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讀後感 >

目送讀後感集合15篇

目送讀後感集合15篇

讀完某一作品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目送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目送讀後感集合15篇

目送讀後感1

每讀一遍龍應台的《目送》,我都會淚眼婆娑,好像觸動了心底最柔軟的部分。兒子長大、父親逝去、母親漸衰、兄弟姊妹漸行漸遠。人生的歷程,靠短短几十篇小文清晰勾勒輪廓。家,不過是眾人相逢的驛站,終究還是要散去。生命的征程,只能前行,無法選擇其他路徑,相伴的親人,只能一次又一次的選擇目送。生命的力度,因了這一次次刻骨銘心的目送,才愈加顯得温情留戀。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必追。我國小的時候寫過一篇作文,題目是《拐彎處的回頭》,寫的是每次爸爸背上行囊要去遠方,我都會在家門口送他,到了拐彎處,他從來沒有回頭,我會在想,他是不是對這個家沒有眷戀,他會不會再不回來。後來媽媽告訴我,她看到我這篇作文之後,感動到落淚,她告訴我,爸爸不回頭是因為不捨,如果回頭,他就會不想走了。我才明白,為了家人的生活,爸爸這是迫不得已。現在回想起來,爸爸的背影仍然是我心中酸澀的回憶,我多麼希望他能回頭,看到女兒在默默的看着他。可能在我目光不及的地方,他有過回頭吧!

作者對患有老年痴呆症的母親一遍遍地説"是我,我是你的女兒,你記得嗎?"之前也看過一個優秀的關於老年痴呆症的公益廣告,裏面有一句經典的台詞"他可能已經忘了你,但他從來沒有忘記愛你"。我忽然覺得人類無論怎麼強大,對有些事情仍然無能為力。我根本不敢想,如果哪天,父母老到不認識我了,我該怎麼辦?我會奔潰的。我記得讀七年級的時候,我轉學沒有書本,有一個親戚從另外一所學校給我弄了一套書,媽媽冒雨騎自行車給我送來,結果教材不一樣,媽媽又淋着雨回去了。我在上課,看着外面的大雨,我哭了一下午。我想老天怎麼這麼不長眼,我的媽媽淋了這麼久的.雨要感冒了。我八年級的時候開始叛逆,自卑敏感,對父母不耐煩,而就是那年,外公得了胃癌,媽媽沒有告訴我,她一直在照顧外公,外公剛做完手術,不能吃太多,他説媽媽是要餓死他。媽媽躲在衞生間偷偷的哭,同一病房的人都看不下去了,媽媽卻沒有一句怨言。從那以後,我懂事了,最重要的是家人,什麼愛情,什麼朋友都不重要。原來一直在想,工作了掙錢了要給家人買這買那,現在終於實現了這個願望,愛要靠行動來表達。

我跟弟弟妹妹的感情很好,弟弟讀高三,時間真的過得飛快,都長成一個帥小夥了。還記得給他補習英語,狠狠地訓斥他,我還拍了他的哭臉做留念。妹妹讀大二,去年她大學聯考,我剛好在那所也是我的母校當老師,她跟我住,她學習不踏實,我倆經常吵,把她氣得哭我又很後悔,但是當我查到她的大學聯考成績,我真的激動到哭。每次一想到,我們姐弟仨感情這麼好,可是我們的後代會慢慢的不再往來,甚至成了陌生人,就會很難過。但又有什麼辦法呢,漫漫人生路,這一生有他們相伴相扶,他們是我堅強的後盾,更是我努力的動力,這樣就足夠了。

我是一個活在過去的人,可能是小時候漂泊不定的緣故吧。我特別想回到我小時候呆了五、六年的那個地方,做夢都一直夢到。我的記憶力特別好,那時我七歲,我記得我的學校,我的啟蒙老師,我的小夥伴們。前段時間,我回去看了看,原來記得學校離我家住的地方好遠,現在走幾分鐘就到了,原來記得那個台階特別高,現在發現怎麼那麼低。原來那麼熱鬧的校園,現在荒草遍地,一切都不是我記憶中的樣子。我回去看房東老奶奶,她一口就叫出了我的小名,我瞬間淚如雨下。我家住的那個房子也破敗了,我想我不會再回來了,我要的是我記憶裏童年的樣子,而不是現在的面目全非。

原來的我肯定沒有現在的我想得多、看得遠,所以肯定會有遺憾。《目送》教會我,人應該向前看,不要糾結於過去的遺憾,而應該把握住現在,不要讓明天為今天的所做所為後悔。愛家人,愛生活,幸福方好。

目送讀後感2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每當看到這句話,心底總是泛上一種難以言説的情緒,帶着微微的苦味。大概是因為有些許理解這句話吧,因一些小事與母親爭吵時,不耐煩於母親的各種詢問時,自以為成熟而對母親的關心不?家還聳?……母親的心中是不是也會泛起這般感受?只不過是她從來不曾言説,而龍應台先生卻將這種感受真真實實寫了出來。

有人説,《目送》是一本生死筆記,寫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寫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纏綿不捨和絕然的虛無,如燭光冷照山壁。

而在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卻是她與兒子華安的目送,就好像是在寫母親與我自己一樣。

年幼的孩子對未知的世界是充滿好奇,茫然和害怕的,這時候他的世界多麼小啊,小小的空間只有他自己,和最為親近的母親。就像雛鳥情結一樣,他會下意識的依賴自己的母親,不願離開,哪怕是被催促和鼓勵,也會帶着十二分的不捨。

龍應台先生寫送華安上國小時,校門口華安的不斷回頭,“好像穿越一條無邊無際的時空長河,他的視線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會”這時候,對於他來説,眼中只有自己的母親,隔着人潮遙遙相望,彷彿周圍人羣一瞬間化為灰色,只有他和母親帶着鮮豔的色彩。

而當孩子一點一點成長起來,他的'世界也在一點一點變大,變得色彩斑斕,會有越來越多人進入這個世界,將他和母親,一點一點分離開,對母親的依賴,也在一點一點淡去。他會覺得自己已經成熟了,懂得足夠多了,也不再在乎母親無微不至的關懷。開始不耐,開始煩躁,開始厭倦。不再對母親的有言必行,不再將母親的囑咐放在心上。而母親,還是如以前一樣,將他捧在心尖。就像母子在機場離別時,龍應台先生這樣寫道,“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一種酸澀的感覺又從心中泛出。

當孩子真正成年,不能再用孩子來稱呼時,他開始與母親越來越陌生。正如書中所寫:“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願搭我的車。即使同車,他戴上耳機——只有一個人能聽的音樂,是一扇緊閉的門。有時他在對街等候公車,我從高樓的窗口往下看:一個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內在世界和我的一樣波濤深邃,但是,我進不去。一會兒公車來了,擋住了他的身影。車子開走,一條空蕩蕩的街,隻立着一隻郵筒。”

他開始不自覺的疏遠母親了。在他的心裏,母親與自己是有代溝的,母親始終把他當成孩子的,隔膜越來越厚但他從來沒想過去打破。他甚至可能有了願意捧在心尖的人,卻把那個始終將自己捧在心尖的人忘了。母親也好像突然感知到了這一切,只是默不作聲的。

等到當初的孩子真正成熟,他可能會愧疚自己做的這一切,但在他心裏,這不就是正常的叛逆期嗎,他會重新去孝敬母親,他會愧疚,但也只會愧疚。等他真正有了孩子,為人父,對那個小生命滿心滿意的疼愛,開始感受母親最初所經歷的。而等他再次重複了母親所經歷的一切,他會後悔,會痛心,會想自己當初為什麼那樣對待母親,會責怪自己為什麼不早點清醒不早點孝順,卻可能為時已晚。歲月如同握在手中的細沙,總會從從指間偷偷的滑落,悄無聲息,卻總能留下一些不易察覺的痕跡。不經意間,人們在時間的河流中各自衰老,才發覺,在生老病死的輪迴中,無論是得到的,還是失去的,都離自己越來越遠了。流逝的時光覆水難收,我們為何不珍惜當下?

人生漫漫,歲月匆匆。不要讓父母與自己,漸行漸遠。

目送讀後感3

龍應台一向以犀利文風著稱,尤其是《野火集》中的那篇《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鋭利逼人的批判讓國人振聾發聵,擲地有聲的叩問讓那扇外強中乾的舊體制的大門應聲倒下。直到《孩子你慢慢來》和《目送》等親情繫列書籍的連續出版,剛性的批判文學之外開出了清淺柔軟的花,同時讀者也看到進入天命之年後嫻靜柔美、温情淡定的龍應台。

《目送》共73篇散文,作者用細膩的筆觸寫盡了幽微處動人心絃的種種感覺,流露出最樸素的人生觀,對孩子、父母、朋友的愛,對人的關懷,對人生的感悟和對生命的尊重。全書提及最多的、最打動人的是親情。作者用優美的文字記錄了自己作為母親面對日益長大的孩子時的失落和困惑,作為女兒面對日漸蒼老的雙親時的守候與不捨。

同名篇《目送》是全書開篇之作,跨越了三代人的感情。全文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作者回憶了送兒子華安上國小的細節,那時的兒子揹着五顏六色的書包往前走。時光一劃而過,轉眼已經16歲的華安要赴美做交換生,機場送別,作為母親的龍應台目送兒子漸行漸遠的背影,期望他消失前的回頭,哪怕僅僅是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母親的深情送別與兒子的毅然離去形成反差,教人如何不落寞?接下來作者追憶了在醫院探望生病的父親時,目送護士推着輪椅上老父的背影消失在玻璃門,後來有一天,父親在殯儀館熊熊爐火裏永遠消逝,作為女兒,她深深銘記這最後一次的目送。

就這樣,在一次次包含心酸和不捨的目送中,龍應台對親情有了簡單而又深刻的領悟: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這一份目送,包含了數不盡感傷、道不完的無奈,尤其是最後的“不必追”3個字滲透作者心中那片不甘心的柔情和不得不放手的勇氣。

作為母親,面對兒子長大後的疏離,龍應台懂得尊重每一個獨立的人理應擁有的自由和選擇。在洶湧的'母愛面前,她收起年輕時的驕傲和鋭氣,委曲求全地選擇讓步。曾經她因剎那間的頓悟“失去了孩子,即便是贏了全世界有如何”?

時光的車輪慢慢滾動,像所有平凡的父母一樣,縱然有萬般的留戀和不捨,龍應台也不得不目送孩子長大、擁有自己的生活。而這,也就成為了兩代人產生代溝的導火索。《十七歲》一文中,龍應台冒雨步行到巴士站去接兒子。當她遞過一把為兒子預備的傘並關切地囑咐“會感冒”時,被細細的飄雨濕了頭髮的兒子斷然拒接,冷冷扔下一句“不要”。但就是這樣追求獨立、不喜歡母親過分呵護的兒子也有温情脈脈的一面。他看到母親在孩子們都離開後變得不願買菜做飯,母親可從沒這麼“懶”的,便花3個小時去超市挑選材料並認真地為媽媽做了一頓西餐。當龍應台表示自己學會做西餐並要做給兒子吃的時候,兒子一絲不苟地説“我是要你學會以後做給你自己吃”。父母和子女,付出與給予,強和弱,一直在不斷地轉換輪迴,但一脈相承的感動卻一直久久延續,可能這就是家庭喜怒哀樂的無限循環。

作為女兒,面對父母年老後的忘卻,龍應台懂得多一份温柔和耐心。當母親從昔日的大家閨秀跌落凡塵,終究抵不過時光的侵蝕,患上老年痴呆症,她像呵護柔弱的嬰兒般一遍遍安慰道“我是你女兒呀,我回來陪你”;父親的身體大不如從前,甚至連基本的生活也不能自理,她為父親清理失禁後的排泄物,陪着虛弱的老父一遍遍練習走路……孝順父母,龍應台不僅能外安其身,而且做到了內安其心。這樣無微不至的照顧和令人動容的細節,印證了心懷感恩的她靜靜地守望着父母晚年的幸福。

親情,就像每天都會照常升起的太陽,最是微妙醇厚,温暖人心。讀《目送》,品味淳樸卻飽含綿綿情感、平凡卻透露洶湧熱烈的親情,我堅信,任時光流轉,歲月變遷,親情永遠是最純真的陪伴。

目送讀後感4

這是一個關於光陰的故事,我們每個人都在時光的洪流中漸漸長大,我們眼前的背影從高大到佝僂,自己也慢慢地變成了別人眼裏的背影。

翻開《目送》,一本記錄龍應台生活點滴的散文。她用優美的文字記錄了自己作為一個母親在對待日益成長的孩子時所遭遇的種種困惑和小小的失落;記錄了自己作為一個女兒在面對日益蒼老的父母時耐心温柔的守候;記錄了自己作為一個敏感細膩的女子在面朝大海、耳聞杜鵑時感受到的傷感和彷徨。她用最細膩柔軟的筆觸,寫盡了幽微處動人心絃的種種感悟。讀起來,連呼吸也充滿了與之共鳴的渴望。

她,擁有着不凡的驕傲和鋭氣,然而在洶湧的母愛面前,也心甘情願地作出了讓步。在浮華的萬千世界中,她常常這樣反思:“會不會你贏得了全世界,但你卻失去了你的孩子?”因此,她辭去了文化局局長的官職,拋開了博士高官的耀眼光環,重歸學者作家清新淡雅的樸素生活。素雅如她,淡然如她,她明白在虛浮和掌聲過後,在繁華落盡之時,留下的也許只是一份永遠無法彌補的遺憾。她用淳淳的真情,讓孩子感受到温暖細膩的母愛;她的優雅知性,也使孩子擁有了作為一個獨立的人理應得到的尊重和自由。

也許是隨着歲月的增長,人的心也變得容易憂傷罷,曾經視若無睹的東西,不知不覺間也在心裏烙下了深深的印跡。我們開始在乎起父母越來越多的皺紋,也開始擔憂起孩子越走越遠的腳步。所以,書中的一字一句彷彿踩在我們最柔軟的心房上,讓人流下暖暖的淚來。

人生是一趟旅程,每分每秒,我們的旅伴都可能在前方的轉角消失。有的人懂得珍惜,能與親愛的`人相伴走完整個旅程;然而,有的人只顧着留意峭壁上那叢豔麗的花,等突然驚覺四下闃然無聲時,卻早已“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了。

目送的讀後感3

世上最令人覺得悲哀的事,若要排個名次,那麼送別肯定能位居前三名。無論是送親人還是送朋友;送得遠還是送得近;暫時送走還是永遠再見,多少都是令人悲哀、歎息甚至掉淚的。我們送走一個人後,回來的可能是希望、可能是失望;可能是成功、也可能是失敗;可能是任何東西,也可能什麼都沒回來。

我也經歷過送別。送別我的爺爺、太爺爺(他們再也沒有回來),送別我的幼兒園、國小(我還可以進去,但再也不能回去了)。我也被送別過:上學、出門(幾乎天天都在進行)。反正,不論是送別還是被送,滋味都不好受。

記得我第一天來到這兒時,揹着書包、提着大包小包邁進校門的那一刻,心中突然充滿了複雜的情緒,有害怕、有嚮往、有不捨。但我沒有回頭,也強忍住沒去想像站在門口的媽媽此刻是什麼心情,我不敢。在長一百多米的大道上,我獨自一個人匆匆走着,沉重的包裹使我停下好幾次,但我一直沒回頭,是的,我至今也不敢。夜,靜悄悄的,只聽見我的腳步聲,平坦的磚路上只見由兩側昏黃的路燈照出的投影,隨着我的步伐慢慢地移動、拉長、消失……

每週,這樣的一幕都會上演,我還是忍不住想到:為什麼以往媽媽天天送我去上學、上課,我也常常送她上班、出差,從來沒有這麼強烈的不捨和難過的感覺呢?她想必也很不捨吧,看着那個以前天天被自己牽着、護着的人兒的背景越來越小,越來越遠,最後消失在拐彎處,心裏怎麼踏實的呢?這個問題的答案,我想,只要是經歷過目送或被目送的人,心裏都有底——現在我們能感知到這種情緒。送別會令我們難過,但這是成熟的路上必須邁過去的一道坎兒——放下。

其實,目送別人漸行漸遠,就是一種放下。他會用默默的背影告訴你“不必追”。無論是誰都會有不捨的時候,但是放下一個人,讓他走,自己只是目送他離去,也必須學會。只要我們領悟了目送的真諦,就會發現:送別,真的很美。

目送讀後感5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是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你不必追。"——題記

深淺不一的綠色封面,素描簡畫的母子背影,清晰方正的黑色標題,言簡意賅的內容介紹,還有一個赫赫有名卻讓我感到無比親切的名字——龍應台,這些構成了我對《目送》一書的第一印象。

曾經零零碎碎地閲讀過龍應台的一些文章,卻沒有完整地看過她寫的書。這次,我認認真真地品讀完了《目送》一書,看到了許多不曾知曉的故事,感受到了許多不曾體會的情感。它教會了我如何對待情感,如何看待生死,如何面對這個無奇不有的世界。

《目送》一書是一本充滿生活氣息的散文集,其中的七十二篇散文,寫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同行,寫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纏綿不捨和絕然的虛無。簡介上説,這是一本生死筆記,深邃,憂傷,美麗。

整本書,是對時間的無言,對生命的目送。除代序《你來看此花時》外,全書由三大部分組成:《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沙上有印,風中有音,光中有影》,《漫山遍野茶樹開花》。其中第一部分藴含着親情,友情,愛情等我們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卻不曾被端倪的感情,以及一些我們看似微不足道卻在作者筆下開出花來的動人故事。

第二部分,可以説是此書最核心也是作者傾注心血最多的部分。屬於這一部分的主人公,是作者的父親,一位歷經了人間滄桑的父親。這一部分的每一篇散文,無不記載着作者對父親的難忘的記憶。從父親患病到他病危,再到他的逝世,無不飽含着作者對父親生前的關愛和逝後的悲傷。每一篇散文,我感受到了作者些許的幽默,然而更多的是割心的傷痛和離別的無奈。尤其是《注視》一文,讓我不由自主地回想起了外公逝世時的場景。我的媽媽又何嘗不是和龍應台一樣傷心卻無奈地注視着自己父親一動不動的軀體呢!我的外公又何嘗不是和龍應台的父親一樣經歷過文革時期的苦難呢!慶幸的是,外公沒有像龍爺爺那樣為了戰爭,為了避難離開他的故鄉,一刻也沒有過!他一生一世都守護着他的故土,從不曾離開!

第三部分,在我看來,似乎是一個稍顯多餘的插入內容。這一部分減少了對作者自身情感故事的描寫,增加了對映入作者眼簾的外部世界的描述。有關尋找杜鵑的經歷,有關記敍杜甫的文章,有關説時間的,有關談距離的,有關普通人的事蹟,有關孟買人的境遇……雖然這些內容彷彿與第一,二部分截然不同,沒有了對兒子的目送,沒有了對父親的注視,但是我們卻不妨可以理解為作者對社會,對事物,對他人的目送。目送時光的流逝,目送世事的變遷,目送不同國家不同人民的不同命運的.變換。

當我看到作者龍應台的名字時感到親切,或許不僅僅是因為曾經讀過她的一些文章,我想,更是因為我們的祖籍都是湖南,我們都是身在異地的遊子!她對兒子的目送讓我想起了來上大學的時候爸爸媽媽對我的目送,她對父親的目送讓我想起了外公離開時媽媽對他的目送,而這些目送的目光中,都深深地烙着不捨與牽掛的痕跡。

湖南的山嶺很多,每到春天,滿山遍野的茶花爭相開放,最常見的是白色和紅色。外公最愛的是白山茶花,他説白色純淨漂亮。是啊,他的一生也正如白山茶一樣,平平淡淡,卻總在花開的時候散發着淡淡幽香。我想龍爺爺最愛的應該是紅山茶花吧,激情洋溢,嬌豔似火,就像當初那個十六歲遠走他鄉,為國爭光的熱血少年一樣!

合上厚厚的書本,閉上微熱的眼睛,打開記憶的匣子,我彷彿看到了家鄉滿山遍野的茶花,似乎聞到了撲鼻而來的清香……

目送讀後感6

喜歡龍應台,喜歡她簡單的文字,喜歡她平實隨意的文字流露出來的真摯、細膩的情感,一字一句都戳中心窩!暖暖的,“對,就是這樣的‘feel’,”就是我一直想要表達卻沒有抒發出來的感情。從《野火集》的桀驁犀利,到《孩子你慢慢來》的慈愛温柔,到《親愛的安德烈》的小心翼翼,再到如今的《目送》,越發豐潤豁達,對生命、對親情、對幸福的深情領悟。龍應台的《目送》是一部對親情和周邊人物的感悟散文。特別喜歡她寫的親情,抒情、真切、含蓄,併為之深深感動。

《目送》中扉頁上的話,説得既令人心酸又無奈,步入中年,擁有年輕時所向往、所追求的一切,名利、地位、資本,但是平靜下來才發現父親已經遠去、母親也在慢慢的老去、女兒也掙脱自己的保護要遠行、朋友們在曲終之際漸漸散去、兄弟姐妹各自經營着自己的生活,在別人眼中擁有一切的“我”卻無力將他們一一挽留,環顧四周,惟有任憑他們漸行漸遠,默默“目送”。這裏的“我”是多少個我們的寫照?

也不知從何時起,那個捧着書跑來跑去問東問西的身影被時光沖淡,支離破碎,漸漸清晰的是一個人翻書上網尋求答案的背影。也不再是那個在商店裏一手拿一個顏色的髮夾,歡快地跑到母親身旁詢問哪個漂亮的孩子,在母親給出建議後,仍然猶豫地左看看,右摸摸,狠不下心,抬起一張哭喪的臉請求“媽媽,我選不好,兩個都要行不行?”而是習慣一個人作出抉擇,再一個人承受。也不像兒時受了委屈跑到父親懷中大聲哭泣並且尋求安慰,而是一個人辯解,一個人反擊。

“所謂的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年齡如你我,當讀到這段文字的時候,心會不會劇烈的顫動一下,壓抑許久的情感是否一下子找到了出口?

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這本書與其説是龍應台女士對自己生活的回顧與反省,倒不如説是照出了我們每個人的成長曆程,照出了我們生活中所忽略的最珍貴的事物。書以第一篇文章《目送》命名,也以此文最為精彩,文中描寫作者目送兒子踏入各種不同的門,兒子的背影,愈來愈高大,但卻從來都沒有猶豫,沒有回頭,這種落寞感,使她回憶起當年父親用廉價的小貨車載着她去大學報到,父親因覺得女兒會嫌棄小貨車太窮酸,便在校門口放下她和行李轉頭就走,留下一團黑煙和背影。多年後慈愛的父親過世,作者又在細雨中,目送着父親的靈柩慢慢滑入火葬的爐門,消失在火焰中。

做兒女的要明白,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讓他們的'眼睛多點落在我們的面孔上,而不是含淚看着我們漸行漸遠。做父母的也要明白,孩子不是你的附屬物,“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你能給孩子的只是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持,讓他(她)自己體會孤獨、挫折、失敗等種種坎坷,這才是真正的愛,因為“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

暑假期間,我的女兒就由國中生蜕變成一名高中生,我的心情也由此發生了變化!特別是孩子去軍訓的一週裏,作為母親——那種思念真是無法用文字所表達清楚!每天伴着班主任最後一條微信的發出而入睡,早上睜開眼的那一刻也是先看看微信的最新更新。基本上每天手機不離手,生怕拉掉重要信息,孩子每天在進步,我每天的惦記卻有增無減!特別是在最後階段中,老師讓學生寫下對父母所説的話時,我看到的是大氣、傳遞正能量的話語。我知道你是故意這樣寫的,為了是讓我放心。看到同班同學寫給媽媽的話:拿好冰鎮飲料,準時接我!眼淚瞬間留下來。其實孩子的內心也想撒撒嬌,説出心中的實話,但是你為了讓媽媽放心,才沒有真情流露。軍訓歷練了你,讓你得到了成長!這是你生命中一段寶貴的財富!也是讓我轉換角色的一段重要經歷。

一次次生命的輪迴,為了不留遺憾,這父女母子間的情緣啊,且行且珍惜!

目送讀後感7

伴着淡淡的油墨及紙質的香味,一頁又一頁,一篇又一篇,當我最終將一本並不太厚的《目送》讀完時,留在心中的,是纏綿的一絲又一絲不捨,激盪的一波又一波深思。

對於一個整天關在學校裏埋頭做題的學生來説,之所以會選擇這樣一本書來讀,很大程度是受了書名的影響。

“目送”,一個多麼温暖的詞語,它是纏綿的不捨凝注到目光中送給離去的人最終一份讓其早日歸來的叮囑,是一股超越了三維世界將那些必走之物留於心間的神奇力量。

作為與整本書同名的文章,也是整本書的第一篇文章——《目送》,作者從兒子的離寫到父親的逝,那無盡的滄桑在作者冷靜而温暖的筆端一一呈現。

我安靜地讀着這一切,於是道不盡的痛徹心扉與憶不完的温暖點滴就如受了魔咒的召喚似的,突然便回到了我的心間。

我之所以會對第一篇文章產生如此大的共鳴,也許與我的經歷不無關係吧!我是個安土重遷的人,而我的安土,不僅僅限於地域上,更包羅了春華秋實的交替,物異人非的變遷。

我常自比為三毛,因為我覺得我與三毛都是步履維艱地行走於稀泥中的人,對於那拖出來的泥水,我們是多麼地不忍擦去,因為它攜帶了我們的過往。

可是,時間在流,世界在轉,再多的留戀也留不住記憶的風逝。

於是,我們僅有站在風中目送着遠去的記憶。

而在作者的這篇《目送》中,我也讀出了作者對那一切即將遠去的事物的不捨。

作者寫道:“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可是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日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並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必追。

這是多麼的無奈與滄桑!如若説對於兒子的離,即使不必追卻依然能夠追,那麼對於父親的逝與母親的老呢?只能眼睜睜巴望着回憶中的影像一幕幕掠過,卻是可望而不可即啊!

翻過第一篇文章,在其他的篇章中,作者依然以同樣的筆調勾勒出了過往的影像,為了讓那些影像更加具象化,作者還給每一篇文字都配上一張圖片。

在圖文並茂的意境中,讀着、感悟着那點點滴滴的温暖,我的心頭也不斷激起點點温暖的浪花。

我想着,在某一天,當我與作者此刻年齡相仿的那一刻,我一人獨自靠在斑駁的牆影中,在夕陽的餘暉下回想着我人生的點滴,那感覺,是温暖還是心痛?也許兼而有之吧?

當整本書翻至中間部分時,作者似乎有意停止了對個人經歷的“目送”,轉而將目光轉移到了萬千世界中去了。

作者對時間、對距離、對人際、對人與物的相處、對所經地點的景況都一一進行了講述,在作者悠長而不捨的目光中,那些本來抽象得不可捉摸的概念都化為了一灣清幽的潭水,在我的心中獨自散發着深邃的幽光,讓我與作者共同打量着人世的一切。

如果説開篇的'《目送》是為了讓讀者走入一個無奈、疼痛、温暖、回憶與念想並存的深邃的洞府中的話,那麼,在最終的一系列關於作者父親病中與離世的文章,則是為讀者設下的一級級台階,讓讀者看着一個老人在時光的折磨下如何離去,然後再一步三回頭地離開那深邃的洞府。

於是,在纏綿的思念中,我們又見到了塵世的光明,重新應對萬千世界。

在讀着那一系列文字時,我總想象着那個在女兒、兒子以及老伴的陪伴中逐日衰弱直至被死神接走的老人,這使我不禁想到了我的爺爺。

原先任何一個人的正常離去,走的都是同一條道,是留不住的,終究要離去。

只是覺得,作者的父親與我的爺爺相比,更幸福。

可是轉念一想,生命的本質不是一樣的嗎?何必太在乎外在的雕飾呢?去往另一個世界的生命都會把今生未受的福趕回來的。

這樣想着,心中便寬慰多了。

有人評論説《目送》是21世紀的《背影》。

很明顯,評論者的《背影》指的是朱自清的那篇。

可是,我卻覺得這樣的比較反而使《目送》中的一些味道消失了,委屈了《目送》,如若再加上三毛的《背影》,那麼,《目送》那温暖與無奈的韻味才大抵被補全了吧!

目送讀後感8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這個暑假我看了著名作家龍應台編著的散文集《目送》。它記錄了父親的逝世,母親的老去,兒子的單飛成長,朋友親人的漸漸散去,兄弟姐妹們的各自生活。詮釋了作者對生活的態度,也像一面鏡子,照出了我們生活中的所忽略卻又珍貴的點滴。似乎它在某一瞬間撥動了我心中的琴絃。一個14歲女孩對父母的感謝,令我深思……

原來,父母正在老去……

每次母親、父親用温柔的目光望着我遠去的背影,我可能不以為然。但他們用最深沉的目送真摯地傳達一份對漸行漸遠的那個人的愛,是滾燙的淚,熾熱的愛。《目送》通過時間的描寫順序,記錄了華安從小到大的過程,作者一次又一次地目送,一次又一次去愛。然而,從粘着母親,從熙攘的人羣中迫切地去尋找媽媽蹤影的小華安,似乎隨着華安的逝去,而變得孤傲,“他很明顯地在勉強忍受母親的深情”,我們知道,他變了。“我一直在等待,等待他消失前點的那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這個羽翼還未豐滿的懵懂少年,厭倦了母親温暖的懷抱,而去想飛出緊鎖的鳥籠,他的內心世界,也許那樣波濤深邃,但是年邁的媽媽,已進不了他的內心世界。

驀然發現,在後面緊跟着的爸爸媽媽,也何嘗不是如此呢?我去上學,爸爸媽媽在後面用同樣的熱忱與熱情一直目送着我走上四樓的教室,還時不時念叨着:“放學早點回家!在學校學習要認真······”總是那麼幾句話,早已煩透了的你,一聲不吭。而在身後的他們,聲音不知不覺在歲月的蹉跎中逐漸滄桑了,而你,可能從未認真察覺吧。那次登上大舞台表演鋼琴的我,總會知道,後面有無數的信心與支持,給我太多太多的鼓勵。可能無知的當年的自己,無力察覺。一直目送你走上舞台,為你喝彩的他們,請你善待······

作者慢慢地,慢慢地意識到,她的落寞,與另一個背影有關。

課文中曾這樣提到:“女兒,爸爸覺得對不起你,這種車子實在不是送大學教授的車子。”父親的自責,似乎像一把鋒利的刀紮在她的心上,有種隱隱約約的痛,淡淡的辛酸。但,這融入了一個父親對女兒的愛,是悔恨,也略帶歉意。像苦味巧克力,濃稠的味道糊在心頭。甚至比天高,比海闊。但目送父親高大且強壯的背影,慢慢地矮小了。變得更加幼稚了——————“有一次,發現排泄物淋滿了的褲腿,但你能做的,是蹲下來用自己的`手帕幫他擦拭”。可他對你的愛仍在沸騰,在輪椅上風燭殘年的老人,他也許累了,只能等待時光的安排,不能再目送“我”——————消失在他的視線。而他這個樣子所渴望的,是你對他深遠的再次目送。只是意味着,誰和誰的緣分在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在這一頭,目送着他,直到消失在你的視線,而回答卻是:不必追。

我深刻地明白了,父親和子女之間所藴含的關係,其實有那麼複雜,也那麼簡單。我們不應該總是嫌棄父母的囉嗦?而是儘可能地去了解他們對我們的心。而父母對於我們,也不應該總是一路相伴,應該努力大膽地放手一搏,讓雛鷹嘗試飛翔在藍天的感覺,畢竟,要讓我們獨自面對生活中的種種困難,才會讓我們有所成長,有所啟發,有所感悟。因為——————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過;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

曲折的山路只能自己走,不管路途遙遠,道路泥濘,都要勇敢地向前邁出。到達終點時,你會為自己的勇敢而驕傲!

或許這本書,在訴説着自己酸甜苦辣的人生,而我們,要用心體驗······

目送讀後感9

龍應台的《目送》是本難得的好書。該書共由七十四篇散文組成,是為一本極具親情、感人至深的心靈文集。由父親的逝世、母親的蒼老、兒子的離開、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寫出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出纏綿不捨和絕然的虛無,整本書讀來感人至深,滿袖盈香。這是一個關於光陰的故事。龍應台在書中寫她與兒子一起逛街時,兒子不願跟她牽手過街,兒子大了,有了疏離感;寫她母親得了老人痴呆症,反反覆覆的問她是誰,寫她與母親逛街,母親的那個愛美樣子;寫她與父親同樣在過街時,要牽她的手,而她已經人在中年,寫她父親最後病重生活不能自理時,由於傭人的疏忽,眼屎黏住了眼。等等。我一直覺得能寫出美麗文字的人都是善於用心觀察生活的人,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在他們眼中都能變成美麗的文字,哪怕是路邊隨意的野鴨、啼血的杜鵑、或是小區裏孤獨的老人,都能有他們存在的意義。龍應台的文筆優美而細膩,將這些生活中的點滴娓娓道來,那些情感也如流水般湧出筆端,躍然紙上。

正如書中那句已廣為流傳的話,“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每讀至此,我久久無言。遙想起自己的生命軌跡,當時年少,春衫尚薄,母親的叮嚀是我耳後的一陣風,未曾重之未曾惜之。龍應台用她對生活的細緻觀察和真誠體會,教我們懂得,感恩生活,珍惜擁有。這些話縱然是老生常談,但當我們因忙碌而忽略愛、因焦慮而失去感恩的心、因壓力而對生活充滿抱怨和憤怒之時,你是否依然葆有靈魂深處最温柔最誠摯的東西。有些人走開了就永遠走失,有些話深藏了就只是沉默,有些情忽視了就再難重尋。

《目送》吸引着我,對親人,對家庭,對生活,這些我們天天要面對的,我們已經熟悉到視而不見,忽略不計的,讓我們喜歡也讓我們無奈的一切的`一切,龍應台作了真切的描述,觸動了人性的柔軟,善良和美好。更多的應該是喚醒和共鳴,因為她所提出的正是我們這一代人所共同面臨的問題和困境,我在欣賞美文的同時,似乎也在討教對人生、對社會、對親人如何交往的真知灼見。讀《目送》時,好多次讓我不禁聯想起了朱自清筆下的《背影》,那細膩的文筆令人刻骨銘心,像雲絮般輕輕劃過天際,留下永遠拭不去的雲天愛語。從背影到目送,朱先生是那樣深深地眷念,龍先生卻是這樣冷靜的思索,但是他們對於真摯情感的娓娓道來,似乎到達了某種通感之境。

《目送》書中寫龍應台和兒子華安以及和她老父親的那件件微小細緻的事件中所折射的濃厚親情,讓我不禁想起自己曾經的故事。印象最深的是求學之時每次回老家,臨走走時,我昂頭在前面大步流星,偶爾回首,總看見奶奶撩着圍裙的一角不停地擦拭着眼睛。那時很不以為然,又不是再也不見,幹嘛就像最後一次般傷感。但是,看着他們一天天的老去,真的有一天就可能成了最後的一次。你不管怎樣離開,都不再會有人為你留戀,為你掛牽,為你等待。就算有千萬次的回頭,會有誰人在一直目送着我的離開,哪怕轉了彎仍捨不得收回目光?其實,很多時候不是我們去看父母的背影,更多的時候是我們承受愛我們的人追逐的目光,承受他們不捨的,他們不放心的,滿眼的目送。但我們從小到大卻只管着一心離開,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從未回頭張望過。

這是一本關於情感的書,作者與父母、兄弟、子女的感情,在時光的流轉中慢慢沉澱為文字,那麼清晰、那麼細膩、氤氲着淡淡的悲傷。全書沒有什麼慷慨激昂、沒有什麼大胸懷,簡簡單單的父母、子女、兄弟的日常生活,我們總能在其中找到相似的共鳴,親切、温暖,念念不忘。與我,也只是希望在我們目送別人、被別人目送的成長裏少那麼些遺憾……

目送讀後感10

中風後的父親不得不承受軀體癱瘓和語言障礙的雙重摺磨。生活完全無法自理的老人不復往昔戎馬倥傯,橫刀立馬的革命英雄形象。父親的一生所有的大起大落和悲歡離合匯聚成一首英雄遲暮的悲歌。

那豐滿的皮肉被病痛榨成乾癟可怖的枯槁,不言語和情緒在咿咿呀呀的沉吟中失了最後一點聲息。而那曾經笑靨如花的母親早已在記憶的漩渦中走散,她那返老還童般着上一層童稚的神情透露着被時光拋棄的哀怨。

她常常一個人發呆,時而歡喜,時而一副悲從中來的樣子;她時而失意,時而又因為憶起子女而恢復歡喜。

病痛和衰老的殘酷一齊折磨着他們。

父親和母親竭力融入這個早已不屬於他們的瞬息萬變的時代,可是世界卻殘酷地一絲一縷地斬斷着和這些老人的聯繫。而他們的孩子,束手無策。

當父親經歷了幾起驚心的交通事故之後,女兒義無反顧地勸他遠離愛車,晚年僅有的樂趣業已不復存在;挽着母親走在熙熙攘攘的現代商城之中,滿眼當下潮流,她的女兒會毫不猶豫地向她解釋高跟鞋如何不適用於她,直到她滴溜溜的目光轉回女兒僅僅攥着她的手。

老人們更像是上一代失落在這個世界的孤兒,妄圖融入社會卻又格格不入,兒女成了他們和新世界牽線搭橋的主要媒介,同時也是把他們和新世界隔開的擋板。

減少與世界的牽絆,避免給兒女製造麻煩是很多老人平靜面對人去燈滅之宿命的唯一慰藉。

世界上的人幾乎都歷經這樣的輪迴,送走上一代人,做下一代的引路人,這也成了人類社會生生不息的使命之一。父母託舉着生命的光亮卻不是太陽,因為他們時時刻刻有消耗殆盡的危險。終此一生,他們所留下更最多的還是精神的永恆。

緣深緣淺,能行多遠我們未可知。但是人人可以明確的是死亡終有一天會拉開兩代人緊緊攥着的手。而在這種終結之後我們所賴以支撐,砥礪生命嚴冬的卻還能來源於永恆的温存。

我想起很多年以前,有人給我講過一個關於餅卷肉的故事。

父親是一名普通的建築隊工人,在離家幾十公里的縣城依靠粗重的體力活養活全家人。終日忙碌的父親少有機會見到兒子。直到兒子考上了當地縣城的中學,父子倆離得近了,父親忙裏偷閒也來學校探望兒子。

父親每次前來都會帶上一種叫做餅卷肉的當地小吃,薄薄的餅皮裹着細碎的牛肉,咀嚼之後滿口留香。兒子每次除了期待父親,多了一分對美食的期待。

幾次看到父親只給自己買,兒子便問:爸爸,你都不給自己買嗎?

父親告訴他,建築隊每天的`午餐都是餅卷肉,他都快吃厭哩。

兒子聽了後甚至有幾分羨慕父親的工作。

偶然的一次,兒子去工地找父親,正趕上工人們吃午餐。父親不在的空當兒,兒子拿起父親吃剩下的半個餅卷肉咬了一口,牙齒一下被咯地生疼。他發現薄皮裏包的並不是他平時吃的牛肉,而是牛筋和碎骨。

兒子問工人們怎麼不買包牛肉的餅卷肉。工人們告訴他,這種牛筋和牛碎骨做成的餅卷肉不但便宜,而且耐飢,不容易被消化,一個吃下去能頂半天不餓。

兒子硬生生嚥下了那個滿是碎骨和牛筋的餅卷肉,五味陳雜。

也是那段關於餅卷肉的記憶砥礪着他一直奮鬥,永不停息。

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

人生本來就是旅程。夫妻、父子、父女一場,情再深,義再厚,也是電光石火,青草葉上一點露水,只是,在我們心中,有萬分不捨:那撐傘的人啊,自己是離亂時代的孤兒,委屈了自己,成全了別人。

如龍應台所言,兒女的恩情、妻子的思念,他已惘然。我們只好相信:蠟燭燒完了,燭光,在我們心裏,陪着我們,繼續旅程。

親情本不需要太多歌功頌德,一切所求無非是在來的時候坦然用愛開頭,在結束的時刻劃下恰到好處的原點,像所有圓滿故事的結尾,既不宂長,也不拖沓。

目送讀後感11

《目送》是一本美麗,憂傷,深邃的書,裏面收錄了七十三篇散文,寫了日常生活中的平淡之事、常人之情。兒子的離、母親的老、父親的逝、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脆弱、失落,猶豫和放手,堅強和通達……這些在龍應台的筆下都用最樸素的方式綻放出了最動人的詩意。也像作者所言“整本書,也就是對時間的無言,對生命的目送”。

書中一共寫了六次“目送”,每次“目送”都是一次意味深長的離別。龍應台把這場離別安放在兒子揹着書包遠去的背影裏,安放在母親失憶後把“女兒”叫作“雨兒”的聲音裏,安放在父親安眠的那個雨天中響起的楚歌裏……而這些片段正是我們每個人情感共鳴的基石。那牽念的目光,連之後生命的起點和終點。生命在這一程又一程的目送裏,成長、成熟、衰老乃至死亡,由此產生的陣痛也讓我們和作者的心靈相近相通,因為這温馨的日常、感傷的離別和悲切的失去是龍應台的人生,同樣也是我們每個人的人生。龍應台最終將對子女和父母的全部感情都凝結在“不必追”三個字上,這是最真實的無奈,也是最超然的領悟。

在《寂寞》一文中,龍應台説當她一個人寂坐時,常想到晚明張岱寫的《湖心亭看雪》,“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於是,龍應台感悟到“有一種寂寞,茫茫天地間‘餘舟一芥’的無邊無際無着落,人只能各自孤獨應對,素顏修行”。我想也許正是這種一個人的寂寞,使她開始了人生終極的思考,“面死而思”讓她對生命的寂寞和短暫抱有一種“向死而生”的進取。

《山路》裏有這樣一句話,“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在我看來,這就是她給我們上的一次“人生大課”。我們每個人都是這樣:“人在天地之間終究是無所憑依的孤獨。你真能應對生老病死,就真的明白,在這世間,沒有什麼能夠附着依託。”於是,我們每個人都要“孤獨應對,素顏修行”,要懂得珍惜當下,尊重生命。

如何尊重生命呢?這是普世的.關於人的價值和尊嚴的思考。作為一個知識分子,龍應台也有悲憫天下的情懷。在《目送》中的第二部分留下了那些關切世界的文字。在《跌倒》中,作者記述了一名十五歲的學生在學校的廁所裏,用一個塑料袋套在自我的頭上自殺的事。對此,她傷痛地寫道:“在我們整個成長的過程中,誰,教過我們怎樣去應對痛苦、挫折、失敗?”“我們拼命地學習如何成功衝刺一百米,可是沒有人教過我們:你跌倒時,怎樣跌得有尊嚴……你痛得無法忍受時,用什麼樣的表情去應對別人……心像玻璃一樣碎了一地時,怎樣收拾?”這樣的文字怎能不讓我們心靈震顫,掩卷沉思?

除了關注“人”的生命,龍應台的目光也關照到了那被變成測雷器的小草“阿拉伯芥”;她寬容地讓浣熊一家在她的廚房裏嬉戲;她為“狼來了”拍手稱快……因為悲憫,她的文字中也就充滿了對生命的尊重。書中也收錄了她捕捉的各種風景和日常,這些照片不得不説也是她對人生的一種駐足凝視和對生命的關照尊重。

我為龍應台樸實細膩的文字而沉醉,我為龍應台“素養修行”的領悟而感慨,我為龍應台普世的人文關懷而感動。她的詩意的生命情懷,是廣博的,也是豐厚的。

當我們逐漸長大,離開父母去求學去工作的時候,我們當然能深刻地體會“不必追”的堅決和苦澀;當我們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時,父母不再有力氣為我們遮風擋雨,最終要去應對困難的只能是自我。因為我們終究是在過自我的人生,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去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去闖。我們能做的僅有珍惜當下,尊重生命,像史鐵生一樣“好好活”,像海倫·凱勒一樣勇敢堅強,像朱自清筆下的“春”一樣明媚燦爛。

期望我們每個人都能愛自我身邊的花鳥魚蟲,愛身邊的每一個人,愛生命中的每一天。

目送讀後感12

這個寒假,我讀了著名女作家龍應台的散文集《目送》。它,是一本適合三代人共讀的人生之書。

《目送》收錄的七十三篇散文,寫了父親的逝世,母親的老去,兒子的成長單飛,朋友親人的離散牽掛,兄弟的重逢攜手……整個寒假,我雖然只讀了其中二十六篇,卻已經深深感動。

同名主打篇《目送》,給我的感受最深。這篇文章分成兩個段落,第一段作為母親,龍應台敍述了兒子華安從第一天上國小起到中學、直至出國上大學十多年間的幾個感人片段,她一次次目送孩子的背影離去,一次次目送他成長。第二段,龍應台作為女兒,追憶自己成長的歲月中,與父親的一次次別離:總是目送父親的背影漸行漸遠,直到有一天,在殯儀館熊熊爐火裏永遠地消逝……

所以她説:“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由此,我想到自己。當我第一次踏進國小的校門時,也曾一次次回頭注視父母離去的背影;當爸爸或者媽媽出差離家時,我也曾趴在窗口,目送他們的背影消失在小區的拐角。當我第一次離開父母遠赴甘肅黃羊川,參加南京電視台的那次拍攝活動時;當我邁入南外大門,參加人生第一次入學考試時,我也都能感到背後目送我的那兩雙熱切的眼神……

對於13歲的我來説,人生才剛剛起步,還不能完全體會龍應台“目送”中飽含的深意;但是我想,那些路我一定會走,那些目送背影的瞬間我一定也都會經歷。只是我希望以後,自己也能有龍應台的那顆感動的心,那支感恩的筆。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當我看到這句話的時候,心猛地一震,繼而湧出一股莫名的傷感——華安的一舉一動都牽動着媽媽的心,可是,他沒有再像小時候那樣不斷的回頭,而是選擇了將背影送給他的媽媽。因為,他已經長大了,有了自己的思想了,他早已淡忘那個依賴母親的小華安了,他不再是那個用怯怯的眼光看周圍的那個小孩子了,是這樣嗎?還是他忘記了?他沒有看到,媽媽的眼神一直都隨着他的行進而移動;他沒有注意到,媽媽的眼神一點點的燃起希望然後又一點點的暗淡下來。

這難道就是作者所説的那個“父女母—子一潮的`定義嗎?那個被告知“不必追”的那段小路嗎?不,不止這些,還有父女,還有那個張望父親背影的女兒……

記得在作者回家那天,父親騎了很破的車子送她,將她送到離學校很遠的地方,原因就是車子太破,怕影響女兒的形象。而當時的作者呢?她是這樣寫的“直到車子轉彎看不見了,我還站在那裏,一口皮箱旁“,雖然她知道父親出於好心,不想讓她蒙受陰影,但她是多麼希望父親能把她送進校園啊,懂事的作者知道父親的苦衷,沒有央求,而是默默的理解了父親,望着他漸行漸遠的背影,沒有追。這應該就是親人之間的理解吧,這樣的背影,淒涼且難忘。

“我總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機潮,這句話是那樣的簡單明瞭,但卻是給我了深深的思考:作者為了照顧父親,甚至自己的裙子上都沾上了污跡;為了多陪陪自己的父親,寧可在夕陽西下的時候奔向機場,趕最晚的飛機……這一切,是不是應該讓我們學習呢?

我們總説自己已經長大,可是給親人們做過些什麼呢?我們注意過他們在我們身後的祝福和期盼嗎?我們感受到他們期待的眼神嗎?我們凝視過我們的親人離開的背影嗎?……

不要讓我們的親人也因我們而傷心和失望,不要讓那滿腔的祝福變成沒有主人的青煙,不要讓親人的目光從期盼變成傷感……

想要珍惜這些關愛,就要從點滴之事做起,從理解做起。

目送讀後感13

早就接觸過龍應台的書籍,正值放暑假空閒之餘又開始戀上這位女作家的著作《目送》,看書中內容讓人不願釋手,裏面文字像涓涓溪流般,靜靜的流淌。無過多華麗的辭藻卻能深入讀者的心靈,平實卻有着深深的內涵。尤其是當她寫到母親時小箱裏的東西交給她的時候,我倍覺傷感,另外,她與兒子之間的那種所謂的“鴻溝”,似乎不可逾越。其實,目送是一種信念,父母對子女的目送,那裏有多少期待,子女父母的目送,那裏又有多少的不捨,但這世間的悲歡離合就是這樣,因為生命在一呼一吸之間,讓每位讀者用心去感受。

請在每一朵曇花之前駐足,為那芳香闇誦,依依遠去的夜晚宙步;他們説生命就是周而復始,可是曇花不是,流水不是,少年在每一分鐘的綻放與流動中,也從未不是。著名的詩人席慕容寫着這樣一首詩,讓人身上品味着。

席慕容的詩告訴我們永恆只能在一剎那間收藏,生活本來就在剎那間,我們有些時候,往往忽略了生命本身,沒有尋找到生命的本真。然而一直處於迷惑中的我們,始終找不到滿意的答案。正像一位哲人所説的:“一切真理,通常都是很簡單的。”生命的本身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複雜,那麼深奧,那麼令人無法釋懷。事實上我們的呼吸就是我們的'生命。我們浩瀚的生命旅程就依陽在這簡單的一呼一吸之間,讓大家學會珍惜。於是,目送親人,目送朋友,甚至目送自己也就顯得不是格外傷感。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青年在森林裏不停的奔跑,他後面有一羣餓狼在不停的追他,這個青年看到前面有一口井,這個青年跑到古井的前面,探夫往下一看,古井的底部全是毒蛇,古井的中間有一根古藤。這個青年當時不顧一切跳進古井中,用手抓住古藤,這時青年發現,古藤的根部有一羣老鼠在不停地啃着根,而藤尖又有一個蜜蜂窩,那一滴滴的蜂蜜滴在藤尖,一羣羣螞蟻正在覓食那一滴滴蜂蜜。這個故事雖然簡單,其實寓意很深刻,人的生命就是一呼一吸,這是宇宙間最神奇的,它時刻伴隨我們,卻最容易被忽略。因此,很多時候,真理即便離我們很近,卻同樣需要我們去探究、去尋找。

我們有的時候揹負了太多的凌亂與不捨,心繫了太多的不願意與身不由己,這樣一來生命就太厚重了,我其實很推崇星光式生活,能發光的時候要開心的揮灑能量,暗淡的時候要尋找下一個光源,千萬不能放棄,因為晝夜是分的清清楚楚的!這個世界自有公道在!對與錯在你活着的時候是不能定論的,因為每個人都有故事,每個人都是有故事的人。經歷不同,自然評判的標準也就不一樣。故事裏的事説是就是,説不是也不是。這個世界沒有什麼是十全十美的,在深夜的時候想發會兒呆,也許時代在發展吧,每當聽一些人談起自己青春的那場回憶的時候,我總會想起那些天真的笑,那些不顧一切的頂撞,那些傻傻的真誠……其實,再回望那些渡口,我們並沒有進入那場回憶的中心,而是在那岸邊給失意者炫耀,炫耀那些可笑的,所謂的光榮。其實,懵懂並不是我們的錯,也不是生活的錯,所以不必緬懷,夢醒了就過去了,如果停留,那就會越走越遠,有人總是喜歡把青春比作箭,永不會回頭,而我想説:時間請不要傷害爸爸,不要傷害媽媽,不要傷害那些難忘的陌生人,不要傷害好友的純真!

有時候,我們擁有的世界與我們心裏渴望的世界差異太大,於是,我們不得不低頭,去討好當下的時尚與潮流,其實,我現在明白你們的苦楚,你們在這新鮮的潮流裏被人指責,失去的永遠比得到的多,因為潮流只是流,不能經,不能典,所謂的經典那是深入人心的。是一片純淨,沒有什麼特別,但是總有一些特別,那就是他在人們心裏,人們不管在哪,心都能醉!

看日出日落霞光滿天,望雲捲雲舒氣象萬千。生命是有深度的,生命的真諦就是一呼一吸之間。這樣的道理雖然簡單甚至看似無用,但是,在這一呼一吸之間,我們是否真的去領悟生活了,是否真心去欣賞這世間的萬物了。要用心去感受,去學會行走着,珍惜着,且行且珍惜。因為珍惜是一種美好!

目送讀後感14

國中時,課文裏就有朱自清的《背影》這篇文章,起初,是懷着那份對課文的任務式心態去讀,更多的,也只是對於那些生僻詞而咬文嚼字地費心註釋,讀了一遍又一遍,不過是味同嚼蠟。可是,隨着年齡的一點點增長,生活閲歷的不斷豐富,漸漸地,我似乎可以在生活中找到朱自清與他父親當時的影子,竟與如今我和父母之間的每一次離別都何其相似。於是,我漸漸喜歡上了這種無言的背影,無聲的愛。

幸運的是,我遇到了龍應台老師的文字。在她的筆下,我感受到的,是類似《背影》散文似的柔情,卻又不僅僅是一份親情的温暖可以簡單概括的。她的文字如黑暗中的一道光,照亮了我整片天空,讓我的青春因有了親情的陪伴而不再叛逆,不再迷茫。

看過龍應台文章的人大概都瞭解,她的文字風格大多是寫她遇到的人或事,取其温暖可愛處寫,黑暗和陰霾與她的文字是隔絕的。你能夠透過她的文字,看到生活是平穩而美好的,感情是舒緩而沉靜的,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歲月靜好,現世安穩”。而今天,我要談的,便是包含了七十三篇散文,被稱為“二十一世紀的《背影》”的跨三代共讀的人生之書——《目送》。

龍應台於《目送》這本書裏,寫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與兄弟的攜手共行,寫她的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纏綿不捨和絕然的虛無。她寫盡了幽微,如燭光冷照山壁。正如書的封面所言:“這是一本生死筆記,深邃,憂傷,美麗。”

很喜歡書中的那篇名為“你來看此花時”的代序,她説,要想真正地注視,必須一個人走路。因為只有一個人走路,才是你和風景之間的單獨私會。很巧,我也喜歡走路。每當讀書累了,亦或是閒暇之餘,與其窩在宿舍睡覺打遊戲,我更喜歡的是,出門走路。值得歎息的是,那時的我,當遇到迎面走來三三兩兩的人在嬉笑聊天的情景時,總有些孤獨的情愫湧上心頭。

那時的我啊,大概是沒有明白,兩個人的旅行,一半的心在那人身上,只有一半的心,在看風景啊。兩個人,未必比一個人不寂寞。為看風景而進行的走路,還是一個人更好,不是嗎?

人生不過就是一次又一次的旅行,旅途中,總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與風景。從前,車,馬,郵件都很慢,在慢下來的時光裏,我們用心去感受每一份美麗,驚喜於每一份來自大自然的饋贈。可轉眼現如今,社會滿是喧囂浮躁之氣,在利益的誘因下,人們找到了一種記錄美的快捷方式——相機。

不可否認,相機的確很便利,它可以將大自然中那一剎那的美麗定格在一張張照片裏,供日後慢慢欣賞。可又如何知道,這樣的美,卻是失了靈魂的,這些塵封在記憶裏的,終究會隨着時間消散。因為啊,真正能看懂這世界的,不是那機器,而是你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心。“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悄悄地,放下手中的相機,它不過,是心的註解,眼的旁白罷了。

《目送》這本書裏,最經典的那段話莫過於: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目送着兒子華安的離開,身為最愛他的母親,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目送着父親的離開,在距離爐門不過五米的地方,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記得這最後一次的目送。每一次看似深情的目送背後,卻是無法割捨的親情與悵然若失般的留戀。

這本書裏,作者的主題是生離死別。於是,在人生的大命題之下,龍應台的文字是傷感的,但這份傷感也渲染着温情的基調,並不是冷漠而生硬的。縱然以強硬的姿態插入人類的生命,她的描寫也是温和的。生命的大悲涼,因她的文字,而染上了一層暖色。

目送讀後感15

龍應台的文字“橫眉冷對千夫指“時,寒氣逼人,如刀光劍影,“俯首甘為儒子牛”時,卻温柔婉轉,彷彿微風吹過麥田,從純真喜悦的《孩子,你慢慢來》到坦率近乎痛楚的《親愛的安德烈》龍應台的寫作境界逐漸轉往人生的深沉。

《目送》的七十三篇散文,寫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寫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纏綿不捨和絕然的虛無,她寫盡了幽微,如燭光冷照山壁,這是一本生死筆記,深遂,憂傷美麗,花枝春滿,悲欣交集。扉頁上赫然印着“獻給我的父親,母親和兄弟們”,小小的字體在一頁書上居在正中佔位並不大,她並沒有標榜自己的親情,她只是用掠過心靈的筆觸讓我們憶起內心深處的情愫,讓你不得不正視這威嚴而又柔軟的感情,於是我們小心翼翼的略帶憂傷地開始這漫漫旅程,與龍應台一道體會這人生的悲歡離合。

身為父母與子女雙重身份的她逐漸明瞭人世中親情的牽掛,不僅是當下的感動,亦是漸行,漸遠的必經路程。“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份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漸遠行。

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讀到這段文字的時候,你的心會不會劇烈的顫抖一下?她説的是如此心酸與無奈,步入中年,擁有年輕時嚮往的一切,名利,地位,資本,但是父親遠去,母親老去,兒女們掙脱了自己的保護遠行,朋友散去,她無力一一挽留,唯有任憑他們漸漸遠行,默默“目送”,這書照出了我們每個人的成長曆程,照出了我們生活中忽略的最珍貴的事物。

孩子告別母親,母親目送着孩子漸行漸遠的背影,站在斑駁小路的這一端,眼裏的風霜是歲月留下的痕跡,她不忍心,但只能放手,因為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龍應台最犀利的一支筆,也有最柔軟的.時刻。

隨着孩子的長大,她卻更加憂傷。她拋開博士高官的美麗光環,毅然離開重歸學者作家的生活,僅僅因為她想:“會不會你嬴了全世界,但你失去了你的孩子?”,事業的成功和虛浮的掌聲在繁華落盡時也許留下的不過是永遠無法彌補的一份遺憾,並不是每個人都象她這樣清楚地獲知生命的本象。

終於,我們會長大,總會面臨這些親人的逝去,似乎我們終究會成為歷史,愛我們的人似乎也是曇花一現,歲月的風啊,我祈求你慢慢帶走如煙的往事,卻永遠吹不走心上的回憶,因為回憶是座城,圈住所有的愛恨,有回憶就有愛,我們這一生的意義,愛是全部,這世上有愛我的人和我愛的人,人生還有什麼缺憾呢?我們所能做的只有珍惜。20xx年,龍應台的父親逝世,在他去世前,五十多歲的龍應台,從未經歷過任何至親的死亡,她自己也曾説過:“如果在我原來的家族,可能十歲就遇到過祖父的過世,十三歲祖母過世,還會有叔公之類的人際變化,可是我到了五十歲,才上別人十幾歲就上過的人生課程,我父親的過世,就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重大事件。”

而之後母親的失憶,孩子的獨立,友人的悲傷,同學的時過境遷也是龍應台不斷經歷和人生事件。她發現自己不會煮飯,不知道蔬菜的價格,直到和兒子在一起的時候,她才發現了自己這方面的低能,也正因為慢慢經歷了這麼多,她才開始咀嚼和消化人生不可逃脱的生老病死,學會了自己獨立,感歎“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

“三千流水流不盡,三千落花終須別。”目送和離別即便是痛苦的無奈的,但是如若沒有離別,我們又怎麼學會珍惜身邊的人呢?人生路上不能事事如意,但是每當目送過後,我們應摒棄心中的着戀,並送上最為誠摯的祝福,雖然我們把永不放棄時常掛在嘴邊,但事實上有時放棄才是一種更大的温情,才是人生路上的延續。

再多的遺憾都只不過是生命的過程,我們只能往前走,用現在來填補過去的空白與傷口,帶着愛和釋懷與生命和解。

標籤: 讀後感 目送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duhougan/1e56q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