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生活範例 >科普知識 >

寫景寫作技巧

寫景寫作技巧

寫景寫作技巧1

一、寫好寫景文首先要做到:敞開心靈感受美的細微不同

寫景寫作技巧

1、敞開心靈感受美。有人説:國小生們常常缺乏發現美的眼睛。老師也發現在每次學校組織的春、秋遊活動中,多數學生對玩不玩遊樂場、幾點到草坪上野餐,比能否看到美麗的景色要有興趣得多。而閲讀課外書籍多的孩子對美景、花草的盛衰則更為敏感。那是因為書籍能將學生對美景的欣賞能力提升起來,相對分散他們對遊戲、對吃的注意。因此,藉助書籍將心靈敞開就能讓你長出一雙能發現美的眼睛。

2、感受美景的細微不同。來自於閲讀、生活、寫自己真實感受的作文,與背誦摘抄好句子而湊出來的作文的不同之處正在於前者能感知並描寫出景物的不同之處。例如:同樣是寫海,A、B句作者對景色的觀察與表達能力就有差異。

A、蔚藍的大海一望無邊,美麗的魚兒在水中游來游去。沙灘上有海浪送來的各式貝殼,有半圓形的、橢圓形的……

B、中午一層層波浪像巨人在奔跑,他追逐着海浪那白色的沫兒向我衝來。他越來越大、越來越響、最後一下撞在巖石上,浪花四濺、捲走了我的拖鞋、淋濕了我的褲腳。傍晚,當波浪湧起的時候,那映照在浪峯之上的霞光又紅又亮。它閃動着、滾動着、衝上沙灘,追逐着岸上的人們,又退盡。

A句作者眼中的海就是一塊藍色,再無海浪、白沫、滾動之分了。而B句的作者感受到景物的細微不同,能具體地描寫出來。所以,天下的景或物,千差萬別,千姿百態,各有自己的特點。比如水,有的洶湧澎湃,有的水平如鏡,有的流水潺潺,有的水波粼粼……關鍵是要在閲讀的基礎之上進行細緻的觀察。感受到景色的細微不同才能寫得具體生動。這樣就不會像A句中那樣因為寫不具體,要寫那麼多樣景色湊字數啦!

二、寫好寫景文其次要做到:抓住那吸引住你眼球的景色細細地把景寫動起來

1、抓住那吸引住你眼球的景色細細寫。看到美麗的溶洞景色,漂亮無比的鐘乳石會吸引住你。來到大海邊翻滾的海浪會吸引住你。走到池塘邊,美麗的荷花會吸引住你。遊覽玄武湖清涼的湖風會將你的心引向碧波盪漾的湖面。你來到一處景物之中,必然有一樣景色會首先吸引住你的眼球。就請你抓住這個景色細細描寫,寫出它的美、寫出它的與眾不同、寫出它吸引你的地方。

2、將景色寫動起來。例如:湖水清澈見底,猶如一面碩大的銀鏡將遠處連綿不斷的山峯的倒影映照得更加蒼翠。這時,一陣微風吹來,剛才水平如鏡的湖面,立刻泛起了魚鱗般的波紋,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着點點銀光,湖上像撒滿了碎銀子一樣,微風一過,湖面又恢復了平靜。

這樣描寫就抓住了景物的變化,我們所觀察到的景物有時是靜止不動的,有時是活動變化的,若能將動態描寫與靜態描寫結合起來,以動襯靜,以靜寫動,則會塑造出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因此在寫景時做到動靜結合能使文章增色不少。

三、最後,寫好寫景文你或許可以做到:寫出自己的心境

記得在一堂語文閲讀課上,有位老師在教莫泊桑的短篇小説。老師讓學生找出文中的兩處景色描寫。學生齊答:第一句:‘在―片平靜的好似綠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駛向遠處’,第二句:‘天邊彷彿一片紫色的陰影從海上鑽出來’。接着老師又引發同學們的思考兩處寫景流露出的情感的不同。學生答道:我覺得前者很秀美,後者則有些陰森。

同―處景點,為什麼會產生如此大的差異呢?答案是:由於心境不同。心境有什麼不同?先是輕快的。後是沉重的。接着,教師頗帶幾分激動地説,這是不同的心境造成了作者觀察的變化……

這段閲讀課上對文本環境描寫的推敲,給了我們寫作的啟示:物並不是永遠是他自己本來的樣子,他根據觀察者的不同心境,起着微妙而有趣的變化,從而能更好地適應我們寫作時展示中心的需要。

寫景寫作技巧2

描寫景物,表現獨特的自然景觀和地域風貌,讚美祖國的壯麗山河和大自然的奇妙,是記敍文的一個重要類型。寫景的記敍文有什麼特點呢?

記敍文中的景物描寫是對自然風光、建築物、動物、等事物的描寫,所描寫的景物在文章裏佔重要位置,這是寫景記敍文與寫人記敍文的主要區別。

寫景作文的中心思想是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將人物感情抒發出來的。要注意景物描寫必須為人物的思想感情服務,與人物的思想感情相一致,不能孤立地、無目的地寫景。

怎樣寫好寫景的記敍文?

(一)要寫出有特色的景物

一般來説,景物是各有特色的。同樣都是公園,但每個公園都有各自的獨特之處。例如,北海公園的白塔、九龍壁、頤和園的香閣、十七孔橋;天壇公園的祈年殿、迴音壁;紫竹院公園的竹子;香山公園的紅葉等。這些景色都以其特有的鮮明的特點聞名於世,只有把它們的獨特之處描繪出來,才能給人一種身臨其境之感,使人得到美的陶冶和享受。

(二)要學會觀察

寫景作文和看圖作文有相似之處,都是以觀察作為寫作的前提。觀察景物與觀察圖畫不同,觀察景物要確定觀察點,也就是觀察景物的立足點。學習網觀察點不同,所看到的景物也就不同。

(三)要藉助想象和聯想

在寫景的時候,如果只描寫景物的外在特徵是不夠的,還要寫出景物的內在特徵。而內在特徵有時難以描繪,這就需要藉助於想象和聯想。即藉助相關、相似,甚至相反的事物進行類比,從而突出所寫景物的特點。

(四)寫景要抒情

寫景,不僅是客觀事物的再現,更是作者主觀感情的外觀。因此,大家不要單純寫景,而是要藉助景物,抒發一定的思想感情。當然,這種感情必須發自內心,而不是無病**。

寫景寫作技巧3

⒈寫景要按方位順序,由近及遠,由遠及近,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由裏到外,由外到裏,或由中間到四周等等有次序地描寫,要主次分明,詳略得當。

⒉可以按景物的類別來寫,如山、水、花、鳥;瀑、石、峯、洞;亭、台、樓閣等。要寫出景物的光、色、味;既要寫它的靜態,也要寫它的動態,還可以寫出它的環境氣氛。

⒊要仔細觀察,抓住在不同季節裏景物的不同特點進行描寫,不要硬編亂造,憑自己的想象來寫。

⒋寫景中也可以具體地寫些人和事,若讓人、景、事三者交融一體來寫,可以使作文更為感人。

⒌寫景物時不要忘掉自己與景物之間的關係,要有意識地把自己的感情、感受寫進去,這樣使人讀了會產生一種身臨其境之感。葉聖陶老爺爺寫的《記金華的雙龍洞》不是具有這樣的特點嗎?

⒍適當地、正確地引用前人描寫景物的詩詞歌賦,也可以為作文增色。這就需要你平時多加閲讀和積累,別等用時再去找。

  寫景作文寫作要點

景物描寫在記敍文寫作中往往是必不可少的。可是許多同學在寫作中不懂得景物描寫的特點,有的描寫模糊不清,有的分不清主次,有的缺乏情感,出現了許多不應有的敗筆。那麼,在記敍文的寫作中應該怎樣去描寫自然景色呢?具體來説,景物描寫應注意以下三個問題:

1、寫景要有順序。人們觀賞景物都有一定的規律:或定點環顧,或邊走邊看。描寫時也應該“順其自然”。例如老舍先生的《濟南的冬天》一文,描寫濟南城周圍的環境時寫道:“小山把濟南整個兒圍個圈兒,只有北邊缺點口兒。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裏。”景物描寫與作者的定點鳥瞰相吻合,自然清晰,形象準確。又如凡妮的《野景偶拾》一文,按照沿途所見,依次描寫繞村的溪流,山樑的小路、盆地的高粱、山坡的穀穗、曠野的幽靜、落日的霞光、宛如綢帶的河流和公路、華美如貝雕的田野和山林。移步換形,有如移舟前進,時過景遷,景觀隨之改換,給人一種身臨其境之感。

2、寫景要有選擇。寫景時應要有所取有所棄,抓住最能代表彼時彼地特徵的景物加以描寫,其它的景色則略寫或不寫。老舍先生的《在烈日和暴雨下》,為了突出天氣變化的過程,就着力描寫了楊柳的動態:“一點風也沒有時——枝條一動懶得動;有一點涼風時——枝條微微動了兩下;風大起來時——柳條橫着飛。”通過楊柳的動態。顯示了風的從無到有、由小到大,而對暴風雨降臨時其它景象的變化,作者作了簡略處理。這樣,抓住特徵,既形象地表現了天氣變化的過程,又避免了描寫的呆板重複,使得文字準確而精練。

3、寫景要有情致。人們觀賞景物總是要帶有某種感情的。因此,描寫時也應該將這種感情一起表達出來,做到寓情於景,情景相映。魯迅先生的《故鄉》一文,反映舊中國農村衰敗蕭條,日趨破產的悲慘景象時,筆下的景色是“蒼黃的天空下,遠近橫着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而腦海中閃現出少年閏土的美好形象時,則為“深藍的天空中掛着一輪金黃的圓月。”景物描寫之中滲透着作者愛憎分明的思想感情。以景促情,情景交融,有力地深化了文章的主題。

  (一)要寫出有特色的景物

一般來説,景物是各有特色的。同樣都是公園,但每個公園都有各自的獨特之處。例如,北海公園的白塔、九龍壁、頤和園的香閣、十七孔橋;天壇公園的祈年殿、迴音壁;紫竹院公園的竹子;香山公園的紅葉等。同樣是山,我國的四大名山各領風騷,獨具特色。同樣是水,長江、黃河源遠流長,孕育了中華文明數千載。或煙波浩渺、橫無涯際;或奔騰咆哮、氣勢磅礴。這些景色都以其特有的鮮明的特點聞名於世,只有把它們的獨特之處描繪出來,才能給人一種身臨其境之感,使人得到美的陶冶和享受。

  (二)要學會觀察

寫景作文和看圖作文有相似之處,都是以觀察作為寫作的前提。觀察景物與觀察圖畫不同,觀察景物要確定觀察點,也就是觀察景物的立足點。觀察點不同,所看到的景物也就不同。宋代文學家蘇軾有《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由於觀賞廬山的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所獲得的感受也就迥然不同了.

  (三)要藉助想象和聯想

在寫景的時候,如果只描寫景物的外在特徵是不夠的,還要寫出景物的內在特徵。而內在特徵有時難以描繪,折舊需要藉助於想象和聯想。即藉助相關、相似,甚至相反的事物進行類比,從而突出所寫景物的特點。其中,聯想是最大特點是由此及彼,它可以跨越時間的界限,可以沖決空間的阻隔,他可以使文章的思路開闊,讓景物描寫更形象、更感人,更能出神入化地反映出景物的內在特徵。例如李白的《望廬山瀑布》: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詩人運用大膽的誇張和豐富的想象,突破了空間的限制,既寫出了廬山瀑布落差之大的特徵,給人留下難忘印象。

  (四)寫景要抒情

寫景,不僅是客觀事物的再現,更是作者主觀感情的外觀。景是外在的,情是內在的,正所謂情隨物遷,辭以情發。景是情產生的基礎,情是景的產物。因此,要求國小生不要單純寫景,而是要藉助景物,抒發一定的思想感情。當然,這種感情必須發自內心,而不是無病呻吟。

  (五)怎樣狀物

狀物作文,是國小生作文訓練中的一個重要項目。所謂狀物,就是具體、形象地描寫物體的特徵、形態、色彩、質地等。這個物還應該包括動物、植物等類。由於不同的物有不同的特點,所以狀物的方法也不一樣。

寫景寫作技巧4

一、審題

本次作文是寫景作文,應把重點放在對景物的描寫上,對人物活動應少寫。

二、選材

本次習作的選材範圍廣泛。

可以是自己曾經到過的地方,也可以是萬安縣縣城的一處景或鄉村的景色,還可以寫“我們的校園”。

在課堂上,我重點指導了《贛江河畔》和《美麗的校園》的寫法。

三、構思

1、寫作結構:總分總

2、寫作順序:可以按照地點變換的順序,也可以按照一年四季的順序。

3、想好每一處或每一個季節要選取一些什麼景物來寫?

注意寫出景物的特點。

4、列提綱:

總:開門見山地説出自己要寫的地方,順便介紹它的地理位置,它總的特點。分:分不同地點描寫每一處的景物,要寫出特點,寫得具體。

分四個季節描寫景物,要寫出這些景物在這個季節的特點,也要寫得具體。總:可以來個前後呼應,也可以寫寫自己的感受。

四、如何寫具體?

1、儘量多選取一些景物,在寫一處景物時寫細緻一點,從各個角度去寫(靜態、動態或遠處、近處或整體、部分)。

2、寫景物時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

五、如何寫生動?

《富饒的西沙羣島》和《美麗的小興安嶺》就是很好的範例。

1、注意用詞準確、生動。適當運用一些AABB、又A又B及一些四字詞語。

2、注意語句的生動、優美。適當運用一些比喻、擬人和排比的修辭手法。

寫人的作文應注意什麼

寫人是作文的基本命題。寫人,可以側重寫人物的外部表現,即寫他在做些什麼,或者有哪些動人事蹟;也可側重寫人物的內心活動,寫他在一件事面前,在與別人交往中,或在一種特定的環境中的內心變化,和隨之產生的喜、怒、哀、樂之情;也可以交錯地寫人的外部表現和心理活動。

寫人的文章應注意以下幾點。

1.交代清楚他是什麼人,如他的年齡、性別、外貌、職業、性情,及與自己的關係。

2.要寫出人物的特點,就是要寫出這個人與其他人不同的地方。只有把特點寫出來了,才能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文章也才能與眾不同,有新意。

3.要通過具體的事件來表現人物,決不能像老師給你寫品德評語那樣來寫人。所選的事件要能充分表現這人性格和品質。當你把事情寫好了,人物也就寫好了。如當你讀完《董存瑞捨身炸暗堡》以及《我的戰友邱少雲》以後,你對這兩位英雄就有了深刻的印象了。

4.要抓住人物細微的動作及其變化,給予具體,生動的描寫。即抓住細節刻畫人物,使原來比較平板、模糊的形象變得栩栩如生,有血有肉。如《一夜的工作》中,周總理扶正轉椅就是一個細節描寫,它表現了周總理有條不紊的工作作風。

5.在進行人物語言描寫時,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因為不同的年齡、職業、性格等的人物,他們所講的話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情況下所講的話也是不同的。

6.要緊緊扣住人物的特點和文章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來寫人,不要想到什麼就寫什麼,馬虎拼湊,拉拉雜雜,更不能重複羅嗦,畫蛇添足,使人看了不知在説什麼。

寫景寫作技巧5

 一、“定”要與“移”結合

人們觀察、描寫景物往往處在一個“定點”的位置來進行,而這是遠遠不夠的。景物是豐富多彩、變化多端的,即使表現同一事物,立足點、角度不同,呈現的面貌、效果也各不相同。隨着觀察點的變換,迥然不同的景物就會撲面而來,千姿百態的景象就會呈現在面前。因此,這就需要把定點與移動觀察結合起來。

如何採用定景換點法描寫景物呢?

首先要把觀察點的變化情況交代清楚,使讀者知道是在什麼地方觀察到的。

其次在交代觀察點時,要按一定的順序和不同的角度把最有特色的景物描繪出來。

如作家老舍《濟南的冬天》一文中,由定點到移步換景,即從城內寫到城外山村雪後的景色,在不同的觀察點,描寫了濟南冬天不同的特有美景。寫城內又從不同角度,即從俯視的角度寫陽光下的濟南,從仰視的角度,寫小雪點染下的山景。這樣濟南美景的整體感就凸現出來了,這就生動形象地再現出冬天濟南“温晴”的特點。

  二、“虛”要與“實”結合

“ 實”景即指看得見、摸得着的景物,也就是能感知到的現實之景。“虛”景即指未出現之景,也就是聯想、想象之景。以眼前之景引發聯想凸現出已逝之景,未來之景,或引發想象,創造出新景象,並將不同時空領域的景物糅合在一起描寫,這就是虛實相生法。虛實結合地描述景物,能使所描之景更形象,能使作品富有立體感,同時達到深遠境界。

因此,在“實寫”之時,要適當進行“虛寫”。比如:《雨中》一文有這樣一段景物描寫:“水淋淋的馬路,像一條閃閃發光的綢帶,在初夏的綠蔭中輕輕地飄。過往的車輛,就像水波里穿梭的小船”。作者由眼前的“馬路”、“車輛”,聯想到“綢帶”、“小船”,這種虛實相間,使被描寫的景物更加形象。再如:朱自清的《春》一文,由果園中滿樹的果花,想到“彷彿樹上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這種由實到虛,再造出新畫面,使景物更加神奇美麗,使文章的境界開掘更深。

  三、“動”要與“靜”結合

靜景和動景是客觀存在的。高山、花草、樹木及建築物等,在我們平時的觀察中往往是處於靜止的狀態,而聚散的雲彩,風雨中搖曳的花朵、樹葉和小草等卻處於活動、變化的狀態。我們觀察景物時,既要注意它的靜態,又要注意它的動態。若只寫靜景,就很容易使文章呆滯,而只寫動景,又可能失去穩定。動筆時,需把這兩者結合起來,靜中有動,動中有靜,兩相對比,相互映襯,這樣繪景才會生動、活潑,寫出的文章方能情趣盎然。

例如有一篇題為《傍晚》的文章,小作者寫被晚霞籠罩着的府山頂、樹和望海亭,它們是“靜”的,而望海亭上空飄動的雲彩卻是“動”着的,它們“一會兒像人,一會兒像狗,不一會兒又變成了一匹奔馳着的棗紅馬,再過一會兒又變成了一隻引頸鳴啼的雄雞……”小作者把動態和靜態結合起來描寫,靜態美和動態美交相輝映,把晚霞描述得十分可愛。

  四、“濃”要與“淡”結合

蘇東坡曾在一首詩中寫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濃粧淡抹總相宜”。這一審美觀念告訴我們:描摹景物不可只“濃”或只“淡”,而應該“濃”和“淡”相配適宜得當。“濃”就是要濃墨重彩,即對景物的某一部分進行精雕細刻,“淡”就是輕描淡寫,即用簡潔、質樸的語言勾畫出景物的特徵。怎樣做到“濃”和“淡”相宜呢?“濃”絕不是事無鉅細都需花費筆墨,“淡”也絕非都寥寥數筆,簡筆勾勒,而應該根據主題的需要,分清主次,恰如其分地進行選擇。對於那些與主題或所要表達的情感關係密切的景物要潑墨濃灑,也就是調動多種感覺器官進行觀察,從性質、形態、大小、色彩、聲響、滋味等方面着力描繪,使之鮮明、具體和生動。與主題有着間接關係的則要淡墨勾勒,使之簡潔、傳神。

比如:朱自清的散文《春》,作者先抓住春山、春水和春日的特點,簡筆勾勒,傳神地勾畫出了春景的輪廓。接着濃抹了春草、春花、春風、春雨和迎春圖。在描畫春風圖時,為突出春風的和煦、芳香和悦耳,首先借助觸覺寫“像母親的手撫摸着你”,其次,藉助嗅覺寫“新翻的泥土的氣息”,“青草味兒”,“花的香”,最後藉助聽覺寫鳥兒“清脆”、“宛轉”的鳴聲,牧童“嘹亮”的短笛聲。這樣,從多方面,把無形、無色的春風寫得有聲有味,具體生動,美妙感人。

  五、“景”要與“情”結合

景物是客觀的,但若不能給“景”自然地烙上“情”印,這樣的景物只不過是蒼白美麗的“軀殼”,難以達到感人的目的。其實描摹景物的過程本身是寫作主觀感受的過程,正如王國維所説“一切景語皆情語”。景與情是密切相關的,情由景所揹負,景為情而浸蘸,情是靈魂,景是載體。這就要讓景與情有機融合,只有在描繪客觀景物的同時,把自己的喜怒哀樂等感情融注到作品中去,才能使讀者產生共鳴。

那麼如何為情感的抒發找好“婆家”使之達到情景交融的境界呢?

關鍵要挑選好景物,所選取的景物具有的特點必須與作者抒發感情的主旨有某些相似或相通之處,正所謂“亮景寫喜情,暗景寫悲情”。例如:魯迅在《故鄉》第五段中,他是這樣描寫故鄉的:“瓦楞上許多枯草的斷莖當風抖着……”這枯萎的野草,沒能享受陽光雨露,在寒風的摧殘下,只能是“斷”了,“抖”着,一個“斷” 字,何等傷痛;一個“抖”字,何等悽慘;由靜到動,何等傳神。此情此景,“我”心傷故鄉之情,已躍然紙上。在寫景的字裏行間,自然滲透感情,景與情可謂是有機交融。

寫景寫作技巧6

一、巧奪天工的畫面

寫景又叫描景。就是要抓住景物的特點,來細緻地描繪,寫出巧奪天工的畫面。

1、立體描寫,色、形、音、勢都有。

你看,海潮來了:

午後一點鐘左右,從遠出傳來隆隆的響聲,好象悶雷在滾動。頓時,人聲鼎沸,熟悉江潮的人告訴我們,潮來了。我們踮着腳,向東望去,江面還是風平浪靜,看不出有什麼變化。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百白線。人們又沸騰起來。

那條白線很快地向前移動,逐漸拉長,變粗,橫慣江面,形成一道6米多高的城牆。那浪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千萬輛坦克開動,發出山蹦地裂的響聲,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這一段關於潮來之時的壯觀景象的描繪,有聲——從遠出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在滾動;那聲音如同千萬輛坦克開動,發出山蹦地裂的響聲,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有形——那條白線很快地向前移動,逐漸拉長,變粗,橫慣江面,形成一道6米多高的白色城牆;有色——白線,白色戰馬,白色城牆;有勢——那浪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千萬輛坦克開動,發出山蹦地裂的響聲,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寫潮水,是這樣,描寫其他景物也應該是這樣。應該從各個角度來描寫。把自己聽到的,看到的,想到的,感覺到的等等各個方面都具體地描寫出來,才能描繪出一幅幅豐富多彩的畫面,才能寫出景物的特點。

2、抓住特色景點

寫景,就應該抓住景物的特點來描寫。比如我們練習描寫大山的風景,應該抓住山的有特色的景點來描寫。比如我們要寫黃山,就應該抓住黃山的雲和石來描寫。有一個小朋友是這樣描寫的:

我遊覽過冰雪覆蓋的長白山,登臨過紅葉似火的香山,卻從沒看見過這“雲奇山異”的黃山。黃山可真奇啊,玲瓏雋秀,説不盡的千姿百態,奇瑰豔美,使人疑心它不是天然生成,而是能工巧匠精心製作的盆景;黃山可真高啊,連綿起伏,聳人云端,從山頂向下看,雲在腳下飄浮;黃山可真險啊,危峯兀立,怪石鱗峋,崖壁陡似削,山石削如斷,幾乎是90度垂直的石梯,隔老遠也讓人心驚肉跳,似乎一失腳即刻就會從崖上跌下去,摔得粉身碎骨。

我看見過馬尾似的捲雲,山峯似的積雲,飄在天空中的浮雲,卻從沒有看見過這像滔滔流水似的人間銀河——黃山雲海。黃山的雲可真白啊,白得就像一匹白緞,又猶如剛下的白雪,那麼潔淨,那麼潤澤,別有一番神采;黃山的雲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的飄動;黃山的雲可真長啊,長得無法望到邊際,只讓你感覺到它是那樣浩瀚,像一張大幕把天地都罩起來了;黃山的雲真妙啊,妙就妙在它飄渺恍惚,給人以充分想象的餘地,引起美感。這真是“綿綿長飄三萬尺,疑是銀河降人間。”

在這裏,小作者就是抓住黃山的山和雲的特點來細緻描寫了。文章中的雲和山,只有黃山才有的,別的山是沒有這種景觀的。文中的山和雲就是黃山的特點,寫山的奇、高、險和雲的白、靜、妙,就説明所的只有黃山才能出現的景觀,別人一看就知道是黃山,而不是別的山。這就是成功而又新穎的描寫。這樣寫,就表達了小作者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生動有趣的語言

適當運用比喻、擬人等多種修辭手法,能把景物描寫得更加生動。

先説説比喻。比喻,是把一個事物比作另一個與它有相似點的事物,也叫打比方、比喻用得確切,淺近易懂,能使所描寫的景物更美麗動人,給讀者留下深刻而鮮明的印象。

要使比喻確切,必須學會在觀察的同時展開聯想:想想這個景物與什麼事物相像。再想想。它們在哪些地方相像,找出兩者的相似點,相似點找得越準,比喻也就越確切。找相似點,一般可以從下列幾方面去考慮——輪廓相似、顏色相似、聲音相似、長短大小相似、動態相似等等。

請看下面的比喻:

春天,她像童話裏的仙女。山頂的嫩綠色的落葉松,像仙女的紗巾。山間的綠樹,像仙女的綠袍,其間盛開的白色梨花,就像點綴在綠袍上的花朵。山下的櫻桃花叢就像仙女的花裙。山腳下的一片片蒲公英花,就像仙女穿的黃色繡花鞋。

這裏的比喻淺顯易懂,並且把比喻和擬人結合字一塊來使用,就更增加的文章的生動性和趣味性,同時,也較好地表達了小作者的喜愛之情。

擬人,是指運用想象,把事物當人寫。用擬人方法描寫景物,能使景物更生動、形象,增加文章的感染力。使用擬人法,必須找到景物與人之間的相似點。如:

春天,山澗的溪水開始解凍,憋了一冬的溪水又可以盡情地歌唱了。

小溪的流水的聲音與人的歌聲同樣悦耳動聽,這樣擬人是正確的。

使用擬人法,必須賦於景物以人所特有的感情、神態、動作和語言,直接把景物當作人寫。我們經常可以在寫景的文章中讀到這樣的句子,“花兒張開了笑臉;荷花在池中翩翩起舞;小草和我捉迷藏:啄木烏大夫在給病人治病。”張開笑臉“”翩翩起舞“,”捉迷藏“”治病“這都是人所有的神態、動作,把它用在景物上,就能使景物活起來,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

三、巧妙滲透情感

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滲透到所寫的景物中,是我們練習寫作常用的方法,也是應該學會和必須掌握的方法。把感情滲透在景物之中,就是在寫景時要抒發作者的真情實感。如,對自然風光的讚美之情,對奇麗景觀的陶醉之情,對故鄉山水的熱愛之情,只有把自己的感情滲透在所描寫的景物之中,文章才會具有感染力,才能使讀者也隨之動情,才能夠把文章寫新穎。

怎樣把感情滲透在景物之中呢?

(一)、在寫景時直接抒發感情。

1.在文章的開頭、結尾直接寫出自己對景物的感情。比如《黃山》一文開頭和結尾:

人們都説“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我竟也有機會來到黃山,觀賞黃山壯麗的景色。

這樣的雲環繞着這樣的山,這樣的山襯托着這樣的雲,再加上空中五彩繽紛的彩霞,山頂鬱鬱葱葱的松林,山間紅葉似火的楓林,山下淙淙作響的清泉,讓你感覺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裏,這真是“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雲海湧山間,奇山異樹雲中裹,天下美景歸黃山。”

小作者在文章的開頭和結尾中直接讚美黃山,抒發感情,強烈地表達了自己熱愛黃山的思想感情。

2.在行文過程中,反覆詠歎,層層遞進地抒發自己對景物的感情。

《黃山》一文的小作者就是採用的這種方法,寫山,連用三個句子,“黃山可真奇啊”“黃山可真高啊”“黃山可真險啊”;寫雲,也連用了三個句子,“黃山的雲可真白啊”“黃山的雲真靜啊”“黃山的雲真妙啊”。每一次反覆詠歎都先表達自己的感情。這樣,反覆詠歎,層層加深,把自己對於黃山的愛戀充分地表達了出來。

(二)、把感情藴含在字裏行間。

有一篇《黃山的石》的文章中,寫石的奇,從頭至尾沒有出現過“愛”“喜歡”等表達情感的詞,但讀了文章,我們便能感受到他的這份情感。

黃山的石真奇啊!黃山不僅有眾多妙趣橫生的象形峯、象形石,還有許多神奇的石塊——那會放光的五色砂石,研成碎粒,散人火中,有聲有光,如金在熔,五色散射,如佛頂圓光;那彈琴石——大小厚薄如古琴,輕輕敲擊能發出悦耳的'樂聲;那天都峯頂小池和蓮花峯月池中的香砂石,在夜裏放光,氣味清香,彷彿蓮花、桂花的香味。

黃山的石塊本來是不會説話的,沒有感情的,但是在小作者的筆下,石頭會放光,石頭會彈琴,石頭有香味兒!黃山的石頭簡直成了童話世界,讀着,讀着,不由人讚歎“黃山的石真奇啊!”這都是由於作者在一個個景物的具體描繪中融進了自己的感情,那份濃濃的情意感染了讀者。

由此可見,要使感情滲透在景物中,其關鍵是在仔細觀察的基礎上,細緻描繪景物的特點,描摹得越具體形象,也就越能體現作者對景物的感情。

四、思路線索明,文章結構新

寫景的文章,有時候要按參觀的或遊覽的順序來描寫,這就需要在寫作的時候交特觀察的方位和遊覽路線。因為同一個景物,從不同的方位看,特點是不一樣的。像《黃山石》中描寫的巧石,如從半山寺前仰觀老人峯上的巧石是“金雞叫天門”,而從龍蟋坡上回頭看,則成了“五老上天都”;蓮蕊峯的峭壁上有巧石叫“蛐蜒上壁”。若從上端去看,就成了“姜大公釣魚”,再上一點看去,又成了“仙人下轎”……

由此可見,觀察的方位不同,遠看、近看或是平視、仰視、仍視,所觀察的景物會呈現不同的特點。因此,觀察景物,要注意選準觀察點;描寫景物必須交待清楚觀察的方位。

交待觀察的方位,一般可採用以下兩種方法:一、如果你是站在一個固定的點上觀察景物,那就可以在文章的開頭寫清楚你所在的方位。二、如果你是邊走邊觀察的,那就可以在文中寫清楚自己的行動路線。如《遊××山》一文,就可以先總寫了××山的特點之後,依次交代了上山路上,山腰見聞,爬上山頂,下山的順序。這樣來交待觀察方位的轉移,把移步和換景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因此,文章結構嚴密,過渡自然。

當然,還可以用總分總的章法。就是在文章的開頭先總寫景物的特點,然後再分別具體描寫景物的特點。在文章的結尾再總寫景物的特點。

我們不論寫什麼景物,寫風也好,寫雨也好,條理清楚,層次分明才是好文章。怎樣才把寫景文章描述的條理清楚,層次分明呢?有兩種方法,一是按一年四季的變化來寫。比如寫風,就寫春天的風,夏天的風,秋天的風,冬天的風;寫雨,就寫春天的雨,夏天的雨,秋天的雨,冬天的雨……另一種是按時間變化的順序來描述。如寫雨,就按雨前、雨中、雨後的順序來組織材料,寫風,就按颳風前,颳風時,風大時的順序來組織材料。這樣寫出來文章,一定會條理清楚,層次分明的。有不少的好文章都是用這種方法來寫的呢。

五、靜態動態相結合

世界萬物都處在運動狀態中,但也有相對靜止的時候。

景物當然也不例外。有的景物,如山嶺,河湖、原野、天空等自然景物,亭台、樓閣、橋樑、雕塑等人工景物,都經常處於相對靜止的狀態,而日、月,草,木,波、潮、雨、雲等自然景物,大部分時間處於動的狀態。如日有升降與顏色的變化,月有圓缺,草木有枯榮等等。寫景作文,既要寫出景物的靜態,又要寫出景物的動態,努力做到動靜結合,才能更好地寫出景物特點,表達中心思想。

課文《海濱小城》,寫一座海濱小城的美麗景色。海濱景色中,藍天,大海,沙灘小城裏的庭院,公園、街道,文中都進行了靜態描寫;海上的船隻,天空的海鷗與雲朵、歸航的船隊,榕樹下休息的人們等場景,文中都做了動態描寫。文中還有本來是靜態的景物,作者卻寫出了它的動態。如沙灘上的貝殼,“各種顏色,各種花紋”是貝殼的靜態描寫,而這些貝殼因為無人理睬而“只好寂寞地躺在那裏”,作者把自己的感情融人其中,又使靜物有了動態。又如寫公園裏的榕樹,“樹葉密不透風”是它的靜態,而“像一頂撐開的綠絨大傘,可以遮太陽,擋風雨”又使它有了動態感。榕樹下設置的石凳,無疑是靜態景物,而“每逢休息的日子,石凳上總是坐滿了人”又成了動態的場景。

寫景物的靜態,要寫出真形狀、顏色、大小、位置;寫景物的動態,要寫出活動和變化。寫出景物的靜態和動態,兩相對比,可以使景物更加生動鮮明,從而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靜態和動態相結合,寫出來的文章,才有生趣。你看下面的小池塘:

黃昏,我愛坐在塘邊靜觀,火紅的太陽落進水裏了,平平穩穩地躺着,像個紅臉娃,全身發着紅光。四處散開着的綠水,像一張鬆軟平滑的牀,輕輕地托住了它。綠綠的塘水託着紅紅的太陽,婀娜多姿的垂柳依依向水,多美的一幅畫啊!

在這裏,“綠綠的塘水託着紅紅的太陽,婀娜多姿的垂柳依依向水,多美的一幅畫啊!”靜得惹人喜愛。

動態呢?動態小池塘更惹人喜愛:

清晨,微風喚醒了沉睡的葦塘,蘆葦發出沙沙的響聲。舉目向遠處望去,蘆葦隨風起舞,好像綠綢子在擺動。各種鳥兒有的盤旋於蘆葦上方,有的在蘆葦叢中,嘰嘰喳喳叫個不停。清脆、悦耳的布穀鳥鳴聲,不斷從蘆葦塘深處傳來;尖嘴的翠鳥在水中捉着小魚;一隻畫眉鳥落在蘆葦尖上興奮地唱着;白色的海鷗從這裏路過,給這蘆葦塘又增添了生趣。

在這裏,“蘆葦隨風起舞,好像綠綢子在擺動”,“各種鳥兒,有的盤旋於蘆葦上方,有的在蘆葦叢中,嘰嘰喳喳叫個不停。清脆、悦耳的布穀鳥鳴聲,不斷從蘆葦塘深處傳來;”還有翠鳥捕魚,畫眉鳥唱歌,白色的海鷗從這裏路過……細膩描寫,情趣無限;寫好動態,電影畫面……

六、豐富的聯想和想想

寫景,更需要聯想和想象。

寫景要巧妙地展開聯想和想象的翅膀。寫景離不開聯想,更離不開想象。沒有想象和聯想,就不可能描寫出美妙的景象來。你想,天上的雲霧,要説平常,確實很平常,我們在寫作的時候,如果沒有聯想和想象,描繪出來的樣子就不會有趣。如果展開了聯想和想象的翅膀了呢?那就會是另一番景象了——你瞧,廬山雲霧來了:

雲霧從山底悄悄地漫了上來,一朵朵如雲似絮,織成了一層簿薄的輕紗,遮往了天鋪滿了地,圍繞着山蓋住了水,一切都只顯露出一片灰濛濛的輪廓。雲霧還在一層層地積聚着,超積越厚,匯成了一片雲海,廬山成了茫茫霧海中的一座浮島。雲霧忽聚忽散,時而像奔騰的駿馬,時而似放牧的羊羣,時而如騰飛的蛟龍……真是千姿百態,變幻多端。

在這裏,作者充分展開了聯想和想象的翅膀,把廬山的霧描寫的有形,有色,有靜,有動,情趣橫生。這種境界,這種形象,怎麼能引起讀者的好奇和興趣呢?誰讀可這樣的文章能不誇獎呢?美景如在眼前,歷歷在目,妙不可言。

有了聯想和想象,才能出自己的思想感情來。寫景離不開抒情,一切景語皆情語也!優美的寫景,應該是情景交融的。

冬天來了,天冷了嗎。玻璃窗上開出了冰花,那是一番什麼樣的情景呢?請看小作者筆下的冰花——

在寒冷的冬天,有一種“花”卻迎風開放,那就是雪花的女兒——霜花。

清晨,玻璃窗上結滿了霜花。這些霜花形狀各異,千姿百態,一幅幅圖畫。看,這上面是什麼?噢,是一片“樹林”,各種樹林蒼翠挺拔,地上開清了“野花”,一隻“小免子”正在採“蘑菇”。瞧,這不是一幅漂亮的“百鳥朝鳳”嗎?一隻只“小鳥”圍成圓圈,正在歡樂地歌舞,一隻美麗的“鳳凰”站在當中,就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小路邊的狗尾草上沾滿了毛茸茸的霜霧,雪白雪白的,活像一條條白狗尾巴。

真的,各種霜花一一呈現眼前,春夏秋冬都聚集在這裏了。這裏是春天:“桃花”含苞欲放,“小草”生機勃勃;那裏是夏天:“百花”齊放,爭豔鬥麗;這裏是秋天:“稻田”一望無邊,“稻穗”沉甸甸的;那裏是冬天:“雪花”紛紛漂落,白茫茫一片……

在小作者的筆下,把冰花看作是雪花的女兒,想象的是多麼豐富啊,聯想的是多麼有趣啊!那麼,雪花的女兒是什麼樣兒的呢?噢,是“樹林”,是“野花”,是“蘑菇”,是小鳥,是鳳凰……是春夏秋冬的四季圖……這哪裏是寫霜花呀,分明是在讚美霜花嗎!文中哪一句話,哪一個詞兒,不帶有作者強烈的喜愛之情?這樣帶着感情寫出來文章,誰不愛看呢?

有了想象和聯想,才能巧妙運用修辭手法。我們在描寫景物的特點的時候,最大的竅門就是要學會巧妙地使用各種修辭手法,比喻呀,擬人呀,排比呀,誇張呀……總之,寫得越生動越具體越有趣就越是好文章。你看下面的幾個句子:

①小路邊的狗尾草上沾滿了毛茸茸的霜霧,雪白雪白的,活像一條條白狗尾巴。

②在寒冷的冬天,有一種“花”卻迎風開放,那就是雪花的女兒——霜花。

③雲霧忽聚忽散,時而像奔騰的駿馬,時而似放牧的羊羣,時而如騰飛的蛟龍……真是千姿百態,變幻多端。

④小路邊的狗尾草上沾滿了毛茸茸的霜霧,雪白雪白的,活像一條條白狗尾巴。

⑤柳枝上是毛絨的蘆葦花,塔松枝上的彷彿是盛開的牡丹花,而丁香樹上的似乎是剛剛開放的白梅花……

以上這些句子好,好在哪裏,好在巧妙地使用了各種修辭手法上。這樣寫出來的句子,就文章就生動,語言就活潑,內容就有趣和新穎!這樣描寫,都離不開豐富的聯想和想象啊!

標籤: 寫作技巧 寫景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sh/kepu/3evo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