是清明節,父親説帶我去爬青雲山。我一聽樂啦,一蹦三尺高。坐車到了山腳下,呼!和我一比,這山可謂巨人中的巨人。看着大山的面孔,好像大山正在對我説:小孩子,你還是別爬了吧,可不要自不量力哦!這下可把我惹急了。心想:不就一座山嘛,我要是爬不到山頂,我以後就不爬山了!可沒想到,困難還在後面等着我呢!剛和父親爬到山腰,我就累得喘不過氣來了,説什麼也不往上爬了。父親這下可急了,這都快到山頂了,又不爬了,怎麼辦呢?突然,父親管都不管我就自己往上爬了。我毛了,慌忙上前追趕父親。事後才知道,父親為了讓我繼續爬,才使出了這招激將法來激我的,原來如此!

爬呀爬,剛剛爬到一個夾道旁,一股股風迎面吹來,涼快極了,與山下炎熱就相差許多了。從夾道旁休息片刻,我們又準備出發了。可是映入眼簾的,確實不可能爬上去的石頭,雖然石頭上面有人工鑿開的小洞,但是看着那麼光滑的石面,怎麼也有點不寒而慄的感覺,最終沒有戰勝恐懼的我還是讓父親硬拉上去。到了山頂,山下的景色盡收眼底:房屋是褐色的,農田,森林都是綠色的,水庫是澄清的,山下的人們像一隻只小螞蟻,在費力地向上攀爬着。眼下的景色就像一幅畫,它沒有山水畫的優雅,卻賦有濃濃的詩意;它沒有《蒙娜麗莎》的安詳,卻又是那麼美麗。坐了一會,要下山了。父親為了試試我的膽量,所以是從西面下山的。那個地方沒有石階,全部都是平整的石面,我一看,傻眼了,這能下嗎?父親教給我一個小竅門:不要看前面的路,要看你腳下的路,否則你只會更加的恐懼!我試了試,還真管用!就這樣我一步一步地挪下了山。不過父親的話倒給了我一個啟示:再成長的路中,不需注意你前面的路是否長短或是否好壞,只需注意你腳下的路是否平整,這樣你的成長道路才會更加堅定與踏實。這次爬山可真不尋常啊!

八年級清明節作文2

在路上,我不停地追問着媽媽:"媽媽媽媽,爺爺是長得什麼樣子呢?"媽媽總是和藹可親地説:"就和媽媽一樣啊!"我的外公在媽媽讀四年級的時候就去世了,也沒留下一張照片。每當其他同學提起外公對自己怎樣好的時候,我總是又羨慕又傷心。

到了外婆家,向我們迎來的便是年過六旬的外婆。我來到房間裏,折起了紙花,也把一個個思念折進了紙裏。下午,太陽當頭照,我、媽媽、大姨和外婆頂着烈日到山上給外公掃墓。一到山下抬頭仰望,就看見滿山一派翠綠的景象。大姨扛着鋤頭一會把這叢草給除了,一會又把那根刺藤給割了。不一會,一條小路就被我們給"開闢"出來。

來到外公的墳墓前,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長滿青苔的陶罐,封得嚴嚴實實,只露出地面一小截,那裏面裝着外公的骨灰。大姨和奶奶開始除雜草,她們一會把墳墓上的小山竹給鋤了,一會又把雜草給割了,不一會,展現在我們眼前的便是乾乾淨淨的墳墓。

我麻利地從袋子裏取出紙花紙帶,灑在了外公的墳墓上,最後把一束美麗的菊花擺在陶罐,聽媽媽説,菊花代表對去世親人的思念。這時,墳墓像變魔術似的變成了一座大花椅子。奶奶也在墳墓前擺上圓鼓鼓的鴨蛋、香噴噴的肉、紅通通的蘋果、香甜可口的六味蜜餞……

我們把香點着,雙手舉起香排成一行向外公祭拜。隨後,我們燒起了紙錢,放起了鞭炮。"啪啪啪……"那炮聲好像是外公在我們表示祝福。

突然,我鼻子一酸,哇哇大哭了起來:"外公,外公,我要外公!"媽媽對我説:"孩子,你別哭!人死了不可能復活。你外公雖然不在了,但他知道自己的外孫很健康、很乖巧,他一定會很欣慰的。只要你認真學習,取得好成績,就是對外公的思念。"我懂事地點點頭。隨後,媽媽拉着我的手和大家一起往山下走去。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外公,我一定要好好學習,爭取取得更好的成績。

八年級清明節作文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朗朗的書聲伴隨着淅淅瀝瀝的雨點從窗口傳來,一陣涼風迎面吹來。當我走入客廳時,聽到爸爸歎了口氣,説到清明又到了。

哦,清明又到了,我又要來看你了,你可否期待,我親愛的姥姥。

我撐了把傘,目無焦距地走在大街上,三三兩兩的行人結伴而行,我看着街上的景物,雨中的人們,思緒回到了童年。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姥姥,我唱得好嗎當然了,姥姥的寶貝是最好的你滿臉的皺紋鮮活了起來,眸中盛滿了對我的寵愛,像看一塊傳世美玉般看着我,對着我張開雙臂,我一下子撲進了你的懷裏,淡淡的薄荷香在我的鼻翼邊跳着美妙的舞,踏着輕快的步伐,慢慢地,輕輕地,小心翼翼地進入我的鼻中,在這香氣中,我漸漸迷失了自我,那一刻的心如止水用歲月靜好來形容也不為過吧!

我搖了搖頭,轉身向家走去。

細雨霏霏,時間不會因為任何人,任何事,停下步伐,依然來去匆匆,了無痕跡。閉上眼,心想,如果你還在的話此刻會唱一曲什麼歌呢?記得在夏夜,你會把貴妃椅般到院中,低聲吟唱着那空靈的歌曲,滿天星光點綴在黑色的幕布上,閃耀着它們獨有的光亮,但卻不及你眼眸中十分之一的光彩,漫天飛舞的螢火蟲在院中點起一盞盞燈籠,夢幻般的景象,使我沉醉其中。那時的我曾一度相信,無論日月如梭,斗轉星移又或是滄海變為桑田,你一直會陪伴着我,走完一個個春日,夏夜,秋辰,冬午。

時間已然逝去,當年那個滿臉温柔的老人靜靜地躺在冰冷的墓裏,那個天真無邪的女孩褪去了懵懂的外衣,變成一個自力堅強的少女。物是人非。

但請你相信,時間能改變一切,卻改變不了我對你的愛以及日積月累的思念。

到了家,爸爸看了我一眼,説收拾一下,該回去了

到了你的墓前,天已放晴,一碧如洗的天空下,你在冰冷的墓裏,可否害怕,墓旁的向陽花可否為你送去縷縷陽光,帶去絲絲温暖,邊緣地帶的油菜花已爭妍鬥豔,你可否看到?又可否會回來,並告訴我,這五年的一切,都是假的?

八年級清明節作文4

説起“清明”,不管垂髫孩童、還是龍鍾老太,都會吟起這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轉眼間,清明節又來到,可惜天不作美,讓人斷魂的清明節竟沒有讓人斷魂的雨。今年的清明節,沒有往常的雨紛紛,也沒有路上行人慾斷魂。一切都彷彿與往常一樣,沒有什麼區別。從手機朋友圈看到,有些地方的確真的進入到了清明節的氛圍,踏青、聚會、祭拜,小雨初霽,空氣甚清,微徐徐,黃綠交錯的世界裏,搖啊搖,脱去黃衣,露出綠皮。那一簇簇的鮮,黯淡了一山春色。而我們這裏一如既往的時寒時暖變化無常,但是,儘管這樣,似乎所有的人隨波逐流的進入春天那個節日的角色。

其實祭祀是一種文化,提醒健在的人,記住遠去的人。人們平時不見得會記得住身邊的和逝去的人們,只有像清明這樣的節日裏才會去緬懷,去想起。就跟人們所説人生不長壽,何事不重來?

自古清明遊,騷客賦閒愁。人世有代謝,枉自多煩憂。自歎人生短短几十載,不憶往事看祭台。然而身後靈台一柱香,兒孫晚輩情意長。笑呵呵的談古論今,也許這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踏青,祭掃,彷彿人世間的哀與樂都交織在這清明節。緬懷追思的心緒,清新明快的聚會各種心境匯聚在一起。

恍惚間,想起了見一面我們就少一面這句話。當時聽到這句話莞爾一笑,總覺得是一句笑話,總有我們這麼年輕,隨時有機會見面理由。但是在社會摸爬滾打的我們,突然發現我們真的錯了,時間來幫我們證明了我們是多麼的幼稚,年齡隨着皺紋慢慢的浮現在臉,我們沒有彼此的珍惜,錯過了時間。忽然發現自己好像老了,不知不覺中感到了人生的疲憊。驀然回首時,人生的路上已經走了這麼遠,這麼的久遠。

時間不會停止,生活還要繼續,生命沒有歇息,就必須奮戰,過去的終究過去了,就算有時光機器,發生過的事情也只能成為永遠的回憶,成為歷史;開心也好,煩惱也罷,一切都成為了我們永逝的青春,所以,如果有機會,我們一定要珍惜,因為不知道今天過後下一次的相見是什麼時候。

八年級清明節作文5

清明,我初次接觸和的時候,是在很小的時候。那年的清明節的前幾天,我的同桌她沒來上課,班主任在點名時説了一句,清明節到了,她去給母親過清明瞭,那一週前後,總有同學請假過清明。當時的我就怎麼也不理解,什麼是“清明”,怎樣過“清明節”。為什麼沒見家家包餃子,也不見誰添置新衣服和新鞋子,為什麼我家沒有過“清明”,一連串的問題裝在心裏。偶爾有一天又想起。問的同桌傷心的哭個不停,還捱了老師一頓訓,我是一頭霧水。但從同桌的淚水裏,隱隱約約感到“清明”的感傷。“清明”就這樣存入我的記憶。

“清明”,我再次接觸的時候,我已經九歲。我們北方的雪,在清明前後才能融化完,那年清明在泥濘的小路上,總是看到路邊一小堆燒過的紙灰,還有殘留的半片圓紙,有的被風吹落在枯草中,有的吹進低凹處,有一天吹在我放學的'路上,我忍不住拾了起來,拿在手上琢磨,到家後還細細地尋問了祖母,才知道清明與死亡緊緊相連。這也是我平生第一次發現了老祖母的憂傷。我摟着祖母天真地説我不要清明,我家也永遠也不要過清明,老祖母笑了。

我第三次感悟的時候,是給祖母過的第一個清明。清明節沒到,父母就開始計劃了。當時物資非常緊缺,有孝心的母親教我們用薄薄的白紙,做成朵朵各種各樣白色的菊花,放在祖母的墓碑旁。那個清明,要數祖母的那塊園地最鮮亮,惹眼。在做花時,想起祖母給我講清明時的語氣和流露出的哀傷,一種隱隱的痛,鹹鹹的傷堵在心裏。從那以後,每到清明前後,就有許多人到我家討要紙做的花,也讓我體悟到了清明與思念,清明與孝道,清明與感恩,清明與生命的種種聯繫。

20xx年,母親突然去世,當我再次感悟“清明”時,體會到再深沉的祭奠,也不抵不過親人在世時,那持之以恆的小小關愛。在悲痛之餘,考慮最多得是怎樣讓老父親健康、幸福地生活,讓我們再無遺憾。每每清明,我總以老父親過的很幸福,我們過得開心,告慰母親的在天之靈,這也是母親辛勞一生的目標,在殷殷的火焰中,我能感悟到母親的微笑。

八年級清明節作文6

很小的時候,我並不清楚清明節是一個什麼樣的節日,只是覺得這一天沒有國慶節、兒童節那樣歡慶熱鬧。人們的臉上少了一份歡笑,多的卻是一份沉重與憂傷。直到婆婆(爸爸的奶奶)去世以後,我才對清明節有所瞭解。婆婆三年前離開了我們,還記得婆婆的棺木被黃土掩埋的那一刻,我的眼淚情不自禁地嘩嘩直流。我也説不出當時是怎樣的感受,只知道婆婆是我長這麼大第一位親眼目睹離去的親人,我傷心,的是不捨。

今天是清明節,我們全家人像往年一樣到鄉下祭祀掃墓。穿過開滿金黃色油菜花的農田,我放眼望去,山還是那座山,婆婆的墳孤零零地立在那兒,只是墳頭又多了些雜草。首先,爸爸、伯伯在爺爺的帶領下用鋤頭等工具把雜草清理乾淨,並把它們掃到一塊空地用火燒,聽説是為防止起山火才選擇在空地的。我看見爸爸在角落燒一種黃色的紙,便好奇地問:“燒這個幹什麼呀?”爸爸回答説:“這是紙錢,燒給在天堂的婆婆用的。”“哦。”我點點頭再也不願多問,因為我知道,他們心裏很難受,但是,婆婆真的能收到嗎?

爺爺點燃了香蠟,伯伯鋪好了墊子,我們長幼有序的依次在婆婆墳前磕頭。我跪了下來,望着隨風搖曳的燭火,彷彿看到了婆婆那張佈滿皺紋的臉和充滿愛的眼神,回味着婆婆多年對我的愛護與唸叨,也似乎聽到了她用微弱的聲音呼喚着我的小名。記憶中,婆婆是一位慈善的老人,聽爺爺講,她年輕時是位生意能手,那時她家因為做布匹生意成為當地的一户富裕人家。後來因日本侵略者的入侵,婆婆變得一無所有,並逃亡到桃源鄉下定居,一家人靠着勤勞的雙手堅強地生活。婆婆在我還沒出生時就因為舊疾癱瘓了,從我有記憶開始,她幾乎就沒出過門。婆婆雖然手腳不方便,但還是很關心我們,聽爺爺講,她去世的那一刻,依然放不下子孫後代。

灰濛濛的天依然下着細雨。燭火熄滅了,鞭炮聲震耳欲聾。婆婆,清明節到了,我們又來看您啦!知道我們有多想念您嗎?您聽到我們正在向您問好嗎?您一定也在天上關注着我們吧!這樣您就不會寂寞了。

站在墳前,我一邊感受着四月春雨的那一絲寒意,一邊胡思亂想,忽然記起了杜牧的那首《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不知不覺,我的臉頰濕濕的,分不清是雨還是淚。

八年級清明節作文7

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故為清明,清明,是24節氣之一,是中國的流傳千年傳統節日,我想,在每一個人的心中,它都有着不一樣的含義。

窗外雨淅淅瀝瀝地下着,彷彿有了這雨,清明才更能顯得出它淡淡悲涼和絲絲憶念的味道來,是清明成全了這場雨,更是這雨襯托了清明,望着飄灑的細雨,才更能引得人們心中那種淡淡的哀愁和思。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杜牧的佳句更是恰如其分地表達了這份薄霧般籠罩着的哀思,這雨或是風狂雨恣,或是和風細雨,從清晨開始,至黃昏之際,點綴着傷感寂寥的掃墓人。在煙雨瀰漫的山野中,在泥濘難行的小路上,或三五成羣,扶老攜幼,或一二個孤影,跚跚獨行。

這,大概就是清明節帶給大多數人的感觸吧。

然而,誰説清明只能充斥着這般的憂傷,在我眼中,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才是對清明節最好的描述。而那份無名的憂鬱,雖然不應被輕易丟棄,但是也應該被我們封存在心。

窗外雨淅淅瀝瀝地下着,彷彿有了這雨,萬物才更能表現出蓬勃向上、蓄勢待發的狀態來。望着這滋潤萬物的春雨,才更引發人們心中對未來的美好憧憬。清明放假啦!這句振奮人心的話語,乍一看似乎成為了如今清明節學生們口中的流行語。與杜牧的詩意比起,這確實顯得有些膚淺,但我卻認為,這裏面藴含着對清明節新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生者總是會不斷地成為逝者。有人説,對別人的思念會隨着時間的流逝,越來越淡。我想,或許對於至愛親人的思念恰恰與之相反吧。即使過了再長的時間,在每次憶起他們音容笑貌時,我們的心中總會有些酸酸涼涼的感覺吧。

正因如此,清明節才會成為一個流傳千年的'日子;清明時節的細雨,才會綿綿不絕地紛紛而至,這大概是對於人們心中哀愁的感應吧。又是清明瞭。男兒有淚不輕彈,我不能流淚。但對親人綣綣的思念,灑下所有的淚,回憶就不僅僅再是生活的負擔。我們再次體會人世間的愛心與温暖,拼合破碎的心,微笑着重新揚起生活的風帆。我們感慨世事無常人生苦短,曾經真正愛過,生命便不存在遺憾。援手於他人危難,自己在挫折中保持樂觀,只要心中有愛,愛就會沒有遺憾,人生永遠是美麗的春天。

八年級清明節作文8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經歷過許許多多的第一次,每個第一次都可能有失敗的淚水,也有成功的喜悦,有時歡快,有時傷心,有時也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清明節那天早上,我正好感冒,一點胃口都沒有,只想吃鹹菜餅。於就是,媽媽帶我到外面買,可就是連續找了好幾家,都沒賣鹹菜餅。我饞的要死,媽媽只好叫我外婆準備工具與原料,晚上做給我吃。

我一回到家,就要吃鹹菜餅,可就是外婆還剛剛開始呢,我不禁也來了興趣,我想幫助外婆,也試試自己的手藝。

外婆拿起米粉,放上適量的水,來回攪拌,將米揉起了一團,看看差不多和好了,就將米粉揉成一字形,然後用菜刀切成一段一段,再捏成碗形,裏面放上鹹菜、豆腐乾、豬肉等做成的餡,用手指將四周按順序捏在一起,初看上去像個餃子,然後細細地揉成圓形,稍微壓一壓,成為大餅狀。我也學外婆的樣子,試着學外婆的動作做了一次,結果看上就是四不象,即不象餃子,也不象餅,一些捏得薄的地方,餡兒還露出來了,雖然做得不好,外婆還表揚了我,説我懂得勞動。我還趁機問外婆,清明為什麼要吃清明餅。外婆説,這就是上千年前古人留下的風俗習慣。哦,原來,一個小小清明餅還就是有上千年的來歷呢!外婆做好了好多個後,就在平底鍋裏,先倒上油,熱起來後再放餅,就這樣一個個煎起來,我將自己那個做好了的餅兒也放在鍋裏。外婆用炒菜的小鏟子來回翻動,以免焦了。過了一段時間後,外婆説,熟了。米粉團就變成了鹹菜餅——清明餅了。我就迫不及待地夾起自己做成的那一個來嚐嚐味道,不錯,還真香呢!

詩人陸游有詩説:“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雖然原來説的就是做學問,其實也適用於許多事情上。 這次,我自己親手製作清明餅,這畢竟就是我第一次親手做的,煎熟了以後,吃起來我感到特別有味道,也體會到了外婆的辛苦以及自己勞動收穫的快樂。

八年級清明節作文9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句千古絕唱完整地概括了清明時節人、物、景的美麗景象,細細體會,便會發掘清明時節的濛濛小雨和行人們構成的和諧畫面。

清明時節的雨在我的印象中就是一絲一絲,柔柔的,雖説不上就是毛毛雨,但也畢竟就是濛濛的;雖説不上就是一層紗,但也説得上就是一道淡淡的白色的屏障。清明的雨會讓你原來看得清清楚楚的景物變得模模糊糊了。

但這場雨對春天來説就是如此的重要。雖説不上就是生命之水,可就是,透過那一道淡淡的白色的屏障,仍可以看出那剛剛發出的小嫩芽頂破了冬天裏防寒的厚厚的樹皮,一簇簇地冒了出來,在原來光禿禿的枝幹上顯得十分耀眼。透過白白的屏障,將這道耀眼的綠色反射進了你那黑洞洞的瞳孔中來。好似一縷綠色的春光照耀着你那受過寒冬日光的乾乾的臉頰,你就是否感到十分愜意呢?

當這場濛濛的雨過後,世界上的一切都清醒了。空氣變得格外清新,陽光變得十分明媚,就連原本看似毫無生機的河面在春風的吹拂下,陽光的照射下顯得波光粼粼,時不時地會蹦出一條條訪問春天的小魚。綠樹留下的枝幹在這一清明春雨的澆灌下長出了第一片綠葉,周圍的灌木也迫不及待地迅速生長起來,紫的、綠的,還有一種金黃的,這種灌木在我小時候還十分少見,一般都就是紫色和綠色的偏多,但就是這種灌木後來慢慢地變多了起來。我一開始不知為什麼這種並不盛行的灌木會突然受人喜愛,不過現在我明白了。你看,那翠綠的葉子的邊緣好像鍍上了一層金光閃閃的黃金,這兩種顏色配合得簡直就是天衣無縫,甚至可以和“萬綠叢中一點紅”的優美景色相媲美。在春光的照射下,它金色邊緣反射的光耀,就像黃金一般輝煌。

清明的這場雨給了萬物滋潤,給了春天生意,更給了這一年美好的開端。“一年之際在於春,一日之際在於晨,一生之際在於勤。”在這個春天的早晨,如果我們在勤勞地做事,那麼這個清明就就是給了你生命的“三際”。

八年級清明節作文10

細雨濛濛,透過細膩的雨絲,好像能看透街上的行人,就就像“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是的,街上的人不多,歎,又是一個清明。

回了老家,在未開桌前,看天未暗又下着幾滴小雨,伴隨着這種天氣走了出去。

眼前是一排整齊的綠,鋪滿老房子前面那塊地,聽爺爺説那是米麥,他還笑我沒見過這東西。下地後一股清晰的味道撲鼻,似乎是從天空飄下的餘地濺落在大地上,順便還吧藏在土裏的香味帶了出來。是的,這的的確確是大地是味道。上前折下一支米麥,整支米麥裏都沾着春雨,一有什麼動靜,水珠就滴溜溜地滾進葉子於杆的縫裏去。細看這支米麥,有六股,它們還沒成熟,青幽幽的。一粒粒一顆顆,都有以根常常的須沖天向上。爺爺告訴我它們是先長殼再長肉的,成熟後可比現在大多了。

其實剛進老家的小道,我先注意到的並非這片麥綠,而是遠處寧go頭(方言,院子)裏兩棵高達的梨樹以及那漫樹白花。看完這片綠,我就迫不及待地跑是看這片白了,哦不,是雪白。真的很像“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站在這片雪下,滿地都是春風帶下來的花瓣,零零散散,灑灑落落。又回到老房子轉了轉,欣喜發現14年前那棵枇杷樹結果了。有好幾棵枇杷樹在支小小的土地裏孕育,生長。那是14年前母親懷我的時候所吃的枇杷,隨便一扔,誰知所扔之處必有發芽,它們與我同歲,與我一起成長。

時間還早,又與哥哥去了後山,這個小小的村莊依山而建,後山不是一座兒是一片。找了最近的地方上了山。這是一條經常走的路,小時候把整座山都翻遍了,走遍了,玩遍了卻找不到什麼寶藏,今日卻感覺整座山都是寶藏,它正堅守着小時候與夥伴們冒險留下的快樂與回憶。上山依舊做着那同樣的事,走同樣的路,吹一樣的風,卻又不一樣的感受。整座山都沐浴在微寒的春風中,都沉浸在有趣的回憶中。依舊做着看似幼稚的事,採了一大把紅杜鵑,小時候也如此,好像上山就是為這片春風春雨滋潤過的紅色似的,時間怎麼過還是如此風塵不變。

這些植物以及這些山,完好地保留着我的回憶,觸摸着空氣,觸摸着風,看到它們好像打開了記憶,那扇陳舊的門。

八年級清明節作文11

清明至,雨紛紛,人斷腸。

最近心情頗不寧靜,並不是因為其它原因,而是因為很久沒有返鄉祭祖的我,終於要踏上熟悉的回家路了。不知道天上的祖先們可會原諒我多年沒有前來的不孝,能否接受子孫最誠懇的自責。

走在故鄉的小路上,多日連綿的陰雨已經讓這條小道泥濘不堪,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以免陷入淤泥之中。不知走了多久,直到褲腿上沾滿稀泥時,才看到一排排的墓碑。這裏埋葬着我的曾祖父母。雖然兩位老人已去世多年,但我仍然記得兩位老人慈祥的面容以及我們之間為數不多的瞬間。

我記得曾祖母經常會在每天買菜錢中拿出幾毛來買糖,然後故意騙我説沒買。在我快要哭出來的時候,她才從手絹中拿出來遞給我,然後説我真愛哭;我記得我曾經對曾祖母説過,要讓她有生之年看到我事業有成。那時她就開玩笑説:“那時我已經在土裏睡覺了”,而我總是説:“您長壽着呢!”可是我現在依然學業未成,更談不上事業了。我估計這些一定讓老人傷心了。想到這裏,我深感愧對老人家,心中不禁一片酸楚。還記得曾祖母在世時我們每年去祭奠那些埋葬在土裏的亡靈,他們所有的怨恨與苦難都已化為灰土,深埋在土地中,滋潤了一年又一年的青草。墓碑上灰黑相間的文字分割了兩個世界的人,曾祖母曾説遲早有一天她也會長眠於此。她説這話時冥紙燒得正旺。現在,我又在曾祖母的墓前焚燒冥紙了,透過耀眼的火光,我彷彿看到了十年前那個懵懂的小男孩,歲月在他身上留下了一輩子都難以磨滅的痕跡,他的存在見證了兩個老人的死亡。如果説幼小的心靈不能承受有關死亡的字眼,那麼我註定要在一場又一場的死亡中獨自長大。

又是一年清明至,雨紛紛,人斷腸。當我數着紙錢祭奠那個在我八歲那年離開我的老人時,我依然會感到一種時光流逝的疼痛從頭頂直穿骨髓,深入心脾。天空中又飄起細雨,有人説雨是天上的人的眼淚,“子欲養而親不待”是最大的遺憾,在曾祖母墳前磕幾個響頭,站起的時候,有一種晶瑩的液體淌過我的臉頰落在墓碑上,不知是天空紛飛的雨絲還是我零落的眼淚。

那些打馬而過的舊時光馱着我年少斑駁的心跨越了生與死的地平線,在生活密不透風的罅隙間總有一種情感叫人淚流滿面。

八年級清明節作文12

盼望着、盼望着,清明小長假終於來臨了,爸爸媽媽帶着我,還有幾個叔叔阿姨和小朋友們,相約一起到武漢遊玩,我度過了了開心、快樂而有意義的三天假期,多想把這次旅遊看到的、聽到的事,講給老師和同學們呀!

飛機上,媽媽告訴我,武漢是湖北省的省會,就像我們西安是陝西省的省會一樣,是湖北省最重要、最大的城市。武漢中的“武”指的是武昌,“漢”指的是漢口和漢陽,這三個地方合稱為“武漢三鎮”,它們共同組成了武漢這個城市。武漢位於我國的中心,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自古以來兵家必爭之地。

到了武漢,不得不提的就是著名的黃鶴樓了,所以我們第一站就去了黃鶴樓。一路上我和小夥伴樂樂都在背誦我們學過的《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當我站在黃鶴樓上,真正親身體會到了這首詩的後兩句,遠遠的我看見了長江奔流,還看到了了江上的船隻和雄偉的武漢長江大橋,眼前的景色真是美呀!

媽媽説,李白的這首詩還不是描寫黃鶴樓最著名的詩,最著名的是崔顥寫的《黃鶴樓》。果不其然,導遊阿姨就給我們唸了這首詩“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四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據説李白第一次到黃鶴樓的時候,看到了這首詩寫得這麼好,自己都把筆擱下不敢題詩了。我也覺得這首詩寫得美極了,不一會兒我就把它全部背過了。在黃鶴樓邊上,我還看到了巨大的岳飛雕像,真是偉大的民族英雄啊!於是我又把《滿江紅》背了一遍,叔叔阿姨們都誇我棒極了。

接下來的兩天,我們還到湖北省歷史博物館、歸元寺、户部巷、漢口江灘等地方參觀遊玩,還坐船遊覽了美麗的東湖,同時品嚐了武漢很多鮮美的小吃,我真是開心極了。爸爸媽媽説,我現在長大了,很多歷史文化的地方都可以去遊覽,以後有時間會多多帶我出去玩,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我也決定,每到一個地方就把我的所見所聞寫下來,把有意義的事情記下來,彙集成我的小小旅遊紀念冊。

八年級清明節作文13

我在這一端,你們在另一端。

石子間的您和藹的看着我,但是我卻看不見您。天空被文人賣弄了些許筆墨,漸漸陰沉下來。

“媽媽,我們來看您來拉!”母親遠遠的看見了外婆的墳就開始叫嚷,“來,姐姐們來幫媽嗎收拾一下屋子。”接着從袋子裏拿出在花店裏買來的白玫瑰,小心翼翼地置放在外婆的墳前。而那兩個人一身的黑衣一搖一晃地搖到了墳前——活脱脱兩烏鴉,在啄墳上的野草。天空是一張宣紙,禁不起筆墨的一揮。黑色漸漸浸染了原來的白色。

“喂不要拔草了!要不要拔了這棵樹。前幾年沒有來掃墓任它長了幾年。怪不得我今年的運氣怎麼差,原來是它壞了風水。”“我也是,而且它的樹藤也快把媽媽的碑纏完了。”媽媽沒有説話,只是閉着眼睛,我明白媽媽在她們姐妹中是地位最低的,即使是靠自己努力賺來的錢被姐姐們説成暴發户,即使是在高中輟學在後靠上了碩士學位也被看不起,是因為輟學吧。我看看了看四周,靜悄悄的“我覺得外婆很安詳啊,也許這棵樹在夏天的時候為外婆遮風擋雨,而且這裏又是山上,不可能不長樹的。”“你個小孩子懂什麼?這破了風水。”説完,一把刀落在了“腰”上。吱……轟隆,“倒黴催的!下雨了,樹沒到吧,先在底下避一下沒有帶雨傘。”二姨把我們推進樹底下。

外婆是那棵樹嗎?抑或是一個普通的她,它死了?我不知道我因該怎麼看待這樹,這人。我從未看見過外婆,她的音容笑貌在媽媽細膩的語言下我能模糊的捕捉一個影。

她常是一個人,她的外婆被在重慶日本軍炸死了。她有一對極其富有感情的眼睛,表演的時候村裏的小夥伴個個會想起她。她有一雙粗糙的手,她用這雙手掩埋了因心臟病的媽媽,她又用這雙手養育了我的媽媽。別人不喜歡握她的手,説她因該好好保養,可是這樹也是粗糙得如此親切。有着如此親切的孤單。

陰沉沉的天空,是這裏變得更靜了,吱……雨水積得太多樹向另一面傾斜,“淚水”如雨一般從蒼白的葉子上滑落。看着這

雨滴,我似乎看見了哪個扎着小辮卻時常一個人的外婆正在流淚,彷彿在説:“好不容易才有了一個伴了。”

天晴了,譁——樹倒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jr/qingming/qkydn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