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讀後感 >

讀《杜甫傳》有感

讀《杜甫傳》有感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杜甫傳》有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杜甫傳》有感

讀《杜甫傳》有感1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羣。

——題記

紅日高垂,雲捲雲舒,春日草木鬱鬱葱葱。長安書齋中,攤平宣紙上,一片濃墨連篇,執筆落下的,是杜甫對摯友李白的殷切思念。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

人們總喜歡對比,尤其是生在同一時代的名人。若説李白與杜甫在同一時代卻又有點不妥,因為前者在盛唐肆意,而後者的人生卻在晚唐才緩緩展開。可是雖説時代不甚相同,但天才間的惺惺相惜卻也讓他們成為了摯友。而他們的對比,也由此開始。

李白生於盛唐,他寫的詩,浪漫奔放,受到當時的遊俠和求仙風氣的強烈影響,遊俠和求仙不僅是他生活的重要部分,更是他詩歌的一個鮮明特色。

可杜甫卻是完全不同的,在他的一生中,極少有這種生活,唯一涉及到的,還是他與李白攜同雲遊的日子裏,他寫的詩,大都沉鬱頓挫,帶有深深的悲慨色彩。

若是李白的人生讓人嘖嘖稱奇,而對杜甫的`人生則只有一聲長長的歎息。

杜甫的人生可以説是悲慘的,落第,被貶,流亡,戰亂,家散,國破……最終也逃離不過一個貧困潦倒,鬱郁病終的結局。

744年,杜甫初遇李白。“二年客東都,所歷厭機巧。”這不僅是杜甫對商賈勾心鬥角生活的厭煩,還是接觸李白時油然而生的感觸。天才們的相遇總讓人覺得相見恨晚,李白大杜甫十一歲,兩人是截然不同的性格卻能一同遊歷,談笑風生。

最後二人分手後,卻再也沒有相見了,“石門上的金樽也沒有‘再開’”。李白在分別後又陸陸續續結識了許多好友,他的詩中也再沒有他了,而杜甫卻愈加思念對方從而留下許多名句,直至李白離世。從這,也可以看出兩人的不同。

李白像是雄鷹,嚮往無際的藍天,不會為了某事或某人牽絆太多,他喜愛漫遊,喜愛新事物,所以他是浪漫的,極具個人主義色彩;而杜甫卻在這方面顯得更一往情深些,他喜歡懷念美好的往日,因此也對現實認識得愈加透徹,所以對黑暗十分敏感,顯得更為憂時憂民,悲天憫人。

這樣的杜甫也不由得讓人感歎社會的巨大影響,在這樣一個戰火飄零的年代,它既毀滅了杜甫,可又成就了杜甫。它毀滅了杜甫沉穩安定的生活,毀滅了杜甫温馨美好的家庭,可古人有云“國家不幸詩家幸”,正是這樣流離漂泊的生活才讓杜甫留下了無數佳作。

杜甫和李白的人生是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比起李白,杜甫的一生就像是繁華落盡,枯葉化蝶的淒涼。與李白的會合,對於他來説,是段不可多得的友情,對於我們來説,卻是寶貴的財富。

讀《杜甫傳》有感2

去成都時特意去了杜甫草堂,可惜我們選的時間不太好,當天大雨傾盆。

本想着,也許雨天遊人會少一些,其實不然。走到草堂遺址處時,遊人密密地擠在草屋之中,我有些驚訝於人們的熱情,同時也憂慮擾了“詩聖”的清修,只好略帶遺憾地遠離了草屋。

759年,48歲的杜甫到達成都,住在西郊外浣花溪寺。

馮至先生在《杜甫傳》中寫杜甫初到成都時的情形:“杜甫在廟裏沒住多久,便在城西七裏浣花溪畔找到一塊荒地,先開闢了一畝大的地方,在一棵相傳二百年的高大的柟樹下建起一座並不十分堅固的茅屋。”

順帶説一句,浣花溪這個名字個人非常喜歡,離開了草屋之後,順着小溪走了好長一段路。

幾乎每一位國人都是從小就開始接觸杜甫詩作的,從《春夜喜雨》中的“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到《江南逢李龜年》中的“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都時常被後人吟誦。

李龜年是大唐開元時期的著名歌唱家。杜甫初遇李龜年,是在724(開元十二年),這時的杜甫是十幾歲的少年郎。幾十年後,晚年的杜甫在潭州(長沙)再次偶遇李龜年時,寫下了這首《江南逢李龜年》。

平日裏,我們對詩聖杜甫的瞭解多是因為一首詩作,或者是因為一個傳説,非常的片面。讀《杜甫傳》,可以讓我們對杜甫的生平有更加立體的瞭解。

20xx年,馮遠征導演並領銜主演的話劇《杜甫》在首都劇場首演,得知消息之後,人提前一個月就在網上預定了演出票。

整部話劇從李白、高適、杜甫三人把酒言歡開始,到三個人各奔東西,再到杜甫流亡途中寫下“三吏三別”。最後,話劇落幕在杜甫高聲吟誦《春望》,童聲背景音讓觀眾們聽得潸然淚下。

《杜甫傳》中寫,遊俠與求仙,在李白的一生裏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但對杜甫來説,這兩種生活於他非常遙遠。然而,當744年(天寶三年)李白,因酒後傲慢得罪了高力士和楊貴妃離開長安來到洛陽之時,杜甫因傾慕李白,被李白的文采吸引,欣然與李白一同渡黃河來到王屋山道家聖地。

馮至先生説,這在杜甫的一生裏是一段插曲。這段插曲書寫了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兩位詩人相遇的偉大時刻。

在這裏,杜甫李白與高適相遇,三個朋友度過了一段呼鷹逐鹿的田園生活。

杜甫與李白、高適兩人雖然人生道路各不相同,但是他們之間純摯的'友誼、文人間的惺惺相惜令人羨慕,在我看來,李白和高適是杜甫一生中不可或缺的一抹亮色。

馮至先生在前記中寫:這部傳記,力求每句話都有它的根據,不違背歷史。由於史料的缺乏,空白的地方只好任它空白,不敢用個人的想象加以渲染。

這段話讓我由衷欽佩馮至先生,他堅守文人操守,為我們講述了杜甫真實的人生故事,讓我們在吟誦詩聖留下詩篇的同時,也可以走近詩聖杜甫的世界、品讀杜甫的人生。

讀《杜甫傳》有感3

近日,拜讀了馮至教授的代表作《杜甫傳》,一個被後世譽為“詩聖”的唐代最偉大現實主義詩人--杜甫,在我眼前逐漸立體豐滿起來。我感受到了他的浪漫質樸,沉鬱悲哀,憂國憂民。他的詩反映當時社會矛盾和人民疾苦,記錄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鉅變,表達了崇高的儒家仁愛精神和強烈的憂患意識,因而被譽為“詩史”。流傳至今仍璀璨奪目。

杜甫出身於官僚家庭,衣食無憂的童年與少年時期,接受了完整的儒家傳統教育,他的聰慧和好學讓他在小小年紀就嶄露頭角,“讀萬卷書”為他積累了更多的學識與底藴。出入上流社會一些社交場合,有機會受到各種文化藝術的薰陶。對以後的詩歌創作有很大的影響,見識不同的藝術形式也開闊了他的眼界。

青年時期的杜甫,曾用十年在吳越與齊趙間長期漫遊,通過“行萬里路”飽覽了大好河山的壯麗美景。豐富了生活,增長了閲歷,用身體力行感受這個時代背景下,人民的生活與社會的變遷,裘馬在身的他是浪漫而輕狂的(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清狂。《壯遊》)也正是這些真實的生活經歷讓他對這個國家和人民充滿了熱愛,也為他今後的偉大奠定了萌芽!“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等健壯雄渾的詩句便是以此為發端,不斷出現在他的筆下。

結束漫遊迴歸科舉的杜甫考試落榜後,為求取一官半職周旋於達官貴人之間,得不到賞識且處處受到排擠與壓迫,隨着父親的去世,生活愈發窘迫,這個時期,國家正處於亂世之初,奸臣弄權,窮兵黷武,人民的生活也困苦不堪。杜甫遏制不住內心的痛苦,寫出了第一首替人民説話的詩——《兵車行》。自此,一系列質疑戰爭,諷刺統治階級驕奢淫逸,反映民間疾苦的詩作屢現筆端。《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是杜甫劃時代的傑作,反映出安史之亂前社會的實況,也反映出杜甫內心的矛盾與他偉大的人格,這是他對自己在長安輾轉九年求官生活的總結,使他在思想的進步上和藝術的造詣上都更進一步。

安史之亂,長安淪陷,杜甫開始了流亡,顛沛流離,親友相隔。他長期置身於下層,有一顆悲天憫人的愛民之心,有着包容乾坤的博大胸懷,也有着以天下為己任的遠大抱負。他切身感受到了安史之亂的民不聊生、官吏的殘暴以及至親的悲歡離合,他把這些都融入了詩中,描述民間疾苦的“三吏”、“三別”,正是這一時期的真實寫照,有着他對百姓窮困潦倒的哀歎和對國家興亡的深深思慮。在此期間,他曾擔任過不同地方的長官。那次,他擔任一個管理軍械的小官,處理完公務回到家,卻發現最疼愛小兒子已經餓死了。喪子之痛不禁讓他發出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感慨。吃飽穿暖,有個固定的居所,這些在我們眼中看來不過是些輕而易舉的小事,可在當時卻是難上加難,身處茅屋卻憂國憂民的杜甫發出了呼喊:“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正是當時的社會造就了他淳樸厚重的詩風;正是他個人的遭遇使他不由得生髮了“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雖破受凍死亦足!”的仰天長歎;正是從他的詩中,我們明白了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明白了處於幸福之中的我們更應加倍珍惜。

讀完《杜甫傳》,我被深深地感動着。杜甫憂國憂民,欲報效國家而得不到賞識與重用,替黎民百姓呼號卻無力救民眾於水深火熱之中,晚年生活困窘,顛沛流離,但他的作品卻能使讀者精神煥發,意氣高昂。這是因為杜甫的詩作充滿了樂觀的精神,積極面對生活的態度在字裏行間感染着我們。“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是讀書人的理想。杜甫從未放棄自己的理想信念,他用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為我們記錄了一個蘸滿血淚的時代。杜甫是不幸的',所處的時代讓他無法施展自己的抱負,社會的動亂讓他流離失所,漂泊無依。而我們是幸運的,大唐少了一個平庸的官員,造就出一個偉大的詩人,給我們留下了珍貴的藝術瑰寶。

在新時代的我們亦應如杜甫一般胸懷天下,以復興為己責,以強國為己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何為“心繫蒼生,兼濟天下。”現在的我需要努力學習更多的知識,充實自己,開闊自己的視野,提升自己的思想高度,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

合上書,默默吟誦着杜甫名篇佳作,這時的我彷彿穿越了時空,杜甫的一吟一誦,一笑一歎,生動浮現在我的眼前,我們此刻心靈相通,我告訴他,現在您的願望早已實現,人民生活安定富足,國家強盛。此時,杜甫點着頭,一手捻着鬍鬚微笑着對我説,他看到了,在我們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奮鬥下,一切都越來越好·······

讀《杜甫傳》有感4

杜甫的詩從國小過不少,對他的瞭解停留在“憂國憂民”“沉鬱頓挫”上。提及杜甫,腦海中自然浮現蔣兆和所畫的那副圖:杜甫抬頭遠眺,眉間似攢萬縷愁思,眼中憂慮盡顯——他憂的是大唐,憂的是百姓。

這是我看的第一本詩人傳記。杜甫的形象在其中漸漸鮮活,打破了我對他的狹隘認知,甚至是對所有詩人的刻板印象。

在“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這個光環之下,原來,他也是封建家族的信奉者、維護者。這令我驚訝,可一想到他的出身就很好理解了。杜甫出身名門,先祖杜預是晉朝名將,祖父杜審言是著名詩人。杜甫對他的祖父十分崇拜,這更讓我深深意識到古代社會是何其重視宗族關係與聲名,難怪杜甫會吟出那句“詩是吾家事”。在這樣的家庭薰陶下,杜甫不僅得到了良好的教育,而且受到儒學思想的深刻影響。他也曾年少輕狂,吟唱過“李邕求識面,王翰願為鄰”。長安十年,私以為這是杜甫迷失的十年。他急於在官場上立足,四處投師,四處贈詩投賦,甚至曾為此歌頌過楊國忠。原來杜甫也會獻詩求官,古代士人對封侯拜相、光宗耀祖的渴望多麼強烈,李白如此,杜甫亦如此。

直到一次次科舉落榜,直到安史之亂的到來,杜甫漸漸有了變化,那個偉大的杜甫正在向我們走來。當杜甫看清了這個污濁的上層社會後,越發清醒地認識到社會的現實。李白選擇灑脱離去,而杜甫選擇開始不再以俯視者的身份同情憐憫百姓。他讓自己的'眼睛直視那些卑微的人民,一聲“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撕裂天地。杜甫是憤怒的,目睹社會亂象,經歷戰爭,他用“三吏”“三別”道盡百姓的苦難。他看到的是死亡,是不公,是戰爭,是血淋淋的現實,是自己的無力和無奈,是欲得而不可……他是痛苦的。杜甫的光芒始終閃耀,在於他心懷天地,包羅萬象,視眾生皆平等。只要一想到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的人民,他就不願像螻蟻一樣苟且偷生。杜甫即使窮困潦倒,也從不迷茫。山河破碎之際,妻離子散之時,他也要徒步北上,尋找新的希望。有人稱杜甫,“是那個時代的良心。”

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若李白代表了太平盛世的烈日,象徵了浪漫與奔放,杜甫就是兵荒馬亂裏的白月光,代表了質樸和善良”。

杜甫,杜甫,我曾膜拜你的光環,浮於表面,這一次,我終於走近了你,讀懂了一些你。

讀《杜甫傳》有感5

旁人寫詩,大都描寫風花雪月,只有杜甫,聲聲嗚咽,字字泣血描寫這人世間的疾苦哀怨。旁人的詩大多深奧精妙,只有杜甫以詩寫史,心憂天下。

在我看來,杜甫的一生可以用傳奇來概括。他前期與後期的生活境況與唐王朝息息相關。他出身士族,家境優渥,足以支撐他遊歷江南的經歷,當時的他有裘馬頗清狂的豪邁不羈,他用放蕩和輕狂鄙視人世的庸俗。也正是因為家族的影響,杜甫與所有的文人一樣,有求取功名的上進心,於是他來到長安渴望憑藉詩情與宏圖偉志在官場上大展身手。但當時,官場的爭鬥讓他無官可做,他卻仍然不死心,困居長安十年之久。十年間政治顯露腐敗,百姓生活日益艱苦,他心中的矛盾更加濃烈,心中的無奈愈加嚴重,十年的磨礪讓詩歌形成了沉鬱頓挫的風格。

安史之亂開啟了杜甫的流亡生活,他見證了繁華的衰敗,經歷了百姓的疾苦,他長期處在社會的下層,有普通人的'忠厚善良也有士子以天下為己任的遠大抱負,他把百姓的民不聊生,官吏的兇殘,親人的悲歡離合都寫進詩中,把自己的哀歎與對國家的期待融進骨血。晚年的杜甫疾病纏身,窮困潦倒甚至連温飽問題都解決不了,但他仍然為天下的寒士發聲,為貧窮的老婦送去食物,他無時無刻不在為百姓着想擔憂,念念不忘國家的危機和民族的命運。公元770年,杜甫在一葉孤獨的扁舟上逝世,一顆明星就此隕落。

杜甫一生擁有數之不盡的朋友,有些引薦他,有些接濟他,有些擔憂他,卻只有一個人杜甫受他影響,仰慕其風采,那人就是李白。這是何等的友情能讓後人評價李白與杜甫之間猶如雲霓和繁花的相遇,這是何等的友情能讓杜甫在聽到李白,世人皆欲殺的言論寫下不見李久生,佯狂真可哀的詩句。杜甫一生寫了15首關於李白的詩,他們的友情像大鵬與鴻雁的相遇,山川共仰,鴻雁不斷的為相遇吟鳴,而大鵬已經懷着熱情的心翱翔。

杜甫從世家公子到官場小吏,從周遊四方的遊士到心繫天下的詩人,杜甫一步步走向人民,他沒有李白的瀟灑,沒有陶潛的避世之心,有着屈原式的堅忍卻比屈原更堅韌。杜甫的一生雖是不可避免的悲劇,但卻可歌可泣令人敬佩。

讀《杜甫傳》有感6

讀完《杜甫傳》,百感交集。備受後世推崇、我們尊稱為“詩聖”的大詩人,晚景如此淒涼。在一個寒冷的冬日,他孤獨地死在湘江上的一個舟中,享年五十九歲。

更令人痛心的是,杜甫死後,家人無力安葬,只能把他的靈柩厝在嶽州。直到四十三年後,他的孫子杜嗣業經過很大努力才從嶽州把杜甫的遺體搬運到偃師,移葬在首陽山下,在杜預墓的附近,杜審言墓的旁邊。

《杜甫傳》是馮至先生融合自身的人生經驗、創作體會和研究心得創作的一部人物傳記,他通過“以杜解杜”的方式,向我們講述了杜甫顛沛流離、憂國憂民的一生。

杜甫出身於一個有悠久傳統的官僚家庭,他是晉代名將杜預的第十三代孫。杜預多才善戰,被人稱作“杜武庫”。他也是明朝之前唯一一位同時進入文廟和武廟之人。

杜甫的祖父杜審言,少有才華。年輕時即與李嶠、崔融、蘇味道並稱為“文章四友”,世人稱為:“崔、李、蘇、杜。”晚年,杜審言與宋之問、沈佺期齊名,他們是五言律詩形式的奠定者。

杜甫在他的詩裏常常推崇杜預和杜審言,前者由於他的事業,後者由於他的詩。杜甫一生熱衷仕進,即使身處低谷,依然對未來充滿希望,擁有百折不回的樂觀精神,大概是受杜預影響。杜甫一生鍛鍊詩篇,他聲稱“詩是吾家事”,追求“語不驚人死不休”,應該是傳承杜審言的精神。

從早年“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抱負,到晚年“欲傾東海洗乾坤”的理想;從“窮年憂黎元,歎息腸內熱”的熱忱,到逝世前一年“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蘇”的雄心,儘管是心情起伏,變化多端,但杜甫憂國憂民的政治熱情是始終不渝的。

杜甫很早就把自己比作葵藿,他説“葵藿傾太陽,物性固難奪”。這儼然是一句終身的誓詞,他無論在什麼時候,什麼處境,都沒有改變這個關心朝政的傾太陽的物性,他的心始終眷戀朝廷、牽掛百姓。

在成都,他住草堂,勉強度日。某天,秋風怒號,把草堂頂上三重的茅草都給捲走,茅草有的'掛在林梢,有的沉入塘坳;黃昏時,風定了,墨雲又聚集起來,雨不住地下了一夜,“牀頭屋漏無干處”。他長夜無眠,處境艱難,但仍高呼“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他寧願犧牲自己,為了天下的寒士免於飢寒。

在夔州,生活短暫獲得安定。家裏有一棵棗樹,任憑西鄰一個無食無兒的婦人過來打棗兒吃,不加防止。後來,草屋讓給外地來的朋友住,新主人要插籬防盜,杜甫還特意寫詩勸阻,“堂前撲棗任西鄰,無食無兒一婦人。不為困窮寧有此?只緣恐懼轉須親。”

晚年在湖南,他“右臂偏枯半耳聾”,感到“年年非故物,處處是窮途”,但他仍然是痛苦越深,毅力越強,“留滯才難盡,艱危氣益增”。

青少年時,杜甫也曾有過英雄主義的風采,也曾充滿浪漫奔放的氣質。他漫遊吳越,“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清狂。春歌叢台上,冬獵青丘旁”,瀟灑不羈。他滿懷豪情地吶喊“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頗有“書生意氣,揮斥方遒”的狂傲自信。

奈何,杜甫的時代是唐代封建社會發生急劇變化的時代,杜甫的個人生活也同樣發生顯著的變化,他從一個官僚家庭的子弟轉變為一個常常衣食無着、貪病交迫的“眾人”。由於個人的貧困,他逐漸接近貧困的人民,深切地體會到人民的哀樂和願望,同時他念念不忘國家的危機和民族的命運,因此他寫的詩便成為這個錯綜複雜、變化多端的時代的一面鏡子。

杜甫一生關懷國運,雖然自己貧病交加、顛沛流離,但“窮年憂黎元”的熱忱絲毫沒有退減過。即使身處低谷,他仍心懷希望,那種百折不回的樂觀精神始終感染着後世讀者。

讀《杜甫傳》有感7

《杜甫傳》的作者自幼熱愛杜甫,無論在什麼時期,他都沒有停止對杜甫人生的思考。本文就是他在思考中的節選。

初到長安,杜甫漫遊時代時的豪邁之情還未消逝,但與社會現實的接觸漸多,豪邁之情也被一種心理矛盾漸漸替代。由於政治正顯露出日趨腐化徵象,杜甫這種矛盾心理也更加濃烈,心中的無奈也愈甚。經過這十年的磨礪,使他的詩風形成沉鬱頓挫的風格。

的開始,也標誌着杜甫流亡生活的.開始。這幾年的流亡生活,也讓杜甫更加貼近百姓,更加同情民間疾苦,使其是個充滿憂國憂民的情懷,展現當時社會狀態、政治形勢,表達了人民的情緒與願望。

當時的社會、政治環境毀了杜甫又成就了杜甫:毀了他的仕途和夢想,卻成就了他的詩歌和他在中國詩壇中不可磨滅的地位,猶如鳳凰涅盤般重生!從官宦世家的公子到為在長安謀職而不擇手段的小吏;從周遊四方的遊士到內心矛盾的無奈詩人;從只為個人忙碌的士人到憂國憂民的沉鬱詩人,杜甫一步步走向成功,一步步進入“詩聖”,一步步邁向人民,一步步走出內心困頓轉而進入民生之境。杜甫,一位帶有傳奇色彩的愛國詩人,一位萬方多難成就的詩聖!

讀《杜甫傳》有感8

沉鬱頓挫,憂國憂民,也曾放蕩漫遊,清狂瀟灑,追尋着盛唐時“詩聖”的那一席白衣,跟隨着“少陵野老“的足跡,我翻開《杜甫傳》,回到那時的盛唐,品味杜甫的傳奇……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年幼時,就已經熟讀不少杜甫的詩句,可對其印象卻只停留在書本上望向天際憂國憂民的插畫,亦或是“字子美,號….”的註釋。只是粗淺的覺得杜甫是一個擔憂國家的無力老人,卻無更深的見解。

直到前些日子,翻開《杜甫傳》品讀其文字,沉浸於杜甫的詩意,這是我少有讀不厭,讀不倦的人物傳記。可以説,讀杜甫的一生,不僅是讀一個書生的故事,更是讀一段偉人的傳記,是讀一段令人心痛的歷史,亦是一場文化之旅。

杜甫一生漂泊不定,開元時,他幾乎遊遍祖國大好山河,在泰山之巔發出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雄心壯志,年壯時也同盛唐文人一般應試求取功名,相比垂垂老人之態,這已令人驚訝,但思考後也恍然,就算是這憂國憂民的`老人也曾是少年。後來,他困守長安達十年之久,公元755年,安史之亂開始,長安淪陷。他長期沉淪於底層的生活,有普通人的忠厚善良,也有以天下為己任的遠大抱負。他親身體驗了安史之亂之時百姓的民不聊生,官吏的兇殘,以及親人的悲歡離合,他把這些都融入到自己的詩中,他用詩歌表達其思想,更用詩歌反應社會真實“三吏”、“三別”就是其中代表。講到杜甫,總要同時想起李白。古人云 “子美不能為太白之飄逸,太白不能為子美之沉鬱”。欣賞青蓮的飄逸豪放,亦感慨少陵的沉鬱頓挫。

杜甫其詩精闢真實,其人那顆悲天憫人的善心更是令人動容。“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道出了多少人的希冀,更能令人感慨的是“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為了天下人的安定幸福,他甘願以一己之身擔起所有的苦難。他這樣博大的胸懷以及寧苦己身而利國利民的精神更值得我們尊重,值得我們學習!

杜甫身處唐朝由盛轉衰之時,大半生都在顛沛流離中度過,但這朝不保夕的慘淡生活,卻沒有銷燬其身負的使命感與詩歌創作力,反而使他更真切地認識到現實的黑暗和民生的疾苦。在這樣的戰亂中,又有多少人能像杜甫一樣,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時仍想着安得廣廈千萬間,以庇護天下?又有誰能有杜甫這般會當凌絕頂的遠大志向與抱負?

如今,正處新時代的浪潮,我們更應該品味歷史,感受歷史,而杜甫作為那滾滾歷史長河間的那一股清流,那偉大又獨特的“詩聖”,更應被銘記。卓絕的才華,悲天憫人的情懷,我既傾佩年少時那位遠遊山水的瀟灑子美,也尊崇身處戰亂仍不忘憂國的聖人少陵,哪怕是在病榻上,在破舊的茅屋裏

他仍以手中的筆,刻畫着那艱難的世道,抒發着他宏偉的抱負,遠大的心胸!

稱之為詩聖,實至名歸。

合上這《杜甫傳》,我在古人的風韻中回味歷史,也感受那一份份愛國的情懷……

讀《杜甫傳》有感9

生活常是這樣。心冷的時候,你會覺得每一個季節都冷,星星彷彿是冰做的光。其實,大地並非那樣寒冷,否則,檫樹怎會搖動滿目清香。

其實,世界不窄,窄得是心。懷着效國利民的滿心希冀,抱着高官優待的不渝追求,一腔壯志的杜甫,推開了長安城門,邁入了求官之路。可終是“萬事益酸辛”只得“殘杯與冷炙”空歎“如覺天地窄”。失落和憤慨狹窄了他的心境,他終日侍奉皇帝,伺察長官顏色,因小恩小惠歡欣,因街道偶遇而戰戰兢兢,變成了一個小心謹慎的小官。不得不説,他的所為都是為了實現做官的追求,可此時這個追求只剩一個空官位,早已偏離了它的初衷。他的視界僅侷限在皇帝周圍,看不見國家,看不見人民;他的盼求只剩官職,已然不是他的最初所求。失意的灰塵覆蓋了原本光亮的追求,追求便只剩一個影子,於是只記得追求那影子,忘記了追求光影的主人,心變窄了。直至離開長安,他才真正放寬了心境,真正看見了國家,走向了人民,他開始真正為人民發聲,為國家擔憂,而這,又何嘗不是實現了他的追求呢?家庭和儒術難道只是要求他追求一個官位嗎?憂國慮民的杜甫難道只是要求自己有一個官職嗎?我想不是。或者説,一個官位根本不會是,也不配是他的追求。為國為民才是追求,是真的.追求。而過分在乎那一個結果和表面,狹窄了他的心境,故而狹窄了他的追求,甚至連他自己也看不清了那追求。當他關上仕門,打開詩窗,他才看見了追求,實現了追求,這是因為心境寬闊了。

所以,關閉一扇門,打開一扇窗,其實不必上帝來做,而需要自己來做。想把一件事做好,首先要喜歡做這件事,而不是喜歡你那結果,這樣,很可能,在門裏想去的地方會在窗外飛去,不去過分關注的結果往往出人意料。別以追求為障狹窄了心境,這樣,你才有機會發現,世界,其實一點都不窄。

生活常是這樣。你所失去的,命運會以另一種方式補償。就像,桂花枯萎的時候,秋菊又亮新裝。

讀《杜甫傳》有感10

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這是洪先生引用杜甫給李白的詩,用來説明杜甫的一生。

在看到這本書的書名:《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時,我有點小小的疑問,在中國漫漫歷史長河中,詩人何止成百上千,杜甫是最偉大的詩人,是不是有點過譽?

很慚愧,我瞭解的杜甫只在於以前讀過的零零散散的詩:比如: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等等,讀過這幾首詩,感覺那未必是李太白的: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的豪邁可比的。而杜甫那幅有名的愁容滿面的畫像更加增加了我對杜甫是個失敗的印象。

我在看洪先生的這本書之前,查閲過新唐書文藝傳內的'杜甫傳記:什麼少貧不自振,困,流落等等詞不斷,可見詩人的一生是坎坷的,然而短短的幾百字的傳記,卻顯得杜甫毫無建樹,除了忠君和詩歌為人稱道。

看過洪先生的這本書,我卻發現了一個不一樣的杜甫,洪先生以時間為橫軸,杜甫的足跡為縱軸,以杜詩為Z軸,給我呈現了一個立體化的杜甫,他已經不再是那個畫裏愁容滿面,營養不良的詩人,而是一個憂國憂民,內心充滿對普羅大眾的憐愛之心的聖人,詩人只是這個聖人的一個外在的形式。

杜甫的詩,不像李白的詩,給人浪漫的想象,而是對社會的反映極盡寫實,舉個例子:早在安史之亂前的盛唐時期,杜甫並不是去歌頌盛唐的輝煌,他已經看到,唐朝的對外戰爭造成的悲劇,比如兵車行這首詩:邊廷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詩人不是看到朝廷開疆拓土的勝利,而是關注着民生的艱難。又比如,在貧病交加的時刻,他由自己的困苦而推己及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這不是仁者愛人的嘛。

誠然,在中國的編纂史書的人眼中,唯一值得記載的是明君和賢相,這也就意味着新唐書裏那些膚淺的記載不足以表明詩人的偉大。

叔本華曾經説過:一個人越屬於他的後世,亦即屬於整個人類大眾,那他就越不為自己的時代所瞭解,因為他的貢獻對象不僅是他的時代,他為之奉獻的是整個人類。

讀《杜甫傳》有感11

羨慕和嚮往李白的謫仙風度、灑脱赤誠,但更敬佩杜甫的憂國憂民、大氣博愛。

杜甫的一生是一個悲劇,既是他個人的悲劇,也是時代的悲劇。我曾想過,倘若杜甫不是出生於一個官僚家族,倘若他沒有熟讀詩書,而是出生於一個普通的市井之家,那麼憑着雙手辛勤勞動,或許杜甫一生還能多吃上幾頓飽飯,晚年也或許不至於那麼淒涼吧。可我又想,在那樣一個亂世,像杜甫這樣的官僚世家子弟,可以免除賦税、徭役,他又是一個有名氣的詩人,尚且落魄至此,若是做個普通老百姓,恐怕多半也就是他筆下“三吏三別”中人物的下場,甚至更悽慘吧。

歷史就是歷史,誰也無法改變;杜甫就是杜甫,家世、才華和當時的社會共同造就了一個詩聖,一個獨一無二的杜子美。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讀杜甫的晚年,耳畔彷彿響起了這熟悉的歌詞,歌聲悽婉,聞之動容。

流亡天涯,衣食無着,舉目無親,故交不斷喪亡。天下之大,竟找不到自己的親友故交;放眼望去,身在他鄉,盡是陌路,我不識你,你不知我。這是一種怎樣的.悲哀啊!

人生在世,無論多麼艱難的日子,也會因為有親人和朋友的存在而變得容易堅持一些。相反,即使富可敵國,卻舉目無親,沒有一個知心朋友,那再富足,又有何意義呢?當歲月流逝,年華老去,最害怕聽到的消息恐怕就是親朋故舊的死訊了吧。

56歲的杜甫,一身是病。瘧疾、肺病、風痺、糖尿病不斷地纏繞着他,牙齒落了一半,耳朵也聾了,眼也花了,花白的頭髮也快掉光了,幾乎成了一個殘廢的老人。

57歲的杜甫,耳聾了。客人和他談話時需要把要説的話寫在紙上;右臂偏枯了,寫信需兒子代書。醜陋而衰老的容顏受盡幕府中官僚的冷淡。他有時去拜訪他們,扶杖步行,傳達不肯通報,想乘轎子,又沒錢去僱。

他人生最後一年半的歲月大部分是在一隻小船上度過的,因為陸地上再沒有了他的安身之所。最糟的時候,他整整五天沒有吃到一點點東西。公元770年的冬天,這個唐代最偉大的詩人死在了湘江上的一隻小舟中。他死後,家人無力安葬,把他的靈柩厝在嶽州。

讀完了杜甫悲劇的一生,心情無比的沉重,眼前彷彿浮現了詩人病卧孤舟的淒涼景象。

然而就是這個悽慘可憐的人,卻留下了珍貴的史詩“三吏三別”,留下來《春望》《赴奉先縣詠懷》《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登高》……留下了許許多多膾炙人口的詩作名篇。就是這樣一個悽慘可憐的人,臨死之前仍不忘憂心百姓的疾苦,擔心國家的命運。

杜甫,始終是值得我們景仰的一個偉大的詩人!一個偉大的靈魂!

讀《杜甫傳》有感12

杜甫,唐代詩人,與李白並稱李杜,唐朝有名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被人們稱為詩史,杜甫被後人稱為詩聖。

翻開《杜甫傳》,隨着杜甫的視角看看那由盛轉衰的大唐,看看那世道的昏庸與無常,人心的詭祕莫測。他是一個詩人,出生於大唐開元盛世,而自中晚唐開始,唐由安史之亂而由盛而衰,杜甫的詩被稱為詩史,其中的原因即是他真實地記錄了安史之亂前後唐王朝由盛而衰的歷史過程。讀杜甫的一生,是讀一個偉人的傳記,是讀一段令人心痛的歷史,亦是一場文化之旅。

杜甫的一生是苦難的的,又是漂泊不定的,但並不否認杜甫的樂觀與堅強。開元時,杜甫二十多歲正年輕時,他幾乎遊遍祖國大好山河,在泰山之巔發出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雄心壯志,年壯時也同盛唐文人一般應試求取功名渴望名利,多次應試,在長安考了十年,卻又無功而返。

這時已經是盛唐之末,爆發了安史之亂,詩人也被捲入其中,不幸的是,憂國憂民的杜甫被叛軍所俘,因他不肯為叛軍賣命,受盡了非人的折磨。一個下着傾盆大雨的深夜,杜甫在朋友的幫助下從牢中逃了出來,他幾乎是歷盡艱辛,才逃到鳳翔。

安史之亂結束後,杜甫的.苦難並無結束,反倒是更加痛苦,這時正值唐肅宗期間,杜甫是給唐肅宗進諫的官員,杜甫因語言氣勢過盛惹得肅宗勃然大怒,將杜甫貶至四川他前往四川依附節度使嚴武,寄居在成都西郊的一個破舊的草堂裏,曾經一度在嚴武的幕下任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等職,所以後來人們稱他為杜工部。

在四川的這段時間,他長期沉淪於下層,有普通人的忠厚善良,也有以天下為己任的遠大抱負。他親身體驗了安史之亂之時百姓的民不聊生,官吏的兇殘,以及親人的悲歡離合,他把這些都融入到自己的詩中,杜甫最為著名描寫民間疾苦的作品,便是人們耳熟能詳的是“三吏”、“三別”,包含着他一身的苦難與期盼。

終於,歷經世上事事,在公元770年,杜甫在一葉孤獨的扁舟上逝世,59歲的杜甫就這樣孤獨的飄離人間。

讀《杜甫傳》有感13

“你的貧窮在閃鑠發光,像一件聖者的爛衣裳,就是一絲一縷在人間,也有無窮的神的力量。”——題記

他春夜聽雨,贊“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他觀月思鄉,歎“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他胸懷大志,寫“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他憂國憂民,哀“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他是杜甫,是詩國閃耀的星辰,亦是長安城裏憂傷的年輕人。

讀杜甫——俯瞰塵世間,寫盡了悲苦,滿心愁緒卻依然堅強的詩人。他是杜子美,千百年的歲月也不能磨滅他的故事。馮至先生的《杜甫傳》便向我們述説了杜甫沉鬱頓挫的一生。

杜甫家境優越,童年生活安定富足,他從小便受到文化的薰陶,這也造就了他的一生。

開元二十四年,杜甫在洛陽參加進士考試,結果落第。杜甫的父親時任兗州司馬一職,杜甫於是赴兗州省親,與蘇源明一起到齊趙平原,作繼遊吳越後的第二次漫遊。他在齊趙一帶過了四五年“裘馬輕狂”的“快意”生活,也留下了《登兗州城樓》《畫鷹》《房兵曹胡馬》《望嶽》等優秀詩作,其中《望嶽》更是流露出詩人少年時期不平凡的抱負。

杜甫在三十五歲時來到了規模宏大的長安城,他想通過科舉來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為國家效力,但現實往往事與願違。然而馮至先生指出,仕途的不幸帶來的是詩人的幸運。

天寶六年,玄宗詔天下通一藝者到長安應試,杜甫也參加了考試。由於權相“口有蜜腹有劍”的李林甫編導了一場野無遺賢的鬧劇,參加考試的士子全部落選。科舉這條路行不通,杜甫為實現理想不得不轉走權貴之門,投贈自己的詩作,但都沒有迴音。

直到天寶十四年,安史之亂爆發,杜甫不得已離開長安,過上了顛沛流離的日子。

杜甫客居長安十年,奔走獻賦,卻鬱郁不得志,仕途失意,一直過着貧困的生活。他花費一生最寶貴的十年,想要在城裏紮下根來,但終於沒能成功。他不知道,這一次離開,就是他與這座記憶裏繁華富足的城市的永別。

杜甫到華州的時候,安史之亂遠未結束,他在《獨立》和《瘦馬行》等詩中,抒發了對仕途失意、世態炎涼的'感慨和憤懣。

乾元元年,杜甫暫離華州,到洛陽、偃師探親。第二年三月,唐軍與安史叛軍的鄴城之戰爆發,唐軍大敗。杜甫從洛陽返回華州的途中,見到戰亂給百姓帶來的無窮的災難和人民忍辱負重參軍的愛國行為,感慨萬千,奮筆寫下了流傳千古的史詩“三吏”。

杜甫的詩被後人稱為“詩史”,他的詩裏有着盛唐的繁華盛景,也有着戰亂後的殘破凋零,字裏行間都體現了他的憂國憂民,他的家國情懷。馮至先生為杜甫立傳,為杜甫為文,試圖用《杜甫傳》為讀者細細呈現這樣一個完整立體的愛國老詩人形象。

在《杜甫傳》的最後一章,馮至先生以悲痛的筆觸描述了杜甫慘痛的晚年,讓讀者深刻地認識到杜甫即使日暮窮途,依舊愛國愛民勝過自己的偉大精神,讓人動容。

這就是馮至先生眼中的杜甫,他揮毫潑墨,紙張記下的都是歲月的傷以及報國的願。讀完《杜甫傳》,我深深感動,合上書,輕輕撫過封面上“詩聖”二字,內心有一股暖流暗暗湧動。

或許杜甫的一千四百餘首詩不會被人們永遠流傳下去,但就像《杜甫傳》中所説,他曾記掛蒼生,現被蒼生記掛,他的家國情懷與民族精神,早已被後人銘記於心。

讀《杜甫傳》有感14

“江漢思歸客,乾坤一腐儒。”《江漢》中這兩句詩是對於杜甫一生最好的寫照:獨立於茫茫宇宙之間,詩人深深地悲哀自己的孤獨和無力,但我們卻能從中看出詩聖杜甫博大的胸懷以及對世事不能如願的惋惜。

杜甫,這樣一個現實主義詩人,讓我們銘記於心的緣由何在?

以前讀人物傳記,總覺得書寫得單調,不能引發讀者深刻的興趣。但我得否認讀完《杜甫傳》有這樣的感受,他是一個詩人,出生於大唐開元盛世,而自中晚唐開始,唐由安史之亂而由盛而衰,杜甫的詩被稱為詩史,其中的原因即是他真實地記錄了安史之亂前後唐王朝由盛而衰的歷史過程。讀杜甫的一生,是讀一個偉人的傳記,是讀一段令人心痛的歷史,亦是一場文化之旅。

杜甫一生漂泊不定,開元時,他幾乎遊遍祖國大好山河,在泰山之巔發出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雄心壯志,年壯時也同盛唐文人一般應試求取功名。後來,他困守長安達十年之久,這是他一生中最難堪回首的歲月。公元755年,安史之亂開始,長安淪陷。不幸的是,憂國憂民的杜甫被叛軍所俘,因他不肯為叛軍賣命,受盡了非人的折磨。一個大雨滂沱的深夜,杜甫在朋友的幫助下從牢中逃了出來,他幾乎是歷盡艱辛,才逃到鳳翔。然而“福不雙至,禍不單行”,五月拜左拾遺,因上書營救好朋友房琯,而觸怒了肅宗,被貶於四川。公元789年,他前往四川依附節度使嚴武,寄居在成都西郊的'一個破舊的草堂裏,曾經一度在嚴武的幕下任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等職,所以後來人們稱他為杜工部。

他長期沉淪於下層,有普通人的忠厚善良,也有以天下為己任的遠大抱負。他親身體驗了安史之亂之時百姓的民不聊生,官吏的兇殘,以及親人的悲歡離合,他把這些都融入到自己的詩中,杜甫最為著名描寫民間疾苦的作品,人們耳熟能詳的是“三吏”、“三別”,他對自己貧困潦倒的哀歎和對國家的深刻思考結合在一起。

暫且不説杜詩之精粹,我認為杜甫能夠深深打動我的就是他具有一顆悲天憫人的善心。“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道出了多少人的希冀,更能令人震動的是“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為了天下人的安定幸福,他甘願以一己之身擔起所有的苦難。他這樣博大的胸懷以及寧苦己身而利國利民的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尊重,不值得我們學習麼?

杜甫並不完全是嚴肅的,他也有風趣的一面。絕句漫興九首中對於惜春之情,反用惱春、怨春的口氣道來,別有特色。更難的可貴的是,杜甫善於發現賢才,我想其若是知曉自己仍能為國效力,也當是會“白髮生黑絲”的吧!

杜甫,如此的古聖人之心,無愧於獨立天地之間的詩聖之稱。

讀完《杜甫傳》,深深地感動,在因雨而顯得略微清冷的天氣裏,心依舊有一股暖流湧動……

讀《杜甫傳》有感15

杜甫是大家都知道的大詩人,都説李白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那同樣杜甫也是一個特別傳奇的人物。

其實對於歷史上的帝王,都有正史記載,而文學家記載的相當少,但是他們留下的作品已經足以證明他們在歷史上的成就。我今天看了馮至的《杜甫傳》通過部作品我重新認識了杜甫。

杜甫是我國曆史上有數的幾個偉大詩人裏面的一個,由於他對祖國對人民的熱愛,寫出了許多反映與批判現實的、不朽的`詩篇。在過去無論多麼黑暗的通知下,那些詩都不曾停止放射它們的光芒;杜甫出生在一個屬於封建社會統治階級的家庭裏。他是晉代名將杜預的第十三代孫。

杜甫年輕時和很多年輕人一樣自高自大,誇張甚於實質。當時就流傳着很多關於他的傲慢的言行。他自己常説,他的文章超過屈原、宋玉、他的書法勝過王羲之。在政治上自比稷契,想致君堯舜,在文學上把屈原賈誼、曹植、劉禎都不看在眼裏。從這裏我能看出來一個放蕩不羈,心高氣傲的年輕人的張狂。這一點和李白也非常像,李白説“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而杜甫也有“會當雲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邁。

杜甫早年成長在唐朝發達的“開元盛世”。杜甫出生在河南鞏縣,母親在他幾歲的時候就去世了。杜甫小時候經常生病,由於身體不好活下來也算是一個奇蹟。杜甫七歲開始學詩,九歲開始學書法,他不斷地作詩、寫字、學習。杜甫出生的地方在洛陽附近,杜甫身受洛陽文化的薰陶,在他常常上樹折取梨棗的年齡,已經由於他的詩文在洛陽顯露頭腳了。

年輕的杜甫喜歡出門遠行,他喜歡結交好友,欣賞祖國的好山好水。杜甫漫遊了十年,經歷了不少秀麗和雄偉的山川,認識了江南和山東的文化。後來“安史之亂”他看到民不聊生,官吏欺負百姓。這一段時間他改變了自己的風格,他開始關心平民百姓。於是他寫出了著名的三吏三別。

杜甫是一個光明磊落的人。他的詩句豪邁灑脱。儘管他一生經歷了很多的磨難,他慢慢變得成熟。他經歷了唐朝由盛轉衰。不得不説杜甫是一個傳奇的人物。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得來不易,我們要做一個內心豁達的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duhougan/955loo.html