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讀後感 >

魅力課堂精彩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

魅力課堂精彩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

當閲讀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魅力課堂精彩讀後感範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魅力課堂精彩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

  魅力課堂精彩讀後感1

有云:“安其學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翻開《魅力課堂》這本書,但凡書中受學生歡迎的課堂,其教師首先是充滿魅力的,學生喜愛他,他的課總是有味道的,能吸引學生關注。這讓自己思考頗多,同樣身為教師,我如何改造自己,如何改造自己的課堂,讓學生能漸漸喜歡上自己,喜歡上我的語文課?

靜下心來,閲讀《魅力課堂》,在優秀教師的做法中積累經驗,從他們的言論中領悟教學的藝術,那些典型的課堂案例總會讓心靈振動。從這裏,我明白了自己需要努力的方向:

一、魅力課堂需要我們的`鼓勵和表揚。

1、人類,總是希望獲得別人的肯定和表揚,大人如此,更何況小孩。在孩子們的心中,所期盼的正是來自老師的微笑和表揚。教師要徹底地放下“架子”,設法解除學生的思想包袱,讓他們敢於嘗試,只有這樣,我們的課堂才會在師生的相互交往,積極互動中,不斷的有精彩的動態生成,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的讓我們的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

2、來自老師的微笑,讓學生身心愉悦,讓課堂氣氛輕鬆愉快,來自學生的微笑,讓教學樂從學出,讓思想擦出絢麗的火花。微笑是一種肯定,而堅定的眼神,上揚的嘴角,微微點頭……又何嘗不是一種鼓勵呢?讓這些肯定性的神情和動作成為教師的習慣,會改變教學的風格,改變課堂的氣氛。讓我們迴歸到最本真的狀態,從“心”出發。

二、魅力課堂需要我們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

1、學習是高強度的心智活動,情緒狀態的優劣至關重要。在教學中我們要善於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充分調動一切情感因素,讓學生主動的學,積極的學,讓我們的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

2、魅力源於教者紮實的教學根底,深厚的教學底藴,巧妙的設計。課堂上我們要善於抓住學生的智慧,以一個學生的智慧帶動幾個甚至全班學生的智慧。

課上一分鐘,課下十年功,讓我們為打造魅力課堂努力,使我們的學校充滿魅力,讓我們的教育洋溢魅力!

三、魅力課堂需要我們張揚語言魅力。

1、聲音平板、基本上用一個音調上到底的課,一定會使學生覺得寡淡如水,甚至會昏昏欲睡,更不用説提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了。即使學生有那麼一點點興趣,也會在這種氛圍中消失殆盡。而同樣的內容,如果採用不同的語調,使之激情而抑揚頓挫,則教與學的效果明顯不同。教師只有自己的語言儘可能做到講人如見其人,講事如臨其境,講物栩栩如生,講景歷歷在目,才能讓學生精神飽滿,興趣盎然,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目的。

2、教師應根據不同的需要和不同的情景,組織恰當的語言內容,去打動學生的理智和心靈,或幽默風趣,或以理服人,充分體現教師的教育機智。教師幽默的語言可以使課堂氛圍和諧融洽,使師生心靈對接溝通。

四、魅力課堂需要學生的主體探究。

為了打造吸引人的課堂,我們教師需要改變以前以“講”為主的教學模式,積極探索發揮學生主體地位,讓學生自覺探究書中知識,解決問題。這需要我們等待,因為學生的探究是緩慢的,有時會甚至是不能有所收穫的,這時需要我們教師等會等待,等待孩子探究的過程,等待孩子從無到有的探索。

我在滑雪的時候,最大的體會就是停不下來。我剛開始學滑雪時沒有請教練,看着別人滑雪,覺得很容易,不就是從山頂滑到山下嗎?於是我穿上滑雪板,哧溜一下就滑下去了,結果我從山頂滑到山下,實際上是滾到山下,摔了很多個跟斗。我發現根本就不知道怎麼停止、怎麼保持平衡。最後我反覆練習怎麼在雪地上、斜坡上停下來。練了一個星期,我終於學會了在任何坡上停止、滑行、再停止。這個時候我就發現自己會滑雪了,就敢從山頂高速地往山坡下衝。因為我知道只要我想停,一轉身就能停下來。只要你能停下來,你就不會撞上樹、撞上石頭、撞上人,你就不會被撞到。因此,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高速前進。

我想學生的學習和成長也是一樣的道理,需要等待,需要讓學生獨立學習,這需要我們教師放開臂膀,讓孩子在自由輕鬆的課堂氣氛中自由翱翔。

總之,魅力課堂需要我們教師不斷實踐,改變不合理的教法,重視學習,重視探究,重視學生的獨立性。

  魅力課堂精彩讀後感2

暑假裏我認真閲讀了《魅力課堂》這本書,他主要表達對於“什麼是好的教學”這個問題的看法。同時這次暑假的90學時培訓也學習了“國中科學教學有效性的認知解釋”、“促進學習的問題設計與教學實施”“國中科學疑難實驗研究”“教學疑難問題的有效破解”等等有助於提升課堂的魅力的相關課題。這些對我們以後的教學活動都有很好的指導作用。

什麼是“魅力課堂”?其實世界上最複雜的問題其答案往往最簡單。教學成就了學生智慧的頭腦,飲食成就了學生健康的身體。什麼是好的食物?我想大家一定有共識——“有營養”“好吃”。什麼是好的教學?其標準看來也很簡單——“高效”與“有趣”。

教學必須高效。教學是有目標的,教學的時間是有限的,學生在課堂上付出的青春年華是不可逆的。因此,必須追問教學在多大程度上實現了教學目標,對教學內容的處理和教學形式的把握是否優化,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怎樣的收穫,這種收穫不只用於應對考試,更應讓學生終身受益!

教學必須有趣。關於學習的古訓“學海無涯苦作舟,書山有路勤為徑”,這暗示學習與快樂無緣,是艱苦乃至痛苦的。無趣的、痛苦的學習使學生處於被迫、壓抑的狀態,他們不會在學習中投入感情,也不會從學習中收穫感動,這樣的教和學又怎能高效呢?現實中,其實有大量的教師苦苦地教、學生苦苦地學。但是,有沒有高效又有趣的教學呢?肯定的!書中我們就會發現很多這樣的例子。面對重重壓力使教學變得有趣確實不易,但這更顯示其迷人和美麗,更值得我們教師追求。

對教師來説,高效與有趣的教學要滿足兩方面的條件:一是把握好教學內容,二是把握好教學形式。

把握好教學內容,意味着教師對教學內容有非常深刻的`理解,能夠凸顯學科教學中最有價值的成分,這類似於廚師選好的、對的食材;把握好教學形式意味着教師能夠以恰當的、吸引學生的方式進行教學,能夠最大限度地將學科教學內容中的精華傳遞給學生,引導學生富有熱情地學習,這類似於優化菜品的“賣相”和用餐環境。

把握好教學內容體現在五個方面:高、思、實、正、通。

把握好教學形式體現在五個方面:引、問、比、動、趣。

新教改本來形勢逼人,我們應該急起直追。提高教學質量的唯一途徑就是不斷學習、實踐和反思。具體來説,可以在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嘗試。

第一,提高自己的問題意識。我們要對教學中的問題足夠敏感,找到問題才能確定改進的方向。由自己生成的問題針對性更強,由問題驅動的行為哼持久也更有效。

第二,我們要加強知識的學習和儲備。在信息時代,影響進步快慢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他擁有信息的多少和搜尋信息的能力。對於教師來説,面臨具體問題時需要收集信息,借鑑前人和同行的經驗為解決問題提供線索;平時為了自身素質的提高,也需要通過大量的閲讀、觀摩和討論不斷獲取和更新知識。

第三,我們要訓練自己的理論化思考。理論是對事物規律和本質的認識,沒有理論指導的實踐一定是盲目和低效的。要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將實踐和理論思考結合起來,要善於思考,善於總結,善於發現教學的規律和本質。

結合科學教學的特點,把握好教學形式中的“問”非常關鍵。金鵬教授認為原始問題具有以下特點:客觀性;複雜性;已知條件的隱蔽性;解決問題的多樣性;計算結果的發散性;解決問題的最佳性。

原始問題又分為以下幾類:定性問題;半定量問題;定量問題;實驗問題。

好問題的價值:

(1)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從動物到人類都具備的重要的心理過程,被好奇心驅動的學習行為最為高效,也最為愉悦。

(2)激發學生的思考。學習有兩種狀態,一種是被動接受,另一種是主動收穫,後者更為有效。主動獲取知識的基本途徑就是積極思考,對所學知識進行思維加工,經過思考獲得的知識更容易達到深入理解的狀態。

教師提出了一系列環環相扣、層層遞進的問題,面對這些問題,學生需要主動地回憶、聯想、對比、類推、概括、推理,教師的提問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思考,這樣學習狀態對提高教學效率很重要。

(3)創設學習情境、澄清學習目的。對於學習這樣一件需要付出巨大時間和精力成本的事情,學生當然想要知道為什麼要學習這個內容,以提問的形式澄清學習目的是好的方法。

教師提出的這些問題與學習目的形成了直接的關聯,解決問題的過程成為達到學習目的的過程。這些問題創設了一個情境,這個情境中有一個清晰的、“看得見摸得着”的需要解決的問題,所學的知識與解決的問題形成直接關聯,這使得學生學習的目的性更強。

(4)成為師生互動和驅動教學的載體。基於提問的師生互動也是驅動教學的良機。學習前,教師可以通過提問了解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中,教師可通過提問驅動學生學習;學習後,教師可通過提問檢驗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掌握程度。

在科學教學中,經常存在這樣的提問誤區:為了提問而提問,學生被當作工具;不需要思考,總結標準答案;只有少數同學參與;學生不知所措或不為所動。

例如:要麼問題過於簡單,無需思考即可完成;要麼問題雖有一定難度,但不管是否理解,只要對照教材,即可得出正確答案;要麼問題指向性不清晰,學生不知如何思考;要麼問題確實很難,學生根本沒能力解決;要麼呈現形式是知識點加練習題,學生學生厭倦。

如何提出好問題?針對學習目標直接提問;將問題置於現象之中將問題置於故事和典故之中;將問題置於現實問題或事件之中;將問題置於學生的認知弱點和價值觀的轉變之中。

如何提高解決原始問題的能力呢?主要通過以下途徑:

1、建立和強化應用知識。

2、從整體出發,抓主要矛盾,建立正確的簡化模型。

3、學會挖掘和挑選有用的數據。

4、運用創造性問題。

5、學會運用信息反饋方法。

結合科學教學的特點,把握好教學形式中的“動”是又一個關鍵。

審美大事朱光潛指出:“人生來好動,好發展,好創造。能動,能發展,能創造,便是順從自然,便能享受快樂,不動,不發展,不創造,便是摧殘生機,便不免感覺煩惱。”

瑞士心理學學家皮亞傑認為,“個體的發展實際上就是練習、經驗、對環境的作用等意義上的大量活動的產物”。

美國教育家杜威認為,“‘從做中學’是教育的基本原則,教學過程應該就是‘做’的過程。兒童生來就有一種要做事個要工作的願望,對活動具有強烈的興趣,對於要給予特別的重視。‘從做中學’也就是‘從活動中學’從經驗中學‘,它使得學校裏知識的獲得與生活過程中的活動聯繫了起來”。

這三位大師對教育教學有一個共同的期許——讓學生“動起來”!

在科學教學中,我們往往設計大量的小組實驗、演示實驗、學生實驗以及各種各樣的課內外探究活動,真正讓學生“動起來”!通過實驗探究活動,有效吸引學生的有向注意;跟蹤思維;體驗科學事實;理解科學本質。

  魅力課堂精彩讀後感3

《魅力課堂》是從把握教學內容和把握教學形式兩大部分來闡述高效與有趣的教學,閲讀後引人深思,受益很多。

讀完《魅力課堂》後,讓我覺得高效有趣的教學應該要做到“345”。這“345”的含義從狹義上的理解為;

三個階段;指課前延伸——課內探究——課後提升。

四個環節;指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精講點撥——鞏固拓展。

五課型;指新授課——複習課——講評課——閲讀寫作課——實驗探究課;包括特殊課型,如英語課,音樂,體育,美術,微機課,還有如安全,環境,傳統文化,人生規劃等地方課程。

“345”從廣義上分析:

(一)它符合新課程的標準和要求,如新課程要求,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方式。

(二)符合新課程的三維教學目標。

(三)基於先學後教,以學定教的理念。

(四)突出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思想。

(五)變“勉強”教育,為主動學習。

(六)更加符合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合作學習”理論,“建構主義”理論,“有效教學”理論,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等理論。

但是不管什麼課型,我認為全部要按照課前延伸,課中探究,課後提升來進行教學設計,再在課中探究部分滲透四個環節,這是大錯而特錯的,課的課型不同,特點不同,要有不同的流程,要靈活運用流程中的各環節,課堂是動態的,你固定不變,勢必把教師框在模式裏面,課堂更加呆板,更加機械,我也多次講過;“今天的教學,是讓孩子學會自己走路,當學生走到一個十字路口或交叉路口的時候,教師要正確引領,不是老師設計好了,牽着學生走,學生總是跟着老師的思維走,圍着教師轉”;“我們不能再把孩子教到教材裏面去……”;“我們再也不能讓學生的脖子上再長上老師的腦袋”,“老師要做一個趕海的人,把學生引領到知識的海洋,讓孩子做大海中的一條小魚,他要去尋找海洋中的微生物作為食物,使自己茁長成長,他要去迎擊風浪,在大風大浪中鍛鍊,他要去躲避大魚吃小魚的殘酷現實,學會生存;他要做大海上空中的一隻海燕,搏擊長空,自由在的翱翔藍天……”等等。試想如果這樣固定教學模式,我説的這些老師怎樣在課堂上完成?

另外,課前延伸是指什麼?教學設計,老師侯課,課前預習,課前演講,課前蒐集資料,課前討論,課前準備算不算課前?杜郎口的“三三六教學模式”是指大容量,快節奏,立體式——預習課,展示課反饋課——六個環節,如果説我們把課前延伸只看作是課前預習的話,杜郎口的預習課將怎沒上?

再説課中探究環節,我想不管上什麼課,都離不開探究,但不能把它作為步驟來死板硬套,要靈活運用,首先要弄清這個問題有沒有探究的價值,現在許多老師的授課,總是把課中探究作為步驟再滲透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精講點撥,鞏固拓展四個環節,我的理解是這四個環節要根據不同的課型來靈活運用,如新授課的教學流程,學(自學)——研(合作交流)——展(展示反饋)——教(精講點撥)——達(當堂達成);複習課教學流程;知識梳理——反饋整合——鞏固拓展,只需要這三個環節就夠了,並不是説非要把這四個環節不管什麼課都要按照步驟來授課,還有講評課,閲讀寫作課,實驗操作課,不同特點的課等,都需要設計不同的教學流程,設計不同的教學環節。再例如説英語課作為特殊課型,它分語法課,詞彙課,聽説課,讀寫課,聽説課的流程是;聽後説——説後做——做後查——查後共享,我們能否把四個環節作為步驟必須滲透在課中探究這個階段嗎?如果説必須的話,那還研究不同的課型幹什麼?

什麼是課後提升?只是課後嗎?講完課要求當堂生成算不算課後?課的結尾算不算課後?現在規範辦學行為,控制學生的在校時間,假如每門學科,都在所謂的課後佈置提升的作業的話,學生的負擔怎麼減下來?還有四個環節中的第四個環節“鞏固檢測”,我就很不同意這個提法,這個提法説明這個人的觀點還沒有跳出那種“口耳相傳”“手把手進行教學”以教為主的教學思想,原先課堂以教師為主體,老師講,學生聽,開始教師導入新課,最後進行達標檢測,現在學習方式變了,有自主學習部分,合作探究部分,精講點撥部分,我們要求及時反饋,堂堂清,試想,自主學習環節後是否應有跟蹤練習,合作探究環節後是否也應有一個檢測練習,精講完以後是否也應及時跟蹤一個檢測練習,當然,我的意思也不是每個環節都要有鞏固練習,問題是可以不可以?所以,我想應該把“鞏固檢測”改為“鞏固拓展”。一堂好課有三個標準;主動性,生動性,生成性。所以我們是不是要正確,寬泛,靈活理解“課後提升”這個名詞。

我覺得“345”是課堂教學的一個總體構架,應正確進行闡釋理解和運用,切不可死板硬套,我們要不斷的在學習中研究,在研究中提升,努力改變現行課堂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有問題不可怕,關鍵是如何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與方法,着力構建自主,高效,優質的課堂,實現課堂教學的新突破!

  魅力課堂精彩讀後感4

拿到《魅力課堂》這本書好久,但都一直擱置在我那簡陋的辦公桌一隅。

説實話,畢業班工作比較繁忙,平日裏甚少有時間靜下心來讀書。和這本《魅力課堂》的結緣,來自於領導的任務,但信手翻閲下來,卻欲罷不能。

擔任國小語文教師,已有7個年頭,沒有老教師的豐富經驗,也沒有青年教師的敢打敢拼,自己感覺進入了瓶頸狀態。課堂有了自己一定的風格,但沒有特色之處。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只是在機械的教學那幾本語文書而已。

孔子曾説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只有當教學有“趣”時,學生的學習“欲罷不能”,這實在是教學的高境界。語文教育專家呂叔湘先生也曾説過:“有一個口號,叫做‘先生苦教,學生苦學’。都是苦,那怎麼行?我們做事要感到有樂趣,如果不是精神愉悦,而是愁眉苦臉地在那兒教,愁眉苦臉地在那兒學,效果絕不會好,情緒不對嘛。”

那麼如何讓課堂充滿“蓬勃的生氣”?如何讓教學有趣?如何讓教學相長?如何讓師生共同構建愉悦輕鬆的課堂呢?

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把內容給學生解釋清楚,如何解釋清楚呢?語文教學的內容有時艱深晦澀,單純的照本宣科,學生學得乏味,教師教得吃力。一個優秀的語文教師,個人認為,應該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把艱深晦澀的問題趣味化,把束之高閣的問題生活化。

《魅力課堂》一書,告訴我適時的在課堂上運用“打比方”不單能把教學內容講得透徹,而且能教得有趣,給課堂注入活力。受這一啟發,開學初,我就在我的課堂上實驗了一下。無論是低年級的孩子還是高年級的孩子,對於寫話練習,往往到最後總是沒有後引號。為了這個問題,總是苦口婆心地説:“怎麼能有頭無尾呢?”“好好檢查,這是低級錯誤。”“考試的時候會扣分的。”諸如此類種種,但是學生該忘的時候還是忘。那天講評作業的時候,還是有這一問題。而這回,我改變了以往口訣式的説教,我幽默了一回。“你們知道,今天早上,我為什麼遲到了一會兒麼?”大家搖搖頭不明所以。我説:“那是因為啊,我那女兒早上上好廁所,要教我擦屁股。她還小不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叫我收拾這個‘爛攤子’呢!”學生聽了,哈哈大笑。我趁勢説:“就好比有的同學寫話總是有前引號,沒有後引號,是一樣的。你們也是不擦屁股的小孩嗎?要讓我來收拾這個‘爛攤子’嗎?”學生聽了,有一陣鬨堂大笑,但不少人低下了頭,看看自己的作業,有的立馬動起了筆,還有的臉蛋紅撲撲的,估計不好意思了。之後的作業訂正,交上來,後引號漏掉的現象一下子少了不少。

這個比喻雖然有點不登大雅之堂,但是在學生笑過之後,他們會反思自我,掩卷沉思,牢記於心,能收到這樣的教學效果,何樂而不為呢?

縱觀全書,無論是怎樣把握教學內容,還是怎樣把握教學形式,都讓我這個處於瓶頸期的青年教師豁然開朗,猶如新生,吾必在課堂實踐中,不斷學習、探索並實踐,讓課堂煥發真正的魅力!

  魅力課堂精彩讀後感5

《魅力課堂》這本書是趙希斌老師的着作,在這本書中,告訴我們教師教育的發展與完善離不開教育者的熱情與愛、探索和實踐。教育是愛的感化,是真心換真心的過程,它是由愛衍生的。教師的教育過程是一種以人格培育人格,以靈魂來塑造靈魂的過程。

這本書中給我衝擊力最強的是該書對教師教育魅力的現狀調查,在學生心目中,人格魅力是教師教育魅力的首要條件,遠遠超過師愛、學識魅力和形象魅力。何謂人格魅力,用葉瀾教授的話來説,就是真誠。“真誠是人格魅力的基礎”。即使面對天真爛漫的國小生,也應該真誠對待。對待學生,不敷衍,坦坦蕩蕩,想盡一切辦法去發展他們,讓學生感受到你對他滿滿的真誠。趙老師對教育的長久不衰的熱烈的情感,正是他的人格魅力所在。

另外,書中從國際環境、時代需要、教師使命三方面指出時代呼喚現代教師應具有教育魅力,從國內外的優秀教師的教育魅力談到到中國自古到進的着名教育家們的教育魅力,讓我們深深意識到,每一個優秀的教育者都有着自己的獨特的教育魅力。教育魅力讓教師從理論、行為、精神上引領學生求真、求知、求實,學生樂於接受具有教育魅力的教師的引導。

趙希斌老師還在本書的第八章為我們指明瞭道路:學習、實踐、思考。

一、學習——教育魅力提升首部曲。因為學習,再學習,這是教育教學取得成功的必由之路。

二、實踐——教育魅力提升二部曲。不少特級教師之所以具有巨大的教育魅力,都是因為他們立足於實踐。正因為有着豐富的實踐,他們的學術建樹,才有鮮活的生命力。作為教師一定要把根牢牢地紮在教育實踐的沃土中,正行正學,將實踐的成果內化為對學生的吸引力和影響力,不斷提升自己的教育魅力。

三、思考——教育魅力提升三部曲。“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古代的教育家孔子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告訴我們學習和思考相結合的重要性。

魅力教師如何修煉呢?從“修煉”二字中,就可以看出其艱鉅性,就好比孫悟空在八卦爐裏煉就一雙火眼金睛一樣,是要歷經諸多風雨,歷盡無數煎熬的。無論是人格修煉、學識修煉、語言修煉,還是教學修煉,等等,都得日日行之,堅持不懈,雖九死亦不改其行;困難愈多,愈要堅持,讀書愈久,其香自來。經過閲讀,體會最深的有以下幾點:

1、教師要注意自身形象

新世紀的教師形象應該富有時代的朝氣。這種朝氣,集中體現了當代教師應該更懂得美、追求美、體現美。講究外在的美、儀表的美、風度美的教師對學生有着很強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深受學生的喜愛。外在美和內在美的和諧統一,是當代教師自我形象塑造應該追求的理想目標。

2、教師每天要反思一下自己

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了教師成長的公式:成長=經驗+反思。善於思考必定受益無窮。因為思考可以化解矛盾的癥結,使僵化的思維方式疏通,變得清晰,構建新的思維和理念。凡成大器的人都養成了善於思考的習慣。可關鍵是平時該怎樣做?這裏的意見為我指明瞭方向:要持續不斷、讀思結合、以寫促思、系統性。

3、教師語言要有親和力

一名有魅力的教師,他能尊重學生,對學生有親近感,能走進學生心靈。他能學會洞察孩子的變化,懂得呵護孩子的自信,懂得用不同的尺子來衡量孩子,會發現孩子的亮點,長處和不足。他能用寬容的心態去接納孩子,去親近孩子,以坦誠的胸懷去理解孩子。不會因為學生是“差生”而袖手旁觀的,去批評他,指責他,而是會尊重每一個學生作為“人”的價值和尊嚴。尤其是能尊重那些過錯的學生,有嚴重缺點的學生,儘管他也會批評,但至少不會體罰和污辱學生的,而是很婉轉地讓學生接受,以致於學生心服口服。

4、教師在教學中要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

人們都説:如果一個學生生活在批評之中,他就學會了譴責。如果一個學生生活在恐懼之中,他就學會了憂慮。如果一個學生生活在諷刺之中,他就學會了害羞。如果一個學生生活在鼓勵之中,他就學會了自信。如果一個學生生活在表揚之中他就學會了感激。如果一個學生生活在認可之中,他就學會了要有一個目標。如果一個學生生活在誠實和正直之中,他就學會了什麼是真理和公正。如果學生生活在友愛之中,他就學會了這世界是生活的好地方。可見教師的言行直接影響着學生的成功與失敗,表揚學生還是批評學生,促進學生進步還是抑制學生髮展,是我們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我又能給予學生怎樣的環境呢?這不禁讓我感覺到身上的責任重大。

5、教師要有豐富的學識

教書育人是一門藝術,教師的魅力在於睿智。一名充滿魅力的教師,應該具有淵博的知識,所謂“學高為範”。作為教師要有一定的專業水準,需要不斷地學習,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掌握更多的文化資源,使自己的教育觀念不斷革新,理念不斷提升,能適應新課標。

有魅力的教師應該是個科研型的老師,懂得發展自己,度能善於反思,因為反思需要底藴,而閲讀可以滋養底氣,懂得終身學習,走在讀書潮的前頭,具有主動求知的願望和意識,具有孜孜以求的精神和毅力,讓書櫥和頭腦一天比一天充實。

做一名有魅力的教師,並不某些教師的專利。我們的教師如果能用自己真誠的“情”、真誠的“愛”去獻給孩子,用自己的高尚的人格去征服孩子,使他們發自內心的喜愛老師,喜歡學習,那麼同樣可以成為一名有魅力的教師。

讀完這本書,我更加明白做為一名教師的,內心深處必須得堅守住那份教育理想,必須永葆對教育的那份熱情,因為,對於學生來講,教師的人格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替代的最燦爛的陽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duhougan/72936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